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邑华侨博物馆观后感

五邑华侨博物馆观后感

五邑华侨博物馆观后感
五邑华侨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五邑华侨博物馆有感

2014年12月13日星期六,我们一同来到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博物馆从来都是记录一座城市或社会历史文化和发展的一个严肃神圣地方,在里面你将了解到这座城市的过去历史背景,博物馆真实还原了一个城市过去面貌,后人们在里面了解了前人们的全部生活文化和足迹。所以,学院组织了我们插本生去参观了江门五邑华侨博物馆,通过参观我逐步了解到这座侨乡城市文化与背景。

据了解,江门全市人口420万人,而祖籍江门五邑的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将近400万,有海内海外“两个江门”的美誉。江门五邑华侨华人遍布美国、加拿大和西欧、东南亚等107个国家和地区。为了更好展示五邑华侨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2002年1月,江门市决定建设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目前,“华博”的馆藏实物达2万多件,照片1000多张、图书资料、刊物2700多册。”的馆藏实物达2万多件,照片1000多张、图书资料、刊物2700多册。我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就是近代画家司徒乔的一幅著名作品《三个老华工》。作品是司徒乔1950年从美国坐船回国时,以同船的三位老华工的形象为素材创作的。

徒乔自己也是江门人”。画面上是三个愁容满脸、皱纹满面的老华工。他们出去已经有多少年了,他们现在忧

当初他们出去的时候,是涌动着怎样的期盼,经历着怎样的艰险啊!

当年,在中国的广东,人们提着简单的行李,告别自己的父母和妻儿,如潮水般地涌上开往太平洋彼岸的轮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河谷发现金矿,需要大批劳工的消息让以台山、开平为主的广东农民们仿佛在沉沉黑夜里看到一片曙光,于是不畏惊涛骇浪地奔向它。似乎只要到达了那个叫加利福尼亚的地方,就能够捡到成堆的金子回家。现在已经很难统计当年有多少江门五邑的农民就这样踏上了东渡的路,也无法统计有多少乡民还没有到达,就葬身在太平洋的无底深渊中。去美洲淘金,去澳洲淘金,像一个美丽的魔咒撩动着江门五邑人的心。

在华博馆,我还看到一个布袋,是手工缝制的,已经有些破损和泛白了。布袋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仍清晰地辨认出最中间的一行字“遍走天涯,为国效劳。”这个布袋让我知道有一个叫郑潮炯的清瘦的男人,背着这个布袋,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山山水水间跋涉。这个多年在南洋以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的新会籍小贩郑潮炯从1937年开始,干了一件轰动了整个南洋的事情,他用5年的时间,靠卖瓜子筹集了18万元,全部捐给了陈嘉庚先生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总会,用于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他最后卖掉的一件东西不是瓜子,是他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得款80元,也捐给了筹赈总会。这个新会籍男人遗留下来的一幅照片,他看上去甚至有点木讷。这个略识几个字的小贩,在国难面前,他竟然做出让世间震撼的举动。由此我联想到那些客死异乡也要归葬故里的义冢中的乡民。或许漂泊在外的人比我们更加懂得国与家的分量,更加珍视深埋在故国故土里的那份永难割舍的中华血缘,这也许就是江门五邑的侨之魂。

华博馆往前,不是什么建筑或美丽的景观,而是百多年前几十万、上百万的五邑人一边走,一边流着眼泪。那是新婚妻子站在村前的石板桥上望着消失在路尽头的背影而久久不能吹干的泪,是坐在异国的月光下抚摩着一身的伤痛,咀嚼着一路的艰辛而奔涌如泉的苦涩的

泪,是三个老华工跪倒在父亲的坟头,遥想着父亲多年前的面容而呼号懊恨的泪,是郑潮炯的妻子在丈夫抱着小儿跨出门口的一刹那,心如刀绞的泪,是收到远方寄回的“银信”时悲喜交集的泪,是重回故乡,在岁月的变迁中寻找着那山、那水、那相连的血脉、那不变的守望时喷薄的泪,尽情地流啊、流啊,浸湿了这方土地百年历史的每一页。

华博馆往前,是一棵种在1848年的古榕树,它历灾遭劫,伤痕累累,却始终生机蓬勃。它的枝干无畏地在天空中伸展,而它的每一片绿叶却都有一条气根与大地相连着。

整个参观过程我的心情很激动,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华侨为革命之母”,这句话市五邑华侨与中国革命血肉联系的真实写照。

我衷心希望华侨们能够继续回报祖国,能让中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让中国能继续发光发热。

江门侨乡文化

华侨、港澳台同胞及其眷属 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 【简述】江门五邑与潮汕、闽南地区并称全国三大侨乡。据不完全统计,江门五邑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胞约有386万多人,其中海外华侨、 华人约232万多人;港澳台同胞约155万多人。全市归侨、侨眷、港澳台同 胞家属200多万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107个国家和 地区(除港、澳、台地区)。其中分布亚洲有50多万人,占全市旅居海外华侨、华人总数22.98%;美洲有150多万人,占总数68%;欧洲有7.7多万人, 占总数3.52%;大洋洲有7.4多万人,占总数3.38%;非洲有1.8多万人, 占总数0.9%;其他地区有2.8多万人,占总数1.22%。 全市旅外乡亲在世界各地组织起来的华侨、港澳台社团共775个。其 中国外647个,香港111个,澳门13个,台湾4个。这些社团组织分布较 多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香港、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委内瑞拉、澳门、新 加坡。 【捐资办公益事业】是年全市接受华侨、港澳同胞捐赠2.37亿港元。 修建学校67间(次),医院14间(次),敬老院4间(次),托儿所1间,修建影剧院、图书馆12间(次),修建大、小桥梁34座,道路55.5公里。 【投资办实业】全市通过侨务部门参与招商引资达9798万美元、人民 币2.76亿元。招商引进项目共74个。其中蓬江区引进项目58个,投资总额 达9798万美元;新会区引进项目16个,投资总额人民币2.76亿元。 【为侨资企业排忧解难】市各级侨务部门加强与侨资企业联系与沟通, 了解侨资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 反映侨资企业的情况,为侨资企业排忧解难。为侨商在江门投资进行跟踪服务,协助处理市活斯环保纸袋有限公司的内部纠纷、喜运来酒店温泉水资源纠纷、 潮连钻石花园土地问题,切实维护侨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来源:江门年鉴2009https://www.wendangku.net/doc/c614317882.html,/books/dtree/showbook.jsp?stype=v&paths=4636&siteid=jms&sitename=江门市地情网)

