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

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

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
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

探究性实验在地理教学应用

一、高中地理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学科在传统的教学中属于人文学科,因为高考就把地理归到文科综合,文科似乎就是老师讲,学生读、记就能考出好成绩,地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大学录取新生时跟地理相关的专业招收的新生都是理科考生。新的课程标准也对地理课程性质做了新的定位: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跨越“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以往实验教学都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专利,很少听到过有人在地理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或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即使有也只是一些少量的演示实验。就是演示实验,地理教师也很不重视。地理教师上课离不开的是挂图、地球仪、幻灯片等,几乎很少有地理教师会拿着实验仪器上讲台。地理既然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当然离不开实验的教学,因为,自然科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高中阶段就要全部实施新课程了,所以,我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地理教学非凡是自然地理方面的教学,要重视地理实验的教学,非凡是探究性实验。

地理实验教学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地理实验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尽管地理实验与实际地理过程有很大差别,但究竟给学生提供了直接观察的机会,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高效率、高质量地把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实验教学强调演示与参与,它能够有力地改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实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在设计实验时,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操作时,需要精细敏锐的感知和观察力去发现一些重要现象,从而培养了观察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判定、推理等,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此外,还能够培养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第三,地理实验虽然不能全部再现自然界的真实情况,但作为科学实验,必须尽量接近实际,这就需要控制好实验条件,如使用的材料、气温状况、水分情况、实验时间等,从而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练习。有些实验需要经历很多困难才能得到结果,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

成浓厚的科学爱好、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坚忍不拔的意志,这些无疑是新课程改革锁定的目标。

同时,做实验比使用多媒体教学更有说服力,地理教学中许多老师都热中于使用多媒体演示,使用flash动画,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假如没有多媒体公开课就似乎不成功似的。其实,使用多媒体演示,虽然能做到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综合运用。但现在学生都很喜欢看动画片,知道教学中使用的动画和动画片的原理是相同的,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许多跟现实生活不相符合的事情都可以用电脑做出来。所以许多好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是使用了电脑合成技术,不是实际的情况,他们不相信这一套。同时对于一些比较难于理解的问题,即使老师在讲台上讲的天花乱坠、口干舌燥,学生听的还是一头雾水。若能用实验演示一下,学生一下子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也不用老师讲的这么吃力了。

二、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的步骤

什么是探究性实验呢?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以教师所给的启发性问题为指导,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思考分析得出结论的实验形式。科学探究是高中地理学习的中心环节,新课程理论认为,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通过对知识的亲身体验,把握研究科学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并形成科学的概念和规律,进而产生对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探究性实验就是探究式教学的一种主要模式,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质就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索引入实际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探索过程,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方式。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如何面对疑难情况,学会收集和加工需要的新信息,最终达到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

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流程一般如下:

下面以“海陆热力差异”为例子来说明高中地理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过程。

高中地理中讲到气候形成因子、季风形成原因的时候,经常提到海陆热力差异。学生对海陆热力差异感到迷茫,经常要问:“什么是海陆热力差异?”。我告诉学生是海洋

和陆地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不同。“温度变化有什么不同呢?”,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不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猜想。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可能海洋升温比陆地快,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可能海洋升温比陆地慢,还有一些同学说不是很清楚。我就使着问“能否自己设计实验解决呢?”

接着让学生设计实验:取两个烧杯,一杯放水,一杯放等量的细砂,在两个烧杯中均插入一支温度计。把两个烧杯同时放在太阳底下晒一定时间后,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再把两个烧杯移入室内,过一定时间后,再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交流合作:引起温度变化不同的原因是水和细砂的比热不同,.水的比热大,而砂石的比热小,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水温度升高的就比较小,而细砂升高的就比较多。

经过以上实验探究,学生对海陆热力差异就有了深刻的熟悉,以后就不会说海水升温快而陆地升温慢了,对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差异就会理解了。

三、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类型

新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以利用实验进行教材。如:太阳高度的测量、月相成因的研究、地球公转和自转、热力环流、地下水等都可以用实验进行探究。

地理实验类型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按学生是否参与操作,可分为教师探究性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性实验;按照实验所在的地点分,可以分为课内探究性实验和课外探究性实验等等。

1.教师探究性演示实验与学生探究性实验

(1)教师探究性演示实验。这类实验一般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或和学生共同进行探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熟悉,加深学习印象,形成正确的概念。如地球的自传和公转、月相成因、地转偏向力等都都可以设计成教师探究性实验。

例1:热力环流实验

热力环流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学习热力环流时,教师可以设计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

