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计算机审计研究的变迁_基于文献综述

我国计算机审计研究的变迁_基于文献综述

我国计算机审计研究的变迁_基于文献综述
我国计算机审计研究的变迁_基于文献综述

第8卷第1期2011年1月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Vol.8,No.1

Jan.,2011

我国计算机审计研究的变迁:基于文献综述

李春青

(审计署驻兰州特派员办事处,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当前我国的计算机审计研究已进入发展平台期。在计算机审计研究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审计的定义经历了不断的本土化改造,研究的热点内容经历了“V”字形的变迁,始终被关注的重要问题是理论体系、核心动力和制约因素,研究者的心态逐渐趋于自信与理性。要突破当前的瓶颈,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与实践经验,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对国外理论进行扬弃,才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

关键词:计算机审计;发展;变迁;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750(2011)01004607收稿日期:20100625

作者简介:李春青(1981—),男,甘肃漳县人,审计署驻兰州特派员办事处职员,系统分析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审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审计。

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的计算机审计研究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研究者们孜孜以求,努力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为推动我国计算机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近年来,计算机审计在理论研究和实务应用上都进入了发展缓慢的瓶颈状态,很少出现引人关注的重大突破。因此,本文尝试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侧重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对我国的计算机审计研究做一个回顾,以寻找其发展脉络,进而探讨突破当前这种瓶颈状态的途径。

本文的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对我国计算机审计研究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其次对发展过程中定义和热点内容的变迁进行考察,接着对变迁过程中始终被关注的重要内容进行整理,最后对研究者群体及其心态变迁进行分析。

一、我国计算机审计研究的发展阶段

为清晰认识计算机审计研究的发展规律,本文从文献数量及其关注热点等角度出发,将我国计算机审计研究的发展划分为起步期、停滞期、恢复期、扩张期和平台期五个阶段。

1988年之前是计算机审计研究的起步期。这一阶段研究者讨论较多的是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他们尝试将国外的理论引入我国,并初步建立起了计算机审计理论框架。虽然是起步阶段,但一些主要的观点在这一时期已经基本形成,如计算机审计的前提、实施步骤和方式分类等[14]。

1989年至1994年是计算机审计研究的停滞期。这一时期的计算机审计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相关文献数量很少。但在整体的停滞中孕育了局部的突破,出现了将计算机应用于审计管理[5]、广义与狭义计算机审计的区分[6]等对后来影响很大的观点。

1995年至1999年是计算机审计研究的恢复期。在这一时期,研究者突破停滞,开始重新关注计算机审计,对起步期建立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完善[78],而且视野也逐渐开阔,出现了模糊审计[9]等新的研究视角。

2000年至2006年是计算机审计研究的扩张期。这一时期计算机审计快速发展,相关的成果大量发表,尤其是各级审计机关基于实务的研究更是蓬勃发展。在这个阶段中,研究者更多地将焦点集中到了“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如何检查计算机系统”和“如何建立审计工作平台”等实务问题[10],并且出现了数据式审计和联网审计等新的计算机审计领域[1112]。

64

2007年以后,计算机审计的研究开始进入了一个发展平台期。理论界、实务界都在试图寻找突破方向,虽然出现了分布式数据库、数据挖掘等新的研究方向[1314],但尚未在审计实践中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而数据质量、风险控制等偏于保守的研究方向则受到广泛关注[15],研究者开始正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1617],也开始思考如何构建计算机审计的理论体系[18]。

从上述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当前的计算机审计研究已经进入了发展平台期。在恢复期和扩张期的研究中,计算机审计曾经被万能化,承担了太多的理想和预期,但计算机审计毕竟不是万能的,有其局限所在,因此从发展规律来看,当前的计算机审计研究需要一个弥补欠缺和夯实基础的过程,需要一个回顾历史并理性思考的阶段。

二、计算机审计研究中定义和热点内容的变迁

(一)计算机审计定义的变迁

定义是研究者对一个事物的理解与认同。在二十多年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对计算机审计的定义随着时间而变化。最早的计算机审计定义是从国外借鉴而来。但在发展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国外的定义无法很好地指导我国的计算机审计实践,于是根据实践经验开始对借鉴来的定义进行本土化改造。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政府审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计算机审计的主流定义是从国外借鉴而来。如潘晓江认为“计算机审计是现代审计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检查会计信息系统数据的可靠性,检查资产保护的状况、数据处理工作的成效以及对系统内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利用率”[1]。这个定义较多地借鉴了Weber给出的美国式的经典定义①,只是将范围缩小到了会计信息系统,并对一些元素进行了细化。

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政府审计的组织体系逐渐完善,严肃财经纪律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审计监督作用逐渐发挥,于是计算机审计的定义也根据审计环境发生了变化。如唐清亮提出“计算机审计的基本任务是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检查、测试和评价,提供确切可靠的审计证据,以确定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执行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企业的财务收支活动是否符合财经制度和纪律,是否存在违法乱纪活动,以及确定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4]。在这个定义中,虽然由于将过多的笔墨放在了目标上而冲淡了计算机的成分,但它很好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我国的审计定位。

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国外借鉴而来的理论与我国实践之间存在较多不适应,研究者对计算机审计(尤其是信息系统审计)是否应该归属于审计领域展开讨论,这也体现到了当时的计算机审计定义中。如刘志涛认为“计算机审计是审计的一个分支,它是独立地对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进行综合的审查和评价,向委托(或授权)人提出劝告和建议,借以消除系统弊端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效率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8]。这个定义可以看成是修改美国式定义,借鉴日本式定义②的尝试,同时还包含了两个突出的本土化特征,一是确定计算机审计属于审计领域③,二是计算机审计是经济监督活动。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计算机审计实践经验的积累,研究者开始重新定义计算机审计。如刘汝焯在2008年提出了一个完全本土化的定义:“计算机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底层数据库原始数据为切入点,在对信息系统进行检查评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底层数据的采集、转换、清理、验证,形成审计中间表,并且运用查询分析、多维分析、数据挖掘等多种技术方法构建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趋势、异常和错误,把握总体、突出重点、精确延伸,从而收集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的审计方式。”[19]

计算机审计的主流定义随时间而变化,这种变化更多的是时代特征和本土化特征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看,定义中本土化特征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计算机审计的成熟程度。从开始的完全借鉴,到不断地本土化改造,再到完全本土化定义的出现,是研究者试图摆脱国外计算机审计

74

Weber认为“EDP审计是收集与评估证据,以确认计算机系统是否足以保护资产的安全、维护数据的完整、有效地达到公司目标,以及有效率地使用公司资源的过程”。

日本通产省情报处理开发协会在1996年给出的IT审计定义是“为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与有效,由独立于审计对象的IT 审计师,以第三方的客观立场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的检查与评价,向IT审计对象的最高领导,提出问题与建议的一连串的活动”。

