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诗赵如刚

诗赵如刚

诗赵如刚
诗赵如刚

和顺一中古代诗歌课堂教学1224模式初探稿

随着我校1224教学模式的大力推广,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由最初单一的1224模式深入到各种文学体裁课堂教学中了,分为诗歌1224教学模式、散文1224教学模式、小说1224教学模式等不同类型。下面是我校古典诗歌课堂教学1224模式的初探稿,现罗列如下,已求在试行中进一步摸索、寻求、探讨、订正、完善。

一、古典诗歌1224模式简述

1.学习诗词的目的是为了鉴赏美,是为了更好的体验人生和社会,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诗歌学习三个层面,即理解层、玩味层、评价层。理解层是最基础的,是为了鉴赏、评价服务的。评价层是最高层,如果鉴赏层达不到,评价妄谈。因而高中语文课标与考纲都以鉴赏层为出发点与归宿点。

2.学习诗词落实两个基本要求:必须掌握诗情诗意的理解法;必须掌握诗情诗意的艺术化手法。这两个基本要求落实到位,鉴赏层的目的也就达到。

2.为使一个目的、两个基本要求点落到实处,我们推行两种课型供教师参考:

(一)、理解层次诵读课型以诵读为主线,在诵读中感知作者的诗情诗意。诗情诗意是读出来的,感知出来的,不

是教师讲给的。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能具体感知到与情感相关的词句,并能联想到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最后还能用语言有理有据地表达出来。因而教学步骤为“诵读---感知—联想---表达”。这对学生的诵读能力、感知能力、联想理解能力、综合表达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另外,无形中自然为背诵创造了条件,减轻了有意背诵的压力。

(二)、鉴赏层次背诵课型以背诵为主线,在背诵中感知作者为了使情志表达达到具体可感化效果借写了哪些相关内容,玩味借写内容的艺术性。或象征暗示,比喻形容,营造烘托等相关的意象意境法;或炼词炼句,遣词造句修辞法;或情景结构章法。最后还能用语言将其中的美表达出来。因而教学步骤为“背读---感知—玩味---表达”。这对学生的背读能力、感知能力、玩味能力、综合欣赏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培养。

4---遵循认知四层次:

(一)、“诵读——直觉”这种层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有效的“诵读”感受诗意。完美的诗歌吟诵是建立在对诗歌精神的把握上的,而有效的诵读又能促进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实例)以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第一节用五个意象写祖国“数百年”的贫穷落后,美读时,语调应扁于低沉哀婉,语速缓慢,第二节写“千百年”来希望难以实现的痛苦和悲哀。爱之愈深,责之愈切,被压抑和折磨着的

情感更是炽热如火,读时,语调略高,语速略快,读出诗人激愤、急迫的心情,内心波澜起伏的变化。两个“祖国啊”,前一个可略为迂缓凝重,后一个则要提高声调,读出呼唤中的急切期待之情。第三节写焕发新的生机和希望,情绪强烈转折,从低沉到开朗,从悲哀到欢笑,要用明亮的声音和欢快的跳跃感来读。第四节写要为祖国做贡献,美读时要把握由上一节的快节奏的惊喜跳跃转为较慢节奏的深刻的思索,以及饱含深情的咏叹。因此,提倡“以读代析”,特别是注重诗歌的音韵和节奏,是把握诗歌内在情绪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才能真正让教师从枯燥的诗歌讲解中解脱出来,才能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生命之音。

(二)、“品味——感悟”层次。正如“眼睛是人心灵的窗口”,意象也是诗的心灵之窗,这里的诗的心灵,即是诗的意境,可见“意象”是将读者的心灵与诗人的心灵贯通的桥梁。而中国古代诗词的意象相近或相似,有的意境相通,因此可将这些诗文进行对比分析阅读,例如比较《越中览古》与《石头城》两诗的意象,相近或相似的如:越王破吴/故国空城,春殿/女墙;今鹧鸪/旧时月等,通过比较学生不难看出,李诗的前三句极力摹写历史人物的春风得意(昔日之盛)而末句笔锋陡转,只以“鹧鸪”写出今之衰;而刘诗则直接从今日的自然景物的萧条和人文景观的荒废入手,再以