参观华侨博物馆有感

参观五邑华侨博物馆有感 专业:绿色光源LED 姓名:陈水金学号:3113001476 金秋十月的早上,微风习习,透着丝丝入秋的微凉,阳光懒懒地散落大地,透过氤氲的雾气,点缀着安静的江门市;一切事如此的宁静祥和;殊不知在这博大的土地洒满了侨乡同胞的汗与泪。今天我们就要踏上这条用梦想和拼搏铺就的康庄大道,去博物馆里寻找那些迷失的记忆。 五邑华侨博物馆分为六个馆,可以概括为:金山寻梦,海外创业,碧血丹心,侨乡崛起,五邑新篇,华人之光。 跟随着历史的步伐,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三个老华工》。它以简练的线条、简洁的笔触,把老侨民在海外劳碌半生、一贫如洗,终于无望归乡的悲愁展露无遗!他们有过怎样的经历,以至满面沧桑、欲说还休?想象五邑籍著名画家司徒乔在从美国返乡的船上,是以怎样悲愤的心情绘画这幅速写的。岁月的煎熬与生活的艰辛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饱经风霜的目光此时不约而同地望向远方,深邃中流露着凄苦与思乡之情。金山寻梦之旅,埋葬了多少青葱的年华,这又是一种多么无奈的沧桑;但是它同时使一些人脱颖而出,功成名达。历史犹如一条涛涛不绝的河流,埋葬心酸和孤独,是非成败转头空。如今我们站在如此的高度,俯瞰繁华,这都是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堆砌起来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铭记那段艰辛的历史,缅怀那些逝去的背影。 海外创业更是一幅看得见的历史,可以触摸得到沧桑。异国的流浪,孤身徘徊在梦想与现实之中,犹如一叶浮萍,漂泊漂泊。他们身处异国他乡,忍受排华法规的歧视,不断地适应社会,忍辱负重,自强不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用血和汗打造一个飘渺的梦想。现实的残酷让他们不得不停留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他们的梦想也就在那里发芽,扎根,一直到今天的蓬勃。尽管他们身在异国,他们仍是心系祖国,一张张泛黄的邮票,一颗颗牵挂的心。也许它们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面目模糊,但是一张张银信承载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绵绵的乡愁。海外创业,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梦想。 碧血丹心,这简单的四个字正是接下来这个馆的真实写照。馆内展现了海外华侨挺身而出,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挽救名族于水深火热中的重要史料。一颗颗碧血丹心,印证了华侨在中国近代的地位和价值,谱写了中国近代的新篇章,为中国的繁荣昌盛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侨乡崛起,清末民国时期,侨汇成了侨眷赖以为生的主要经济支柱,也是五邑华侨发展的命脉。一张张汇票牵动着华侨通报的思绪,沟通这片贫瘠的土地和海外的繁华的世界,这更是一种魂牵梦绕的乡情。这种源源不断的乡土情怀汇聚成一张张汇票,给这片土地注入新的血液,成就了侨乡的崛起,成就了今天的五邑。 五邑新篇,开启新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之改革开放,侨务政策的落实与创新,推动五邑华侨的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国家和各位华侨的共同努力之下,成就了今天的新篇。 华人之光,熠熠生辉。一张张古朴的照片述说着当代华人的不朽功勋。在这片沃土之上,孕育了一代代优秀的华侨。如今他们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照亮孤独,滋润贫瘠,书写着新的历程。但是他们的内心却不曾忘却“根植侨乡”这个信仰,身体流淌着中华的血液,呈现出来的爱国情怀却是不容置疑的,在各个领域做出的贡献,亦是不容忽视。华人之光,照亮一代代同胞,照亮世界。 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无法拭去的记忆此时犹如电影一般在我们的脑海中放映。正是

华侨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华侨博物馆有感 五邑华侨博物馆记载着五邑华侨华人创业奋斗的艰苦历史,也 展示了炎黄子孙的爱国救国的动人事迹。华侨博物馆承载着侨民历 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传递着不去的侨民精神。 位于江门市五邑华侨广场内的华侨博物馆,建筑面积约9000平 方米。整个展览分为金山寻梦、海外创业、碧血丹心、侨乡崛起、 侨乡新篇、华人之光等六个部分,馆内收藏内容丰富,是全国华侨 博物馆中最大的,其文物具有内容丰富、完整、珍贵、特殊等特点。目前,馆内实物收藏达2万多件,照片1000多张、图书资料、刊物2700多册(份)。 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梦想是梦与想的结晶。“金山 寻梦”是五邑华侨奋斗成功的梦想。他们劈风斩浪、无惧危险在异 国他乡为着梦想而行动。他们敢想敢做,勇于开拓进取,他们秉着 朴素的精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区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本着 一往无前的精神,向着梦想倔强地航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我们薪火相传。 脱贫致富是当时每一个人最想要的。“海外创业”讲述了五邑 华侨在异国他乡为事业拼搏的事迹。回顾历史,离开祖国独自奋斗 在异国他乡,海外华侨受尽了外国排斥、歧视、压迫,他们没有一 个强大的国家可以保护他们。一切的侮辱不能使他们屈服,“不为 五斗米折腰”,他们带有中华民族的血性,披荆斩棘,在创业的道 路上独自摸索前进,创就了一番事业,形成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 唐人街,涌现了许多华侨华人组织,弘扬了中华文化,承担起了传 递中华文化的使者,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 《过零丁洋》一书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奋斗在他国亦不忘忧祖国之忧。“碧血丹心”展示了海外华侨义士 救国的感人事迹。近代中国由于政治腐败,国家贫弱落后,受尽帝 国主义的压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沦为了帝国主义正向瓜 分的“蛋糕”。海外华侨不忘国家之耻,积极关注祖国的命运和发展。他们积极参与推动中国的政治活动,希望中国早日革除政治弊端,确立新的政治制度,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推动中国向民主化 发展,向现代化迈进。 在中国最贫弱之时,他们没有抛弃祖国。他们烙印着炎黄子孙 的印记,为了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他们或直接投身于 中国革命和抗敌的事业中,或慷慨捐资,甚至毁家纾难,为祖国尽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观后感(终审稿)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 馆观后感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观后感 这周的星期六早上,我们按学校的要求,全班一起参观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从学校北门出发,一路上同学们欢声笑语。不多时,我们便来到了五邑华侨广场正门,在右边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静静伫立着,似乎在等待我们的到来。我想,这座看起来其貌不扬的的建筑,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呢 带着疑问,我们踏进了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根在五邑"这几个大字,还有江门市的地图。是啊,一个人无论身在何方,离家多远,他的根都始终在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的水土养育我们,家乡的文化熏陶我们……这简单的几个字,告诉我们,江门华侨他们的根在这里,还有他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 接着我们进入了博物馆的第一部分"金山寻梦"。在这里,有十九世纪时的打铁铺,布匹店,葵叶加工铺和当时的小镇场景,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生活在贫穷与落后之中,这也为他们不畏风雨,远渡重洋,寻找掘金发财的梦想埋下了伏笔。相比于安守在落后的家乡,更多年轻人倾向于去国外挖金矿,他们希望通过努力拼搏可以改变命运,不再受穷。于是大批青壮年,被移民到东南亚,北美等地方,成为了当时的以劳动型的种植园及一些其他的以劳动为主的产业的主要开拓者。锡矿场,淘金谷,铁路工地,运河工地,种植园,到处都有华侨的身影。广大华工为资本国家的建设付出了无数汗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华工吃苦耐劳品质却换来了排华政策。华侨华人在异国

