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Chemical Finishing of Textiles-拒水拒油整理部分的翻译

Chemical Finishing of Textiles-拒水拒油整理部分的翻译

Chemical Finishing of Textiles-拒水拒油整理部分的翻译
Chemical Finishing of Textiles-拒水拒油整理部分的翻译

6.1 引言

拒水、拒油和拒干灰尘整理对于各种纺织品市场——衣服、住宅和工业纺织品都是很重要的。拒水性可通过使用不同的产品种类获得,但是拒油性只能通过

氟碳高聚物来实现。改进后的整理剂具有种类繁多的性质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和预期使用目的。这是化学整理中最有趣的新进展之一。

最早的整理是拒水整理,这种整理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水滴不应该在纺织品表面铺展,不应该润湿织物,水滴应该停留在表面且容易滴落[1-3]。同理,拒

油整理应该防止油性液体浸润待处理的纺织品。以类似的方式,抗污整理应该防

止干燥的和潮湿的污物。就一切情况而论,整理后织物的透气性不应该大幅度降

低,防水处理将不会被彻底覆盖。在第一滴水渗透到织物中之前,防水织物需抵

挡来自至少一米高的外露水柱所产生的静水压[5,6]。事实上,这主要源自衣料涂

层具有硬挺整理、缺乏透气性和透湿性的劣势,结果导致穿着不舒适。

除所需的排斥作用之外,在拒水拒油整理中经常发现其他不良的织物性质,这些性质包括静电、水洗中差的去污效果、过度硬挺织物、水洗过程中发灰色(污

物再沉积)和可燃性的提高等问题。织物的一些性质经常因拒水拒油整理而改良,

这些整理包括更好的耐久压烫性、更快速干燥和熨烫以及增强抵抗酸、碱和其他

化学品的能力。表6.1列出了拒水拒油面料的典型织物应用和判定标准。

表6.1拒水拒油整理中典型的织物和其判定标准,根据Lammermann。[10]织物品种OR WR DS SR CF AS H P 运动服,休闲服+ +++ 0 + + + +++ ++ 制服,工作服+++ +++ ++ +++ + + ++ +++

家具装饰用品

+++ ++ +++ ++ +++ +++ + + 和汽车面料

帐篷布,百叶

+ +++ +++ 0 0 0 0 + 窗,窗帘布

桌布和床单+++ ++ ++ +++ +++ 0 + +++ 地毯++ ++ +++ 0 0 ++ 0 + 拒油性=OR,拒水性=WR,干污物=DS,去污性=SR,耐磨牢度=CF,抗静电性

=AS,手感=H,耐久性=P。

拒水拒油整理通过降低织物表面的自由能来实现其性质。如果织物与织物表面液滴之间的黏附力比液滴内部的内聚力大,那么液滴将铺展。如果织物与液滴之间的黏附力比液滴内部的内聚力小,那么液滴将不会铺展。表面与液体之间的作用力低则被称作低能表面。它们的临界表面能或表面张力?C必须比液体间相斥的表面张力?L(内聚力)低。水的?L为73mN/m,比油的?L(20~35 mN/m)大两至三倍。因此,氟碳化合物类(?C=10~20 mN/m)拒油性整理总是能实现拒水性,但是无氟产品,例如聚硅酮(?C=24~30 mN/m)就不拒油[7]。低能表面还通过防止污物颗粒强烈吸附在织物表面,提供一计量拒干污物。这种低作用力允许通过机械作用来使污物颗粒容易沉积和去除。

低能表面应用于织物上有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将在织物和纱线之间的纤维孔隙和间隙中的纤维和织物表面上的拒水产品进行机械混合的方法,例如石蜡感光乳剂。另一种方法是拒水拒油材料和纤维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例如脂肪酸类树脂。还有另一种方法是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拒水拒油镀层,例如聚醚酮和氟碳化合物产品。最后一种方法是利用特殊的织物结构[6,8],像展开的聚四氟乙烯薄膜(Goretex),亲水的聚酯薄膜(Sympatex)和微孔涂层(亲水改性聚氨酯类)。

图6.1脂肪酸金属盐。A,疏水作用;B,极性效应;C,纤维表面。

6.3.1 石蜡类拒水剂

最早使用的是拒水剂,但不能拒油。典型的产品是乳化剂,包括铝或镐类脂肪酸盐(通常是硬脂酸)。这些材料通过图6.1所示的形成极性-非极性连接来提高极性纤维表面整理的粘附性。拒水拒油混合剂中的石蜡部分被疏水区域吸引,同时脂肪酸的极性端被纤维表面的金属盐吸引。这些整理剂可应用于浸渍和浸轧。它们可以与大多数整理剂品种相比,但是它们提高可燃性。尽管它们有利于相对降低成本和形成均匀的防水效果,但是缺乏耐水洗、耐干洗和低透气性限制了石蜡基拒水拒油剂的应用。

图6.2硬脂酸-三聚氰胺衍生物。

6.3.2 硬脂酸-三聚氰胺拒水剂

通过硬脂酸、甲醛和三聚氰胺的反应形成的化合物组成另一个拒水材料体系,如图6.2所示。硬脂酸群的疏水性质提供拒水性,同时余下的N-羟甲基能与纤维素反应或者相互(交联)反应,形成耐久效果。硬脂酸-三聚氰胺拒水剂的优点包括提高耐水洗性和给予整理后织物好的手感。这种类型的一些产品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排空过程,它们作为填充剂使用于氟碳拒水剂,目前正逐渐地被增效剂[7]所取代,如6.3.4部分描述的一样。硬脂酸-三聚氰胺拒水剂的缺点包括与耐久压烫整理(一种趋势倾向于展示整理标志,减少纤维的撕裂强度和耐磨性,染色布色泽的改变和甲醛的释放)相似的一些问题。

6.3.3 有机硅拒水剂

聚二甲基硅氧烷产品与拒水剂一样有用,能在纤维周围形成一层疏水层(图6.3)。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独特结构提供了与纤维形成氢键的能力,也表现为疏水外表面[9]。为了增加一些提高耐久性的措施,硅酮作为拒水整理剂使用由硅烷醇、硅烷、催化剂草酸锡三部分组成(图6.4)。催化剂不但适用于中等的冷凝条件,而且能促进纤维表面硅酮薄膜的取向,表面取向的甲基基团形成了拒水性质。在衬布干燥的应用过程中,硅烷醇和硅烷组分能够发生反应(图6.5),在纤维周围

形成一个三维交联的外壳。这个反应一般要在储罐内放置大约一天才能完成,然后可实现拒水拒油性。硅烷中的硅-氢键基团是硅酮链中的活性链段,形成交联或者被空气或水中水解的羟基氧化。这些羟基基团可能引发进一步交联,但是如果它们中有太多不反应,它们的亲水性将使产品的拒水性下降。

图6.3纤维表面的聚二甲基硅氧烷。A,疏水表面;B,氢键到极性表面;C,纤维表面。

硅烷醇

硅烷

草酸锡

图6.4有机硅拒水剂的组成。

图6.5硅酮-硅烷反应。A是H2的消去;B是Si-O-Si交联聚合物;辛酸亚锡是催化剂。

图6.6纤维上的双层硅酮。A,极性表面;B,甲基基团的疏水引力;C,氢键到极性表面;

D,纤维表面。

有机硅拒水剂的优点包括在相对较低(0.5~1%)的浓缩织物重量下的高度拒水性,非常柔软的织物手感,强化的可缝纫性和形状保持性,以及毛绒织物的优良外观和手感,能够全方位使用一些改良后的有机硅拒水剂(使用于压敏织物)。

有机硅拒水剂的缺点包括增加起球和脱缝,用量过度会降低拒水性(例如极性外部的双层硅酮,图6.6),仅是中等的耐水洗性(通过硅氧烷的水解作用和强韧的纤维素润胀导致薄膜的破裂)和耐干洗性(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作用),以及不拒油拒污性。有机硅整理可以增强疏水污物的引力。此外,废水,尤其是来自整理过程中的残液对鱼类是有毒的。

6.3.4 有机氟类拒水拒油剂

氟碳化合物(FC)以所有正在使用的拒水拒油整理剂中最低表面能产生纤维表面,拒水性和拒油性均可实现。有机氟类拒水拒油剂是通过丙烯酸单体或聚氨酯单体聚合后与全氟烷基混合,形成的织物整理剂(图6.7)。起初,通过电化学法氟化产生全氟烷基,但是如今,调聚反应就可产生全氟烷基(图6.8)。最终聚合物,当应用在纤维上时,应该形成一种密集的CF3外表层结构,展现最大的拒水拒油性,图6.9所示为一种典型的结构。全氟化一侧的链段长度应该大约为8~10个碳。小间隔基团,大部分乙烯基,能够提高高聚物的乳化作用和溶解度[10]。共聚单体(X,Y,例如硬脂基-或月桂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丁酯,羟甲基-或环氧基-功能性丙烯酸酯和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嵌段共聚物)影响织物手感,薄膜的形成和耐久性。用这种方法和加入适量的乳化剂,FC产品可广泛用于改良许多特别的性能(见表6.1)。Grottenmuller[11]和Holme[8]给出了一种有关纺织品化学工程这一有趣领域的更详细的综述。