“往昔兴盛的见证”“旧时月”作比突现今日之衰,通过对比阅读、分析,同学们发现了两诗同为“怀古之作”,但李诗先写昔日之盛,再写今日之衰;刘诗则先写今日之衰,再透露昔日之盛,都表达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自此,两首诗的写法、风格、境界便一目了然了,学生对两首诗的理解也更深入。

(三)、“思考——再现”层次。心理认知过程的最高阶段就是“再造性阅读”,所谓“再造”就是通过阅读、思考,在原作的基础上,既领悟原作的精神境界,又形成个体独特的阅读感受,再造地品读原作的过程。读诗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感受,这就必须激发学生的思考,想象等心理因素,让学生尝试品诗、作诗,以实现诗词教学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内涵的目标。例如“辩论式”教授《孔雀东南飞》。这是一首叙事诗,“事中寓情”、同时又详细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反映了社会现实和时代的风貌。诗作以“刘焦”的爱情为线索表现各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本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设计了“首尾倒置法”,先让学生阅读结尾部分,明确了刘焦两人的悲剧结局——双双殉情,使学生积蓄了同情、惋惜、悲伤的情感,然后设计辩论问题:刘焦两人是否有第二条出路?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全文,学生的兴趣大增,在充分阅读体味后,学生跃跃欲试,在此基础上我指定赞同没有第二条出路的同学为正方,赞同

有第二条出路的同学为反方,采取辩论的形式,老师为主持人。课堂立刻活跃起来,同学们针锋相对,唇枪舌战,辩论的有板有眼,有理有据,最后只有六、七人的正方获胜,而且反方输的心服口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了解诗作中的内容,而且扩展、延伸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品评人物和时代,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再造性的审美过程,学生不但领悟了诗的内涵,更主要的是逐渐形成了个体独特的审美情趣,使诗歌由浅层阅读逐渐向深层阅读发展,只有这样,诗歌才能最终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跨越时空的关注它、欣赏它,实现新课标对“人”的培养目标。

(四)、“描述-----改写”层次表达描述是再现原作原意,改写改编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再体验,较其他方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字斟句酌的耐心,提高诗词学习的兴趣,调动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诗词语言的凝练、含蓄有更为深切的体会。如对《离骚》、《山居秋暝》的改写,对《琵琶行》、《孔雀东南飞》的改编等,因为改写改编的基础是吃透原作,内化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情感或哲理,在此基础上,方可把自己的见解、思想融会其中,外显为自己的作品。而且,编演诗词剧也是学生自主参与、亲身体验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有了对诗人生活的感受,在自己创作的情境中,体验

诗词的艺术氛围和情感世界,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同时不断地享受着学习古诗词所带来的愉悦感、创造感和成就感。

诗歌教学建模的设想是以把握诗歌的内在人文精神为原则,因此任何一种层次都不能独立的存在,必须注意恰当的“组合”,如“诵读——直觉”往往是贯穿了诗歌教学的始终,“品味——感悟”又是对“诵读——直觉”的提升,而“思考——再现”“描述—改写”则是诗词教学的最终目标,四者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体现诗词教学的内涵。

二、诗歌教学模式建立的目的和原因

教学建模的目的是为“无模”,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因此教师切不可抱住“模式”不放,生搬硬套模式理论,在使用过程中,教师还应“对症下药”,不断创新,归纳总结,用自己的实践来充实、丰富“模式”理论,丰富诗歌教学的方式,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诗歌的“人文精神”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焕发生命之光。让学生在诗歌的学习过程中如沐春风,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

中国诗歌的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乐园,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以真情教学,再结合恰当的模式,定会在学生漫长的生活路上留下清晰印迹。希望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诗歌教学更为科学、更富创意。

1224诗歌教学模式探究的原因: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

高中新课改实施后,新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课本中都收录了大量优秀的古诗词,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反映出对高中生文学作品赏析能力培养的重视。可以说教材已为我们实施古诗词教学提供了充分、理想的载体,但我们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多层面地分析目前诗词教学的现状,就会发现状况并不容乐观。

教的误区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不良现状,表现为学生对古代诗词学习失去兴趣,但是,反观老师的教学,也不无遗憾:

1、忽略了学习的主体,忽略了文本特征,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及认知规律。

不少教师教古典诗词时,或忽略学生的主体存在,以教师独断专行一元阐释取代了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篇篇逐字逐句串讲,老师讲的多,学生自己体悟的少;或忽略诗歌的文体特征,把古典诗词鉴赏课上成了一般的文言文教读课;或忽略利用文本和对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仅为活跃课堂气氛而滥用多媒体。

这些忽略学生的主体存在,忽略诗歌的文体特征,忽略文本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认知规律的呆板、僵硬的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让最富空灵性,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诗词失去了它的特有魅力。

2、教师为应考而教,重形式而轻内容。

一些教师教古诗词,“紧扣”高考考纲规定的“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现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不越雷池,不是形象、语言、表现手法,就是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忽视了诗词意象、意境之间的联系,更无法从营造出的意境中去体悟诗人的心境。

教师为试卷参考答案而教,无视新见。对诗歌鉴赏题,不少老师在改卷时按要点给分,墨守成规,轻率否定学生独到的见解和创造性的解读。

3、重读赏、轻运用,忽视诗词写作教学

运用无疑是最好的学习,然而高考作文中大多数学生不会选择诗歌这种文体,于是,很多教师过分注重高考作文的文体要求,对诗词的教学只停留在读、赏的层面,带有太大的功利性,根本不对诗词写作加以指导。忽略了诗词写作走进课堂,能起到滋润学生心灵,提高人文精神素养,升华学生情感的作用,忽略了学生在运用层面上感悟诗词艺术的魅力的尝试。

学的尴尬

1、准备不足、认识偏下。

一些高中生对古代文史知识储备不够,缺少古典文学底蕴,不了解古诗词在言语、形式、韵律、技法等方面的特征,认为古诗词缺少时代特征,特别是长一点的诗词,学起来费

时费力,又难懂难记。还有些学生受当下流行的快餐阅读文化的冲击,阅读空间狭小,阅读品位降低,认为学古典诗词落伍了,不够现代。因而对阅读和学习古诗词持一种冷淡态度。

2、动机单纯,为考而学。

多数同学学习诗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纯粹是为了应付高考试卷里的诗歌鉴赏题的8分和名句填空题的5分,而不是为了鉴赏美,为了更好的体验人生和社会,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这种不源于学生内部动力学习目的,不会给学生带来精神的愉悦,只会成为学生沉重的外在压力。因而,为考而读,为读而读,有声无情,声情游离,倍感压抑。

上述现状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中学的诗词教学活动中,行为主义教学仍很有市场。教师只需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模式把客观世界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的活动主要是被动地听记和机械地做题。诗的感觉美、意象美、语言美以及教育任务则被置于脑后,一切丰富多彩、蕴含复杂的艺术形象被抽象化、理性化了,诗歌这一最纯粹的文学样式就被异化为通过高考博取功名的敲门砖了。

(二)、高中古诗词的理想教学体系

针对目前诗词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我们认为:

理想的古诗词教学应积极构建一个“以感受体悟为主体,以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和良好的语文环境为两翼”的崭新的

诗词教学体系。该体系以“立人”为中心,强化语文活动,优化语文环境,沟通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变封闭的语文教学为开放的语文教学,让学生通过品读诗词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

理想的古诗词教学应引导学生反复吟咏,从而促进他们加深对古诗词的感受体悟,充分利用吟诵创造令人陶醉、充满激情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与老师、作品与读者进行深刻对话,激励学生探索的热情和责任感。汉语言文学讲体验、感悟,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口诵心悟,共鸣感奋,从而达到润养身心,化育灵魂的目的,诗词教学就该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多一些联系自我的体验。

理想的古诗词教学要求老师积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含蓄跌宕,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诗词文本和生命灵魂的对话,最终实现意义的建构。

理想的古诗词教学要求把学生对诗词的学习融进日常生活,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口诗香,在生活中品诗,

在品诗中生活,诗词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语文素养只能靠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养成。只有拓展诗词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关于诗词学习的课外活动,才能为他们提供在具体环境中开展言语实践的机会。

理想的古诗词教学要求师生加强合作探究,在合作对话、互相促进的开放式探究学习中整体发展。教师要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欲望,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对话的进程中来,一起探索,一起发现,一起分享,让学生在古诗词汇成的大海中遨游。那么,那些融合在古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才能内化为学生人生信念的永恒资源。

