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氟癸烷液体在超过180_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应用

全氟癸烷液体在超过180_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应用

全氟癸烷液体在超过180_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应用
全氟癸烷液体在超过180_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应用

第十四篇视网膜病

第十四章视网膜病 一.选择题 A1型题: 1.视网膜是一层对光敏感的、精细的膜样结构,其组成为 A.Bruch膜和RPE BRPE和视网膜神经感觉层 CBruch膜和视网膜神经感觉层 D脉络膜和视网膜神经感觉层 EBruch膜和脉络膜 答案:B 2视网膜硬性渗出描述错误的是: A硬性渗出是因为慢性水肿渗出、液体逐渐吸收后,遗留下的脂质沉着所致B主要位于视网膜外丛状层 C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黄白色小点和斑块 D位于黄斑者,可顺Henle纤维排列成星芒状或扇形,或形成较厚的斑块E一般不能吸收 答案:E 3视网膜深层出血描述错误的是: A多呈线状、条状及火焰状 B为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的出血 C位于外丛状层和内核层之间 D表现为小的园点状出血,色暗红 E多见于静脉性损害的疾病 答案:A 4.Coat’s病描述正确的是: A常累及双眼 B具有遗传性 C自然病程预后较好 D与系统性血管异常无关 E常在成年期发病 答案:B 5.下列那项疾病对视力的影响较小 A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B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D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E玻璃体积血 答案:D

6.以下那项疾病与脉络膜新生血管有关: AStargardt病 B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C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D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E非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答案:B 7.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最多见于: A颞上象限 B颞下象限 C鼻上象限 D鼻下象限 E黄斑 答案:A 8.糖皮质激素在哪项疾病治疗中禁用: A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B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CCoats病 D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E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答案:E 9.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是: A神经鞘瘤 B横纹肌肉瘤 C脉络膜黑色素瘤 D视网膜母细胞瘤 E脑膜瘤 答案:D 10.按照国际临床分类法,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第几期出现增生性病变 A1期 B2期 C3期 D4期 E5期 答案:E 11.按照国际临床分类法,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第几期应及时进行广泛的视网膜光凝术A1期 B2期 C3期

健康教育预防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评价

视网膜脱离是严重损害视功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较高,是致盲的常见疾病之一[1]。视网膜脱离一旦确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高。如何预防视网膜脱离术后再次脱离,降低视网膜脱离复发率,提高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生命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适当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视网膜脱离患者及时就诊、遵医用药、合理膳食、控制运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并减少并发症[2]。近年来,本科非常重视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健康教育,现就1000例住院手术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所取得的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本院眼科住院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1000例,男488例,女512例,年龄8~76岁,平均42岁,病程约8.5d;文化程度:大专以上440例,中专、高中380例,初中90例,小学80例,文盲10例;单眼980例,双眼20例。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飞蚊症、眼前漂浮物、闪光感、眼前阴影等临床症状。120例患者接受过激光治疗,全部患者之前均未接受过系统的视网膜脱离健康教育。 1.2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方法 1.2.1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并评估患者情况由经管医生、经管护士和责任组长组成。健康教育小组根据患者及家属情况,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和内容,明确教育目的。收集与患者相关的信息,了解患者的学习需要,通过评估,判断患者的健康观、学习能力及动力、方式及对疾病适应能力,为确定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提供依据。 1.2.2确定教育内容和目标根据上述评估资料和患者个体差异,确定教育内容和目标,包括:(1)视网膜脱离疾病教育目的和意义,视网膜脱离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及预后;(2)疾病恢复的标准;(3)常用药物的应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4)手术指导,讲解手术目的,术前准备事项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5)制订自我护理计划,包括眼部护理、作息、饮食、运动计划及预防感染等知识。 1.2.3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和教育目标不同,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法:(1)手术前集体授课1次,每次30min左右,将患者在疾病知识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由教育小组的成员组织讲课、讨论、演示。如视网膜脱离的定义、诱因、临床表现、预后、治疗方法、用药的注意事项、饮食知识,并辅以图片、宣传页等教育工具,对滴眼液和涂眼膏采取实物示范、练习方法。(2)对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学习有困难的患者,采取个体辅导,并把这些需要个体辅导的患者作为重点教育对象。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增强学习效果。(3)健康资料的发放,患者入院时,发放由科室编制的健康资料,让患者和家属了解视网膜脱离的知识。(4)利用宣传彩页,刊登视网膜脱离有关知识,使患者从中获得视网膜脱离的有关知识。 1.2.4教育效果的评价评价方法为答卷形式与操作演示相结合。评价内容:(1)根据Kaplan-Meier评价健康教育后2年的疗效, 健康教育预防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评价 陈懿(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眼科二病区,重庆400042)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视网膜脱离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对1000例住院手术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眼压监测、饮食、生活、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860例视网膜复位良好;140例复发,复发率为14%。健康教育后患者掌握视网膜脱离相关知识总评分优良率83.9%,高于健康教育前(25.8%)的水平,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复发,并能有效提高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水平。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健康教育;复发;评价研究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9-1388-02中图法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B

