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品推荐】《好的故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3

【精品推荐】《好的故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3

【精品推荐】《好的故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3
【精品推荐】《好的故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3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 《好的故事》丨人教(部编版)

25 好的故事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鲁迅在本篇课文中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好的故事”,描绘了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境,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期望,暗示了与黑暗势力不懈抗争的决心。全文

以情绘景,情景交融。教学设计中,以体会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为主线索,引

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结合相关资料来理解梦中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美的理想的追求。注重积累运用,通过拓展练笔,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鼓励摘抄优美语句,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掌握课文中“综、锦、萍”等12 个生字和新出现的词语。

2. 理解课文,找出体现故事“美丽、幽雅、有趣”的句子读读。

3. 朗读课文,对于难懂的词语,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4. 学习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结构,整体感知“好的故事”。

教学难点

通过文本体味文中描述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 预习课文。

2. 搜集鲁迅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发质疑,深入读文

1. 板书课题,直接导入:同学们,看到课题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预设: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好在哪儿?

2. 介绍背景:此文写于1925 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

广大的劳动人民的生活也比较艰苦。在这样的境况下,这篇文章表达了鲁迅先生怎样的

情感呢?让我们走进文中,细细品味。

设计意图:抓住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思考。适当介绍背景,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过渡: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

较难懂。初读课文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

2.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

3. 出示词语,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搁在错综澄碧萍藻荡漾火焰瘦削瞬间凝视骤然掷石头陡然

教师强调:“综、藻”是平舌音,“掷、澄、瞬、骤”是翘舌音,“削”在本课的

读音为“xuē”。

4. 指名分自然段读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5.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遇到不懂的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查字典。

提醒并训练学生养成自学生字词的好习惯。

膝髁:膝盖。

伽蓝:佛寺。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晕:光影、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

骤然:突然;忽然。

蹙:皱( 眉头) ;收缩。

陡然:突然。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把课文读通、读顺。引导学生采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小组里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个“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

2.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归纳概括。( 这个“好的故事”指的是一个梦境。)

引导学生用合并段意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 ~3 自然段) :写深夜的情况,引出梦境中“好的故事”。

第二部分(4 ~8 自然段) :“我”梦中所见的“好的故事”。

第三部分(9 ~12 自然段) :“我”清醒过来回到现实,“好的故事”破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 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搁、综、澄、萍、藻、漾。

2.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

3. 说一说哪些生字在书写时有困难。师生进行交流,教师强调“萍、藻”是上下结

构,“搁、综、澄、漾”是左右结构。

4. 教师相机进行示范。

5.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6. 投影展示,师生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在观察、示范、临写、评价的基础上,掌握生字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回顾旧知

1. 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搁在错综澄碧萍藻荡漾火焰瘦削瞬间凝视骤然掷石头陡然

2. 说一说文中的“好的故事”是什么,这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 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齐读:

(1)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

(2)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4. 过渡:这是一篇富有散文诗性质的短文,作者通过这简短的文字,展现给

引导学生了解:散文诗是一种现代

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

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读者一种美丽而深邃的意境。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这“好的故事”,体会其

中的意境。

设计意图:由复习词语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同时,由鲁迅先生对这个故事的评价过渡到新课,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二、深入探究,品词析句

1. 默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画出相关词语,

批注出自己的感受。

2. 学生自读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 全班汇报,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1)PPT 出示重点语句: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引导学生抓住“一天云锦”“万颗奔星”体会梦境中的“好的故事”幻化无穷,充

满生机。

(2) 学习第5 自然段。

①说一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主要写梦中回忆故乡绍兴山阴道上美的人

和美的事。)

②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美丽,幽雅,有趣”?( 澄碧清新的江南水乡,百花竞放

的山野风光,勤劳朴实的农夫村妇,时聚时散的河中倒影,水中的萍藻游鱼,诸影诸物,摇动,扩大,融和,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瑰丽多姿,令人爱恋。)

③小结:这些文字正是对故乡绮丽风光的真实描写。

④指导朗读。

(3) 感悟重点句: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

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①引导学生抓住“永是生动,永是展开,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来体会其有趣、幽

雅。

②指导朗读。

③小结:动静结合,交相辉映,构成一篇“好的故事”。“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说明美好的事物终将代替丑恶的现实,光明一定驱散黑暗。

(4) 品悟第7 自然段。

①自由读一读第7 自然段,圈一圈“好的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事物。( 一丈红、大

红花、斑红花、茅屋、狗、塔、村女、云。)

②说一说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好的故事”中的“美丽,幽雅,有趣”。( 引导学

生抓住其中的人、事,体会其“美丽,幽雅,有趣”;抓住“忽而碎散”“全被拉长

了”“退缩了”“碎散”“伸长”等词语体会画面中的变化之美及无限的趣味。)

③小结:作者运用了细腻的笔触,使他笔下的自然景物充满了动感与光感,具体而

优美,使人如临其境,表现出像古人所说的“如镜如图”的感觉,突出了“好的故事

”美的特质。

④指导朗读。

(5) 配乐引读: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

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设计意图:围绕“好的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展开品读活动,引导学生抓

住重点语句来谈感受,体会其中的画面感,同时借助朗读来抒发情感,以读促讲。

三、借助资料,深入阅读

1. 结合背景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样的好的故事,再现这样的梦境呢?( 作者把自然景物写得优美,创造了饱含作者美的情感和美的理想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尽快来到的期望。)

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

2. 出示最后两个自然段,指名读。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

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3. 默读“阅读链接”中的相关资料,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

4. 指名汇报,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抓住关键语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引导学生抓住“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体会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著眷恋和追求,决计要同“

昏沉的夜”进行不懈的抗争。)

5. 鲁迅先生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昏沉的夜”,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体会其中的含义。

6.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谈感受。

预设:①这里,空气的窒息、昏沉,令人厌恶,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影射。②将

梦幻与现实相交织,既表现了现实与理想的对抗,也揭示出作者内心世界的向

善追求。

(2)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借助“阅读链接”的补充阅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所表达的情感。同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领悟开头和结尾中环境描

