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数学上册 22.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3课时)精品导学案 (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22.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3课时)精品导学案 (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22.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3课时)精品导学案 (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22.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3课时)精品导学案 (新版)沪科版

第3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6 cm,7.5 cm ,9 cm ,△DEF 的一边长为4 cm ,当△DEF 的另两边长是下列哪一组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应选( ).

A .2 cm,3 cm

B .4 cm,5 cm

C .5 cm,6 cm

D .6 cm,7 cm

答案:C

定理3的运用

【例题】 如图所示,点O 是△ABC 外的一点,分别在射线OA 、OB 、OC 上取一点A ′、B ′、

C ′,使得OA ′OA =OB ′OB =OC ′OC

=3,连接A ′B ′、B ′C ′、C ′A ′,所得△A ′B ′C ′与△ABC 是否相似?请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A ′B ′C ′和△ABC 中没有相等的角,也难以证明对应角相等,所以只能用三边对应成比例来证明三角形相似.

解:△A ′B ′C ′∽△ABC .

由已知OA ′OA

=OC ′OC

=3,∠AOC =∠A ′OC ′, ∴△AOC ∽△A ′OC ′.

∴A ′C ′AC =OA ′OA =3.同理B ′C ′BC =3,A ′B ′AB

=3. ∴A ′C ′AC =B ′C ′BC =A ′B ′AB

. ∴△A ′B ′C ′∽△ABC .

对于复杂的问题,不能直接证明两三角形相似的,要采用先证明其他三角形相似,得出相等的角或者对应边成比例,作为证明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针对性训练

见当堂检测·基础达标栏目第5题

变式训练

根据下列各组条件,其中使△ABC 与△DEF 相似的有( ).

(1)AB =1.5,BC =2,AC =2.5,EF =16,DE =12,DF =20

(2)BC =8,AC =7,EF =16,DF =14,∠A =88°,∠D =88°

(3)∠A =82°,AC =15,AB =7,∠D =82°,DE =14,DF =30

(4)AC =6,BC =8,AB =4,DE =12,EF =24,DF =18

(5)∠A =80°,∠B =60°,∠D =80°,∠F =40°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解析:直接运用相似三角形的三种识别方法进行判断即可.

(1)∵AB DE =1.512=18,BC EF =216=18,AC DF =2.520=18

, ∴AB DE =BC EF =

AC DF

.∴△ABC ∽△DEF . (2)∵BC EF =816=12,AC DF =714=12

, 即BC EF =AC DF

,且∠A =∠D =88°,但∠A 与∠D 不是BC 与AC 及EF 与DF 的夹角, ∴△ABC 与△DEF 不一定相似.

(3)∵AB DE =714=12,AC DF =1530=12

, ∴AB DE =AC DF

,且∠A =∠D =82°. ∴△ABC ∽△DEF .

(4)∴AB DE =412=13,BC EF =824=13,AC DF =618=13

, ∴AB DE =BC EF =AC DF

.∴△ABC ∽△DEF . (5)∵∠A =80°,∠B =60°,∴∠C =180°-∠A -∠B =40°,即∠C =∠F . 又∠A =∠D ,

∴△ABC ∽△DEF . 答案:D

1.有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 =3,b =4,c =5,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d =8,e =6,f =10,则这两个三角形( ).

A .都是直角三角形,但不相似

B .都是直角三角形,也相似

C .都是锐角三角形,也相似

D .都是钝角三角形,也相似

答案:B

2. 如下图,若A 、B 、C 、P 、Q 、甲、乙、丙、丁都是方格纸中的格点,为使△PQR ∽△ABC ,则点R 应是甲、乙、丙、丁四点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3. 如图所示,给出下列条件:

①∠B=∠ACD ;

②∠ADC=∠ACB ;

③AC AB CD BC

=;

④AC2=AD·AB.

其中单独能够判定△ABC∽△ACD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答案:C

4. 如图,AB BC AC

AD DE AE

==,试证明∠BAD=∠CAE.