关闭门窗,点燃两根卫生香,使卫生香的烟垂直向上(不受室外气流的影响)。在卫

生香的等距离左右两侧分别放一只1000瓦的电炉、一面盆冰块。将电炉通电5分钟后,让学生观察卫生香烟的飘动方向。将电炉和冰块交换位置,观察烟的飘移方向。

在这个实验中,电炉上方空气加热,气压降低;冰块上方空气冷却,气压升高。卫生香的烟总是飘向电炉上方,说明热的地方近地面产生低气压,气流从冷的地方流向热的地方;而高空气流则由热的上空流向冷的上空。这样形成热力环流的概念印象就比较深刻。

(2)学生探究性实验。学生探究性实验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进行的试验,同时,也可以教师在旁边指导。学生探究性实验是地理实验教学最理想的状况,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是多元的。如在学习了潜水和承压水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自流井模型探究自流井、承压井和承压水的关系等。

例2:制作自流井模型

在长方形盘子的底部铺上一层黏土,使一端较高。在黏土上面铺上4厘米的湿沙。再在湿沙上面放一薄层黏土,注重使它紧紧封住盘子的各边。把漏斗插入较高端,使其底部到达湿沙层。在较低端插入一根短吸管,也使其底部到达湿沙层(以上步骤由师生共同配合完成)。然后教师向漏斗中缓缓加水,并指导学生观察吸管中水位高度。然后不断改变吸管的长度,观察其变化。

2.课内探究性实验和课外探究性实验

(1)课内探究性实验,实验所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在教室内就能够完成的实验。如在学习沉积作用时,可以用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自然界的沉积作用是怎样进行的。

例3:沉积物分选的实验

将同样比例的碎石、粗砂和黏土完全混合,放入一只玻璃瓶中(不超过容量的一半)。将玻璃瓶用水注满,盖上瓶盖,剧烈振荡,然后让瓶子平放,使瓶中物质自然沉淀。让学生观察沉淀成分的排列顺序,是否是大颗粒在下部,黏土细粒在上部。在这个实验中,所用材料以及沉积过程与自然过程基本一样,只是缩小了规模,放在玻璃瓶里进行的。

(2)课外探究性实验,一般是实验进行的时间比较长的或必须在野外才能进行的实验。如月相的观测、正午太阳高度的测定等。前者需要时间比较长(约需要一个月),

后者必须要在教室外面才能完成的,这样的探究性实验一般放在课外进行,因为课外的时间比较充裕。

四、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原则

(1)探索性。科学规律往往隐在较深层次并有不确定性,需要学生采用不同流程和方法去挖掘和感悟。从中领略科学的方法,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并从中学会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2)过程式原则。其注重过程。它包括从问题的引出,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分析与处理,评价与交流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参与,锻炼学生推理、思维、实验的能力。

(3)民主性。创设一个有利于探究的环境,形成和谐、愉快、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敢问、敢疑敢探索。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张扬个性。

(4)发展性。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重视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素质的发展。多留给学生继续思维,思考探索的时间、空间。拓展、深化已解决的问题,创造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教学心理境界。

(5)自主性。对学生活动能自主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形成在老师指导下能独立感知和理解实践活动。求异创新。

(6)开放性。不光指活动空间形式可以从学校延伸到校外,还从内容材料,求知方法和结论,时间上向课堂外延伸。

五、高中地理探究性实验的注重事项

1、实验选材要方便。实验过程中的材料要求学生身边能够采集到的,或者理化实验室本来就有的。假如实验材料很难找到,则学生设计实验的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

2、实验设计过程要避免老师自己过多地参与设计,而是让学生自己多动脑设计。实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而不是要学生学会做实验,因为物理化学的实验已经比较多了。

3、学生设计的实验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结论或指出实验中存在的不当之处,而是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正,给学生更多的鼓励。

高中地理的学习不再是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课堂教学中要避免让学生背地理、记

地理,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获取知识,探究性实验就是一种很好的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课本素材,利用身边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己获取知识,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

探究式教学调查问卷(2)

1你的中学地理老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启发式教学法 C探究式教学法

D让学生自学 E练习法 F四层次教学法

2你希望地理老师在上课时()

A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 B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C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D不必采用什么方法,只要严格管理就可以

3、你认为探究式教学法较为适用的学科()

A语文 B数学 C英语 D政治

E历史 F物理 G化学

4、在探究式教学课堂上,你一般是()

A 1个人自己探究

B 3—5个人小组合作探究

C 10个人以上一起探究 D全班师生共同探究

5、你觉得探究式教学法对自己在提高地理成绩、培养兴趣方面()A作用非常明显 B有一定的作用

C有作用但不明显 D没在什么作用

6、对于探究式教学法,你觉得作为地理老师应该()

A每节课都必须用 B每周上2—3节就可以了

C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确定 D用不用都可以

7、在小组探究过程中,你扮演的角色是()

