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上科学笔记(部分)

七年级上科学笔记(部分)

七年级上科学笔记(部分)
七年级上科学笔记(部分)

七年级上科学笔记

1.1 科学并不神秘

一、科学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 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补:①牛顿——万有引力定律②瓦特——蒸汽机

2.鱼的沉浮与鳔的大小,鳍的活动有关。

二、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对人类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有利有弊)

补:光污染。

2.学习科学知识要做到:多观察,多试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

1.2 观察和试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

一、观察

1.观察也许不正确。(具有局限性)

2.要借助①仪器:扩大观察范围②工具:进行测量

3.观察:直接观察、间接观察。

二、实验仪器

1.试管:取少量药品,进行化学反应,可直接加热。

2.试管夹:夹试管的。

3.试管架:插放试管的。

4.烧杯:取大量液体,不可直接加热=可间接加热。

5.酒精灯:用于加热。

6.药匙:取少量粉末状液体。

7.滴灌:取少量液体,滴加少量液体。

8.玻璃棒:搅拌、引流、蘸取少量液体。

9.天平和砝码:测物体质量。

10.电压表:测电压(V)

11.电流表:测电流(A)

12.显微镜:观察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物体或结构。

1.3 长度的测量

一、测量

1.定义:测量是一个将带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单位

1.国际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三、单位换算

①1m=10dm=100cm=1000mm

②1m=10^6μm

③1m=10^9mm

④1dm=0.1m 1cm=0.01m 1mm=0.001m

⑤1μm=10^-6m

⑥1nm=10^-9m

例:4.2m=()cm

解:4.2m=4.2×1m=4.2×100cm=420cm

四、刻度尺——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1.使用方法:① 选正确—0刻度线,量程,最小刻度

②放正确

③看正确

④读记正确—写明单位(要估读一位)

2.感觉:1m≈两个手臂长

1dm

1cm

1mm

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

3.如何测一张纸的质量?

答:①找相同纸N张②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记作H

③计算,一张纸的厚度为:H÷N

1.3⑵ 体积的测量

一、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1.单位:国际单位:m3

常用单位:dm3cm3 L mL

2.单位换算:①1m3=1000dm3②1dm3=1000cm3

③1L=1000mL ④1L=1dm3 1mL=1cm3

二、体积的测量

1.规则物体:用刻度尺测量,再用公式计算。

2.液体:用量筒或量杯测。

三、量筒:没用零刻度线,刻度均匀

1.量杯:没有零刻度线,刻度不均匀(上密下疏)

2.量筒使用注意点:①看清量程和最小刻度

②平放在桌面上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3.测不规则物块

①如何测小石块?(此方法只对沉物)

1.取量筒。平放倒入适量的水。读数,记作V1

2.将小石块缓慢放入水中,读数,记作V2

3.计算:小石块的体积为V2-V1

补:适量是应为:水太多要超量程,水太少不能淹没物体。

②如何测小木块?

1.取量筒,平放,倒入适量的水。

2.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放入水中,读数,记作V1

3.把小石块拴在细线上,读数,记作V2

4.计算:小石块的体积为V2-V1

1.4温度的测量

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1.凭感觉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

二、温度的测量——温度计

1.制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2.国际单位:开尔文(K)

常用单位:摄氏度(℃)

3.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位0,水沸腾的温度定位10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分,每一分就表示一摄氏度。

三、使用注意点:①使用前,看清量程和最小刻度(勿超量程)

②测量时,手握上端,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

杯底,背壁。

③等稳定后读数,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④读数要平视,别忘单位。

四、体温计

1.量程:35℃~42℃

2.最小刻度:0.1℃

3.两大特点①玻璃泡大

②玻管与玻璃泡之间有一段弯曲

4.体温计没甩时,读数是热胀冷不缩。

1.5 质量的侧量

一、质量:物体所含质量的多少

1.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吨克毫克(斤,两······)

2.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一斤=500克

3.感觉:一个鸡蛋≈50克

4.质量是一种属性,不随形状,温度,状态,空间位置而改变

二、质量的测量

1.实验室测量工具:天平和砝码

2.结构:底座,指针,分度盘,托盘,游码,平衡螺母,衡量标尺,砝码及砝码盒,镊子。

3.使用方法:①调平。(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上,用平衡螺母调节,知道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②称量。(左物右码,砝码先放小,再放大,最后放游码)

