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教你说服别人【控心术】

心理学教你说服别人【控心术】

我们可以使用什么策略

也许你可以参看百度经验《手把手教你潜意识说服【控心术】》来获得潜意识策略,现在我们更多地关注那些意识之上的策略。

熟悉性:你说服所用的例证必须是被说服者所熟悉的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总是喜欢熟悉的信息,研究者给被试看一些,实际上因为呈现的时间非常短,被试说什么都没有看见,然后研究者让被试从一堆中选择哪些你更喜欢,或者让被试给打分,结果那些曾经呈现过的得分更高,虽然被试说他什么也没看见。这就是熟悉性的作用——我们更喜欢曾经见到的。同样道理,我们不太喜欢自己的照片,而更喜欢那些经过ps翻转过来的照片,因为这更像我们天天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但是我们的朋友更喜欢没有经过处理的照片。

②相似性:你的处境和被说服者的处境相似更容易说服。我曾经给很多人提建议,多是关于如何提高考试成绩等诸如此类的策略,他们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考试中试过这些策略吗你在什么样的考试中试过这样的策略如果我的答案是:我试过,我在和你一样的考试中试过。他们多半会采取我所提供的建议。这就是我们面临相同的处境提高了说服力。

③被动与主动:如果你自愿参加我的讲座那这是一种主动的说服,如果我大肆在电视上做广告宣传自己的主张,而你只是偶尔在换台的时候看到过我,这就是被动的说服。实际上主动说服不一定比被动说服更管用。心理学家建议的一条原则是:随着某件事情的不熟悉性的增加,被动说服更管用。阿司匹林多为我们所不熟悉的,我们并不知道它的药理是什么,所以广告通常会起作用。

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环境

说服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非常重要,在一个人比较繁忙的时候,边缘途径的说服可能更有效(“边缘途径”的解释请参考百度经验《三分钟演讲的技巧》)。如果在分心的状态下,比如在你母亲看电视的时候你想说服她给你买一双鞋,说服可能更容易发生,因为她不太可能提出反驳意见。环境还可以包括你们谈话的上下文,为了增加说服力,你最好在说出自己的论点之前,问他很多能够得到肯定回答的问题,例如,今天的天气不错;你的发型真漂亮;我们是好朋友,是吧;我觉得我又困难你一定会帮助我的。这些问题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肯定回答,而在这种上下文中,你提出自己的关键论点,他很有可能依从这种上下文而赞同你的想法。

社会心理学2

社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并举例 1、基本归因错误 p58 归因偏差(attribution warp) 上述的归因理论,特别是凯利的模式基本上都假定归因是一种合理的有逻辑的过程。但学者们指出,人们在许多情况下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是武断的不合实际的偏见。 过高估计内在因素 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 忽视一致性信息 自我防御性归因 基本归因偏差: 从内部对行为加以归因,忽略行为产生的外部原因。但是,一些研究表明这种偏差主要出现在强调个体自主的西方文化中。因为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一个人被看成是独立自主的,他或她的行为反映了其内部特点、动机和价值观。 2、首因效应 p36 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

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例子:《三国演义》中大才子庞统准备效力东吴,面见孙权。孙权见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不快,又见他目中无人,将其拒于门外。 3. 晕轮效应 p38 光环效应(Halo Effect)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案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很惊讶,而事实上我们心中这个明星的形象根本就是她在银幕或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月晕”,它真实地人格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仅仅是推断的。 4、核心特质

社会心理学-说服

社会心理学-说服 1、说服的途径 说服到处都有,本身是没有什么好坏之分的,例如“教育”或者“灌输”,不过人们喜欢把自己认可的东西叫做教育,而不认可的东西叫做灌输,说服的途径分为“中心途径”和“外周途径”。用说服的中心途径,也就是关注论据。如果论据有力且令人信服,那么人们就有可能被说服。但有时论据的有力与否并不重要。有时我们完全不可能在某种动机的引导下去仔细的思考。如果我们忙于其他的事情而没有关注于信息,那我们就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去仔细推敲信息所包含的内容。此时我们会使用说服的外周途径,也就是关注那些可能令人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外部线索,而不考虑论据是否令人信服。当人们转移了注意力或者没有足够的动机去思考的时候,熟悉易懂的表达比新异的表达更具有说服力。譬如,8月初的亳州会议上,对于乡镇网点开发的重要性,刘总以“否则你有朝一日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座空城”进行阐述,就引起了商家的共鸣。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我们到一个新城市找餐厅吃饭,选择哪一家呢,最常用的策略就是看哪一家的人多就选择哪家,这就是采用外周线索。如果吃完以后我们根据口味、价格、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决定下次还来不来,就是采用中心途径。在营销过程中,无论是导购还是广告,最终目的是说服顾客购买我们的产品。那我们采用何种说服途径呢?我们对于食品、饮料、烟草和衣服这一类商品的看法往往是基于感觉而不用基于逻辑。这些产品的广告通常都使用外周线索,明星代言、优美的广告等感性手法是常采用的策略。而对汽车、摩托车这种高价值的耐用品,顾客的决策将是理性的,需要综合各种信息来进行评判,FABE是最常用的四步骤策略,无论在导购时还是电视广告。以上策略是针对那些乐于思考、或有能力进行思考

