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活动主题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发生和地形的形成之关系.

活动主题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发生和地形的形成之关系.

活动主题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发生和地形的形成之关系.
活动主题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发生和地形的形成之关系.

活动主题: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发生和地形的形成之关系

设计者上海市虹口区四平中学王竞

一、教学课题

本活动主题内容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初中地理新教材六年级《2.3海陆的变迁》中的后半部分。

本课从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用一课时的时间,介绍了人类对海陆变迁现象的认识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板块构造学说,该学说对学生形成对全球地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基本认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活动背景

在一课时的教学时间里,要将人类对海陆变迁的整个认识发展过程和基本原理讲清楚,并让六年级学生理解掌握,是比较困难的。尤其难点在板块运动学说中,板块交界处与世界上火山、地震频发的地区分布有何关联,以及板块间的相互运动与板块边界处地形的形成有何关联等内容。

为了使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直观地掌握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的发生和地形的形成之间的关系,设计了本活动,以期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讨论,从最近世界上发生的热点事件中,发现一些规律性地理问题,并归纳出与课题相关联的地理结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三、活动目的

按学生的能力水平,设定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

A层:能对照“世界板块示意图”与“世界地形图”,在空白世界板块示意图中,正确辨识六大板块的位置。

B层:能根据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情况,了解火山地震运动和板块运动的关系。C层:能对照“世界板块示意图”与“世界地形图”、“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世界闻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四、活动过程

……

1、列地区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讨论二】,哪些是我们所知道的,容易发生地震的国家或地区,并在世界板块图中找到他们相应的位置。

日本(多地震国家)、印尼(2006.7海啸)、汶川地震(2008.5,8级)、海

地地震(2010.1,7级)、智利地震(2010.2,8.8级)、台湾地震(2010.3,6.7

级)、青海玉树(2010.4,7.1级)等。

(请一个小组列举,其他小组补充。请一位(B层)同学上讲台,将这些地

区贴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其他小组同学对照自己是否正确)

2、归原因

请观察一下,刚才提到的这些地震频发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分布位置有什么规律?与板块的分布有什么关系?(B层同学:都靠近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请(C层)同学说说它们各是什么板块与什么板块的交界处。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如:台湾地震、日本地震;印度洋板块、美洲

板块的交界地带——如:海地地震、智利地震;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如:

汶川地震、印尼海啸)

以上这些事例,说明了板块间的不稳定,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反应?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而多发生火山、地震。)

(Ppt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这是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地区,我们发现,它们的位置与板块的交界处十分吻合。因此——

【板书】

六大板块

板块的运动

板块交界处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3、演过程

那么板块的运动,除了会带来火山地震,还会引起地球其他的变化吗?

依然是这张世界板块图,板块间的运动方向,有的相互挤压,有的相互张裂。

板块碰撞挤压,会发生什么情况?同学们可以用手头现有的物品做道具,模拟板块挤压的过程,想想会发生什么情况?

(可以用书本演示“隆起”,说明会使陆地边缘的地表隆起抬升,形成巨大的

山脉)

那么板块的张裂运动,又会发生什么情况?

(用纸张演示“张裂”,说明会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裂谷和海洋)

4、找地形

下面,我想请一位(C层)同学上台来,把【讨论二】中第4小题的这些地形,标注在世界板块图中相应位置上,并说说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科迪勒拉山系(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大西洋中脊(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东非大裂谷(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

5、续结论

就因为板块之间的不稳定,相互之间发生着作用,这样便构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整个世界的面貌。而这个面貌还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发生变化。

【板书】

张裂运动——> 地表发生断裂——> 形成裂谷、海洋

六大板块

板块的运动世界的地貌

板块交界处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挤压运动——> 地表隆起抬升——> 形成巨大山脉板块构造学说为大陆漂移说中存在的疑点做出了解释和补充,自此,我们人类才认识到形成地球今天这种海陆格局的真正原因。

学习任务单

【讨论二】

1、回忆我们以前学过的,或者从新闻当中所获知的,以下哪些国家和地区容易发生地震?

A、纽约

B、日本

C、印度尼西亚

D、莫斯科

E、悉尼

F、四川

G、海地

H、智利

I、台湾

J、德国

容易发生地震的国家和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以上易发生地震的国家和地区,用笔标示在“世界板块示意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张裂运动(生长边界)挤压运动(消亡边界)

世界板块示意图

3、请观察,以上找到的这些地震频发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分布位置有什么规律?与板块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将以下这些地形,用彩笔标注在“世界板块示意图”中相应的位置,想一想,这些地形的形成,与板块间的运动趋势有何关系。

