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翻折问题学案

翻折问题学案

翻折问题学案
翻折问题学案

立体几何的动态问题之二

———翻折问题

立体几何动态问题的基本类型:

点动问题;线动问题;面动问题;体动问题;多动问题等

一、面动问题(翻折问题):

(一)学生用草稿纸演示翻折过程: (二)翻折问题的一线五结论

.DF AE ⊥一线:垂直于折痕的线即

五结论:

1)折线同侧的几何量和位置关系保持不变;

折线两侧的几何量和位置关系发生改变; 2--D HF D H F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3D DF ')在底面上的投影一定射线上; 二、翻折问题题目呈现:

(一)翻折过程中的范围与最值问题

1、(2016年联考试题)平面四边形ABCD 中,

CD=CB= 且AD AB ⊥,

现将△ABD 沿对角线BD 翻折成'A BD ?,则在'A BD ?折起至转到平面BCD 的过程中,直线'A C 与平面BCD 所成最大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 .

解:由题意知点A 运动的轨迹是以E 为圆心,EA 为半径的圆,当点A

运动到与圆相切的时候所称的角最大,所以tan 'A CB ∠=

【设计意图】加强对一线、五结论的应用,重点对学生容易犯的错误

1

2

进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 2、2015年10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18).如图,在菱形ABCD 中,∠BAD=60°,线段AD ,BD 的中点分别为E ,F 。现将△ABD 沿对角线BD 翻折,则异面直线BE 与CF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

D

A

B

E

C

D

A

B

C

4) ''D H DH

点的轨迹是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5AD'E AE .)面绕

翻折形成两个同底的圆锥C

A.(

,)63

ππ B. (,]62

ππ C. (

,]32

ππ D. 2(

,)3

3

ππ

分析:这是一道非常经典的学考试题,本题的解法非常多,很好的考查了空间立体几何线线角的求法。

方法一:特殊值法(可过F 作FH 平行BE,找两个极端情形) 方法二:定义法:利用余弦定理:

222254cos 243

FH FC CH FHC CH FH FC +-∠==-

,有344CH ≤≤

11cos ,22CFH ??

∴∠∈-????

异面直线BE 与CF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

32ππ 方法三:向量基底法:

111

()()222BE FC BA BD FC BA FC BF FA FC

=+==+

111cos ,cos ,,222BE FC FC FA ??

<>=

<>∈-????

方法四:建系:

3、(2015年浙江·理8)如图,已知ABC ?,D 是AB 的中点,沿直线CD 将ACD ?折成

A CD '?,所成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为α,则 ( B )

A. A DB α'∠≤

B. A DB α'∠≥

C. A CB α'∠≥

D. A CB α'∠≤

方法一:特殊值

方法二:定义法作出二面角,在进行比较。

方法三:抓住问题的本质,借助圆锥利用几何解题。

4、

(14

年1月浙江省学业学考试题)如图在Rt △ABC 中,AC =1,BC =x ,D 是斜边AB 的中点,将△BCD 沿直线CD

翻折,若在翻折过程

B

中存在某个位置,使得CB ⊥AD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

A .(0,3] B.

???

?22,2 C .(3,2 3] D .(2,4] 方法一:利用特殊确定极端值

方法二:在DAB ?中利用余弦定理转化为BDA ∠的函数求解。

方法三:取BC 的中点E,连接EA,ED 在DEA ?中利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求解。

(二)翻折之后的求值问题

5、(2016届丽水一模13)已知正方形ABCD ,E 是边AB 的中点,将ADE △沿DE 折起至DE A ',如图所示,若A CD '为正三角形,则ED 与平面DC A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6、(2016届温州一模8)如图,在矩形ABCD 中,

2AB =,4AD =,点E 在线段AD 上且3AE =,现分别沿,BE CE 将,ABE DCE ??翻折,

使得点D 落在线段AE 上,则此时二面角D EC B --的余弦值为 ( D ) A .45 B .56 C .67 D .78

三、课后练习

1、(2012年浙江10)已知矩形ABCD ,AB=1,BC=2。将A B D ?沿矩形的对角线BD

?

B

在的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过程中( B ) A.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 与直线BD 垂直. B.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 与直线CD 垂直. C.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 与直线BC 垂直.

D.对任意位置,三对直线“AC 与BD ”,“AB 与CD ”,“AD 与BC ”均不垂直

2(2009年浙江17)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2,BC=1,E 为DC 的中点,F 为线段EC(端点除外)上一动点,现将AFD 沿AF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ABC,在平面ABD 内过点D 作DK ⊥AB,K 为垂足,设AK=t,则t 的取值范围是__1

(,1)2

_____.

3、(16年浙江六校联考)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E

现将△ADE 所在平面沿AE 折起,使点D 在平面ABC 上的射 影H

在直线AE 上,当E 从点D 运动到C ,再从C 运动到B , 则点

H 所形成轨迹的长度为___π___.

4、(2010年浙江19改编)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

线段AB ,AD 上,432

====FD AF EB AE .沿直线EF 将AEF ?翻折成EF A '?,使平面EF A '⊥平面BEF .点N M ,分别在线段BC

FD ,上,若沿直线MN 将四边形MNCD 向上翻折,使C 与'A 重合,则线段FM 的长为________

5、(16届金华十校一模17)如图,在矩形ABCD 中,已知AB =2,AD =4,

点E 、F 分别在AD 、BC 上,且AE =1,BF =3,将四边形AEFB 沿EF 折起,使点B 在平面CDEF 上的射影H 在直线DE 上. (Ⅰ)求证: CD ⊥BE ;

A M F

E D C

B N

'

A

B B D

(Ⅱ)求线段BH 的长度;

(Ⅲ)求直线AF 与平面EFCD 所成角的正弦值.

17.解:(1)由于⊥BH 平面CDEF ,∴CD BH ⊥,又由于DE CD ⊥,H DE BH = ,

∴E B D CD 平面⊥,∴BE CD ⊥.

法一:(2)设h BH =,k EH =,过F 作FG 垂直ED 于点G ,因为线段BE ,BF 在翻折过程中长度不变,根据勾股定理:

???-++=+=????++=+=+=2

2222222222222)

2(295k h k h GH FG BH FH BH BF EH BH BE ,可解得???==12

k h , ∴线段BH 的长度为2.

