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讲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讲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讲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讲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讲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知识体系宏观把握】

【复习知识点】

一、自然资源与人类

1、认识自然资源

(1)概念: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2)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不断更新,循环使用。如: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等。

②非可再生资源: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相对人类的历史来说是不可更新的。如:矿产资源。

(2)共同特性:①分布的不平衡性;②资源间的联系性;

③数量的有限性;④利用的发展性。

2、土地资源与人类:

(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3、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必要性: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

(2)措施:①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

②兼顾利益: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代人的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之间的关系。

③环境保护: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和保护的统一。

④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4、资源问题产生原因与应对措施的分析思路

(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量激增。

(2).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流”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开源”的具体举措:

①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

②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

③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

“节流”的具体举措:

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二、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1、自然灾害

(1)概念: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2)主要分类:①气象灾害:如台风、洪水、干旱等。

②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3)危害: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认识洪水和洪灾

(1)洪水: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2)洪灾:①概念: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

②危害:直接损失:人员伤亡等。

间接损失:造成供水、电力、交通等的中断,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

3.洪灾的形成原因:

(1)洪水致灾的基本环节:①洪水的形成,②对人类造成的损害。

(2)洪水形成的基本原因:

①强降雨,大量冰雪快速融化和冰凌堵塞河道;

②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

③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堤坝溃决;

④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

(3)社会经济因素对洪灾的影响:

洪水发生的区域,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就越大;经济越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

(4)人类活动对洪灾的影响:

人类对流域内植被的破坏、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建筑物占据河道,在一定程度上诱发或加剧了洪灾的发生。

洪灾的防治措施:

做好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

(2)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①工程措施:兴修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等。

②非工程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控制滥砍乱伐、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等。

5.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原因

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及其破坏程度不断加大,防灾、减灾的任务越来越重。复习时,一方面要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另一方面要掌握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原因。

(1)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会处,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比较频繁的国家。

(2)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使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交替出现水旱灾害。

(3)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加重。

(4)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一旦发生灾害,受到的影响往往比人少地多的国家大。

(5)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防灾减灾的投入相对不足。

三、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1.大气的受热机制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

由以上可以总结出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正处在温暖的间冰期中;

人为原因:①工业革命以来大量燃烧矿物能源;②大量森林被砍伐。

典型考题

2011年高考真题:

1. (2011年高考四川卷)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油菜花黄蜜蜂忙B.阴雨绵绵梅子黄

C.稻田受旱暑骄阳D.落叶遍地秋风狂

(2011年高考江苏卷)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2~3题。

2.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

3.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2011年高考天津卷)

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右图提供的信息开展探究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回答4~5题。

4.图中所示的L湖被污染。学生经过分析确定,污染物主要来自() A.城镇B.牧区

C.林区D.矿区

5.学生对图中所示牧区分布的影响因素提出四组假设。据图探究,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气候、交通B.土壤、市场

C.水源、技术D.地形、人口

6.

(2011年高考北京卷)右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该聚落()

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

B.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

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2011年高考广东卷)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D.辽宁、山东

8.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贫乏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大D.第三产业发达

9.(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9.【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及岛屿轮廓可确定该岛国为新加坡,再结合新加坡的地理环境特点和文字材料进行分析。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为终年高温多雨。但由于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河流短小,难以储存淡水,再加上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需水量大,造成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第(2)题,关于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2)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10.(2011年高考福建卷)

右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 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 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 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2)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10.【解析】(1)读图可知,该峡谷是位于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峡谷两壁及谷底气候、景观有很大不同,南壁是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大致风向为西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植物稀少;北壁则是迎风坡,降水较多,林木苍

翠;谷底则由于气流下沉,气候干燥,呈现一派荒漠景观。(2)材料显示,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建了很多水库和引水工程,它们大量拦截了流向河流下游的水,这是造成R河河口出现断流的重要原因。此外,随着美国西部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使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增多,也截留了部分流向下游的水,加剧了断流现象。

【答案】(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2)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 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

参考答案:

1.【解析】选C。乙地位于渤海沿岸,土壤淋盐的季节就是降水多的雨季。而当华北地区进入雨季时,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丁地正是伏旱的季节,所以“稻田受旱暑骄阳”。

2~3.【解析】本题组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和影响。第2题,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是由冰川融化造成的,冰川融化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第3题,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造成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冰川融水增多,对全球水量没有影响,只是水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海洋面积增加,沿海低地被淹,海岸线长度减少;冰川融化是全球变暖的结果,不会造成全球温度下降。

【答案】2.D 3.A

4.【解析】选A。从图中图例可看出,牧区和矿区不属于L湖流域,林区对环境不会带来污染问题。城镇位于湖泊附近,日常生活、生产污水的排放会造成湖水污染。

5.【解析】选D。图中不能显示气候、土壤、技术因素,另外从林区与牧区的划分来看,在城镇规模大以及干支流上游地形崎岖的地带为林业,在较大较长的河流沿岸地形较平坦、城市规模较小的范围内为牧业,因此只与地形和人口有关。

6.【解析】选C。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的道路和聚落跨越了断层带,说明该聚落出现在断裂产生后,A项错误;图中聚落坐落在河流两岸的高地上,B项错误;欧洲中部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项正确;河滩地带地势低洼,易受洪水侵袭,居住区不宜向河滩扩展。D项错误。

7~8.【解析】第7题,注意问题是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对比,首先确定人均CO2排放量比全国平均低的省区为:闽、粤、鄂、渝、滇、琼,而在选项里面的只有:闽、粤、琼;闽、粤的人均GDP比全国平均水平高,正确答案可确定为B项。第8题,CO2排放量的多少,与燃烧矿物燃料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山西、内蒙古煤炭丰富,使用量大,故CO2排放量大。

【答案】7.B8.C

9.【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及岛屿轮廓可确定该岛国为新加坡,再结合新加坡的地理环境特点和文字材料进行分析。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为终年高温多雨。但由于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河流短小,难以储存淡水,再加上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需水量大,造

成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第(2)题,关于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2)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10.【解析】(1)读图可知,该峡谷是位于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峡谷两壁及谷底气候、景观有很大不同,南壁是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大致风向为西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植物稀少;北壁则是迎风坡,降水较多,林木苍翠;谷底则由于气流下沉,气候干燥,呈现一派荒漠景观。(2)材料显示,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建了很多水库和引水工程,它们大量拦截了流向河流下游的水,这是造成R河河口出现断流的重要原因。此外,随着美国西部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使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增多,也截留了部分流向下游的水,加剧了断流现象。

【答案】(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2)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 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

2012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

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

一、单选题

1.(2012年高考广东卷)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

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海洋流速

2.(2012年高考广东卷)下图所示为我

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

灾害类型是

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

下图(2012年高考北京卷)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

4.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

灾措施包括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人口外迁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B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危害。

【思路点拨】由图示信息知,地震对建筑物等基础设施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四个选项中只有B符合条件。

4.答案:D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灾后救灾措施。

【思路点拨】调整产业结构和人口外迁不会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不属于地震灾后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

二、综合题

1.(2012年高考山东卷)(10分)【环境保护】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km2)。读表回答问题。

(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6分)

(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4分)

【解析】

【本题立意】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其土壤盐渍化的防止措施

【解题思路】(1)从图表中即可读出土壤盐渍化的变化特点,在分析时需要抓住从整体、纵向、横向分别分析其特点;(2)防止土壤盐渍化一般需要从其形成原因入手分析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答案:【环境保护】(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小;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答对两点即可〉

2.(2012年高考海南卷)(10分)【环境保护】

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

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0分)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答出一项三分得3分,答出三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4分)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6分)

答案:(10分)(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解析】⑴关键是从材料中找出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特点,从而分析其原因,根据材料可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逐步远离城区,说明原来的水源地污染越来越严重,由苏州河、黄浦江到长江,水源地的河流流量不断变大,说明上海市需求量大。