(三)、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教学的关键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古典诗词的教学更需要教师转变更新思维,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古典诗词的教学更为科学与生动,更具诗意与活力,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里参悟百味人生,感受人格魅力,构筑精神家

园。

根据这一基本理念,我们认为古诗词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应根据诗词特点进行。诗歌是一种直指内心的文学体裁,它,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它具有感情强烈、语言凝练、结构跳跃、音韵和谐的特征,在教学时我们一定要根据诗词特点进行有效教的课堂建构。

在古诗词有效教学活动追求中始终明白:课前预习是诗词有效教学的保证;语言感知是诗词有效教学的起点;情感体验是诗词有效教学的核心;结构分析是诗词有效教学的关键;明了音韵是诗词有效教学的前提;注重运用是诗词有效教学的前途。

【全网最新最全】描写泰山的古诗词汇总

关于泰山的古诗词、名言 岐山书院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三日 【岐山按】五岳为众山之尊。泰山为五岳之雄。往古来今,吟咏泰山的诗歌浩如烟海,有的还是长篇巨制。这里只选取较有代表性,篇幅也适中的。所谓代表性,并不只看诗人的知名度,也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而作取舍。比如,苏辙也算有名气的文学家,但他关于泰山的诗篇并不如何出色,故不取。如果描写生动,文字不俗,即使并无大名,也同样入选。远自西周,近抵现代,皆有诗作入围,纵跨三千年。 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閟宫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史记·李斯列传【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众庶,故能明其德】 驱车篇·曹植 驱车挥驽马,东到奉高城。神哉彼泰山,五岳专其名。 隆高黄云霓,嵯峨出太清。周流二六侯,间置十二亭。 上有涌醴泉,玉石扬华英。东北望吴野,西眺观日精。 魂神所系属,逝者感斯征。王者以归天,效厥元功成。 历代无不遵,礼祀有品程。探策或长短,惟德享利贞。

封者七十帝,轩皇无独灵。餐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 发举蹈虚廓,径庭升窈冥。同寿东父年,旷代永长生。 《泰山吟》晋?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以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泰山吟》 年代: 南北朝作者: 谢灵运 岱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岝崿既崄巘。触石辄芊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石闾何晻蔼。明堂秘灵篇。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经典唯美古诗词名句集锦2

经典唯美古诗词名句集锦 1.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綉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菩萨蛮》 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 夜》 3.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 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4.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 桥仙·纤云弄巧》 5.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 娥》 6.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 日齐山登高》 7.点绛唇,欲说还休,轻语华章,素写离人赋,醉逍遥, 怎奈落花堪摘,几片灯火,阑珊彻夜,流连前世,风霜压梅,摩娑兰花橱窗,摇开折扇,头蒸枕青花,一卷幽帘,牵挂水木年华。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 明》

9.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 鸪天·元夕有所梦》 10.满简诗残半阙词断,三生情深一世缘浅,从此君 沙场挥剑,卿候着思念。轩窗温花酒,挑弦独自忧。 梦里谁轻语,相逢叶落秋?水自流,残花夜雨,侯君归相思休。沙场剑试喉,红笺泪未收,朱颜空瘦,闻君讯也愁。笙歌催断月钩,黯淡了夜空,琴韵惹了情皱,忧伤了箜篌,花海中谁凝望不休? 1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 桥仙·纤云弄巧》 1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 夕》 1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 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 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 辰中秋》 16.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 子·春景》 1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 夕》

古诗9首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贺知章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鬓毛衰一作: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1)偶书: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作者介绍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从军行七首·其四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短, 一座城池遥望着玉门关。 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金甲, 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注释 青海:青海湖 穿:磨穿 楼兰:汉西域国家。元封三年归汉,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这里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中国诗词大会诗词汇总

《中国诗词大会诗词汇总》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白居易赞他:“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35.《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

描写泰山的诗句100首_诗词

描写泰山的诗句100首_诗词 描写泰山的诗句100首 描述泰山的诗句(一): 1、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2、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3、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六首》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7、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描述泰山的诗句(二): 1、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2、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3、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元·康渊《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4、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晋·陆机《泰山吟》 5、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元·李简《登

