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经过长期努力,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新时代的新 征程,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强,经济体 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第一框) 历史性变革(第一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 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沉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 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 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 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 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 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生态文明 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 治理明显加强。全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第二目)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 盾。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 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且在民主、 法治、 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

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 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 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 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我国仍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 地位没有变。 开启新征程(第三目)
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 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 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从二零二零年到本世界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 排。 第一个阶段, 从 2020 年到 2035 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那时, 我国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 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 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 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 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二框) 坚持新发展理念(第一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 不少难题。 发展不平衡问题和一些领域的发展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 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 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求失衡,新产业和新动能成长还不够快。生态环 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 结合我国面临的发展难题,谈谈转变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 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 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 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材料一:2012—2017 年,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 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 52.2%提高到 57.5%。载人航天、深海探 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 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 设企业由 5000 多户增加到 1.6 万多户。 材料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

网络技术、只能绿色制造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能源技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技 术、海洋和空间先进适用技术、只会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健康技术、现代服务技术和引领 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等。 (1)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以“科技创新生活”为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2)结合材料和自身发展,谈谈青年人如何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是建设现代化经济 体系的战略支撑, 是发展的基点。 坚持创新发展,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某市有三个“看不见”:站在江边看不见江——塔吊林立、货轮密布,辨不清水与岸;出 了城市看不见农村——道路宽敞,别墅成片,分不出城与乡;工业区利看不见浓烟和排污口 ——循环经济使副食品被综合利用, 变废为宝。 这三个“看不见”体现的是该市人民“团结拼搏、 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精神,是该市人民对发展的全面理解。 (1)该市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哪些实惠? (2)该市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坚持协调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 性。 名词点击: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资料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就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 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坚持绿色发展,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 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 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相关链接: 河北塞罕坝林场 1962 年建场以来,三代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地”的 荒漠地上艰苦奋斗、敢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临海的人间奇迹,营造出 112 万亩的世界上 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将当地森林覆盖率从 11.4%提高到目前的 80%,用实际行动诠释 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2017 年 12 月 5 日,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 2017 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 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 放性经济体系。 共享经济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谋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 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二目)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现代化经济体系, 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 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相关链接: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 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 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 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以上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 体推进。我们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

中国特色。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高端制造品和高质量服务 的需求更加强烈, 但国内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对这些美好生活的需要, 导致越来越多的 优质农产品需求、高端制造品需求、高质量服务需求转向海外市场。 结合材料,谈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 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相关链接: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重点是解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方法推进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 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 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明和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需 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 性问题,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 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 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 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 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部署。如何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联系,如何全面准确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是我们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启现代化经济建设新征程,必须读懂、弄通、做实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跨越关口,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开创性奋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

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阶段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

第10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③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原因: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2.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①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②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原因: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3.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①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②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原因: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二.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新征程两个阶段战略安排 2020年(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一百年是2021年) 2021年—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35年—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国一百年2049年) 四.贯彻新发展理念 1.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基本内容 (1)坚持创新发展 ①任务: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②地位和作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③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坚持协调发展 ①任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要求: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课时练(附带答案)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③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 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党的十九大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庄严承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D、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我国是世界第二经济体与人民生活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未达到全面小康的矛盾 4、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下列关于第一个阶段的描绘正确的是() A、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B、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 C、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环境更加美丽,发展难题彻底消除 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下列属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是() 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②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③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④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已从过去的供需紧张转向平衡状态,一方面,我国农产品中低端供给较为充足,另一方面,放心安全的农产品供给又明显不足。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 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扩大中低端产品种植范围②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劳动生产率③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④加快粮食加工转化,持续增加工业产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扶贫开发直接关系到中国数千万人民的福祉,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找对“穷根”,精准扶贫。这有助于() ①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从根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总体小康,正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十二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据此回答1~2题: 1.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B.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比较低 D.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 解析:B现阶段的小康水平是总体小康。A、C、D说法错误。 2.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之间的联系表现在() A.全面小康是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 B.总体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过渡期 C.总体小康偏重生存资料消费 D.全面小康偏重精神消费 解析:B只有建立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因此B正确, A错误;C、D不是二者的联系。 3.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D.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析: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19年翻一番。实现这一目标() ①将为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提供经济保障②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③将为消除社会差别和收入差距提供物质保证 ④将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A此题考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①②④观点都是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意义的正确分析。③错在〝消除〞。 5.建设美丽中国,提升生态文明程度,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以下措施中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①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②限制工业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发展③推动区域发展的协调性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且重视社会效益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A对工业应该调整和优化,而不是限制,排除②。区域协调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很大联系,排除③。①④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正确。 6.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D.提高就业和再就业水平 解析: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A正确。 7.我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由〝黑色增长〞转向〝绿色发展〞。政府通过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引导经济结构改变和调整。这同时也告诉我们() A.全面小康社会衡量经济发展不能以低碳为指标 B.要逐步降低能源生产部门的产量 C.我国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