写的含义,体会首尾照应写法的好处。

四、拓展练笔,积累运用

1. 鲁迅的梦中有那么多美的人和美的事,是那样的“美丽,幽雅,有趣”。你的梦

境中或心中幻想过这样美丽、有趣的事物吗?动笔写一段自己的梦境或心中所想的美妙

景物吧。写时不妨借鉴一下鲁迅先生的写作方法,可以富于变化,突出色彩,传递细腻

的美感。

2. 学生动笔练写。

3. 交流评议。

4. 书写本课生字。

(1) 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焰

削瞬凝骤掷陡

(2) 引导学生独立观察,说一说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 教师强调“臼”的笔顺,强调“掷、陡”中“阝”的写法,重点示范“瞬、凝、

骤”。

(4) 学生练习书写,投影展示学生书写作品,师生评价。

5. 布置作业: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写自己美好的梦境或心中美好的景物。在指导书写生字中,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累优美语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描绘的梦境非常美,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但是由于时代差别,作者的语言表达与现在的不完全一样。为了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我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借助课后的“阅读链接”来深入理解。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资料补充,学生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昏沉的夜”中的压抑、苦闷,更能体会作者再现这“好的故事”的用意。特别是理解最后两

个自然段时,由资料的介入补充,学生被鲁迅先生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而深深感动,回头再读“好的故事”,融进更多的情感,学生的体会就更深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5 《好的故事》人教(部编版)

25好的故事

导学案设计

课题好的故事课型新授课

1. 会写“搁、综”等13 个字,会写“预告、烟草”等17 个词语。

教学目标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好的故事”是一个梦境,体会故事的“美丽,有趣,幽雅”。

3. 进一步了解鲁迅,感受鲁迅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同黑暗势力抗争的决心。

1. 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故事的“美丽,有趣,幽雅”。教

学重难点

2. 结合相关资料,理解文章情感,体会鲁迅先生对美好生活早些来到的渴望。

1.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前准备

2. 预习课文,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 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在谈鲁迅的文章留给自己一、谈话导 1. 请学生谈一谈曾经有过的美好 1. 结合梦境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当

的印象时,可以用学生比较熟悉入,激发兴的梦境。时的心情。

趣( 用时:3 2. 交流读了课题后,自己最想知道 2. 质疑课题,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

的内容。内容。

的课文来进行启发,结合《少年

分钟) 3. 回忆鲁迅的文章给自己留下的 3. 结合自己读过的鲁迅的文章及

印象。对鲁迅先生的理解谈印象。

闰土》的内容,谈一谈自己对鲁

迅的文章的认识。

在理解词语意思时,教师要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1. 组织学生自由读文。 1. 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自然段,读

二、初读课 2. 出示词语,指名读,教师相机正准生字的读音。

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文,理解词音。 2. 读词语,读准字音。

语( 用时:10 搁在错综澄碧萍藻荡漾 3. 同桌逐段轮读课文,读准字音。

火焰瘦削瞬间凝视骤然 4.(1)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不理解的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对掷石头陡然词语。

分钟)

于一些难懂的词语,如“膝3.

同桌合作读课文。(2) 在全班交流小组内没有解决的

4.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词语的意思。

髁”“伽蓝”“泼剌奔迸”等

进行恰当点拨。

在感悟梦境的整体特点时,

三、朗读课

1. 指名读,思考:“好的故事”指 1. 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问题。

文,整体感

的是什么? 2. 通过读课文,概括出“好的故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

知( 用时:15 2. 组织学生汇报。事”其实是一个梦境。

3. 再读有关于梦境的描写,说一说 3.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梦境中出现

这个故事的特点:美丽,幽雅,分钟) 这个故事带给自己的感受。的事物,体会景物特点。

有趣。

四、观察示 1. 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 1. 认读生字。

教师针对学生生字的掌握

范,指导书搁综澄萍藻漾 2. 观察生字,说一说生字书写时需

写( 用时:12 2.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要注意的地方。

3. 相机示范,指导书写。 3. 认真观察教师示范,练习书写。

情况,相机进行书写指导。强调

分钟) “萍、藻”是上下结构,“搁、

综、澄、漾”是左右结构。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复习引

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词语概入,导入新 1.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好的故

事”,说出“好的故事”给自己留

课( 用时:3 括出“好的故事”的特点:美

下的印象。

2. 过渡到新课。 2. 齐读课题。

分钟) 丽,幽雅,有趣。

1. 由于本文中有些词语难懂,学

1. 边读边画出梦境中出现的景物,生体会景物之美时会遇到一些

批注自己的感受。

1. 组织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好

2. 体会第 5 自然段中梦境的特点。困难,教师可辅助相关景物的图

的故事”中都出现了什么景物?留给自己怎样的印象?(1) 结合梦境中出现的“乌桕、新

禾、野花、鸡、狗”等事物,抓住片,引导学生体会其美。

2. 学习第5 自然段。

关键词语“闪烁、解散、摇动、扩

(1)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来谈感

受。

大”等来体会故事的“美丽,幽

雅,有趣”。

(2) 指导朗读。

(2) 边读边想象美丽的画面。 2. 在体会第7 自然段梦境的有

3. 品读第7 自然段。

趣时,可引导学生抓住“忽而碎

二、精读课 3. 学习第7 自然段。

(1) 圈出此段中出现的事物( 一丈

文,深入理(1) 引导学生说一说梦境中出现的

事物,谈一谈这样的梦境带给自己

的感受。

解( 用时:18 红、大红花、斑红花、茅屋、狗、

散”“全被拉长了”“退缩

了”“碎散”“伸长”等词语

(2) 配乐指导朗读。

塔、村女、云) ,体会其美感。

分钟)

4. 结合写作背景,感悟第1 自然段

环境描写的作用。

(2) 练习朗读。

体会画面中的变化之美及无限

4. 结合背景资料,抓住“昏暗、繁

5. 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1) 组织学生自学“阅读链接”。响、烟雾”等词语体会夜的“昏的趣味。沉”的含义。

