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馈线接头制作

馈线接头制作

馈线知识全掌握,教您辨别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馈线

虽然刚刚混论坛1个多月,但是已经和很多HAM成为了好朋友,学到了很多知识,就个人一点微薄的认识加上工厂技术人员单独教授的一点知识,在这里总结一下关于同轴电缆馈线的相关资料。

(注:虽然本人也卖馈线,但是本帖不是针对任何人的任何产品,希望大家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前辈bg6ico已经在06年发布了相关的帖子,我只是做部分补充,所以在这里着重讨论一下尚未提到的话题。

一、实心聚乙烯和发泡聚乙烯到底有什么却别?

市场上各种馈线种类繁多,下面具体说一下实心聚乙烯和发泡聚乙烯的区别,两种电缆的特性。

实心聚乙烯编号SYV

发泡聚乙烯编号SYWV(或者SYFV)

1、绝缘层物理特性不同:SYV是100%聚乙烯填充,介电常数ε=2.2-2.4左右;而SYWV也是聚乙烯填充,但充有80%的氮气气泡,聚乙烯只含有20%,宏观平均介电常数ε=1.4左右;ε=εˊ+jε",其中,ε"为损耗项,空气的ε"基本为“0”,这一工艺成就于90年代,它有效降低了同轴电缆的介电损耗;

2、芯线直径不同:以50-5为例,由于-5电缆结构标准规定,绝缘层外径(即屏蔽层内径)是4.8mm,不能改变,为了保证50Ω的特性阻抗,而特性阻抗只与内外导体直径比和绝缘层的介电常数ε大小有关,ε大芯线细,ε小芯线粗,芯线直径:SYWV是1.66mm;而SYV 只有1.37mm。

3. 上述两项根本区别,决定了两种电缆的传输特性——传输衰减不同,SYV电缆是最早期的同轴电缆,在几十上百年时间里一直用它传输,包括传输射频信号;但后来当SYWV出现后,射频以上波段就很少应用SYV了。因为高频衰减差别太大了;慢慢的SYV就基本上主要用在监控视频传输上了,也就把这种射频电缆的“元老”,改称为“视频电缆”了。但这绝不等于说:SYV“视频电缆”的视频传输特性比SYWV好,实际刚好相反,SYWV的视频传输特性也全面优于SYV电缆。这方面的误解很普遍,且我国南方比北方的误解要严重,认为传输视频信号,“必须用视频电缆”。实测1000米电缆视频传输性能,SYWV75-5/64编电缆:0.5M—5.15db,6M—19.12db;国标优质SYV75-5/96编电缆:

0.5M—6.43db,6M—21.76db(相同编网结构电缆衰减比发泡电缆大3db——即大

1.4倍以上),有一个还挺有名的厂家产品,SYV75-5/128编电缆,6M—25.22db,衰减比发泡电缆大6db以上——即大2倍多);

以50Ω电缆为例,标准400MHZ的衰减常数:

SYV 50-5 衰减常数为19.21dB/100m , 而SYWV 50-5衰减常数为13.9dB/100m; SYV 50-7 衰减常数为15.26dB/100m , 而SYWV 50-7衰减常数为9.0dB/100m。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实心聚乙烯-7的衰减实际上比物理发泡-5的衰减还要大。

4、结论:实心聚乙烯生产工艺落后,实际的成本更高,衰减更大。

二、内导体方面是纯铜好还是铜包铝(铜包钢)好?

1、首先说一下纯铜内导体的优点:同心圆传递信号好,生产工艺简单,弯曲半径小。缺点:造价太高,不利于防盗。

2、铜包铝的优点:价格低廉,线更加柔软,在作用于5MHZ以上频率时与纯铜性能完全一样,这是因为高频信号传递的趋肤效应。可以理解为铜包铝实际上就是非常细的铜管在工作,铝的作用只填充物。铜包铝的最终目的就是用较低的成产成本代替纯铜的高成本。缺点:生产工艺复杂。不适合5MHZ以下工作频率,弯曲半径要比纯铜的大一些。

【附上铜包铝名词解释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c14836264.html,/view/569595.htm)

铜包铝线采用先进的包覆焊接制造技术,将高品质铜带同心地包覆在铝杆或钢丝等芯线的外表面,并使铜层和芯线之间形成牢固的原子间的冶金结合。使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结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象加工单一金属丝那样作拉拔和退火处理,拉拔过程中铜和铝同比例地变径,铜层体积比则保持相对恒定不变。

由于高频信号具有“趋肤效应”的特点,因此铜包铝线和铜包钢线在传输高频信号(大于5MHz)时,具有与纯铜线相同的导电性能。】

3、结论:在不考虑成本以及同轴电缆的其他部分的情况下,显然是纯铜的更好一些。只是随着线的直径越粗,纯铜的造价越高线越硬,不适合大规模施工,所以在电信、移动施工中使用的大多数都是铜包铝线,只有在跳线等极少数地方使用纯铜的电缆。

三、两屏蔽与四屏蔽哪个更好?

