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旅游欲望理论思考

对旅游欲望理论思考

对旅游欲望理论思考
对旅游欲望理论思考

对旅游欲望的理论思考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

号:1009-4202(2010)08-026-02

摘要旅游欲望这个概念对于旅游学术界来说十分陌生。但这一概念同旅游需要、旅游动机等一样,都是在旅游前的心理反应,完善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对于研究人为什么要旅游这一重要课题有深远意义,故本文对旅游欲望这个概念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旅游欲望旅游决策

一、旅游欲望的概念

首先要想了解旅游欲望的概念,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欲望的概念。欲望(wants),是指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是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很明显,在这个定义中,能提取出一个有效信息:欲望是想得到某种东西、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可以说,欲望这个词是一个限定性非常强的概念,欲望的对象必定是某个东西或是某个目的。我们平常所说的,我有吃的欲望,严格说起来,这句话是错误的。吃是一个很宽泛的动词,可以吃任何能吃的东西,所以,应该是我有吃的需要,而不是欲望,之所以人们经常会说这句话,是因为这时候必定存在着一个另说这话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他的欲望其实是这道美味。

不同的人,他们的欲望肯定也会各不相同。比如:一个美国人饿时会需要汉堡包、油炸土豆条和可口可乐,而中国人则希望得到米饭和菜肴。从中可以看出,欲望是人类经由文化和个性塑造后所采取

关于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关于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论文关键词]拉康;欲望理论;隐喻;换喻;客体小a [论文摘要]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欲望理论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现象与本体的二元对立上,也体现在欲望的表达方式上。需要(need)和要求(demand)属于现象层面,欲望(desire)属于本体层面。隐喻和换喻是欲望表达的最常见方式。客体小a是欲望表达的实质性内容。 一 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拉康的欲望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需要(need)、要求(demand)和欲望(desire)三个层面。需要和要求属于现象层面,之所以属于现象层面在于需要体现为可满足性,要求虽然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但要求仍然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因而这两个层次属于现象层。而欲望由于具有绝对条件性,所以属于本体的形而上的层面。 可以将欲望的三个层次和三界图的形成对应起来来看。这样看的话,需要就存在于实在界,也就是婴儿出生之后的六个月之内,即前镜子阶段,要求产生于镜像阶段,即6—18个月之间,欲望(desire)发展于象征阶段,即18个月之后。当然,这种划分和镜像阶段的三界图的划分一样,只是权宜之计,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也就是说,需要、要求和欲望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具体讲来,需要是生理需要,具有明确的对象性和有条件性,它表现为可满足性。要求是对于爱的需要,属于中级需要,它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拿婴儿来说,需要就是对乳汁的需要,他饿了就要吃奶,渴了就得喝水,这些是就需要而言的具体内容。等到他长大一些时,就有了爱的需求,希望母亲经常抱着他、大人在身边爱护着他,宠着他,这是对要求而言的内容。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像想象界的认同一样,主体总认为爱的对象越多越好。要求如果不能得到满足,主体就会产生焦虑。而要求的对象却总是缺席的,比如孩子爱的要求对象—母亲。母亲的缺席,会引起孩子的焦虑。为什么呢?因为给于自己爱的对象不在了。为了减缓这种缺席而造成的焦虑,儿童用玩缠线板游戏的方式来抵御焦虑和恐慌,他(或她)借助把线球一放一收这样的重复性动作,来象征母亲的不在与在,从而为爱的缺失建立起防御机制。儿童玩缠线板这一游戏,其意义引申开来意指要求的实现过程其实是一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这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表明,从需要到要求,主体的欲望发生了一个扭转,从原来的本能需要转为现在的文化需要。需要是个体的,而要求却已经是主体与他者之间相互反馈的交往行动,交往行动为主体提供了要求的诸多可能性和对象的多样化。尽管这些对象也许只是爱的缺失的替代品和弥补焦虑的象征品,但是比起需要来,要求的意义已经层出不穷。 那么欲望是什么呢?“在要求从需要那里分离出来的地方欲望开始成形。”欲望处在要求与需要分离的地方,也就是处在要求与需要的裂缝处。这个分裂意味着一种浑然的整体性的缺失,浑然整体性也正是欲望所企图达到的目标。那么这种目标为什么在需要和要求那儿达不到呢?因为需要满足的是一种个体性的目标,不具有黑格尔意义上的普遍性,而要求虽然相对于需要来说,其满足的目标具有普遍性,但是要求的对象却也是一种幻象,而欲望既是对需要对象个体性的否定,也是对要求对象一幻象的否定。因此,欲望既有前两者的因素,又不是前两者的任何一方,“欲望产生于要求之外,因为当要求将主体的话语联结到它的条件上去时,它精简了需要”。因此欲望实际是要求减去需要之差,它的目标不可能在需要与要求的任何一方那里得到实现。欲望在消灭了需要的个体性和要求的幻象性之后,达到了一个本体性的境界,但是欲望的本体仅仅是一种乌托邦状态。尽管欲望演变的过程也经历了前面所说的两次异化或者否定,但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欲望的途程最终并没有迎来柳暗花明,而仍然处于否定、缺失的状态之中。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江西景德镇胡俐萍 一、介绍拉康的"镜像理论":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 一个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 儿童的自我 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拉康对镜像阶 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 个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 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 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无 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生 了:这个处于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 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镜子中的形象 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完整 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姿态 运动。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际肉 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从镜 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寻常 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的喜 悦。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拉