证明:∵AB AC BC AD AE DE

==,

∴△ABC∽△ADE. ∴∠BAC=∠DAE. ∴∠BAD=∠CAE.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 学习目标:会用符号“∽”表示相似三角形如△ABC ∽ △C B A ''' 知道当△ABC 与△C B A '''的相似比为k 时, △C B A '''与△ABC 的相似比为1/k . 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探究过程,并掌握该定理的应用。 学习过程: 活动一:类似相似多边形,我们如何给相似三角形下定义?请用几何语言给相似三角形下定义: 活动二: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有何内在联系? 活动三:你知道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把它写出来。 类似地,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也有简便的方法。 活动四:DE 是△ABC 的中位线,DE 与BC 有什么位置关系?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式吗? B ’ C ’

活动五 (1)两条直线l 1 , l 2 被三条平行线l 3 , l 4, l 5所截, l 3 , l 4, l 5.在l 1 上截得的两条线段AB, BC 和在l 2 上 截得的两条线段DE, EF,猜想 成立吗? 如何来验证你的猜想? (2)你还能写出其他的比例式吗? (3) 归纳总结: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 两条直线被一组________所截,所得的________ 线段成比例。 请用几何语言写出定理 (4)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思考:1、如果把图27.2-1中l 1 , l 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 刚落到l 3上,如图27.2-2(1),,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L 5 L 3 L 4 A D E F H B L 2 EF DE BC AB L 1

(2)、如果把图27.2-1中l 1 , l 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 刚落到l 4上,如图27.2-2 (2),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活动五: 归纳总结: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延 长线),所得的_______线段的比_________. 练习: 如图,在△ABC 中,DE ∥BC ,AC=4 ,AB=3,EC=1. 求AD 和BD. 活动六: 1.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这个定理揭示了有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必构成相似三角形,因此在三角形相似的解题中,常作平行线构造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相似. 2.相似比是带有顺序性和对应性的:如△ABC ∽△A ′B ′C ′的相似比 k A C CA C B BC B A AB =''=''='',那么△A ′B ′C ′∽△ABC 的相似比就是k 1 CA A C BC C B AB B A =''=''='',它们的关系是互为倒数. 四、达标测评 1.如图,△ABC ∽△AED, 其中DE ∥BC ,找出对应角并写出对应边的比例式. 2.如图,△ABC ∽△AED ,其中∠ADE=∠B ,找出对应角并写出对应边的比例式. 活动七: 活动八: 活动: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学习目标: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如测量金字塔高度问题、测量河宽问题、盲区问题)等的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实际运用 学习难点:测量无法到达物体的宽度和高度 导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测量旗杆的高度 操作:在旗杆影子的顶部立一根标杆,借助太阳光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旗杆AB 的影长 BD a =米,标杆高FD m =米,其影长DE b =米,求AB : 分析:∵太阳光线是平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即AB=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据史料记载,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曾经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在金字塔影子的顶部立一根木杆,借助太阳光线构成的两个相似三角形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如图,如果木杆EF 长2 m ,它的影长FD 为3 m ,测得OA 为201 m ,求金字塔的高度BO . * 探究二:.如图,我们想要测量河两岸相对应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即河宽) ,你有什么方法 方案一:先从B 点出发与AB 成90°角方向走50m 到O 处立一标杆,然后方向不变,继续向前走10m 到C 处,在C 处转90°,沿CD 方向再走17m 到达D 处,使得A 、O 、D 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A 、B 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 探究三:已知左、右并排的两棵大树的高分别是AB =6cm 和CD =12m ,两树的根部的距离BD =5m .一个身高的人沿着正对这两棵树的一条水平直路 l 从左向右前进,当他与左边较低的树的距离小于多少时,就不能看到右边较高的树的顶端点C 分析:如图,说观察者眼睛的位置为点F ,画出观察者的水平视线FG ,它交AB 、CD 于点H 、K .视线FA 、FG 的夹角∠CFK 是观察点C 时的仰角.由于树的遮挡,区域I 和II 都在观察者看不到的区域(盲区)之内. … 三.达标测评: 1.如图,某测量工作人员与标杆顶端F 、电视塔顶端在同一直线上,已知此人眼睛距地面米,标杆为米,且BC=1米,CD=5米,求电视塔的高ED 。 : 2.图,花丛中有一路灯杆AB.在灯光下,小明在D 点处的影长DE=3米,沿BD 方向行走到达G 点,DG=5米,这时小明的影长GH =5米.如果小明的身高为米,求路灯杆AB 的高度(精确到米). * 》 B E D F I I I I

