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理八年级期末复习提纲

地理八年级期末复习提纲

地理八年级期末复习提纲
地理八年级期末复习提纲

地理八年级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1节辽阔的疆域

1、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读图课本P2页图1.1 中国在

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复习这张图时要重点复习地球上几条重要的经纬线)

2、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少部分地区处于热带,没有寒

带。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此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

4、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的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5、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看P4的图复习)

6、我国频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黄海、东海

(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南海,与太平洋洋连成一片。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读图课本P4页图1.4 中国疆域示意]

7、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还有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黄岩岛)。

8、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

区。

9、这些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行政中心都要会:上海、江苏、浙江(江苏南面)、安徽(江

苏西面)、山东(江苏北面)、北京、广东、云南、新疆、港澳台的简称和省会] 10、北回归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台湾省(台)、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云南省(云或滇)。

第2节人口

1、根据2000年第6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7亿,居世界第1位。

2、我国的人口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以极快的速度增长。[读图课本P11页图1.9 我国人口的增长]

3、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以黑河—腾冲为

分界线。

第3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1、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92%),55个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2、藏族的集体舞、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摔跤、朝鲜族的长鼓舞等民俗。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区。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很重要)

第1节地势与地形

1、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形特点是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读图课本P22页图2.1,P24页图2.4]

2、我国地势分为三级阶梯分布: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为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为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读图课本P22页图2.2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在复习这张图时,建议画示意图表示)

3、我国主要地形区名称及位置[读图课本P24页图2.4 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在讲山脉名称时,建议重点提到秦岭,回忆秦岭淮河线是哪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4、①我国四大高原(P25):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

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

②四大盆地为:准噶尔盆地(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的盆地,

并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

地)、四川盆地。

③三大平原为: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第2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大,所以南北的气温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2、气温分布: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

布。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3、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4、秦岭——淮河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南京、沿江地带、珠江三角洲位于亚

热带,北京、黄土高原位于暖温带。西双版纳位于热带

5、我国降水分布的总趋势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最多的是台湾的

火烧寮,降水最少的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地区。秦岭-淮河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南京、沿江地带、珠江三角洲位于湿润区,北京,北方地区为半湿润区(P36图)

6、我国气候的特点是:复杂多样,季风显著。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部和南部辽阔的海洋

(太平洋为主),以温暖湿润的偏南风为主;而冬季风主要来自西北严寒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

7、习惯上把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受季风气

候影响,季风区降水丰富;而非季风区全年则比较干旱。梅雨季节(分布在长江沿江地带)的降雨类型为锋面雨。

总的说来,我国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主要形成了独特的高山气候。

第3节河流与湖泊

1、含沙量最大——黄河唯一流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

汛期最长——珠江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结冰时间最长——松花江(黑龙江)

水量最大、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能最丰富——长江(第一大河)

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2、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这里的河流在夏季容易形成汛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结冰,形成枯水期;西北内陆的河流比较少,且水源不丰。

3、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时间最早的人工河。年运输量仅此于长江。

4、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呈巨大的“几”字形。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层输送,造成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河下游由于河道变宽,流速变缓,逐渐成为“地上河”。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为:河口;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为:孟津。

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表破碎(地形条件)②植被稀少(植被特点)③黄土结构疏松(土壤特性)

④降水集中在7、8月份(气候)⑤开垦、采矿修路等使地表变得疏松(人类活动)

治理措施(对策):①采用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③控制人口增长。(强调和问题对应,

6、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上游)和“黄金水道”(中下游)之称。

7、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

8、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为:宜昌;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为:湖口。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1/3,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

9、长江的洪涝灾害:①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②形成原因:上游森林被砍伐、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湖泊面积缩小,使调蓄洪水能力下降等。降水集中在夏季—洪涝严重③危害:造成土地肥力下降;水库淤积,降低水库蓄洪、灌溉和防洪效益;河道淤塞而导致通航能力下降;造成中下游江河、湖泊的淤积,加剧洪涝灾害。④治理的主要措施:绿化荒山、加强河道整治,退耕还湖泊、植树造林,兴修水库等。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1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其他资源都属可再生资源。