①喜马拉雅山脉②科迪勒拉山系③大西洋中脊④东非大裂谷

201X高考地理一轮提升训练7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地质构造

课时提升演练(七)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质构造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没有的地质构造为( ) A.背斜B.断层 C向斜D.褶皱 2.若图示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正确的是( ) A.Q地可能贮藏丰富的油气资源 B.Q地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分布 C.在P地向下钻探可以找到④岩层所含资源 D.P地地下水丰富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图中由于岩层的挤压形成褶皱构造,褶皱基本形态分为背斜和向斜;图中没有岩层的断裂和明显位移。第2题,Q地为向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地下有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石灰岩受热可能形成大理岩;P地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P地④岩层已被侵蚀掉。 3.下图中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该地形为( ) A.向斜成山B.向斜成谷 C.背斜成谷D.背斜成山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答案:D 解析:由题干可知,颗粒大的沉积岩形成年代早,颗粒小的沉积岩形成年代晚。结合图可知,图示地形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可知,图示地质构造为背斜;根据等高线弯曲方向可知,该地地形为山地。 (2014·合肥检测)读我国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图,回答4~5题。 4.庐山是( ) A.背斜山B.向斜山 C.断块山D.死火山 5.长江至黄梅之间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主要是( ) A.流水侵蚀—断裂陷落—流水堆积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B.岩浆活动—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岩浆活动—流水侵蚀—断裂陷落 D.流水侵蚀—褶皱弯曲—风力堆积 答案:4.C 5.A 解析:第4题,庐山是由于地壳断裂部分岩块相对上升形成的,属于地垒,地形上为断块山。第5题,黄梅—长江,地势降低。该区域降水丰富,黄梅至长江沉积物分布广,表明黄梅一带流水侵蚀明显,沉积物则是流水堆积作用的结果。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6~7题。 6.图例甲、乙代表的岩石可能为( )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研究最新构造运动产生的地壳构造和形态构造及其发生、发展演化的科学,它是介于大地构造学与地貌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新构造运动是指地史上最近一个时期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存续的时间: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新构造运动是新近纪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运动,其中有人类历史记载的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动。 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 活动构造:晚更新世至今仍在活动的构造。 活动断层:近代地质时期(晚更新世)和历史时期有过活动(有位移遗迹或古地震),现代正活动或将来有可能活动的断层。 新构造运动学的研究对象: 构造地貌,包括断层地貌、褶曲地貌、火山地貌、熔岩地貌以及丹霞地貌等。构造地貌是研究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关系的学科,是地貌学的重要分支。 研究的内容: 1、静态地质构造:指久远地质时期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各种构造,如岩层褶曲而成的背斜、向斜,岩层错断而成的逆冲断层、正断层等,以及它们的复合体; 2、动态地质构造:指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即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并还在活动的各种动态构造地貌。反映大地质构造的地貌有大陆、洋盆、山脉、大盆地、大平原等;反映小地质构造的地貌有背斜、山脊、单面山、断层陡崖等。 新构造运动的主要标志 1.地质标志:新地层的变形与变位;新沉积物的成因类型与岩相分布、厚度变化等等。 2.地貌标志:直接地貌标志、间接地貌标志 3.地球物理标志:大地测量与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地形变异常;重力异常、磁异常 等地球物理异常反映出来。 4.水系标志: 5.地震活动标志: 6.火山活动标志: 7.遥感标志: 8.其它标志:地球化学、考古标志 新沉积物标志: 沉积物分布与新构造运动 厚度较大的、面积较广的新近系-第四系分布区反映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 与新近系-第四系堆积区相邻的物源剥蚀区则是新构造运动的相对抬升区。 沉积物标志--成因类型 沉积物标志--第四系沉积厚度 地貌标志 (1)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地貌标志 即新构造地貌,它是新构造运动直接作用的结果,如断层崖、断块山、山脊被错断等。(2)新构造运动的间接地貌标志 主要由河流地貌反映出来的构造运动。如反映间歇性抬升运动的地貌有多级夷平面、阶地、多层溶洞等;水系的同步弯转、汇流和洪积扇顶点的线状排列等。 活动构造的一般概念: (一).活动构造(Active Structure)

第四章地壳运动及变化(2017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E单元地壳运动及变化 E1地壳物质循环 5.E1 6.E1 [2017·江苏卷] 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图3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5.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可以看出,乙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丙为侵入型岩浆岩层,为岩浆侵入乙所在岩层形成的,丙岩层上方为侵蚀面,再往上才形成沉积岩层甲。所以B正确。 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6.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未形成褶皱的沉积岩层应与地平面平行,而形成褶皱后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中的岩层倾斜状况可以看出,甲、乙附近沉积岩层与地平面相比,发生倾斜,且甲、乙附近沉积岩层倾斜角度不同,因此该地区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两次褶皱,所以B正确。 E1[2017·天津卷] 读图3,回答第3题。 图3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 3.图3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 3.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的判断。地表裸露的岩石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外力的搬运、沉积,最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该地区岩层受内力作用影响,发生弯曲且并未丧失连续性,因此该地区主要的地质构造为褶皱。所以B正确。

