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教版数学七下教学计划(精品)

浙教版数学七下教学计划(精品)

浙教版数学七下教学计划(精品)
浙教版数学七下教学计划(精品)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8年3月4日

一、指导思想

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要求全体公民都有数学意识,掌握基本知识技能,会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符合实际的问题。需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归类、类比、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渗透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等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自尊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知识。认真执行教学方针,遵循教学原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班级及学情分析

本人执教的七(3)班男18人,女20人,七(4)班男21人,女18人, 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来看,学生成绩相对均衡,两极分化不是很明显,但是学优生不够拔尖,而且成绩不够稳定。优秀率在年段中还可以,90分以上的比例在段里是中等。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而学习困难学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得较差,数学知识上一些基本的内容还很模糊,课堂上参与度不高,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上学期有一部分同学还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很弱,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学习习惯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培养还不够理想。本学期要继续发挥其有利的一面,表扬和鼓励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对思考规律的小结,及时复习、总结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课堂上专心致至的听讲,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尚需进一步训练与培养。

三、教学内容分析

第1章平行线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平行线的概念和画法;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平行线的判定和平行线的性质。在推理判断能力方面和七上第6章一样,保留实验几何的一些特点,但对推理判断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第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应用,以及“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在解决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中有较多的应用,通过消元把多元化归为一元的思想方法能使学生获得解决多元问题的经验,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方程等代数知识有较大的帮助。

第3章整式的乘除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幂的运算法则、整式的乘法和整式的除法。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过整式的加减。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学完了整式的四则运算。整式的四则运算在整个“数与代数”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式分解、分式等概念都是在整式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分解因式以整式的乘法为依据,分式的运算最终都归结为整式的运算,整式的运算时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和工具。另外,整式的运算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也有着许多直接的应用。

第4章因式分解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因式分解概念、方法以及简单应用。因式分解是整式的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它和整式的乘法,尤其是多项式的乘法练习十分紧密。因式分解的几种基本方法都是直接依据整式乘法的各个法则和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又是分式的化简、运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基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5章分式

本章的内容是分式及其运算和分式方程。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又许多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式整式所无法表示的,分式也是描述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数学模型。作为代数工具之一的分式及其运算和分式方程式今后继续学习代数运算、统计、概率等的重要基础。

第6章数据域统计图表

本章主要内容有抽样、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扇形统计图,频数统计表和频数直方图。本章是小学统计内容的延续和深化。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这些内容在小学已经学过,本章不可能不涉及,但当这些内容再现时,教科书会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要求学生理解、掌握这些内容。扇形统计图及其画法则是新增的内容。频数与频率能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是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的重要基础。由于频数与频率内容的编入,使统计图表的内容增加了新的内涵,对统计图表的制作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教学目标分析

第1章平行线

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意义;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体会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会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第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认识对给定的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的值,另一个未知数有一个确定的值,用列表的方法表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多个,了解两个未知数(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了解二元一次

方程组的意义,会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第3章整式的乘除

了解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进行简单的正整数指数幂的计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

乘法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4)会推导乘法公式:

2

2

)

)(

(b

a

b

a

b

a-

=

-

+;

2

2

22

)

(b

ab

a

b

a+

±

=

±,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了解零指数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了解整数指数范围内幂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同底数幂相除的运算。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仅指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或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第4章因式分解

通过探索因式分解的过程,比较和整式乘法的联系与区别,体会事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从而初步接受对立统一观点。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会判别各项的公因式,掌握添括号法则,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3. 会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分解因式(指数是正整数)。4. 通过对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逆向变形及将一个整式看做“元”进行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预见等能力,进一步体会换元思想,提高处理数学问题的技能。

第5章分式

1. 了解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会进行约分和通分。

2. 能进行简单分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3. 能进行简单分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 能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体会验根的必要性。

5. 能利用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

1.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

2. 了解全面调查、抽样调查的意义和相关概念。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

3. 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和统计表。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体会统计图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通过实例,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能画频数直方图,能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涵的信息。初步体会样本的频数分布可以用来估计总体的数据分布。

五、各章重难点分析

第1章平行线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继续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特别是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有着直接关系。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必然涉及一些演绎推理,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是重要的一环。所以本章的重点是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对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学生容易吧两者混淆起来。那些既需要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又需要用平行线的性质来进行推理判断的几何问题,表述较长,较难理顺因果关系,是本章教学的主要难点。

第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

凡需要先将方程变形,再代入消元或加减消元的方程组的解法学生不易掌握。运用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涉及的问题情境往往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本章的难点。

第3章整式的乘除

整式的乘法和除法是进一步学习因式分解、分式及其运算等代数知识的重要基础,并且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有许多直接的应用,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多项式乘多项式运算过程比较复杂,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概念比较抽象,是本章的难点。第4章因式分解

