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文九上重点诗歌赏析

语文九上重点诗歌赏析

语文九上重点诗歌赏析
语文九上重点诗歌赏析

九(上)重点诗歌赏析

一.《使至塞上》(五言律诗)(边塞诗)

王维诗佛,字摩洁,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1.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写了出使的路线(内容)单车:一辆车、随从少、仪仗规格不高、隐含着内心的孤寂,失意情绪。

2.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对偶)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

这一句在叙事写景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比喻,诗人以“蓬”“雁”自比,说明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地,这是诗人远赴边塞的写照,也流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的惆怅、激愤、抑郁、孤寂之情。

对偶,对偶工整一征一归、一出一入,对比强烈,在悲凉中含有悲壮。

3.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范仲淹的《渔家傲》化用了此句)

○1这一句所描绘出的画面: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刚直有力的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的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2炼字:“直”和“圆”:诗人以画家特有的慧眼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生动形象的刻画。“直”突出了狼烟的劲拔之美。“圆”给人亲切温暖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准确的描写出沙漠奇特壮丽的风光。一‘直’一‘圆’,似几何图形一样展现在天地间,意境空旷苍茫、深远雄浑。同时还巧妙融入了作者的孤寂情绪。

○3结合词句分析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的特点:

诗中景物不多,但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具有画面的构图美。

黄沙、烽烟、河水、夕阳交相辉映,具有画面的色彩美。

“直”准确描绘了沙漠无风、狼烟之上的景象,“圆”形象逼真、传神,具有画面的形象美。

4.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讲了边关最新消息,表明边关局势紧张,照应题目和开头。赞扬了塞边将士杀敌报国之志,也表达了作者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寂之感。

用典:指东汉大将军窦宪追击匈奴,登上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这里代指前线,暗示前方战事已胜。

中心: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二.《泊秦淮》(七言绝句,政治讽喻诗.)

杜牧(唐朝人,字牧之,号樊川,世称“小杜”)

1.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

这一句互文用法,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朦胧、柔和、幽静的秦淮夜色。既营造了一种迷蒙冷峻的气氛,又烘托出作者心中淡淡的愁绪和孤寂。(修辞、意境方面)

2.夜泊秦淮近酒家。(过渡句)

这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明“夜泊”,交代了写诗的时间、地点,照应题目;以“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才能触动诗人的情怀。起过渡作用;这七个字照应了题目,承上启下,网络全篇。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这两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借古讽今,情景交融。

这两句借助曲笔,运用南朝后主陈叔宝所作《玉树后庭花》的典故,表面上在指责歌女,实际上是批判达官贵人低醉金迷的生活,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同时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担忧。

○2炼字:“犹”是还的意思,表现晚唐统治者重蹈历史覆辙、沿着亡国之路越走越远的情形。“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微妙自然的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对统治者的不满。

4.中心思想

诗人写了在秦淮河边的所见所闻,讽刺了晚唐只知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知吸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虑之情。

三、《无题》(七言律诗)(言情诗)

李商隐(唐朝人、字义山、号玉谿生)

1.中心

这首诗以女子的口吻(抒情主人公)写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的彼此思念的心情。表达了他们之间对爱情生死不渝和执着追求的情感。

2.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写爱情的不幸遭遇)

○1难:第一个“难”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指分别痛苦,难以忍受。两个“难”字,点出相聚不易、别离更难之情,凸现二人情深意厚,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味美。

○2上局用相见之难烘托离别死的难舍难分,下句用景物渲染悲凉凄婉的氛围,以哀景衬哀情,烘托了人物的离愁别绪。

○3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点出离别的时间和季节,用暮春时节百花衰败的残景来渲染离别时的心情,是离愁别绪倍增。

3.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写二人对感情的忠贞)

○1丝:“丝”与“思”谐音,双关语,暗指对情人的思念。

○2泪:本指蜡油,双关,这里比喻相思之泪。

○3这一联运用了比喻、双关和谐音,“丝方尽”隐指“思方尽”“烛泪”隐指“相思之泪”,诗人用“春蚕”、“蜡炬”比喻自己。曲折丰富的表达了两个有情之人至死不渝的爱情。现多用来比喻无私奉献的精神。