地震波运动学理论

第二章地震波运动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1. 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关系,即研究波的传播规律,以及这种时空关系与地下地质构造的关系。 2. 地震波动力学:研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形、振幅、频率、相位等特征的及其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规律与地下的地层结构,岩石性质及流体性质之间存在的联系。 3. 地震波:是一种在岩层中传播的,频率较低(与天然地震的频率相近)的波,弹性波在 岩层中传播的一种通俗说法。地震波由一个震源激发。 4. 地震子波:爆炸产生的是一个延续时间很短的尖脉冲,这一尖脉冲造成破坏圈、塑性带,最后使离震源较远的介质产生弹性形变,形成地震波,地震波向外传播一定距离后,波形逐渐稳定,成为一个具有2-3个相位(极值)、延续时间60-100毫秒的地震波,称为地震子波。地震子波看作组成一道地震记录的基本元素。 5.波前:振动刚开始与静止时的分界面,即刚要开始振动的那一时刻。 6.射线:是用来描述波的传播路线的一种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认为波及其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到所观测的一点P。这是一条假想的路径,也叫波线。射线总是与波阵面垂直,波动经过每一点都可以设想有这么一条波线。 7. 振动图和波剖面:某点振动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也称振动图。地震勘探中,沿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也称波剖面。 8. 折射波:当入射波大于临界角时,出现滑行波和全反射。在分界面上的滑行波有另一种特性,即会影响第一界面,并激发新的波。在地震勘探中,由滑行波引起的波叫折射波,也叫做首波。入射波以临界角或大于临界角入射高速介质所产生的波 9.滑行波:由透射定律可知,如果V2>V1 ,即sinθ2 > sinθ1 ,θ2 > θ1。当θ1还没到90o时,θ2 到达90o,此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滑行,产生的波为滑行波。 10.同相轴和等相位面:同向轴是一组地震道上整齐排列的相位,表示一个新的地震波的到达,由地震记录上系统的相位或振幅变化表示。 11.地震视速度:当波的传播方向与观测方向不一致(夹角θ)时,观测到的速度并不是波前的真速度V,而是视速度Va。即波沿测线方向传播速度。 12 波阻抗:指的是介质(地层)的密度和波的速度的乘积(Zi=ρiVi,i为地层),在声学中称为声阻抗,在地震学中称波阻抗。波的反射和透射与分界面两边介质的波阻抗有关。只有在Z1≠Z2的条件下,地震波才会发生反射,差别越大,反射也越强。 13.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传播速度最快。又称压缩波、膨胀波、纵波或P-波。 14.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速度比纵波慢,也称剪切波、旋转波、横波或S-波,速度小于纵波约0.7倍。横波分为SV和SH波两种形式。 15.体波:波在无穷大均匀介质(固体)中传播时有两种类型的波(纵波和横波),它们在介质的整个立体空间中传播,合称体波。 16共炮点反射道集:在同一炮点激发,不同接收点上接收的反射波记录,称为共炮点道集。在野外的数据采集原始记录中,常以这种记录形式。可分单边放炮和中间放炮。 17.面波:波在自由表面或岩体分界面上传播的一种类型的波。 18.纵测线和非纵测线:激发点与接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的测线称为纵测线。用纵测线进行观测得到的时距曲线称为纵时距曲线。激发点不在测线上,用非纵测线进行观测得到的时距曲线称为非纵时距曲线。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知识点 1.地质作用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能引起的,外力作用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3.岩浆活动:人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浆活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在地壳中冷凝而结晶,岩浆侵入地壳形成花岗岩;另一种是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 4.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一般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地壳运动的结果成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 4.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急剧释放的表现。地震按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人为地震,其中地壳的构造运动,特别是断裂构造运动是引起地震的最主要的原因,即地震的主要类型是构造地震。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一次地震发生只有一个震级。地表受到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发生可以有多个烈度。 5.板块运动与地貌 6.板块构造运动: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整个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活动带分割成了许多单元,这些单元叫做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被称为大洋板块。 7.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在干旱、地势较高的地区,风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十分明显。在气候湿润的山区,以流水侵蚀对地表的破坏作用最大。 8.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 9.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①上升冷却凝固 ②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外力作用 ③变质作用 ④重熔再生

