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聚投中国:2014年11月金融数据简评

聚投中国:2014年11月金融数据简评

聚投中国:2014年11月金融数据简评

信息或事件:央行公布11月金融数据。11月末M2增长12.3%,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3.2%,与上月末持平。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15万亿元,比上月多4656亿元,比去年同期少847亿元。其中,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527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26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270亿元,信托贷款减少31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67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82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79亿元。2014年1-11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4.7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1.30万亿元。

简评:

1、11月人民币贷款比上月大幅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如我们预期的央行施加了信贷投放的窗口指导,之前传言央行要求全年新增信贷控制在10万亿元人民币以内,大幅调整合意贷款规模,由此看来可能属实,那么12月银行可能新增信贷在9000亿元以上。我们在10月金融数据点评《促资金到实体》中,指出:“现实的情况是,仅靠市场自身,可能还难以实现经济和融资的平稳转换,所以在非标受限的情形下,有必要增加信贷的额度,并给予窗口指导以促进其投放。”从信贷结构看,票据融资增加较多,达到2424亿元,我们判断这可能是由于银行要用满额度的原因,实际的需求并没有增长很多。当然,企业和居民的中长期贷款也有较多新增,显示出930房地产放松之后的效果在显现,和之前发改委密集批复的项目正在得到资金配套,进而发挥稳增长的功能。

2、11社会融资规模1.15万亿元,比上月多4656亿元,但仍比去年同期少847亿元;而前11个月社会融资规模14.7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1.30万亿元。这意味着,总的融资规模仍然不能满足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需求,这样企业的融资成本恐怕难有明显下降。11月的社融规模比上月的增加主要来自信贷增加,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负值的收窄,和债券融资增长。而非标融资继续收缩,信托贷款依然新增为负并扩大,新增委托贷款继续放缓。

3、11月M2增长略低预期,年内控制在13%的目标内几无悬念。而同期贷款增加较多,因此推断M2的增速回落可能来自外汇占款和同业渠道货币创造的不足。当月存款余额增速微升至9.6%,但据调研,银行的存款流失仍然严重。

4、中央经济会议召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我们理解货币政策名为稳健实为宽松,具有了更大灵活性,再次降息和降准已经没有障碍,而具体使用仍将慎重,相机抉择。

5、在11月降息之后,银行存款利率普遍上浮,这表明非对称降息和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的后果是,让银行让利的政策首先使得银行负债端成本提高、信用创造能力和意愿下降。

近期股市大幅上涨,资金流入债市和股市,央行放松货币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果货币政策更多的放松只是给股市更多助推力,造成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反差增大,那么货币政策的下一步放松就可能迟缓。

继续放松,直到经济企稳?还是接受经济的下行,保持克制?乃至容忍经济的自发调整,实现部分出清?政策需要选择方向。大概率的,继续放松的政策取向没有变化,放松主要还是继续增加社会融资规模。而利率市场化是否还要加快推进,决策者需要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目标进行权衡。

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关系的 实证分析 ——以1978~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为例

Statistics and Application 统计学与应用, 2019, 8(1), 48-59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9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14443491.html,/journal/sa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14443491.html,/10.12677/sa.2019.81007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Henan Province —Take the Time Sequence Data from 1978 to 2017 Yangyang Liu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Received: Dec. 27th, 2018; accepted: Jan. 9th, 2019; published: Jan. 16th, 2019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the focus of our work tha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our province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ults. In recent years, the proposal of the new normal has reveal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development at this stage and in the future.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are also gradually focusing on changing the development mode and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First of all, it’s about the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economy. Then the theory of mutual relation between them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Henan provi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More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has been empirically tested through the annual data from 1978 to 2017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t shows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and stabl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can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nd each industry has different action mechanism to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growth is counterproductive to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conclu-sion, it analyzes the reason that the two can affect each other. Finally, aiming at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and deficiencies reflected by the empirical study, this paper proposes to improve the output value and mechanization level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through new form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and qual-ity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Key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l Analysis

