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32010年农业科技推广规划

20032010年农业科技推广规划

20032010年农业科技推广规划
20032010年农业科技推广规划

《2003—2010年农业科技推广规划》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农业科技推广作为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创新同样重要,尤其面对我国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速度慢、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对农业生产贡献率不高的现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就显得更加重要。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面对提高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必须要有新思路和新举措。入世后,国家对农业支持方式将逐步转变,加大“绿箱政策”中对农业科技推广、农民与农业推广技术人员培训服务等支持力度是必然趋势。因此,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战略目标,结合近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围绕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特制定《2003—2010年农业科技推广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加入WTO后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保障农产品安全供给、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推进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创新,把农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科技需求,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二)总体目标

根据新阶段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对科技发展要求,重点推广应用一批新品种、新技术,近期以《农业部“十五”重点推广50项技术》为重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项目的组织实施,使农民在知识、技术、信息、政策等方面的技能和素质有明显提高,增强农民依靠科技增产增收的能力。具体目标包括:

重点选择200个优质农业新品种、200项农业新技术和1000项配套技术大面积推广,实现到2010年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1-2次,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的增产幅度达到15%左右,主要农产品产量稳中有增,品质及专用农产品供应状况明显改善。

推广一批农业节本增效、高产低耗的种植与养殖技术体系,实现化肥利用率、灌溉水利用率在目前30-40%基础上提高10-15个百分点;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改善。

通过推广项目实施,引导和扶持一批农业科技企业和种养业大户,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辐射带动1000万以上农户实现订单生产。

图1:2003年—2010年农业科技推广的计划框架

图2 技术推广目标及成效

二、重点工作任务

根据总体目标的要求,2003-2010年农业科技推广有两大重

点:一是以为大宗农作物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为目标,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水稻等6个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产业建设为重点,实施“丰收计划”;二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经济作物、养殖业及特种、特色农产品生产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为重点,筛选在国际上有价格比较优势、市

场前景广、附加值高、有一定规模、能带动农民增收的农畜水产品技术进行推广,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向深度发展,特别是通过发展养殖业对农产品实行就地转化,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增收计划”。同时,各项农业科技推广技术要符合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的要求,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做到“推广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确保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粮食安全保障技术推广

1、目标

以保障我国今后8年主要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有效供给为目标,实施丰收计划,重点选择与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WTO贸易密切相关的农产品,按照“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技术”三位一体的推广原则,选择一批优质高效大宗农作物新品种与新技术推广实施,在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水稻等六个大宗农作物的重点优势区域开展技术示范,带动大面积的农产品生产技术升级,显著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益、科技素质和农产品的竞争能力,为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化格局提供技术支持。

2、重点工作任务

(1)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技术

重点支持推广一批抗性好,产量高,米质可与泰国香米相媲美的高档优质米,特色稻米和节水型优质稻品种6-10个,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支持推广米质达到国标二级以上抗性好的高产品种和优质超级稻品种(组合)10-20个,以满足国内市场需

要。近期重点推广中鉴100、中香1号、香两优68、粤香占、丰优香占、武香粳9号、培杂双7、两优培九、川香优1号、超产二号等。不断推出新审定的品种,及时淘汰过时品种。

近期重点集成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水稻免耕、抛秧技术,优质水稻低成本和无公害栽培技术,超级稻生产集成技术,水稻旱育(超)稀植技术,水稻机械化收割技术等。

重点在长江中下游稻区、东北稻区、西南稻区等三大区域实施,每年新技术推广2000万亩,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6000万亩。

同时,支持水稻新品种规范化种子生产技术、种子精加工技术等产业化体系建设,加强水稻产后处理与储藏、加工技术推广。

(2)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技术

近期重点推广“十五”以来审定弱筋小麦品种3-5个,优质强筋小麦品种5-10个,其他类型的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10-20个。重点推广豫麦47、济南17、龙麦26等,并及时淘汰过时品种,推广新审定的优良品种。

组装集成不同区域优质小麦全程质量控制栽培管理技术;优质小麦水肥精量施用与化控栽培技术;区域优质小麦专业化生产配套技术;优质专用小麦种子精选加工技术等配套技术。

平均每年技术推广2000万亩,累计推广16000万亩,其中,每年在黄淮海强筋冬小麦优势区推广面积达到 1300 万亩,在大兴安岭强筋春小麦优势区推广 200万亩,在长江下游弱筋冬小麦优势区推广 500万亩。同时,支持小麦新品种规范化种子生产技术、种子精加工技术等产业化体系建设,以及小麦产后处理与储藏、加工技术推广。

(3)优质专用大豆生产技术

近期重点推广脂肪含量高于22%以上的垦农、合丰、吉育等高油大豆系列新品种10-15个,推广冀豆、豫豆、皖豆、鲁豆系列等高蛋白大豆品种5-10个。不断推出新审定的品种,及时淘汰过时品种。

集成推广高油大豆保质水肥管理技术;优质专用大豆规范化机械化技术、精密播种技术、机械深施肥技术、精量播种技术;大豆轮作倒茬、垄沟栽培等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大豆病虫害防治以及无公害大豆标准化生产技术等配套技术。

在东北与内蒙东部的高油春大豆区,平均每年技术推广面积1000万亩,累计技术推广面积达到8000万亩。在黄淮海夏大豆区,重点推广高蛋白大豆及其配套技术,平均每年技术推广面积500万亩,累计达到4000万亩。

同时,支持大豆新品种规范化种子生产技术、种子精加工技术等产业化体系建设,以及大豆产后处理与储藏、加工技术推广。

(4)优质专用玉米生产技术

重点推广优质专用玉米品种,侧重商品品质和营养品质,近期选择农大、吉单、中单、沈单、郑单等系列专用优质玉米新品种15-20个。同时推广一批特用玉米、甜玉米、青贮玉米新品种。随着新品种的推出,及时淘汰过时品种。

集成推广高标准优质玉米杂交种子制种技术;东北地区玉米低水分高产量栽培新技术;大面积玉米机械化收割与秸秆覆盖还

田技术;专用玉米合理施肥灌溉技术;高油玉米规模化生产、双优型青贮玉米规范化生产技术;精量播种技术;高淀粉玉米加工增值技术;玉米高效青贮等配套技术。

在东北与内蒙、山西等北方春玉米区,平均每年推广专用优质玉米新品种及综合配套技术1300万亩, 累计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0400万亩。在华北平原夏玉米区,平均每年推广专用优质玉米新品种及综合配套技术1000万亩,累计8000万亩。