由上题可知城市水源地污染严重,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主要从控制污染源、防止水污染、建立应急处理方案、加强环境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强化管理等方面来考虑。

4.(2012年高考上海卷)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18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 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4分)

⑵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6分〉

⑶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分)

⑷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4分)

答案:⑴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

⑵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任答两个因素即可)

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

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

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任答两个因素即可)

⑶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

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任答两点即可)

⑷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

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任答四点即可)

5.(2012年高考江苏卷)【环境保护】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2分)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1分)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 (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3分)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4分)

答案:(1)c d

(2)风力作用

(3)③⑤土地荒漠化

(4)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④地形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

【解析】结合已学知识,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即地形落差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a不属于共同原因,b不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我国西部由于气候相对干旱,外力侵蚀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力侵蚀;防御洪涝灾害在河流中下游主要措施为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①工程所在区域降水较少,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地区;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分别表现为气候较干旱,地形起伏相对较小(植树造林防治荒漠化)、地形起伏较大,降水较充足(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6.(2012年高考福建卷)【环境保护】下图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9分)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6分)

答案:(1)地域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7.(2012年高考浙江自选模块卷)【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单选,3分)

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

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

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

D.①飓风②龙卷风③暴风雪④海啸

(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3分)

A 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 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

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 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

(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试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4分)

答案:(1)C

(2)B

(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

气候: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

8.(2012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1分)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⑵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分)

⑶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分)

答案:⑴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

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

⑵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

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易引发山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

⑶江南丘陵地区: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削减

洪峰的威胁。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

河流截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任答两点即可)

9.(2012年高考山东卷)(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4分)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6分)

【解析】

【本题立意】洪灾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解题思路】】(1)注意本题设问是洪水发生的气候条件,所以本题分析原因是主要抓住什么月份降水多即可。

(2)回答需抓住河流治理在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蓄洪水,做法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其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答案:【自然灾害与防治】(1)6月份,受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10.(2012年高考海南卷)(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

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

答案:答案1:海啸灾害。(3分)

理由: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易发生地震,引起海啸。(3分)

海啸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

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4分)

答案2:风暴潮(台风)灾害。(3分)

理由:位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台风)活动区,容易引起风暴潮。(3分)风暴潮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

(地势高处)沉积下来。(4分)

(以上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即可得分。其中指出灾害种类得3分,理由合理其充分得7分)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

必修3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一.含义:指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例如: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二.特点①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②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③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三.类型:①均质区: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如:自然区、农业区、方言区等 ②功能区:某些方面具有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基地、浦东新区等 四.特征:①整体性: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②差异性: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性;但区域内部“求大同,存小异” ③开放性: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区域差异 1.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2.差异比较自然环境: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生物(植被)、矿产 人文环境:社会(人口、城市)、经济(工业、农业、第三产业)、文化 二、日本英国的区域差异比较 1.自然环境比较 (1)相似形:岛国、面积、北温带,温暖湿润