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 。 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 (一)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 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 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 转化。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 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造了那 一系列幻影,把支离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为他的 一个完整的形式。但是另一方面,在镜像阶段,婴 儿与其映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种想象的关系,镜 中之我既是又不是婴儿自己,当婴儿企图触摸镜 像时发现它并不存在,因此发生了自我与镜中之我 的对立,这个对立用拉康的话说,就是“自我的 异化”,镜像不过是婴儿在接触社会和进入语言 之前的一个“理想的我”, 或者说虚构的自我。 (二)此后这个特殊的自我将面对他人,社会和语言,纯粹主体也将很快进入知识和经验的世界,但镜中的自我意象依然将一直影响着主体的全部心

拉康: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

拉康: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 作者:张一兵原载:《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拉康哲学中的伪欲望理论。作者首先探讨了拉康的需要-需求-欲望的分层理论,突出解析了以无为对象的不可能的欲望。其次,论文分析了拉康提出的大写他者的欲望逻辑是阉割式的不可能,这却是欲望最真的内驱力。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因此,个人主体之“要”永远是伪“我要”。 我们知道,本能之欲望在弗洛伊德的学理逻辑中,是本我的本质。相对于文化之我和社会之我,欲望之我是居有本真性的。固然这种欲望会受得阻碍和曲解,但它总会千方百计地设法得到满足。可是,拉康不仅消解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还进而提出,那个作为无意识基础的本能原欲在人的存在层面并不具有合法性。在拉康的哲学视域中,人的欲望总是虚假的,你以为是自己的需要,而其实从来都是他者的欲望。人的欲望是一种无意识的“伪我要”。依拉康的观点,个人主体的欲望从镜像异化以后就不再是主体本己的东西,特别是在进入象征域之后,在能指链的座架之下,我的欲望永远是他者的欲望之欲望。我们知道,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他就是要让人们揭开意识(文化)的帘子,以发现背后隐匿着的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可是拉康的回答也干脆:“以为欲望的

问题不过是个揭开恐惧的面纱的问题的人,就将他指导的人们都蒙在这层裹尸布中了”。问题的关键在于,那裹尸布中并没有任何东西。呵呵,说得多阴毒。可是,拉康还关心人的欲望,“你到底要什么?”是他心目中的精神分析学所真正想弄清楚的最终问题。 1、本真的需要与异化的要求 我们已经知道,弗洛伊德区分了现实的对象性需要和心理性的愿望(欲望)。但拉康进一步说,欲望(désir)不是希望或愿望(wunsch/wish),弗洛伊德试图在梦中发现欲望,但“梦不是欲望”。拉康总在与弗洛伊德作对。在拉康看来,愿望是人有意识追寻的东西,而欲望则是无意识发生的。请一定注意,这里的无意识要解读为“他者的话语”。愿望是有可能通过幻想得到满足的,可欲望却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在拉康这里,被指认为欲望的东西不再是现实中的真实需要,甚至不是弗洛伊德所讲的心理性的愿望,而是一种在语言的象征域中,伪主体对本体论意义上的缺失之物永不可能实现的欲求。为什么?我们来看拉康的解释。 拉康否定包括弗洛伊德在内的一切感性的生物主义需要-欲望观,也不赞同皮亚杰一类建构主义的经验需要论。他自己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个需要-要求-欲望的三元逻辑。拉康承认,人的需要可能源发于生物性的匮乏,它总是以具体的缺失对象为欲求指向,一旦获得对象,需要则得到满足。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姓名刘珊珊 学号3109089002 专业外国哲学 一.拉康其人 拉康·雅克(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精神医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拉康·雅克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马克后来成为神父。早年,拉康曾求学于耶稣教会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古典班,在那里熟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和数学。15 岁时,他开始用古典手法写诗,并向杂志投稿,17岁时,拉康结识了乔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现代文学大师。与此同时,年青的拉康亦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斯宾诺莎的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了人与人之间残忍的杀戮,因此而对上帝产生怀疑,未满 20 岁就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1919 年秋,拉康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学,在7年的医科学习的同时,他也学习文学和哲学。 拉康成为圣安娜医院精神病所的住院医生,1928 年,他来到警察局附属的特殊医院担任专职医生。在这里,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领域。同年,他发表了《战争后遗症:一个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一文,探讨特定时期出现的社会心理疾病。1929 年,拉康正式成为鲁赛尔医院的一名法医,后于 1931 年回到圣安娜医院,着手用语言学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记,并逐渐将妄想型病症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达利已经明确提出所谓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也是在这一研究中,拉康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自动”现象,即主体心理对某种外部力量的无意识臣属惯性。这项“心理自动”的研究受益于其见习指导老师克莱朗布尔(Clérambault),在立意上正好与超现实主义者推崇的“自动写作”处于截然不同的语境中。也是在这里,拉康“导向弗洛伊德”。 二.何谓“镜像”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 拉康对镜像阶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个6-18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无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生了:这个处于6-18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镜子中的形象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完整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姿态运动。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际肉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从镜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寻常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的喜悦。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拉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转化。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