同时,支持玉米新品种规范化种子生产技术、种子精加工技术等产业化建设,以及玉米产后处理与储藏、加工技术推广。

(5)优质棉花生产技术

在黄淮海和长江棉区,近期重点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通过国家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棉以及双价转基因棉花品种中棉所41和SGK321等主要棉花新品种5-10个;推广已经通过国家审定的杂交棉品种,如中棉所系列、川杂、鄂杂、湘杂系列品种等。此外,因地制宜推广长绒棉、彩色棉等新品种。随新品种推出,及时淘汰过时品种。

组装推广棉花种子精细加工及机械精量播种技术;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双价转基因抗虫棉规范化生产技术;杂交棉规范化生产技术;有机棉规范化生产技术;棉花化学控制技术;棉花机械化采摘等配套技术。

在黄河流域棉区,每年重点推广优质棉生产技术300万亩,累计达到2400万亩。在长江棉区,每年重点推广优质棉生产技

术300万亩,累计推广2400万亩;在新疆棉区,每年重点推广优质棉花400万亩,累计达到3200万亩。三个棉区共累计推广8000万亩。

同时,支持棉花新品种规范化种子生产技术、种子精加工技术等产业化体系建设,以及棉花产后处理与储藏、加工技术推广。

(6)优质双低油菜生产技术

近期重点选用华杂4号、中双7号、皖油18、中油杂3号、湘油15号、华双3号、中双8号、油研8号、沪油15号、湘杂油1号等符合双低标准的品种。随新品种推出,及时更新更换品种。

组装推广双低油菜良种繁育技术;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区域生态条件的油菜高光效栽培技术;旱地油菜免耕直播技术;油菜新型专用生物菌肥与机械化施肥等配套技术。

平均每年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200万亩,8年累计推广面积9600万亩。

同时,支持油菜新品种规范化种子生产技术、种子精加工技术等产业化体系建设,以及油菜产后处理与储藏、加工技术推广。

表1 2003-2010年大宗农作物优质高产技术推广内容

(二)增加农民收入技术推广

1、目标

在我国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集中生产区每年推广100项增收技术,实施增收计划,明显提升我国经济作物、养殖业及特种、特色农畜水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产业化及标准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促进和壮大我国优势和特色农业的发展,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2、重点工作任务

主要是经济作物、养殖业以及特种、特色、优势农畜水产品的种植、养殖、产后处理和加工等技术推广:(1)优质高效肉牛、肉羊生产技术

近期重点推广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纯种繁育技术;优良品种快速扩繁技术;杂交改良技术等。配套推广肉牛、肉羊人工授精与胚胎移植技术;优质专用牧草生产技术;肉牛异地育肥和肉羊舍饲高效饲养技术体系;优质牛羊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8年期间,通过国家推广计划,在中原、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扶持示范专业养殖大户1000户(平均每户饲养肉牛50-100头,养羊50-100只),合计养殖肉羊5-10万只,肉牛5-10万头;示范建立重点养殖小区120个,小区饲养规模在500头只以上,合计扩繁纯种肉羊6万只,纯种肉牛6万头。

同时,支持牛、羊肉产品贮藏、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推

广,使加工技术水平及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提高产品的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出口创汇能力。

(2)优良高效奶牛生产技术

近期重点推广高产奶牛选育扩繁技术,重点包括: MOET 核心群育种技术;高效奶牛营养调控和饲养管理技术,重点包括:全混日粮饲养奶牛技术,奶牛场饲养管理自动化调控技术,奶牛专用安全营养饲料配置技术。

配套推广优质牧草生产与加工调制技术;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HACCP安全奶全程质量监控技术;常发疫病快速诊断与预防技术。

推广区域主要在京、津、沪等大城市郊区为主的城郊型奶源基地,黑龙江、内蒙古呼盟等,推广奶牛100万头。

同时,支持牛奶贮藏、保鲜、加工、包装等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的商品值和市场竞争力。

(3)优质苹果生产技术

在渤海湾优势苹果带以及辽宁、河北的秦皇岛地区,主要推广优系富士、红将军、乔纳金、优系嘎拉、新世界、澳洲青苹等品种。在西北黄土高原苹果带主推鲜食品种,包括华冠、新世界、红将军、千秋,晚熟品种包括岩富10号、陕富6号、烟富6号、秦富1号、2001富士等富士优系。

集成推广高接换种果园改良技术,果树营养诊断和果园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疏花疏果、适量留果技术,推广全园套袋技术和草地覆盖、节水灌溉技术,果园害虫生物防治技术,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等配套技术。

2003-2010年,在渤海湾推广优质苹果品种和配套技术240万亩;在西北黄土高原推广优质苹果品种和配套技术达到260万亩。合计500万亩。

同时,支持优质苹果的贮藏、加工、分级包装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并在技术水平及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大幅度提高产品的商品价值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4)优质柑橘生产技术

重点推广高接换种技术和柑橘苗木脱毒技术,配套推广猪-沼-橘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利用技术;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柑橘平衡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柑橘园生草栽培技术、省力化修剪技术与果实采后处理技术等。

以“长江上中游柑橘带”、“赣南-湘南-桂北柑橘带”和“浙南-闽西-粤东柑橘带”以及一批特色柑橘生产基地为主体,特色基地为补充。每年推广面积50万亩,8年累计推广面积达到 400万亩。

同时,支持优质柑橘的贮藏、加工、分级包装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并在技术水平及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大幅度提高产品的商品价值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5)优质高产甘蔗生产技术

重点推广一批亩产6吨、含糖份达到16%的新品种和新组合,如粤糖93/159、96/244,云蔗89/351、97/375,福农97/1702、94/0403等。

集成推广“吨糖田”建设技术;蔗种消毒催芽技术;地膜覆盖与“四早”管理技术;合理密植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

技术等。

在桂中南蔗区建设“吨糖田”100万亩;滇西南蔗区建设“吨糖田”70万亩;在粤西蔗区建设“吨糖田”30万亩。三项累计建设“吨糖田”面积达到200万亩。

(6)特种优质水产品生产技术

重点推广对虾高效养殖技术;鳗鲡池塘养殖技术;罗非鱼高效养殖技术;中华绒螯蟹高效养殖技术。

配套推广四大水产养殖品种的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水质、鱼药残留、鱼类饲料控制技术等。

