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虎王

虎王

虎王
虎王

虎王

“虎王”重型坦克

虎王重型坦克在1943年1月的时候,德国就计划制造一种新的重型坦克以取代“虎”式重型坦克。德国陆军兵器局责成波尔舍,亨舍尔和MAN公司着手研制。随后这3家公司提出了4种方案,并制成了样车,分别是波尔舍公司的VK4502(P),亨舍尔公司的VK4502(H)以及改进的VK4503(H),MAN公司的VK4502(MAN),最后德国陆军兵器局选中了亨舍尔公司的VK4503(H)方案,于1943年12月开始批量生产,定名为“虎王”(或者“虎”2)重型坦克“虎王”坦克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生产了489辆。

“虎王”重型坦克采用了不少“虎”1和“黑豹”坦克的部件。同时,它也体现了许多新的技术特征,首先是它采用了两种新型炮塔,一种是亨舍尔公司(克虏伯公司制造)的炮塔,一种是波尔舍公司(韦格曼公司制造)的。“虎王“坦克装备一门KwK 43/L71型88mm 加农炮,身管长6.3m,71倍倍径。KwK43 L71使用APCBC弹Pzgr.39/43时能在2000m的距离上击穿132mm的2200k硬度的垂直装甲板,在1000米能击穿2200k的装甲板厚度为148mm;当使用Pzgr.40/43(APCR)时能在1000m击穿193mm,在2000m能击穿153mm 厚装甲(以上靶板为默认的2200k硬度装甲)。所用的弹种包括APCBC(Pzgr.39)、APCR (Pzgr.40)和HEAT(Gr.39/3 L)。1944年晚期,克虏伯公司曾打算让所有的“虎王”坦克换装威力更大的105mm口径火炮,不过最终没有实现。“虎王”坦克的车体和炮塔为钢装甲焊接结构,防弹外形较好。正面装甲厚度比“虎”1式坦克有较大提高,但因为装甲质量问题,防御力并未有较大的提升。“虎王”坦克同其他德国重型坦克一样,弱点在于它的机动性能。由于它的全重很重,单位功率较低,且行动装置也经常出问题,所以这成为“虎王”坦克的致命薄弱环节。

二战时虎王坦克

德国重型坦克发展计划最早开始于1937年,由德国的武器军备发展局提出,并将新型重型坦克的具体性能要求下发给德国的四家公司,他们是:戴姆勒`奔驰公司、亨舍尔公司、MAN公司、波尔舍(保时捷)公司。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上,新式重型坦克发展计划正式起步。在此次会议上,希特勒提出新式重型坦克的设计要求:具有强大的击穿敌人坦克的火力,敌人坦克无法击穿的厚实的防护装甲,最大速度不低于40公里/小时。这次会议的决定发展了德国二战期间两种重型坦克,它们分别是虎1和虎王(虎2)。由于虎1在战场上的成功,导致了虎王的发展进度放慢,直到1943年1月,一种新的替代虎1的新式重型坦克的设计才真正开始。尽管人们认为虎王(虎2)是虎1的继承和替代,但是实际上虎王和虎1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重型坦克。虎王的设计初衷是考虑装上大威力、可靠性高的坦克炮,在虎1的88毫米L56倍口径坦克炮的基础上,德国人发展出了更大威力的88毫米L71倍口径的坦克炮。虎王坦克的设计最终由德国的两家公司:位于德国卡塞尔(德国东部城市)的亨舍尔公司和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德国西南部城市,巴登-符腾堡州首府)的波尔舍(保时捷)公司来竞争。2家公司都各自拿出了两种设计方案。

虎王坦克集体冲锋

波尔舍和亨舍尔公司被责成着手研制新的重型坦克。波尔舍公司提供了两个基于以前的VK4501(P)样车的方案,并定名为VK4502(P)。第一种方案是将炮塔前置,模仿苏系

战车的动力包后置方案;另一种方案则是炮塔置后,发动机置中(就和现在的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差不多)。两个方案使用相同的底盘和车体以及其他部件,发动机都采用VK4501(P)样车的汽油发动机(电传动)。两种方案极度相似,除了炮塔的位置以及一些机械部件的区别。不过由于最终选中了亨舍尔公司的设计方案,波尔舍这两种设计都只制造了木制模型。亨舍尔公司有两种方案:VK4502(H)和VK4503(H),其中VK4502(H)方案是以“虎”I式坦克为基础改进而成的,算得上是“继承性强,改进处少”。德国陆军兵器局第6科负责审查这些方案,VK4502(H)方案首先遭淘汰。不过亨舍尔公司的设计方案进展极快,最终其VK4503(H)方案被选中进入生产。这个方案采用了大量和“黑豹”、“黑豹”Ⅱ坦克相同的部件以标准化坦克生产,根据1943年2月德国陆军兵器局的命令,亨舍尔的VK4503(H)设计和“虎”I式坦克完全不同,其更象“黑豹”坦克的扩大版。1943年10月20日,一辆木制的亨舍尔设计的“虎”Ⅱ重型坦克模型在东普鲁士阿亚茨给希特勒做审查。德国准备从1943年12月起在位于卡塞尔的亨舍尔工厂制造三种样车型号的“虎”Ⅱ重型坦克。从1944年1月到1945年3月,一共制造了489辆“虎”Ⅱ重型坦克(三种样车-V1、V2、V3),其中1943年12月制造了12辆,1944年1月到12月制造了377辆,1945年1月到3月制造了100辆,生产了四个序列(420500、420530、420590、420680,底盘编号为280001-280489),比原定的1500辆的生产计划相差甚远。主要原因是因为盟军轰炸了亨舍尔在卡塞尔地区的工厂以及“虎”Ⅱ重型坦克生产一辆所耗费的原材料和工时相当多。

路边休整

首批的50辆“虎”Ⅱ重型坦克(包括样车在内)装备了波尔舍公司设计的炮塔(魏格曼公司制造)。晚期的则安装了亨舍尔公司设计的炮塔(克虏伯公司制造)。两种炮塔都安装在车体中央。波尔舍炮塔是从最初的VK4502(P)原型坦克(基于VK4501(P)样车的设计)上发展来的。尽管这个设计本身没有被接受,不过炮塔的设计却被接受了并安装在亨舍尔设计的“虎王”重型坦克上。波尔舍型炮塔装备一门单节88mm火炮,而亨舍尔的炮塔上装备的是双节式88mm火炮(从1944年5月开始)。波尔舍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携弹80发,亨舍尔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则为86发。75%的弹药存储在车体内侧面,另外的25%弹药则存储在炮塔后部。此外,用于本车防御和对空射击的3挺MG34/MG42型7.92mm机枪则配弹5850发。编辑本段特点在1943年1月的时候,德国就计划制造一种新的重型坦克以取代“虎”式重型坦克。德国陆军兵器局责成波尔舍,亨舍尔和MAN 公司着手研制。随后这3家公司提出了4种方案,并制成了样车,分别是波尔舍公司的VK4502(P),亨舍尔公司的VK4502(H)以及改进的VK4503(H),MAN公司的VK4502(MAN),最后德国陆军兵器局选中了亨舍尔公司的VK4503(H)方案,于1943年12月开始批量生产,定名为“虎王”(或者“虎”2)重型坦克。“虎王”坦克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生产了489辆。“虎王”重型坦克采用了不少“虎”1和“黑豹”坦克的部件。同时,它也体现了许多新的技术特征。,首先是它采用了两种新型炮塔,一种是亨舍尔公司(克虏伯公司制造)的炮塔,一种是波尔舍公司(韦格曼公司制造)的。“虎王“坦克装备一门KwK43/L71型88mm加农炮,这种火炮是二战期间德军装备坦克的火炮中威力最大的,身管长6.3m,它能在2000m的距离上直接击穿美制M4“谢尔曼”坦克的主装甲,所用的弹种包括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不仅是“谢尔曼”坦克,它几乎可以击穿二战中盟军所有型号的坦克。1944年晚期,克虏伯公司曾打算让所有的“虎王”坦克换装威力更大的105mm口径的KwKL/68火炮,不过最终没有实现。“虎王”坦克的车体和炮塔为钢装甲焊接结构,防弹外形较好。正面装甲厚度比“虎”1式坦克有较大提高。虽然装甲质量的低下严重削弱了“虎王”坦克的防御力,但厚重的装甲仍然使得它成为了一种盟军很难对付的坦克。不过“虎王”坦克同其他德国重型坦克一样,弱点在于它的机动性能。由于它的全重很重,单位功率较低,且行动装置也经常出问题,所以这成为“虎王”坦克的