本章教学的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方法。

综合运用若干种方法分解因式是本章教学的主要难点。

第5章分式

本章重点是分式及其运算。这是因为分式及其运算不仅在生活生产实际中应用广泛,而且对今后的代数学习有较大影响。分式方程的概念也是建立在分式概念的基础上的,而解法涉及等式的变形,因此它在本章的地位仅次于分式及其运算。

分式的异分母加减运算过程比较复杂,分式方程变形可能产生增根,学生较难理解,这些都是本章的主要难点。

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

任何统计活动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扇形统计图是小学尚未学习过画法的一种重要统计图。频数和频率是描述数据分布的基本概念,这些内容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数据的分组、制作频数表和频数直方图的过程比较复杂,是本章主要难点。

六、教学方法及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专研教材,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编写、教学情境设计和例习题安排的意图,把握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

过程性目标,以及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培养目标。

2.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创设教学情境。对每一个目标都要有相应的内容、过程,或相应的措施加以落实,反之所用的每一个教学内容(包括例习题)、创设的每一个教学

情境都要体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并突出重点。

3.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运用,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

4.在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活动中,要关注数学本质。数学活动之后,要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归纳、小结活动中隐含的或发现的数学规律,让学生真真体验和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5.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包括不同观点、质疑等,教师要耐心倾听,并引导学生讨论。特别要关注生生交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让同伴听懂,以及理解和听懂同伴表达的数学思想,并鼓励生生之间开展辩论式的讨论。

6.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单纯关注问题解决与否、答案对与错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思考的,要善问“你是怎么想的”。

7.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生生间的相互评价,关注学生对解题思路的回顾和自我纠错能力的培养,要给学生自我纠错和相互启发纠错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我反思及

辩论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

8.尊重个体差异,面向有差异的全体学生。要给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要为他们设计合适的数学问题,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并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

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们的学习,由此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

信心。对学有余力且有数学爱好的学生,要为他们设计进一步学习探索的问题和具有一定

挑战性的问题,帮助他们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9.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数学规律的工具。指导学生在理解算理和掌握基本计算的基础上,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和简单数学规律的探索。有条件的学校要让学生自己

动手,利用计算机的直观形象及其数形结合的便捷性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10.树立新的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补充和加工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七、进度安排: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数

1 3月2日-3月8日 2.1二元一次方程 1

2 3月9日-3月15日 2.2二元一次方程组

2.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5

3 3月16日-3月22日 2.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2.5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第2章复习

5

4 3月23日-3月29日 3.1同底数幂的乘法

3.2单项式的乘法

5

5 3月30日-4月5日 3.3多项式的乘法

3.4乘法公式

5

6 4月6日-4月12日 3.5整式的化简

3.6同底数幂的除法

3.7整式的除法

4

7

4月13日-4月19日第3章复习

第1章复习

5

8 4月20日-4月26日 4.1因式分解

4.2提取公因式

4.3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

5

9 4月27日-5月3日第4章复习

期中复习

4

10 5月4日-5月10日期中考试 3

11

5月11日-5月17日5.1分式

5.2分式的基本性质

5.3分式的乘除

5

12 5月18日-5月24日 5.4分式的加减

5.5分式方程

5

13 5月25日-5月31日第5章复习

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

14 6月1日-6月7日 6.2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6.3扇形统计图

6.4频数与频率

5

15 6月8日-6月14日 6.5频数直方图

中考

5

16 6月15日-6月21日端午节放假 4

第6章复习

17 6月22 日-6月28 期末复习 5

18 6月29日-7月5日期末考试 5

浙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集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及有理数的分类; 2 .能辨别正、负数,感受规定正、负的相对性; 3 .体验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概念 难点:建立正数、负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数学抽象思维一次重大飞跃。 三、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它是一门研究数的学问.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 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 4.87、…… 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 (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负数概念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运进”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 同学们能举例子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 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 教师小结:同学们成了发明家.甲同学说,用不同颜色来区分,比如,红色5℃表示零下5℃,黑色5℃表示零上5℃;乙同学说,在数字前面加不同符号来区分,比如,△5℃表示零上5℃,×5℃表示零下5℃…….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就曾经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古时叫做“正算黑,负算赤”.如今这种方法在记账的时候还使用.所谓“赤字”,就是这样来的. 现在,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简明地表示出来了.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 教师讲解: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强调,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并指出,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性质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字前面,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三)介绍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1.给出新的整数、分数概念 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过去我们说整数只包括自然数和零,引进负数后,我们把自然数叫做正整数,自然数前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整数,因而整数包括正整数(自然数)、负整数和零,同样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 2.给出有理数概念