4.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对别后生活的景象)

这一句是年轻女子对分别后自己情况的描述和对对方的想象:早晨照镜子,担心容颜衰老,对方深夜況吟,孤寂无伴应该会感觉月光的刺骨清寒吧。一个“寒”字写出了女子寒夜相思的悲凉情景,借助身体上的寒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冷之感。其中也包含着二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

5.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写二人对未来的希望)

○1这两句强作宽慰之语,借神话传说表达对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思念之情。这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2尾联隐含什么典故?抒发了什么情感?

运用青鸟传信的典故,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把蓬山作为对方处所的象征,表达了强烈的思念之情。饱含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情感。

○3作用:在内容上表达了对恋人的无比热爱和深切思念之情;在结构上照应首句凸显“别亦难”使全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6.概括全诗主要写了哪四个方面的内容?

○1离别之难○2相思之深/ ○3相思之苦○4美好愿望(虚实结合)难舍难分的感情和坚贞的爱情(现实)/分别后的思念和希望(想象)

四、《浣溪沙》(词)

晏殊(字同叔、北宋词人、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

1.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对春光的流逝表示惋惜之情)

○1“新”与“旧”对比:“新”、“旧”的对比中包含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感伤、惆怅与留恋。

○2夕阳西下几时回?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西沉的落日,表达了对事物的留恋之情。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感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

2.下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借眼前的景物,写今日的感伤,包含了留恋和惆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落花”与“归来”:用“去”、“来”作对比,“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2哲理:上半句抒发了词人对“花落去”无力挽回的叹惋,下半句抒发因美好事物归来而欣慰之情。包含的哲理是: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无可避免地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会有美好的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为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3赏析:这两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时光、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眷恋,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小园香径独徘徊。(直接抒发作者的寂寞和忧伤)

○1“独”写出词人独自一人在花园小径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是伤春的感情时于惜春的感情,包含着对春光不再、年华易逝的哀愁、寂寞之感,情调低沉。

○2“徘徊”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3.中心

借助亭台、夕阳、落花、归燕等意象,感叹时光易逝,由自然景物的变迁更替,流露出对美好事物以及难以忘怀的情事的流连,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惆怅。

五、《水调歌头》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公,三苏,唐宋八大家。)1.小序的作用:

小序说明作词的原由,高度概括了作者在这个中秋之夜的思想感情经历。表达了他对亲人的真挚怀念。“欢饮达旦”“大醉”揭示上片内容;“兼怀子由”揭示下片内容。叙说作词原因,总领全篇,引起全文。

2.上片:问天(虚实结合)

○1全诗以一个问句开篇,有什么独特的作用?

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天空的神仙世界,为下文词人描摹跌宕多彩、亦真亦幻的日下意境蓄势。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琼楼”“玉宇”暗指朝廷。这几句写出了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作者在政治失意后,对重新志向人间政治中心的渴望。也有徘徊于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矛盾、困惑的心理。炼字:一“恐”一“欲”,显露了词人千丝万缕的思想矛盾:想要离开,又留恋人间,暗指他因对现实不满想逃避的心理。

○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结构上这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从内容上看作者的思想从幻境回到现实,隐约透露出在现实中的苦闷、矛盾的情绪。

“弄”表现出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联想到动作的优美。

3.下片:问月(情景交融)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作用:这几句实写月光照耀人间的景象。拟人,把月光拟人化,由月引出人暗示作者的心事浩茫,为下文抒发月下情怀做铺垫,起过渡作用。

○2炼字:“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述了月光的转移。表明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出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拟人和反问)

这两句表面上是恼恨明月照人,增加了人们“月圆人不圆”的遗憾。实际上是借恼月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理的语气更衬托出词人对兄弟的思念深情。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几句由抑郁转向乐观,化悲怨为旷达,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说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十全十美,这是自然规律,所以用不着特别地悲伤,表达了作者乐观、洒脱的胸襟。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祝愿离别的人们各自珍重,即使远离千里,也能够共浴月光,一同欣赏中秋之夜美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不为悲绪别苦所束缚的达观思想和对天下所有饱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