以拉康的欲望理论解读《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之“无名林”

○李红梅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 摘要] 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拉康认为,欲望本质上是一种对缺乏或缺场的欲望,主体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本文通过拉康的欲望理论来解读《爱丽丝镜中奇遇记》“无名林”,着重分析“无名林”中爱丽丝和卡罗尔的缺乏的欲望,从中得出反映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 缺乏欲望;他者欲望 中图分类号: 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8-0046-02 一、《爱丽丝镜中奇遇记》创作的时代背景 《爱丽丝镜中奇遇记》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作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以笔名刘易斯·卡罗尔于1871年出版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姊妹篇。 维多利亚时代童话小说的崛起是在英国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这一社会历史语境中完成的。工业革命一方面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激发了新的社会矛盾。布莱恩·奥尔蒂斯(Brian Aldiss)在论及工业革命和进化论对科幻小说的影响时指出:“工业革命和进化论都给人类带来了一种显著的隔绝感:人与人之间的隔绝,还有人与自然的隔绝——它如此频繁地在科幻小说里作为必须被征服的敌人而出现,似乎我们不再是自然世界的一个部分了。”卡罗尔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备受成人和儿童喜欢的《爱丽丝镜中奇遇记》。 卡罗尔在《爱丽丝镜中奇遇记》第三章中将爱丽丝置于“无名林”中。“无名林”是一片树林,在那里,任何东西都没有名字。爱丽丝走进“无名林”后,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一只小鹿漫步跑来,它也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小鹿带着爱丽丝在树林里穿行,她们来到树林外面的另一片开阔地。小鹿挣脱了爱丽丝的搂抱,惊慌逃奔,因为她知道爱丽丝是人类的娃娃。而爱丽丝因为突然失去小鹿黯然神伤。本文试图从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入手,依托雅克·拉康的欲望理论来解读“无名林”,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欲望理论 什么是欲望?拉康认为,欲望本质上是一种对缺乏或缺场的欲望。简言之,欲望的真正对象就是缺乏。缺乏是一种存在的缺乏,它超越了任何能表现它的东西。更进一步说,缺乏绝对不是存在的一种简单的相对物,它可以说是存在的基础,或者说,存在依赖于缺乏而存在。就如拉康所说:“存在是作为缺乏的一种功能而开始存在的。”鉴于拉康把欲望视为对缺乏的欲望,区分欲望与需要(besoin)就变得非常必要。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拉康,他们都把需要与满足放在一起来讨论。具体地说,需要代表着一种生物的倾向,或者说,一种生理上的倾向。如在动物身上体现出来的,基本上就是这种需要—满足的关系。而在人类身上,情况明显不同。人除了有生理上的需要以外,还有需求(demand),即通过言词向他人表示自己想要的东西,其根本上表现为对爱的需求。拉康指出,“在需要与需求的裂缝边缘处,欲望形成了……”所以,欲望不但有需要的特征,即它总是朝向对象,寻找对象、以求满足;而且它又有需求的特征,即它总是面向他人的,希冀得到他人的认可。然而,欲望不可能是需要。因为它的对象不是一种具体对象。它的对象根本上是一种缺乏,即它是永远也得不到满足的。同样,欲望也不可能是需求。因为需求必须借助于语言,而欲望只要求他人的认可,它本身是一种绝对物。 (一)爱丽丝的缺失的欲望 爱丽丝在镜中保有的唯一身份痕迹是:她知道自己的名字。没有名字,她就会真的成为一个“小对形”,因为她失去了她在符号中的最后一个身份标识。因此,爱丽丝进入“无名林”后,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分析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分析 万艳芳 201302411101 【摘要】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旅游地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工具之一。如此一来,正确判断人类旅游经济行为是否与旅游资源、环境条件相匹配,是实现持续发展旅游的前提。本文主要探讨旅游游环境承载力的进程、科学内涵、特征、功能、组成体系及成就与不足,并预测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旅游;环境承载力;承载指数;持续发展 注:文章主题的确定来自于今年国庆节三峡大坝旅游区免费新规的出台,带动了游客“井喷,以及去年黄金周因人气太旺而发生游客滞留事件的九寨沟景区,使我不能忽视旅游环境超载状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再加上自己对环境承载力知识的浓厚兴趣,更加坚定我了解旅游承载力的决心。首先进入中国知网,选择文献全文,输入“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进而出现大量关于旅游承载力的文献,然后挑选需要的材料即可。 引言 随着国内旅游业市场的发展,各种对旅游目的地过度开发而产生的消极效应也开始出现: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的无序建设,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等等,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依据,通过研究旅游环境承载力,能分析评价区域旅游开发潜力并掌握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关键性限制因素,并能为区域旅游部门制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本文将综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国内主要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 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一)国内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国内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的最早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赵红红(1983)在《城市规划》中,对“苏州旅游环境容量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刘振礼和金健(1985)的“特定区域旅游规模”