矿产贫乏煤、铁、石油 2.经济发展方面 (1)相似形:工业发达,均发挥岛国优势 日本英国 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大国,工业起步晚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工业及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突出,工业 “临海型”布局 传统工业突出,“资源性”布局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 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 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曾经向海外大量移民 三、我国的区域差异 1.划分依据:地形、气候 2.名称: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B.青藏高寒区 C.东部季风区 3.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毫米年 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 一级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阿尔金山 和昆仑山为界。 4.三大自然区特点: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地形海拔较低,以平原、 丘陵、高原为主 海拔较高,以高原、盆 地为主 海拔较高,主要是高原、 高山 气候季风气候,夏季普遍 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 稀少,气候干燥 高原和高山气候,气温较 低 水文外流河多属内流河西北部属内流河,东部是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地 生物植被以森林为主,有 熊、松鼠、熊猫、梅 花鹿等 植被为草原、荒漠,有 骆驼、黄羊等 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及 高山草甸灌丛,有牦牛、 藏绵羊、藏山羊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1.1 认识区域 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重点: 1.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的概念 2.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难点: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 教学方法:讲授法新-课-标-第- 一-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提出问题“什么是区域”,可以结合初中所学的世界和中国地理,列举出一些区域类型。 (新授)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指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划分指标 举例 举例按指标性质 分类 单一指标自然要素 综合指标人文要素 3.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 (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注意:所有的区域是否都有明确的边界? 不一定。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干湿区)。 4.划分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 1.区域有多种类型,一般分为均质区和功能区。 (1)均质区:指那些某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划分的依据可以是某一自然要素也可以是人文要素,如干湿区中的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在800毫米以上; (2)功能区:某些功能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它是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的。如城市经济区就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并包括该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注意:凡是以区域物质内容为指标的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于均质区范畴;凡是以区域内在联系为依据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功能区范畴。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特 点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我国的民工流 ★人口迁移的影响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有时甚至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个警戒值。16亿 ②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8-9亿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①资源丰富程度②科技发展水平③经济发达程度④对外开放程度⑤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⑥消费水平(负相关)。 3、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坚定不移的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化及其特点 1、概念: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015鲁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015鲁教版地理第二册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0,=0,<0,人口总量分别增加不变减少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影响、措施 ①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上年儿童比重过大。影响:加大了资源、环境和社会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压力。经济增长缓慢,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措施:计划生育 ②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影响:劳动力短缺,政府财政压力增大。 造成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措施:鼓励生育、延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 ③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增长数量高。人口老龄化。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人口素质较低。措施:计划生育。延迟退休,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打击非法胎儿鉴定。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迁移与流动 ① 15-16世纪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 ②二战后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所占比例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迁移形式多样化。 ③欧洲由迁出区→迁入区。美国仍然是主要的迁入国。拉美由迁入区→迁出区。中东等石油国家成为迁入区。

④20世纪60到70年代美国东北部迁往西部和南部的原因? 东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较冷湿,环境污染严重;南部和西部建立新兴工业部门,增加了就业.发展了旅游业,并且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因而吸引了大批人口. 4、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迁出地: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对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产生积极作用。但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②对迁入地、: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补充了劳动力,节省了教育和技术培训费用。但对交通、城市、经济生活秩序造成压力,易自生排外情绪。 5、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早,工商业发达)、南亚和东亚(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农业发达)、北美五大湖地区(工业和金融业发达) 6、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①地形②气候(主要通过气温和降水影响人口分布,降水影响植被分布,间接影响人口分布)③水资源和土壤(人口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的分布)④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显著)②生产活动方式③交通运输条件④政治⑤文化⑥科技 7、为什么非洲自然增长率高,欧洲自然生长率低? ①非洲:经济、科技、医疗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但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高,成为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②欧洲:经济发达,科技、医疗先进,人口死亡率很低。生活条件优越,有不愿生育的观念,使得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负增长,成为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1、工业革命以前,城市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工业革命后,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 2、城市化的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标志: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 4、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①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发展时期漫长。第一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 ②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超过30%小于70%,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集

鲁教版重点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重点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必修3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一.含义:指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例如: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二.特点①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②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③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三.类型:①均质区: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如:自然区、农业区、方言区等 ②功能区:某些方面具有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基地、浦东新区等 四.特征:①整体性: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②差异性: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性;但区域内部“求大同,存小异” ③开放性: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区域差异 1.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2.差异比较自然环境: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生物(植被)、矿产 人文环境:社会(人口、城市)、经济(工业、农业、第三产业)、文化 二、日本英国的区域差异比较 1.自然环境比较 (1)相似形:岛国、面积、北温带,温暖湿润 (2)差异性: 日本英国 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侧位于亚欧大陆西侧 地形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平原、山谷交错分布 气候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南部为亚热带季 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带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植被森林覆盖率高,约占领土的2/3物种多样森林覆盖率占领土面积的1/9,以 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 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有运河相通