在日本的职业体系中,IT审计(“系统监察”)属于软件开发的一个分支,而不属于审计行业。

理论影响,构建我国计算机审计理论的表现。

(二)计算机审计研究热点内容的变迁不同时期的计算机审计研究有着不同的关注热点,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计算机审计研究的热点内容走出了一个“V ”字形的变迁路线,从开始时的信息系统审计,发展为后来的计算机辅助审计,

然后又重新回归信息系统审计。不过开始时的信息系统审计是以理论研究为主,而被重新关注的信息系统审计则更多地走向实务研究,其变迁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计算机审计研究热点内容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虽然很多文献在用词上使用“计算机审计”,但所讨论的内容则以信息系统审计为主,如潘晓江认为计算机审计是现代审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检查会计信息系

统数据的可靠性,

检查资产保护的状况、数据处理工作的成效以及对系统内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利用率

[1]

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概念,计算机审计遂分为计算机辅助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两条途径。当时很多研究者认

为,由于信息化发展程度的差异,虽然国外以信息系统审计为主流,

但我国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较低层次的计算机辅助审计上,在条件成熟后再逐步向信息系统审计方向发展

[7,2021]

。1996年审计

署在《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办法》中指出:“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的工具,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

务收支及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计算机审计的热点内容逐渐发生转移,关于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文献开始大量出现。

到了21世纪,信息系统审计又开始受到人们关注。以审计署南京特派办、京津冀特派办为代表的部分审计机关开始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实践探索,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信息系统开展审计

[2223]

。信息系统审计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与此相关的文献也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从2007

年以后,讨论信息系统审计的文献数量已经超过了计算机辅助审计①。

这种“V ”字形的热点内容变迁,反映了计算机审计研究逐渐成长的过程。另外值得注意的

是,在信息系统审计重新成为主流、实务研究广泛开展的同时,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在积极进行,研究者对中观经济主体的信息系统审计和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责任等也进行了一系列深入

探讨

[2425]

。三、对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核心动力

与制约因素的研究

(一)计算机审计的理论体系

计算机审计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领域,但当实务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研究者不得不思

考更多的理论问题。开始时的计算机审计实务是

摸着石头过河,后来则是靠着朴素的理想和原始的经验开展工作。为将计算机审计提高到更高的理论层面,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研究者不断在进行努力和尝试:一是总结计算机审计模型,将审

计经验模型化;二是开始探索计算机审计模式,尝试更为系统的思考;三是零星进行的方法论探索,

如审计中间表[11]

、WSR 方法论[26],以及更具哲学精神的逻辑起点

[27]

和本体论

[28]

等。

对于计算机审计的起源问题,虽然出现过认

为它起源于计算机学科的观点

[29]

,但大多数研究

者还是认为计算机审计主要起源于审计学科,并

与其他学科存在交叉。计算机审计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自己所依赖的基础理论。张金城认为计算机审计的基础理论有五个:一是哲学,二是审计学,三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行为

科学,四是计算机科学,五是数学[7]。虽然这一理论观点未能得到广泛关注,但很多研究者事实

上是在这五大基础理论上展开研究,如我国计算

机审计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构建数学模型、尝试各种方法论的热潮,以及一些研究者进行的带有哲学性质的思考。

在更为系统的层面,一些研究者也开始研究

84—①详见本文图3。

计算机审计的理论体系,如唐飞兵提出了一个“以审计环境和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充分利用审计理论基础知识体系,通过审计本质与特定的审计环境的相互作用和互动形成审计目标,以审计假设为前提,从而演绎出审计概念和审计原则,而审计标准则是审计概念和原则的具体体现,审计方法是整个基本理论体系的归结点,是审计基本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根据不同对象,分别形成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实务理论方法和计算机辅助审计实务理论方法”的理论框架[18]。

(二)计算机审计发展的核心动力

“什么是计算机审计发展的核心动力”一直是研究者试图解开的谜题,与此相关的研究也较多,综合分析目前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计算机审计的核心动力是成本效益。

就宏观层面而言,在被审计单位普遍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后,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审计程序和方法,虽然也可以达到审计目标,但必须付出较高的审计成本,因此需要选择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审计方式[3],于是产生了对计算机审计的需求。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起步于1971年[3]。1988年一项对23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约14%的单位在使用计算机技术[30]。财政部提出力争到2000年时,40%至60%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的基本会计核算业务实现会计电算化[31]。虽然“会计电算化直接导致了计算机审计”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会计电算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信息化的先行者和成熟指数,只有当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培训审计人员、开展计算机审计才能达到成本效益最优,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计算机审计的发展会滞后于会计电算化。

就中观层面而言,在金融等形式重于实质的审计领域,应全力开展计算机审计,而在投资工程等实质重于形式的审计领域,则应避免为计算机审计而计算机审计,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32]。

关于计算机审计成本效益的研究结果无法令人振奋,因为计算机审计直接增加成本,而只能间接降低成本[33]。换言之,计算机审计并不总是最佳的选择,在一些场合采取传统方式是高成本的行为,而在另外一些场合选择计算机审计则是高成本行为。这也是计算机审计在金融与固定资产投资等不同审计领域、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

就微观层面而言,当计算机审计的学习成本、实施成本较高时,审计人员会自然而然地做出对自己而言成本效益最优的选择,放弃计算机审计而选择传统审计手段。审计人员更多地依靠经验和判断开展审计是因为在一些审计环境中凭借经验判断要比利用计算机审计有效得多,此时传统审计手段是成本效益最优的方式[34]。

(三)计算机审计发展的制约因素

研究者力图分析计算机审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在这些研究中,有三个制约计算机审计发展的因素受到较多研究者的关注:一是人员,研究者认为现有人员在能力、知识结构上不能胜任计算机审计工作,缺少既懂计算机又懂审计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工具,研究者认为实用的审计软件非常缺乏,已经开发的软件无法满足审计需求;三是环境,研究者认为计算机审计法律依据不足,缺乏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计算机审计规范或准则[17,3539]。

一般而言,一个因素只会在某一个时期产生制约,随着时间推移,该因素应当不再制约计算机审计的发展。在过去二十多年的计算机审计实践中,审计机关开展了大量的人员培训、人员更新和实践锻炼,开发了很多审计软件,也陆续出台了一批相关制度,但从研究结果来看,仍然有很多研究者认为人员、工具和环境是影响计算机审计的重要因素。是这些因素未得到有效解决?还是人员、工具和环境只是表面因素,尚有更深层次的制约因素未被发现?这些问题有待于研究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四、研究者的敏感度、心态变化与用词倾向