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拉康的欲望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需要(need) 、要求(demand) 和欲望(desire) 三个层面。需要和要求属于现象层面,之所以属于现象层面在于需要体现为可满足性,要求虽然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但要求仍然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因而这两个层次属于现象层。而欲望由于具有绝对条件性,所以属于本体的形而上的层面。 可以将欲望的三个层次和三界图的形成对应起来来看。这样看的话,需要就存在于实在界,也就是婴儿出生之后的六个月之内,即前镜子阶段,要求产生于镜像阶段,即6—18个月之间,欲望(desire)发展于象征阶段,即18个月之后。当然,这种划分和镜像阶段的三界图的划分一样,只是权宜之计,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也就是说,需要、要求和欲望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具体讲来,需要是生理需要,具有明确的对象性和有条件性,它表现为可满足性。要求是对于爱的需要,属于中级需要,它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拿婴儿来说,需要就是对乳汁的需要,他饿了就要吃奶,渴了就得喝水,这些是就需要而言的具体内容。等到他长大一些时,就有了爱的需求,希望母亲经常抱着他、大人在身边爱护着他,宠着他,这是对要求而言的内容。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像想象界的认同一样,主体总认为爱的对象越多越好。要求如果不能得

到满足,主体就会产生焦虑。而要求的对象却总是缺席的,比如孩子爱的要求对象―母亲。母亲的缺席,会引起孩子的焦虑。为什么呢?因为给于自己爱的对象不在了。为了减缓这种缺席而造成的焦虑,儿童用玩缠线板游戏的方式来抵御焦虑和恐慌,他(或她)借助把线球一放一收这样的重复性动作,来象征母亲的不在与在,从而为爱的缺失建立起防御机制。儿童玩缠线板这一游戏,其意义引申开来意指要求的实现过程其实是一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这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表明,从需要到要求,主体的欲望发生了一个扭转,从原来的本能需要转为现在的文化需要。需要是个体的,而要求却已经是主体与他者之间相互反馈的交往行动,交往行动为主体提供了要求的诸多可能性和对象的多样化。尽管这些对象也许只是爱的缺失的替代品和弥补焦虑的象征品,但是比起需要来,要求的意义已经层出不穷。 那么欲望是什么呢?“在要求从需要那里分离出来的地方欲望开始成形。”欲望处在要求与需要分离的地方,也就是处在要求与需要的裂缝处。这个分裂意味着一种浑然的整体性的缺失,浑然整体性也正是欲望所企图达到的目标。那么这种目标为什么在需要和要求那儿达不到呢?因为需要满足的是一种个体性的目标,不具有黑格尔意义上的普遍性,而要求虽然相对于需要来说,其满足的目标具有普遍性,但是要求的对象却也是一种幻象,而欲望既是对需要对象个体性的否定,也是对要求对象一幻象的否 定。因此,欲望既有前两者的因素,又不是前两者的任何一方,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论文相关论文总结