视网膜脱离考题

一、填空题 1.视网膜脱离指的是和之间的脱离。 2.视网膜脱离根据发病原因分为、、。 3.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三要素、、。 4.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时封闭裂孔的方法有、、。 5.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VKH、葡萄膜炎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属于性视网膜脱离。 二、判断题 1.视网膜裂孔(圆孔)是由于视网膜变性萎缩引起,马蹄孔是由于玻璃体后脱离牵拉引起() 2.视网膜脱离患者做OCT有助于明确网脱是否影响到黄斑,对术后视力恢复做初步预判() 3.视网膜裂孔的位置与视网膜脱离的部位,范围密切相关,且颞上象限裂孔最多见() 4.跨越12点的视网膜脱离,裂孔常在12点左右脱离向下展较多的一侧() 5.颞上或鼻上不跨越12点的脱离,裂孔常在脱离最高处1个半钟点内() 6.下方脱离,两侧高度不等,裂孔常在高的一侧() 7.下方扁平脱离,两侧范围相等,裂孔常在6点附近() 8.后极部的脱离可能是黄斑裂孔() 9.视网膜脱离的预后跟黄斑是否有脱离,脱离时间长短有关() 10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关键是解除牵拉() 三、选择题 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症状包括() A.眼前漂浮物 B.闪光感 C.幕样黑影遮挡D累及黄斑时视力明显下降 E.无症状 2.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时眼底检查应注意() A.玻璃体有无液化,牵拉 B.有没有视网膜脱离 C.有没有视网膜裂孔 D.晶状体是否混浊 3.视网膜裂孔的临床分型包括() A.马蹄孔 B.变性区萎缩圆孔 C.锯齿缘截离引起的裂孔 D.巨大裂孔 4.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有() A.玻璃体切除+激光+空气填充 B.巩膜环扎+硅压+冷冻 C.硅压+冷冻 D.玻璃体切除+激光+硅油填充 5.常见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常见病包括() 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B.视网膜血管性病变合并玻璃体积血 C.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D.外伤 四、简答题 视网膜的分层:

视网膜脱落手术

视网膜脱落手术介绍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潴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脱离部分的视网膜无法感知光刺激,导致眼部来的图像不完整或全部缺失。 病因 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很多,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本病多见于中年或老年人,近视居多,双眼可先后发病。发病的诱因有视网膜周边部的格子状和囊样变性,玻璃体液化变性和视网膜粘连,这些诱因又和年龄、遗传、外伤等因素有关。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外伤,玻璃体长期积血,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眼内多次手术后,长期视网膜脱离,冷凝等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眼内视网膜脉络膜肿瘤如视网膜血管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及转移癌;炎症如葡萄膜炎,VKH,脉络膜炎,巩膜炎;色素上皮病变如大疱性视网膜病变,葡萄膜渗漏综合征;视网膜血管病如von-Hippel和coats病等;全身疾病如妊娠高血压,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和一些血液病等。 分类 视网膜分类方法很多。按发病的机制可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根据视网膜脱离范围分为部分性和完全性两型,按

其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原发性视网膜脱离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也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玻璃体腔内液体通过视网膜的裂孔进入到视网膜下,引起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的分离。这种病人常由于某种因素如高度近视,高龄而存在视网膜变性、萎缩、变薄,或有高度近视,玻璃体液化、脱离、浓缩及与视网膜粘连等。 2.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原因比较明确,是眼部其他疾病或某些全身病引起,如渗出性视网膜炎、急性弥漫性脉络膜炎、妊高征性视网膜病变等,有大量渗出液积聚于视网膜下,造成视网膜脱离。某些眼外伤或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出血以后,机化增殖的玻璃体条索牵引,把视网膜拉下来。还有一些脉络膜肿瘤或视网膜下寄生虫可把视网膜顶起来,形成视网膜脱离。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由于玻璃体增殖牵引视网膜而致脱离。 还有一些特殊眼病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如先天性脉络膜缺损、马方综合征等,均与眼底先天发育不良有关。 鉴别诊断 1.视网膜劈裂症 视网膜劈裂症劈裂的位置位于下方周边眼底,呈半球形隆志,由囊样变性融和发展而成。内壁菲薄透明,外壁缘附近可以色素沉着。视网膜劈裂症视网膜劈裂区为绝对暗点,不活动,无视网膜下液。如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临床路径【2020版】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 临床路径 一、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临床路径标准 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ICD-10: H33.001) 行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ICD-9-CM-3:14.74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症状:突发视物不清,眼前黑影遮挡、漂浮物,闪光感,视物变形等。 2.体征:可有传入性瞳孔障碍,玻璃体色素颗粒漂浮,玻璃体积血,患眼眼压可较对侧低,视网膜青灰色隆起,可见视网膜裂孔,周边部视网膜变性,陈旧性脱离在脱离区的后界可见分界线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