1、首先是屏蔽的结构,一般的屏蔽网采用16组或者24组编制丝。使用16组的更多一些。两屏蔽是一层铝箔一层编织网,而四屏蔽是两层铝箔两层编织网。

2、发泡外层的铝箔更重要,这层铝箔多采用自粘铝箔效果好于普通搭接铝箔,当然自粘铝箔的成本要更高一些,铝箔和编制丝的厚度与直径直接决定屏蔽效果,可惜这种检测太专业了不适合咱们HAM观察。

3、屏蔽网的编制密度,这个最直观了,通过数编织网的编制密度来判断屏蔽的好坏是大家普遍的做法。一般的量屏蔽只要超过48网已经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信号标准,对于50欧姆通信电缆两屏蔽一般都会超过128网,而四屏蔽都是112(64+48)、128(64+64)、144(80+64)、176(96+80)。在同等编制密度下四

屏蔽抗高频干扰明显优于两屏蔽,高频干扰越复杂的地方用四屏蔽越好。

4、结论:两屏蔽与四屏蔽各有好处,对于屏蔽层只要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没有必要无休止的一味追求高密度编织网。

四、屏蔽网的材料分为裸铜、镀锡铜、铝镁合金,哪种更好?

1、首先说一下裸铜,优点:工艺简单、成本适中、易于焊接。缺点:裸铜容易氧化,铜暴露在空气中而被氧化形成一层膜——铜绿!化学式CU2(OH)2CO3。而铜绿的导电性很差会增加电阻!从而影响到信号的传播,因为编织网中间的缝隙所以护套下面总会有空气存在。很多朋友会问那纯铜的内导体就不怕被氧化了吗?实际上正规工厂内导体外层都有一层PE胶,就是防止发泡时候高温氧化内导体用的。

2、镀锡铜的优点:易于焊接,不会被氧化。缺点:造价稍贵。镀锡主要就是为了防止铜被氧化。

3、铝镁合金的有点:价格稳定,信号传递没有实际差别,线更加柔软。缺点:不能焊接,只能使用免焊接头。

4、结论:镀锡铜屏蔽网更好一些,在不需要使用焊接头的情况下选用铝镁合金可以降低成本,而且线更加柔软。

五、关于50欧姆同轴电缆的标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1、国家标准就是 -3 -5 -7 -9 -12,日本标准是3D-FB、5D-FB、7D-FB、 8D-FB、10D-FB、12D-BF 美国标准则是RG系列。

2、实际上内地很多电缆企业都按照日本标准做50欧姆电缆了,但是叫法还是国标,这就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明明是-7 内径却不同。下面我就详细给大家解密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3、以50-7为例国家标准,内径要求2.77MM左右,而如果厂家按照7D-FB的标准制作需要的内导体只需要2.6MM左右,就这一下节省的费用就相当可观,但是为了配合国内销售依然叫50-7,这样就出现了内径的差异。

4、现在这样做已经成为了潜规则,国内可以买到的正品正规国标电缆越来越少,就连接头厂也紧随其后生产日本标准来迎合电缆市场。我到不是说做日本标准不好,但是按照小标准做出来的线又按照国标出售是不正确的方向,有成本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场方面的原因。现在只有美国工厂以及个别国内的工厂按照国家标准的最高上线标准生产,使用国标上线最粗的内导体来实现底损耗等技术指标。

希望朋友们提出宝贵意见我电话151******** QQ833797 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是 HELLOCQ