他乡受到了非人的不平等对待。这就是所谓的自由民主的资本国家对待落后国家人民的态度。落后就要挨打,受人冷眼。看着展台里他们使用过工具,还有栩栩如生的雕塑。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漂洋过海的无奈,受尽压迫凄凉,这也使我越发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对比之下,我也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在崛起。同时我为华侨们敢于为理想不断追求的勇敢而喝彩,为他们的自强不息与不怕艰苦感到无比的敬意。 整理一下思绪,我们来到了第二部分——海外创业,众多华侨们在他们侨居的国家和地区,努力奋斗,发挥聪明才智,进行艰苦创业。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开拓出唐人街经济新模式,各种华侨社团组织不断的发展,使华人的地位不断提升,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他们为我国的多元文化结构与各种民族文化的推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华侨在海外创业争取到了合法的权利。看着收藏在华侨博物馆的众多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各种形式的护照,航班广告……从那泛黄的纸张,工整的字迹,我仿佛看到了他们为生活忙碌奔波的身影。感谢他们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的贡献,中国的崛起不应忘记他们的功劳。 沿着指示,我们继续前进,来到了第三部分——碧血丹心。这是讲海外华侨时刻关注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并积极投身祖国的建设,希望帮助改革中国社会,实现民族独立,奠定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五邑华侨身在海外,但心系祖国,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们肩负着挽救民族危亡的使命,有的直接投身革命

五邑侨乡历史文化研究

五邑侨乡历史文化研究 ——五邑华侨移民和发展史以及爱乡情怀 摘要:五邑地区移民的历史悠久,据说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近代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五邑地区又经历了几次移民高潮,数量非常庞大,因此有海外国内两个“江门”之说,五邑地区是当之无愧的著名侨乡。 关键词:移民,海外发展史,爱乡情怀 近代初期的中国,积弱贫困,政治腐败,外敌入侵,民不聊生,为了寻找出路,五邑地区很多人选择了下南洋或者到旧金山淘金等。为了更深一步了解这段历史,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参观江门华人华侨博物馆,重走了一次“移民路”。刚走进博物馆,呈现在眼前的是“根在五邑”这四个金色大字,给人一种暖暖的乡情以及认同感和归属感。博物馆一楼有一艘模仿正在海上航行的运送华工的木船。走进里面,暗暗的,给人一种恐惧感,而当时华工们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被运往未知的远方的。在船的角落里坐着几个蜡像做的华工,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当时的状况,我从他们的神情里看不到丝毫的兴奋和向往,而是充满无奈,因为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人,只身到一个除了知道名字以外什么都不知道的地方,和家人相见无期,还有最糟糕就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安全到达那个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谁还会对未知的远方充满向往呢。 由于中国的积弱贫穷,五邑华工在国外的地位极低,处处受到排挤,像美国、加拿大等国都有排华法案。有些地方甚至写着“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侮辱性标语,华人在异国他乡被安排做一些最重、最危险的活儿,如修铁路、开垦荒地,挖矿等,有许多人都死在了这些工作上,或者落下了终生残疾,却人没有可怜他们。面对着外国的排华法案和种种非人的待遇,五邑华工并没有放弃,而是默默地忍受着,斗争着。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努力,终能闯出一片天地。五邑华工是坚韧的,智慧的。总能在逆境中找到生存之道,这是我在参观博物馆唐人街时的感受,五邑华工们依靠自己的手艺在异乡开始自己创业,如开理发店,开药店,开酒家等。甚至不少知识分子经营报社,为身在他乡的同胞服务,后来也为祖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从博物馆展示的资料上看,我觉得五邑地区的华工们是一群很不幸的人,被“卖猪仔”到海外,经历着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但同时又是一群很伟大的人。很多国家都应该感谢他们,他们的努力推动了所在国的发展,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下南洋”吧,这里所说的南洋指的是东南亚,五邑华工到达东南亚后主要从事开采矿山、种植庄园、修筑公共设施等繁重而艰苦的工作,为东南亚的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东南亚多地都留下了他们的印记,很多地方都建立华人博物馆和华人纪念碑以感谢他们的付出。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过太平洋战争,那有没有听过太平洋铁路呢?这条铁路被誉为世界铁路史上的一大奇迹,是第三次移民潮中五邑人和其他中国华工修建的,这些事迹记录在了美国内华达州的永久性华人纪功碑上,美国学者劳埃德曾经说过:“若没有中国人的帮助,我国的工业不可能那么早就奠定了基础。”