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三角形测试题人教新课标版

相似三角形测试题 一、选择题(40分) 1. 如图1,已知AB CD EF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D BC DF CE =B. BC DF CE AD = C. CD BC EF BE =D. CD AD EF AF = 图4 图2 图3 2. 如图2所示,给出下列条件:①B ACD ∠=∠;②ADC ACB ∠=∠;③ AC AB CD BC =;④ 2 AC AD AB =.其中单独能够判定ABC ACD △∽△的个数为()A.1 B.2 C.3 D.4 3. 如图3,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DE是它的中位线,则下面四个结论: (1)DE=1,(2)△CDE∽△CAB,(3)△CDE的面积与△CAB的面积之比为1:4.其中正确的有:() A.0个B.1个C.2个D.3个 4. 若△ABC∽△DEF, △ABC与△DEF的相似比为1∶2,则△ABC与△DEF的周长比为() A.1∶4 B.1∶2 C.2∶1 D 5.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和8,另一个与它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是3和4 及x,那么x的值() A.只有1个 B.可以有2个 C.有2个以上但有限 D.有 无数个 6. 美是一种感觉,当人体下半身长与身高的比值越接近0.618时,越给人一种美感.如图4,某女 士身高165cm,下半身长x与身高l的比值是0.60,为尽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她应穿的高跟鞋的高 度大约为() A.4cm B.6cm C.8cm D.10cm 7. 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 8. 在△ABC中,AB=12,AC=10,BC=9,AD是BC边上的高.将△ABC按如图5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 A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DEF的周长为() A.9.5 B.10.5 C.11 D.15.5 9. 如图6,在Rt ABC △中,90 ACB ∠=°,3 BC=,4 AC=,AB的垂直平分 线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CE的长为() A. 3 2 B. 7 6 C. 25 6 D.2 图6 图7 10. 如图7,AB是O ⊙的直径,AD是O ⊙的切线,点C在O ⊙上,BC OD ∥,23 AB OD == ,, 则BC的长为() A. 2 3 B. 3 2 C D 二、填空题(30分) 11.如图8是一种贝壳的俯视图,点C分线段AB近似于黄金分割.已知AB=10cm,则AC的长 约为cm.(结果精确到0.1cm) 图8 图9 图10 12. 如图9,ABC △与AEF △中,AB AE BC EF B E AB ==∠=∠ ,,,交EF于D.给出下 列结论:①AFC C ∠=∠;②DF CF =;③ADE FDB △∽△;④BFD CAF ∠=∠.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13. 如图10,Rt ABC △中,90 ACB ∠=°,直线EF BD ∥,交AB于点E,交AC于点G,交AD于 点F,若 1 3 AEG EBCG S S = △四边形 ,则 CF AD =. 14. 如图11,锐角△ABC中,BC=6,, 12 = ?ABC S两动点M、N分别在边AB、AC上滑动,且MN∥BC, 以MN为边向下作正方形MPQN,设其边长为x,正方形MPQN与△ABC公共部分的面积为y(y >0), 当x =,公共部分面积y最大,y最大值是多少? A.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概念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情景:要设计一座高2m的人体雕像,使它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全身)的高度比,则雕像的下部应设计多少米高? 问题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导出审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 问题2:你能画出示意图表示这个问题吗?(用线段AB表示雕像的高度,雕像上部的高度表示为AC,下部的高度表示为BC,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把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问题3:能反映问题的等量关系的是哪一句话?(根据题意导出关系式 BC2=2AC) 问题4:设雕像下部高BC=x m,请说出你所列的方程,并化简.这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吗?它有什么特点? 这个方程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一元二次方程.(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会设未知数,列一元二次方程.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根的概念. (3)能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准确地指出各项系数. 3.学习重、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相关概念. 难点:寻找等量关系.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1页到第2页的问题1、问题2.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方法:先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自学参考提纲: ①问题1中,要制作一个无盖的方盒,四角都要剪去一个相同的正方形,我们设正方形边长为x cm,则盒底的宽为(50-2x) cm,盒底的长为(100-2x) cm,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及方盒的底面积3600 cm2可列方程为(100-2x)(50-2x)=3600,你能把它整理为课本上的方程②吗?试说明具体经过哪几步变形得到. 先去括号5000-100x-200x+4x2=3600 移项合并同类项4x2-300x+1400=0 系数化为1(两边同除以4) x2-75x+350=0 ②问题2中,本次排球比赛的总比赛场数为28场. 设邀请x支队参赛,则每支队与其余(x-1) 支队都要赛一场. 整个比赛中总比赛场数是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本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你列出的方程是x(x-1)=28. 你能把它整理为课本上的方程③吗?试说明具体经过哪几步变形得到. 去括号x2-12x=28 系数化为1(两边同乘以2) x2-x=56 2.自学:学生可参考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观察了解学生是否会寻找等量关系,是否会化简方程. ②差异指导:简要说明问题2中单循环比赛与双循环比赛的区别,对不会寻找等量关系的学生给予辅导,说明化简方程的基本要求. (2)生助生:同桌之间、小组内交流、研讨. 4.强化: (1)总结寻找等量关系的策略,简要指出哪些公式经常被我们作为寻找等量关系的依据. (2)练习:根据下列问题列方程 ①一个圆的面积是2πm2,求半径.πr2=2π ②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差3cm,面积为9cm2,求较长的直角边的长. 1 x(x-3)=9 2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三角形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三角形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专题一相似形中的开放题 1.如图,在正方形网 2.格中,点A﹨B﹨C﹨D都是格点,点E是线段AC上任意一点.如果AD=1,那么当AE= 时,以点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1.已知:如图,△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连接DE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DC﹨BE,∠BDE+∠BCE=180°. (1)写出图中三对相似三角形(注意:不得添加字母和线); (2)请你在所找出的相似三角形中选取一对,说明它们相似 的理由. 专题二相似形中的实际应用题 3.如图,已知零件的外径为a,要求它的厚度x,需先求出内孔的直径AB,现用一个交叉卡钳(两条尺长AC和BD相等)去量,若OA:OC=OB:OD=n,且量得CD=b,求厚度x.