2020年整理七下数学计算题100道.doc

2. 8/9 × 15/36 + 1/27 3. 12× 5/6 – 2/9 ×3 4. 8× 5/4 + 1/4 5. 6÷ 3/8 – 3/8 ÷6 6. 4/7 × 5/9 + 3/7 × 5/9 7、(—5)÷[1.85—(2—4 31)×7] 8、 18÷{1-[0.4+ (1-0.4)]×0.4 9、1÷( 61-31)×6 1 10、 –3-[4-(4-3.5× 31)]×[-2+(-3) ] 11、 8+(-4 1)- 5- (- 0.25) 12、 99 × 26 13、 (3.5-7.75-4.25)÷1.1 14、|])21((|31)322(|)2(41[|)116(21523---÷-?-+---- 15、1361175413622 7231++-; 16、20012002200336353?+?- 17、()5.5-+()2.3-()5.2---4.8 18、 18、()8-)02.0()25(-?-? 19、21+()23-?? ? ??-?21 20、81)4(2833--÷- 21. 5/7 × 3/25 + 3/7 22. 3/14 ×× 2/3 + 1/6 23. 1/5 × 2/3 + 5/6 24. 9/22 + 1/11 ÷ 1/2

26. 45 × 2/3 + 1/3 × 15 27. 7/19 + 12/19 × 5/6 28. 1/4 + 3/4 ÷ 2/3 29. 8/7 × 21/16 + 1/2 30. 101 × 1/5 – 1/5 × 21 31.50+160÷40 (58+370)÷(64-45) 32.120-144÷18+35 33.347+45×2-4160÷52 34、=+-0)35( 35、=-+)85(78 36、)3()26()2()4()14(-+++-+-++ 37、)15()41()26()83(++-+++- 38、)2.0(3.1)9.0()7.0()8.1(-++-+++- 39、)3 26()434()313(41-+++-+ 40、=+--)15()14( 41、=---)16()14( 42、=--+)9()12( 43、=+-)17(12 44、=+-)52(0 45、=--)11(108 46、=+-)3.2(8.4 47、=--)2 13(2 48、)5()]7()4[(--+--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1,1.2,﹣2,0中,负数的个数是() A.2 B.3 C.4 D.5 2.向东走100米记作+100米,﹣80米表示() A.向西走100米 B.向南走80米C.向西走﹣80米D.向西走80米 3.若规定收入为“+”,那么﹣100元表示() A.收入了100元 B.支出了100元 C.没有收入也没有支出D.收入了200元 4.几个小球沿东西方向运动,规定向东为正,若A球走了﹣7千米,那么表示在A球西边的小球所对应的位置应该是下列中的() A.﹣3千米B.+2千米C.0千米D.﹣9千米 5.质检员抽查零件的质量,超过尺寸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抽查了四个零件,结果如下.质量最差的零件是() A.+0.10mm B.﹣0.05 mm C.+0.15mm D.﹣0.11mm 6.下表是陕西四个城市今年二月份某一天的平均气温,其中平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城市西安宝鸡延安汉中 气温(℃)0﹣1﹣43 A.西安 B.宝鸡 C.延安 D.汉中 7.一种面粉的质量标识为“25±0.20千克”,下列面粉中合格的是() A.25.30千克B.24.70千克C.25.51千克D.24.82千克 8.生产厂家检测4个篮球的质量,结果如图所示,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其中最接近标准质量的篮球是() A.+2.5 B.﹣0.6

C.+0.7 D.﹣3.5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负分数一定是负有理数 ②自然数一定是正数 ③﹣π是负分数 ④a一定是正数 ⑤0是整数 A.1个B.2个C.3个D.4个 10.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我们记作+701,那么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可记作()A.259 B.﹣960 C.﹣259 D.442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在知识抢答中,如果用+10表示得10分,那么扣20分表示为. 12.向东行驶3km记作+3km,向西行驶2km记作. 13.一种零件的直径尺寸在图纸上是30±(单位:mm),它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30mm,加工要求尺寸最大不超过mm. 14.在数1,2,3,4,5,6,7,8前添加“+”或“﹣”并依次计算,所得结果可能的最小非负数是. 15.如果+8%表示“增加8%”,那么“减少10%”可以记作. 16.某种零件,标明要求是φ:20±0.02 mm(φ表示直径,单位:毫米),经检查,一个零件的直径是19.9 mm,该零件(填“合格”或“不合格”). 17.在数+8.5,﹣4,﹣0.8,﹣,0,90,﹣,﹣|﹣24|中,不是整数.18.某校办印刷厂今年四月份盈利6万元,记作+6万元,五月份亏损了2.5万元,应计作万元. 19.在,0,﹣0.010010001…,π四个数中,有理数有个. 20.一次考试中,老师采取一种记分制:得120分记为+20分,那么96分应记为,李明的成绩记为﹣12分,那么他的实际得分为.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期末经典测试卷含答案