华侨博物馆

根在五邑,腾飞海外 ——观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有感美有强权无公理,囹圄吾人也罹辜。不由分说真残酷,俯首回思莫奈何。——题记 博物馆是一个地区人文、历史的凝聚,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家园。要想理清中国第一侨乡-江门的发展脉络,五邑华侨博物馆必然是首选之处。伴着蒙蒙细雨,在学长带领下我们130201班到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领悟侨乡文化,此行我获益良多,故撰此文以表内心澎湃之感。 金山寻梦 早期的华侨历史却是一部浸透泪水的苦难史,金山寻梦说得固然好听,东南亚、北美地区和加拿大等地成了五邑侨乡人民心中谋生的天堂。但是,回眸历史,我依稀看到无数青年在漂洋过海的契约上重重地按下自己的指纹,喜悦之情全都洋溢在脸上,孰不知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前方的路难走啊。馆中的蜡像活灵活现地展现者当年华人“卖猪崽”到海外的苦况,甚至还有华人在过海途中被活活打死。进入鹤山馆的海船,身置其中,大家感受了风浪中行驶的船舶的颠簸和摇晃,我个人更加感到船舶行驶中那种惊恐。窗外的海浪如同猛兽伸开獠牙向我们的先辈扑来,恐惧必然会侵占他们的内心。目睹种种反映先辈艰苦生活的见证,我渐渐明白到他们的屈辱的过去,以及到了小有发迹之后那份回到故里的强烈愿望,明白到为什么那些人将一生的财产拿回家建起了一座又一座的碉楼;明白到当年孙中山的革命得到了那么多海外侨胞的慷慨解囊;明白到侨乡先辈的捐资赠学所寄托的的深切期望。 五邑华侨在异国他乡,克服了自然环境的恶劣,适应着文化习俗的差异,顶住了排华法规的歧视,忍辱负重、自强不息,依靠自己坚韧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赚取血汗钱,努力实现自己的家庭和家乡富裕的梦想。 碧血丹心 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近代华侨的付出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独立。从卖子救国的郑炯潮,全额资助革命事业的司徒美堂,再到后来冯如、李是男等爱国华侨不断在近代涌现。背井离乡是无奈的,但他们从不怨自己的祖国母亲,当她处于危难,他们便义无反顾,不惜捐弃自己的钱财,甚至亲生儿子,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友人曾说,华博馆有两件镇馆之宝,是一个布袋、一件衣物。现在,它们就在我眼前了。我想,这个布袋,这套衣服,凝聚着华侨的灵魂。友人说得对,作为华博馆之宝,它们当之无愧。它们是华侨华人之宝,也是中华民族之宝! 远走天涯,为国效力等拳拳赤子之语,无一不敲打着敲打着参观者的内心,而参观者的思绪早就飘回那段风云变幻的时光,心想自己也能成为当中的一员。无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陈列艺术设计制作施工与布展精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陈列艺术设计、制作、施工与布展 工程项目[重新招标][标段1] 资格预审情况报告 广州市建设工程招标管理办公室: 由我单位广东省博物馆筹建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陈列艺术设计、制作、施工与布展工程项目[重新招标][标段1]招标项目,已委托中国远东国际招标公司(招标代理机构)在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组织进行公开招标,已经完成资格预审程序。现将资格预审情况报告如下:该工程于2008年1月14日至1月18日在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发布招标公告,于2008年1月17日至1月18日在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5号窗口公开接收投标报名。招标人在报名期间内共收到8家单位提交的资格预审材料。 我单位依照相关规定依法组建资格预审委员会。 资格预审委员会首先检查了8个投标申请资格预审资料文件的密封情况,全部投标人资料密封完好。 随后,资格预审委员会根据各投标申请人提交的资格预审材料对照招标公告规定的资格预审合格条件进行资格审查。结果如下:一、深圳市美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工程企 业业绩资料,不满足资格预审合格条件第5 条规定,不予通过 资格审查。 二、深圳市美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齐白石纪念馆陈列布展工 程、长沙市简牍博物馆陈列装修工程资格预审资料,没有提供 原件核对,不满足资格预审合格条件第5 条规定,不予通过资

格审查。 共有7 家投标申请人通过资格审查。 并确定了7 家正式投标人。 特此报告。 资格预审委员会签名: 招标人:广东省博物馆 联系人:吴武林 联系电话:83818023 招标代理机构:中国远东国际招标公司 联系人:陈卫民 联系电话:22269597 二00八年一月二十一日 附件一:资格预审结果一览表 附件二:资格预审委员会名单 附件三:企业\项目负责人业绩一览表 附件五:正式投标人一览表

近代五邑侨乡口供纸的内容与价值精选版

近代五邑侨乡口供纸的 内容与价值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近代五邑侨乡“口供纸”的内容与价值 张国雄 (五邑大学五邑文化与华侨研究所江门 529020) 摘要:口供纸是在美国实施排华政策时期五邑侨乡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移民文献,以台山、开平最多。这种“编写”的文献,有无真实的内容和价值?学术界尚缺乏具体的分析和讨论。本文通过对这种文献庞杂的内容进行梳理、分析,认为口供纸的内容: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虚中有实,假中带真。因此,是研究华侨华人历史和侨乡文化的重要文献。 关键词:口供纸真假价值五邑侨乡 我们曾经对“口供纸”产生的历史背景、种类和制作方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介绍[1],这些主要产生在五邑侨乡的“口供纸”,多数是为“冒名顶替”的新移民而特定编写的。那么,这些“编写”的内容,是否为真实的情形呢或者说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呢它有没有历史文献的价值呢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过讨论。本文将依据保存在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的部分台山口供纸,进一步就这些问题做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专家学者对这一重要历史文献的研究兴趣。 一,口供纸的内容结构 口供纸内容庞杂,大致由两部分组成。其主体是一问一答式简洁的问题设计,可以称为“主件”。其次,是与主件相关、印证主件真实性的“附件”。 (一)主件的结构 作为口供纸主件的一问一答格式化文字资料,基本上有“家庭、家族关系“、“相关事件”、“村落结构”、“村落环境”、“证人关系”、“移民”等几个方面。下面以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台山龙塘村《谭焯光口供纸》为例,做一具体的分析。 谭焯光于1908年在旧金山“唐山码头”最早的待审所接受了美国海关移民官员的询问,根据他保留在家乡的口供纸,为了应对海关移民官员的审查,移民美国,出国前,谭焯光集中对68个问题进行了准备。这些问题设计有如下几个方面, 1,家庭、家族关系 “汝果乜名?” “今年己多岁?” “汝乜年乜月乜日出世?” “汝父、母乜名?” “汝父亲有兄弟姊妹否?” “二叔谭洪均娶妻否?” “二叔今年有己多岁?” “三叔谭洪英娶否?” “母亲乃村人氏?” “母亲有兄弟姊妹否?” “祖父母乜名?” “汝自己有兄弟姊妹否?” “三个细佬果乜名?”

