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颅脑损伤练习题(有答案)

颅脑损伤练习题(有答案)

颅脑损伤练习题(有答案)
颅脑损伤练习题(有答案)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颅内压增高

答案: 正常成人颅内压力为0.7~2KPa,儿童0.5~1KPa。当某种原因使颅内容物体积增加,颅内压力持续在2KPa以上,就会发生相应的综合征,称为颅内压增高。

2、脑疝

答案: 颅内病变引起颅内压力高压,使一部分脑组织发生移位,被挤压到压力较低的解剖间隙部位中去,即脑疝。

3、小脑幕裂孔疝

答案: 又称颞叶钩回疝,当一侧幕上压力持续增高时,该侧颞叶的脑组织(钩回、海马回)疝入小脑幕裂孔下方,可压迫中脑和牵扯同侧动眼神经。

4、枕骨大孔疝

答案: 又称小脑扁桃体疝,为枕骨大也后缘的小脑扁桃体,在颅内压增高时被挤入枕骨大也,压迫延脑的生命中枢。

6、库欣反应

答案: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这种变化称为柯兴反应。

二、单选1.头皮损伤中最严重的是E

A.裂伤

B.挫伤

C.头皮下血肿

D.骨膜下血肿

E.撕脱伤

2.脑损伤病人出现中间清醒期提示有C

A.脑挫裂伤

B.脑震荡

C.硬脑膜外血肿

D.颅底骨折

E.脑内血肿

3.脑水肿进行脱水治疗,常用的药物是C

A.呋塞米(速尿)

B.地塞米松

C.20%甘露醇

D.氢化可的松

E.50%葡萄糖液

4.男性,30岁。因汽车撞伤头部发生颅前窝骨折。其护理错误的是B

A.床头抬高150~20。

B.抗生素溶液冲洗鼻腔

C.禁忌堵塞鼻腔

D.禁止腰椎穿刺

E.枕部垫无菌巾

5.男性,35岁。因头部受伤昏迷10min,清醒后在转送途中又昏迷,估计颅内血肿的位置在B

A.帽状腱膜下

B.硬脑膜外

C.硬脑膜下

D.脑实质内

E.蛛网膜下腔

6~7共用备选答案

A.一侧瞳孑L缩小,对光反应迟钝

B.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C.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消失

D.双侧瞳孔大小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应迟钝

E.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

6.脑干损伤的瞳孔变化是D

7.发生小脑幕切迹疝的瞳孔变化特点B

8、有一名颅内压增高病人,病情有加剧表现,处理的关键措施是【A】

A、头颅CT,明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

B、安静卧床,头高30度

C、保持便通

D、20%甘露醇250ml,一日二次,静点

E、限制水,盐入量

9、颅内压增高病人昏迷,治疗呼吸道梗阻最有效措施是【D】

A、通过鼻腔口腔导管吸痰

B、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C、环甲膜穿刺

D、气管切开

E、用开口器侧卧位引流

10、诊断颅内占位病变,无痛、安全、准确的方法是【A】

A、头颅CT

B、头颅X线平片

C、脑电图

D、脑血管造影

E、气脑造影

11、颅内压增高的容积代偿(即空间代偿)主要依靠【C】

A、脑组织的压缩

B、颅腔的扩大

C、脑脊液被排出颅外

D、血压的下降

E、脑血流量减少12、颅内压增高“三主症”包括【D】

A、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B、头痛,呕吐,偏瘫

C、头痛,抽搐,意识障碍

D、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E、头痛,呕吐,血压增高

13、降低颅内压增高的最有效易行的方法是【D】

A、腰穿大量引流脑脊液

B、施行人工冬眠物理降温

C、进行控制性过度换气

D、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

E、将病员置于高压氧仓内

14、下列哪些不是颅内压增高者的呕吐特点C

A、常为喷射状

B、多在头痛剧烈时出现

C、常与饮食有关

D、常为严重颅内高压唯一早期症状

E、幕下肿瘤者发生率较高

15、形成脑疝的根本条件是下列哪一条:E

A、颅内压增高

B、腰穿放液过快过多

C、过量快速输入盐水

D、高位保留灌肠

E、颅腔内各分腔压力失去均衡

16、脑疝致命的主要原因是:C

A、大脑皮层运动区广泛受压

B、颅内血管广泛受压

C、脑干受压

D、小脑受压

E、脑脊液循环严重障碍

17、枕骨大孔疝,下列哪一项不是常见症状:E

A、意识障碍

B、呼吸突然停止

C、头痛剧烈,呕吐频繁

D、颈项强直

E、早期出现一侧瞳孔散大

18、所谓颅内高压危象是指:C

A、深昏迷

B、脑水肿

C、脑疝

D、呼吸心跳骤停

E、以上都不是

19、诊断颅盖骨折通常依据是【A】

A、头颅X线摄片

B、头皮伤痕

C、局部触诊闻及骨擦音

D、剧烈头痛伴呕吐

E、对侧肢体偏瘫

20、诊断颅底骨折最确切的依据是【E】

A、头面部受暴力史

B、眼睑青紫

C、X线片示额骨线形骨折

D、鼻出血

E、脑脊液鼻漏

21、外伤性颅内血肿形成后,其严重性在于【D】

A、由对冲性脑损伤所致广泛的额颞部受累

B、血肿位于白质深部

C、脑膜中动脉受损,出血速度快

D、引起颅内压增高而导致脑疝

E、伴发脑水肿程度

22、颅前窝骨折最易损伤的颅神经是【A】A、嗅神经B、面神经C、三叉神经D、外展神经E、滑车神经

23、颅中窝骨折最易损伤的颅神经是【E】

A、嗅神经

B、外展神经

C、动眼神经

D、迷走神经

E、面神经

24、关于头皮裂伤,错误的是【A】

A、钝性撞击不会发生裂伤

B、急救时应立即包扎止血

C、24小时的裂伤清创后可一期缝合

D、清创后,采用分层缝合为好

E、头皮缺损应予修补

25、有一名病人,脑损伤后6小时,意识清,头痛,下列哪项处理原则不可取【A】

A、意识清,故回家观察

B、观察意识,瞳孔,生命征等变化

C、作头颅CT检查

D、对症处置

E、向家属交待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可能

26、有一病人,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鼻漏,其错误的治疗方法是【A】

A、肾上腺素纱布填塞鼻腔

B、抗生素治疗

C、安静卧床

D、防止便秘及上呼吸道感染

E、禁止腰穿

三、填空

1、冬眠低温疗法的目的

是,,

2、冬眠低温疗法时降温速度以每小时降为宜,体温降至肛温较为理想。

3、颅腔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血液和脑脊液,三者的体积与颅腔容积相适应并使颅内保持一定的压力,通常以人体侧卧位腰椎穿刺时测得的脑脊液的压力来表示。成人正常颅内压为70 ~ 200 mm H2O (0.7 ~ 2.0 kPa),儿童正常颅内压为:50 ~ 100 mm H2O (0.49 ~ 0.98 kPa)。