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眼科临床指南(PPP)》 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裂孔较大,裂孔边缘翻卷,合并视网膜前膜或黄斑裂孔,玻璃体浓缩,存在玻璃体视网膜牵引,预计采用巩膜外加压无法复位。 (四)标准住院日为≤1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H33.00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第一诊断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较大,裂孔边缘翻卷,合并视网膜前膜或黄斑裂孔,玻璃体浓缩,存在玻璃体视网膜牵引,预计采用巩膜外加压无法复位,不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全面了解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2016-10-21高视远望高视远望 内容概要: l 如何发现脉脱型视网膜脱离?与裂孔大小有关吗? l 如何正确使用激素 l 如何处理脉络膜上腔液体 l 手术的时机与方式 l 手术的关键点 概念 l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其下方的色素上皮层之间相互分离。 l 脉脱型视网膜脱离: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同时伴有睫状体和脉络膜与巩膜的分离需要知道的球壁潜在腔隙 l 视网膜下腔:视网膜的感觉上皮层与其下方的色素上皮层之间的潜在腔隙 l 脉络膜上腔:脉络膜与巩膜的棕黑层之间的潜在腔隙 l 视网膜胚胎发育:感觉上皮层与色素上皮:神经外胚层叶内外层

l 脉络膜巩膜的胚胎发育:巩膜:神经嵴细胞,脉络膜:中胚叶 维持视网膜不发生脱离的5因素 l 流体压力; l 液体流动力 l 神经感觉层外节段与色素上皮细胞微绒毛交错镶嵌 l 各种粘附分子 l 主动转运作用 维持脉络膜不脱离的因素: l 脉络膜与巩膜的棕黑层间由许多平行的板片构成脉络膜上组织,并有弹性纤维和色素细胞,组织疏松。10-35um厚 l 其他:流体压力、黏附分子 l 视盘周围、巩膜突、涡状静脉和睫状神经在赤道区穿过巩膜处脉络膜与巩膜有紧密连接 脉脱型视网膜脱离 l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水分由裂孔进入视网膜下腔

l 脉络膜脱离:脉络膜与巩膜之间有液体积聚,为渗出或出血。可由外伤、内眼手术、过量激光等引起,还可能是特发性脱离等 l 对伴脉络膜脱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认识始于1876年Schnabel的描述:l 高度近视眼,突然的眼压下降。当时还以为是后葡萄肿的破裂 l 脉脱型视网膜脱离的发病机制: 网脱低眼压(短时间)→静脉回流压差减少→毛细血管瘀滞→脉络膜毛细血管内皮间隙较大,大量液体进入脉络膜上腔→脉络膜和睫状体脱离→房水分泌进一步减少→低眼压 l 疾病特点: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 与脉络膜淤血后大量生长因子及炎症细胞进入玻璃体腔有关 l 易感人群:老年人、高度近视眼、无晶体眼和有过玻璃体手术眼与玻璃体高度液化有关,与裂孔大小无关 l 常发生在RRD后6d~2wk l 高度近视的脉络膜薄弱,加上脉络膜血管缺乏肌性和自主神经调节,眼压的下降就容易造成脉络膜血流量的增加,而造成血液的淤滞。 脉脱型视网膜脱离的症状与体征: l 飞蚊与闪光

视网膜脱落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视网膜脱落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视网膜脱落是一种很严重的眼底病。一经发生而未及时治疗,最终可导致失明及眼球萎缩等严重后果。人眼的视网膜分为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当两层组织之间有液体进入并积聚时,使神经上皮层离开原来的解剖位置,即为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脱落一经发现,手术越早便越有利于视力的恢复。其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类: (1)葡萄膜炎:视网膜手术因涉及葡萄膜,术后可发生葡萄膜炎。因此术后应局部或全身使用激素。 (2)眼内炎:较少见。可能通过放水口将病菌带入眼内。按常规处理,必要时作玻璃体切割。 (3)眼前段缺血:由于手术损伤睫状后长动脉或睫状前动脉后引起。轻度缺血较常见,不影响手术预后,重度缺血可造成严重后果,终致眼球萎缩。 (4)视网膜下积液:可能是术中未放水,冷凝或电凝引起的渗出,裂孔封闭不良或遗漏及新的裂孔产生等。应作全面检查,渗出反应者全身或局部用激素,其他情况对症处理。 (5)继发性青光眼: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由瞳孔阻滞引起的可激光虹膜打孔或虹膜周切;脉络膜渗出引起的可作巩膜切开并用激素;原因不明者先药物治疗,持久高眼压可考虑作滤过手术。 (6)黄斑皱褶:易发生在视网膜颞侧有较大裂孔及变性区,冷凝范围大,术前已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再次手术者。一般存在黄斑前膜。可作玻璃体切割、剥膜。 (7)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一严重并发症,也是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预防。网膜脱离手术应尽早进行,一次治愈,减少术中损伤。 (8)复视:截断肌肉未缝合原位,直肌下填入加压物太大,巩膜与肌肉粘连等可造成复视。对症处理。