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参观心得

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参观心得 今天,在纺织服装学院的组织下,我们131206班的全体同学一起参观了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年华侨华人漂洋过海、艰苦创业的辛酸,以及他们情系家乡、为国奉献的情怀,我们每一个人都收获良多。 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坐落在江门市五一华侨广场内,筹建于2002年5月,2010年11月6日全面落成开放,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五一华侨华人博物馆由6个部分组成,分别为金山寻梦、海外创业、碧血丹心、侨乡崛起、五邑新篇和华人之光。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第一馆--金山寻梦。19世纪中期起,中国内忧外患日益深重,五邑地区人多地少,粮食短缺人民群众的生活日益艰难。而在此时,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先后发现金矿及随后的北美太平洋铁路修建,急需劳动力的消息传来,给生活艰难的人们带来了谋生的希望,于是在五邑乡村形成了奔向“金山”谋出路的共识。“父携其子,兄挈其弟,几于无家无之。”青壮年男子“谋食外洋者,十之七八。”他们漂洋过海汇入国际移民大潮,成为北美、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金矿、铁路、锡矿、种植园、农场的主要开拓者。五邑先侨在异国他乡,克服自然环境的恶劣,适应着文化习俗的差异,顶住排华法规的歧视,忍辱负重,自强不息,依靠自己坚韧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赚取血汗钱,努力实现使自己的家庭和家乡富裕的梦想。虽然有的人倒在了寻梦的旅途上,但是五邑先侨这种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精神却没有丢失,五邑先侨继续奋发自强,坚强的走在艰难的寻梦之路上,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第二馆的主题为海外创业,从艰难的排华岁月到二战后华侨逐渐向华人转变,一代代五邑华侨经历了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心路历程,他们在侨居的国家和地区,艰苦奋斗,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他们从修鞋匠、矿工、人力车夫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到拥有属于自己的农场、店铺、工厂,一路走来可谓是充满了辛酸和血泪。五邑先侨从无到有,通过自己的艰苦付出,在侨居的国家和地区开创出自己的辉煌事业。 第三馆的主题为碧血丹心,五邑先侨通过自己的艰苦付出收获成功,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他们仍不忘回报国家。而在这里我们见证见证了抗日时期一个以卖瓜子为生的华侨郑潮炯一段卖子救国的旷世义举。郑潮炯1904年生于广东新会县莲塘村许坑村,幼年在家乡务农,因家贫未接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便出洋谋生,先到香港,后转到北婆的山打根当小贩,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不久,郑潮炯的家乡传来了家乡沦陷、父亲被日机炸死的噩耗。无法回乡奔丧之际,他化悲愤为力量,决心把自己的全部力量奉献给抗战救亡。虽然,三个儿子尚不满8岁,但妻子全力支持他到外埠卖瓜子筹集义款,自己独力挑起了家庭重担。1940年,当第四个儿子出世后,郑潮炯和妻子商量后,决定以80元的价格把刚满月不久的儿子卖给山打根一位商人,并将所得悉数捐献出来。这宗“卖子救国”的义举轰动了整个婆罗洲。卖儿子后,郑潮炯继续他的卖瓜子筹集义款的工作。走遍了北婆各埠后,他又到了新加坡,又辗转到了马来西亚半岛各埠。从1937年到1942年初,他一个人就筹得18万多元。在吃饭只需一两毛钱的时代,18万是很大一笔巨款。虽然家人还是过着拮据的生活,但郑潮炯毫不犹豫地把18万多元捐赠给以陈嘉庚为主席的南洋华侨筹赈总会。这是一种多么热诚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永远歌颂和学习。 接着我们参观的是第四馆—侨乡崛起,海外侨居地是华侨们谋生的地点,家乡则是他们永远无法割舍的归宿地。他们的心愿就是要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使子孙后代不用再过漂泊异域、背井离乡的生活。他们关心家乡的情况,在家乡踊跃兴办公益事业,投资实业,兴办学校用以教育英才,建设医院用于救死扶伤,筑桥修路,传播文明。在华侨们的帮助下,五邑地区旧貌换新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邑地区与海外华侨社会形成了紧密的人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联系网络,侨乡社会已然成型。