说服的方式

成功说服人的七种方式 1、他们是有目的的 真正有说服力的人了解他们的能力,而且谨慎地使用、有用意地使用它。他们知道多数谈话不要求尽力让某个人去做或者接受某件事。强势的推进者们就是一种断开关,并且会置多数人站在防卫的位置上。那些很少问和辩论的人,当他们强力建议一个想法,尤其当他们使用能力和坚持来做的时候,他们能最终得到采纳。简言之,他们选择自己的战场。想说服更多人?尽量少的辩论和主张。 2、他们倾听、倾听,然后倾听一些东西更多 那些知道如何说服的人也清楚,只是强推自己的辩论会让你什么也做不成。他们一定会以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但这只是等式的一半。当在一种说服模式中,他们主动倾听。首先,他们倾听为了评估,对于他们观点的部分,你可接受多少。其次,他们在倾听你具体的反对,以便他们知道他们必须解决的。最后,他们倾听瞬间的协议,所以他们能利用共识。令人吃惊的有说服能力的人是经常倾听你,而不是他们自己。他们已经知道他们说的。如果你不知道另一方的论点,你是不能有效进行说服的。 3、他们创建一种联结 如果你对那些试图说服的人,对于他们或者他们的论点没有情感的成分,你会很容易不再理会他们。真正有说服力的人知道这点,所以他们愿意成为令人喜欢的,并且寻找共同的基础来帮助建立情感纽带,分享目标。他们对你的处境显示同理心,而且让你明白他们站在你这一边。他们会管理他们的不耐烦,并且等待你允许他们说出他们的方法。如果人们是敞开的,而且和你的想法是一致的,你会说服人更加容易点。 4、他们承认可信度 真正有说服力的人明白没有意义浪费时间来争论事实。这个世界的绝大部分并非非黑即白。他们认为有力的观点是有价值的,并且确信你有权坚持你的。事实上,他们一定会给你足够的认可,对于你的那些有效的每个论点。这使得你更困难去完全不理会他们的观点。当你正在说服人的时候,强化他们在事实和观点上的可信度,而非直接开除他们。接下来,他们会更可能回报你同样的尊敬作为交换,而且更加敞开对于你反对观点中的优点。 5、他们提供满意度 聪明的说服者知道他们不必赢每个小战场来赢得整个战争。当有助于整体原因的时候,他们更多愿意牺牲。他们准备找到最容易的方法实现“yes”。通常,在无论什么可能的情况下,给你想要的,是简单的。在Kavin曾经的借贷的日子里,他们经常要面对他们已经得到,依然问他们要的承保人。不是就这一点和他们争论,Kevin他们会同意这些文件,为这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节约一点自己的精力。在你让的地方让,在重要的事情上坚守。选择成功远高于成为对的。 6、他们知道何时闭嘴 成功的说服者了解,用无休止的口头争辩,对于那些经常争吵的人,这场仗是不会赢的。让别人服软不是一个有效策略。他们认真地支持他们的论点,记录那些可以帮助结束谈话的问题。然后他们退下来。最伟大的销售培训者TomHopkins仍在教他导师J.DouglasEdwards 那几十年来的技术。他最重要的课是,“无论什么你问一个闭合问题,闭嘴。第一个说话的人,没戏了。” 7、他们知道何时退出 急迫和立即常常是真的说服的敌人。虽然通过紧急,可能完成一个没有那么意义重大的销售,但是深入的想法需要时间和思考去扎根。伟大的说服者将你带入他自己的时间体系中。他们会给你空间和时间认真考虑他们的立场。他们明白没有什么比你在他们的行为上自己说

说服心理学

关于衰减效应的内在原因,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重复接受刺激的神经区域所产生的钝化。这种钝化使得神经对重复性的外界刺激变得反应迟钝。人们俗话说的…审美疲劳?,就是这种钝化的体现。因此,富裕后的人们即便天天吃大餐,对美味的感觉也变得淡漠;正所谓…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当然,这种钝化在停止刺激一段时间后是可逆转的。在解决这种重复刺激所带来的衰减时,人们只要多换换花样,用一些新鲜的刺激就可以带来新的快乐。但也存在一种情况,即便新鲜的刺激也无法带来新的快乐。那就是快乐荷尔蒙的存储短期内耗尽时。下面我们看另一种衰减。 第二种衰减是与享乐机制相逆的一种具有保护性的反馈机制。 当人在一顿美餐从饥饿到饱足的过程中,从开始的香甜美味感觉让人情不自禁狼吞虎咽,到饱足后看见食物就起腻。这种感觉上的变化,即非因为神经末稍的钝化,也非因为荷尔蒙的存储显著下降,而是因为与产生饥饿感的神经中枢相对应的有一个饱食中枢,饱食中枢在胃部撑满后,会接到信息,并产生对食物起腻的感觉,以使人不致于饱食过量,撑坏身体。 除了食欲外,人在其他方面的欲望也有类似的负反馈机制,以保护身体不被过量的纵欲所伤害。 第三个原因,快乐荷尔蒙源物质的存储量与敏感度的关系。你知道,既然长期禁欲者能将一段时间内的快乐荷尔蒙积累到某一时间释放,人体内的快乐荷尔蒙当然是可存储的。人们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与快乐荷尔蒙存储量的变化关系密切。 快乐荷尔蒙的存储,前面说过,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座水库。当这座水库水位较高,甚至溢出时,这时,释放快乐较为容易,较少的外界刺激,就可以带来强烈的快感释放。比如,人在贫穷时期,偶尔才能吃一回肉,那么吃肉的感觉特别美味,带来强烈的愉悦满足感。这和贫穷时期人们的荷尔蒙水库排放机会少,因而水库经常处于满溢状态有关。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满足各种欲望的机会较多,荷尔蒙水库经常被排放,水位就经常处于较低状态,水位越低,排水量越少。同样的消费,同样的外界刺激,所汲取的快乐就远比不上水库较满时的状态。