5.(1) 独立阅读“阅读链接”中的

(2) 出示后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

体会作者的情感。

资料,勾画帮助理解的重点语句。

(2) 齐读后两个自然段。抓住“追 3. 教师恰当介绍写作背景,使学

回他,完成他,留下他”,体会作

者对美好事物的执著眷恋和追求,生了解到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

决计要同“昏沉的夜”进行不懈

的抗争。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

劳动人民的生活也比较艰苦。

三、练笔提升,激发想1. 小练笔。 1. 在想到的景物中融入自己的情

情景交融,境由心生。描写一段环感,或悲伤,或快乐。鼓励学生在进行环境描写境,借用相关景物抒发自己的心

情。 2. 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请其他

象( 用时:10 时,选取的景物要恰当,巧妙地

2. 交流点评。同学进行评价,然后进行修改。

分钟) 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1. 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四、指导书

1. 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

2. 说一说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的课前组织学生进行鲁迅资写,推荐阅

焰削瞬凝骤掷陡地方。注意“焰、瞬、凝、骤”的

读( 用时:9 2.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重点指导笔顺,注意“掷、陡”中“阝”在料搜集,在课堂中便于学生交“焰、瞬”。不同的位置,书写特点也不一样。

分钟) 3. 推荐鲁迅的其他作品。 3. 阅读相关书目,进一步了解鲁流。

迅。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 、好的故事

总序:主备人:复备人:

25、好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掌握课文中“综、锦、萍”等12 个生字和新出现的词语。

2. 理解课文,找出体现故事“美丽、幽雅、有趣”的句子读读。

3. 朗读课文,对于难懂的词语,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4. 学习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结构,整体感知“好的故事”。

教学难点

通过文本体味文中描述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作者:鲁迅(1881 年9 月25 日-1936 年10 月19 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

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 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

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背景:【课件3】

《野草》是鲁迅先生的诗集,作于1924—1926 年。它是中国现代散文诗的一个艺术

高峰。鲁迅在这部诗集中,通过对自我的严格剖析,反映了在当时的黑暗社会中,有相

当一部分要求进步,寻求光明,又处处碰壁的,找不到出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

状态,记录了鲁迅自己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走向共产主义战士这一转变过程。

《好的故事》是《野草》中比较突出的一篇散文诗。作于1925 年2 月,当时全国大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着一系列的革命运动。在封建军阀段祺瑞统治下的北平,更是一片黑暗。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鲁迅蔑视黑暗,憧憬光明。十月革命的胜利和

五四运动的精神鼓舞着他,虽说中国当时是黑暗的,但他坚信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好的故事》就作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二、初品课文

1. 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品读课文,注意字词。

2. 请一组同学逐一朗读词语,纠正错误。

膝髁乌桕伽蓝瘦削骤然皱蹙泼剌

3. 你对《好的故事》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景物很美,乌桕,野花,茅屋,塔,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

天,云,竹都是美好的事物。)

4. 鲁迅先生为什么这么写?

(这篇貌似很美很悠闲的文章,同学们看不懂是很正常的。它选自鲁迅的散文集《野草》,文章描述的景物总体上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比较亮、比较美的感性印象。)

三、细品课文

1. 看鲁迅先生写的“好的故事”主要集中在哪几自然段?(3—8 自然段)

2. 大家看出来没有,所谓“好的故事”不过是鲁迅先生的一个梦。先生从“昏沉的夜”

开始,做了一个梦,最后又回到“昏沉的夜”,这就是“好的故事”的结构。

3. 你认为文章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文章题目是“好的故事”,但通篇都没有具体的情节,只是把所经过的地方绘成了一

幅图画,而这个“好的故事”就在这幅图话里面。)

4. 如果让你写山阴道旁的景物,你会怎样写?作者是怎样写这些景物的?

(我们一般会用上比喻、拟人等手法,写一些长句子。可是作者只是写了一些词语拼接

起来。)

5. 作者写“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

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用了一种怎样的形式

呈现?

(倒影)

我们看看“倒影”有什么奇特之处?请同学们读一读5—7 小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

膝髁乌桕伽蓝瘦削骤然皱蹙泼剌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二、深入文本,分析“倒影”,了解“好的故事”的丰富内涵。

1. 初步感知“倒影”的特点。

(这些景物的倒影一直在“动”,并且很杂乱,很多)

“动”给你什么感觉?

(在梦境中害怕动的东西会消失,很担心。)

2. 探讨“倒影”特点,体味先生情感。

(先生生活的年代很动荡,他害怕失去宁静的生活。这些美好就像水中的倒影一样,可

以看出先生当时先生起起伏伏的心境,怕失去这个美丽的梦。)

三、体味“昏沉的夜”

1. 我们来看看“昏沉的夜”是什么样的夜?

(好的故事——美好虚幻希望)

3. 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这是什么时候?

(应该是过年的时候。)

4. 作者在干什么?

(独自一人抽着烟,拿着书,听着外面的鞭炮声,享受着夜的黑暗。他很孤独,很寂寞。)四、深入探讨“昏沉的夜”,体味先生的寂寞心情。

1. 先生为什么是寂寞的?