4.中心

这首词通过词人月下欢饮达旦的联想、想象以及沉思,表现作者因政治失意而引起的出世和入世的矛盾,也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怀念,对生活的热爱,流露出乐观、旷达的情怀。

六、《卖炭翁》白居易

体裁:古体诗(新乐府)内容上:叙事诗(政治讽喻)

1.中心

描写了一个卖炭的老人辛苦劳动所得被宫使掠夺一空悲惨的遭遇,深刻的揭露了“宫市”的横征暴敛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有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苦宫市也)

2.伐薪烧炭南山中。

“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供需和漫长的劳动过程,“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用荒凉险恶的南山,衬托老人悲苦的命运。

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1刻画出卖炭翁的外貌,写出了劳动的艰辛,每一斤碳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这就把他和贩卖木炭的商人区别开来。

○2两组对比:两鬓苍苍十指黑,对比,突出了老人艰辛的劳动和困苦的生活,表现封建剥削的残酷;老人的辛苦劳动和下文宫使的不劳而获对比,突出了唐朝宫市的黑暗与统治阶级的腐败。

4.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表明这些碳是老人唯一的生活来源,这就为后面写宫市使掠夺木炭的罪行作了铺垫。

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内容上:心理描写,写出了老翁的无奈和艰难,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诗人深刻理解老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用“可怜”二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结构上:是从前半篇向后半篇的过渡。

6.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环境描写,动作描写。既表现路途的遥远,行路的艰难,又突出了老人生活的艰辛,满怀希望和下文情节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老人的同情。

7.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神态、动作、外貌描写,写出了宫使横出直撞的神态,和咄咄逼人的气势。

8.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心理描写,写出老人被压迫的地位,希望化为泡影之后委屈的心情,也从侧面写出了宫使掠夺百姓的罪恶。

9.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对比,宫使拿出微薄的丝绢充当碳的价钱,突出了老人损失之大,揭露了宫市借购买之机,掠夺人们的本质。

七、古诗

使至塞上泊秦淮

王维杜牧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烟笼寒水月笼沙,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夜泊秦淮近酒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商女不知亡国恨,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隔江犹唱《后庭花》。

无题浣溪沙

李商隐晏殊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夕阳西下几时回?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小园香径独徘徊。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九年级年级古诗鉴赏

九年级古诗词综合复习 七年级上古诗鉴赏(hxl) 《观沧海》曹操 1、词语 东:沧海:竦峙:丛生: 2、思想感情 借大海的壮阔气势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自己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字里行间洋溢着积极进取的豪情。 《次北固山下》王湾 1、词语 次:客路:潮平: 正:生:残夜: 旧年:乡书:达: 2、思想感情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壮丽景色,抒发时光流逝之感,与思乡之情。蕴含丰富的哲理和自然理趣:从陈旧破败中孕育出新生事物。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词语 初:云脚:暖树: 乱花:浅草:不足: 2、思想感情 呈现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表现了诗人春游踏青时赏心悦目的喜悦之情。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词语 昏鸦:断肠:断肠人: 2、思想感情 写出了飘零他乡的游子思念故乡的寂寞痛苦情怀。 《龟虽寿》曹操 1、词语 寿:竟:为: 伏枥:烈士:暮年: 不已:盈缩:养怡: 2、思想感情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寿命的长短,而在于保持积极进取的壮心,体现了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和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