新构造运动对地貌生物和气候的影响论文

论述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气候对地貌、地层和生物分布的影响 作者: [ 2011-5-21 18:28:09 ] 【字体: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论述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气候对地貌、地层和生物分布的影响 摘要 第四纪(Quaternary Period)是新生代的第二个纪。从距今240万年至现代,延续约240万年。第四纪中的新构造运动对中国现在的地貌地形等有着重大的影响。第一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地貌标志即新构造地貌,它是新构造运动直接作用的结果,如断层崖、断块山等。第二新构造运动的间接地貌标志主要由河流地貌反映出来的构造运动。如反映间歇性抬升运动的地貌有阶地、多层溶洞等;水系的汇流和洪积扇顶点的线状排列等。第四纪气候对中国地貌地层及生物分布也有很大的影响。第四纪冰期的出现,明显地改变了地球的自然面貌,无论大陆和海洋,都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即冰川还对陆地表面进行塑造,引起全球海平面的升降以及海陆轮廓的变化。同时,对生物界影响最大的,表现为喜冷生物群的发展的分布区的扩大。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直接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冷与冷暖波动。第四纪有两大特点,一是此期气候变化剧烈。二是大量生物的出现。本论文从以下的思路编写的。 新构造运动→ 地貌→生物分布 ↘ 气候↗→ 地层 现在研究第四纪就必须用到将今论古的思想,用现在的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去推测过去,类比过去,认识过去。如中国现在的地貌,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等就要用这种思维去推测过去发生了什么。来研究它们对中国一系列的影响。 关键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气候地貌地层生物将今论古

Abstract Quaternary (Quaternary Period) is a new generation of the second century. From 240 million years ago to modern, to extend about 240 million years. Quaternary tectonic movement in the new landscape of China is now the terrai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Neotectonics of the first direct sign that the new construction landscape landscape, it is the direct effect of the new results of tectonic movement, such as the fault scarp, fault block mountain. The second new tectonic landforms marks the indirect reflected mainly by the fluvial geomorphology of tectonic movement. As reflected in the topography of intermittent uplift have terraces, multi-cavity, etc.; River confluence and the alluvial fan apex of the linear arrangement and so on. Quaternary stratigraphy and climate on the bio-distribution landscape in China has great impact. The emergence of the Quaternary Ice Age, significantly changed the face of the earth's natural, both land and sea, are a series of great changes, that glaciers also shape the land surface, causing global sea level and the contours of the land and sea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biosphere, sh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ld-biota distribution area of the expansion. Quaternary glacial and interglacial alternation, directly affect the cooling and heating and cooling the Earth's climate fluctuations. Quaternary has two characteristics, namely, the period of dramatic climate change. Second, a large number of organisms appear. This paper, prepared from the following ideas. Neotectonics → landscape → biodistribution ↘ Climate ↗ → Formation Quaternary Research must now be used to present the idea of the ancient with the present geological processes taking place to speculate in the past, analog past, understanding the past. If China is now the landscape, formation of the Himalayas, will use this thinking to speculate w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To study the impact of their series on China.

地壳运动与地形变化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2.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学会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一般方法。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内、外力的相互作用推动地貌演化的认识,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2.通过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 3.了解地质构造规律以及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 4.通过教材中图片的教学,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通过欣赏由于内、外力作用形成的一些优美自然风光,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 教学重点: ①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②板块构述学说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有关投影片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例如一望无际的平原、高大连绵的山脉……(最好举学生熟悉的本地的一些例子),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看到的这些地形是否以后就不变了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资料,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分析。[投影资料]资料1: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什么问题? 资料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启发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今天的地表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化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大家熟悉的成语“沧海桑田”也正是说明了地表形态的不断变化。我们现在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整个地壳演化史中的一个镜头。(让学生根据本地的地貌,多举实例说明)在这第二节中,我们将要学习是什么原因造成地形的不断变化以及是怎样变化的。 [板书]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新构造运动

第三节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是发生在新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导致了地壳的水平移动和升降运动,造成大陆和海洋轮廓的改变,影响气候和生物群的变化,从而导致海陆的地貌形态、堆积物的性质和厚度发生变化。新构造运动与火山、地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也有密切联系,因此新构造运动对人类的活动影响很大,研究新构造运动,在工农业建设、国防设施、国土规划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概述 (一)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一般指新第三纪以来到现在的地壳构造运动。其中包括现代构造运动,即人类历史时期发生的构造运动。“新构造”一词,1937年由舒尔茨提出,1948年奥勃鲁切夫提出“新构造学”这一名词。大量事实表明,新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是非常强烈的。 我国青藏高原自第三纪末期以来上升了将近3000米,而渭河谷地下降达2000米左右。在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和云南省西部等地,可以看到第四纪早期的地层发生褶皱,形成背斜和向斜构造。 近年来,对南、北半球进行了地壳的水平和垂直运动研究,发现新构造运动是波及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的全球性构造运动,它不仅可以产生新的岛屿,而且可以产生新的海洋、陆地和山川。如东非裂谷和红海都是大陆破裂的初期表现,东非裂谷在近200万年以来平均以每年2~4厘米的速度向两侧扩张。 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十分复杂,它即受老构造的影响,又和老构造运动不完全相同,所以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与老构造有所不同。除了利用仪器对活动构造进行定量的观测外,地貌方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新构造运动时限 尽管新构造运动已被公认,但新构造运动的时限问题,不同的学者却存在着分岐。概括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意见:(1)认为在第四纪时期发生的构造运动才是新构造运动;(2)认为从新第三纪开始到现在发生的构造运动是新构造运动;(3)认为新第三纪和第四纪前半期发生的构造运动是新构造运动;(4)新构造运动不应给予时间限制,凡是形成现代地貌基本轮廓的构造运动都叫新构造运动。 但是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新构造运动是从新第三纪开始,一直贯穿新第三纪和第四纪并延续到现在的构造运动,也就是指发生在喜马拉雅运动以后的所有的构造运动都属于新构造运动。中国新第三纪以来构造运动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地形的基本轮廓主要是这一时期的构造运动形成的。 (三)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1. 新构造运动的方向 新构造运动的方向既有垂直升降运动又有水平运动。水平运动的幅度和速度甚至比垂直升降运动的速度和幅度大得多。 (1)垂直升降运动 新构造运动中的垂直升降运动,在地貌和第四纪堆积物上都有明显的表现。许多事实说明,现在陆地上的大部分高山和高原,是由大面积的间歇性上升、翘起、或拱曲运动所形成。而广大的平原地区,是由间歇性下降、拗陷运动所形成。如北欧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一百多年来,陆地上升达2米;喜马拉雅山目前每年平均上升0.13~1.2厘米。 112