(2)延长BA 交EF 于点M ,因为3:1::==MB MA BF AE ,∴点A 到平面EFCD 的距离为点B 到平面EFCD 距离的31

,∴点A 到平面EFCD 的距离为3

2,而13=AF ,直

线AF 与平面EF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39

13

2. 法二:(2)如图,过点E 作DC ER ∥,过点E 作⊥ES 平面EFCD ,分别以ER 、ED 、

ES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点)0,0)(,,0(>>z y z y B ,

由于)0,2,2(F ,5=BE ,3=BF ,

∴?

??=+-+=+9)2(4,52

222z y z y 解得???==,2,1z y 于是)2,1,0(B ,所以线段BH 的长度为2. (3)从而)2,1,2(--=FB ,

故)32,31,32(--==

EA ,)3

2

,37,38(--=+=EA FE FA ,

F

C

A

B

D

E

H

A E

F

C

D

B

设平面EFCD 的一个法向量为)1,0,0(=n ,设直线AF 与平面EFCD 所成角的大小为θ,

则39

13

2sin θ.

立体几何的动态问题之三

———最值、范围问题

1、(2006年浙江·理14)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1,棱AB ∥平面α,则正四面体上的所有点在平面α内的射影构成的图形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A B

P

2、(2008年浙江·理10)如图,AB 是平面a 的斜线段,A 为斜足,若点P 在平面a 内运动使得△ABP 的面积为定值,则动点P 的轨迹是 ( )

(A )圆 (B )椭圆 (C )一条直线 (D )两条平行直线

3、(15届高考模拟卷·文)如图,已知球O 是棱长为1 的正方体

1111ABCD A B C D 的内切球,则平面1ACD 截球O 的截面面积为

4

、(2014年金华高二十校联考·文10)圆柱的轴截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M 为正方形

ABCD 对角线的交点,动点P 在圆柱下底面内(包括圆周),若直线BM 与直线MP 所成角为45°,则点P

形成的轨迹为 ( ) A .椭圆的一部分

B .抛物线的一部分

C .双曲线的一部分

D . 圆的一部分

5(2014·浙江卷理科17)某人在垂直于水平地面ABC 的墙面前的点A 处进行射

击训练.已知点A 到墙面的距离为AB ,某目标点P 沿墙面上的射线CM 移动,此人为了准确瞄准目标点P ,需计算由点A 观察点P 的仰角θ的大小.若AB =15 m ,AC =25 m ,∠BCM =30°,则tan θ的最大值是________.(仰角θ为直线AP 与平面ABC 所成角)

6(2015·浙江卷8)如图11-10,斜线段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60°,B 为斜足,平面α上的动点P 满足∠P AB =30°,则点P 的轨迹是( )

A .直线

B .抛物线

C .椭圆

D .双曲线的一支

式题 (1)如图,平面α的斜线AB 交α于B 点,且与α所成的角为θ,平面α内有一动点C 满足∠BAC =π

6

,若动点C 的轨迹为椭圆,则θ的

取值范围为________.

(2)在正四面体ABCD 中,M 是AB 的中点,N 是棱CD 上的一个动点,若直线MN 与BD 所成的角为α,则cos α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7、(2014年7月浙江学考第25题)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 1111ABCD-A B C D 中,E 、F 分别是棱1111A D C D 、的中 点,N为线段1B C 的中点,若P、M 分别为1D B 、EF 的动

O A

C D

A

B

C D

· B

C

点,则PM+PN 的最小值为

8、(16届嘉兴一模·文15)边长为1的正方体

1111D C B A ABCD -将其对角线1AC 与平面α垂直,则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在平面

α上的投影面积为 .

9、(16届高考模拟卷·理)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底面ABCD 的对角线BD

在平面α内,则正方体在平面α内的投影构成的图形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10、(16届高考模拟卷·理)将一个棱长为a 的正方体嵌入到四个半径

为1且两两相切的实心小球所形成的球间空隙内,使得正方体能够任意自由地转动,则a 的最大值为( ) A .

6622- B .6632- C .3

2

232- D .33223-

11、(16届宁波一模·理14)在ABC ?中,10,30BAC ACB ∠=?∠=? ,将直线BC 绕AC 旋转得到1B C ,直线AC 绕AB 旋转得到1AC ,则在所有旋转过程中,直线1B C 与直线1AC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____ .

12、(16届金华十校一模·理14)在四面体ABCD 中,已知AD ⊥BC ,AD =6,BC =2,且

==2AB AC

BD CD ,则V 四面体ABCD 的最大值为

A . 6

B .

C .

D .8

13、(15年上海高考题改编)在四面体ABCD 中,已知B C AD ⊥,2BC ,6AD ==, [)),7t (t CD AC BD AB +∞==+=+,则ABCD V 四面体最大值的取值范围是 A. [)

+∞,72 B.[)+∞,3 C. [)

+∞,22 D. [)+∞,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设ADC θ∠=,设2AB =,则由题意1AD BD ==,在空间图形中,设A B t '=,

在A CB '?中,2222222

112cos 22112

A D D

B AB t t A DB A D DB '+-+--'∠==='???,

在空间图形中,过A '作AN DC ⊥,过B 作BM DC ⊥,垂足分别为N ,M , 过N 作//NP MB ,连结A P ',∴NP DC ⊥,

则A NP '∠就是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A NP α'∠=,

在Rt A ND '?中,cos cos DN A D A DC θ''=∠=,sin sin A N A D A DC θ'''=∠=, 同理,sin BM PN θ==,cos DM θ=,故2cos BP MN θ==, 显然BP ⊥面A NP ',故BP A P '⊥,

在Rt A BP '?中,2

2

2

2

2

2

2

(2cos )4cos A P A B BP t t θθ''=-=-=-,

在A NP '?中,

222cos cos 2A N NP A P A NP A N NP α''+-'=∠='?2222sin sin (4cos )

2sin sin t θθθθθ

+--=?