《过故人庄》孟浩然 1、词语 过:具:鸡黍: 合:就:轩: 2、思想感情 描绘了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诚挚亲切的友情,典型农家生活场景,充满了回归自然的情趣。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词语 初日:禅房:曲径: 悦:空:人心:万籁: 2、思想感情 全诗突出“静”字。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之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诗人的心灵愈加沉静。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淡泊功名、宁静致远的清高性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词语 左迁:寄: 2、思想感情 杨花落尽,杜鹃声声,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惊悉朋友被贬谪到荒远之地,所以要将思念寄与明月,带给千里之外的朋友。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 《夜雨寄北》李商隐 1、词语 涨:何当:却话:却: 2、思想感情 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绵绵夜雨的寂寥之苦,设想相逢之日,与家人在西窗下秉烛夜语的温馨情境,抒发了思归的急切与漂泊的愁苦之情。 (“期”字再次,把友人盼归、诗人思归的思念心情写了出来,同时表达了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 (两个“巴山夜雨”,一个是实有的,一个是想象;一个是现在的夜雨,一个是将来的夜雨,诗人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宽慰友人,未来的欢聚,反衬今夜的愁苦,而今夜的愁苦,又成了秉烛夜谈的话题,增添了重聚的欢乐。) 《泊秦淮》杜牧 1、词语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古诗词鉴赏 人教部编版(无答案)

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古诗词鉴赏技巧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按诗韵诵读古诗。 3.推敲字义、词义,理解诗句。 4.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5.朗读欣赏,注意积累。 欣赏古诗的基本方法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熟练成诵的地步。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意境。最后达到能够背诵古诗的地步,有的古诗还要求能够默写下来。 诗人回顾: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强化训练 一、古诗文阅读。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的第二句中,“惊”这个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渔父词【南唐】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3.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体会首句中“有意”一词运用的妙处。 三、古诗阅读。

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6.说说诗歌最后一句“忽见千帆隐映来”蕴含的道理。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7.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诗的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怎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习作演练 一、古诗阅读。 雨后池上 [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棯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二、古诗词阅读。 阮郎归初夏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3.词的上片采用_________的手法,突出了环境_________的特点。 4.试分析下片最后两句中“弄”和“碎”两字的妙处。

2020年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

2020年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上阕中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异”在 (1)秋天边塞的大雁过早飞向衡阳,且毫无稍事逗留之意。实际上写塞下极寒,与家乡吴 地大不相同。 (2)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构成塞下特异的“边声”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坐 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闭城门,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 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渴望建立军功的思想感情,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2、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5、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 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6、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限2个字)。 雁去。 7、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 a、慨叹功业未立; 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 (7)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 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8)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9、“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此句形象描绘了坐 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2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1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 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 国的情怀 11、(1)一个“”字,概括了塞外景色的总体特征;“,”概括描写了边地荒凉冷落的景色。 (1)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2、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一简要分析。 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①以为汁。 萁②向釜下然③,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①漉豉(chǐ):豆制品。②萁(qí):豆茎。③然:通“燃”。 (1)诗中“泣”字用得极为传神,请作具体分析。 “泣”字使用了拟人手法,极为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诗人面对兄弟残酷紧逼的现实表现出的极度痛苦和悲愤。 (2)如何理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内涵? 1豆茎与豆原本是同根相生,诗人用豆茎与豆比喻同胞兄弟、手足之情。 2面对兄弟紧迫地残酷相逼,诗人极度伤心而又深感无奈.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诗人描写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景物,创设了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 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1)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2)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答出心境、环境,意思对即可) 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请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以动衬静。月亮爬上山头,清光遍照涧谷,惊醒了树上夜宿的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喳喳地鸣叫几声。