③称好,放好,整理好。

补:⑴调平:称量前:调节平衡螺母

称量时:动游码或砝码

⑵读数时: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值。

思考:1.如何测一滴水的质量?(累积法)

答:仪器:天平,滴灌,烧杯

步骤①调平,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记作M1

②用滴灌滴取100滴水放入烧杯中,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作M2

③计算一滴水的质量﹙M2-M1﹚÷100

1.6 时间的测量

一、前言

1.分类:时刻

时间间隔

二、时间

1.计时:任何具有周期性的事物

2.时间单位:主单位:秒(S)

常用单位:年,月,日,时(h),分(min)

3.单位换算: 1h=3600s

三、测量工具——停表: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时间间隔

1.7 科学探究

一、步骤: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2.1 蜗牛→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一、前言

1.放大镜:放大作用,成正立,放大虚像

2.使用方法:靠近被测物体

二、蜗牛:阴暗,潮湿,温暖

1.外形:体外:螺旋状壳(起保护作用)

头部:触角:(两队)触觉和嗅觉作用

眼:具有视觉作用

口:摄取食物

腹部:足(运动器官),足内有足腺,足腺分泌粘液。

补:①粘液:减小爬行时与地面的摩擦,传递信息。

②蜗牛具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没有听觉。

2.1(2)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区别:是否具有生命

一、生物的特性(判断理由)

1.具有完整的生物结构

2.有新陈代谢现象

3.由生长,发育现象

4.有生殖,繁殖后代的能力

5.有遗传,变异的特征

6.有应激性(①向光性②向地性③向水性),对刺激能产生一定的反应

7.有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的能力

二、动物和植物

1.动物:自身不能制造养料,只能通过摄取食物

2.植物:能利用太阳光,CO2和水自己合成养料,能进行光合作用

补:植物与动物的最根本区别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不同)

2.2 脊椎动物→120万

一、分类

1.原生动物(最低等):单细胞动物,整个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草履虫,变形虫)

2.腔肠动物:身体成辐射对称(水母)

3.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血吸虫,涡虫)

4.环形动物:身体圆长或扁形,由许多体节(蚯蚓)

5.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线形,不分节(蛔虫)

6.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有贝壳(蜗牛)

7.棘皮动物:有棘皮突起(海星,海参)

8.节肢动物:身体分节,触角和头也分节,体表有外骨骼,有蜕皮现象(虾,蟹)

补:①昆虫类属于节肢动物

②昆虫类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表有外骨骼。

2.3 植物—种子植物

—无种子植物

一、前言

1.果实:果皮、种子

2.种子:种皮、胚

3.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4.花:花萼,花瓣,花蕊

5.花蕊:雄蕊,雌蕊

二、种子植物

1.再分类:被子植物:(最普遍,右脚绿色开花植物)种子被果皮包被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

2.裸子植物:松,杉,柏,铁,银杏

3.裸子植物:①植株高大②根系发达③抗寒能力强

补:西瓜→种子葵花籽→果实

2.3无种子植物==无花,果实,种子

一、分类

1.蕨类:有根,茎,叶。(蕨,胎生狗脊)

2.苔藓类:有茎,叶。(地钱,葫芦藓)

3.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海带,紫菜)

补:①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类,最低等动物是原生动物,

最高等动物是被子植物,最低等植物属藻类

②林耐的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小单位)

③等级越高,共同特征越少等级越低,共同特征越多

2.4显微镜

一、结构

1.镜座,镜臂,载物台(防装片),压片夹,遮光镜(内有光圈),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镜筒,物镜转换器,准焦螺旋(有粗细之分),目镜,物镜

2.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二、步骤: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1.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镜筒在前,镜臂在后,轻拿轻放

2.对光:先动物镜转换器(先用低倍),对准通光孔,再动遮光器(先用大光圈)