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知识点汇编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经线圈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㈠纬线和经线 ★㈡经度和纬度 ㈣经纬网的常见形式 ★三、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地理坐标 方法:⑴确定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一般情况俯视图是45°,侧视图是30° ⑵从已知经线开始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依据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标出各条经线的度数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 (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北,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南 东西方向的判定:①两地都为东经,度数大的偏东,②两地都为西经,度数小的偏东。③一东一西,当二者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偏东,当二者经度和大于180度,西经偏东。(在已知各地经纬度的情况下,用此规律最简单) 【说明】在经纬网图中判定东西方向,只要保证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0 ,均可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位.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经线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 (2)赤道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其他纬线上l °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 纬度km 。 4.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 N S 120°E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④大小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⑤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示的实际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示的实际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2.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②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③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3.图例和注记 二、地形图的判读 ★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几条等高线的重合处,常用“”符㈢地形剖面图: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 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还得用到地形剖面图。地 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沿等 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如图1.3-14所示)。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直观地 看出地面高底起伏状况。 ㈣等高线的应用 ⒈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 ⑴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 高度差相等。因此,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 坡度缓。 ⑵图幅大小相同的多幅图中,等高线疏密一致 ①若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②若比例尺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 ⒉相关计算 ①估算山顶的海拔:离山顶最近等高线的值﹤H顶﹤离山顶最近等高线的值﹢等高距 ②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两地均在等高线上,算出的相对高度是确定值;任一点不在等高线上,算出的相对高度是范围值. ③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值是H低,最上部等高线值是H高,该图等高距是d,该地区的相对高度H高-H低≤H相﹤H高-H低+2d ④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假设陡崖处有n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 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河流: ⑴河流位置: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脊往往是河流的分水岭。 ⑵河流的流向:由于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从海拔高处流向低处,而山谷等高线的特征是凸向海拔高处,故根据等高线突出方向可判断地势高低,进而判断出河流的流向。 ⑶河流与地势高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已知河流流向也可判定地势的高低。 4.水库大坝的建设:如图1.3-30 ⑴水库大坝的选址: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库址应 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 ⑵水库范围的确定:水库范围应是由大坝及接触到的最 高一条等高线共同所组成的闭合区域。 5.交通线路的选择: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交通线路的修图1.3-30 km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特 点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与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得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就是引起人口迁移得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得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1、自然环境因素:就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与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得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有时甚至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得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我国得人口分布特点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得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得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与交通便利得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得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得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特定地区得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得情况下,所能承受得最大人口数量,就是个警戒值。16亿 ②人口合理容量则就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与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得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得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8-9亿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得因素:①资源丰富程度②科技发展水平③经济发达程度④对外开放程度⑤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⑥消费水平(负相关)。 3、我国得人口合理容量:根据我国得地理国情,坚定不移得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得基本国策,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与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化及其特点 1、概念: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得过程。 2、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得比重上升与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得主要标志:通常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得比重。 4、城市化得新特点: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②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得城市化差异加大。发达国家起步早,目前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原因:大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向乡村迁移;乡村地区与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通信日益方便快捷。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目前速度快,城市化水平低,出现郊区化。郊区化原因:城市中心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人口由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 ★城市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综合)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综合) 整理:耿建峰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一、区域类型:均质区功能区 二.区域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第二节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区域差异 1.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2差异比较自然环境: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生物(植被) 人文环境:社会(人口、聚落)、经济(工业、农业、第三产业)、文化二、英国和日本的比较 1.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2.日本和英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三、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1.影响因素:受影响,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受影响,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是;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综合、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分成三大自然区,既、、 。 2.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限: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限是、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限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限是。 3.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