致命薄弱环节。波尔舍型炮塔的防盾呈弯曲状,车长指挥塔位于炮塔左侧。由于火炮防盾弯曲形状会导致一些机械问题,1943年12月,亨舍尔公司受命设计一个新炮塔作为以后的标准炮塔。亨舍尔型炮塔的车长指挥塔比较平,不象波尔舍的呈突出状,火炮防盾为“猪头式”。亨舍尔炮塔也被称为克虏伯型炮塔。安装波尔舍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重67500kg (74.4t),安装亨舍尔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重为68000kg(75t)。克虏伯公司两种炮塔都制造。炮塔受引擎液力控制旋转,19-77秒旋转360度(这的取决于引擎当前状况),也可以手动旋转,炮手通过操作手动旋转盘来控制。关于这两种型号炮塔的详细情况会在附在本文之后。“虎王”重型坦克发动机采用了马巴赫公司的HL230P30型V形12缸水冷汽油机,最大功率为700hp(“黑豹”坦克采用也是这个),其传动装置为马巴赫公司的“奥尔瓦”401216B型机械式变速箱,有8个前进档和4个倒档,此外,还安装了亨舍尔公司的L801型机械操纵系统。行动装置包括双扭杆独立式弹簧悬挂装置,和液力减振器,车体每侧有9个直径800mm的负重轮,负重轮分两排,交错排列。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每条履带有92块履带板组成。这一套装置使其能做原地旋转动作。“虎王”重型坦克装备两种履带,用于铁路运输的660mm窄履带以及更宽的800mm战斗履带,使用极为不便。“虎王”重型坦克由于全重以及耗油量太大,其机动性相当差。最大公路速度为35-38km/h,越野最大速度则更差只有17km/h,但这个速度只是理论速度,“虎王”坦克以这个速度进行机

“虎王”在平时只能维持在25km/h 动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否则发动机变速系统必将损坏,

的公路速度上前进。这些成为“虎王”重型坦克的重大弱点。一辆“虎王”重型坦克每行驶100km要消耗500公升油料,而它能携带的油料也不过是860公升,所以其最大公路行程只有110-120km,越野最大行程为80km。而且为了维持其战斗力需要不时进行修理。“虎王”重型坦克安装了一门精确的88mmKwK43L71型坦克炮,该88mm炮的71倍径身管长为6.3m,装有炮口制退器,所用的弹种包括APCBC(Pzgr.39)、APCR(Pzgr.40)和HEAT (Gr.39/3 L)。最初“虎王”重型坦克安装的是双目TZF9b/1型观瞄镜,后来换装为单目TZF9d 型观瞄镜。火炮射界为+17度到-8度。炮弹重为20kg,所以其射速较慢。这门88mm火炮使用APCBC弹Pzgr.39/43时能在2000m的距离上击穿132mm的2200k硬度的垂直装甲板,在1000米能击穿2200k的装甲板厚度为148mm;当使用Pzgr.40/43(APCR)时能在1000m 击穿193mm,在2000m能击穿153mm厚装甲(以上靶板为默认的2200k硬度装甲),这门炮对付T-34系列中型坦克和谢尔曼系列中型坦克(除了M4A3E2型“巨无霸”谢尔曼和M4A3E8型“巨无霸”谢尔曼A3E8)非常容易。“虎王”的装甲虽然厚重,但防护效果却并不大理想。与1942年的虎I坦克相比,德国坦克装甲中的钼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在“虎王”坦克的装甲中,则完全没有了钼。德国人用钒代替钼搀到了装甲中。钒缺乏延展性(装甲的延展性高,能有效减少装甲被穿透时产生的二次破片,除此遭受对方炮弹撞击之后高延展性的装甲较少会破裂,而金属元素钼正是让装甲具备高延展性的关键物质)。也正是因此,“虎王”的前部装甲和炮塔的质量低下,中弹后的非穿透损害(凸痕)导致装甲上出现裂缝和内部大面积崩塌。

虎王装甲质量低下(8张)“虎王”重型坦克乘员为5人,分别为:车长、炮手、装填手、机电员/前机枪手。除了装填手外,内部其他乘员之间通过电话联络。“虎王”重型坦克主要安装了FuG5型无线电台,有一些安装了FuG2无线电台。内部“虎王”重型坦克的变型车不是很多,主要有修理坦克、“猎虎”重型坦克歼击车、Grille17/21/30/42自行火炮(样车)、280mm重型火炮运输车(样车)。1944年11月,魏格曼公司将20辆“虎王”重型坦克改装为指挥坦克,加装了无线电设备,其中使用了两种型号的无线电台:FuG8型和FuG7型。首辆指挥坦克在1945年2/3月开始服役。两种指挥坦克的携弹量都为63发(32发穿甲弹和31发高爆弹)。1944年后期,克虏伯公司建议为“虎王”重型坦克换装105mmKwKL/68型火炮,最终没有实现。1944年12月,亨舍尔提出一种33t重的轻型“虎”

Ⅱ式坦克设计。发动机依然采用“虎王”坦克的马巴赫HL230P30型发动机。其前部装甲采样倾斜式,厚度为80mm,侧面装甲则为新式的160mm的水平式装甲。安装一门克虏伯设计的100mmPWK型火炮,该火炮可以击穿200mm装甲。不过这种设想也仅仅停留在图纸阶段。同时,德国也对“虎王”重型坦克的炮塔和车体做过很多改进,比如在炮塔上安装测距仪,重新设计其后部底板等,不过这些都没有真正应用在“虎王”重型坦克上。编辑本段历史资料1944年5月,“虎王”坦克首次在明斯克附近参战,接着又在7月在波兰作战,第503坦克营的两个连队的“虎王”坦克也参加了诺曼底战役,由于技术原因,这两个连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到1944年8月结束之前,这两个连队的“虎王”坦克全部被摧毁了。此后,“虎王”坦克参加了东西两线很多战役直到1945年4和5月柏林战役。尽管机动性不好,但在一些有经验的坦克手手里,“虎王”是一种威力很强大的坦克。不过由于“虎王”坦克生产数量少,参战时间短,并没有对二战的最终结果起到很大的影响。在桑多梅日的欧格莱德,三辆虎王遭遇了一辆T-34,结果三辆虎王陷进了泥里,炮塔转速太慢,又笨重的要命。被T-34挨个点名。虎王坦克3D图