2我国自然资源状况:总量丰富(有利)、人均不足(不利)。

3(认真阅读书中的活动和图上的文字说明)

第2节土地资源:土地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分布不均

1、我国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这种水土资源的匹配对农业生产是不合理的。

2、我国土地利用存在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滥砍森林、乱占耕地

等。

第3节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季节(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夏季汛期河水暴涨,容易

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部分地区河流干涸(枯水期)。应该采取措施:修建水库。

(例如:三峡工程(长江)和小浪底工程(黄河)

4、我国水资源地区(空间)分布不均匀,南丰北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措施为:跨流域调水。例如南水北调工程

解决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问题,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1、交通是先行官,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

2、重要的铁路线:南北向:京九线、京沪线(南京)、京广线(武汉)(跨长江);东西向:陇海线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四大原则(课本102、103页), 5、高新技术基地:北京中关村。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1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强调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及主导因素)

A B

C

1

2

34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季风

气温和降水

地势和地形

②北京在四大地理区的北方地区;南京、广州、香港、澳门位于南方地区;拉萨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青藏地区;新疆(省会:乌鲁木齐)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

秦岭——淮河线是:

1月0 ℃等温线、800mm 等降水量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西藏牧区

内蒙

区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中国四大牧区

温带草原牧场

山地牧场

高寒牧场

三河马

三河牛

细毛羊

牦牛藏绵羊

★第2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重要,理解记忆,一定要会背)

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特征

2、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植被)由东到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降水或水

分由东向西递减), 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3、分析拉萨与成都(南京、上海、重庆、武汉)两个在同一纬度上的城市气温有比较大的差异原因主要是:拉萨海拔高(地势高)。

4、西北与青藏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P15的图河课文要认真看)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河流沿岸,山

脚地区);

青藏地区:河谷农业(河谷地区海拔低,气温高)

特别注意:1、一定要看学练案上的认知过程的填空题认真看书,包括活动题的材料和相关答案。 2、作业本上的错题一定要认真订正复习,不懂要问。

八下地理复习提纲新

八下地理复习提纲新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八年级下册会考复习 十二、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理解其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四大地位置和范围。(如图:填空) 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理单元的范围,对比其区域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填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①青藏地区 ②西北地区③北方地区④南方地区。 3、③④两地区的界线大致沿M秦岭(山脉) —N淮河(河流)一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 及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线大致接近。该界线 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候。 4、界线L还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 界线。 5、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的是④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②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①地区。(填序号) (二)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 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如表) 2、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河流很少,且多为内流河,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2)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3)西北地区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自东向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1)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成为一个独特地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 (2)青藏地区因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太阳能资源丰富(拉萨被称为“日光城”);还是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4、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农业 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差异,牧场和主要畜种又各具特色: 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和青藏地区还分散分布着面积较小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分析其气候类型及特征;了解北京的职能。 (一)北京的位置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 群山,面向渤海。 经纬度位置:40oN,116oE (二)北京的气候 属温带季风气候, 冬夏长,春秋短,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寒冷干燥。

(完整)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 位置:亚欧大陆东部 面积:4400平方千米。 地形: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分之三) 地势: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 岛屿:日本群岛、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 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朝鲜半岛等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大高加索山脉、 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图兰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 河流流向:呈放射状流入各大洋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恒河、印度河 流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亚洲被称为“巨河之洲” 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蓄水最大的淡水湖)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 死海:世界上盐度最大的湖世界陆地最低点 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第二节亚洲人文环境 众多的人口: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人口分布: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半岛 人种:主要是黄种人: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北亚白种人:分布在南亚、西亚。

