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他者视野中的谢灵运——英语世界谢灵运诗歌的译介与研究

他者视野中的谢灵运——英语世界谢灵运诗歌的译介与研究

他者视野中的谢灵运——英语世界谢灵运诗歌的译介与研究
他者视野中的谢灵运——英语世界谢灵运诗歌的译介与研究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是?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对大自然风光“钩深索隐,穷态极妍”(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惨淡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沈德潜《说诗晬语》)。他的诗极尽雕琢刻画之能事,对极难描摹的形象能描摹出它的形、态、神,让读者自然而然地首肯、会心。如: 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 前两句写舟行江中所见远景,是一种扫描式的写法;后两句则是定点式的写法,一个“抱”字,一个“媚”字,就赋予了自然形态的生趣和感情。在过去的诗歌评论中,这两个字就叫“诗眼”。以一字的锤炼而领起全句,以一句的刻镂而带活全篇,在谢诗中可以经常遇到。最为人所熟悉的是《登池上楼》这首名作。全诗二十四句,写他在永嘉冬天生病,初春病愈以后登楼眺望: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嶔。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池塘”两句是谢诗中流传最广的名句。宋朝人叶梦得在《石林诗话》里做了解答说:“世多不解此语为工,盖欲以奇求之耳。此语之工,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这一解释合于实事求是的要求,但还可以作一点补充,即诗人的心中情猝然与登楼所见眼前景相遇,无意的景诱发了有意的情。当时谢灵运贬出建康,早春二月,自然界的欣欣生意猛然扑向诗人,和离群索居的心情恰恰形成鲜明的反差,于是一向以工于刻画著称的谢灵运就吟出了这毫不费力的两句诗。就像李后主的“小楼昨夜又东风”一样,看似写景,实为写情。而全诗由于这两句警句,承上启下,就通篇流宕。谢诗中的写景名作,多数能做到情景交融,并且在情景之中十分自然地推导出“理”。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分析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分析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而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两个人虽然生活在一个时代,其诗歌却截然是两个时代的代表。 在历史上,魏晋诗歌诗风的古朴在陶渊明那里达到高峰,而谢灵运为排遣政治上的失意,写下大量山水诗,开创了南朝的一代新风,追求声色。因为谢灵运代表了诗歌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他在生前身后,都获得了极大的赞誉和推崇。但他在诗歌的艺术成就上,显然不及陶渊明。后世对两位诗人的评价各有多极,但绝对的一点是,整个盛唐诗歌能达到艺术的高峰,主要源于汲取了两位诗人所代表的诗风的精华。 至于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诗歌诗风的过渡,也体现在陶渊明、谢灵运两位诗人的诗歌中。在陶渊明之前,也包括陶渊明的大多诗人的诗歌主要是写意,就如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所写田园之景,所诉内心之情,都是充满诗意的,他在写诗的时候,从不追求名句,刻意雕琢某句,而是追求整篇诗歌的浑然一成,所有的情感都是自由流露。在陶渊明之前,所有诗人写山水、实景,但都没有成为真正的流行趋势,直到谢灵运,先前诗歌写意的趋势渐渐没落,而对诗歌句子斟酌,追求写实成为真正的诗歌发展趋势。

诗歌诗风,真正从写意风转为写实风。谢灵运所写的山水诗,放弃了浑然一体的整体结构,去追求字句匠心。在陶渊明的诗中,我们窥不见练字、修辞的踪迹,而是意象的加成、平淡无奇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率真自然的表现出来,很少有华丽的词藻,夸张的手法,奇特的想象。在谢灵运的诗歌中,没有了陶渊明那气象混沌、难以句摘的特点,他放弃浑然一体的诗歌特征,而是追求单个事物的临摹,讲究炼字,喜用骈句,注重色彩的对比和构图的和谐。就如《入彭蠡湖口》这首诗中的“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与“屯”的运用,绝非偶然,而是经过次次斟酌锤炼后决定的。在《游赤石进帆海》的“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中的“和”与“歇”也是如此。 两个人风格的不同,也是两个时代诗风转变的象征。陶渊明认为,简单的诗句是不能诉尽诗人内心的情意的,那他就致力于突破语言的局限性,强调言外之意,发挥语言的启示性。所以,在读陶渊明的许多诗歌时,我们会有一种诗句平淡、技巧一般的错觉,但其实,陶渊明诗句的平淡并非浅薄无味,也非摹影伤形,而是韵味隽永,意味深长,通过平淡的诗句,创造宁静、自然的意境,这种不漏痕迹的艺术手法,是更高的艺术境界。在这方面,谢灵运的艺术技巧,超越不了陶渊明,但在其他的方面,谢灵运自有自己作品的独特艺术。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自然的,谢灵运的山水诗,也是“自然”的。他的山水诗中的许多山水之景,都极为精巧细致,格外的鲜丽清新,自然可爱,这都是在谢灵运的精心雕琢下形成的,所以其中诗是“自然”之感浑然天