出示课件:

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

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而且落得一“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

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

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鲁迅

五、深入文本探究先生面对绝望的人生态度。

1.回顾课文结构:从昏沉的夜开始,做了一个关于“好的故事”的梦,然后又回到了深沉的夜。也就是说,先生从绝望开始,进入虚幻而美好的希望后又回到绝望。先生会就此绝望下去吗?不会!那样就不是鲁迅先生了。

2.出示句子: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这是先生一种积极而乐观的精神,他对美好有着积极的向往,他对美好的东西积极地追求着。

六、总结

1.在矛盾中挣扎,在绝望中追求希望。这是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和挫折而丧失信心。

2.出示: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鲁迅

七、教学反思

过秦论优秀教案

过秦论 贾谊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2、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3、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4、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课时安排: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岁时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案复习过程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吝啬的形象。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3、激发同学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读课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二个片段,我们一起读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 关于严监生你已经了解了什么? 生:监生的意思。严监生家财万贯。 师:昨天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但是清朝时期的语言和我们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用语习惯不太一样,可能比较拗口。现在就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严监生在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事? 生:自读课文。 师:哪些同学愿意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把课文读通顺。 生:轮读课文,并纠正字音。 师:通过刚才的自读,轮读,你想想严监生在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事? 生:灯里有两茎灯芯,太浪费了。 师:我有没有听错,严监生在临死前居然想的是两茎灯芯。一般人在临死前会想什么? 生:亲人,故友…… 师:是呀,两茎灯心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二、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整体感受,揭示文章的描写手法: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细细读课文,你从严监生的哪些表示中感受到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念念不忘这两茎灯芯,请划出描写严监生的句子。 随机出示: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了,登时就没了气。 2、感受严监生“爱钱甚命”的心态: 师:你是怎样感受到的? 预设: 生:严监生病得很严重,我从痰响得一进一出中知道的。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教案示例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教案示例 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优质公开课教案示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公平开课教案一 主题名称:爱 活动名称:大班语言诗歌《我的幼儿园》 重点领域:语言;涉及领域:社会。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排比句式。(认知) 2、迁移生活经验,大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技能) 3、体会长大的快乐,激发热爱幼儿园的情感。(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园大门照片 2、自制图书相关PPT2个 重点难点: 重点:帮助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特点。 难点: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观察法讨论法导入)

出示幼儿园大门照片,唤起幼儿园的回忆。 教师:这是什么地方? 教师:喜欢我们的幼儿园吗?为什么? 二、基本部分: (完整欣赏—部分—完整欣赏,结构清晰) 1.完整欣赏,教师配乐朗诵。 教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关于幼儿园的诗歌,和大家分享。 教师:这首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教师:诗歌中的幼儿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重点画页讨论,理解诗歌内容。 (PPT1)(以教师提问为主,幼儿较被动,可以选择2-3幅让幼儿自己描述) 图1教师:这是哪?你看到了什么? 图2教师:这么多人,他们都是谁?你认识吗? 教师:在幼儿园你还会认识哪些人?这些人为我们都做了什么? 图3教师: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么? 教师:你们在幼儿园都会做些什么事情? 图4教师:这个女孩子在干嘛?猜猜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教师:你们在幼儿园里有开心的事情吗?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分享你的快乐。图5教师:这个女孩子怎么哭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教师:在幼儿园你有掉眼泪的时候吗?什么事情你会掉眼泪? 图6教师:看出什么来了? 图7教师:她在做什么?在想些什么?

严监生公开课优秀教案

临死前的严监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白话文用词的古今异义; 2、角色朗读,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爱财如命的形象; 3、读写结合,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并能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揣摸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以达到对人物性格的了解。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读过的书,学过的课文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请看老师板题:严监生。(生齐读课题,纠正读音“监”应读四声) 监生是人名吗?(请同学们翻开书p133页,出示注释) 2、通过课题下的蓝色方框了解到哪些信息? (了解《儒林外史》和吴敬梓,知道严监生很有钱) 3、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大家看大屏幕。(幻灯片: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到:“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请生用一个成语概括你现在知道的严监生。(板书:家财万贯) 4、这个家财万贯的人在临死前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揭题。《临死前的严监生》(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同学们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3.检查读书效果。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严监(jiàn)诸亲六眷(juàn)两茎(jīng) 4.自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范读,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听同学们读得如此投入,你能找出文段中最能表现严监生这个人物性格的句

过秦论公开课金奖教案

2018 Microsoft China [过秦论]公开课

过秦论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2.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3.诵读全文,把握语气,正确传达课文主旨,与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诵读的基础上顺畅地背诵最后三段。 5.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6.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7.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 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贾生李商隐贾谊毛泽东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世无伦, 贾生才调更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可怜夜半虚前席,梁王堕马寻常事, 不问苍生问鬼神。何需哀伤付一生。 二.作者简介 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内容背景简介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教案集--最新幼儿园优质公开课

最新幼儿园优质公开课 注意:赠送的不是实物光盘,是电子版。通过百度网盘分享,好处在于老师直接把资料保存到她的百度网盘后手机在百度网盘的客户端也可以直接观看。(后附详细的目录) 全国第十届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47DVD新品光盘 《全国第十届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实录(46张碟片视频)(2016年10月10-12日),此次研讨会分3大专场包括律动专场、奏乐专场和律动专场大小中班共80余节课,26次集体教研更有许卓娅教授等专家10余场专题讲座。 第一碟

大班《刘海戏金蟾》 大班《小妖巡山》 小班《快乐的小猴》 小班《非洲小勇士》 集体研讨 第二碟 大班《小豌豆与大青虫》 集体研讨 第三碟 《游戏化音乐活动设计与实施中的问题与修改》 第四碟 大班《机器人一家》 中班《小鱼快跑》 小班《母鸡下蛋》 中班《云朵》 中班《我爱我家》 集体研讨 第五碟 《创意歌唱,快乐无限》 大班《秋天多么美》 集体研讨 第六碟 大班《洗澡》 大班《大圣归来》 小班《牧场小奶牛》 小班《森林历险记》(亲子) 大班《老鼠与猫》 集体研讨 第七碟 《生命力视角下微型戏剧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大班《秘密武器》 第八碟 集体研讨 第九碟 大班《小鱼游》 小班《我要亲亲你》 小班《爱干净的小牙齿》 小班《小熊圆圆脸》 大班《勇敢的鄂伦春》 第十碟 集体研讨 《小图谱,大智慧》 第十一碟 《自主感知愉悦模唱——以麦兜电影《麦记》歌曲为例》