《说服心理学

《说服心理学一一如何影响他人按你的方式思考》 ——读后感 《说服心理学一一如何影响他人按你的方式思考》是由凯文?霍根(美)写的关于说服 心理方面的书。主要是从说服模式和说服技巧展开的;这种沟通说服的能力是一种可以应用于个人和商业生活各方面的技巧。 说服模式 说服模式的基础是“共赢哲学”;基本原则包括“结果导向性思维、掌握说服规律、掌 握说服技巧、理解非语言沟通”;准备过程包括“收集情报、信息编译、专注自我”;陈述过程包括“瞬间亲和力、有力陈述、一直追问”;最后的结果则是达到“共赢”。 结果导向型思维 劝说过程中使用结果导向型思维的步骤: 1. 在这个过程中,我最想得到什么? 2. 其他人想得到什么?如果我不知道,那他可能想要什么? 3. 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接受的底线是什么? 4. 这个过程中将会出现什么问题? 5. 我该如何对待每一个人,如果可能的话,将麻烦变成对他人有益的东西? 6. 我该如何推动过程进展,最终达成结论? 九个说服规律: 1. 互惠规律一一当某人给予你某种可知的价值时,你要立即带着给予对方回馈的想法报 答。 2. 对比规律一一当两个事物相对有所不同时,如果我们从时间和空间上将其放在一起时,

将会看到更多的不同之处。 3. 友谊规律一一当某人请你做某事,而你又觉察到他是在为你着想时,就会喜欢他这种为 你考虑利益的做法,也就会有强烈的动力去满足其要求。 4. 期望规律一一当某个你信任或尊敬的人期望你去完成一项任务或给出一个结果时,你都 会满足其愿望,无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5. 关联规律一一人们通常都倾向于认可我们喜欢或尊敬的人所认同的产品、服务、观念等。 6. 一致规律一一当某个人以语言或文字来表明自己关于某个问题的观点和立场时,即使在 势不可挡的相反证据面前,也会强烈坚持自己的信念,无论准确与否。 7. 稀缺规律一一当某个人觉察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数量有限时,就会认为自己所向往的物品 在价值上要超过那些数量充足的物品。 8. 从众规律一一大多数人都爱赞同已被其他多数人,或与某个人同龄的群体中多数人所接 受的提议、产品或服务等。 9. 权利规律一一当人们从职权、优势或专业知识等方面被认为超出其他人时,就拥有了权 禾U。 说服技巧: 1. 提问的强势应用 阐明观点 处理情绪问题 明确价值观 2. 强势的言辞 姓名 请求与感谢 因为… 3. 时间压力技巧 4?信誉技巧 5. 秘密 6. 未来进程 7. 催眠的语言模式 "不”的语言模式 可能和或许的语言模式 明显的假设语言模式 告诉你的语言模式 事实的语言模式 非言语沟通方式的影响: 1. 空间关系和说服力 固定空间和半固定空间 非正式空间 2. 战略性移动 3. 外表形象 4. 理解非言语线索

提高说服力的三个心理学技巧

当代社会,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地扮演着说服别人的角色。尤其是在职场,在说服过程中缺乏技巧导致说服不成功,往往成为个人职业失败甚至人生失败的重要原因。其实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效的说服所遵循的必定是一定的心理学规律。本文介绍三种心理学技术,即“是”字习惯定律、“不”字障碍和二元求助法。了解它们,将有助于我们避免一些说服中的误区,提升说服的能力和效果。 一、“是”字习惯定律 “是”字习惯定律,是指大多数人在被说服的过程中连说一定数量的“是”字后,在接下来的问题中比较容易说“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瑟.S.雷伯的研究,人们在一定情境下的行为中,往往会通过重复形成一种自动化了的、固定下来的且勿须努力就轻而易举地实现的活动模式。同样,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对方在连续地用“是”回答了几个问题后,出于某种思维定势和条件反射,他在下一个问题中继续用“是”回答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 于是,我们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就可以很好地运用“是”字习惯定律来方便达到目的。即,通过先问对方必定同意的问题,问“是不是”或“对不对”,让对方形成说“是”或“对”

的习惯,然后渐渐引导对方进入设定的方向,对方只好继续不断地用“是”或“对”来回答,最后再问出包含本来目的的终极问题,这样往往容易实现目标。而有时候,通过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来劝说别人,则通常会遭到拒绝,甚至引起对方反感。这在销售员推销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某销售员要向员工人数千人以上的客户推销单价2万元/套的“应聘者人才测试软件”。便可以先向对方提出系列对方必定同意的问题,说服的过程可以是这样的:“您是否认为人才对企业发展很重要?” “是的” “招错一个人企业损失少则几千元,多则十几万,是不是这样?” “是的” “您的企业人员流失是不是每年至少50人以上?” “是的” “其中招错人是不是每年至少20人以上” “是的” “招错人是否每年至少损失十万元以上?” “是的” “您应该是个理智类型的人吧?” “是的” …… 最后再问“那么我们每套软件2万元的价格应该不算贵吧?”,对方便很可能继续回答“是的”,从而达到推销的目的。而如果该销售员在沟通的一开始,便问出最后的问题,则很可能会得到反对的回答,从而被拒绝。 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实例表明,人们往往在连续回答六个“是”字后,在第七个问题中容易继续用“是”来回答。当然,无论如何,让对方首先连续用“是”来回答问题是最重要的,这将大大提高我们说服对方的可能性。 二、“不”字障碍 “不”字障碍,是指人在心理上天生对他人指令中的“不”字倾向于拒绝。 每个人都是一种自我存在的个体,潜意识中,都会运用各种手段、方法来不自觉地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概念,维护“自我”的自尊。当有人向自己发出一种指令时,尤其是包含“不”字的指令时,往往就会不自觉地“不听话”,与对方的指令对着干。下达包含“不”字的指令时,往往会产生这样的一种心理结果,即让对方采取一种行动,结果却说服对方采取了相反的行动。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曾经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以怎样的方式受到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影响的。 Social influence 社会影响:指他人的言辞、行为或仅仅是其在场对我们思想、情感、态度或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Construal 解读:是指人们认知、理解、解释社会世界的方式。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基本归因错误:是指高估内在性情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而低估外在性情境因素的作用的倾向。 Self-esteem 自尊:指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评估,换言之,就是一个人认为自己有多好、多能干以及多高尚 Social cognition 社会认知:指人们是如何看待自己和社会世界,更明确地说,就是人们如何选择、诠释、记忆和使用社会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的。 Automatic thinking 自动化思维:是指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目的、自然而然的并且不需要努力地思维。 Schemas 图式:是指人们用来组织他们关于某个主题的知识、关于周围的社会性世界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会影响人们所注意、思考和识记的信息。 Accessibility 可提取性:是指图式和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所占据的优势范围,从而使我们对社会性世界作出判断的时候予以提取使用。 Priming 启动:是指最近的经历提高了某个图式、特征或概念的可提取性的过程。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证预言:是指在这种情况中,人们对他人产生一个预期,这会影响他们如何对待他人,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相一致,使得这一预期成为现实。 心理策略与心理捷径 1、判断法则(judgmental heuristics):是指人们为了迅速而有效地作出判断所使用的心理捷径。 2、便利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是指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来做出判断的心理经验法则。 3、代表性法则(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是指人们根据一事物与某典型事物的相似程度来加以归类的一类心理捷径。 4、基础比例信息(base rate information ):是指关于总体中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的相对比例中的信息。 5、锚定与调整法则(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heuristics):是指人们是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作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往往是不充分地。 Controlled thinking 控制性思维:是指有意识、有目的、主动的并且需要努力的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 反事实推理:是指在心理上改变过去的某些环节以便想象事情可能有所不同。 Thought suppression 思考抑制:是指试图避免想起一些我们宁愿忘记的事物。Overconfidence barrier 过度自信障碍:是指人们对于自己判断的正确性往往自信过度。social perception 社会知觉:是指关于我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及如何对他们做出推论的研究。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非言语交流:是指人们在不使用语言的情况下进行有意或无意的交流的方式。非言语线索包括:面部表情、说话的语调、姿势、身体的位置及动作、身体碰触以及目光注视等。 Encode 编码:是指表达或作出非言语行为。 Decode 解码:是指解释别人所表达的非言语行为的意义。