谢灵运与山水诗

第七讲谢灵运与山水诗 一、唐代前我国山水诗的发展历史 1. 发轫期:先秦时期 《诗经》、《楚辞》中出现的山水景物,往往只是作为人物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而非作为一种独立的表现对象。 2. 形成期:汉代末期 曹操《观沧海》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3. 发展期:两晋时期 (1)左思《招隐诗》 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亦浮沉。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2)郭璞的游仙诗 琼林笼藻映,碧树疏英翘。丹泉溧朱沫,黑水鼓玄涛。 (3)东晋的玄言诗 由于老庄“自然”学说的盛行,借山水体玄悟道,成为当时一种普遍的风气。 玄言诗,流行于东晋时期阐述玄佛哲理的诗歌。 玄言诗常寓玄理于山水之中,或借山水以抒情,可以说玄言诗本身就孕育了山水诗。 4. 高峰期:南朝时期 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灵运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句之偶,争价一字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谢灵运改变了山水在诗中依附于玄理的地位,使山水不再是玄思的载体而成为审美的对象。 二、谢灵运其人 谢灵运,名公义。祖父为东晋名将谢玄。因从小寄养在外,故小名客儿,世称“谢客”。谢灵运18岁袭封康乐公,后降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曾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晋宋之际的著名诗人。 谢灵运自恃门第高贵,兼负才华(“江左第一”,“名动京师”,晋宋之际诗名最高),养成我行我素、傲慢自负、任性尖刻的习性。 谢灵运生活于晋宋易代、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刘宋政权采取压抑士族的政策。 谢灵运自恃高才,不肯小就,因而屡被征用,却屡不尽责。然而又不甘于寂寞。在他身上时时表现出士族大家的骄横和名利、权力的贪欲。他一生实际上一直处于热衷于竟进和失志的愤慨中。 由于进退失据,内心矛盾,谢灵运转而纵情山水,肆意遨游,一方面以此举对抗当政,发泄不满,同时也在山水清音之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他也因此成为一代诗歌巨匠。 《资治通鉴》:谢灵运“好为山泽之游,穷幽极险,从者数百人,伐木开径,百姓惊扰,以为山贼”。 三、谢灵运的山水诗 1.《登池上楼》 永初三年(422)秋,谢灵运被逐出京都,迁为偏僻的永嘉郡太守。这是谢灵运首次在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 《登池上楼》写久病初起时登楼所见,同时也表现了不得志的郁闷情绪。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浅析谢灵运的山水诗及其文化心态解读

六盘水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I页 目录 一、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2) 二、山水诗的出现——时代影响下的必然趋势 (3) 三、谢灵运走向山水的路程 (4) 三、谢灵运的思想 (9) 五、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六盘水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0页 浅析谢灵运的山水诗及其文化心态 赵丽云 摘要: 中国的文人墨客们从很早开始就关注山水,但山水真正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却是从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开始的。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为诗歌创作增加的了一个新的题材,而且还扭转了东晋以来清谈寡味的玄言诗风。由谢灵运开辟的山水诗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纯粹的对山水的欣赏,而是一种在将个人意愿、人生理想、个人抱负等寄托在山水中的审美心态,这种心态影响着后来的山水诗人。而从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我们又可以窥探出一个复杂而又真实的个体。这种复杂不仅是个体的表现,跟多的是一个时代的体现,因此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六朝文化思想、文化性格,并影响后来的山水文化。 关键词:谢灵运,山水诗,文化心态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水以其独特的姿态成为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的审美对象,并在他们的手中继承发展并构筑成中国特有的山水文化,山水精神。山水诗可以说是中国山水文化山水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文人墨客们从很早开始就关注山水,但山水真正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却是从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开始的。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为诗歌创作增加的了一个新的题材,而且还扭转了东晋以来清谈寡味的玄言诗风。由谢灵运开辟的山水诗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纯粹的对山水的欣赏,而是一种在山水间透露着个人意愿、人生理想、个人抱负等,这种审美心态影响着后来的山水诗人。而从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我们又可以窥探出一个复杂而又真实的个体。这种复杂不仅是个体的表现,更多的