3.放片:用压片夹夹住

4.调焦:先动粗,再动细,眼盯物镜

5.观察:双眼睁,及时记录

补:①目长小物相反

②粗向外降

③视野暗亮调遮光器或反光镜

④调焦先动粗,只带看见物体再动细,动到像清晰为止

⑤物镜从低倍到高倍,视野变暗,个体变大,数目变少

⑥看他在那,往哪移

2.4细胞→罗伯特·胡克

一、结构

1.基本结构: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生命活动场所

补:动物细胞就这三个结构

2.植物细胞(除此之外):细胞壁(有纤维素):保护和支持作用

液泡:内有细胞液

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内有叶绿素

补:精子细胞呈蝌蚪状,卵细胞呈椭圆形,平滑肌细胞呈梭型,红细胞呈扁圆型,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形。

2.4细胞学说→施莱登和施望

一、内容: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二、细胞在变化

1.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补①特点:在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并且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②作用:对于单细胞动物而言,细胞分裂使整个生物个数体增加

2.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变大。

3.细胞分化: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群。

补:作用:形成不同的组织

2.5单细胞生物

一、前言

1.特点: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二、单细胞植物→衣藻

1.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鞭毛,伸缩泡,眼点

三、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1.结构:沟口(摄氏),食物泡(消化),纤毛(帮助游动)

四、单细胞微生物和多细胞微生物

1.微生物--细菌:结构:鞭毛,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形成的细胞核

分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真菌:霉菌、食用菌

补:①生物:原核生物:细菌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

②巴德斯消毒法:快速低温加热,迅速冷却

③食物保存法:干藏法、冷藏发、加热法、真空保存法

2.5组织==细胞群

一、前言:

1.定义:形态不同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

二、植物组织

1.分类:保护组织→保护作用

营养组织→储存营养

输导组织→输送水分、无机盐、有机物

机械组织→支撑和保护作用

分生组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三、动物组织

1.分类:上皮组织→保护,分泌和吸收物质

结缔组织→运输,支持,分布最广

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

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性奋补①肌肉分成:心肌、骨骼肌、平滑肌

四、皮肤:表皮→上皮组织

真皮→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皮下组织

补②出血伤真皮

③皮肤是一个器官

④微生物滋生的条件有:适当的温度、水分、空气

⑤控制变量法有对照组和实验组

2.6 结构层次

一、前言

1.生物等级分类最基本单位:种

2.生物结构最基本单位:细胞

二、器官: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1.植物: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三、系统

1.人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2.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腺食物→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补①人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个体)

②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③太空的结构层次: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2.7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一、适应性:保护色、拟态、警戒色

二、多样性

1.生物灭绝原因:丧失了栖息地

2.最有效方法: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

3.四大保护区:广东鼎湖山,吉林长白山,四川卧龙山,贵州梵净山

3.1地球

一、认识

1.古代人:中国人: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复盘

印度人:像圆盾

古巴比人:大地是空心山

2.现代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鼓21km)

补:①归来时,先出现桅杆,再出现船身→地球是

②园区时,先消失船身,再消失桅杆→球体

初一初二生物课堂笔记全套

初一初二生物课堂笔记全套 第一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 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第1节 生物与生物学 1.概括: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2.分类:①动物 ②植物 ③微生物 一.生物 ①除病毒以外的生物由许多细胞有序构成的 3.生物的基本特征: ②生物坱要摄入营养物质 ③进行呼吸与排泄 ④具有生长发育、繁殖分遗传变异现象 ⑤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概念: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研究内容 : ①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二.生物学 ②生物与生物的相互作用 ③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④生物多样性 ⑤人类对生物的利用与保护 ①克隆 ②试管婴儿 三.生物科技成果 ③太空育种技术 ④人类基因组计划 ⑤生态农业 ⑥杂交水稻 第2节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取镜和安放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2.对光三步骤 ②将遮光器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反光镜,直到目镜内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 做视野 3.移片 4.观察 ①取片 ②降镜筒 ③移物镜 ④垂直反光镜 ⑤背转压片夹 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二.科学探究一般过程 ③制定计划 一.显微镜的作用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第二单元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1节 生物生存的环境 1.意义: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① 水中 湖泊 一.环境 2.分类 海洋 ② 陆地 极地 覃地 高山 ③空中 沙漠 第2节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一.环境因素1.生物因素:周围其他生物 2.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上壤、温度、湿度 二.非生物因素为什么会影响生物?光合作用(阳光)、呼吸作用(空气)、生物的主要成分(水) 。概念: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一个因素外,其它因素都必须相同的一组实验 三.对照实验 2。单一变量原则 1。种间关系 ①互利变化 ②寄生 四.生物间的关系 ③捕食 ④竞争 ①种内互助 2。种内关系 ②种内斗争 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一.蜣螂出国记 二.生物影响环境 第4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生物适应环境的 二.行为特点 1.牛破坏草原环境,蜣螂改善草原环境 2.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 ①净化空气 ②保持水土 ③增加空气湿度 ④吸附尘土 ⑤光合作用制造有机 1.特点:①结构 ②生理 ③形态 ④行为 2.意义:利于生存适应环境,更好生存,繁衍 3.形式:①警戒色 ②保护色(生理) ③拟态 1.冬眠 2.候鸟迁徙 3.找食物