中考数学压轴专题翻折类

中考数学压轴专题 翻折类 1、如图10,将一个边长分别为4、8的长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C 点与A 点重合,则折痕EF 的长是_______ . 2、如图11,□ABCD 中,点E 在边AD 上,以BE 为折痕,将△ABE 向上翻折,点A 正好落在CD 上的点F ,若△FDE 的周长为8,△FCB 的周长为22,则FC 的长为_______ . 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OABC 沿OB 对折,使点A 落在点A 1处,已知OA =, AB =1,则点A 1的坐标是( ) A.( 23,23) B.(23,3) C.(23,23) D.(2 1 ,23) 4、(06临汾)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沿AE 向上折叠,使点B 落在DC 边上的F 点处.若AFD △的周长为9,ECF △的周长为3,则矩形ABCD 的周长为________. 5、(2010上海金山)如图2,在△ABC 中,AD 是BC 上的中线,BC=4,∠ADC=30°,把△ADC 沿AD 所在直线翻折后点C 落在点C ′的位置,那么点D 到直线BC ′的距离是 . 4、(08十堰)如图,把一张矩形的纸ABCD 沿对角线BD 折叠,使 点C 落在点E 处,BE 与AD 交于点F . (1)求证:ΔABF ≌ΔEDF ; (2)若将折叠的图形恢复原状,点F 与BC 边上的点M 正好重合,连 接DM ,试判断四边形BMD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 ⑴证明:由折叠可知,C .E ED ,CD ∠=∠= ……1分 在矩形ABCD 中,C ,A CD ,AB ∠=∠= ∴E .A ED AB ∠=∠=, ∵∠AFB =∠EFD , ∴△AFB ≌△EFD . ……………………4分 ⑵四边形BMDF 是菱形. ………………………5分 F E D C B A 图10 D A B C E F 图11 A F C D B A M 第22题图 F E C / B D C A 图2

折叠问题专题复习.docx

折叠问题专题复习 日期:第页姓名: 1.把一张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则∠ 1的度数等于() (第 1 题)(第3题)(第4题) 2 .如图a是长方形纸带,∠DEF=20°,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再沿BF折叠成图c,则图c中的 ∠CFE的度数是()A.110°B.120°C.140°D.150° 3 .如图:将一个矩形纸片ABCD,沿着BE折叠, 使 C、D 点分别落在点C1,D1处.若∠C1 BA=50°,则∠ ABE的度数为() A. 15°B. 20°C. 25°D. 30° 4.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 沿EF折叠后, 点 C, D 分别落在C′, D′上, EC′交AD于 点 G, 已知∠ EFG=58°,那么∠BEG=度. 5 .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 沿EF折叠,若 ∠ 1=58°,则∠ AEG=度.

(第 5 题)(第 6 题)(第 7 题) 6.将一矩形纸条,按如图所示折叠,则∠ 1=度. 7.如图,一张宽度相等的纸条,折叠后,若∠ABC=110°,则∠1的度数为. 8.如图,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方法折叠一下,则∠1=度. 9.生活中,将一个宽度相等的低条按图所示的方法折叠一下,如果∠ 1=140°,那么∠ 2=度. (第 8 题)(第 9 题)(第10 题) 10 .如图,把长方形ABCD 沿 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 AEF=. 11 .如图所示,将△ABC沿着DE翻折,若∠1+∠2=80°,则∠B=度. 18 .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 D、 C分别落在 D′、 C′的位置.若∠EFB=65°,则∠ AED′等于度. (第 18 题)第19题第20题 19 .动手操作:在矩形纸片 ABCD中,AB=3,AD=5.如图所示,折叠纸片,使点 A 落在处,折痕为 PQ,当点 A′在 BC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 Q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点 AB、 AD边上移动,则点A′在 BC边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BC边上的A′P、Q分别在 20.如图,等边△ ABC的边长为 1cm,D、E 分别是 AB、 AC上的点,将△ ADE沿直线 DE折叠,点 A 落在点A′处,且点A′在△ ABC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cm. 21 .如图,将矩形ABCD 沿BE折叠,若 ∠ CBA′=30°,则∠ BEA′=度.

几何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答案参考)

专题:几何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1、已知一个矩形纸片OACB,将该纸片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1,0),点B(0,6),点P为BC边上的动点(点P不与点B、C重合),经过点O、P折叠该纸片,得点B′和折痕OP.设BP=t. (Ⅰ)如图①,当∠BOP=300时,求点P的坐标; (Ⅱ)如图②,经过点P再次折叠纸片,使点C落在直线PB′上,得点C′和折痕PQ,若AQ=m,试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m; (Ⅲ)在(Ⅱ)的条件下,当点C′恰好落在边OA上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2、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BC=8.把△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点G;E、F分别是C′D和BD上的点,线段EF交AD于点H,把△FDE沿EF折叠,使点D落在D′处,点D′恰好与点A重合. (1)求证:△ABG≌△C′DG; (2)求tan∠ABG的值; (3)求EF的长.

3、如图,抛物线y=ax2+bx+2交x轴于A(﹣1,0),B(4,0)两点,交y轴于点C,与过点C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于另一点D,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 (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点D坐标; (2)点E在x轴上,若以A,E,D,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此时点P的坐标; (3)过点P作直线CD的垂线,垂足为Q,若将△CPQ沿CP翻折,点Q的对应点为Q′.是否存在点P,使Q′恰好落在x轴上?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 1、解:(Ⅰ)根据题意,∠OBP=90°,OB=6。 在Rt△OBP中,由∠BOP=30°,BP=t,得OP=2t。 ∵OP2=OB2+BP2,即(2t)2=62+t2,解得:t1=23t2=-23(舍去).∴点P的坐标为(23,6)。(Ⅱ)∵△OB′P、△QC′P分别是由△OBP、△QCP折叠得到的, ∴△OB′P≌△OBP,△QC′P≌△QCP。∴∠OPB′=∠OPB,∠QPC′=∠QPC。 ∵∠OPB′+∠OPB+∠QPC′+∠QPC=180°,∴∠OPB+∠QPC=90°。 ∵∠BOP+∠OPB=90°,∴∠BOP=∠CPQ。 又∵∠OBP=∠C=90°,∴△OBP∽△PCQ。∴OB BP PC CQ =。 由题意设BP=t,AQ=m,BC=11,AC=6,则PC=11-t,CQ=6-m. ∴ 6t 11t6m = -- 。∴2 111 m t t6 66 =-+(0<t<11)。 (Ⅲ)点P 1113 - ,6 11+13 ,6)。 2、(1)证明:∵△BDC′由△BDC翻折而成, ∴∠C=∠BAG=90°,C′D=AB=CD,∠AGB=∠DGC′,∴∠ABG=∠ADE。 在△ABG≌△C′DG中,∵∠BAG=∠C,AB= C′D,∠ABG=∠AD C′,∴△ABG≌△C′DG(ASA)。(2)解:∵由(1)可知△ABG≌△C′DG,∴GD=GB,∴AG+GB=AD。 设AG=x,则GB=8﹣x,在Rt△ABG中,∵AB2+AG2=BG2,即62+x2=(8﹣x)2,解得x=7 4 。 ∴ 7 AG7 4 tan ABG AB624∠===。 (3)解:∵△AEF是△DEF翻折而成,∴EF垂直平分AD。∴HD=1 2 AD=4。 ∵tan∠ABG=tan∠ADE=7 24 。∴EH=HD× 7 24 =4× 77 = 246 。