压接型接头的制作过程

今天记录了压接型接头的制作过程,希望对和我一样的新手有所帮助,如果制作过程有不对的地方,也请老HAM多多指出,谢谢。

本帖主要以50-7为例

50-7压线型接头的制作过程

首先准备的东西有美工刀(或切线器)、电烙铁、焊锡、自制松香水(松香粉末+医用酒精)、小整形锉刀、钳子,活动扳手,热风枪(打火机或酒精灯)、热塑管、万用表

先用美工刀或者切线器将护套以及发泡部分切除,以50-7为例,切除部分应该是21mm

第二步套热缩管,在这里我使用的是双层热缩管,粗管直径18MM 细管直径12MM,使用双层热缩管的好处防水性能更好,电信部门的工程接头就是这么做的。

将附件套到线上

切除4mm护套外皮(特别注意,刀的力度要掌握好,不能切到屏蔽层,否则屏蔽网会断的)套上铁环后外翻屏蔽网,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对于低损耗馈线靠近

发泡的最内层铝箔为自粘铝箔,在做接头的时候这层铝箔不用外翻。

将线压紧,这里可以用钳子平推进去,一定要将线压紧,注意内导体周围不能有屏蔽网,用刀向外刮一刮防止有短路的地方。

下面就是焊接头部分,要多放松香,最好先把内导体上锡,再焊接

确定焊接牢固后,下面就是整形过程,我水平不好焊不出平滑的圆头,所以焊接完之后是需要用锉刀修整一下,修整后的接头光滑也漂亮些。

两边接头都做完之后就需要用万用表测量一下是否有短路或者开路的现象。

检查没有问题后就开始套热缩管了,我用的是一种小喷枪,和打火机差不多,效果很好,热风枪受热面积太大,用小打火机受热面积小速度快,热缩的过程要从一头到另一头逐渐过度,这样热缩后的效果才漂亮。

热缩18MM热缩管后稍微凉一下再套上12MM的热缩管,再热缩一遍

最后的成品效果。如有疏漏谢谢补充。

50-5压线型接头的制作过程就不多介绍了

如何看待馈线的架设与技术损耗

关于馈线,很多朋友都问我同样一个问题多少W的功率经过几十米的馈线还剩下多少W,而对增益部分基本不过问,似乎功率是唯一鉴定馈线的标准。开始我也很疑惑,因为此问题在数据表上是无法体现的,馈线对应的数据是在不同频率上的增益衰减常数,而发射机的数据主要就是功率,两者看似相干但是又是那么的模糊,架设天线中关键部分在于馈线,可能80%的朋友只关心经过多少米的馈线自己还剩下多少功率,而忽略了更多的细节,下面找了一些相关资料和大家探讨一下我们架设天线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思考的几个方面。天线的高度与馈线的长度、发射功率与增益

众所周知,天线架设的越高,信号传播就越远,使用5W的手台站在发射塔的顶端比用15W的车台在城市里传播的远的多,我们架设天线的目的也正是如此,但是因为实际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每位HAM都住楼顶,这是就需要通过连接不同长度的馈线来增加天线的高度。馈线的长度越长损耗越大,我们就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我们既得到了满意的天线高度,衰减又控制在我们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对于初学的朋友一定要走出功率的怪圈,我们对于数据的严谨是为了最后得到可观的增益与足够的发射高度,通俗的来讲虽然功率可以体现出发射机的性能,但是我们的馈线不是电炉子上的电热丝,传播效果完全取决于最后的增益值和传播高度。

在这里我们先将DB DBm DBi看成同等,否则无法简单的产出增益与功率的关系,当然实际上DB是馈线的增益损耗单位,这个单位是相对的,而DBm是发射机的增益单位,而DBi是天线的增益单位,在最下面有详细的资料,如果区别对待就太深奥了有对科学特别认真的朋友可以详细看一下最后面关于这几个单位的分析。

===================================================================== =======================================

发射功率与增益

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通过馈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收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因此在无线网络的工程中,计算发射装置的发射功率与天线的辐射能力非常重要。

Tx是发射(Transmits)的简称。无线电波的发射功率是指在给定频段范围内的能量,通常有两种衡量或测量标准:

功率(W)-相对1瓦(Watts)的线性水准。

增益(dBm)-相对1毫瓦(Milliwatt)的比例水准。

两种表达方式可以互相转换:

dBm = 10 x log[ 功率 mW]

mW = 10 [ 增益 dBm / 10 dBm]

在无线系统中,天线被用来把电流波转换成电磁波,在转换过程中还可以对发射和接收的信号进行“放大”,这种能量放大的度量成为“增益(Gain)”。天线增益的度量单位为“dBi”。

