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微生物学复习

环境微生物学复习

环境微生物学复习
环境微生物学复习

一、解释名称(3分/每小题,共30分)

1、分批培养

分批培养是将一定量的微生物接种在一个封闭的、盛有一定量液体培养基的容器内,保持一定的温度、PH和溶解氧,微生物在其中生长繁殖。结果出现微生物数量了由少到多,达到

高峰后又由多变少,甚至死亡的变化规律。

2这就是细菌生长曲线:①停滞期:初期,存活细菌的细胞物质增加,细菌总数尚未增加,甚至下降。末期,生长繁殖速度加快,细胞代谢活力强,呼吸速度,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速度接近对数期细胞,开始细胞分裂。②对数期:停滞期末期,细菌生长速度增值最大,数量以几何级数增加,细菌总数的对数与时间的关系在坐标系中成直线关系。细胞代谢活力最强,合成新细胞物质的速度最快,生长旺盛,对不良环境因素抵抗力强,群体中细胞化学组分、形态、生理特性基本一致。③静止期:细菌总数达到最大值,新生数与死亡数相当,细菌开始积累贮存物质。④衰亡期:细菌进行内源呼吸,死亡率大于繁殖率,活菌数迅速减少。

3.培养基

根据各种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物质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即培养基。

4、芽孢

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

5、原核微生物

核很原始,发育不全,无核膜,只是DNA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

没有细胞器,细胞膜内陷形成不规则泡沫结构体系

不进行有丝分裂

6、硝化作用

氨基酸脱下的氨,在有氧的条件下,经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作用转化为硝酸

7反硝化作用

兼性厌氧的硝酸盐还原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8.发酵

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在发酵条件下,有机物只是部分地被氧化,因此,只释放出一小部分的能量

9选择培养基P94

是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一些物理、化学抗性要求而设计的培养基。用以抑制非目的微生物的生长并使所要分离的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培养基

7、荚膜

是一些细菌在其细胞表面分泌的一种粘性物质,把细胞壁完全包围封住,这层粘性物质就叫荚膜

8基因重组概念:两个不同性状个体细胞的DNA融合,使基因重新组合,从而发生遗传变异,产生新品种,此过程称为基因重组(分子水平)。通过杂交、转化等手段(细胞水平)。

8.水体自净

污染物投入水体后,使水环境受到污染。污水排入水体后,一方面对水体产生污染,另一方面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即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

态,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过程(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y) 。

10聚磷菌:某些微生物在好氧时不仅能大量吸收磷酸盐合成自身核酸和ATP,而且能逆浓度梯度过量吸磷合成贮能的多聚磷酸盐颗粒于体内,供其内源呼吸用。称这些细菌为聚磷菌。

10 菌胶团(广义):在水处理工程领域内,将所有具有荚膜或粘液或明胶质的絮凝性细菌互相絮凝聚集成的菌胶团块称为菌胶团,其是活性污泥的结构和功能中心。另: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粘结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叫做菌胶团

11 好氧活性污泥:好氧活性污泥是指污水中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兼有少量的厌氧微生物)通过大量繁殖,与污水中有机和无机胶体和悬浮物等组成的一种肉眼可见的绒絮状泥粒。

12.真核型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的核发育完善,有核膜、核仁、染色质,核膜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开,有各种高度分化细胞器形成,并能进行有丝分裂。

13. 鉴定培养基:几种细菌由于对培养基中某一成分的分解能力不同,其菌落通过指示剂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而被区分开,这种起鉴别和区分不同细菌作用的培养基,叫鉴定培养基。

14. 固定化酶:从筛选、培育获得的优良菌种体中提取活性极高的酶,再用包埋法(或交联法、载体结合法、逆胶束酶反应系统)等方法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制成不溶于水的固态酶,即固定化酶。

15. 细菌驯化:在工业废水生物处理中,用含有某些污染物的工业废水筛选、培养来自处理其他废水的菌种,使它们适应该种工业废水并有高效降解其中污染物能力的方法叫驯化。

16无氧呼吸:是指在电子传递体系中,氧化NADH2时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气,而是氧气以外的无机化合物。

17、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起来的,由无数细菌组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细菌集团

18、温和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是指其核酸遗传物质进入细菌等宿主细胞内后,与宿主细胞的DNA整合,成为宿主细胞遗传物质的一部分,并随着宿主细胞遗传物质的复制而复制,复制后随宿主亲代细胞繁殖进入子细胞,不引起宿主细胞破裂的一类噬菌体19、恒浊连续培养:是一种使培养液中细菌的浓度恒定,以浊度为控制指标的培养方式

恒化连续培养法

是维持进水中的营养成分恒定,以恒定流速进水,以相同流速流出代谢产物,使细菌处于最高生长速率状态的培养方式

20杂交,转化,转导:杂交:通过双亲细胞的融合,使整套染色体的基因重组,或者是通过双亲细胞的沟通,使部分染色体基因重组。35.转化:受体细胞直接吸收来自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并把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里,从而获得了供体细胞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36.转导:通过温和噬菌体的媒介作用,把供体细胞特定的基因携带至受体细胞中,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酶的活性中心:指酶蛋白分子中与底物结合,并起催化作用的小部分氨基酸微区83 ⒉细菌驯化:在工业废水生物处理中,用含有某些污染物的工业废水筛选、培养来自处理其他废水的菌种,使它们适应该种工业废水并有高效降解其中污染物能力的方法叫驯化。

3. 噬菌斑: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许多个菌落,当

接种稀释适度的噬菌体悬液后引起点性感染,在感染点上进行反复的感染过程,宿主细菌菌落就一个个地被裂解成一个个空斑,这些空斑就叫噬菌斑。

4. 光合细菌:凡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都是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大部分是厌氧的,在有氧的条件下不能生存。小部分可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存。光合细菌没有叶绿体,只有载色体。(是一大类具有光合色素,能在厌氧、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的总称。

5. 灭菌:是通过超高温或其他的物理、化学因素将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所有的芽孢或孢子全部杀死。

6.好氧生物膜:生物填料表面附着的生物薄膜进行污染物降解的生物处理法。

7. 质粒:在原核微生物中除有染色体外,环含有另一种较小的、携带少量遗传基因的环状DNA分子,叫质粒,也叫染色体外DNA。

8. 负染色法:荚膜、粘液层、衣鞘和菌胶团对染料的亲和力极低,很难着色,需先用染料染菌体,然后用墨汁将背景涂黑,即可衬托出菌体和背景之间的透明区,透明区就是荚膜等,该染色法称负染色法,也为衬托法。

23菌胶团的作用:很强的生物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分解,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提供附着场所;具有指示作用

24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的作用:指示;净化;促进絮凝和沉淀作用

25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培养:提供合适物理化学条件,加入高效污染物降解菌,曝气培养,流出废液形成活性污泥;驯化:就是在上述培养好的活性污泥中逐渐减少上述混合物的加入量,增加所受处理的废水量,最后加入的全是废水

26活性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非丝状膨胀: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27好氧活性污泥法:定义,组成,性质,微生物群落

28厌氧活性污泥法和厌氧生物膜法

P169,173,223,241,3

29氧化还原电位:某物质与氢电极构成原电池时的电压高低,反映该物质氧化性强弱30各菌落形态特征的异同

31原生动物,后生动物P50

32环境微生物,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工作者的任务

环境微生物学(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是重点研究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主要以微生物学本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研究有关环境现象,环境质量及环境问题,与其他学科如土壤微生物学,水及污水处理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等学科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环境微生物学研究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与动态;研究微生物对不同环境中的物质转化以及能量变迁的作用与机理,进而考察其对环境质量的影响。P3

