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叙事性文章教学

叙事性文章教学

叙事性文章教学
叙事性文章教学

漫谈叙事性作品及其教学

潘文彬

叙事性作品,顾名思义就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一种文学作品。《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对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材中,就有很多课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叙事性作品,如《船长》《爱之链》《姥姥的剪纸》,等等。阅读这些叙事性很强的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启迪学生的语言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叙事性作品有些什么特点呢?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呢?下面笔者结合国标本苏教版六上教材来谈一谈对这

些问题的认识。

叙事性作品主要是通过生活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比如《船长》这篇课文是通过叙述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巨轮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安然脱险,而他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塑造了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船长形象。文章是围绕船长这个中心人物来展开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的。

叙事性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情节是叙事性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性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高尔基说,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情节的构成当然离不开场景、人物和事件。何谓场景?所谓的场景就是叙事作品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活动的场所。我们知道,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总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当中,同时也生活在具体的生活场景当中。因此,任何一部叙事作品在叙述故事时必须有场景,有了场景,人物才有活动的空间,故事才能得以向前发展。一部作品如果只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没有场景,那么,这样的作品也就失去了深刻的艺术魅力。例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就描述了这样的四个场景:"被迫离开""师友送别""忘我创作""临终请求"。这一个个场景为展现肖邦的性格特点营造了环境,提供了平台。课文用爱国之情这条主线将这些场景串联起来,就巧妙地构成了错落跌宕的叙事结构,自然地展开了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集中地反映了肖邦身处异乡、心系祖国的强烈心声,产生了"红线串珠,历历在目"的艺术效果,有力地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通常情况下,情节的展开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开端是情节的起点,也是事件矛盾的起因。在开端部分,一般对主要人物和矛盾的基本性质有一个大体的勾画或预示。发展是叙事性作品的主体成分,是矛盾冲突的逐步展开和发展,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发展部分得到了多方面的展现。高潮所表现的是矛盾冲突达到了顶点,是对立双方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所以人物性格在高潮中得到了充分而鲜明的表现。结局是矛盾的解决,是人物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譬如《船长》这篇课文是按照"遇险--自救--殉职"的思路展开故事情节的,"客轮被撞,情势危急"是故事的

起因,即开端;"镇定自若,指挥自救"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这一部分着力描写的是船长哈尔威怎样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乘救生艇脱险自救,塑造了高尚"忘我"的船长形象;"坚守岗位,以身殉职"是故事的结局,展现了船长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在叙事性作品当中,人物是情节得以发生发展的动力。一般而言,情节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因此,同情节相比,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因为社会历史本由人的活动构成,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他在叙事性作品中的地位。从文学的审美性上说,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文学的审美属性决定了它必须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去反映人,揭示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人类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正因为如此,叙事性作品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摆在中心位置,使事件的叙述和场景的描写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比如《钱学森》这篇课文叙述的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的卓越贡献。所有的这些内容都是为塑造钱学森的爱国形象服务的,尤其是文章中描写的那些人物的精彩语言,感情炽烈,对比强烈,活化形象,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钱学森那颗火热的拳拳报国之心。

细节是指叙事性作品中的那些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细节具体渗透在对人物、事件或场景的描写之中,它往往是用极其精彩、细腻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例如课文《郑成功》中的有这样一段描写:

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细微之处见真情"。这段话中的"登上、临风眺望、指着东南方向问、慷慨激昂地说"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形象地展现出了郑成功眺望宝岛的情景,充分地体现了他对台湾同胞的无限关切和收复台湾的坚定信心。可以说,这些细节描写凸显了郑成功与众不同的气节、品格,丰富了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形象。缺少了它,文章自然就会变得黯淡,郑成功的形象也就难以鲜活起来。难怪作家李准会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叙事性作品的语言是富有鲜明特色的,它是由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两部分构成。所谓人物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对话、独白。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是性格化的语言,它能充分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所谓叙述人语言,即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描绘人物、叙述事件、描写环境、评价生活等使用的语言。阅读叙事性作品首先要学生引导关注文本的语言,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触摸文本的语言,了解事件的梗概。想象具体的场景,体味精彩的细节,感受人物的形象,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其实,叙事性作品所蕴含的情趣、韵味和意义往往都是通过人物而体现出来的。这就意味着在阅读叙事性作品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聚焦作品中的人物。那么,如何引

导学生聚焦作品中的人物呢?人们常说"听其言,观其行"。恩格斯指出:"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明确事件发展的线索;其次,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善于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来分析人物的形象,因为人物的语言、行动是人物个性、思想、品格的具体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能够揭示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第三,要引导学生分析事件中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第四,要引导学生留意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只有这样引导,多角度地聚焦人物,品味语言,学生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有所影响和收获;也只有这样全方位地揣摩语言,才能深刻地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在与文本潜心对话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比如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当地险恶的自然环境,还要引导学生去揣摩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更要启发学生把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与詹天佑的言行联系起来思考。如此聚焦詹天佑,就能使学生在反复阅读、比较、品味、思考的过程中,走进文本的深处,走进詹天佑的心灵,从而使詹天佑的形象能够立体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学生就能够从詹天佑的身上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爱国的精神和创造的才智。

我们知道,内容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的。一篇好的叙事性作品,总是把人物放在矛盾中去塑造,总是站在矛盾的最前面,紧扣主题,精心选材,详略得当,人物语言的运用也具有鲜明和独特的个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抓住人物的塑造、材料的选择和语言的运用等方面的特点,来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譬如《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是历史小话剧。我们知道,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展示物性格特点的。这篇历史小话剧在写法上就注意充分揭示戏剧冲突,在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中刻画人物,展示性格。教学时,我们可以循着小话剧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矛盾冲突来学习感悟人物的特点:第一,挡道与避让--廉颇与蔺相如争位次,比高下,一再挡道;蔺相如不与计较,一再避让。这个矛盾的冲突,表现了廉颇的居功自傲,蔺相如的顾全大局。第二,请罪与宽容--廉颇得知蔺相如一再避让的缘由,背负荆条,主动上门请罪;蔺相如因为廉颇知道了他的心思,满心欢悦地接待。这是矛盾冲突的解决,表现了廉颇的真诚改错,蔺相如的宽容大度,两人和解的关键在于共同维护国家利益。这样抓住矛盾冲突来进行教学,就能有效地引领学生在走进文本、感受人物的形象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叙事性作品是通过叙事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叙事性作品的意蕴,教学时,我们应该着力引导学生经历以下三个过程。