专题三相似形中的探究规律题 4.某班在布置新年联欢晚会会场时,需要将直角三角形彩纸裁成长度不等的矩形彩条,如图在Rt△ABC中,∠C=90°,AC=30 cm,AB=50 cm,依次裁下宽为1 cm的矩形纸条a1﹨a2﹨a2…若使裁得 的矩形纸条的长都不小于5 cm,则每张直角三角形彩纸能裁成的矩形纸条的总数是( ) A.24 B.25 C.26 D.27 5.如图,在Rt△ABC中,∠C=90°,AC=4,BC=3. (1)如图①,四边形DEFG为△ABC的内接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 (2)如图②,正方形DKHG,EKHF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求正方形的边长; (3)如图③,三个正方形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求正方形的边长; (4)如图④,n个正方形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求正方形的边长. 专题四相似形中的阅读理解题 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相似图形时,发现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及其性质,可以拓展到扇形的相似中去,例如,可以定义:圆心角相等且半径和弧长对应成比例的两个扇形叫相似扇形;相似扇形有性质:弧长比等于半径比,面积比等于半径比的平方…,请你协助他们探索下列问题: (1)写出判定扇形相似的一种方法:若,则两个扇形相似; (2)有两个圆心角相同的扇形,其中一个半径为a,弧长为m,另一个半径为2a,则它的 弧长为;