温和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是指其核酸遗传物质进入细菌等宿主细胞内后,与宿主细胞的DNA整合,成为宿主细胞遗传物质的一部分,并随着宿主细胞遗传物质的复制而复制,复制后随宿主亲代细胞繁殖进入子细胞,不引起宿主细胞破裂的一类噬菌体。3. 聚磷菌:某些微生物在好氧时不仅能大量吸收磷酸盐合成自身核酸和ATP,而且能逆浓度梯度过量吸磷合成贮能的多聚磷酸盐颗粒于体内,供其内源呼吸用。称这些细菌为聚磷菌。

5. 好氧活性污泥:好氧活性污泥是指污水中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兼有少量的厌氧微生物)通过大量繁殖,与污水中有机和无机胶体和悬浮物等组成的一种肉眼可见的绒絮状泥粒。

5微生物的营养类型:①光能自养型:光作为能源,CO2作为碳源。②化能自养型:能源来自于无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CO2作为碳源,无机物作为电子供氢体。

③光能异养型:光作为能源,有机物作为电子供氢体,有机物为主要碳源。④化能异养型: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腐生性微生物、寄生性微生物(专性、兼性))。⑤混合营养型:无机碳和有机碳都可利用(兼性自养)。

6.真核型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的核发育完善,有核膜、核仁、染色质,核膜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开,有各种高度分化细胞器形成,并能进行有丝分裂。

7. 鉴定培养基:几种细菌由于对培养基中某一成分的分解能力不同,其菌落通过指示剂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而被区分开,这种起鉴别和区分不同细菌作用的培养基,叫鉴定培养基。

8. 固定化酶:从筛选、培育获得的优良菌种体中提取活性极高的酶,再用包埋法(或交联法、载体结合法、逆胶束酶反应系统)等方法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制成不溶于水的固态酶,即固定化酶。

9. 细菌驯化:在工业废水生物处理中,用含有某些污染物的工业废水筛选、培养来自处理其他废水的菌种,使它们适应该种工业废水并有高效降解其中污染物能力的方法叫驯化。

10. 无氧呼吸:是指在电子传递体系中,氧化NADH2时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气,而是氧气以外的无机化合物。

二、简述题(每题5分,共40分)

1细菌细胞壁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①固定细胞外形;②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③阻拦大分子物质进人细胞;④使某些细菌具有致病性及对噬菌体的敏感性;⑤协助鞭毛运动;⑥为正常细胞分裂所必需。

⒈菌落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在固体培养基上从三方面看细菌培养菌落的特征:①菌落表面的特征:光滑还是粗糙,干燥还是湿润等;②菌落的边缘特征:有圆形,边缘整齐,呈锯齿状,边缘伸出卷曲呈毛发状,边缘呈花瓣状等;③纵剖面的特征:平坦、扁平、隆起、凸起、草帽状、脐状、乳头状等。

2简述废水处理中微生物除磷原理。

聚磷菌:根据某些微生物在好氧时不仅能大量吸收磷酸盐合成自身核酸和ATP,而且能逆浓度梯度过量吸磷合成贮能的多聚磷酸盐颗粒于体内,供其内源呼吸用;这些细菌为聚磷菌

利用聚磷菌在好氧时不仅能大量吸收磷酸盐合成自身核酸和ATP,能逆浓度梯度过量吸磷合成贮能的多聚磷酸盐颗粒于体内,供其内源呼吸用;而且在厌氧时聚磷菌又能释放磷酸盐于体外的特性。可创造厌氧、缺氧和好氧环境,让聚磷菌先在含磷污废水中厌氧放磷,然后在好氧条件下充分地过量吸磷,尔后通过排泥从污水中除去部分磷,可以达到减少污、废水中磷含量的目的。

3简述固定化酶的特征。

答: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酶,实质上是天然酶的水不溶衍生物,它是通过物理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将水溶性酶和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使酶变成不溶于水但仍保留活性的衍生物。固定化酶普遍比未固定化的酶性能好,稳定、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强、

耐毒、抗杂菌、耐冲击负荷。制成酶布和酶柱后用于连续流运行,酶不会流失。

3.细菌的呼吸类型有哪几种?

①发酵:在无外在电子受体时,微生物氧化一些有机物,有机物仅发生部分氧化,

以它的中间代谢产物为最终电子受体,释放少量能量,其余的能量保留在最终产物中。

②好氧呼吸:当存在外在的最终电子受体——分子氧(O2)时,底物可全部被氧化

成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并产生ATP。③无氧呼吸:在电子传递体系中,氧化NADH2时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气,而是氧气以外的无机化合物。

选择性培养基有哪些制备方法? 答:使用选择性培养基的目的是希望待选的细菌能优势生长,从而获得或筛选出目的细菌。制备方法如下:①投毒法,即选择性培养基中加入非目的菌生长的抑制剂,而待选细菌对抑制剂有抗性,能正常生长。常用抑制剂为染料、胆汁酸盐、金属盐类、酸、碱和抗生素等。②投其所好法,即提供待选细菌专门需要的某种碳源或氮源等营养源,或特殊的温度、氧气、pH、盐度等环境条件,可将目的细菌富集筛选出来。

4.简述荚膜的功能。答:①具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菌毒力强,有助于肺炎链球菌侵染人体;②荚膜保护致病菌免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

③当缺乏营养时,荚膜可被用作碳源和能源,有的荚膜还可作氮源;④生物吸附—菌

胶团;⑤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细菌荚膜有生物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及胶体吸附在细菌体表面上。

5.营养物进入细胞有哪些方式?答:营养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有被动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

单纯扩散: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不需要膜上载体蛋白和ATP

促进扩散:不受浓度的限制,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ATP

主动运送:不受浓度的限制,需要载体和ATP

基团转位:溶质在运送前后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需要载体和ATP

二、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6.选择性培养基有哪些制备方法?

答:使用选择性培养基的目的是希望待选的细菌能优势生长,从而获得或筛选出目的细菌。制备方法如下:①投毒法,即选择性培养基中加入非目的菌生长的抑制剂,而待选细菌对抑制剂有抗性,能正常生长。常用抑制剂为染料、胆汁酸盐、金属盐类、酸、碱和抗生素等。②投其所好法,即提供待选细菌专门需要的某种碳源或氮源等营养源,或特殊的温度、氧气、pH、盐度等环境条件,可将目的细菌富集筛选出来。

⒈详述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及机制。

答:步骤如下:①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与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固定;②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去浮色;③用碘-碘化钾溶液媒染色1min,倾去多余溶液;④用中性染色液如乙醇或者丙酮酸脱色,革兰氏阳性菌还是紫色,而革兰氏阴

性菌退色而呈无色革兰氏阳性菌不退色而革兰氏阴性菌退色而呈无色;⑤用番红染液复染1min,,革兰氏阳性菌还是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是红色,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立即被区分开。

机制如下:

①与细菌的等电点有关: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PH为2~3,革兰氏阴性菌的等电点为

PH4~5,故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比革兰氏阴性低,说明革兰氏阳性菌比革兰氏阴性菌带的负电荷多。她与草酸铵结晶紫的结合力大,用碘-碘化酶染色后,两者的等电点