高中政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学案新人教版

学案2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 1.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试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发展阶段。( ) 提示错误。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内涵 (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5)共享经济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请思考:如何坚持协调发展? 提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2.措施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请思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提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探究点一坚持新发展理念 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 材料一2012~2017年,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 000多户增加到1.6万多户。 材料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智能绿色制造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能源技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技术、海洋和空间先进适用技术、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健康技术、现代服务技术和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等。 (1)结合材料谈谈创新的重要性。 (2)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案(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2)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 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新时代发展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 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 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 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从二零二零年到本世界中叶分两 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 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根本 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 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 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 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措施: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

(完整版)高中政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学案新人教版

专题课件 学案2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学习目标 1.坚持新发展理念。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明确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 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 1.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试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发展阶段。( ) 提示错误。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内涵 (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5)共享经济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请思考:如何坚持协调发展? 提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2.措施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请思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程考试100分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程考试 100分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A.长江经济带 B.杭州大湾区 C.雄安新区 D.西北地区 2.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传统 B.政策 C.教育 D.创新 3. 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待遇。 A.教师 B.公务员 C.技术工人 D.工程师 4.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A.能源 B.资源

C.排放 D.循环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A.实体经济 B.科技创新 C.现代金融 D.人力资源 2.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共享的发展理念。 A.创新 B.协调 C.绿色 D.开放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水平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正确 错误 2. 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正确 错误 3.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正确

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蓝图:富民之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613868332.html, 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蓝图:富民之路 作者:易宪容 来源:《大众理财顾问》2017年第11期 中国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蓝图是强国富民,最后的落脚点在富民上,由此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新目标、新方向,这些都将对未来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在十九大报告中,最为重要或核心的思想是“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及政治经济生活的重新定位,也正是这种新定位,许多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新要求、新方向、新政策、新动能呼之欲出。十九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就是让中国走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民族复兴,或实现中国的强国富民。可以说,对当前中国社会的新定位或中国新时代的到来,不仅凸显了中央对过去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认可与制度自信,是对当前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的深入反思,也对整个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挑战。 正是这个新定位,整个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在新时代,中国要走向一条更好地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富民之路。因为,从历史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社会矛盾不同的界定,决定了这个阶段政府的政策目标及方向。1956年,党的八大判断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当前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所以当时主要的政策就是促进生产,增加物品的供给,以满足人民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为目标。而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促使政府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开启了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新纪元。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社会经济由短缺经济转向了过剩经济。这不仅使得中国十几亿人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也让不少居民过上了小康生活。同时,随着互联网等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及广泛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人们的消费模式、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等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于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需要的不平衡不充分也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中国城乡二元化结构还没有完全冲破。在计划经济时代,相应的制度安排不仅把广大农民完全固定在农村,而且通过农产品及工业品的剪刀差政策让农民为城市工业化提供资金,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长期处于严重的差距中。即使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城市化进程加快,但由于严重的制度路径相依,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还是没有完全打破。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远不足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1/3。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练习题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练习题1.(2018·湖南省衡阳市联考)除了大豆外,我国的高粱、油菜籽、大米、大麦进口量均位于全球第一第二的位置,在以上进口品种中,高粱、菜籽、大麦的进口量已经超过或即将超过国内产量,而大豆的对外依存度甚至高达80%以上。这就需要 ①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②努力降低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③遏制农产品进口量增长的趋势,以高端品种替代低端品种 ④调整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前进道路和历史新征程。邓小平是这条道路的开创者和总设计师,他指导我们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②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 ③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使中国进入了总体小康社会 ④“三步走”战略主要是解决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3.(2018·广西省南宁市联考)组织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地区20年来,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同时,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得到有效实施,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开创了优势互补、长期合作、聚焦扶贫、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这表明东西部扶贫协作 ①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有利于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③有利于形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④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4.(2018·湖南省邵阳市模拟)随着“健康中国”上升至国家战略,各行各业围绕大健康产业,开启了新一轮提速增量、跨界融合的发展。在北京举行的健康中国峰会以“看得见的未来”为主题,共同探讨大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①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②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 ③需要加快大健康产业供给侧改革,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④有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5.(2018·海南海口市模拟)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30年砥砺奋进,实现了从人民群众基本温饱尚未解决到迈向全面小康的大跨越。5年来,减少贫困人口61.7万,贫困发生率由12.3%降至1.5%。这样做是为了 ①海南贫困市县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为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 ④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6.(2018·湖南省长沙市联考)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强调指出,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快速协同保护体系,推动科研院所落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强化激励导向,活跃技术交易。此举意在 ①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经济生活第二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十课第二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经济体系 一、基础巩固 知识点一坚持新发展理念 1.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要坚持创新发展,就应该 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③尽量多引进外国的技术和设备 ④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下列属于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是 A、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B、发展网络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C、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竞争新优势 D、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知识点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以下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①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②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③去库存,淘汰落后产能 ④限制传统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城镇化将迎来乡村振兴和“逆城镇化”的新潮流。乡村旅游、乡村休闲度假、乡村观光农业、乡村居住养老、乡村民宿等新兴消费形式将快速发展,工作方式的深刻变化将使一部分“非上班族”、城市中等收入群体选择乡村田园生活,乡村将会因新的创业和年轻人的到来而重新活跃起来。可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 ①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促进资源流向效率高的地方 ②着力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同步发展 ③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公共资源优先流向农业农村配置 ④适应市场对农产品品质新需求,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能力提升 5.当前我国经济供需结构严重失衡:一方面是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就需要改变原先依靠从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的做法,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调控新思路的是 ①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②提高出口退税率,支持企业扩大出口 ③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者购买力 ④实施结构性减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 ③④ 6.随着我国巨大的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有效落实节能降耗成为当下我国经济生活的一件大事。因此,我国必须 ①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 ②倡导节能低碳消费,抑制能源消费需求 ③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持续发展新方式 ④进行能源技术革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第八课 第九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1.把握1个主要矛盾——新时

