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面镜成像总结

平面镜成像总结

平面镜成像总结
平面镜成像总结

第三讲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①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②了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③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教学重点①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虚像;像

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②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像的大小和位置;会做成像的光路图.

教学难点①虚像的概念;

②成像光路图的做法;

③平面镜成像实验.

教学方法建议①带领学生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

成功的喜悦.

②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④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⑤授课过程注意:知识铺垫,循序导入-→模拟演示,形象认识-→作图分析解

疑,概括归纳-→拓展应用,反馈练习-→深化认识

选材程度及数量

课堂精讲例题搭配课堂训练题课后作业A类(3)道(17)道(3)道B类(3)道(13)道(4)道C类(1)道(7)道(7)道

一、知识梳理

1.认识平面镜

(1)平面镜定义: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2)生活实例:如图3-1所示.

图3-1(3)平面镜的符号如图3-1所示:

图3-2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研究及结论

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实验原理或方法用一块薄平板玻璃的前表面当作平面镜,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玻璃中有一个蜡烛A的像A?.再用另一支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后,在玻璃前透过玻璃可以看到蜡烛B.适当移动蜡烛B,就可以从不同角度都看到它和蜡烛A的像A?完全重合,好像蜡烛B 也在燃烧,这样蜡烛A的像A?的位置就可以由蜡烛B实际位置确定了.

实验器材

簿平板玻璃1个;火柴1盒;支架两个;蜡烛(长短不同、粗细不同,

但有两个相同的);刻度尺、白纸、三角板.

实验装置图

实验过程及步骤(知识、技能和方法)1.组装实验器材,用三角板测量,调整玻璃镜面与白纸所在桌面垂直.2.把点燃的蜡烛A1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玻璃中有一个蜡烛A1的像A1?,再用另一支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后,在玻璃前透过玻璃可以看到蜡

烛B.适当移动蜡烛B,就可以从不同角度都看到它和蜡烛A1的像A1?完全重

合,好像蜡烛B也在燃烧,这样,蜡烛A1的像A1?的位置就可以由蜡烛B实

际位置确定了.

3.实验中调整好A和B的位置后,使用刻度尺分别测量A和B到平面镜的距

离,并记录在表格中.

4.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白纸上接收不到A的像,说明平面

镜成的是_______像.(填“虚”或“实”).

5.分别将蜡烛A摆放在不同位置A2、A3、A4、A5、A6;重复上述步骤并记录.

物的位置A1A2A3A4A5A6

物到镜面距离

像的位置

像到镜面距离

实验结论

物的大小和像的大小相等;物到镜的距离和像到镜的距离相等;物像连线与平

面镜垂直;像是虚像

实验器材分析1.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实验异常现象分析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原因在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5.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远离玻璃板但像的大小不变.

6.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手中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与桌面垂直.

7.通过玻璃板看到两个像原因是:玻璃板的两个面相当于两个平面镜,成了两个像.(玻璃板越薄越好)

3.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

①方法一: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如图3-3所示.

图3-3

②方法二: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3-4所示.

图3-4

4.实像虚像的理解和区别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

虚像:实际光线反向延伸相交而成.虚像不可以成在光屏上.

5.思维拓展

(1)应用

作为镜子(如图3-5甲和乙所示):

改变光路:如图3-6甲和乙所示:在筒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这样就做成最简单的潜望镜.

(2)不利:光污染

拓思:为什么大公共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是竖直放置的,而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是斜放的?

二、解题方法分类归纳及典型例题分析

类型一:平面镜作图问题

解题技巧:运用两种作图方法

【典型例题1】如图3-7所示,点光源S发出的哪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

难度分类:A类

命题意图:熟练掌握两种作图方法

思路点拨:如图3-7答案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以确定光源S的像点S′,连接S′A可找到入射点O和过A点的反射光线OA,连接SO,SO即为反射光线OA的入射光线.答案:如图3-7答案所示.

【典型例题2】如图3-8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一条光线射入,试完成光路图.证明射出光线与射入光线平行,方向相反.

难度分类:B类

命题意图:熟练平面镜成像作图技巧

思路点拨:根据反射定律图解如图所示.

由∠1=∠2(反射定律)

∠6=90°-∠2 ∠5=90°-∠1

所以∠5=∠6

因NO1⊥NO2(两镜垂直,法线也垂直)

所以∠2+∠3=90°∠1+∠4=90°

即∠2+∠3+∠1+∠4=180°

即∠AO1O2+∠O1O2B=180°,AO1为入射光线,O2B为反射光线.

即AO1∥O2B且反向.

答案:见图3-8答案

类型二:平面镜对称问题

解题技巧:平面镜成像总是“上下一致、前后对应、左右互换”.

【典型例题3】座钟钟面正对平面镜,在镜里见到的指针位置如图3-9所示,则座钟实际指的时刻是()

A.10点45分B.1点15分C.7点15分D.7点45分

图3-9

难度分类:C类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平面镜成像的灵活运用能力.