心理学教你说服别人【控心术】

心理学教你说服别人【控心术】

我们可以使用什么策略 也许你可以参看百度经验《手把手教你潜意识说服【控心术】》来获得潜意识策略,现在我们更多地关注那些意识之上的策略。 熟悉性:你说服所用的例证必须是被说服者所熟悉的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总是喜欢熟悉的信息,研究者给被试看一些,实际上因为呈现的时间非常短,被试说什么都没有看见,然后研究者让被试从一堆中选择哪些你更喜欢,或者让被试给打分,结果那些曾经呈现过的得分更高,虽然被试说他什么也没看见。这就是熟悉性的作用——我们更喜欢曾经见到的。同样道理,我们不太喜欢自己的照片,而更喜欢那些经过ps翻转过来的照片,因为这更像我们天天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但是我们的朋友更喜欢没有经过处理的照片。 ②相似性:你的处境和被说服者的处境相似更容易说服。我曾经给很多人提建议,多是关于如何提高考试成绩等诸如此类的策略,他们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考试中试过这些策略吗你在什么样的考试中试过这样的策略如果我的答案是:我试过,我在和你一样的考试中试过。他们多半会采取我所提供的建议。这就是我们面临相同的处境提高了说服力。 ③被动与主动:如果你自愿参加我的讲座那这是一种主动的说服,如果我大肆在电视上做广告宣传自己的主张,而你只是偶尔在换台的时候看到过我,这就是被动的说服。实际上主动说服不一定比被动说服更管用。心理学家建议的一条原则是:随着某件事情的不熟悉性的增加,被动说服更管用。阿司匹林多为我们所不熟悉的,我们并不知道它的药理是什么,所以广告通常会起作用。 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环境 说服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非常重要,在一个人比较繁忙的时候,边缘途径的说服可能更有效(“边缘途径”的解释请参考百度经验《三分钟演讲的技巧》)。如果在分心的状态下,比如在你母亲看电视的时候你想说服她给你买一双鞋,说服可能更容易发生,因为她不太可能提出反驳意见。环境还可以包括你们谈话的上下文,为了增加说服力,你最好在说出自己的论点之前,问他很多能够得到肯定回答的问题,例如,今天的天气不错;你的发型真漂亮;我们是好朋友,是吧;我觉得我又困难你一定会帮助我的。这些问题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肯定回答,而在这种上下文中,你提出自己的关键论点,他很有可能依从这种上下文而赞同你的想法。

关于说服的心理学

1.关于说服的心理学 这天,拉蒙·特鲁吉罗去学校的途中,先去图书馆还了一本已经到期的书。“我说,”他对图书管理员说,“我上个星期就知道这本书过期了,但是,我得了流感,床都下不来。我还是得支付罚金吗?如果您需要,我可以找医生开一个证明来。”图书管理员哼哼哈哈的。然后他说:“好吧。你没有其他罚款纪录,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拉蒙大松一口气,接着就上早晨的课去了。中午,他正在校园里快步前进,突然碰到一个朋友。“一起去吃午餐吧?”她问。“去不了啦,”拉蒙说。“我得去餐桌边安排签名的事情,我们反对提高学费。我们稍后见吧。” 到了下午,拉蒙轻松下来,他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去见历史学教授。“我想见您的原因,”他开始说,“是……嗯……我觉得自己上次考试的分数应该更高些。我知道您不想改成绩,但是,我回去看了我的课堂笔记,就是关于越南问题的那些笔记,我觉得自己拿出了您想看到的所有内容。”教授同意看看拉蒙的试卷。“嗯,”她看完后说:“我看起来的确不错。我准备把你的成绩从B加升为A减。” 当天晚餐时,拉蒙向室友借20美元,到月底再还。“你知道,”他说,“上个星期是我母亲生日。我为她买了一件礼物,还买了生物课的最后一本书。但是,下个星期我会在比萨店多工作几小时,可以准时还你的钱,一点问题也没有。”那位室友确保他自己有足够的钱花之后说:“好吧。毕竟,朋友交着干什么用的?” 如果你问拉蒙一天怎么过的,他有可能说:“我去图书馆还了一本书,我去上课,我在请愿桌上安排签字,我跟历史学教授谈话,我跟室友一起吃晚饭。”事实上,他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说服上了,说服人们做勉为其难的事情,或者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 我们大多数人每天都在做很多说服人的事情,虽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不一定称其为说服。为说服人而进行的公众演讲基本上就是这种说服的延伸。这是希望转变一个小组,而不仅仅是一个人来接受你在某个问题上的观点。 进行说服性的演讲(和写作)会在你一生的各个时期让你受益,从人际关系到社区活动到职业发展都是如此。在最新的一项研究当中,经济学家调查过一些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说服别人的能力的人,包括律师、销售代表、公关专家、顾问、管理员等。这些经济学家的结论是,说服占到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6%!