A主角——每个问题都要亲自动手操作

B配角——认真完成自己所负责的部分工作

C群众演员——在小组中无关紧要,需要时才会搭把手

D观众——其他学生探究,自己在一边观看,从不动手

探究性实验在地理教学应用

高一地理组王丽敏

2009-11-24

论中学地理教育中的地理实验教学

论中学地理教育中的地理实验教学 黄端端 (福州外国语学校,福建福州 350007) *摘 要:地理实验教学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实现中学地理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地理实验包括地理观察、地理调查、地理制作和课堂实验,它对中学生掌握和增强地理能 力、获得和验证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对培养中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地理实验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策划安排,要符合科学性,明确目的性,具有引导性,实现创新性。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育;地理实验 中图分类号:G 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5757(2007)04-0094-02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担负着地理基础教育的中学地理教育却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轻 实践、忽视实验教学的现象,这势必要影响中学地理教育质量。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在其课程目标中提出让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 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1] 可以看出,新地理课程对地理实验教学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都已经有了明确的要求,十分强调通过地理实验与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增强地理技能。《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明了地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中学地理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地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地理实验教学。 一、地理实验的涵义 地理学科横跨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两大领域,既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相联系,又与历史、政治等社会学科相联系。因此,地理实验不但要像理化生等自然科学一样,需要运用一定的器材和设备,以获得和验证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必须开展各项活动,动手制作一些简单仪器、模型,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观察、测量、调查,直接了解地理事物的各个方面,以巩固和扩大运用所学的知识。 地理实验既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更应该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地通过控制或模拟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来认识地理事物和规律的一种感知活动。广义的地理实验包括: 1.地理观察:地理观察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有目的、有计划的认知活动。既有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获得感性地理知识的描述性地理观察,也有以抽象思维活动为主、获 得理性地理知识的分析性地理观察。这两种地理观察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例如观察某种天文现象(月相、太阳黑子、昼夜长短、太阳方位和高度角等)、观察潮汐现象、水井(地下水)的水色、水位及野外地质、地貌、水文观察等。 2.地理调查:地理调查是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开调查会等多种方式,对某一特定地区的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以及人地关系等,进行直接的、有计划的、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深入分析研究的活动。例如城市污染(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光、噪声)调查、城市商业网点调查等。 3.地理制作:地理制作就是配合地理课堂教学和满足课堂实验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地理教具、模型、简单仪器、课件等力所能及的制作活动。例如地貌模型、地质构造模型、校园地图和立体模型、自流井盆地模型等。 4.课堂实验:课堂实验可以理解为狭义的地理实验,它是一种运用器材和设备,人为地把所要学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变化过程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教学方法,以模拟实验和教师演示为主,大多是物理实验,主要运用于自然地理内容的教学过程,以说明宏观的自然现象和过程。例如大气热力环流实验、密度流实验、河流侵蚀和堆积作用的实验等。 二、地理实验的功能 培养中学生的地理素养是中学地理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地理实验对中学生掌握和增强地理能力、获得和验证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对培养中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具有独特的价值。 1.掌握和增强地理能力。包括地理操作技能和地理学习能力。如在月相观测的实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天文望远镜使用技能,在气温观测的实习活动中训练学生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在冷锋暖锋的实验过程中训练学生冷锋暖锋演 94 第23卷 第4期 V o l .23N o .4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O FS I C H U A NC O L L E G EO FE D U C A T I O N 2007年4月  A p r .2007 * 作者简介:黄端端(1973—),女,福建泉州人,福州外国语学校地理教研组组长,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

地理教学实验设计--太阳高度角

实验:测算实验——学校所在地的地理坐标与太阳高度角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具体掌握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实践认知检验实际问题,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地理实验操作能力; (3)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验兴趣,改变传统地理教学方式。 二、活动准备 观测用具:长度为1.5m左右的直杆一根,卷尺一把,手机计时器或电子表一块(精确度越高越好),三角函数一本,天文年历一份,白纸和彩色笔若干。如果没有天文年历,最好是选择“两分两至日”,从教学进度考虑,应以秋分日为宜,此时δ为特殊值0°。 三、活动过程(实验步骤) 找一块空旷平地,下面铺好白纸,把直杆通过白纸并垂直插在平地上,并量出直杆在地面以上的高度h,每隔一定时间测一次直杆影子长度,并记录此时影子长度及对应时间,并将影 子画在白纸上,测量时间间隔不要太大(5分 钟以内),以免影响测量准确度。 四、分析和计算 ①从纸上或记录中找出直杆影子最短时