其一,观其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观文入情""瞻言见貌"的观点。这里的"观""瞻"表示的是在文本读解的初始阶段,读者对文本进行审美感知的心理活动。在阅读时,读者只有首先接触文本的语言文字,感知文本的外观形式和形象,才能由"观文"而"入情",因"瞻言"而"见貌"。从而最终把握文本外观形式所蕴含的内在情趣和韵致。这里我们化用先贤的观点,姑且把阅读叙事性作品的第一个过程称之为

"观其貌"。所谓的"观其貌"就是让学生直面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叙事结构等进行审美感知和初步把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凭借着自己的心智和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直接的审美感知。由于叙事性作品是以语言作为媒介来塑造形象的,因此在感知文本的时候。还得要依靠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的心理功能,将文本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内心的视觉形象,从而对文本进行间接的审美感知。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郑成功》时,是这样引导学生来"观其貌"的:

师:说说你们自己通过阅读课文,对郑成功这个人有了哪些了解?

生l:我知道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他收复了宝岛台湾。

生2:我知道郑成功有一颗强烈的爱国、爱民之心,他不仅收复了台湾,还建设了台湾,受到台湾人民的拥戴。

(师相机板书:民族英雄、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师:这节课,我们将阅读课文的前半部分,一同走进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画卷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6自然段,想象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后的画面。

(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在文中圈画)

师:你们看到了哪几幅画面?

生1:我的眼前出现了郑成功眺望宝岛的画面和郑成功浩浩荡荡率兵出征的画面。

生2:我的眼前还出现了郑军官兵勇猛杀敌的战斗场面。

生3:我还看到了台湾人民热烈欢迎郑成功军队的画面。

(师相机板书:眺望、出征、战斗、欢迎)

从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教者把握住了叙事性作品的特点,精心设问,巧妙引导,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去触摸文本的语言,与文本进行广泛的对话,从而把文本中的那些凝固的文字转化成生动鲜活的画面复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

其二.寻其味。任何一篇阅读叙事性作品在语言文字的背后都会蕴藏着深远悠长的情趣和无限深邃的意蕴。所以,在阅读时绝不能只停留在文本的表层徜徉,而要把审美的触角进一步向文本的深处延伸。这就要进入阅读叙事性作品的第二个过程--我们把它称之为"寻其味"阶段。所谓的"寻其味"就是让学生潜心会文,自然涵咏于文本语言所描述的情境之中,用心体味、捕捉和追寻文本的情趣和意蕴。这是一个学生与文本反复耦合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调动和发挥自己那稳定的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咀嚼玩味,反复吟咏文本的语言,以求得对文本深层意蕴的把握。如那位老师在教学《郑成功》"眺望"的画面时,是这样引导学生来"寻

其味"的:

师:(出示幻灯)请同学们看图画,郑成功眺望到了什么?

生1:郑成功眺望到了大海。

生2:郑成功眺望到了宝岛台湾。

师:同学们,厦门和台湾之间隔着一百多公里的台湾海峡,郑成功虽然看不见台湾,但他的心一直牵挂着台湾。我们来读读他说的话。

(出示句子: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师:谁来读郑成功说的话。

(一生读)

师:再用心读读郑成功说的这番话,想想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从"绝不允许"这个词语当中体会到郑成功痛恨荷兰侵略者,热爱宝岛台湾。

师:说体会就应该这样,抓住关键词语来说!

生2:我从"一定要"这个词语当中感受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很大,信心很足。

生3:从"慷慨激昂"这个词语中,我体会到郑成功充满强烈的爱祖国、爱宝岛的激情。

师:请你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郑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因为荷兰侵略者强占了台湾,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

师:是呀,荷兰侵略者强占了台湾,实行强制统治,把大批中国人抓到南洋当苦力,把土地占为己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还大肆掠夺台湾的大米、甘蔗等物产。台湾各族人民每年的辛苦所得,都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一船船地运往荷兰。同学们,这些就是文中"残酷奴役"的具体含义啊!想到台湾人民深受着的残酷奴役,郑成功是怎么说的,谁来朗读?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从这个寻"味"的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教者对文本的理解是深刻的,教学设计是充满睿智的。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触摸到了文本的脉搏,寻求到了文本的意味,尤其是教师那适时精当的背景资料的引入,更激起了学生对荷兰侵略者的痛恨,使学生的心与郑成功的心交融在了一起。如此引导学生"寻其味",这

本身就是一个富有韵味的追问和探寻的过程,也是对"观其貌"的发展和深化。

其三,悟其道。这是阅读叙事性作品的第三个过程。所谓的"悟其道"就是学生在揣摩体会文本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灵与文本所传达的内在生命结构之间产生的深层次的契合,从而使学生进入一种豁然开朗、心领神会、赏心怡情的境界。这是一种瞬间的顿悟,学生在这一瞬间不仅体味、捕捉到了文本微妙至深的情趣和意蕴,而且也实现了对文本"最高灵境"--"道"的把握。这个"道"既包含工具性层面的东西,又包含人文性层面的东西。从人文性的层面来看,这个"道"是指文章所有传达的一种生命意义,这种生命意义的获得,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从工具性的层面来看,这个"道"是指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些表达方法的获得,可以使学生的语感经验变得丰富,言语智慧变得灵动。如,那位教师在教学《郑成功》时,是这样来引导学生"悟其道"的:

师:刚才我们走进了课文,品味了语言。对民族英雄郑成功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在请我们再来读读文章的课题,深情地呼唤"郑成功"这个名字。

生:(读)郑成功!

师:再次朗读这个课题,你们的心中涌起了怎样的情感?

生1:我心中涌起的是一种自豪。因为民族英雄郑成功太伟大了,我为我们中华民族有这样的爱国、爱民的民族英雄而感到自豪!

生2:我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激动,因为我再次朗读这个课题,强烈地感受到题目"郑成功"已经变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化身。他像一尊雕塑矗立在我的眼前,怎能不让我激动呢!

生3:此时此刻我心中有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既骄傲,又激动,但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因为郑成功收复的台湾目前还没有回到祖国的大家庭!