最新人教版2018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1.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2+bx +c =0(a ≠0)及有关概念. 3.会进行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试解;理解方程解的概念.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探索. 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系数及常数项.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问题1: 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 ,宽50 cm ,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 cm 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则盒底的长为__(100-2x)cm __,宽为__(50-2x)cm __.列方程__(100-2x)·(50-2x)=3600__,化简整理,得__x 2-75x +350=0__.① 问题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分析:全部比赛的场数为__4×7=28__. 设应邀请x 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__(x -1)__个队各赛1场,所以全部比赛共x (x -1)2__场.列方程__x (x -1) 2 =28__,化简整理,得__x 2-x -56=0__.② 探究: (1)方程①②中未知数的个数各是多少?__1个__. (2)它们最高次数分别是几次?__2次__.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导学案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 课 型:新 授 主 备:张香玲 审 核:张 峰 时 间:2013.2 班 级: 姓 名: 【教学目标】 (1)会用符号“∽”表示相似三角形如△ABC ∽ △C B A '''; (2)知道当△ABC 与△C B A '''的相似比为k 时,△C B A '''与△ABC 的相似比为1/k . (3)理解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 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应用. 一.学前测评: 1、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相似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二 .合作探究: 1)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 在△ABC 与△A ′B ′C ′中, 如果∠A=∠A′, ∠B =∠B ′, ∠C =∠C ′, 且 k A C CA C B BC B A AB =' '=''=''. 我们就说△ABC 与△A ′B ′C ′相似,记作△ABC∽△A ′B ′C ′,k 就是它们的相似比. 反之如果△ABC∽△A ′B ′C ′, 则有∠A=_____, ∠B=_____, ∠C=____, 且 A C CA C B BC B A AB ' '= ''=''. 2)问题:如果k=1,这两个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 『温馨提示』:(1)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 (2)用符号“∽”表示相似三角形如△ABC ∽ △C B A '''; (3)当△ABC 与△C B A '''的相似比为k 时,△C B A '''与△ABC 的相似比为1/k . (1) 如图27.2-1),任意画两条直线l 1 , l 2,再画三条与l 1 , l 2 相交的平行线l 3 , l 4, l 5. 分别量度l 3 , l 4, l 5.在l 1 上截得的两条线段AB, BC 和在l 2 上截得的两条线段DE, EF 的长度, AB ︰BC 与DE ︰EF 相等吗?任意平移l 5 , 再量度AB, BC, DE, EF 的长度, AB ︰BC 与DE ︰EF 相等吗? (2) 问题,AB ︰AC=DE ︰( ),BC ︰AC=( )︰DF .强调“对应线段的比是否相等” (3) 归纳总结: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___ _____。 『温馨提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中相比线段同线; 3) 活动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思考:1、如果把图27.2-1中l 1 , l 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 刚落到l 3上,如图27.2-2(1),,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2、如果把图27.2-1中l 1 , l 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 刚落到l 4上,如图27.2-2(2),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3、 归纳总结: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_______ 小结巩固: (1) 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这个定理揭示了有三角形一

最新人教版2020届中考数学 相似三角形复习学案(无答案)

相似三角形复习案 【复习目标】 1.明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会用其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 2.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体会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 3.体会几何语言的严密性,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 【难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复习,然后35分钟独立完成复习案,有疑惑的做好标记。 【考点链接】 一、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三边对应成_______,三个角对应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 若DE∥BC(A型和X型)则______________. 2. 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 3. 两边对应成_________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_. 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____,对应角________. 2.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________,一般用k表示. 3.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的________线,对应边上的_______?线的比等于_______比,周长之比也等于________比,面积比等于_________. 【课前热身】 1.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中线的比等于3:2,则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为______,周长之比为________,面积之比为_________. 2.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为4:5,且周长之和为45,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为__________. 3.如图,在△ABC中,已知∠ADE=∠B,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AD AE AB AC = B. AE AD BC BD = 导学案 装订线 E A D C B E A D C B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相似三角形数学教案

相似三角形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教学过程: 一 知识要点: 1、相似形、成比例线段、黄金分割 相似形: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的图形。特例:全等形。 相似形的识别: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d c b a (或a :b= c : d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黄金分割:将一条线段分割成大小两条线段,若小段与大段的长度之比等于大段与全长之比,则可得出这一比值等于0·618…。这种分割称为黄金分割,点P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较长线段叫做较短线段与全线段的比例中项。 例1:(1)放大镜下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相似吗? (2)哈哈镜中的形象与你本人相似吗? (3)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相似形的例子吗/ 例2:判断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是否成比例: (1)2厘米,3厘米,4厘米,1厘米 (2)1·5厘米,2·5厘米,4·5厘米,6·5厘米 (3)1·1厘米,2·2厘米,3·3厘米,4·4厘米 (4)1厘米, 2厘米,2厘米,4厘米。 例3:某人下身长90厘米,上身长70厘米,要使整个人看上去成黄金分割,需穿多高的高跟鞋? 例4:等腰三角形都相似吗? 矩形都相似吗? 正方形都相似吗? 2、相似形三角形的判断: a 两角对应相等 b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c 三边对应成比例 3、相似形三角形的性质: a 对应角相等 b 对应边成比例 c 对应线段之比等于相似比 d 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e 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相似形三角形的应用: 计算那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或宽度以及等份线段 例题 1 ABCD 中,G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AG 交BD 于点E ,交DC 于点F ,试找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2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6个斜三角形:a:ABC ; b: BCD c: BDE d: BFG e: FGH f: EFK ,试找出与三角形a 相似的三角形 3、在 中,AB=8厘米,BC=16厘米,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2厘米每秒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向点C 以4厘米每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 、Q 分别从A 、B PBQ ABC 相似? B C G