中国金融机构风险案例分析及论述

中国金融机构风险案例分析及论述 随着现今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必然就会有一些机构因各类因素而退出商界的舞台。在这里,我仅用两个案例来简单概述一下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原因以及我个人对如何避免此类案例的发生的一些粗浅的建议。 中国首例银行破产案件在1998年在海南发生。谁也不曾料到这家于1995年开业,注册资金为16.77亿元人民币的金融机构会在几年内倒闭,这其中的原因却是值得思考的。可以说一开始这家银行在营运之初势头颇好,1997年,海南发展银行收息率高达90%并且未发生一笔呆滞贷款,与境外银行也建立了良好的代理关系。但是,一年左右的时间,海发行便逐渐走至末路。首先,管理不当应该是导致其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盲目的兼并是海发行破产的最基本因素。1997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关闭海口市人民城市信用社等5家违法经营的信用社,并且剩余的29家除了一家可以独自经营之外,债权债务全权由海发行托管。这下子,海发行的股本增长至106亿元,权利增大了,肩上的担子就大了,随之而来,风险也就大大增加。城市信用社向来是以高息来吸引人们的存款,然而信用社却在支付利息时很是吃力,甚至要靠新的储户的存款来支付到期客户的利息。长期下去,入不敷出、资不抵债、不能到期支付债务等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企业的正常运作就会难以维持,最终走向灭亡。然而,海发行接管了28家信用社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利息率,这本应该是很合情合理的。但是,就是由于这一措施的实施,使海发行倒闭的直接原因暴露出来—挤兑。老百姓起初将钱存到信用社里就是为了获得高额的利息,有的信用社利息率高达25%。但是海发行接管信用社之后,将利息率下调至7%。那些抱着钱生钱的储户便不再相信这样的银行,致使海发行的信誉度大大受损。由此开始,储户争先恐后的将自己的存款从海发行里取出,这样的局面海发行自然是难以应对的。海发行即便一方面将利率调至18%,也没有人愿意把钱放到这样的银行里了;另一方面,海发行大力向债务人讨债,但是收债并不容易,而且有的债款已经变成一片片的空地。钱从何来?后来海发行所作的一切努力和措施似乎都是徒劳无功的,最终这一商界悲剧还是发生了。银行机构破产,影响是很大的。一般的中小企业的破产,受到影响的是和破产企业有经济往来的几家企业。但是,海发行的破产,影响到的不仅仅诸多企业,还有整个社会。造成这一惨剧的因素,综合了一些资料,我认为有二: 其一,银行盲目兼并利率过高的信用合作社,无法有效的挽救自身有问题的金融机构,造成信誉受损,不良资产过多; 其二,监管不力,发放贷款时没有严格地考察债务人的偿还能力,经营模式不规范,致使无法追回债务,资金亏损。 第二个案例是有关于1998年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破产实例,

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选择

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选择 【关键词】分析,对策,选择,现状,风险,金融机构,治理,中国, 部人控制表现为经营层决定金融机构的发展、经营、分配等重大决策,还会出现个人独断、短期化的经营行为、过分的在职消费以及工资、奖金收入过快、福利待遇改善幅度大等现象。又由于金融机构部管理中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致使各种金融案件屡屡发生。如商业银行经理人员和下级行员工事实上掌握着银行资产的控制权和支配权,又无需承担财产风险,所以,他们常利用职务之便,独立作案、相互串通或外勾结作案,为个人牟取利益。2007年银监会对2006年的银行业商业贿赂犯罪案件查处的情况通报结果是:2006年银行业共发生商业贿赂案件113件,涉案金额2608万元,涉案人员164人。 (二)信用风险 金融机构是巨额货币资金的集散地,容易滋生犯罪,如资金诈骗、贪污受贿等非法活动,存在着严重的犯罪风险和信用风险。而我国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很旧,不能适应复杂的风险环境。表现为:金融机构对近期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不到位,信用风险管理的意识在全体职员中和银行经营管