(一)计算机审计研究者的敏感度

我国的计算机审计研究主要有两类力量,一个是以高校为代表的理论界,另一个是由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组成的实务界。这两者在研究中各有特点,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计算机审计研究的发展,但他们对变化的敏感程度并不相同。

94

本文认为发表文献数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计算机审计关注程度的变化,因此检索了1996年至2009年间标题中包含“计算机审计”的文献,剔除宣传文章、转载文献和重复文献后①,共有426篇。在发展过程中,计算机审计存在着IT审计、电算化审计等多种名称,并且分支领域

在不断细分与壮大,因此这426篇文献只是整个计算机审计研究领域文献中的一部分,但并不影响以其为基础对计算机审计关注程度进行分析。

426篇文献中,151篇的作者属于理论界,191篇的作者属于实务界,另有84篇的作者单位性质不详②,分年度数量变动趋势如图2所示。

图21996年至2009年理论界、

实务界发表文献数量的变化

可以看出,虽然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计算机审计关注程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敏感程度上,并不是通常认为的理论引领实践,而是实务界比较敏感,实务界对计算机审计关注程度的变化要早于理论界一年。本文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理论界和实务界立足点不同。计算机审计是实践性很强的领域,在其发展过程中,理论界主要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而实务界直接参与实践,这种当事人的切身感受使得他们更早地感觉到了环境和影响因素的变化,因而反应更加灵敏。

(二)计算机审计研究者的心态变化与用词倾向

“计算机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电算化审计”和“IT审计”虽然从学术角度看存在区别,但在实际使用中混用现象比较突出,而在不同的时期,随着研究者心态的变化,存在着不同的用词倾向。笔者对1996年至2009年期间这些用词在文献题目中的出现次数进行了统计分析③,由于“电算化审计”和“IT审计”使用较少,不再对其进行分析,“计算机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的使用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

图3计算机审计用词统计分析

研究者对计算机审计的态度主要有三类:一类是认为计算机审计开创了一个新的审计领域,一类认为计算机审计只是一个工具,还有一类则觉得前二者兼而有之。研究者心态的变化体现在文献中就是用词的变化,如以结果为导向时大多喜欢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来确定审计业务的核心地位,而以技术为导向时喜欢用“计算机审计”来说明计算机的重要性[40]。图3中,2007年以前“计算机辅助审计”和“计算机审计”的使用占比此消彼长,可以理解为是研究者心态在“工具论”和“领域论”之间矛盾的表现。从2007年开始,随着“信息系统审计”的崛起,“工具论”和“领域论”的争论显得不再重要,相关文献较少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而更多地使用相对简洁的“计算机审计”。

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研究者是将计算机当作“困难”看待的,“穿过计算机审计”还是“绕过计算机审计”曾经是热门的讨论话题,虽然这些说法是从国外翻译而来,但正是人们对待困难时的选择———是解决困难还是避开困难。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研究者的视角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利用计算机审计”观点的出现将视角从困难转向机遇。

研究者对计算机的态度,在对审计线索描述

05

数据来源于维普资讯网(www.cqvip.com)。处理方式为:(1)剔除宣传性文献;(2)同一文献在不同期刊发表的,只保留首次发表记录;(3)同一题目的系列文献,只保留第一篇。

作者单位分类原则为:(1)名称中包含“大学”、“学院”和“学校”的确定为理论界;(2)其余文献中,名称中包含“审计”或“会计师事务所”的确定为实务界;(3)如作者单位不详,但同名作者的其他文献中记录了单位名称的,则视为同一人。

数据来源于维普资讯网(www.cqvip.com)。统计方式为:(1)文献范围为题目中包含“计算机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电算化审计”或“IT审计”字样;(2)a=题目中含“计算机审计”的文献数量,b=题目中含“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文献数量,c=题目中含“信息系统审计”的文献数量,d=题目中含“电算化审计”的文献数量,e=题目中含“IT审计”的文献数量;(3)“计算机审计”的使用占比=[a/(a+b+c+d+e)]* 100%,其他用词的计算方式相同

的用词变化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最初人们对计算机是有一定恐惧的,很多文献在分析计算机对审计的影响和挑战时,首先提到的是审计线索的“消失”。随后研究者意识到尽管从技术上完全可以设计出不留任何审计线索的信息系统,但这种系统由于不切合实用而不会大量出现,因为保留审计线索不仅仅是审计人员的需要,更是被审计单位(建设方)的需要[2],意识到审计线索并不会消失,于是文献中开始较多地使用“隐蔽”一词。再往后研究者发现虽然纸质材料上的签名等传统线索消失了,但通过对电子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可以发现很多以前无法发现的线索,于是研究者更多地用“改变”或“转移”来描述审计线索。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1983年至2009年间发表的与计算机审计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与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现象来看,我国计算机审计研究已经进入了发展平台期,近年来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都未能有大的突破,但从本质而言,这是对前期快速发展的弥补和整理,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同时这个平台期又将是至关重要的分水岭,今后计算机审计研究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时期。

第二,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计算机审计研究的探索途径主要是三步走的方式,首先引进国外理论,然后由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而怀疑国外理论,最后结合我国社会环境和实践经验对国外理论进行吸收或本土化改造。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研究者对计算机审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更理性的认识,但这个探索依然在继续,因为我国尚未形成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

第三,从文献回顾可以看出,关于“术”的研究较多,而关于“道”的研究较少,即研究者比较关注“如何做”的问题,而对更高层面的“为什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等问题关注较少,关于计算机审计的指导思想、理论体系和发展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尚未深入开展,因而计算机审计只能更多地停留在工具层面而未能发展成一门学科。

要突破当前的瓶颈,一是需要大量开展关于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引入更多哲学、数学和系统论层面的内容,稳固其基础,构建出系统的、与我国现实相符合的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二是加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合作研究,对现有的计算机审计实践进行总结、解析并进行理论提升,形成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三是注意国外理论与我国实践的关系,要有扬弃,毕竟“术”可以从国外借鉴,但“道”则只能根据我国自己环境和实践形成。

参考文献:

[1]潘晓江.电子计算机审计与数据可靠性控制[J].会计研究,1983(5):5559.

[2]陈今池.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审计[J].财务与会计,1985(10):2729.

[3]吴伟斌.电脑审计探讨[J].审计研究,1986(5):35 40.

[4]唐清亮.试论电算系统的审计[J].财经研究,1987(4):4245.

[5]张军.计算机在审计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交大科技,1989(3):1722.

[6]张成虎.浅议计算机审计[J].当代经济科学,1992(3):7578.

[7]张金城.论计算机审计及其理论体系[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95(2):7375.

[8]刘志涛.计算机审计理论与应用研究[J].审计研究,1998(3):2327.