谢灵运诗歌特色分析

谢灵运诗歌特色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谢灵运诗歌风格和艺术特征 姓名:吴盼 班级:10汉语言一班 学号:25 摘要 谢灵运被钟嵘《诗品》称为:“元嘉之雄”在我国文学史上“蔚为一祖”。他的诗歌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山水诗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征也是独树一帜,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本文就其前任的研究做个简单的归纳和探讨。 关键词 艺术风格清新富丽入景传神声色大开音调和谐情景交融 正文 谢灵运是南北朝时代的重要作家,也是我国山水诗派鼻祖和集大成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钟嵘说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综”;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王世贞说“谢灵运天质奇丽,运思精凿”。胡应麟说,“康乐清而丽”。焦竑在《谢康乐集题词》中说道其诗“离质木之音,而仍工商之桥”。黄节先生说:“汉诗浑成,无一定作法,至康乐明远,则段落分明,章法紧严矣。从古到今,研究和评价谢灵运诗歌风格和艺术特征的不计其数。本文拟就此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清新富丽

鲍照云:“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敖器之云:“谢康乐如东海扬帆,风日流丽。黄庭坚云:“谢康乐庾义城之诗,炉锤之功,不遗余力。”沈德潜曰:“谢诗追逐而返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以上评论都是说谢诗诗中既有清新自然之美和精工雕琢的富丽美。同时,还能返归与自然,结合山水。在谢诗中确有不少不假雕饰,颇得天然之趣的名章迥句。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在比如“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岁暮》。这些诗句中,充分展现谢诗不侍雕饰却曲尽人情世故,传声达意。在这些看似自然醇美的诗句时,看似是诗人俯拾即得,信手捻来。但是她们的产生必须依赖诗人身后的生活积累和纯熟的艺术技巧及感知生活的心。我们知道谢灵运在政治上并不得意,曾两次流放,这也使得他有机会饱览江南的秀丽山水和地方的民情风俗,故创作不少“天然去粉饰”的佳句名篇。但是就谢诗的整体风格而言,则是精工多余清新自然,这和当时南朝唯美主义的文风大有关系。所以我们不难看出。谢诗从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往往刻意求新,呈现出典丽厚重的风格,但是由于锻炼精熟,仍能给人以自然可爱感觉。如“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塘水分流,林密蹊绝踪”;“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等等。写景毕肖,状物传神,富丽之中不乏清新可爱。总而言之,典丽精工是谢诗的主要风格,但不乏清新自然之作,所以谢诗的风格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入景传神 诗人们在表现自然时,取景非常的重要,这往往决定了这首山水诗的质量和等级。谢灵运的诗歌另一重大特色就是他的独具慧眼,撷取最有代

浅析谢灵运山水田园诗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谢灵运的山水田园诗韵 学校:国家开放大学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2015级 学号: 1552001257125 学生姓名:刘洪明 指导教师: 2017年4月15日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身世遭遇与山水诗创作 (3) 二、谢灵运山水诗的表现手法 (4) 三、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5) 四、谢灵运山水诗与玄言的关系 (6) 参考文献: (8)