理的全过程中贯彻得不充分等。在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也远远落后于国际上先进银行[3](P38)。 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持续发展的 基本前提,而我国的金融机构大都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使得合理的控制度和严格的管理失效,进而加大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比如,由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居高不下。1999年四大行剥离不良资产1,4万亿元,2008年农行准备上市获得政策剥离8000亿元。经过剥离的不良贷款事实上的回收率很低,资产回收率一般在30%、现金回收率在20%左右。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549.1亿元,虽然总数较年初减少424.2亿元,但损失类不良贷款余额却增加了21.2亿元。如此持续下去,必定影响银行的发展和金融的稳定。同样,由于外部与部的原因,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不善,会出现经营亏损、信用风险、支付危机等,虽然数量上并不大,但更为显性化[4](P98-100)。 (三)非公允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管理是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重要容,提高关联交易管理水平对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促进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P26-27)。目前,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已按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 第6期(总第154期) 2019年11月 财经论丛 CollectedEssaysonFinanceandEconomics No.6(General,No.154) Nov.2019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 黎翠梅,武蔷薇 (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摘要:本文从农村金融的规模、结构及功能发挥等方面对我国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规模总体上大于中西部地区,但农业保险市场2019年以前呈西强而中东部弱的格局;区域农村金融结构异同并存,其组织结构区域差异明显,而融资结构与市场结构三大地区雷同;区域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异化现象均十分严重,储蓄动员功能过度发挥而资金配置功能严重弱化,尤以中部为甚。 关键词:农村金融;区域比较 中图分类号:F832 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892(2019)06 0042 08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多层 次性,客观上需要不同层次的金融制度与之相适应。但现行关于农村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总量和国家视角出发,将我国农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探讨,而鲜有将研究视角锁定在区域这一中观层 [1][2] 面。值得关注的是,焦兵(2019)、李喜梅(2019)利用农信社存贷款数据对区域农村合作金融

[3] 与农村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温涛、熊德平(2019)对我国各地区农村资金配置 效率进行 [4] 了比较;黎翠梅(2019)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中介 发展对农 [5] 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周世友(2019)分析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 原因。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全面系统分析区域农村金融的研究成果。本文针对以往研究 的薄弱之处,对我国三大经济带(按国家统计局的分类,东部11个省市、中部8省、西部12个省市区)农村地区的银行、证券以及保险市场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以期为政府制定有利 于统筹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有别的农村金融制度和政策措施提供可量化的依据及决 策支持。 一、农村金融规模的区域比较 (一)农村存贷款规模的区域比较 1.农村存贷款绝对规模的比较。农村存款是指金融机构农业存款与农户储蓄之和。由 图1可见,1998-2019年间,东部地区人均农村存款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11年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存款占全国的比重平均为63 85%、19 72%、16 43%。农村存款规模的区域差异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体现,同时也说明东部地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备良 好的资金基础。从增长趋势来看,三大区域人均农村存款均呈持续上升态势,11年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农村存款分别增长了3 13倍、3 35倍和5 53倍,即中西部尤其是西部 地区的农村存款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一方面,这与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尤其是西 部开发政策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这也受中西 收稿日期:2019 09 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AJY040);湖南省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19ZK3078) 作者简介:黎翠梅(1969 ),女,湖南华容人,中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武蔷薇 (1986 ),女,山东莱芜人,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生。 黎翠梅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 部地区农村存款基数低的重要影响。 图1 1998-2019年区域农村人均存款及人均贷款走势图(单位:元人)

