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开展大学生“读经”第二课堂的思考.doc

关于开展大学生“读经”第二课堂的思考.doc

关于开展大学生“读经”第二课堂的思考

作者:张天明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3期

[摘要]由于现实的需要和我国古典经书的巨大价值与作用以及“读经”活动积累了相当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因此开展大学生“读经”活动、开辟第二课堂具有必要性、可行性。与此同时,对于经书中的一些糟粕,需要做细致的鉴别与批判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读经第二课堂必要性可行性

[作者简介]张天明(1965- ),男,河南新蔡人,黄淮学院中文系高级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与课程论教学研究。(河南驻马店4630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0-0188-02

当前,“读经”活动开展迅速,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原来主要由中小学生参加的“读经”活动,开始走向大学校园。一些院校开辟了大学生“读经”活动的第二课堂,甚至“南阳理工学院2005级普通本、专科学生都被限定选修《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中华文化经典,这些课程计算学分,学校统一命题考试”。①但是与朗朗读经相伴而来的争论也此起彼伏。支持者认为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所提倡的谦让、孝敬、诚实等品德对当今学生的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反对者认为“四书五经”早已被“五四”运动的巨子们驱逐出历史的舞台,重读经书无异于历史的倒退。支持者认为古典经书的载体文言文,押韵和谐、音调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反对者认为古文佶屈聱牙、晦涩难懂,诵读经书完全违背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现代观念。②

那么,大学生“读经”是否合适,开展“读经”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科学地指导呢?这些问题无法回避。笔者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经书内容利弊的分析,对中国古代及当前“读经”经验做了一番研究,认为开展大学生“读经”第二课堂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在具体操作上也要注意相应的问题。

一、开展大学生“读经”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1.开展大学生“读经”第二课堂能够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符合现实的需要。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社会整体道德下降,青少年学生们在生活、学习中也产生道德偏差,使其人格养成与发展过程受阻。青少年学生思想、心理方面确实存在问题,诸如“伦理道德水平低下、心理素质堪忧、自我保护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差、法制观念淡薄和心理生理健康水平低”③等,究其原因,很多人认为是传统文化的阻断。20世纪初,“五四”运动出于彻底地反封建、重塑国民性和民族文化的需要,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把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全盘抛弃,确有矫枉过正的倾向。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对传统文化大规模的清剿,使得学生缺

少传统文化的滋养,新的文化体系又未完全建立,学生出现了一系列思想、心理问题。既然问题归于传统文化的阻断,那么就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读经”第二课堂,接受以“四书”“五经”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滋养,在习读中矫正偏差、健全人格,阻止社会道德下滑的趋势,进而达到建立和谐社会的目的。

2.开展大学生“读经”第二课堂是“八荣八耻”教育的深化。“八荣八耻”有其与传统文化的渊源传承关系,其基本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观念、仁爱思想、求实精神、诚信意识不谋而合,是对经典中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的发展与诠释,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体现。大学生“读经”活动是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深度和广度上开展“八荣八耻”学习,也是落实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其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有益尝试。

二、开展大学生“读经”第二课堂的可行性

1.内容上的可行性。以儒家言论为主的古代经书含有很多现代人所缺乏的品质,如修身养性、重义轻利、和谐相处、进取精神等。通过对其学习,能够矫治当今大学生不健康的思想行为。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儒家经书所高扬的家国意识、大一统的文化观念,形成了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中华民族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刚正不阿的民族精神。第二,儒家经书注重是非、美丑、义利等道德观念,能够指导大学生的立身行事、濡养品格、提升其文化品位。儒家文化特别重视修身,讲求“内省”“恕已”,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孔子的弟子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就是把修身贯彻到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并提高到治家平天下的高度。因此“读经”活动可以“医治”学生思想性格缺陷,使其身心得以和谐发展,进而对提升社会公德、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儒家经典强调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追求和谐的人际环境,对当代大学生具有指导意义。儒家文化有着丰富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虽历经浮沉,但仍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儒家研究处世,协调个体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追求和谐的社会关系。为达到这一目的,儒家力争把人塑造成为“君子”,概括地讲《论语》就是培养致仕的君子,是一部君子之学。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要处处反省自己,协和人我。“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这对于纠正当今大学生偏执自私、人际关系紧张等弊病有很大的作用。第四,以儒家经典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诚信意识,“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把诚信意识当做人们立身行事的基本原则。不仅如此,孔子还提出“信”是国与国相交的道义标准,“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论语·学而》)。孟子继承了孔子关于“信”的基本思想,并进一步把“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并列为“五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和伦常规范。可见,作为中国儒学的原则,孔、孟、荀都把“信”作为做人与为政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遗憾的是在当今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诚信意识在我国渐行渐远,终于成为现代国人稀缺之物,由此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对当今大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显得尤为迫切。第五,中国早期的文化具有强烈的进取奋进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屈原的“路漫漫其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