8.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4分)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小题1】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2分) 首句写秋雨连江,夜暮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烘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 【小题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送别情景。【小题2】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心称作“冰心”?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1分),表明诗人的心像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1分);突出了诗人虽遭贬谪却依然坚持操守、冰清玉洁的品质(1分)。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鉴赏完整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鉴赏完整版 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本词重点句翻译: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饮一杯浊酒,不由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2.句子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城门紧闭,表现了边塞的凄凉。 3.主旨赏析: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简要分析。 运用窦宪刻石燕然的典故,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刻石燕然的目的。 4.手法赏析: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借边地夜寒深重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5.中考真题再现: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清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独特的风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卷”字用得好,“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1分)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1分)。(或按字面意思理解也可,共2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初中生制定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的内容,这样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对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无裨益。 那么,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有效地复习,有哪些对应的复习策略?<考试大纲>诗词鉴赏考点要求: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和诗歌意境2、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写法作用4、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这一要求的具体内涵:“初步”意味着难度不会太大;“鉴赏”意味着不同于一般的阅读,即:要在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能从诗词鉴赏的角度,对主题、形象、情感、语言等进行赏析;“浅易的”意味着所选篇目会比较短小、易懂,如五绝、七绝等。基于这样理解,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阶段可重点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掌握课本内容,打实基础 要培养起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首先必须学好课内的古诗词。与过去的古诗词学习相比,我们不仅要能多读成诵,准确无误地理解作品内容,还要能有意识的用鉴赏的眼光去品赏作品,并把有关鉴赏的知识在课本中点划圈钩,以便日后复习。 学好课内的古诗词,绝对是形成鉴赏能力的基础,特别是对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一定要做到重点把握。比方类似下面的这些古诗词,就很值得我们在学习时细细地品读,并认真记录、积累相关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和文化。 古诗分类: 古体诗(古风):古诗、楚辞体、乐府诗、歌行体。《长歌行》诗绝句《江南春》《泊秦淮》 近体诗(格律诗)起承转合 (五言、七言)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黄鹤楼》1、按音律形式分婉约派:代表李清照《醉花阴》 词:有单双调之分,都有词牌。

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整理

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1、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导读】 这首诗描写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全过程。写战斗,激烈悲壮,有声有色;写感慨,情真意切,出自内心。行文明快流畅,风格刚健雄浑。 【注释】 1.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2.西京:长安。 3.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 4.凤阙:皇宫。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5.龙城:汉代匈奴聚会祭天之处,此处指匈奴汇聚处。 6.凋:暗淡,模糊。 7.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译文】 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 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 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 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 谁还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作者简介】 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五律,其边塞诗写得雄浑刚健,有《盈川集》。唐汝询曰:“此盈川抱才不遇而发愤于从军也,不平之感者,正以朝廷尊宠武臣,使穷深入,虽未免风雪之苦,而有茅士之封,是百夫之长胜吾辈矣。” 杨炯与王勃、卢照邻共同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的诗也如“四杰”其他诗一样,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诗篇不多,所写《从军行》等几首边塞诗,均表现出了雄健风格。 【赏析】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

人教部编版 诗歌鉴赏 理解六年级经典题型真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诗歌鉴赏理解六年级经典题型真题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 1.诗歌鉴赏 (1)补全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 ________追黄蝶,________。 (2)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________图。其中“________”和结句中的“________”都说明了暮春季节。 (3)“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4)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 (5)“________”三个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A.您笑着用温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把我带到座位上,对我说:“我是方老师。”B.……然后握着我的手,捏着笔杆慢慢地在纸上移动,几个端庄整齐的汉字便出现在了本子上。 C.遇到没发挥好的运动员,您会拉住他的手,温柔地鼓励他别放弃。 (1)通过这三句话可以看出,作者着重对方老师的________进行了动作描写,写出了一个________的方老师。 (2)请对你难忘的一位老师进行一处重点的动作描写,并通过一个情境突出老师的特点。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节选) 何其芳 我的歌呵, 你飞吧,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1)题目中“歌唱”的意思是( )。 A.唱歌 B.赞美 (2)诗人为什么希望“我的歌”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 A.我的歌很好听。 B.我歌唱的是早晨。 C.为了使“少男少女们”得到鼓舞。 (3)下面对诗歌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想象不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 B.第一节作者把“快乐或好的思想”想象成声音、微风、阳光。“微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阳光”给人一种春和日丽的欣慰之感。 C.这首诗通过对少男少女们热情歌唱,勉励广大的青少年们,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永葆青春活力。 (4)读完这首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着写出两个,并说说他们之间的相似点。 4.课内阅读。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1)这两节诗选自《________》,作者是苏联的________。 (2)这两节诗主要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来描写了美丽的白桦。 (3)“流苏”在文中指的是()。 A.花穗样的装饰物品 B.披着白雪的树枝 C.流动的物体。 (4)请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进行续写。 5.阅读天地。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诗中表明季节特征的诗句是________。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主题】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写法】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主题】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写法】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完整)初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题