中图版-2017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 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①古代 (凭直觉):盖天说→新盖天说→浑天说; ②近代 ( 观察 ):亚里士多德推断地球是球形的 →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③现在(测量计算):航天事业发展,卫星拍摄的照片直接证明地球是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 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P6) 1、地球仪的概念: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地球仪。 2、地轴——假想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 (N ),反之为南极(S )。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P8) 1、纬线与纬度 (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 A .形状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 .长度 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 .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有无数条) (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 表示;赤道以南为 南纬,习惯上用S 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 和90°N 。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 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 经线和经度 (1) 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 (2)经线的特点: A .形状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 地理 七年级(上) 第1节 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班级学号姓名 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地暖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点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 的交流电,5500V 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干电池里 1.5V 的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 5、由电池、电线、灯泡等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3、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14、写一写、画一画 (1)小电珠结构图(2)简单电路。 A、串联 B、并联

四年级下册科学笔记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科学笔记 第一单元 1、电和我们的生活 一、调查家中的电器 (1)电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2)电有不同的种类: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日常使用的电可以分为交流电和干电池。交流电有220V的电和高压电。 (3)电还可以分为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没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4)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 (5)36V以下的电对人体无伤害。 二、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注意要安全用电。 2、点亮我的小灯泡 玻璃泡铜帽(正极)外包皮灯丝电池 小灯泡金属架电线 连接点(金属螺纹和焊点)锌壳(负极)金属丝 短路——电池两端直接用电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断路——电没有流过小灯泡。 我们发现:只要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连上,小灯泡就会亮。

3、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一、使用灯座的小电灯 二、点亮更多的灯泡:串联 4、电路出故障了 一、什么地方会出故障 (1)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2)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 (3)可能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小灯泡坏了、电池电量不足、电线的连接、灯座坏了…… 二、做个电路检测器 安全警告: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5、导体和绝缘体 一、检测区分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 (2)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 二、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

《小石潭记》课堂笔记

班级: 姓名: 第 1 页 共 1 页 26.小石潭记[课堂笔记] 一、重点词语 1.如鸣.佩环 2.心乐.之 3.水尤.清冽. 4.卷.石底以.出 5.可.百许.头 6.佁然.. 不动 7.俶尔..远逝 8.往来翕忽.. 9.似与游者相乐. 10.环合.. 11.凄.神寒.骨 12.悄怆幽邃.... 13.以.其境过清. 14.隶.而从. 者 二、重点句子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三、一词多义 1.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 2.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 见 3.如鸣珮环. 竹树环.合 4.西南..而.望 记之而. 去 5.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6.水尤清.冽 其境过清. 四、阅读习题 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3.第一段所描写的水,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4.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 5.在1-2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简要分析。 6.“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本文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8.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学期(教科版)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电): 1、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5、电荷流动起来就形成了(电流),电流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就是(电源),另一个是(电路)。 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7、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2个连接点)组成。 8、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 9、电池有(两)极,铜帽一端叫(正极),锌壳一端称为(负极)。 10、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才会发光。 11、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寻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12、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13、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接触式)的,如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有些开关是(非接触式)的,如遥控开关。 1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15、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①小灯泡坏了;②导线断了;③电池没电了;④灯座松了,没有连上。⑤开关坏了。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知识讲解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一)电单元 科学概念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3、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4、知道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 5、电池的一端是铜帽,一端是锌壳,当用电线把这两端直接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6、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7、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8、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10、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科学实验 1、会用1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 2、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3、会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是导体。 4、会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比较串联与并联电路在连接方法上的本质不同。 5、会画简单电路图,并且会用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方法连接电路。 简答题 1、说说在生活中应如何用电? 2、猜测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地方出故障了?该如何解决? (二)新的生命单元 科学概念 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5、只有雄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