由于无线系统中的电磁波能量是由发射设备的发射能量和天线的放大叠加作用产生,因此度量发射能量最好同一度量-增益(dB),例如,发射设备的功率为100mW ,或 20dBm;天线的增益为10dBi,则:

发射总能量=发射功率(dBm)+天线增益(dBi)

= 20dBm + 10dBi

= 30dBm

或者:= 1000mW

= 1W

在“小功率”系统中每个dB都非常重要,特别要记住“3dB法则”。

每增加或降低3dB,意味着增加一倍或降低一半的功率:

-3 dB = 1/2 功率

-6 dB = 1/4 功率

+3 dB = 2x 功率

+6 dB = 4x 功率

例如,100mW的无线发射功率为20dBm,而50mW的无线发射功率为17dBm,而200mW 的发射功率为23dBm。

0dbm=0.001w 左边加10=右边乘10

所以0+10DBM=0.001*10W 即10DBM=0.01W

故得20DBM=0.1W 30DBM=1W 40DBM=10W

还有左边加3=右边乘2,如40+3DBM=10*2W,即43DBM=20W

例如机器20W 在400MHZ频率上使用30米50-7(物理发泡低损耗电缆)到天线上还剩下多少增益

20W=43DB

30米50-7损耗一米小于0.09 按照最大值0.09*30=2.7DB

43DB-2.7DB=40.3DB

天线增益16DBi+40.3DB=56.3DB

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增益和功率并非线性变化,所以不能光从功率上来看发射状态。

当你的机器20W的时候增益43DB,40W的时候46DB 60W的时候49DB

反过来说当功率损失一半的时候也刚刚损失了3个DB,对信号传播影响不是特别大。但是光看功率的话已经少了一半会认为传播能力也小了一半,所以在这里看功率是相当错误的。馈线损耗的3DB到了天线部分又得到了提升,当你的天线是16DBi的时候,小功率电台的传播能力远远超出了使用大功率电台小天线,这也是很多朋友使用手台加馈线棒杆天线效果也不错的现象。

如果真的那么在意功率不如做个试验,发射机输出端不接同轴电缆,而是接380V 动力用电缆,同样的米数,动力电缆的损耗一定很小,因为功率=电流*电压,动力电缆内阻小在电缆上分担的电压就小功率损耗就小,但是高频信号是肌肤效应传播,动力电缆根本无法传到高频信号损失将是相当大的,可以说有点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动力电缆无法做馈线,从这一点也证明了单单看功率是完全错误的。

在此八哥只是与大家探讨一下相关数据和分析的方向,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指出日后修改。

===================================================================== ===========================

下面是一些网络搜索的资料关于DB DBm DBi 一般的朋友看到这里就可以了看下面会越看越乱我看了两天可能是学识补足,实在头痛,建议由偏头痛的朋友也不用研究下面深奥的资料。

DB与dBm

dB,dBm 意义其实再简单不过了,就是把一个很大(后面跟一长串0的)或者很小(前面有一长串0的)的数比较简短地表示出来。它们都是功率增益的单位,不同之处如下:

1. dB

dB是一个表征相对值的值,纯粹的比值,只表示两个量的相对大小关系,没有单位,当考虑甲的功率相比于乙功率大或小多少个dB时,按下面的计算公式:10log(甲功率/乙功率),如果采用两者的电压比计算,要用20log(甲电压/乙电压)。

[例] 甲功率比乙功率大一倍,那么10lg(甲功率/乙功率)=10lg2=3dB。也就是说,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3 dB。反之,如果甲的功率是乙的功率的一半,则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小3 dB。

2. dBm

dBm是一个表示功率绝对值的值(也可以认为是以1mW功率为基准的一个比值),计算公式为:10log(功率值/1mw)。

[例] 如果功率P为1mw,折算为dBm后为0dBm。

[例] 对于40W的功率,按dBm单位进行折算后的值应为:

10log(40W/1mw)=10log(40000)=10log4+10log10000=46dBm。

总之,dB是两个量之间的比值,表示两个量间的相对大小,而dBm则是表示功率绝对大小的值。在dB,dBm计算中,要注意基本概念,用一个dBm减另外一个dBm时,得到的结果是dB,如:30dBm - 0dBm = 30dB。

一般来讲,在工程中,dBm和dBm之间只有加减,没有乘除。而用得最多的是减法:dBm 减 dBm 实际上是两个功率相除,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相除就是信噪比(SNR)。dBm 加 dBm 实际上是两个功率相乘。

dB与dBm

dB是decibel的缩写,意即十分之一贝尔(bel)—分贝。分贝(dB)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电信传输单位,它是没有量纲的对数计数单位。