浅析谢灵运的山水田园诗韵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2015秋刘洪明学号:1552001257125 ) 内容摘要: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世居会稽(今浙江绍兴)。谢灵运这位淝水之战前敌指挥之一谢玄的孙子,是东晋南北朝最重要的门阀士族谢家的子弟,从小受着特殊的厚待和众人的瞩目。因为谢家三代单传,为了使谢灵运顺利成人,信奉道教的家庭就把他送到钱塘杜明师的道馆中寄养。于是,谢灵运就有了“客儿”“阿客”的小名,后代人也习惯称他为谢客。寄居钱塘时,笃志好学,博览群书,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在谢灵运之前,山水草木一直是诗歌的一种点缀,山水只作为背景出现。谢灵运开始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精致工整的语言刻画山水的秀美,创造出真正的山水诗,成为我国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的山水诗,形式绮丽,声色并妙,在题材、内容、诗歌语言以及表现手法上别开生面,开拓了诗歌的新境界,对古典诗歌的发歌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关键词:谢灵运田园诗诗歌创作情感诗歌意义 [Abstract]:Xie Lingyun (385 - 433), native of Chen Jun Yang Xia (now in Henan Tai Hong in the vicinity), traditional homelands Hueiji (now Shaoxing, Zhejiang). Xie Lingyun Xie Xuan, one of the Battle of Fei River Front Command's grandson, is the Eastern Jin Sou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of the most important Nobles Xie children of the powerful family, childhood, and everyone is being affected by the generosity of special attention. Because Hsieh three generations of a single pass, in order to make a smooth Xie Lingyun adults, believe in Taoist family sent him to Qiantang Du Road Museum in foster care division. As a result, Xie Lingyun there will be a "guest children" "A guest" pet name, future generations are also often refer to him as a thank-you. Qiantang dwelling when Atsushi studious, well-read, for his future literary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Xie Lingyun is China's first writing a lot of landscape poems of the poet. Prior to the Xie Lingyun, landscape vegetation has been a kind of poetic embellishment, landscape only as background to appear. Xie Ling-yun began to describe landscapes as the main object, the language of fine neat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beautiful landscape to create a real landscape poetry, and has become the originator of landscape poetry. Xie Lingyun's landscape poems, form Qili, sensual and wonderful, in terms of subject, content, poetic language and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break new ground, opened up a new realm of poetry, classical poetry of the So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hair

论谢灵运和谢跳山水诗的异同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正题):论谢灵运和谢眺山水诗的异同(副题): 学院:高州师范学院系别:中文 专业:语文教育班级:311中(3) 学号:1123010352 学生:梁建艺指导教师 及其职称: 撰写时间:2013年12月9日至2014年4月30日 系主任 批准日期

论谢灵运和謝眺山水诗的异同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311中文3班梁建艺 [内容提要] 谢灵运和谢眺同为山水诗的代表性的诗人,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这一流派,他是我国第一个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山水诗富丽精工、典雅凝重;谢眺的山水诗语言流转圆美,呈现一种自然平秀、清新流丽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谢灵运谢眺山水诗异同 谢灵运和谢朓是南朝著名山水诗人,灵运为元嘉之雄,谢朓为齐梁冠冕,他们对山水诗的走向成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审美心态、观览方式、审美好尚等各有不同。历代研究者都十分关注其诗风的异同,并由此出发探求山水诗发展成熟的历程。本文拟就“二谢”山水诗作一比较论析,以期深入确切把握各自的风貌神髓。 一、时代背景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又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传统文人士大夫向往山林隐逸生活的风气,相对安定的环境,江南明媚美丽的山水风光和士族文人游山玩水的悠闲生活,都为山水诗的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南朝宋初的谢灵运由于政治的失意而优游山水并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以发泄其忧愤,于是山水诗终于独立于玄言诗进而发展为一个全新的诗歌领域,并最终取代了玄言诗。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说[1],“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1]对这一演变作了精到的摡括。

谢灵运与谢朓的人生有着相似的悲剧,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谢灵运和谢眺都是作为东晋士族谢氏的一员,以家世和才华投身政治,最终又都被政治的漩涡吞没。谢灵运出世时的谢氏家族,还是当轴士族,华丽的家族背景和自身的才华,造就了谢灵运狂傲自负的性格,在朝中不得志,却在当时的政治高压下负隅顽抗,终究未能摆脱被“诛杀”的命运。谢眺出身于没落时的谢氏家族,谢眺身陷变幻莫测的政治环境中,谢朓表现为焦虑不安,恐惧害怕,进而想到全身远祸。然而谢朓还是没有逃脱政治浊浪的裹挟, 沉浸在对家族往昔荣光的追缅中而不甘寂寞,希望以自己的才干获得高官厚禄,重建谢氏家族往昔的富贵荣华。故而谢朓亦与谢灵运一样热衷仕途竞进,有很强的功名利禄心。但谢朓性格比较软弱,处世态度苟且犹疑,惨烈的政治斗争、险恶莫测的政治环境使他产生很深的焦虑感,处处不得志,最终以悲剧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 谢灵运和谢眺的人生都是和谢氏家族有关系的,一个是在家族繁荣昌盛的时候诞生了,一个生活在没落时的谢氏家族,整天为重建谢氏家族往昔的富贵荣华而进行斗争!不同的时代背景成就了两位伟大的山水诗诗人! 二、同样对山水进行描写但创作技巧不同 谢灵运一生纵情山水,诗以山水为主,他的诗大部分作于他出任永嘉太守以后,谢灵运具有极为细腻的审美感受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生动细致地刻画出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山水的景色,明丽优美,情调开朗,给人以清新之感。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势,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己微。林壑敛瞑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2] 这首诗描写了谢灵运从始宁的石壁精舍归来时傍晚泛舟巫湖的景色。前六句叙写自己一天之内的观览历程:山中气候早晚不同,山中景色清新明媚,五彩缤纷,谢灵运乐而忘返。林峦山壑之中,开始敛聚着沉沉暮色,夜晚降临的时候,天边凝聚着淡云余霞;湖中的田田荷叶重叠掩映,密密的菖蒲稗草依偎交错;天色、湖光、荷花、水草,一切景物都在夕阳余晖的笼罩下明暗交错,清辉娱人,谢灵运的心情自是愉快欢悦。最后四句写游览以后悟出的人生哲理。这首诗结构紧密,