思路点拨:根据平面镜成像总是“上下一致、前后对应、左右互换”的特点,像与物体左右互换了,再把它互换回来即可,最简便的方法有:

方法1:逆时针读数法(座钟时针、分针本来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左右互换”后,变成了逆时针方向旋转了.因此,按逆时针读数就很快读出,其实际指的时刻是10点45分.方法2:背面透视读数法(平面镜成像左右互换了,由正面看改为从背面透过纸看,从左右又互换回来了,做法是将作图面翻过去,从纸背面透过纸去看座钟,按正常的顺时针方向读数,此时读出实际指的时刻为10点45分)

方法3:由数学公式得出,实际时刻等于12点减去平面镜中的钟面指示时刻,即实际时刻=12点-1点15分=10点45分.

答案:A

类型三:平面镜成像的动态问题

解题技巧:巧用平面镜呈现原理(平面镜成等大、等距、垂直的虚像)

【典型例题4】如图3-10所示,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所示,一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

A.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C.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图3-10

难度分类:C类

命题意图:考查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及动态应用.

思路点拨:如图3-10答案所示,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由①位置运动到②位置时,分别作出小球在两个位置所成的像①和②,说明像由①位置运动到了②位置,且由图可以看出①到②的距离与①到②的距离相等,故像在竖直向下运动,且速度大小与球运动速度相同.

图3-10答案

答案:B

类型四:平面镜成像规律理解

解题技巧: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典型例题5】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

难度分类:A类

命题意图: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思路点拨:平面镜成像的关键是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到平面镜上(即有入射光射到平面镜上),与物体的大小、镜后有无物体无关,故A和C不对,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平面镜只能成虚像,故D不正确.

答案:B

类型五:平面镜极值问题

解题技巧: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

【典型例题6】身高1.70 m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最少应多长,对平面镜的悬挂有何要求.

难度分类:B类

命题意图:熟练掌握平面镜作图规律

思路点拨:如图3-11所示,A 、C 、B 分别表示人的头顶、眼睛和脚的位置.EF 为平面镜位置,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A ′C ′B ′为ACB 的像,因为OC =OC ′,所以OC =

21CC ′, EO =21

A ′C ′,EF =21

A ′

B ′=21

AB

EF 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AB 为人的身高,这就是镜的长应为人身高的一半.此人身高

1.70 m ,则镜长最小为0.85 m .所放位置如图所示,镜的上端E 点应在人的头顶和眼睛之间距离的中点位置的高度.(注意:若平面镜高度挂的不对,就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答案:镜长最小为0.85 m

类型五:平面镜实验探究及常见问题分析

解题技巧:巧用平面镜成像原理;明确平面镜成像实验常见异常现象.学会分析平面镜成实验中常见问题分析,如下:

1. 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5.蜡烛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远离玻璃板但像的大小不变.

6.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手中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与桌面垂直.

7.通过玻璃板看到两个像原因是:玻璃板的两个面相当于两个平面镜,成了两个像.(玻璃板越薄越好)

【典型例题7】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图3-12所示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在白纸 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 是他实验时画出 的玻璃板的位置,A 、B 是两次实验中点燃 的蜡烛所在的位置, A′、B′,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 面镜的目的是 ,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图3-12

难度分类:B类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深入分析

答案:(1)便于找到并画出像的位置

(2)能,因为从图中可以看出,A、B所成的像,A′、B′到镜面的距离分别等于物体A、B到镜面的距离

(3)玻璃板的前后两表面都成像

【典型例题8】(2010、广州)如图28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

(2)记录;

(3)量出的距离.

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

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

是.

难度分类:C类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路分析:此题的关键在于提醒学生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所以此题所涉及的考点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以第一问较简单,因其前后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是他的像刚好落在广告牌上。第二问较难学生不容易把握,可提醒学生从目的着手,因我的目的是测出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

实际我们是不可以下到车道下面直接测量的,引导学生利用转换法,由像在广告牌上,广告牌到玻璃门的距离即为像到玻璃门的距离和物到玻璃门的距离相等,所以只需测出物到玻璃门的距离即可。

答案:(1)自己的像落在广告牌上(2)自己的站位

(3)自己的站位到玻璃屏蔽门;刻度尺;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三、课堂精讲精练

(一)选择题

1.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C.物体本身的大小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2.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3.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4.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通过湖面所成像的虚实、及其与像之间距离的变化是( )

A.虚像、距离变小B.虚像、距离变大C.实像、距离不变D.实像、距离变小

5.检查视力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3-13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A.2.0m B.2.5m C.4.5m D.5m

6.如图3-14所示,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7.一个挂钟正对着平面镜,在镜子里看到挂钟指示的时间是10时45分,如图3-15,则挂钟实际指示的时间应是( )

A.10时45分;B.7时15分;C.7时45分; D.1时15分.