图6.7含丙烯酸的全氟聚合物的制备。

图6.8制备全氟烷基物的调聚反应过程。

图6.9纤维表面上的氟碳化合物拒水拒油剂。m=8~10。X和Y是共聚用单体,主要硬脂酰丙烯酸酯。R=H或CH3(聚丙烯酸酯类或聚甲基丙烯酸酯类)。A是纤维表面。

表6.2作为FC增效剂的嵌段异氰酸酯的影响

影响原因

较强的拒水拒油性全氟侧链的较好的成膜性和取向

较强的耐水洗、耐干

与纤维表面的官能团交联并结合为多功能异氰酸盐的反应产物的网状物洗和耐摩擦性

较低的固化温度催化作用,交联与结晶的活化作用

LAD(水洗后空气干

燥),水洗后拒水拒油

全氟侧链的较好的和较容易的取向

性再生的较低温度

较少的VOC(挥发性

氟碳化合物的高效性(要达到同等的拒水拒油性使用的FC高聚物较少)有机化合物)

较柔软的手感使用较少的FC高聚物源于氟碳化合物的高效性

大部分的FC产品是需要浸轧、干燥和固化的。热处理引发全氟侧链取向为晶态结构,这对最优拒水拒油性是至关重要的。水洗和干燥干扰这种取向且降低

整理效果。取向必须由一项新的热处理技术(熨烫,压烫或转笼干燥)再生。但

是用一些新型FC产品,要在空气中充分干燥(水洗后空气干燥或LAD产品)。

定做的FC产品和封端异氰酸酯,所谓的增强剂,用于制造这种效果。取决于封

端基团的种类,异氰酸酯以不同的温度被活化并且与FC的官能团、纤维或自身

(交联)进行反应。纤维表面的这种定位提供了耐水性、耐干洗和耐摩擦,是第

二个重要的作用。增强剂还导致更好的成膜性,从而具有高效的拒水拒油性[12]。

增强剂的优势在表6.2中列出。然而,过量的增强剂对织物手感产生不良效果。

氟碳拒水拒油整理剂的大体优点包括添加剂(〈1% owf)的活性低且织物整理中干燥得更快速。特种FC产品在家庭洗涤或尼龙防污中易去污,尤其是对地

毯[13]很有效。氟碳拒水拒油剂的缺点包括高成本、水洗时发灰、潜在的危险气

溶胶、特殊处理来自使用过程中的废水的必需品,和它们一般通过排空不能被有

效地利用(但是有些新型FC产品免除了这个规则)。

低温烘焙的FC产品是另一种新开发产品。它们无需热量,只要在室温下干燥后,即可具有拒水拒油性。这在服装、衬垫物和地毯的浸渍过程中非常有趣的

一点。一个必然的缺点是它们低耐久性,这是因为交联过程中缺乏固定作用。

一项新奇的FC产品的开发是受到自然界启发的,因此称它们为仿生整理剂

[14]。氟碳高聚物与支化高分子共同使用,氟碳链被浓缩在表面上且与支化高分子共结晶引发自身基团聚集。支化高分子是高度支化的低聚物与非极性链形成星型结构。它们使FC高聚物的极性部分形成这部分开头提到的表面结构[7],导致极性和非极性以三明治式高度有序排列,与自由支化的FC整理剂相比,使较少量的氟碳化合物具有同等或更好的拒水拒油性。其他的优点包括低冷凝温度(80~130℃)、高耐磨性、好的水洗效果和柔软的手感。一种支化的理想结构如图6.10所示。

Otto[15]发表过一篇综述,介绍了FC整理剂对衣服、家庭日用品和化学纺织品三大市场领域的重要性。防水纺织品的一类重要族群是加入氟碳高聚物的超细纤维织物整理。Emerising对感兴趣的休闲服创造了进一步的影响。Nassl等[16]人讨论了一些问题和他们的解决办法,这些问题的提出来自结合型的整理剂。一类有关FC整理剂的文章围绕着防弹织物的重要性来论述,可以提供抵抗子弹、碎片和切割[17]的防护。它们由几种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层编织,并由氟碳高聚物进行整理。如果没加防水剂,它们将在润湿时失去防护作用(水的滑落影响)。

图6.10 来自三个甘油二硬脂酸胺或酰胺支化高分子和一个三官能团异氰酸酯X(N=C=O)3

的理想结构。

6.4 拒水拒油整理纺织品性能评价

拒水整理性能的测试是水滴测试(TEGEWA制定的评定标准)[18]和喷淋试验。如果有不充足的差别,还有样品与喷嘴之间有较大距离,静水压力测试的防水能力应该被检查。一些最重要的定量测试方法如表6.3所示。对于织物而言,要求拒水拒油效果,表6.3中所示的测试方法能被应用在织物上,是耐水洗、耐干洗的标准方法(依据AATCC TM 124和TM 86),目的是测试拒水拒油性能中的耐久性。三种类似的测试方法可以区分开来,静力水滴试验、喷淋试验和液体静压力试验。

表6.3织物用拒水拒油整理的测试方法测试方法操作要点

AA TCC TM 22-拒水性:喷淋试验待整理织物伸展拉紧,以45°角度拿好,并以250ml水流从上方进行喷淋。直至样品湿润,若有的话,用影像标准评级。该法简单,适合工厂的快速方法。

AA TCC TM 42-防水性:冲击穿透试验参照AA TCC TM 22,将一张称过重的吸墨纸放在织物下面,用500ml水喷淋在织物上,

记录吸墨纸的增加重量。

AA TCC TM 35-防水性:雨淋试验待整理织物,被一张称过重的吸墨纸支撑,在不断的静压力下每5分钟进行喷淋,记录吸墨纸的增加重量。这项测试需要一个特殊的仪器。

ISO 9865(DIN 53 888)-防湿水性:雨

淋试验四个待整理织物经过10分钟的模仿雨淋处理,织物(放置于杯子内并密封好边缘)匀速运动且没有暴露在雨中那侧织物受到摩擦作用。织物的拒水拒油性取决于润湿那侧,织物吸引了大量的水且有大量的水穿过了织物。这项测试需要一个复杂特殊的仪器。

AA TCC TM 127和

ISO 811或EN 20 811-防水性:静压力试验(模型DIN 53886,

Schopper-或Schmerber试验)待处理织物的一个表面受到持续增加的静压力直到另一侧表面有三处渗出,以厘米或米为单位的水的计量器来记录第三个渗出点的压力。这项测试的一个静压力的变化决定了时间,直到指定的渗出在一个给定的压力下发生。这项测试需要一个特殊的仪器。

AA TCC TM 118-抗油性:耐碳氢化合物试验,标准ISO 14 419 八种标准液体液滴,由一系列选定的八种可降低表面张力的碳氢化合物,放置在待整理织物的表面且观察润湿、芯吸作用和接触角。记录没有润湿织物的最高编号的液体,作为拒油整理剂,按0~8的编号进行分级。该法简单,适合工厂的快速方法,但是该静态测试涉及无机械压力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的。

杜邦公司拒水性测试参照AATCC TM 118,8水合丙二醇混合物与增加的酒精含量。

3M公司拒污性测试待整理织物的样品与标准干污物一起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摇动,用压缩空气清除掉松散的

污物,将织物外观与影像标准相对比。

6.5 拒水拒油整理问题解析及特性

整理织物的高拒水拒油性的条件包括在纱线内部小空间内(因此比针织物更好编织)密集排布的用优良纱线(更好的微纤维或微丝)编织的纺织品结构,并且拒水拒油整理剂统一分布。最后一个条件是用烧毛或剪毛的方法加强去除突出纤维表面。

织物表面的任何剩余的上浆剂或表面活性剂能够抵挡拒水拒油性。所有织物注定要在之前进行拒水拒油整理[19]。润湿剂,热降解或者挥发性表面活性剂,如异丙醇,应该用于拒水拒油整理,浸浴至达到最终性能。

拒水拒油整理通常兼有易保养、耐久压烫和许多软化剂的性质。然而,大部分硅酮产品受氟碳化合物整理中的拒油剂影响,且通常应该避免拒油剂的构想。

这是与含氟高聚物主链上的硅酮部分的一个显著对比,这种结构形成了一种特别柔软的手感。

要实现FC与抗静电整理剂相结合,对于合成微纤维纺织品来说,被选中的产品[2]是很重要的。其他的普通整理剂相结合包括手感建立、阻燃剂和抗菌剂,它们可以形成有价值的有用的多功能整理剂。

