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连杆受力分析实例(简化)

连杆受力分析实例(简化)

连杆受力分析实例(简化)
连杆受力分析实例(简化)

Ansys 第17例连杆机构运动分析实例—曲柄滑块机构

第17例连杆机构运动分析实例—曲柄滑块机构本例介绍了利用ANSYS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的方法、步骤和过程,并使用解析解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着重介绍了曲柄滑决机构模型的创建,以及约束的施加方法,介绍了三维铰链单元COMBIN7的使用方法。 17.1 概述 本例用ANSYS的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分析过程与普通的瞬态动力学分析基本相同,其关键在于对MPC184单元的创建,现在此简单介绍。MPC184为多点约束单元,可以用于结构动力学分析,以及用于模拟刚性杆、刚性梁、滑移、销轴、万向接头等约束,由KEYOPT(1)决定。当KEYOPT (1) =6时,为销轴单(MPC184-Revolute)。MPC184-Revolute单元有两个节点I和J,每个节点有6个自由度UX、UY、UZ、ROTX、ROTY、ROTZ,支持大变形。在创建MPC184-Revolute单元时,要为单元指定REVOLUTE JOINT类型的截面,在截面属性中指定各节点的局部坐标系。销轴将在局部坐标系的原点处创建,转轴由单元选项KEYOPT (4)确定,节点I和J应该在被连接的单元上。 提示:本分析必须将大变形选项打开。 17.2问题描述及解析解 图17-1所示为一曲柄滑块机构,曲柄长度R=250mm,连杆长度L=620mm,偏距e=200mm,曲柄为原动件,转速为n1=30r/min,求滑块3的位移S3、速度V3和加速度a3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根据机械原理的知识,该问题的解析解十分复杂,使用不太方便。本例用图解法解决问题,由于过程比较烦琐,而且只是为了验证有限元解的正确性,所以关于滑块3的位移S3、速度V3和加速度a3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图形没有必要给出。在这里只求解了以下数据: 滑块的行程H=535.41mm。

ANSYS 连杆机构运动分析实例—曲柄滑块机构

第15例 连杆机构运动分析实例—曲柄滑块机构 [本例提示] 介绍了利用ANSYS 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的方法、步骤和过程,并使用解析解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着重介绍了曲柄滑块机构模型的创建以及约束的施加方法,介绍了三维铰链单元COMBIN7的使用方法。 15.1 概述 本分析仍然属于瞬态动力学分析,分析过程与普通的瞬态动力学分析基本相同。其关键在于三维铰链单元COMBIN7的创建,现在此简单介绍。 三维铰链 COMBIN7单元属于三维单元,有5个节点,分别是活跃节点I 和J 、用以定义铰链轴的节点K 、控制节点L 和M (图15-1)。活跃节点I 和J 应该位置重合,并且分属于LINK A 和B ,LINK A 和B 是一个单元或单元集合。如果节点K 没有定义,则铰链轴为全球笛卡尔坐标系的z 轴。 三维铰链COMBIN7单元的进一步内容请参阅ANSYS 帮助文档。 另外,本分析必须将大变形选项打开。 15.2 问题描述及解析解 图15-2所示为一曲柄滑块机构,曲柄长度R =250 mm 、连杆长度L =620 mm 、偏距e =200 mm ,曲柄为 原动件,转速为n 1=30 r/min ,求滑块3的位移s 3、速 度v 3、加速度a 3随时间变化情况。 根据机械原理的知识[5][6],该问题的解析解十分复图 15-1 三维铰链单元COMBIN7 图 15-2 曲柄滑块机构

杂,使用不太方便。本例用图解法解决问题,由于过程比较繁琐,而且只是为了验证有限元解的正确性,所以,关于滑块3的位移s 3、速度v 3、加速度a 3随时间t 变化情况的图形没有必要给出。在这里只求解了以下数据: 滑块的行程H =535.41 mm 。 机构的极位夹角为θ=19.43°,于是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242.1 180180=-?+ ?=θ θK 。由于机构一个工作循环周期为2601 ==n T s ,所以机构工作行程经历的时间108.111=+=T K K T s ,空回行程经历的时间892.012=-=T T T s 。 15.3 分析步骤 15.3.1 改变工作名 拾取菜单Utility Menu →File →Change Jobname 。弹出图15-3所示的对话框,在“[/FILNAM]” 文本框中输入EXAMPLE15,单击“Ok ” 按钮。 15.3.2 定义参量 拾取菜单Utility Menu →Parameters →Scalar Parameters 。弹出图15-4所示的对话框,在“Selection ” 文本框中输入PI=3.1415926, 单击“Accept ” 按钮;再在“Selection ” 文本 图 15-3 改变工作名对话框 图 15-3 改变工作名对话框 图 15-4 参量对话框 图 15-5 单元类型对话框

连杆分析报告

连杆分析报告 连杆是连接活塞和曲轴,并将活塞所受作用力传给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的机构。由连杆体、连杆大头盖、连杆小头衬套、连杆大头轴瓦和连杆螺栓(或螺钉)等组成。连杆组承受活塞销传来的气体作用力及其本身摆动和活塞组往复惯性力的作用,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周期性变化的。因此连杆受到压缩、拉伸等交变载荷作用。连杆必须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结构刚度。 1.工作情况 连杆受力状况: 在最大惯性力引起的拉伸力工况:连杆大、小头孔内作用的拉伸载荷PY = 187.66 KN;连杆长螺钉预紧PC =182.92 KN;连杆短螺钉预紧力Pd = 178.59 KN;来自轴瓦的过盈配合力。 连杆材料属性: 2.根据图纸建模