(9)环扎痛:一般持续数月后逐渐减轻或消失,严重眼痛者可作球后普鲁卡因封闭,仍不能缓解的拆除环扎带。 (10)加压物外露或感染:异物排斥反应。而缝合不良、加压物移位,眼球筋膜及结膜未很好覆盖加压物是相关因素。加压物外露距手术时间较长,视网膜裂孔已愈合的,拆除加压物。加压物感染一般应拆除,同时抗感染。 那么,视网膜脱落手术后并发症如何预防呢? 术后的饮食休息很关键。视网膜脱离术后的初期亦需要多卧床静养,尽量使头部呈向下趴卧式,建议使用视优眼托这种视网膜手术后患者的专用枕头,以减轻长期趴卧的不适感;避免震荡,以免影响手术的效果;注意勿将绷带解开或揉擦动过手术的眼睛,以免引起术眼感染发炎。 在康复期间,除了按时使用医嘱药物,还要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促进复原;多吃水果、蔬菜以防便秘,酒、刺激性及坚硬的食物不宜进食;洗头时要避免污水流入眼内;运动要适量,不要过度消耗体力,不要跳水和潜水,避免俯首拾物和搬运重物。此外,还应按医嘱定期复诊。

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脱落早期症状有哪些? 1.症状多数病例突然发病,有视力下降或眼前黑影遮挡,不少病例曾有飞蚊和闪光 感等前驱症状。 视网膜脱离是神经上皮层的脱离,因营养供应问题视细胞首先损害,视细胞损害,首先影响蓝色觉。正常眼的蓝色视野大于红色视野,在视网膜脱离眼用白、蓝、红三种视标检查视野,脱离相应区不仅有形视野缺损,还以发现蓝色、红色视野交叉。 (1)飞蚊:见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玻璃体混浊。当飞蚊症突然加重时,应注意是否为视 网膜脱离的前驱症状。患者诉眼前有黑影飘动,黑影呈烟雾状或点、片状,形态常变换,很似小虫飞舞。飞蚊为玻璃体后脱离的体征,它可能是围绕视盘的神经胶质组织,在玻璃体后脱离时被撕下悬浮于玻璃体后皮质上而产生,也可能后脱离时撕破了视网膜血管,或撕破了与玻璃体有生理或病理粘连的视网膜组织,发生出血所致。近视眼患者突然出现这种飞蚊症状时,应扩大瞳孔,用间接检眼镜或三面镜仔细检查眼底尤其周边部,以期发现视网膜裂孔或早期的视网膜脱离。 (2)闪光感:玻璃体发生后脱离,在玻璃体与视网膜粘连处,可牵拉激惹视网膜,产 生闪光感;或脱离的玻璃体在眼球运动时,击拍视网膜而引起。这一症状,可能随着玻璃 体完全从视网膜脱离后会消失。闪光感也可能是视网膜脱离的先兆,应与飞蚊症一样给予足够的重视。是视网膜脱离最重要的症状,可为脱离的先兆,玻璃体变性与视网膜有病理性粘连者,在眼球转动玻璃体牵引激惹视细胞而产生闪光感。如闪光感持续存在并固定于视野中的某一部位时,应警惕视网膜脱离于近期内发生。闪光感也可出现于已有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是由液化了的玻璃体自裂孔进入神经上皮层下刺激视网膜细胞所引起。 (3)视力障碍:不少视网膜脱离可以无任何先兆,视力下降是首发症状。视力改变因 脱离的部位及范围而不同,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有突然发生的视力显著下降。黄斑部的浅脱离除视力减退外,还有视物变形及小视症。周边部视网膜脱离时可以无自觉症状,只在脱离范围逐渐扩展,波及后极部时始觉视力障碍。 (4)视野改变:与视网膜脱离范围相对应的部位有视野缺损。视网膜脱离后有的患者 觉察到黑影自某一方向如幕布状逐渐扩展。颞侧视网膜开始脱离的病例比较常见,它引起的鼻侧视野缺损区恰好在双眼视野范围内,有时不易察觉,常在遮盖一眼时始被发现。又如下方视网膜脱离时,上方视野出现缺损,但一般人向上看的机会较少,还因上方视野被上眼睑遮盖,故上方视野缺损也可被忽略。 (5)中心视力损害:因视网膜脱离的部位及范围而异。后极部脱离时视力突然显著下降,周边部脱离初时对中心视力无影响或影响甚小。只有脱离范围扩展到后极部时,才出现中心视力障碍。 (6)变视症:发生于或周边部脱离波及后极部而发生浅脱离时,除中心视力下降外, 还有视物变形、变小等症状。 2.体征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前节检查一般正常。少数伴脉络膜脱离病例或脱离日 久者,房水可有闪光或有虹膜后粘连。玻璃体有液化或变性,可见玻璃体的后脱离和(或)上方的脱离。玻璃体内较粗的色素颗粒则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特征。 (1)眼底表现:少数视网膜脱离因伴有玻璃体积血或混浊较重致眼底不能查清,但多 数可看清眼底。脱离浅且视网膜下液较清晰者,透过视网膜可见脉络膜的黄红或淡红色调,但不能见到脉络膜的正常结构。新发生的球形脱离,视网膜为灰白色或暗灰色;稍久后, 出现波浪状起伏,且可随眼球的转动而略现飘动。视网膜上血管管壁的中心反光在脱离区