均得到降低,但革兰氏阴性菌带的等电点降低的更多,所以和草酸铵结晶紫结合的更加牢固,对乙醇的脱色的抵抗力更强。它的菌体与草酸铵结晶紫、碘-碘化钾的复合物不被乙醇提取,呈紫色。而革兰氏阳性菌与草酸铵结晶紫的结合力弱,起菌体与草酸铵结晶紫`碘-碘化钾的复合物很容易被乙醇提取而呈现无色。

②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有关:革兰氏阳性菌的脂类物质的含量很低,肽聚糖的含量高。革兰氏阴性菌脂类物质含量高肽聚糖含量低,因此用乙醇脱色时候,革兰氏阴性菌的脂类物质被乙醇溶解,增加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和孔径,乙醇容易进入细胞内将革兰氏阴性菌碘-碘化钾复合化合物提取出来,使细菌体呈无色。革兰氏阳性菌由于脂类物质含量很低,而肽聚糖含量高,乙醇是脱水技也是脱色济,使肽聚糖脱水缩小细菌细胞壁的孔径,降低细胞壁的通透性,阻止乙醇分子进入细胞,草酸铵结晶紫和碘-碘化钾的复合物被截留在细胞内而不脱色,还是紫色。

⒈试述甲烷发酵的四阶段理论。

答:甲烷发酵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水解和发酵:细菌将复杂有机物水解为单糖后,再酵解为丙酮酸;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脱氨基成有机酸和氨;酯类水解为各种低级脂肪酸和醇。第一阶段的微生物群落是水解、发酵性细菌群。

第二阶段:产氢和产乙酸:细菌群把第一阶段的产物进一步分解为乙酸和氢气。第二阶段的微生物群落为产氢和产乙酸细菌。

第三阶段:产甲烷:本阶段的微生物是两组生理不同的专性厌氧的产甲烷菌群。一组是将氢气和二氧化碳合成甲烷或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烷;另一组是将乙酸脱羧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或利用甲酸、甲醇及甲基胺裂解成甲烷。

第四阶段:为同型产乙酸阶段,是同型产乙酸细菌将H2后CO2转化为乙酸的过程。3.为什么常规活性污泥法不利用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而利用静止期的微生物?答:因为对数期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快,代谢活力强,能大量去除水中有机物,尽管微生物对有机物的祛除能力高,但相应的要求进水有机物的浓度高,则出水有机物的绝对直也相应提高,不易达到排放标准。又因为对数期的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细胞表面的黏液层和荚膜尚未形成,运动很活跃,不容易自行凝聚成菌胶团,沉淀能力差,致使出水水质差。而处于静止期的微生物代谢活动能力虽然比对数生长期的差,但还是有相当的代谢活动能力,去除有机物的效果仍然很好。其最大特点是体内积累了大量的贮存物,如异染粒,聚β-羟基丁酸,黏液层和荚膜等,强化了微生物的生物吸附能力,自我絮凝,聚合能力强,在二沉淀池中泥水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好。

4.简述酶蛋白的结构及酶的活性中心。

答:酶蛋白是由二十种氨基酸组成的。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按一定的排列顺序由肽键(—CO—NH—)连接成多肽链,两条多肽链之间或一条多肽链卷曲后相邻的基团之间以氢键、盐键、疏水键、范德华引力及金属键等相连接而成。酶蛋白的结构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结构,少数酶具有四级结构。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蛋白分子中与底物结合,并起催化作用的小部分氨基酸微区。

5.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答:①个体极小,面积大;②分布广,种类繁多;③生长旺,繁殖快;④适应强,易变异;⑤吸收多,转化快。

6.直接计数法有哪几种具体方法?

答:直接计数法具体方法有:①涂片染色法;②计数器(血球计数板)测定法;③比例计数法;④比浊计数法。

7.简述柯赫法则。

答:柯赫法则如下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该病原菌纯培养。

8.简述质粒的特性。

答:①是非必要的遗传物质;②在细胞内的大小和数量不相同;③具互不相容性;④可转移性;⑤可整合性;⑥可重组性;⑦可消除性;⑧耐碱性;⑨具有安全性。

9.营养物进入细胞有哪些方式?单纯扩散与促进扩散有何异同?

答:营养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均无内部能量消耗;推动力均为浓度梯度,即营养物由细胞外浓度高的一侧向细胞内浓度低的一侧扩散。单纯扩散、促进扩散的区别如下:单纯扩散无载体蛋白,促进扩散有载体蛋白。

10.为什么固体培养基多选用琼脂作凝固剂?

答:①不能被绝大多数微生物作为额外碳源利用和分解液化,可保持固体特性;②高压灭菌时其结构不被破坏,且颜色透明不妨碍观察;③多数微生物在琼脂培养基表面生长并形成独立菌落。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⒈试述在固体培养基上细菌和噬菌体培养各表现出什么特征?

答:细菌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形成菌落的特征表现在三方面:①菌落表面的特征:光滑还是粗糙,干燥还是湿润等;②菌落的边缘特征:有圆形,边缘整齐,呈锯齿状,边缘伸出卷曲呈毛发状,边缘呈花瓣状等;③纵剖面的特征:平坦、扁平、隆起、凸起、草帽状、脐状、乳头状等。噬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必须先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许多个菌落,然后接种稀释适度的噬菌体悬液,引起点性感染,经过培养后,会在感染点上进行反复感染,使宿主细菌菌落一个个被裂解成一个个空斑,即表现出噬菌斑特征。

2 分析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不同结构,说明为什么染色上会有区别?

答:比较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区别主要表现如下:

两者主要是细胞壁的结构不同。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是一层厚而致密的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肽聚糖的肽链之间通过5个甘氨酸交联着。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则是多层结构,从内到外依次是:薄薄的肽聚糖层,脂蛋白层/周质层,磷脂层和脂多糖层。革兰氏阴性菌的肽聚糖结构也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有所不同,肽链是直接交联在一起的。

细胞壁结构的不同,决定了两类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阳性紫色阴性红色)和对不同类抗生素敏感性的不同。革兰氏阳性菌的脂类物质的含量很低,肽聚糖的含量高。革兰氏阴性菌相反,它的脂类含量高,肽聚糖含量很低,因此用乙醇脱色时,革兰氏阴性菌的脂类物质被乙醇溶解,增加细菌细胞壁的孔径及其通透性,乙醇很易进入细胞内将草酸铵结晶紫、碘—碘化钾复合物提取出来,使菌体呈现无色。革兰氏阳性菌由于脂类物质含量极低,而肽聚糖含量高,乙醇既是脱色剂又是脱水剂,使肽聚糖脱水缩小细胞壁的孔径,降低细胞壁的通透性,阻止乙醇分子进入细胞,草酸铵结晶紫和碘—碘化钾的复合物被截留在细胞内而不被脱色,仍呈现紫色。然后,当再用番红染液复染时,革兰氏阳性菌还是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被染成红色,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就被区分开。

革兰氏染色法(复合式):染色(草酸铵结晶紫,水洗去浮色)、媒染(碘-碘化钾溶液,进一步降低细菌等电点,带更多负电荷)、脱色(中性脱色剂如乙醇或丙酮,革兰氏阳

性菌不褪色呈紫色,阴性菌被退为无色)、复染(番红染液,革兰氏阳性菌仍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被分开。

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①单纯扩散:一种物理扩散过程,以被运输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梯度为动力,非特异性,速度慢,不耗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与溶质类似物无竞争性,无运送抑制剂,其他三种都由。②促进扩散:以物质浓度梯度为动力,不耗能,但必须有载体参与,速度快,单糖、氨基酸维生素的运输。③主动运输:不受浓度梯度制约,必须有载体蛋白,耗能,氨基酸、糖、无机离子、磷酸盐及有机酸等。④基团转位:在运输中需要能量参与,并且被运输的物质发生了变化。

为什么常规活性污泥法不利用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而利用静止期的微生物?