4、颅内亚增高病因: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积水、脑水肿、大片的凹陷性骨折、脑循环血容量异常、先天性畸形。

5、“三主征”即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以早晨和晚间较重,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

6、颅内压增高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为:血压增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慢(二慢一高),这种典型的生命体征改变称库欣(Cushing)反应。

7、颅内压增高病人体位为平卧位,床头抬高15°~30°,有利于脑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8、意识反应了大脑皮层和脑干的功能状态;目前通用的是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定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以三者积分来表示意识障碍轻重,最高15分,表示意识清醒,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3分。

9、根据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分为: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

10、根据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及出现症状的时间,分为:急性血肿:在3天内出现症状;亚急性血肿:在3天至3周内出现症状;慢性型血肿:在3周以上才出现症状。

11、伤后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侧肢体瘫痪伴意识障碍,提示脑受压或脑疝。

伤侧瞳孔先缩小后散大,伴对侧肢体运动障碍,提示伤侧颅内血肿。

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提示脑干损伤或临终表现。

四、简答

1、简述脑脊液外漏的护理重点和具体措施。

护理的重点是防止因脑脊液的逆行导致颅内感染。具体措施有:

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将头部抬高15°~ 20°, 促进漏口封闭。

保持外耳道、鼻腔、口腔清洁,每天2 ~ 3次清洁消毒。

严禁阻塞鼻腔和耳道;禁止耳、鼻滴药、冲洗;严禁经鼻腔吸氧、吸痰和留置胃管。

避免用力打喷嚏、擤鼻涕、咳嗽、用力排便,以防止脑脊液逆流。

观察和记录脑脊液出量。

2、脑震荡的临床表现。

脑震荡为一过性脑功能障碍,无明显器质性脑组织损害。伤后立即出现暂短的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30分钟。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冷汗、血压下降、脉搏缓慢、呼吸减弱、肌张力减低、各种生理反射迟钝,清醒后大多对受伤经过不能回忆,称逆行性遗忘。常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脑脊液无改变,头部CT无阳性发现。

3、简述颅内压增高病人的病情观察要点?

观察病人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和肢体活动的变化。(1)意识:意识反应了大脑皮层和脑干的功能状态;评估意识障碍的程度、持续时间和演变过程,是分析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2)瞳孔:对比双侧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应。(3)生命体征:脉搏的频率、节律及强度;血压、脉压差;呼吸的频率、幅度和类型等。

(4)肢体功能:是否存在病变对侧肢体肌力的减弱和麻痹;是否存在双侧肢体自主活动的消失;有无阳性病理征等。

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一)

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一) 【关键词】颅脑损伤;观察;护理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约占全身损伤的15%~20%,仅次于四肢损伤,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复合存在,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居首位。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复杂多变,具有发病率高、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严密观察及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护士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观察病情要认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报告,以期保全患者生命,争取最佳康复。现将我们近年来收治的20例颅脑伤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例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单纯颅脑损伤12例,脑挫伤并颅内血肿8例,手术9例,非手术11例,治愈14例,好转4例,死亡2例。 2病情观察 颅脑损伤的病情特点是多变、易变、突变、难以预测,即使已经手术多天的伤员仍可在手术后出现突然变化,因此有效、及时的病情动态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颅脑损伤病情观察为72小时,以后根据病情和医嘱继续观察。 2.1动态的病情观察 颅脑损伤引起的血肿、脑挫裂伤或脑组织肿胀引起颅腔容积与颅内容物体积之间的平衡失调,超过生理调节功能的限度时出现颅内压增高,当颅压>1.76kPa时,病人可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收缩压升高),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这些先兆症状时要警惕脑疝的发生,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措施。 2.2意识观察 意识改变是颅脑损伤病员最常见的体征之一,根据意识动态观察可判断伤情的转归。意识障碍的类型在临床上可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深昏迷。可以通过对话、呼唤姓名、定时及定向力测定来判断,对昏迷病人通过疼痛刺激后观察其有无呻吟、皱眉、肢体运动及各种反射的出现。清醒后病员意识又出现嗜睡-浅昏迷-昏迷提示颅内有血肿形成,需立即手术治疗。脑干损伤病员处于昏迷状态,渐渐出现咳嗽、吞咽等生理反射,肢体出现运动,病理征消失这些征象说明病情在好转。相反原来清醒的转为嗜睡,对周围反应迟钝,躁动的转为安静、昏睡,并出现病理征,则提示病情在恶化。 2.3瞳孔的观察 损伤当时的双侧瞳孔散大,多见于头部受打击后最初1~2分钟内。这是外伤引起的暂时性脑干机能紊乱所致。伤后出现的进行性单侧扩瞳,这是颅内血肿的有力体征,是由小脑幕切迹疝引起同侧的动眼神经牵拉所造成的。伤后立即出现的单侧扩瞳,这是动眼神经的直接损伤引起,同时同侧上睑下垂,但病员神志是清醒的。中脑损伤常有瞳孔及眼球改变,瞳孔时大时小,或两侧交替变化,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眼球运动障碍。桥脑损伤时有双侧针尖样瞳孔。如两侧瞳孔迟发性的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前视、深昏迷则表示脑干已失去机能,是濒临死亡的征象〔1〕。 2.4肢体运动的观察 一侧肢体(上肢或下肢)的瘫痪是对侧大脑半球额叶损害的结果。如损害靠近矢状窦时,则下肢瘫痪明显。如损害靠近大脑外侧裂时,则上肢瘫痪比较明显。大脑半球额叶损伤,挫裂伤范围比较广泛时可引起对侧上下肢瘫痪。损害发生在一侧大脑半球深部近内囊处,除了有对侧的偏瘫外还有同向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当大脑皮层受到刺激后可出现一侧肢体或两侧肢体的抽搐。 2.5生命体征的观察 病人伤后可出现持续的生命体征紊乱。监测时,为避免病人躁动影响准确性,应先测呼吸,