谢灵运及其山水诗

谢灵运及其山水诗 主讲:章岿然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在谢灵运之前,山水草木一直是诗歌的一种点缀,山水只作为背景出现。谢灵运开始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精致工整的语言刻画山水的秀美,创造出真正的山水诗,成为我国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的山水诗,形式绮丽,声色并妙,在题材、内容、诗歌语言以及表现手法上别开生面,开拓了诗歌的新境界,对古典诗歌的发歌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谢灵运一生著作极丰,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有“宋临川内史《谢灵运集》十九卷”,但大多在宋代就散失了。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李献吉、黄勉之、沈道初等人先后将散见于《文选》、《乐府诗集》、《宋书》以及其它各类书中的谢灵运诗文辑出,编排成书,由焦竑刊刻行世。我们现在见到的收录谢诗较为完备的《谢康乐诗注》,就是黄节根据焦本《谢康乐集》中的诗歌部分加以重编注释的。从《谢康乐诗注》所辑录的七十多首谢诗来看,谢灵运的创作并没有局限于山水诗的范畴,还有乐府诗从及为数不多的田园诗和《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等等,但为谢灵运所擅长并取得极高艺术成就的还是山水诗。 一、身世遭遇与山水诗创作 谢灵运是“淝水之战”名将谢玄的孙子,他生长在世族豪门、显贵大地主的家庭里,十八岁就承袭了“康乐公”的爵位。但魏晋时期,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阶级斗争异常尖锐,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尔虞我诈,彼此倾轧,斗争激烈。当时,以刘裕为代表的刘宋王朝统治者坚决地推行抑制门阀大族、提拨庶族地主作为辅佐、加强集权统治的政策,对王、谢等大贵族集团施以压力,企图摧毁他们顽强的势力。谢灵运便在刘裕这种削弱士族势力,实行皇帝专制的政策下被降爵为候。处身于这样的形势中,谢灵运为了维护自己贵族集团的地位和利益,经常与统治者处于一种复杂而剧烈的斗争中。他一直对刘宋集团采取不合作和反抗的态度。 刘义隆即位后,深知谢灵运倔强不驯,更有意严加裁制。谢灵运感觉到了自己的危险,只求隐退。永初三年(422),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任职仅一年便托病回故乡始宁隐居。元嘉三年(426),谢灵运被召至京为秘书监,常常称病不朝,结果仍是请假回籍。这是刘宋王朝不能容忍的。刘义隆认为谢灵运脱离控制,很不放心,就唆使地方官告他造反,迫使谢灵运到京表白,乘机要他做临川内史,事事加以掣肘。谢灵运自然是不愿受这种约束的,刘义隆于是派人带兵逮捕他。这样,谢灵运不得不兴兵反抗,结果是兵败被杀。一代大诗人就这样在刘宋王朝与世族的斗争中了却了一生。 朝廷失宠,宫廷之争失败后,谢灵运身在朝廷,心却在山水之中。他一方面隐逸泉林、纵情山水,在山水林野中去探寻、追求独立于黑暗现实之外的人生理想,一方面又还苦恋着昔日的荣华,对过去的特权难以忘怀。处于这样一种两难境地,谢灵运常常开山伐木,登山观水。因为只有这样,只有远行郊野荒林之中,才能忘却世道的艰难痛苦;只有在无限纯净的山水中,才能寻找到精神的自由与解脱。因此,谢灵运追求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逍遥。但由于他没有最终跳出功名利禄的怪圈,短暂的惬意之后,他又感到迷茫,故而屡屡向山水诉说自己的失意与孤寂,倾吐自己的不幸与愤懑:“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运往无淹物,年逝觉易催。”(《岁暮》)“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正绝,孤屿嵋中川。”(《登江中孤屿》) “隐逸”和“仕途”这两种思想经常在谢灵运的心灵深处搏斗;逃避现实而又不能逃避现实的矛盾纠缠着他。遭受统治者的猜忌、排斥和打击,他被放逐到穷乡僻壤,只好遨游山水,怡情风月,但又不能真的忘情于权势;陷入庄园和林泉之中,却又不甘寂寞;逃避到自然美景和老庄哲理之中,但始终无法摆脱心中的烦恼,无法避免政治上的迫害,做个与世无争的真正隐士。他把这种对现实的苦闷、个人的苦闷和忧伤都写进诗文中,因此,在谢灵运的作品中,存在着主客观之间的