社会心理学心得(心得体会)

社会心理学心得 因为说服的对象是五花八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掌握了不同的信息,不可能给出一个万能的答案,只能从普遍的意义上总结出大多数人的行为倾向。 榜样与权威。首先广告无疑是说服人的有效途径:“姚明都在用,难道你不用?”....“用了都说好!”广告中都是美白粉嫩的美女、西装笔挺的专家、清纯无邪的小孩、白发苍苍的老人等等主观可信度高的人....其次,广告中人们没有反驳的对象,是被动的在接受信息,一个广告费牌每天遇到100次,你自然就无意识的记住了。于是你就会发现所有的产品销量总是和广告成正比,人们一进超市总是直奔“名牌”。性价比到底怎么样?不得而知。“但求最贵,不求最好!~” 还有一类是情绪感染类的广告。似乎异常有效:“贫困山区的孩子没操场,却有梦想!”“下岗女工的孩子帮妈妈洗衣服”“药品中的:恶心、剧痛、厌恶...吃了过后就快乐、健康、幸福...”。个人觉得这类广告触碰到了人类的心灵深处柔软的肉,会让人记忆深刻,产生正面印象,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情绪的激发往往能够让人失去理智。很多人被骗,往往就是被一点小便宜搞得很兴奋,然后乖乖的说出了银行卡密码。 形象举例,和顾客个体经验产生联系。“用了这个产品,原来密密麻麻的青春痘马上就一扫而光。”“用了××,一下头皮屑就没了,秀发丝般柔 顺。”“上街拉着一个老太太,回家用用洗衣粉,嘿,太管用了。一大群中年妇女都说:××洗衣粉好的不得了!”“××化妆品,立刻让黄黄的发皱的皮肤变得像18岁小姑娘一样红润!”......对于很多受众需要的就是直观的案例,给他

们解释统计数据,模型,测量结果用处不大。试想你经过周密考虑各种数据对比,决定买deii的笔记本,但是就在你准备买的前一天,你的好朋友给你来了电话“什么,你要买deii的笔记本?我一个月前买了一个这个型号的,没过几天光驱不能读了,突然黑屏,发热量高的要死,几个按键还不管用了!...”你会怎么样?绝大多数情况下你会换个品牌,至少换个型号!~ 记忆简单明了。很多广告都有几句很短但很上口便于记忆的广告词和一个商品标志。“今天你吃了没有?”“一切皆有可能。”“强壮中国人!”“好 ××,××造!”“选品质选××!~”。因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力有限,对于思维经济性和稳定性的需要让我们广告策划人员无孔不入。 多次强化。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白金广告就是运用了这样的原理。如果一个广告连续的在你面前出现3次,每次都是同样的内容,或许你会感到厌烦,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你记住了它!~这类广告需要谨慎的运用,因为在喜欢和厌烦之间观众很容易选择后者,如何实现平衡是一门艺术。比如前段时间某个羊羊羊的12生肖广告就激起了受众强烈的反感情绪。 因果暗示。某个皮肤白嫩的美女回眸一笑:我一直用××洗面奶!~好像是在暗示,我的皮肤好全是因为用了××洗面奶。明星的头发都是因为用了某品牌的洗发水,好身材都是减肥茶的结果。好空调,××造。利用了人们在推理过程中常见的错误,a推出b,并不能得出非a推出非b,只有a才b。而人们往往习惯的认为不是××造的就不是好空调,或者××空调全是好空调。 其他,耐用消费品强调质量好,售后服务周到,汽车强调档次,高级化妆品强调品味,家具强调温馨舒适,电子类的强调安全,能耗大的强调节省,低端的强调便宜.......消费者心理看重什么,广告就强调什么!~