专题训练矩形中的折叠问题

专题训练(一) 矩形中的折叠问题 (本专题部分习题有难度,请根据实际情况选做) 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AC折叠,则重叠部分△AFC的面积为( ) A.12 B.10 C.8 D.6 2.如图,已知矩形纸片ABCD,点E是AB的中点,点G是BC上的一点,∠BEG=60°.现沿直线GE将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纸片上的点H处,连接AH,则图中与∠BEG相等的角的个数为(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3.如图,将矩形ABCD沿直线EF对折,点D恰好与BC边上的点H重合,∠GFP=62°,那么∠EHF的度数等于________. 4.把一张矩形纸片(矩形ABCD)按如图方式折叠,使顶点B和点D重合,折痕为EF.若AB=3 cm,BC=5 cm,则重叠部分△DEF的面积是________cm2. 5.如图,折叠矩形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BC=10 cm,AB=8 cm,求: (1)FC的长; (2)EF的长.

AD=8 cm,DE=6 cm. (1)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2)求BF的长; (3)求折痕AF长. 7.将矩形OABC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4),点C的坐标为(m,0)(m>0),点D(m,1)在BC上,将矩形OABC沿AD折叠压平,使点B落在坐标平面内,设点B的对应点为点E. (1)当m=3时,求点B的坐标和点E的坐标;(自己重新画图)

(2)随着m的变化,试探索:点E能否恰好落在x轴上若能,请求出m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8.如图,矩形ABCD中,AB=8,AD=10. (1)求矩形ABCD的周长; (2)E是CD上的点,将△ADE沿折痕AE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点F处. ①求DE的长; ②点P是线段CB延长线上的点,连接PA,若△PAF是等腰三角形,求PB的长.

中考专题——旋转、翻折

翻折、旋转---- 光阴易逝,岂容我待2016.4.23 1、如图,在△ABC中,∠C=90°,CB=CA=4,∠A的平分线交BC于点D,若点P、Q分别是AC和AD 上的动点,则CQ+PQ的最小值是 2、如图,矩形ABCD中,AB=4,BC=8,E为CD的中点,点P、Q为BC上两个动点,且PQ=3,当CQ=_____ 时,四边形APQE的周长最小. 3、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MN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的B′处,点 A对应点为A′,且B′C=3,则AM的长是() 4、如图,将正方形纸片ABCD沿MN折叠,使点D落在边AB上,对应点为D′,点C落在C′处.若 AB=6,AD′=2,则折痕MN的长为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矩形ABCD,其中A(0,0),B (8,0),D (0,4),若将△ABC沿 AC所在直线翻折,点B落在点E处.则E点的坐标是 6、如图,两块相同的三角板完全重合在一起,∠A=30°,AC=10,把上面一块绕直角顶点B逆时针旋转 到△A′BC′的位置,点C′在AC上,A′C′与AB相交于点D,则C′D= 7已知:在△ABC中,∠CAB=70°,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A点旋转到△AB′C′位置,且CC′∥AB,则∠BAB′的度数是 8、如图,△AOB中,∠AOB=90°,AO=3,BO=6,△AOB绕顶点O逆时针旋转到△A′OB′处,此时线段A′B′与BO的交点E为BO的中点,则线段B′E的长度为 _______ 9、如图,在△ABC中,∠B=30°,∠C=45°,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后得到△ADE(点B的对应 点是点D,点C的对应点是点E),当点E在BC边上时,连接BD,则∠BDE的大小为() 10、如图,将矩形ABCD绕点A旋转至矩形AB′C′D′位置,此时AC的中点恰好与D点重合,AB交 CD于点E.若AB=6,则△AEC的面积为

矩形翻折问答整编及答案解析

重庆南开中学初2015级九年级(下)半期考试 数 学 试 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 为A 、B 、C 、D 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卷上对应的方框涂黑. 1.2的相反数是( ) A .2 B . 21 C .-2 D .2 1- 2.计算3 2 2· x x -的结果是( ) A .5 2x - B .5 2x C .6 2x - D .6 2x 3.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4.如图,点O 在直线AC 上,BO ⊥DO 于点O ,若?=∠1451,则3∠的度数为( ) A .35° B .45° C .55° D .65° 5.若a(a ≠0)是关于方程022 =-+a bx x 的一个根,则b a +的值为( ) A .2 B .-2 C .0 D .4 6.如图,已知DE ∥BC ,且=DB AD :2:1,则△ADE 与△ABC 的面积比为( ) A .1:4 B .2:3 C .4:6 D .4:9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调查重庆市空气质量情况应采用普查的方式 B .若A 、B 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A 组数据的方差2 A S =0.03, B 组数据的方差2 B S =0.2,则8组数据比A 组数据稳定 C .南开中学明年开运动会一定会下雨 D .为了解初三年级24个班课间活动的使用情况。李老师采用普查的方式 8.如图, O 是正方ABCD 的外接圆,点E 是弧AB 上任意一点,则DEC ∠的度数为( ) A .40° B .45° C .48° D .50° 9.关于x 的方程 11 =+x a 的解是负数,则口的取值范围是( ) A .a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16矩形折叠问题(最新整理)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16——矩形折叠问 来源:家学网【相信自己,掌握未来,家学网值得信赖!】2012年05月18日