师:是的,郑成功的高大形象已经变成了一座丰碑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那么,郑成功的形象为什么能如此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呢?这得要感谢作者,因为是作者用语言文字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郑成功的形象。请大家再浏览一下课文,体会作者怎样来写郑成功的?

生:(答略)

从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者在引导学生"悟其道"的时候,方法巧妙,由于这是在学生潜心会文基础上设置的环节,所以学生就能水到渠成地悟出了"道"。学生悟出的这个"道",好似醍醐灌顶,滋润着学生的心灵世界和言语世界。

综上所述,我们感到"观其貌""寻其味""悟其道"这三个阶段是一个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寻文本真谛的过程,是一个由文本外部向文本内部、由浅层感知向深层领悟逐步深入的递进过程。

有诗云:"鸳鸯绣取凭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其诗的本意是说绣出的鸳鸯由你随便看,就是不把绣鸳鸯的技术传给你。但是我觉得,在教学叙事性作品时,我们不仅要为学生"绣取鸳鸯",而且还要把绣鸳鸯的金针拿出来巧妙地传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能够用这根"金针"去"绣取鸳鸯"。这或许是阅读教学所要追寻的一种价值,一种境界。

记叙类文章阅读

记叙类文章阅读 一、文章标题:[1、标题含义;2、标题作用;3、标题的拟写] 标题是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 1、标题的含义: (1)理解标题与主题(作者情感的)的关系 ①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主题。 ②有的标题形象地暗示主题。 ③有的文章标题引导读者对主题深思。 《水磨镇的微笑》(2011.四川资阳) 选文以“水磨镇的微笑”为题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反应了水磨镇人民灾后的幸福生活,展示了灾区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2)双关义: ①《被风吹走的夏天》(2011.广东肇庆) 表层:随着时间流逝,“我”生命中最难熬的一个季节结束。 深层:在亲情的呵护下“我”的一段煎熬、痛苦的心路历程的终结。 ②《赌》(2006.湛江) 表层:上帝让暴君与哲人打赌,谁能穿越沙漠谁就为主。 深层:狂妄自大者必然输掉人生,输掉性命。 (3)比喻义: ①《掌心化雪》(2011.湖南娄底) 本义:掌心化雪是指雪在掌心,会慢慢化成水。 比喻义:这里比喻老师对学生那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关爱,能让学生觉得温暖,感受鼓舞。 ②《每一棵草都会开花》(2011.湖南邵阳) 本义:是指大自然中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比喻义:这里含有比喻意义,生动地说明了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功的道理。 (4)象征义: ①《迷雾灯塔之光》(2009.沈阳) 本义:灯塔再次亮起的火光。 象征义:象征人的爱心、真情所闪烁的人性之光。 ②《风雨中的菊花》 本义:小乞丐在风雨中献上的那束菊花; 象征义:象征小乞丐坚韧执着的品格及纯洁美好的情感。 2、标题的作用: (1)文章的线索。 (2)揭示文章的中心。 (3)概括文章所叙之事(主要内容)。 (4)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 (5)吸引读者关注(悬念)。 (6)运用修辞,形象表达某种意思。 例1:《天窗》(2010.江苏南京) 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关于叙事性散文的教学方法

关于叙事性散文的教学方法 1.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 ◆叙事性作品的思想内容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 ◆重视朗读指导,要求学生背诵精彩段落。 2.理清作者的思路。 3.学习叙事性作品的语言。 (1)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 ◆叙事性作品的思想内容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 因此,教学叙事性作品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感受人或事的形象。 语言文字指的是对表现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有突出作用的词句和段落。如表现人物行动和心理活动的深刻生动的词句,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作者的精辟的议论和抒情性的语句等。 ◆重视朗读指导,要求学生背诵精彩段落。 叙事性作品的教学,只靠理解语言文字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感受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朗读。要引导学生多读,在朗读中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落实朗读训练,让各种形式的朗读出现在课堂上;提高朗读效率,使学生每次朗读都有一定的目的,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进而为阅读欣赏作好铺垫。 (2)理清作者的思路。 ★意义: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思路分类:纵向思路、横向思路。 ★理清作者的思路方法:从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入手。 有的可按时间来分,如《一定要争气》 有的可按故事发展的阶段来分,如《飞夺泸定桥》 有的可按事件的性质归类来分,如《李时珍》 有的按空间位置的转换来分,如《海滨小城》 有的可按总分关系来分,如《威尼斯的小艇》 ★文章不同,理清思路的方法也不同: 一是借助审题、释题。结合课文,举例说明:《观潮》。 二是抓关键词。结合课文,举例说明:《我的战友邱少云》 课堂练习:【文字案例4】 学生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理清本文作者的思路。 (3)学习叙事性作品的语言。 小学生学习语言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怎样的? 低年级:应把识字和词句的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对于课文中一些生动形象的语句要多通过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回答回答、复述等活动中,运用这些词句,从而丰富语言的积累。 中年级:要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怎样有顺序地叙述和描写的。 高年级: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事物、抒发情感的,从中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

叙事性作品

第十章叙事性作品 语言的再现功能和表现功能,在文学活动中表现为叙事和抒情两种类型。 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我们称之为叙事性作品,如小说、戏剧及一些记叙类的散文(文学传记、报告文学)。以抒情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我们叫它是抒情性作品,如诗。也有中间状态的,如叙事诗,诗剧(如中国古代戏曲)。 第一节叙事界定 一、叙事理论和叙事学(narratology) 传统的文学理论,如欧洲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贺拉斯的《诗艺》,中国刘知己的《史通、叙事》、金圣叹的小说评点、李渔的《闲情偶寄》、刘熙载的《艺概·文概》,对叙事性文学的研究偏重或集中于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即注意“写什么”。 二十世纪从西方开始,叙事学空前发展,其特点是用共时语言学的方法或系统的方法寻找抽绎叙事性本文深层的“普遍语法”,注重叙述的方式等,即“怎样写”。(结构主义)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叙事(narration),最一般的意义。通俗地讲,即讲故事(the telling of a story)。文学的叙事有其特殊性,主要的是,文学所叙之事非“事实”或“实事”之“事”,乃虚构之事。叙事不等于记事。再则记事或可“草草了事”,即可粗略记述,史书之记事的目的是“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而文学之叙事要曲尽其妙(汉字“叙”字即有“次第”、“端绪”、讲述等义,说明叙事须分条析理、井然有序),引人入胜。金圣叹: “《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 “《水浒》七十回中许多事迹,须者是作书人凭空造谎出来的。”“但写来便若真有其事而亲临其地者。” 因此,文学的叙事是用语言虚构的事件。 特征: 1、文学叙事中的事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人的行为、人与人的行为关系及其结果。 2、文学叙事中的事件是语言虚构出的事件,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但必须合