颅脑损伤康复诊疗常规(新)(DOC)

头部内伤(颅脑损伤)中医康复诊疗常规 、诊断要点 (一)病史 1?受伤时间、原因、头部外力作用的情况。 2?伤后意识障碍变化情况。 3.伤后作过何种处理。 4?伤前健康情况,主要了解心血管、肾与肝脏重要疾患等。 (二)体格检查 1意识障碍的程度和变化是判断伤情的重要方面。 2头部检查,注意头皮损伤,耳鼻出血及渗液情况。 .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要作重点检查,以了解颅内压增高,延髓功能状态以及有无休克等。 4瞳孔应注意对比双侧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应情况。 5?运动与反射检查。 (三)辅助检查 1. 颅骨X 线平片只要病情允许应作常规检查,照正、侧位片或特殊位。开放伤更有必要,以便了解颅骨骨折部位、类型及颅内异物等情况。 2. 腰椎穿刺以了解脑脊液压力和成份改变,但对已有脑疝表现或疑有颅后凹血肿者应视为禁忌。 3. 脑血管造影对颅内血肿诊断准确率较高,是一项可靠的诊断方法。 4?电子计算机断层(CT)和磁共振(MRI)检查对颅脑损伤诊断,是目前先进的检查技术。 5. 脑电图可作为监测、了解脑的恢复情况的参数 6. 脑诱发电位可分别反映脑干、皮质下和皮质等不同部位的功能情况, 对确定受损部位、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等有帮助。 (四)、损伤程度分类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被广泛地应由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判断上, 并且也被应用于其他原因所致的意识障碍患者(参阅表8-2)。根据昏迷时间长短,可将颅脑损伤分为四型: 轻型:总分13?15分,伤后昏迷20min以内。 中型:总分9?12分伤后昏迷20min?6h。 重型:总分6?8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持续6h以上。特重型:总分3?5 分。 (五)中医证候分期分型 1.急性期(6 周以内)多从瘀血阻滞、脑脉痹阻来论治,症状表现:肢体无力,头痛,头晕,记忆减退,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舌暗红,上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涩,或沉细涩。 2.恢复期(急性期过后)多从以肝肾不足、气虚血瘀来论治,症状表现:手足拘挛,活动不利,头晕,记忆减退,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舌暗红,上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涩,或沉细涩。 、康复评定 颅脑损伤评定目的是对功能障碍的程度作出客观的评估, 为康复治疗方案、康复预后预测提供客观依据。除了神经系统方面内容以外, 重点意识障碍、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结局等的评定。 意识障碍的评定常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lasgow Coma Scale, GCS)( 表8-2) 来评定意识水平。认知功能的评定认知功能主要由注意、记忆、思维、推理、智力等构成。认知功能的评定常用Rancho Los Amigos(RLA) 认知功能水平分级。常用Brunnstrom 中枢神经糸统损伤后运动

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_。。

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1 总论 颅脑损伤在平时和战时均常见,仅次于四肢伤,平时主要因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等所致,战时则多因火器伤造成。多年来,尽管在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及相关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其病死率和致残率依然高居身体部位损伤之首[1]。急诊医护人员对病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可防止并发症,减少残障,提高抢救成功率。 2 急救护理 2.1 院前急救护理 2.1.1 院前急救准备随时做好急救物品准备,接到急救时问清地点和病人、性别、年龄、受伤原因、意识状态等,3 min组织相关人员出诊。并作好记录。 2.1.2 脱离危险环境抢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使伤员迅速安全地脱离危险环境,排除可以造成伤害的原因。 2.1.3 配合医生评估病情根据GCS评分及时判断病人的意识状态,检查瞳孔、呼吸、脉搏、血压。对有创口病人紧急包扎,一般

使用无菌纱布6层~12层,宽绷带加压包扎;出血较多病人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2.1.4 清理呼吸道和吸氧呕吐、呛咳病人,紧急进行呼吸道清理。发生误吸者,应即刻将病人侧卧,头偏向一侧,及时、反复地经鼻腔或口腔吸引反流的呕吐物。舌根后坠、鼾样呼吸者,先将头歪向一侧,若无好转,则用舌钳将舌头拉出;也可用双手食指托起病人的下颌角,向前向上方抬起,使下齿列置于上齿列前面,以缓解呼吸困难。泡沫样血性痰者,紧急吸除血性痰,若无缓解,可根据情况紧急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缓解呼吸困难。当确认呼吸道已畅通后,给予吸氧。当上述措施采取后仍不能减轻缺氧症状者,则给予辅助呼吸。呼吸暂停或呼吸浅慢或已停病人,行紧急辅助呼吸或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以确保呼吸道通畅。 2.1.5 对呼吸道梗阻部位的判断倾听呼吸气流声有助于判断呼吸道梗阻的部位。鼾声表示舌根后坠;高调的“呜啼”声是喉痉挛或喉部大的异物阻塞所致;痰鸣音提示气管有分泌物潴留;哮鸣音说明是支气管痉挛;呼吸道完全梗阻时仅有吸气动作,无气体进出呼吸道。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一)、观察病情: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多较危重,应严密观察,作详细记录,一般3-5日内,每1-2小时观察一次,严重者15-30分钟观察一次。 1、意识情况:意识变化可提示脑损伤的程度及病情演变的情况。 ①昏睡:病人处于睡眠状态,可唤醒,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深浅反射均存在。 ②昏迷:意识丧失,呼唤及刺激不能使其清醒,可分a、浅昏迷b、深昏迷 2、瞳孔变化:瞳孔变化是脑损伤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体征之一。对病情较重者每15 -30分钟观察一次,如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伴有意识障碍,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如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射消失, 伴深昏迷是病人临危的现象。 3、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定时测量并记录,如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先快后慢而有 力,呼吸先快后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增高,警惕有颅内血肿或脑疝形成早期,须立 即处理,若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变浅而不规则,是脑干功能衰竭的表现。 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若有体温升高,一般在38-39℃之间。若体温下降又 变增高尤其在受伤一周后持续高热,应考虑又伤口、颅内、肺部或泌尿系发生感染。 4、肢体活动: ①注意观察有无自主活动,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及程度。 ②伤后立即出现偏瘫,多为原发性脑损伤。 ③伤后一段时间出现一侧肢体瘫痪或原有的瘫痪加重,并伴意识障碍加重,多为继 发性脑损害所致,脑部病灶多在瘫痪肢体的对侧。 ④头痛、呕吐:a、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常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警惕发生 脑疝的可能。b意识障碍不太深者可因头痛而表现躁动不安,应注意防护,避免 发生坠床或损伤。 (二)、卧位: 1、休克或术后麻醉未清醒者应取平卧位。 2、重病脑损伤如无休克,应取头高卧位,将床头抬高15-30cm,以利静脉回流,减轻 脑水肿。 3、深昏迷者取侧卧或侧俯卧位,利于口腔分泌物排出和防止误咽,并定时翻身。 (三)、呼吸道护理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一)颅脑损伤康复治疗目的: 闭合性颅脑损伤随严重程度的不同可能有下面中的结局: ⒈死亡; ⒉植物状态:无意识,有心跳和呼吸、吸允、呵欠等局部运动反应; ⒊严重残疾:有意识,但认知、言语和躯体运动有严重残疾,24小时均需他人照料; ⒋中度残疾:有认知、行为、性格障碍,有轻偏瘫、共济失调、言语困难等残疾,但在日常生活、家庭与社会活动上尚能勉强独立的状态; ⒌恢复良好:能重新进入正常社交生活,并能恢复工作,但可有各种轻的后遗症; 治疗的目的旨在使重型脑损伤病人达到表中第4项结局;使轻中型病人力争达到表中第5项结局。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目标是多方面的。 但总的来说是要使其感觉运动功能、生活自理功能、认知功能、言语交流功能和社交生活技能恢复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 (二)颅脑损伤康复治疗原则: 在闭合性脑损伤康复中,运动和知觉障碍的治疗可参考脑血管以外的康复部分;情绪障碍易于用药物和心理治疗所控制。最有特征性的是认知障碍的治疗,应依据障碍程度的不同而应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 ⒈早期(Ⅱ、Ⅲ):对病人进行躯体感觉方面的刺激,提高其觉醒能力,使能认出环境中的人和物。 ⒉中期(Ⅳ、Ⅵ):集中在减少病人的失定向和言语错乱,进行记忆、注意、思维的训练,训练其组织(分类、排列顺序、补缺填空)和学习能力。 ⒊后期(Ⅶ、Ⅷ):增强患者在各种环境中的独立和适应,提高在中期训练中各种功能的技巧,并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颅脑损伤治疗方法:

⒈认知障碍:认知康复的方法可从两个角度来分类: (1)单维或多维法:但维法即单独地治疗认知障碍中的某一功能如知觉、记忆等。多维法是一种环境治疗,即治疗不仅针对某一种认知缺陷,而且将患者的性格、情绪、生活和社会等多维因素都考虑到康复计划之中,多维法现已成为较公认的方法。 (2)直接法和代偿法:直接法是直接治疗存在的功能缺陷从而提高或恢复其功能的方法;代偿法是通过其他完好部分的功能或外界的辅助来代偿有缺陷的功能的方法,对于重症患者,代偿法常比直接法有效。 1) 记忆的训练:每次训练,患者需要记住的内容要少,信息呈现的时间要长些;两种信息出现的间隔时间也要长些;在袭击出现和反应之间的间隔也应加大。对于信息量较大的内容可采用PQRST法 P(先预习要记住的内容); Q(向自己提出与内容有关的主要问题); R(为了回答问题而仔细阅读资料); S(反复陈述阅读过的资料); T(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来检验自己的记忆); 2)注意力训练: A猜测游戏; B删除作业; C时间感; 注:以上3点请咨询康复中心作业治疗师 3) 思维的训练:思维包括推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多种过程,而这些过程往往表现于人类对问题的解决中,因此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等于训练了上述大部分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 ⒉行为障碍 1)发作性失控:往往是聂叶内部损伤的结果,发作时脑电图有阵发性异常,是一种突然无诱因、无预谋、无计划的发作,直接作用于最靠近的人或物等。给予卡马西平0.1-0.3/次,一日2-4次,配合行为疗法中的暂停法。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特重型颅脑伤由于伤情特种、恶变极快,传统治疗的死亡率一直很高,是临床救治的09年收治特重型颅脑伤(GCSe3-5分)53例,并与前期(2000年6月-2003年12月)收治的69例特重型颅脑伤的救治结果进行对比,着重分析了影响雨后的因素,提出了一些新的救治经验。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3例,男36例,女17例;年龄(49 士19)岁(3-89岁)。伤因:车祸伤27例,跌伤14例,坠落伤4 例, 其他伤8例。着力部位:枕部26例,其他(额颞、顶等处)20例,不详7例。50例伤后24h内入院;3例分别于伤后31h、10d和17d 由外院转入。 1.2诊断及治疗难题。笔者2004年-2009均经临床检查及头颅拍片及CT扫描明确诊断。43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0例未手术。2004年以来,笔者在原救治措施的基础上,对有明显脑挫裂伤及硬膜下血肿

患者,除手术时采用大骨瓣减压术外,重点做了以下改进: (1)早期气管切开、控制或辅助呼吸。(2)重视早期脑保护,包括 ①亚低温脑保护;②药物脑保护,如:早期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地塞米松、硫酸镁、胞二磷胆碱和尼莫通等;③控制高血糖,在急性期应用无糖液,常规使用胰岛素(普通胰岛素8U,8h 一次)降血糖,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3)加强术后监护,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颅内压监护;除病情变化外,伤后或术后3d和7d常规复查头颅CT。(4)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5)重视营养支持。(6)改善微循环。 1.3统计学分析结果行x2检验。 2结果 2.1 48例发生脑疝,死亡31例(64.6% );无脑疝者5例,死亡1例(20% )。有脑疝者其死亡率明显升高。 2.2脑挫裂伤51例中,死亡32例(62.7% );无脑挫裂伤2 例,无1例死亡。 2.3 50例颅内血肿中,单纯硬膜外血肿2例,死亡1例;硬膜下血肿15例,死亡8例;脑内血肿10例,死亡6例;多发血肿23例,死亡15例。其余3例虽无颅内血肿,但均因弥漫性脑肿胀引起不可控制的颅内高压而死亡。 2.4血糖含量在伤后1周内血糖含量小于10mm1/L者18例, 死