岳》 6、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7、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8、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南朝·谢灵运《泰山吟》 9、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10、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元·徐世隆《送天倪子还泰山》 11、峨峨东岳高,秀极冲苍天。——《泰山咏》晋代谢道韫 12、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杨辛《泰山颂》 13、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14、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15、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蚊虬知我字。——唐·吕洞宾《再书王母池》 16、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17、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人教版一年级至三年级古诗大全精编版

(人教版)小学一至三年级古诗汇总 1、一年级下册春晓①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②,处处闻啼鸟③。夜来风雨声④,花落知多少。注释: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早晨的来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译文: 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 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 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2、村居①北宋]张舜民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②醉③春烟。儿童散学④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⑸。注释: ①村居:住在农村②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③醉:迷醉,陶醉。④散学:放学。⑤纸鸢:鸢:老鹰。纸鸢:风筝。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 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3、所见清]袁枚 牧童⑴骑黄牛,歌声振⑵林越⑶。意欲⑷捕⑸鸣⑹蝉,忽然闭口立。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樾(yuè):树阴凉儿。⑷欲:想要。 ⑸捕:捉。⑹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4、小池①唐]杨万里 泉眼①无声惜②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③。小荷④才露尖尖角⑤,早有蜻蜓立上头⑥。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朱子感兴诗

元赵孟頫书朱子感兴诗卷 .. 【规格】全幅27.5x317.4公分;拖尾27.8x59.8公分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公元1254至1322年)。湖州吴兴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裔。仕元。 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諡文敏。诗文清远。书画为后世所宗。明王世懋评其书曰。文敏书多从二王法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王羲之。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王献之。至书碑。则酷李北海李邕岳麓娑罗体。元黄溍评云。赵氏用意楷法。穷极精密。故其出而 为行草。无不妙契古人。此卷为其行楷之精而清妙者。 陈子昂为初唐文坛首开风气的诗人,《全唐诗》存其诗近一百三十首。他创作的《感遇诗 三十八首》,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新唐书·陈子昂传》中有言:[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初,为感遇诗三十八章,王适曰:是必为海内文宗。南 宋文学家刘克庄例举《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一些篇章,称其“读之有眼空四海,神游八 极之兴。”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亦喜爱这组感遇诗,受其启示,曾作感兴 诗二十首。元皇庆二年,赵孟俯书写朱熹的《感兴诗二十首》,赠给友人。此卷用笔清 秀苍劲,多含楷书笔意,结字大小相近,肥瘦参差,体势奇宕多姿。这卷墨迹纵二十八点 二厘米,横三百多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博学多才,.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在我国书法史上 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 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 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

写泰山的诗句古诗

写泰山的诗句古诗 导读:本文是关于写泰山的诗句古诗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2、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徐文通《岱宗》 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4、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李白《游泰山》 5、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李白《游泰山》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7、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8、况有文章山斗。——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9、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黄庭坚《醉蓬莱》 10、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李白《游泰山》 11、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李白《游泰山》 12、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13、山映斜阳天接水。——佚名《苏幕遮·怀旧》 14、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贾鲁《登泰山》 15、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李白《游泰山》

16、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 17、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18、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贾鲁《登泰山》 1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20、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21、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李白《从军行》 22、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元好问《登岱》 23、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六首》 24、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转关山月。——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2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6、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27、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苏轼《念奴娇·中秋》 28、对山河百二,泪痕沾血。——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29、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经典优美诗词歌赋与100句中国最美诗词

《古今贤文·劝学篇》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持不懈,久炼成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及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花非花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2.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将近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取对君酌。

借景抒情的诗句

篇一:借景抒情的古诗 借景抒情的古诗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10首中国最经典的古诗词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 “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 白居易赞他:“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

关于泰山的诗句古诗

关于泰山的诗句古诗 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2、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李白《游泰山》 3、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元好问《登岱》 4、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5、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李白《游泰山》 6、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陆机《泰山吟》 7、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李梦阳《泰山》 8、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陆机《泰山吟》 9、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李白《游泰山》 10、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李白《游泰山》 11、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陆机《泰山吟》 12、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李梦阳《泰山》 13、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 14、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李白《从军行》 15、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贾鲁《登泰山》 16、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谢灵运《泰山吟》