第十一章 单乐章混合

第十一章单乐章混合、自由曲式 第一节概述 1、混合曲式的基本概念: 混合曲式有的学者又称为边缘曲式。是指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曲式结构原则共同作用于同一首乐曲者。其实,回旋奏鸣曲式也属于这类组合,只是因为它长期地普遍被应用,所以已经被定位和划归为典型曲式了。所以,这里所说的混合曲式,实际只限于各种临时性的自由混合结构现象。 它们可以是不同曲式的同时穿插结合(如第四章、第五节,谱例3:肖邦《#c小调圆舞曲》即再现单三部曲式与回旋曲式同时穿插结合),也可以是不同曲式原则的先后结合(如第五章、第六节,谱例3:贝多芬的《为艾丽斯作》即复三部曲式在进行中变为回旋的结构样式)。可以是含奏鸣性的混合曲式(如第五章、第五节中提到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的一、三部分采用了无展开部奏鸣曲式;瓦格纳歌剧《汤豪色》序曲的结构也表现为首、尾部分别是单三部、五部曲式和单三部曲式,而中部却由奏鸣曲式构成等不同阶段用不同范围的曲式混合结构形态);也可以是非奏鸣性的混合曲式(如第四章、第五节,谱例2的巴托克《献给孩子们》第四首,即再现单三部曲式与固定旋律变奏曲式的混合)等。所以,实际上,许多混合曲式的问题,在以前各章节的讲述中,均已有所涉及。又考虑到本教程的任务主要是进行基础教学,所以其他有关混合(边缘)曲式的问题,也只能做些最粗浅的介绍。 2、自由曲式的基本概念: 严格意义上的自由曲式,是专指那些无法归纳入任何典型曲式的音乐自由结构形式。当然,结构的自由,并不等于摒弃一切组织曲式原则或毫无结构力。它可以是在某一种结构原则基础上的自由发挥,也可以自由运用不同结构原则。所以,自由曲式并不一定都采用混合性结构思维。 但是,由于有许多混合曲式也采用一种比较自由的、即兴的、同时又是多种曲式混合结构的方式,所以这类曲式,也常被人们泛称为混合自由曲式。 3、混合、自由曲式产生的原因和使用范围: 自由曲式的产生可能与民间音乐的即兴表演或专业演奏家的炫技性自由发挥有关。从更广泛的视角看,浪漫主义音乐的个性化创作趋势以及它们与文学、戏剧性内容的广泛结合;民族乐派的兴起等,也都使混合、自由曲式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所谓曲式学,应属于一种历史范畴的音乐技术理论学科。传统的曲式学,也只反映一定范围和一定音乐历史阶段(主要是西方古典音乐范围和历史阶段)的曲式结构经验,而并不代表一切。如,它无法概括东方古典音乐

最新四年级叙事类文章阅读

叙事类文章阅读专题 记事类文章,就是把一件事或几件事有条理地用文字叙述出来,让更多的人去重新感受这些事情,从中明白一个道理,收到一种精神的鼓舞或思想的教育。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阅读记事类文章要注意: ㈠把握记事文叙述的“六要素” 记人叙事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与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我们在开始阅读这类文章时,就要初步了解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涉及到那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进入高潮时的情况怎样,事情结果如何。如果这样找到答案,我们就会很快感知文章的内容,为进一步阅读打好基础。 ㈡理清叙述的线索 一篇记叙文,无论篇幅长短,总有一条贯穿文章始终的线索。线索是叙事文章的脉络,起着结构全文的作用。在阅读时把握了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的叙事的条理,进而一步一步去领悟作者写这件事所要表达的中心主题,阅读时还能从中学到作者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方法。 ㈢任何事情都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发生和发展的,因此,在阅读叙事性文章时,一定要弄清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这些叙述的顺序形式都是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而灵活使用的。在分析倒叙与插叙时,要弄请他们和顺叙接茬的地方,这样有助于文章的条理和连贯。 ㈣抓住文章重点,注意综合表达方法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文章,是要根据事情的特点,抓住重点来写的。我们阅读时,就要搞清楚,这件事具有哪些特点,又是抓住那些重点,是怎样抓住重点来写的。另外,记事文章长于运用综合表达,以记叙为主,夹杂议论和抒情。在运用议论时,往往是把所记叙事件本身包含的深刻意义提示出来,要言不烦,画龙点睛,以加深读者的理解。在运用抒情时,有时是根据所记叙的事件抒发自己的感受;有时是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情随事发,使事、理、情熔为一炉。阅读时要注意体会和学习。 【什么是顺叙?】 顺叙也称正叙.叙述的手法之一.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使用顺叙法,必须特别注意剪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什么是插叙? 插叙是叙述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作者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既不依时间顺序而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断或事件,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什么是倒叙? 倒叙在写作中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边来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的方法。在电影创作中,也经常用这种方法。从故事发展的结果开始叙述,然后再开始回述以往故事的发生和发展。 强调: 一、抓住事情的“六要素”,即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从而感知文章的内容。 二、掌握分段方法,概括中心思想。 1、划分段落.可以把事情经过按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分段。另外,记事的文章如果是通过几件事来揭示一个中心,还可以按不同内容的事情来分段。 2、归纳中心思想。可以借助事情篇首或篇尾点题来归纳,也可以通过主要事件或重点段落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来概括。

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策略_807

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策略一、引言 叙事性文学作品主要通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因素为载体,生动具体的写实为表现手法来叙述事情的功能,与其他写作文体不同的是叙事性文学作品比较抽象,侧重于反应客观世界的虚拟事物为题材内容,现阶段小学语文课本中大部分文章都是叙事性文章,由于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有限,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效果,成为教学重点。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还能提升文学作品的审美和鉴赏的文学素养。 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构建多元模式的课堂 结合当前阅读教学工作现状,小学语文课本中叙事性作品的比例较大,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有限,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模式单一。老师因材施教根据文章的不同文体展开教学,树立正确文体意识,理解文本,明确教学方法和目标;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而优化语文教学模式;按照科学规律的教学策略和流程,通过渗透阅读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