陶渊明和谢灵运诗风的比较

陶渊明和谢灵运诗风的 比较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陶渊明和谢灵运诗风的比较 (一)首先是从写意到摹象。 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陶渊明就是一位写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谢灵运则不同,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极貌以写物”(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和“尚巧似”(锺嵘《诗品》上)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并不遗馀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如其《入彭蠡湖口》: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吝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验十分细致,刻划也相当精妙,描摹动态的“回合”、“崩奔”、月下哀狖的悲鸣之声、“绿野秀”与“白云屯”那鲜丽的色彩搭配,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其《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一诗,于山水景物的描摹更加细致入微: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开阔的洲渚,茂密的松林,蜿蜓的蹊径,淙淙的流水,嫩绿的初篁,鲜紫的新蒲,自娱的群鸟,像是把景物公解成一个又一个镜头,向读者展示眼前的一切。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确是清新自然的,然其刻划描摹之功,不经过一番苦心琢磨和精心锤炼是达不到的。 谢灵运的那些垂范后世的佳句,无不显示着高超的描摹技巧,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晚出西射堂》);“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残红被径隧,初绿杂浅深”(《读书斋》);“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 (《过白岸亭》)等等,语言工整精练,境界清新自然,犹如一幅幅鲜明的图画,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美。尤其是“池塘生春草”更是意象清新,天然浑成,深得后人激赏。 谢诗不像陶诗那样以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表现出整体的自然美,而是更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划,这些山水景物又往往是独立于诗人性情之外的,因此他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陶诗那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同时在结构上,谢灵运的山水诗也多是先叙出游,次写见闻,最后谈玄或发感喟,如

阮籍诗歌特点理解 陶渊明诗歌 谢朓 谢灵运

1.对阮籍诗歌特点的理解: 钟嵘说阮籍《咏怀》“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造成阮诗“厥旨渊放,归趣难求”的原因,除了受魏晋时谈玄风气的影响,更在于当时的司马氏集团对不忠于本集团或不能被他们利用的名士采取残忍的逼迫手段。许多名士惨遭杀戮,甚至被夷三族。那么,其诗的“归趣”究竟何在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世事的忧愤 据《晋书·阮籍传》称,因天下多故,“籍由是不与世事。”事实上,我们从《咏怀》的不少诗句中都能看出阮籍对世事的关注。其中有些诗句揭示了魏统治者的荒淫腐朽。我们在《咏怀》中总能感受到诗人那种浓得化不开的忧愁和痛苦。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诗人想借弹琴和赏月来排遣忧思,然而看到“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的情景,他的忧思更加深重了。 二、对儒与道的超越 儒学的核心“为孔孟仁爱忠恕的社会理想和道德原则,以及对最高理想人格汲汲不舍的追求精神。”也就是说,作为一名真正的儒士,始终具有一种仁爱精神和兼济天下的情怀,阮籍从小就深受儒学熏陶,曾有济世之志。然而魏晋统治者却在儒家礼仪道德的幌子下,进行卑鄙残忍的勾当,施行所谓“综核名实”,其名教不过是统治者用来钳制人民的工具,根本就违背了儒家礼制。阮籍看透了这点,《咏怀》中有许多诗句表现了籍对仙和道的仰慕与追求。 三、对生命的感悟及对自由的追求 阮籍有着深厚的哲学修养,对《易》《老》《庄》有精深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体现在他的《通易论》《达庄论》《通老论》等著作中,这使得他对生命的长短和价值看得异常透彻。他深深认识到个体生命的短暂及其荣损更替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发出“自然有成理,生死道无常” 品读阮籍的《咏怀》诗,我们总能触摸到他忧愁愤慨的心情,倾听到他超凡不俗的心声,感受到他不为人知的孤独与痛苦的心灵。而其所谓狂放与旷达,不过是其避免迫害和掩饰痛苦的外衣,痛苦才是其真实的内幕。因其痛苦无处排遣,所以只好作“穷途之哭”。 《咏怀诗》中大量运用了我国传统的比兴象征、用典等易产生多义性的表现手法,从而就形成了阮诗隐晦又意旨深远的特点,即谓“阮嗣宗诗专以意胜”(张戎《岁寒堂古诗话》),籍长与寄托情志深远曲折,即所谓“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特别擅长表现虽局限于感情羁绊、悲怆欲绝仍对整个生命价值寻觅不止的潜蛟于渊的深长思绪。 阮籍诗的风格隐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诗品》),这主要是由其时代与身世决定的。他同情曹魏,不满于司马氏,但身仕乱朝,常恐遭祸,故处世极为谨慎,“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晋书·阮籍传》)。作诗亦不敢直言,常常借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或借古讽今,或借游仙讽刺世俗,或借写美人香草寓写怀抱。李善《文选注》分析这种情况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但就诗歌精神而言,阮籍的《咏怀诗》与建安风骨仍是一脉相承的,如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黄初以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