视网膜脱离的MRI诊断

视网膜脱离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超低场MRI对视网膜脱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999年8年19例经临床相关检查得到证实的视网膜脱离病例的MRI图像,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18~63岁,平均42.6岁。结果19例中MRI 图像上可见到脱离的视网膜与眼球后壁之间的积液征象,均为单眼发病。3例病史在1w内者MRI T1WI像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16例显示为T1WI及T2WI 均为高信号,其中10例病史均较长,Coats病1例,余5例病史不详。结论视网膜脱离的超低场MRI表现较具特征性,对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low fiel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retinal detachment.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992~1992,eight years of 19 cases of clinically relevant inspection confirmed cases of retinal detachment in the MRI images,including 12 cases of male,female 7 patients,ages 18 to 63 years old,average 42.6 years. Results 19 cases,MRI is visible on the image to from the retina to eyeball wall between the effusion after signs,are all occurs. History in 3 cases of MRI T1WI low signal,all within 1 week for high T2WI signal. 16 cases displayed as T1WI and T2WI were high signal,including 10 cases have a long history,the Coats disease in 1 case,more than 5 cases history is unknown. Conclusion The low field MRI manifestation of retinal detachment are more characteristic,has the important value to the diagnosis of retinal detachment. Key words:Retinal detachment;Ultra-low fiel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视网膜脱离过去一般不须行影像学检查,随着现代医学影像设备的逐渐普及,MRI开始逐渐应用于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诊断,尤其当屈光间质严重浑浊,为了解视网膜脱离是否存在,或合并有眼球内肿瘤、玻璃体积血和其他病变时需要进行MRI检查。因此,有关视网膜脱离MRI诊断的文献报道近年来逐渐增多。本文报告19例,经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MRI诊断进行探讨,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1992年~1999年8年,共计19例视网膜脱离病例,3例以眼科疾患行MRI检查,16例在行MRI头部检查时偶然发现。19例均为单眼发病,并经临床相关检查得到证实。病史1w~3年。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8~63岁,平均4 2.6岁。 1.2临床表现飞蚊症3例,闪光感5例,视力逐渐减退11例,视力迅速减退2例,失明1例,无自觉症状3例。 1.3 MRI检查采用常导型0.04T磁共振成像系统,所有患者均采用头线圈行

对于视网膜脱落的法医学鉴定

对于视网膜脱落的鉴定一例 关键词:鉴定视网膜脱离法医学 视网膜的特殊结构是临床上视网膜剥离的解剖学基础,当眼球遇到外力的打击和眼压过高时,易发生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在法医学鉴定中较多见,然而,在法医学界有一种被称为“临界型因果关系”特殊的视网膜脱离,在鉴定过程中并不多见,易于引起争议,给鉴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在鉴定过程中遇到1例,现就视网膜脱离成因进行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28岁,汉族。于2006年2月28日被他人徒手致伤右眼,受伤当时感右眼疼痛、畏光、流泪,眼前漂浮物,视物不清,并逐渐加重。于2006年3月2日入住某医院,经检查,该患者右眼睑皮下瘀血、水肿,睑球结膜出血,角膜擦挫伤,右眼视力为数指~10 cm,左眼视力0.09,右眼玻璃体混浊(++),眼底大量出血,未能窥见视网膜,经治疗后,见10点钟处距齿缘裂孔视网膜水肿,视乳头边界清楚,颞侧及下方视网膜波及黄斑区血管迂曲其上,黄斑病变。诊断为:(1)右眼外伤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双眼高度近视;(3)双眼屈光不正。右眼经行巩膜外环扎+冷凝+垫压+放液术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于2006年4月25日进行法医学鉴定,伤者自诉,自幼双眼视远物不清楚,经矫正后,能看清事物,但伤后至今,右眼已盲。临床法医学检查见:伤者右眼裂稍窄,睑球结膜充血,角膜透明,瞳孔较左眼稍大,对光反射迟钝,前房深浅可见,玻璃体混浊(++),豹纹状眼底,视网膜轻度萎缩,视网膜下新生毛细血管形成,弧形斑,黄斑病变,眼球活动自如,视力指数~80 cm,左眼视力0.09,矫正视力0.1,玻璃体轻度混浊,视网膜见轻度萎缩,双眼其他视功能明显受到影响,其余检查未见损伤异常。 讨论: 从伤者的自诉资料、伤后的眼科病历资料及临床法医学检验资料可证明:他的高度近视是一种恶性的遗传眼病,存在着严重的眼底视网膜病变,双眼底视网膜呈高度近视改变,玻璃体混浊、液化。事实证明[1],伤者双眼的病理性高度近视本身就是网脱的危险因素,即使没有发生外伤,他的视网膜也极易引起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致盲。 视网膜又称眼球内膜,为眼球壁的最内层,可分为外层的色素上皮层和内层的神经细胞层,两层间有潜在的间隙,这一结构是临床上视网膜剥离的解剖学基础,遇有外力和眼内压过高时,易于剥离,即视网膜脱离;同时眼底结构复杂,供血较为特殊[2],当眼部血管受到损伤时易出现视网膜变性。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发生在视网膜裂孔形成的基础上,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感觉层(RPE)与色素上皮层之间,形成视网膜脱离。多见于高度近视眼和眼外伤后。眼底病理性病变、无晶状体眼和人工晶状体(LOL)眼,1眼有视网膜脱离(RD)或有家族史也是高危因素。 病理高度近视眼系指近视眼-6D以上(俗称600度),多数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除屈光不正外多伴有其他组织病理性改变,眼底和眼轴改变较为明显。在我国人群中患病率很高,约为1%[3]。病理性高度近视眼易于发生视网膜脱离,在外力打击下,视网膜脱

