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费正清1946年对国共两党历史命运的分析和预料

费正清1946年对国共两党历史命运的分析和预料

费正清1946年对国共两党历史命运的分析和预料
费正清1946年对国共两党历史命运的分析和预料

费正清1946年对国共两党历史命运的分析和预料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学者费正清(1907—1991)曾研究中国问题60余年,撰写了不少有关中国问题的有影响的著作。1946年10月27日,他在《纽约时报》发表的《来自中国心脏的挑战》,是为当时在美国影响很大的《中国惊雷》一书写的书评。该书同年1月由美国斯隆出版社出版,主要反映当时中国革命的情况,作者是美国《时代》周刊和《生活》杂志驻中国的两位记者白修德和贾安娜。笔者在哈佛大学档案馆找到了这篇书评的原稿以及20世纪40年代费正清发表的其他有关中国革命的论述,并作了一些对比分析。同费正清同期其他学术著作相比,这篇书评集中反映了他在40年代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也是这一时期他有关中国革命和国共两党比较充分的一次论述。

一、认为国民党“必将失去政权”

20世纪30年代初,当费正清旅居中国时,就曾分别同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和伊罗生等人讨论过当时中国的形势,并一同外出考察。40年代费正清两次来中国,任职于美国战略情报局和美国驻华使馆。他曾经认为,国民党势力强大,能够消灭共产党,但耳闻目睹了国民党及其政府的专制腐败后,认识开始发生变化。

费正清1943年8月所写的笔记表明,他已认识到国民党已经丧失人心,看到了中国民心的向背。他写道:“我对现政权已不存在希望,因为从感情上,它已失去广大人民的信任,而且也不能给人民带来任何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个政权已经千疮百孔,腐朽不堪,并且没有足够的有识之士来挽救残局,因此,它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在为《中国惊雷》所写的书评中,费正清尖锐地指出了国民党当局的专制腐败。“从前对国民党政府的揭露都不彻底”,该书“真正揭开了盖子。美国公众可以看到他们以民主的名义支持的是多么专制独裁的政府”。《中国惊雷》犀利地批判国民党说:“领导层腐败透顶,秘密警察制度残忍,蒙蔽群众,不管人民死活。”费正清和国民党当局上层人物交往较多,了解其腐败内情,他评论说:“这些记述非常生动。”

关于国民党当局的前途,费正清在书评中说,因为国民党依赖地主,而地主又依靠农民供养,在中国农民运动的问题上,国民党陷入困境,不能动员民众抗击外敌,“必将失去政权”。

二、认为中国最终会选择“毛泽东的民主”

20世纪30年代初,费正清已开始关注中国共产党。但是,当时他是不相信共产党的。1934年10月,他在写给史沫特莱的信中说:“我不相信共产主义会对这个国家有帮助,因为,这里没有人能够实践共产主义,共产党人也不行。”1942年10月,费正清到了重庆,他对当时局势变化的预测仍然是“共产党很可能为国民党所摧毁”。然而过了一年后,他对中国共产党开始有了新的认识。1943年底,费正清从中国回到华盛顿,作出了“中国革命是内生的”这一政治判断。他的意思是中共不是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傀儡,中国革命有着自己传统的和现实的基础,“绝不是CC系和戴笠的军统特务的高压政治所能绞杀的”。

在这篇书评中,费正清认为共产主义在中国有吸引力。他比较分析了国民党的所谓民主和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认为“共产主义宣传更受欢迎,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比国民党的民主更有吸引力”。他还认识到民心向背决定着政权的存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法宝——群众路线。“共产党人以史为鉴,与农民保持了紧密的联系。这个党深入乡村,发动群众。这是国民党和日军难以想象的。”

费正清对白修德和贾安娜看好共产党表示认同。在《中国惊雷》一书中,白修德记述了考察延安的感受:“国民党声称延安搞专制主义,有秘密警察,有集中营。这些东西国民党自己有,却矢口否认。我在延安没有发现这些东西。我在那里几个星期,但在那里几个月的美国人也没有发现像重庆国民党那样的专制机构。”白修德和贾安娜还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实践者。”费正清认为他们认识到了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的兴起。

费正清看到了中共领导的民主政治取得成功的历史趋势。他在20世纪40年代就同周恩来、聂荣臻等中共领导人有过接触,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了解也日渐加深。当然,从他的思想深处来说,他对共产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是不认同和不支持的,曾坦言:“在我们中间,谁也不想支持共产主义。我们所希望的仅仅是容许反对党在正常情况下存在,来代替目前的一党专政。”在书评中,费正清亦强调了这一点:“蒋介石的民主不是我们所要的,毛泽东的民主也不是我们所要的”,但是,他已意识到“中国最终会选择后者,尽管我们支持前者”。

三、认为美国对华政策“对美国人来讲也是一场悲剧”

经过对中国革命的考察,费正清对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从而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产生了怀疑。“我对中国政治的了解,再也不是抽象的了。我了解了具体的人,认识了当时的局势。这使我对美国的政策产生疑问。”1946年11月1日,费正清写信给贝克曼,提出“不应再将支持蒋介石作为团结的基础,相反支持他会使团结的基础动摇”,“我们都有义务使得美国公众明白这一点”。

在书评中,费正清批评了当时的美国对华政策。他认为,美国援助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当局是自毁形象。其使用美国制造的飞机、培训的飞行员、制造的燃料,“对美国人来讲也是一场悲剧”,因为“东方人会从美国在中国支持谁判断美国人的道德、意图、信仰”。他用嘲讽的语气说,美国人很聪明,能够制造飞机大炮,但搞政治时很愚蠢。“先进的中国人看到美国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交给反民主的势力滥用,非常痛心。”在书评的原稿中,费正清还认为美国人如果意识到自己“未能分清是支持多数人还是支持当权的既得利益者时也会非常痛心”。他赞同《中国惊雷》一书分析的美国对华政策的严重后果,并强调这是“灾难性”的。他还批评了曾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赫尔利,认为其所作所为“给马歇尔和司徒雷登的工作带来了后遗症”。在1947年7月2日的《远东观察》上,他进一步指出:“美国在亚洲抵制共产主义,其实质是美国人在和亚洲人民作对”,正是美国人自己丧失了和共产党友好的机会,把中国人推向苏联一边。