答:因为对住生长期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快,代谢活力强,能大量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又因对数期的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细胞表面的粘液层和荚膜尚未形成,运动很活跃,不易自行凝聚成菌胶团,沉淀性能差,致使出水水质差。而处于静止期的微生物代谢活力比对数期的差,但仍有相当的代谢活力,去除有机物的效果仍较好。

3.用延时曝气法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时,为什么不用静止期的微生物,而利用衰亡期的微生物。

答:用延时曝气法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时,不用静止期的微生物,而利用衰亡期的微生物的原因是:低浓度有机物满足不了静止期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处理效果不会好。若采用延时曝气法,通常延长曝气时间在8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延长水力停留时间,以增大进水量,提高有机负荷,满足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22微生物脱氮原理:①氨化②硝化③反硝化

脱氮首先利用设施内好氧段,由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将NH3转化为NO3-_N。再利用缺氧段经反硝化细菌将其反硝化还原为氮气,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氮气参与自然界物质循环。水中含氮物质大量减少,降低出水潜在危险性

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有哪几个步骤

29.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种内:竞争、互助;

种间:①竞争:为共同需求物质争夺对另一种微生物产生不利或有害影响②原始合作关系: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微生物共存于一个环境,相互提供营养及其他生活条件,双方互相收益。③共生关系:两种不能单独生活的共存于一个环境,各自执行优势生理功能,在营养上互为有利,组成共生体。④偏害关系:两种微生物生活在一起,一种产生某种特殊代谢产物是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抑制甚至杀死另一种微生物。⑤捕食关系:一种微生物直接吞食另一种。⑥寄生关系:一种微生物需要自另一种生物体内生活,从中摄取营养才可以生长繁殖。(转型寄生,兼性寄生)。

互生:相互无影响

《环境微生物学》复习重点总结

《环境微生物学》复习重点 1、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答: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 的生物属性(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及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株”不是分类单位。 2、微生物有哪些特点?答:(一)个体极小。微生物的个体极小,有几纳米到几微米,要通过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病毒小于0.2微米,在光学显微镜可视范围外,还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可看见。(二)分布广,种类繁多。环境的多样性如极端高温、高盐度和极端pH造就了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和数量庞大。(三)繁殖快。大多数微生物以裂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十几分钟至二十分钟就可繁殖一代。在物种竞争上取得优势,这是生存竞争的保证。(四)易变异。多数微生物为单细胞,结构简单,整个细胞直接与环境接触,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改变而发生变异。或者变异为优良菌种,或使菌种退化。 3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什么异同?各有哪些化学组成?答: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约20-80nm,结构较简单,含肽聚糖,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厚约10nm,结

构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层又分三层:最外层是脂多糖,中间是磷脂层,内层是脂蛋白。内壁含肽聚糖,不含磷壁酸。化学组成:革兰氏阳性菌含大量肽聚糖,含独磷壁酸,不含脂多糖。革兰氏阴性菌含极少肽聚糖,含独脂多糖,不含磷酸壁。 4、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和步骤。答:将一大类细菌染上色,而另一类染不上色,一边将两大类细菌分开,作为分类鉴定重要的第一步。其染色步骤如下:1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固定。2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去掉浮色。3用碘—碘化钾溶液媒染1min,倾去多余溶液。4用中型脱色剂如乙醇或丙酮酸脱色,革兰氏阳性菌不被褪色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被褪色而成无色5用蕃红染液复染1min,格兰仕阳性菌仍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呈现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和格兰仕阴性菌即被区分开。 5、何谓放线菌?革兰氏染色是何种反应?答:在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生长的菌种,成为放线菌。除枝动菌属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染色呈红色外,其余全部放线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染色呈紫色。 6、什么叫培养基?按物质的不同,培养基可分为哪几类?按试验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答:根据各种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高冬梅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微生物实验技术在环境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为人们改造环境和保护环境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本课程以环境工程领域常用的微生物实验技术的教学为主要内容,并以具体的环境问题为依托,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Microbiology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and rapidly developed in the environmental field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forming the environment and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he main teaching contents of the course are the common microbiology experimental technologies in various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 course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学习和掌握环境领域常用的微生物实验技术,了解其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改造过程中的实践应用及其重要作用。课程内容的设置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分为基础实验部分和综合实验部分。基础实验部分以常用微生物实验技术的学习为重点,并注重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综合实验部分以具体环境问题为依托,进行微生物实 - 7 -

(完整版)环境微生物学试题(精华版)

环境微生物学试题答题要点(精华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1.5分,计30分) 噬菌体:是侵染细菌、放线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病毒。 菌落:菌落是指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微生物的单细胞经过生长繁殖,形成肉眼能看到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微生物群体。PHB:是细菌细胞中含有的叫聚羟基丁酸盐的贮藏物质。 初生菌丝体:担子菌的孢子直接萌发而成的菌丝体,一般不会繁殖成为子实体。 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是由菌丝分枝顶端细胞或者由菌丝分化成的分生孢子梗的顶端细胞分割缢缩而成的单个或者成簇的孢子。间歇灭菌法:是利用常压蒸气反复灭菌的方法。 生物氧化:物质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逐步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化学杀菌剂:能够抑制和杀死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共生:两个微生物在一起时形成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两者高度的协调和彼此得利。 启动子:是一个“开始”的信号,它含有与RNA聚合酶结合并启动转录的保守序列。 操纵子:负责合成特殊蛋白质的基因簇。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 活性污泥: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絮凝体。 联合固氮:是指某些生活在植物根的表面至根皮层细胞间而不进入植物根细胞的微生物进行固氮作用的现象。 反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是指微生物还原硝酸产生气态氮的过程。 活性污泥法: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反应器:是通过酶、微生物、动植物细胞等的固定化,进行物质转化的反应器。 根际微生物:生长在植物根系直接作用土壤范围内的微生物。 纯培养: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从一个微生物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 细胞壁:细胞壁是包在细菌细胞表面、内侧紧贴细胞质膜的较为坚韧并略具弹性的结构。 二、是非题(每题1分,计10分) ?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 + ) ?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自然界中杆状最常见,球状次之,螺旋菌最少。( - ) ?某些藻类如团藻属存在群体形态。( + ) ?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一样都是通过电子传递系统产生ATP。( - ) ?在固体培养基中,琼脂的浓度一般为0.5—1.0%。( - ) ?称为嗜碱菌的那些细菌是能在pH 7.0以上的环境中生长的细菌。( + ) ?在真核微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中,DNA是与组蛋白结合形成染色体的。( + ) ?EMP、ED等糖酵解途径的共同特点是将葡萄糖降解到丙酮酸。( + ) ?精确定量某些成分而配制的培养基是所有成分的性质和数量已知的培养基,称为天然培养基。( - ) ?在实验室中细菌不能形成菌落。( - ) 三、选择题(每题1分,计20分) 1. 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__c__。 (a)它们是多细胞的(b)细胞有明显的核 (c)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可进行光合作用 2. 病毒缺乏__b___。 (a)增值能力(b)独立代谢的酶体系 (c)核酸 (d)蛋白质 3. 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___d__。 (a) 支原体(b) L型细菌(c) 原生质体(d) 原生质球 4. 酵母菌的细胞壁主要含___d__。 (a) 肽聚糖和甘露聚糖 (b) 葡聚糖和脂多糖 (c) 几丁质和纤维素 (d)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5. 下列能产子囊孢子的霉菌是__c__。 (a) 毛霉和根霉 (b) 青霉和曲霉