第一章地震波运动学

第一章地震波运动学 1.斯奈尔定律与费马原理的关系: 作出各种不同入射角的射线路径(从S 点到D 点),并计算其相应的旅行时间,作出θ~t(单程)图,从图中找出费马路径,即Tmin 由l 对应的θ;再根据给出的两种介质的速度值,验证这一路径是否符合斯奈尔定律。 2.依据惠更斯原理用做图法证明折射波的出射角等于临界角θ。 3.在0点放炮,在离O 点200米处布置一个排列,有14道,道间距为10米,放一炮后得到的地震记录的一部分如图3—2所示,在该记录上看到的是一个直达波的一组振动图。 请分析这张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读出直达波的到达时间,画出直达波的时距曲线,并根据时距曲线的斜率求出直达波的速度。 (2)根据这张记录,试画出下列各时刻的波剖面,t i =0.1l ;0.13;O .16;0.17;0.20秒,作图时用一张15×25平方厘米的方格纸,距离x 的比例尺:l 毫米=2米,振幅的比例尺与地震记录上振幅的比例尺相同。 (3)从哪个时刻的波剖面上可以读出这个波的视波长数值来,棍波长等于多少?根据视波长和视周期的公式,从地震记录上得到有关数值,再用公式计算出视波长值,把计算出的值与从波部面上读出的值比较一下。 (4)这个波的波剖面长度是多少?振动图的延续时间是多少? (5)把t=O.16秒时刻的那个完整的波剖面图形与地震记录上的振动图比较一下,能否看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 4.已知波速V=1000m /s ,利用虚爆炸点做下列各图 a)已知反射界面的位置定时距曲线的形状和长度 b)已知时距曲线上t O =1.000秒,极小点坐标t m =0.865秒如图2—5,求反射界面的位置及产状。 5.关于正常时差、倾角时差的计算。 (1)水平界面,均匀覆盖介质,V=2500米/秒,h=1250米,计算炮检距x=0米,100米,200米,……1000米的反射波旅行时t 平。 t = 平 计算各x 值的正常时差:0n t t t ?=-平 (2)倾斜界面,φ=10O ,激发点O 处的界面法浅深度h o =1250米,均匀覆盖层波速V=2500米/秒,计算x=0米,士100米,士200米,……士1000米的反射波旅行时t 斜 t = 斜注意:本题设界面上倾方向与x 的负方向一致,取正号,但x 本身有正负号。 (3)用公式2sin d t V χ? ?= ,计算x=100米,200米,……1000米的倾角时差,并回答此公式计算出的是哪两点间的倾角时差? (4)用公式/ 0d n t t t t ?=-?-斜,计算x=100米,200米,……1000米的倾角时差?并回 答这是相对于哪一点的倾角时差?/ d t ?与d t ?有什么关系?哪一个精确?为什么?