[9]吴立扬,沈国华.模糊审计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方法[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9(3):254258.[10]王智玉.计算机审计国际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01(5):1012.

[11]石爱中,孙俭.初释数据式审计模式[J].审计研究,2005(4):36.

[12]王娜.联网审计:IT审计的有效途径[J].中国审计,2004(19):1317.

[13]李娅,孙玉星.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计算机审计[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1):6568.

[14]吕新民,王学荣.数据挖掘在审计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6):3538.

[15]王昊,桑果,沈静秋.数据质量研究的审计意义[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6):3134.

[16]李菁,曾俊.关于计算机审计的几点看法[J].审计与理财,2006(1):2021.

[17]刘蓉.广西推进计算机审计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5

[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20):6266.

[18]唐飞兵.关于构建我国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2):6466.

[19]刘汝焯.信息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方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1):1419.

[20]吴君民,葛世伦,代逸生,等.船舶行业计算机审计系统需求分析[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1993(4):

7782.

[21]航天总公司一院.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系统设计[J].航天工业管理,1994(5):3842.

[22]卢红柱.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的探索之路[J].审计研究,2006(S1):1220.

[23]张德勇.利用业务跟踪法开展信息系统审计的一个案例[J].审计研究,2006(S1):105112.

[24]王会金,刘国城.中观经济主体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论分析及实施路径探索[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

(3):2731.

[25]李春青,段春军,王欣.角色认同差异、责任推脱行为与政府信息系统审计定位[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4):1216.

[26]李春青.基于WSR方法论的政府信息系统审计模型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6):5760.

[27]姚靠华,周岳亭.构建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审计环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4):2125.[28]李湘蓉,王晓波.基于本体的计算机审计系统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1):6769.[29]姜国雄.计算机审计及技术[J].自然杂志,1991(3):187192.

[30]陈婉玲.电脑信息系统的发展、控制与审计[J].国际学术动态,1990(2):100102.

[31]孔融融.浅议计算机审计[J].内蒙古财会,1996(5):2123.

[32]赵劲松.对我国政府审计开展计算机审计的理论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6):2021.

[33]尹平,陈伟.信息化环境下审计机关审计成本控制对策探究[J].审计研究,2008(4):2124.

[34]刘蓉.计算机审计与传统手工审计的比较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7):5860.

[35]崔琴,李秀兰.我国计算机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理论观察,2002(2):6364.

[36]陈哲.试论我国计算机辅助审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55

56.

[37]赵录贵.计算机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5(10):3034.

[38]李景泉.我国计算机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J].商业经济,2006(4):111112.

[39]徐阳.对计算机审计发展若干问题的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6):4650.

[40]李春青.业务导向与技术导向:计算机审计发展的双重螺旋结构[J].审计与理财,2007(9):1415.

(责任编辑:杨凤春)

IT Audit Research in China:A Literature Review

LI Chun-qing

Abstract:After20years of development,the IT audit research has entered a slow-growing period in China.In its period of development,the definition of IT audit has been localized,and the hot issue discussed has experi-enced V-shaped changes,with theoretical system,motivation,and constraints the most important ones to be concerned about and the researchers have become more confident and sensible.In order to break the dead-lock,we need to focus on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use the foreign theories for reference,and establish the IT audit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IT audit;development;changes;a literature review

25

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客户关系管理(CRM)是最近几年管理界热烈讨论的话题,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原来以产品为到现在为导向的企业经营模式已日益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客户关系管理就成为企业界关注的领域,本文拟从信息的角度对当前客户关系管理研究进行总结,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CRM)、信息技术(IT)、功能 近年来,“顾客满意”似乎已成为企业界人士最常挂在嘴边的用语,因为他们认识到顾客是最终评定产品及服务品质优劣,并能决定是否继续与该公司交易的人,也就是说顾客是公司利润的源泉。随着竞争日趋白热化,全球各公司获取顾客光顾的成本不断增高,加上顾客多样化选择的机会等因素,让人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面对越来越挑剔的顾客和激烈的同行竞争,吸引新顾客和保留现有顾客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客户关系管理(CRM 或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对于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缩短销售周期、降低销售成本、增加收入、扩展市场,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赢利能力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旨在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便在此基础上做更深入的研究。 1 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 所谓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以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①。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个IT业术语,它涵盖了方法学、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一种组织化的方式来帮助企业管理客户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概念,它把管理理念和业务实践融合在一起,它继承了销售、定单管理、客户服务以及协调和统一在客户生命周期内与客户交互的所有信息。CRM帮助企业管理单个客户,通过快速响应和高效的服务建立同客户之间的牢固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是一个前端应用工具,通过它能够很方便地捕捉、融合、分析和共享企业已有的和潜在客户的信息。此过程主要贯穿市场、销售和服务阶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精确地定位客户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出的需求。CRM软件的实施主要有两个目标:第一,使得企业能更有效地定位、联系和赢得新客户;第二,使得企业与现有客户之间的关系更牢固。 CRM不是一个产品或服务,而是一种商业策略,通过它来有效管理企业客户关系,它为企业的每一个客户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集成视图。 综合以上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和有关文献可以看出:CRM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依据一定的商业规则形成的软件工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和留住客户,增强企业竞争力最终达到赢利的目标②。 2 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方法和实施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以及如何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等。从信息的角度,客户关系管理的代表性的研究有:Hurwitz Group提出的CRM的六个主要的功能和技术要求;余军合,吴昭同(2000)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的三大基本功能;江波(2002)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架构和典型功能以及技术实现;AMT网站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小组提出的CRM系统具有的五大功能模块;以