环境微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2011环境微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包含体: 细胞膜: 衣原体: 同宗配合: 酵母菌: 生态系统: 碳源: 拮抗: 菌种复壮: DNA的变性: DNA复制: 根际微生物: 物质流: 类菌体: 硝化细菌: 细菌活性污泥法: 生物反应器:

微生物细胞固定化: 堆肥化: 自生固氮作用: 二、是非题 原噬菌体是整合在宿主DNA上的DNA片段,它不能独立进行繁殖。() 细菌的异常形态是细菌的固有特征。() 真核微生物比原核微生物更能在高温下生长。() 芽孢是芽孢细菌的繁殖器官。() 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是产氧的光能营养型微生物。() 用来固化细菌培养基的多糖是琼脂。() 微生物生长的衰亡期,细胞死亡速率超过细胞分裂速率。() 碱基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存在于RNA或DNA,但只RNA中有胸腺嘧啶。() 真菌最适的生长条件是有点碱性的。() 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因子。() 三、选择题 1.大部分微生物___。

(a)是原生动物(b)帮助改善生活质量 (c)生活在海洋的底层(d)发现于外层空间 2.噬菌体是一种感染____的病毒。 (a)酵母菌(b)霉菌 (c)放线菌和细菌(d)原生动物 3.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___ (a)支原体(b)L型细菌(c)原生质体(d)原生质球 4.下列微生物中,______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a)大肠杆菌(b)金黄葡萄球菌(c)巨大芽孢杆菌(d).肺炎双球菌5.下列能产游动孢子的霉菌是____。 (a)腐霉(b)毛霉 (c)赤霉(d)青霉 6.硝酸细菌依靠____方式产能。 (a)发酵作用(b)有氧呼吸(c)无氧呼吸(d)光合磷酸化 7.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____ (a)5.0-6.0(b)3.0-4.0(c)8.0-9.0(d)7.0-7.5 8.进人三羧酸循环进一步代谢的化学底物是____。 (a)乙醇(b)丙酮酸(c)乙酰CoA(d)三磷酸腺苷 9.称为微好氧菌的那些细菌能___生长。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讲义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讲义 本课程是环境学院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与另一门课《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相结合,构成一个完 整的体系;本课程强调每个学生要动手,通过实验,加深对讲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本课程内容分两大部分:一是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二是微生物学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绪论 主要内容: 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微生物学概述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特点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微生物的命名与分类第一节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定义: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与环境领域(包括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 规律。?其内容包括:微生物个体形态、群体形态;细胞结构功能、生理特性、生长繁殖、遗传变异 等;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尤其是微生物与污染环境之间的关系);微生物对物质的转化分解作用(特 别是应用微生物来处理各种污染物质,如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 总的归纳起来有两大方面的任务: (1)防止或消除有害微生物 (2)充分利用有益的微生物资源 三、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水处理)中的应用

1)在环境监测方面(水污染的监测) 利用在环境中生存的生物的种类、数量、活性等特征,来判断环境状况的好坏。这些生物称为指示生 物。 生物监测的优缺点: 生物监测的主要优越性: (a)长期性——汇集了生物在整个生活时期中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可以反映 当地的环境变化; (b)综合性——能反映环境诸因子、多成分对生物有机体综合作用的结果; (c)直观性——直接把污染物与其毒性联系起来; (d)灵敏性——有时甚至具有比精密仪器更高的灵敏性,有助于提早发现环境 污染。生物监测的主要缺点: (a)定量化程度不够; (b)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在环境治理方面 包括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其中特别在水处理方面,有着大量成功应用的例子。 第二节微生物概述一、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用肉眼无法看到,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 多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Too small to be seen with naked eyes 二、微生物的特点

学习《环境微生物学》感受

学习《环境微生物学》后的感受 在大三上学期我有机会学习了《环境微生物学》,在此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微生物学的前七章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详细的学到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怎样存在我们周围的,微生物是怎么进行新陈代谢作用的,以及微生物跟我们的生活和环境的紧密联系等,虽然他们一直都环绕在我们的身边。认识到哪些微生物对我们的生活有利,哪些微生物是对我们有害的,哪些微生物我们可以加以利用,哪些我们要进行预防和自我保护、、、、、、学到了怎样去分更好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自己和周围的人打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遇到过问题,比如说,环境中微生物之间有没有像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下互利共生关系等,这个我也没有想明白和看到过哪有资料来清楚的讲解。还有在之前我也一直想到过这样一个问题的,地球上为什么会先形成了微生物,那是必然吗?我当时想通过学这本课程的找到答案,但学完后也没有实质的进展。感觉自己学习微生物学时没有很大的主动性,遇到了问题也只是抱着遇到了机会就会解决的态度,没有主动的去查找资料,因而到了学完这门课当初那些想到的没有解决的问题还是在那里。这点我想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学着去主动,才能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老师给我们上这门课的方式还是很好的,刚开始那种在每节课的开始能抽些同学来温习下上次课所学的东西,我觉得这种方法是很好的,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巩固学到的知识。但老师不应该就因为一些同学的话就放弃

了这种方法的。同时我们学完这门课程也没有用到足够的课时,虽然是由于特殊的原因,但我们还是希望我们该学的东西还是能有足够的时间保证来完成的。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2-2003年度上学期)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20×2=40) 1、对微生物的概念,以下最正确、最完整的叙述是。 A、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的生物。 B、微生物是一类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生物。 C、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 观察清楚其结构的最低等生物。 D、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简单多细胞结构或非细胞 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最低等的生物 2、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包括。 A、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B、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 C、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D、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

3、以下微生物属于环境工程微生物范畴的是。 A、病毒、蓝细菌、真细菌、粘细菌。 B、原生动物、蓝细菌、真核藻类、放线菌、粘细菌。 C、微型后生动物、酵母菌、霉菌、真细菌。 D、病毒、螺旋体、细菌、放线菌、 真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 4、关于细菌的形态和大小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A、细菌的形态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丝状菌。 B、杆菌有长杆菌、短杆菌、弧杆菌、链杆菌和芽孢杆菌之分。 C、在任何情况下,细菌的形态都是稳定的。 D、多数球菌的直径为0.5~2.0μm。 5、以下物质属于细胞质内含物的是。 A、细胞膜 B、核糖体 C、荚膜 D、异染粒 E、气泡 6、荚膜具有的功能包括。 A、荚膜可以维持细菌的细胞形态。 B、荚膜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C、荚膜是细菌在其表面分泌的一种粘性物质,它可以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 当营养缺乏时可以作为碳源和氮源被利用。

sy环境微生物学

江苏自考环境工程大纲-环境微生物学 河海大学编 (高纲号 0727)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工程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它的特点是包括了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 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四篇,第一篇是介绍了环境微生物学基础,包括特点、任务、分类、生长与代谢、遗传与变异、分布及其相关关系和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第二篇是介绍了微生物治理环境,包括降解与转化、污水的生物处理、废渣与废气的生物处理、生物修复、开发应用和资源化。第三篇是介绍了微生物环境污染,包括致病微生物、代谢产物与环境污染和微生物与水体富营养化。第四篇是介绍了微生物环境监测,包括指示微生物、污染物生物毒性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污染物致突变性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和微生物监测技术的新发展。 通过学习应考者可以了解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微生物学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并能够应用在具体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为环境微生物学的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2、理解微生物学在治理环境污染中基本作用; 3、掌握微生物学在治理环境污染中基本方法和技术; 4、熟练掌握微生物学中常见术语的名称和意义。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和生态学。这三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更好地掌握微生物学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同时为在工作和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环境微生物学期末复习A卷

