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探析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探析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探析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探析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探析3

徐 锋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

摘 要: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之一。当前,该区际经济一体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分析了区域经济的形成机制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整合条件及存在问题,从市场和政府这两个层面提出进一步加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一体化;产业集聚;整合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092(2005)04-0030-04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跨苏沪浙两省一市,包括上海市,江苏沿江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浙江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共16个城市及其所辖的县市。经过苏沪浙多年来三省市经济的整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现已发展成我国沿海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经济区。经济一体化大大提高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一、区域经济形成机制及整合的内在要求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个自然区域内,不同行政区域以相同或互补要素察赋为基础,以共同发展目标为纽带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它以经济一体化为特征。前者是行政分割,后者经济融合。根据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不同行政区域间经济同样存在比较效益差异,在“资源趋向效益,效益吸引资源”的指导下,产业势必在效益高的区位形成集聚[1](p.112-116)。因此,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形成协调互补的区域经济就成为一种历史必然。这种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变的机制可表示如下:首先,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为了实现集聚经济效益,进行规模的扩展而引发了空间上的极化效应,并通过一系列有机整合与聚类整合,逐步形成企业群、主导企业群和伴生企业群;其次,企业群进一步极化,就形成了经济中心,不同中心内的企业由于扩张势能和潜能的差别,从而导致了中心的分异,表现为能级大小不同的主中心、次中心等;最后,由于市场扩张和空间分工的需要,经济中心与其邻近地区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从而形成极具集聚性的地域经济综合体—经济区经济。

我国传统经济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往往局限于各自的行政区划范围内谋发展、求出路,经济环境过于封闭,运行机制过分僵滞。长期以来也导致了“地方政府经济圈”问题的凸显,即地方政府以其管辖的行政区划为界限组织经济活动,严禁“肥水外流”,从而在我国许多地方大量引发了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的建设重复、产业重构、关系重叠等一系列矛盾,加剧了区际间的恶性竞争,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在想方设法防止本地优势资源外流的同时,还阻止外地产品进入,人为地进行市场封锁和设置区域壁垒,经济的联合只能局限于狭隘的行政区域范围之内,不仅企业难以做大做强,还严重阻滞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向纵深推进,企业主导作用的日益增强,这种行政区经济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因此,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构造以具有强辐射力的首位城市为核心,以协调互补的城市带为框架的经济区经济,就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二○○五年第四期3收稿日期:2005-04-08

 作者简介:徐 锋(1975-),男,江苏大丰人,西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已逐渐意识到行政区经济的诸多弊端,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纷纷主动参与到推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来,参与到加速大上海都市圈建设中来,共同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目前,沪苏浙三省市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积极实施中。随着上海拆除“经济围墙”,服务全国的意识不断增强,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内而外”的战略调整和“三港(航空港、深水港、信息港)两网(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的初步建成,以及上海周边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链接”工程的完结,周边城市呼应上海的意识已日渐增强,与上海的对接正倍受瞩目。各地企业逐渐从城市内部同行业联合向跨行业、跨地区综合性联合发展,从商贸、旅游合作向金融保险、房地产、文化教育、医疗、信息、产权交易、环保等领域合作全方位拓展,从经济领域的合作向社会、文化和生态等领域的合作发展,从物质形态领域的合作向非物质形态领域的合作延伸。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条件

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讲,长江三角洲都是我国在跨省市尺度上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具条件的经济区之一。从我国几大主要经济区现状看,珠江三角洲处于一省范围内,不属于跨省区经济区的概念,环渤海经济区在体制和机制上还存在诸多障碍;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看,长江三角洲当前正踏在经济一体化的门槛上。应该说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整合具有其独具的优势。

1、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

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现代化运输方式,基本形成以上海为枢纽,南京、杭州为次级枢纽,以铁路运输和江河运输为主干道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已建成宁汉光纤电缆、宁沪杭微波干线,城市间的交通更加便捷,经济组织间的交易成本更趋低廉,从而消除了多年来制约经济向纵深发展的瓶颈,为地区之间开展横向联合、实施经济整合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良好的区域制度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力量不断增强的过程中,政府行为趋于理性和成熟,实现了各类制度创新,逐步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个私经济以及外资经济为主导的“多轮驱动、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同时,该区域已建立了一批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的金融、技术、商品等要素市场,极大地增强了区域经济的集聚与扩散功能。另外,以商会为骨干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自律组织的兴盛,不仅大大提高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绩效,也有力地推动了该区域的经济整合。

3、密集的城市群落和产业集群

在长三角城市带中,有10个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长三角占了一半,该区现已被公认为世界第六大城市带。另外,长三角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使得该区域内的企业大量获取成本优势、外部优势、创新优势、扩张优势等,从而赢得对其它地区的竞争优势。

4、初步的合作机制

1999年,上海、浙江和江苏三地开始探讨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问题,2002年,沪、浙、苏成立了常务副省长(副市长)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机制,解决区域大交通体系规划、出台三省市电子信息资源和信用体系资源的共享方案,加快区域旅游合作,建立三省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合作框架,大力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在2002年10月举行的“2002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又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区内城市市长论坛”制度。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尽管长江三角洲的经济整合已取得较快的进展,但发展水平离真正意义上的经济一体化要求还相差甚远,主要障碍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企业层面和市场层面,另一是政府层面[3]。当然,这两个层面往往又受到彼此的相互影响。企业是区域经济的主体,区域经济整合离不开企业和市场的整合;区域经济是不同行政区域的经济共同体,区域经济的整合同样离不开政府间的合作。

(一)市场层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区域市场体系尚未发育成熟,市场壁垒尚未完全消除,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仍存在较大限制,特别是一些短缺要素的流动,如资金、人才、技术、产权流动更是受到种种不合理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区域内生产要素市场的一体化进程,不利于区域

?