尔雅通识课‘基础生命科学’课堂重点笔记整理

基础生命科学绪论 学习生命科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食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16星期之后,受精卵发育成初具有雏形的胎儿。 #白蛾子变黑蛾子是因为环境污染,变黑蛾子有利于藏身。 #我国于1995年在国内的重点理工科大学把生物类的课程列为非生物专业的限选课和必修课程 现代生命科学如何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生物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描述生物学阶段:达尔文《物种起源》 实验生物学阶段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创造生物学阶段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物种 #狂犬病致死率为榜首 #生命具备的基本特征;新城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遗传变异与进化感应性和运动内环境稳定 #非典期间的SARS病毒对淋巴细胞的破坏能力比艾滋病毒要大得多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体中的常量元素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100多种元素 se 和Cr是必需微量元素 成年人每天要摄入800mg的钙 婴儿(10个月 400mg 幼儿(<3岁 600mg

少年<10岁 800mg 青年12-18岁 1000mg 老年人1200mg 才例子的吸收率只有40% 人体中的钙离子受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及降血钙素的影响与制约 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 # Zn是一些酶必不可少的元素(羧基肽酶 是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必要功能成分 功能:消化吸收过程胰岛素功能红细胞运输二氧化碳味觉敏感性骨骼正常生长毛发光溜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生殖系统发育创伤愈合 含量:zn在人体的含量约2.2g,仅次于铁,zn每日的摄入量6-12mg #缺铬引起的病症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心脏病儿童生长迟缓神经机能紊乱 补铬的最佳形式有机铬 无机铬吸收1% 啤酒酵母铬吸收10-25% #硒元素 19世纪20代瑞典科学家发现的 20世纪50代美国科学家证明大蒜中硒元素并说其实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硒是谷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必要成分 硒与维生素E配合作用 #细胞中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调节渗透压 缓冲能力保证细胞和机体PH稳定(血液当中的PH值7.4

初一地理上册笔记.

七年级地理(上)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地图。 1、什么是地图:把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景物,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画在平面上,并注上必要的文字的图画。 2、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地图的种类:按性质划分: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4、地图的方向:西南、东南、西北、东北、北、南、西、东。 (1)方向有八个 (2)没指向标,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3)有指向标,先找到北方,在进行判断。 5、比例尺 (1)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3)比例尺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4)判断比例尺: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月粗略。(简单的记为:大小详,小大略。) 6、图例和注记。 (1)什么是图例:地图中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 (2)什么是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数字等,叫做注记。 (3)常见的图例:①洲界②中国首都③外国首都④主要城市⑤铁路⑥公路⑦长城⑧运河⑨山峰⑩沙漠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1 认识地球 一、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1)“盖天说”――天圆地方。 (2)“浑天说”――“天之包地,犹如壳之裹黄”张衡。 (3)大地球形说――麦哲伦环球旅行(航线)。 2、地球形状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三大基本数据。 (1)平均半径:6371千米 (2)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4)极半径:6357千米 (5)赤道半径:6378千米 二、地球仪。 1、地球仪:缩小的地球模型就是地球仪。 2、地轴:用手指拨动地球仪,使它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叫地轴。 3、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北极表示地球最北端,南极表示地球最南端。 4、赤道: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地方所画圆圈叫赤道,赤道将地球分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表示为0°。 5、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为了区别各条纬线,分别为他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纬度。 6、高、中、低纬地区:(1)低纬度:0°~30°;(2)中纬度:30°~60°;(3)高纬度:60°~90°。 7、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为了区别各条经线,也分别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经度。 8、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也叫0°经线是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也是经度的起点线。 9、东西半球的界线:20°W,160°E。 10、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1)形状不同:除极点外所有纬线圈都是圆;经线都是半圆 (2)长度不同:纬线圈从赤道南北两极逐渐缩小;经度的长度不同。 (3)方向不同: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三、经纬网。 1、什么是经纬网:有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过构成的网络叫经纬网。 2、经纬网的作用: (1)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2)确定物体运动的方向。 3、经纬网的识别: (1)东西半球的识别: ①东半球范围:20°W~0°,0°~160°E,经度从西到东逐渐增大。 ②西半球范围:160°E~180°W,180°E~20°W,经度从西到东逐渐缩小。