能力有限,也就能写这样子的了吧。。。你凑合着改改应该能过。。。 哪些需要加什么我都有用红色标注。。 自己还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写一点、、 然后就是目录。。你自己弄一下把,我不会弄目录。。我哥哥他们弄得目录一点就链接到相应的地方了。。我真心不会弄啊~~ 前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么个写的,我就写上了。。 好吧。。 早就写完的东西因为木有电脑发给你,所以晚了。。。 呃~就这么的吧。。。 有撒不懂得你再问我就行。。。 今天我一直能用笔记本上网。。。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摘要: 旅游是一种空间活动,需要丰富的地理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生活方式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只有通过规划,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旅游同环境的协调。。针对旅游业的现存状况,根据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性,随着旅游环境容量,我们将使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旅游,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旅游规划 旅游业随着旅游的兴起而产生,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则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使我们不得不对有关旅游业、现代旅游、我国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旅游规划、旅游保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深入了解、重新定义。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好的研究,对今后旅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目录: 0.前言…………………………………………………… …………………(页码) 1.旅游业…………………………………………………… …………………(页码) 2.现代旅游…………………………………………………… …………………(页码) 3.旅游资源…………………………………………………… …………………(页码) 4.我国的旅游资源…………………………………………………… …………………(页码) 5.旅游开发…………………………………………………… …………………(页码) 6.旅游规划…………………………………………………… …………………(页码) 7.旅游保护…………………………………………………… …………………(页码) 8.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页码)

浅析拉康镜像理论的来源及建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8793279.html, 浅析拉康镜像理论的来源及建构 作者:李慧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5年第09期 摘要:拉康镜像理论的构建受惠于很多人,但是对其影响最大的是弗洛伊德、黑格尔和 索绪尔。他的理论是在运用黑格尔、索绪尔的方法论对弗洛伊德的观点继承、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镜子阶段”是镜像理论的主体,拉康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镜像理论,而“ISR”三界域理论是对镜像理论的拓展,使镜像理论与人类学联系起来,从而拓宽了精神分析的视域。 关键词:镜像理论“ISR”三界域无意识学说能指与所指 雅克·拉康是二战后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一直以来研究者对其理论的研究都充满争议,但是研究热情却一直不减。拉康理论始于20世纪30年代,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和革命性。其理论基础是镜像理论,正如《雅克·拉康》这本书序言中所说,镜像理论“成为了其精神分析理论秘密诞生地”。镜像理论是研究者探究拉康理论的窗口。深入了解拉康一生可以知道,他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构建受惠于很多人:“唯一的导师”克莱郎博尔,其“精神的自动作用”为拉康对妄想症的研究提供了主题和方法;超现实主义者达利可以看做是拉康的镜像,拉康从达利身上“找到了把他带出精神病学领域狭隘的专业性的诗性之光……”[1];哲学家斯宾诺莎和雅斯贝尔斯给拉康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平行论”和“过程论”的方法论指导;“导师”科耶夫对黑格尔的解读则为拉康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富有原创力和再生力的思想资源”[2]……但是,对拉康理论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还是弗洛伊德、黑格尔和索绪尔:拉康理论即是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继承、改造、发展,他的几乎所有的概念、问题都与弗洛伊德的理论紧密相关;黑格尔的关系性自我意识——主奴辩证法为拉康理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式,“拉康镜像理论的重要出发点,是改造过的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它的核心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欺关系”[3];后来,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为拉康精神分析的语言学转向提供了方向和方法,拉康提出了“无意识即他者的语言”的理论。笔者将立足于镜像理论,追溯拉康理论形成、发展的源脉和过程,并对拉康理论的建构进行解读和阐释。 一、拉康镜像理论的理论来源 拉康的镜像理论于1936年提出,开始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阐释镜像理论的论文《镜像阶段》像一个失窃的文本遗失在历史洪流中,直到1949年,论文《助于“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精神分析经验所揭示的一个阶段》的出现才使“镜像阶段”理论以新的面貌进入大众视野。镜像理论是对诸多前人理论的颠覆与创新,很难辨认出确切的理论源头,但是其素材却直接来自于瓦隆的“镜子测试”的试验,可是其解释已完全不同于瓦隆的心理学概念,而是经过了哲学—人类学的拉康式强力解读。上文提到,拉康的几乎每一个概念、问题都与弗洛伊德有关,“弗氏对自我和本我、意识与无意识的辩证认识为拉康的镜像理论提供了多种丰富的可能性”[4],可是拉康对弗洛伊德学说经历了从接受到修正、改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起了方法论的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中期,“索绪尔语言学中的能指与所