10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的护理

10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的护理 目的:就10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均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手术之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结果:护理组经过上述人性化护理之后,显效43例(86%),有效6例(12%),无效1例(2%),总有效率98%,对照组,显效33例(66%),有效5例(10%),无效12例(24%),总有效率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组干预后,抑郁、恐惧、焦虑、紧张等现象大幅度降低,可见该医院人性化护理效果良好。结论:应该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体现护士的专业价值。 标签: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护理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表现为巨大裂孔、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大马蹄形或多发性裂孔、同时伴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它往往都是按照一般治疗方法以及无法治疗或者不能用常规巩膜扣带术治疗的视网膜脱离[1]。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具有术后恢复慢、术后反应重、手术难度大等特点,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痛苦和身体伤害。因此,加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5例,女45例,年龄20~80岁,平均(40.2±3.45)岁;有63例患者采用硅油填充,有37例患者采用惰性气体填充,其中15例为特发性视网膜脱离,30例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5例为复发性视网膜脱离,30例为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有30例高血压患者。10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均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5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之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50例护理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具体护理方式如下:(1)心理护理,护理组患者在手术后至基本恢复这段时间由于疼痛、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理压力很大,致使患者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有的很快出现焦虑症状,甚至发展为悲观、消沉。护士要多与患者进行治疗性沟通,从而减轻操作带给患者的疼痛和痛苦[3-4]。平时经常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多与患者接触。针对抑郁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与患者之间保持密切的交谈,使患者将心理的愁闷尽情的宣泄,解除其感情的压抑,

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手术的历程与新动向

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手术的历程与新动向 应海燕(综述)王方(校审) 200080,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摘要] 自1929年开始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迅猛发展。其中,巩膜扣带术作为一项经典术式,广泛运用于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主要发展为三种手术:巩膜缩短术、巩膜外加压术和环扎术。近些年来,有关于治疗单纯性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PVR B-C),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手术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两种手术方式的视网膜复位率无明显差异;在早期视功能恢复中,巩膜扣带术组的患者优于初期玻璃体手术组的患者;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发生率,初期玻璃体手术组明显高于巩膜扣带术组。封闭裂孔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最基本的原则。选择创伤小,视网膜复位率高,预后佳,并发症低的手术是每一位视网膜脱离外科治疗医生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玻璃体手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功能;视网膜复位率 上世纪初,视网膜脱离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直到1929年Gonin提出漏水的裂孔是导致视网膜脱离的原因。Gonin以后,对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和材料进行了许多改进和发展,逐步形成了经典的巩膜外缩短术,巩膜外硅胶加压术和环扎术。70年代以后,随着玻切机以及各种眼内填充物的发明,玻璃体手术日益成熟,然而,在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应用得最广还是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手术。 一,巩膜扣带术( scleral buckling) 巩膜扣带术的实质是在眼球壁上造成巩膜的向内压陷以顶压裂孔,缓解或消除玻璃体的牵拉,缩小玻璃体腔,促使脱离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接触。 1.巩膜缩短术 1904年Müller 开始做全层巩膜缩短术,即切除一条巩膜后,再将两边的巩膜缝合,通过缩短巩膜,产生内陷凸嵴,使色素上皮能靠上脱离的视网膜。后来虽屡经改进,但缩短巩膜的地方始终没有针对视网膜裂孔,所以手术后效果并不理想。1953年我国的赵东生教授[1]发明裂孔直接定位法,将巩膜缩短作在视网膜裂孔处,使内陷凸嵴直接压在裂孔位置,手术治愈率明显提高。由于巩膜缩短术的关键是要求放出较多的视网膜下液才能使缩短的巩膜对位关闭,所以适用范围局限,手术费时且并发症较多,如眼球破裂,玻璃体视网膜嵌顿,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另外,巩膜缩短难以压到整个裂孔,尤其是后缘,造成裂孔封闭不良,不能完全愈合,此时视网膜脱离复发率高。所以,逐步被巩膜加压术和环扎术取代,但是其在视网膜脱离手术发展的历史意义仍值得重视。 2.巩膜加压术 最早的巩膜加压术是1937年Jess开展的,他用纱布作为巩膜外加压物,使得眼球壁内陷,脱离的视网膜靠近脉络膜。50年代后逐渐形成了两种加压术,一种是Schepens和赵东生的层间巩膜电凝后的层间巩膜加压,植入材料有自身巩膜合异体组织如肋软骨、牛心包、阔筋膜、人工尼龙线等;另一种是Custodis的全层巩膜电凝裂孔和全层巩膜表面加压术,用缝线固定多聚酯加压块。1964年,Lincoff改良了Custodis的手术,发展为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和硅海绵直加压手术。 90年代后期,在国外一些著名视网膜外科治疗专家的积极推崇下,开始了视网膜不放