颅脑外伤急救护理

颅脑外伤急救护理 1.伤情评估与准备:初步了解患者致伤原因、受伤时的情况、伤后时间及伤后表现,以便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抢救室和监护室内急救药品、器械和设备齐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随时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 2.体位:保持正确体位是护理的关键之一,应给予平卧位或头高15°~30°卧位,有利于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及呕吐物阻塞气道而影响呼吸功能。 3.呼吸道护理:呼吸道护理的重点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预防肺部感染,这是整个抢救过程自始至终应该把握的中心环节。应松解限制呼吸的衣物,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血块及异物,从口腔、鼻腔或气管插管处,深入气管内吸痰,吸痰动作要轻柔。给予低流量吸氧,减少脑组织耗氧量,必要时置入口咽通气管或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采用人工气囊辅助呼吸,躁动者给予约束双手。 4.止血: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尽快制止头部外出血,协助医师加压包扎,开放性颅脑损伤等可能有脑组织膨出,应以棉圈围于伤口周围,然后包扎。快速足量补液,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5.防止感染:防止颅内感染,应将患者平卧,患侧向下,让血液或脑脊液顺利流出来。切忌用布类或棉花堵塞外耳道或鼻腔,以免其逆流而继发颅内感染。禁止药液滴入、禁止腰穿,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 6.心肺复苏:若患者神志不清,大动脉搏动消失,又能排除患者胸骨及肋骨骨折时,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不要试图用拍击或摇晃的方法去唤醒昏迷的颅脑外伤患者。 7.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病情迅速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路,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剌,如周围静脉不易穿剌者,行深静脉穿剌,以保证液体和药物能迅速进入体内。在维持循环的前提下,利用脱水剂、利尿剂等降低颅内压。甘露醇应在

颅脑损伤护理查房

2015年ICU科第二季度业务/教学查房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时间:2015年5月28日16:00 地点:七楼多媒体会议室 主持人:方琼訇 参加人员:详见签名单 护士长:今天由我们ICU组织的全院第二季度护理查房,今天的查房主要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一次护理查房。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颅脑损伤都占全身部位损伤总数的20%,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骨折,而死亡率却远远高于四肢骨折。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有交通事故、建筑、工矿的工伤事故,运动损伤及自然灾害等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因难产或产钳引起的婴儿颅脑损伤亦偶见。在我们医院以急诊病人居多,在我们ICU外科病人中颅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一年中颅脑损伤的病人给我们医院带来的收入有一千多万,因此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共同学习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首选由责任护士进行下病情介绍。 ***:由我来做下病历简介:姓名:*** 性别:男年龄:26岁床号:8床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多发伤,开放性特重型颅脑损伤,脑干损伤,开放性脑挫裂伤(额叶,左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顶枕部,侧)、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额颞骨,左侧;颞骨,右侧),颅底骨折,头皮挫裂伤,休克代偿期;胸部损伤:双肺肺挫裂伤,多发性肋骨骨折?左肾挫裂伤,左颧弓骨折,左上颌骨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擦伤。 现病史:患者缘于入院前约2小时被小车撞到(具体不详),即致人事不省,呼之不应,头面部、口鼻腔、双外耳道等多处活动性出血,呼吸深快,四肢冰冷,无呕吐,无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等;伤后急呼我院"120",救护车送入我院,即予吸氧、吸痰、心电监护、持续导尿、伤口包扎、输液、气管插管等治疗,并

探析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体会

探析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SCCI)患者临床救治经验,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与方法。方法分析我科自2010年6月~2013年1月共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60例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状况。结果本组好转及治愈39例,植物生存3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20.3%。在好转及治愈39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5例,占38.4%,轻残12例,占30.8%,中残6例,占15.4%,重残6例,占15.4% 。结论本文阐述了抢救重型颅脑损伤各项重要措施,对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有重大意义。 标签:重型颅脑损伤;血肿;综合措施;临床救治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GCS3-8分颅脑损伤患者,该型损伤是外伤类疾病致死、致死率最高的病种,有文献报道,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在23.4%~44.7%[1-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医疗设施的完善,部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下也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我科自2010年6月~2013年1月共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经积极救治取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以下,男性48例,女性12例,年龄26~83岁,平均54岁。受伤原因:车祸伤45例,坠落伤10例,打击伤5例,全部患者在伤后30 min~2 h内急诊入院。 1.2临床资料入院时GCS评分3分者5例,3~5分者10例,5~8分者45例,均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呕吐等症。 1.3影像学检查首次CT检查颅骨骨折并广泛脑挫裂伤患者7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5例,颅骨骨折并急性硬膜下血肿15例,硬膜外血肿12例,脑组织内血肿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3例。 1.4治疗方案一般治疗包括平卧,头抬高15°,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脱水降颅内压,止血抗感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昏迷患者并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者25例,应用呼吸机8例,同时早期足量使用盐酸纳络酮、钙离子拮抗剂尼膜地平、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手术治疗,有手术指征应及时行急诊开颅术,60例患者中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38例,动态复查CT 以及动态记录GCS变化作为首次CT检查无手术指征患者行手术治疗的重要依据,这类手术患者5例,17例行保守治疗。 2结果 本组好转及治愈39例,植物生存3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13例,病死率