3.导入ANSYS有限元 将模型导入ANSYS中,如下

4.创建轴瓦和曲柄销活塞销 在孔中创建轴瓦和曲柄销活塞销,如图。(假设过盈量为0.001m)

5.划分网格 对该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由于结构复杂,采用四面体单元。同时由于结构大小存在差异,网格的大小也不相同,以保证网格数量少。划分网格后如下:

6.创建接触单元 把接触的面创建接触单元,对于所有存在螺栓的区域,均使用绑定约束。由于轴瓦和曲柄销之间存在油膜,将其摩擦系数设为0.1,其余皆为0.3。接触单元如下:

7.约束和加载 对于连杆螺栓要施加预紧力。约束曲轴销的两个面。并在活塞销上施加力。在曲柄销上施加约束,在活塞销上施加力。力的加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在实际情况中,活塞销往往不易变形。因此耦合其对应节点的所有自由度,如下: 并在编号最小的节点施加载荷。最终模型如下:

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构件上点的运动分析 函数文件(m文件) 格式:function [ 输出参数] = 函数名(输入参数) p_crank.m function [p_Nx,p_Ny]=p_crank(Ax,Ay,theta,phi,l1) v_crank.m function [v_Nx,v_Ny]=v_crank(l1,v_Ax,v_Ay,omiga,theta,phi) a_crank.m function [a_Nx,a_Ny]=a_crank(l1,a_Ax,a_Ay,alpha,omiga,theta,phi) 函数中的符号说明

函数文件(m 文件) 格式: function [ 输出参数 ] = 函数名( 输入参数 ) p_RRR.m function [cx,cy,theta2,theta3]=p_RRR(bx,by,dx,dy,l2,l3,m) v_RRR.m function [vcx,vcy,omiga2,omiga3]=v_RRR(vbx,vby,vdx,vdy,cx,cy,bx,by,dx,dy) a_RRR.m function [acx,acy,alpha2,alpha3]=a_RRR(abx,aby,adx,ady,cx,cy,bx,by,dx,dy,omiga2,omiga3) 函数中的符号说明 m =1 m = -1 RRR Ⅱ级杆组运动分析

函数文件(m 文件) 格式: function [ 输出参数 ] = 函数名( 输入参数 ) p_RRP.m function [cx,cy,sr,theta2]=p_RRP(bx,by,px,py,theta3,l2,m) v_RRP.m function [vcx,vcy,vr,omiga2]=v_RRP(bx,by,cx,cy,vbx,vby,vpx,vpy,theta2,theta3,l2,sr,omiga3) a_RRP.m function [acx,acy,ar,alpha2]=a_RRP(bx,by,cx,cy,px,py,abx,aby,apx,apy,theta3,vr,omiga2,omiga3,alpha3) 函数中的符号说明 1 1 ∠BCP < 90?,∠BC 'P > 90?, m =1 RRP Ⅱ级杆组运动分析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以典型平面连杆机构(牛头刨床机构)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并列出相应方程,然后采用计算机C语言编程的方法,计算出机构中选定点的位移、速度,并绘出相关数据图像。 标签: 连杆机构;位移;速度;计算机编程 TB 1 前言 平面连杆机构是现代机械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典型机构。平面连杆机构的典型应用包括牛头刨床机构、缝纫机、颚式破碎机等。在研究平面连杆机构的过程中对机构上某个特定点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中,手工计算不仅计算量大,而且极易出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计算机逐渐成为分析研究典型机械结构的有力工具。因此本文力求通过C语言编程技术来对牛头刨床机构来进行简单运动分析。 2 牛头刨床机构运动分析 图1所示的为一牛头刨床。假设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如表1所示,原动件1以匀角速度ω1=1rad/s沿着逆时针方向回转,试求各从动件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以及刨头C点的位移、速度的变化情况。 角速度变化较为平缓,保证刨头慢速、稳定工作;在220°~340°之间为回程阶段,角速度变化较快,以提高效率;4杆有4个角速度为0点,即4杆的速度方向改变了四次。 C点的位移、速度分析:在0°~200°范围内,C点位移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变化较小,说明此时C点速度及加速度的变化量不大,且保持在较小值。200°~260°范围内C点的速度变化量明显增大,由速度图像可以推知加速度在220°左右达到最大值后快速减小,并使其速度在260°左右达到最大,而后加速度反向缓慢增大,速度持续减小到零以后又开始反向增大。 ①工作行程为θ1:0°~220°,回程为θ1:220°~340 °;工作行程角度大于回程角度,工作效率较高; ②工作行程阶段,刨头C点位移的变化较为平稳,速度可以近似看为匀速,