四、认为“美国的民主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在20世纪40年代,费正清已开始意识到解决中国问题不能用美

国模式。他在书评中指出:“美国的民主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在他看来,“认为中国能够而且必须推行西方的民主模式是非常愚蠢的”。在1947年7月2日的《远东观察》上,费正清进一步提出:“在亚洲推行自由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结构,不符合亚洲原有的传统,超出当地的条件。”

费正清还提出了中国的现代化不应该是“美国化”。1946年2月11日,他在美国驻华新闻工作的几点指导意见中说:“现代化,而不要美国化。我们认为对我们有益的事物未必也对中国有益。解决中国问题的思路应当是:把科学与民主结合起来,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应用于中国大众的生活。”

在书评中,费正清认为,美国人在中国的失败“首先是对中国的认识错误”。他认为自己要做的就是“帮助美国人接受中国生活的事实”。他在20世纪80年代写的自传中说:“在过去50年里,一直致力于理解中国”,“共产主义在美国是邪恶的,而在中国却是有益的,我对这一结论的真实性深信不疑。这导致我提出了另一看法,即中国和美国是有着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秩序’的国家——这也是毫无疑问的”。

费正清对中国革命形势所作的比较冷静、客观的分析,出发点仍是为美国对华政策和“自由主义理想”服务的。比如1951年5月,他在《哈佛校友通讯》上发表的《反思亚洲政策》一文中就说:“我们的基本目标是支持全世界范围内有法治保障的个人自由和体现我

们的信仰的社会发展。”尽管如此,他在这篇书评中所表达的见解,对国共两党历史命运的分析和看法,是在1949年国民党败逃和美国

承认对华政策失败的两年前,相对于当时的美国政府,应该说费正清还是有他的预见之明的。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命运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命运的思考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命运的思考。百度上一搜,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太多太多,然而似乎总是千篇一律。我觉得这个问题太沉重,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我们,却不得不面临这样的提问。对待这个问题或许我思考的还没有百度上的深刻,但就这个问题,我想通过作为当事人的我们,说一些自己的看法。中国传统文化,这个一直充斥在我们的学习中,却游离在大多数人思想外的话题,忽然之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开始论述。 当被问到“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相信,我们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这么回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多么漂亮的回答啊,但是真正理解并做到的人又有几个呢?我不是说这样的回答不对,只是我们从初中乃至大学,谈到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时无不这一套说辞,是否这样的回答太过空洞。 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员,我想我对现在的大学生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我猜有的人可能连传统文化是什么都不清楚,然而他一样可以答得这么优秀。对于从小接受现代教育,一直被强调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我们,连传统文化是什么都不知道,何其的悲哀! 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华夏文明的辉煌灿烂,随着历史

车轮的滚滚向前,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古老的民族不断地承受着各种外来文化的猛烈撞击,然而,上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其优良传统犹如一道道坚实的堤防,捍卫着华夏文明独特而永恒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上古时期中国文化的发生。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儒家,墨家,老家,道家,法家,百家争鸣。直到秦汉一统帝国,文化终于统一!宏阔的文化精神;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儒学独尊经学也兴起了。魏晋南北朝时乱世中的文化呈多元走向。玄学兴起;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儒、玄、道、佛相与激荡。但文化并没有湮灭,它继而走向了隋唐的隆盛时代,展现了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两宋时内省、精致趋向于市井文化的勃兴。理学建构;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市井文化之勃兴。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臻至明清时期中华文化的沉暮与开新,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早期启蒙思潮。我们的传统文化一路走来,披荆斩棘。可是,当传统文化遭遇到了现代的我们,不知是其不幸,还是这是历史对它的又一大考验。 “文化热”已经持续了那么久,是的,不少研究者发表了诸多有益见解,不仅涉及中国新文化的建设,更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等问题。但对我们而言,真正有影响有作用的又有多少?至少在我看来,是学者们争论他们的,我们生活我们的,似乎都没有了关联。还有,“现代新儒家”更是不遗余力地论证中国文化儒家主流论,“孔子”如今也享誉全球了,外国人倒是知道中华文化了,

传统与变革

传统与变革 【内容提要】教学模式的研究70年代肇始于美国,80年代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是应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大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的一个尝试。研究者通过课堂观看和量的研究发觉,大学教学差不多上属于传统型教学;通过教师访谈和质的研究,传统型教学在教学方法、课堂交流、课堂操纵及课堂艺术四个方面得到了诠释与印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力,是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迫切需要触及的领域。 在教育教学观上,质的研究主张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具有主动的“意向性”,教学内容不是事先安排的固定体会和材料,而是师生在沟通和相互阻碍中的意义交流。[3]教学的过程并不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的单向灌输,也不是学生自身单维度的认知活动,它是包含师生作为人而具有的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审美乐趣以及生活体会、文化知识诸方面系统的生命的交流。在教育教学研究中,质的研究主张一种严谨求实的研究态度和风格,提倡走进课堂和师生当中去采集最真实的数据。同时质的研究也不忘对教育教学事实的制度、文化乃至意识形状背景做深入的剖析和批判,提出改革的建议。 研究者正是在以上理论精神指导下进行研究设计的,本研究对质的研究方法的应用要紧包括课堂观看、教师和学生的个人访谈、Focusgroup、以及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等方面。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应用Spss和Exel等统计工具对样本较大的课堂观看做一些定量的分析,以求在整体上对研究的主题有更好的把握;而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结合,正是近些年来社会科学研究方