1

3

?

经济的协调发展。江苏、上海现已拥有较多的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同时拥有众多的中小企业,使产业组织的整合与协调具有了基础。但到目前为止,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并没有形成较多的区域性行业或产业组织,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最典型的例证之一就是石油化工业1997年11月,仪征化纤、金陵石化、扬子石化、南化集团、江苏省石油公司共同组成中国东联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但组建后与上海及浙江的石化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实质性协同不够,互补关系不突出,迫使各个企业都向“大而全”的方向发展。其中,仅扬子石化和金陵石化在重复建设方面就花费了上百亿元,已建成的项目却又开工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政府层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观念狭隘

在长三角区域内部,还存在着各种层次的经济落差,因而客观上也存在着区际经济联系的梯度转移。但受行政区划体制的束缚,这种区际经济传递的规模与范围十分有限,普遍存在着“市属”观念强,“市域”观念差的问题,即看问题只看到行政上属于本市辖区的地盘,却极少把眼光扩展到市属以外的地方。一些中心城市在处理产业扩散问题时,大多舍不得放弃原有的既得利益,害怕“肥水流人外人田”,严重阻碍了不同城市间的区际经济传递。

2、政府在行动上存在利益竞争

政府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往往各自为政,从而缺乏整体优势。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已成为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的主要目标。因此,各地区在发展经济时,大都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特别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土地竞相压价,优惠恶性比拼,将周边城市的投资者吸引产业发展自成到自己的地盘上来,严重削弱了全区外向型经济的总体竞争力。以开发区建设为例,尽管在舆论宣传上,长三角各地政府都一致呼吁要呼应上海,迎接辐射,但实际上各市与上海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争投资、争项目、争人才、争原料等现象。这不仅客观上弱化了上海的中心优势,而且由于各自分散,形不成规模经济,致使地区整体利益受损。

政府间的利益竞争的结果表现为同构问题严重。受地方利益驱动,各地经济的发展都押在“税重利大”的行业上,加之区域资源禀赋相近,导致区域结构严重趋同。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相似系数计算方法,上海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82,上海与浙江的相似系数为0.76,而江苏与浙江的相似系数高达0.97。在“长三角”区域,不仅省际间缺乏合理分工,同一省区范围内各城市之间亦然。以苏、锡、常三地为例,三市同将“机、纺、化、冶、建”作为支柱产业,且行业排序与比重出奇地相似。另外,在地方产业体系构建上,各地普遍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布局倾向,如纺织行业都要搞“纺、织、染、销”一条龙,结果在同构竞争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3、政府缺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协调规划

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地区发展缺乏准确定位,与区域内其他城市发展缺乏整体协调分工。从地理分布上看,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目前已经形成几个比较大的城市群,在这些主要大城市群之间同时还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个规模不等的小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内各城市在积极发展对外合作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和协调发展,区域内各城市之间在城市发展战略上缺乏统一协调,在城市职能分工上也没有进行通盘规划。换句话说,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各城市之间在发展规划上缺乏整体观念,没有进行战略上的协调与分工,部分城市没有准确分清自己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发展缺乏特色。

四、进一步加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

经济一体化作为一种地域过程,其最终目标就是形成一个统一的、跨行政区的地域经济组织。要进一步整合长江三角洲经济,首先要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观;其次建立开放型经济的统一大市场;最后要真正转变政府经济职能,通过不断淡化行政区的直接经济职能,突出该地区作为一个统一地缘经济体系的经济功能,促使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构筑在以市场导向为主的运行机制上。

1、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区域统一市场的建立

区域经济整合的根本动力是成熟的市场机制。市场是资源配置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手段,一体化市场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使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更为有效,更主要的是还

?

2

3

?