在电信技术领域,为了准确计量信号在电路中各点的功率、电压和电流等的传输变化情况,一般不直接用瓦(W)、伏(V)和安(A)作为测量单位,而采用“电平”这样一个概念。

一个信号的大小用相对于某一基准值的功率比值、电压比值或电流比值的对数关系来表示,便称之为“传输电平”。分贝就是传输电平的单位,称为“传输单位”。用公式可表示为:

D=10lgP1/Po=20lgU1/U0=20lgl1/lo(dB)

其中,下标“0”表示参考点的基准值,下标“1”表示被计量点的值。也可以说,D 所表示的分贝值是被测量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电平”。如果在一个系统中取定某一量值作为基准,那么由此所确定的电平值称为“绝对电平”。被取定的基准值的电平称为“零电平”。由于在电信系统中传输的信号都是弱信号,一般功率很小,因而目前世界各国皆取1毫瓦(1mW)为功率基准值,1毫瓦便称为“零电

平功率”

图1-23分别以电缆和放大器为例,说明传输单位分贝的应用。

上面已经提到,分贝是一个对数计数单位。那么,为什么要采用对数计数法呢?这是因为,人们感官所感觉到声音响度、光的亮度等的变化,是与有关量值在变化前后的比值的对数成正比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听觉器官(耳)和视觉器官(眼)对于声音强度或光的强度的响应是符合对数规律的。例如,当扬声器的输出功率从1

瓦增大到2瓦时,我们并不感到响度也增加了1倍,而只增加了lg2(=0.3)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采用像分贝这样的计量单位,更能客观地反映出人的感官

的感觉特性。

此外,采用分贝作为传输电平的计量单位,还可以使工程中的乘除运算变成为简

单的加减运算。例如,在图1-24所示多级放大器串接的情况下,要计算总增益就只需要将各部分增益求代数和即可。传输单位采用分贝,还便于书写和记忆。其换算关系可通过查表(见I表)得出。

在D=10lgP1/P2(dB)一式中,如果P2取基准值1毫瓦,那么计算所得功率电平便

是绝对功率电平,其单位用dBm来表示。其中的“m”即代表毫瓦(mW)。

DB 是一个纯计数单位:dB = 10logX。dB的意义其实再简单不过了,就是把一

个很大(后面跟一长串0的)或者很小(前面有一长串0的)的数比较简短地表示出来。如:

X = 1000000000000000(多少个了?)= 10lgX = 150 dB

X = 0.000000000000001 = 10lgX = -150 dB

dBm 定义的是 miliwatt。 0 dBm = 10lg1 mw;

dBw 定义 watt。 0 dBw = 10lg1 W = 10lg1000 mw = 30 dBm。

DB在缺省情况下总是定义功率单位,以 10log 为计。当然某些情况下可以用信号强度(Amplitude)来描述功和功率,这时候就用 20log 为计。不管是控制领域还是信号处理领域都是这样。比如有时候大家可以看到 dBmV 的表达。

在dB,dBm计算中,要注意基本概念。比如前面说的 0dBw = 10log1W =

10log1000mw = 30dBm;又比如,用一个dBm 减另外一个dBm时,得到的结果是dB。如:30dBm - 0dBm = 30dB。

一般来讲,在工程中,dB和dB之间只有加减,没有乘除。而用得最多的是减法:dBm 减 dBm 实际上是两个功率相除,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相除就是信噪比(SNR)。dBm 加 dBm 实际上是两个功率相乘,这个已经不多见(我只知道在功率谱卷积计算中有这样的应用)。dBm 乘 dBm 是什么,1mW 的 1mW 次方?除了同学们老给我写这样几乎可以和歌德巴赫猜想并驾齐驱的表达式外,我活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过哪个工程领域玩这个。

dB是功率增益的单位,表示一个相对值。当计算A的功率相比于B大或小多少

个dB时,可按公式10 lg A/B计算。例如:A功率比B功率大一倍,那么10 lg A/B = 10 lg 2 = 3dB。也就是说,A的功率比B的功率大3dB;如果A的功率为46dBm,B的功率为40dBm,则可以说,A比B大6dB;如果A天线为12dBd,B