2016学年度七下数学期末经典测试卷 注意事项:本卷共26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精心选一选(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计算(-0.25)2014×(-4)2015的结果是() A.-1 B.1 C.-4 D.4 2.方程■x-2y=x+5是二元一次方程,■是被墨迹盖住的x的系数,请你推断■的值属于下 列情况中的() A.不可能是-1 B.不可能是-2 C.不可能是1 D.不可能是2 3.PM2.5是大气压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为() A.0.25×10-5 B.0.25×10-6 C.2.5×10-5 D.2.5×10-6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a-2=1 2a B. -2a2=4a2 C.2a×3b=5ab D.3a4÷2a4= 3 2 5.如果把 3x x y + 中的x,y都扩大10倍,那么这个分式的值() A.不变 B.扩大30倍 C.扩大10倍 D.缩小到原来的 1 10 6.为了了解我校1200名学生的身高,从中抽取了200名学生对其身高进行统计分析,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 C.200名学生是抽取的一个样本 D.每个学生的身高是个体 7.化简:( 1 3 x- - 2 1 1 x x + - )﹒(x-3)的结果是() A.2 B. 2 1 x- C. 2 3 x- D. 4 1 x x - - 8.若方程 7 6 x x - - - 6 k x - =7有增根,则k的值为() A.-1 B.0 C.1 D.6 9.若方程组 4 5 x ax by = ? ? += ? 的解与方程组 3 2 y bx ay = ? ? += ? 的解相同,则a,b的值是() A. 2 1 a b = ? ? = ? B. 2 1 a b = ? ? =- ? C. 2 1 a b =- ? ? = ? D. 2 1 a b =- ? ? =- ? 10.如图,AD平分∠BDF,∠3=∠4,若∠1=50°, ∠2=130°,则∠CBD的度数为() A.45° B.50° C.60° D.65°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全集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 全集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平行线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3.了解“三线八角”并能在具体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重点: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 难点:对平行公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相交线是如何定义的 2.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相交外,还有哪些呢 二、解决新知: 1.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b平行,记作a∥b.(画出图形)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1);(2). 3.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两个关键:一是“”(举例说明);二是 “”. 一个前提:对直线而言. 4.平行线的画法:

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方法为: 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 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 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 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5.平行公理: 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再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 .C .B m 回忆垂线性质: 平行公 理: . 上图中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和前面过点B画出的直线平行吗 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即:如果b∥a,c∥a,那 么. c

b a 三.拓展应用 1.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 (2)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点P是直线AB,CD外的一点,直线EF经过点P 且与直线AB平行,与直线CD相交于点E ; 2.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形成的8个角中,其中同位角有对,内错角有对,同旁内角有对.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学目标〗 ◆1、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 ◆2、会在简单的图形中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会在给定某个条件下进行有关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判定和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各对关系角的辨认,复杂图形的辨认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完整)100道初一数学计算题

(1)()2 2--= (2)3 112?? ??? -= (3)()9 1- = (4)()4 2-- = (5)() 2003 1-= (6)()2 332-+-= (7)()3 3131-?--= (8)()2 233-÷- = (9))2()3(32-?-= (10)22)2 1 (3-÷-= (11)()()33 2 2222+-+-- (12)235(4)0.25(5)(4)8??-?--?-?- ??? (13)()3 4255414-÷-?? ? ??-÷ (14)()?? ? ??-÷----72132224 6 (15)()()()3 3 2 20132-?+-÷--- (16) [] 24)3(26 1 1--?- -

(17)])3(2[)]215.01(1[2--??-- (18) (19)()()()3 3 2 20132-?+-÷--- (20)22)2(3---; (21)]2)33()4[()10(222?+--+-; (22)])2(2[3 1 )5.01()1(24--??---; (23)9 4 )211(42415.0322?-----+-; (24)20022003)2()2(-+-; (25))2()3(]2)4[(3)2(223-÷--+-?--; (26)200420094)25.0(?-. (27)()025242313 2.?--÷-?? ???+?????? ?? (28)()()----?-221410222 332222()(3)(3) 33 ÷--+-

(29) ()()()-?÷-+-?? ? ? ??-÷-312031331223 2 325.. (30) ()()()-?? ? ? ??-?-?-212052832. (31) (32)(56)(79)--- (33)(3)(9)(8)(5)-?---?- (34)35 15()26 ÷-+ (35)5231591736342 --+- (36)()()2 2431)4(2-+-?--- (37)4 1 1)8()54()4()125.0(25?-?-?-?-? (38)如果0)2(12=-++b a ,求20112010()-3ab a b a a ++-()的值 33 1 82(4)8 -÷--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试题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七年级数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卡填写校名、班级、姓名,正确涂写考试号. 3.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凡题目中没有要求取精确值的,结果中应保留根号或π. 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注意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选取正确答案.) 1.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 A .足球在草地上滚动 B .拉开抽屉 C .投影片的文字经投影转换到屏幕上 D .钟摆的摆动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 33a b a b +=+ B .326236a a a ?= C .( ) 4 312x x -= D .()()32n n n x x x -÷-=- 3.今年我国发现的首例H 7N 9禽流感确诊病例在某医院隔离观察,要掌握他在一周内的体温变化情况宜采用( ) A .条形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 .频数直方图 D .折线统计图 4.如图,∠1=100°,∠2=100°,且3:16:5∠∠= ,则∠4的度数为( ) A .100° B .110° C .120° D .130° 5.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422xy x y -=-+ B .()36332x y x y -+=- C .()()2 221x x x x --=+- D .()2 2211x x x -+-=-- 6.方程y =1-x 与3x +2y =5的公共解是( )