可以促进建立一个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的市场机制,使分工与合作通过市场来完成,从而使区域内的整体效益达到最佳。江苏、浙江、上海由于资源禀赋、经济结构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在经济上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因此,长江三角洲区域要努力建立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跨区域的市场体系格局,坚决打破区域内地区贸易保护主义,共同培育、建设并开放面向本区和全国的各类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统一大市场,争取实现商品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产权市场等各类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值得欣慰的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统一市场已经开始建立。目前人力资源合作进展顺利,江浙沪两省一市19个城市的人事部门共同签署了《长江三角洲人才一体化宣言》,积极推动人才开发一体化工作。产权市场合作也趋向深化,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作为长三角核心产权市场,积极发挥区域内配置资源的重要功能。2003年,上海产权市场共计成交长三角地区的异地产权交易415宗,金额103.52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77%和220%。另外,上海产权交易所还联合江苏、浙江等省市产权交易机构,共同发起组建了“长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3]。

2、加快产业集群培育

产业集群的形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微观层面的基础。不同地区正是通过产业集群之间联动效应形成了最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4]。因此,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协同整合产业优势,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落,以及合理分工和梯度互补的产业体系。在功能定位上,上海应积极抢抓“世博会”这一“科技奥林匹克”的机遇,加快经济发展由资本推动型向技术推动型转变,重点发展金融、信息、服务、教育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以进一步强化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极的功能;江苏应重点发展石化、机械、电子等技术知识、资金密集型产业;而浙江则应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印刷、医药、食品等轻工制造业。

3、积极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在传统的政府推动型经济发展模式中,政府对微观经济的过度干预,使得政企不分现象严重。不可否认,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一些领导习惯于口号动员、典型引路、群众运动、创建达标等“领导艺术”,或政绩观念和短期行为浓重,缺乏科学的决策理念和长远的社会责任感,易于导致决策失误;而一些管理部门也易于出现“重收费、轻管理,重管制、轻服务,重部门利益、轻协调配合”的倾向,导致“权力经济”蔓延。这样的“权力型政府”往往不利于微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注重推进“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对微观经济主体及其活动,采取“引导配合而不直接干预”的做法,而将主要精力用于改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搞好建设规划,制定游戏规则,加强法律监督,兴办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健全税收制度和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将运动式的行政推动转变为引导式的日常服务和依法监管,实现区域合作从政府主导型向民间主导型转变。尽管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政府职能离经济一体化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我们看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政府正积极着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无论是上海“服务高地”的营造和“大民政”服务,还是苏南的理性执政,抑或浙江的“无为而治”,都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体现。

4、建立和完善地区政府间协调机制,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健全区域发展的协调、磋商机制,特别要加强区域内各个地区之间的政府协调沟通机制。虽然市场经济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市场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区域内部许多问题的解决还有待地方政府的协商与交流。为了在一个高起点、高层次、多方位、新模式的框架内开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协作与联动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协调机制。协调机制必须建立在统一市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协作联动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和完善长江三角洲15+1城市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进行高级别领导的互访和发展思路的对接,制定共同发展章程,形成规范、有约束力的协商制度;建立和完善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15+1城市政府共同参与的专业职能管理机构,负责长江三角洲经济协作联动发展中涉及各专业领域的统筹规划、协调合作与联动发展事宜;

(下转第50页)

?

3

3

?

参考文献:

[1]均见王实甫1西厢记[M]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

[2]均见汤显祖1牡丹亭题词[M]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

[3]茅元仪1批点牡丹亭记序四部精要[M]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22).

[4]王守仁著叶绍均点注《王文成公全书》卷二《传习录》中《答罗整庵少宰书》[M]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271

I nterpret ati on to Fe m i n i n e Awareness of The Ro mance of

W est Chamber and Peony Pavili on

WANG Yan

(College of L iterature and A rts,Suzhou University,J iangsu Suzhou215006,China)

Abstract:The Romance of W est Cha mber and Peony Pavili on are hailed as"T win ge m s"of Chinese classical dramas f or they made breakthr oughs in the past connotati on of l ove and marriage,and res pectively created t w o characters of rebelli ous s p irit and unique pers onality with the i m p rint of ti m e,i.e.Cui Yingying and Du L iniang.This paper starts fr om the texts and their s ocial backgr ounds and p resents an inter p retati on t o the si m ilar connotati on and diverse fe m inine a wareness indicated by their acts. Keywords:Cui Yingying;Du L iniang;fe m inine a wareness;l ove and wedl ock

建立各类半官方及民间的跨省市合作组织,广泛推进联动发展;成立长江三角洲规划部门,编制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明确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各城市的定位和分工、都市经济圈空间结构和空间开发方向,规划公路和快速轨道、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都市经济圈的发展规划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将牵头组织编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在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下,三角洲地区应加强沟通和协调,为全面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理布局。

(上接第33页)

参考文献:

[1]张明龙.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2]张磊.努力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J].中国发展,2004,(2):65-69.

[3]王一鸣.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合的体制和机制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4,(3):20-241

[4]栾贵勤,杨凤华,张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策略初探[J].工业技术经济,2004,(10):14-18.

Analysis of I ntegrati on of Regi onal Econo my of Changji a ng Delt a

XU Feng

(Econom ic Manage ment School of North west University,Xi’an 710069,China)

Abstract:Changjiang Delta is one of the three maj or coastal econom ic zones in our country.A t p resent,the economy integrati on of this area is at fast pa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 or m ing mechanis m of regi onal econom iy,and the inherent de mand and the p r oble m of econom ic integrati on in triangular area of the Changjiang R iver,Finally,the auther puts f or ward the tactics of strengthening the regi onal economy of Changjiang Delta further fr om t w o as pects of market and govern ment.