乘员人数- 5

重量- 69.8 吨

体积长:10.29m

(车身长:7.3m),: 3.75m,高:3.09m

离地高度:0.49m

装甲:车身:

首上装甲:150mm/50°

首下装甲:100mm/50°

球型机枪座是100mm球型,

侧装甲和后装甲80mm/21°,

底部和顶部装甲28mm。

炮塔(亨舍尔):前装甲180mm/9°,

侧装甲和后装甲80mm,

顶部装甲42mm。

炮塔(保时捷):

前装甲100mm/弧形

侧装甲和后装甲80mm/21°,

顶部装甲42mm

部分虎王坦克有涂上水泥防磁装甲,水泥防磁装甲(Zimmerit)对防御穿甲弹、高爆穿甲弹没有多大作用,对防御力的影响基本可忽略。

武器- 虎I式:56倍口径KwK 36L/56型88mm坦克炮

虎Ⅱ式:1 x 88mm主炮-- 型号:8.8cm KwK 43 L/71 (72-84 rounds),2 x MG 34 kal.

7.92mm机关枪(5850 发)

少数安装黑豹坦克的75mm主炮。

最大时速:41 公里/小时(理论时速)

越野时速:18 公里/小时(理论时速)

巡视半径:170 km,

越野半径:120 km

引擎:梅巴赫HL230P30型V-12水冷汽油发动机

燃料消耗- 750加仑/100公里

跨越障碍物能力- 30度的斜坡,0.85米的垂直障碍物,1.9米深的水域,2.5m宽的壕沟对地压力- 1.02 公斤/平方厘米

炮塔:后期型为液压驱动,19~77秒旋转一周,保留手动旋转式操作。

编辑本段相关信息注:虎王的炮塔分波尔舍(保时捷)型和亨舍尔型,其中波尔舍(保时捷)型炮塔装备一门单节88mm火炮,而亨舍尔的炮塔上装备的是双节式88mm火炮(从1944年5月开始)。波尔舍(保时捷)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携弹80发,亨舍尔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则为86发。75%的弹药存储在车体内侧面,另外的25%弹药则存储在炮塔后部。此外,用于本车防御和对空射击的3挺MG34/MG42型7.92mm机枪则配弹5850发。波尔舍(保时捷)型炮塔:正面100mm厚,最大倾斜60°的弧形结构,炮塔正前方有一小段是0°垂直装甲,顶装甲为40毫米,炮塔内有宽敞的空间,能携带16发炮弹。亨舍尔型炮塔:正面180毫米,9°倾斜角,侧面装甲的倾斜角度被修改为21°,修改倾斜角度后的炮塔能够多携带22发炮弹。波尔舍(保时捷)型炮塔的防盾呈弯曲状,车长指挥塔位于炮塔左侧。由于火炮防盾弯曲形状会导致一些机械问题,1943年12月,亨舍尔公司受命设计一个新炮塔作为以后的标准炮塔。亨舍尔型炮塔的车长指挥塔比较平,不象波尔舍(保时捷)的呈突出状,火炮防盾为“猪头式”。亨舍尔炮塔也被称为克虏伯型炮塔。(*)波尔舍型炮塔有一个原型炮塔,和生产型波尔舍炮塔基本一致,但在车长指挥塔的下部有开一个圆形小舱口,同时侧面还有一个手枪射击孔。安装波尔舍原型炮塔的测试型虎王还按有罕见的潜水浮渡装置,可以潜水4米。车体重量由于使用的炮塔不同而略有差异,其波尔舍(保时捷)炮塔的生产型号为战斗全重为68.5吨,亨舍尔炮塔的生产型号为69.8吨。编辑本段“猎虎”式坦克歼击车简介

德国于1943年2月开始研制“猎虎”坦克歼击车,同年10月20日,便造出木制模型给希特勒审查。“猎虎”坦克歼击车设计的目的是远距离支援步兵和装甲战斗车辆。1944年2月一共制造了两种原型车,一个是波尔舍悬挂装置(由8个负重轮组成),另一种是亨舍尔悬挂装置(由9个负重轮组成)。其第一次命名为JagdpanzerⅥ,后来改成Jagdtiger,其设计编号为Sd.Kfz.186。原计划于1943年12月开始生产,不过最后改成在1944年7月开始,又由于需要优先生产PzKpfwV“黑豹”坦克而推迟。到了1945年1月决定优先生产“猎虎”坦克歼击车的时候,德国形势已经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生产了。“猎虎”坦克歼击车需要6名乘员操纵,车体前部为驾驶员和机电员,战斗室中有车长、炮手和两名装填员,可见其弹药装填任务是相当繁重的。内部空间可以携带38至40发炮弹。它也如同虎Ⅱ坦克一样过重,耗油量也很大,这些原因导致“猎虎”坦克歼击车速度很慢。它的这些致命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乘员经常抛弃整车或者将其炸毁以免落入盟军手中。1944年晚期,克虏伯公司建议为“猎虎”坦克歼击车安装更长身管的128mm KwK L/66型火炮,不过这个方案没有被接受。之后他们又设计用88mm的KwK 43 L/71型火炮取代原来的128mm Pak 44 L/55型炮。1945年4月,有4辆被安装了88mm Pak 43 L/71型火炮,取名为“安装88mm Pak 43/3的虎式坦克歼击车”,设计编号为Sd.Kfz.185,而装备128mm Pak 44 L/55火炮的设计编号则为Sd.Kfz.186。“猎虎”坦克歼击车安装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运转齿轮,亨舍尔型(74型)以及波尔舍型(11型,这个型号是从1944年2月至9月生产的),这两种行动装置不仅扭力轴的布置形式不同,负重轮尺寸也不一样,亨舍尔公司制造的负重轮直径为800mm,而波尔舍公司制造的则为670mm,形状也不同,这给部队的维修保养和备件供应带来不便。波尔舍型的比亨舍尔型便宜一半价格,制造更节约时间。“猎虎”坦克歼击车是由圣瓦勒汀的工厂生产,它的测试则是在奥地利的道勒沙姆进行。希特勒自己的想法是

把“猎虎”坦克歼击车改成火焰喷射坦克,不过他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从1944年7月至1945年4月,一共只生产了85辆“猎虎”坦克歼击车,而原计划是生产150辆。其中从1944年7月到12月生产了49辆,1945年1月到1945年4月生产了36辆。“猎虎”坦克歼击车装备了两支部队,一支是第653重型坦克歼击营,另外一支是第512重型坦克歼击营。第512重坦克歼击营组建于1944年夏季,由两个连组成(1连指挥官是阿尔博特.安斯特,最后这个连演变成“安斯特”战斗集群,2连则是由奥托.卡利欧斯指挥),这个营的指挥官是沙夫少校。第512重坦克歼击营作为党卫军第6装甲集团军的部分参加了德军在匈牙利的战斗,之后被拉回德国参与东西两线的防御作战。而第653重坦克歼击营则是在1945年春天组建的,其兵力不满员。它参与了德军的阿登攻势,然后被使用在西线莱茵河以及卡尔舒赫地区。1945年夏天,美军对缴获的“猎虎”坦克歼击车进行了测试,发现它能在2100米的距离上击穿美军M26“潘兴”坦克的前部装甲板。“猎虎”坦克歼击车战后幸存的很少,英国的波维顿坦克博物馆有一辆作为展品的“猎虎”坦克歼击车,另外美国的阿伯丁试验场也有一辆。