相似三角形判定导学案(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课前延伸】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用字母表市即可)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学习目标】 1、通过画图、测量,了解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会灵活选取条件,证明两三角形相似。 3、会利用三角形相似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能简练地写出证明过程。 【课内探究】 实验与探究: 画一个三角形,使三个角分别为60°,45°,75°。 ①同桌分别量出两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度; ②同桌画的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换另三个角试试? 小组总结: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_______。 小组讨论:两三角形相似一定要三个角相等吗?将你小组讨论的结果填写在下面:并说明理由。 知识应用一: 例:如图所示,D,E分别是△ABC边AB,AC上的点,DE//BC。 (1)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角? (2)找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3)写出成比例的线段。 知识应用二: 例:在阳光下,为了测量学校水塔的高度,小亮走进水塔的影子里,使自己的影子刚好被水塔的影子遮住,已知小亮的身高BC=1.6米,此时,他的影子的长AC=1米,他距水塔底部E处11.5米,水塔的顶部为点D,你能由此算出水塔的高度DE 吗? 小组总结:通过以上两个例题的解答,你们发现利用相似三角形可以: 练习: 1.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画图说明。 2.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画图说明。 【课堂小结】 小组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疑惑

相似三角形全章导学案(正式)

27.1.图形的相似(一) 年 月 日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 2.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确定线段的比。 二、新知链接 1.(1)请同学们先观察第27章章头图,他们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 (2)自学教材。 (3)相似图形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让同学们再举几个相似图形的例子. 2.两条线段的比:两条线段的比,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 ,如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如d c b a =(即ad =b c ), 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注意】 (1)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在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 (2)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 (3)四条线段a,b,c,d 成比例,记作d c b a =或a:b=c:d ; (4)若四条线段满足d c b a =,则有ad=b c. 三、合作探究 例1如图,下面右边的四个图形中,与左边的图形相似的是( ) 例2一张桌面的长a=1.25m ,宽b=0.75m,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1)如果a=125cm,b=75cm,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2)如果a=1250m m,b=750mm,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例3已知:一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32000000,量得北京到上海的图上距离大约为3.5cm,求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k m? 分析:根据比例尺=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可求出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 解: 答: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___________km . 四、课堂练习 1.观察下列图形,指出哪些是相似图形: 相似图形: _____和______; _____和______; _____和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上幼儿园时的照片和初中毕业时的照片相似. B.商店新买来的一副三角板是相似的. C.所有的课本都是相似的. D.国旗的五角星都是相似的. 3.如图,请测量出右图中两个形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1)(小)长是_______cm ,宽是_______cm; (大)长是_______cm ,宽是_______cm ; (2)(小)=长宽 ;(大)=长宽 . (3)你由上述的计算,能得到什么结论吗? 4.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中国政区”地图上,量得福州与上海之间的距离时7.5c m,那么福州与上海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5.AB 两地的实际距离为2500m,在一张平面图上的距离是5cm ,那么这张平面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相似三角形中考题

相似三角形题集 一、选择填空题 1、如图1,已知AD 与BC 相交于点O,AB//CD,如果∠B=40°,∠D=30°,则∠AOC 的大小为( ) A 、70° B 、60° C 、80° D 、120° 图2 图3 2、如图2,在矩形ABCD 中,点E 为边BC 的中点,AE BD ⊥,垂足为点O ,则 AB BC 的值等 于 . 3、在ABC △中(图3),P 是AC 上一点,连结BP ,要使ABP ACB △∽△,则必须有ABP ∠= 或APB ∠= 或AB AP = . 4、如图4,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AE =EB ,MN =1,线段MN 的两端分别在CB 、CD 上滑动,那么当CM =________时,△ADE 与△MN C 相似. 5、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是8,点E 在直线AD 上,若DE =3,连接BE 与对角线AC 相交于点M ,则 MA MC 的值是________. 6、如图5,等边△ABC 的边长为3,点P 为BC 边上一点,且BP =1,点D 为AC 上一点,若∠APD =60°, 则CD 长是 ( ) A、 32 B、43 C、21 D、2 3 7、如图6,正方形ABCD 中,E 是AD 的中点, BM ⊥CE,AB=6,则BM=______. 图4 图5 图6 8、如图7,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 ) A B C D O 图1 A P C B D P C A B A B C A B O E C D