位置、面积东部临海45% 深居内陆、高山环绕30% 西南青藏高原25% 自然环境 地形平原、丘陵,水成地貌高原、盆地风成地貌高原、山地,寒冻风化地貌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 雨 高寒气候:气温低、昼夜温差 大、风力大、太阳辐射强 水文特征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内流河,咸水湖,冰川融水 补给 内外流兼备,大河源头,咸水 湖 土壤森林和森林草原土壤草原土、荒漠土(有机质少, 盐分高) 原始土壤 植被北寒温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南热带雨林、季雨林 西东 荒漠——荒漠草原——草 原 东南西北 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 草原—高山荒漠 山麓山顶 森林—草原—荒漠 主导因素气温随纬度变化降水随海陆位置变化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 人类活动 农业最重要农业区(种植 业) 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 业 畜牧业、河谷农业 不利条件人多地少,环境问题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盐 碱化 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 水分不足、地势崎岖 影响程度深刻微弱 经济文化发达落后 地带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东部濒临海洋,是中国 开放的门户,基础 设施最好,城市 化、科技水平最高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 交通尤其海运便利,城 市化、科技文化水平高; 国际化 能源、原材料不足, 环境污染严重,江 河下游洪涝多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成为人才 信息基地,参与国际竞争;发 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 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 发展 中部位于中国腹地,担 负承东启西的作 用 能源、矿产丰富,农林 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 金属重工业发达,对俄 罗斯和蒙古的边贸有优 势 山西煤炭外运不 足;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东北森林过 度砍伐;水患、风 沙危害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 材料基地;建商品粮、农林渔 基地;东西交通建设;通信和 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 位于西部边远地 区、少数民族聚居 区 有70%的国境线,利于 沿边贸易;能源、矿产、 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 南水利资源充足 工业基础薄弱,科 技文化欠发达,交 通落后,西北土地 荒漠化严重,西南 交通困难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巩固和加 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水利、 交通、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 设施,充分发挥三线建设形成 的基础和能力 协调加强东部与西部的联合,协调三个地带互补发展;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人教版教材:区域差异的比较: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地理位置差异:长三角位于30°N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

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知识点汇编

复习课一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经线圈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㈠纬线和经线 纬线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状除极点外,均为圆;只有赤道平分地球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 ★长度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相等(2万千米) ★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任意两条经线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㈡经度和纬度 纬度经度 划分方法以赤道为00,向南北两极度量到900,北 极点为900N,南极点为900S 由00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1800,00经线以 东的180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 分布规律北纬度越向北度数愈大 南纬度越向南度数越大 自西向东,度数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 两条正对的经线度数之和是180,东西经相反 代号北纬用N,南纬用S 东经用E,西经用W 纬线经线 ①0°南北半球分界线; ②23°26′热带和温带分界线,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③66°34′温带和寒带分界线,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界线; ④90°极点①0°和18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①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0°--160°E是东半球 160°E—180°--20°W是西半球 地球仪侧视图上的经纬网地球仪俯视图上的经纬网方格状经纬网 纬线是直线,经线连接南北 两极 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圆,经 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线 纬线是横线,经线与纬线垂直 ★三、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地理坐标 方法:⑴确定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一般情况俯视图是45°,侧视图是30° ⑵从已知经线开始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依据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标出各条经线的度数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 (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北,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南 东西方向的判定:①两地都为东经,度数大的偏东,②两地都为西经,度数小的偏东。③一东一西,当二者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偏东,当二者经度和大于180度,西经偏东。(在已知各地经纬度的情况下,用此规律最简单) 【说明】在经纬网图中判定东西方向,只要保证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0,均可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位.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经线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 (2)赤道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其他纬线上l°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纬度km。 4.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 N S 120°E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知识复习与归纳(复习大纲)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知识复习与归纳(复习大纲)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从人类出现至产业革命——缓慢增长;产业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迅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炸性增长(迅猛增长);20世纪70年代以后----增长有所减缓。 特 点 人口迁移是永久或长期变更居住地,人口流动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 ★人口迁移的历史过程 1.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最主要因素。 2.古代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土地开垦的吸引、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原因。 3.15世纪末至19世纪因为地理大发现,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区流向为开发区。 二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所占比例明显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该时期社会经济因素是促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主要表现:①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③新兴城市出现而引发的人口不断涌入。④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造成的人口的迁移。 4.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①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②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人口迁入的原因:①经济发达②劳力短缺③较好生活条件④较多的就业机会⑤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人口迁出的原因:①人口增长快劳力过剩②经济发展慢③生活条件差④环境恶化 对迁出地带来的影响:①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 ②利于提高经济收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③造成人才外流等 对迁入地:①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②加剧迁入地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人口流动 1、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3、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4、我国的人口流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涌向沿海各大中城市,形成“民工流”。 5、流动人口增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6、人口流动的作用:(1)增强社会活力。 (2)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 1、人口移动的动因:人口迁移是各种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最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 (2)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也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 2、人口移动的效应: (1)对环境产生多种影响。 (2)对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促进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明显地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②促进了经济发展。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衡量指标:人口密度。但两个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却不尽相同。 2、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世界人口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与丘陵地区。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 ★我国的人口分布 1、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由于各地资源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特点:①最显著的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不等于人口合理容量。 1、①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个警戒值。