8.在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四位同学画出了小丑玩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3-16所示,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是()

9.如图3-17所示,AB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

A表示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B

( )

10.小明同学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请找一找,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图3-18(b)中的哪一个?()

11.如图3-19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的像是()A.倒立等大的虚像B.正立等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

12.(10十堰)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 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3-20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A.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2m/s向S靠近

D.在S上看到的像沿S?S方向以速度3

13.一只像老鹰一样的风筝飞在水面上方20m 的空中,水深lm ,关于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与风筝距离为20m B.虚像距水面lm

C.虚像与风筝距离为20m D.虚像距水面20m

14.如图3-21所示,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的是()

A.倒影比真实景物暗一些

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小一些

15.在水平桌面上立一块平面镜,让一个小球沿桌面朝着镜面方向滚动,若从镜中看到小球的像是竖直向上运动的,那么平面镜与桌面的夹角(指有小球一侧的角)应为()A.45°B.60°C.90°D.135°

(二)填空题

16.人站在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m.若人以0.5 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m/s.

17.小丽站在距离穿衣镜前0.5m的地方照镜子,则镜中的像与小丽之间距离是_____________ m,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宁静、清澈的湖面是天然的________镜,桥在水中的倒影就是湖面上桥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19.一只小鸟在秀丽的石门湖湖面上水平飞过,若水深为10m,小鸟距水面3m,映在平静湖水的鸟的“倒影”是像(填“实”或“虚”),它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 m.

20.(2011·天津)身高1.75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m。如果他向镜面移动0.5m,他的像高 1.75m(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21.每天早晨当你面带微笑走进校园后以1m / s的速度走向整容镜时,你在镜中的像以m / s的速度向你靠近,你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如图3-22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一个平面镜,有一玩具车向镜面开去,要使玩具车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运动,则镜面与地面的夹角应该等于_________

25.一束与镜面成4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是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度;潜望镜是利用来改变光路,从潜望镜中看到的是像.

26.(10六盘水)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m,当他走近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如图3-23所示,是甲、乙两同学在合作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他们确定好像的位置后,______同学能看到两支蜡烛好像都被点燃了似的,______同学看到只有一支蜡烛被点燃了.

28.小明随爸爸一起坐车去郊游,他发现路上行驶的绝大多数的客车的前玻璃都是前倾的,于是问爸爸,以下是他爸爸向小明的解释,但是有一些漏掉了,请你帮助小明的爸爸补充完整;这是因为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的_______(填“上方”或“前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的乘客的与路上的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若车玻璃是竖直的,这样车内的乘客经玻璃的反射成的像就在车的________(填“上方”或“前方),这样司机在驾驶的时候就会产生错觉,不能准确的分清行人与车内乘客的像,影响驾驶.

29.如图3-24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将玻璃后放一只与A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用直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的距离,目的是

(三)作图题

30.如图3-25所示,物体AB上的点B在平面镜里成的像点为'B,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A.

'B

31.请在图3-26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A。(保留作图痕迹).

'B

图3-26

3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3-27中做出“F”形物体在镜中的像:

图3-27

33.如图3-29所示,画出S发出通过A点的光线.

图3-29

34.舞蹈教室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如图3-30所示.小妍同学在教室内排练舞蹈,当老师从外面进入到图示位置时,即使隔着木屏风,她也能从平面镜看到小妍,请作出成像光路图(老师和小妍的位置用O表示)

图3-30

(四)实验,探究题

3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填序号).

(2)如图3-31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___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图3-31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____________,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3-32所示.A、B是两个相同的蜡烛,C是玻璃板.

(1)实验中,发现A蜡烛成两个像,这两个像之间的距离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2)上表是小明实验中记录的部分实验信息.

①由表中的信息可知,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②分析表中的信息,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若把B蜡烛也点燃,看到的像不清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如图3-33所示,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上,再取两段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蜡烛B一前一后竖立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02 25.60 28.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15

25.60 28.50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 (填物理属性的名称),从而能确定像的位置;

(2)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是小华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 __.

A .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 .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 .在判断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3)光学成像的实验中,在观察像时,人眼的观察位置通常会随着实验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 和蜡烛A 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 ____ (选填“a .视线过蜡烛A 并垂直于玻璃板;b .在玻璃板前蜡烛A 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 .直接观察光屏”,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 ,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

38、(2010、鸡西)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

蜡烛A 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的纸面 上来回移动,

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

况的原因可能是: 。

(2

)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

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

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乙 原放置 玻璃板处 图甲 纸张

A B

A类题:1;2;3;4;6;8;9;15;16;17;18;19;27;28;30;35;36

B类题:10;13;14;20;21;22;23;24;25;26;31,32;33;

C类题:5;7;11;12;29;34;3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3.C;4.A;5.C;6.C;7.D;8.C;9.B;10.D;11.B;12.D;13.D;14.D;15.D

(二)填空题

16.2;1m/s ;17.1、不变;18.平面、虚;19.虚,反射,6 ;20.3、等于;21.2 不变;22.45°;;25. 5001000平面镜等大的虚像;26.4,不变;27.甲;乙;28.上方前方;29.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探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三)作图题

30-34答案略

(四)实验,探究题

35.(1)①(2)重合(3)不能接收到像(看不到像)

36.(1)玻璃板的厚度;(2)①1mm ②平面镜成像时,像距等于物距;(3)像的亮度一定;点燃B蜡烛,像的背景变亮,像与背景的亮度差异变小.