读鉴赏水平;构建多元模式的教学课堂来,营造情景和氛围,提升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1.正确把握叙事性文章的六要素,提高感知,概括核心 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叙事性文章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文章脉络,概括重点。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取叙事文章六个基本要素概括总结;或者通过填写文章六个基本要素内容来概括,同时注意语言表达与组织,对于文章主要情节要稍重点概括。 2.引导正确阅读能力,提升鉴赏和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课本中叙事性文章通常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摆在重点,通过对事情的描述和场景的刻画来烘托人物形象。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谨记叙事文章的特点,正确引导学生通?^文章的细节来感悟理解人物的表现特点。如小学语文课本中《将相和》这篇叙事作品,通过细节描述了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方式。具体细节描写如:“有一天,

叙事性作品

叙事性作品( 第七讲叙事性作品(上) 主要内容旨在分析叙事性作品的特点.旨在分析叙事性作品的特点.叙事性作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叙事性作品是"叙事"这一叙述活动的产物.性作品是"叙事"这一叙述活动的产物.分析叙事性作品就是对这种叙述活动全过程的分析.具体从三个层次: 过程的分析.具体从三个层次: 分析叙事性作品的三个层次A,叙述内容(story),叙述活动与社叙述内容(story),叙述活动与社), 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这是从叙事话语的内容中分析外部世界的事物进入文学话语后的形态特征.语后的形态特征.B,叙述话语(text),对叙述文本形式特叙述话语(text) (text), 征进行分析C, 叙述动作(narrative),叙事作为活叙述动作(narrative) (narrative), 动的特征进行分析传统的西方叙事理论亚里斯多德《诗学》虚构/真实, 亚里斯多德《诗学》:虚构/真实,情节贺拉斯《诗艺》贺拉斯《诗艺》:人物类型布瓦洛:理性节制情感, 布瓦洛:理性节制情感,类型化人物狄德罗: 狄德罗: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物性格黑格尔: 黑格尔:性格是现代艺术的中心恩格斯: 恩格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传统的中国叙事理论特点:作品的社会内容,以人物,情节, 特点: 作品的社会内容, 以人物, 情节, 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环境三要素为中心.毛宗岗评点《三国》毛宗岗评点《三国》张竹坡评点《金瓶梅》张竹坡评点《金瓶梅》金圣叹的《水浒传》西厢记》金圣叹的《水浒传》,《西厢记》评点脂砚斋评点《红楼梦》脂砚斋评点《红楼梦》当代"叙事学" 当代"叙事学"理论影响: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 影响: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 法国结构主义思潮.主义思潮.特征: 特征: 立足于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文化理论; 注重文本及其结构,注重叙事作品的共性.注重文本及其结构, 注重叙事作品的共性第一节叙事的界定叙事就是讲故事.故事是什么叙事就是讲故事.故事是什么? 汉语的本义就是过去的事" 英语中的"故事" "过去的事".英语中的"故事"(story)一词有一词有历史" 史话"之义, "历史"或"史话"之义,故事的这种过去时态性质表明它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性质表明它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通过神话,史诗,英雄传奇, 通过神话,史诗,英雄传奇,民间传说和童话故事等种种故事形式,人们记忆并传播着一定社会事等种种故事形式, 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从这个角度来说,故事通过对"过去的事" 从这个角度来说,故事通过对"过去的事"的记忆和讲述,构建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形态.忆和讲述,构建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形态.一,叙事的涵义与特征涵义: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涵义: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 ①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情感意义的意义价值的价值事件过程的意义过程的价值一,叙事的涵义与特征②叙事的方式是话语的虚构.叙事的方式是话语的虚构.人物存在于叙事世界内,而不是之外.人物存在于叙事世界内,而不是之外.符合生活逻辑感情逻辑一,叙事的涵义与特征叙事的构成: 叙事的构成: 1,叙述内容:即讲述故事,包括事件,人,叙述内容:即讲述故事,包括事件, 场景; 物,场景; 2,叙述话语:既呈现故事的陈述语句; ,叙述话语:既呈现故事的陈述语句; 3,叙述行动:即叙述本身,叙述人怎么说, ,叙述行动:即叙述本身,叙述人怎么说, 谁在说,以什么方式说等.谁在说,以什么方式说等.倒叙插叙顺叙按照历史先后逻辑,情感逻辑按照历史先后逻辑, 武松打虎故事的精彩与其说是武松做了什么,不如说是叙事人讲了什么.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疙瘩地揪住, 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疙瘩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 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

优秀的叙事类精选作文

优秀的叙事类精选作文 叙事类精选作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开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优秀的叙事类精选作文应该怎么写? 优秀的叙事类精选作文篇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相信这句话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耳熟能详了。花儿从枝头上掉落,但是它滋养了土壤;小鸟从北方飞到南方,但它留下了歌声;年轻人从家外出打拼,但是他们会把钱寄回给家中的父母。世间的万物都有感恩之心,而且他们也付诸于行动。然而,正处在青春期叛逆的我们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和父母大吵特吵,还常常做出一些让他们伤心的事情。 某一次我考试成绩不理想,爸爸知道后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怎么考得这么差,是不是没有好好学啊?”听到这句话,这些日子积压在我心中的委屈都化成眼泪夺眶而出,并且说了一大堆莫明其妙的话:“为什么别人考试成绩不好,别人的父母会给他鼓励,而我成绩不好,你们就不会鼓励我。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我的努力还是比不上那些教师口中说的头脑好,智商高,在学生眼里对学习不上心,上课做小动作甚至睡觉的男生来得好。”说完这番话还夺门而出,头也不回地走了。跑出家门的那一刻,我懊悔了,“我该去哪?”但是出于好胜的心理,我没有丝毫想要回去的意思。半路上,我遇到了很多人,但这些人都用奇异的眼神打量着我。我就疯狂地向前跑,跑累了,于是坐在马路边休息。这时,从某个路口出来了一位鹤发苍苍的老奶奶,她见我坐在地上,就问我:“小朋友,你怎么了?”我把事情一五一十