内部审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 孙光国,杨金凤,郑文婧?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理论框架、关键概念、运行机制J].会计研究.2013(03) [2] 孙光国,杨金凤?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研究:文献回顾、述评与未来展望J].会计研究.2012(03) [3] 王颖.高等学校内部审计运行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4] 张宁.关于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内部审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 [5] 谢涤宇.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内部审计的演进[D].湘潭大学2007 [6] 王玉兰,简燕玲?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履行职责情况研究J].审计研究.2012(01) [7] 程新生,孙利军,耿祎雯?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改进了财务控制效果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7(02) [8] 程娟.内部审计机构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9] 庄江波.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与发展[D].厦门大学2001 [10] 张欣?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 [11] 傅黎瑛?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治理型内部审计[J].当代财经.2006(05) [12] 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02) [13] 耿建新,续芹,李跃然.内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沪布的研究证据[J].审计研究.2006(01) [14] 刘国常,郭慧.内部审计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中小企业板块的证 据[J].审计研究.2008(02) [15] 戴耀华,杨淑娥,张强.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的影响:研究综述与启示[J].审计研究.2007(03) [16] 王光远.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J].审计研究.2007(02) [17] 屈耀辉,时现.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评估(一)--基于上海市深圳市44家企业的调查数据[J].中国内部审计.2011(06)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文献综述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人们和社会对审计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审计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强化审计风险管理和意识,有效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已成为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一个重大课题。进入21世纪,公司企业会计舞弊、会计造价现 象层出不穷。审计失败的案例影响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这些重大舞弊案提醒着注册会计师行业:重视审计风险,掌握防范措施已经刻不容缓。 1973年,美国会计协会发表《基本审计概念公》,也使用“可靠度”一词,并对“可 靠度”进行解释:“某一认定或声明是真实或有效的可能性”。随后,国外审计职业团体 对审计风险的概念作了进一步探索,并各自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美国《审计准则(1983)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国际审计准则(2004)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20 世纪70年代,审计风险控制模型开始在审计实务中被陆续采用,D.H.罗伯兹(1978)提出了审计终极风险模型:终极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抽 样风险+非抽样风险)。在归纳、总结实务工作的基础上,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ICPA)于1981年发布《第39号审计准则公告》,认为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和详细测试风险组成。时隔两年,AICPA在其发布的《第47号审计准则》中把审计风险模型重新表达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这个模型具有重 要的意义,它将审计风险分解为三个独立的风险因子,并以乘积的形式出现,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陈毓圭 2004)。由于这个审计模型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该模型得到了极大的应用,成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一个标志。2004年,国际审计准则进行修订后提出了一个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新的审计模型解决了原有模型不能从整体上把握风险的缺陷,强调注册会计师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更加注重企业面临的整体风险。 在风险评估方面,Waller(1993)实地考察了审计师对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评估情况。Kida 等(1993)对环境风险因素对审计决策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Messier 等(2000)考察了审计师对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评估情况。Low(2004)研究了行业专长对审计风 险评估与审计计划决策的影响。在控制风险方面,Simunic 等(1990)认为由一家事务所用组合审计方法审计某一行业的所有公司,可能是降低审计风险的最佳选择。Hogan 等(1999)得出的结论是在1976年到1993 年期间,同一行业的大部分公司主要由三家或更少的审计公司进行审计,审计公司这样更能对特定行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邹香在《民间审计风险成因及对策》(2001)概括了审计风险的成因,大致分为五个方面:意识对被审计单位情况了解不够。二是民间审计人员对审计报告的使用对象了解不全面。三是审计人员执业素质不高造成的风险问题。四是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带来的风险。五是法律法规不成熟和繁多引起的审计风险。

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是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市场营销理念的发展而产生的,其最早是由一家对IT行业比较有研究的咨询顾问公司Gartner Group(1990)提出的,其认为,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的一项商业策略,它按照客户的细分情况有效地组织企业资源,培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行为及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并以此为手段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收入,以及客户满意度。随着企业逐渐进入“客户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学者与企业领导者和科研机构开始重视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与管理。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传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①基于CRM为管理理念的研究 陈旭(2001)研究了CRM的内涵和管理思想,分析了CRM的主要功能,辨析了CRM与SCM和ERP的关系,讨论了CRM的发展趋势;成栋、宋远方(2004)在研究当前各种客户关系管理的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框架体系,以澄清客户关系管理与其他管理理论的关系;安实(2001)等分析了CRM价值创造机理,指出目前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研究忽视了CRM项目的理念基础和人的因素。韩婷婷(2007)从营销学角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客户关系管理的由来,将客户关系管理定义为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战略,使我们对于客户关系管理的由来以及定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客户关系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徐忠海(2004)研究发现,在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客户价值是不同的且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徐忠海同时还强调企业要加强对流失客户的管理,把恢复客户关系管理的管理过程划分为分析阶段、行动阶段、考核评估阶段三个阶段。王化成(2005)提出了运用作业成本法来分析客户可赢利性,通过具体的操作方法,证明了企业通过对客户关系的管理,可以使企业盈利。 ②基于CRM为管理机制的研究 国内研究CRM较具代表性的机构CRCC,(CRM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对客户关系管理理念、模式及应用方法进行了整合和创新,结合中国企业实际,率先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客户关系管理方法论(China CRM Methodology)”,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专业:会计学 一、前言部分 (一)写作目的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民营企业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设立不同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设立,它是企业基于提高自身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而做出的一种主动选择,其内部审计的设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缺乏系统性。政府作为行政机构则无意干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问题,缺乏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磬要的指导和管理。这就导致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诸如机构设置混乱、审计业务不规范等诸多弊病。因此,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已成为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相关概念 1、民营企业的相关概念 所以的非公有制企业均被统称为民营企业。在《公司法》中,是按照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来划分企业类型的,主要有: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等。按照上面对民营企业内涵的界定,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中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均属民营企业。 民营不等于私营,民营化也不能等于私有化。从广义上看,民营只与国有独资企业相对,而与任何非国有独资企业是相容的,包括国有持股和控股企业。因此,归纳民营企业的概念就是:非国有独资企业均为民营企业。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仅指私营企业为主体的联营企业。 2、内部审计的相关概念 1999年6月,内部审计师学会董事会通过了内部审计的如下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

管理会计的文献综述

管理会计的文献综述 管理会计的起源,一般认为是20世纪初西方工业革命及管理学的产物。 管理会计的发展源于1911年西方管理理论中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1922年.奎因坦斯第一次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个名称。1924年,布利斯所写的一部管理会汁方面的著作《通过会汁进行经营管理》也问世了。这个时期管理会汁的特点是以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其基本点是在业的战略、方向等重大问题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协助企业解决在执行过程巾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的问题关于管理会计的属性,最早在1958年,美国会计学会提出“管理会计是利用适当的技术和观念,处理历史和未来的经济信息,以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方案,并协助管理部门达到其经济目标制定合理的经济决策。” 1981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为管理会计所下的定义为:“管理会计是一个对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计量、汇总、分析、编制、解释和传递的过程,这些加工过的信息在管理中被用于内部的计划、评价和控制,并保证合理地、负责地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 以上两个定义强调了管理会计是一种技术和方法,它以企业为主体、主要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充分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服务。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运用是在20世纪7O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的传入开始的,当时在一些企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未及时地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并采取措施进行广泛、深入地推广,其理论严重脱离了实际,影响了他的实际应用。2008年陈建梅在《财务管理》中提出我国的管理会计是世纪年代初, 在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2007年潘飞,王悦,沈红波在《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第二期中提出:我国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实际上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西方研究的成果开始的,起初主要是翻译和介绍类的规范性研究,还没有深入到企业实地进行研究,而那时西方已经开始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尤其是近几年,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几乎成为了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 1982年第二期《会计研究》中,余绪缨提出“对象问题是学科建设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一门学科的对象, 是其特定领域有关内容的集中和概括, 是贯穿于该学科的始终的。从这个认识出发, 应如实地把现金流动( cash flow) 看作是现代管理会计的对象” 1983 年,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体现余先生上述观点的《管理会计》教材。这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高等财经院校统编教材。20世纪90年代之前,余先生的《管理会计》教材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 许多人是通过该教材才了解、理解和掌握管理会计知识, 从而对管理会计感兴趣。可以说, 该教材不仅对管理会计在中国的传播、普及与运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也标志着余先生已经完成了对西方管理会计的引进工作, 开始进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学科阶段。 1986年,美国全美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对管理会计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向管理当局提供用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济管理责任的展示所需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管理会计还包括编制供诸如股东、债权人、规则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使用的财务报表。”这是一个广义管理会计的概念,包括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也从企业管理当局扩大到了股东、债权人、规则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 1987 年,美国管理大师卡普兰教授在其著作《相关性的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中指出:今后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必须改梁易撤,必须从实际出发,在理论和实际结合上,花大