思路分析:找到由折叠产生的所有等量关系,其中也需要用到方程思想(设未知数,并表示出 其他线段长度) 例2.在长方形ABCD 中,AB=4,BC=8,将图形沿着AC 对折,如 图所示:(1)请说明△ABF △CFF(2)求 思路分析: 在多问设置的证明题中,前几问往往是为后面的问题服务的;所以得到全等之后,也就是得 到了多组等量关系,此时我们再来设未知数,自然可以表示出其他线段了. 例3. 在长方形 ABCD 中,AB=3,BC=5,将图形沿着 EF 对折,使得 B 点与 D 点重合。 (1)说明 DE=DF

(2)求 (3)求EF 的长度 思路分析:(1)要说明 DE=DF,有两种思路: ①可说明全等; ② 可说明△DEF 是等腰三角形,DE、DF 是两腰 所以这个题目既要有能力说明全等也要有能力说明等腰 例4 如图①,将边长为4cm 的正方形纸片 ABCD 沿EF 折叠(点 E、F 分别在边 AB、CD 上), 使点B 落在AD 边上的点 M 处,点 C 落在点 N 处,MN 与CD 交于点 P,连接 EP. (1)如图②,若M 为AD 边的中点,①,△AEM的周长= cm;②求证:EP=AE+DP; (2)随着落点 M 在AD 边上取遍所有的位置(点M 不与A、D 重合),△PDM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 请说明理由. 思路分析:(1)①设 AE=x,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EM=BE=12-x,在Rt△AEM 中,运用勾股定理求AE;②过点 F 作FG⊥AB,垂足为 G,连接 BM,根据折叠的性质得点 B 和点M 关于EF 对称, 即BM⊥EF,又AB=FG,∠A=∠EGF=90°,可证△ABM≌△GFE,把求 EF 的问题转化为求 BM;(2)设AE=x,AM=y,则 BE=EM=12-x,MD=12-y,在Rt△AEM中,由勾股定理得出 x、y 的关 系式,可证Rt△AEM∽Rt△DMP,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求△DMP的周长. 三.能力训练 1.如图所示,如果将矩形纸沿虚线①对折后,沿虚线②剪开,剪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展开后 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则展开后三角形的周长是().

中考专题翻折问题

翻折问题 翻折问题是近几年中考中常考的一个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隐藏的条件(翻折前后的线段相等,角相等) 1 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AE、EF为折痕, ∠BAE=30°,AB=3,折叠后,点C落在AD边上的C1 处,并且点B落在EC1边上的B1处.则BC的长为() 2 A.3B.2 C.3 D.3 2.小许拿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如图甲,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乙.?再对折一次得图丙.然后用剪刀沿图丙中的虚线(虚线与底边平行)剪去一个角.打开后的形状是(? ). 3.如图所示,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则所得图形是 ( )

C B A D 4.一张矩形纸片按如图甲或乙所示对折,然后沿着图丙中的虚线剪下,得到①,?②两部分,将①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A )三角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梯形 5 如图所示,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在上面打3个洞,则纸片展开后是…( ) 6如图,在梯形ABCD 中,DC ∥AB ,将梯形对折,使点D 、C 分别 落在AB 上的点D '、C ',折痕为EF ,若CD =3cm ,EF =4cm ,则 D A '+C B '为…………………………………………………( ) A .2m B .3m C .4m D .5m 7.如图,将边长为8㎝的正方形ABCD 折叠,使点D 落在BC 边的 中点E 处,点A 落在F 处,折痕为MN ,则线段CN 的长是…(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8 将矩形纸片ABCD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 .若AB =6,则BC 的长为( ) A .1 B .2 2 C .2 3 D .12 9如图,两张宽为1cm 的矩形纸条交叉叠放,其中重叠部分 部分是四边形ABCD,已知∠BAD=30°则重叠部分的 面积是 cm 2 A . B . C . D . N M F E D C B A

中考专题一-折叠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第18题图) A C B 折叠问题 折叠对象有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梯形等;考查问题有求折点位置、求折线长、折纸边长周长、求重叠面积、求角度、判断线段之间关系等;解题时,灵活运用轴对称性质和背景图形性质。轴对称性质-----折线是对称轴、折线两边图形全等、对应点连线垂直对称轴、对应边平行或交点在对称轴上。 压轴题是由一道道小题综合而成,常常伴有折叠;解压轴题时,要学会将大题分解成一道道小题;那么多作折叠的选择题填空题,很有必要。 1、(2009年浙江省绍兴市)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AC ,BC 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若48CDE ∠=°,则APD ∠等于( ) A .42° B . 48° C .52° D .58° 2、(2009湖北省荆门市)如图,Rt △ABC 中,∠ACB =90°,∠A =50°,将其折叠,使点A 落在边CB 上A ′处,折痕为CD ,则A DB '∠=( ) A .40° B .30° C .20° D .10° 3、(2009年日照市) 将三角形纸片(△ABC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B 落在边AC 上,记为点B ′,折痕为EF .已知AB =AC =3,BC =4,若以点B ′,F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那么BF 的长度是 . 4、(2009年衢州)在△ABC 中,AB =12,AC =10,BC =9,AD 是BC 边上的高.将△ABC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A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DEF 的周长为 A .9.5 B .10.5 C .11 D .15.5 5、(2009泰安)如图,在Rt △ABC 中, ∠ACB=90°,∠A <∠B ,沿△ABC 的中线CM 将△CMA 折叠,使点A 落在点D 处, 若CD 恰好与MB 垂直,则tanA 的值为 . 6、(2009年上海市)在Rt ABC △中,903BAC AB M ∠==°,,为边BC 上的点,联结AM (如图3所示).如果将ABM △沿直线AM 翻折后,点B 恰好落在边AC 的中点处,那么点M 到AC 的距离是 . 7、(2009宁夏) 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CD 是AB 边上的中线,将ADC △沿AC 边所在的直线折叠,使点D 落在点E 处,得四边形ABCE . 求证:EC AB ∥. 8、(2009年清远)如图,已知一个三角形纸片ABC ,BC 边的长为8,BC 边上的高为6,B ∠和 C ∠都为锐角,M 为AB 一动点(点M 与点A B 、不重合) ,过点M 作MN BC ∥,交AC 于点N ,在AMN △中,设MN 的长为x ,MN 上的高为h . (1)请你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h . (2)将AMN △沿MN 折叠,使AMN △落在四边形BCNM 所在平面,设点A 落在平面的点为1A ,1A MN △与四边形BCNM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当x 为何值时,y 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9、(2009恩施市)如图,在ABC △中,9010A BC ABC ∠==°,,△的面积为25,点D 为AB 边上的任意一点(D 不与A 、B 重合),过点D 作DE BC ∥,交AC 于点E .设DE x =,以DE 为折线将ADE △翻折(使ADE △落在四边形DBCE 所在的平面内),所得的A DE '△与梯形DBCE 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y . (1)用x 表示ADE △的面积; (2)求出05x <≤时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3)求出510x <<时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4)当x 取何值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A 图3 B M C B C N M A 第2题图 A ' B D A C E C B A D