古代诗人谢灵运诗词10篇

古代诗人谢灵运诗词10篇 谢灵运及他的山水诗创作在刘宋时期已产生巨大影响,沈约、谢脁等人对其继承与发展促进了山水诗的逐步完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代诗人谢灵运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答中书诗·契阔北京 朝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 契阔北京。 劬劳西郢。 守官末局。 年月已永。 孰是疲劣。 逢此多□。 厚颜既积。 在志莫省。 答谢谘议·鸣鹄在阴 朝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 鸣鹄在阴。 自幽必显。 既曰有声。 因风易演。

逶迤云阁。 司帝之典。 蔚彼遗藉。 如莹如洗。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刘桢 朝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 卓荦偏人,而文最有气,所得颇经奇。贫居晏里闬,少小长东平。 河兖当冲要,沦飘薄许京。 广川无逆流,招纳厕羣英。 北渡黎阳津,南登纪郢城。 既览古今事,颇识治乱情。 欢友相解达,敷奏究平生。 矧荷明哲顾,知深觉命轻。 朝游牛羊下,暮坐括揭鸣。 终岁非一日,传巵弄新声。 辰事既难谐,欢愿如今并。 唯羡肃肃翰,缤纷戾高冥。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陈琳 朝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 袁本初书记之士,故述丧乱事多。 皇汉逢屯邅,天下遭氛慝。

董氏沦关西,袁家拥河北。 单民易周章,窘身就羁勒。 岂意事乖己,永怀恋故国。 相公实勤王,信能定蝥贼。 复覩东都辉,重见汉朝则。 余生幸已多,矧乃值明德。 爱客不告疲,饮燕遗景刻。 夜听极星阑,朝游穷曛黑。 哀哇动梁埃,急觞荡幽默。 且尽一日娱,莫知古来惑。 郡东山望溟海诗 朝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 开春献初岁。 白日出悠悠。 荡志将愉乐。 瞰海庶忘忧。 策马步兰皐。 绁控息椒丘。 采蕙遵大薄。 搴若履长洲。 白花皜阳林。 紫{艹/嚣}晔毫鳌7峭讲诲敉?@牢锴槊皱佟]嫠帐嘉尬俊<

比较陶渊明与谢灵运的诗歌艺术

比较陶渊明与谢灵运的诗歌艺术 摘要: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展现整体的自然美;而与之相对的谢灵运的山水诗则更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画,这些山水景物是独立于诗人性情之外的。两人虽有某些相似的人生经历,但诗歌风格迥异,本文将从诗歌艺术方面来比较。 关键字: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 “陶”“谢”千古并行,两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山水诗创作的缘故。田园诗与山水诗往往并称,但是却是两类不同的题材。田园诗会写到农村的风景,但是它的主体是写农村的生活、农夫和农耕,诗人更注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山水诗则主要写自然风景,写诗人主体对山水客观的审美,往往和旅行联系在一起。 陶渊明写得最多的是田园诗,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的写出躬耕之甘苦;谢灵运写的最多是山水诗,是继田园诗之后,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产生。 沈德潜在曾将谢诗与陶诗作比较:“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谢诗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陶诗胜人在不排,谢诗胜人正在排。”○1从诗歌发展角度史的角度看,魏晋和南朝属于两个不同的阶段:魏晋诗歌上乘汉诗,总的诗风是古朴的;南朝诗歌则一变魏晋的古朴,开始追求声色。而诗歌艺术的这种转变,就是从陶谢的差异开始的。陶渊明是魏晋古朴诗歌的集大成者,谢灵运却另辟蹊径,开创了南朝的一代新风。具体来说,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从写意到摹象 中国诗歌一直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陶渊明就是一位写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如《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守拙与适俗,园田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的愉悦。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情盎然了。他的诗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注重物我合一,表现出整体的自然美,可以说“陶渊明是把自然融入到血肉气质中的人,真正达到了心物一体。纵浪大化中的人生境界。”○2 谢灵运则不同,山水姿态在他的诗歌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并不遗余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他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如:《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 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 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