Keywords:regi onal economy;econom ic integrati on;the industry gathering;combining

?

5

?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地理062 06980130 王一龙 长三角指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 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 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而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杨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海安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 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 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 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 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 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 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8年的GDP为53952.91亿人民币。 合7877.1249亿美元。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 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长三角的比较优势有: 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产业园区适应了当代工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需求,适应了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大趋势,特别是园区又有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品牌效益,也利于对产品和行业进行整合,已经成为发展工业与高科技产业的主要支撑。作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沿和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必须把园区作为今后制造业发展的中心支撑。产业园区的推进有两点应引起注意,一是由于乡镇工业早期发展的分散性,使得原有乡镇企业延续不下来的多数企业缺少集聚效应,应当用工业园区加以整合。二是农业产业化是今后的方向,而在农业产业化中,必须以工业化思路和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因此,农业产业化也应注重规划和培植农业园区。与产业园区紧密相关的是产业集群战略。产业集群具有区域的集中性、产业的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刘文婷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本文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 效应,回顾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最后分析了长三角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关键字: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区域经济一体化 1.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在国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从关税同盟问题提出的,在比较纯粹的国际贸易领域中, 讨论得较多的是贸易壁垒与贸易利益, 再進而转向生产领域某些方面的联合, 乃至消除各国 经济活动中种种障碍的措施。 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障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清除,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美国学者贝拉.巴拉萨1973年则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状态,认为作为一个过程,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 经济学家利兹·马克鲁普则认为该定义过于狭隘,“事实上经济一体化可以有一国之内的各个地区的,也可以有各国之间的”。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参与成员范围内减少与取消歧视性的贸易壁垒以及采用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期消除成员间的差异,促进资源的最佳利用,求得整体最优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其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能获取比单独一个时更大的利益。 1.2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1.2.1关税同盟理论 西方学者将关税同盟当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因此,对关税同盟的研究与探讨 也就比较广泛而深入。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利益。关税同盟成立后,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化的生产,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从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进口,结果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贸易量。同时,使本该用于该种产品的

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word版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以下是本站分享的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 【摘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三十多年的发展,使得长三角区域从一个不起眼的区域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之一。但是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增速有所放缓,经济发展中一些问题以及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发展遇到了瓶颈。只有深刻剖析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的动力,才能真正提出相应的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问题;对策 一、长三角区域的基本概况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长三角区域是指我国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一片平原区域,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滨,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2008年后,为了适应国家区域发