大班《巡山喽——咚咚锵》 大班《香香甩饼》 小班《快乐羊》 中班《熊出没》 第十三碟 集体研讨 《支架幼儿的即兴肢体表达》 第十四碟 大班《火之舞》 集体教研 第十五碟 大班《山歌对唱》 小班《动物歌》 大班《猫和老鼠》 集体教研 第十六碟 《将多感官游戏融入幼儿园歌唱活动》 小班《牙齿亮晶晶》 大班《摩擦》 第十七碟 集体教研 第十八碟 大班《快乐舞会》 中班《小胡蝶飞》 中班《侦探社》 大班《谁偷了我的蛋》 第十九碟 集体教研 《印第安小猎人》 中班《闹钟舞会》 第二十碟 《游戏化韵律教学中的主动探索与自我挑战》集体教研 第二十一碟 大班《我爱你》 小班《小青蛙呱呱呱》 中班《大头大头》 小班《小鸡出壳》 大班《公鸡的鼻子去哪了》 第二十二碟 集体教研 《自主学习新歌--歌唱活动区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优秀教案英语公开课教案

英语公开课教案 大班英语教案 T:Children let’s sing a song ,OK? C:Ok! T:Look!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老师,我们一起跟老师打招呼吧! S:Good morning Miss! T:Follow me cry stop ! Follow me laugh stop ! Follow me eat stop ! Follow me stand up ! Follow me sit down !幼儿跟老师做 T:Children, look ,what’s this ? S:A T:Yes! Very good!Follow me A A ae ae ae S:A A ae ae ae T:Apple S:Apple T: A A ae ae ae ant S: A A ae ae ae ant T: A A ae ae ae cat S: A A ae ae ae cat T: A A ae ae ae hat S: A A ae ae ae hat 教师教幼儿认读单词 T:Oh!What is missing ? S:Apple, T:Yes !Oh!where is the apple?苹果在哪里啊? S:在你手上 T:Yes!Very good!Look!apple is here !OK!Follow me apple. S:apple 以此形式让幼儿巩固单词 T:Who’s eat the apple ? S:Cat T:Apple apple in a cat! S: Apple apple in a cat! T:Where’s the ant! S:在帽子里 T:Very good!Ant ant in a hat S: Ant ant in a hat T:Follow me ! Ant ant in a hat! Apple apple in a cat! S: Ant ant in a hat! Apple apple in a cat! 教师引导幼儿读句子 T:Children do you want to play? S:Yes ! T:OK!Listen to me . When I say touch the cat ,you must touch it!Understand?

严监生公开课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白话文用词的古今异义; 2、角色朗读,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爱财如命的形象; 3、读写结合,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并能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揣摸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以达到对人物性格的了解。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读过的书,学过的课文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请看老师板题:严监生。(生齐读课题,纠正读音“监”应读四声) 监生是人名吗(请同学们翻开书p133页,出示注释) 2、通过课题下的蓝色方框了解到哪些信息 (了解《儒林外史》和吴敬梓,知道严监生很有钱) 3、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大家看大屏幕。(幻灯片: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到:“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请生用一个成语概括你现在知道的严监生。(板书:家财万贯) 4、这个家财万贯的人在临死前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揭题。《临死前的严监生》(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同学们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3.检查读书效果。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严监(jiàn)诸亲六眷(juàn)两茎(jīng) 4.自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范读,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听同学们读得如此投入,你能找出文段中最能表现严监生这个人物性格的句子吗(学生说完,画好)下面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

过秦论优秀公开课教案

过秦论优秀公开课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读语言,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从诵读中体会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感受政论文磅礴的气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人深邃的思想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气盛的原因,感受文章的气盛 教学难点: 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温顾 二、品读文本 师:过秦论中论是议论文,可以有叙有议,可以发表观点 过:指责推究……的过失 秦的过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齐读课文1、2段,读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生:有气势或气势酣畅、磅礴 师:很好,换句话说也就是文章气盛请找出你认为气盛的句子来,并思考为什么气盛呢可从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和效果来回答

生: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你读一读,读出气势来)(四个动宾短语组成排比句,说明秦孝公有兼并天下的野心,增强气势) 师:文中多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请同学们试着找一找 生: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找得很好,你读一读)(用四个动词写出秦国领土扩张,国力日趋强盛的气势) 生: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之伦制其兵 (有同学说这几句人名太多,读起来很拗口,虽然有铺叙但似乎气势不够酣畅嘛!)(这些人物距离今天时代久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当时他们都是杰出人物,是战国星空中璀璨耀眼的明星,他们的名字在当时都如雷贯耳,铺陈排列在一起显得更有声势,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这种排比铺陈手法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我们一起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四个动词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气势,这情景和唐朝诗人谁的诗句很接近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你把这几句再读一读,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你来读一读)(突出了陈涉之弱,反衬消灭秦国之轻而易举,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一泻千里和迅速,显得有气势) 师:秦孝公一统天下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和秦开疆拓土的“南取”、“西举”、“东割”、“北收”的排比铺陈述让我们感受到秦国国力上升时的气势如虹;“为之

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

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我不想生气》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每个人都会生气。 2.了解生气会给人带来不良影响,学习并尝试较好地调节自己生气的情绪。 活动准备: 运用“我不想生气”绘本的PPT,安静、愉快的音乐各一。 活动过程: (一)小兔生气了 1.观察封面图片:这只兔子看起来心情怎么样? 你从哪里感觉到它很生气? 2.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生气成什么样子了——(1)看图片1-3:你看出来小兔子怎么样了,谁来表演一下小兔子生气时的样子。 (2)我们来听听小兔子是怎么说的。(幼儿边看PPT,听教师讲述画面内容) 3.小结真的,从别人的表情、动作可以感觉到一个人的心情,看来小兔子真的好生气呢。 4.猜测小兔子会因为什么事情这样生气呢? 5.看看,小兔到底为了什么事情生气呀!(幼儿看PPT,听教师讲述画面内容) 6.小结被人嘲笑、错怪,有人故易来捣乱,是会很生气呢。 (二)我也会生气 1.你也有这样生气的时候吗?你遇到什么事情会特别生气呢,请你把它记录在小纸片上。 2.告诉大家你会为什么事生气? 3.老师这里有个生气的大火球,让我们把让人生气的这些事装到球里去吧。 (三)我不想生气 1.你感觉人生气了,心里装了个大火球舒服吗?生气对人有些什么影响呢? 2.一直生气可不好,可不能让生气的大火球伤到我们自己,那生气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自己不生气呢? 3.看看小兔子有些什么好办法吧:阅读故事图片6~7 (1)幼儿边看PPT,边听教师讲述画面内容 (2)呼——吸——,请幼儿学着做安安静静地独自呆着,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去和关心你的人说说你这么生气到底是为什么。 (3)你知道了什么新的方法?让我们随着小兔子一起来试一试: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 大班社会课件教案《我的本领》