(即太阳位于该地上中天时)的影子长度a,利用tаnH=b/a(H为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查函数表得出H的值;②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计算该地地理纬度:φ=90°-H+δ,(式中δ为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式中φ为所求点的地理纬度);③从记录中查找出直杆影子最短时,此时的北京时间(t),此时当地地方时为12时,并计算地方时差:Δt=t-12(换算为分钟)。再计算经度差:Δλ=(Δt/4)°,便可得出地理经度:λ=120°±Δλ,式中加号和减号的取法为东加西减。若影子长度最小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2时之后,表示观测地点在120°以西,取“-”;相反,则取“+”。 该实验的完成要考虑一定的误差,重在原理的运用,北半球地理纬度也可以用北极星观测法简易求得,还可以利用“副产品”——白纸上的杆影变化,推知该地该日太阳升落的方位和规律。 (二)测量当地的经度和太阳高度 取一个木板或纸板在上面划出一长线,并划出刻度(表示长度)。在长线的一端垂直木板(纸板)树立一木杆,长度1O厘米。利用直角三角学原理绘制一个影长和太阳高度关系的表格备用,在晴朗的天气里将它放置在一块开阔的平地上,利用指南针找到北方向并将板上的刻度尺对准北,在太阳光产生的影子和刻度尺重合时记录下北京时间和影长(可记录多次求出平均值),通过计算可知当地的经度和当日的太阳高度。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执笔人:毕建祯 随着化学新课程的启动和推进,我校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通完中,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对于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性实验,在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过程中,困惑最大。针对此现状,我校化学组成立了《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并被列为集美区级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初三化学实验课改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把探究性实验作为初中化学的基本教学要求,第一次在2001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正式提出。大纲指出: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应逐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适时地安排一些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等这些指导性的言语都在告诉我们探究性教学应该启程了。 (2)厦门市从2003年进入国家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区,面对新的教材和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原有的实验教学方式是统一的实验要求、实验教学模式,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单一的实验内容又脱离社会实际,已逐渐显示出不足之处。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因此开展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与研究,是化学教学走素质教育之路的有效途径。 (3)我校随着厦门市一起进入国家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区,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和学校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条件,把新人教版教材上的50多个实验按分类可分为学生探究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家庭小实验等,而其中有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上册13个,下册11个)。这次我们共选择了其中的19个进行探究教学,但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刚开始大多学生只习惯于思考老师向他们提出的问题,而不会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或者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方案;当老师给学生设置了问题情景后,让他们能独立地设计实验去解决问题时,学生多半会到教材中找现成的实验方案,很少有学生能创造性地去设计新的实验方案。而大家知道,学生会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恰恰是探究性实验最重要的两个环节。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以及我校实验室条件的不断改善,在汲取过去几年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我校化学组确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旨在进一步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同时也想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平台。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化学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化学教学的内容或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自然界及研究的现象提出问题,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实验活动,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作用于研究对象,借助化学探究性实验,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加以探索,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组成、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教学过程中一般围绕八个要素展开,即:提出问题(或创设情境)、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借助该形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设计、现象观察,结果分析,从中发现科学概念或原理,达到获得知识,形成概念,掌握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感体验,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在新课标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逐步学会探究”。本课题着重研究如何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探究性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态度,使学生掌握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获得探究的体验和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炼出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的指导策略; 2、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

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永靖县三塬学区肖海发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课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科学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门实验课,实验在小学科学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无论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都能够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还能验证知识提高说服力,同时科学实验是融直观性、实验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能达到揭示自然奥秘的目的,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和爱好,更主要的还是能够提高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重视实验,做好实验,成了学生学好科学课程的必要条件之一。 【关键词】探究实验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无疑是科学学科的关键所在,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性思维,如何在科学课中搞好探究性实验教学?谈一些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做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对于人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是引导儿童热爱科学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本来就好奇好动,这些实验对他们最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例如在教三年级科学下册12课《让灯亮起来》,课堂上要做的第一个实验,用导线连接电路,叫小灯泡亮起来,为了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对该实验的兴趣我就给学生打谜语“世上千万家,都有这种瓜,两根藤儿牵,夜夜开新花”给同学们猜,同学们各种意见交流、启发、磨石、碰撞,最后绝大多数同学都举起手,异口同声地说是“电灯”。这个谜语既唤起了学生对黑夜中明灯的回忆,又点出灯的特点是

中学地理实验教学

中学地理实验教学 摘要:地理实验教学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地理小实验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动手、动脑、动口、动身、动情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运用小实验,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发挥,点燃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学地理实验教学必要性 地理新课程标准将实验教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地理实验实践性强、探究性强,既能够验证课本理论知识,又能帮助学生探索发现新知识。充分发挥小实验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丰富充实。“动手动脑、心灵手巧”,小实验能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地理实验本身具备的一些特点为地理实验教学可行性提供了保障 (一)实验器材选取具有广泛性 地理实验器材可以是专用的地理仪器,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器具或材料,从筷子、铁丝,到铁架台、地