拉康的理论

. 黄华,权利,身体与自我一福科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5必须注意的是,自我的建构是在一种时间的辩证法中实现的。对拉康来说,镜子阶段远不仅是幼儿的一个自然发展阶段,而且是主体发展中一个体现了时间辩证法的、先行和回溯相互交织的决定性的时刻。“这一发展是作为时间的辩证法而经历的,它把个体的形成决定性地投射进历史之中:镜子阶段是一出戏,其内在压力迅猛地从不足冲向先行(anticipation)——对于受空间认同诱惑的主体而言,这出戏生产了从身体的破碎形象到我所说的关于身体整体性的外科整形形式的种种幻想——直到最终穿戴起异化身份的盔甲。这副盔甲以其僵硬的结构标识出主体的精神发展。”[2](p6) 拉康认为,镜子有一个整体的功能,构建统一的自我,自我形成于镜像 阶段。 来源于作者与自我分裂6 Lacan and His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Theory of Subject Jacques Lacan(1901-80)is undoubtedly the central figure of psychoanalysi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He has not only revolutionized the psychoanalytic practice but also exerted a global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entire psychoanalytic theoretical edifice by employing the achievements of structural linguistics and semiotics.The reinterpretation has changed the entire field of the scientific debate.Some of his formulas such as“[T]he unconscious is structured like a language”;“[D]esire is the desire of the Other”(Ecrites:A Selection 121,123),etc.acquire an almost iconic status like Einstein’s E=mc2.The least one can say about Lacan is that nobody was undisturbed and unaffected by his work:even those who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综述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拉康文本的阅读和理解,综述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概念从 弗洛伊德到拉康思想中的继承和变化。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象征父亲这一概念 的延伸,这构成了拉康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全新理解,也构成了拉康精神分析理论 的核心成分之一。 1.俄狄浦斯情结作为三种家庭情结之一 拉康对于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解建立在弗洛伊德之上。他在于1938年为《法国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 Fran?ais)所写的文章《个体成长中的家庭情结:对一种心理学功能的分析》(Les complexes familiaux dans la formation de l'individu: essai d'analayse d'une fonction en psychologie)将俄狄浦斯情结定义为三种家庭情结之一。拉康在文中这么定义情结:情结实际上以一种固定的形式联系着一些反应的整体,这些反应可以涉及到一切又组织 的功能,从情绪到适应于某一客体的行为都包含其中。对情结的定义就是,情结重现了一种 氛围的现实,其有双重含义: (1)情结的形式代表着这种现实,其客观地有别于心理发展中某个特定的阶段,心理发 展的阶段有其特定的起源。 (2)当某些要求着一种这种现实的高度客观化的经验每一次出现时,情结的活动都在经 历中重复着这种固定的现实;这些经验构成了情结的条件。 2.俄狄浦斯情结的三个逻辑时刻 拉康在第五个讨论班《无意识的种种构型》中更加详细和完善地讨论了俄狄浦斯情结的 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三个逻辑时刻。在拉康看来,三个逻辑时刻的通过是俄狄浦斯情结的 正常渡过的毕竟之路。 第一个时刻: 这一个时刻紧接着镜像阶段的认同阶段的完成,儿童在这个时刻与母亲形成了一种彼此 融合的关系。但拉康认为这个阶段的儿童与母亲之间并非一种纯粹的二元关系,反而他加入 了第三元——石祖。石祖对应着母亲的欲望的客体,而这正是儿童所必须要去满足的欲望。 儿童寻找的,便是让自己变成欲望的欲望,即可以满足母亲的欲望,换言之:成为或不 成为(to be or not to be)母亲的欲望的客体……为了满足母亲……必须且需要成为石祖。 儿童想象着母亲总是欲望着这一个“想象的石祖”,因此为了满足母亲,儿童不得不成为“石祖”。而由于三角关系已经出现,因此儿童与母亲之间已经出现了一个想象性的中介,使 得之后象征父亲的介入成为可能。 第二个时刻: 这一个时刻是俄狄浦斯情结整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时刻,父亲作为一种象征的功能 介入到了母亲和儿童的关系中间。在这一时刻,儿童发现,母亲所缺失的石祖被某个存在所 剥夺了。而剥夺并占有母亲石祖的那个人也就是象征的父亲。拉康对此这样说道:经验向我们证明,被视为剥夺了母亲的这个客体,尤其是母亲欲望的石祖性客体的父亲,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基本的角色,这就是最自然、最正常的俄狄浦斯情结。 象征的父亲并不一定是一个具象的存在,而可以是象征的一个彼者。这要这个彼者剥夺 了母亲的石祖,他在剥夺了母亲所缺失的欲望的同时也代表一种有关母亲欲望的法则。拉康 将这种象征的父亲称之为“父姓”。而父姓的意义就在于给予儿童一种律法、一种欲望的法则。这个时刻代表着儿童接受了父姓的阉割,也就因此进入了一个象征的秩序,即从想象界到象 征界。这个时刻也对应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所提到的原初压抑的过程。 第三个时刻: 第三个时刻是俄狄浦斯情结的最后一个时刻,这一个时刻也标志着俄狄浦斯情结的结束。在这个时刻,实在的父亲的登场,期指代一个能够扮演象征父亲的人物角色。而男女性俄狄 浦斯情结的差异也就是在这里显现出来,男性放弃成为石祖,转而认同拥有石祖的父亲。而 女性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像男性一样认同父亲,另一种则是认同母亲,以便像母亲一样知 道可以去找一个拥有石祖的男人。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 江西景德镇胡俐萍 一、介绍拉康的"镜像理论":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 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 儿童的自我和他 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拉康对镜像阶段的 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 个 6-18 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 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 与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 无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 生了:这个处于 6-18 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 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镜子中的 形象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 完整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 姿态运动。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 际肉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 从镜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 寻常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 的喜悦。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