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内部审计问题探讨:国内外文献综述

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内部审计问题探讨:国内外文献综述 侯俊志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风险导向模式下内部审计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国 内外主要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界定、目标、实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对比,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下对内部审计人员能力要求,以及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等方面对风险导向模式下内部审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文献综述 一、引言 现代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对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日益关注。正是存在这样的需求,一种以内部审计主体组织的内部控制为基础、同时考虑公司治理在内的、以组织整体风险作为审计重点的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势而生。目前国内外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主要集中于如何在年度审计计划编制过程中运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关于如何在具体审计项目中贯彻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的实践性资料并不多见。而要将这种新型审计模式贯彻到内部审计全过程,就必须在如何以风险为导向实施具体审计项目方面有所突破。 二、国内外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内外运用情况研究 目前内部审计领域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运用目前还主要局限于宏观层面,即在编制年度审计计划、选择审计项目时采用这一方法,而在微观层面,即具体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这一方法的运用还非常有限,如Marco Allegrini,Giuseppe D'Onza(2003)对在意大利上市的前100家大型企业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25%的企业未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有67%的企业只在年度审计计划编制过程中采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只有8%的企业在年度审计计划编制过程和具体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采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可见,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并未在具体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界定研究 理论界对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李曼(2010)认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要关注风险,依据风险选择项目,识别风险,测试管理者降低风险的方法,并以风险为中心出具审计报告,协助企业风险管理。这里的“风险”不仅是指“审计风险”,还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有效 变革 的8个步骤

有效变革的8个步骤 在当今纷繁多变的社会里,变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人形容,最能代表21世纪的词就是“变革”。管理界也同样如此,变革显现在管理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业界,呼吁变革之声都不绝于耳,变革显然已经成为管理学中新的关注热点。 约翰·科特在变革与企业经营的关系方面有大量著述,他在变革研究这一前沿领域,至今还处在领跑地位。他的《领导变革》(Leading Change)一书刚刚出版,就成为当年的畅销书,而后来出版的《变革之心》(The Heart of Change)更是将这股变革热推向了高潮。可以说,《变革之心》是《领导变革》的延续,而在这两本著作中,科特将他的变革理论阐述得淋漓尽致。 在《领导变革》一书出版时,科特就总结出了组织常犯的八个错误:①自满程度太高;②变革领导团队不够强;③低估愿景的作用;④愿景沟通不足;⑤放任种种障碍阻挠新愿景;⑥没有创造阶段性成果;⑦太早宣布成功;⑧没有将改变深植于企业文化之中。这八个错误常常会阻碍组织变革的进行,成为变革过程中的绊脚石。根据这八个常犯错误,科特又总结出了组织变革的八个步骤。 步骤一:增强每个人的变革紧迫感。紧迫感是进行变革

活动的必要前提,让组织中有足够的人数在工作中保持一定的紧迫感,是组织开始变革的基础。紧迫感可以消除组织中存在的不良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对于变革活动的破坏。紧迫感常常通过一些富有创意的方法获得,而一旦获得了紧迫感,会使人们意识到进行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开始为变革采取行动。 步骤二:建立一支有力量的指导团队,推动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变革。组织一旦获得了紧迫感,变革就显得势在必行。这时,有成功变革经验或是有远见的领导者就会着手组建变革的领导团队,而不是将领导变革的任务和重心放在某一个人身上。这个团队需要由一些有责任感的、权威的、可信任的人员组成,负责变革过程中的领导工作。这样更有利于变革的进行,否则,如果由某一个人单枪匹马领导变革,当这个人在工作中缺乏必要的能力和权威的时候,变革就会受到阻碍。 步骤三:确立正确而鼓舞人心的变革愿景。明确、清晰的变革愿景将有助于激发组织成员的干劲,而确立合理、明确的愿景就显得十分重要。变革愿景常与战略、规划和预算相联系,却不能与它们等同。详细的计划和预算仅仅是变革的必要条件,但是仅有这些远远不够。组织更需要符合实际情况的、能够得到组织认同的变革愿景,树立清晰的愿景可以让组织成员明确努力的方向。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精)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随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其理论研究也丰富起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属于微观层次范畴,通过研究信息资源的规律,以科学地指导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规划、协调和调控。本文拟梳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流派、发展历程、体系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1理论派别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派别: 1.1信息学研究流派信息学研究流派是现代信息管理学的开创者,它集成和发展了几千年来文献管理思想。霍顿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部以信息资源为逻辑起点的信息资源管理专著。[1]霍顿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指导、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在克里斯和高、怀特、伍德、莱维坦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信息资源研究发展迅速。国内,霍国庆教授在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战略管理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北京大学秦铁辉教授从企业文献、网络、实物和人际等信息资源的特点、获取途径和利用方法角度研究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2]信息学研究流派主要研究企业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组织、检索与传递。该流派逐步建立独立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较高,引领着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脉搏。 1.2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以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代表。早在20世纪30年代,柏纳德强调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时就已提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思想,而计算机应用于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早形态。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D.胡塞因和K·M·胡塞因的理论是计算机资源管理理论,[3]其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和计算机在工商企业领域的应用问题,它又被称为“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理论”。为促进研究,国外有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杂志如管理信息系统杂志,管理信息系统季刊等。国内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如郑继芳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建立过程及社会功效等入手研究企业信息资源管理。[4]管理信息系统流派主要研究如何采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管理。不过该流派局限于技术角度,应该弥补人文、社会视角的盲点,其基础理论问题还有待深化。 1.3商业管理研究流派商业管理研究流派源于经管界,将信息视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管理。1983年,美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应把信息看作与劳动力和资金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罗伯特、巴罗和英经济学家莫里斯也认为信息和知识与一般的有形资产不同,应特别重