球仪,这些都可以成为实验的器材。这些器材一方面可以增加地理实验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细致观察的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实验形式的选择具有多样性 在地理课堂进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选取不同形式的实验:既可以是真实实验,也可以是模拟实验;既可以采用教师演示实验,也可以采用学生操作实验;实验既可以是假设―验证性的,也可以是发现―概括性的。实验形式的多样性可以保障地理教学的多元化,使地理课堂丰富多彩。 (三)实验发生时间地点的随机性 地理实验既可以发生在教学过程的某一环节,也可以成为一个课题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一个课题的探究既可以只有一个实验,也可以由多个实验共同完成;实验既可以发生在课堂教学中,又可以发生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地理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教师运用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直接的动力。学生通过小实验的完成可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靠眼睛看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变化,靠耳朵听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靠鼻子闻物体的气味,靠手去触摸感觉物体,靠舌头去品尝物体的滋味等。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困难分析及对策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困难分析及对策 摘要:本文针对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动画模拟演示实验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课外实践活动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等对策。 关键词: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解决策略 一、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教育部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在地理课程中提出“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在课程内容的活动建议中有许多地理实验的内容。初中地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地理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一条高效途径,也是地理教师进行直观教学和提供感性认识的重要方法。笔者调查初中地理教师实验教学显示,58.25%的地理教师“只讲述实验”而“不做演示实验”;21.20%的地理教师只简单地播放实验录像、动画等;13.40%的地理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验能力,在地理课堂上演示过一些简单的

地理实验;7.15%的地理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地理小实验。 初中地理开展实验教学的困难有:初中学校几乎没有地理实验室,实验器材短缺,学校现有实验设备无法满足实验教学要求且使用率极低;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时间不足,7,8年级共安排140学时,可安排实验教学学时很少;初中地理实验没有独立的教材体系,实验内容不成系列地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活动中;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资源缺乏,实验教学课件、实验模拟动画较少,实验操作过程视频更少,二次开发难度大;初中地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不强,个别非地理专业教师兼任,没有经过实验教学专门培训,为了考试地理教师把实验讲熟讲透,学生通过简单记忆和重复练习来巩固实验的材料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和结论应用,实验教学过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脱节。学生对初中地理实验内容不熟悉,只能面对教材和教师枯燥讲解,凭空想象着地理实验过程的各种实验画面,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地理实验的兴趣。当前,由于实验条件和时间等不足,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困难由多方面原因造成。 一是从初中地理课程特点看,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许多教师和学生认为地理是纯粹的社会科学,既然不是自然科学就不需要地理实验教学,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对初中地

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案例

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案例 下一页1 2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2.复习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3.化学探究性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 化学探究性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 设计化学探究性实验方案的体会和领悟。 课时安排:1课时 [引入] 化学实验是化学认识的源泉,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前面我们学习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请同学们归纳一下。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 2.安全性 3.可行性 4.简约性 [引入]化学实验从传统的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为主发展到

探究性实验为主,教师通过启发性讲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 [板书]二、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原则 1.学性的原则。所设计的实验应该符合科学道理,不能凭空捏造。 2.照性的原则。要设计一个对照性的实验,要想这个实验更能够说明问题,一定要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实验。 3.等量性的原则。所设计的实验中的平行反应,试剂的取用应该是等量的。 4.单因子的变量原则。对某个实验的影响,会有很多的因素,实验正是要人为控制条件,使众多变量中,只能有一个因素是变量,其余几个是一样的。 [板书]三、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1.探索性探究实验的设计 这类实验方案设计过程重在分析比较,操作中的现象是对方案设计合理与否的检验,以及探究性结论得出的重要依据。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可能会多种多样,实验方案相应也会教多,只要无明显失误或不妥,均可由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之后再将方案修正完善。 例1.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褪去。对于红色消失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和HClO中和了NaOH所致;乙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讨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实验教学中从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开始重视,以方法入手,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多创设探究思维训练情境,学生才能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完善生物学知识体系。 标签:生物实验教学 一、理论介绍 探究教学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最终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它对于目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表达交流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实施对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很多实验受到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完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使微观的、不能动手实验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血液循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等一些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模拟,让生物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使生物知识易学易懂。 其中对照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实验方法,在生命科学实验中常常用到。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各种相关的因素,为了证明某种因素对研究对象是否有作用,在设计实验时通常将其他因素都定为相同,而仅仅使某一因素为变量,对该因素的作用进行探讨。不管学生做什么实验,我总是强调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同时告诉学生:在用到生物活体进行对照实验时,有时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对这样的对照实验最好多重复做几次,涉及到的个体数越多越好,这样才能保证探究实验的科学性,才有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是教不完的,但是学会了探究方法可以进行课外探究,甚至终身受益。 二、利用合适的时机,开展互动活动 教师要在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备课,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备课内容要结合生物课程的特点,融合教学目标。要不断加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与生活之间联系的认识,以及情感价值观与之的关联。从而转变学生掌握知识的单一模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以及价值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对课程的准备要在深入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构建互动桥,对互动桥的搭建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实现。 互动教学过程中不断添加探究实验的条件,教师则在此过程中作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营造利于学生的学习氛围,实现师生的互动,比如:需要做对照实验