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整理

自然辩证法 第一章 一、思考题 1、什么自然辩证法?它有哪几方面内容。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的学科,它是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的辩证法和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的总称。 2、如何认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和特点和它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1)学科性质而言,属哲学门类;就认识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与哲学之间,处于中间的层次,属于交叉学科。 (2)学科特点:综合性、交叉性、辐射性 (3)地位: 3、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20世纪中叶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把人类历史推向一个新的时代,自然辩证法的问题与内容又有了新的发展。 (1)在自然观方面。 ①结合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提出了系统自然观; ②结合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 (2)在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方面。 ①规范认识论方向,规范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建立问题,把重点放在科学理论的辩护问题或合理性问题上,代表性的有:逻辑经验主义【即归纳主义和证实主义,其科学认识过程:经验->假说->证实】、批判理性主义【即演绎主义和证伪主义,其科学认识过程:问题->假说->证伪】、历史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不能片面地归结为证伪的过程,它还有一个证实的过程,前者是科学革命,后者是常规科学。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是“常规科学->科学革命”不断循环往复的一个过程】。 ②实证认识论方向,实证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发展问题,说到底是创造性思维问题。实证的科学哲学家认为,这是规范的科学哲学无法解决的。 (3)在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方面。理性主义传统;实证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传统。 (4)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4、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何意义? 我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它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需要。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技术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近一个世纪的科技成果超过了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获得的成果的总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无法想象的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少未曾预料的消极后果,引起了诸如环境、生态、资源、人口、粮食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这清楚表明,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人对自然界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人和自然的关系出现严重对立。如果不协调人与自然地关系,必然带来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认真进行反思:我们如何正确发展科学技术?如何促进科学技术积极作用的发挥,同时抑制和减少其消极后果?解决这一问题,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正确树立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类社会可持续

初一上册地理笔记

这是我们老师给我们整理的,我觉得很好希望能帮到你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 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自转/公转 绕什么转:地轴/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周期: 约24小时/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 昼夜交替/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知识点一、填图。

二、简答题。 1.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安全用电?答: (1)不要在电线上晾衣服; (2)不要在电线下放风筝; (3)不要用湿手、湿抹布擦带电设备;(4)不要超负荷用电; (5)不要在孤零零的大树下躲雨; (6)不要在高压线下玩耍; (7)不要贪便宜购买假冒伪劣电器产品。 (8)做实验时,要用干电池做电源; (9)电器的绝缘体老化了要及时更换; (10)发现电器起火,要先却断电源; (11)电器坏了,要找专业的技术人员修; 2.简述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是怎样形成的? 答: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在柱头上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向下延伸到达子房里的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结合,花朵开始凋谢,子房逐渐膨大形成果实,子房里的胚珠形成种子。 3.你的膳食原则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讲究营养卫生?)

答: (1)食物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不然就会因为缺乏某种营养而得 病; (2)进食要适量,吃得不够会导致营养不良,吃得过多会得肥胖等疾 病; (3)膳食营养五搭配:主杂搭配,荤素搭配,粗细搭配,水陆搭配, 多样搭配; (4)每天吃适量的水果蔬菜,每天多喝水; (5)每天吃一些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4.面包上长出了什么?像这样的食物还能食用吗?为什么? 答:(1)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2)因为霉变的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5. 什么是胎生动物?什么是卵生动物?举例说明。 答:(1)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做胎生动物;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做卵生动物。 (2)胎生动物:猪、牛、羊、猫、狗 卵生动物:鱼、蛇、青蛙、乌龟、麻雀 6. 如何鉴别矿物的软硬?