中国新构造运动特征与分区浅析

中国新构造运动特征与分区浅析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结课报告 班级:勘查0902 学号:24 姓名:刘正道

引言 新构造运动系指新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 属喜马拉雅运动的中后期, 在时间和内容 上相当于李四光教授所提出的挽近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的发生、发展在时间上距人类活动最近, 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地球演化中最新的构造运动。它在现代地形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В. А.奥布鲁切夫于1948年首先提出。对限定新构造运动的起始时间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如第四纪以来、晚第三纪以来等。 新构造运动在不同的岩石圈板块、地块以及地球的各个圈层中有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及机制,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强度以及各自所占的比值也不同。现代板块的边界是俯冲作用、碰撞挤压、张裂、剪切滑动以及地震和火山等各种不同形式新构造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带。板块间的俯冲、碰撞会聚或相对走滑活动的速率每年可达几到十几厘米。在板块内部,由于岩石圈结构的不均匀,以及来自地球深部或板块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复杂的新构造变形。但运动的幅度及速率一般较活动板块边界要小一至二个数量级。在北欧、北美等第四纪冰盖区,由于冰川融溶释重引起的地壳均衡补偿运动亦是新构造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新构造运动影响了沉积、地层、岩相的特征和组合,控制了夷平面、阶地、海岸线等地貌形态的变形和发展以及地震、火山的活动和分布。因此,研究和正确评价新构造运动,对解决一系列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实际问题,如大坝、核电站等重大工程的稳定性,城市、港口规划、土地利用、地震、火山等灾害事件的预报及其防御性减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特征是西部为隆起东部为沉降。这种地势地貌的差异决定和影响着整个大陆地区的气候、植被、动物群落、古人类的演化以及现代经济、文化的发展, 新构造运动使大批断裂带重新活动、岩浆侵人、喷溢和诱发一系列地质灾害, 新构造运动还形成了一些矿产资源, 可供我们开发和利用。控制新构造运动的因素是地应力场。 我国是世界上新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国家之一,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 西部地区隆升和东部地区沉降, 形成了西高东低的地势, 这种格局又影响和决定着我国大陆的气候、植被、古 人类、古文化以至现代经济、文化的发展等。其次是, 在我国还有许多纵横交错的活动断 裂带、频繁的地震、各类岩浆的侵人与火山爆发以及一些严重的地质灾害群体等, 虽其分 布不均, 但也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规划、建设与发展。第三是新构造运动 还控制和影响着地热资源、地下水、地下气、液态矿产的分布与变迁, 研究与掌握其发 生、发展及赋存的规律, 可为我们开发、利用和造福于人民。因此, 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 新构造运动的发生、发展规律, 是极有意义的一项地质工作。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练习案

武安一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地理 练习案 编制人:王 鹏 审核人:高二地理组 领导签字: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练习案 第 1 页 共 1 页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练习案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 该河谷( ) A. 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 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 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 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2. 图中( ) A. 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 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 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 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3. (2018·北京高考)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图中 ( ) A. 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 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 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 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4. (2018·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年降水量的差异 B. 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 植被覆盖率不同 D. 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读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 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和①所处板块位置类似地区的地表形态多为( ) A. 山地B. 平原 C. 裂谷D. 盆地 6. 关于②③两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②地位于非洲板块 B. ③地位于印度洋板块 C. ②③两地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 D. ②③两地靠近海沟、裂谷,地壳不稳 (2019·山东省菏泽高三一模)读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单位:m),回答7~8题。 7. 图示发生的构造运动先后顺序为( ) A. 褶皱—沉积—断层 B. 沉积—断层—褶皱 C. 沉积—褶皱—断层 D. 断层—褶皱—沉积 8. 图中地形的成因可能是( ) ①岩层挤压,槽部紧实,难以侵蚀 ②岩层挤压拱起形成 ③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 ④岩浆喷发冷却成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19·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图为某一出露地表的岩石,A ~F 为沉积岩,G 为花岗岩,f 为断层。B 岩层中有三叶虫(5.6亿~2.4亿年)化石,E 岩层中有恐龙(2.3亿年~6 500万年)化石,F 层中有火山灰层T ,T 层中矿物的形成距今约300万年。据此回答9~10题。 9. 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则图中岩层A ~E 和断层f 的走向分别为( ) A. 都为东北—西南走向 B. 都为西北—东南走向 C. 西北—东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 D. 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花岗岩G 侵入在火山喷发T 之后 B. 断层f 发生在花岗岩G 侵入之前 C. a 处岩石年龄最老,b 处岩石年龄最新 D. 花岗岩G 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 400万年 二、非选择题 11. (2017·北京高考)读图,回答下题。(16分) 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稳定性评价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稳定性评价 地质构造 武汉市区位于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属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葛店-汉阳褶皱带。区内大地构造跨及扬子准地台和秦岭褶皱系两个一级构造单元。以襄(樊)-广(济)深大断层为界,中南部隶属扬子准地台的四级构造单元武汉台褶束,北部为秦岭褶皱系之四级构造单元新洲凹陷之南缘。 由于区内经历了大别、扬子、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多次构造运动,使区内构造更趋复杂。新洲凹陷是在古老结晶基底上发展起来的中生代沉积盆地;武汉台褶束由古生界及早三叠系组成的一系列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复式褶皱组成,并伴有与轴线平行或近于平行的走向断层及北西向、北东向、北北东或近南北向的断层。 以北东向长江为界,西侧汉口段属江汉——洞庭断陷东北边缘部,东侧武昌段属下扬子陷降带边缘部分。地貌上,西侧汉口处于江汉——洞庭沉降区东北缘,东侧武昌段处于黄石——咸宁波状升降区。中更新世末以来,武昌、汉阳广泛发育Ⅱ~Ⅲ级河湖阶地;汉口东西湖地区则沦为埋藏阶地。 1、褶皱 区内地壳由于受燕山运动南北向水平挤压应力作用,致使古生代及中生代早中三迭世地层形成一系列近东西向紧密线状褶皱。褶皱形态总的来讲呈两条带状,即市区南部的构造剥蚀丘陵区及东北部的青山镇一带,两组褶皱带在市区东部有渐趋重合之势。褶皱形态以紧密线状为主,背斜较宽阔,一般隐伏于地下,构成谷地,向斜狭窄,构成丘陵主要骨架,轴面大多向南倒转。背斜核部由志留系地层组成,向斜轴部由二迭系或三迭系地层组成。其特点为轴线呈北西西或近东西向,并略向 南凸出的弧形,西端有向北偏转之势。