地理实验教学的基本类型与重要作用

地理实验教学的基本类型与重要作用 发表时间:2012-08-20T08:28:12.700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2年第39期供稿作者:张雪昌[导读] 实验教学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实验手段,高度浓缩地展示了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山东巨野县第一中学张雪昌 实验教学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实验手段,高度浓缩地展示了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或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为掌握其它知识打下基础。实验教学法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而且功能作用较为显著。地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在揭示地理事物的分布、发展变化规律时,也可运用实验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由于中学地理属于基础教育中的“文科”,绝大多数学校不重视地理实验教学,没有地理实验的场所和设备,因此实验教学在地理学科方面还很薄弱。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对实验教学首次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基本理念方面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等实践活动。”在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在内容标准中还多次提出地理实验的建议,如“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地理新课标将试验教学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可见,在新课标高中自然地理模块教学中,地理实验教学将重要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加强现在的地理实验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地理实验教学的基本类型 1.课堂演示实验 是地理实验教学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指利用地理实验器材,采用演示手段,配合讲解,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感性认识的一种方法。演示实验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因此课堂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学得知识更牢固。 2.课外实验活动 是对现实中存在的地理事物或地理过程,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自行设计和实施活动的计划和方案,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应用一定的仪器或工具设备,通过对地理事物亲身感受来掌握地理知识。由于该实验通过学生的独立作业或实地操作来完成,因此具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操作能力的作用。课外实验活动有许多形式,如开展夏令营野外活动,举办课内知识内容专题讲座,制作地理模型,进行家庭小实验等。例如学习“全球气候变化”后,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透明塑料袋、玻璃瓶等材料和温度计,做一次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有条件的地方,在学习“地表形态的塑造”内容之前,让学生自己去野外观察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加深对褶皱和断层的理解。 3.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有两种,一种是对于在地理教学中由于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宏观性和时间演变的漫长性,而无法将许多自然过程直接演示的,可以用一些替代材料,设置一些类似的条件和环境,模拟地理演变过程。例如模拟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等地区的旅游,描述在不同地区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形象。实际上许多实验,大都是模拟实验。另一种是对于中学地理教材中超过学生感知范围,在教学中称为难点的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地理规律等,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演示。例如对于大气运动、水循环、洋流等难点,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三维立体模拟动画课件,能直观地模拟出来,从而使学生较轻松地掌握这些难点。由于计算机硬件的使用,软件的设计与运用,需要一些专业技术,因此教师需要先进行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二、地理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 1.地理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学生的素质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构成:知识因素,智能因素,非智力素。通过地理实验可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浓厚的科学兴趣;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坚忍不拔的意志等。这些既是素质教育是要意之一,又是新课程改革的追求目标。 2.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能力 过去我们学习地理现象,主要借助语言、文字和图片、模型等进行讲解,是接受式学习。虽节省时间有利于学生尽快积累知识与经验,但学生主动探究、动手能力培养不足。地理实验教学强调演示与参与,它能够有力地改变被动接受式学习,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实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在实验操作中,通过与同学合作,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从而培养了学生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想象、假设,能锻炼和发展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通过比较、判断、推理,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试验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所必须的能力。 3.地理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完成或设计一个实验,一定要经过认真深入地思考,在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指导其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特点,可将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提供实验器材,并进行指导。由学生自己讨论,设计实验,最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动手演示。通过实验教学更能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发展丰富的想象力,这样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推动作用。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如何进行实验思考建议.docx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如何进行实验思考 建议 提起“实验教学”,人们总会觉得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事情,在地理教学中无须做实验。地理学科与大自然联系密切,在地理学科中也可挖掘出许多实验教学的素材。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强调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地理课堂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地理课堂实验教学是以实验活动为主要展开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在“做”、“观察”、“思考”、“归纳”、“推理”、“探究”、“体验”、“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就曾指出:要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 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还是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都只能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标准。不能顾及学生客观存在的能力差异,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而中学地理实验教学则不然,它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智力心理特征实行因材施教,选择适宜的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方式、类型和内容,分别组织他们参加不同的中学地理实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的 起点上得到相应的发展。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基本理念方面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在“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力目标中,首次强调“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回应了新课程所倡导自主探究学习的诉求;并明确提出“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地理基本技能的新要求。地理实验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将日益重要。由此可见,地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1-12-22T14:10:50.407Z 来源:《教育创新学刊》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王建平 [导读] 实施探究式实验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河北省大名县大名中学王建平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教学方式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的基本探究内容,要求学生能自由地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而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探究性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形式,是新课程赋予每一位化学老师不可推卸的任务。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 1.高中化学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时代背景 1.1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个人的探索活动进行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能力,这就是探究性教学。 1.2实施探究式实验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我国的高中化学新课标中明确强调“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通过开展多种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交流与表达等活动中,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激发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 1.3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是加速教师成长的需要。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一种依赖化学实验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规律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目前没有完整的资料可供借鉴。这对使用惯了传统教材和教法的化学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大的挑战,要求每一个化学教师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从而快速掌握探究式实验教学技能,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1.4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需要。一是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慧与潜力;同时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如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计算推理等学习能力。 2.高中化探究性实验的剖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任何实验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一定的验证和探究性,两者不能也不可能孤立的存在,那么如何来界定探究性实验呢?根据新课程理念和笔者的教学实践,高中化探究性实验有以下一些特征: 2.1从教学理念上看 探究性实验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理念来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情景设置为先导;以问题和探究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2.2从教师作用上看 探究性实验教学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通过亲自探究来学习化学知识的途径,教师在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是整个探究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的组织者,方案指导者,教学氛围的维持者,结论的仲裁者,但不是终裁者。 2.3从实验目的上看 探究性实验既重视规律的验证,实验技能的培训,又强调学生通过实验在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上获得感性体会。简单的说,探究性实验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对结论的解释。 2.4从探究性实验的内容和形式上看 化学探究性实验内容的选定一般有两个渠道:第一,可以将书本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改变具有探究性的学生实验;也可以将书本上的具有可延伸的知识点或某一领域的学习内容推向深处,提倡从生活中学化学,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体验身边处处有化学。如增加设计联系实际的探索性实验(市售饮品中维生素C含量检测);改进欠佳的实验方案、完善定型实验(Na与H2O反应的实验改进);改进实验装置,增加微型实验等。 2.5从教学模式上看 高中新课程倡导的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表达”。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提出问题。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并讲解探究的步骤;第二阶段,实验探究阶段。学生搜集关于自己看到或经历过的这个问题的信息,将新的条件引入问题情境,以此来观察事物是否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第三阶段,解释与结论。教师要求学生组织资料并做出解释;第四阶段,反思与表达。要求学生分析自己的探究过程,找出最需要以及没有得到的信息类型,同时对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并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探究的结果。 2.6从认知顺序上看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师首先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课题,选题上要依据学习内容特点、教学条件、学生的基础来选择、设计。要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由易到难逐渐扩展和深入;在低年级可以把一些与元素化合物性质有关的验证性实验改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实验,高年级可以安排基本理论方面的综合性实验。 基于上述六个方面,以及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思想、实验功能等,一般认为,探究性实验是由老师或学生提出实验课题,学生自己设计方案,然后根据方案进行探索研究,正确处理实验结论的一类实验形式。 3.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 3.1目的性原则 对于任何一个课题而言,探究的范围都很大,角度都很多,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学校教学的条件,设计出一个个具体的目标任务,让学生来逐个完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