高中地理必修三_鲁教版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三知识构建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一、区域的含义: 含义: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区域的特点:①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③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区域的划分: ①单一指标:热量带、干湿区指标: 综合指标:东亚文化区、气候区。 ②自然要素:中国三大自然区。 人文要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方言区。 二、区域类型的划分 反之,尺度越小,描述的就越具体,越详细。 四、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3、开放性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1、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不同,以及地形的影响。 2、区域差异的比较有哪些方面? 一般包括: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矿产资源等)、人类活动(农业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生产活动方式、劳动力状况、人口状况、社会发展状况等)等。 3、日本和英国区域差异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自然环境的比较、经济发展的比较(农业生产的比较、工业发展的比较)。 4、日本工业为什么具有“临海型”的特点? 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所需工业原料需从国外进口;同时,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大多依赖国际市场。因此,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这里港湾众多,海运便利,既便于进口原料,又有利于出口工业产品,形成明显的“临海型”布局格局。 5、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地形、气候的地区差异)

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 (1)、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划分 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北方和南方是针对东部季风区而言的,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①分界线: ②南北差异 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 1月0℃等温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南方与北方 亚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 水田与旱地 水稻种植区与小麦种植区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案 【篇一: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1 鲁教 版必修1】 第一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昼夜交替和地转偏向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理解昼夜现象及昼夜交替的原因;掌握晨昏线及判。掌握地转偏向力产生的原因及物体的偏转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和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中国是受台风侵袭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从卫星影像可以看出,途径我国东部海域的台风中心,其气流旋转呈逆时针方向;北半球江河中的旋涡也呈逆时针方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教师]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请同学们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说明)教师在观察学生演示时要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在学生演示后,教师一定要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一般而言,学生容易犯错误有:地球自转的方向;地轴的倾斜方向等。 [播放课件]地球的自转.swf [教师提问]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请你画出示意图。 [学生归纳] 侧视:自西向东 俯视 南极上空顺时针旋转 [板图讲解]地球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承转过渡]地球自转速度分为线速度和角速度,所谓角速度就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绕过的角度,根据角速度的定义,结合演示,请同学们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并归纳地球上任意点的角速度的规律, [学生活动]演示、思考、得出结论: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o每小时。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 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 [播放课件]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分组讨论] 线速度就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走过的弧长。 地球表面各点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否相等?如何计算?如果不等,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教师指导]从全球角度观察,让地球自转一周,地表各点的线速度即可算;引导学生回忆纬线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上题答案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变化规律是:随纬度增加 而降低。图1-2-2,纬度60o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 [播放课件]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提出问题]根据前面的计算,思考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 [学生总结]南北两极点角速度、线速度都为0,即南北两极点既无角 速度,也无线速度。 [承转过渡]昼夜交替 [模拟演示]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的平行光,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自转运动。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教师演示,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 2、我们有时处在白天(昼半球),有时处在黑夜(夜半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3、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界线——晨昏线,说出晨昏线的特点:(1)晨昏线的形状组成,与赤道的关系 (2)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3)移动规律 (4)如何判读晨昏线? (说明)对于晨昏线的判读是一个难点,要结合不同的图形进行练习,教师引导学生从中总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则为晨线 4、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长,它有何意义? [教师总结]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它制约着人们的起居作息,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这个周期