第一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一、历史性变革 1.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原因: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2)表现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③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2.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1)原因: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2)表现 ①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 ②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3.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1)原因: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2)表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内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解决主要矛盾的措施: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3.两个没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三、开启新征程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1)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0.2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练习题 第Ⅰ部分 一、知识结构梳理: 二、知识运用 1.供给侧改革不是搞“新计划经济”,而是要在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有限政府相结合,构造中国经济社会的超常规发展。可见,国家应() A. 以科学的宏观调控为前提进行供给侧改革 B. 着力聚焦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和高效利用 C. 淘汰无效和中低端供给增加高端产品供给 D. 通过创新使需求结构更好地适应供给结构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下列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有() ①转变外贸出口方式,刺激出口增速提升②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③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④立足扩大内需,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长期以来,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由农村流入城市,农村“失血”和“贫血”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改变土地所有权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B.发挥财政在振兴乡村战略中的保障作用 C.建立和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D.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4.2017年12月14日,建行宣布在深圳试点,付款时只需露出你的脸,再输入手机号后四位,瞬间完成付款,打响了中国银行业刷脸付款的第一枪。这样的付款速度、这样的便捷程度,超过了今天所有的支付方式。未来,你的一个眼神,你的静脉、指纹,甚至你的声音,都能成为建行识别你的暗号。这表明 ①中国已进入无现金支付时代②科技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③科技的进步有利于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④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全面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 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第一部“绿色税制”,其总体思路是实现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的“平移”,遵循“多排污多缴税”和“低于排污标准减免税”的原则。这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①解决排污费征收刚性不足→提升环境执法权威性→提高企业环保意识 ②企业的环保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倒逼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③构建绿色税制体系→税收征收范围扩大→财政收入增加 ④构建绿色税制体系→引导企业绿色生产→提供绿色产品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D.③④ 6.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政府供给的角度看,下列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突破生产关系的制约作用③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级新课教案-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广水一中2019—2020年经济生活新课教学设计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丁勇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 10.1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学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新时代取得的巨大成就、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展望新征程的奋斗目标,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懂得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 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 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科学精神:辩证理解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化,注意其中存在的“两个没有变” 法治意识:展示我国进入新时代取得的巨大成就,展望新征程的奋斗目标,使学生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遵纪守法 公公参与:学好本领,积极参与经济生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1. 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化及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开启新征程,了解和掌握两个百年目标和两个阶段。 (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1.历史性变革(教材P85-86页) 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原因: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表现:abcd ⑵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原因: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表现:abc ⑶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原因: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表现:ab 2.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教材P86-88页) ⑴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⑵含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⑶两方面理解: ①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还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更多需要)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发展不平衡:如城乡、区域、发展各领域生产力水平差异、产能过剩与不足并存、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存在明星“短板”、发展成果共享方面存在群体差异如收入分配差距、贫富差距等 发展不充分: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求失衡,新产业和新动能成长还不够快。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加强,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转变发展方式还处于攻坚阶段,客观上还存在发展不稳定和不持续的情况。 ⑷如何适应新时期主要矛盾的变化 ①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从两个方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 通过识别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来界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是否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否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标准,判断是否属于高质量发展。 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③中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略;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三)开启新征程(教材P88-89页)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两个阶段安排: 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从二零二零年到本世界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1)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略,其中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2)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2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学习目标: 1.知道新发展理念的内容。 2.明确新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的问题。(重点) 3.明确和运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重点、难点)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练习题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练习题 1 . (2018 ?湖南省衡阳市联考)除了大豆外,我国的高粱、油菜籽、大米、大麦进口量均位于全球第一第二的位置,在以上进口品种中,高粱、菜籽、大麦的进口量已经超过或即将超过国内产量,而大豆的对外依存度甚至高达80% 以上。这就需要 ①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②努力降低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③遏制农产品进口量增长的趋势,以高端品种替代低端品种 ④调整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前进道路和历史新征程。邓小平是这条道路的开创者和总设计师,他指导我们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 发展战略。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②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 ③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使中国进入了总体小康社会 ④“三步走”战略主要是解决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3.(2018 ?广西省南宁市联考)组织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地区20 年来,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同时,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得到有效实施,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开创了优势互补、长期合作、聚焦扶贫、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这表明东西部扶贫协作 ①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有利于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③有利于形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④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4 . (2018 ?湖南省邵阳市模拟)随着“健康中国”上升至国家战略,各行各业围绕大健康产业,开启了新一轮提速增量、跨界融合的发展。在北京举行的健康中国峰会以“看得见的未来” 为主题,共同探讨大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①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②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 ③需要加快大健康产业供给侧改革,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④有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5.(2018 ?海南海口市模拟)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30 年砥砺奋进,实现了从人民群众基本温饱尚未解决到迈向全面小康的大跨越。5 年来,减少贫困人口 61 .7 万,贫困发生率由12.3%降至1 .5%。这样做是为了 ①海南贫困市县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为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 ④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6.(2018 ?湖南省长沙市联考)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强调指出,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快速协同保护体系,推动科研院所落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强化激励导向,活跃技术交易。此举意在 ①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②有效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心得体会: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心得体会: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以一个前所未有的每年近10%的增长速度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是现如今这种高速增长的阶段过去了,我们的经济转向了要进行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党的十九大作出一个重大的判断: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怎样认识这一重大的深刻的变化?我想谈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深刻认识经济新常态 第一,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GDP已超过11万亿美元,基数已经很大,增速放缓是客观规律。所有的经济体都要经历这一过程。 第二,消费的增长是稳定的。我们说消费非常重要,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到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大家知道,消费的东西是很稳定的,每年只能增长个八九十,六七八,你不可能期望消费有一种跨越式的,或者是飞速的增长。

第三,过去依靠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我们过去依靠大规模的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了。最近这些年,无论是X还是全国,投资的增长率,特别是近年来民营企业投资的增长率都在下降,项目的回报率越来越低。投资需要动员的社会融资越来越多,好的项目越来越难找。我们必须认识这一个深刻的变革。 第四,过去较为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环境承载能力余地不大,靠牺牲环境换取增长不经济也不可行。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的环境容量现如今已经接近饱和或者超过饱和,北京也好,南京也好,这么大的城市,这么多的车辆,这么多的公寓,这么大量的供暖,都需要排放。空间和环境的容量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极限,它对我们的速度也提出了制约。 第五,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一些行业用工开始短缺。X年,我国劳动年龄(15-59岁)人口数为92539万人,较2011年的峰值下降了1506万;X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为67.32%,较2010年的峰值下降2.78个百分点。大家看上面这个图,红色的这条线就是占比,最高的占比70%左右,现在降到了67%。蓝色的柱状图表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已经从最高值2011年左右的9.4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