环境微生物学期末复习 A卷 一、名词解释 1、致死时间:当孢子或菌体细胞在物理或化学诱变剂的作用下达到一定致死率所用的时间。 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是地球表面进行生命活动的有机圈层,包括了生活于大气圈下层、水圈、岩石圈以及三圈界面的所有生命体。 3、溶原性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被称为溶原性细胞。 4、厌氧菌:一类只能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条件下生长好的细菌,而不能在空气和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 5、微生物的命名: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词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 6、化能异养型:一群依靠氧化有机物产生化学能而获得能量的微生物,它们的碳源也是其能源,包括绝大多数细菌、放线菌及全部的真菌。 二、填空题 1、微生物对含氮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作用包括: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 2、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焚烧法、填埋法和堆肥法。 3、微生物培养基的分类:按培养基组成的性质分类: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复合培养基。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分类: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按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功能和用途分类: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培养基。 三、选择 1、微生物学发展史分为史前期、初创期、奠定期和发展期。其中发展期的代表人物是列文虎克。列文虎克是最早发现微生物的人。 2、噬菌体是侵染细菌的病毒。 3、放线菌。大多数放线菌为腐生菌,少数是寄生菌。放线菌菌丝体可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似。 4、丝状真菌俗称霉菌,无性孢子是丝状真菌进行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 5、凡能供给微生物碳素营养的物质,称为碳源。碳源的主要作用是构成微生物细胞的含碳物质(碳架)和供给微生物生长、繁殖及运动所需要的能量。 6、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化学变化)。 7、一般情况下,活性污泥驯化成熟期最多的原生动物是钟虫。 8、细菌的光合作用:环式光合磷酸化,主要参加的细菌为紫细菌和绿硫细菌。 9、代谢产生ATP不需要DNA和RNA的参加。 10、实验室常规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 121摄氏度、15~30分钟。 11、腐生菌属于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从已死的动、植物或其他有机物吸取养料,以维持自身正常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属于化能异养型微生物,腐生细菌大大促进了自然界的生物循环。 12、主动运输是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13、在废水分析过程中,大肠埃希氏菌作为水中粪便污染的指标。 14、纯培养是其中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 15、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须,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1.微生物学初创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C )。 A.巴斯德 B.科赫 C.列文·虎克 D.维诺格拉德斯基 2.噬菌体是侵染(B )的病毒。 A.植物B.细菌 C.动物 D.动物和植物 3.放线菌具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功能的菌丝是(A )。

2018环境微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2018环境微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包含体: 细胞膜: 衣原体: 同宗配合: 酵母菌: 生态系统: 碳源: 拮抗: 菌种复壮: DNA的变性: DNA复制: 根际微生物: 物质流: 类菌体: 硝化细菌: 细菌活性污泥法: 生物反应器: 微生物细胞固定化: 堆肥化:

自生固氮作用: 二、是非题 原噬菌体是整合在宿主DNA上的DNA片段,它不能独立进行繁殖。( > 细菌的异常形态是细菌的固有特征。( > 真核微生物比原核微生物更能在高温下生长。( > 芽孢是芽孢细菌的繁殖器官。( > 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是产氧的光能营养型微生物。( > 用来固化细菌培养基的多糖是琼脂。( > 微生物生长的衰亡期,细胞死亡速率超过细胞分裂速率。( > 碱基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存在于RNA或DNA,但只RNA中有胸腺嘧啶。( > 真菌最适的生长条件是有点碱性的。( > 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因子。( > 三、选择题 1.大部分微生物___。 (a>是原生动物(b>帮助改善生活质量 (c>生活在海洋的底层(d>发现于外层空间 2.噬菌体是一种感染____的病毒。 (a>酵母菌(b>霉菌 (c>放线菌和细菌(d>原生动物 3.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___

(a>支原体(b>L型细菌(c>原生质体(d>原生质球 4.下列微生物中,______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a>大肠杆菌(b>金黄葡萄球菌(c>巨大芽孢杆菌(d>.肺炎双球菌 5.下列能产游动孢子的霉菌是____。 (a>腐霉(b>毛霉 (c>赤霉(d>青霉 6.硝酸细菌依靠____方式产能。 (a>发酵作用(b>有氧呼吸(c>无氧呼吸(d>光合磷酸化 7.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____ (a>5.0-6.0(b>3.0-4.0(c>8.0-9.0(d>7.0-7.5 8.进人三羧酸循环进一步代谢的化学底物是____。 (a>乙醇(b>丙酮酸(c>乙酰CoA(d>三磷酸腺苷 9.称为微好氧菌的那些细菌能___生长。 (a>在高浓度盐中(b>在低浓度氧中 (c>没有ATP或葡萄糖(d>只在有病毒时 10.深层穿刺接种细菌到试管固体培养基中____。 (a>提供厌氧菌生长条件(b>除去代谢废物的一个机会 (c>增加氧气(d>增加钾和钠离子的数目 11.微生物分批培养时,在延迟期_____ (a>微生物的代谢机能非常不活跃(b>菌体体积增大 (c>菌体体积不变(d>菌体体积减小 12.下面所有特征皆适用于胞嘧啶和胸腺嘧啶,除了___之外。

实验3-环境微生物的检测

实验三环境微生物的检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2.懂得无菌操作在微生物实验中的重要性。 3.了解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特征。 二、实验原理 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数量庞大的微生物。土壤、江河湖海、尘埃、空气、各种物体的表面以及人和动物体的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等都存在着各种微生物。由于它们体积微小,人们用肉眼无法观察到它们个体的存在。但是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可以在发霉的面包、朽木上看到某些微生物群体。这些现象表明,自然界只要有微生物可以利用的物质和环境条件,微生物就可以在其上生长繁殖。据此,我们在实验室里就可以用培养基来培养微生物。 培养基是用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养料。其中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气体和水分。此外,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的要求,在配制培养基时还需用酸液或碱液调节至适宜的pH。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所谓灭菌是指采用各类的物理或化学因素,使物体内外的所有微生物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经过灭菌后的物体是无菌的。消毒是与灭菌完全不同的概念,它是指用较温和的物理因素杀死物体表面和内部病原微生物的一种常用的卫生措施。 灭菌的方法较多,广泛使用的是高温灭菌,其中最常用的是高压蒸汽灭菌法。此法是把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可密闭的加压蒸汽灭菌锅中进行的。在1.05kg/cm2的蒸汽压力下,温度可达121℃。一般只要维持15~20min,就可杀死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和它们的各种孢子。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操作技术。为了确保纯种不被杂菌污染,在整个接种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无菌概念,经常保持实验台及周围环境的清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的污染,这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