法的进展趋势之一。 二、量的研究:大学课堂教学行为频数图 为对大学的课堂教学现状作一个较为整体的把握,我们开发了课堂观看表,招募课堂观看员,对课堂观看员进行培训。通过一个多月的课堂观看,我们回收了108份有效样本,并用Spss10.0和Exel统计工具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附图 行为项目 注:系列1表示每个行为项目在五个时刻段都发生的频数分布情形。 系列2表示每个行为项目在四个时刻段以上发生的频数分布情形。 行为项目从1-19分别表示: 1、讲授 2、板书 3、老师提问 4、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或练习 5、老师指导学生活动或实验 6、声象 7、老师形体或实物演示 8、讨论 9、学生神入10、学生主动回答11、学生被动回答12、学生主动提问13、教师赞扬学生14、教师批判学生15、教师回答学生提问16、沉默17、窃窃私语18、纷乱19、布置作业。 在对课堂行为的统计处理中,我们定义了高频行为和低频行为两个概念。高频行为指在课堂的五个时刻段内,至少在四个时刻段内发生过的行为。而低频行为则指在课堂的五个时刻段内只在一个时刻段或全然没有发生的 行为。从课堂行为发生频率图能够看出,19个行为项目中,“讲授”在五个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读后感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读后感 作为一名学生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利于我们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但一直以来自己对历史的某些理解总是不全面的、缺乏公正的。正好利用这次机会我读了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它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述中国早期的历史;第二部分为近代中国革命史的描述,从西方入侵直至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第三部分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的中美关系。不可否认的是费正清对中国的认识是独具建树的,有人这样评价他:“费正清笔下对于中国人与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所发的精简、深入、权威之论,史学界无出其右者”;“费正清博学而不拘泥于传统的风格,大师风范以及风趣、清晰在他的著作中可以一览无余,有充分的学术资料,也有奥妙的个人领会。” 读了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他第二部分对中国革命史的描述,公正客观的将中国的现实社会展现在我们眼前。虽说不上百分百正确,但基本上符合客观实际。第二部分主要从西方的侵入、叛乱与复辟、维新与革命、国名党的兴起、南京政府、共产党的兴起这几个章节入手。从这些章节的纵向发展中不难看出中国由胜到衰的场面,19世纪以前,面对东方这个国力强盛的宗主大国,西方出于无耐,只能采取较为缓和平等的政策,以贸易作为与中国交往的手段。政府的朝贡制度的秘密在于它已成了通商的媒介。西方列强通过这一制度在获取利益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向东方学习着。当时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到了晚清时期,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错过了一个走向世界的机会。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与西方列强的大肆侵略,中国逐渐进入衰落时期。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并且与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给中国民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魏源等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但是这些中国革命的探索者只是主张从器物、思想上去救国救民,历史的实践证明他们不能彻底的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不能真正的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就表明中国迫切需要一个新的阶级引领人民走向胜利。 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这个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同时也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李达等代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为了反对西方列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次结成统一战线,而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伟大胜利。大革命失败后初期中国共产党处于艰难时期,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探索革命的新时期。在面对日本的侵华战争时,中国人民又团结起来建立了抗日民主统

淮军各营的历史命运

淮军各营的历史命运 淮军是1861年,李鸿章奉曾国藩之命建立起来的,最初的设想是由曾国荃来创立,但由于曾国荃想攻打南京争夺首功,左宗棠督军闽浙,曾国藩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李鸿章毛遂自荐,才使用的李鸿章。 李鸿章最早随侍郎吕贤基回安徽办团练,后由于吕贤基与李鸿章屡战屡败,李鸿章不得已投靠恩师曾国藩,所以李鸿章本来就在安徽有有一定的影响力,再加上本身他的父亲李文安在安徽一带很有影响力,所以李鸿章统带淮系各营有一定的先天条件。淮军各营最初是收编安徽本地已有的团练开始形成的。当时在安徽有三大本地团练,刘铭传、周盛波和吴长庆,而这三个人都与李文安有一定的源缘。李鸿章通过张树生进行收编,也就有了淮军最初的四个营,铭字营、树字营、盛字营和庆字营,后又发展出潘鼎新的鼎字营,曾国藩赠送太平军降将程学启部的开字营,唐仁廉的仁字营,杨鼎勋的勋字营,郭松林的松字营,这就是最终成为淮军十军的雏形,最终形成的是,刘铭传铭军、程学启开军、刘士奇的奇军、潘鼎新和随后继承者聂士成的鼎军、周盛波周盛传兄弟的盛军、张树生张树珊张树屏兄弟的树军、吴长庆刘秉璋的庆军、郭松林的松军、杨鼎勋的勋军、唐仁廉的仁军。加上李鸿章和李昭庆兄弟直辖的武毅军,和戈登率的洋枪队常胜军,淮军共十二军。 铭军: 刚开始时,这十军里战斗力最强的是铭军,是刘铭传在安徽

合肥时办的团练班底,后归李鸿章淮军。参与了太平军、捻军和西北回民起义的多次内战。中法战争时,刘铭传调所部驻防T灣,在台北、基隆和沪尾多次打败法军,后铭军奉命调驻奉天大连湾,由刘铭传的侄儿刘盛休接统,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刘盛休统铭军十二营赴前线抗敌,相继败于九连城、大东沟、孤山、岫岩,刘盛休因兵败被罢,改由临元镇总兵姜桂题接统,兵败的铭军改营制,新编成为姜杜题的桂军,铭军由此淡出历史舞台。 此后姜桂题随宋庆驻守辽河下游牛庄、高坎、营口一带,参加反攻海城,争夺大平山及保卫田庄台等战斗。直至战争结束。甲午战争结束后应袁世凯之招入新建陆军,统左翼,铭军历史彻底结束。 鼎军: 除铭军之外,后期淮军各军中,战争力最强的就是鼎军了。鼎军原为潘鼎新组建,潘鼎新组建鼎字营,原是在曾国藩的授意下成立的,最早由李元安统管,后随李鸿章驻防上海。在铭军成名之前,鼎军原没有露脸的机会,但与李秀成在淮上,保卫上海一战中,一战成名,从此被上海各坤和洋人所重视,当时说淮军衣帽粗陋,其实说的就是鼎军,他与铭军一样,都是最早配备新式炮械的淮军主力之一。僧格林沁被击毙后,鼎军筑墙于运河沿线,阻击赖文光部,后在广西,扼守屯梅谷松等地,中法战争时期,驻守谅山失败,潘鼎新被革职,鼎军由聂士成统带,归武毅军。 后在荣禄的管理下,搞武卫军护卫北京,编为武卫军前军,当时武卫军是这样的,聂士成的武毅军为前军,宋庆的毅军为左