基本数据

战斗全重70600kg(Henschel)/68800kg(Porsche)

车长10.65m

车宽 3.75m

车高 2.95-3.09m

引擎Maybach HL 230 P 30/12-cylinder/700hp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28/17 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120-170/80-121 km

乘员6人

火力装备128mm Pak 44(80)L/55 ; 2x7.92mm MG34/42

弹药128mm:38-40发; 7.92mm:2925/3300发

装甲25-250mm

爬坡度35度

通过垂直墙高0.85m

越壕宽2.49m

涉水深1.80m

部编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单元 试卷(含答案)

部编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单元试卷(含答案)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同时大肆渲染希腊、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给予所谓“援助”。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量协助世界恢复至积极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材料三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1)材料一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 (3)材料三中公约组织的名称是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哪一政策的表现?这一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杜鲁门主义。 (2)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美苏双方互相敌对,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根据材料二“美国应该尽量协助世界恢复至积极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是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3)根据材料三“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北大西洋公约》,该条约是由欧洲和北美国家共同签订;在军事上实行集体防御原则。 (4)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这一政策导致美苏双方互相敌对,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杜鲁门主义。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解答第三问需要识记《北大西洋公约》。解答第四问的关键是认识冷战政策。

二战后世界局势的演变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二战后世界局势的演变 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考试大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考点搜索:①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②两极格局的影响;③“冷战”的含义及表现 实战高考: 1.(08江苏单科)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2.(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 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3.(2009高考海南单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4.(2010·广东文综2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基础知识梳理 一、冷战的兴起 知识补充:世界格局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国际关系的总体结构。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 20世纪,世界格局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个超出欧洲范围,具有全球性的国际秩序; 2)、雅尔塔体系:形成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 3)、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1. “冷战”兴起的背景 (1)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基础; (2)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苏联确保东西边界安全,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4)美国将苏联视为称霸的最大障碍; (5)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两国领导人的不信任和猜疑; (6)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冷战”的兴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冷战开始:

二战后德国的崛起及原因

摘要二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经济面临着严重的衰败局面,而且美苏冷战使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国家。尽管如此,战后的联邦德国仍然取得了高速经济发展。战后德国的崛起令世人瞩目!本文将对这一现象及其出现的原因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二战后联邦德国崛起原因 二战后,世界处于暂时的和平时期,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让各国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特别是联邦德国,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优等生”,它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被称为“奇迹”的巨大成功。联邦德国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二战后联邦德国的崛起 战后初期的德国,一千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国民财富的一半以上毁于战火,基础设施几乎瘫痪,物资奇缺,黑市横行,价格飞涨,民不聊生,经济完全崩溃,政治影响完全丧失。 1949 年9 月建立的以阿登纳为总理的联邦政府,在全国人民同心协力下,联邦德国的国民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50 年代是西方通常誉之为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时期。这10 年中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4%,工业总产值从487 亿马克增加到1.647 亿马克,增长了2.4 倍。同时期国民生产总值也从233 亿美元增加到726亿美元,增长2.1 倍。60 年代这10 年中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仍有5.8%,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 倍,国民生产总值以美元计增长1.6倍。其时,联邦德国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为4,978 美元,相当于美国的87.9%。在资本主义大国中仅次于美国而居第二。联邦德国还有一个世界上花费最大、设计得很周详的社会保障计划,1977 至1978年度全年社会福利金额总计达3,000 亿马克(约合1,250 亿美元),即平均每个居民享用社会福利金2,015 美元。 二、崛起原因 联邦德国经济之所以能迅速复兴,有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 (一)良好的经济基础 战前,德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就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战争期间,德国的工业又有扩展。估计集中战前全国股份公司的72.6%,股份资本的79.8%。据粗略估算,整个西德地区由战争导致的工业生产能力的减缩只在10%左右。德国原有科技文化水平较高,战后初期西部又从东部接纳了近千万难民。这支由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廉价的熟练工人所组成的庞大建设大军,为联邦德国经济复兴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和人力基础。 (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 根据雅尔塔会议确定的原则,战后德国实行非军事化。非军事化立国的战后政策,使联邦德国可以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从事经济建设,不必为战后东西方对抗局势背上沉重的军备竞赛的包袱。[7] (三)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联邦德国经济在恢复过程中,一度原料和资金十分缺乏,但美国在战后最初3 年对德20 亿美元的援助,缓解了联邦德国这方面的危机。1947 年下半年,美国制订了《马歇尔计划》,从1948 年到1951 年期间,联邦德国依据《马歇尔计划》等

部编版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复习试题(1)

部编版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复习试题(1)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从哪一领域开始?欧洲联合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盟扩大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什么? 【答案】(1)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目的: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经济;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可知阿登纳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其目的是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根据材料二“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等相关经济组织的建立,可知欧洲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欧洲实现联合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由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可知,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点睛】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