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探究性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它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引起学生的观察、思考,便于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实验形式,也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独特方法。要想最大程度地发挥探究实验的作用,在探究实验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提高可见度 探究性实验的特点是让全体学生对具体的物理现象与实验过程亲身体验,考虑到实验的条件以及感官易受外界条件的制约,要尽可能地增大探究实验的可见度,提高探究性实验的直观性,最大程度地发挥探究性实验的作用。 1.克服空间条件制约。 有些探究实验容易在水平面上完成,却不利于学生观察,如果对此类实验进行“化面为体”的处理,就可以提高可见度。例如磁感线的探究实验,将适量的铁屑均匀地洒在玻璃板上,并置于磁铁上,通过连续轻微的敲击玻璃板,使磁铁屑在磁场中逐渐有序排列。这样实验虽然完成了,但只能进行平面展示。如果用一张合适的稍厚白纸,一面均匀地涂上胶水,把玻璃板上按磁场规律排列的铁屑复制到白纸上就可以进行竖直展示了。当然,也可以用投影器进行观察。 2.克服实验过程瞬变对观察者的影响 有些实验现象变化比较快,不易于学生观察,如果抓住实验的本质,可以转移研究实验的对象。如“探究皮球从手中落地又弹起的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实验时,可以给皮球涂上黑颜色,让它落到地面上的白纸上。这样就会在落地处留下了大小不同的黑色圆斑,我们可以根据圆斑的大小以及皮球弹起的高度,比较容易地比较出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3.改进实验装置和方法。 教学中的一些实验性探究的效果往往不尽人如意,如果对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适当改进,可以克服不足,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如在探究电流做功的实验中,可以进行下列改进:将电动剃须刀的直流电动机部分固定在铁架台的顶端,代替了原实验中的滑轮和直流电动机,这样避免了原实验的操作上的复杂性,提高了实验的可见度。 二、增大可信度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论文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论文:“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讨自1961年施瓦布首次提出了“作为探究的教学”,探究教学就成为当前生物教学的主体模式。探究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萨其曼、施瓦布和加涅等人,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探究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探究教学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最终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它对于目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表达交流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实施对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观,过去的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早已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几乎贯穿了整个生物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往往都是教师操作,学生观看;而分组实验又多是验证性实验,只有通过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那么身为一线的生物老师在课堂上如何适时适度地进行探究性实验教