展的需要,再考虑到行政区划整体性的内在要求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广义的长江三角洲进一步扩大到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全部,简称“江浙沪二省一市”或“大长三角区域”,其地域面积将超过20万平方公里。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以及后期2014年12月28日上海自贸区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则更加促进了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使之制度上的优势更加明显。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区域规划出现端倪,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从经济的整体规模、人口数量和质量、城市化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等等方面来分析,长三角区域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 30年来,在上海的带动下,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大中小城市体系齐全,城乡比较协调发展,经济实力强,社会、文化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群。城市群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 (二)科教水平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简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关系着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文章首先简述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其次,分析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从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制度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四个方面试图解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区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生产要素流动性较弱、城市发展缺乏精准定位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末,市场化体制不断完善,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高潮,区域经济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器。区域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缩影,笔者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可归为三次发展浪潮。 1.1 第一次发展浪潮 上海经济区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成立。最初,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与浙江的杭州、绍兴和宁波等十个城市包含其中。经过试验性的改革,上海经济区最终覆盖了江苏和浙江全省以及上海市。随后,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分别在1984年、1985年、1987年加入上海经济区。这一时期,由于地方竞争激烈加之上海经济区的范围逐渐扩大,没有区域性协调机构的统筹,上海经济区的发展并不成功,八十年代上海经济区的每年的年增长率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1.2 第二次发展浪潮 20世纪九十年代,中央在撤销“上海经济区”并提出了“开放浦东”的发展战略,从此浦东新区成为上海以及整个长三角经济圈的新高地。但从总体上来讲,长江三角洲的一体化发展在九十年代有了质的跨越,在第一次发展浪潮中,苏浙区域合作的形式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与浙北的乡镇企业之间的进行挂钩,进行横向的配套合作,在合作范围上主要是工业加工上进行对接。而在第二次发展浪潮中苏浙沪区域合作模式转变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利用浦东的优惠政策以及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吸引外资以及技术引进,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被挖掘。 1.3 第三次浪潮 21世纪,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已经突破了“长三角”的地域概念,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圈。其原因有二:第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中国的经济与国际接轨,在经济全球化的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平台,外商把大上海区域视为投资的首选区域;第二,随着市场化趋势逐渐明朗,在南通、杭州等与上海联系紧密的地区的民营企业开始大规模地进军上海,此外,上海也积极进行与省外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对接。 2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缺乏有效分工与整合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问题成为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绊脚石。一方面,由于缺乏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区域合作制度化水平较低以及各区域的信息不对称长期无法解决,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原材料和资源匮乏,主要依赖进口和远距离运输,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各地区产业不能进行有效的细化和分工,不能在区域内进行有效的优势互补和差异化竞争。 2.2 区域内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较弱 长江三角洲地区内各个行政区政府比拼业绩使得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和经济壁垒加强,加之缺少高层决策部门的统一调度,造成大量经济资源浪费。区域内的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存在分割和封锁,使得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析素材 湘教版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它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共15个城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近年来,长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2020年上半年,这一地区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占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外两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发达地带交汇部,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其核心城市上海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口数量已接近北美、西欧、日本的世界级城市群,并有可能突破1亿。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最迅速、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构造世界级城市群条件已基本具备。率先建设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能为探索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进行试验、积累经验,为我国城市群建设提供示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近1/4。改革开放后,长江三角洲多次出现大规模工业化浪潮。首先是乡镇工业异军突起,浦东开发后外向型经济又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台湾电子信息制造业大批转向长江三角洲,上海、苏州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处在中国东部“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对内、对外经济联系都十分便利。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如此优越的条件,因此能够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枢纽,从而加速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中国的经济国际化进程。 城市群的发展应该遵循一定的城市发展规律,在城市群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的重点区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根据城市发展理论和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趋势与走向的分析,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已进入城市带发展规律的第二阶段。即着重发展中心城市城郊地区,加强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整个城市带城市网络高级化。目前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点发展区域应该有以下五类: 1.区域内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核心城,上海。 2.区域内新兴的中心城市,如苏州、无锡。 3.区域内重要功能型城市,如旅游与加工产业中心苏州、无锡,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13691283.html,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 作者:汪飞何海军 来源:《北方经济》2010年第08期 摘要:本文回顾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历史过程,结合前人对长三角产业同构和行政区经济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形势下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遇到的阻碍分析得出了目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政府引导下以市场为主体进行的一体化过程:而产业同构现象随着长三角产业的细化分工,将会逐渐缩小;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同构行政区经济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与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地区优势,通过合理的地域分工,在全区域内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提高区域经济总体效益的动态过程。主要包括产业发展一体化、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城市发展一体化三个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区域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制度创新的目的就是加速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即从宏观(地区)层面要建立有权威的组织保障体系;中观(行业)层面要建立跨行政区的行业协会;微观(企业)层面要加快不同地区间企业的制度整合。 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综述 (一)长三角产业同构现象 原长三角各地争相把电子、机械、化工与医药等产业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15个城市中,选择汽车的有11个城市,选择石化的有8个城市,选择通信产业的有12个城市,产业同构现象较为明显。许多学者从产业分工,主导产业选择等角度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现象进行了分析。陈建军(2004)通过计算得出2002年上海与浙江、上海与江苏、浙江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别为0.7、0.84、0.91,因而明确指出长三角地区在产业经济层面上的一个鲜明特征是产业同构。靖学青(2004)也发现了类似现象,但他认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主要存在于三次产业这样的宏观结构,并未发生在制造业这样的中观结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程度明显小于三次产业结构。尽管从相似系数来看存在相当程度的产业同构现象,但