论二战后初期法国对德国政策的变化

第22卷第6期 许昌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V ol.22N o.6 JOURNA L OF X UCH ANG UNI VERSITY N o.6,2003 [收稿日期]2002-12-16 [作者简介]王国范(1958-),男,河南镇平人,许昌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从事世界现代史和国际关系史的教学与研究。 论二战后初期法国对德国政策的变化 王国范 (许昌学院历史系,河南许昌461000) [摘 要]二战后初期,法国为了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并保障自身的长久安全,一度坚持肢解和削弱德国的政策,但1947年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法国开始逐步实行与德和解政策,使欧洲共同体逐步得以建立。法国对德政策的这一根本变化,既与美苏冷战的背景有关,也是法德两国政治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关键词]法国对德政策;肢解德国;冷战;法德和解 [中图分类号]K 56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24(2003)06-0111-03 法国和德国都是实力强大的西欧国家,两国为称雄欧洲大陆,从1870年至1940年的70年间曾三次大规模交战,巴黎曾两度被德国占领,使法国蒙受了莫大的耻辱,因此,长期以来,法国一直把德国看作是自己的主要威胁。如何消除这一威胁以保证自身安全和在欧洲的优势地位,这是法国在二战结束之后着力追求的目标,但从1947年开始,法国便从肢解和削弱德国的政策逐步转变为与德国和解和合作的政策。本文就拟法国对德政策的转变原因试作论述。 一 二战后初期,法国在对德政策上基本与一战后初期一样———极力追求肢解和削弱德国的目标,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以期保障法国的长久安全并使法国重新成为欧陆强国。 由于对德国的疑虑和恐惧,希望借德国战败之机通过处置德国使其永远无力进攻法国,这是二战后初期法国各派政治力量和法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因此二战后初期的几年间,从戴高乐为首的临时政府到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初期的历届政府都坚持肢解和削弱德国的政策。 二战结束前后,戴高乐就在不同场合提出了法国关于处置德国的方案:首先,法国认为,莱茵兰是德国入侵法国的必然通道,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打败后,法国以自身安全为由曾极力要求以莱茵河为界,把莱茵河西岸的土地割让给法国,并在其东岸地区建立一个法国保护下的莱茵共和国。那时由于英美的坚决反对而使法国的这一计划未能实现。二战结束后法国为了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坚持主张把莱茵兰从德国分离出来,分别由法、比、荷、英等国占领,以此掐断德国入侵法国的通道。其次,法国认为,从19世纪后期以来自身的安全所以屡受德国的威胁主要是由于德国在重工业方面比法国占有优势,而这种优势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鲁尔工业区,“鲁尔工业区对整个德国工业来说 意义极为重大”,[1](P280) 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它的煤铁 产量占德国总量的80%,铁路收入占70%。[2](P332) 因此,法国认为,“鲁尔工业区远远不只是一个工业区,它是德国力 量的象征,也是让法国丧失勇气的根源”。[3](P45) 于是法国为了削弱德国的经济实力使它永远无力向外发动战争,极力主张鲁尔区在政治上脱离德国,对其实行国际共管,并力求使其在对法国有利的条件下与洛林重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构成法国强大的煤炭和钢铁工业基地。再次,由于萨尔也是德国的重要工业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曾取得在萨尔煤矿的15年开采权,从而使得萨尔区与法国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二战后法国以补偿自己的战争损失为由,主张萨尔在经济上与法国合并,在政治上要自成一州并与法国保持特殊关系。最后,法国认为,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德国易于把欧洲推入战争深渊,因此法国反对德国建立全国性的政党和中央集权政府。 显而易见,二战后初期法国的对德政策与一战后初期如出一辙,由于法国在二战后实力严重衰落,国际影响力也极其有限,其处置方案无论如何是得不到苏、美、英三大国支持的。战后盟国对德国的处置虽然也是分割德国,但不是按照法国的意图而是按照苏、美、英三大国的利益进行的,致使法国除了在萨尔取得了一定利益外,其它处置德国的设想基本都化为泡影。对此,戴高乐早有预感,他明确认识到:“这样的问题决不会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完全实现,因为我考虑到,由于我国受到削弱,我的政策对外缺乏威 信。”[4](P49) 1946年戴高乐下野后,尽管其继任者依然坚持削弱和肢解德国的政策,但为时不久,这种对德政策便开始发生变化。 二 从1947年开始,美国出于遏制苏联的需要,加紧推行全面扶植西德的政策。法国面对美国的引诱和压力,在对德政策上节节后退,逐步软化其对德的强硬立场,以至于容忍西德在政治经济乃至军事上重新崛起,并最终实现了与 ? 111?

二战后德国分裂的原因

冷战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市对大学生演讲时,说出了上面这段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的话。这次演说被称为铁幕演说。此前铁幕一词已经出现,不过并不十分流行,但随着冷战的升级,这个词开始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欧洲的分裂。而丘吉尔的这次铁幕演说也为二战后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奏响了序曲。1946年4月25日,美军士兵与苏联红军战士在德国易北河畔的托尔高会师。这成为双方战时形成的同盟友好关系的最后一幕。13天之前,连任四届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因脑溢血突发逝世。他没能亲眼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副总统杜鲁门接任美国总统一职,这将对美苏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易北河会师5天之后苏军攻占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 5月7日,德军将领约德尔代表德国国防军在法国兰斯,西方盟军统帅部预签了德国陆、海、空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书。斯大林认为苏联人民肩负了战胜德国的主要任务,没有苏军的奋勇抗争就不会有柏林战役的胜利。德国仅仅向西方的同盟国举行投降仪式是不够的。 他提议把兰斯的仪式当做一次预演。 于是,第二天,在柏林的卡尔斯霍尔斯特再次举行了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仪式由朱可夫元帅主持。 随后的几天,欧洲战场上又有约400万德军投降。 至此,欧洲战场终于以盟军的最后胜利而宣告结束。然而,在纳粹德国投降仪式上就显露出来的东西方之间的分歧,似乎已经预示了二战结束后冷战时代的到来。 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后一次会议。

此时,在美国新墨西哥进行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核试验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7月16日,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到了正在参加波茨坦会议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这里。拥有原子弹的美国不再需要苏联,在这种情况下波茨坦宣言由英美起草并发表,没有与苏联商量。 会议结束一周后的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了第一枚原子弹。9日向长崎投掷了第二枚原子弹。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而原子弹的出现也为战后的世界格局带来了巨大影响,有人认为,美国拥有原子弹的直接后果就是杜鲁门在战后对苏联采取了强硬的态度。1946年7月,在太平洋中部的比基尼环礁,日本在二战期间制造的近70艘战舰被集中起来,一颗炸弹将整个舰队瞬间消灭,这是战后的首次核爆事件,美国向苏联展示了军事上的压倒性优势。 希腊和土耳其革命运动发展,为被视为冷战开端的杜鲁门主义出台提供了借口。 战前希腊和土耳其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二战期间,共产主义在希腊和土耳其发展很快。1944年10月希腊解放时,共产党几乎控制希腊全境。但很快,英军进驻希腊,扶植傀儡政权。两年后年希腊人发动起义。1947年初,共产党已控制了大片山区和农村。 这一年春天,英国派4万军队,提供 4.6亿美元,仍不能平息希腊的革命。而此时土耳其也爆发了革命。英国没有力量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政府,于是要求美国对希腊和土耳其提供援助。 1947年3月12日下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了讲话。他宣称,今天世界面临的严重局势关系到美国的“对外政策和国家安全”。他要求国会授权政府在 1948年6月30日前,向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

论二战后法德和解的过程

论二战后法德和解的过程 王娟娟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这两个在欧洲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对抗和数次战争之后,走上了和解、合作的道路,成为20世纪中期国际关系的一大特色。法德和解,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在欧洲衰落,世界中心转向美苏两强的时刻,法德和解不仅对欧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世界局势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法德;和解;欧洲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人侵占高卢,于481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大帝建立法兰西帝国,843年,通过《凡尔登条约》,法兰克帝国被分为为三个独立国家——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之后,这三个国家经过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法国、意大利、德国。德国在很长时间里处于分裂状态,公元1871年,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德国最终完了统一,之后对世界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和解之前的法德关系 在历史上,法德一直是世仇。在欧洲中世纪末期,法国为称霸欧洲大陆,阻止德国统一,在三十年战争中成功的使德国维持了长期以来的分裂割据状态,德国为了完成统一大业,进行了艰苦的斗争,而德国的统一,不可避免的要与法国进行战争。 法国大革命期间,为阻止大革命对欧洲封建统治秩序造成危害,神圣罗马帝国中的两大强国——奥地利和普鲁士,都先后参加了反法联盟,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拿破仑的军队横扫欧洲大陆,神圣罗马帝国中的众多国家被迫先后臣服,或者被占领,或者与法国结盟,其中,普鲁士割地赔款,损失巨大。19世纪中期,德国人清楚的认识到,要实现德国的统一,对法战争不可避免。1871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德国实现统一。 在随后的时间里,法德关系一直处于紧张对峙的状态,并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再次交战,一战之后,德国战败,法国为报复普法战争之仇,力主肢解德国。1931年,德国纳粹党上台,并再次武装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纪大战,此次战争对于双方而言都是损失极大,德国被摧毁,法国则前期被德攻占。 二、法德关系的和解历程 (一)、50年代初期的努力 1950年法国提出实现西欧经济联合的舒曼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将法德的全体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辖之下,以期通过对煤炭和钢铁实行共管,使一场新的法德战争成为不可能的事。这样一来,可以从不涉及主权的经济入手,实现西欧的经济联合,并同时解决德国问题。1951年,西欧六国在巴黎签署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西欧经济合作开始,这也是法德和解的开始。 (二)、法德政治上的和解 法德两国政治上的和解也在发展。50年代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撇开西欧国家,包办世界全局性问题的行为使西欧国家十分不满,深感政治上紧密合作的必要,以提高西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摆脱美国的控制。德法两国只有加强合作与和解,才能担负起推动西欧联合的重任。1958年6月,戴高乐重新执政后,又将法德和解推向全面合作。戴高乐对法德和解与合作的思路已很清晰,同时他要使法国成为大国的思想也很明确,他也从现实中领悟到要发挥法国的作用,使欧洲成为第三种力量,法德和解并走向合作是必由之路。他一上台,就在第四共和国建立起的法德关系的基础上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正式会晤,双方宣布法德合作是建设欧洲的基础,从而拉开了法德友好关系的序幕,德法关系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两国领导人开始频频接触,从1958年秋季到1962年期间,阿登纳与戴高乐通信达40多次,会晤15次,总计进行了一百多个小时的会谈。联邦德国在某些问题上坚决站在法国一边,对法国的赞同与支持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在第二次柏林危机中,西方诸国中只有法国力主在苏联的压力面前不能让步。德法在交往中的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使两国关系更加紧密,和解与合作不断发展。 (三)、法德和解的实现 六十年代,法德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1963年1月,阿登纳访问巴黎,双方签订了《德法友好合作条约》,条约规定: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两国政府必须就有关外交政策的重大问题,首先是共同利益的问题进行磋商,以便尽可能达成类似的决定,法德友好合作约的签订,标志着法德和解这一历史进程的最后完成,德法关系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三、法德能够实现和解的原因