37.透光性 C b c

38.1)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两点到镜面的距离;(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两点是否重合)

(4)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或更容易判断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亦可。)

四、课后自我检测

1.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_(“虚”或“实”)像,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___,像和物的直线跟镜面____,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

2.一人在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他____m,若他沿着与平面镜平行的方向以1m/s的速度运动了3s,则运动中,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____,运动结束时像与人相距____m.

3.铅笔尖垂直接触玻璃镜面,笔尖的像到笔尖间的距离为4毫米,由此可估算出镜子玻璃的厚度约为__毫米.

4.在平面镜前放一支铅笔,如果要使铅笔与它的像垂直,铅笔应该和镜面成___度,当铅笔跟平面镜成α角,笔和像之间的夹角应为____度.

5.图3-34中,“T” 形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6.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图3-35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

A.3:40 B.4:20 C.8:20 D.9:40

7.在图3-36中,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8.某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分别沿O1A和O2B方向射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3-37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

9.作图:(1)作出图3-38甲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2)图乙中S为镜前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后有一条经过A点,试作出这条光线.

10.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5m远,如图3-39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A.1m B.2m C.3m D.4m

4.3《平面镜成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解析版)

4.3《平面镜成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两块完全相同的平面镜上、下挂在竖直的墙壁上,两平面镜间有一定的距离,一物体放在平 面镜前,如图所示,则经过两块平面镜成像后,物体的像可能是选项中的() A. B. C. D. 2.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1m处,从镜子里只能看见自己的上半身,他要看到自己 的全身,则() A. 应后退到距镜2m远处 B. 应前进到距镜0.5m远处 C. 应后退到距镜4m远处 D. 无论前进后退都不能实现 3.关于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发生了镜面反射,那么反射面一定很亮 B.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C. 平面镜只能成正立的虚像,且不能用光屏接到 D. 一束光线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4.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一小球以 1m/s的速度在桌面上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 A. 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B. 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C. 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D. 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5.如图所示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那么此刻的实际时间是()

A. 12:40 B. 11:20 C. 3:55 D. 2:35 6.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 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 1.5m,像变大 B. 2m,像变小 C. 3.6m,像不变 D. 4.4m,像不变 7.如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B. 蜡烛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C. 把蜡烛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会变大 D. 烛焰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8.如图所示是(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潜望镜。它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 的潜望镜。它的成像原理是()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9.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B. 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4.3平面镜成像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探究实像和虚像的区分 学习难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分。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观察在家里照镜子的情形,猜想: 1、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 (二)、设计并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一块、两根相同的、、。 在设计和操作实验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下的问题: (1)平面镜如何放置? (2)怎样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3)怎样测定像的位置? (4)移开后面的蜡烛,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上,直接观察 白纸,纸上能否出现蜡烛的像?做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2、实验步骤: (1)如上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镜前,观察它在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 (3)将另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大小的蜡烛B竖立在平面镜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重合,蜡烛B此时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注意观察蜡烛B的大小和蜡烛A 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4)把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出现。

(5)移开玻璃板,将把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6)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按上述步骤重复几次实验,并将相应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3、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体的大小;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成的像是正立的像;(选填“实”或“虚”) 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思考: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实验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是因为: 3、刻度尺的作用是: 4、选取两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5、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6、实验中如果有两块玻璃,分别是3mm和5mm的,你会选择哪个? 知识点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一)成像原理: 虚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 ..用光屏接收,都是正立 ..的。(正立、等大、虚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版

1 / 8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能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3、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含义。 4、能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 2、让学生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在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中体会替代的研究方法。 3、在经历探究的全过程中,让学生自己体验,逐渐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沟通、提取信息、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感受自然界的美妙。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与难点】 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对虚像的理解。 【教学准备】 2 / 8 教师: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学生:平面镜、玻璃板、直尺、直角三角板、蜡烛、火柴、大头针、方格纸、白纸、凸面镜、凹面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任务 欣赏刘全利、刘全和表演的《照镜子》片断。 教师指着一位同学,问大家:“我们俩能不能表演这个小品?”生回答:“不能,你们俩长得不一样。” 教师指出: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镜子表面都是平的,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做平面镜,在镜子里的物体叫做像。要表演好这个小品,除了两人要长得一样外,还需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其它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平面镜成像。 板书课题:平面镜成像。 投影: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学会“等效替代法”研究问题,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含义。 3、能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教案.doc