拉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 。 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 (一)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 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 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 转化。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 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造了那 一系列幻影,把支离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为他的 一个完整的形式。但是另一方面,在镜像阶段,婴 儿与其映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种想象的关系,镜 中之我既是又不是婴儿自己,当婴儿企图触摸镜 像时发现它并不存在,因此发生了自我与镜中之我 的对立,这个对立用拉康的话说,就是“自我的 异化”,镜像不过是婴儿在接触社会和进入语言 之前的一个“理想的我” , 或者说虚构的自我。 (二)此后这个特殊的自我将面对他人,社会和语言,纯粹主体也将很快进入知识和经验的世界,但镜中的自我意象依然将一直影响着主体的全部心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一.拉康其人 拉康·雅克(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精神医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拉康·雅克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马克后来成为神父。早年,拉康曾求学于耶稣教会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古典班,在那里熟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和数学。15 岁时,他开始用古典手法写诗,并向杂志投稿,17岁时,拉康结识了乔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现代文学大师。与此同时,年青的拉康亦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斯宾诺莎的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了人与人之间残忍的杀戮,因此而对上帝产生怀疑,未满 20 岁就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1919 年秋,拉康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学,在7年的医科学习的同时,他也学习文学和哲学。 拉康成为圣安娜医院精神病所的住院医生,1928 年,他来到警察局附属的特殊医院担任专职医生。在这里,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领域。同年,他发表了《战争后遗症:一个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一文,探讨特定时期出现的社会心理疾病。1929 年,拉康正式成为鲁赛尔医院的一名法医,后于 1931 年回到圣安娜医院,着手用语言学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记,并逐渐将妄想型病症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达利已经明确提出所谓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也是在这一研究中,拉康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自动”现象,即主体心理对某种外部力量的无意识臣属惯性。这项“心理自动”的研究受益于其见习指导老师克莱朗布尔(Clérambault),在立意上正好与超现实主义者推崇的“自动写作”处于截然不同的语境中。也是在这里,拉康“导向弗洛伊德”。 二.何谓“镜像”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 拉康对镜像阶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个6-18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无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生了:这个处于6-18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镜子中的形象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完整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姿态运动。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际肉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从镜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寻常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的喜悦。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拉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转化。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造了那一系列幻影,把支离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为他的一个完整的形式。但是另一方面,在镜像阶段,婴儿与其映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种想象的关系,镜中之我既是又不是婴儿自己,当婴儿企图触摸镜像时发现它并不存在,因此发生了自我与镜中之我的对立,这个对立用拉康