二战后至两德合并前西德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二战后至两德合并前西德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环规10-2班 刘宇 100224203

二战后至两德合并前西德经济高速发展 的原因 摘要二战后,德国作为交战国面临着严重的衰败局面,而且美苏冷战使得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西德和东德)两个国家,尽管如此,战后德国仍然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发展,战后的国的崛起令世人瞩目,成为“经济发展的优等生”,本文将先叙述战后德国面临的困境,再将德国崛起的原因分为八个部分,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二战后联邦德国发展原因 引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经济遭受严重破坏,被认为是“一个社会混乱、前途未卜的国家”。然而,仅从1948年到1952年,联邦德国的工业生产就增长了110%。此后其经济始终保持高速而又相对稳定的增长,不断地创造着经济奇迹。从1950年到1960年,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6%,高于所有西方工业国家,迅速地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并通过经济实力陆续实现其所追求的政治目标。 一战后德国的分裂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第三帝国”实际上也在这一天烟消灰灭。继任的前海军元帅邓尼茨认定自己的任务是执行不可避免的投降。5月7日,在兰斯艾森豪威尔司令部里,约德尔将军(Alfred Jodl)代表德国向盟军全面投降。5月8日,经苏方要求,在柏林苏军司令部再次举行受降仪式。投降于5月9日生效。 反法西斯同盟关于战争胜利结束之后处置德国的设想,在战争期间已经开始酝酿。1943年,美苏英三国首脑在伊朗德黑兰会晤,三国首脑已经谈到了分割德国的设想。

尽管在波茨坦会议记录上看是主张德国统一的,但是事实上由于同盟国军队在其所到之处各自建立自己遵循的制度,东西方都不让对方插手自己的势力范围;再加上波茨坦协定规定战后初期不设立德国中央政府,所以德国一开始就显露出政治上将被分裂的端倪。 1948年6月18日,美英法占领当局宣布6月21日在德国西占区实行单独币制改革,苏联当局立即以此为理由下令封锁了柏林。柏林同整个德国一样,也分裂为了东西方阵营控制下的两个部分。1949年9月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同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二、战后的悲惨景象 盟国在占领德国后,对占领区实行了非纳粹化、非军事化、非工业化和民主化的“四D”计划。盟国的意图是使德国今后的工业规模必须限制在相当于1938年德国工业产量和生活水平的一半,使之沦为仅具三、四等工业国的经济潜力。战败后的德国,政局混乱,经济崩溃,庐舍为墟。盟国轰炸机的连续轰炸,特别是希特勒“焦土政策”的肆意破坏,几乎使德国所有城镇都成为颓垣残壁的瓦砾场。除了物质破坏外,还有交通运输的瓦解,银行体系的崩溃及带来的财政紊乱,造成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极大混乱。 三、联邦德国的崛起之路 尽管我们的国家被分裂,德意志民族仍可以被理解为辨证的统一体。旧德国的终结和德意志局部国家的成立究竟标志着德意志历史的终结还是标志着德意志历史的一个时期,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K.D埃尔德曼 1949年9月建立的以阿登纳为总理的联邦政府,在全国人民同心协力下,联邦德国的国民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50 年代是西方通常誉之为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时期。这10 年中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4%,工业总产值从487 亿马克增加到1.647 亿马克,增长了2.4 倍。同时期国民生产总值也从233 亿美元增加到726亿美元,增长2.1 倍。 60 年代这10 年中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仍有5.8%,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 倍,国民生产总值以美元计增长1.6倍。其时,联邦德国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为4978 美元,相当于美国的87.9%。在资本主义大国中仅次于美国而居第二。联邦德国还有一个世界上花费最大、设计得很周详的社会保障计划1977至1978年度全年社会福利金额总计达3000 亿马克(约合1,250 亿美元),即平均每个居民享用社会福利金2015美元。 联邦德国经济之所以能迅速复兴,有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 20年间联邦德国经济发展

第四章 专题一 二战后的国际格局的演变完美版

第四章总论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单元知识结构: 阶段特征 1、国际关系:美苏两极格局朝着多极方向发展。 2、资本主义世界: 从经济发展看,稳定和高速到“滞涨”;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其中联邦德国和日本最突出,但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滞涨”状态; 从经济格局看,美国的经济霸主到三足鼎立;从70年代起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从政治格局看,也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3、社会主义世界: 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到瓦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中国走改革开放,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民族解放运动方面: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普遍高涨,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专题一二战后的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1、含义:雅尔塔体系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按照战争期间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中美苏两国居主导地位,因此也叫美苏两极格局。 美苏两极格局特点:两大阵营阵线对峙,(所以其内部矛盾服从于美苏矛盾) 斗争表现形式:冷战(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经济上的割据) 2、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3、建立: 背景(战后初期世界政治经济形势) ①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原因哪些? ②战后初期世界主要政治经济形势说明力量对比的变化。 A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 ?西欧普遍衰落,欧洲中心地位丧失,殖民体系瓦解,帝国主义受到严重削弱(德、意、日作为战败国被挤出世界事务;英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失去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开始依附于美国,成为二流国家;法国虽恢复了大国地位,但从实力上沦为二流国家 ?美国的力量大大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走上全球扩张的道路 B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C人民力量的壮大,战后出现两股强大的历史潮流 ·欧亚各国人民民主力量的发展和壮大,更多的国家冲破资本主义体系走上社会主义道 路,国际关系中原有的均势被打破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迅速瓦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2)过程 雅尔塔会议(1943)—联合国成立(1945)—处置战败国(1946) 3)内容 ·重新划分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 ·建立联合国——是雅尔塔体系的维系机构 背景: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几大国之间为了协调行动,加强合作,决定成立一个国际性组织。 概况:时间:1945 总部:纽约初期操纵国:美国 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理会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原则: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 地位:联合国以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为宗旨,反映了世界一体化的趋势。成立初期,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后来又成为美苏争霸的工具。第三世界兴起后,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人民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霸权主义政策的讲坛。在21世纪,而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方面,应该也可以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设问:德国和日本都曾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今天两国对这段历史的反思态度却不同。据此回答:(1)比较“二战”后初期,盟国对德国和日本处置的异同,分析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 同:组织国际法庭对战犯进行审判;一些法西斯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都占领了两国国土。异:对法西斯分子的惩罚力度不同,日本小于德国;对两国领土占领方式不同,德国分区占领,日本则被美国单独占领;对法西斯政府的处置不同,德国被彻底摧毁,日本保留了天皇制。原因:美国战后势力膨胀,苏联成为惟一和法西斯势力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但主要精力放在巩固欧洲的既得利益上;中国等其他国家的经济也处于恢复之中。 (2)战后50-70年代初,德日两国都经历了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比较两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不同原因。 日本更注重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美国在亚洲的两次侵略战争,刺激了日本经济