视网膜脱离护理

网脱护理常规 【视网膜脱离】 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质此层分离时,称为视网膜脱离。 【护理评估】 1、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有外伤史,手术史,高度近视等诱发因素。 2、眼压范围:疼痛的程度,视觉障碍程度及安全的需要。 3、辅助检查:包括检眼镜检查,数字眼底荧光造影,眼部B超检查。 4、心理社会反应:因视力的突然下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出现恐惧 于忧虑情绪。 【主要护理问题】 1、有复位视网膜再脱离的危险 2、恐惧 3、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4、知识缺乏 5、由于特殊体位造成的睡眠不适 【护理措施】 1、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介绍本并相关的医学护理知识,解除其顾 虑,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护理:给予富有营养,维生素及纤维 素食物,预防便秘。 3)卧位:适当限制活动量,不要屏气,宜卧 床休息,根据网脱位置选择合适体位。 4)检查护理:向患者介绍 检查的必要性,取得患者配合。检查前,遵医嘱滴阿品散瞳,嘱患 者压迫泪囊区,以防药液经鼻腔黏膜吸收而引起中毒症状,再嘱患 者放松,陪同检查。 5)一般护理:需包扎2—3天,做好生活护理, 协助其饮食及排泄,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2、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采用使裂孔处于最底位置体位,有利于裂 孔封闭;但注气术后的患者卧位要求相反,需将裂孔处于上方,减 少眼球转动,不可以随意活动头部,促进裂孔封闭。 2)生活护理: 根据病情要求绝对卧床休息3—7天,给予患者生活照料,加强巡视, 常用药品备于者便于取拿方便之处,注意安全,注意保暖,防止感 冒咳嗽,如有恶心呕吐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3)术后以质软易 消化,促进排便的食物为主,预防便秘,禁忌食用费力咀嚼的食物。 3、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1)避免碰撞手术眼或用手擦眼,术后戴 小孔镜,便于复位的网膜休息,防止视网膜重新脱离。 2)创造安 静,舒适环境,保证患者休息;防止用力,剧烈咳嗽及便秘;有症 状应及时处理,以防眼压升高致眼底出血。 3)术后密切术眼有无 胀痛,恶心呕吐等情况,预防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 【健康指导】