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所谓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充分考虑旅游与自然资源、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前提下,把旅游开发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上,努力谋求旅游业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协调发展,并福及子孙后代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目的在于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感受和体验,提高旅游目的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并切实维护旅游者和旅游地人民共同依赖的环境质量。 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高。当今旅游业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支柱产业之一,从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科技支撑、转型升级、坚持区域合作,具有极大的经营内涵和外延,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到处充满希冀的产业。 旅游事业素有无烟工业之称,创汇可观,故世界各国均竞相发展本国旅游业。伴随着经营管理科学化、经营形式和手段多样化,加之现代技术的充分利用,世界旅游业面貌焕然一新。 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是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旦拥有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环境,就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但是,如何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经济优势,还必须进行综合性的旅游开发,形成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旅游景点、景区和旅游目的地,方能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由此可见,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和旅游环境的保护。 何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本质就是能够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这说明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的一切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果旅游资源不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就只能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因而也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旅游经济发展,是指人们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满足需求为重点,为了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围绕旅游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开发和建设的活动。旅游资源的丰裕仅仅意味着自然和社会所赋予的资源优势,但不是社会财富。要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形成社会财富,就离不开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离不开旅游经济地发展。只有当人们认识到旅游资源对于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时,才会主动自觉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旅游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旅游与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环境,是指作用于人类的所有外界影响因素与力量的总和,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从环境角度来看:环境通常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自然环境是指直接和间接影响人类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能量的总和,它维持着人类的生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是指人类为了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法律等方面,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旅游经济角度来看,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按照人们的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整修和改善,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风景区和良好的旅游环境,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纵观国内外旅游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其

以拉康的三界理论解读《灿烂千阳》

以拉康的三界理论解读《灿烂千阳》中的女性形象 中文1111 杨怡2011510006 摘要:《灿烂千阳》讲述了两位女性主体玛丽雅姆和莱拉在社会和家庭的重压下逐渐缔结母女般的情意和怀抱希望,努力实现梦想的故事。本文以拉康三界理论对她们的生活经历进行解读。两位女主人公从真实界到想象界,最终到象征界的主体性建构过程以及在她们主体性建构进程中他者的作用。 关键词:《灿烂千阳》女性主体三界理论 故事的两位女主人公虽然出生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经历却命运的转弯处相遇。从懵懂到坚毅,她们用自己的血和泪完成了主体的确立。本文试图运用拉康的主体三界理论分析她们是如何于家庭及民族的苦难中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主体自我的。 三界说是拉康关于主体理论的核心内容。拉康认为人的主体心理结构可分为三界,即真实界、想象界和象征界。《灿烂千阳》中主人公玛丽雅姆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贫寒艰辛,玛丽雅姆不明白为什么她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而只能每周与父亲见上一面。可是她喜欢父亲,父亲每次都会带给她没见过的东西,她喜欢父亲陪她唱歌、陪她钓鱼、总是高高地把她举过头顶,好像她是他的公主。真实界中的玛丽雅姆并没有完整的自我概念,只有需要支配她的意念。玛丽雅姆作为小孩子需要的亲情和温暖都被父亲所满足。所以,父亲是她最尊敬最喜欢的人。母亲娜娜虽与玛丽雅姆日日相见,抚养她长大,可是玛丽雅姆却并不与母亲那么亲近。

故事的另一主角莱拉也在她混沌不清的真实界中,父亲很重视莱拉,从不疏忽对她的培养和教育。莱拉在同学中是最有天赋的,朋友们都相信总有一天她会成为大人物。所以,莱拉亲近她的父亲,也珍爱她的朋友。塔里克是莱拉青梅竹马的朋友和爱人,在莱拉受委屈时,为她挺身而出,塔里克的父母亲也视莱拉为儿媳妇一样处处疼爱和照顾。母亲则将感情都投注在莱拉的两个哥哥身上,因为儿子远赴前线战场而整日活在忧郁的气氛里,完全无暇顾及莱拉。母亲的固执和对莱拉的忽视让莱拉在经历战乱的同时,心理也遭受重创。所以,她不与母亲亲近,甚至有的时候怨恨母亲。在两个主人公在真实界中,她们都对于自己一无所知。她们如婴儿般只满足自己的需要。 想象界是虚幻的世界,当婴儿第一次看到自己的镜中之像的时候她把自己的镜中之像等同于自己,建立起虚幻的想象自我。玛丽雅姆在母亲自杀后被迫嫁给和父亲一样年龄的拉希德之前,她被母亲称为哈拉米,被父亲所抛弃,而相对于他们的对待,最初的拉希德在一些事上会问及她的感想,会给她买布卡、丝巾、冰淇淋,那是她为人女儿时不曾得到的,她认为她终于获得了幸福,这成为她自恋的最好证明。但那实际上是拉希德男权的一种体现,在玛丽雅姆第一次怀孕却最终流产的现实面前,拉希德露出了他本来的面目,对玛丽雅姆极尽侮辱之能事这使得拉希德彰的责难更变本加厉。玛丽雅姆逐渐意识到自己之前认为的幸福不过是过眼云!她自恋的镜中之像注定无法见光。至此,她的完美自我即镜中之像破灭。 莱拉十四岁便因为战争失去双亲和朋友,爱人客死异乡,也被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