浅谈中国金融机构纳税问题

Financial View 金融视线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33 浅谈中国金融机构纳税问题 高宁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浙江海宁 314408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深化改革,金融机构得到不断的发展,在经营体制、经营范围和方式上有了 很大突破。由于企业的经营范围更加广泛,收入渠道不断增多,导致了税收征管工作难度加大,本文就我国金融机构的纳税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期望对金融机构的纳税工作有所帮助。关键词:金融机构;纳税;问题 一、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纳税出现的问题 (一)流转税负担的过重 在我国目前实行的税制中,对任何一种金融业务进行的征收营业税,都应按照“金融保险业”项目进行征收。并以征收的营业税税额为依据,进行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基于以上原因,我国金融机构的流转税实际负担的会更高些。 首先营业税是根据营业额进行的全额征税,而不是根据价差征税,也不是只对增值税税额部分征税。也就是说金融机构承担的消耗进货增值税的税额不能予以扣除,金融业将增值税和营业税都承担下来了。 金融机构取得的各种价外费被包括在营业税的营业额中,所以,一些不能构成企业收入内容的代收费用却被包括在营业税征收范围内。中国的部分金融机构,尤其是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存在不良贷款比例偏高、资产质量不高的现象,但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却需要征收营业税。所以,当滞收利息的比率较高时,银行将用营运资金来垫付应收未收的利息部分的税款,不难看出银行实际承担的所得利息收入的税款要比法定的税率高很多。而国外金融业务通常被归为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并且很多国家对银行保险、证券、信贷和基金管理等方面实行免征增值税的办法。(二)对企业所得税的负担情况不合理 在中国,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一样,都需要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但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的征税税率普遍较低。因此,我国金融机构所得税制度的不合理只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偏高问题上,使得金融机构所得税的名义税额过高。目前,企业所得税规定的税前可扣除的项目比较多,依照国际税收的准则,和企业有关的费用支出部分可以在所得税前被如实扣除。因此,中国现在实行的所得税制度对多数支出费用项目进行了明确的税前扣除规定,比如提取坏账准备、工资支出和业务招待费等,这样就加重了金融企业的纳税负担。(三)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税收标准还缺乏明确的规定 我国税收制度对部分新兴的保险品种的征税标准还未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明显赶不上对储蓄利息所得部分进行纳税的发展步伐。很多国家把一般寿险所得的投资分红作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部分,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首先投资收益的所得税征收情况更为复杂。同时,金融租赁公司的税收政策对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起到消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具有真正投资性质的融资租赁行为不能受到税收政策的优惠。 (四)没有将证券资本利得部分完全纳入税收征收范围 中国对股票转让所得征税主要体现在股票的交易流通过程不论盈利情况都要征收流转税,对企业在转让股票时取得的 致新股只要一上市就永保太平,所以发行发会抱着“捞一笔”的态度过高的进行定价。(二)信息披露 现在的信息披露都由证监会来调审查,这对证监会来说负担太重,我以为证监会审查的权利应该下放。可以鼓励股民诉讼上市公司,且为集体诉讼,即一个诉讼胜利,剩下的股民也可以得到赔偿。为了降低诉讼成本,可以和律师事务所约定,如果胜诉赔偿对半分,如果败诉不收律师费。这样每个基金公司和投资者都是一个证监会,这个可以大大增加监管的广度和深度。除此以外,完善我国的融卷制度,将监督审查和获利联系在一起,让所有投资者一起监督上市公司。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融资融券的制度,但是我国的股票市场上只有一些大公司才有融券,很多中小公司都没有融券,因此,融券制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卖空制度,应该扩大融券制度的应用范围。如果每支股票都可以卖空,那么发行方会担心自己定价过高,造成股票被大量卖空。这样新股发行定价才会真正趋于合理。(三)财务报表造假 绿大地通过财报造假上市圈钱3.46亿元,最终公司因为造假才被罚款400万元,其保荐人被处以12个月不接受保荐人签字的处罚,这样的处罚力度太小,上市公司看见这样的一个情况 后,觉得违法成本低,更加会疯狂造假。 我以为对上市公司的罚款数额至少要和融到的资金相同。对于保荐人,至少罚款保荐费5-10倍,甚至撤销保荐资格。这样才可以促进保荐人更加尽职的进行保荐,避免“只荐不保”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曹凤岐.董秀良.我国I P O 定价的合理性分析[J ].财经研究,2006,(6):6-14. [2]魏建.马富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前后定价效率的实证分析[J].山东经济,2011,(3),94-100 [3]李晓莉.新股发行机制:问题与对策初探[J ].财会研究,2012,(5):53-55. 作者简介: 潘健平(1990-),男,汉族,浙江杭州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