五邑历史文化

五邑历史文化 广东省江门市所辖的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个区县市人文风俗基本一致,在海外有大量五邑藉的华侨并团结一致,素称“五邑”而闻名海内外。可以说,现在祖国内地江门市行政区域的确立,是建立在海外“四邑”籍侨胞的认同上,逐渐为国内政区划分所认可,并最终定型的。雍正十年(1732年)划新会县遵名都、新化都、古劳都等三都和开平县双桥都、古博都址山等地,新建鹤山县。显见,鹤山也是由新会县、开平县两县析地而置,便纵是言“四邑”,也是包括鹤山的。同理,赤溪厅是从新宁县地析出,便纵是言“四邑”,也是包括赤溪的。反而是现在的江门地区人,多认为“四邑”与“五邑”有别,那是因为江门地区存在两种粤语系当地口音,一是广府话、一是四邑话。四邑话流行的区域,恰恰在鹤山邑以外的台山邑、新会邑、开平邑、恩平邑,因此定名为“四邑话”。以文化的独特性而言,“四邑”的说法不能抛却,如果太多地强调“五邑”,很容易造成四邑方言的矮化,失去江门地区独有的特色,将是江门市的一大损失。“四邑”代表的是江门市独特的历史、语言、文化,再者说,既然“四邑”之广义,也能包含鹤山邑,又何苦“推陈出新”,广宣五邑之说呢?!若有不同之心,纵“五邑”亦不能使同;如有团结之心,言“四邑”亦不致分。今天的江门区,县级行政区已经不只五个。包括县级市四个: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县级区三个: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而却没有改用七邑之说,似乎五邑大学的名称赶不上江门行政区域的调整,倒不如称为四邑大学,更能体现江门市所独有的地域文化。鹤山邑既也是从四邑之中分出,就不应该认为“四邑”没有包含鹤山的可能性。 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侨乡,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美誉。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现已达376万,分布在全世界五大州107个国家和地区。江门五邑籍华侨、华人中,分布在亚洲地区的占20%,美洲占70%。 近年来,江门市大手描绘蓝图,不断加大城建资金投入,陆续完成一批重大城建项目,包括有:东湖公园、东湖广场、五邑华侨广场、院士路、长堤风貌街、釜山公园、玉湖公园、体育公园、名人广场、冈州广场等,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到了江门,最不可不看的就是遍布在乡间、竹林间的碉楼。在成片开阔的绿色稻田里,弯曲的小河缓缓流过,密实挺拔的竹林中坐落着风格各异的碉楼,每一座碉楼的都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寻迹碉楼,就像打开一幅幅侨乡画卷,走进一幕幕历史往事。 除了碉楼以外,江门山水园林比比皆是。最新评出的江门侨乡八景是:江门东湖公园的“东湖倩影”、新会天马村的“小鸟天堂”、新会圭峰山风景区的“圭峰叠翠”、台山上下川岛海滨旅游区的“川岛风情”、开平塘口镇的“立园春晓”、开平的“碉楼奇观”、恩平的“温泉仙境”、鹤山大雁山风景区的“雁影波光”等。 到了江门,最不可不看的就是遍布在乡间、竹林间的碉楼。在成片开阔的绿色稻田里,弯曲的小河缓缓流过,密实挺拔的竹林中坐落着风格各异的碉楼,每一座碉楼的都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寻迹碉楼,就像打开一幅幅侨乡画卷,走进一幕幕历史往事。除了碉楼以外,江门山水园林比比皆是。最新评出的江门侨乡八景是:江门东湖公园的“东湖倩影”、新会天马村的“小鸟天堂”、新会圭峰山风景区的“圭峰叠翠”、台山上下川岛海滨旅游区的“川岛风情”、开平塘

传承华侨精神

传承华侨精神 尊敬的各位市民: 你们好! 岁月流金,龙腾盛世。江门是中国第一侨乡。长期以来,我们侨乡人曾有一句知心话:“无侨不富,无侨不快,无侨不机。”众所周知,五邑地区的华侨同胞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为公益事业,为家乡建设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放眼望去,那一座座高楼大厦、一条条桥梁道路、一间间学校医院……其背后都留有华侨捐资的身影,都积淀着那份沉甸甸,金灿灿的华侨精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视察江门,对江门提出了“学习华侨精神,发挥华侨优势,争创改革开放新优势”的要求,他用“进取、勤劳、开放、包容”八个字来准确概括华侨精神的内核,并指出这样的精神正是现阶段我们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再上新台阶所必须的精神。 积极进取,奋发图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进取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绵延不绝的核心动力,是一个地区发展繁荣、奋发有为的灵魂所在,也是无数先侨的立足异乡砥砺前行的生动写照。早在百余年前,我们的祖辈怀着不甘人后、建功立业的进取心,冒死漂洋过海,他乡寻梦,一步步在异国他乡扎稳脚跟。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孕育出众多杰出的华人。而现在的“十二五”时期是我市争先进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该破除贪图安逸、依赖保守的思想,积极进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建设幸福侨乡出一份力。 勤劳拼搏,锲而不舍 勤劳是华侨精神的基石,也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正是因为五邑华侨在那坚守勤劳节俭的致富理念,付出比别人多,方能有更多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江门五邑现已创造了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治安良好的良好局面。但是,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相比,江门的经济整体实力仍然不够强,汪洋书记在2008年视察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时,就被早年五邑华侨靠勤劳双手在海外艰苦创业的事迹深深打动,“今天的五邑人还能保持先辈这种闯劲和韧劲吗?还能吃这种苦吗?”书记的发问更应成为一种鞭策。所以,我们应剔除消极懒惰思维,用勤劳的双手去耕耘、去创造。唯有勤劳最光荣。 扩大开放,胸怀包容 当华侨们走出国门,将自己创造财富的经验、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先进制度、现代科技等带回中国,并倾力支持家乡及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同样,我们也要紧紧把握住当今这个良好的发展机遇,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脚步,面向埠外,广纳兼收域外文明,善取别人之长,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时俱进,努力寻求经济、文化、信息、人才等各类要素在我市的集聚。 时代巨轮不断向前迈进,华侨精神的精髓更应根植于你我心中。让我们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学习华侨精神,传承华侨精神,为建设和谐江门,幸福江门作出贡献! 祝各位市民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市民:周龙源 2012年7月29日

参观五邑华侨博物馆有感

参观五邑华侨博物馆有感 当我来到五邑华侨博物馆门前时,心情激动不已,感慨万千,似乎已被博物馆的深厚所触动。这次的参观的确使我获益良多。 五邑华侨博物馆分为六个馆,可以概括为:金山寻梦,海外创业,碧血丹心,侨乡崛起,五邑新篇,华人之光。 老侨民离乡背井来到大洋的那一头,过着困苦潦倒生活,在外劳碌半生,以致满面沧桑。金山寻梦之旅,埋葬了多少青葱的年华,这又是一种多么无奈的沧桑;但是它同时使一些人脱颖而出,功成名达。历史犹如一条涛涛不绝的河流,埋葬心酸和孤独,是非成败转头空。如今我们站在如此的高度,俯瞰繁华,这都是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堆砌起来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铭记那段艰辛的历史,缅怀那些逝去的背影。 异国的流浪,孤身徘徊在梦想与现实之中,犹如一叶浮萍,漂泊漂泊,忍受排华法规的歧视,自强不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用血和汗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打造一个飘渺的梦想。现实的残酷不得不迫使他们留在异乡,他们仍是心系祖国,一张张泛黄的邮票,一张张褪色的银信,一颗颗牵挂的心,承载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绵绵的乡愁。海外创业,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梦想。 碧血丹心,正是司徒美堂、冯如、邓荫南、陈少白、李是男、黄三德、郑潮炯等一大批爱国华侨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挽救名族于水深火热中烈士们的真实写照。海外华侨时刻关注着民族的危亡,勇敢地挺身而出。他们义无反顾地用汗水和热血,甚至可贵的生命,为中国的繁荣昌盛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侨乡崛起,清末民国时期,五邑华侨梦想着要建设自己的家乡,使子孙后代不再到处漂泊异乡,背井离乡,妻离子散,这种源源不断的乡土情怀汇聚成一张张汇票,给这片土地注入新的血液,成就了侨乡的崛起,成就了今天的五邑。当年,侨汇成了侨眷赖以为生的主要经济支柱,也是五邑华侨发展的命脉。如今,五邑地区与海外华侨社会形成了紧密的人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联系网络,侨乡社会已经形成。 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五邑地区迎来了新的篇章,侨乡移民越来越频繁,扩展了海外五邑移民的分布范围,更促进了五邑事业的进一步飞腾发展。对此,我不禁感叹,五邑华侨为五邑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华人之光,熠熠生辉。一张张古朴的照片述说着当代华人的不朽功勋。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国爱乡、创业拼搏、开放兼容、崇文乐善、文明进步的五邑人传统和精神。在这片沃土之上,孕育了一代代优秀的华侨,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卓越的成就,推动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蓬勃发展。他们呈现出来的侨乡情感,爱国情怀是不容置疑的,更为世人所敬仰! 在这默默的心灵对话中,我感受到血泪奋斗是侨乡历史的底色,家乡、祖国的荣辱兴衰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内心。五邑华侨行走在中外文化碰撞的历史长河,承载着中华传统的烙印,融入异质的文化环境,作为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为居住国多元文化的格局丰富了色彩,在家乡传统文化的空气中注入外来文化的清新,其贡献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 这次心灵的对话,给我带来了心灵的洗礼,带来了内心对华侨的崇敬,让我们由衷地向五邑华侨华人致敬!