环境微生物学知识点

环境微生物学知识点 教材:环境工程微生物周凤霞白京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单元知识一绪论 1.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概念现状 2.微生物作用 微生物概念微生物作用(有益、有害) 3.微生物特点 个体小繁殖快种类多结构简单易变异 单元知识二环境微生物主要类群 1.原核微生物 ①细菌(形态结构及作用 ②放线菌(形态菌落培养污泥丝状膨胀的类型) ③蓝细菌(特征作用水华、赤潮类别) 2.真核微生物 ①酵母菌(类型结构特征应用 ②霉菌(类型结构特征应用特种污水处理优势 ③真核微型藻类(分类作用水华、赤潮类别) 3.原生动物 ①鞭毛虫(形状特征指示性作用) ②肉足虫(形状特征分类指示性作用) ③纤毛虫(形状特征分类 ④包囊(形成原因过程指示性作用) 4.微型后生动物 ①轮虫(形状特征分类指示性作用) ②线虫(形状特征分类指示性作用) ③水蚤(形状特征分类指示性作用) 5.病毒 ①病毒特征 ②病毒结构 ③繁殖(5 ④溶原性 单元知识三微生物原理 1.微生物营养 ①营养要素(5大要素 ②营养类型(4个) ③培养基(原则分类作用生化营养保证) 2.生长曲线(曲线多周期过程及对比分析 3.环境因素影响(温度ph 4.微生物代谢(酶 5.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污泥驯化) 单元知识四微生物生态

1.微生物环境分布(土壤大气水体) 2.微生物间关系(共生互生寄生拮抗 3.微生物与物质循环(C N P 循环污水处理中应用)单元知识五微生物的环境污染 1.水体富营养化(水华赤潮) 2.产生毒素 单元知识六微生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1.污水生物处理分类(好氧厌氧兼氧) 2.活性污泥法(微生物组成净化机理培养驯化) 3.生物膜法(微生物组成净化机理培养驯化)

环境微生物学精彩试题

环境微生物学复习题 环境微生物学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1.5分,计30分) 包含体:是病毒在寄主细胞形成的含物。 细胞膜:是围绕在细胞质外面的双层膜结构。 衣原体:是仅在脊椎动物细胞中生活的专性寄生菌,形态上呈球形或椭圆形,个体小,能通过细菌滤器。 同宗配合:同一菌丝体两菌丝结合形成接合孢子。 酵母菌:单细胞的子囊菌,一般以芽殖的方式进行繁殖。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 碳源:是微生物细胞碳素物质或代谢产物中的C的来源。 拮抗:是一种微生物通过产生某种代谢物质抑制或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菌种复壮:使衰退的菌种重新恢复到原有的活性。 DNA的变性:双链的DNA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双链可解链成为单链的现象。DNA复制:首先DNA的双螺旋解开,其次以每条DNA链作为模板,通过碱基配对的原则合成与之互补的一条新链的过程。根际微生物:生长在植物根系直接作用土壤围的微生物。 物质流:物质流是生态系统中生物元素的循环。 类菌体:在根瘤组织中形态和功能上和培养基的根瘤菌有很大的区别根瘤菌。硝化细菌:能够将氨氧化成硝酸的严格好氧的化能无机营养微生物,包括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 细菌活性污泥法: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反应器:是通过酶、微生物、动植物细胞等的固定化,进行物质转化的反应器。 微生物细胞固定化:将酶活力强的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的方法。 堆肥化: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生物转化的过程。 自生固氮作用:是指微生物独立生活时进行固N的作用。 二、是非题(每题1分,计10分) 1.原噬菌体是整合在宿主DNA上的DNA片段,它不能独立进行繁殖。(-) 2.细菌的异常形态是细菌的固有特征。(+) 3.真核微生物比原核微生物更能在高温下生长。(-) 4.芽孢是芽孢细菌的繁殖器官。(-) 5.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是产氧的光能营养型微生物。(-) 6.用来固化细菌培养基的多糖是琼脂。(+) 7.微生物生长的衰亡期,细胞死亡速率超过细胞分裂速率。(+)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 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用肉眼无法看到,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微生物”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是一切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原核微生物 原核生物:①细胞核发育不完善,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仅有核质,没有定形的细胞核,称为拟核或拟核。②没有特异的细胞器。③不进行有丝分裂。 二、选择题 1.微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D )。 A、科 B、属 C、目 D、种 2.各种微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点,下列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 C ) A.分布广,种类多B.适应强,易变异C.体积小,表面积小D.生长速,繁殖旺 5.所有微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C )。 A、单细胞 B、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C、个体微小 D、细胞结构简单 6.在分类系统中,细菌和蓝细菌皆属于( A )。 A、原核生物 B、真核生物 C、多细胞 D、单细胞 三、填空题 1. 微生物的命名采用双名法,即由一个___属名____和一个___种名____构成;书写排列上,____属___名在前,___种___名在后。 四、简答题 1. 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们各自包括哪些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①细胞核发育不完善,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仅有核质,没有定形的细胞核,称为拟核或拟核。②没有特异的细胞器。③不进行有丝分裂。 真核生物:①细胞核发育完善,有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②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③能进行有丝分裂。原核微生物:细菌、古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微生物:藻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 五、论述题 3. 结合微生物的特点,分析微生物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微生物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作用: 保持生态平衡 污染物的降解 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 污染水体、土壤的生物修复 2、研究内容包括: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环境工程中的微生物原理 饮用水卫生细菌学 自然环境物质循环与转化 水体和土壤的自净作用 污染水体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复等环境工程净化

大学环境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概念题: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在活的宿主体内,大小在0.2 微米以下的超微小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其染色体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的核很原始,发育不全,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限,叫拟核或似核。 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体系,如间体核光合作用层片及其他内折。也不进 行有丝分裂。) 真核微生物:细胞核发育完全具有核仁核膜 , 能进行有丝分裂 , 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 物 , 都称为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由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由核仁核染色质。由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使两 者由明显的界限。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进行有丝分裂。) 原生动物:最原始、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 光能自养:指利用光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合成有机物的营养类型。 光能异养:指以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碳源或唯一碳源,利用有机物作为供氢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细胞物质营 养类型。 化能自养:通过氧化无机物释放出的能量还原二氧化碳成为细胞有机物的营养类型。 化能异养:指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将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合成新的有机物的营养类型。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可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抗透性休眠体 等电点:在某一 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的溶 液的 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好氧呼吸 :有外在最终电子受体O2存在时,对底物(能源)的氧化过程。 无氧呼吸:又称厌氧呼吸,是一类电子传递体系末端的受氢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 质粒:在原核微生物中除染色体外,还含有另一种较小的,携带少量遗传基因的环状DNA 分子,称为质粒,也叫染色 体外的 DNA。他们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能复制,将遗传性状传给后代。 自净容量 :指在水体正常生物循环中能够净化有机污染物的最大数值。 二、简述题: 1)细菌的一般结构 细菌是单细胞的。所有的细菌均有如下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细胞核质。 2)细菌细胞壁的生理功能 a、保护原生质体免受渗透压引起破裂的作用; b、维持细菌形态(可用溶菌酶处理不同的细菌细胞壁后,菌体均呈现圆形得到证明); c 、细胞壁是多孔结构的分子筛,阻挡某些分子进入和保留蛋白质在间质(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和细胞质之间的区域); d 、细胞壁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3)酶的活性中心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的活性部位,酶蛋白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与酶的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 4)真菌的种类 酵母菌,霉菌,以及各种伞菌。 5)酵母菌的一般特征 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多数以出芽方式繁殖,也有的可进行裂殖或产子囊孢子;能发酵糖类而产能;细胞壁常 含有甘露聚糖;喜在含糖较高、酸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6)在病毒中,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的功能:保护病毒使其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使病毒与敏感细胞表面特定部位有特异 亲和力,病毒可牢固的附着在敏感细胞上。病毒蛋白质还有致病性、毒力和抗原性。动物病毒有的含DNA,有的含 RNA。植物病毒大多数含RNA,少数含 DNA。噬菌体大多数含DNA,少数含 RNA。病毒核酸的功能是:决定病毒遗传、变异和 对敏感宿主细胞的感染力。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报告.doc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及保养方法。(2)观察、识别几种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的个体形态,学会生物图的绘制。 二、实验器皿与材料 (1)器皿:显微镜、擦镜纸、二甲苯。 (2)材料:示范片:细菌三形(球状、杆状、螺旋状)、弧状(硫酸盐还原菌)、丝状(浮游球衣菌等)、细菌鞭毛及细菌荚膜。放线菌、颤蓝细菌、微囊蓝细菌或念珠蓝细菌等。 三、实验步骤 (1)将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观察的目的物置于圆孔正中央。(2)将镜头换成低倍镜,将粗调节器向下旋转(或载物台向上旋转),眼睛注视物镜。当物镜的尖端距离载玻片约0.5cm 处时停止旋转。 (3)左眼对着目镜观察,将粗调节器向上旋转,如果见到目的物,但不十分清楚,可用细调节器调节,直至目的物清晰。此时找到目的物并移至中央。(4)换成高倍镜,观察目的物,旋转细调节钮,直至视野清晰。(5)观察示范片,绘出其形态图。 四、思考题 (1)使用油镜时,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答:为了