审计专业文献综述

2008 级 学院:会计学院 专业:审计班级: 08A 学生姓名:谷欣星学号: 2113808A07 完成日期: 2011年8月20日 2011 年 8 月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摘要: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内部管理薄弱、经济效益较差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随着2007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及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设计、制定、实施等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近年来,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众多学者作了分析,促进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发表了意见。但是,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为此,进一步研究其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正文:1内部控制的概述 实施内部控制是新时代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其经营效率的必然要求。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并获得长远的发展,巩固基础、完善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至关重要。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机构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内部控制整个体系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1.1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其预期的经营目标,是资产得以完整、安全,是会计资料能够保持可靠、准确,使会计资料能够保持可靠、准备,使经营方针得以贯彻落实,使企业所有经营活动能够高效、经济而在企业内部开展并且实施一系列的自我评价、约束、控制、规划、调整等措施、手续、方法的总称。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提供企业的经济效益、完善其经营管理。内部控制是伴随着强化经济管理的理念应运而生的,并且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其发展并且日益完善。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本文关键词:参考文献,毕业论文,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本文简介:经济新常态的市场化特征下,寻求组织创新机制与高水平本土化管理会计相匹配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体系,需要认清管理会计变迁的动因,并在变迁管理的引导和规范下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希望以下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对你有所帮助。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张瑞颖。独立学院应用型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本文内容: 经济新常态的市场化特征下,寻求组织创新机制与高水平本土化管理会计相匹配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体系,需要认清管理会计变迁的动因,并在变迁管理的引导和规范下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希望以下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对你有所帮助。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张瑞颖。独立学院应用型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1,(08):81-82. [2]徐璟。依托校企合作重构技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好家长,2021,(51):48-49. [3]包纯玉,张新华。ERP时代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1,(10):90+92. [4]裴畅。关于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建设工作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21,

(20):78-79. [5]钟燕,唐金玉。浅谈中职班级的特色管理--寓企业财务哲学于班级管理中[J].现代职业教育,2021,(20):174-175. [6]谢小春。高职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1,(22):68-69. [7]郭建立。浅议会计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21,(22):76. [8]严水荷。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中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23):28-30. [9]张巧英。论如何实现中职学校财务会计和预算管理结合[J].现代职业教育,2021,(23):154. [10]张燕。大数据时代下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4):31. [11]方乐。地市电大“双师型”教师成长途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22):160-161. [12]徐筱朦。浅析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J].中华少年,2021,(34):121. [13]杨健文。管理会计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25):236. [14]李乐言。关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调整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12):236. [15]何志明。基于DEA的高职专业建设绩效评价研究--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21,(39):83-84. [16]何雪锋张鑫。“阿米巴”模式的管理会计体系[N].财会信报,2021-09-04(B07)。[17]何雪锋张鑫。管理会计:供给侧改革的新助手[N].财会信报,2021-09-11(B07)。[18]高思源。经

管理会计报告概述

管理会计报告概述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是利用有关信息实现财务 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 评价,从而实现为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活动。 管理会计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提供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改善企 业的决策效率;二是提供丰富的管理工具,参与企业内部管理控 制。从本质属性上看,管理会计是 个通过提供经营管理信息提升企业价值的价值管理会计信息系 统,其实质是旨在提升企业价值的价值管理,包括价值目标的确 认、价值信息的提供、价值管理与控制、价值评价和分析等。与财 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一是在服务对象方 面,管理会计主要是为单位内部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 策的各种财务与管理信息,为 强化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属于“对内报 告会计”。而财务会计虽然对内、对外都能提供基本的会计 信息,但主要侧重于对外部相关单位和人员提供财务信息, 属于“对外报告会计”是在职能定位方面,管理会计重 在“创造价值”,它渗透于单位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既有助 于解析过去,通过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作进步的加 工,使之更好地适应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的需要;又有助于控制现在,通过及时修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使单位

的经济活动严格按照决策预定的轨道进行;还有助于筹划未 来,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帮助管理部门 客观地掌握情况,从而提高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属于“经 营管理型会计”。而财务会计则是“记录价值”,通过确认、 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对单位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加工处理,提供并解释历史信息,属于“报账型会计三是在程序与方法方面,管理会计为单位自身服务,采用的程序与方法灵活多样,具有较大的可选择性。而财务会计有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较固定的程序与方法,并受会计规范的约束。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向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渗透,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大幅提高,管理会计作为单位管理中决策支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拓展应用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管理模式不断变革、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现实,在集成数据处理、长期与短期决策平衡、不确定风险识别与规避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单位提供更多财务信息系统所不能提供的、更高层次的信息支持,更好地发挥价值 创造的作用。同时,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各国政府及非政府部门在管理过程中也要进一步运用管理会计的理念、技术与方法,提高管理效能。二、管理会计的重要性管理会计能够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对单位经

应收账款现状与风险防范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应收账款现状与风险防范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一、关于应收账款形成原因的研究1在杨秀玉学者在《新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应收账款之我见》中总结了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①企业缺乏风险意识②系统内相互拖欠③管理无章放任自流④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⑤对账不及时。2刘艳平学者在《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中提到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①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赊销已经成为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竞争手段之一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③合同签订及履行存在法律上的漏洞和缺陷④日常管理措施不到位。二、关于应收账款重要性的研究1闫学苹学者在《试论应收账款的管理》中对应收账款在我国企业中的重要性大致概括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企业债权。应收账款周转不善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制约着企业的长长生产和发展。目前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已经占到流动资产比例的50左右而且逾期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较大因此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我国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2孙宜兰学者在《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一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压力将越来越大。企业不得不在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各种营销活动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但目前企业以赊销方式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其结果导致企业的应收账款日益膨胀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因此企业决策部门、管理部门乃至营销部门都在积极寻找加强应收账款的对策随着应收账款占销售额的比重日益增长应收账款的管理日显重要。三、关于应收账款现状的研究王立华学者在《浅谈应收账款的现状及其管理》中指出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①在市场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为了扩大销售提高市场占有份额采取现金折扣、赊销的方式进行销售②减少库存商品节约库存商品的管理费用③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发生。四、关于应收账款控制策略的研究朱勤丰学者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中提出加强应收账款的主要对策①建立全面的信用风险防范制度②逾期欠款按风险程度进行ABC分类管理③科学的确定赊销时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文献综述 精品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学号js0843544 专业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学历本科 开题报告内容: 本篇论文综述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从财务报表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方法的研究、财务报表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方法的研究、财务报表分析杜邦分析方法的研究三个层面来阐述财务报表分析理论的发展与研究,在总结各个文献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他们采用的分析方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并采用以传统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比率相结合的方法对上市公司个案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分析时,分析公司基本情况,关注上市公司的历史,关注会计处理方法对利润的影响、分析子公司和关联方对利润的影响、分析会计主要项目的详细资料,并且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被分析对象所处行业的发展水平。 一、本文选题的意义 公司财务报表是关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作为上市公司,必须遵守财务公开的原则,定期公开自己的财务状况,提供有关财务资料,便于投资者查询。上市公司公布的一整套财务资料中,主要是一些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就是利用会计报表直接提供的信息,采用专门的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资料归集、加工、分析、比较、评价等,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综合评价,并提出改善财务状况的措施办法。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新的会计分析信息。这些会计分析信息,对于企业的主管部门,投资者、经营者及有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财务报表分析是会计工作的升华。 财务分析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角度对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判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这对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与企业有关的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效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前面的财务分析通常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就企业的某一方面的经营活动所做的分析,这种分析不足以全面评价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效,很难对企业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关联性做出综合结论。为弥补财务分析的这一不足,有必要在财务能力单项分析的基础上,将有关指标按其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报表体系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体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1、国外研究现状