论坛摘要

看历史时,我们尽量不轻易居高临下的品评历史人物;因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一个事实。那就是,不要说面对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人的竞争了,就是面对几百、几千人的竞争中,我们也常常无法让自己成为主角。 我们居高临下的品评历史人物,就如同一个业余的不入流的棋手,在居高临下的品评专业的高段位的棋手。如果我们报着这种态度,那永远也无法在历史书中吸取到养份。 我这样说,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应该报着一种仰视的目光看历史人物。但是,我们应该养成一种习惯,不要总是喜欢居高临下的看历史人物。 当然了,学习、思考,最忌讳的就是不懂装懂。 一部作品,不论别人吹得如何神奇;一个历史人物,不论别人吹得如何神奇。如果你看不到它有什么高明之处,你就可以暂时觉得,他就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你必须得承认,这只是你个人的观点;可能是因为你认识不足产生的。 为了让自己可以看懂相关内容,就可以试着看一些评点性的文章,帮助自己理解它。如果你看到相关评点性的文字,依然看不到它有什么高明的地方。你还可以暂时觉得,它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你必须得承认,这只是你个人的观点,可能是因为你认识不足产生的。 以前,我看李宗吾(厚黑学作者)写的一段话,觉得非常高明。大意是说,一个人在证明一件事时,不要总是这这学者如何说了,那个大学问家如何说了。这种证明方式,会让人陷入书本难以自拔。所以,你在证明一件事时,应该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事去证明。如果学问不能解释生活中的事,那学问再大、再多,也是没有用的。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首先要能看清zf金融富国的这种把戏,才能保护自己的财富不被收割,而现在不少人都是金融文盲,被拔了羊毛还像5毛一样乐的屁颠屁颠的赞颂伟大光荣正确的*。 第二步有参与金融游戏的智慧,权贵抢我,我也抢权贵,虽然抢的少,但能够自己家人过上小康生活。 第三个层次就是能达到指定政策的层次,这样就能发现这个游戏的漏洞,这样权贵的财富就是我的财富,随时取收如探囊取物。 第一个层次能学习就行。多了解些金融知识和金属史,就能躲开权贵的收割。 第二个层次必须通过实践,只有经过实践的磨砺,你学习的知识才能上升到智慧层次。否则学的再多也是书呆子。到人大经坛(号称中国最大的经济论坛)看了一下,里面绝大部分是走进书里出不来的呆头鹅,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功劳。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想再骂一万次郭沫若,biao zi 养的,你设计的这个教育制度害了几代人! 第三个层次不止学习和实践,更要思考,这样才能找出游戏的漏洞。

我国人寿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oc 12页)

我国人寿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oc 12页)

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杨舸 1,田澎1,叶建华2 (1.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上海200030;2.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4) 摘要:应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我国寿险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消除了保费收入数据中因统计口径变化带来的影响,建摸时考虑了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而且考查了更长的时间跨度。研究表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寿险业自身的发展是寿险需求增长的根本原因,实际利率和少年儿童赡养(抚养)率对寿险需求也有显著的影响,社会的老龄化、预期通货膨胀率和不断提高的教育水平对寿险需求的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寿险需求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平稳时间序列 中图分类号:F840.62 JEL: G22, C22 文献标识码:A Empirical Study on Effect Factors of Life Insurance Demand in China Yang Ge1, Tian Peng1, Ye Jian-hua2 (1.Antai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杨舸(1972-),男,贵州贵阳人,讲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保险、应用统计与决策分析、金融系统工程。