4.3平面镜成像 学习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探究实像和虚像的区分 学习难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观察在家里照镜子的情形,猜想: 1、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 (二)、设计并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一块、两根相同的、、。 在设计和操作实验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下的问题: (1)平面镜如何放置? (2)怎样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3)怎样测定像的位置? (4)移开后面的蜡烛,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上,直接观察 白纸,纸上能否出现蜡烛的像?做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2、实验步骤: (1)如上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镜前,观察它在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 (3)将另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大小的蜡烛B竖立在平面镜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重合,蜡烛B此时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注意观察蜡烛B的大小和蜡烛A 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4)把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出现。

(5)移开玻璃板,将把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6)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按上述步骤重复几次实验,并将相应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3、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体的大小;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成的像是正立的像;(选填“实”或“虚”) 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思考: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实验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是因为: 3、刻度尺的作用是: 4、选取两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5、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6、实验中如果有两块玻璃,分别是3mm和5mm的,你会选择哪个? 知识点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一)成像原理: 虚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 ..用光屏接收,都是正立 ..的。(正立、等大、虚像)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6)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6) 二三平面镜成像同步训练 1.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下图, 一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那么小球在 平面镜里的像 A.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B.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C.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D.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2.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汽车的车头灯是用平面镜 B.汽车的观后镜是用凸面镜 C.太阳灶用的是凸面镜 D.牙科大夫用来观看患者不易看到的部位的镜是用凹面镜 3.关于平面镜成像,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 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 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 4.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40°角,要使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沿水平方向传播,那么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锐角〕是 A.20°或40° B.40°或70° C.20°或70° D.只能20° 5.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要想使反射光线从原先位置偏转60°,可采纳以下哪种方法 A.将平面镜顺时针转60° B.将平面镜顺时针转30° C.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30° D.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60° 6.座钟钟面正对平面镜,在镜里见到的指针位置如下图,那么座钟 实际指的时刻是 A.10点45分 B.1点15分 C.7点15分 D.7点45分 7.儿童乐园里的哈哈镜表面呈波浪形,使人像变形,会人发笑,那么 A.表面凸的部分把人像拉长了 B.表面凸的部分把人像变短长 C.表面凹的部分把人像拉长了 D.表面凹的部分把人像变短了 8.如下图,点光源S发出的哪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

平面镜成像学案

灵宝四中八年级物理学案 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主备:张晓换审核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2、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学习重难点1.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作图 2.难点:利用平面镜解决问题。 【课前预习】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两侧;等于。 2.一条平静的河,水深3m,岸上的树梢上有一只鸟离水面的距离为12m,则小鸟与小鸟像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m。 3.人逐渐向平面镜靠拢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4.物离镜面4m,像离镜面_____m,像离物_____m。 5.小孔成像因为_____(“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像(“虚”或“实”)。 【学习过程】 一、成像原理: 1.人为什么能看到身边物体? 物体或者的光进入人的眼睛,人就看到了这个物体。 2.人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物体因为物体的光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的眼睛。 3、平面镜后面的像是形成的(作图说明) 二、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例如:、、等;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例如:、、等; 三、平面镜成像作图 1.识别图形(如图):对称法 MN表示____;AB表示_____;AˊBˊ表示物体AB的_____; AˊBˊ要用虚线是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AO AˊO ,AB AˊB 。 2.某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分别沿O1A和O2B方向射 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课堂检测】 1.用对称法作出平面镜中的像 2.已知物体和他在平面镜在的像请你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3.某人从平面镜里看到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时刻就是() A.21:20 B.10:21 C.21:01 D.10:51 4.水面也和平面镜一样能成像,我们从水中看到空中的飞机是_______像(填“虚”“实”);若水深为2 m,那么在2000 m高空飞行的飞机所成的像距水面 m。 A B M N O A’ B’

2019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2019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 .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且平分 例1: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 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D.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 选D. 【解答】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也靠近平面镜,故A错误; B、因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 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虚像,故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故D准确. 例2: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3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A.变大 4m B.变大 5m C.不变 4m D.变大 6m 答案:C 例3:画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个对称 性作出AB的像. 【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例4: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 条光线SO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 完成光路.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首先作 出像点S′的物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画出入射光线SO. 【解答】解:作出像点S′的物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 射点O,再连接SO,画上箭头,如下图所示: 例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的玻璃板做实验; (2)同时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3)如果将蜡烛靠近平板玻璃,像的大小将(变大/变小/不变)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1 . (2016?桂林)关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像是实像 B .像是虚像 C .像比物体小 D .像是倒立的 2 . (2016?随州)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 () A. 6: 00 B. 5: 45 C. 6: 15 D. 6: 30 3. (2016?潍坊)小明同学身高1.80m,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 为了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 A. 30cm B. 60cm C. 90cm D. 120cm 4. (2016?临沂)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 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5 . (2016?揭阳)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 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 D .物体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 6. (2016?徐州)小明要制作如图所示的简易潜望镜,他需要下列器材中的( A.凸面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7. (2016?凉山州)小明身高为1.5m .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 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 . 1.5m,像变大 B . 2m,像变小 C . 3.6m,像不变 D . 4.4m,像不 变 8 . (2016?郴州)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杯 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 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 C .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 B .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 D .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9. (2016?镇江)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 上,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 .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 .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 .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F列说法正确的是( I 10 . (2016?淮安)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 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A.不成像 B .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仍成像,但 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MN中所成像为a', 讷现将该平面镜竖直 )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能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3、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含义。 4、能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 2、让学生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在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中体会替代的研究方法。 3、在经历探究的全过程中,让学生自己体验,逐渐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沟通、提取信息、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感受自然界的美妙。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与难点】 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对虚像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学生:平面镜、玻璃板、直尺、直角三角板、蜡烛、火柴、大头针、方格纸、白纸、凸面镜、凹面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任务 欣赏刘全利、刘全和表演的《照镜子》片断。 教师指着一位同学,问大家:“我们俩能不能表演这个小品?” 生回答:“不能,你们俩长得不一样。” 教师指出: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镜子表面都是平的,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做平面镜,在镜子里的物体叫做像。要表演好这个小品,除了两人要长得一样外,还需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其它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平面镜成像。 板书课题:平面镜成像。 投影: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学会“等效替代法”研究问题,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含义。 3、能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平面镜成像特点 1、在活动中感悟虚像。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平面镜来观察自己或周围的同学,并将你在镜中看到的像想办法呈现出来。 学生观察、思考,并进行尝试。很多学生用手直接找平面镜中的像,还有的想用白纸