找到目的物并移动到中央。 (2)要使视野明亮,除采用光源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调大孔径光阑,调整光源。如果是用反光镜的显微镜,用凹面镜可使视野明亮。 五、生物图 实验二、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玻璃器皿的洗涤和灭菌前的准备工作。 (2)了解配置微生物培养基的基本原理,掌握配置、分装培养基的方法。(3)学会各类物品的包装、配置(稀释水等)和灭菌技术。 二、实验器皿与材料 (1)实验器皿: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燥箱、煤气灯、培养皿、试管、刻度移液管、锥形瓶、烧杯、两桶、药物天平、玻璃棒、玻璃珠、石棉网、药匙、铁架、表面皿、pH试纸和棉花等。 (2)材料:牛肉膏、蛋白胨、NaCl、NaOH和琼脂等。 三、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的基质,是按照微生物营养、生长繁殖的需要,由碳、氢、氧、氮、磷、硫、钾、钠、钙、镁、铁及微量元素和水,按一定的体积分数配置而成。调整合适的pH,经高温灭菌后以备培养微生物之用。由于微生物种类及代谢类型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推荐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练掌握环境微生物学中常见术语的名称和意义,掌握环境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微生物作用原理;理解环境微生物在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土壤污染修复方面的作用;了解环境微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微生物在环境工程领域应用的新工艺和新方法;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环境微生物学的发展、重要概念和研究任务 第一节环境微生物学的历史和发展 1.人类对环境微生物的认识; 2.环境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 3.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4.环境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 习题要点: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

1.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和专业术语; 2.环境微生物的分类; 3.环境微生物的多样性; 4.微生物的环境适应性。 习题要点:环境微生物的概念、分类以及主要特性。第三节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 1.环境微生物学的范畴; 2.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3.环境微生物学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促进;

习题要点:环境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是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和专业术语以及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难点是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以及环境微生物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环境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发展趋势及研究意义;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以及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掌握环境微生物学相关的概念和术语以及基本特征。 第一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环境 第一节微生物的生长 1.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特征; 2.研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3.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测定;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1.细菌特殊构造包括、、、等。(本题2分) 2.溶源性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有大约10 -5 细胞会发生现象,这是由于少数溶源细胞中的变成了的缘故。(本题分) 3.营养物质可以通过、、和四种方式进入细胞。(本题2分) 4.控制有害微生物措施中杀灭的方法有和,常用和方法,抑制的方法有和。(本题3分) 5.证明遗传物质的基础是核酸的三个著名的实验为、、。(本题分) 6.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和。(本题2分) 1.纯培养是其中()的培养物。 A.只有一种微生物 B.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 C.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 D.没有代谢废物 2.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 A. 马铃薯培养基 B.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高氏一号培养基 D.麦芽汁培养基 3.己糖单磷酸支路和ED途径是进行()替换的一个机制。 A.微生物中DNA合成 B.光合生物中的光合作用 C.某些种类微生物中的能量代谢 D.化学渗透作用 4.微生物代谢中,硝酸盐和硫酸盐可作为电子受体是在()。 A.无酶时 B.无ATP时 C. 有细胞色素时 D. 无氧时 5.由于控制微生物的目的,灭菌一词指的是()。 A.除去病原微生物 B.降低微生物的数量 ? C.消灭所有的生物 D.只消灭体表的微生物 6.紫外线辐射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 A. 核酸 B.酶类 C. 糖类 D.细胞壁 7.青霉素族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抗()。 A.病毒 B.真菌 C.革兰氏阴性菌 D.革兰氏阳性菌 8.所有下述特征皆适合质粒,除了()之外。 A.它们是自我复制的DNA环 B.它们有10~50个基因 C.它们是细菌存活所必需的成分 D.它们是接合所必需的成分 9.接合时F因子进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 A.经历裂解 B.快速繁殖 C.变成供体细胞 D.发育出线粒体 — 10.研究不同微生物群落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是()。 A.微生物进化 B.微生物生态学 C.微生物生理学 D.微生物生物化学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第三版)重点1-7章

绪论微生物与人类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个体微小(一般小于0.1nm)、构造简单。 微生物种类:①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②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xun]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③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微生物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一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特殊构造:鞭毛,菌毛,性菌毛,糖被(包括荚膜和粘液层)和芽孢,伴孢晶体。 细胞壁是细胞的外被,主要成分肽聚糖。功能:①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②为细胞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③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某些抗生素和水解酶)进入细胞④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⑤与革兰氏染色反应密切相关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磷壁酸,脂磷壁酸,肽聚糖。厚度大(20层),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肽聚糖,脂蛋白,磷脂,脂多糖,孔蛋白,外膜蛋白。壁薄,层次多,成分复杂,机械强度较弱。 革兰氏染色法:涂片固定→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番红覆染 阳性菌:紫色。阴性菌:红色。 缺壁细菌1.实验室中形成:①自发缺壁突变:L型细菌。②人工方法去壁:彻底除尽(原生质体)、部分去除(球状体)2.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枝原体。 L型细菌:专指稳定的L型即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芽孢形成:①DNA浓缩,形成束状染色体;②细胞膜内陷,细胞发生不对称分裂,其中小体积部分即为前芽孢;③前芽孢的双层隔膜形成,这时芽孢的抗热性提高;④在上述两层隔膜间充填芽孢肽聚糖后,合成DPA-Ca(吡啶2,6-二羟酸钙),开始形成皮层,再经脱水,使折光率提高;芽孢衣合成结束;⑥皮层合成完成,芽孢成熟,抗热性出现;⑦芽孢囊裂解,芽孢游离外出。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以及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这就使皮层产生了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中的水分,其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和核心的高度失水,正是这种失水的核心才赋予了芽孢极强的耐热性。 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一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也可以将其定义为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枝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寄生性逐步增强,是介于细菌和病毒间的一类原核生物。 枝原体的特点:①细胞很小,光镜下勉强可见;②细胞膜含甾[zai]醇,比其他原核生物的膜更坚韧;③因无细胞壁,故呈革兰氏阴性细菌且形态易变,对渗透压较敏感,对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敏感;④菌落小(0.1~1.0mm),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呈特有的“油煎蛋”状;⑤以二分裂和出芽等方式繁殖;⑥能在含血清、酵母菌和甾醇等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