A .32x y =?? =? B .32x y =??=-? C .34x y =-??=? D .3 2x y =-??=-? 7.在样本容量为160的频数直方图中,共有3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高与其余两个小长方形高的和之比是1:4,则中间一组的频率为( ) A .40 B .32 C .0.25 D .0.2 8.如图,AB ∥EF ∥DC ,EG ∥DB ,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 (∠1除外)共有( )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9.若x,y 均为整数,且124128x y +?=,则x y +的值为( ) A .4 B .5 C .4或5 D .无法确定 10.如图,有下列说法:①若D E ∥AB ,则∠DE F +∠EFB =180o; ②能与∠DEF 构成内错角的角的个数有2个;③能与∠BFE 构 成同位角的角的个数有2个;④能与∠C 构成同旁内角的角的个数有4个.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分解因式:2161a -= . 12.将梯形面积公式1 ()2 S a b h = + 变形成已知,,S a b , 求h 的形式,则h = . 13.若30x y -=,则分式22 22 3x xy y x y -++的值为 . 14.若方程组? ? ?-=+=-1872253a y x a y x 的解y x 、互为相反数,则a = . 15.如果将2 14m +再加上一项,使它成为()2 a b +的形式(其中0,0a b ≠≠),那么可以加上的项为 .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4.1《因式分解》教案

《因式分解》教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知道它与整式乘法在整式变形过程中的相反关系.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观察,发现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观察,推导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 2.识别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归纳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大家会计算(a+b)(a-b)吗? [生]会.(a+b)(a-b)=a2-b2. [师]对,这是大家学过的平方差公式,我们是在整式乘法中学习的.从式子(a+b)(a-b)= a2-b2中看,由等号左边可以推出等号右边,那么从等号右边能否推出等号左边呢?即a2-b2 =(a+b)(a-b)是否成立呢? [生]能从等号右边推出等号左边,因为多项式a2-b2与(a+b)(a-b)既然相等,那么两个式子交换一下位置还成立. [师]很好,a2-b2=(a+b)(a-b)是成立的,那么如何去推导呢?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因式分解的问题. 二、明确目标,互助探究: 1?想一想 由a(a+1)(a-1)得到a3-a的变形是什么运算?由a3-a得到a(a+1)(a-1)的变形与这种运算有什么不同?你还能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加以说明吗? [生]由a(a+1)(a-1)得到a3-a的变形是整式乘法,由a3-a得到a(a+1)(a-1)的变形是因式分解,这两种过程正好相反. [生]由(a+b)(a-b)=a2-b2可知,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由a2-b2=(a+b)(a-b)

(word完整版)初一年级100道数学计算题和答案解析

1.25×(8+10) =1.25×8+1.25×10 =10+12.5=22.5 9123-(123+8.8) =9123-123-8.8 =9000-8.8 =8991.2 1.24×8.3+8.3×1.76 =8.3×(1.24+1.76) =8.3×3=24.9 9999×1001 =9999×(1000+1) =9999×1000+9999×1 =10008999 14.8×6.3-6.3×6.5+8.3×3.7 =(14.8-6.5)×6.3+8.3×3.7 =8.3×6.3+8.3×3.7 8.3×(6.3+3.7) =8.3×10 =83 1.24+0.78+8.76 =(1.24+8.76)+0.78 =10+0.78 =10.78 933-157-43 =933-(157+43) =933-200 =733 4821-998 =4821-1000+2 =3823 I32×125×25 =4×8×125×25 =(4×25)×(8×125) =100×1000 =100000 9048÷268 =(2600+2600+2600+1248)÷26 =2600÷26+2600÷26+2600÷26+1248÷269 =100+100+100+48 =348 2881÷ 43 =(1290+1591)÷ 434 =1290÷43+1591÷43