七上科学课堂笔记.doc

七上科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科学入门 §1-2:观察和实验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测量: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测量工具:刻度尺(零刻度、量程、最小刻度) 二、体积的测量 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底处相平。液体体积常用升和毫升表示。 §1-4:温度的测量 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二、单位:摄氏度,用℃表示。 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一摄氏度。 三、测量工具:温度计 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时,眼睛应平视,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纪录读数时,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之前必须用力甩几下。 §1-5:质量的测量 一、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和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无关。 二、测量工具:天平(左物右砝) 物体质量= 砝码总质量+ 游码读数 §1-7: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2)建立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收集事实证据(5)检验假设(6)交流和评价 单位换算: (1)长度: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1km=1000m 1m = 100 cm = 100 0mm = 106 μm = 109 nm (2)体积: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1m3=1000L 1L=1000mL 1mL=1cm3 (3)质量: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4)时间1时=60分1分=60秒 1h=60min 1min=60s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地理笔记

海拉尔第五中学七年级上学期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笔记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三轴椭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大小:赤道周长-------40000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纬线和经线 形状特征:圆 指示方向:东西 长度: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小为零。 度数起点:赤道(0 °纬线) 度数的划分:由0°向南、北度数越来越大,最大度数90°。 代号:南纬(S)、北纬(N) 低、中、高纬度的确定:0°--30°--60°--90° 划分半球的界限:赤道(0°纬线) 五带划分:0°--23.5°--66.5°--90° 三、纬线和经线 形状特征:半圆 指示方向:南北 长度: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度数起点:本初子午线(0 °经线) 度数的划分:由0 °向东、西度数越来越大,最大度数180 °。代号:东经(E) 、西经(W)20 °W-----160 ° E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是绕什么自转的? 旋转中心:地轴 2、地球沿着什么方向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 旋转周期:一天/24小时 4、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的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顺时针的 5、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昼夜更替时差 6、发表《天体运行论》,并最早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 第三节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 ①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②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③比例尺的大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 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略 2、方向 ①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定向法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在北极,所有的方向都是南 在南极,所有的方向都是北 地形图的判读: 同线等高,全图等距,线重必崖,线密坡陡,互凸即鞍,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71%,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1、海陆分布的特点:海陆分布不均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4、各大洲的地理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欧洲、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北美洲、亚洲:白令海峡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的变动 (2)海平面的升降 (3)人类活动 2、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3、板块运动学说的观点: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的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②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③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④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4、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的是太平洋板块 5、板块运动的形式:张裂和碰撞挤压。 6、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系。 7、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全汇总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全汇总 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全汇总 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 1、搜集事实与证据的方法:观察,调查,访问,实验,查阅资料等。 2、蝴蝶有一对明亮放光的复眼,是由15000多只小眼睛组成的,它们呈六角形的楔状。蝴蝶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等阶段。 3、我国有许多珍稀的蝴蝶品种,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关于蝴蝶的一首名曲是《梁祝》。 4、裳凤蝶和金裳凤蝶,在香港受到法律的保护,雌蝶展翅时有15厘米宽。[shang ] 5、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来的,毛毛虫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鸟的食物是毛毛 虫,毛毛虫的大量消失同样会导致鸟类数量的减少,甚至灭绝。 6、菜叶上有虫子,说明农药用的少,或者没有农药,虫子是农药污染的检验员。 7、像蜜蜂一样,蝴蝶也是传播花粉的昆虫,许多植物开花结果都需要蝴蝶来帮忙。8蝴蝶以它美丽的姿态美化了大自然,研究蝴蝶对保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等都是有重要的意义。 9、蝴蝶的生存权利应该受到保护的理由: 1、蝴蝶非常美丽,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 2、蝴蝶能传播花粉,促使植物开花结果。 3、蝴蝶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幼虫是鸟类的食物。 第二单元:《我们怎样呼吸》 10、人的呼吸系统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 11、我们只有在不停的呼吸中吸取足够的氧气,才能维持生命。呼吸时,我们吸进 了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2、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生物所需要的能量,并放出氧气。 13、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人体所需要的氧气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 14清洁、新鲜的空气是我们健康的保证。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15、鳃是鱼的呼吸器官,蝗虫是通过气孔呼吸的,青蛙通过肺和皮肤呼吸、肺鱼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_徐通锵)详细复习资料_课堂讲义笔记