初中数学翻折变换专题(完美版)

2021年最新 12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如图,矩形纸片ABCD,长AD=9m,宽AB=3cm,将其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那么折叠后DE的长为() A.7cm B.6cm C.5.5cm D.5cm 【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得:BE=DE, 设DE长为xcm,则AE=(9﹣x)cm,BE=xcm,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90°, 根据勾股定理得:AE2+AB2=BE2, 即(9﹣x)2+32=x2, 解得:x=5, 即DE长为5cm,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矩形和翻折变换的性质,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是边AC、BC上两点.将△ABC沿DE翻折,点C正好落在线段AB上的点F处,使得AF:BF=2:3.若BE=16,则点F到BC边的距离是()

A.8B.12C .D . 【分析】作EM⊥AB于M,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M =BE=8,ME =BM=8,由折叠的性质得出FE=CE,设FE=CE=x,则AB=BC=16+x,得出BF =(16+x),求出FM=BF﹣BM =(16+x)﹣8=+x,在Rt△EFM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BF=21.作FN⊥BC于N,则∠BFN=3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N =BF =,得出FN =BN =即可. 【解答】解:作EM⊥AB于M,如图所示: ∵△ABC是等边三角形, ∴BC=AB,∠B=60°, ∵EM⊥AB, ∴∠BEM=30°, ∴BM =BE=8,ME =BM=8, 由折叠的性质得:FE=CE,设FE=CE=x, 则AB=BC=16+x, ∵AF:BF=2:3, ∴BF =(16+x), ∴FM=BF﹣BM =(16+x)﹣8=+x, 在Rt△EFM中,由勾股定理得:(8)2+(+x)2=x2, 解得:x=19,或x=﹣16(舍去), ∴BF =(16+19)=21,

B翻折旋转问题专题复习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讲义编号:09sh7csx000

P F E D C B A 9.在□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AOB=45°,BD=2,将△ABC沿直线AC翻折后,点B落在点B′处,那么DB′的长为. 10.如图,将正方形纸片ABCD分别沿AE、BF折叠(点E、F是边CD上两点),使点C与D在形内重合于点P处,则= ∠EPF______________度. 11.在△ABC中,AB=AC=5,BC=6,点E、F分别在AB、BC边上,将△BEF沿直线EF翻折后,点B落在对边AC的点为B',若△B'FC与△ABC相似,那么BF=. 12.矩形纸片ABCD中,AD=4cm ,AB=10cm,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DE= cm. 13.如图,P是等边△ABC内的一点,若将△PA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P AB ',则PAP' ∠的度数为________.14. 对于13题追加条件222 PA PC PB +=,则APC ∠的度数为________. B A C P' P A E B C D F C1

15.如图,在ABC Rt ?中,ο90=∠ACB ,ο30=∠A ,cm BC 2=,C B A ''?是ABC Rt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 旋转ο 30后得到的,设B A ''边交BC 边于点D ,则B CD '?的面积是 2 cm . 16. 如图,将直角边长为5cm 的等腰直角Δ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15°后,得到ΔA B’C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 2 . 17.上海将在2010年举办世博会。黄浦江边大幅宣传画上的“2010”如右图所示。从对岸看,它在水中倒影所显示的数是____________. 18.如图,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 °后得到正方形EFCG,EF 交AD 于点H,那么DH 的长为________. H G F E D C B A 19.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如果将线段BD 绕着点B 旋转后,点D 落在CB 的延长线上的D ′点处, 那么tan BAD ∠′等于__________ A B ' A ' D B C C'B' C B A

2021新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18 立体几何中的翻折问题及探索性问题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18立体几何中的翻折问题及探索性问 题 1.(2020河北石家庄5月检测,18)如图1,在Rt△ABC中,∠C=90°,BC=AC=4,D,E分别是AC,AB边上的中点,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C=A1D,如图 2. (1)求证:平面A1CD⊥平面A1BC; (2)求直线A1C与平面A1BE所成角的正弦值. 2. (2020贵州贵阳适应性训练,1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且平面PAD⊥平面ABCD,F为棱PD的中点. (1)在棱B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CF∥平面PAE?并说明理由; (2)若PA=PD=AB,求直线AF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

3.(2020浙江台州模拟,19)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AC=BC=3,AA1=2.以AB,B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连接DA1和DC1. (1)求证:A1D∥平面BCC1B1; (2)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F,使平面DA1C1与平面A1C1F垂直?若存在,求出BF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2020云南昆明一中模拟,19)图1是由边长为4的正六边形AEFBCD,矩形DCGH组成的一个平面图形,将其沿AB,DC折起得几何体ABCD-EFGH,使得CG⊥AD,且平面EFGH∥平面ABCD,如图2.

(1)证明:在图2中,平面ACG⊥平面BCG; (2)设M为图2中线段CG上一点,且CM=1,若直线AG∥平面BMD,求图2中的直线BM与平面AHB 所成角的正弦值. 5.(2020北京通州一模,18)如图1,已知四边形ABCD为菱形,且∠A=60°,取AD中点为E.现将四边形EBCD沿BE折起至EBHG,使得∠AEG=90°,如图2. (1)求证:AE⊥平面EBHG; (2)求二面角A-GH-B的余弦值; (3)若点F满足=λ,当EF∥平面AGH时,求λ的值.