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措施对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9年至2020年间23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探讨患者 病情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对患者实施的各项急救措施和护理措施。结论:颅脑损 伤患者在急诊科接受急救和各项护理措施后,愈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颅脑损伤;急救;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车祸外伤等造成的颅脑越来越多,由于很多患者 发病急,病情重,给医院急诊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为了提高对颅脑损伤患者 抢救的成功率,我们对2019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3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9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3例颅脑损伤患者。在这2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18~57岁。其中车祸18例,坠落伤5例。 1.2临床表现颅脑损伤因受伤部位与严重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如 轻型颅脑损伤,仅表现为头疼、头晕、恶心、呕吐或言语不利等,重型损伤则会 出现昏迷、偏瘫、失语等症状。当颅脑的顶叶、脑干、视神经等部位损伤时可出 现对侧偏瘫、感觉异常、听力障碍、视力异常、吞咽困难,甚至引起长期昏迷、 高热、抽搐、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可导致呼吸暂停。 2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方法:急性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控制颅内压及中枢性高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康复期注重补充能量促进机体康复、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综合康复训练能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做好护理工作是影响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的重要因素。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分为:急性期护理及康复护理 1.1急性期护理①由于颅脑损伤的病人在急性期死亡率较高,监护病房,使 用监护仪器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同时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和四 肢活动情况,做好书面记录。并要保持环境安静。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意识情况:应用Glasgow昏迷评分法,并正确区别术后全麻未醒、冬眠状态及意识障碍。 瞳孔:瞳孔正常直径为2~5mm,双侧等大等园,光反射灵敏。否则可能提示有脑疝发生。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可以反映生命中枢的功能及颅内压力的改变,在颅脑损伤的情况厦,血压升高常常提示颅内高压,多见于脑水肿,颅内出血。血压下降则提示循环功能不良,尤其是中枢性循环功能衰竭时病情更为严重,必须密切注意,以及时调整用药,保持血压平稳。如果早期发生“二慢一高”(呼吸慢、脉搏慢、血压升高),颅内压升高,则提示脑疝形成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 病情,配合救治。③保持呼吸道通畅要密切注意观察,防止呼吸道梗阻及误吸 的发生,保持正常通气,确保有效供氧。定时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血氧分压及 二氧化碳分压,有的放矢的指导呼吸管理。对缺氧状态严重,出现中枢性呼吸功 能障碍的病人,应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本组对持续昏迷,咳嗽能力减弱,继发呼 吸道感染或呼吸道梗阻的病人,应行气管切开术,给予面罩吸氧,把好无菌操作、气管内滴药、及时正确吸痰三关,避免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④降低颅内压 颅脑损伤病人因出血、水肿等原因必然导致病人颅内压增高,危及生命。因此, 必须采取各种手段降低颅内压。对于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结合患者意识、生命体 征可以预测是术后出血还是脑水肿,一般颅术后出血易发生在24小时内,脑水

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2-10-16T11:31:03.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安美荣[导读] 探讨颅脑损伤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 安美荣(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 523900)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2年4月我科颅脑外伤住院患者的治疗护理。结果通过责任制全方位整体护理,对症支持处理,认真详实记录,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认真细致做好颅脑损伤的护理工作,有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颅脑损伤护理 颅脑损伤是指外力造成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其病情复杂、病情变化迅速,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细心的观察护理、可早期发现问题,配合医生及时治疗,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现将2年来126例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8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脑外伤患者126例,其中男87例,女39例,年龄17~72岁,平均43岁,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以及神志、感觉、运动障碍等改变,并伴有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除2例入院即无生命体征死亡外,其余均顺利出院。 2 病情观察 2.1 观察意识意识是大脑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功能的反映,意识状态及其变化可提示颅脑损伤的程度及病情演变的情况,是分析病情轻重的重要特征;可通过语言、痛觉刺激以及是否睁眼,来判断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精神状况以及辨别能力、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如昏迷程度加深,提示颅内病变加重,昏迷逐渐变浅常为病情好转的反应。如患者由烦躁不安转为安静或尿失禁,或由清醒转为昏迷或昏迷程度加深,均提示可能有迟发性血肿出现,应及时处理。 2.2 瞳孔的观察瞳孔变化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和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若发现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且伴有呼吸深大,脉搏慢而有力,血压升高,提示可能发生脑疝,应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快速静滴 20%甘露醇 250 mL。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伴深度昏迷,是病危的前兆,应积极抢救[1]。 2.3 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监测血压,呼吸,体温变化;中枢性高热或体温不升,提示颅脑损伤程度严重,若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呼吸变慢且不规则,提示脑干功能衰竭。 3 护理 3.1 基础护理轻症患者给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昏迷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颅内压增高者床头抬高15°~30°,减轻脑水肿[2];颅底骨折有脑脊液耳漏者应卧向患侧,2小时翻身一次,同时保持床单平整、干燥,防止压疮发生。 3.2 保持呼吸通常及时清除口、鼻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血液等,若患者舌后坠时,应托起下颌或用舌钳将舌拉出,确保呼吸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 3.3 脱水药物治疗的护理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常用 20%甘露醇 250 mL快速静脉点滴,呋塞米静脉推注,应及时监测电解质、尿素氮、肌酐,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损害。同时观察穿刺血管有无发红肿胀,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3.4 吸氧及引流管的护理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一般氧浓度 30%~50%,血氧饱和度应>95%,恢复期可行高压氧治疗;血肿清楚后,无菌引流袋要低于头部20cm,过高不利于引流,易使引流管内液体反流入颅内引起颅内感染;过低会导致血肿内负压过大,产生再出血[3]。观察记录引流液性质、量、颜色等,保持引流通畅。 3.5 安全防护[4] 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发生强直性痉挛或癫痫发作,事先应加床挡以防坠床,发作时将裹好纱布的压舌板置于上下磨牙之间,防止舌咬伤,根据病情遵医嘱应用镇静剂。 3.6 高热的护理因低温能改善脑缺氧后神经功能障碍,降低脑细胞的耗氧量,减轻脑水肿。降温治疗越早越好,头部、颈静脉、腋窝置冰袋,或给予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降温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冻伤。 3.7 饮食护理急性期采取静脉补充营养,每日补液量控制在1500~2000ml之间,维持尿量在1000ml以上。麻醉清醒后 6 h,吞咽无困难者可进少量流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为宜,不能进食者,视病情给予胃管进行鼻饲。 3.8 心理护理颅脑损伤对患者及家属都是意外打击,首先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与患者家属一起影响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运用同感心认同患者对病痛的陈述,以倾听、陪伴、触摸来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关爱,接受患者对病痛的感受及反应,应用音乐疗法引导患者想象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可起到松弛和减轻病痛的作用;对后遗偏瘫、失语、遗尿的患者应耐心护理,通过暗示、例证、权威性的疏导,增强患者的信心[5]。 3.9 康复期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后,护士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询问其需求,给予满足,帮助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早期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可配合理疗、针刺等措施,促进功能恢复,减少神经功能后遗症;告知患者及时到医院复诊。 4 小结 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快,伤势严重,护理难度大,病死率高,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护理技术。早期严密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降低了致残率、病死率;同时注意加强环节和细节护理,防止病情发展。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重视患者康复护理和出院指导,协助功能锻炼,最大限度的恢复自理能力,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茜,李君,钱磊.2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6) 1:158. [2] 赵秀芹 ,王春艳 ,王学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 ,33 (2) :56. [3] 郭玉芬.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951—4952.