重点在四大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开展技术推广,其中:在福建、广东鳗鲡养殖示范基地1000亩,推广应用面积1万亩以上;在广东省、广西区、海南省、山东省、辽宁省对虾养殖示范基地5000亩,推广应用面积2万亩以上;在广东省、广西区、海南省罗非鱼养殖示范基地5000亩,推广应用面积2万亩以上;在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中华绒螯蟹湖泊围栏养殖示范基地2000亩,推广应用面积1万亩以上。

(7)特种、特色优质高效动植物新品种及规范化生产示范与推广

选择技术成熟、经济价值高、市场潜力大、已有一定的生产基础和规模的毛皮动物(貂、狐等)、药用动物(鹿、麝等)、肉用动物(兔、狍等)、观赏动物、珍禽、水产、药用植物、保健源植物、小杂粮作物等特种优质高效动植物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逐步形成新的农业支柱产业。

特种优质高效动物新品种主要在吉林、山东、黑龙江、新疆、内蒙等地区推广。同时,支持新品种产业化开发技术。

同时,以生产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品种特色、产品特色的农畜产品为重点,以建立规范化质量全程控制技术、增值配套技术体系为主体,以常规技术、高新技术的组装、配套、集成为基础,推广示范一批能使我国特色产品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产品换代的关键技术。

特种优质药用植物、保健源植物新品种主要在宁夏、吉林、辽宁、甘肃、陕西、云南、四川等地区推广。

(8)特色优势杂粮作物产品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

以具有价格优势、地域优势,主要用于出口创汇的农畜水产品生产为重点,示范推广新品种、日光节能温室应用、无公害施肥施药等优质、规范、高效、适用生产技术。

其中优质谷子主要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推广;优质蚕豆、芸豆主要在云南、四川、重庆等地推广;优质荞麦主要在甘肃、四川等地推广;优质绿豆主要在黑龙江、内蒙、河南、安徽等地推广。

同时,支持杂粮新品种规范化种子生产技术、种子精加工技术等产业化体系建设,以及杂粮产后处理与储藏、加工技术推广,增强出口创汇能力。

三、投资与效益分析

(略)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与各类科技计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衔接,发挥科技推广的桥梁作用。农业科技推广作为连接农业科研与生产的桥梁,在组织实施上将围绕部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和科技行动计划,与现有的各类农业科技计划相衔接,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加强计划之间、项目之间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有机整合,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进农产品的优质、高效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升我国农产品的整体竞争能力。

(二)突出重点,分阶段组织实施。为加强项目和资金整合,突出重点,根据年度推广经费的规模,在以丰收计划、增收计划为主体的优势农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中,2003年-2005年将重点启动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棉花、油菜、奶业、优质肉牛肉羊养殖等八个重点领域的技术推广工作,其中,2003年将重点安排玉米、水稻、油菜、优质肉羊养殖方面的技术推广项目;2006-2010年再全面启动苹果、柑桔、甘蔗以及特种、特色优势农畜水产品、小杂粮等领域的技术推广工作。

(三)精心组织,规范操作,明确责任,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在创新中发展。国家一级农业科技推广计划主要支持跨地区的区域性项目,组织规范性技术推广。项目由农业部科教司牵头,由国家级技术单位或其它单位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将项目涉及省

份组织起来,统一制定实施方案,编制推广技术规范,举办省级培训,并协助实施省举办从县到乡技术人员和农民的逐级培训,开展巡回技术指导,组织项目交流,提高项目实施效果。同时,为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具体项目仍以省为主组织实施。明确责任,将项目实施质量与进一步支持挂起钩来,奖优罚劣。

(四)加强推广机制创新,引导推广工作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方式上不断进行创新,按照推广技术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推广工作。政府重点组织推广社会效益大、直接经济效益小的公益性种植(养殖)技术;其他技术推广由政府扶持和引导,以社会力量为重点,也可采用项目承包的形式,逐步形成以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主,农业科技企业、中介组织、专业技术协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乃至承包集体并存的多元化推广模式。

一是政府组织及示范引导型推广模式。以各级政府所属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高等农业院校等单位为主体,以种养大户或生产基地为重点建立示范样板,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民采用新技术,形成“政府+技术+示范样板+农户”的推广模式。

二是龙头企业拉动型推广模式。以农业科技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单位为依托,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通过公司带动基地和农户,形成“公司+技术+基地+农户”的产品先导型推广模式;

三是中介组织服务型推广模式。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为主体,与科研、教学等技术部门结合,实行有偿服务和技术有偿使用相结合,推动农户、企业、产业协调发展,形成“技术+中介组织+农户”的行业引导型推广模式。

五、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加大对各类农业科技机构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和技术的支持力度,并在政策及法规、条例上给予明确。鼓励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给予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介组织、科技企业等与各类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同等待遇。继续实施丰收奖,奖励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引导农业科技人员积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突出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地位,并建立和健全相关法规和管理条例,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

(二)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由国家有关部门组成的国家一级农业科技推广计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专项资金预算安排、总体部署和组织领导工作。在农业部内设相应的农业科技推广计划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有关管理办法、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立项指南和年度项目计划,组织项目申报、评审和实施管理。

2、规范管理,制定科学管理办法。依据国家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制定相应的农业科技推广计划实施管理办法,从技

术成果征集、项目申报、专家评审、合同签订、资金使用、评估验收等管理环节进行规范,确保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公正性和高效性。

3、强化监督,保证专项资金合理使用。批准实施的项目实行合同管理,按项目合同拨款或按项目进度分年度拨款。项目执行情况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国家有关部门每年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各项目经费使用接受同级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项目按期完成后,组织对项目技术、财务、资产等情况验收。

4、整合资源,实现各类科技计划的有效衔接。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科技行动计划,以50个区域代表性强、基础条件好、技术及管理水平高的“科教兴农与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县”为载体,把现有的科技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实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农民培训等科技与教育计划项目有机结合和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联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三)技术保障