17、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谢道韫《泰山吟》 18、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谢道韫《泰山咏》 19、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谢灵运《泰山吟》 20、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王旭《游竹林寺》 21、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谢灵运《泰山吟》 22、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李德裕《泰山石》 23、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李德裕《泰山石》 24、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谢灵运《泰山吟》 25、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张志纯《泰山喜雨》 26、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李白《游泰山》其二 27、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李白《游泰山》其二 28、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李白《游泰山》其一 29、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李白《游泰山》其一 30、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李白《游泰山》其六 31、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李白《游泰山》其六 32、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李白《游泰山》其三 33、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李白《游泰山》其五 34、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李白《游泰山》其三

唐代著名诗词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贾至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王维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官之作 鸡声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皇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岑参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杜甫 这里有四首七律唱和诗,是宋元以来许多谈诗的人喜欢评论的。唐肃宗至德二载九月,广平王李傲率朔方、安西、回纥、南蛮、大食之兵二十万人收复长安,平定了安禄山父子之乱。十月丁卯,肃宗还京,入居大明宫。三年二月丁末,大赦天下,改元乾元。此时李唐政权,方才转危为安,朝廷一切制度礼仪,正在恢复。中书舍人贾至在上朝之后,写了一首诗,描写皇帝复辟后宫廷中早朝的气象,并把这首诗给他的两省同僚看。两省是门下省和中书省,在大明宫宣政殿左右,是宰相的办公厅。中书省有政事堂,是宰相和大臣会议政事的地方。当时,杜甫官为左拾遗,属门下省。岑参官为右补阙,属中书省。王维本来是给事中,做了安禄山的伪官,此时刚才获得赦免,降为太子中允。他们都是诗人。贾至是中书舍人,是他们的上司,因而每人都做一首诗来奉和。当时和诗的一定不止他们三人,不过我们现在只能见到这三首。贾至首先作诗,称为原唱,王、岑、杜三人的诗是和作,合起来称为唱和诗。 官位较高的诗人,有资格每天进宫中朝见皇帝。他们对于宫廷中那些威严而又华贵的礼仪,印象极深,往往有诗记录。唐宋诗人作这一类诗的不少。方虚谷编《瀛奎律髓》,给这一种诗取了一个分类目,名为“朝省诗”。 朝省诗和应制诗同样都是宫廷文学。字句要求富丽,对仗要求精工,思想内容要有感恩颂德之意。创作方法纯然是赋,不能用有言外之意的比兴。这种诗,在初、盛唐时期尤其多,诗人们往往用这种作品表示其写作翰苑文章的才学。我们研究唐诗,也应该了解一下,虽然现在它们已没有用处。 贾至的诗第一联是描写一个“早”字。进宫去朝见皇帝的时候,天还没有亮,还得用蜡烛。到了宫城里,才是黎明。“天”代表皇帝,朝见皇帝称为“朝天”。“紫陌”是紫红泥铺的路。第二联写大明宫的景色:千株嫩柳挂在宫门外,飞来飞去的黄莺绕着宫殿鸣啭。“建章”是汉高祖造的宫殿,规模宏大,传说有千门万户,后代诗人就用来代表宫殿。第三联写百官上殿朝见的情况:穿着朝服的官员肃静无声,走上白玉的阶陛,只听得身上悬挂的剑和佩带物的声音。衣冠端正的身上,沾染着两旁香炉里散发出来的香气。第四联就是感恩效忠的话了。我们大家都在凤池中享受皇帝的恩泽,应该天天写文章侍候皇上。凤池是凤凰池的简称,代表中书省的官署。此诗末一句,《唐诗纪事》作“终朝默默侍君王”,错得可笑。 王维的和作是紧紧扣住贾至原唱柏。第一联也写“早”:戴红头巾的卫士在宫门外传呼天亮了,宫里专管皇帝衣服的女官才把翠云裘送来伺候皇帝视朝①。汉朝时,卫士在宫门外学作鸡鸣以报晓,称为鸡人。翠云裘见于宋玉的赋,用来指御衣。晓筹是铜壶中报晓的筹子。第二联写朝见情况:宫殿的门都开了,各国官员都来朝拜皇帝。九天是最高的天,阊阖是天门。这一句实际上是宫殿开门的倒装句法。衣冠代表人物,冕旒是皇帝的朝冠,此处用作皇帝的代词。第三联写朝见时的景色:太阳光才照临到殿前的承露盘,薰炉中的香烟要飘浮到皇帝的衣服上去。汉武帝曾铸铜为仙人,掌上托着一个承接露水的铜盘,放在宫殿前。此处用来指宫殿前陈列的装饰物。皇帝的衣服绣有龙纹,称为龙衮,亦可称衮龙。第四联讲到自己的职司:朝罢之后,回到中书省,就应当为皇帝办事,起草各种诏书。“五色诏”是用典故,石季龙的诏书是用五色纸写的,故曰五色诏。此处只是用来作“诏”字的修饰语,其实唐代的诏书是用黄麻纸写的。