二战以后全世界分裂解体的国家

二战以后全世界分裂解体的国家 二战以后分裂的国家: 中国:1946年外蒙古根据《雅尔塔协定》,在苏联的操纵下进行全民公决,中国被迫同意其独立;1949年,中国大陆革命获得成功,国民党政府退往台湾,共产党政权则统一了整个大陆地区;此后,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和美国的介入,中国大陆的统一进程被无限期推迟,从此开始了两党隔台湾海峡对峙的局面。 朝鲜:日本投降以后,苏联和美国分别进入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线为分界线,苏联在北方扶持金日成成立共产党政权,1948年8月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而美国则在半岛南部扶持李承晚成立亲美政权,并于1948年9月成立大韩民国。此后,南北双方摩擦不断,1950年6月,朝鲜人民军突然南下,发动统一战争,一度攻克汉城,并解放了朝鲜南部90%以上的地区,美韩联军退守釜山防卫圈。但此后不久,美军在仁川大举登陆,阶段朝鲜人民军退路,战局开始逆转,10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逼近中朝边界,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此后,以重新划分的军事分界线作为国界,继续南北对峙。 越南: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越南爆发“八月革命”,9月2日,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即后来的越南劳动党)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宣布独立,胡志明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即“北越”)。同年9月,法国再次入侵越南,越南人民又进行了历时9年的抗法战争。1945年9月23日,法国殖民军尾随英国盟军卷土重来。侵占西贡。9月26日,胡志明主席致函号召南方同胞奋起抗战,号召全国支援南方。中越两国于1950年1月18日建交,还没从内战中恢复,经济严重困难的中国开始向越南无偿提供了累计达几千亿人民币的资金和几百万吨的物资。1954年3月

战后德国分裂的过程

战后德国分裂的过程 1945年5月,随着苏军攻陷柏林,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末日已经到来,在世界人民热烈庆祝击败德国法西斯的同时,保守希特勒统治灾难的德国人民也热切盼望一个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新德国的诞生。然而,他们哪里知道,事情并不会像他们盼望的那样,德国和德国人民即将陷入令一场危机当中,而给他们带来这场危机的正是帮他们摆脱希特勒统治的各占领国。 在战胜德国后,各个战胜国就对战后德国的处理方案进行过多次磋商,并于1945年7月至8月,由美,英,苏三大战胜国的最高领导人杜鲁门、丘吉尔和斯大林在德国的波茨坦签订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波茨坦协定,协定中有这样一条: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大柏林,四个占领区的司令官组成盟国对德军事管制委员会(全德最高权力机构),取代德国中央政府。这无疑埋下了冷战的祸根,更为德国的分裂埋下了祸根。 二战结束以后,美苏两个大国的冷战也就随即展开,分别代表资本主义阵营的美国和代表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处于强烈的对峙状态,而战后的德国很快就成为了对峙双方斗争的最前线。 为了共同对付苏联,1947年1月,美国和英国将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几个月之后,法国同意将法国占领区区与美英占领区合并。这引起了苏联的担心:一个与美国紧密结盟的德国有朝一日也许会再次成为一个军事强国并且威胁苏联本土。在经济方面,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于1947年夏季由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宣布对欧洲国家推行经济援助计划——马歇尔计划。基于此计划,从1948至1952年,三个西方占领区和后来的联邦德国从马歇尔计划中得到15亿美元的援助。美元的输入奠定了战后重建西部德国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造成了占领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并导致德国经济开始分裂。 1948年6月20日在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在经济委员会在路德维希?艾哈德的领导下,决定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系,并在1943年6月20日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新货币“西马克”,规定每个公民以1(原德国马克):1(西马克)的兑换率,兑换60西马克作为起步费。其余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兑换率为100:6.5。由于货币保值,新马克值钱,自6月21日起,原先空荡荡的商店橱窗内突然变得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因此有人把1948年6月20日作为“经济奇迹”的开始。 6月23日,苏占区也实行货币改革,发行(东)马克。由于苏联从其占领区拆卸和运走大量工厂设备,又把很大一部分工农业产品作为赔款运往苏联,所以货币和商品供应之间失去平衡。东马克的价值远远低于西马克。1948年10月,东西柏林两种马克的兑换率为4:1。货币改革结束了战后的通货膨胀、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同时埋葬了德国统一的经济体制,加速了德国的分裂。 有关大柏林货币改革,苏联坚持整个柏林使用东马克,西方不予理睬。苏联以此为借口,切断西柏林与三个西占区之间的所有水陆交通,并中断对西柏林的水、电、煤和食品的供应,使之成为一个“孤岛”,企图迫使西方三国撤出西柏林.从而达到把西柏林并入苏占区的目的。由于苏联的封锁,西柏林几乎成为一座死城。西方三国坚持波茨坦协定中有关共同管理大柏林的条款,为确保冷战前沿阵地这把插入苏占区心脏的利剑,不借一切代价建立起一座空中“桥梁”,用飞机给西柏林200万市民每天空运日用品和生活必需品。由于西方没有屈服,苏联被迫取消封锁。柏林封锁使西方对苏联式共产主义产生了恐怖心理,导致柏林的彻底分裂,使冷战达到高峰。 与此同时,美苏之间也展开了一场宣传战,美国指责苏联拿西柏林人民作为人质,逼迫西方作出让步,而苏联则指责西方拒绝苏联对居民提供物资。这一切加强了双方的敌对,对美苏关系的恶化和冷战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最后1949年5月12日,苏联重新开放了通往柏林的西部陆路通道。第一次柏林危机结束。第一次柏林危机虽然解除,但东西德的分裂已经无法避免。