染色尼龙、羊毛地毯用FC整理剂不能充分地阻挡咖啡、茶和其他食品造成的彩色斑点,尤其是当这些液体不能被快速去除时。阻碍这些地毯上的污点可以通过FC产品和合成单宁相结合来实现。后者也可用于酸染尼龙(见第13章)的耐湿性的开发。拒水拒油就是对大部分的氟碳化合物类疏水整理的提高,但是随着成本的降低,也对硅酮、改良脂肪酸-三聚氰胺产品和锆盐中的固体石蜡有所提高。

当然,拒水性阻碍了水洗过程中的溶液,因此,所谓的氟碳嵌段共聚物的双重作用被开发出来,将干燥状况下的拒水拒油性和液态环境(见第7章的去污整理剂)下的去污剂效果相结合。双重活性氟碳化合物被称为混合含氟化合物,因为它们是具有疏水性(像通常的FC产品)和高度亲水性链段的嵌段共聚物。在空气中,全氟化侧链通常在表面取向且发展为高度拒水拒油性,但是水中的双表面结构取向改变并且亲水链段向外部转变,促进去除油性污渍的水洗效果。在烘干或熨烫过程中,三明治式表面取向再次改变,形成拒水、拒油和拒污物性质。

传统的商业化FC产品由15~30%的氟碳高聚物、1~3%的乳化剂、8~25%的有机溶剂和水组成。由于氟碳整理剂的干燥和硬化过程中有排空程序,因此气体中经常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像乙二醇、其他有机溶剂和少量剩余水分。纤维素纤维锁住了大量的乙二醇。排空程序中更着重于合成纤维中FC整理剂的优化。通过添加一定量的增效剂可以减少90%以上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用较少量的整理产品[7]达到了相同的效果。

通过电化学全氟化方法合成的氟碳化合物的延期副产品是全氟辛烷磺酸及其等量的盐(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这类与环境有关的产品(有关于可持续性、生物累积和潜在的毒性)避免经由调聚反应合成。

硅酮和氟碳高聚物无法被轻易除掉,尤其是当它们处于交联状态时。基于自然界考虑,要降低拒水拒油整理剂的附着力。关于通过添加含氟化合物进行背面涂层和织物层压整理还有些问题,有一种解决办法是通过单面轧液、喷淋、发泡或刮刀技术将拒水拒油整理剂应用在织物的一侧。

非织造学复习提纲

“非织造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试说明非织造材料与其他四大柔性材料的相互关系。 2、从广义上讲,非织造工艺过程由哪些步骤组成? 3、试阐述非织造工艺的技术特点。 4、掌握理解我国国标给非织造材料给予的定义。 5、试根据成网或加固方法,将非织造材料进行分类。 6、试阐明非织造材料的特点。 7、试列出非织造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 8、举例分析说明非织造材料结构、性能。 第二章非织造用纤维原料: 1、试述纤维在非织造材料中的作用。 2、分析纤维性能对非织造工艺和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 3、非织造材料对纤维选用的原则是什么? 第三章短纤维成网工艺和原理: 1 名词解释: (1)纤网均匀度(2)纤网面密度(3)纤网定向度 (4)纤网杂乱度(5)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 2 梳理的目的是什么? 3 梳理机上的回转工作件有哪三大作用?各需要什么条件来实现? 4 什么是梳理单元,梳理单元是如何工作的? 5 什么是预分梳度、什么是梳理度,如何表示? 6 梳理机的主要种类有哪两种?各自特点及其主要差异是什么? 7 高速梳理机主要有哪两种形式,增产原理是什么? 8 杂乱梳理有哪几种形式,其原理是什么?

9 交叉铺网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0 铺网的形式有哪几种,各自特点如何? 11 纤网经交叉铺网后,其结构产生什么变化?铺叠层数如何决定(用相关公式表示)? 12 铺网机中采用"储网技术"和"整形技术",各起什么作用?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13 如何使铺网后纤网进一步杂乱,应采用什么装置?其原理是什么? 14 气流成网原理是什么?气流成网有哪几种形式? 15 气流成网形成的纤网结构特点是什么?试说明其形成原理。 16 什么是干法造纸,干法造纸的基本工艺有哪些? 17 湿法纤网的成形原理? 18 斜网成形器与圆网成形器的各自特点。 19 湿法非织造材料与纸张的主要区别。 第四章针刺加固工艺和原理: 1.试述针刺机构的技术要求与性能指标。 2.花纹针刺机是如何实现花纹针刺的? 3.阐明主针刺机与预针刺机的主要差别。 4.刺针在结构上可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针刺产品有什么影响? 5.选用刺针的原则是什么? 6.针刺密度和针刺深度对产品质量有什么影响? 7.试比较连续式和间歇式针刺工艺流程的特点? 第五章水刺加固工艺和原理: 1、试阐述水刺缠结的基本原理。 2、试讨论预湿工艺对缠结性能的影响。 3、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和水针射流的结构,分析水针对纤网的冲击现象。 4、阐述圆网水刺工艺和平网水刺工艺的特点。 5、试分析输网帘的结构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6、水过滤的主要机理是什么?

2011年起车用空调禁用R134aHFCs面临转折

服务有机硅氟行业 开创信息传播新天地 分析&综述 16 物的需求也不断增长。PTFE 、氟橡胶以及PVDF 是半导体行业应用最多的材料。 随着美国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医药行业增长明显,也由此推动了氟聚合物在该领域的应用。此外,一些新兴行业,例如锂电池、燃料电池、生物燃料等的蓬勃发展也成为美国氟聚合物市场的新增长点。 与此同时,ETFE 、PVF 、PCTFE 和ECTFE 等产量较小的氟聚合物在某些新兴下游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这些领域主要包括太阳能以及医药包装等行业。这些氟聚合物需求的持续放大势必带动整个美国氟聚合物市场的发展。 诸多挑战仍需应对 如今,这一成熟市场的发展面临着来自多方的挑战。 首先,市场增长放缓。在美国,PTFE 供应量在氟聚合物中占据第一,但60多年的发展使其生产工艺已十分完善,下游市场趋于饱和,因此市场增长率有所放缓。由高昂油价引发的汽车销售量下滑也使美国氟聚合物市场的发展受到影响,特别是PTFE 及氟橡胶两类产品。不过,汽车市场对于高性能的氟聚合物材料需求仍然表现强劲,因 此提升产品性能将是未来针对汽车领域的 一个重要策略。 其次,价格竞争愈发激烈。随着大量价格相对低廉的中国产品进入美国本土市场,美国氟聚合物市场价格竞争明显加剧。这一现象在PTFE 市场表现尤为突出,部分美国本土供应商为了维护客户而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 第三,安全和环保性能遭到质疑。2006年,美国环保署(EPA)颁布新的法令认为全氟辛酸铵(PFOA)有可能引发癌症等重大疾病,引发了市场的诸多争论,杜邦随后也宣布将于2015年推出不含PFOA 的安全氟化产品。另外,由于氟原子的存在使氟聚合物分子结构十分稳定,是不可生物降解的化学物质,这也引发了环保人士对于氟聚合物可能引发环境问题的担忧。 点评:虽说成熟的市场意味着稳健的需求和供应。但产品或技术的成熟又意味着大面积的使用趋势和优异的性价比,这样,新产品、新技术的市场占有率必然会增加。然而文中提出的三个挑战也值得深思。或许,一种产品或技术的成熟的过程也是一种新的产品或技术的萌发过程。# 3 2011年起车用空调禁用R134a HFCs 面临转折 最近几年,暖通空调和制冷业的很多厂商采用HFCs 制冷剂(R134a/R410A/R407C 等)。很多空调采用R410A ,冷却器采用R134a ,制冷设备采用R404A ,这似乎已成定局。但是,这些制冷剂的潜在温室效应很高,尽管HFCs 并不是消耗臭氧层的物质(ODS)。相应地,天然工质(如CO 2、NH 2和HCs)的研究和商业化的试验正在进行。对家用空调来说,烃类R600a 已经商业化了。 即便美国从R22(HCFC)转向HFCs 制冷剂的脚步落后于人,但是从2010年起新产品禁止使用HCFC 的法案已经通过,很多空调厂商意图转向R410A 。一些业界人士认为,R410A 将在未来几年占据世界制冷剂市场的大部分江山。采用R410A 的产品将在 节能成本、环保和节能上有很大的优势。 R134a 广泛用于离心式冰水机、正排量冰水机和车用空调(尽管一家厂商开发出一种采用HFC245fa 的离心式冰水机,但是还没有广泛推广)。但是,与此同时,欧洲开始控制HFCs ,尤其是移动式空调(MACs)使用的HFCs 制冷剂。从2011年起,新的车用空调禁止使用R134a ,这条法令已经获得通过。 不过,在温度相对较高的地区,CO 2作为空调制冷剂的效率并不高。而且,由于需要高强度来耐受压力,压缩机或制冷机系统都很笨重,移动式空调的推行也变得困难。两家大型化学品公司霍尼维尔和杜邦展开了对新型低GWP 值的HFCs 制冷剂