管理会计综述

管理会计理论及其发展综述 摘要:本文在对管理会计的定义、主体及其思想演进等问题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引出了我国当代管理会计阶段——战略管理会计,并介绍了战略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发展,分析了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的区别,以期为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 正文: 1. 管理会计定义 在西方会计发展史上,首次提出“管理会计”是在1922年 H·W ·奎因坦斯出版的著作《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中。而会计学界正式提出“管理会计”是在1952年伦敦举行的会计师国际代表大会上。此后,西方有关组织机构和会计学者根据各自的认识和把握,从不同角度对管理会计定义进行了描述。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1997)为管理会计所下的新定义为:管理会计是提供价值增值,为企业规划设计、计量和管理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系统的持续改进过程,通过此过程指导管理行动、激励行为、支持和创造达到组织战略、战术和经营目标所必须的文化价值。美国著名管理会计学家罗伯特·S·卡普兰( 1997) 等合著的《管理会计(第2 版)》中定义:管理会计是一个为组织的员工和各级管理者提供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受组织内部所有人员对信息需求的驱动,并能引导他们做出各种经营和投资决策。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西方管理会计被引入我国。国内会计学者对管理会计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汪家佑认为,管理会计是西方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大利润的目的,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收集、加工和阐明管理当局合理地计划和有效地控制经济过程所需要的信息,围绕成本、利润、资本中心,分析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的会计分支。李天民认为,管理会计主要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企业领导做出各种决策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余绪缨则提出了管理会计由微观管理会计、宏观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组成的广义管理会计体系。

审计风险的文献的综述

审计风险文献综述 24110418 刘慧 摘要: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但近年来随着审计诉讼案件的增加,审计风险日趋增大,审计风险已成为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机构及广大审计人员必须重视并加以研究的问题。审计风险是现代审计的重要内容,加强审计风险的研究,对于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审计工作起步较晚,随着审计工作的发展,审计风险成为我国审计实务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了完善我国的审计理论,提高审计质量,本文从国内外两方面系统地回顾了审计风险研究的文献,并按审计风险研究的不同层面和视角进行了评述,最后在归纳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审计风险研究的相关建议。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人们和社会对审计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审计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强化审计风险管理和意识,有效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已成为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一个重大课题。进入21世纪发生了轰动全球的安然事件,位居世界前五位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在财务审计中未能尽其职责;安然公司的会计舞弊;美国南方保健会计造假丑闻败露;为其连续多年签发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也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上;普华永道对黄山旅游股份公司的重大造假;被财政部查出并勒令普华永道整改;德勤对科龙的会计造假案等等。审计失败的案例影响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这些重大舞弊案等都提醒注册会计师这一行业:重视审计风险掌握防范措施已刻不容缓。 二.审计风险含义,类别及特征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存有重大错报和漏报的财务报表,审计后却认为该重大错报和漏报并不存在,从而发表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的风险。 由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x控制风险x检查风险)可知,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察觉)风险三个类别构成。 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潜在性,控制性三个特征。 三.国外审计风险研究 (一)关于审计风险涵义的研究 K.stringer 在1961 年指出,“精确度和可靠度”与“注册会计师可能出具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之间存在着联系。这可能是有据可查的关于审计风险研究的开端。1973 年,美国会计协会(AAA )发表“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也使用“可靠度”一词,并对“可靠度”进行解释:“某一认定或声明是真实或有效的可能性”。随后,国外审计职业团体对审计风险的概念作了进一步探索,并各自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美国审计准则(1983 )第47 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国际审计准则(2004 )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二)关于审计风险模型的研究 20 世纪70 年代,审计风险控制模型开始在审计实务中被陆续采用,D.H. 罗伯兹(1978 )提出了审计终极风险模型:终极审计风险=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在归纳、总结实务工作的基础上,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ICPA )于1981 年发布第39 号《审计准则公告》,认为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和详细测试风险组成。时隔两年,AICPA 在其发布的第47 号审计准则中把审计风险模型重新表达为:审计风险=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姓名:代飞学号:0745513210 专业:工程管理 一、《对当前大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思考》作者:武海清 文章在分析当前业主方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内涵、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模式及监理服务范畴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适应当前建设环境下的大型工程全过程监理模式。 1、工程项目管理内涵: (1)工程项目计划管理和综合协调 (2)工程项目各阶段任务划分和目标确定 (3)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和目标控制 (4)投资控制及费用管理 (5)质量管理 (6)人力资源管理 (7)沟通信息 (8)采购管理 (9)项目风险管理 2、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模式: (1)项目管理服务(PM) (2)项目管理承包

(3)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IPMT) 3、当前项目管理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 4、当前工程监理的主要服务范畴及内容 可以看出,监理服务的内涵已经从施工阶段的“三控两管一协调”逐步延伸到项目前期阶段监理、设计监理以及后期的保修阶段监理。 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作者:彭韶辉 文章结合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质概述,对目前流行的几种主要的项目管理模式特点进行比较,分析项目管理模式的适应环境和条件,分析了各模式的优缺点,提出根据企业特点建立项目管理组合模式的观点 1、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1)设计——招标——建造模式,优点是,参与工程项目的三方即业主、设计机构、承包商在各自合同的约定下,各自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缺点是设计的可施工性差,监理工程师控制项目目标能力不强、工期长,不利于工程事故的责任划分,由于图纸问题产生争端等。 (2)设计采购建设模式,是将设计与施工委托给一家公司来完成,主要特点是业主把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和开工服务工作全部托付给工程总承包商负责组织实施,业主只负责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管理和控制(3)项目管理承包模式,该模式指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 (4)代理型模式,采用CM制进行项目管理,关键在于选择项目经理(5)建造——运营——移交模式(BOT)是指项目确定招标→项目发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