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二、能力目标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察感知球平镜对光线的作用. 三、德育目标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 ●教学难点 1.虚像的概念. 2.球面镜的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分析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透镜、投影片、凹镜、凸镜、激光演示器. 学生用: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 K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小平面镜.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 再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这些问题,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基础. 二、新课教学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向学生示范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 目的:(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同步习题.docx

八年级物理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所示,一小球以 1 m/s 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 A. 以 1 m/s 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B.以 1 m/s 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C.以 2 m/s 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D. 以 2 m/s 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 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 D. 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3.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40°角,要使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沿水平方向传播,则平 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锐角)是 A.20 °或 40° B.40°或 70° C.20°或 70° D. 只能 20° 4.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要想使反射光线从原来位置偏转60°,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 将平面镜顺时针转60° B.将平面镜顺时针转30° C.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30° D.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60° 5.座钟钟面正对平面镜,在镜里见到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座钟实际指的时刻是 A.10 点 45 分 B.1 点 15 分 C.7 点 15 分 D.7 点 45 分 7.儿童乐园里的哈哈镜表面呈波浪形,使人像变形,会人发笑,那么 A. 表面凸的部分把人像拉长了 B.表面凸的部分把人像变短长 C.表面凹的部分把人像拉长了 D.表面凹的部分把人像变短了 5m远,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8.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 的距离应是() A . 1m B. 2m C. 3m D . 4m 9.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同样增大 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 10.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6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间的夹角为() A . 60° B .30°C. 120 ° D .150 ° 11.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然后将平面镜转动θ角,入射光线保持不变,那么反射光线 的方向将改变() A .θ/2 B .θC. 2θD. 0 12.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适用范围,正确的说法是()

平面镜成像学案

4.3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1)学案 学习目标: 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活动一】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是否有关 1、【设计问题】明确三个变量,会改变,会测量,会控制 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么改变?怎样测量? 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样测量? 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怎样控制? 2、像的位置:像在哪? 3、像有多大? 【学生实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实验步骤; 1).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膜面面向自己),镜面与0刻线对齐 2).将塑料块作为物体放在玻璃板前面的横线上; 3).将塑料块放在玻璃板后面的横线上;调整玻璃板后面塑料块的位置;增加积木的个数,直到从玻璃板前不同角度观察,玻璃板后面的塑料块与玻璃板前面塑料块的像均完全重合,玻璃板后面塑料块的大小即是像的大小 4).将像和物的层级数,记录在表格中 5).改变物的层级数,仿照步骤3,再做一次实验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探究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 实验步骤:仿照步骤(3)再做4次实验,记录玻璃板前、后塑料块的个数。 1、【设计问题】明确三个变量,会改变,会测量,会控制