传统与变革——巴洛克风格教案详案

第五课传统与革新 ——巴洛克风格 姓名:班级: 一、预学P95-96 欧洲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美术继续沿着以希腊、罗马()美术为基础的()美术传统发展。 巴洛克是崇尚()美术的学者,对于()()美术规则的艺术风格的一种贬称。 巴洛克美术是为了适应当时()和()审美趣味的需要,在传统美术基础上的()、()。 二、导学 1、回顾前面所学,请说说古典美术的特征? 2、巴洛克风格在现代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3、了解巴洛克的起源、背景、涉及的领域、流派特征。 4、了解画家鲁本斯及其绘画特征,了解雕塑家贝尔尼尼。 5、绘画赏析:画家鲁本斯的代表作《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 ⑴、聆听巴洛克音乐巴赫-G大调曲 ⑵、讨论《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的艺术特点。 ①、选题: ②、构图: ③、色彩: ④、造型: ⑶、画家通过对人物造型的刻画,目的是想要赞美什么? 6、雕塑赏析:雕塑家贝尔尼尼的作品《阿波罗与达芙妮》。 ⑴、选题内容: ⑵、构图体现(举例): ⑶、光影作用: ⑷、造型效果: 7、建筑《圣彼得大教堂》赏析 三、互学。 《我当设计师》。要求:分组讨论完成。

请参考下图形状,并说说 你的想法。 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对巴洛克风格的理解与看法。 知识库 构图定义: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称为构图。 常见的构图形式: 1、水平式(安定有力感) 2、垂直式(严肃端庄) 3、S形(优雅有变化) 4、三角形(正三角较空,锐角刺激) 5、长方形(人工化有较强和谐感) 6、圆形(饱和有张力) 7、辐射(有纵深感)8、散点式(有受边框约束,自由可向外发展) 光影:阳光照射下形成的阴影。 鲁本斯出生于德国的茨根小城一个律师家庭。9岁时随父母移居佛兰德斯,定居安特卫普,他能阅读古希腊罗马书籍原著。所作一批以宗教和神话为题材的油画,笔法洒脱自如,整体感强。特点是将文艺复兴美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成为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 贝尔尼尼是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巴洛克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创始者。 1598年12月7日出生于那不勒斯, 1680年11月28日故于罗马。贝尔尼尼塑造的人物总是处于激烈的运动中,大理石在他手中好像已失去了重量,人物的衣服总是随风轻轻飘起,给人以一种轻快、活泼和不安的感觉。他用一件件杰作把罗马点缀成了一座巴洛克式的城市,漫步罗马街头,这些作品随处可见。他的作品证明当艺术与教廷互相满足彼此需要之时,促进了彼此的繁荣和发展,并由此引导了时尚。

13.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中国:传统与变迁》 费正清 第一章中国概况 1.中国是人口大国,其文化与西方迥然不同,生活方式也千差万别。而且,她正经历着一场迅猛的发展与变革。 2.中西方之间的和谐相处需要以互相谅解为基础。要做到谅解,远观式的了解是不够的,日渐频繁的接触则有助弥合这一差距。但某些因素反而会扩大这一分歧,一是中国人高涨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二是中西方物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三是中西对于战争的不同体验。3.了解中国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和平,中国的传统社会是西方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展现出另外一套价值和信仰体系、不同的审美传统及不同的文学表现形式。 4.通过中国历史就可以最好地了解中国,因为相对于其他民族,中国人更爱从历史角度观察自身,他们强烈地感受到传统的存在。只有在中国历史长河的背景下,我们才会发现其运动的轨迹和未来的动向。 5.当代中国变革转型的根本原因,主要源于西方的新兴力量与本土传统习惯及思维方式之间的冲突互动。 6.本书分为两大部分:(1)30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明在相对隔绝的状况下的衍变 (2)近代以来作为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回应,所经历的变故和转型一、东亚的土地、民族与语言 1.“东亚”的三种含义:(1)地理上指亚洲被高山大漠一分为二的东部地区 (2)人种学上指蒙古人种的栖居区 (3)文化上指深受中国古代文明影响的地区(中、日、朝、越)二、中国的地理环境 1.山系交错形成若干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经济和政治的统一造成了不少麻烦,并且对军事战略也有决定性影响。 2.河流:中国的江河为人烟稠密的山村提供了水源。 3.气候:大陆性气候明显,降水不均。北方降水少,易干旱,南方降水多,水土流失。三、中国的传统经济与社会 1.农田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自然资源,因此,气候与地势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形成具有很大作用。