古老的文明:A:三大文明古国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国)印度河谷子(古印度)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巴比伦)B:三大宗教发祥地:基督教发祥地(西亚)、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麦加)、佛教(古印度) 经济发展不平衡:A:最为发达的国家:日本B:新兴国家:韩国、新加坡C:石油国家:海湾诸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D:贫穷国家;尼泊尔、阿富汗 第一节东南亚 位置:亚洲东南部“十字路口” 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及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 马六甲海峡为世界海上运输的咽喉 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是庞大的群岛) 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山地多,平原少 河流:中南半岛:湄公河(东南亚最长河流)(亚洲流经国家最多) (流入太平洋)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流入印度洋) 湖泊:洞里萨湖(中南半岛柬埔寨境内) 气候:中南半岛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群岛大部分属热带雨林气候 人口:稠密主要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红河三角洲、人种:以黄 色人种为主(华人、华侨在世界上最集中)(福建、广东) 发展不平衡的经济: 农业:稻谷(湄公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下游) 热带经济作物:椰子(印尼)、橡胶(泰国)、 油棕(马来西亚)、马尼拉麻(菲律宾) 工业:锡(马来西亚)、石油(印尼、马来西亚) 发展快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 发展慢的国家:缅甸、柬埔寨、老挝

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经纬度位置---经度范围:东经73度40分帕米尔高原乌兹别里山口(乌恰县)到东经135度2分30秒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纬度位置:北纬3度52分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到北纬53度33分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漠河县)。 2、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 3、【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峡:台湾海峡(属于东海)、琼州海峡。 5、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6、陆地相邻的国家14个(图课本9页):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人口最多的是:印度;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 7、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隔黄海的有韩国、隔东海的有日本、隔南海的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其中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重要图片:P9中国的行政区划图P8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省会)表 1、“郡”、“县”的名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清朝的“省”、“县”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有很大影响; 2、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国家根据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 3、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1)简称用本省的河湖或山名皖(安徽省的皖山)、湘(湖南省的湘江)、赣(江西省的赣江)、青(青海省的青海湖)、辽(辽宁省的辽河)、渝(重庆市的渝水-嘉陵江)、浙(浙江省的浙江)、陇(甘肃省的陇山)、贵(贵州省的贵山)、粤(广东省的珠江—粤江)、桂(广西的桂江—西江的支流); (2)简称用本身的历史名称:晋(山西)、冀(河北)、鲁(山东)、豫(河南)、琼(海南)、蜀(四川)、滇(云南)、秦(陕西)、黔(贵州是古黔地)、鄂(湖北是古代的鄂州)、粤(广东,汉初为南粤之地);(3)一省有两个简称:川或蜀(四川省)、云或滇(云南省)、甘或陇(甘肃省)、贵或黔(贵州省)、陕或秦(陕西省);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重要图片:P11和P13 1、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19.57%,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 3、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以人口地理分布界线黑河—腾冲为界,东部多西部少; 4、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5、东部人口密集的原因分析:东部地形较平坦,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气候湿润,河湖众多,经济方面东部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便利。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重要图片:P17