社会活动——我的本领 (本教案有配套视频,教学PPT) 活动目标: 1、懂得学习本领需要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成功。(重点目标) 2、能大方自信的说出自己的外貌特点,展示自己的本领,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在学习本领时周围人对自己的关爱和鼓励,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每位幼儿的本领,并请幼儿准备才艺展示。 物质准备:视频、音乐、摄像设备等。 活动过程: 一、采用游戏激趣法,引导幼儿说出漫画人物的外形特点及他们的本领。 二、采用交流展示法和赞赏激励法,引导幼儿大方、自信的说出自己的外貌特征、展示自己的本领,感受自己很棒,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1)采用小游戏“快乐大搜索”,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外貌特征。 (2)鼓励幼儿自信的说出自己的本领。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本领。 三、采用观察分析法和设疑提问法,通过观看《鹰爸爸和小鹰》的动画视频,引导幼儿懂得学习本领需要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成功,同时也离不开周围人对自己的帮助、支持和鼓励。 1、分三段播放动画视频。 第一段重点提问:小鹰为什么要学飞?它学会飞了吗?为什么? 第二段重点提问:鹰爸爸对小鹰做了什么?为什么要把小鹰推下去? 爸爸把小鹰推下去,发生了什么事? 第三段重点提问:这次小鹰为什么会飞了? 这次小鹰为什么能勇敢的跳下去? 2、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学习本领时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得到过谁的帮助和鼓励。

四、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感谢之情。 1、观看录像,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妈妈在学本领中对自己的期望。 2、鼓励幼儿充满自信、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并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感谢之情,鼓励幼儿学好本领,树立自信!

【优质课教学设计】临死前的严监生_语文_小学(教学实录试讲稿)

【教学设计】_临死前的严监生_语文_小学_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生字词,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 通过品读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揣摩严监生内心活动,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并人人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最精彩的描写的内容。 3.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的方法。 4. 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品读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神态动作的句子,揣摩其心理,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节描写的方法 一、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出自古典名著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他的名字叫——严监生。(板书:严监生) 谁来读读。 生:严监生。 师:知道“监生”的意思吗?。 生(读注释):监生是指明清两个朝代的时候,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人。 师:对,监生是读书人的一种称号,严监生,何许人也。 出示: 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 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节选自《儒林外史》 师:读。什么感受? 师:严监生的确有钱。一两银子,相当于500 元人民币。所以他的资产我们班所有学生家加起来也 没有他多,我们设想一下,一般情况下,这样腰缠万贯的富翁人在临死前会怎么做? 预设:(我想临死前想着要花很多的钱来办自己的葬礼。他一定忙着分遗产,好让家人过得幸福。他要把钱跟着自己,给自己陪葬。也许他想死,把这笔钱捐出去。) 师:严监生临死前究竟是怎样的情形呢?走进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起读课题(板书:临死 前的严监生)。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教学设计 (1)

《过秦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其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 2、加强诵读,体会本文铺陈渲染,气势酣畅的语言特点。 3、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 4、讨论秦王朝兴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本文观点的得出与叙述秦王朝兴衰之间的联系,体会行文安排之精巧。 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质疑、探究、总结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弱肉强食”似乎是自然界的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一群疲惫的农民轻而易举地就摧毁了一个强大的王朝,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作者贾谊又是如何向我们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呢?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探讨。 二、问题引导,自主合作 问题1:金圣叹评点《过秦论》说:“通篇只得二句文字:一句只是以秦如此之强,一句只是以陈涉如此之微。”那么,秦之“强”和陈涉之“微”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请找出来,读一读并分析。 秦强:从秦的兴起到鼎盛 陈涉之微:从出身到起义的装备 (学生边读边分析,教师边引导边形成板书,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行文的气势) 板书设计: 过秦论 贾谊 易 陈涉秦朝(守) 仁义不施 九国秦国(攻) 难 分析总结: 同学们在诵读分析的过程中不仅了解到了秦由盛而衰的过程,同时也体会到了本文行文的气势,正如近人吴闿生所说:

出示评价: 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 ---------吴闿生 孙月峰对此也有类似的评价: 《过秦论》中间险字奇句,亦尽杂见错出,乃却以粗卤矫健之气行之。读者但见其飞砂走石,横溢不可遏,然而精巧实理俱在内。 (《评注昭明文选》引孙月峰语)问题2:但不同的是孙月峰还注意到了本文的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精巧实理俱在内”。《过秦论》讲了什么样的“理”?行文上又是如何体现“精巧”的呢?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教师引导总结) 总结: 本文的“理”,也就是作者的观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极言秦之强,极言陈涉之弱,而结局却是弱者胜强者亡,不由让人思考个中原因:主客观形势不同,统治者所采取的策略也理当不同,而所有策略则当以民心向背为标准,秦夺天下,依靠武力,导致矛盾尖锐;秦统一天下,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法奴役百姓,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也在几方力量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问题3:西汉时期的贾谊为什么要写关于秦的文章?《过秦论》对我们有那些启发? (1)教师适时出示相关背景,学生谈自己看法。 明确:借古讽今,借秦之过,猛敲警钟,劝诫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2)小组交流,梳理思路,选代表谈启发。 三、课堂小结: 一个强大的王朝已然离我们远去,但留给我们的思考远不止大家谈到的这么多。若干年后的北宋的苏洵又重谈这段历史,站在六国的角度写了一篇《六国论》。 四、作业布置: 阅读《六国论》,思考: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的历史,二人选择的角度为何不同?教学反思: 本课是《过秦论》的第三课时,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着重对文章的内容及写法进行分析和把握。 本节课学生表现积极活跃,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问题设置较恰当,教师引导基本到位,但依然存在诸多的不足: 1、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深感语言贫乏。教师应在教学中多加强教学语言的训练,以便在课堂上能更精准到位的指导学生。 2、结尾拓展部分,谈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的现实意义时,学生联系了许多旧的知识,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良好契机。只是学生的回答在语言组织上也有不少的欠缺,教师在这方面的指导不是太到位。