天线为14dBd,可以说A比B小2dB。

dBm是一个表示功率绝对值的单位,计算公式为:10lg功率值/1mW。例如:如果发射功率为1mW,按dBm单位进行折算后的值应为:10 lg 1mW/1mW = 0dBm;对于40W的功率,则10 lg(40W/1mW)=46dBm。

dB(Decibel,分贝) 是一个纯计数单位,本意是表示两个量的比值大小,没有单位。

在工程应用中经常看到貌似不同的定义方式(仅仅是看上去不同)。对于功率,dB = 10*lg(A/B)。对于电压或电流,dB = 20*lg(A/B)。此处A,B代表参与比较的功率值或者电流、电压值。

dB的意义其实再简单不过了,就是把一个很大(后面跟一长串0的)或者很小(前面有一长串0的)的数比较简短地表示出来。如(此处以功率为例):

X = 100000 = 10^5

X(dB) = 10*lg(X) dB= 10*lg(10^5) dB= 50 dB

X = 0.000000000000001 = 10^-15

X(dB) = 10*log(X) dB= 10*log(10^-15) dB= -150 dB

一般来讲,在工程中,dB和dB之间只有加减,没有乘除。而用得最多的是减法:dBm 减 dBm 实际上是两个功率相除,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相除就是信噪比(SNR)。比如:30dBm - 0dBm = 1000mW/1mW = 1000 = 30dB。dBm 加 dBm 实际上是两个功率相乘,没有实际的物理意义。

在电子工程领域,放大器增益使用的就是dB(分贝)。放大器输出与输入的比

值为放大倍数,单位是“倍”,如10倍放大器,100倍放大器。当改用“分贝”做单位时,放大倍数就称之为增益,这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呼。

电学中分贝与放大倍数的转换关系为:

A(V)(dB)=20lg(Vo/Vi);电压增益

A(I)(dB)=20lg(Io/Ii);电流增益

Ap(dB)=10lg(Po/Pi);功率增益

分贝定义时电压(电流)增益和功率增益的公式不同,但我们都知道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是P=V^2/R=I^2*R。采用这套公式后,两者的增益数值就一样了:

10lg[Po/Pi]=10lg[(Vo^2/R)/(Vi^2/R)]=20lg(Vo/Vi)。

使用分贝做单位主要有三大好处。

(1)数值变小,读写方便。电子系统的总放大倍数常常是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一架收音机从天线收到的信号至送入喇叭放音输出,一共要放大2万倍左右。用分贝表示先取个对数,数值就小得多。

(2)运算方便。放大器级联时,总的放大倍数是各级相乘。用分贝做单位时,

总增益就是相加。若某功放前级是100倍(20dB),后级是20倍(13dB),那么总功率放大倍数是100×20=2000倍,总增益为20dB+13dB=33dB。(3)符合听感,估算方便。人听到声音的响度是与功率的相对增长呈正相关的。例如,当电功率从0.1瓦增长到1.1瓦时,听到的声音就响了很多;而从1瓦增强到2瓦时,响度就差不太多;再从10瓦增强到11瓦时,没有人能听出响度的差别来。如果用功率的绝对值表示都是1瓦,而用增益表示分别为10.4dB,3dB和0.4dB,这就能比较一致地反映出人耳听到的响度差别了。您若注意一下就会发现,Hi-Fi

功放上的音量旋钮刻度都是标的分贝,使您改变音量时直观些。

分贝数值中,-3dB和0dB两个点是必须了解的。-3dB也叫半功率点或截止频率点。这时功率是正常时的一半,电压或电流是正常时的1/2。在电声系统中,±3dB的差别被认为不会影响总特性。所以各种设备指标,如频率范围,输出电平等,不加说明的话都可能有±3dB的出入。例如,前面提到的频响10Hz~40kHz,就是表示在这段频率中,输出幅度不会超过±3dB,也就是说在10Hz和40kHz

这二个端点频率上,输出电压幅度只有中间频率段的0.707(1/)倍了。0dB表示输出与输入或两个比较信号一样大。分贝是一个相对大小的量,没有绝对的量值。可您在电平表或马路上的噪声计上也能看到多少dB的测出值,这是因为人们给

0dB先定了一个基准。例如声级计的0dB是2×10-4μb(微巴),这样马路上的噪声是50dB、60dB就有了绝对的轻响概念。常用的0dB基准有下面几种:dBFS——以满刻度的量值为0dB,常用于各种特性曲线上;dBm——在600Ω负载上产生