最完整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1 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5)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6)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 (7)北方与南方、水田与旱地 (8)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3.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4.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和南 方地区:气候(气温、降水)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 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 二.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4.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 5.年降水量:400-800 毫米。 东北地区为主)一年一熟,长城以南(华北地区为主)两年三熟或6.作物熟制:长城以北( 一年两熟。 7.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棉花、谷子。 8.耕地类型:旱地。 9.矿产资源:山西大同全国煤炭最多 10.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三.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被称为旅游天堂。 3.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4.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5.年降水量:800 毫米以上。 6.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 7.耕地类型:水田 四.西北地区 1.位置:位于长城--祁连山-- 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30﹪,四大地理区域面积最大。 3.民族:汉族约占全国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4.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 5.环境特征:干旱降水东向西减少 6.干旱原因:地处内陆,又有山岭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7.地面植被:东部为肥美草原,中部为荒漠草原,西北为荒漠。 8.河流特点:河流稀少,且大多数内流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9.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为绿洲农业。 五.青藏地区 1.位置与范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 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4.自然环境特征:高寒(海拔高) 5.珍惜动物:藏羚羊、雪豹、野驴 6.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7.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8.农业类型: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9.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 10.民族和宗教:藏族的主要聚居区。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 11.宗教建筑:拉萨市的布达拉宫、西宁市塔尔寺。 第六章东北地区 1.地理位置与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 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 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为主)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 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 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 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地理复习知识点 亚洲. 1、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 2、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太平洋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面与欧洲相接,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六个地区。(识记每个分区里主要国家,书上6页) 4、亚洲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亚洲是)。亚洲地势特征:中间高、四周低。(世界第二高,南极洲地势最高)。屋脊”(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位于亚洲中南部。 5、河流特点:河流众多(亚洲世界大河最多,“巨河之洲”);大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入海,汇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亚洲第一长河(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湄公河) &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着(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使得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3)温带大陆 性气候分布广。(该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暖热,春秋季短,气候年较差大, 降水集中在夏季。) 7、亚洲世界之最(书上4页探索):世界陆地最低点,盐度最大的咸水湖(死海);世界最深,蓄水最大淡水湖(贝加尔湖);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雨极(乞拉朋齐)降水来自印度洋。 8、亚洲的人口最多。世界人口过亿国家有(亚洲6个)中国、印度、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欧洲)俄罗斯;(北美洲)美国、墨西哥; (南美洲)巴西;(非洲)尼日利亚。 9、亚洲人口稠密地区有南亚、东南亚、东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群岛)。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水陆交通方便、工农业发达。人烟稀少有自然环境恶劣的原始林区、内陆高原高山沙漠等。 10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地区南亚、西亚(都是白色人种);其余主要是黄色人种。(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是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发源地,也是印度教、犹太教、道教等发源地。 11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印度河谷地:古印度:黄河长 江中下游地区:古中国 12、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是亚洲最发达国家;(韩国(造船业发达)、新加坡(港口)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推行“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西 亚波斯湾地区一些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出口“黑色金子”石油成为高收入国家,尼泊尔、阿富汗等贫困。 1、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连接处,火山频繁) 2、东南亚北连东亚、南临大洋州,太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一、位置优越 【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没有寒带。 二、国土辽阔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仅 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 2.2万千米,相邻国家 有 14 个。 3、大陆海岸线长 1.8万千米,我国濒临 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 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 分。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隔海 相望的国家有 6个。 【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 家】(口诀) 东朝北蒙俄罗斯,西北哈吉塔斯坦;西面阿富汗巴基斯坦,南有印、尼不丹缅老越;隔海相望共六个、印尼马文菲日韩; 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 5000千米;南北距离约 5500千米。 【领土四至】

A最北端: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 oN)B最南瑞:曾母暗沙(4oN)。 C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oE)D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oE)5、图1.4:我国领土南北部气候差异的原因: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图1.5我国领土东西端时间差异的原因:我国东西经度跨度大。 【行政区划】把34个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填在图中. 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 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县级(自治州、自治县、市); 乡级(民族乡、镇)三级。 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三字经】(口诀) 京津沪、内蒙古;黑吉辽、冀豫鲁;青宁新、浙皖苏; 湘鄂赣、晋陕甘;闽粤桂、琼台黔;港澳渝、川藏滇; 【4个直辖市】(口诀):重上北天; 【5个自治区】(口诀):新疆西藏和广西、内蒙宁夏自治区; 有两个简称的省市:四川省(川或蜀)、甘肃省(甘或陇)、陕西省(陕或秦)、云南省(云或滇)、贵州省(贵或黔);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黄河依次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八年级下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 (1)发展条件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 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4)问题与措施:垦荒扩大耕地,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3.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大总结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大总结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代号区域界线主导因素 Ⅰ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降水 Ⅱ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 Ⅲ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气温、降水(或气候) ⑴1 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制约条件措施发展方向 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节水农业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1、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 境的差异显著。 (1)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1)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2)人口、城市、 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北和以南地区均有 明显的差异。 (1)秦岭——淮河以北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 次或两年收获三次。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2)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 获二至三次。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3)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地区主要植被不同的原因:气温和降水 的影响(气候);河流流量不同的原因:降水的影响 (4)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度带中(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干湿地区 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四大地理区域 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 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重点记四大地理区域 划分的依据和名称)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 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 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最新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重点图幅:图5.5 1、 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本章重点图幅:图6.3、图6.6、图6.11、图6.13、图6.19、图6.20、图6.24、图6.25、图6.28、图6.29、图6.30、图6.32、图6.42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华北平原由海河平原、黄河平原和淮河平原组成,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形成的。 4、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a.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b.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2)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 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3)自然灾害: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最新新整理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星球版) 第五单元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2)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3)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