60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体会

60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2-08-31T08:50:53.8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叶锋[导读] 分析总结GOS评分3分~8分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不断提高救治水平。 叶锋 (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外科广西钦州 5 3 5 0 0 0 )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GOS评分3分~8分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不断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资料,其中手术54例,非手术治疗6例。结果随访3个月至1年,死亡15例(25%),植物生存2例(3.3%),重残14例(23.3%),中残20例(33.3%),良好9例(15%)。结论尽早明确诊断,超早期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充分去颅骨瓣减压,彻底止血,加强监测,控制感染,重视康复期治疗,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损伤治疗预后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变化快,致残率、死亡率高的疾病[1](死亡率约35%)。为提高诊治水平,总结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经验,现将我科自2006年至2012年收治重型颅脑损伤(GOS评分≤8分)60例救治情况,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51例,女9例,年龄12岁~69岁,平 均41岁。受伤方式:车祸伤49例,坠落伤10例,打击伤1例,受伤至住院 时间:<3h 25例,3h~24h 32例,1d~3d 3例。 1.2 临床表现 GOS评分:3分~5分 19例,6分~8分 41例,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中双瞳孔散大,无光反应10例,一侧瞳孔散大32例,双侧瞳孔多变8例,偏瘫21例,去大脑强直3例,锥体束征阳性21例,合并其它伤:如胸部伤17例,腹部伤6例,四肢骨折12例。 1.3 损伤类型硬膜外血肿18例,单纯硬膜下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19例,脑内血肿伴脑挫裂伤12例,弥漫性脑肿胀3例,原发性脑干伤2例。 1.4辅助检查头颅CT扫描51例,颅脑MRI 9例,其它选择性辅助检查如头颅x光平片。 1.5 治疗本组60例,经手术治疗54例,其余均行保守治疗。患者入院后均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颅内大量血肿形成,手术清除血肿,切除坏死挫碎脑组织,严重脑挫裂伤并颅内高压者,行直径大于8cm的去大颅骨瓣修补减压术,1例合并头皮广泛撕裂伤行清创缝合及右眶骨内侧壁骨折复位,外直者术前、术后均采用规范化综合药物治疗,常规采用20%甘露醇、速尿等脱水剂治疗,同时加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估计患者昏迷时间长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加强护理、防褥、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血糖、电解质、肾功能等。 2、结果 按Glasgow Ovtcome Scale(Gos)标准评定预后:死亡15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14例,中残20例,良好9例。 3、讨论 随着我国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重型颅脑损伤已成为一各常见病,多发病,统计显示:其发病率居创伤首位,占全身各部创伤9%~21%[2],病情危重,死亡率极高。通过对60例病例临床救治分析,体会到:尽早明确诊断,超早期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充分去骨瓣减压,加强护理,预防和治疗危及生命的重要环节,注意做好以下几点,能有效降低死亡率、致残率。 3.1 现场急救与病员的转送。对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中占非常重要的环节,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大多有意识障碍及合并伤,重点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插气管套管,紧急止血及骨折固定,对烦躁及疼痛的病人,需要对症处理,以免加重脑部的损害。 3.2 积极维持呼吸循环有效功能。病人被送至急诊室后,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应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而引起窒息,及时吸出误吸入气道的胃内容物,吸氧,减少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继发脑损害,对有呼吸困难者,常规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有效通气,换气,保证血氧交换,改善缺氧。对开放性颅脑损伤病人要进行必要清创、包扎,妥善止血,对有合并伤的病人,如血气胸的要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进一步改善呼吸,对大出血、休克病人,先作有效止血,同时输高渗盐水和血液,进一步纠正休克,维持正常血压,待病情稳定后行头颅CT扫描,明确诊断。 3.3 尽早手术解除脑受压。对于颅内大量血肿形成,严重的脑挫裂伤的病人,中线移位>1.0c m,环池极窄或消失的,要行直径大于8c m的去颅骨瓣减压术,必要时要行双侧去颅骨瓣减压术[3],可缓解颅内高压,颅内水肿,细胞坏死,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脑组织,对于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术中先对血肿中心部位作快速钻孔,清除部分血肿,再做骨瓣成形或去骨瓣减压术,在清除血肿时,血肿与坏死脑组织一并进行彻底地清除,同时完善地止血,尽量减少手术对脑结构的损伤。 3.4 术后加强综合治疗,也能有效降低致残、死亡率,包括:①手术后即送专科I CU病房进行多项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呼吸、体温、血压、血糖、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等。②采用冰帽、降温毯等行亚低温治疗。③使用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等交替使用,间断性应用白蛋白以降低颅内压。④定期复查CT,如病情有变化时,急行CT复查。⑤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重点注意血糖变化,保持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4]。⑥加强抗生素应用预防手术切口、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⑦早期应用止血药。⑧神经细胞营养药及促苏醒药应用。⑨应用胃粘膜保护剂,防止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⑩应用脑代谢功能活化剂和鼻饲与静脉营养,加强对脑细胞的保护。 3.5 注意康复期治疗是降低致残率的关键,包括:①加强营养和功能锻炼。②在恢复期,加用高压氧及活血、化糖的中草药治疗,并配合理疗,针灸和按摩等方法,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易声禹.努力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整体水平[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 [2] 赵雅度.神经系统外伤[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 [3] 徐如祥.王伟民.现代颅脑损伤救治策略[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 漆建.余定庸.唐文国等,重型颅脑创伤510例临床分析[J].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2.6 376-377