=30+37 3.2×42.3×3.75-12.5×0.423×16 =3.2×42.3×3.75-1.25×42.3×1.6 =42.3×(3.2×3.75-1.25×1.6) =42.3×(4×0.8×3.75-1.25×4×0.4) =42.3×(4×0.4×2×3.75-1.25×4×0.4) =42.3×(4x0.4x7.5-1.25x4x0.4) =42.3×[4×0.4×(7.5-1.25)] =42.3×[4×0.4×6.25] =42.3×(4×2.5) =4237 1.8+18÷1.5-0.5×0.3 =1.8+12-0.15 =13.8-0.15 =13.65 6.5×8+3.5×8-47 =52+28-47 =80-47 (80-9.8)×5分之2-1.32 =70.2X2/5-1.32 =28.08-1.32 =26.76 8×7分之4÷[1÷(3.2-2.95)] =8×4/7÷[1÷0.25] =8×4/7÷4 =8/7 2700×(506-499)÷900 =2700×7÷900 =18900÷900 =21 33.02-(148.4-90.85)÷2.5 =33.02-57.55÷2.5 =33.02-23.02 =10 (1÷1-1)÷5.1 =(1-1)÷5.1 =0÷5.1 =0 18.1+(3-0.299÷0.23)×1 =18.1+1.7×1 =18.1+1.7 =19.8 [-18]+29+[-52]+60= 19 [-3]+[-2]+[-1]+0+1+2= -3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3.3~3.5 同步练习

3.3~3.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计算(a +b )(-a +b )的结果是( ) A .-a 2-2ab +b 2 B .a 2-b 2 C .b 2-a 2 D .-a 2+2ab +b 2 2.计算(x -1)(2x +3)的结果是( ) A .2x 2+x -3 B .2x 2-x -3 C .2x 2-x +3 D .x 2-2x -3 3.计算(-a -2b )2的结果是( ) A .a 2-4ab +4b 2 B .-a 2+4ab -4b 2 C .-a 2-4ab -4b 2 D .a 2+4ab +4b 2 4.若(x 2-mx +1)(x -2)的积中x 的二次项系数为零,则m 的值是( ) A .1 B .-1 C .-2 D .2 5.已知x -y =5,(x +y )2=49,则x 2+y 2的值等于( ) A .25 B .27 C .37 D .44 6.如图G -4-1,图(1)是一个长为2m ,宽为2n (n Q D .由m 的值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8.整式A 与m 2-2mn +n 2的和是(m +n )2,则A =________. 9.当x =-2时,(x +5)(x -1)+(x -2)2=________. 10.若(a +b -3)2+|a -b +5|=0,则a 2-b 2=__________. 11.已知a +b =32 ,ab =1,化简(a -2)(b -2)的结果是________. 12.计算:317×267 =________. 13.若a 2+b 2-2a +4b +5=0,则2a +b =________. 14.一组数:2,1,3,x ,7,y ,23,…满足“从第三个数起,若前面两个数依次为a ,b ,则紧随其后的数就是2a -b”,例如:这组数中的第三个数“3”是由“2×2-1”得到的,那么这组数中的y 表示的数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8分)

2020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2套)

2015- 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1x y k =??=? ,是二元一次方程23x y -=的一个解,则k 的值是( ) A .-1 B .0 C .1 D .2 2.如图,已知∠1=70°,要使AB ∥CD ,则须具备另一个条件( ) A .∠2=70° B .∠2=100° C .∠2=110° D .∠3=70° 3.若? ??-==12y x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这个方程组是( ) A 、?? ?=+=-5253y x y x B 、???=--=523x y x y C 、???=+=-152y x y x D 、???+==1 32y x y x 4.因式分解(x -1)2-9的结果是( ) A. (x +8)(x +1) B. (x +2)(x -4) C. (x -2)(x +4) D. (x -10)(x +8) 5.下面是小马虎同学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计算摘录,其中正确的是( ) A .()()2 3 a a a -=-÷- B .() 52 3 a a = C .( )5 3 2 623x x x -=-? D .() 62 3 ab ab = 6.若分式1 x 2 x x 2+--的值为零,那么x 的值为( ) A .x =-1或x =2 B .x =0 C .x =2 D .x =-1 7.图是某校初中各年级人数占初中总人数的比例统计图,已知八年级有学生360人,那么七年级有学生数 ( )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1.2数轴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数轴、相反数的概念; 2.掌握数轴的画法、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3.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相反数,探索他们的位置关系; 4.感受数形结合与转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三、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小学里曾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你能在射线上表示出1和2吗? 2.用“射线”能不能表示有理数?为什么? 3.你认为把“射线”做怎样的改动,才能用来表示有理数呢?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数轴.

(二)讲授新课 让学生观察挂图——放大的温度计,同时教师给予语言指导:利用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在温度计上有刻度,刻度上标有读数,根 据温度计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从而得到所测的 温度.在0上10个刻度,表示10℃;在0下5个刻度,表示-5℃. 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边说边画): 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通常取 适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用这点表示 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 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 提问: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在此基础上,给出数轴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进而提问学生:在数轴上,已知一点P表示数-5,如果数轴上的原点不选在原来位置,而改选在另一位置,那么P对 应的数是否还是-5?如果单位长度改变呢?如果直线的正方向改变呢?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指出数轴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例2画一个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55(1)0.5,-,0,-0.5,-4,,1.4;22 (2)200,-150,-50,100,-100.