说服别人的心理学技巧

说服别人的心理学技巧 1、不论报酬或任务的性质是什么,被奖励的人并没有比不期望任何回报的人做得更好。 2、奖励只能在短期内奏效,从长期来看反而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3、为了鼓励人们做更多他们喜欢的事,你可以偶尔在他们完成任务时给予些意外的奖赏,或者赞美他们的劳动成果。 4、要想驱动别人做一些他们厌烦的事,适度的奖赏在一开始是不会奏效的,还要加以鼓励,激励他们继续下去。 5、面试能否成功,至关重要的是应聘者是不是一个令人愉悦的人。那些设法使自己能够迎合面试官的应聘者,得到工作职位的可能性非常高。 6、要获得梦寐以求的工作,表现得令人愉悦比具备相关的资格条件和足够的工作经验更为重要。 7、面试时,可事先将自己的缺陷、弱点展现出来。 8、聚光灯偏见:无论是因为发型丑陋,还是在集体讨论中出丑,感到尴尬的人都倾向于夸大自己犯的错所引起的关注度。 9、实现完美面试的三个步骤: ①记住,受人喜欢要比你的资历和工作经验更重要,因此,你需要: ●找到所应聘的公司真正让你喜欢的地方,适当表达自己的观点。 ●自然地跟面试官沟通,表达真诚的赞美。 ●聊一些与工作无关但你与面试官都感兴趣的话题。 ●表现出对他们的兴趣。询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以及你所应聘的职位对公司的整体发展有何影响。 ●对应聘的职位与公司表现出足够的热情。 ●保持微笑,并与面试官保持眼神交流。 ②当你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不足时,不要等到面试快结束了才说出来。相反地,你要在面试初始阶段就开诚布公地告诉面试官。同时也要记住,对于你的优点,应保持谦虚,最好是在面试的最后阶段才提起。 ③如果你犯了一些看似很严重的错误,千万不要反应过度。实际上,你犯的错远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引人注意,过度的反馈和道歉,反而会吸引更多关注。因

2018心理学考研知识点:说服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第 1 页 共 1 页 2018心理学考研知识点:说服 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既然这世界不是只有我们一个人,那我们的行为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别人的影响。如果让你站在几百人的面前做个演讲,我想很多人都会觉得有压力,那如何克服和看待这个压力呢,心理学家拉塔纳提出了社会影响理论。有些人抗干扰能力强一些,有些人则弱一些,还有些影响则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2016考研心理学社会影响要涉及的内容。 社会影响(一) 1.说服 (1)说服模型:①霍夫兰德改变—说服模型。说服者、说服对象、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态度改变所关联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了态度改变的外部刺激,亦即构成了说服对象的态度对象。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指出,说服对象态度的改变与否与说服对象态度中的情感成分密切相关。该模型主要说明说服在什么时候产生和怎样产生。他们认为,只有当他人注意到说服信息,理解信息内容,并且接受了这些信息的时候,说服才能发生,而注意、理解以及接受三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出问题,说服都不能引发态度改变。当态度发生改变后,新态度会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保持,态度转变为行为,一旦态度转变为行为,该行为将加强或激化新态度,逐步固化为信念,成为持久的行为模式。②认知和反应理论。陪狄和卡司欧伯认为,说服存在两条路径:中心路径和外周路径。中心路径的说服建立在论据的逻辑性和强度上;外周路径的说服建立在与说服内容性质或品质无关或额外的因素上。 (2)关于说服的效应:①睡眠效应;②好心情效应;③接种效应;④过度理由效应;⑤留面子效应与登门槛效应;⑥折扣技巧;⑦滚雪球。 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他人的数量、重要性和接近性。拉塔纳曾用光的作用来类比。光照在平面上,平面接收到的“光量”,不仅取决于开了多少灯,而且取决于灯泡的瓦数,以及它与平面的接近程度。个人所受来自他人的影响与他人的数量、他人的重要性以及他人与个体的接近性有关。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a)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参考答案 一、解词 1、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群体、情境相互影响与相互建构的心理机制 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2、态度:是一个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它由经验予以体制化,并 对个人心理的所有反应过程产生指示性或动力性的影响。 3、社会认同:个体对自己作为群体或类别成员归属于某些特定的社会 群体或类别而经历的情感体验和获得价值感的心理历程。 4、群体: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 一起,彼此之间存在持续的相互作用,在心理上有存在共同感并具 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二、填空 1、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和符号互动论。 2、社会化、镜像自我、自我知觉、社会比较及社会认同 3、印象、判断、归因、 4、认知捷径、目标定向 5、认知、情感、行为意向 6、隐讳性、过渡性、选择性 7、重复和强调、替代、补充、隐匿或揭露、调整 8、关心、依附或依恋、亲密 9、沟通不良、厌烦、差异渐大难以弥合 10、助人行为、遵守社会规范行为、友善行为、公共参与行为 11、服从者个人因素、命令者的权威、情境压力 12、群体规模、合作任务的重要性、分工明确、报偿合理、团队合作传 统 13、传递者的可信性、外表的吸引力、目标把对信息传递者的喜爱程度 14、规范、角色、地位、凝聚力、群体文化 三、单项选择 1、D 2、C 3、C 4、D 5、D 6、B 7、A 8、B 9、B 10、D 四、多项选择题 1

1、ABD 2、AB 3、ABCD 4、AC 5、ABC 6、ABCD 7、ABC 8、ABC 9、ABD 10、BCD 五、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六、问答题 1.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常常依赖他人,共同来界定事情,并 且,会自愿接受群体的结论,认为这是一种共识。特别是在信息暧昧不清、情况相对紧急、别人可能是专家的特定情境中,人们更容易通过相互的认可形成行为的规范,并遵守这些规范,这就是规范的一般形成机制。 2.站在双赢的立场上,提供对双方都有利的方案;告诉对方自己还有其 他选择,或者可以经受这次不合作的损失;提出建设性方案。 3.领导应持一种开放型的领导风格;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及相关机构的意 见;对群体进行细分,组织分组讨论;建立共同的议事规则和讨论规范。 4.可能性模型、启发系统模型、态度改变的协同模型、一般说服模型等。 七、论述题 想象具有超前认知的功能,当对未来的想象伴之以对事物的因果判断或发生概率判断时,就成为预期。 1.满意感:对目前生活越满意的人,对未来的预期也越乐观;对未来的 预期越乐观的人,对目前的生活也越满意。 2.自我实现的预言:预期可以通过自我暗示或他人暗示形成自我激励或 他人极力,对激发与调动潜在的能力起到一定作用。 如果一个社会中多数成员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必然会心态积极,将自己的心智力量指向工作,朝气蓬勃,就可以不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最终实现自己的预期。 2