四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游梁式抽油机是以游梁支点和曲柄轴中心的连线做固定杆,以曲柄,连杆和游梁后臂为三个活动杆所构成的四连结构。 1.1四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图1 复数矢量法: 为了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先建立坐标系,并将各构件表示为杆矢量。结构封闭矢量方程式的复数矢量形式: 3121234i i i l e l e l e l ???+=+ (1) 应用欧拉公式cos sin i e i θθθ=+将(1)的实部、虚部分离,得 1122433112233cos cos cos sin sin sin l l l l l l l ??????+=+? ?+=? (2) 由此方程组可求得两个未知方位角23,??。 当要求解3?时,应将2?消去可得 2222234134313311412cos 2cos()2cos l l l l l l l l l l ????=++---- (3) 解得 3tan(/2)(/()B A C ?=- (4) 33 233 sin arctan cos B l A l ???+=+ (5) 其中:411 11 2222 32 3 cos sin 2A l l B l A B l l C l ??=-=-++-= (4)式中负号对应的四连杆机构的图形如图2所示,在求得3?之后,可利用(5)求得2?。

图2 由于初始状态1?有个初始角度,定义为01?,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关于011t ??ω=+, ω是曲柄的角速度。而通过图形3分析,我们得到OA 的角度0312 π θ??=- -。 因此悬点E 的位移公式为||s OA θ=?,速度||ds d v OA dt dt θ = =,加速度2222||dv d s d a OA dt dt dt θ===。 图3 已知附录4给出四连杆各段尺寸,前臂AO=4315mm ,后臂BO=2495mm , 连杆BD=3675mm ,曲柄半径O ’D=R=950mm ,根据已知条件我们推出''||||||||OO O D OB BD +>+违背了抽油系统的四连结构基本原则。为了合理解释光杆悬点的运动规律,我们对四连结构进行简化,可采用简谐运动、曲柄滑块结构进行研究。 1.2 简化为简谐运动时的悬点运动规律 一般我们认为曲柄半径|O ’D|比连杆长度|BD|和游梁后臂|OA|小很多,以至于它与|BD|、|OA|的比值可以忽略。此时,游梁和连杆的连接点B 的运动可以看为简谐运动,即认为B 点的运动规律和D 点做圆周运动时在垂直中心线上的投影的运动规律相同。则B 点经过时间t 时的位移B s 为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仿真模型分析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仿真模型分析1前言 平面四杆机构是是平面连杆机构的基础,它虽然结构简单,但其承载能力大,而且同样能够实现多种运动轨迹曲线和运动规律,因而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就是对机构上某点的位移、轨迹、速度、加速度进行分析, 根据原动件的运动规律, 求解出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设计方法有很多,传统的有图解法、解析法和实验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已逐渐脱离传统方法,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仿真技术。本文在UG NX5环境下对平面四杆机构进行草图建模,通过草图中的尺寸约束、几何约束及动画尺寸等功能确定各连杆的尺寸,之后建立相应的连杆、运动副及运动驱动,对建立的运动模型进行运动学分析,给出构件上某点的运动轨迹及其速度和加速度变化规律曲线,文章最后简要分析几个应用于工程的平面四杆机构实例。 2平面四杆机构的建模 问题的提出 平面四杆机构因其承载能力大,可以满足或近似满足很多的运动规律,所以其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以基于曲柄摇杆机构的物料传送机构为例,讨论其建模及运动分析。 如图1所示,ABCD为曲柄摇杆机构,曲柄AB为主动件,机构在运动中要求连杆BC的延伸线上E 点保持近似直线运动,其中直线轨迹为工作行程,圆弧轨迹为回程或空程,从而实现物料传送的功能。

平面四杆机构的建模 由于物料传送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所以它符合曲柄存在条件。根据机械原理课程中的应用实例[1],选取AB=100,BC=CD=CE=250,AD=200,单位均为毫米。 在UG NX5的Sketch环境里,创建如图2所示的草图,并作相应的尺寸约束和几何约束,其中EE'为通过E点的水平轨迹参考线,用以检验E点的工作行程运动轨迹。现通过草图里的尺寸动画功能,令AB与AD 的夹角从0°到360°变化,可看到E点的变化轨迹为直线和圆弧,如图3所示为尺寸动画的四个截图,其中图3(a)中的E点为水平轨迹的起点,图3(b)中的E点为水平轨迹的中点,图3(c)中的E点为水平轨迹的终点,而图3(d)中的E点为圆弧轨迹(图中未画出)即回程的中点。

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四缸发动机曲轴、连杆和活塞的运动是较复杂的机械运动。曲轴做旋转运动,连杆做平动,活塞是直线往复运动。在用Pro/Engineer做曲轴、连杆和活塞的运动分析的步骤如下所示[20]: (1)设置曲轴、连杆和活塞的连接。为使机构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式运动,须分别在曲轴与机体之间、连杆与曲轴之间、活塞与连杆之间添加销钉。在活塞与机体之间添加滑动杆连接。 (2)定义伺服电动机。利用伺服电动机驱动曲轴转动。 (3)建立运动分析。 (4)干涉检验与视频制作。 (5)获取分析结果。 7.1 活塞及连杆的装配 7.1.1 组件装配的分析与思路 活塞组件主要包括活塞、活塞销和活塞销卡环,连杆由连杆体和连杆盖两部分组成,将活塞组与连杆组分别组装,工作时用螺栓和螺母将连杆体、连杆盖和曲轴装配在一起,用活塞销将连杆小头和活塞装配在一起[21]。 7.1.2 活塞组件装配步骤 1、向组件中添加活塞 新建组件文件,运用【添加元件】,将活塞在缺省位置,完成装配。 2、向组件中添加活塞销卡环 (1)在“约束类型”中选择“对齐”选项,将卡环中心轴与活塞销孔中心轴对齐; (2)选择“匹配”选项,将卡环外圆曲面与卡环槽曲面相匹配,完成两个活塞销卡环的装配。 3、向组件中添加活塞销 (1)选择“对齐”选项,将活塞销中心轴与活塞销座孔的中心轴对齐; (2)选择“匹配”选项,将活塞销端面与卡环端面相匹配,完成活塞销的装配。 装配结果如图7.1所示:

图7-1 活塞组装配结果 Figure7-1Piston assembly results 7.1.3 连杆组件的装配步骤 1、向组件中添加连杆体 新建组件文件,运用【添加元件】,将连杆体添加在“缺省”位置,完成连杆体的装配。 2、向组件中添加连杆衬套 (1)选择“插入”选项,将连杆衬套的外侧圆柱面与连杆小头孔内侧圆柱面以插入的方式相配合。 (2)选择“对齐”选项,将连杆衬套的中心轴和连杆小头孔的中心轴对齐,完成连杆衬套的装配。 3、向组件中添加连杆轴瓦 (1)选择“对齐”选项,“偏移”为“重合”,并选择相重合的平面,然后【反向】。 (2)选择“约束类型”为“插入”,选取轴瓦的外侧圆柱面和连杆体的大端孔内侧圆柱面,使这两个曲面以插入的方式相配合。 (3)选择“匹配”,“偏移”类型为“重合”,使轴瓦凸起和凹槽的两侧面对应重合,完成连杆轴瓦的配合。 (4)同样的方法完成另一块连杆轴瓦的装配。 4、向组件中添加连杆盖 (1)选择“约束类型”为“匹配”,“偏移”类型为“重合”,并选取相应的面。 (2)分别选取连杆盖和连杆体的孔内侧圆柱面,使其以“插入”方式相配合,完成连杆盖的添加。 5、向组件中添加连杆螺栓 (1)选取螺栓的外侧圆柱面和孔的内侧圆柱面,使其以“插入”的方式相配合。 (2)选择“匹配”选项,并选择相应的面,使其“重合”,完成连杆螺栓的装配。 (3)添加螺母和垫片,同样的方法完成另一个连杆螺栓的装配。 连杆组件的装配结果如图7.2所示:

连杆受力分析实例

连杆受力分析 问题描述: 如图1所示的几何模型,连杆的厚度为0.5mm。在小头孔的内侧90°范围内承受P=l E 1.定义工作文件名和工作标题 (1)定义工作文件名:执行Utility Menu>File>Change Jobname命令,在弹出的【ChangeJobname】对话框中输入“c-rod”,选择【New log and error files】复选框,单击 按钮。 (2)定义工作标题:执行Utility Menu>File>Change Title命令,在弹出的【Change Title】对话框中输入“The stress calculating of c-rod”,单击按钮。 (3)重新显示:执行Utility Menu>Plot>Replot命令。 2.定义单元类型及材料属性 (1)设置单元类型: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ro>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命令,弹出【Element Tpyes】对话框。单击按钮,弹出【Labrary of Element Types】对话框。选择“Not Solved”和“Mesh Facet 200”选项,单击按钮。 (2)设置单元选项:单击Element Types对话框中的按钮,弹出如图2所示的【MESH200 Element Type Option】对话框。设置“K1”为“QUAD 8-Node”,单击按钮。单击按钮,弹出【Library Of Element Type】对话框。选择“Structural Solid”和“Brick 20node 95”选项,单击按钮,单击按钮。

四连杆机构分析代码动力学--精简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1.1 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 曲柄摇杆机构是平面连杆机构中最基本的由转动副组成的四杆机构,它可以用来实现转动和摆动之间运动形式的转换或传递动力。 对四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的意义是:在机构尺寸参数已知的情况下,假定主动件(曲柄)做匀速转动,撇开力的作用,仅从运动几何关系上分析从动件(连杆、摇杆)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等运动参数的变化情况。还可以根据机构闭环矢量方程计算从动件的位移偏差。上述这些内容,无论是设计新的机械,还是为了了解现有机械的运动性能,都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它还是研究机械运动性能和动力性能提供必要的依据。 机构运动分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图解法和解析法。当需要简捷直观地了解机构的某个或某几个位置的运动特性时,采用图解法比较方便,而且精度也能满足实际问题的要求。而当需要精确地知道或要了解机构在整个运动循环过程中的运动特性时,采用解析法并借助计算机,不仅可获得很高的计算精度及一系列位置的分析结果,并能绘制机构相应的运动线图,同时还可以把机构分析和机构综合问题联系起来,以便于机构的优化设计。 1.2 机构的工作原理 在平面四杆机构中,其具有曲柄的条件为: a.各杆的长度应满足杆长条件,即: 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b.组成该周转副的两杆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且其最短杆为连架杆或机架(当最短杆为连架杆时,四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当最短杆为机架时,则为双曲柄机构)。 第一组(2代一套)四杆机构L1=125.36mm,L2=73.4mm,L3=103.4mm,L4=103.52mm 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125.36+73.4) ≤其余两杆长度之和(103.4+103.52) 最短杆为连架杆,四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第二组(2代二套)四杆机构L1=125.36mm,L2=50.1mm,L3=109.8mm,L4=72.85mm 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125.36+50.1) ≤其余两杆长度之和(109.8+72.85) 最短杆为连架杆,四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第三组(3代)四杆机构L1=163.2mm,L2=61.6mm,L3=150mm,L4=90mm 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163.2+61.6) ≤其余两杆长度之和(150+90) 最短杆为连架杆,四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在如下图1所示的曲柄摇杆机构中,构件AB为曲柄,则B点应能通过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的位置。 1.3 机构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图1机构结构简图 在用矢量法建立机构的位置方程时,需将构件用矢量来表示,并作出机构的封闭矢量多边形。如图1所示,先建立一直角坐标系。设各构件的长度分别为L1 、L2 、L3 、L4 , 其方位角为、、、。以各杆矢量组成一个封闭矢量多边形,即ABCDA。其个矢量之和必等于零。即:

连杆机构运动分析指导

连杆机构运动分析指导 一、实验目的 1. 加强学生对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机构组成及其运动特性,为机构创新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培养学生连杆机构解析法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机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机架和原动件及他们之间的运动副,另一部分由其他构件和运动副组成。其中,前一部分称为基本机构部分,后一部分称为从动件系统。如图1所示的机构可以分成如图2所示两部分。两部分机构自由度之和等于原始机构的自由度,由于基本机构的自由度与原动件数目相等,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所以从动件系统部分的自由度为0。 在很多情况下,从动件系统可以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杆组。我们把无法再分割的、自由度=0的从动件连接称为阿苏尔杆组(Assur group). 例如如图2的从动件系统可以进一步划分成如图3所示的两个阿苏尔杆组。 在每一个阿苏尔杆组中,杆组内部各构件间连接的运动副称为内部运动副(inner pair内副)。例如杆组DCB中的转动副C和杆组GFE中的转动副F。每一个阿苏尔杆组中有一部分运动副与运动已知构件相联,这一部分运动副称为外部运动副(outer pairs外副)。例如,阿苏尔杆组DCB中的转动副B和D分别和运动已知构件(原动件和机架)相连接,为外副。阿苏尔杆组DCB通过外副B和D 与运动已知的构件连接后,形成了一个铰链四杆机构ABCD ,杆组DCB中的构件BCE和DC运动确定。阿苏尔杆组GFE 通过外副E和G与运动已知构件(BCE 和机架)连接。注意:转动副E不是阿苏尔杆组DCB的一个外副。从阿苏尔杆组的安装顺序,我们可以看出杆组DCB是第一杆组,杆组GFE 是第二杆组。 我们可以得到机构的组成原理:任何机构都是在基本机构的基础上依次添加杆组扩展而成的。注意只有在前面的阿苏尔杆组安装完之后,后面的杆组才能安装。 依据机构的组成原理就可以预先编写一些常用阿苏尔杆组的子程序。这样,多杆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就可以简化成简单的两步:首先,将机构拆成基本机构

四连杆机构分析代码动力学--精简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 1.1 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 曲柄摇杆机构是平面连杆机构中最基本的由转动副组成的四杆机构,它可以用来实现转动和摆动之间运动形式的转换或传递动力。 对四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的意义是:在机构尺寸参数已知的情况下,假定主动件(曲柄)做匀速转动,撇开力的作用,仅从运动几何关系上分析从动件(连杆、摇杆)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等运动参数的变化情况。还可以根据机构闭环矢量方程计算从动件的位移偏差。上述这些内容,无论是设计新的机械,还是为了了解现有机械的运动性能,都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它还是研究机械运动性能和动力性能提供必要的依据。 机构运动分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图解法和解析法。当需要简捷直观地了解机构的某个或某几个位置的运动特性时,采用图解法比较方便,而且精度也能满足实际问题的要求。而当需要精确地知道或要了解机构在整个运动循环过程中的运动特性时,采用解析法并借助计算机,不仅可获得很高的计算精度及一系列位置的分析结果,并能绘制机构相应的运动线图,同时还可以把机构分析和机构综合问题联系起来,以便于机构的优化设计。 1.2 机构的工作原理 在平面四杆机构中,其具有曲柄的条件为: a.各杆的长度应满足杆长条件,即: 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b.组成该周转副的两杆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且其最短杆为连架杆或机架(当最短杆为连架杆时,四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当最短杆为机架时,则为双曲柄机构)。 第一组(2代一套)四杆机构L1=125.36mm,L2=73.4mm,L3=103.4mm,L4=103.52mm 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125.36+73.4) ≤其余两杆长度之和(103.4+103.52) 最短杆为连架杆,四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第二组(2代二套)四杆机构L1=125.36mm,L2=50.1mm,L3=109.8mm,L4=72.85mm 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125.36+50.1) ≤其余两杆长度之和(109.8+72.85) 最短杆为连架杆,四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第三组(3代)四杆机构L1=163.2mm,L2=61.6mm,L3=150mm,L4=90mm 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163.2+61.6) ≤其余两杆长度之和(150+90) 最短杆为连架杆,四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在如下图1所示的曲柄摇杆机构中,构件AB为曲柄,则B点应能通过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的位置。 1.3 机构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连杆受力及其特征