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教案导语:公开课,作为一种教研形式,具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它应具有原生态、研究性和鲜明的个性,公开课以有原则、讲方法的教学评论作引导,可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坚实的台阶。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教案设计思路 纸,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是幼儿所熟悉和喜欢的,但幼儿对纸的认识仅仅是一些感性经验,对纸的变法、玩法还不是很深入,扁扁的纸片如何站立起来?纸片变形后会组合成漂亮的模型…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这节教育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能充分探索、尝试、感知的空间,目的是让幼儿在玩纸的过程中,体会到使纸站立的方法是很多的,以激发幼儿探索纸的欲望。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折、粘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思维敏捷力。 2、让幼儿自主探索使纸站立的方法,激发其对纸探索的欲望。 3、培养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幻灯片、剪刀每人一把、双面胶每组两卷、纸篓五个、展台一个、城堡模型一个、手工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幻灯片出示) 1、师:来,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 小纸片生来扁扁的,非常孤独它好想像小鸡一样站起来,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 2、故事后提问:小朋友小纸片想干什么呀!(站起来) (评析:利用幻灯片中的形象画面,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 二、幼儿讨论 1、师:小朋友想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它站起来? 2、幼儿自由讨论 3、师:小朋友有那么多好办法,下面大家试一下。看谁的办法最多。 三、幼儿自主探索活动 1、幼儿第一次探索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分享探索成果。 2、幼儿第二次探索 (1)再次投放材料--剪刀和胶水 师:今天还请来了两位好朋友给大家帮忙,剪刀和胶水,

《刷子李》公开课优秀教案

课题:《23.刷子李》 执教时间:20XX年5月22日上午第三节执教教师:吴才智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刷浆、屁股、师傅、包袱、透亮、清爽、衔接、露馅、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2、领悟并学习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 3、了解故事的一波三折和曹小三内心世界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几位作家笔下的人物形像:有徐光耀先生笔下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小嘎子);有吴敬梓笔下爱财胜过生命的(严监生);有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今天我们再走进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里面去了解一位奇人:刷子李(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冯骥才:中国当代作家,著有《珍珠鸟》、《俗世奇人》……等。 3.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二.读导读,明要求: 1.学生读导读; 2.师生交流,明确学习目标: (1)“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方面? (2)作者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3)找出描写精彩的句子读一读。 三.初读课文: 1.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学生字新词。 (3)想想“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方面? 2.出示新词,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3.师生交流:在课文中,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刷子李刷墙的技艺十分高超呢?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规矩,动作,效果 四.细读课文,体会“刷子李”技艺高超: 1.让学生从课文中画出:“刷子李”有哪些规矩?(a、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只要有一个白点,白刷不要钱。b、一天只刷一间屋子。c 、每刷完一面墙,必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2.学生反馈: 3.出示反馈,师生交流: 有这样规矩的粉刷匠你在生活中看到过吗?你们见过的粉刷匠是什么样的?(穿着一身白渍的脏的工作服,不会自己给自己提质量要求,时间就是金钱,想办法用最少的时间干最多的活)从这些规矩里,你能看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吗?像这样没有直接写人物的动作同样表现人物特点的,叫作“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 4.接下来,我们再来找一找描写“刷子李”刷墙动作的句子。(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中有真谛,章法反学成就你 ——议论文开篇章法之“简要原则”训练 【教学设计说明】: 议论文是最能体现一个人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的一种写作文体,是高考作文的主要考查形式,也是高中生尤其是高二、高三学生应该把握的一种写作文体。但是要写好议论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等学生进入高三后才进行专题训练,只能收效甚微。议论文写作的教学与训练应该有系列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如果在进入高二时就开始认真练习,并且回归教材,从熟悉的教材中找到值得思索、效仿、借鉴的经典范文,就能多角度、全方位深入地学写议论文,一定能让同学们的议论文写作变得更轻松、更有成效。为此,金牛区杨小川守正语文名师工作室在四川省特级教师杨小川的带领下开展了“回归教材,学写议论文”系列科研活动,这一系列活动又有若干子系列活动,其中一个子系列是“例说文言诗文的读写结合”,它选取教材必修三中的3篇文言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切入点,教会同学们从课文中去正向或反向借鉴写作方法与技能,也提醒老师们不要等到高三才来抓作文训练,回归教材,钻研教材,教思结合才能不断提升。而本课则属于这一子系列的研究实践课。 对于《过秦论》中的写作方法,我们并不主张直接效仿,而应反向学习,因为同学们需要训练的不是议论性散文,而是“任务驱动型”议论文。需要我们思考的主要有两方面:一,《过秦论》的结构是前4段记叙秦国兴亡史,第5段才议论并提出中心论点,这种结构安排有它强大而独特的气势与说服力度,但是否适合我们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二,在第5段中,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同样独特,可这种方式又是否适合我们效仿呢?带着这两方面的思考,以第二个问题为重点分析对象,主张通过反向学习第5段的方法来把握好议论文开篇章法的“简要原则”。 【学情分析】: 进入高二,同学们就结束了多年的记叙文写作训练,开始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初学议论文写作,很多同学都觉得陌生、茫然、无所适从,在结构、内容、思想等各方面都需要有序地进行训练。在全方位训练时,写作章法训练很重要,就开篇部分而言,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下笔,一定要把握好开篇应“简明扼要”的原则。而这堂课就是针对议论文开篇部分而设计的,具体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 大班数学课件教案《智力闯关》