地告诉了她。她听完之后,先是沉思,接着就是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小姑娘,不要埋怨你的智商没有别人高,这毕竟是天生的,你能做的,就是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把自己的学习成绩发挥到极致。而且你对你的父母那样做也是不对的,你知不知道,这样会伤了他们的心的。你回去之后应该好好地跟你父母道歉。有一句话相信你已经听过很多遍了‘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见,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是多么重要,愿你记住这一句话,要相信并且坚信:努力了就会有收获。”我缄默了许久,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那位老奶奶已经走了。她在我最彷徨的时候给我指点迷津,相信这样的恩情我一生难忘。假如有时机再见到她的话,我一定要跟她说一声谢谢。因为她的这些话,让我终身受益。 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对于那些帮助过你的人,你要懂得回报。因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优秀的叙事类精选作文篇二:童年的傻事不断的发生,就好比像那天上的闪烁的繁星,多的数也数不清。其中有一件傻事让我至今仍记忆犹新,而且每当我想起这件事实,仍忍不住偷偷的发笑。 那天,我和伙伴们在花坛上玩泥巴,弄的全身脏兮兮的,身上没有一处是干净的,妈妈死拖硬拽把我从泥巴堆里拖到家里的浴室,把我从头到脚清洗了一遍之后,我全身香喷喷的,再也找不到脏的地方之后,妈妈命令我休息,妈妈自己也睡觉去了。 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我蹑手蹑脚走进妈妈房间,看见妈妈手机上落了一层灰,我想妈妈帮我洗干净,我也帮妈妈做点事情,

叙事类文章阅读专题知识点

叙事类文章阅读专题知识点 记事类文章,就是把一件或几件事情有条理地用文字叙述出来,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文章主要记叙一件事情的具体经过,事情是怎样发生、发展的,结果怎样。 一、了解记叙的“六要素”。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弄清楚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清文章记事的顺序。文章的记事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一)顺叙:按照事情发生的经过、时间的先后叙述。 (二)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再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三)插叙:当叙述某一件事的过程中,对所要叙述的某一事件进行必要的交代而插入的叙述。 三、要理清文章的层次。任何事情都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发生和发展的。因此,在阅读叙事性文章时,要弄清楚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层次。层次包括:(一)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划分层次,也就是把事情分成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几个层次;(二)是按事情的因果关系划分层次,就是把事情分成起因、经过、结果这几个层次。(三)按时间发展顺叙。(四)按地点转移、转换划分。(五)以“情”的变化划分。 四、最后,要抓住文章的重点,读懂文章的中心。文章中心思想的一般格式:文章通过记叙……(事情),说明了(表现了、歌颂了)……。 五、阅读叙述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憧憬、向往、同情等感受。 考查的题型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解题;文章的结构分析;续文;分析表达等。 练习题 爱心项链 ①这是美国东部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推销员克雷斯的汽车坏在冰天雪地的山区。野地四处无人,克雷斯焦急万分,因为,如果不能离开这里,他就只能活活冻死。这时,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路过此地,他二话没说,就用马将克雷斯的小车拉出了雪地,拉到了一个小镇上。当克雷斯拿

记事类文章的阅读

怎样阅读记事文章 记事,就是用语言文字将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局的全过程记录下来。记事的目的有很多,最重要的莫过于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件事情,感受这件事情,并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对于阅读好记事类的文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1、找准关键“素”。 “素”指的是要素,侧重于记事的文章,一般都具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我们在开始阅读这类文章时,就要初步了解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涉及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进入高潮时的情况怎样,事情结果如何。如果这些找到答案,我们就会很快地感知文章的内容,为进一步阅读打好基础。 2、理清重要“面”。 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发生和发展的,因此,在阅读叙事性文章时,一定要弄清事情发展的顺序。一般来说,记事的文章都是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进行记录的,即“顺叙”,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记录方式,如“倒叙”“插叙”等等。在寻找文章关键的要素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这样读完文章后,我们就能大体地把事件的过程了解清楚了,这是回答文后练习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写事的文章,划分层次结构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有两种分法:一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也就是把事情的经过分成发生、发展、高潮、结果这样几个部分;二是按因果关系分段,也就是把事情的经过按起因、经过、结果来分段。这两种划分层次结构的方法相类似,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地运用。 3、把握核心“点”。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文章,是要根据事情的特点,抓住重点来写的。在理清文章顺序,了解主要的情节和内容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搞清楚,这件事具有哪些特点,又抓住哪些重点,是怎样抓住重点来写的。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点”:有的词文章是为了体现一个人物的品质特点;有的记事文章是为了让读者明白一个道理;还有的记事文章是为了让读者有新的思考……无论怎样,把握好这个“点”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个“点”一般在文章的最后几个自然段中会体现出来,所以认真阅读最后几个自然段是非常重要的。这里还要提醒的是,一旦最后的阅读题型带有话题方法的话,一定要将自己的生活和这个话题结合起来进行回答,包括自己的经历或者在生活中、阅读中的所思所感。 怎样阅读记事类文章 记事类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某件事的全过程或某一段、某一侧面的叙述和描写来表现中心思想的。阅读记事类记叙文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记叙的六要素 记叙的“六要素”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发生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环境(地点)里的,还有一定的人物参

叙事性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练习 NO.1 爱,从来不卑微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 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选自《小品文选刊》,作者杨进,有改动)