1.连杆受力及其特征: 1.)四冲程内燃机连杆在整个工作循环中时而受压,时而受拉,二冲程内燃机的连杆 则几乎是一直受压; 2.)连杆的摆动使杆身产生惯性力矩并使连杆受弯; 3.)主副连杆机构中的副连杆的作用力产生附加弯矩 2.设计连杆时注意: 1.)应从疲劳强度的角度来考虑连杆的强度设计,几乎所有连杆因强度问题而出现的 事故均系耐疲劳强度下不足所致; 2.)应保证连杆有足够的刚度,特别应避免连杆大、小端孔的变形过大,以保证轴瓦 与衬套能可靠工作,同时应力求减小给连杆螺栓增加附加弯曲应力; 3.)保证连杆大、小端轴瓦和衬套可靠工作、足够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以适应柴油 机不断提高功率和降低维护保养费用,延长检修期的需要。 3.平切口连杆大端: 连杆大端盖的剖分面与连杆中心垂直。杆身与大端盖之间用连杆螺栓联接。平切口结构连杆大端的曲柄销尺寸范围为dp≤(0.65-0.72)D。尽管这种大端结构及制造工艺均甚为简单,且仍广泛应用于高、中速内燃机中,但由于曲柄销径的增大受到限制,这种结构难以用于高参数的柴油机中。 4.斜切口连杆大端: 当连杆的接合面宽度K相同时,斜切口式连杆大端可以按排较大的连杆轴颈,而仍能保持由气缸中抽出活塞连杆组的优点。通常斜切口连杆大端许可安排下的连杆轴颈为dp≤0.85D. 5.连杆大端盖: 1.)梳齿形断面:结构轻,刚度较均匀,但加工困难、成本高,只能用于轻型高速柴 油机; 2.)双筋式:刚度亦较均匀,由于大端盖筋的方向与杆身上工字形断面肋片方向垂直 而不便与连杆体用同一幅锻模制造; 3.)T型断面:结构简单,易于锻造和机械加工,在中、高速柴油机中应有较多; 4.)工字形断面:结构合理,适合于铸钢毛坯,多用于中低速柴油机 6.连杆小端结构的优缺点: 1.)锻造毛坯的连杆,表面有7-10度的拔模角,通常在模锻之后外表不再机械加工, 广泛用于强载度不高,大批量生产的,尺寸不大的产品中; 2.)自由锻毛坯经车削加工而成,小端呈球形,杆身多呈圆柱形,工艺简单,结构笨 重,适用于小批量生产的中低速柴油机; 3.)在于增加小端顶部中央截面的抗弯能力; 4.)可以分别增加连杆小端及活塞销座的主要承压面,许多强载度较高的柴油机连杆 采用; 5.)二冲程高速柴油机的连杆小端,其特点在于衬套内表面有螺旋形布油槽,能向连 杆小端轴承内表面供应较充分的润滑油。 7.连杆杆身设计时为什么选用工字梁:

曲柄连杆机构的惯性力分析

第19卷第5期昌潍师专学报 2000年10月Vol.19 No.5Journal of Changwei Teachers College Oct.2000 曲柄连杆机构的惯性力分析 Ξ 丁素英 (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山东潍坊 261041) 摘 要:曲柄连杆机构是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中的主要运动部件,它的受力情况直接影响压缩机的寿命.本文从质 点动力学角度对曲柄连杆机构进行了惯性力的分析. 关键词:曲柄连杆机构;惯性力;旋转 中图分类号:O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50(2000)05—0068—03 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中,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是将外界输入的功率传递给活塞组件.因此,曲柄连杆机构的惯性力也就来自三个方面,即活塞往复直线运动产生的惯性力;曲柄不平衡质量旋转产生的惯性力;连杆产生的惯性力.由于曲柄连杆机构的质量分布不均匀,对惯性力的分析就增加一定的困难.下面从质量转化的角度加以分析. 图1 1 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方程 曲柄连杆机构如图1所示.图中点O 为曲柄的旋转中心,点B 为曲柄销中心,点A 为活塞销中心,点C 和点D 分别为活塞销在内、外止点的位置.OB 为曲柄,长度以r 表示,A B 为连杆,长度以L 表示.曲柄与汽缸轴线的夹角为α,连杆与汽缸轴线的夹角为β.从外止点算起,活塞向曲轴旋转中心的位移为正,曲轴顺时针旋转为正. 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得出活塞的位移x 为: x =OD -OA =(L +r )-(r cos α+L cos β)由△EOB 和△EA B 可知,EB =L sin β=r sin α,令λ=r L ,则sin β=λsin α,cos β= 1-sin 2β= 1-λ2 sin 2α. 利用二项式定理展成无穷级数 cos β=1-x 2sin 2α2-x 4sin 4α8 -……在实际应用中,α很小,可略去λ4 sin 4α以上各项,即 cos β≈1-12 λ2sin 2 α 于是 x =(L + r )- r cos α+L 1-12 λ2sin 2α=r (1-cos α+ 12 λ2sin 2α)(米)(1) 将(1)式对时间求导可得活塞运动的速度 v =d x d t =d x d α?d αd t =r sin α+λ22sin2α? d α d t 上式中导数d αd t 是曲柄的瞬时角速度,一般情况下,角速度为一常数,即d α d t =ω. ? 86?Ξ收稿日期:2000—03—02

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大作业一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1 、题目 如图所示机构,一只机构各构件的尺寸为AB=100mm,BC=4.28AB,CE=4.86AB,BE=8.4AB,CD=2.14AB,AD=4.55AB,AF=7AB,DF=3.32AB,∠BCE=139?。构件1的角速度为ω1=10rad/s,试求构件2上点E的轨迹及构件5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A B C D E F 1 2 3 4 5 2、机构结构分析 该机构由6个构件组成,4和5之间通过移动副连接,其他各构件之间通过转动副连接,主动件为杆1,杆2、3、4、5为从动件,2和3组成Ⅱ级RRR基本杆组,4和5组成Ⅱ级RPR基本杆组。 如图建立坐标系 A B C D E F 1 2 3 4 5 Y X 3、各基本杆组的运动分析数学模型 1) 位置分析