拒水拒油剂,防水防油污整理剂,防水防油防污助剂,皮革拒油拒水剂,防水整理剂,防水防油防污整理剂

防水透湿织物的研究进展 杨晓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原载:六届后整理论文集;123-126(lq025) 【摘要】介绍了防水透湿织物的种类及其加工方法,探讨了其防水透湿的机理,对防水透湿加工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聚氨酯的应用作了分析。 【关键词】防水透湿涂层聚氨酯 随着纺织加工技术的发展,防水透湿织物成为一种新型高档纺织品,它集防水、透湿、透气、挡风、保暖于一体,这类服装穿在身上,既能防雨防风,又能排汗透气,穿着舒适,因外称之为"可呼吸织物"(breathable)。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接触水,进行室外活动或工作,这样就对服装提出了防水,能抵御雨水和风寒的要求,但同时对其透气、透湿性也有一定的要求。人体在静止状态下,每小时排出60-70ml的汗液;在运动状态下每小时排出500ml汗液(对应于织物透湿量为0.7-1.2kg/m2·24h):而剧烈运动时,每小时排出的水分高达1000ml(1.9kg/m2·24h)。如果汗液不及时散发,潮湿度增大,既产生潮闷之感,又会造成大量的热量散失。防水透湿织物就是这样一种织物,能自动调节透湿性,使体内排出的汗液及时散发至外界,同时又能够抵御外界水的穿透和寒风的侵袭,从而起到透湿保暖的作用,使人体感觉非常舒适。 防水透湿织物首先被开发用在军服、防护服的生产上,现在已广泛用于运动服、旅行包、帐篷等的制造。此外,防水透湿织物还可作外伤敷料,使伤口皮肤干燥,细菌不侵入,也可作外科医生工作服和无尘工作室的防尘工作服。 1 防水透湿织物的生产方法及透湿机理 1·1 紧密型防水透湿织物 采用超细纤维(细度小于:1dtex)紧密织造,使织物的经纬交织间的间隙或织物复合物的孔径界于水滴最小直径(100μm)与水蒸气或空气的直径(0.0004μm)之间,达到防水透湿的目的。因此,其透湿机理主要是水汽在纱线空隙之间的简单自然扩散、纤维束之间的毛细管传递以及在单根纤维间的扩散。 水气在纱线空隙之间的扩散和在纤维束之间的毛细管传递是由织物从内到外的水蒸汽压力梯度所控制的。水汽在单根纤维间的扩散主要涉及水蒸气吸附在织物内表面纤维上,通过纤维扩散,在织物外表面解吸。当纱与液态水接触时,孔隙或毛细管提供了毛细吸水能力,在毛细管上产生的附加压力P(pa),与界面张力a的关系如下: P(pa)附加压力 = 2αcosθ/R α为液气界面张力(N/m),20℃时水的α值为0.0725,θ为材料与液体的接触角,R为孔径。随着纤维细度的减少,孔隙直径R按同比例减少,由此可见:表示孔隙或毛细管的排液能力的附加压力随孔径的减小而增大,故超细纤维对液态水的排放是十分有利的[1]。 紧密织物的产品有超高密织物、特高密织物,最早研制出的是一种称为Ventile的相当紧密的全棉高支高密织物,干态时人体排汗产生的水汽在纱线之间的空隙中通过亲水纤维扩散和通过纤维束进行毛细管传送,透湿性较好,在遭雨淋时,棉纤维的亲水性引起纱线膨胀,使纱线之间的空隙从10μm减少到Bμm、在短时间内能防止水的渗透,但手感变得僵硬,不利于穿着。现在的紧密型防水织物多是超细聚酯或尼龙纤维织物,纤维之间,纱线之间紧密排列,耐水压达104-l05Pa,如经防水处理,可获得长期的防水效果。高密织物轻薄耐用、透湿性好、柔软、悬垂性好、防风,但防水性差、织物撕裂性能差,纺纱需特殊处理(纱线和细纤度),生产成本高,加工困难。 1·2 涂层型防水透湿织物(Coating finish fabrics) 用涂层工艺涂布,封闭织物表面的孔隙,获得防水性,其透气性则是通过涂层剂在织物表面形成含有大量微孔的薄膜或薄膜中的亲水性基团的传递通道而获得的。制备涂层剂的高聚物有聚氯乙烯、聚乙烯、聚氯丁橡胶等,近年来,聚氨酯材料(polyurethane,简称:PU)除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以外,其良好的耐磨性、抗化学及水解性、耐低温性、弹性使其在应用的范围和自身性能的改善方面得到极大的发展,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 1·2·1微孔涂层法(Micro-porous flim) 雨滴的直径通常为l00μm-30000μm,而水蒸气分子直径为0.0004μm,微孔涂层的防水

吸湿排汗剂,长效防霉驱螨剂,地毯防火剂,亲水易去污整理剂,面料用抗菌剂

吸湿速干整理剂HMW8871 吸湿速干整理剂HMW8871是针对涤纶、锦纶及其他化学纤维织物研发的高效持久型吸湿排汗快干剂。经过整理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汗性、毛细管透水透气性,可迅速将汗水吸尽并将其和湿气导离皮肤表面,克服织物燥身、不吸汗或潮湿衣物粘身,不易干等现象,使人们在夏季等高湿热环境下穿着具有清凉感。试验表明,整理后织物的毛细管效应﹥12cm,水滴扩散时间﹤1.5s。HMW8871广泛用于coolmax等纤维的开发及运动服,职业装,休闲服(T恤、衬衣、帽等),内衣,袜子,毛巾等。国家棉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测试中心一致证明:HMW8871具有良好耐久的吸湿性及快干性。 HERST公司主要产品有:防紫外整理剂、抗紫外线整理剂、抗菌整理剂、抗菌助剂、纺织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汗速干加工剂、纳米香味微胶囊整理剂、香味加工剂、织物面料抗菌剂、纳米维生素微胶囊加工剂、阻燃整理剂、防火整理剂、纺织阻燃剂、阻燃涂层胶剂、阻燃助剂、甲壳素整理剂、防螨抗菌整理剂、抗菌防霉防螨整理剂、皮革防霉抗菌剂、防霉整理剂、抗静电整理剂、防静电剂、防蚊加工剂、防虫加工剂、防油防水整理剂,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芦荟丝素胶原保湿剂、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纳米银抗菌剂、羽绒抗菌除臭剂、纺织品防霉剂、纳米负离子加工剂、纳米远红外加工剂、远红外负离子发生剂、高发泡印花浆、珠光印花浆、金粉印花浆、银粉印花浆、仿活性印花粘合剂、富锗整理剂、天然物(丝素蛋白、绿茶、艾蒿、卵磷脂、仙人掌)整理剂、舒适性(凉感、调温、唐辛子暖感、自发热)整理剂等精细化工产品。韩笑 吸湿排汗(快干)产品加工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杨栋樑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 一、前言 人们对服装面料的功能性和舒适性要求中,吸湿排汗(快干)性能越来越受到快节奏生活的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即希望织物具有吸水(湿)和快干性,如何将人体散发的气、液态汗水尽快排出服装,是提高穿着舒适性的关键之一。 汗液经织物传导到外界空间的通道有二种形式:一是人体皮肤上的汗水直接由织物或纤维间的缝隙(或称毛细管)扩散迁移到外层空间;二是人体散发的水蒸汽,由织物中纤维的微孔或在纤维表面凝结成水,经纤维的微孔或纤维间缝隙的毛细管作用传递到织物表面,再蒸发到外界空间[1]。由此可知其过程是:吸水——保水——蒸发。因而,无论是天然纤维或是合成纤维单独都不具备这方面的性能,以致早期的吸湿快干织物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纤维织成二层或三层 结构的织物来担当此项任务的。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发吸湿排汗技术以来,情况就完全改观。 传统的合成纤维,尤其是聚酯纤维的分子化学结构中缺乏亲水性基团,吸湿性很差,在服用过程中,人体散发的湿气很难通过聚酯织物传递出去,容易产生闷热不舒适感。棉纤维有亲水性基团(每个单元结构上有三个羟基),吸湿和吸水性很强,保水性也很好,但其刚性较小,尤其吸湿(水)后会粘贴在皮肤上,使人感觉不爽,以及随着棉纤维的吸湿(水)量增加而纤维的膨胀,诱发产生闷热问题。吸湿快干技术针对上述穿着时的情况,选择以合成纤维为基材,提高纤维的表面积,增强纤维的吸湿和快干的潜在能力;在纺织物理性加工中,进一步改进集合体的传导效果;在染整化学加工时,再赋以纤维表面的亲水化,最终实现吸湿快干功能。吸湿排汗纤维有聚酯,聚酰胺和聚丙烯等品种,以聚酯纤维为大宗。其中以美国杜邦公司独