读中学写——叙事性作品倒叙、插叙的妙用

读中学写——叙事性作品倒叙、插叙的妙用 (教学过程) 一、以顺序导入 导语:同学们,我们平时遇到的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开头会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然后介绍事情的经过,最后告诉我们事情的结果,或者表达对事情或人物的感受和看法。同学们,这样的写作方法叫什么呢?说得对,这样的写作方法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事情,也叫做顺序。 二、课文为例,了解插叙的用法、作用与注意点 1、过渡:其实,叙述事情的方法还有很多,今天老师给大同学们介绍叙事作品中倒叙、插叙的妙用。 2、课文实例,了解插叙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叫《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和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棵神奇的柳树。文章以平常而又神奇的的第一感受起笔,而后又描写了青海高原柳树的独特形象,接着作者又通过猜测与想象,演绎了这棵柳树在风雪雷电中顽强生存的强大生命力。 提问:但是,我们在文章第八自然段发现一个有趣内容,作者这一自然段中用一定的笔墨插入描写了家乡的灞河柳树,同学们知道这种写作方法是什么吗? 回答:是的,这种写作方法叫插叙。 3、插叙的定义和作用 提问:那么什么是插叙呢? 回答:插叙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叙述方法,是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的叙述方式。 提问:那么,在文章中运用插叙有什么好处呢? 回答:我们还是以《青海高原一株柳》为例来谈谈。在这一段话中,作者插入描写了家乡灞河柳树的名冠古今,告诉我们家乡柳树让作者自豪的原因,最关键的一点是描写了灞河柳树易存活、生长快的特点,和青海高原柳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指出了二者在“生活的道路和命运”上的差距,进一步突出了青海高原柳树的生命力顽强。 提问:那么我们可以来总结一下,这篇课文中的插叙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回答:是的,这里插叙的作用就是用灞河柳树对青海高原柳树起衬托的作用,有助于刻画青海高原柳树的形象,使高原柳树的形象更生动完整,突出了生命力顽强的这个品质。 4、运用插叙的注意点 引入提问:当然,插叙的作用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在平时阅读、作文的时候多加揣摩,善于运用。那么在运用插叙写作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点什么呢? 回答:老师告诉同学们,运用插叙的时候要符合文章的需要,很自然贴切地插在关键处。插叙的内容应该与主要情节或中心思想有关。另外插叙的部分要有过渡,内容要适当不宜过长。最后要注意插叙完要回到原来的叙事线索上,自然衔接。 二课文为例,了解倒叙的用法、作用与种类 过渡:讲完了插叙,那老师今天还给同学们介绍一种叙述方法,叫做倒叙。

童庆炳文学概论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内容 知识梳理

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内容 第一节叙事界定 一,叙事理论与叙事学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叙事的涵义: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特征:(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 不同于表意性作品 (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 《西游记》 三,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 (一)从叙事的内容来看,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的解释. 神 话,史诗,英雄传奇 (二)从叙事方式来看,一定的叙事写作方式形成一定的写作风格,而种种 风格背后的制约要素之一就是意识形态. 写实主义主张客观和真实,体现了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特征 四,叙事的构成 叙述内容+语言组织+叙述行为 第二节叙述内容 一,故事 (一)事件. 1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2 塑造生动形象 举例: 西厢记 (二)情节 按照因果联系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表现人物行为矛盾冲突,揭示命运变化过程. (三)人物. 叙事作品中人物自身的二重性特点:行动元——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情节的动因) 角色(形象的基础) (四)场景. 二,结构 (一)表层结构.——历时性向度(句子之间,事件之间的关系) 叙述句 序列——叙述句之间的结构关系 (二)深层结构.——共时性向度(各要素与故事之外背景之间的关系) 三,行动

行动逻辑基本形式: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 典型的行动序列复合形式:首尾连续式(武侠小说)中间包含式(大故事中有小故事)左右并列式(两条线索平行发展) 第三节叙述话语 一,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 文本时间:“讲”故事的过程 故事时间:“故事”内容发展的过程 两者关系表现在:时序,(顺逆插)顺序对照 时距,(变快,变慢)长度比较 频率《老人与海》同一动作有节奏地重复显示,提示出一 种恒定的意义,或某种强烈的象征意蕴 二,视角 (一)第三人称叙述.——无焦点叙述 (二)第一人称叙述.——内在式焦点叙述 (三)叙述视角——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和人称的变换. 第四节叙述动作 一,叙述者与作者 二,叙述者与声音 三,叙述者与接受者 复习要点 [基本概念] 叙事学 情节——按照因果联系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表层结构——历时性向度 深层结构——共时性向度 行动元——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行动要素,情节的动因 角色——形象的基础 本文时间——讲故事的过程 故事时间——故事内容发展的过程 叙述频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及该事件在文本中的叙述的次数视角——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叙述的角度 叙述者的声音——叙述中使用的口气和态度 [思考问题]

叙事性作品教学中如何感受人物形象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在这一要求中,我们不难发现,叙事性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启迪学生语言智慧、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极好载体。它或哀转缠绵、或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它刻画的各色鲜活的人物牵动着读者的神经,让人爱恨交加;它或独特、或震撼的环境常常能引起读者无尽的遐思。 叙事性作品主要通过对生活事件的叙述来塑造人物形象,正是这些饱含情感的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支撑了作品。因此,在阅读中只有对人物形象进行准确而深刻的感悟,才能走进人物心灵,感悟作品赋予人物的丰富思想内涵,以此读懂作品,对作品的主题和写作意图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因此,想让学生读懂叙事性文学作品、会读此类文章,得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多维性的感悟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但在教学实践中,对人物形象的具体感悟却存在诸多问题,究竟应怎样引导学生走近人物,从而走进文学作品充满情趣、意蕴的世界呢?笔者就存在的问题,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实践谈谈实施策略。 一 问题:粗略化 在阅读文学作品中,丰满而立体的人物形象通常被贴以“伟大高尚”的标签,或被冠以“对什么的爱”等笼而统之。而对伟大高尚的感受、对爱意丰盈的感悟,却是苍白而空泛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阅读“观文入情”“瞻言见貌”的观点。这里的“观”“瞻”表示的是阅读文本的初始阶段,即直面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叙事结构等进行审美感知和初步把握。但这仅是初始阶段,而在阅读实践中,如止步于此,又怎能感受到人物形象的鲜活与厚重?如经典之作《“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王熙凤的“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精明干练”都是题中之意,但如不细细咀嚼其一言一语、一颦一笑、一衫一裙、一举一动,就不能将文本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内心的视觉形象,亦不能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精髓。 实施策略:关注细节  深刻感悟 “听其言,观其行。”恩格斯指出:“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在小学阶段的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往往是用极其精彩、细腻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和盘托出。因此,阅读时应将目光聚焦于对人物描写的细节。 形象的外在表现――肖像。俗语有云,相由心生,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从外貌上体现出来。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亲虽然“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但“沉甸甸的父爱”却熠熠生辉;《一面》中,鲁迅先生虽然“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但抖擞的精神却激励人心;《闰土》中“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带银圈和见人怕羞”的土气外貌,让一个浑身上下散发出泥土般纯朴芳香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均源于这精妙的外貌描写。 形象的准确传递――语言。俗语有云,言为心声,人物的言语可以“泄露”其心灵的秘密。《别饿坏了那匹马》中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以后,马草就卖给我。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彩色的翅膀》中小高无比自信的言语:“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坚定地表达出了小高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坚定志向。真实的心声流露让人物形象愈加鲜活。 形象的具体外显――动作。俗语有云,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临死前的严监生》中严监生一而再、再而三地“伸出两个指头”、一次又一次失望、焦急、生气地“摇头”,将一个行将就木都还吝啬至极的守财奴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景阳冈》中,一连串浓墨泼写的打虎动作,使武松成为了文学名著人物画廊中的英雄典型。