虚假回归。 本文克服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上述缺点,运用自回归分别滞后模型,对影响我国寿险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此外,本文使用1982-2002年全国寿险保费收入年度数据,与已有的实证研究相比,所涉及的时间跨度更长。 二、文献回顾 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上看,对寿险需求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对寿险需求的理论研究。这类研究通常在不确定性理论基础上,研究寿险需求动机,从理论上分析人们在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时,风险态度、遗赠动机、通货膨胀、财富等因素对寿险需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针对寿险需求的实证研究。这类研究通过实证数据,建立寿险需求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计量经济模型,应用多变量解释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 寿险需求的理论研究是实证研究的基础,它揭示寿险需求的根本原因。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Yaari在1965年的一篇文章算是较早的文献。在期望效用理论的范式下,Yaari[4]从理论上研究了保险的需求,尤其是人寿保险的需求。他的 研究表明,由于未来寿命的不确定,人们更倾向于现在消费而不是选择以后消费(也及Fisher所说的“不耐”心理,Yaari 从理论上说明了它的影响。),保险的作用在于消除了这种寿 命不确定带来的影响。Yaari的研究成为很多寿险需求理论研究的起点。在他的基础上,Hakansson[5]、Fischer[6])、Karni 和Zilcha[7]进行了扩展。他们的研究表明,风险资产的存在不会改变人们对保险的需求或消费,人寿保险的需求主要是为了消除由于寿命的不确定带来的收入风险,而不是为了消除资产的风险。这个结论说明,寿险的作用主要是储蓄和保障,而不是投资。Lewis[8]则拓宽了研究视角,从被抚养人的角度而不单单从投保人的角度研究寿险需求。他认为保险的购买不仅仅是出于投保人自己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其被抚养人(如妻子、子女)获得保障的需要,投保人家庭成员的风险偏好也会影响保险需求。 在寿险需求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近半个世纪来对寿险需求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主要对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在实证研究中分析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人口因素和经济及金融因素。人口因素主要指年龄、期望寿命、教育程度和赡养(抚养)率等与人口结构相关的因素;经济及金融因素主要包括收入、财富和价格水平等与经济有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对寿险需求的影响,尤其是涉及经济及金融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实证研究取得了一些较为一致的结论。但实证研究中也留下一些相互冲突的结论。有些因素在某些实证研究中与寿险需求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另一些研究中这种相关关系并不显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趋势及改革重点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国内的资金流、客户流和信息流将发生跨国界的流动,这意味着我国的金融市场将成为一个面向全球的开放市场。因此面对“入世”后各方面的挑战,国内商业银行将加快调整发展战略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其他商业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更进一步的改革深化,挑战与机遇并存,这就有必要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制的现状及如何发展作一些分析。本文从不同方面讨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就此提出改革重点,讲述商业银行下一步改革的具体措施和目标。 关键字:商业银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改革重点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在短短20年里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金融体系,而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发展对金融体系的改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我国银行业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自由化、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和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入世以后,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趋向倍受关注。因此,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和改革的趋势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间业务仍存在创新不够、产品档次不高等问题。因此,改革商业银行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加大中间业务创新力度,推动中间业务发展。 2 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商业银行在银行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信用活动中占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商业银行存贷业务在银行体系的存贷业务中占最大比重,是企业贷款的主要供应者,它的业务活动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方向和规模,业务范围非常广泛,并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密切联系;它们通过办理非现金结算加速了货币的周转,起着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它们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便利。虽然商业银行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已日趋消失,但在许多方面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替代的,仍是银行体系的基本环节。 下面是五大商业银行1998年和2009年营业状况的对比。 表1 1998年我国五大商业银行状况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8年卷) 表2 2009年我国五大商业银行状况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10》 根据以上两表的数据,我们将资本总额和存款分别进行时间上的对比,观察1998到2009这12年间五大商业银行资本总额和存款的增长态势,得出了下表的结果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现状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现状 列宁在剖析帝国主义阶段经济特征时曾指出,银行已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势力极大的垄断者,变成“现代经济生活的中心,是整个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体系的神经中枢”。由此可以推导出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何等巨大的作用!建立起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大大提升了主力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结构的水准及其抗风险能力,同时,也支持着现在的总体信心,提供了中国今后长远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历程,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又是如何,下文将从这两个方向展开论述。 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建立的坎坷历程 1、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诞生以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为标志,它的建立是通过组建中国人民银行、合并解放区银行、没收官僚资本银行、改造私人银行与钱庄,以及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途径实现的。这种金融体系直到1953年以前,基本上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和骨干,但仍保存了几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体系格局。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格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并有力地支持了国有经济的发展。 2、“大一统”模式的金融体系 从195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以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与此相适应,金融机构也按照苏联的银行模式,建立起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银行体系,这种“大一统”的银行体系模式一直延续到70年代开始改革之际。 在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大一统”的金融体制指挥协调如意,便于政策贯彻,利于全局控制。但问题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应有的发挥,管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体制改革迫在眉睫。3、1979年以来金融体系的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变革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93年,主要是突破过去那种高度集中型的金融机构体系朝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分析(doc 49页)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分析(doc 49页)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 2003-04-29资料来源:全景网络 一、行业发展状况 1.保险行业的特点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保险是专门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机制,同时具备储蓄功能。与一般的企业相比,保险业具有投资需求大、经营周期长、利润率稳定的特点,是典型的以创新来推动增长的金融产业。其中产险业具有高度周期性[1]。 2.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保险按其目的可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指由国家通过立法对公民强制征收保费,形成保险基金,以对投保人提供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具有强制性,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运行中若出现赤字,国家财政将给予支持;商业保险是按商业原则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保险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截至2002年底,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达到1241.9亿元,商业保险公司总资产达6494.1亿元。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商业保险。

二、行业竞争格局 截至2002年底,保险公司数量发展到54家,总资产达6494.1元,保险营销员超过100万人。初步形成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格局。 1979年我国保险业务恢复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完全垄断市常1988年平安保险公司的成立打破了这一格局。同年,交通银行成立保险部(太平洋保险公司前身)。这两家股份制保险公司成立后,迅速把业务拓展到全国范围,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展开了竞争。从90年代开始,股份制的新华、泰康、华泰及外资友邦、东京上海、皇家太阳联合等保险公司先后成立,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的态势开始形成。截至2002年底,保险公司数量发展到54家,其中国有独资保险公司5家,股份制保险公司15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20家,外资保险公司14家。另外,还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12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内地的14个城市设立了199个代表处,等待进入中国保险市常 1996年,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 公司(简称中保集团),下设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再保险三个专业子公司, 实行分业经营。1998年底,中保集团被撤销,三个子公司成为独立法人,其中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继承