道家思想的历史命运

道家思想的历史命运 《道家思想的核心》由春秋时期的老聃创立,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之广,言论争风热闹非常。百家争鸣,其中不乏才华横溢之士,在诸多竞争之下,《道家思想的历史命运》到底如何,让我们一同走进历史。 道家思想在对生命的观点、养生与哲学方面都有突出的造诣。在中国文化史上,不得不提及儒家思想。孔孟之道在历史千年运转中得多朝多代君主力捧,尤其在汉武帝时期更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这样的情况下,道家思想的历史命运究竟是如何呢?战国时期,儒术为先,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相争,以道家思想的失败而告终,满腹道家理论的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自此去了秦国。从此,道家思想为秦统治集团所接受,但引起儒家和法家等学派的不满和恐惧,以秦国的高居于西北的地理优势和军事实力而言,一旦接受道家思想作为他的国家哲学,秦国称王天下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事实上,后来秦始皇的确统一了中国,并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焚书坑儒”,对儒家思想的传扬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在中国历史上唯一能和儒家抗衡的只有道家,综观中国思想史也确是如此。汉初,道家思想简直成了官学。张良避地下邳圮上老人授于太公兵法,也就是一本黄老之学,潜心钻研,终于成为老子思想的实践者,辅佐刘邦夺取天下。 《道家思想》的高峰出现在汉文帝、汉景帝两朝时期,关键人物是窦太后,她对文帝时期执行按道家思想制定的政策具有非常明显的有效性。正由于她的坚持,这条路线方才一直执行到武帝初年,她去世以后。期间,淮南王刘安因谋反而自杀,使用的理论武器竟是道家思想,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受到了严重挑战。此事对道家思想造成了重大打击,从此,道家思想开始走向衰落,若没有窦太后的维持,肯定衰落得更为严重。 三国、两晋时期道家思想大有复兴之势,玄学和清谈的流行使道家思想的地位局部得到恢复。道家的思想逐步与儒家和佛教有所融合,儒、道两家的敌对状态不复存在。历史游走至唐朝,由于皇家姓李,道家思想因创始人老子也姓李而得到大肆宣扬。此后历朝历代,儒、道两家不复相争,道家思想亦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走向稳定的流传发展。 信息来源:简单购-中国,转载请保留链接,谢谢。https://www.wendangku.net/doc/c814168574.html,

传统与变革

大学教学:传统与变革 【内容提要】教学模式的研究70年代肇始于美国,80年代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是应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大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的一个尝试。研究者通过课堂观看和量的研究发觉,大学教学差不多上属于传统型教学;通过教师访谈和质的研究,传统型教学在教学方法、课堂交流、课堂操纵及课堂艺术四个方面得到了诠释与印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力,是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迫切需要触及的领域。 在教育教学观上,质的研究主张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具有主动的“意向性”,教学内容不是事先安排的固定经验和材料,而是师生在沟通和相互阻碍中的意义交流。[3]教学的过程并不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的单向灌输,也不是学生自身单维度的认知活动,它是包含师生作为人而具有的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审美情趣以及生活经验、文化知识诸方面系统的生命的交流。在教育教学研究中,质的研究主张一种严谨求实的研究态度和风格,提倡走进课堂和师生当中去采集最真实的数据。同时质的研究也不忘对教育教学事实的制度、文化乃至意识形态背景做深入的剖析和批判,提出改革的建议。 研究者正是在以上理论精神指导下进行研究设计的,本研究对质的

研究方法的应用要紧包括课堂观看、教师和学生的个人访谈、Focusgroup、以及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等方面。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应用Spss和Exel等统计工具对样本较大的课堂观看做一些定量的分析,以求在整体上对研究的主题有更好的把握;而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结合,正是近些年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进展趋势之一。https://www.wendangku.net/doc/c814168574.html, 二、量的研究:大学课堂教学行为频数图 为对大学的课堂教学现状作一个较为整体的把握,我们开发了课堂观看表,招募课堂观看员,对课堂观看员进行培训。通过一个多月的课堂观看,我们回收了108份有效样本,并用Spss10.0和Exel统计工具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附图 行为项目 注:系列1表示每个行为项目在五个时刻段都发生的频数分布情况。 系列2表示每个行为项目在四个时刻段以上发生的频数分布情况。 行为项目从1-19分不表示: 1、讲授 2、板书 3、老师提问 4、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或练习 5、

五、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作者简介: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生前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重要职务。凭借其坚定的毅力、顽强的精神,费正清毕生致力于中国、东亚区域,以及中国与西方关系等问题,主张跳出传统“汉学”的束缚,重视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发展变迁,为美国的“中国学”研究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开创了“中国学”研究的新局面。 费正清一生著述颇丰,在西方影响很大,被誉为“美国现代中国学的创建之父”、“头号中国通”。美国《评论》杂志评论,费正清是美国“中国学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无与匹敌的人物”。他的主要著作有《美国与中国》、《伟大的中国革命》、《剑桥中国史》、《中国:传统与变迁》、《东亚文明史》和《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等。 名著拾萃: 战争持续了八年。它的直接或间接结果是大约1500万至2000万中国人死亡。财产损失难以数计。而且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精神疲惫,风纪败坏。因此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了惊人的损失,并直接有助于1949年共产党的胜利。同日本的这场战争,确实是中华民国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蒋介石曾经长期力图避免敌对行动。自从1927 年国民党人执掌政权以来,尽管日本曾多次进行干涉和侵略,他却始终奉行一种和解政策。他深信要抵抗强大的外国侵略者,中国是太弱了,并且又是分裂的,因此他曾默认日本侵占东北四省(满洲),缔结消除国民党在华北影响的停战协定,并屈服于日本的压力,

镇压反日的学生运动。然而,从1935 年晚些时候开始,反日情绪已经变得如此强烈,致使国民政府觉得对日反应非强硬不可。于是,在1936 年12 月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逐步开始了战争的准备。他大概口头许诺过他将抵抗外来侵略,换取了西安获释。因此,1937 年2 月他撤换了据说亲日的外交部长张群,而且他开始与他长期的敌人——共产党人谈判和解。因此,当战事在卢沟桥爆发的时候,蒋介石已经下定决心抗击日本的进一步侵略行动。举国一致,异口同声都支持他,在整个一代人中达到了空前的统一。 蒋介石的战略基于“以空间换时间”的原则。他锐敏地感到他的军队劣于日本,甚至在战前他即已构想了撤至中国西南偏远内地的战略。1935 年8月他对一次政治干部集会说,“我们本部十八个省份哪怕丢了十五省,只要川滇黔三省能够巩固无恙,一定可以战胜任何的强敌,恢复一切的失地”。蒋介石的信心建立在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仍然处于前现代、前工业阶段这样一种认识上。因此,他相信民族的抗战能够持续下去,不管有多少个城市和工厂沦于敌手。万一入侵的军队竟然前进到中国几乎无边无际的内地,他们势必要被截断补给来源而精疲力竭。偶尔如在上海,他并不坚持以空间换时间的原则,然而这个战略毕竟如他所预期的那样,得到了很大成功。日本人相当容易地占领了中国北方和东部的都市中心,并沿主要公路和铁路线持续攻击,迅速推进。但这些交通干线并不穿过华西的山岳和峻岭,而防守的中国人就隐蔽在后面。日本人因而逡巡不前。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71~375页。 名著导读: 鸦片战争后,被西方的“船坚炮利”轰开天国大门的中国近代历史先是被迫,再是不得已,后是必须,与外来的“侵入者”或“进入者”发生极为密切的关联,