让数学学习快乐而有意义 (本教案有配套视频,教学PPT)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淄博市临淄区梧台镇成才幼儿园的刘莹莹。今天我执教的课题是大班数学活动主题四、教学活动三——《智力闯关》。 一、设计意图: 本着“活用教材”,我把9以内的加减与集合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套圈、摆圈、站圈等智力闯关,引导幼儿运用9以内的加减去总结发现集合的有关规律,解决闯关中的实际问题,让孩子自主地去发现、探索,去学习、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圈里圈外的标记图,学习正确判断物体在圈里圈外的空间位置并计数。 2、会按数卡和标记图,运用9以内的加减,在圈里圈外正确地摆放物体数量,初步学习逆向思维方式。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验合作活动的乐趣。 其中,目标的1、2是活动的重点。在两圈相交处正确摆放物体的数量是活动的难点。 三、活动流程: 整个活动流程由认识标记图——套圈——摆圈——站圈四部分组成。 1、认识标记图:出示圈里圈外标记图,上面的图表示东西在圆圈里面,下面的图表示东西在圆圈外面。 2、套圈:套圈并用数字计数。引入两圈相交即交集的概念及标记方法。 3、摆圈:按照标记图的要求,自主动手操作。 4、站圈:5名幼儿一组,按照标记图的要求,小组合作,站到相应的圈里。 活动延伸: 1、丰富操作材料层次性,放入区角,鼓励孩子继续探索。

2、正确书写数字9 四、活动特点: 设计活动时,我重点思考一个“活”字。 1、“活”在自主。 认识标记时,引导孩子去观察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套圈时,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计数,有的数一数,有的是算一算,摆圈时,按照标记图去摆雪花片,面对红圈摆8个,黄圈摆1个的要求,通过一系列操作和加减算式,发现规律:两圈雪花片的总数与实际数量的差正是两圈相交处雪花片的数量。站圈,孩子们迁移摆圈的经验,协商合作,共同闯关。整个活动,孩子们自主地去发现、探索,去学习、建构数学知识。 2、“活”在运用。 9的加减在这里不是机械的重复“数字的形成、组成,而是用来解决问题。“谁不用数就知道圈外有几个雪花片?”启发孩子用9的减法快速解决问题,摆圈时,教师及时出示算式,“看看这些算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孩子从中去发现规律;站圈则运用规律,解决难点——两圈相交处站几人,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如此以来,使数学知识与问题发生联系,激发孩子动脑,使数学真正成为思维的“体操”,让孩子们越学越有利于逻辑思维的发展,越学越聪明,这才是数学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期待着孩子们在“活”起来的数学活动中,快乐而有意义地学习数学,享受数学!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接触过人物描写手法中的动作神态描写,这篇课文的趣味性更能激起他学习的兴趣。 但作为第一次接触白话文,有些词语学生比较难理解。而作者在短短三百余字中运用到人物特写、留有悬念、贴近现实的写法,学生受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的限制,不容易理解。 设计理念 本文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例文,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虽然区区三百多字,但语言精炼传神,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个守财奴、吝啬鬼的形象。 从教材的编排意图看,把《临死前的严监生》放在“人物描写一组”中,是让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不在分析故事情节上,而在指导学生朗读上和着眼于语言形式的探究,引导学生抓住动作描写,感悟人物形象,进而体会“讽刺”的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识“侄”、“痰”两个生字,会写“监”、“侄”、“郎”三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穿梭、郎中”等词语,理解白话文用词的古今异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知道严监生 1、古人云,观其言,察其行而知其人。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描述,迅速抢答是名著中的哪个人物。 手持金箍棒,捉妖降魔,七十二变。(孙悟空) 能言善变,以机智和高超的语言魅力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晏子) 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手持鹅毛扇。(诸葛亮) 武艺超群,酒量过人,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武松) (设计意图:猜人物,感知人物的鲜明个性,目的是自然引入新课的学习。) 2、这些人物大家一猜即中,说明这些人物描写得极其成功,具有鲜明的个性,所以他们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将来认识一位同样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叫严监生。 3、板书课题,强调“监”的读音及写法,与“临”的区别。介绍“监生”的意思。

过秦论优秀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读语言,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从诵读中体会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感受政论文磅礴的气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人深邃的思想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气盛的原因,感受文章的气盛 教学难点: 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温顾 二、品读文本 师:过秦论中论是?议论文,可以有叙有议,可以发表观点 过:指责推究……的过失 秦的过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齐读课文1、2段,读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生:有气势或气势酣畅、磅礴 师:很好,换句话说也就是文章气盛请找出你认为气盛的句子来,并思考为什么气盛呢?可从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和效果来回答 生: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你读一读,读出气势来)(四个动宾短语组成排比句,说明秦孝公有兼并天下的野心,增强气势) 师:文中多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请同学们试着找一找 生: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找得很好,你读一读)(用四个动词写出秦国领土扩张,国力日趋强盛的气势) 生: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之伦制其兵 (有同学说这几句人名太多,读起来很拗口,虽然有铺叙但似乎气势不够酣畅嘛!)(这些人物距离今天时代久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当时他们都是杰出人物,是战国星空中璀璨耀眼的明星,他们的名字在当时都如雷贯耳,铺陈排列在一起显得更有声势,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这种排比铺陈手法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我们一起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四个动词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气势,这情景和唐朝诗人谁的诗句很接近?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你把这几句再读一读,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你来读一读)(突出了陈涉之弱,反衬消灭秦国之轻而易举,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一泻千里和迅速,显得有气势) 师:秦孝公一统天下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和秦开疆拓土的“南取”、“西举”、“东割”、“北收”的排比铺陈述让我们感受到秦国国力上升时的气势如虹;“为之谋”、“通其意”、“制其兵”让我们感受到九国运筹帷幄调动兵马时的磅礴气势;四个动词渲染出始皇的凌厉之气;陈涉“非尊于”、“非铦于”、“非抗于”、“非及向时”让我们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迅速这些层层铺排的语句节奏与秦勃兴速亡的节奏协调相应,全文句式又长短相间,读来铿锵有致,朗朗上口,富有气势和节奏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