中国金融机构业务划分及信托业的发展doc12

中国金融机构业务划分及信托业的发展doc12 一、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现状 1995年通过的《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我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不得向银行和企业投资,以利银行资金的运作安全。1995年通过的《保险法》第5条规定:经营商业保险业务,必须是依照本法设立的保险公司,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商业保险业务。第91条规定,保险公司的业务范畴:财产保险业务,人身保险业务,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1998年通过的《证券法》第133条规定: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必须采纳自有资金和依法筹集的资金。2001年通过的《信托法》第12条规定:委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信托业。 以上几部法律的先后出台。以及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的分设。构建了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景学成在前不久召开的“入世后中国金融业的应对措施”高峰论坛上指出,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应当连续执行。他指出,在较长的时刻内,我国仍将对银行、证券、保险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一)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的专门背景 1、混业经营的尝试 在1993年往常,中国金融业也曾经进行过混业经营的试点,然而由于当时经济过热,金融秩序纷乱,治理水平较低,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混业经营产生大量违规操作,社会上显现了房地产热和证券投资热,银行大量信贷资金涌向外汇、房地产、股票证券、期货市场从事投机买卖,导致了金融秩序的纷乱。治理欠佳的金融混业经营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负面阻碍,经济泡沫膨胀。 2、现实的选择

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一个联立方程计量模型的经验解释

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个联立方程计量模型的经验解释 2008-9-12 [摘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体及股票市场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并用广义矩的系统估计方法(GMM),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金融中介体市场尤其是存款货币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存款货币银行效率的提高却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用;股票市场的规模及流动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很明显;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联立方程,广义矩阵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回顾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1911)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断:金融中介提供的服务(推动储蓄、评估项目、管理风险、监督管理者及便利交易等)是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所必需的,也就是说金融的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希克斯(Hicks,1969)的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对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与技术创新同样重要。戈德史密斯(Goldsmith,1969)和麦金农(Mckinnon,1973)对一些国家所做的经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金和莱文(King and Levine,1993)建立模型对80多个国家1960年到1989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熊彼特的论断是正确的,即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也有很多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在经济增长中是一个相对不重要的因素。Levine和Zervos(1998)用41个国家1976—1993年的面板数据做回归,得出结论认为银行和股票市场的指标与当前及以后的经济增长率有很强的相关性。罗宾逊(Robinson,1952)提出金融仅仅是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卢卡斯(Lucas,1988)提出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被“过分强调”了。他们认为经济发展会创造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这种需求导致金融部门的发展,是经济增长带动金融部门发展而不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Arestis和Demetriades(1997)分别对德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不仅因国家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可能有本质的区别。 国内学者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很多的研究,采用的方法及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国内学者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块:金融中介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其中一部分是把两块结合在一起研究,还有一部分则是分别研究金融中介及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谈儒勇(1999)用1993—1998年的季度数据分别验证了我国金融中介市场及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金融中介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他认为这意味着金

经济学金融学数据库

经济学金融学数据库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14443491.html,,中国商务部、中国证监会网站等,各种证券软件。 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数据库(CSMAR)是国泰安公司联合香港大学,针对高等院校、金融证券机构的专家学者,对于中国股票市场分析研究的需要,而设计研发的高级专业金融会计数据库系统,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中国证券市场交易数据。 世华资讯 ? ?IMF的国际金融数据库免费注册 ?IMF的国金年鉴数据资源可以通过免费注册在线获取。请先打开页面: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14443491.html, ,然后用你的电子信箱进行注册,进入信箱收到IFS发出的确认邮件并点击相应的链接激活你的ID。现在你可以享受60天的试用服务了。现在重新进入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14443491.html, ,进行登录,有35000个时间序列(包括200多个国家地区)供你使用,而且查找的数据可以根据你的不同需要,选择: ?1、不同的周期频率的数据(如以年、季、月为周期) ?2、生成不同的下载文件格式(html 、xls等等) ?3、设定不同的起止时间 ?!全球各国及地区的统计年报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14443491.html,/unsd/methods/inter-natlinks/refs3.htm ?各国宏观数据的主力网站。 ?!BEA 经济分析局(美国)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14443491.html,/ 档次高,数据很多 ?!亚洲开发银行***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14443491.html,/ 数据和文章。 ?!美国商业部统计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14443491.html,/ ?!东盟官方网站***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14443491.html,/13100.htm ?有各国的宏观数据,还有相关的论文。对研究东亚货币很有用。 ?!经济研究(美联储系统)***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14443491.html,/ ?有关于货币的一些历史数据。 ?!经济统计情况(美国白宫)***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14443491.html,/fsbr/esbr.html