9、如图8,在矩形ABCD 中,DH ⊥AC ,如果AH=9cm ,CH=4cm ,那么ABCD S 四边形=( ) A 、782 cm B 、762 cm C 、772 cm D 、752 cm 图8 图9 图10 10、如图9,DE 是ABC △的中位线,M 是DE 的中点,CM 的延长线交AB 于点N ,则:D M N C E M S S △△ 等于( ) A、1:3 B、1:2 C、1:4 D、1:5 11、如图10,△ABC 中,PQ ∥BC ,若3=?APQ S ,6=?PQ B S ,则=?cQ B S ( ) A .18 B .16 C .9 D .10 12、如图11,已知D 、E 分别是ABC ?的AB 、 AC 边上的点, ,DE BC //且1ADE DBCE S S :=:8,四边形 那么:AE AC 等于( ) A 、1 : 3 B 、1 : 9 C 、1 : 8 D 、1 : 2 13、已知ABC DEF △∽△,相似比为3:1,且ABC △的周长为18,则DEF △的周长为( ) A 、6 B 、3 C 、2 D 、54 14、如图12,线段AB 、CD 相交于E ,AD EF BC ∥∥,若1 2AE EB =∶∶,1ADE S =,则AEF S 等 于( ) A、23 B、4 C、2 D、4 3 15、如图13,△ABC 是等边三角形,被一平行于BC 的矩形所截,AB 被截成三等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 ) A、31 B、92 C、91 D、9 4 P Q C B A H D C B A A N D B C E M B A C D E D A E F B C E H F G C B A 图13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一元二次方程 1.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及有关概念. 3.会进行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试解;理解方程解的概念.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探索. 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系数及常数项.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问题1: 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 ,宽50 cm ,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 cm 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则盒底的长为__(100-2x)cm __,宽为__(50-2x)cm __.列方程__(100-2x)·(50-2x)=3600__,化简整理,得__x 2-75x +350=0__.① 问题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分析:全部比赛的场数为__4×7=28__. 设应邀请x 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__(x -1)__个队各赛1场,所以全部比赛共x (x -1)2__场.列方程__x (x -1)2 =28__,化简整理,得__x 2-x -56=0__.② 探究: (1)方程①②中未知数的个数各是多少?__1个__. (2)它们最高次数分别是几次?__2次__.

相似三角形(导学案)

4.5相似三角形(教、学案) 淄川区双沟中学马莹 学习目标: 1、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本质特征,初步认识特殊与一般之间的辨证关系。 2、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本质特征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相似三角形本质特征的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阅读,并注意关键词) 二、探索新知。 (一)相似三角形的本质特征: 1、什么是相似多边形?什么是相似比?(口答) 2、你认为相似多边形与相似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口答) 3、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叫做相似比。 4、请判断,下列两个三角形是否一定相似?为什么? (1)两个全等三角形 (2)两个直角三角形(3)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4)两个等腰三角形(5)两个等边三角形 5、已知△ABC∽△DEF,你会得到哪些结论? D B C E F A

6、新知归纳: 如图 ∵ ∴△ABC ∽△DEF ∵△ABC ∽△DEF ∴ (二)相似三角形本质特征的应用: (1) 例1中有相似三角形吗?若有,它们分别是谁? (2) 它们的相似比400:1是怎么算出来得?(注意长度单位 的换算) (3) 例1怎样运用相似比求出草坪其他两边的实际长度的? (4) 例1用到哪些知识点? D B E A

三、课堂训练: 1、(牛刀小试)在下图中,若△ABC ∽△ADE ,试确定x 、y 的值。 思考:你能找到对应角吗?它们有什么关系? 图中有互相平行的线段吗? 2、(能力提高)如图,已知△ABC ∽△ADE ,AE=50cm ,EC=30cm ,BC=70cm ,∠ACB=40°。 (1)求∠AED 的度数。 (2)求DE 的长度。 (3)你还能找到哪些相等的角?图中有互相平行的线段吗? (4)图中有哪些成比例的线段? 四、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x B D 33 E C 22 30 A 48 y B C E D A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平陌镇初级中学 ?课程类型:国家课程,必修课 ?设计教师:九年级数学组 ?适用年级:九年级 ?授课时间:48—53课时 【课程目标】 第一章证明(二) 1.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结合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3.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上的中线(高)、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并由特殊结论归纳出一般结论; 4.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5.会运用“等角对等边”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及相关证明问题; 6.掌握证明与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关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7.结合具体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8.能够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判定定理既解决实际问题; 9.能够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及其相关结论; 10.能够利用尺规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能利用尺规作出等腰三角形; 11.能够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及相关结论; 12.能够利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13.根据中垂线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三边中垂线共一点;根据角平分线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三内角角平分线共一点;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14.会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 (n≥0)的方程; 15.理解配方法,会用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16.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 17.利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般一元二次方程;