从费正清的中国史观看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变革

从费正清的中国史观看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变革 覃延华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广西·柳州545004) 中图分类号:65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09-0010-02 摘要对于中国与西方两种文明的冲突,费正清提出了“冲击—反应”的理论,这对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中国史观也为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视角。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变革的过程,与西方文化的冲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也是在这种冲击下的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 关键词费正清冲突—反应近代中国师范教育 On China's Modern Normal Education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ohn King Fairbank's Outlook on Chinese History//QinYanhua AbstractOnculturalconflictbetweenChinaandWest,JohnKingFairbankproposedthetheoryof"conflict-reflection",whichprofoundlyinfluencestheresearchonChina'smodernhistory,anditalsoprovidesaperspectivefortheresearchonChina'smodernnormaleducation.ThechangeofChina'smodernnormaleducationwascloselyrelatedtotheculturalconflictbetweentheWest,anditwasalsoaprocessofcontinuinginternalization.Key wordsJohnKingFairbank;conflict-reflection;China'smod-ernnormaleducation 费正清(JohnKingFairbank,1907—1991),作为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在中国近代史研究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为西方中国学研究的泰斗。学界普遍认为,迄今为止,尚无一位西方学者能在近代中国学研究领域超越费正清。20世纪的半个多世纪里,作为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费正清在中国研究这个领域辛勤开拓、耕耘。其主要著作有:《美国与中国》(TheUnitedStatesandChina)、《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TheGreatChineseRevolution1800-1985)、《观察中国》(ChinaWatch)以及《中国:传统与变迁》(China:TraditionandTransformation)等,主编了《剑桥中国史》(TheCambridgeHistoryofChina)。他的研究、著作和主要观点不仅在西方的中国研究领域有重大影响,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对中国的政治决策,同时也影响了美国民众的对华态度。 1“冲击—反应” 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一书中,费正清就明确指出,“中西两种文明是冰炭不相容的”。因此,当两种文化相碰撞,难以避免会发生冲突。 费正清认为中国和西方社会的发展过程截然不同导致了中西方两种文明的相互对立。华夏文明是一种与竞争的个人本位相异的顺从的伦理本位文明。相比较来看西方文明充满活力,但是古老的东方文明却存在顽固惰性。华夏文明缺乏内在动力,难以突破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超稳 定传统构架。因此,在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下,它只能被迫做出回应。这就是费正清所提出的“冲击—反应”模式。“文明冲突论”正是费正清中国史观的核心。 “冲击—反应”模式是费正清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对近代中国历史一直坚持的一个基本史学模式。他认为近代中国文明开始进入一个变革时期,是由于强大的外来社会入侵所推动的,是西方力量促成的。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着非常强的惰性,在这种文明未和西方文明接触之前,中国社会只是在传统范围内发生过变化,并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转变,亦即,近代中国社会的质变是中国对西方的冲击所做出回应的结果。 2“冲击—反应”史观的修正 在费正清后期研究中,他对“冲击—反应”模式的认识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正。在1980年出版的《剑桥中国晚清史》(下)的前言页里,他一方面强调在科技和工业化方面,外部影响对晚清历史起了重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晚清对西方的反应现在开始显得只是一个次要的主题;主要的过程乃是在新条件—— —包括西方的影响下中国继续对它的过去所作的反应。”这说明了,费正清非常明确地认为,促使近代中国发生变革的真正原因是内部因素,而不是外部因素,这反映了他的史学观点开始了由“内”向“外”倾斜的一种倾向。 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则更清晰地体现了这种由内向外倾斜的倾向。他在该书中强调,尽管外国的入侵,以及外国文化与制度的影响对中国是一种刺激力,然而中国近现代史毕竟是中国造就的,不是外国造就的。中国的重力中心在于内部,“中国革命的构成因素也是在那里积累起来的”,因为“20世纪以来税捐对农民负担日益加重。这就导致了一个道德共同体的崩溃,和建筑在它上面的政治制度的崩溃,新的组织形式必然出现”。而且,他也引用了当时西方学术界在表述同一个问题时的形成的共识,“国内发展已使老的帝国秩序分崩离析。新的社会力量脱颖而出,终于使中国的生活革命化了”。尽管在70年代初,他曾对自己原来的“冲突—反应”理论做过一些修正,但并没有明确的主次之分。 费正清的“冲击—反应”史观,主要是通过分析近代中国的原始资料来研究中国对西方的冲击所做出的反应,这种努力可以说是一种超越前人之举。由于此前西方学界的中国研究大多依靠西方的文献资料,因此,对于近代中国本身究竟发生了什么,无法很深入地去进行探究。应该说,作为一种论说模式,“冲击—反应”说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这可在汤因比的史学巨著《历史研究》中得到证明。汤因比主张把人类文明的发生与发展看作是一个不断受到挑战并做 作者简介:覃延华(1965-),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下转第12页) 教育观察10