一个被二战彻底分裂欧洲,一个虚幻共同体

一个被二战彻底分裂的欧洲,一个虚幻的共同体 脱欧公投尘埃落定。但欧盟的考验才刚刚开始。重要的不是公投的结果,而是公投举 行本身。 这不是欧洲民众第一次以公投的方式对欧盟的走向表示拒斥:荷兰和法国在年举行的关于《欧盟宪法条约》的全民公投,以及年爱尔兰关于重新设计《里斯本条约》的全面公投,都遭遇了失败。 但那些公投更多展现了关于欧盟未来的分歧,没有人会预料到有这样一个脱欧公投出现,尤其出现在英国这样一个欧盟创始成员国。人们曾经以为主动或被迫退出欧盟的 会是希腊这样的外围国家,因为似乎正是他们“不负责任”的坐吃山空才恶化了欧债危机。 英国脱欧第一次让人们开始正视自欧债危机以来一个一直在天边浮现的阴影:欧元区 会崩盘吗,欧盟会解散吗? 一个多么脆弱的欧洲 或许当多年以后人们回想起这段历史,在惋惜欧盟初衷未竟之余,更多的是惊讶于一 个脱胎于煤钢联盟的范围酷似加洛林王朝的“小欧洲”居然能走了这么远——被夸大的初心,见步行步的权宜之举,单项经济政策的跨国化来推进的一体化——以至于人们曾长期习惯于把欧盟的扩围视为欧洲一体化的推进,认为当欧盟能够涵纳所有欧洲国 家时,一个摆脱了战乱、贫穷和歧见的新欧洲就诞生了,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何 为“欧洲”,何为“欧洲国家”这些亘古永存的难题。

1951年月日,巴黎,六国代表团(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卢森堡、德国、 荷兰)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在会议上合影。从左至右:卢森堡外交部长约 瑟夫·伯克,比利时外交部长保罗·范泽兰,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意大利外交部长 ,法国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荷兰外交部长,意大利国防部长,意大利政府官员先生。 自罗马崩溃以后,“统一欧洲”的梦想便一再被点燃,这也是查理大帝将他的帝国称 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缘由,虽然在后人看来,它既不“神圣”,也没有“罗马”,也很难称之为“帝国”。然而吊诡的是,或许正是在统一欧洲或捍卫欧洲统一的梦想中,欧洲 的分裂一次次被界定,遗产也变得越来越多元,以至何为欧洲至今面目仍不清晰:法 兰克欧洲与拜占庭欧洲的扞格,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等教派间的纷争, 各大帝国之间的征伐,无不给欧洲留下了至今能够感触到的缤纷杂陈的烙印。 时至今日欧盟面对土耳其和俄罗斯时的犹疑与戒惧,面对中东与北非时的负疚与拒 斥,无不提醒着人们欧洲的光荣与梦想曾经经历过多少次的挑战与辉煌及挫败与退 缩。欧洲从来就不是一个斩钉截铁的存在,“欧洲性”一直处于构造与解构并行的矛盾进程中。 以帝国,以意识形态,以资本主义来组合欧洲都宣 告失败了 简·莫里斯认为欧洲人有“反复发作的统一冲动”,在欧盟之前已经发作了五次,从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大帝,到哈布斯堡王朝诸皇,到野心勃勃的小个子拿破仑,到德意志 的威廉皇帝,再到臭名昭著的希特勒。 事实上,正是由于第三帝国念兹在兹的“欧洲统一”,令一个统一的欧洲这个概念被污名化,一如任何关于亚洲一体化的论述都要小心翼翼避免关于“大东亚共荣圈”的联

德国在二战之后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

德国在二战之后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 不少人认为,一战后对德国过度的处罚,是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导致二战之后对德国的处罚引人深思。 二战后,惩处德国的核心集中在对工业进行彻底改造和分裂德国上。在1945年7月举行的波茨坦会议上,改造德国的“四D”计划正式确立。其中的“非工业化”成为制裁德国的经济原则。在《波茨坦会议公报》中第三节对战后处理德国的经济原则做了详细规定,如:(十二)德国经济应尽可能在最短期间内予以分散,以消灭目前特别是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及其他垄断协定所形成的经济力量的过分集中。(十三)在组织德国经济时,应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发展农业及和平工业上,以满足国内需要。” 但德国在二战之后迅速崛起。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时期,60年代西德已经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中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的国际国内形势。从国际形势上看,二战后,除美国外,各参战国经济都受到严重破坏,各个国家都急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国内经济建设,因此世界暂时处于相对和平稳定时期。从国内形势上看,满目疮痍的国土使得德国人民要求进行经济建设。同时联邦德国人民也充分认识到法西斯主义的危害,政府不断推行政治改革,建立民主国家,推行比较广泛的福利政策,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同时基本上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形势比较稳定。 (2)、《波茨坦会议公报》中对德国工业的改造计划并没有真正实施。 美英政府发现,如果严格按照波茨坦会议的决议继续在西占区执行大规模拆卸,将不利于美英自身的利益。同时,苏联迟迟不愿兑现从东占区输送粮食的承诺却希望从西占区进一步获得赔偿,加上冷战的态势初现端倪,这一切迫使美英政府开始转变其工业改造的政策。 (3)、《马歇尔计划》的扶持。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实施了“马歇尔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马歇尔计划整整持续了4年之久。在此期间,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通过参加经合组织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为西德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4)、德国政府实行了有效可行的经济政策。第一,实施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二战后德国崛起的原因

二战后德国崛起的原因 二战后德国能快速崛起会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由告诉大家导致二战后德国迅速崛起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二战后德国崛起的原因联邦德国是在德国分裂的基础上,在东西方对峙的政治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它在1949年成立时,经济尚未完全恢复,政治上还不是一个拥有完整主权的国家。根据1949年9月21日生效的美、英、法三国《占领法规》的规定,三国虽然结束了对德军事管制,但仍保持了在联邦德国的最高权力,由三国政府代表组成的“盟国高级专员公署”拥有管制联邦德国外交、国防、对外贸易与外汇支付的权力,监督联邦和州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以及对联邦和各州发布命令和否决其立法、行政决定的直接行动权等。①复兴经济,恢复国家的主权和政治、经济大国地位,进而统一德国,成为联邦德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 1949;1966年,联邦德国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简称联盟党)单独或和自由民主党以及其他小党联合执政,康拉德;阿登纳和路德维希;艾哈德先后任,其间阿登纳连任四届,直到1963年辞职,被称为“铁腕人物”。1966年因政策分歧,自由民主党退出内阁,由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组成大联合政府,联盟党的库特;基辛格任。1969年第6次联邦大选后,组成以社会民主党主席维利;勃兰特为的社会民主党;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

早在1948年,德国西部地区就实行了一次重大的经济改革,即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实行社会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加国家总体调节,再加社会保障。首先是保护竞争,限制垄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竞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使经济摆脱困境、实现繁荣的主要手段;其次是国家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手段,通过货币、信贷、外贸和财政政策等杠杆对经济生活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以保证市场经济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力图避免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中的周期性起伏和结构不协调;再次是通过保险、救济、补贴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引起的社会不公平,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社会市场经济的实施使备受折磨的经济勃发了生机。1950年,联邦德国的工业生产已超过了战前1936年同一地区的水平,农业生产超过战前水平的2%。在此基础上,联邦德国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50年代是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誉为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时期。这10年中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4%,工业总产值从487亿马克增加到1647亿马克,增长了2.4倍,国民生产总值从233亿美元增加到726亿美元,增长2.1倍。60年代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慢,但这10年中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仍有5.8%,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倍,国民生产总值以美元计算增长1.6倍。从总体来看,从联邦德国1949年建立直到1974年爆发经济危机从此陷入严重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