防水防油助剂,拒水拒油剂,防水防油污整理剂,防水防油防污助剂,皮革拒油拒水剂

防油防水整理剂HS1100是以纳米含氟高分子材料为主要成分的拒水拒油整理剂,适用于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混纺织物的三防整理。处理后的织物具有优异的防水、防油、防污的效果;同时赋予织物丰厚的手感,使织物远离各种有害细菌及污染。HS1100一般采用于浸轧——焙烘工艺,对织物的手感与色泽影响低;且对人体安全,对皮肤无刺激、透气舒适;耐水洗和干洗。目前广泛应用于雨具、风衣、油田工作服、台布、帆布、帐篷及包装用布等。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HS1100整理后的织物拒水性可达到90分以上;拒油性可达到4级;无芳香胺残留物;无PFOS和APEO;PFOA的含量<1ppm。 韩笑 防水、防油、防污多功能后整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谢孔良 【摘要】本文综述了防水、防油、防污多功能后整理技术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有机氟系列防水、防油、防污多功能整理剂的结构特征、联合增效效应、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和发展方向,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 1.前言 根据国内外纺织品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生活的需要,技术含量高的多功能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纺织品如服装面料、无纺布、装饰用纺织品、地毯、产业用纺织品等迫切要求进行同时具有防水、防油、防污等多功能整理,而又不改变织物在透气、透湿等方面的性能,这方面的后整理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防水领域里,我国目前使用的防水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石蜡一铝皂,由石蜡、硬脂酸铝皂等配成的乳液 ②吡啶季胺盐和硬脂酸铬络合物 ③羟甲基三聚氰胺衍生物 ④有机硅型防水剂 ⑤聚醚、聚氨酯系列 ⑥有机氟系列 以上几种防水剂真正起到防水、防油、防污性能而又具特效作用当属有机氟系列,实际上,随着近年来有机氟工业的发展,有机氟精细化学品和含氟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已经成为新兴氟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含氟织物整理剂是有机氟精细化学品代表之一。由于有机氟织物整理剂能够赋予织物以优异的拒水、拒油、防污、抗静电等特性,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非常活跃,本文重点论述这类整理剂的结构特征和研究进展。 2.有机氟织物整理剂的性能特征 氟是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强的元素,碳氢键上的氢被氟取代后,键能增加16.5kcal/mol(C—H键能为99.6kcal/mol,C—F键能为116kcal/mol)。由于氟原子的共价半径为0.64?,略大于氢原子,相当于C—C键长1.31 的一半,因此

易去污整理剂,亲水易去污整理剂,防水防油防污助剂,皮革拒油拒水剂,防油防水剂

聚酯等合成纤维疏水性强,易带静电,污垢的沉积也就变多,而且油性污垢也会牢固地附着在织物上,导致污垢难以除去和洗净;纤维素纤维由于经过树脂、柔软整理,其亲水性降低,甚至变成了拒水性。易去污整理剂HSR2718为本公司开发的用于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T/C和毛/涤织物的耐洗型吸水SR(SR∶Soil-Release)剂。它可以使整理后的织物具有亲水性,不易沾附油污或者沾上去的污迹容易洗掉,那么纺织品的服用性和舒适度将大有提高,同时也不会改变织物的天然外观和手感,使衣物真正实现“易打理”。目前已广泛用于油田工作服、家纺、运动服、职业装、休闲服(T恤、衬衣、帽等)、内衣、袜子、毛巾等。韩笑 涤棉易去污整理织物的生产与评测 翟保京王贤瑞贾景文武生春孙冰 (邯郸新维印染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邯郸,056016) 【摘要】从涤棉易去污整理织物的生产实践出发,对染料选择、色光控制、助剂选择和整理 工艺等各关键要点进行分析,同时介绍了相关领域内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易去污整理生产工艺标准测试 1.前言 涤棉混纺织物长久以来一直是纺织品生产的一个大类。由于其中的涤纶组分具有疏水性和亲 油性,故涤棉混纺织物在服用过程中易于沾染油污,在干燥情况下易产生静电而吸附尘土,并且在洗涤时油污不易洗净还有再污染现象。通过易去污整理,可以改善涤棉混纺织物的服 用性能,提高其产品档次。 2.工艺流程 原布→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定型→染色→易去污整理→下付 3.工艺要点 3.1染色 长车轧染生产涤棉混纺织物一般采用分散/活性或分散/士林染色工艺。由于易去污整理后尚 需高温处理,所以分散染料热溶染色时应尽量选用具有高升华牢度的高温型分散染料,以保 证最终产品的各项色牢度。当遇到一些漂亮的颜色,不得不使用低温型分散染料时(如分散 红3B),则在易去污整理时,必须降低焙烘温度,而以延长焙烘时间作为补偿。 色光的控制在易去污整理织物的生产中至关重要。由于易去污助剂的存在,织物的表面形态 被改变,对入射光线的吸收和反射能力随之改变,从而影响织物的色光;同时,由于分散染 料的热迁移特性,在织物易去污整理过程中,织物色光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染色打样时必 须走全工艺,以易去污整理后的色光样为基准,制定染色标样。 3.2易去污整理 按照作用机理的不同来划分,用于涤棉织物的易去污助剂大致可分为氟碳树脂类和聚酯分散 体类两大类。 众所周知,氟碳树脂类助剂原本就有拒水拒油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分子结构中引入亲水性 基团,从而赋予整理后的织物双重性能。即在干态情况下,其氟烷基在织物表面定向密集排列,形成低表面张力而产生拒油性,而在洗涤液中,处于中间部位的亲水性链段又会在织物 表面定向排列,使其亲水化,产生去污和防止再沾污作用。此类助剂大都为国外公司所生产, 如汽巴公司的Oleoplobol ZSR、科莱恩公司的Nuva SRC、大金工业株式会社的TG-991和明成 化学的AG-780等。 聚酯分散体类易去污助剂则属于纤维化学改性助剂,此类物质分子结构中既有与涤纶分子结 构相同的苯环,又有非离子型的亲水性基团(聚氧乙烯或聚硅氧烷)。在高温作用下,其疏 水性基团与涤纶分子共熔,亲水性基团伸展在外,从而使涤纶织物具有耐久的防止再污染、

拒水拒油整理

目录 1、内容简介 (3) 3拒水作用机理 (4) 3.2拒水原理 (5) 4、拒水拒油整理剂的种类 (6) 4.1铝皂和锆皂 (6) 4.2蜡和蜡状物质拒水剂 (6) 4.3金属络合物 (7) 4.4吡啶类拒水剂 (7) 4.5 N一羟甲基化合物拒水剂 (8) 4.6有机硅拒水剂 (8) 4.7含氟拒水整理剂 (9) 4.4.2丙烯酸酯类含氟拒水剂 (10) 4.4.3短氟碳链型拒水剂 (11) 5影响拒水拒油整理效果的因素 (11) 5.1拒水拒油整理剂的结构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11) 5.2拒水拒油整理剂的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12) 5.3整理液pH值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12) 5.4 焙烘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13) 6测试标准及测试参数 (14) 6.1拒水级别测试 (14) 6.2耐水压性能测试方法 (15)

6.3耐水洗测试 (15) 6.4织物的透气性测试 (16) 7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6) 7.1存在的问题 (16) 7.2、发展方向 (16) 7.2.1短氟碳链型拒水剂 (16) 7.2.2含氟和其它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17) 7.2.3含硅氟化物拒油整理剂的开发 (17) 7.2.4纳米技术应用 (17) 参考文献: (18)

拒水拒油整理 1、内容简介 本文主要介绍了拒水拒油整理,分析了拒水拒油整理的现状,讲述了整理机理,以及一些拒水拒油整理剂。同时分析了影响该整理的工艺因素,最后进行了性能测试方面的介绍。提出了以后发展的方向。 2、拒水整理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所谓的拒水拒油整理就是织物表面施加一种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整理剂,改变纤维表面的组成,并以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式与纤维结合,使织物不再被水或常用油类(如食用油、机油等)所润湿,所用整理剂被称为拒水剂或拒油剂拒水拒油整理剂实际上就是一种表(界)面活性剂,而表(界)面活性剂是一大类化合物,具有在界面上富集、显著改变界面性质的特点。为满足特殊环境下作业的要求,拒水拒油整理纺织品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如在医疗行业,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工作服容场被病人的血液,呕吐物等沾污;厨师行业,工作服容易被油渍等沾污。这就要求织物具有一定的拒水、防污、易去污或拒水、拒油等功能,这样既能降低洗衣劳动强度,又可节省服装的洗漆次数和劳动时间,对服装保洁和整体形象都是非常有益的。 拒水整理的目的是阻止水对织物的润湿,利用织物毛细管的附加压力,阻止液态水的透过,但仍然保持了织物的透气透湿性能。拒水整理织物首先用于生产军服、防护服,现在已广泛用于制作运动服、旅行包、旅行装、帐篷等。国内、国际市场上对这类面料的需求正在逐