? ? ?+=+=i AB A B i AB A B l y y l x x ??sin cos 2) 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将上式对时间t 求导,可得速度方程: sin cos B AB B A i i B AB B A i i dx x x l dt dy y y l dt ?????==-??? ?==+?? 将上式对时间t 求导,可得加速度方程: 222 2 22 cos sin cos cos B AB AB B A i i i i B AB AB B A i i i i d x x x l l dt d y y y l l dt ???????? ?==--????==-+?? RRR Ⅱ级杆组的运动分析 如下图所示 当已知RRR 杆组中两杆长L BC 、L CD 和两外副B 、D 的位置和运动时,求内副C 的位置、两杆的角位置、角运动以及E 点的运动。 C X Y 1) 位置方程 cos cos sin sin BC CD C B i D j BC CD C B i D j x x l x l y y l y l ????=+=+??? =+=+?? 由移项消去j ?后可求得i ?: 002arctan i ?=? ? 式中, ()()00222022BC D B BC D B BC BD CD BD A l x x B l y y C l l l l ?=-?=-???=+-?? =??

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大作业(一)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班级: 姓名:姓名: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一、题目及原始数据 1.1、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题目: 如图1.1所示,为一平面六杆机构。设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如表 1.1 所示, 又知原动件1以等角速度1ω= 1rad/s 沿逆时针方向回转,试求各从动件的角位移、角速度及角加速度以及位移E 点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表1.1 平面六杆机构的尺寸参数 2'l =65mm,G x =153.5mm,G y =41.7mm 题 号 1l 2l 3l 4l 5l 6l α A B C 1-A 105.6 67.5 87.5 34.4 25 60° 1l =26. 5 1l =24 1l =29. 5 算出原动件从 0o到 360o时(计算点数 N=36)所要求各运动变量的大小,并绘出各组应的运动线图以及 E 点的轨迹曲线。 图1.1 二、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方程 2.1、位移方程: 4312l4cos cos l1cos 0h θθθ--=

43311l4sin s sin l1sin 0h θθθ+--= 43l4cos l3cos s c 0θθ+-?= 43l4sin l3 sin h 0θθ+-= []3 43c v v ωω 2.2、速度方程: 34333 4331434 3 cos l4sin s sin 0sin l4cos s cos 0V 0l4sin l3sin 10 l4cos l3cos 0θθθθ θθθθθθ--????? ?=??---???? []211V l1sin l1cos 00θθ=- []3343V c v v ωω= 3V V1\V2= 2.3、加速度方程: 3344333333 4433333 111443344 33 sin 14cos v sin s cos 014sin ?v cos s sin 0014cos 13cos 00 14sin 13sin 0A ωθωθθωθω ωθθωθωθωθωθωθ+????--+? ?=?????? []112343c A =v v ωω 11111112A A A =? []1211A l1cos l1sin 00θθ=-- 11112A A A =+ []3343A a c a γγ= 321A A \A =

ANSYS连杆机构运动分析实例曲柄滑块机构2

连杆机构运动分析实例—曲柄滑块机构15例第][本例提示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的方法、步骤和过程,并使用解介绍了利用ANSYS析解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着重介绍了曲柄滑块机构模型的创建以及约束的施加方法,介绍了三维铰链单元COMBIN7的使用方法。 15.1 概述其关键在本分析仍然属于瞬态动力学分析,分析过程与普通的瞬态动力学分析基本相同。COMBIN7的创建,现在此简单介绍。于三维铰链单元 COMBIN7图三维铰链单元15-1 、用以定义和JCOMBIN7单元属于三维单元,有5个节点,分别是活跃节点I三维铰链LINK 并且分属于和J应该位置重合,活跃节点L和M(图15-1)。I控制节点铰链轴的节点K、没有定义,则铰链轴为全球笛卡尔是一个单元或单元集合。如果节点K和AB,LINK A和B z轴。坐标系的帮助文档。单元的进一步内容请参阅三维铰链COMBIN7ANSYS另外,本分析必须将大变形选项打开。

问题描述及解析解15.2 =250 所示为一曲柄滑块机构,曲柄长度R图15-2,曲柄为e=200 mm、偏距=620 、连杆长度mmLmm 曲柄滑块机构15-2 图 153 例第15 连杆机构运动分析实例—曲柄滑块机构 随时间变化情况。、加速度a,求滑块3的位移s、速度vn原动件,转速为=30 r/min3313 [5][6],该问题的解析解十分复杂,使用不太方便。本例用图解法解决根据机械原理的知识的位移3问题,由于过程比较繁琐,而且只是为了验证有限元解的正确性,所以,关于滑块变化情况的图形没有必要给出。在这里只求解了以下数据:ts、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333 。滑块的行程H=535.41 mm??180?。由于机构=19.43°,于是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机构的极位夹角为θ242.K??1???180K60空回,s一个工作循环周期为s,所以机构工作行程经历的时间108T?1T?.2?T?11?Kn1 s。行程经历的时间892.?T?T0T?12 15.3 分析步骤改变工作名15.3.1 在的对话框,示Change Utility Menu→File→Jobname。弹出图15-3所取拾菜单Ok”按钮。[/FILNAM]“”文本框中输入EXAMPLE15,单击 “ 改变工作名对话框图15-3 改变工作名对话框图15-3 15.3.2 定义参量所示的对话框,在15-4Parameters→Scalar Parameters。弹出图→拾取菜单Utility Menu文本按钮;再在“单击“Accept”Selection”,文本框中输入”“Selection PI=3.1415926