颅脑损伤康复诊疗常规

头部内伤(颅脑损伤)中医康复诊疗常规 一、诊断要点 (一)病史 ⒈受伤时间、原因、头部外力作用的情况。 ⒉伤后意识障碍变化情况。 ⒊伤后作过何种处理。 ⒋伤前健康情况, 主要了解心血管、肾与肝脏重要疾患等。 (二)体格检查 ⒈意识障碍的程度和变化是判断伤情的重要方面。 ⒉头部检查,注意头皮损伤,耳鼻出血及渗液情况。 ⒊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要作重点检查,以了解颅内压增高,延 髓功能状态以及有无休克等。 ⒋瞳孔应注意对比双侧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应情况。 ⒌运动与反射检查。 (三)辅助检查 1.颅骨X线平片只要病情允许应作常规检查,照正、侧位片或特殊位。开放伤 更有必要,以便了解颅骨骨折部位、类型及颅内异物等情况。 2.腰椎穿刺以了解脑脊液压力和成份改变,但对已有脑疝表现或疑有颅后凹血 肿者应视为禁忌。 3.脑血管造影对颅内血肿诊断准确率较高,是一项可靠的诊断方法。 4.电子计算机断层(CT)和磁共振(MRI)检查对颅脑损伤诊断,是目前先进的 检查技术。 5.脑电图可作为监测、了解脑的恢复情况的参数 6.脑诱发电位可分别反映脑干、皮质下和皮质等不同部位的功能情况, 对确定受 损部位、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等有帮助。 (四)、损伤程度分类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被广泛地应由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判断上, 并且也被应用于其他原因所致的意识障碍患者(参阅表8-2)。根据昏迷时间长短,可将颅脑损伤分为四型: 轻型:总分13~15分,伤后昏迷20min以内。 中型:总分9~12分,伤后昏迷20min~6h。 重型:总分6~8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持续6h以上。 特重型:总分3~5分。 (五)中医证候分期分型 1.急性期(6周以内)多从瘀血阻滞、脑脉痹阻来论治,症状表现:肢体无力,头痛,头晕,记忆减退,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舌暗红,上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涩,或沉细涩。 2.恢复期(急性期过后)多从以肝肾不足、气虚血瘀来论治,症状表现:手足拘挛,活动不利,头晕,记忆减退,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舌暗红,上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涩,或沉细涩。 二、康复评定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4-07-30T10:13:16.6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江永嘉[导读]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病情重、发病急、变化快等特点,长期以来是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江永嘉 (惠东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516300) 【摘要】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经验,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认识。方法对我科5年中收治35例GCS评分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26例,非手术9例。结果 35例中存活24例,恢复良好12例(34.3%),中残6例(17.1%),重残4例(11.4%),植物生存2例(5.7%),死亡11例(31.4%)。结论及时手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疝,综合治疗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及改善其生存质量的关键。【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综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113-0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病情重、发病急、变化快等特点,长期以来是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scale,GCS) 3~5分病死率在50%以上,生存质量亦较差[1]。2008年7月~2013年6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35例,现将其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5例,其中男28例,女7例,年龄14—7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3例(65.7%),摔伤7例(20.0%),高处坠落伤5例(14.3%)。 1.2 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颅内高压症状。按GCS评分3—5分 12例,6-7分23例。其中12例病人出现单侧或双侧瞳孔散(34.3%),9例出现呼吸循环紊乱(25.7%)。复合伤:合并胸部外伤16例,腹部外伤5例,骨盆及四肢骨折5例,创伤性休克2例。 1.3 均行头颅CT扫描,CT显示单纯硬膜外血肿6例(17.1%),单纯硬膜下血肿2例(5.7%),硬膜外血肿伴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4例(11.4%),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10例(28.6%),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6例(17.1%),多发颅内血肿l例( 2.9%),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8.6%),脑干损伤1例(2.9%),脑挫裂伤脑肿胀2例(5.7%)。 1.4 治疗措施本组手术治疗26例,急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指征:①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并出现一侧定位体征,对脱水降颅压治疗无效或进行性病情恶化;②CT示脑中线向对侧移位>5mm,同侧脑室受压或闭塞;③脑皮层挫伤基础上形成硬膜下血肿,正常脑结构向对侧压迫推挤移位; ④脑挫裂伤基础上形成脑内血肿,限于皮层内或皮层血肿扩大向白质发展且脑结构受压迫移位[2]。生命体征不平稳,如呼吸减慢或停止、血压下降,不应手术。手术多采用单侧去大骨瓣减压手术[3],如患者为双侧颅内血肿,术前CT显示颅内压力极高,弥漫性脑肿胀或术中见颅内极高,则采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由于去骨瓣后扩大了颅腔容积,降低了部分颅内压,还可转移脑移位方向,使膨出脑组织回复,解除或减轻对脑干的压迫,有利于静脉回流,改善脑血液循环,因而能起到防止和控制脑水肿发展和脑疝发生的作用。对于没有手术指征而行保守治疗及颅脑手术后所有病例,均给予补液、脱水、大剂量激素、抗感染、脑保护剂、营养支持及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等治疗。并监测电解质、肾功能、血糖、血气,重视护理、营养及康复期高压氧治疗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对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者,按病情轻重缓急分别行剖腹探查、胸腔引流、骨折复位固定等治疗。 2 结果根据对患者的GOS评分随访半年,结果35例中存活24例,恢复良好12例(34.3%),中残6例(17.1%),重残4例(11.4%),植物生存2例(5.7%),死亡11例(31.4%)。 3 讨论重型颅脑损伤由于伤情重、变化快,病死率、致残率都较高,已成为当今社会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患之一。作为神经外科医生应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对颅脑损伤的认识,减低病死率,努力提高救治成功率。 3.1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因意识障碍、呕吐和颌面部伤会导致呼吸道梗阻,术前急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呼吸道阻塞,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包扎止血、补液等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及早行颅脑CT扫描,为进一步开颅手术创造条件。若无手术指征,则行保守综合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3.2 对于有手术指征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迅速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在昏迷初期或脑疝早期进行手术患者往往预后良好,过晚手术常导致植物状态或死亡。本组26倒手术患者多采用单侧去大骨瓣减压手术,如患者为双侧颅内血肿,术前CT显示颅内压力极高,弥漫性脑肿胀或术中见颅内压极高,则采取双侧开颅,颅内血肿清除、严重脑挫裂伤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对形成脑疝者,先行颞肌下减压,对脑肿胀、脑膨出明显,可行额、颞极切除减压;对脑疝时间过长者,在行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的基础上,加行小脑幕切迹切开减压术,同时轻柔地抬起颞叶底部,反复等渗盐水冲洗,及应用甘露醇等方法,使脑疝复位[4]。同时应重视术中血压的稳定,保证有效的脑灌注。 3.3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四肢、骨盆及脊柱损伤时,一定要先抢救生命,对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大出血造成休克其危害程度远超过神经系统损伤,应优先处理,如患者已发生脑疝应与相关科室共同抢救,必要时同时手术[5]。 3.4 重视术后综合治疗。术后患者均给予补液、脱水、激素、抗感染、脑保护剂、营养支持,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等。重视护理及康复期高压氧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时及时纠正。并发症是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积极预防并发症,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早期气管切开,加强护理,促进肺部引流及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加强物理治疗能有效控制感染。常规护胃治疗和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以及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的预防应激性溃疡。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伴不同程度血糖升高,早期适量应用胰岛素具有脑保护作用,严重者可应用胰岛素持续微量泵。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