【唐诗三百首】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欣赏

【唐诗三百首】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欣赏 【作品简介】《登幽州台歌》由陈子昂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作者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原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书法作品来自网络谢谢作者) 【注解】:(1)幽州台:即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2)前:向前看。(3)古人、来者: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指:燕昭王(4)念:想到。(5)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6)怆然:悲伤的样子。怆(chuàng 创)然:凄伤的样子。(7)涕:古时指眼泪,此

指流泪。涕下:流眼泪。【韵译】: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讲解】:这就是陈子昂登《幽洲台歌》的原文。这首诗曾被誉为初唐诗歌之绝唱,是陈子昂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的这四句诗从语言、文字上没什么障碍。大意是,往前看看不到古人,往后瞧瞧不见后来的人。天地宇宙茫茫无垠,遼阔无边,自己孑然一身、无限孤独,禁不住伤感地流下了眼泪。不过这只是字面上的意思。但这首诗能成为初唐诗坛之绝唱,为历代所传诵,决不是这样简单的意思,而是有着更为深刻、丰富的含义,更为复杂的心情和丰富的余蕴的。那么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这得结合陈子昂的经历、诗歌主张及创作实践加以探究。陈子昂生活于初唐向盛唐过渡的年代,他出生于富豪之家,受家庭影响,“始以豪家子,驰使侠气”(卢藏用:《陈氏别传》)。他年青时向往着那仗义勇为,打抱不平的侠义之气,而且为人能伸张正气,常常义气用事;后来自己闭门谢客,在家研读经史。陈子昂不光是诗人,而且是位政治家,由于他在政治上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敢于直言,敢于犯上直谏,多次上书皇帝指问政事,指陈时弊;因而屡遭排斥打击,曾两次从军出塞。才华不得施展,最后终于被酷吏诬陷死在狱中,时年四十二岁。陈子昂不仅诗歌创作丰富,在诗歌理论上也很有建树。他在初唐诗坛的出现,

中国经典唯美古典诗句诗词

中国经典·唯美古典诗句/诗词 1、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3、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4、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5、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6、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7、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8、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 9、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10、红尘初妆,山河无疆。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11、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 12、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13、如是颠簸生世亦无悔。 14、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15、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 16、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17、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18、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19、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20、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21、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22、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23、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24、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25、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26、清风湿润,茶烟轻扬。重温旧梦,故人已去。 27、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28、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29、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30、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31、红尘嚣浮华一世转瞬空。 32、我不是我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33、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34、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35、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然,我长活一世,却能记住你说的每一话。 36、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7、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38、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39、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40、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41、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42、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古诗文:写景

古诗文:写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注释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赏析 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多了点诗意,少了份伤感。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他当年轻快意的时候,所以眼里所看到的无不是美

10首中国最经典的古诗词

10首中国最经典的古诗词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不过涕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 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长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白居易赞他:“杜 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能够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 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 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 外动人。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 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 后世影响长远。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 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李清照 是我国宋代一位的女词人,是宋朝词坛的一颗明星。她以他自成一格 的词作,独树一帜,赢得了当时和后世的好评,在诗歌使上占据着重 要的位置。

中国最唯美的100句古诗词 来源

中国最唯美的100句古诗词来源:宁红楠的日志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 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诗歌形式的分类