历史书籍 内容概要

历史书籍内容概要 1.《吕著中国通史》 这部《吕著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史学论著的一种。 这部书针对当时上海大学文科学生学习上的需要,没有采用一般通史的体例。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下册分章按时代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政治历史的变革。作者认为当时上海流行的通史著作,虽然在叙述理乱兴亡的过程中,夹叙一些典章制度,但是往往缺乏条理系统,上下不够连贯,使初学者摸不清头绪,不能构成系统的历史知识。特别是大学文科的学生,他们正需要有系统的历史知识,以求进一步的钻研,因此就有采用这样特殊体例来编写通史的必要。在今天看来,这种体例的中国通史,对于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用处的,它对帮助读者初步掌握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系统的历史知识有很大的好处。 2.《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是苏秉琦在其生命的最后时段撰写的一部考古学著作,由三联书店出版。除《开头的话》、《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年表》及《苏秉琦论著目录》等外,讨论的主题有如下七节: 《两个怪圈》、《学读“天书”》、《解悟和顿悟》、《“条块”说》、《满天星斗》、《三部曲与三模式》和《双接轨》。苏秉琦教授说,这部著作讲的仅是他“探索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和中华传统起源的过程中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但读者从书中更能见到他对这些问题的见解和颇为周详的论述。 3.孟森《明史讲义》 《明史讲义》全书分为二编:第一编总论明史在史学上的地位和明史体例,第二编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考订叙述,多有发明创见,所作评议,亦具精辟独到之处。 4.孟森《清史讲义》 《清史讲义》虽为残稿,但对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述评,史实详尽,论析缜密,被史学界誉为我国近代清史学派的开山之作。 5.《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是一本学术含量很高的著作,作为史书,她却不像一般的历史学著作那样需要读者正襟危坐来诵读她的。正文部分很薄,只92页,读来相当轻松,不费精力,但是却能启发你的很多思考,关于民族命运,关于社会进步。概括地说,就是好看耐读、通俗易懂。 本书时段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作者在书中阐述本书的目的“是以中国近代史的一些经验教训来为当时的抗日建国谋出路”,这也是史学著作“以史资治”的功能。 本书在结构上分为四章,第一章讲外患,第二章讲内忧,这二章是大背景,第三章讲自强运动,第四章主要讲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这三个救国方案,三四两章是主旨。“总体上看,这本著作是从外交内政的关系入手,重点论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为抵御外敌入侵而改革内政的各种方案,表现了寻求救亡之道的使命感” 6.《元朝史》韩儒林 本书是一部简明的元朝断代史,具体有十一章内容,包括蒙古国家的建立、蒙古国的统治、元朝的建立、元代的社会经济、元朝社会矛盾的发展、元代的边疆各族等方面。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814168574.html,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作者:福克纳高飞 来源:《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06期 【摘要】本文在对《我弥留之际》细读的基础上,从小说内容和文学模式两方面,梳理出小说的传统特性,从女性意识的拓展与小说手法的革新两方面,概括出小说的现代性,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传统;现代;福克纳;《我弥留之际》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verts the stereotype of the binary conflicts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and proves that under the coat of modern forms, what really matters is the traditional content from within. As I Lay Dying, on one hand, summarizes the tradition in the novel from the aspects of content and literary patterns; on the other hand, it generalizes the modernity from the wid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of expressive means. It concludes that,Faulkner’s As I Lay Dying is a perfect embodiment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Key words: tradition;modernity;Faulkner;As I Lay Dying 一引言 “传统”与“现代”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对立命题,许多人简单片面地认为传统与现代水火不容,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二者犹如硬币的两面,是相互依存,互为依靠,对立而又统一于作家的创作实践中。文学的发展正是在传统与现代的角力中得以发展,在这二者之间相互背离又互为依靠的张力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成就文学的经典。 威廉·福克纳(1897-1962)作为一个处在二十世纪文学变革时代的作家,他既是美国南方传统文学的代表,也是现代派的杰出文学大师,他将现代主义的方法与传统文学结合后,改用现代主义的形式来表达民族和传统的精髓。《我弥留之际》作为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正是这样一部颠覆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在更高层面上达到二者融合的一部文学经典。 二、传统性的承继 众所周知,作为每一位处在特定时空的作家,其写作无可避免地受到当下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反映时代的脉搏,记录时代的变迁。《我弥留之际》正是这样一部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一部杰出小说,在它奔涌的意识流下,流淌着作家所承继的古老而悠久的文学传统,作家力图用古老的文学传统重新架构现代美国社会生活。 福克纳经常自称“乡下人”或“农民作家”。在他的小说里,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农民形象,通过这些个性鲜明,性格迥异的乡村人物的塑造,福克纳表达了自己对美国南方深沉的乡