长三角概况

1 引言 1.1长三角概况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共计16个城市。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总体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一、五、六位;从GDP总量来看,长三角地区以仅占全国2%的土地面积、10%的人口,产生了全国GDP总量的近30%;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 1.2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199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以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上海、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发展的战略构想,从此拉开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序幕。 然而长三角区域江、浙、沪三部分分属三个独立的省市,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该地区分别形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上海模式”等不同的经济格局,其中上海是当之无愧的“国营龙头老大”。在新的形势背景下,各地各级政府确立新的发展模式,谋求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这必将促进苏浙沪三地范围内资源要素得到充分和合理配置,同时充分利用外部及国际资源要素、市场,进一步拓展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形成长三角地区新的竞争优势,提高长三角乃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看到,政府经济行政行为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改革开放使得江、浙、沪根据自己的特色,各自在不同的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正是由于此,三省市政府对各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偏爱有加,对自己区域形成的产业结构也是衷心耿耿、不愿释怀。到目前为止,江、浙、沪三地的分工与合作仍然相对封闭,甚至有所排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建设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建设 文/陆平贵 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现状 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长三角”是我国现代城市发育最早、城市化水平最高、大中小城市齐全、城市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区域内有6个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22个中等城市,19个小城市,以及1396个小城镇。平均每 1800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市,不足 70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建制镇。特别是在总长不超过 660公里的沪宁、沪杭、杭甬 3条铁路线上,密集分布着 20座城市,占区内城市总数的 37%,平均每 30公里一座城市,许多城市的郊区事实上已经连成一片。本区城市化水平在 45%以上,但是本区城市的集中度还不高,城市间的协同发展程度较低。 城市群职能结构。“长三角”区域内城市职能多样齐全,具有从国际到全国、区域、地方的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各类综合性、专业性、历史性(五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性的城市,加上坚实的经济文化基础,具备了强劲的发展潜质。如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将逐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南京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科教与研发基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是著名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宁波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港口与陆路物流的枢纽,东南沿海重要工业基地;南通是“长三角”北翼的江海门户,是以能源、原材料及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基地;舟山是港口旅游城市等等。 城市群空间结构。“长三角”地区已基本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形成了以沪、宁、杭等特大城市为核心的若干都市区。“长三角”各城市与上海的联系强弱从中心区向四周降低,大致形成一种圈层结构。但是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层次分布则并非完全是由中心向四周降低。因为上海外围地区还分布着一系列历史基础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二级城市如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它们在经济发展水平、吸引投资能力、产业结构高度化等方面,超过了上海辖区内的一些卫星城镇,成为都市圈内颇有活力的经济增长极。 城市群经济规模结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根据城市规模、经济总量及综合实力,"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其人口不足"长三角"地区的20%,而经济总量、外贸出口、利用外资等却占30%左右,财政收入更是超过50%,处于龙头地位;第二层次包括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和宁波,2002年,这5 个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均已超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均已超过200亿元;第三层次包括常州、南通、绍兴和嘉兴,这4个城市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均在7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均在70亿元以上;第四层次包括镇江、扬州、泰州、湖州和舟山,这5个城市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在700亿元以下、财政收入在70亿元。“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规模结构与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大致相当。 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建设的互动关系 经济一体化是城市群崛起的条件,是加快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经济一体化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以各种要素与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实现联动互利、共同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城市发展模式日益面临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验表明,大都市在区际乃至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城市群或都市圈在区域、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也可在国际的竞争与合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城市群的内在本质特征就是区域内众多城市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发展。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就没有城市群的崛起,从而就没有城市、区域乃至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加快城市建设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又是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器。脱离经济发展,就无法谈城市建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城市建设更应突破自身地域的局限,从整个区域的角度加以审视,必须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相匹配。中国已加入WTO,“长三角”城市群既面临全球化竞争,也面临国内珠三角、环渤海城市群的挑战。这一态势,决定了“长三角”区域必须加快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建设,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的需要,同时又将对经济一体化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重要的支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决定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素。从“长三角”现状看,沪宁、沪杭“两条边”较强,两条城镇发展轴相对发达,就得益于沪宁、沪杭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发达:而宁杭“一条边”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2011-2015年长三角经济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的、产业的和制度的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创新一体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它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的都市圈相比,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实力还有较大的差距,经济一体化程度低,区域城市间经济联系不紧密,还没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合理布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产业和制度的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产业一体化是核心,制度一体化是保障。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有序、高效地发展。没有区域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区域城市间合理的产业链条,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运行的制度保障,区域城市就只能是群而散布,无法发挥集聚性的经济能量。 二、现阶段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挑战 1、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 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经历了一个由“政治挂帅”到“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成了政府绩效、官员政绩评价和奖惩的直接依据,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只顾辖区利益,对经济的运行进行不正当的行政干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不允许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并限制本地企业把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向外转移,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在经济管理和执法方面,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纠纷时偏袒本区域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各地区不仅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大打“政策倾销”战。 2、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 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正由于此,在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地行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群内部竞争十分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这些中心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 3、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1(1)论文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1(1) 论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的、产业的和制度的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创新一体化机制的政策建议。【论文关键词】经济一体化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它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的都市圈相比,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实力还有较大的差距,经济一体化程度低,区域城市间经济联系不紧密,还没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合理布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产业和制度的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产业一体化是核心,制度一体化是保障。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有序、高效地发展。没有区域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区域城市间合理的产业链条,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运行的制度保障,区域城市就只能是群而散布,无法发挥集聚性的经济能量。二、现阶段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挑战1、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经历了一个由“政治挂帅”到“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成了政府绩效、官员政绩评价和奖惩的直接依据,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只顾辖区利益,对经济的运行进行不正当的行政干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不允许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并限制本地企业把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向外转移,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在经济管理和执法方面,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纠纷时偏袒本区域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各地区不仅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大打“政策倾销”战。2、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正由于此,在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地行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群内部竞争十分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这些中心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3、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许多地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摘要: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最有活力、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极。“十一五”期间长三角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区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区域内的分工更加完善合理;苏浙两地的经济增长速度仍快于上海,上海在长三角的经济比重会进一步弱化;世博会对长三角的经济产生明显的拉动效应等。 关键词:“十一五”时期;长三角;区域经济;趋势 一、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长三角及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长三角 1.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全球化作为生产社会化和分工高度发达的产物,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并最终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长三角地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资源、较为雄厚的综合科技实力、较好的投资环境,成为近年来中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战略区域。根据这一总体趋势,未来长三角将继续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并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按照自然地域经济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形成的经济联合体。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接轨全球化的必由之路。从自身发展需求看,以构筑现代化大城市群实现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各方的客观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上海构筑国际大都市的必由之路,是江浙融入全球化的不二选择。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的战略意义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的战略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这一区域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定会对国内其它地区产生示范作用,对国家现代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第二,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

长三角区域经济分析

长三角区域经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共计16个城市。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总体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一、五、六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 长三角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优越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底蕴是造就长三角辉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长三角是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长江三角洲由位于我国东部,面积占全国1%、人口占全国5.8%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入海口的周边地区,其家族成员: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杭州、宁波、泰州、绍兴、嘉兴、湖州、舟山。 同时,在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平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我们知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该区域的历史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产床。长三角区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长江三角洲形成初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渔猎和农耕。经公元4~6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_效应与展望_陈建军