近期特别是“十五”期间,以《农业部“十五”重点推广50项技术》为重点,强化技术储备,继续加强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和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工作,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不断提供熟化的集成技术和优质种源,确保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对现有的成熟技术和新品种进行搜集、筛选、汇编,为优势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哲觉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为加快哲觉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两年提速发展目标,结合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立足我镇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在广泛征求干部和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基本现状 哲觉镇位于乌蒙山脉腹地的威宁县,被称为威宁县“南大门”,距县城98公里,东邻麻乍乡,南边、西边接云南省,北靠黑石镇。总面积277.91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132个村民组,10678户,44448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05元。 我镇属典型的农业乡镇,实有耕地面积68000亩,林地面积38874亩,森林覆盖率56.7%。有机肥充足,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地势落差大,最高海拔哲觉村大竹箐梁子2290米,最低海拔新营村马家湾1576米,政府所在地哲觉镇车站组海拔2260米。根据山高谷深地形分为凉山、半凉山、河谷地带。农业立体气候明显,水资源丰

富,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 我镇政府和群众结合土地资源及市场行情,广泛发展中药材种植,极力打造“国药之乡”。2011年种植半夏1663亩,鱼腥草3359亩,百合3316亩,魔芋2592亩,党参1395亩。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近15000亩。 (二)制约因素 1、发展意识滞后。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交通限制、信息闭塞等因素,哲觉镇农民谋事、创业的意识还不高,学科技、用技术的积极性还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有待加强。 2、发展能力不足。一是发展资金不足。哲觉镇多项优势产业现已初具规模,规模化、产业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壮大的迫切需求,相应的资金需求量也日益增长,自筹能力的有限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化组织能力不强。村民普遍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对产业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特别是产业化的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3、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全镇26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积累,难以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发展需求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模板格式.doc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模板 格式 为贯彻落实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武鸣区2018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推动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夯实“生态乡村”和产业富民的产业基础,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以高楼村为核心,创建广西镇级现代特色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为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思路和“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科技推进、产业特色高效”的原则,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为主线,以生态生猪为主导产业,以核心区公共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核心基地建设和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为重点,围绕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的基本要求,强化物质装备建设、科技人才支撑、政策扶持引导,创新经营方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理念,建设广西乡、村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示范引领城区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设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建设目标。根据《南宁市武鸣区2017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南武政办〔2017〕123号)要求,争取1-3年时间,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楼村建立镇级武鸣区灵马镇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本获得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实现核心区单位面积产值处于全区先进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拓展区高20%、比辐射区高20%、比所在镇高25%。 (二)基本要求。一是基础设施完善。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基地主干道路实现硬化,水利设施实现涝能排、旱能灌。设施装备达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无害化安全生产条件,管理服务设施齐全。二是产业格局基本完善。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未来三年,辣木产业从种植到加工将逐步规模化、规范化。目标辣木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建成配套百吨规模辣木鲜叶制茶加工厂(8条生产线);建成生态循环养殖辣木鸡规模化示范基地(百亩规模,包含种鸡、蛋鸡、肉鸡养殖);建成配套辣木饲料加工厂支持循环养殖;建成辣木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以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形成“一元为主、多元发展”的格局,集产后加工、科普教育、示范带动等多种功能。三是经营组织化程度高。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立良好的“公司+基地+农户”等运行机制,专业化统一服务、统一投入品、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产品收购,规模经营主体生产规模占总规模的90%以上,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四是农产品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 发 展 规 划 二○一四年三月五日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背景 宣汉县庙安乡地处位于宣汉西南部,是达州市高效农业基地、达州市30强进步乡之一,也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示范乡,距达州市21公里、宣汉县城23公里,交通便捷。目前,全乡通车里程达90余公里,有4条出境公路,即庙磐路、庙东路、庙洋路、庙天路。2014年完成了对庙磐路的拓宽,正在进行其它三条路的拓宽;对全乡实现了100%的村、100%的社通水泥路。庙安乡乡域区位优势明显,平均海拔700米,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适宜种植水果。 二、农业产业概况 庙安乡辖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总人口约7000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庙安乡党委、政府的具体操作下,宣汉县庙安乡不断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抓了西瓜、脆红李、梨等特色产业,特别是2011年以来,脆红李产业在全乡得以突破性发展,已成为全乡的特色支柱产业,2013年,全乡脆红李销售收入突破300万元,创历史新高。2014年全乡脆红李扩种3000亩,15万株,连片种植猕猴桃500亩,为做大做强水果产业,组建成立了庙安乡水果专业合作社,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在庙安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努力

下,庙安水果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并正在进行有机食品认证,成为展示庙安的平台与名片。与此同时,庙安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给庙安乡带来了水保工程项目,依托产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招商等办法建乡村酒店、露营地、绿林居拟把庙安乡打造成为“春观花、夏品瓜、秋摘果、冬赏雪”和“山乡李海、瓜甜心醉”的“巴山特色花果山、乡村旅游体验区”。 三、规划目标 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项目的推介、宣传,发挥特色农业产业龙头项目的幅射、示范作用,进一步转变农户的经营理念,丰富庙安特色产业种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规划的期限、范围和建设内容 规划期限:2014年至2017年。 规划范围:庙安乡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 建设内容: 1、特色种植业。扩种脆红李2000亩,,种植黄瓜2000亩,种植西红柿3000亩,优质小麦育种4000亩,种植脱毒马铃薯、红薯2000亩,大路蔬菜2000亩。 2、经济林。规划种植107杨树3000亩,种植花卉、苗木1000亩。 3、中药材。规划种植金银花1000亩,种植牛蒡1200亩,种植

苏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书

苏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书 (格式) 项目名称: 申请单位: 技术合作单位: 合作企业: 主管部门: 实施期限:

《苏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书》 主要内容 一、申请推广项目的理由 二、基础条件与保障措施 三、实施内容与任务分工 四、项目实施地点与规模 五、经费预算与筹资方式 六、项目进度与考核指标 七、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 八、经济社会效益的分析 九、专项资金审批意见表 十、附件 (一)技术鉴定部门或专家认定意见(二)协作单位同意合作证明 (三)合作企业同意合作证明 (四)其它必要的证明材料

苏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经费预算表 (2007年度) 单位:万元 注:表1—5项预算要详细,必须注明规模、数量及标准等,并加附表按项分述。