工程地点 场区构造纲要图 据场区构造纲要图(图3.1-1),本工程场区位于蔡甸-太子湖向斜南翼。 2、断裂 区内断层较为发育,但由于地表覆盖严重,出露不甚完整。主要见有四组不同方向(北西西或近东西、北西、北北东、北东向)及不同性质(主要为逆断、正断层、平推断层)和不同规模的断层。其中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北西向断层较为发育,为区内主干断层,次为北北东、北东向断层。 据场区构造纲要图(图3.1-1),本工程场地发育有谌家矶-金口压扭性断裂,为古老断层。 据《武汉市基岩地质图》(1:50000),本工程场区内无全新世活动断裂存在;场区内大部分地段下伏基岩为白垩-下第三系志留系泥质粉砂岩,这些岩石均属非可溶岩,分布稳定;局部地段下伏基岩为三叠系泥质灰岩,分布稳定性一般。因此,本场地大部分地质构造稳定性良好,适宜桥梁及引道工程建设;局部地质构造稳定性一般,较适宜桥梁及引道工程建设。 新构造运动及稳定性评价 (一)、新构造运动 挽近期本区主要表现为和缓振荡式的升降和以掀斜为主的构造运动,它是在深部构造和先期构造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因而具有较明显的分异性和继承性。 1、区域升降运动

地壳运动的类型及分析判断

地壳运动的类型及分析判断 动方向对地形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的影响 举例我国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①它们相伴发生相互关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系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3)(2013·天津文综)下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这些沙滩形成于搬运作用。()

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46分和3日10时43分,图示区域先后发生两次强烈地震, 震级分别为里氏8.2级和里氏7.8级。据此回答2~3题。 2.图中山脉的成因主要是()

A.地壳水平运动 B.地壳垂直运动 C.地震活动频繁 D.大规模火山喷发 3.该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主要是() ①地壳厚度很薄②地壳张裂地带③地壳碰撞挤压④地壳运动活跃A.①③B.②③

(2014·安徽文综)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 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回答第1题。 1.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2.(2014·天津文综)下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后退。形