收稿日期:2009-07-24 作者简介:陈建军(1955-),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国亮(1983-),男, 浙江台州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3095)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5期 双月刊2009年9月出版 长三角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经济领域又包括制度和文化方面,甚至包括城乡一体化,如姚士谋等人(2004)曾以长江三角洲与莱茵河下游地区为例对中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而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的出于研究的需要进行了不同的定义,我们认为所谓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长三角范围内要素自由流动,各次区域本着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实现有效的产业分工,从而形成分工明确、机制灵活的有机的经济体。长三角一体化中各个领域的一体化并不是同步进行的,而是经济一体化先行,而其他领域的一体化进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及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也恰好印证了这一观点。从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来看,更多的还是体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学者(陈建军,2008)将其归纳为三个阶 段:先是上海经济区时期,宏观特征是“区域经济合作”,微观特征是上海国有企业和江浙的乡镇企业的技术转移和产业转移;第二阶段则是浦东开发开放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上海新的资源优势的形成;第三阶段则是21世纪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时期,更多的表现为制度层面上的竞争与合作。 从这三个阶段来看,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表现出的一个特点便是,计划色彩逐渐淡化,市场元素更加浓郁,同时,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模式也经历了从早期的自上而下转变至后期的自下而上,而且经济一体化的内容和层次也不断提升。那么,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是什么,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现阶段又有哪些新的特点,通过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对区域协调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近年来有关长三角一体化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比较分析,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在此基础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效应与展望 陈建军1,陈国亮2 (1.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7;2.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经济、文化和区位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使得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可能。现实中的长三角一体化主要 表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产业同构和产业分工。经济一体化效应已初露端倪,表现在促进长三角都市圈内劳动生产率的趋同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增强等。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未来的一体化将是从经济一体化向体制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多维度的一体化转变。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效应中图分类号:F1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59(2009)05-0026-05

长江三角洲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的上海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的上海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的上海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的上海发展战略 2007-04-02 企业管理论文 本文在理论上充分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和现实表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上海与长三角的关系状态,以及长三角其他城市对上海发展的制约及上海的优势,并且提出了在推进长三角经济实现全面一体化的同时,尽早将上海建成世界级城市的思路与对策,以为上海新一轮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关键词:长三角;有限一体化;上海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以后,上海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功能,逐步跻身于世界级城市的行列,就必须加强同长江三角洲(下文简称“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经济与技术合作,并且在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探索出一条同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新路子。一、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的内涵与现实表现“经济一体化”一词源于世界经济的范畴,以后被用于解释各不同地域的经济联合。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省市按共同的目标协调其经济活动、促进其经济联合的过程。按协调与联合的程度,一体化可分为以下两类:1.全面一体化。它是指区域内各省市经济达到了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充分融合。从区内看表现为经济融合程度更高;从区外看则表现为区内福利的增加高于区外福利的增加。区域经济全面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在于经济主体在市场自发力量的驱动下追求特定区域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区域经济全面一体化的实现主要靠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的互动。功能性一体化是由经济活动本身高度密切关系为基础而保证区域内省市经济整体性增加的过程。制度性一体化则是以一定的区域协定和组织形式为框架的一体化。两者相辅相成,即以市场经济自发的内在要求为前提的功能性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求制度性一体化给予保障和促进。制度性一体化会加深功能性一体化的程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长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同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同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则更大。其中, 地区界限、体制界限和行业界限成为制约交通运输业现代化的三大障碍。交通运输历来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实现现代化, 交通必须先行;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交通运输首先必须一体化。现代化的城市群只有建立在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基础上,才能促进区域空间协调分布,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区域经济 一、基本概念 1、交通一体化 交通一体化是指若干个地域相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打破国界(或行政区划)的限制,建立起跨国(或跨地区)的组织机构和运转机制,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并依一体化的政策进行国家(或地区)间统筹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交通信息的规划、组织、建设、运行、管理和调控等工作,使得该区域内的交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有力促进交通现代化和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支撑和引导区域社会经济大发展。 2、区域交通和区域交通一体化 区域交通是指某个区域范围内的交通建设、交通发展和交通状态;区域交通一体化和交通一体化从概念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其不同点是区域交通一体化比交通一体化更强调要打破区域内行政界限、部门界限、地域界限来发展交建设交通一体化。只有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打破行政界限、部门界限、地域界限,把区域内所有的交通资源(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交通信息)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组织、统一调配,达到区域交通系统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实现最充分地利用交通资源和最好地满足各种交通需求的区域交通,才是真正的“区域交通一体化”。 3、区域经济 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长三角经济区域分析报告

长三角经济区域分析报告 学院名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章辉 姓名:国贸112 学号:11408070221 完成日期:2014年5月23日