《苏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书》 编制说明 一、申请推广项目的理由 从产业化经营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重点分析本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现状,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基础条件与保障措施 (一)已有基础条件:指申请单位为实施本推广项目所能提供的设施、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及其它必要条件。 (二)项目单位组成:主要包括主管部门、承担单位、技术依托单位及合作企业。 (三)人员配套与保障:指保证本推广项目正常实施所需要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配备、落实与解决途径,以及申请单位为上述人员投入本项工作所提供的保障条件。 三、实施内容与任务分工 (一)实施内容:指实施本推广项目的技术组装、配套、集成和生产性试验、示范等具体内容。 (二)任务分工:指本推广项目所有参加单位在承担项目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分工。 四、项目实施地点与规模

公司业务三年发展规划

银行盐城分行 对公业务三年发展规划 第一章盐城分行对公业务外部环境及目标市场分析 一、盐城地区的宏观经济走势与金融需求 (一)盐城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综合评价 近年来盐城市经济整体态势良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但其经济总量小,自主增长机制不强。到2009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增长3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800元,农民人均值收入3,490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费市场空间狭小,大型工业企业规模小,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企业融资能力弱,工业拉动经济的效应不大,政府主导作用明显。 盐城市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走势良好,后发优势明显空间较大。一是宏观政策给发展带来机遇。2010年国家实行积极的具体的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结构,扩内需,促转变。特别是进一步加大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支持力度,把“长吉图”上升为国家战略。盐城市地理位置和内蒙大通道重要节点城市的交通梳纽地位,以及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市和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的地位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发展;二是支柱产业的发展空间较大。盐城市的支柱产业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盐城市经济总量小,人均GDP差距越来越大。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人均GDP17,557元,比辽源市少10,079元,比四平市少3,189元,比松原市少13,863元,比白山市少11,006元,差距越来越大。 (二)盐城地区的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分析 三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亿元增长到2009的亿元,年均增长%。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年均分别增长%、%、%。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三次产业占GDP比重由2007年的::37,到2009年调整为::,主导产业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工业集中区建设开始起步,骨干企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非国有经济和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工业和建筑业:全市工业生产和经济效益继续保持较好发展水平。全市全口径工业完成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年均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年均增长%。工业产销衔接较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年均增长%。工业产品销售率为%,其中重工业为%,轻工业为%;国有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和股份制企业分别为%、%和%。 投资规模扩张拉动建筑业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年均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年均增长%。其中城镇投资完成亿元,年均增长%;农村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房地产投资完成亿元,年均下降%。

湖北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报告

省农业科技示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2008-2012) (初稿) 一、建设农业科技示基地的背景及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指出:突出的优势在科教,崛起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机制和人才。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要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农业科技优势比较明显,农业结构形成了一定的区域特色。但长期以来,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农业企业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我省现代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以机制创新来推进科技与经济建设深度融合,进一步把科教优势转变为现代农业发展优势,是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科技工作的根本任务。 农业科技示基地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与载体,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与辐射源。规划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示基地,逐步覆盖我省主要种养业领域和以县市为单位的主要农业区域,引导和集成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围绕我省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与提升,有组织、系统化地开展技术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全省优势、特色农业板块经济快速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和长效保障。通过农业科技示基地的创新、引导和辐射,将有力地推进农业领域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提升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生产水平,满足现代农业“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发展要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以县市为单元,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按照现代农业“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要求和市场化、产业化的组织模式,建设一批与农业板块经济、特色经济对接的技术创新与转化应用示基地,构建面向各农业板块经济、特色经济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培植壮大一批农业骨干企业和特色鲜明、高度组织、具有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集群,为推进我省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基本原则 ——企业主体、产业依托。基地建设服务于农业优势及特色产业,由龙头企业牵头,集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及社会等各类创新要素共同构建。 ——突出特色、服务板块。基地布局上优先选择优势、特色产业,并服务于我省农业板块经济。 ——项目启动、自我发展。基地运行和发展以企业自身力量为主,实现自我发展。以科技项目形式分摊基地技术创新成本。 ——示引导、带动周边。基地作出农业科技创新的示点,具有创新性、规化、标准化等特征,能对所属产业以及周边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引导、带动作用,形成“以点带面”,“以点带线”的局面。 ——全面覆盖、分步实施。科技示基地在全省的布点过程实现两个覆盖,覆盖全省农业产业和所有县市,实现“一县一品”,基地的建设实施按分步完成,成熟一批,启动一批。 ——规管理,优胜劣汰。建立评价管理体系,对基地进行规化管理。对发展较好的基地将予以滚动支持,不合格的予以淘汰。 3、发展目标 到2010年,力争建立科技示基地100个,基本覆盖全省主要农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9月中旬到10月底期间,先后组织了农委、畜牧局、中小企业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围绕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针对“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课题,深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详细了解情况,并召开了不同层面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在进行了多次深入分析、认真讨论、反复酝酿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县农业发展现状 在“xxx”之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针对农业生产信息闭塞、区位无优势、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强等因素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低的“三低”局面,组织全县广大干部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并组织各级干部外出农业发达的省、市进行了多次考察,结合**典型农业县实际,提出了“种蔬菜、兴畜牧、扩林果、输劳务、建沼气、强加工、抓中介、树品牌”的农业发展24字方针,随后在北京、四川等地考察学习后,针对**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提出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也逐步得到提高,农业主导产业以笨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以核桃、酥梨为主的林果产业,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小米为主的小杂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的特色农产品不断丰富,农民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从XX年的1840元提高到了XX年的2296元,年均递增5.69%。但从总体上看,我县的农业生产正处在由传统农业艰难的向都市型现代特色产业发展的转型、崛起、跨越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县农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一)全县农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逐步确立 从指导农业生产情况看,指导农业生产的各级领导的思路不断更新,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正在逐步确立,并在指导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技推广体系构建方案

农技推广体系构建方案 为解决我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保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3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着眼于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构建起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与市乡机构改革相衔接,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三、主要内容 ㈠强化公益性职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关键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监督;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作物苗情监测、土壤测试;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检测、检疫和强制检验;在农民中开展技术培训,宣传贯彻农业法律、法规,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供销信息和其它信息服务;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㈡理顺管理体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机构性质不变,管理体制由委托制改为派驻制,属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其人、财、物、事由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人员统一聘用、统一调配。以钱养事经费直接拨付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考核情况发放。在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工作考核、人员调配、考评和晋升等方面实行市乡双重管理,以市管理为主。 ㈢实行人员聘用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择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聘期3年。参加竞聘上岗的人员必须具备竞聘岗位相应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取得国家农业中级执业资格以上证书。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原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够的可面向社会招聘。对已经达到退休年龄的农技人员原则上不再聘用,确因工作