五邑侨乡史

五邑侨乡文化的概况 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蕴育出乡土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乡者,故乡也,土者,民间也。吾乡吾土,是故土,是老家。数字化的今天,世界风云变幻。现代都市人于历史留下的印痕已无可言说。老村、古镇、旧宅、败祠、发黄的族谱,或可引发人们对乡土中国的思索。本书旨在介绍中国民间传统的地域文化。以图文随记的形式,向大众传播中华本土文化之精髓,复苏久远的历史场景。为探究历史传承、反思历史文化变迁的人们,开辟一片传统文化的博物馆,乡土社会的史书库。亦借此呼吁:保护我们的民间文化!珍视我们的历史! 五邑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元体,不仅仅是侨乡文化,但是,最能显示五邑文化特质、最集中体现了五邑文化精髓的,还是侨乡文化。 一、侨乡的历史: 江门五邑人出洋史可追溯到唐代,唐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已有新会人随阿拉伯商人往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自此之后,一批又一批的五邑人陆续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江门市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同潮汕和闽南地区并称为全国三大侨乡。据最新的侨情调查统计,江门五邑旅居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00万多人,遍布全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多数分布在北美洲和中美洲,侨胞在海外繁衍生息,为居住国的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侨乡的地域: 江门市,约形成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五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著名侨乡的首府。江门市区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早在元末明初,这里便形成墟集。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因商贸而兴盛,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贸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带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1904年,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设江门北街海关,为广东八大关之一。西方近代工业与文化也随之引入和发展。1925年,江门定为省辖市。1931年撤销市建制,复归新会县辖。1949年10月23日江门解放。1951年1月江门改为省辖市。后又分属过粤中行署、肇庆专区、佛山专区管辖。1983年,江门市定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和阳江、阳春7县。1988年,阳江、阳春分出另设阳江市。1992年至1994年五县先后撤县设市,由江门市代管。2002年9月,新会撤市设区。新会区辖原县级新会市的会城镇、大泽镇、司前镇、沙堆镇、古井镇、三江镇、崖门镇、双水镇、罗坑镇、大鳌镇、睦洲镇,区人民政府驻会城镇,将原县级新会市的棠下镇、荷塘镇、杜阮镇划归江门市蓬江区管辖。江门市现辖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及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个县级市,辖区范围俗称"五邑"。共同的历史,同出一宗的地缘人缘,加上海外对五邑的影响,使江门五邑展现出丰富的民俗风情。2008年,江门及下辖各市城市建成区总面积198.87平方公里,其中江门市区(蓬江、江海、新会)城市建成区面积108.62平方公里。 三、侨乡的经济: 侨乡人民生活普遍比较安稳,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也产生了一些资本家,形成了一些华商家族经济,但大多是中小业主。五邑籍华侨华人经过几十年的艰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观后感 陈书明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观后感 140707 陈书明这是一段意义深刻的旅程,让人思考,让人震撼。 ----题记周六,早晨九点,7班的我们在校门口集合完毕,准备出发。冬日的早晨,大学校园还是那样一如既往的宁静。 有说有笑,一行人出了校门,大步行走在路上。阳光照在我们的身上,明亮而温暖,映衬出我们的朝气。抬头看了看天上的云朵,我开始疑惑,今天的旅程会是怎样,而我又会看到些什么。是一件件的历史文物?还是大段的人物故事?我是否会觉得无聊?我不知道。当时的我有的只是疑惑和期待。不知不觉,我们到了华侨广场,博物馆已在眼前。 穿过前门,我们进入到了博物馆,开始了参观之旅。一进门,我们在博物馆的第一部分:金山寻梦。 让我们先看回到19世纪中期,那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日益深重,百姓生活愈加困难。于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受到海外的吸引,许多五邑乡村的年轻人漂洋过海去到北美,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地方追寻梦想。然而,他们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他们忍受着恶劣的交通环境,被迫挤在拥挤的船舱中远渡重洋。到岸之后,还得忍受着水土不服和恶劣的环境甚至是其他人的歧视,干着最普通最辛苦的工作来赚取血汗钱。出洋寻梦,许多人为之丧生,但那时的他们没有得选择,那时的他们只有选择接受,选择适应。一部金山寻梦的华侨史是一部交织着血与泪的发展史,当中的辛酸不是简单的话语所能表达的。然而,如同其他地方的华侨一样,靠着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五邑先侨在异国他乡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在海外站住了脚。 时间回到现在,我走在金山寻梦的展厅,体会着华侨曾经的辛酸:墙上贴着