防水整理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防水拒水疏水整理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拒水整理:使纤维表面的亲水性变为疏水性,织物既透气又不易被水润湿。经过防水整理的纺织品能抵御雨水、油迹,又能让人体的汗液、汗气及时排出,从而使人体保持舒适、干爽及温暖,在装饰、产业领域中应用的餐桌布、防护罩、户外、帐篷、登山服、睡袋也备受青睐。 生活中有哪些面料需要做防水整理呢! 户外登山服、消防、军队特用服装、防护用品、帐篷、睡袋、鞋帽用材、箱包、浴帘、餐桌布、防护罩等纤维面料 面料要如何做好防水整理! 首先查看面料本身有没有做过其它特殊的整理,如柔软、硬挺、阻燃等功能性产品 杂质的影响: 面料本身的杂质:棉布布面会有棉籽屑等细小杂质,化纤表面的杂质相对来说会少一点,主要是后期加工残留下来的微量的油类物质及碱性物质;外来杂质:主要是指面料在前处理、染色等加入的助剂残留于面料表面。 工艺配方试验: 选择助剂:关于如何选用助剂来做防水整理,主要是看客户的要求、面料的情况还有客户现有的工艺设备; 用量:通过试验来确认达到客户要求的防水效果是的最适用量; 工艺:很多客户反映,实验室做试验防水效果可以,可是到了大机上防水效果的重现性就变低了。那么,出现这类情况我们主要是从焙烘效果方面入手,焙烘效果无非就是温度、时间和设备的热效率;不管是大机还是实验室小设备,热效率是这个是无法调整的,只能从温度和时间上着手;固定温度,把时间延长,或者是时间不变,把温度提高。

防水整理常见问题以及对策! 初始防水性能不良 原因:其一、加工布;精练或染色布清洗不充分,布上残留精练剂、匀染剂、分散剂、渗透剂等助剂。其二、工作液问题,使用浓度不当或加工中浓度发生变化;或者,工作液受机械搅拌、温度、拼用药剂等影响,稳定性受到影响。再有工作液配制顺序不当。其三、加工条件方面的原因,防水剂选择欠妥,或者干燥和烘焙条件不充分,不均匀。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对策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主要对策措施:在防水加工前,对加工布应充分水洗;选择适合于加工纤维的防水剂,加工中尽可能不断补充新配制的工作液。加强加工布温度管理,避免烘干后的热布直接进人工作室。了解拼用药剂的相容性,按照调配顺序配制工作液,当其它助剂用温水稀释时需冷却后再加SK系列防水剂。配制的工作液需在24h 内使用。;干燥、焙烘温度应均匀,焙烘温度不宜过低,一般在140℃以上。 防水剂耐久性能不良 原因:加工布水洗不充分;加工条件特别是焙烘条件不符合;交联剂、树脂、固色剂的影响。 主要对策措施:用直接染料或活性染料染色后经固色的布要充分水洗。选择合适的交联剂或树脂,并在保质期内使用。 防水渍产生 原因:工作液稳定性不良。这可通过高速搅拌后,观察工作液的表层,轧辊上是否有浮渣确定;可能产生恶性泡。这可用手摸,若结块,变浮渣,即为恶性泡。 主要对策措施:注意控制工作液的温度不超过35C;发现恶性泡时,添加稳定剂(异丙醇)。 防水条斑产生 原因:染色不匀;轧车压力不匀,造成轧车液不匀;工作液的渗透性不良,液体流淌下来,此现象多见于高密度等渗透性不良的织物。 主要对策措施:保证染色均匀; 使用均匀轧车,并注意经常清扫轧辊、轧槽;选用渗透性高的防水剂及拼用渗透剂。 色光有很大变化

东华大学非织造历年试题

非织造学试卷 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ES纤维 2、熔体指数(MFI) 3、干法造纸 4、纤网杂乱度 5、CV值 6、泳移现象 7、针刺密度 8、形变热 9、SMS非织造材料 10、各向同性 二填空(每空1分,流程图每空0.5分,共25分) 1、熔喷工艺中,聚合物原料的分子量越小,熔体粘度越( ),同样拉伸条件下,纤维细度越( )。 2、非织造热风烘燥工艺中有( )、( )和( )三种方式。 3、短纤维非织造的成网方式有( )、( )和( )。 4、非织造化学粘合工艺包括( )、( )、( )、( )、( )。 5、聚酯纺丝成网的工艺过程为( )、熔融纺丝、( )、( )、 ( )和加固。 6、试标出流程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7、试标出流程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问答题和论述题(共55分)

1、阐述非织造布的定义以及与纸张的区别。(6分) 2、按成网及加固方法,对非织造材料分类(用框图表示)。(5分) 3、论述杂乱罗拉杂乱成网的原理,其纤网MD:CD比值范围为多少?(6分) 4、试述预针刺机与主针刺机的主要区别。(5分) 5、试比较纺丝成网法与熔喷法两者的特点。(6分) 6、试述粘合剂玻璃化温度(Tg)对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5分) 7、试述水刺加固机理及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8分) 8、简述水刺工艺中预湿的作用。(3分) 9、热轧工艺三要素对产品性能有何影响?(6分) 10、试述弧形针板对纤网结构与材料性能的影响。(5分) 习题作业 第一章绪论: 1. 试说明非织造材料与其他四大柔性材料的相互关系。 2. 从广义上讲,非织造工艺过程由哪些步骤组成? 3. 试阐述非织造工艺的技术特点。 4. 掌握理解我国国标给非织造材料给予的定义。 5. 试根据成网或加固方法,将非织造材料进行分类。 6. 试阐明非织造材料的特点。 7. 试列出非织造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 8. 举例分析说明非织造材料结构、性能。 第二章非织造用纤维原料: 1. 试述纤维在非织造材料中的作用。 2. 分析纤维性能对非织造工艺和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 3. 非织造材料对纤维选用的原则是什么?

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纺织防水剂,防水防油防污助剂,织物防水剂,拒油拒水整理剂

含氟织物整理剂的制备与应用 孙继昌(丹东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辽宁丹东118003) 姜洪武(辽东学院,辽宁丹东118000) 【摘要】以含氟丙烯酸酯单体与丙烯酸酯、丙烯腈、丙烯酰胺及其羟基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乳化剂合成整理剂主体,然后与多异氰酸酯交联制成含氟织物整理剂。文章还探讨了焙烘温度、时间及整理工艺对防水、防油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防水剂;防油剂;整理工艺 【中图分类号】TS195.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05)12-0028-02 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含氟织物整理剂的研究,如今我国已有数家企业正在积极开发有机氟织物整理剂产品,有的企业已掌握生产工艺,但我国尚无成熟的全氟烷基产品,有的只是与其他国外公司联合经销或在此基础上的简单复配,到目前为止,国内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而且进口产品价格昂贵,单价达70元/kg,印染企业普遍难以接受, 本研究利用全氟烷基磺酰氟为起始剂自制N-烷基-N-羟烷基全氟辛基磺酰胺,之后与丙烯酸衍生物和聚氨酯衍生物反应在合成三防整理剂方面进行了近两年时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由全氟烷基磺酰氟制备出两种含氟丙烯酸单体,并且完成了与丙烯酸衍生物和聚氨酯衍生物的共聚,而 成功的推出了含氟织物防水、防油剂。 1 实验部分 1.1 原材料 含氟丙烯酸酯单体(自制),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十八酯,丙烯腈,丙烯酰胺及其羟基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以上原料均为聚合级,脂环族异氰酸酯,催化剂,乳化剂。 1.2 含氟织物整理剂的制备 1.2.1 含氟织物整理剂主体的制备 将含氟丙烯酸酯单体与丙烯酸酯、丙烯腈、丙烯酰胺及其羟基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乳化剂、去离子水乳化加入预乳化罐中,采用氧化还原的聚合方法,在70℃下慢慢滴加入反应釜中,同时滴加引发剂,滴加时间为3h。滴加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在70-80℃之间,滴加完成后,保温lh,然店降温至30℃,检验过滤出料, 1.2.2 含氟织物整理剂的制备 将1.2.1应得到的产品88份加入l份热解闭型多异氰酸酯交联剂,搅拌均匀,检验过滤。得到了含氟织物整理剂。 2 应用研究 含氟织物整理剂主要用于各种织物的后整理,使织物达到防水、防油的整理效果,下面就其应用做详细的介绍. 2.1 织物 经退浆、漂白后的40/40 133×72纯棉织物 20/300D 100×56 197g/m2涤棉织物