新组建农业公司三年战略规划

xx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三年发展战略规划书(规划时限:2017年-2019年) 编订时间:2017年3月 实施时间:2017年5月

一、规划总则 (一)规则编制背景(二)规则指导思想及原则(三)规划时限 二、公司概况 三、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一)企业经营环境分析(二)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三)客户力量的分析(四)企业现状分析 四、企业总体战略规划(一)总体战略目标(二)企业三年发展目标(三)年度阶段性目标五、战略方案 (一)人力资源战略(二)经营管理战略(三)品牌营销战略 六、战略实施 七、战略控制 八、战略总结

xx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2017-2019年发展战略规划(初稿) 【摘要】: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与纲领,指引企业发展方向,明确企业的业务领域,指导企业资源配置,指明企业的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措施。制订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有利于建立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使员工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和奉献精神,从而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现结合行业及公司现状、当前发展趋势,制定厚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2017—2019年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关键词】:厚德生态农业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一、战略总则 (一)战略编制背景 崇尚生态、崇尚自然已成为时代潮流。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经改变了传统上的追求量上的满足,而更加注重追求质上的保证。国内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对有机食品的需求成了不可忽视的趋势,现在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增长。由此可见,有机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有机食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xx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刚刚起步,主要业务界定为种植、加工、销售有机稻米。作为新进入这个朝阳产业的公司,我们秉承顺应潮流,追求卓越,大胆开拓的精神。尽快使公司在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并为做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战略化经营格局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战略指导思想及原则

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永丰村产业发展规划 (2015) 为促进我村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2020年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依托我村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基本现状 永丰村位于大河湾镇西部,距镇政府12.5公里。总土地面积为33059亩,耕地面积19357亩、草牧场面积 298亩、林地面积 3657亩;全村共有 4 个村民小组,共 326 户、人口 1341。该村属典型的农业村,这里有广袤的农田,肥沃的土地,以及优异的天然环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业种植以玉米、谷、大豆为主,其中玉米1.35万亩,杂粮0.5857万亩;畜牧生产以牛、羊、猪养殖为主,现有2015年大小畜存栏数 6575头(只),其中牛 325头、羊5600只、生猪 650口。 (二)、制约因素 1、发展意识滞后。由于交通、信息闭塞等因素,永丰村农民谋事、创业的意识还不高,学科技、用技术的积极性还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尚有待加强。

2、发展能力不足。一是发展资金不足。形成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已成为产业发展壮大的迫切需求,相应的资金需求量也非常大,自筹能力的有限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化组织能力不强。村民普遍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对产业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特别是产业化的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3、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积累,难以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发展需求 通过对农户的走访调查,结合村民代表的情况反映,明确永丰村农民增收的现实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不足的问题在产业大户与普通村民中均比较普遍,由于自筹能力有限,亟待在产业的启动、培育、发展壮大过程中,能给予资金扶持。 2、加强技术服务。一是加强新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二是依托本地优势,加强适合本地发展且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的引进,积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品牌。 3、强化与市场的对接。一是能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发布自身产品信息;二是希望建立专业的经济组织、经济人队伍,强化与市场的对接。 二、指导思想

2019年农业项目技术的总结报告

农业项目技术的总结报告 篇一: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是由江苏现代农业示园区建设管理中心承担建设的,项目建设期为3年,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项目是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江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的大背景下进行建设的,项目的总体规划、布局、实施,依据《江苏江苏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进行部署、安排。 项目实施三年来,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农业企业孵化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等八个园,园区建设规模由原来计划的8.5万亩,扩展至现在的10万亩。园区坚持“科技先导、市场导向、机制创新、统筹发展、多元投入、生态循环”的原则,遵循“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思路,建设以杨扶公路为主轴,以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科技探索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现代物流园等8个功能园为支撑,范文写作园区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生产与推广一体化的模式,先后引进、示范农业新品种17大类4500余个、新技术15项,初步形成设施蔬菜、良种苗木、小麦良种繁育、畜牧养殖等八类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协会)+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的示范推广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普及,带动区内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成为示范带动中国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一、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项目建设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发挥江苏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园区按照“围绕示范做大产业,依托产业搞好示范”的总体思路,发展设施蔬菜产业。通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集成创新、示范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同时,通过新品种的产业化示范推广,使产业经营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使园区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与示范效应的农业科技园区。 二、项目建设示范推广的主要模式 在项目建设发展过程中,我们探索建立了“政府推动下、以农业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10多个省区发展示范推广基地151个、农业专家大院37个,建立示范点和试验基地1200多个。通过这种模式,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共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个,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000多项,受益农民5000多万,每年实现科技推广效益高达60多亿元,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科技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这些都为江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摘要: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应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确保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业以及农村经济也逐渐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极为重要力量,它支撑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支撑着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近年来,我国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建设.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的现状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分为五级,包括有中央、省、市、县、乡,有农业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农机化推广服务、水产技术推广服务等农业机构.其中,县、乡2级的农业推广部门是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的最基层最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组织结构由三大模块组成,即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商业技术推广体系.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领导力量,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未来的主导力量,商业技术推广体系则是我国年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的新生力量.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有很大的进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也有着较好的发展趋势.但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建设. 二、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这种推广管理体制靠行政方式管理,依照计划模式运行,推广工作缺乏协调和配合,各地区、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合作性、协调性,各自为政,致使农业技术的推广责任不够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管理不到位,致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技术指导跟不上,技术推广工作不能很好的普及到农村的基层,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传播和转化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地方机制的改革,我国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管理的方法不到位 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是为基层农业劳动者服务,增加其农业文化知识,从而使农业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考虑到基层农民的需求和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真正做到以农民为本.可是,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大多都采用行政化的推广方法,多由政府来决定要推广的项目,自上而下,逐级下达,对各部门形成一定的强制作用,而没有考虑到基层农民的接受能力以及现阶段的农业技术需求,导致了农业技术推广不能真真切实的做到为农民服务,也使农业科技成果不能更快更好地得到转化. 3.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 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结构安排不够合理,技术人员的知识存在一定局限性,对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也不够到位.据统计,我国地级以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中级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方案 为了搞好2018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项目-永定区永嘉龙湖休闲农场示范基地,我农场围绕特色台湾水果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结合本基地实际,制定如下建设方案: 一、基本情况 永嘉农场位于峰市镇忠信村龙湖库区。针对永定龙湖常年气候温和,冬短无严寒,夏长无酷暑,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是65平方公里龙湖大水体的调节作用,使得湖面周边坡地在冬季温度升高2-3℃,为发展台湾特色果业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 二、建设内容及预期目标 1.新品种引进示范两个:红心火龙果和香水莲雾; 2.示范推广火龙果立柱式供养种植,改变传统水泥柱和搭架种植; 使用立柱式供养种植工艺,采用塑料管做支柱、铁圈架做固定盘、打孔管柱中灌满有机肥和牡蛎壳粉种植,这种种植新工艺可以让火龙果在室内种植,同时改变火龙果养分吸收,不仅仅依靠于土壤,还可以从立柱中供养吸收,立柱中的肥力供应者之一的牡蛎壳以无机物为主,还含有少量有机物,无机物主要含碳酸钙,含80~95%、磷酸钙及硫酸钙,并含镁、铝、硅、铁、锰、磷、钾、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和氯化物以及氧化物,和有机肥一起慢慢分解,长期供应养分,保证挂更多的果的养分吸收和品质保证。火龙果预期年批次达到8次,亩产量达到2000斤,亩产值2万元。 3.示范推广生物有机肥的制作以及水肥一体化的使用; 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是变废为宝资源再利用项目,利用死亡的动物尸体(鱼或牛蛙)放置化尸池,加以有机立花菌菌种打氧浸泡,扩散菌群需喂以豆浆红糖等营养(红糖1:豆浆1:水6),把动物的肉质蛋白质分解获取氨基酸液肥,以适当比例兑水浇灌农作物,此为特等生物有机肥;或利用硝化菌群,分解土壤中的硝酸盐,固氮,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健康状况;或利用木霉菌,防治各类植物的土传病害,不仅能够防病还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营养利用效率,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修复农化环境污染等功能;或利用放线菌,防治根瘤线虫,抑制镰刀菌等有害菌的生长,预防根腐病,萎凋病,白纹羽病,灰霉病,软腐病,露菌病,黑斑病,炭