板块构造运动重点整理

第二章板塊構造運動 2-1 板塊構造學說 1.二十世紀初[韋格納]注意到[南美洲]和[非洲]的海岸線可以拼合在一 起,於是他蒐集許多[地質]上的證據提出在[兩億多]年前全球陸地是聚 合在一起的,然後逐漸漂移散開成現在的樣子。 2.二十世紀中葉後,[海洋探測]快速發展,加上更多對[地球內部構造]的 認識,於是發展出[板塊構造學說],也解釋了[大陸漂移]的原因。 3.科學家分析[地震波]傳遞的速度變化得知固體地球由[內向外]分三層: [地核、地函、地殼]。 4.上部地函的岩石可塑性高形成[軟流圈],軟流圈上則有[岩石圈],是由 一些大小不等的[板塊]所組成。 5.軟流圈中的[熱對流]帶動板塊運動,造成板塊的[張裂]或板塊與板塊的 [碰撞]。在張裂處可能形成[裂谷或中洋脊];聚合之處則可能形成[隱沒 帶及海溝]。 *固體地球的層狀示意圖2-2 造山運動、火山和地震 1.板塊[聚合]時會產生[擠壓],造成地殼變動,形成岩層[褶皺]、[斷層], 甚至隆起成[山脈]。例如喜馬拉雅山脈就是[印澳板塊]撞上[歐亞板塊] 所形成。 2.板塊隱沒時,受到深處[高溫高壓]的影響可發生[變質作用],甚至熔融 形成岩漿。 3.岩漿冷卻形成的石頭稱為[火成岩],主要有玄武岩、安山岩跟花岡岩。 4.在板塊分離處,板塊受到[拉力]變薄,於是岩漿在[裂谷]湧出,形成[中 洋脊],這些熔岩冷卻後便成為[玄武岩],形成新的[海洋地殼]。 5.在板塊[隱沒帶](聚合)處出現的火山岩與出現在南美洲安地斯山脈的 火山岩類似,所以這類的火山岩取名為[安山岩]。 6.如果大陸地殼物質受到深埋再熔融,形成岩漿在[地下深處]冷卻的火山 岩稱為[花岡岩]。 7.[地震帶]跟[板塊邊界帶]幾乎一致,這正好說明板塊的移動與[地震]的 發生息息相關。 8.台灣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 9.當地震發生之後,[中央氣象局]會發佈地震相關消息。 10.地震規模:根據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多寡]換算,一次地震只有一個 值。現在常用的是[芮氏]地震規模,其中[小於5.0的是小地震,5.0至 7.0之間的是中度地震,7.0以上則是大地震]。 11.地震強度(震度):指的是[地面震撼或破壞]的程度。地震發生時,會隨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1.地质作用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能引起的,外力作用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3.岩浆活动:人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浆活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在地壳中冷凝而结晶,岩浆侵入地壳形成花岗岩;另一种是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 4.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一般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地壳运动的结果成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 地质构造示意图岩层形态地表形态 实践意义 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褶皱背 斜 中心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岭顶部受受张力被 侵蚀成为谷地 良好的油气构造,开凿隧道 通常选背斜,原因:背斜成 拱形,安全稳定,不易积水。向 斜 中心岩层向下弯曲成为谷地槽部受挤压不易 侵蚀反成山岭 良好的储水构造 断层地 垒 中间岩块上升,两侧岩 块相对下降 形成块状山地,如华山、庐山工程建设遇断层要避开,以 免诱发地震、滑坡、渗漏、 坍塌等地质灾害。 地 堑 中间岩块下降,两侧岩 块相对上升 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陕西 的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 4.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急剧释放的表现。地震按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人为地震,其中地壳的构造运动,特别是断裂构造运动是引起地震的最主要的原因,即地震的主要类型是构造地震。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一次地震发生只有一个震级。地表受到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发生可以有多个烈度。 5.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边界类型对地貌的影响举例 张裂生长边界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碰 撞 大陆板块与大 陆板块碰撞 消亡边界巨大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 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 洋板块碰撞 消亡边界海沟、岛弧和 海岸山脉 安第斯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世界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6.板块构造运动: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整个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活动带分割成了许多单元,这些单元叫做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被称为大洋板块。 7.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在干旱、地势较高的地区,风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十分明显。在气候湿润的山区,以流水侵蚀对地表的破坏作用最大。 8.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 外力作用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侵蚀作用风蚀沟谷瀑布、峡谷 风蚀洼地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云贵高云的喀斯特地貌 沉积作用沙丘河流流出山口处——冲积扇 沙垄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黄土高原河流入海口——河口三角洲 9.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可夷平地表。 ①上升冷却凝固 ②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外力作用② 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 岩浆 岩浆岩变质岩 沉积岩 ④ ④ ④ ② ③ ③ ①

地球物理勘探_第1章_地震波动力学基础-参考1

地震勘探简介
地震勘探:以同岩(矿)石间的弹性差异为基础,通 过观测和研究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的传播规律,借 以实现地质勘查找矿目的的物探方法。 应用领域:主要用于油气田、煤田地质构造的勘探, 地壳测深,工程地质勘察等。 地震勘探的分支方法:
1. 2. 3. 4. 折射波法; 反射波法; 透射波法; 面波法; ‥ ‥等。
地震勘探技术的流程:
1. 2. 3. 4. 理论研究; 野外资料采集; 室内数据处理; 地震地质解释; ‥ ‥等。

地震反射波勘探的基本原理
? 在地表附近激发的地震波向下传播,遇到不同介质 (地层)分界面产生向上的反射波,检测、记录地 下地层界面反射波引起的地面振动,可以解释推断 地下界面的埋藏深度,地层介质的地震波传播速 度、地层岩性、孔隙度、含油气性等。 ? 最简单的是根据反射波到达地面的时间计算地下界 面的深度,基本公式为:
1 H = vt 2
? 反射波法的主要优点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查 明从地表到地下数千米的整个地层剖面内各个构造 层的起伏形态,甚至是地层岩性特征。

地震反射波勘探的基本原理
地震勘探原理示意图

地震反射波勘探的基本原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x
t
地面检波器 1 界面 1 泥岩 2 3 4 5 6 7 8 9 10 砂岩
x r1
在地表一 点激发地 震波,并 且接收来 自地下界 面的反射 波,这种 工作方式 被称为自 激自收。
界面上法 向入射
界面 2
z
灰岩
r2
地震勘探原理示意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