学呢?下面我结合近几年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我们知道,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往往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然后根据提出的问题再作出假设,根据要探究的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并且教会学生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实验方法,在生命科学实验中常常用到。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各种相关的因素,为了证明某种因素对研究对象是否有作用,在设计实验时通常将其他因素都定为相同,而仅仅使某一因素为变量,对该因素的作用进行探讨。不管学生做什么实验,我总是强调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同时告诉学生:在用到生物活体进行对照实验时,有时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对这样的对照实验最好多重复做几次,涉及到的个体数越多越好,这样才能保证探究实验的科学性,才有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是教不完的,但是学会了探究方法可以进行课外探究,甚至终身受益。自从学生学会了这种“对照实验”方法后,大部分学生喜欢上做探究实验,特别是对生物、环保感兴趣的学生更是经常在课外探究。我在引导学生做这方面实验时一般是这样做。 一、首先运用各种可以成为榜样的例子,来激发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

从新课程标准谈地理实验教学

从新课程标准谈地理实验教学 朱雪梅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达·芬奇有句名言:“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中学科学教育长期忽视实验教学。多年来,由于中学地理属于基础教育中的“文科”类,因此就更加远离实验。回顾我国各个时期的地理教学大纲,很难找到地理实验的具体要求,绝大多数学校也没有地理实验的场所和设备。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课程改革将使这一局面得到扭转。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将地理学科划归为“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这就为地理学科实施科学实验提供了充分的依据。“科学”学习领域的其它学科,即物理、化学、生物在实验教学方面已有很大突破,只有地理学科在此方面还很薄弱,还不能体现科学学科的教学特色。新课程力求改变以知识传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因其实践性、探究性强,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良好途径,必将成为地理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教学手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对实验教学首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课标在基本理念方面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P.2)。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P.5)。新课标的内容标准则在多处提出地理实验的建议,如“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P.8)由此可见,地理新课标将实验教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可以借助新课程改革的契机,推动地理实验教学的发展。 一、地理实验教学的功能 1、模拟展现地理演化过程 地理教学往往是将漫长的宏观的地理演化过程压缩后介绍给学生,使大家能够了解在其一生中或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地理现象。压缩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借助语言、文字和图片、模型等媒体的辅助进行讲解;二是利用地理实验的方法,模拟展现地理过程。前者是我们教学的主要方式,其优点是节省时间,能够让学生尽快学到人类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但是它将学生观察、发现、思考、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节省”了,所以对学生主动探究、动手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是不足的。后者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尽管地理实验与实际地理过程有很大差别,但毕竟给学生提供了直接观察的机会,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高效率、高质量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有一个古老的教育谚语说:“告诉我,我忘记了;演示给我看,我记住了;让我参与,我理解了”。实验教学强调演示与参与,它能够有力地改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实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在设计实验时,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操作时,需要精细敏锐的感知和观察力去发现一些重要现象,从而培养了观察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此外,还能够能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

《高中化学典型的“探究实验”设计及其教学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总结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的提出 课题研究的背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化学课程改革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自主探索知识。 纵观现今化学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条分缕析,学生照搬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联觉本能和创造需要被扼杀,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的训练。 2.课程改革的要求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个性的体验感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发展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这也正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 基于上述背景,我们提出:要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拓展学生的问题空间,增强实验内容的开放性;鼓励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实验,提高实验过程的探究性;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研究,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自主性。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观认为:人对世界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能动的过程,只有人这一主体的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才会更加深入。 (2)罗杰斯认为: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在适合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都能够释放出来,“实验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学生渴望学习、渴望获得新知的基础上。(3)素质教育理论。传统教学以知识和技能立意,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强调教学的传授和灌输特点,忽略人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感受和长效发展。素质教育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在尊重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倡导教学的策略性和科学性,对传统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重新作出解释。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实验与研究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反复论证和实践,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1)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实验资源,发现问题。 (2)创设实验情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研究、开发化学实验。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感性认识,也可以通过实验构建化学原理,获得认知未知事物的思维能力和方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要达到: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基本理论, ,获得验证有关的化学知识的实验技能;(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推动学生愉快、主动地学习和探究化学知识与化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通过化学实验来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问题的水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