初二图形的翻折专题

初二图形的翻折专题 1.如图,在矩形ABCD中,AD=15,点E在边DC上,连结AE, △ADE沿直线AE翻折后点D落到点F,过点F作FG⊥AD,垂足为G.如果AD=3GD,那么DE=_____. 2.如图1,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2,△ABE是等边三角形, 点E在正方形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PD+PE 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_________. 3.如图,将正方形ABCD沿MN折叠,使点D落在AB边上, 对应点为D′,点C落在C′处.若AB=6,AD′=2,则折 痕MN的长为_________. 4.如图,矩形ABCD中,AB=8,BC=6,点P为AD边上一点, 将△ABP沿BP翻折至△EBP,PE与CD相交于点O,且OE=OD, 则AP的长为_______. 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AD=8,把矩形ABCD沿直线 MN翻折,点B落在边AD上的E点处,若AE=2AM,那么EN 的长等于.

6. 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AB <BC ,点M 、N 分别在 AD 、BC 上,沿直线MN 将四边形DMNC 翻折,点C 恰好与 点A 重合.如果此时在原图中△CDM 与△MNC 的面积比是 1∶3,那么MN DM 的值等于___________. 7. 如图,∠AOB =30°,点M 、N 分别在边OA 、OB 上,且 OM =1,ON =3,点P 、Q 分别在边OB 、OA 上, 则MP +PQ +Q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8. 如图,在△ABC 中,CA =CB ,∠C =90°,点D 是BC 的 中点,将△ABC 沿着直线EF 折叠,使点A 与点D 重合,折 痕交AB 于点E ,交AC 于点F ,那么DE CF 的值为____________. 9. 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C =90°,AC =BC =1,点D 在边BC 上,将△ABC 沿直线AD 翻折,使点C 落在点C ′处, 连结AC ′.直线AC ′与CB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 如果∠DAB =∠BAF ,那么BF =______________.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专题训练:矩形中的折叠问题.doc

思想方法专题:矩形中的折叠问题 ——体会折叠中的方程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 ◆类型一 折叠中求角度 1.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点C 落在点C ′处,折痕为EF .若∠EFC ′=125°,那么∠ABE 的度数为( ) A .15° B .20° C .25° D .30°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以下折纸活动:(1)对折矩形纸片ABCD ,使AD 和BC 重合,得到折痕EF ,把纸片展平;(2)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 落在EF 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 ,得到折痕BM ,同时得到线段BN .观察探究可以得到∠ABM 的度数是( ) A .25° B .30° C .36° D .45° ◆类型二 折叠中求线段长 3.(2017·安顺中考)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AD =4cm ,把纸片沿直线AC 折叠,点B 落在 E 处,AE 交DC 于点O ,若AO =5cm ,则AB 的长为( ) A .6cm B .7cm C .8cm D .9cm 第3题图 第4题图 4.(2017·宜宾中考)如图,在矩形ABCD 中,BC =8,CD =6,将△ABE 沿BE 折叠,使点A 恰好落在对角线BD 上的F 处,则DE 的长是( ) A .3 B.245 C .5 D.89 16 5.★(2016·威海中考)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4,BC =6,点E 为BC 的中点,将 △ABE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矩形内的点F 处,连接CF ,则CF 的长为________.

◆类型三折叠中求面积 6.(2017·鄂州中考)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翻折,点B落在点F处,FC交AD于E. (1)求证:△AFE≌△CDE; (2)若AB=4,BC=8,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7.★(2016·福州中考)如图,矩形ABCD中,AB=4,AD=3,M是边CD上的一点,将△ADM沿直线AM对折,得到△ANM. (1)当AN平分∠MAB时,求DM的长; (2)连接BN,当DM=1时,求△ABN的面积.

全等三角形专题三角形的旋转翻折与线段的截长补短

全等三角形专题——三角形的旋转、翻折与线段的截长补短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由角平分线想到构造全等 不管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轴对称,我们不难发现对应点与轴上一点(此点作为顶点)组成的角被轴平分,根据这一特点,在做题中如果遇到角平分线我们就会联想到,以角平分线为轴构造对称(全等),从而把角、线段转移达到解题目的. 1.如图1,等腰梯形ABCD中,AD∥BC,∠DBC=45°,翻折梯形ABCD,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分别交AB、BC于点F、E.若AD=2,BC=8.求BE的长. 图 1 图 2 解析:由题意得 △BFE≌△DFE,∴ BE=DE, 在△BDE中,ED=BE,∠DBE=45°, ∴∠BDE=∠DBE=45°, ∴∠DEB=90°,即DE⊥BC,在等腰梯形中,AD=2,BC=8, 过A作AG⊥BC,交BC于G,如图2,四边形AGED是矩形∴ GE=AD=2, 在Rt△ABG和Rt△DCE中,AB=DC,AG=DE, ∴ Rt△ABG≌Rt△DCE,∴ BG=CE,∴,∴ BE=5.2.如图3,已知△ABC中,AB=AC,∠B=2∠A 求证: 图 3 图 4 解析:如图4,作∠B的平分线交AC于D, 则∠A=∠ABD,∠BDC=2∠A=∠C ∴ AD=BD=BC 作BM⊥AC于M,则CM=DM.