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知识点汇编

复习课一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经线圈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㈠纬线和经线 纬线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状除极点外,均为圆;只有赤道平分地球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 ★长度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相等(2万千米) ★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任意两条经线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㈡经度和纬度 纬度经度 划分方法以赤道为00,向南北两极度量到900,北 极点为900N,南极点为900S 由00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1800,00经线以 东的180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 分布规律北纬度越向北度数愈大 南纬度越向南度数越大 自西向东,度数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 两条正对的经线度数之和是180,东西经相反 代号北纬用N,南纬用S 东经用E,西经用W ★㈢经纬网中重要的经纬线 纬线经线 ①0°南北半球分界线; ②23°26′热带和温带分界线,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③66°34′温带和寒带分界线,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界线; ④90°极点①0°和18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①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0°--160°E是东半球 160°E—180°--20°W是西半球 ㈣经纬网的常见形式 地球仪侧视图上的经纬网地球仪俯视图上的经纬网方格状经纬网 纬线是直线,经线连接南北 两极 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圆,经 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线 纬线是横线,经线与纬线垂直 ★三、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地理坐标 方法:⑴确定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一般情况俯视图是45°,侧视图是30° ⑵从已知经线开始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依据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标出各条经线的度数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 (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北,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南 东西方向的判定:①两地都为东经,度数大的偏东,②两地都为西经,度数小的偏东。③一东一西,当二者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偏东,当二者经度和大于180度,西经偏东。(在已知各地经纬度的情况下,用此规律最简单) 【说明】在经纬网图中判定东西方向,只要保证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0,均可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位.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经线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 (2)赤道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其他纬线上l°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纬度km。 4.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 N S 120°E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检测题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检 测题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2010年10月阶段性检测 高二地理 注意事项: 1.请把第Ⅰ卷的答案连同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内部所有特征完全一致 B.区域划分的指标一般都是综合性的,按单一指标划分的区域很少 C.区域划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了解区域内部特征 D.区域是按一定指标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划分出的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2~4题。 2.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3.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给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4.我国政府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为了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好地区差异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5. 下图表示我国某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与图示内容相符的是

A.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荒山B.a水田 b旱地 c草地 d 林地 C.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D.a水田 b林地 c草地 d 荒山 6.“干旱是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总特征,其他地理要素总是与其力求保持协调一致”,这句话反映的区域特征是 A.整体性 B.开放性 C.差异性 D.逻辑性7.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有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8.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 9.青藏高寒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10.“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A.整体性 B.阶段性C.开放性D.综合性11.暖温带、亚热带等热量带的划分指标是 A.气温B.积温C.均温 D.温差 12.有关均质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质区即面积相差不大的区域 B.按若干自然要素划分出的区域是均质区 C.均质区只能按照人文要素来划分 D.均质区是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内在一致性的区域 13.区域再生阶段采取的措施有 A.积极整治环境 B.扩大工业规模 C.加快资源结构调整 D.大力发展传统工业 “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据此回答14~15题。 14.这句话显示了区域特征的() A.整体性 B.开放性 C.差异性 D.层次性

鲁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复习要点与测试卷(含答案)

鲁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复习要点与测试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知识清单一 宇宙 1.宇宙 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2.天体 (1)含义:宇宙中有多种多样的物质,例如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光 (2)辨识: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3)主要天体类型和特征 3.天体系统 (1)含义: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划分 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等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 河外星系远远大于银河系,但它与银河系同级别 ①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组成,月球绕地球公转。 ②太阳系:太阳、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太阳系。 ③银河系:太阳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 直径约10万光年,至少有1 000亿颗以上的恒星

④河外星系:银河系外还有许多同银河系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 ⑤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和数以亿计的星系合起来叫做可观测宇宙,它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也是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 4.人类认识的宇宙 目前天文望远镜的探测距离约为137亿光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观察到的宇宙范围还会不断扩大。 知识清单二 地球 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1)物理性质相近: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都是类地行星,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说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运动特征相似?????近圆性:公转轨道均近似圆形共面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同向性: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安全”: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地球本身的条件“适中” 素养凝练 “三看法”判断天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