FH系列含氟拒水拒油剂(环保型)

FH系列含氟拒水拒油剂(环保型) FH系列含氟防水整理剂能够赋予棉、麻、丝等天然纤维与涤纶、锦纶、尼龙等合成纤维、及其混纺交织物高度耐久的防水整理效果,具有优良的耐水性和耐干洗性。该产品不含PFOA,APEO。 一、性质 外观:乳白色-淡黄色乳液 有效物成份:氟碳树脂 离子性:阳离子性 含固量(%): 20-35% 比重(20℃): 0.98~1.05 PH值: 2~5 溶解性:易稀释分散于软水中 二、特点 1、氟防水整理剂能够赋予棉、麻、丝等天然纤维与涤纶、锦纶、尼龙等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高度耐久的防水效果。特别是对于涤纶、锦纶、尼龙等合成纤维织物能够赋予其高度耐久的防水效果。 2、整理过程无须高温焙烘。 3、与传统的氟防水剂相比,具有高度的耐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对于色光也几乎无影响。 4、与N一羟甲基树脂整理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5、不含溶剂,不易燃,属于环保产品。 6、易分散于冷水中(建议使用软水),使用方便。 三、加工方法 氟防水整理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整理剂复配使用,用于棉制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永久防水处理。氟防水整理剂用量及条件因加工织物种类、加工条件,所要求的性能而异,一般我们建议为: 氟防水整理剂用量: 10-50g/L 浸轧率: 60~80% 干燥: 100℃~110℃×1分钟 焙烘: 140℃×2分钟或160℃×1分钟 四、保管和使用注意事项 1、密闭、阴凉放置,贮藏于室内,不得混入其它杂质。在冬季如果存放在室外时要防止冻结.如果贮藏溫度低于0℃,产品会固化或流动性变差,可重新加热到25℃,搅拌本产品即可恢复原状,不影响使用性能。 2、储存时,有时会在产品底部有少许沉淀,但不会影响产品本身性能,无须处理。 3、使用后请盖紧,防止产品挥发或混入异物。

2-拒水拒油性能测试方法

拒水拒油性能测试方法 1. 拒水级别测试 1.1 拒水性能测试按3 M-Ⅱ-1988方法进行。 将异丙醇和水以不同比例混合见表, 配置标准测试液体系。从低级数试剂开始, 取液滴在待测样布布面上, 若内10 s不润湿则为通过, 至不通过为止。取最后通过级别为产品拒水级别。 表1 3M-Ⅱ-1988拒水测试试剂 拒水等级异丙醇(wt%)去离子水(wt%) 1 2 98 2 5 95 3 10 90 4 20 80 5 30 70 6 40 60 7 50 50 8 60 40 9 70 30 10 80 20 11 90 10 12 100 0 1.2 淋水性能测试 对织物的拒水级别测试,一般用淋水性能测试方法,大多参考AA TCC22-1977实验方法。截取18×18 (cm2) 的试样1块,紧绷于试样夹持器(金属弯曲环)上,并以45o放置。使织物的经向顺着布面水珠流下的方向,实验面的中心在喷嘴表面中心下的150 mm处。将250 ml冷水迅速倾入如图所示的玻璃漏斗中,使水约在25-30 s内淋洒于织物表面。淋洒完毕,取起夹持器,使织物正面向下成水平,然后对着一硬物轻敲两次。将实验织物与标准图片对照,评定拒水级别。 1级——受淋表面全部润湿。 2级——受淋表面有一半润湿,通常指小块不连接的润湿面积的总和。 3级——受淋表面仅有不连接的小面积润湿。 4级——受淋表面没有润湿,但在表面沾有水珠。 5级——受淋表面没有润湿,在表面也末沾小水珠。 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是各种拒水整理织物中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测定方法各国差不多都应用,这种方法常见代号有:ISO4920-1981(E),AA TCC22-1977,BS3702-64以及GB4745-84(报批稿)等。

纺织防水剂,形态记忆整理树脂,丝氨酸整理剂,防水防油污整理剂要点

拒水拒油整理剂HS1100 结构或组分:含氟有机化合物; 用途及应用方法:适用于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混纺织物的防水、防油整理; 1、浸轧工艺: 〈1〉用量:10~50g/l 〈2〉工艺流程: 浸轧(轧液率:60~70%)→ 干燥(110℃×2~3min )→ 焙烘 (170℃×1min ) 包装贮存:60kg 铁桶包装。0℃以上常温贮藏,保质期一年。 韩笑 荷叶效应与拒水拒油织物 董旭烨(西安市西安工程大学 710048) [摘要]:介绍了拒水拒油的基本原理,织物获得拒水拒油性能的途径以及测试织物拒水拒油性能的方法。 [关键词]:拒水,拒油,织物,荷叶效应 前言 拒水拒油织物是纺织产品不断向高性能、多功能发展的一种功能化织物。这种 织物在服装、装饰、产业等领域应用的重要性已被人们逐渐所认识。它作为服装既能抵御雨水、油迹、寒风的入侵和保护肌体,又能让人体的汗液、汗气及时

地排出,从而使人体保持干爽和温暖。同时,应用在装饰、产业领域中的具有拒水拒油功能的餐桌布、汽车防护罩等也备受青睐。因此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拒水拒油机理 拒水和拒油都是以有限的润湿为条件和前提的,表示在静态条件下,反抗水和 油污渗透作用的能力。因此,要讨论织物拒水和拒油机理,就要从润湿理论出发。润湿是指水或其他液体在固体表面扩展的过程,当液体在固体表面不能铺展时,在固体表面就呈现一定的形状。通常用接触角θ来表示液-固界面的特性。 1.1 接触角 当液体在固体表面不能铺展时,则液体以一定形状停留于固体表面,由固体表 面和液体边缘切线形成一个夹角θ,(见图1-1)这个角称为接触角,用来表示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能。 (aθ=0° (b0°﹤θ﹤90° 《河北纺织》2006 年第三期专题研究 20 (c90°﹤θ﹤180° (dθ=180° 图1-1 接触角 从上图所示的接触角大小比较容易判断出润湿状态: 当θ=0°时,液体完全润湿固体,无拒水作用; 当 0°<θ<90°时,液体部分润湿固体,有一定的拒水作用; 当 90°<θ<180°时,固体表面稍被润湿,拒水作用一般;

四防整理剂,纺织防水剂,防水防油污整理剂,防污剂,防水防油防污整理剂

防水、防油、防污多功能后整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谢孔良 【摘要】本文综述了防水、防油、防污多功能后整理技术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有机氟系列防水、防油、防污多功能整理剂的结构特征、联合增效效应、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和发展方向,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 1.前言 根据国内外纺织品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生活的需要,技术含量高的多功能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纺织品如服装面料、无纺布、装饰用纺织品、地毯、产业用纺织品等迫切要求进行同时具有防水、防油、防污等多功能整理,而又不改变织物在透气、透湿等方面的性能,这方面的后整理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防水领域里,我国目前使用的防水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石蜡一铝皂,由石蜡、硬脂酸铝皂等配成的乳液 ②吡啶季胺盐和硬脂酸铬络合物 ③羟甲基三聚氰胺衍生物 ④有机硅型防水剂 ⑤聚醚、聚氨酯系列 ⑥有机氟系列 以上几种防水剂真正起到防水、防油、防污性能而又具特效作用当属有机氟系列,实际上,随着近年来有机氟工业的发展,有机氟精细化学品和含氟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已经成为新兴氟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含氟织物整理剂是有机氟精细化学品代表之一。由于有机氟织物整理剂能够赋予织物以优异的拒水、拒油、防污、抗静电等特性,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非常活跃,本文重点论述这类整理剂的结构特征和研究进展。 2.有机氟织物整理剂的性能特征 氟是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强的元素,碳氢键上的氢被氟取代后,键能增加16.5kcal/mol(C—H键能为99.6kcal/mol,C—F键能为116kcal/mol)。由于氟原子的共价半径为0.64?,略大于氢原子,相当于C—C键长1.31 的一半,因此氟原子可以把碳链很好地屏蔽起来,保持高度的稳定性。同时,由于碳氟键距短(C—F为1.317?,C—C为1.766?),表面能低,因此就显示出各种各样的特殊性能,主要表现如下: ①一般的表面活性剂溶于水时,可将水的表面张力下降到30dyn/cm左右。有机氟化合物则可使水的表面张力下降到10-15dyn/cm,而且这种大幅度降低的倾向无论在水中还是在有机溶剂中都相同,因而表现出优异的疏水性和疏油性。 ②有机氟整理剂的表面张力极度降低,使得润湿力和渗透力大为提高,在各种不同物质的表面都很容易润湿和铺展。 ③有机氟整理剂在强酸、强碱中均显示出稳定性,不分解,故可使用于各种环境。 ④低浓度高效果。只需使用很低浓度,即可发挥优良效果,可以保持织物良好的手感和优异的透气性、透湿性。