光凝和冷凝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的对比应用

光凝和冷凝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的对比应用 【摘要】目的:比较光凝和冷凝在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 2007 02/2009 08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应用术后光凝封闭裂孔42眼及术中冷凝封闭裂孔39眼的临床效果。结果:光凝组一次手术复位率为100%,冷凝组一次手术复位率为94.9%。术后视力改善光凝组为37眼(88%),冷凝组为29眼(74%),两组对视力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巩膜外垫压联合术后激光也是治疗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激光光凝;冷凝 Laser photocoagulation versus cryopexy in the treatment of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Xue Xia Gao1, Chun Yan Kang2, Rui Feng Wang1 1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Second People 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6, Henan Province,China;2Department of Pathology, Henan Medical College for Staff and Workers, Zhengzhou 450006, Hen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AIM: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laser photocoagulation and cryopexy in the scleral buckling of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METHODS: The results of 42 eyes treated with laser photocoagulation and 39 eyes treated with cryopexy from February 2007 to August 2009 were analysed.RESULTS: Retinal detachment in photocoagulation group had an anatomic success rate of 100% with one surgical procedure. Retinal detachment eyes with retinal cryopexy had a success rate of 94.9% with one operation.The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 of 37 eyes(88%) in photocoagulation group was impoved. The postopertive visual acuity of 29 eyes(74%)in cryopexy group was impove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m(P>0.05).CONCLUSION: Treating the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by laser photocoagulation in scleral buckling is as simple and effective as cryopexy. KEYWORDS: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scleral buckling; laser photocoagulation; cryopexy 0引言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复位术目前主要手术方式为双目检眼镜下的巩膜扣带术,术中常用封闭裂孔的方法为视网膜冷凝。因术中冷凝度不容易精确控制,过度冷凝会刺激并加重PVR的发展,且鉴于激光在眼科的广泛应用,我们就2007 02/2009 08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应用术后光凝封闭裂孔42眼及术中冷凝封闭裂孔39眼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诊断方法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诊断方法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如何诊断?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对眼睛伤害非常大的眼部疾病,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属于视网膜脱离的其中一种类型。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是由于玻璃体内形成的机化条索牵拉视网膜所致脱离。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诊断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方式方法。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如何诊断: 1.可合并有裂孔,常无裂孔。 2.视网膜脱离比较局限,常常不扩及锯齿缘。 3.脱离的视网膜呈峰项状,可见条索牵引(多在脱离最高处),脱离的边缘呈扇形或牙形,一般不高。 4.多发生于下述眼病: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增殖性病变,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玻璃体内寄生虫,玻璃体内异物,眼球穿通伤,白内障摘出时玻璃体脱出等。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如何诊断?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诊断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方法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治疗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时能有所帮助。天津254医院眼科专家提醒您,如发现自身患有视网膜脱离后,应及时到正规眼科医院接受治疗。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如何诊断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如何诊断?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眼部疾病,而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属于视网膜脱离的其中一种类型。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由于玻璃体后脱离牵拉视网膜或视网膜萎缩或眼外伤引致视网膜感觉层和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诊断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方式方法。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如何诊断: 1.视网膜有裂孔存在。 2.视网膜下液清亮而不能移动。 3.玻璃体内有色素颗粒或玻璃体内出血。 4.有闪光感和飞蚊症前兆症状,进行性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病史。 5.视网膜呈青灰色或灰白色隆起,呈皱纹状,血管爬行于隆起的视网膜上,呈弯曲状,时隐时现,色调暗红。

视网膜脱落已经一年了还能治好吗

视网膜脱落已经一年了还能治好吗? 视网膜脱落可以通过手术复位治疗,可采取环扎或外加压或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已经脱落一年了,需要及时去医院治疗,进行手术治疗,需要在局麻下进行,需要住院一周左右或更长时间。术后还要特别注意用眼情况,眼部周围用蒸馏水或温开水清洗,以免伤口感染。多休息,定时滴眼药水 视网膜脱落术后复发的三个原因 日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眼科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巩膜外手术视网膜脱离复发的原因分析”发现,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K)加重、原视网膜裂孔封闭不良及新裂孔形成是复发性视网膜脱落的主要原因,防止术后PVR加重是巩膜外手术成功的关键。 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是常见的严重威胁视功能的眼底病之一。随着眼底检查技术的日趋完善,手术方式及手术技术的日益改进,视网膜脱落一次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但仍有约10%的患者手术后视网膜未能复位或再次脱离。充分认识其发生的原因,对术式的选择和预防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落行巩膜外手术后视网膜脱落复发可能的原因。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研究人员对115例(121只眼)经巩膜外手术6周后视网膜脱落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再次手术观察视网膜裂孔的位置、大小及其比邻关系,结合前次手术的有关资料,推测视网膜脱落复发原因。 结果显示。在这些病例中,单纯PVR.加重51只眼(占42.1%),单纯原裂孔封闭不良29只眼(占24.0%),单纯新裂孔形成(包括裂孔遗漏)18只眼(14.9%):原裂孔封闭不良和PVR 加重并存5只眼(占4.1%),PVR加重和新的裂孔并存3只眼(占2.5%),原裂孔封闭不良和新的裂孔并存9只眼(占7.4%);三者并存6只眼(占5.0%)。 研究发现,PVR加重、原裂孔封闭不良及新裂孔出现是视网膜脱落术后复发的三大原因。PVK加重是导致复发性视网膜脱落的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原发性视网膜脱落的严重并发症。PVR.可使视网膜变得僵硬、裂孔边界卷曲,牵拉使视网膜不易回贴,甚至形成新裂孔。 研究者认为,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巩膜外手术的复发率,术前应反复仔细检查以防遗漏裂孔,且准确定位所有裂孔;术中要充分封闭所有裂孔,选择适当的促枯连方式,防止PVR 加重;术后密切观察裂孔封闭情况、视网膜下液吸收情况、有无新裂孔出现及PVK加重情况,做到定期随访,以便及时给予相关处理。 视网膜脱落怎样通过饮食治疗 如患有高度近视,曾进行眼部手术,或是眼内出血者,玻璃体收缩就会较平常人提早,增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