《说服心理学

《说服心理学——如何影响他人按你的方式思考》 ——读后感 《说服心理学——如何影响他人按你的方式思考》是由凯文.霍根(美)写的关于说服心理方面的书。主要是从说服模式和说服技巧展开的;这种沟通说服的能力是一种可以应用于个人和商业生活各方面的技巧。 说服模式 说服模式的基础是“共赢哲学”;基本原则包括“结果导向性思维、掌握说服规律、掌握说服技巧、理解非语言沟通”;准备过程包括“收集情报、信息编译、专注自我”;陈述过程包括“瞬间亲和力、有力陈述、一直追问”;最后的结果则是达到“共赢”。 ?结果导向型思维 劝说过程中使用结果导向型思维的步骤: 1.在这个过程中,我最想得到什么? 2.其他人想得到什么?如果我不知道,那他可能想要什么? 3.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接受的底线是什么? 4.这个过程中将会出现什么问题? 5.我该如何对待每一个人,如果可能的话,将麻烦变成对他人有益的东西? 6.我该如何推动过程进展,最终达成结论? ?九个说服规律: 1.互惠规律——当某人给予你某种可知的价值时,你要立即带着给予对方回馈的想法 报答。 2.对比规律——当两个事物相对有所不同时,如果我们从时间和空间上将其放在一起 时,将会看到更多的不同之处。

3.友谊规律——当某人请你做某事,而你又觉察到他是在为你着想时,就会喜欢他这 种为你考虑利益的做法,也就会有强烈的动力去满足其要求。 4.期望规律——当某个你信任或尊敬的人期望你去完成一项任务或给出一个结果时, 你都会满足其愿望,无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5.关联规律——人们通常都倾向于认可我们喜欢或尊敬的人所认同的产品、服务、观 念等。 6.一致规律——当某个人以语言或文字来表明自己关于某个问题的观点和立场时,即 使在势不可挡的相反证据面前,也会强烈坚持自己的信念,无论准确与否。 7.稀缺规律——当某个人觉察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数量有限时,就会认为自己所向往的 物品在价值上要超过那些数量充足的物品。 8.从众规律——大多数人都爱赞同已被其他多数人,或与某个人同龄的群体中多数人 所接受的提议、产品或服务等。 9.权利规律——当人们从职权、优势或专业知识等方面被认为超出其他人时,就拥有 了权利。 ?说服技巧: 1.提问的强势应用 ●阐明观点 ●处理情绪问题 ●明确价值观 2.强势的言辞 ●姓名 ●请求与感谢 ●因为… 3.时间压力技巧 4.信誉技巧 5.秘密 6.未来进程 7.催眠的语言模式 ●“不”的语言模式 ●可能和或许的语言模式 ●明显的假设语言模式 ●告诉你的语言模式 ●事实的语言模式 ?非言语沟通方式的影响: 1.空间关系和说服力 ●固定空间和半固定空间 ●非正式空间 2.战略性移动 3.外表形象 4.理解非言语线索 5.一致性

《说服心理学》读后感-

《说服心理学》读后感 9.6-----9.12 最近读的一本书—《说服心理学》是由凯文.霍根(美)写的关于说服心理方面的。主要是从说服模式和说服技巧展开的,书中包括最有影响力的说服工具、说服策略,以及说服技巧。这种沟通说服的能力是一种可以应用于个人和商业生活各方面的技巧。 说服模式的基础是“共赢哲学”;基本原则包括“掌握说服技巧、理解非语言沟通、结果导向性思维、掌握说服规律”;准备过程包括“专注自我、信息编译、收集情报”;陈述过程包括“一直追问、有力陈述、瞬间亲和力”;最后的结果则是达到“共赢”。 说服模式结构需要关注的是心态=生理行为+内在表征,可概括为:发送者(A)将信息传递给接受者(B),信息通过删除、歪曲、概括等过滤器(处事模式、价值观、信念、态度、决定、记忆)、过滤信息满足B的心态、之后心态发生改变,引出一个新的行为。这里需要关注的是心态=生理行为+内在表现。 具有说服力的沟通能力是任何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通过阅读本书了解说服大师们的说服技能以及结合书中的练习,我更能体会到说服力的重要性,掌握好说服的技巧,懂得如何才能说服对方,让自己变得更有说服力,对于销售人员,销售业绩将会大幅提高,对于已经结婚的人,夫妻关系将更加和谐,甚至当我们充满恐惧迟疑不决的时候,我们将学会如何将恐惧换化为能量,将犹豫转化为自信,那么我们的生活遇事将会更加成功。 按照本书的思路掌握好说服力,并有效地运用它,我们将更有可能让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更懂得如何建立关系以及倾听他人的需求,以此来实现自己和他人的目标。 说服力是一个既能应用于个人生活中,也能应用于职业生活中的技能,不管我们从事什么行业,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我们都希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所以我们需要换位思考,抓住对方的心理,从对方的处境出发思考问题,让对方切实感受到你是在为他着想了,那么我们就成功了。我想做营销也是如此。 AndyWong 2012/9/12

(完整版)说服别人的5种心理战术

说服别人的5种心理战术 社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说服别人不但要有好的口才,其实更是一种微妙的心理互动,是心理需求和心理动机在不断改变的过程,因此,仅靠观点正确不足以取信对方,而微妙的心理术像调料一样,可以让你的说服有香有色,让听者在良好的情绪下愉快地接受你的观点。经过长期研究,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增强说服力的心理战术,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五种: 利用“居家优势” 如果邻居家的狗咬伤了你家小孩,你是应该上他家去告状,让他赔偿你的医药费呢,还是让他到你家里来,你和他讨论赔偿的问题? 答案应该是后者。心理学研究发现,在熟悉的环境中,人有心理优势,底气会更足,做事感觉会更有把握。因为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客观上有利于自己。如果不能在自己家中或办公室里讨论事情,也应尽量争取在中性环境(比方说安静的咖啡馆、茶吧等)进行,这样对方也没有“居家优势”,在心理上会保持平等。 寻求与对方保持一致 如果你想让同事去献血,而他对此却毫无兴趣,甚至觉得你多事,你该怎样应对呢? 许多心理研究者都发现,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就越具有说服力。因为你和他的相似程度越高,他就越把你当做“自己