语文诗歌鉴赏专题 一.看作者 由于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风的苍凉雄健;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者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 二.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送别类。以抒发离情为主。 ②怀古类。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 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 ⑤闲适类。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 ⑥借景抒情类。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 ⑦托物言志类。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 ⑧爱情类。以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和向往为主。 ⑨民生类。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三.找意象。 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家国之情;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渔翁、鹦鹉洲喻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之人 四.定感情。 ①喜:欣喜欢快、闲适愉悦、豪迈奔放、感奋振作 ②怒:愤懑不平、苦闷压抑、愤世嫉俗、蔑视愤怒

小学六年级古诗赏析全

八·古诗词鉴赏 *诗歌赏析答题基本方略: 1. 把握标题,翻译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 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 审读题干,明确要求。 (一)手法: (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 (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 (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内容方面 设题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 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三)综合设问 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 答题方向: 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 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 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或字); 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的句子) 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诗骨”展开。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诗歌鉴赏牛刀小试 一、诗歌鉴赏,请仔细阅读,细细揣摩,认真作答。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2分)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简要赏析。(3分)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一字相呼应,写出了。(2分) 2、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丰乐亭游春(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诗歌的开头两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浣溪沙》 宋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释】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 1、词的上片中“逐”和“出”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一个字进行赏析(2分) 2、词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湖上宴乐图,从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态?(2分) 《冰壶洞》(明)胡应麟 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到,谁宿庐山此洞中。 1.“石床钟乳斗玲珑”中的“斗”字用的很有意思,说说你的理解。(2分) 2.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梅花》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 1.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分) 《绝句》(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解析版(二)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诗题中的“岳”是指______,请写出“五岳”中另一座山的名称:______。 【答案】泰山填写“嵩山”“衡山”“恒山”“华山”任何一个均可 【解析】考查对诗歌文学常识的理解。“岳”指泰山。中国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青未了”写出了山色郁郁苍苍,连绵无际,浩茫混涵,难以言尽。 B.颔联中的“割”字既写出了山之高险,又表达了诗人志向之远大。 C.颈联中的“层云”与“归鸟”写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远眺的景色。 D.尾联中的“凌绝顶”和“众山小”表现诗人勇攀高峰、壮志凌云。 【答案】 C 【解析】 C错误,“层云”与“归鸟”是诗人“细望”中所见到的景色,不是登上之后看到的景色。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这首诗的作者是(人名)_____________,晚号______________居士。 【答案】白居易香山 【解析】《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3.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孤山、贾亭、白沙堤都是西湖的名胜。 B.第一、二联动静变换,诗人联想丰富。 C.第三、四联,描写早春之景美不胜收。 D.全诗语言绚丽,物象丰富,情感浓烈。 【答案】 A 【解析】 B.错误。第一、二联是诗人对眼前景物的描绘,不是联想。 C.错误。第四联是直抒胸臆,表达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 D.错误。全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情感也是自然流露。故选A。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水仙子·咏江南 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2.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曲题是______。 【答案】张养浩咏江南 【解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理解。《水仙子·咏江南》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创作的散曲。 3.下列对本曲理解不正 ..确的一项是() A.曲中“淡”字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淡淡秋意。 B.“看沙鸥舞再三”句为江南美景平添了几分孤寂。 C.“卷香风十里珠帘”一句暗示了江南水乡的富丽。 D.“爱杀江南”作结尾,既突显主题,又直抒胸臆。 【答案】 B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野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________,植物________的景象。(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满溢(满);丰茂(茂盛、果实丰硕) (2)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景物特点。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加以归纳,“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的意思是:野外的池塘水满的已经连到秋天的河堤,菱花结了果实草木很茂盛.前一句写出了池水满的特点,因为有丰富的池水的滋养,菱花结了果实蒲叶长得非常茂盛.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满溢(满)、丰盛(茂盛、果实丰硕、生机勃)。 (2)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诗句描绘了野池蜻蜓随意飞舞,鱼儿任意游玩的悠闲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故答案为:(1)① 满溢(满);②丰茂(茂盛、果实丰硕) (2)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点评】(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景物特点。答题时应注意,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概括要点作答。池水:满溢(满);植物:丰茂(茂盛、果实丰硕)。 (2)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退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来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1)一,二两句,写出了秋天________的特点。 (2)评“孤客”二字,“使无限情思,溢于言表”。这“孤客”二字,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萧瑟凄凉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词欣赏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下古诗词欣赏含答案 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重点词句翻译: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饮一杯浊酒,不由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2.句子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城门紧闭,表现了边塞的凄凉。 3.主旨赏析: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简要分析。 运用窦宪刻石燕然的典故,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刻石燕然的目的。 4.手法赏析: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借边地夜寒深重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5.真题再现: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清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独特的风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卷”字用得好,“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1分)。(共2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答:(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1分)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1分)。(或按字面意思理解也可,共2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B.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C.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D.“可怜白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答案:(3分)C(不应批判。作者的最高理想是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是积极向上的,表达出强烈的爱国激情;“赢得生前身后名”有其思想认识方面的时代局限性,但这也是封建文人人生价值得以体现的一种形式。) 2.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C )。(2分)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送别诗版