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么改变?怎样测量? 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样测量? 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怎样控制? 2、【学生实验】实验步骤: (1)将塑料块作为物体放在玻璃板前面的横线上(数量自定),将相同的塑料块放在玻璃板后面的横 线上,调整它的位置和个数,使得从玻璃板前不同角度观察,玻璃板后面的塑料块与玻璃板前面塑料块的像均完全重合,记录玻璃板前、后塑料块的个数; (2)保持玻璃板前塑料块的个数不变,改变它到玻璃板的距离,调整玻璃板后塑料块的位置和个 数,使得从玻璃板前不同角度观察,玻璃板后面的塑料块与玻璃板前面塑料块的像均完全重合,记录玻璃板前、后塑料块的个数。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物(玻璃板前塑料块)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像的大小(玻璃板后塑料块的个数)/个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普阅读《人眼睛看物体为什么近大远小》 远处的树木比近处的树木看起来小得多,远方的高山看起来不如近处的楼房高。人的眼睛看物体 为什么总是近大远小呢?原来,眼睛里的晶状体相当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若看清楚某个物体,必须使它的像落在视网膜上。从人眼瞳孔中心对物体的张角与视角相等,所以视角的大小决定了视网膜上物体的像的大小。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 关。同样高的两棵树,离开眼睛远的一棵,它的视角比近处的那棵的视角 小,因此,远处的树看起来比近处的小,人眼睛看物体近大远小就是这个道 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人眼睛看物体为什么近大远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特点 一、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突出了以下几点: 1)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基于初二学生探究基础和知识储备实际情况,教材直接给出了定位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特点。并且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了探究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特点的任务,把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照镜子引入课题,以生活中常用的蜡烛、玻璃板等物体作为探究成像特点的器材,讨论平面镜在检查视力时的作用,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贴近生活。教材还专门设置一块“STS” (科学、技术、社会)的内容,通过观察汽车观后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手电筒反光装置、太阳灶等日常生活和社会中常见东西来认识凸面镜和凹面镜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3)适当关注了物理基础与现代化的联系。实际的教学过程表明,学生对教材结尾处的反射式天文镜的介绍非常感兴趣,渴望了解更多的与此相关的知识,也让他们感觉学好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消除对高科技的不必要的神秘感和遥远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且能根据成像特点作图。 ②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③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②通过定位平面镜的虚象的方法,了解替代法的含义和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②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③通过对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探究的方法和合作学习。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虚像怎样形成的。 教学准备:

平面镜成像___知识点、经典例题、习题

课题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了解并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特点;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重点、难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学内容 一、知识点梳理复习 1、光的反射类型: 镜面反射(光滑表面、反光、刺眼) 、漫反射(粗糙表面、各个方向) 注: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光反射时,光路可逆,如下图。 2、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探究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 物、像的大小关系 实验器材:两支大小形状相同的的蜡烛、一块玻璃板、玻璃板支架、一个光屏、一把直尺、一张纸和火柴. 实验步骤:参照如图2-3-1所示的步骤完成实验: (1)将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前面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后面的蜡烛的像; (2)将另一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前后左右移动,直到看上去这支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此时后面的蜡烛就代替等同于前面蜡烛的像,此时对比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3)用直尺量出此时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

(4)改变燃着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连做两次,分别观察蜡烛与像的大小关系,量出蜡烛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分别记录下来; (5)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6)将玻璃板稍微倾斜一下,不再与桌面垂直,看一看像的变化,还能重合吗? (7)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 实验结果: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镑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一句话概括: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距离相等、大小相等),成虚像. 实验存在的问题分析: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玻璃既能反光又能透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准确的找到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及测定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 (2)实验时选用的玻璃板要薄些,如果用厚玻璃做这个实验,玻璃的两个表面都会发生反射,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不利于实验. (3)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 让没有点燃的蜡烛与像重合,这只蜡烛的位置也就是像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4)无论怎样移动物像都无法重合 实验中使玻璃板与白纸垂直,否则,会出现玻璃板后的蜡烛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的现象(玻璃板倾斜时,像成在玻璃板的斜上方).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等大。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5)、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 5、虚像和实像 虚像:非实际光线而是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 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 3、用垂直等距和光路图找物体的像。光路图的画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3平面镜成像 同步习题(含解析)

4.3平面镜成像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 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 D.光屏用来验证像的虚实 2.如图所示,这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台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则此台钟指示的实际时间应 是() A.1时50分B.11时10分C.2时50分D.10时10分3.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A.a移动的距离过远,不能成像 B.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C.仍成像,但像也会向下移动 D.仍成像,但人们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4.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10cm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20cm,则()

A.竖直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 B.为使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高10cm C.铅笔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的夹角为60° D.铅笔向右水平移动10cm,铅笔在平面镜中的像变大 5.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保持5m远,若把视力表挂在人正后方的墙上人通过平面镜观察视力表,当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为3m时,被测人应位于() A.距前方平面镜1m B.距背后视力表1m C.距前方平面镜3m D.距背后视力表2m 6.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A.B.C.D. 7.轿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这样可以避免行车时驾驶员视线受到干扰。轿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车内物体在前挡风玻璃中所成的像() A.与后方同行的车辆重合B.与前方同行的车辆重合 C.在后方同行车辆的上方D.在前方同行车辆的上方 8.小刚身高1.7m,他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距平面镜的距离为2m处。小刚在平面镜中像的高度为h,像距镜面的距离为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会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来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 第一部分(课前预习)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主要探究的是像与物的哪两方面内容? 2、日常生活照镜子的经验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平面镜的 ________ (选填“上方”、“下方”、“前面”或“后面”),你是怎样找到像在平面镜里的具体位置的?(点拨:替代法)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4、说一说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 第二部分(课内探究) 一、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一: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物体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当物体离平面镜越来越远(越来越近)时,物体的像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 2、大胆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行实验、收集数据: (1)把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的中间画一条直线,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竖立在这条直线上。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固定,并记录下此蜡烛的位置。 (3)找到蜡烛的像的具体位置,并记录下蜡烛的像的位置。 (4)比较蜡烛与蜡烛的像的大小关系,将其填入位置1的相对应表格中。 (5)将蜡烛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2次(或是靠近平面镜的方向移动2次),然后重复2、3、4步的实验过程,并将其结果填入位置2、3的相对应表格中。 4、分析与验证: 由以上表格所记录的内容,你能够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与合作: (1)实验中,我们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来做实验,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2)我们用_______方法找到像的具体位置,从而更有利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学以致用: 一个1.6米高的同学,站在距平面镜2米远的地方,像高。当他向平面镜靠近1米,这位同学的像高变为________。 探究二:物与像的位置关系 1、大胆猜想: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如何?像与物的连线跟平面镜什么关系? 2、实行实验、收集数据:

平面镜成像教学案例

平面镜成像(二) 课题:平面镜成像 单位:杜关中学 姓名:苏建平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的教材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五章《光现象》中的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本节内容是光学部分的教学重点之一。学生在学习了光沿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及应用。本课中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还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本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教材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更加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探究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平面镜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对镜子所成的像学生具有一些“前概念”,比如感觉到“镜中的像与物左右相反”、“像近大远小”等。但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没有仔细的研究过,对“像”的认识处于模糊阶段。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概念外显、认知冲突、概念澄清、变式练习”四阶段教学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 尽管本课的探究是学生光学中的首次科学探究活动,但在前几章的学习中已经历了几次科学探究,这就为本课的探究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基础。 【设计思想】 一、重视思维训练 学生探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避免探究过程的盲目性和形式化,使探究活动达到启迪学生思、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我没有为学生直接提供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法,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要怎样做”、“应该这样做”,而是转变角色,既作为学习生活中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设计、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在学生交流环节,让学生自己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在教学反馈环节,安排了“找图中错误”等思维练习活动,这些教学方式的运用,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促进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过程体验 学生要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离不开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在真实生活和具体实践中产生的,课堂应成为学生体验、感悟、参与的舞台。创设探究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正是为学生搭建这种舞台。例如:在提出猜想的环节,让学生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或周围的同学,根据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这样的猜想有感而发,更真实、更实际。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或者兴趣自主选择、进行实验探究,同时,为学生提供电池、胶棒、国际象棋子这些色彩鲜艳、易操作、易观察的器材,让学生在可选择的条件下通过动手、动眼和动脑来完成科学探究。三、关注交往与合作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交往与合作的过程。在实验方案的设计环节,我采用了实验演示和师生合作讨论的方式;在实验探究环节,采用了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完成的方式;在交流总结环节,采用了小组交流、师生共同评估的方式。这种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四、体现学科综合 新课程倡导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改变学科本位,推进课程整合,让学生在科学情境、人文情境中感受求知的快乐。我在本节教学中,开发了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承的其它学科资源,如小女孩在镜前玩耍的生活片段,CAI 动画课件,找错误的图片,对称的自然风景,优雅的配乐等,将它们合理运用到教学环节中,力求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求知的同时,深刻感受科学的美,艺术的美,自然的美,把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次难忘的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的例题及其解析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的例题及其解析 【例题1】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 的像,如图所示。 【例题2】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 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答案:C 解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实验中玻璃板如果不垂直于桌面,后面的蜡烛无法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②眼睛在A的一侧观察。 ③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④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 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A正确; B.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B正确; C.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 的像;故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故D正确。 【例题3】小明身高1.6m,站在距平面镜3m处,能够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他的像高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m。 答案:1.6;3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 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解答此题。(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身高1.6m的小明同学她在镜中的像高仍然为1.6m; (2)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和物体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当人到镜面的距离3m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3m。 【例题4】如图,A、B两地相距4km,MN是与AB连线平行的一条小河的河岸,AB到河岸的垂直距离为3km,小军要从A处走到河岸取水然后送到B处,他先沿着垂直于河岸的方向到D点取水,再沿直线DB到B处。若小军的速度大小恒为5km/h,不考虑取水停留的时间。 (1)求小军完成这次取水和送水任务所需的时间。 (2)为了找到一条最短的路线(即从A到河岸和从河岸到B的总路程最短),可以将MN看成一个平面镜,从A点作出一条光线经MN反射后恰能通过B点,请你证明入射点O即为最短路线的取水点。 答案:(1)总路程 s=AD+DB=(3+5)km=8km 总时间 t=s/t=8/5h=1.6h (2)如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A点关于MN所成的虚像A′连接A′D和A′O,AO=A′O,且A′、O、B在一条直线上,故取水点为O时的路线长度s=AO+OB=A′O+OB= A′B,在O点以外的河岸上任取一点P,路线的长度s′=AP+PB= A′P+PB 由三角形知识得A′B<A′P+PB,即s<s′ 故入射点O为最短路线的取水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