长三角经济区域分析报告 1.概况 长三角地区地处我国东部,面积占全国1%、人口占全国5.8%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入海口的周边地区,共16个城市,包括上海;江苏省沿江8个城市: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和南通;浙江东北部环杭州湾7个城市:杭州、湖州、嘉兴、宁波、绍兴、舟山和台州。这16个城市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几大都市圈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2.经济发展条件 2.1. 有利的国家政策 1982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国家领导人就提出“以上海为中心,包括南京、宁波、苏州、杭州建立长三角经济圈”。1986年,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进一步扩大到五省一市,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在以后的各次讨论会上,逐渐深入,直至今日的“十一五”计划。 2.2. 基础设施完善 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正由于此,在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地行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群内部竞争十分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这些中心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

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财经研究 -9- 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叶红玉 摘要:本文从上海自贸区的建设现状出发,分析了上海自贸区对我国其他地区尤其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存在的政策示范、辐射带动、促进改革等方面的影响,认为长三角地区应抓住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契机,更新政府管理理念,坚持错位发展策略,参与上海自贸区建设,探索本地自贸区建设,以保证本地经济与上海自贸区协同发展。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改革创新影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无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是我国政府为应对国际经贸发展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改革举措。积极研究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内涵,做好上海自贸区的对接工作,借力发展本地经济,是长三角地区必须重视的课题。 一、上海自贸区建设现状 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并于当天批准设立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上海自贸区,两天后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运营。建设上海自贸区的主要任务是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建设上海自贸区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正式挂牌运营后几个月,关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举措逐步面世。在众多改革领域中,金融层面的改革创新被寄予厚望。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出台了21条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措施,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就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开放提出30条建议,勾勒出“自贸试验区金改全景图”。此外,投资管理方面,出台了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等鼓励外贸投资的新举措;贸易方面,发布了设备进口免税、区内货物流转自行运输、高端进口商品直销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口岸大通关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创新措施;综合管理方面,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后又提出98项改革措施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互为支撑。 中国上海门户网站的数据显示,正式运营两个月后,上海自贸区接待企业、个人咨询和办理业务超过6.2万人次,其中企业完成核名程序超过4400户,工商部门已办结新设企业1733家,其中外资新设企业58家,外资注册资本超过6.1亿美元。内资新设企业1675家,内资注册资本近400亿元,平均每家注册资本超过2300万元,这些新设企业中,贸易类和服务类分别占比66%和26%。在自贸区四个特殊区域的工商税收和商品销售额在全国11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的比重分别达到53.4%和51.6%。 二、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影响(一)政策示范作用 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在于制度创新,而不是挖掘“政策洼地”。制度创新的核心在于政府职能转变,营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截至2014年1月上旬,自贸区已经密集出台了许多改革措施,今后仍有大量新的管理制度面世。据了解,以助推,也可以阻碍财产申报制度的执行。对领导干部来说,享受的待遇比一般人要高,特别是那些有灰色收入的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等于是在自己身上架了把刀子,在自己脖子上套了一根绳索,自然不愿意受到束缚,必然会千方百计的加以阻止。其次,社会公众有对领导干部行为的知情权、监督权,但领导干部作为普通公民同时也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权力。很明显,当公众的知情权与领导干部的隐私权发生冲突时,领导干部会设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这也不利于领导干部个人财产申报制度的推行。再次,领导干部个人财产申报的建立与推行是一个系统工程,对领导干部个人财产申报中发现的腐败等问题不能仅限于党纪和政纪的处理,需要相关配套的制度和法律作为支撑,但在过去这些配套的制度和法律还没有得到完全建立。无论是县区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还是党政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或是党政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法律法规,都充分体现了执政党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也为县区级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党政干部的权力与义务运行奠定了法律基础。深入行政体制改革赋予了县区级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党政干部权利和义务新的使命,认清权力与义务的界限与范围,转变政府职能和权力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淡化权力谋私意识,自觉接受社会、法律、舆论的监督,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县区级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党政干部的反腐倡廉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公众形象,关系到国家命运存亡,关系到人民利益的实现。县区级地方党政干部应自始至终保持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工作作风。预防权利的负面效应, 还需建立健全相关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规,完善惩治体系,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督,全方位监督才能控制腐败现象滋生,使权力充分发挥出正能量。参考文献: [1]韩兆柱何蕾.政府执行力“渐进执行模式”研究〔J〕.行政论坛.2013.(8):8-12. [2]韩兆柱.服务政府:从理论到实践〔M〕.燕山大学出版社.2013:22-41. [3]韩兆柱.服务型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责任及其影响〔M〕燕山大学出版社.2013:54-60. [4]卢海燕.我国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的探索—基于F 市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J〕.行政论坛.2013/05. [5]张晓东.如何加强党政干部作风问题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3/12. [6]张瑜.浅析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下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J〕.法制与社会.2013/08. [7]Liu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13691283.html, coesistence entre universalisme et multiculturalisme 〔M〕.L’Harmattan.2013:111-117. [8]韩兆柱.公共领导发展与公共冲突管理的双向互动分析〔J〕.行政论坛.2012.(6):22-25.(作者单位:燕山大学外语学院 河北秦皇岛市 06600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