冲击回应模式 费正清

冲击回应模式 费正清 一、费正清与“冲击—回应”模式费正清是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的开拓者,他早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受过英国著名汉学家马士(Hosea B. Morse)的指导,同他进行过深入交谈,③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是根据大量英国档案和中国海关史料撰写而成,对费正清决定研究海关档案作为他的博士论文,开始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有很大影响,为他一生从事中国学研究奠定基础。费正清来中国后又受美国汉学家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和中国历史学家蒋廷黻的影响,拉铁摩尔地缘政治研究的许多新观点“恰好可以和费正清关于“东南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研究”计划互相补充”④。费正清在中国期间,在蒋廷黻指导下,致力于《筹办夷务始末》研究,以中国档案与英国档案互相堪对,蒋的外交史研究方法在观念上对费正清有重要启发,他在多年从事中国学研究中注重从外部逐渐进入中国史的内层,这对他用“冲击—回应”模式来解释中国近代史进程,无疑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费正清的著作很多,其中《美国与中国》(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条约港口的开放》(费正清博士论文)(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中国对西方的反应》(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A Documentary Survey,1839-1923),建立了近代中国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模式。其中“冲击—回应”模式作为一个架构的核心,贯穿他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始终。无论是《美国与中国》,还是他与邓嗣禹合著的《中国对西方的反应》,对“冲击—回应”模式都作了极为深刻的论述。在阐述西方侵略对传统中国社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时,费正清认为,这种影响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一系列复杂的历史进程,而且“经过三代人的更替,旧秩序已经改变模样。”⑤费正清强调,西方的挑战对中国是一种刺激,为中国提供一种进步的机遇。他在《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中一开始就提出中国文化“既有传统的遗产,又受西方的影响,他们相互交织在一起”。⑥认为这种以“西方为中心”的“外向型”模式在美国现代中国学界一直占有统治地位,成为一种学术规范。⑦费正清把中国近代史看作是中国从传统向现代化缓慢迈进的过程,这种近代化过程,就是中国对西方的冲击回应过程. “冲击—回应”模式包含着这样一个假设:即中国的文化一旦形成传统,就具有巨大的稳定性,即使有发展,也不过是内部稍作调整,除非外来作用,否则中国难以跳出传统的窠臼。这种观点,费正清在他的《美国与中国》一书中也有所反映。他认为,“传统中国不是不变的,也不是静态的或停滞的。正相反,它曾经有过不断的变化,并且变化多端。可是变化总是在一个明显的文化形式与规章制度形式的范围之内。这个无所不包的典型之所以能如此坚强持久,是因为在中国的地理范围内,中国规章制度——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曾经在许多世纪发展了规模宏大的自给自足、平衡和稳定。”他运用物理学原理分析道,“就物理学的动量的意义而言,联系性已经形成了惰性,积重难返,但还没有达到一成不变的地步。”⑧费正清还从思想意识方面论述中国对西方入侵的反应,认为,“面对近代西方的侵略扩张,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在认识外来文明的过程中采取行动来维护自己的文明和政治、社会制度。”⑨ “冲击—回应”模式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的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在费正清看来,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在长期以来成功地占据了意识形态上的正统地位,从而使中国社会保持极大的稳定。当近代大量西方人来到中国沿海寻求贸易机会时,这个古老的中华帝国对外部世界表现出惊人的惰性,它闭关自守,排斥一切外来势力,费正清指出,“中国政府在外交方面的冥顽和愚钝,实可追溯到它久远的历史。对中国的朝贡制度的评价,费正清认为“最成功之处在于它与中华帝国的各种制度和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同时表明它的既稳定又脆弱,中国没有能力对西方的挑战做出有效的反应。” “冲击—回应”模式是一个以西方人价值观来认识东方的研究模式,它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比作是一个动态的社会,而把中国说成是一个长期以来处于停

费正清介绍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费正清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生前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重要职务,还曾是美国政府雇员、社会活动家、政策顾问。 费正清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年,从他进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绝大部分都是论述中国问题的。在半个多世纪里,费正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审视、考察中国,他的研究、著作和主要观点代表了美国主流社会的看法,不仅影响了几代美国汉学家和西方的中国学界,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美国政界和公众对中国的态度、看法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当今美国诸多有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皆出自其门下。 一、生平简历 费正清1907年5月24日生于南得克萨斯州胡龙镇,是亚瑟·波·费和罗莱娜的独生子。父亲是位牧师的儿子,早年立志跟随其父从事教会,后从学法律,入考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法学院。1901年毕业后在南德克塔州定居,在胡龙镇做律师,任市镇律师。 母亲罗莱娜对费正清的成长影响很大。她出生于德克塔,在芝加哥就学,最后又回到故乡,但她所留恋的始终是芝加哥、纽约、波士顿和那里的文化。她是美国大学妇女协会成员,随后任该协会一分支机构主席。罗莱娜毕生为争取妇女权利而工作,参加妇女选举权的游行和示威活动,组织各种集会,是位政治上相当活跃的人物,费正清早年的从政志向都与其母亲的引导有关。 在1927年进入哈佛时,费正清尚未考虑研究中国,而且,当时的哈佛还没有开设系统研究现代西亚的课程。他主攻文科,包括希腊语、历史、哲学、政治、艺术和经济。 1929年秋,费正清赴牛津大学。他的专业方向为东亚研究,但当时他尚不具备汉语和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好在当时牛津大学的学位论文不要求参加考试,也不要求相关的学术经历。1931年论文完成后,费正清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是年,费正清在华盛顿美国国会档案局收集资料,随后在剑桥和巴黎查资料。 费正清在牛津大学的两年研究收获甚丰,他把现代中国作为研究主题,以中美外交和机构史为新视点,他的博士论文正是从以上三个方面探讨中美关系的发展史,突破了传统汉学的局限,具有相当的创新意义。 费正清认为中国研究不应只局限于西方的资料,还应依靠中国本土的资源,考察中国的观点,这自然要求掌握汉语和在中国的生活经历。牛津的治学研究队伍十分有限,而且没有汉语课程。费正清向罗德奖学金委员会提出申请,罗德奖学金委员会批准了他的申请,费正清成为第一位在远东地区的罗德奖学金学者。 1932年初,费正清来华,一面进修汉语,一面从师清华大学蒋廷黻进行研究工作。1936年1月,他回到英国牛津,获得了博士学位,学位论文题为《中国海关的起源》。这篇论文后经过修改、补充,以《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1842——1854年通商口岸的开埠》为题,于1954年出版。 获得博士学位后,费正清于是返回哈佛大学任教。从1939年起,他与赖肖尔一起在哈佛大学开设了东亚文明课程。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四个月,他被征召到情报协调局工作,中间两次来华任职。1946年8月,费正清回到哈佛大学,担任区域研究(中国)项目的第一任主持人。1955年,他取得哈佛大学的支持和福特基金会的资助,创建了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并且亲自出任主任,直至1973年。1977年,他从教职退休时该中心命名为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 1966年3月,费正清在听证会上作证: 二、中国学研究 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始于费正清,是因为作为现代中国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费正清首先成为由汉学研究向近现代中国研究演变的过渡性学者,他完成了从古典汉学研究向近现代中国研究的过渡,创立了以地区研究为标志的现代中国学。作为东亚地区研究的开创者,费正清把对近现代中国的研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