和降水。 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的边缘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二、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该界线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三、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1、“干旱”的西北地区 (1)地理位置: (课本P13 图)位于大兴安岭以西, 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 (2)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区域特征是气候干旱。原因:由于本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并有高大山脉阻隔,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早。本区有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受气候的影响: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表现为①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西部有生成的戈壁、沙漠。②自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沙漠的变化。(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由东向西减少的缘故)③河流稀少,而且多水量小,流程短,多内流河、内流湖,其中塔里木河是最长的内流河。④农田、村镇、城市的分布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呈带状或点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重点图幅:图5.5 1、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 北方地区 本章重点图幅:图6.3、图6.6、图6.11、图6.13、图6.19、图6.20、图6.24、图6.25、图6.28、图6.29、图6.30、图6.32、图6.42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1、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华北平原由海河平原、黄河平原和淮河平原组成,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形成的。 4、黑土地和黄土地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以下部分显示,全文下载后图片能全部显示!优质复习资料哦!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变化对自然环境差异的影响: 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海南岛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我国北部的黑龙江长冬短夏,一年中有近半年天寒地冻,银装素裹。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东南沿海山清水秀,西北内陆沙漠、戈壁广布。 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长江三角洲地势

低平,温暖湿润。 2.我国人文环境的差异:农业类型表现为西牧东耕;粮食作物则呈现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差异: (1)自然环境的差异: 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 是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水运仍是人们常用的运输方式, 船是传统交通工具。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 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我国1月00C等温线和800mm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半湿润区和湿润区,旱地和水田,温带季风气候和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划分的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将我国划分 为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与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 大致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1月00C等温线位置一致。 气温、降水 (气候)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上位于A大兴安岭和青藏 高原以东;B内蒙古高原以南;C秦岭(山脉)、 D淮河(河流)以北;东临①渤海和②黄海。 2.自然环境: (1)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③东北平

8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2019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A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B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C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北方地区 一、地理位置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3、“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 三、“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2、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 (1)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4、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四、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黄土风情。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与黄海。 (2)地形:以平原与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中温带与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3)黄土地农业发展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与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与平原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 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就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4)问题与措施:垦荒扩大耕地,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3、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三、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文明的摇篮:(1)位置、范围: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与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 (2)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如传统民居就是窑洞;信天游就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等 2、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的来源:多种假说中得到广泛认同的就是“风成说”,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与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2)黄土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 3、严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 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 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海南岛长夏无冬,黑龙江长冬短Ho (2)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世沿海山活水秀,西北内陆沙漠、戈壁广布。 (3) 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第一级阶梯上的宵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光』暖湿润。 2. 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1) 人类活动差异显著。例如,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二、四大地理区域 1. 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如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 四大地理区域: (1) 划分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 【名师点睛】理解地理区域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学习并掌握各区域地理差异尤其是相邻地理区域差异的前提。

■ ?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和青藏地区I : ;?描绘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分界线,并与我国一些: ;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加以比较,理解界线确定的主导: 【名师点睛】 1月份0C 等温线是暖温带和业热带、冬季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水田和旱 1月0T 等温线 800遇米年 等降水量线 暖温带半湿润区 与亚热带与湿润区 河流有无 落叶阔叶林 结冰期与常绿阔叶林 南方 水田 与北方与旱地 温带本风气 候与亚热带 季风气候 !因素, 【规律链接】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

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史上最全)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 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一、位置、气候、地形 1.称谓: 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A 黑龙江省,B 吉林省和C 辽宁省 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4山环:由D 大兴安岭E 长白山F 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 东北平原, 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 ,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 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