18.经历到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19.进一步掌握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20.通过推导求根公式,加强推理技能训练,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21.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2.会用分解因式法解系数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23.掌握黄金分割中黄金比的来历; 24.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证明(三) 25.体会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26.能运用综合法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及其它相关结论; 27.能运用综合法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28.能运用综合法证明矩形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9.能运用综合法证明菱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30.能运用综合法证明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以及其他相关结论; 第四章视图与投影 31.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2.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视图与投影学习的好奇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3.通过实例能够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种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三种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 34.会画圆柱、三棱柱、四棱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35.通过实例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初步进行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 36.通过实例了解视点、视线、盲区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章反比例函数 37.经历在具体问题中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结合具体情境领会反比例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意义; 38.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像和解析表达式探索并理解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39.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一、新课学习 1、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在△ABC与△A′B′C′中, 如果∠A=∠A′, ∠B=∠B′, ∠C=∠C′, 且k A C CA C B BC B A AB = ' ' = ' ' = ' ' . 我们就说△ABC与△A′B′C′相似,记作△ABC∽△A′B′C′,k就是它们的相似比. 反之如果△ABC∽△A′B′C′, 则有∠A=_____, ∠B=_____, ∠C=____, 且 A C CA C B BC B A AB ' ' = ' ' = ' ' . 2、(1)如图27.2-1),任意画两条直线l1 , l2,再画三条与l1 , l2相交的平行线l3 , l4,l5.分别量度l3 , l4, l5.在l1上截得的两条线段AB, BC和在l2上截得的两条线段DE, EF的长度, AB︰BC 与DE︰EF相等吗?任意平移l5 , 再量度AB, BC, DE, EF的长度, AB︰BC 与DE︰EF相等吗? 画一画,量一量: (2) 问题,AB︰AC=DE︰(),BC︰AC=()︰DF.强调“对应线段的比是否相等” (3)归纳总结: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_________截两条直线,所得的______线段的比________。应重点关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中相比线段同线; 3、活动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思考:1、如果把图27.2-1中l1 , l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刚落到l3上,如图27.2-2(1),,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1)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A=∠A’, ∠B=∠B’. 求证:△ABC∽△A’B’C’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4.7.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学习目标】 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理解并初步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难点】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相似三角形有哪些判定方法? (2)什么叫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二、知识点突破 活动1: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典型例题一】 例题1:如图,△ABC∽△A'B'C' ,相似比为2. (1)请你写出图中所有成比例的线段; (2)△ABC与△A'B'C' 的周长比是多少?面积比呢? 拓展:若△ABC∽△A'B'C',相似比为k,那么你能求△ABC与△A'B'C' 的周长之比吗? 从这两个题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结论: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面积比等于。 【变式练习一】 例1判断正误: (1)如果把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同时扩大为原来的10倍,那么它的周长也扩大为原来的10倍;() (2)如果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9倍,那么它的三边的长都扩大为原来的9倍。

2、填空 1.若△ABC∽△A′B′C′,相似比为1∶2,则△ABC与△A′B′C′的面积的比为______. 2.已知△ABC与△DEF相似且对应中线之比为3∶4,则△ABC与△DEF的相似比为______. 3.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那么它们的对应高的比是___. 活动2: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例1、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相似比为k。 (1)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的周长比是多少? (2)连接相应的对角线BD,B′D′,所得的△BCD与△B′C′D′相似吗?如果相似,它们周长的相似比各是多少?为什么? (3)△ABD,△A′B′D′,△BCD,△B′C′D′的面积分别是 S△ABD,S△A′B′D′, S△BCD,S△B′C′D′,那么S△ABD/S△A′B′D′,S△BCD/S△B′C′D′各是多少? (4)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是多少? 拓展:如果把四边形换成五边形,那么结论又如何呢?两个相似的n边形呢? 结论: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面积比等于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