语言学纲要讲义笔记 导言 一、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二、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要把语言学跟语文学区分开来 中国传统语文学——?小学? 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在古印度,公元前4世纪,著名学者潘尼尼在整理、注释婆罗门教经典《吠陀》时,写了一本《梵语语法》,提出3996条规则,被人们称为最完备的语法书。 在古希腊,伯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他们讨论了词为什么具有意义等内容。 三、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1、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 语言研究的成果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所必须利用的,可见语言研究在这些社会科学中已占重要地位。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相交叉产生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生物语言学、模糊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如: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解释需要结合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总体上,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一)理论语言学可分为: 1、一般/普通语言学 2、个别/具体语言学 具体语言学 (1)历时语言学

(2)共时语言学 (二)应用语言学 1、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集团的关系。如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语言的接触、语言规划等。 2、心理语言学:研究儿童语言习得、语言的接收和发生过程,等。 3、神经语言学 最近二十年才从心理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和大脑结构的关系,中心是大脑如何生成语言。 此外,还有数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信息传递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人类还借助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传递信息,它们是文字,旗语,信号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 身势等伴随动作等是非语言的信息传递形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电 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不显示带电。物体表面的电荷能发生转移。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1、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2、要有电路,电流只能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直流电(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220V 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一节普通的干电池的电压时1.5v。人体安全用电是在36v 以下。 5、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会造成电池损坏。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等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为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为绝缘体。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或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亮或灭。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相同材料下,并联比串联的电路要亮。

初一初二生物课堂笔记全套

初一初二生物课堂笔记全套 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 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 1.概括: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2.分类:①动物②植物③微生物 一.生物①除病毒以外的生物由许多细胞有序构成的 3.生物的基本特征:②生物坱要摄入营养物质 ③进行呼吸与排泄 ④具有生长发育、繁殖分遗传变异现象 ⑤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概念: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研究内容:①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二.生物学②生物与生物的相互作用

③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④生物多样性 ⑤人类对生物的利用与保护 ①克隆 ②试管婴儿 三.生物科技成果③太空育种技术 ④人类基因组计划 ⑤生态农业 ⑥杂交水稻 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取镜和安放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2.对光三步骤②将遮光器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反光镜,直到目镜内看到一个圆形

的光屏,叫做视野 3.移片 4.观察①取片 ②降镜筒 ③移物镜 ④垂直反光镜 ⑤背转压片夹 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二.科学探究一般过程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生物圈 第2章生物与环境

第1节生物生存的环境 1.意义: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①水中湖泊 一.环境 2.分类海洋 ②陆地极地 覃地 高山 ③空中沙漠 第2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一.环境因素1.生物因素:周围其他生物 2.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上壤、温度、湿度二.非生物因素为什么会影响生物光合作用(阳光)、呼吸作用(空气)、生物的主要成分(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地理笔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 地理笔记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海拉尔第五中学七年级上学期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笔记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三轴椭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大小:赤道周长-------40000千米 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 二、纬线和经线 形状特征:圆 指示方向:东西 长度: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小为零。 度数起点:赤道( 0 °纬线) 度数的划分:由0°向南、北度数越来越大,最大度数90°。代号:南纬(S)、北纬(N) 低、中、高纬度的确定:0°--30°--60°--90° 划分半球的界限:赤道(0°纬线) 五带划分:0°°°--90° 三、纬线和经线 形状特征:半圆 指示方向:南北

长度: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度数起点:本初子午线( 0 °经线) 度数的划分:由0 °向东、西度数越来越大,最大度数180 °。代号:东经(E) 、西经(W)20 ° W-----160 ° E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是绕什么自转的 旋转中心:地轴 2、地球沿着什么方向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 旋转周期:一天 /24小时 4、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的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顺时针的 5、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昼夜更替时差 6、发表《天体运行论》,并最早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第三节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 ①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班级; 姓名: 第一单元电 1、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异 种电荷相互吸引。用梳子梳理头发时,梳子带正电荷,头发带负电荷。 4、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摩擦能使电 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5、电荷流动起来就形成了电流,电流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 力,就是电源,另一个是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7、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2个连接点组成。 8、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 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9、电池有两极,铜帽一端叫正极,锌壳一端称为负极。 10、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 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才会发光。 11、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它为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 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它为绝缘体。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12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13、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而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 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14、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接触式的,如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 有些开关是非接触式的,如遥控开关。 15、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 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家里和教室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6、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①小灯泡坏了;②导线断了;③电池没电了;④灯座松了,没有连上。⑤开关坏了。 17、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哪里出了问题。检测时要检 2次。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在使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