3.如图5,已知梯形ABCD中,AB∥CD,AD>BC,求证:AC>BD 图 5 图 6 解析:如图6,作DE∥AC,DF∥BC,交BA或延长线于点E、F,四边形ACDE和四边形BCDF都是平行四边形. ∴ DE=AC,DF=BC,AE=CD=BF 作DH⊥AB于H,根据勾股定理 ,, ∵ AD>BC,AD>DF ∴ AH>FH,EH>BH , ∴ DE>BD, 即AC>BD. 4.如图7,已知△ABC中,AD⊥BC,AB+CD=AC+BD.求证:AB=AC. 图 7 解析:设AB、AC、BD、,CD分别为b、c、m、n, 则c+n=b+m,c-b=m-n,∵ AD⊥BC,根据勾股定理,得 , ∴,

折叠问题专题练

A B C D M N P Q 折叠问题 1.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 、BD 为折痕,则∠CBD 的度数为_____ 2.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 则∠AED′等于______ 3、如图,把矩形ABCD 沿EF 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 ∠=( ) A .110° B.115° C.120° D.130° 4、如图,梯形ABCD 中,AD∥BC,DC⊥BC,将梯形沿对角线BD 折叠,点A 恰好落在DC 边上的点A′处,若∠A′BC=20°,则∠A′BD 的度数为( ) A .15° B.20° C.25° D.30° 5、如图,将纸片△ABC 沿DE 折叠,点A 落在点A′处,已知∠1+∠2=100°,则∠A 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度. 6 、点E 是矩形ABCD 的边CD 上的点,沿着AE 折叠矩形ABCD ,使D 落在BC 边上的F 点处,如果∠BAF =60°,则∠DEA =____________. 7.如图,已知正方形纸片ABCD ,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把BC 边向上翻折,使点C 恰好落在MN 上的P 点处,BQ 为折痕,则∠PBQ = 度. 1 A E D C B F

8.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70°,将平行四边形折叠,使点 D、C分别落在点F、E处(点F、E都在AB所在的直线上),折痕为 MN,则∠AMF等于_____________。 9.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顶点C,D分别落在点C’,D’处,C’E 交AF于点G.若∠CEF=70°,则∠GFD’= _____。 10、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处,折痕为EF,若∠ABE=20°,那么∠EFC'的度数为_________。 11.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图①)按如下步骤操作:(1)以过点A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B恰好落在AD边上,折痕与BC边交于点E(如图②);(2)以过点E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A1,折痕EF交AD边于点F(如图③);(3)将纸片收展平,则∠AFE=____________. 12.如图,一张长方形纸沿AB对折,以AB中点O为顶点将平角五等分,并沿五等分的折线折叠,再沿CD剪开,使展开后为正五角星(正五边形对角线所构成的图形).则∠OCD =____________. A B A B O O C D

翻折专题训练

翻折专题训练 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OABC 沿OB 对折,使点A 落在点A 1处,已知OA =, AB =1,则点A 1的坐标是( ) A.( 2 3, 2 3) B.( 2 3,3) C.( 2 3, 2 3) D.( 2 1, 2 3) 2.如图,将边长为8㎝的正方形ABCD 折叠,使点D 落在BC 边的中点E 处,点A 落在F 处,折痕为MN ,则线段CN 的长是(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3.如图,菱形纸片ABCD 中,60A ? ∠=, 将纸片折叠,点A 、D 分别落在A’、D’处,且A’D’经过B ,EF 为折痕,当D’F ⊥CD 时, C F F D 的值为( ) A. 12 B. 6 C. 16 D. 18 4.如图,矩形AOBC ,以O 为坐标原点,OB 、OA 分别在x 轴、y 轴上,点A 的坐标为(0,3),点B 的坐标为(5,0),点E 是BC C 点恰好落在x 轴上点F 处. (1)求点F 的坐标; (2)求线段AF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5.如图,四边形ABCD 为一梯形纸片,AB ∥CD ,AD =BC .翻折纸片ABCD ,使点A 与点C 重合,折痕为EF .已知CE ⊥AB . (1)求证:EF ∥BD ; (2)若AB =7,CD =3,求线段EF 的长. N E D C F E D' A' D C B A

6.如图,矩形纸片A B C D 中,8A B =,将纸片折叠,使顶点B 落在边A D 的E 点上,折痕的一端G 点在边B C 上,10B G =. (1)当折痕的另一端F 在A B 边上时,如图(1),求E F G △的面积; (2)当折痕的另一端F 在A D 边上时,如图(2),证明四边形B G E F 为菱形,并求出折痕G F 的长. 7.(1)观察与发现 小明将三角形纸片()ABC AB AC >沿过点A 的直线折叠,使得AC 落在AB 边上,折痕为 AD ,展开纸片(如图①);再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 和点D 重合,折痕为EF ,展平纸 片后得到A E F △(如图②).小明认为A E F △是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2)实践与运用 将矩形纸片A B C D 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折痕为BE (如图③);再沿过点E 的直线折叠,使点D 落在BE 上的点D '处,折痕为E G (如图④);再展平纸片(如图⑤).求图⑤中α∠的大小. A B F E (B ) D C G 图(1) 图(2) G C D F A B E (B ) H (A )

专题16 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中翻折问题尖子生培优训练(原卷版)

专题16 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中翻折问题尖 子生培优训练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70分) 1.(1)如图①,在△ABC中,点D是BC边上的一点,将△ABD沿AD折叠,得到△AED, AE与BC交于点F.已知∠B=50°,∠BAD=15°,求∠AFC的度数. (2)如图②,将△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四边形BCED的内部点A′的位 置,∠1、∠2与∠A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请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③,将△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四边形BCED的外部点A′的位 置,此时∠1、∠2与∠A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无需说明理由.

2.在△ABC中,∠BAC=90°,点D是BC上一点,将△ABD沿AD翻折后得到△AED, 边AE交射线BC于点F. (1)如(图1),当AE⊥BC时,求证:DE//AC (2)若∠C=2∠B,∠BAD=x°(0

一点A,B,使得∠ABM=α. 如图2,将纸条作第一次折叠,使BM′与BA在同一条直线上,折痕记为BR1. 解决下面的问题: (1)聪明的小白想计算当α=90°时,∠BR1N′的度数,于是他将图2转化为下面的几何问题,请帮他补全问题并求解: 如图3,PN//QM,A,B分别在PN,QM上,且∠ABM=90°,由折叠:BR1平分______,BM′//R1N′,求∠BR1N′的度数. (2)聪颖的小桐提出了一个问题:按图2折叠后,不展开纸条,再沿AR1折叠纸条(如图4),是否有可能使AM′′⊥BR1?如果能,请直接写出此时α的度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3)笑笑看完此题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当0°<α≤90°时,将图2记为第一次折叠;将纸条展开,作第二次折叠,使BM′与BR1在同一条直线上,折痕记为BR2(如图5);将纸条展开,作第三次折叠,使BM′与BR2在同一条直线上,折痕记为BR3;…以此类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