叙事类文章阅读

叙事类文章阅读 篇一:怎样阅读记事类的文章? 怎样阅读记事类的文章? 名师支招: 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无论繁简,写下来就属记事。阅读 记事文章,应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1、弄清记事的“六大要素” 记事文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件的原因、事件的结果六要素 (也有的认为是“四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阅读时,可从时 间的先后和地点的转移两方面去掌握文章叙述是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 什么。这样才有助于把握全文,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2、弄清叙事顺序(记叙方法) 读文章时,弄清作者的叙事顺序很有必要,便于把握事情的脉络。一般叙 事顺序有三种:①顺序。按事情发生的经过,按照时间的先后叙述。这是记事 的最基本方式。②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片断

先写出来,然后 再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这种方法使人感受到叙述的波澜或悬念,产生急于 寻找答案不睹不快的感觉。③插叙。在叙述某一事件的过程中,要对所叙述的 某一事件进行必要的交代而插入的叙述。当交代结束后,文章原来的叙述继续 进行。插叙使人对文章的原有叙述文字更加清楚、明白。 3、弄清典型事例 阅读记事文章,注意体会文章所选取的典型事例。因为典型事例能深刻地 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从而让作者的写作目的自然顺利地达成。 4、弄清环境描写的烘托 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记事文章中自然环境的描写, 可以让同学们对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情感、事件背景有更深入得理解;社会环 境的描写,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事件及其中人物的时代特征。典型环境和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这是记事文章中最重要的两大要素。要在分析理解的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文本”: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英加登由表及里分成四个层面:字音层面,意义层面(核心层面),多重图式化面貌,再现客体。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①文学言语层面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特点: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涵性;阻拒性 ②文学形象层面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像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 的生活图景。 基本特征: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假定与真实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确定 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③文学意蕴层面是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等各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 又可分为三个不同层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 第二节文学典型 1、“典型”的定义: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①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特征”具有两种属性:一是它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二是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文学典型的“特征化”分两个层次: A、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 B、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②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的一种生命的魅力。 这种生命的魅力,首先在于典型人物的生命所呈现的斑斓色彩,即性格侧面的丰富多彩。 其次,典型性格的艺术魅力更来自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所谓灵魂的深度,要从三方面理解:一是看它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二是要看灵魂所显现的历史真实的程度。三是要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 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所谓典型环境,不过是充分的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对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有包括有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所谓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现实关系的真实情况,二是时代的脉搏和动向。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1)辩证关系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所谓环境就是那种形成人物性格“并促使他们行动”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他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2)相互依存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 第三节意境 早在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中已出现,王昌龄的《诗格》中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 文学意境的特征: 1、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举例 类型: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往往是直抒胸臆)情景并茂式 2、虚实相生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 梅尧臣“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实境”: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

中考叙事类散文阅读训练

中考叙事类散文阅读训练 一、靠窗的位置 朋友从动荡不安的耶路撒冷回来后,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他的妻子约见我。我们已经许多年没见面了,因此心情都颇为激动。 那天,我见到了他,他显得有些疲惫,显然是没有倒过时差来。但是他的兴致却很高,嚷嚷着要好好逛逛。于是,我们一群人就开始在城里东游西走。累了的时候,我们就会挑个休息的地方坐着喝点儿东西,然后,再继续逛。我们看上去像一群贪婪的观光客,迫不及待地感受着这座无比熟悉的城市的景致。朋友似乎显得更为急切,即便每次停下脚步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只要有临窗的餐桌,他都忍不住抢先坐在靠窗的位置,不停地打量着外面的风景。 恰巧那天,小侄子和我一同去逛。每次他也抢着要靠窗坐着。但朋友总不让他靠近窗户,俨然是个贪婪的大孩子。 下午,我们找了一家饭馆吃饭。这一次,朋友还是抢先坐在了靠窗的位置。可是我的小侄子忍不住了,闹腾着也要坐在靠窗的位置。 于是我就对朋友说:“你让他坐窗边吧。” 朋友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说:“坐窗边多危险啊!” “没关系,这窗户这么厚,而且都是固定好的,怎么也不会掉下去的……” “可是……”朋友还要说话,他的妻子忽然笑了起来,指着他的脑门儿说:“这里是中国啊!你真是又犯糊涂了。“ “哦哦……”朋友也大笑起来,忍不住直拍自己的脑袋,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看着他们这样,我反而糊涂了。我忍不住问他们:“你们笑什么啊?我怎么没听懂啊?” “他时差倒过来了,脑子又犯糊涂了。”他的妻子一脸爱怜地看着他,笑着解释说:“你要知道,耶路撒冷经常有恐怖袭击,我们每天都诚惶诚恐地活着,就连每次吃饭都不愿意挑靠窗的餐桌,如果不得不坐在靠窗的餐桌时,他总是很大男人地坐在靠窗的位置,这样的话,遇到恐怖袭击,可以把我挡住……”听到这里,我心里顿时涌起一股巨大的感动。原来朋友每次抢着坐靠窗的位置,其实只是下意识地将安全留给我们,把危险留给自己。 此刻,朋友早把靠窗的位置让给小侄子了。但他看上去还是有些不习惯,依旧不停地打量着小孩儿,眼中满是怜惜与疼爱。显然,那个硝烟弥漫的异国早已经把朋友的心打磨得战战兢兢,而我却分明看见,在他这颗战战兢兢的心里,却装满着对亲人、对朋友勇敢而博大的爱意。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朋友从动荡不安的耶路撒冷回来后,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他的妻子约见我。”朋友的“迫不及待”,暗示了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看上去像一群贪婪的观光客”。“贪婪”一词是否存在感情色彩的不当?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在文中画出与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 5.在构思上,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巧合与意外,使行文曲折有致。试各找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文中的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