诗歌主题情感之——送别诗讲解及练习题 一、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1.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心情): 寂寥孤单; 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 别后的想象、担忧。 3.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练习题】 (一)送别 范澄 酒尽津鼓喧,风生浦帆乱。 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 【注释】津鼓:古时渡口客船启行,鸣鼓催客。 1.前两句描述了怎样的场景? 2.第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加以赏析。 【答案】1.渡口催人启行的鼓声喧舞,风起后,客船帆影纷乱,描述了紧张忙碌的送别场景。 2.夕阳的余晖铺洒在沙岸上,借寂寥之景抒发孤独落寞之情。 (二)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1.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________________之情。(2分) 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4分) 【答案】1.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2.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 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三)峡口①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1.“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_______和_________。“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__________之情。“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1.(3分)地点季节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氛圉,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2.(3分)惜别司空曙惆怅伤感王勃乐观旷达 (四)移家①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移家:搬家。浑:简直,几乎 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3分) 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3分) 【答案】1.春风、柳条、藤蔓、黄莺(至少三个,每个1分)。 2.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2分) (四)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 分)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1.用“红”对“青”,色彩鲜艳,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写了凄清之景,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之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横塘 (宋)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1)诗以“石桥”“朱塔”等物的“________”(用诗中的词语填写)反衬出人、事的变化。(2)诗末句寓情于景,颇具情韵。试分析诗人的情感与景物是怎样巧妙融合的。 【答案】(1)依然 (2)写横塘的景中,如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与离情别绪直接相连;结尾以景物作结,烘托离别之情。 【解析】【分析】(1)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依旧横卧,朱塔依然屹立,可是诗人却要与友人分别了。“依然”一词,以景物的不变反衬出人事的变化,流露出依依难舍、留恋难分的情味。 (2)末句以景结情(寄情于景、拟人等),写横塘景中与离情别绪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烘托离别之情。末句并未用任何离恨相思之词,只是用雨丝风片、垂柳轻舟,象征依依惜别之情,与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融为一体,以抒情之笔写景,颇具情韵。 【点评】此题考查诗歌赏析。(1)此题考查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做此类题,要注意理解全诗的意思,重点理解“ 石桥朱塔两依然”的诗的意思。 (2)此题考查诗句表现手法。主要围绕情景交融的写法来展开,要注意围绕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来分析。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首句描写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句进行赏析。 【答案】(1)首句描绘了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诗人通过描绘这种暮春景象,渲染了一种哀伤愁苦的气氛。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把离别的愁绪托付给明月;希望明月尽快带去诗人对朋友的问候。 【解析】【分析】(1)首句描绘“杨花落尽”、“子规啼”,是一句自然环境描写,可从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来分析:表明的时间季节,渲染了凄凉冷落的气氛,烘托了离别忧伤的心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 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3.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4.透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 5.“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

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叹或感慨、迷茫。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7.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答: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答: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答: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4.诗中写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一联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联的意思是:沉船旁边,千帆竟发,无比热闹,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充满生机。比喻新事物大批出现。 5.诗人用"闻笛赋""烂柯人"这二个典故,分别有什么用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