防水防油助剂,拒水拒油剂,防水防油污整理剂,防水防油防污助剂,皮革拒油拒水剂,防水整理剂,防水防油防污助剂

荷叶效应与拒水拒油织物 董旭烨(西安市西安工程大学710048) [摘要]:介绍了拒水拒油的基本原理,织物获得拒水拒油性能的途径以及测试织物拒水拒油性能的方法。 [关键词]:拒水,拒油,织物,荷叶效应 前言 拒水拒油织物是纺织产品不断向高性能、多功能发展的一种功能化织物。这种 织物在服装、装饰、产业等领域应用的重要性已被人们逐渐所认识。它作为服装既 能抵御雨水、油迹、寒风的入侵和保护肌体,又能让人体的汗液、汗气及时地排出, 从而使人体保持干爽和温暖。同时,应用在装饰、产业领域中的具有拒水拒油功能 的餐桌布、汽车防护罩等也备受青睐。因此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拒水拒油机理 拒水和拒油都是以有限的润湿为条件和前提的,表示在静态条件下,反抗水和 油污渗透作用的能力。因此,要讨论织物拒水和拒油机理,就要从润湿理论出发。 润湿是指水或其他液体在固体表面扩展的过程,当液体在固体表面不能铺展时,在 固体表面就呈现一定的形状。通常用接触角θ来表示液-固界面的特性。 1.1 接触角 当液体在固体表面不能铺展时,则液体以一定形状停留于固体表面,由固体表 面和液体边缘切线形成一个夹角θ,(见图1-1)这个角称为接触角,用来表示液体 对固体的润湿性能。 (a)θ=0°(b)0°﹤θ﹤90° 《河北纺织》2006 年第三期专题研究 20 (c)90°﹤θ﹤180°(d)θ=180° 图1-1 接触角 从上图所示的接触角大小比较容易判断出润湿状态: 当θ=0°时,液体完全润湿固体,无拒水作用; 当0°<θ<90°时,液体部分润湿固体,有一定的拒水作用; 当90°<θ<180°时,固体表面稍被润湿,拒水作用一般; 当θ=180°时,固体完全不被润湿,拒水作用优良。 1.2 临界表面张力 液滴在固体表面上受到下列平衡力的作用,三相交界点的合力为零。液滴在固 体表面上的接触角主要决定于固体和液体的表面能以及液体与固体的界面能。根据Young 方程式: YSL -YS+ YL COSθ= 0 图1-2 液滴接触角

Chemical Finishing of Textiles-拒水拒油整理部分的翻译

6.1 引言 拒水、拒油和拒干灰尘整理对于各种纺织品市场——衣服、住宅和工业纺织品都是很重要的。拒水性可通过使用不同的产品种类获得,但是拒油性只能通过 氟碳高聚物来实现。改进后的整理剂具有种类繁多的性质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和预期使用目的。这是化学整理中最有趣的新进展之一。 最早的整理是拒水整理,这种整理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水滴不应该在纺织品表面铺展,不应该润湿织物,水滴应该停留在表面且容易滴落[1-3]。同理,拒 油整理应该防止油性液体浸润待处理的纺织品。以类似的方式,抗污整理应该防 止干燥的和潮湿的污物。就一切情况而论,整理后织物的透气性不应该大幅度降 低,防水处理将不会被彻底覆盖。在第一滴水渗透到织物中之前,防水织物需抵 挡来自至少一米高的外露水柱所产生的静水压[5,6]。事实上,这主要源自衣料涂 层具有硬挺整理、缺乏透气性和透湿性的劣势,结果导致穿着不舒适。 除所需的排斥作用之外,在拒水拒油整理中经常发现其他不良的织物性质,这些性质包括静电、水洗中差的去污效果、过度硬挺织物、水洗过程中发灰色(污 物再沉积)和可燃性的提高等问题。织物的一些性质经常因拒水拒油整理而改良, 这些整理包括更好的耐久压烫性、更快速干燥和熨烫以及增强抵抗酸、碱和其他 化学品的能力。表6.1列出了拒水拒油面料的典型织物应用和判定标准。 表6.1拒水拒油整理中典型的织物和其判定标准,根据Lammermann。[10]织物品种OR WR DS SR CF AS H P 运动服,休闲服+ +++ 0 + + + +++ ++ 制服,工作服+++ +++ ++ +++ + + ++ +++ 家具装饰用品 +++ ++ +++ ++ +++ +++ + + 和汽车面料 帐篷布,百叶 + +++ +++ 0 0 0 0 + 窗,窗帘布 桌布和床单+++ ++ ++ +++ +++ 0 + +++ 地毯++ ++ +++ 0 0 ++ 0 + 拒油性=OR,拒水性=WR,干污物=DS,去污性=SR,耐磨牢度=CF,抗静电性 =AS,手感=H,耐久性=P。

纺织品功能整理

功能整理:凡是能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实用功能的整理加工统称为功能整理。 包括: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阻燃、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等。 止血整理:整理手段:化学接枝变性(赋予织物新的化学和物理性能)止血机理:1、物理作用:吸收水分而膨化(增加血液粘度,减缓流速)紧贴产生压力(膨化胶体堵塞毛细管末端)2、化学作用:粘附及凝集血小板3、生理作用:促活凝血因子-----活化凝血酶 抗冻疮整理整理手段:纤维上连接(化学嫁接(为经得起重复使用中酸性汗液和碱性洗液的侵蚀))某种化学物质。抗冻疮机理:制止动脉的痉挛收缩(通过生理性舒解、物理性扶摸) 消痒整理整理手段:选择一种在结构上近似组织胺(致痒的代谢产物,脱羧的组胺酸),活性又比组织胺较强的物质,连接在纤维上。 抗菌整理整理手段:抗菌剂化学结合等方法留存在织物上。抗菌机理:抗菌剂直接作用或缓慢释放作用,抑制菌类生长。 抗霉腐整理整理手段:在织物上生成不溶性的抗霉腐物质、伯醇基化学变性、与纤维素纤维中羟基结合形成共价键。 抗静电整理整理手段:物理方法(带不同电荷的纤维混纺或交织添加油剂、给湿、车间接地)化学方法(用抗静电剂进行整理来消除,在疏水性纤维表面形成导电层:提高纤维的吸湿性表面离子化)。 防臭整理整理手段:抗菌法(使杂菌无法在织物上繁殖生长)吸收法氧化法。 防紫外线整理整理手段: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选用适当的纤维,用紫外线吸收剂,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选用适当的纤维,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用反光性强的物质)。 防污整理易去污整理:指通过这种整理后的织物沾污后在水中易于洗除。拒污整理:拒污整理是指通过这种整理后的织物在空气中不易被污物沾污。1.含氟整理剂适合作拒油整理剂。2. 聚丙烯酸系整理剂适合作易去污整理剂。 污物分类(1)油脂类物质:乙醚溶解物、食品油脂、汗脂。(2)水溶性物质:盐、糖、尿、汁、酸、碱,果汁、菜汁、难除的淀粉、胶水、蛋白质、牛奶,易再沾污。(3)固体颗粒物质:煤屑、尘埃(通常是无机物) 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易去污原理①共聚物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经浸轧焙烘后,产生一层薄膜附在织物表面上能降低纤维的疏水性。②静电斥力:因为这类共聚物在碱性洗液中带负电荷,而油的粒子在洗液中一般也呈阴电荷,所以覆盖在纤维上的丙烯酸酯共聚物,能将油污排斥而脱离织物。③为高分子电解质:在洗除液中有剧烈的膨化作用,因而嵌留在织物表面、纱线间隙中的油污,也可因此排挤到洗液中去。 两性结构的防污整理剂的二重作用机理在不同的环境中,两性结构的防污整理剂的大分子的排列会发生改变,使其处于界面能最低状态。在空气中:拒油性全氟链段排列在表面织物上具有拒油性。在水中:亲水性链段排列在表面织物上具有亲水性。 荷叶效应荷叶的“自洁性”源于其表面的微细结构。荷叶表面有许多乳头状凸起,凸起部分的高度为5 ~10μm,凸起之间的间隙为10~15μm,乳头状的表面又被许多直径为1 nm 蜡质晶体所覆盖. 在这些微小的凹凸之间,储存着大量的空气。当水滴落到荷叶上时,由于空气层、乳头状突起和蜡质层的共同托持作用,使得水滴不能渗透,而能自由滚动。 荷叶拒水具有的条件:1)表面材料必须拒水,水在其表面接触角必须大于90。(2)表面必须是粗糙的,而且粗糙程度必须是纳米水平或接近纳米水平。 拒水、拒油和易去污整理的本质是在织物表面施加一层特殊结构的物质,使其高能表面变为低能表面,以此获得具有拒水、拒油、易去污效果的织物,且表面能愈小效果愈好。一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