新组建农业公司三年战略规划

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三年发展战略规划书 (规划时限:2017年-2019年) 编订时间: 2017年3月 实施时间: 2017年5月一、规划总则

(一)规则编制背景 (二)规则指导思想及原则 (三)规划时限 二、公司概况 三、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一)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二)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 (三)客户力量的分析 (四)企业现状分析 四、企业总体战略规划 (一)总体战略目标 (二)企业三年发展目标 (三)年度阶段性目标 五、战略方案 (一)人力资源战略 (二)经营管理战略 (三)品牌营销战略 六、战略实施 七、战略控制 八、战略总结 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2017-2019年发展战略规划(初稿) 【摘要】: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与纲领,指引企业发展方向,明确企业的业务领域,指导企业资源配置,指明企业的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措施。制订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有利于建立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使员工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和奉献精神,从而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现结合行业及公司现状、当前发展趋势,制定厚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2017—2019年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关键词】:厚德生态农业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一、战略总则 (一)战略编制背景 崇尚生态、崇尚自然已成为时代潮流。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经改变了传统上的追求量上的满足,而更加注重追求质上的保证。国内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对有机食品的需求成了不可忽视的趋势,现在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增长。由此可见,有机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有机食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刚刚起步,主要业务界定为种植、加工、销售有机稻米。作为新进入这个朝阳产业的公司,我们秉承顺应潮流,追求卓越,大胆开拓的精神。尽快使公司在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并为做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技术示范推广

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技术示范推广 实施方案 (2015年) 一、指导思想 “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以2015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围绕保障我省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这条主线,抓住山西农业发展中的难点、热点和重点问题,以我院最新科技成果为技术支撑,以农村经济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实施载体,结合我省七大产业振兴翻番工程和“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农业发展战略,在节本增效、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上下功夫,引领我省农业向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为山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总体目标 项目围绕核心示范上水平,推广辐射上规模这个中心,做到三个结合:高产、高效和节本增效相结合;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相结合;技术进村入户和农民相结合,全面提升山西省农科院服务全省农业的质量和水平。在我省不同生态区域建设农业技术示范样板,突出大面积示范引导,推广一批山西省农科院育成的高产优质新品种,集成应用一批高产高

效技术,创建一批高产示范样板,造就一支现代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完善一个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探索一种为全省农业提供全程服务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在全省不同生态区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15个,实施集成技术示范推广项目30个,为实现全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实施内容 (一)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1.功能定位 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要突出技术创新、集成创新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全面升级,以集成创新与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创新性技术推广示范基地要建成我院集新品种、种植模式、农机农艺配套、高产和超高产示范的展示平台;建成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科普示范辐射源;建成集病虫害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农业情况调查、农业科技信息发布的前沿阵地。 2.实施内容 (1)适宜当地主要农作物(畜产品)新品种及高效种植模式集中展示(以我院新品种为主); (2)农机农艺配套简约化示范模式; (3)现代农业(设施园艺、蔬菜、食用菌等)高效技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构建