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大作业(一)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姓名:—姓名: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一、题目及原始数据 1.1、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题 如图1.1所示,为一平面六杆机构。设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如表1.1所示, 乂知原动件1以等角速度lrad/s 沿逆时针方向回转,试求各从动件的角位 移、角速度及角加速度以及位移E 点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表1.1平而六杆机构的尺寸参数 /2‘二 65mm, x G =153? 5mm, y G = 41. 7mm 题号 12 1. a A B C 1-A 105.6 67.5 87.5 34.4 25 60° /,二26. 5 /, =24 /, =29. 5 要求每组(每三人为一纟 乩每人一题)至攵 ,打印一份源程序,每个同学计 算岀原动件从0。到360°时(计算点数N 二36)所要求各运动变量的大小,并绘 岀各组应的运动线图以及E 点的轨迹曲线。 2.1、位移方程: 14cOS&4COSq -11COS0] —/?2 =0 14sin^4+s 3sin^.-llsin^-/?! =0 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方程

14cosQ + 13COS 0 - S ?C = O 14sinq + 13 sinQ _h =0 2?2、速度方程: -14sinq 14cosq -14sin^4 14cosQ -s 3sin^ s 3cos^ -13sin&; 13cosQ V 2=[-llsin^ llcosQ 0 0] V 3=[V 3 5 0 K] V 3=V1\V2 A 12 =[-11COS ^ -llsinq 0 0] A, =A H +A I2 A 3 = [a 3 /4 Yi S] A 3=A 2\A J COS0 sinQ 0 0 0 -1 0 2.3、加速度方程: 41! ?sin@ 14gcosQ v 3sin^ +S3?cos@ 一 5 14%sin&4 ?-v 3cos^ +S3?sin@ 0 14%cosq 130cosQ 14qsin&4 13?sinQ A|12 = [V3 a >4 ? vj A,= C0S&3 sing 0 0 一 MsinQ 14COS &4 -I4sin<94 14cosQ -s 3sin^3 S3COS&3 -I3sin 。; 0 0 -1 0 0 0 0 0 A ii =A m x A I12

最新ANSYS连杆机构运动分析实例—曲柄滑块机构2汇总

A N S Y S连杆机构运动分析实例—曲柄滑块 机构2

第15例连杆机构运动分析实例—曲柄滑块机构[本例提示]介绍了利用ANSYS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的方法、步骤和过程,并使用解析解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着重介绍了曲柄滑块机构模型的创建以及约束的施加方法,介绍了三维铰链单元COMBIN7的使用方法。15.1 概述 本分析仍然属于瞬态动力学分析,分析过程与普通的瞬态动力学分析基本相同。其关键在于三维铰链单元COMBIN7的创建,现在此简单介绍。 三维铰链COMBIN7单元属于三维单元,有5个节点,分别是活跃节点I和J、用以定义铰链轴的节点K、控制节点L和M(图15-1)。活跃节点I和J应该位置重合,并且分属于LINK A和B,LINK A和B是一个单元或单元集合。如果节点K没有定义,则铰链轴为全球笛卡尔坐标系的z轴。 三维铰链COMBIN7单元的进一步内容请参阅ANSYS帮助文档。 另外,本分析必须将大变形选项打开。 15.2 问题描述及解析解 图15-2所示为一曲柄滑块机构,曲柄长度 R=250 mm、连杆长度L=620 mm、偏距e=200 mm, 曲柄为原动件,转速为n1=30 r/min,求滑块3的位移 图 15-1 三维铰链单元COMBIN7 图 15-2 曲柄滑块机构

s 3、速度v 3、加速度a 3随时间变化情况。 根据机械原理的知识[5][6],该问题的解析解十分复杂,使用不太方便。本例用图解法解决问题,由于过程比较繁琐,而且只是为了验证有限元解的正确性,所以,关于滑块3的位移s 3、速度v 3、加速度a 3随时间t 变化情况的图形没有必要给出。在这里只求解了以下数据: 滑块的行程H =535.41 mm 。 机构的极位夹角为θ=19.43°,于是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242.1180180=-?+?=θ θK 。由于机构一个工作循环周期为2601 ==n T s ,所以机构工作行程经历的时间108.111=+=T K K T s ,空回行程经历的时间892.012=-=T T T s 。 15.3 分析步骤 15.3.1 改变工作名 拾取菜单Utility Menu →File →Change Jobname 。弹出图15-3所示的对话框,在“[/FILNAM]” 文本框中输入EXAMPLE15,单击“Ok ” 按钮。 15.3.2 定义参量 拾取菜单Utility Menu →Parameters →Scalar Parameters 。弹出图15-4所示的对话框,在“Selection ” 文本框中输入PI=3.1415926, 单击“Accept ” 按钮;再在“Selection ” 文本框 图 15-3 改变工作名对话框 图 15-3 改变工作名对话框 图 15-4 参量对话框 图 15-5 单元类型对话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