1mW功率(或0.775V电压)为0dB,常用于交流电平测量仪表上;dBV——以1伏为0dB;dBW——以1瓦为0dB。一般读出多少dB后,就不用再化为电压、声压等物理量值了,专业人士都能明白。只有在极少数场合才要折合。这时只需代入公式:10A/20(或A/10)×D0计算即可。A为读出的分贝数值,D0为0dB时的基准值,电压、电流或声压用A/20,电功率、声功率或声强则用A/10。现在您就可以来回答本文开头的问题了。第二只音箱在相同输入时比第一只音箱响一倍,如果保持两只音箱一样响的话,第二只音箱只要输入一半功率即可。第一只功放只是很普通的品种,第二只功放却很Hi-Fi,整个频率范围内输出电压只有

±2.3%的差别!

信噪比,即SNR(Signal to Noise Ratio)又称为讯噪比,即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电压与同时输出的噪声电压的比,常常用分贝数表示。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音越少。一般来说,信噪比越大,说明混在信号里的噪声越小,声音回放的音质量越高,否则相反。信噪比一般不应该低于 70dB,高保真音箱的信噪比应达到110dB以上。

dB和dBm的含义

对于无线工程师来说更常用分贝dBm这个单位,dBm单位表示相对于1毫瓦的分贝数

以1mW 为基准的dB算法,即0dBm=1mW,dBm=10*log(Power/1mW)。

为什么要用dBm 做单位?原因大致有几个:

1、对于无线信号的衰减来说,不是线性的,而是成对数关系衰减的。用分贝更能体现这种关系。

2、用分贝做单位比用瓦做单位更容易描述,往往在发射机出来的功率几十上百瓦,到了接收端已经是以微微瓦来计算了。

3、计算方便,衰减的计算公式用分贝来计算只用做加减法就可以了。

dBm和dBW之间的关系是:dBm=10*lg(mW)1w的功率,换算成dBm就是10×lg1000=30dBm。2w是33dBm,4W是36dBm……大家发现了吗?功率每增加一倍,

电平值增加3dBm

1、dB

dB是一个表征相对值的值,纯粹的比值,只表示两个量的相对大小关系,没有

单位,当考虑甲的功率相比于乙功率大或小多少个dB时,

按下面计算公式:10log(甲功率/乙功率),如果采用两者的电压比计算,要用20log(甲电压/乙电压)。

[例] 甲功率比乙功率大一倍,那么10lg(甲功率/乙功率)=10lg2=3dB。也就是说,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3 dB。反之,如果甲的功率是乙的功率的一半,则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小3 dB。

2、dBi 和dBd

dBi和dBd是表示天线功率增益的量,两者都是一个相对值,但参考基准不一样。dBi的参考基准为全方向性天线,dBd的参考基准为偶极子,所以两者略有不同。一般认为,表示同一个增益,用dBi表示出来比用dBd表示出来要大2.15。[例] 对于一面增益为16dBd的天线,其增益折算成单位为dBi时,则为18.15dBi (一般忽略小数位,为18dBi)。

[例] 0dBd=2.15dBi。

3、dBc dBc也是一个表示功率相对值的单位,与dB的计算方法完全一样。一般来说,dBc 是相对于载波(Carrier)功率而言,在许多情况下,用来度量与载

波功率的相对值,如用来度量干扰(同频干扰、互调干扰、交调干扰、带外干扰等)以及耦合、杂散等的相对量值。在采用dBc的地方,原则上也可以使用dB 替代。

4、dBm

dBm是一个表示功率绝对值的值(也可以认为是以1mW功率为基准的一个比值),计算公式为:10log(功率值/1mw)。

[例] 如果功率P为1mw,折算为dBm后为0dBm。

[例] 对于40W的功率,按dBm单位进行折算后的值应为:

10log(40W/1mw)=10log(40000)=10log4+10log10000=46dBm。

5、dBw

与dBm一样,dBw是一个表示功率绝对值的单位(也可以认为是以1W功率为基准的一个比值),计算公式为:10log(功率值/1w)。dBw与dBm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0 dBw = 10log1 W = 10log1000 mw = 30 dBm。

一般来讲,在工程中,dBm(或dBw)和dBm(或dBw)之间只有加减,没有乘除。而用得最多的是减法:dBm 减 dBm 实际上是两个功率相除,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

相除就是信噪比(SNR)。dBm 加 dBm 实际上是两个功率相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