人”,你的言行在他看来,也代表了他的需要和动机,排斥心理很可能在寻找到共同点后逐渐淡化。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高傲的女电影明星很可能和举止拘谨的居家女性言谈甚欢,原因在于她们都有一个调皮的孩子,两个妈妈正在为孩子出水痘的问题苦恼。 体验对方的感受 如果新搬来一对夫妻,你准备拜访他们,然后请他们为残疾儿童募捐,但他们正因水管漏水问题与物业争吵,你该采用什么办法来达到你的目的呢? 平庸的募捐者很可能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募捐的请求,结果很可能被对方拒绝;而如果你不直言来访的目的,而是说“听说你们刚搬过来,想认识你们,正赶上你们的水管漏水了,让我看看能不能帮上忙?”感受对方的困难,这样就显示了对别人感情的尊重。在融洽的感情衬托下,再委婉地提出募捐的要求,就让人难以推却。 提出有力证据 你准备参加一个决策会,为一项前景不被大众看好的事业寻求一大笔投资,你该如何组织发言稿,让别人转变看法? 如果你能在陈述中向听众提供可靠的资料,包括充足而真实的数据、严密而有逻辑的分析和论证,而不是个人的看法,你就会增加说服力。最好能请一些专家为你做分析,因为权威更能消除听众的先入之见,让人心安。 运用典型事例

潜意识说服的七个原则

潜意识说服的七个原则 思想是一个具体实物。人的头脑中不断地活动、构思、动作而被称为思考或是思想,是个具有分子、体积、重量、能量的物体。人的头脑和心智是由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所组成的。潜意识是无法分辨是非善恶的,无论意识给了它什么样的资讯或想法,它都只会照样全收而且对任何的指令都会一一的得以实现。潜意识是连接人类心灵与宇宙间无限智慧的一个桥梁。想和潜意识沟通必须使用特殊语言,而潜意识最能理解的语言便是“情感”。六种建设性情感:愿望、信念、爱、热情、想像、希望。潜意识透过自我暗示所能发挥出来的无穷力量,是惊人且不可思议的,这世上许多所谓的奇迹或灵感,都是透过自我暗示的方式而产生的。人类可说是世界命运的支配者,因为人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和生活环境,其原因就在于人类拥有可以改变及憾动自己潜意识的能力。沟通的目的常常是为了说服,特别是在销售、谈判或是辨论的过程中,潜意识主宰着人思想的核心。潜意识说服常常是从心灵深处导入信息,进入他人相应的频道,产生独特的影响,以达成想要的结果。潜意识说服有一种神秘的无法抗拒的力量,让你跟随其引导而思考。潜意识说服有七种方法,接下来将详细叙述: 一、提示引导 据统计,在一个人清醒的时候,平均75分钟就要进入一次催眠状态,你是否有时坐公车时坐着坐着就瞌睡了?开车有时候会忘了转弯?当一个人意识模糊的时候,就进入了催眠状态,你要去模糊一个人意识的时候,或者是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地方,非常集中的时候。比如说:你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得太入神了,人家叫你都没有听见,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催眠状态。当一个人进入催眠状态的时候他的潜意识就打开了,所以意识跟潜意识不大能够并存,意识越弱的时候,潜意识越强,意识超常的时候,潜意识反而很弱。很善于用脑的人他的潜意识都会比较弱,那潜意识越强的人他的第六感觉会比较强。女人的潜意识比男人发达,潜意识对于她们非常重要。善用潜意识,不管在任何方面都会比较好。要改善一个人的行为思想,首先要培养良好的潜意识。所有的人行为障碍都是潜意识的障碍,要改变也要在潜意识里面改变,意识是受潜意识的引导。潜意识是一部车子的引擎,意识只是车子的外壳。 当我们现在正在谈提示引导的时候,你会注意看以下的文章;当你注意阅读的时候,你会不自觉的吞口水;当你感到你吞口水的动作增加的时候,你会有些特别的感觉,你会感觉到我为什么会知道你吞口水的动作会增加,你可能不了解我为什么会了解,没有关系,你只要笑一笑就可以了。刚才过程当中你是否开始吞口水?这是提示引导,一个好的沟通者你听他说话会很顺畅,你不会产生抗拒。 如何去提示引导一个人呢?在做提示引导的时候,请你避免引起一个人的负面连结或观点。什么叫负面连接或观点?现在请你千万不要想象你的手上拿了一颗柠檬,你也不要想象你正在拿起柠檬张开嘴里挤汁,你千万不要感觉柠檬汁滴在你嘴里那种酸味,请你千万不要去想象。你有没有觉得你的口水分泌增加?我都叫你不要去想柠檬了,可你却偏偏要去想柠檬和酸味,人在沟通的时候会常常引导人进入负面或容易想到负面。 提示引导的方式有两种方式: 一是叫做因果提示——而且、并且。 第二种是:会让你、会使你。这就是一种标准的催眠术的话。 假设你是销售房地产的,你怎么样可以设计一套方式让你能够在不断叙诉的情况之下说服对方,你可以说:“张小姐,你现在正在听我跟你介绍房子的优点的时候,就会开始注意到你如果住到这个房子里面你会多么的舒服。” 这句话顺畅且不易引起抗拒。提示引导常常是因为之前叙诉一些事情,讲的是前因,要把后果连接起来,后果是要传达什么信息。 第二种方式是用“而且”、“并且”来连接,举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