七上数学计算题150道

v1.0 可编辑可修改 计算题 1. 计算: 2. 解方程: (1) (2) (3) 3. 计算: 4. 计算: 5. 计算与化简(每题4分,共计12 (1) (2) (3) 6. 计算: (1) (2) 7. 计算: (1) (2) 8. 计算: 9. 计算: 10. 计算题: (1) (2)

(3) 11. 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 (1) (2) (3) (4) 12. (1) (2) 13. 计算下列各题 (1) (2) (3) 15. 计算: 16. 计算: 17. 计算: (1) (2) 18. 计算: (1) (2)

19. 计| 20. 计算: (1) (2) (3) (4) 21. 计算: (1) (2) 22. 计算: 23. 计算: 24. 计算: (1)(2)25. 计算: (1) (2) 26. 计算: 27. 计算: 28. 计算: 29. (1)计算: (2)用简便方法计算: 30. 计算:

31. 计算: (1) (2) (3) 32. 计算: (1) (2) (3) (4)33. 计算: (1) (2)34. 计算: (1) (2) (3) 35. 计算: 36. 计算: (1) (2) (3) (4)37. 计算: (1) (2)

38. 计算: 39. 计算: (1) (2) 40. 计算: (1) (2) 41. 计算: (1) (2) (3) (4) 42. 计算: (1) (2) 43. 计算: (1) (2) 44. 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 ,,,,。 45. (1) (2) (3) (4) 46. 计算: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题,大意是:100匹马恰好拉了100片瓦,已知3匹小马能拉1片瓦,1匹大马能拉3片瓦,求小马,大马各有多少匹,若设小马有x匹,大马有y匹,则下列方程组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我校举行春季运动会系列赛中,九年级(1)班.(2)班的竞技实力相当,关于比赛结果, 甲同学说:(1)班与(2)班的得分为6:5; 乙同学说:(1)班的得分比(2)班的得分的2倍少40分; 若设(1)班的得分为x分,(2)班的得分为y分,根据题意所列方程组应为( ) A. B. C. D. 3.《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原文是:“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长木,绳子还剩余 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长木,长木还剩余1尺,问木长多少尺.设木长为x尺,绳子长为y尺,则下列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 ) A. B. C. D. 4.我国元朝数学家朱世杰的数学著作《四元玉鉴》中有一个“二果问价”问题,原题如下:“九百九十九文钱,甜果.苦果买一千,甜果九个十一文,苦果七个四文钱,试问甜苦果几个?”其大意为:用999文钱,可以买甜果和苦果共1000个,买9个甜果需要11文钱,买7个苦果需要4文钱,问买甜果和苦果的数量各多少个?设买甜果.苦果的数量分别为x个.y个,则可列方程组为( ) A. B. C. D. 5.《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书中有一个问题:“今有黄金九枚,白银一十一枚,称之重适等.交易其一,金轻十三两.问金.银一枚各重几何?”.意思是:甲袋中装有黄金9枚(每枚黄金重量相同),乙袋中装有白银11枚(每枚白银重量相同),称重两袋相等.两袋互相交换1枚后,甲袋比乙袋轻了13两(袋子重量忽略不计).问黄金.白银每枚各重多少两?设每枚黄金重x两,每枚白银重y两,根据题意得( ) A. B. C. D. 6.已知长江比黄河长836千米,黄河长度的6倍比长江长度的5倍多1284千米.设长江.黄河的长分别是x千米,y千米,则下列方程组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完整版)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题 一、平行线 1. 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不平行必相交;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 如图1所示,图中共有内错角( ). A.2组; B.3组; C.4组; D.5组. 3. 如图2所示,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有( ). ①因为∠1=∠4,所以BC ∥AD ; ②因为∠2=∠3,所以AB ∥CD ; ③因为∠BCD +∠ADC =180°,所以AD ∥BC ;④因为∠1+∠2+∠C =180°,所以BC ∥AD.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3所示,四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任意三条不相交于同一点,则四条直线共可构成的内错角有 A .24组 B.48组 C .12组 D.16组 5.如图4,把直角梯形ABCD 沿AD 方向平移到梯形EFGH ,HG=20cm ,MG=5cm ,MC=4cm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 6. 如图所示,已知射线CB ∥OA ,∠C=∠OAB =120°,E 、F 在CB 上,且满足∠FOB =∠AOB ,OE 平分∠COF . (1)求∠EOB 的度数; (2)若平行移动AB ,那么∠OBC :∠OFC 的值是否随之变化?若变化,请找出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3)在平行移动AB 的过程中,若∠OE C=∠OBA ,则∠OBA =______度. 7. 探究: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垂直,那么这两个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图中以P 为顶点画∠P ,使∠P 的两边分别和∠1的两边垂直。 图1 1 ·P 1 ·P 图2 1 ·P 图3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6+5= 55-50= 30+3= 26-6= 8+3= 24-4= 7+70= 2+80= 12-7= 30+2= 50+50= 20+30= 98-40= 66-6= 80-30= 60+10= 70+30 -40= 43-3+20= 100-50-10= 40+2= 18-9= 3+42= 19-6= 7+27= 38-8= 12+6= 45+60= 90-20= 48-8= 82+3= 8+30= 4+24= 30+8= 50-20= 15-9-3= 9+7-8= 14-7+8= 10-5+5= 2+5+9= 70-20+9= 90+7-60= 10+2-3= 88-8-80= 13-9= 16-9= 15-9= 17-9= 12-9=