2012年12月(中) 农林科技科技创新与应用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构建研究 王玲 (黑龙江省军川农场,黑龙江萝北154244) 现阶段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主要呈现两大趋势的多元化发展,表现为推广主体的多元化和推广形式的多元化,但这两大发展趋势并不符合当前的农业发展现状,面对现体系的诸多漏洞和矛盾,急需要创建符合现状农业发展的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1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状 自从我国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当然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也不容小看,农业科技在推广主体方面表现为多元化,例如政府兴办的农业推广机构,农业科研所以及农业高等学府等,这些与农业科技推广相关的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技推广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农业科技推广的同时,当地建立的农业合作组织、供销社、与农业相关的企业、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型农业企业以及科技示范农户的农业推广活动也办的有声有色。 1.1现行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现状 目前我国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呈现从中央辐射地方的模式,逐级推广从中央到省级再到市级到县级最后到乡镇,层层递进。现阶段为了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农业,最基层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也有了新制度,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第一,管理体制的改革,减少冗余的机构,做到优中取优。第二,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竞争制度,打破铁饭碗,实行聘任制。第三,经营实体的经营方式的转变,提出新的经营模式。第四,加强对外联系,建立多种合作关系,使得合作推广形式多样化。第五,丰富推广方式,将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变得多样化。 1.2农业科研教育单位的推广现状 农业科技研究单位以及农业高等学府好比农业科技的大脑,对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在农业科技推广中更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作用。他们采用的推广形式主要表现为如下四方面:第一,地方政府和农业合作组织进行合作经营建立稳定的发展模式,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种植示范活动,将研究成果进行转让、对新技术的开发、技术承包等,第二,将开发的农业科技新产品直接传授给农户,授以种植方法。第三,同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加强联系,对技术性的问题和理论上的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第四,对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进行示范种植。研究其特性。 1.3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推广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领域皆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国家很重视现阶段的农业发展,越来越注重农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三农问题,对农业的关注日益提高。当今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推广现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建立了许多农业专业协会、农业的合作社、以及股份制的合作社等农业合作经济机构,这些机构的蓬勃发展为农业科技推广做了不少贡献。因为源源不断引进新的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得以运用和发展,满足了农户对农业新科技的需求,使得新技术适应当地农业的发展并产生卓越的效果。 1.4涉农企业的推广现状 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农业产品加工企业和以经营生产资料为主的企业都属于涉农企业。对农产品进行加工的企业,尤其是具有农业产业化的有影响力的大规模企业,进行了产销一体化的经营,自种自养自产自销,形成了以龙头产业为带头影响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分析当前市场的需求来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引进,确保种植的科学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另外农户也可搭配农业养殖,涉农企业提供养殖技术的培训和服务。确保农产品供应链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涉农企业和农户经济利益的双丰收。 1.5科技示范户的推广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普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的科普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农业知识的掌握和农业技术的具体应用方面也效果显著。我国各地产生了许多热衷于农业新科技、新品种种植示范户。他们热衷于新技术的应用,热衷于新产品的种植,并将对新科技的热情带给邻里乡亲,感染者附近农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由此一来不仅积极示范户自己的产量有所提高更带动了周边农户进行积极学习和种植,影响力不可小觑,达到了农户和区域农业产量和品质的双提高。保障了该区域的整体供货量和整体粮食的品质。 2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伴随我国农业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发展有了新的需求,而当前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无法满足也无法适应当前农业的发展,因而农业的推广体系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农业新需求主要体现一下几方面: 2.1现行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不适应 一方面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分为行业和专业进行推广,没有考虑到农业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我国的农业科技的政府管理机构还存在在行业的垄断,没有适应农业市场的发展,在推广中还存在行政性强和市场导向差的弱点。最后,需要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选取一些学习过农业相关课程的科技人员或者大学毕业生来进行科技普及会改善这一现象,因为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使得有些地方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形同虚设,面对人员知识的不足可以定期的购买科技资料来补充科技知识的不足,组织定期学习和定期考核,加大对农业科技机构的人员补充,最有效的方法是保证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吸引农业科技人才,从而保证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农业科研、教育单位的推广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确认 第一,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教育机构包括农业大学等是改革和创新农业新品种的灵魂,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对这类单位的重视度不够,没有明确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教育机构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重要地位,而是单单强调其主导作用,对这类机构的重视度明显不够。第二,区分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教育机构同政府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属于不同的部门管辖。一类属于科研而另一类属于政府推广。第三政府对农业各个机构的管理和联系不到位,导致各个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之间的沟通不够,合作机会也很少,呈现了各扫门前雪的状态,没有团结起来。由于三者之间么有良好的合作没有良好运用起来导致,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科技成果成功率不高。 2.3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不足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基本是以农户为个体的小规模的经营模式,而使用新科技成果的成本很高,单个农民家庭的资金有限,购买力若,可考虑是否可以转变形式,进行联合购买。第二农户想要迫切得到高产的效果而产生风险回避的意识,没有全面考虑种植后果。第三,农民的农业素质普遍还不够高,特别是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因而在学习如果操作种植新产品的新技术方面的接受力方面不强。 3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措施 3.1进一步加强现行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建设 在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建设方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最佳方案。总结经验,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到正确的方法,创造出适合当地的推广模式,提高效率,强化管理体制,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农户的农业素质。把推广种植服务做到位。 摘要: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出现了两大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推广主体的多元化和推广形式的多元化。面对现阶段体系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把解决方法提上日程,创建新型的农业推广方式已经迫在眉睫。现在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实际情况入手,进行深入分析其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从而对创建我国新型农业推广体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构建;农业科技;推广 235 --

北山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北山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按照县农业局关于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的要求,结合基地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基地基本情况: 北山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选址在北山镇荣合桥社区,香田湾组, 面积100亩(含北山农技站有自有产权基地面积15亩)。基地地位白溪冲水库支流陈功桥南边,建有提水机台,灌溉条件好;长青公路紧邻基地, 交通通讯条件优越;当地农户接受参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觉悟高,能有效地 提高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基地技术责任人安排与职责: 技术负责单位: 长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北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指导专家:王金辉负责病虫害技术指导 技术指导员:肖永生负责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张国玉负责规划与管理 陈亮辉负责技术实施与资料总结 余伟云负责图片资料与人员培训 陈丙坤负责技术实施与田间记载 三、基地实施试验示范安排: 1、新品种引进示范2个:星二号、玉针香 拟通过高产示范栽培,实现在单产持平下,以优质优价提高种粮效益,按比平均粮价高15%计算,达到亩增效益165元目标。 2、栽培管理技术示范3个:轻简节本栽培配套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

专业化防治 重点实施轻简节本栽培配套技术,做好免耕、机耕、粗耕,移栽、机插、抛植示范丘对比试验,总结现行最优栽培方式。推广稻草还田提升田间有机质,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产出率。实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推广无害化生物防控技术,实现综合统防统治。 四、开展培训,组织观摩: 1、在水稻生产的主要技术环节,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采用 现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方式,计划组织培训2-3期,参加培训农民 不少于200人次,并建立完善培训档案。 2、组织现场观摩2场。一是组织全镇村、社区主管农业村干部 观摩,推介种植新品种,农业新技术。二是组织全镇种粮大户(10亩以上)现场观摩,学习栽培技术,树立轻简节本理念,掌握种粮增值点,提高他们种粮积极性。 五、总结与分析: 认真搞好田间记载,做到数据准确,思路清晰。单项试验示范项目有方案,有记载,有分析,有总结。所有材料在10月28日前 完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