诗歌形式的分类 王明政 中国诗歌从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新体诗。这种诗不受句式、句数、格律的限制,形式非常自由,所以又称自由诗。它又分为用韵诗和无韵诗两种,即使用韵,也没有旧体诗那样严格的要求。此外,现代歌词和戏曲唱词也属于新诗的范筹。 与新体诗相对的是旧体诗。它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而来的,至今,仍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形式,它的分类有相当的复杂性,本节重点谈旧体诗分类。旧体诗歌可粗分为古体诗和今体诗、词、曲四类,兹分述于后:一、古体诗,主要指格律问世前产生的诗歌,同时指格律问世后,仍 不受其限制而沿用旧法所作的诗歌。 1、二言诗(每句是两个字的诗,以下类推),如上古歌谣中的《弹歌》。 2、三言诗,乐府中《平陵东》、《天马徕》等篇有三言诗句,文人三言诗始于晋散骑常侍夏侯湛。 3、四言诗,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其《风》、《雅》、《颂》三大部分均以四言为主。后世文人四言诗始于汉代韦孟,三国曹操的作 品中也有不少纯四言诗。 4、五言诗,乐府即以五言为主,文人五言诗相传始于苏武、李陵,有资料可考的则见于班固的作品。

5、六言诗,始于汉大司农谷永,另乐府《孤儿行》中的“乱”为纯六言诗,后世少有六言诗创作。 6、七言诗,相传起于汉武帝柏梁台联句,见诸可信文字的是他的《秋风辞》,以及汉代民歌《灵宝谣》等。从张衡的《四愁诗》起,有了纯七言的诗歌。 7、八言诗,汉刘细君作《悲愁歌》,始有通篇八言的篇章。 8、九言诗,魏高贵乡公曹髦始作九言。后杜甫诗中有九言如“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 9、十言诗,李白有十言诗句“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骑龙飞上太清家” 10、十一言诗,苏轼有十一言诗句“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11、古风,又称古诗,系因《国风》之“风”而得名,魏晋以后多有创作。五言古风简称五古,七言古风简称七古。 12、骚体诗,最初为战国时代楚地民歌,用楚方言“兮”作衬字是其明显特征。后经屈原整理加工成《楚辞》,后世多有仿“楚辞章句”的作品,统称为骚体诗。 13、乐府诗,源于汉代以后入乐的民歌。按配乐有很复杂的分类,按句式分,主要是五言,间有三言、七言。乐府有时还以杂言形式出现,在同一首作品中同时存在几种句式。 14、乐府古题,是后世借用汉乐府题目而写的古体诗。不一定入乐,句式、篇幅也不拘于原题样式。 15、拟乐府,后世模仿汉乐府配乐形式谱写的乐府体新诗歌。

描写泰山的诗句大全

描写泰山的诗句大全 描写泰山的诗句大全泰山吟晋谢道韫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 泰山吟晋陆机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泰山吟南朝谢灵运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明李梦阳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元王奕江右书生枉白头,杖藜始得此山游。 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 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元康渊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 谁似西堂知解脱,不教忧色到朱颜。 巡按谒灵岩名刹礼佛焚香漫继严韵元王珩钟山英秀草堂灵,林下相逢话愈清。 闻道谋身官勇退,得闲何必待功成。 呈灵岩方丈元张士明清亭忝民牧,倏尔两月余。 恳侧理辞讼,仓皇行简书。 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 有山忽北转,宛然梵王居。 云萝隔烟树,经阁参浮图。 林峦类拱抱,涧壑如交趋。 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 峭壁龙蛇窟,悬崖虎豹区。 野猿啼町疃,海鹤舞庭除。 僧闲看贝叶,客至翦新蔬。 胜景跻寿域,禅房列周庐。

山前回首望,一梦恍相符。 登泰山元贾鲁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使者久尘嚣,望之不胜喜。 无缘凌绝顶,诣祠聊致讄。 夫何一殿存,千间暴遗圮。 人言遭劫火,金源乱兵里。 感此废昔年,伤今未能理。 飞奏入彤庭,经营良在迩。 奈何齐鲁饥,百姓食糟秕。 神兮愿效灵,穰穰多乐祀。 行当复故宫,金碧荡瞻视。 西溪元王旭我爱西溪好,披云屡往来。 一川烟景合,三面画屏开。 薄俗无高隐,清时有逸才。 近岩多隙地,松竹更须栽。 游竹林寺元王旭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 寺古僧徒稀,山深岚气冷。 待游未终兴,红日忽倒影。 曳杖披螟烟,长歌下前岭。 酆都峪元李简石洞荒凉树影孤,洲人相语是酆都。泰山石唐李德裕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