18-9= 11-9= 14-9= 17-9= 16-9= 19-9= 9+6= 8+9= 14-9+7= 15-9-5= 6+7-9= 13-9+8= 17-9= 5+9= 9+8= 3+9= 9+6= 14-9= 17-9= 7+5= 8+4= 8+8= 12-7= 12-8= 16-8= 14-7= 17-8= 13-7= 12-8= 16-7= 15-8= 17-7= 11-7= 13-8= 18-8= 11-8= 12-7= 13-7= 12-8= 11-9= 4+2= 8-3= 3+6= 9-4= 40+20= 80-30= 30+60= 90-40= 10+3= 7+30= 5+70= 2+10=

75-5= 12-10= 37-30= 75-70= 70+4= 46-6= 33-30= 17-7= 58-50= 9+60= 20+5= 50+1= 30+5= 30+6= 70+3= 21+70= 46+20= 30+14= 21+7= 46+2= 3+14= 41+7= 30+28= 46+2= 46+20= 3+55= 53+5= 46+3= 6+62= 19+70= 4+32= 50+49= 63+6= 30+28= 40+12= 45+4= 33+40= 56+30= 3+34= 38+20= 20+38= 3+56= 20+78= 25+30= 25+30= 25+3= 31+23= 54-30=

七下数学同步训练答案人教版

关于变量之间关系试题选 1、小明某天上午9时骑自行车离开家,15时回家,他有意描绘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图象表示了哪两个变量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 10时和13时,他分别离家多远? (3)他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 (4) 11时到12时他行驶了多少千米? (5)他由离家最远的地方返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图,下图是汽车行驶速度(千米/时)和时间(分) 的关系图,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汽车行驶时间为40分钟; (2)AB 表示汽车匀速行驶; (3)在第30分钟时,汽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 (4)第40分钟时,汽车停下来了 3、某人账户存款a 元,每月支出b 元,收入c 元(b < c)是下列图中的 4、如图,L 甲、L 乙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在自行车 比赛 中所走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则它们的平均速度的关系是 A .甲比乙快 B .乙比甲快 C .甲、乙同速 D .不一定 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缓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时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 6、. (12分)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计划建A 、B 两种户型的住房80套,该公司所筹资金不少于2090,两种户型的建房的成本和售价如下表: A 型 B 型 成本(万元/套) 25 28 售价(万元/套) 30 34 (1)该公司对两种户型的住房有哪几种建房方案? (2)该公司选用哪种建房方案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3)根据市场调查,每套B 型住房的售价不会改变,而每套A 型住房的售价将会提高m 万元(m >0),且所建的两种住房可完全售出,该公司又将选用哪种建房方案获得利润最大? 7、.下表是我国的几个省(自治区)的年降水量以及纬度位置。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

1 期末综合复习 一、平行线 1. 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不平行必相交;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 如图1所示,图中共有内错角( ). A.2组; B.3组; C.4组; D.5组. 3. 如图2所示,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有( ). ①因为∠1=∠4,所以BC ∥AD ; ②因为∠2=∠3,所以AB ∥CD ; ③因为∠BCD +∠ADC =180°,所以AD ∥BC ;④因为∠1+∠2+∠C =180°,所以BC ∥AD.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3所示,四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任意三条不相交于同一点,则四条直线共可构成的内错角有 A .24组 B.48组 C .12组 D.16组 5.如图4,把直角梯形ABCD 沿AD 方向平移到梯形EFGH ,HG=20cm ,MG=5cm ,MC=4cm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

6.如图所示,已知射线CB∥OA,∠C=∠OAB=120°,E、F在CB上,且满足∠FOB=∠AOB,OE平分∠COF. (1)求∠EOB的度数; (2)若平行移动AB,那么∠OBC:∠OFC的值是否随之变化?若变化,请找出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3)在平行移动AB的过程中,若∠OE C=∠OBA,则∠OBA=______度. 7.探究: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垂直,那么这两个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图中以P为顶点画∠P,使∠P的两边分别和∠1的两边垂直 二、二元一次方程组 1.为安置100名中考女生入住,需要同时租用6人间和4人间两种客房,若每个房间都住满,则租房方案共有() A. 8种 B. 9种 C. 16种 D. 17种 2.小明郊游,早上9时下车,先走平路然后登山,到山顶后又原路返回到下车处,正好是下午2时,若他走平路每小时行4千米,爬山时每小时走3千米,下山时每小时走6千米,小明从上午到下午一共走了_______________千米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