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案例【4】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包括: 中国银行与政策性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全国及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非银行商业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外国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中可以看出现有金融体系结构已经比较完善,资产总量上较“十一五”其有了较大提高。 但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较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问题: (1)金融机构体系的结构性比例失衡,抑制了金融机构机构之间的平等竞争。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制约了金融机构间的平等竞争,新型商业银行难与国有商业银行开展平等竞争。 (2)金融机构体系的结构性缺陷仍比较突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差距过大,证券业保险业整体规模偏小。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体系一直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直接融资发展缓慢,导致证券也发展规模明显偏小。与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相比,初总股本外总资产及管理总规模仍然过小。 (3)证券业的市场集中度不足,市场份额过于分散。这种小型化分散化的格局,很难与国际化全能化投行相竞争。 另外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加上机构臃肿,冗员过多,不利于切实强化金融监管和提高中央银行的工作效率。国有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企业,其自我约束、自主经营的企业属性未能真正体现出来,在统一法人管理、机构设置、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矛盾与问题。金融监管力度不够,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完善,对少数机构的市场准入把关不严,市场退出缺乏及时有效的控制手段,社会上非法设立金融机构、非法或变相从事金融业务、非法集资的现象屡屡发生,部分地区的金融秩序仍比较混乱。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涉外金融风险也有所加大。是科学技术在金融业务中的运用,特别是一些个别产品创新的擦边球现象,如各种 各样的支付卡现象,各种各样的支付体系

中国金融行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形式

中国金融行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形式 一、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际竞争力普遍不足 经过近几年对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造,金融机构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单从数字上看,我国银行业前10家银行的效益指标与世界前十大银行已经相差无几,但是应当看到,这种效益是在市场仍然相对封闭、市场远未达到充分竞争、存贷利差很大的条件下取得的。同时对于几大国有控股银行来说,如果不是在股改过程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注资、剥离巨额不良资产),也很难在短期内进入国际大银行行列。与国际一流金融机构相比,我国金融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总体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 影响我国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四点:第一,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仍存在较大缺陷。第二,缺乏有竞争力的经营模式。第三,风险控制能力普遍偏低。第四,创新能力不足。 2、金融组织体系的结构性缺陷仍比较突出 这种结构性缺陷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证券业、保险业整体规模偏小。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体系一直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直接融资发展缓慢,导致证券业规模明显偏小。2007 年12月底,中国共有证券公司106家,总股本8522亿元,总资产1.72万亿元,证券公司管理资产总值821亿元,与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相比,除总股本外总资产及管理资产总规模仍然过小。与此同时,证券行业的集中度不足,市场份额极为分散。2007年,在106家证券公司中,最大一家的市场份额只有不到4%,前三家合计不到11%,市场份额在1%以下的小型证券公司多达86家。这种小型化、分散化的格局,很难与国际大型化、全能化投行相竞争。第二,中小企业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很不健全。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收缩农村分支机构和网点,使得农村金融服务被大大削弱。由于市场准入被严格控制,民营资本难以进入正规金融体系,农村信用社被迫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而农信社自身在运作机制、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由于缺少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迟迟不能缓解,特别在实施紧缩货币、信贷时期,中小企业往往首当其冲,成为商业银行的弃儿。 二、金融机构改革未来趋势展望 2002年以后,中国金融业进入了改革的新时期。未来几年,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推进:逐步推进国内金融的自由化,降低金融管制程度,这种自由化至少将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其一,进一步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增加市场主体。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准入尽管在法律上已经没有障碍,但是要新设立一个金融机构仍然难度极大。这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