一曲华工歌谣,开头便是:目前难糊口。的确,这便是许多华侨出洋的原因,这是他们的那个时代无奈,迫使他们即使明知凶多吉少也要拼命一搏。墙上贴着几张当时的招工启事,向人们描绘着看似美好的未来,然而,我们都清楚,这其实就是哄骗华工,把华工的“卖猪仔”的谎言罢了。但当时的他们,已是山穷水尽,几乎无路可走。 我陷入沉思,心情也随之沉重,出生侨乡的我了解这样的历史,也明白当时的残酷,当这些文物在一次展览在我眼前的时候,曾经的思考又再一次浮现在脑海:当时的人们生活难以继日,现在的我们至少生活安定,当时的人迫不得已无路可走,如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现在的生活? 走上台阶,继续向前,在我眼前的是一个19世纪60年代五邑侨乡的小镇布景。布景很简单却很精致。理发摊,打铁铺,食肆,布行,葵叶加工铺等等一应俱全,仿佛真的带我们回到了上个世纪,那时的中国国家落后,百姓贫穷。 继续向前,我们登上了一艘船的模型,船不时摇晃,模拟在海上航行的场景,使我有些眩晕。当时出洋需要几个月不止,是否会有人受不了?怎么办?我不知道,但他们没得选择。我看到一个围栏围起的小角落,里面坐着几个出洋华侨的蜡像,他们坐在一起,地上摆着一个木桶和几副碗筷-----这便是当时出洋华侨们真实面临的场景,贫穷和落后使他们不得不踏上未知的旅程去面对未知的挑战。与其说是挑战,不如说是艰险,因为对当时极大多数人来说,没人知道他们将会面对什么。然而,如同我所心情沉重的,他们唯有忍受。 继续,继续,我走下船,仿佛当年的华人劳工,我看到的是华人在海外各地的场景。在东南亚,在美国,在矿厂,在种植园,在铁路,许许多多的地方,到处都有华人的身影。经过了长久的艰险他们终于踏上未知的土地,用他们的双手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观后感 经济管理学院通信工程 160117班 3116003459 邹俊康 回顾历史星空,古今多少往事,在学院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五邑华侨博物馆。 我好奇,内心带着小激动,我踏进了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根在五邑"这几个大字。就这四个"根在五邑"的字,述说了每一个背井离乡的人不管身在何方,离家有多远,他们的根都一直都在自己的故乡。他们一直心系自己故土,因为他们的故乡的水养育自己,故乡的土地养育自己,故乡的文化熏陶我们的思想。这简单的几个字,告诉我们海外的华侨,他们的根在这里,还有他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 接着我们进入了博物馆的"金山寻梦"。在这里有十九世纪时的打铁铺,布匹店,葵叶加工铺和当时的小镇场景,体现了当时的人们生活在贫穷与落后之中,他们不甘于目前贫穷与落后的现状,所以他们不畏风雨,远渡重洋,寻找掘金发财的机会。相比于安守在落后的家乡,更多年轻人倾向于去国外挖金矿,他们希望通过努力拼搏可以改变命运,不再受穷。锡矿场,淘金谷,铁路工地,运河工地,种植园,到处都有华侨的身影。华乔工人为资本国家的建设付出了汗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吃苦耐劳品质却换来了排华政策。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受到了非人的不平等对待。这就是所谓的自由民主的资本国家对待落后国家人民的态度。落后就要挨打,受人冷眼。看着展台里他们使用过工具,还有栩栩如生的雕塑。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漂洋过海的无奈,受尽压迫凄凉,这也使我越发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对比之下,我也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在崛起。 沉寂在海外华人受尽欺凌的思绪中的我,渐渐来到了海外创业的展览,可以看出华侨们在他们侨居的国家与地域,努力奋斗,艰苦创业,用自己的智慧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街道,开拓出中国华人的经济模式,使华人的地位不断提升,影响力渐渐提高。他们为我国的民族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以后的华侨在海外创业争取到合法的权利。目睹着收藏在华侨博物馆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各种各样的护照,航班广告,从那泛黄的纸张,我脑海里瞬间浮现了他们为生活忙碌奔波的身影。

五邑华侨博物馆参观心得

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参观心得今天,我们宿舍全体人员到了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参观,我获益良多,故借此机会写下这篇参观心得。 这个博物馆分为六个馆。我们必须先从前门拿了票,一直从头到尾地走到后门,中途是不能回头的。而我们还在后门前的留言簿中写下我们的话语。 第一馆是金山寻梦,主要是讲述19世纪中期,我国内忧外患,美国、加拿大先后发现金矿以及随后的北美太平洋铁路修建而急需劳动力的消息传来,在五邑侨乡形成了奔向“金山”谋生的共识。青壮年男子“谋食外洋者,十之七八”,他们漂洋过海汇入国际移民大潮,成为北美、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金矿、铁路、锡矿、种植园、农场的主要开拓者。 五邑华侨在异国他乡,克服了自然环境的恶劣,适应着文化习俗的差异,顶住了排华法规的歧视,忍辱负重、自强不息,依靠自己坚韧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赚取血汗钱,努力实现是自己的家庭和家乡富裕的梦想。金山的名字很好听,但迅猛的过程却是艰辛的,看后令人感到心酸。 但我也不禁为他们有这一伟大的理想而喝彩,为他们的勇敢与艰苦而感到佩服,而我只能带着这种羡慕与佩服的心情继续前进,力求观看更多,了解更深刻。随后,我们便到了第二站。

第二馆是海外创业,主要是讲述从艰难的排华岁月到二战后华侨逐渐向华人转变,一代代五邑华侨经历了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心理历程,他们在侨居的国家和地区,艰苦拼搏,形成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社区,培育出唐人街经济模式。各种华侨社团组织应运而生,争权益、办报纸,创学校、演粤剧、赛龙舟......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为推动侨居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多元文化结构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战爆发后,广大华侨青年踊跃参军,与各国人民一起迎来了反法西斯的胜利,为华侨在海外创业争取到了合法的权利。 此外,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华侨不同时期在不同国家的各种形式的护照,还有各乡镇张贴的前往世界各地的航班广告,这些都说明了出洋是当时华侨的一种普遍现象。很多华侨在南美洲用血汗和生命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但自己却成为牺牲品。 我不禁为他们的壮举而喝彩:您们才是最棒的,您们真行!我带着心里的敬仰来到了第三站。 第三馆是碧血丹心,主要是讲述近代以来,海外华侨关注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甚至直接参加中国的政治活动,希望帮助改革中国社会,实现民族独立,奠定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