谢灵运的山水诗

谢灵运的山水诗

声色兼美百代诗宗 ——谢灵运的山水诗 陕西咸阳刘思凡 摘要: 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而谢灵运就是开启了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他在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表现新的题材内容、新的审美情趣,出现了“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和“性情渐隐,声色大开”的新 特征。 关键词: 谢灵运山水诗意境玄言 (一) 谢灵运——南朝著名诗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东晋末,他历任名将刘毅的记室参军,秘书丞,中书侍郎,相国从事中郎。刘裕█晋建立宋朝,谢灵运被降爵,出为永嘉太守,他心怀不满,常游山玩水。宋文帝时,曾被召任秘书监、侍中、临

川内史。后因兴兵叛宋而被捕,在广州被杀。谢灵运是大士族,生活奢侈豪华,常常随从数百人出游,写了许多山水诗常流露出享乐颓废的思想感情,缺乏积极的思想内容,但他能够抓住自然景物的特点,写得新颖细致,这和当时没有一味的“玄言诗”比较而言,可以说是别开生面。山水田园诗以描绘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它在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有些作品就描写了山水景物,但它们只是以山水起兴,山水描写只是其中的片段,而不是作品的主体。屈原的山水仍然没有成为主要的描写对象。到了东汉末年,曹操的《观沧海》,生动地描绘了碣石山和渤海的景象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比较完整的山水诗。但是,山水诗作为一个独立的诗歌流派和艺术形式,还是产生在晋宋时期。那时,由于社会的动乱,政治的黑暗,一些士大夫处于对现实的不满而隐逸山林和田园,他们把优美的山水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因而形成一种以隐逸为亮的风气。同时,有些士大夫为了享受生活的需要,建筑了大量的园林别墅,过着游山玩水的生活。如石崇在他的金谷园,就曾邀请了导师所有著名的诗人前去游玩。此外,老庄思想盛行,讲究清净自然养生之道,也促使一些士大夫到自然山水中去寻求人生的哲理和趣味。最后,从文学本身的发展进程来看,文学要注意形象的刻画和讲究形式美的特点在当时逐步为人民所认识。因此,人民逐渐主要从美学的角度描绘山水,山水诗就是在这种 情况下产生的。

谢灵运诗歌全集

《谢灵运全集》 善哉行 阳谷跃升。虞渊引落。景曜东隅。晼晚西薄。三春燠敷。九秋萧索。凉来温谢。寒往暑却。居德斯颐。积善嬉谑。阴灌阳丛。凋华堕萼。欢去易惨。悲至难铄。击节当歌。对酒当酌。鄙哉愚人。戚戚怀瘼。善哉达士。滔滔处乐。 陇西行 昔在老子。至理成篇。柱小倾大。绠短绝泉。鸟之栖游。林檀是闲。韶乐牢膳。岂伊攸便。胡为乖枉。从表方圆。耿耿僚志。慊慊丘园。善歌以咏。言理成篇。 日出东南隅行 柏梁冠南山。桂宫耀北泉。晨风拂幨幌。朝日照闺轩。美人卧屏席。怀兰秀瑶璠。皎洁秋松气。淑德春景暄。

长歌行 倐烁夕星流。昱奕朝露团。粲粲乌有停。泫泫岂暂安。徂龄速飞电。颓节骛惊湍。览物起悲绪。顾已识忧端。朽貌改鲜色。悴容变柔颜。变改茍催促。容色乌盘桓。亹亹衰期迫。靡靡壮志阑。既惭臧孙慨。先愧杨子叹。寸阴果有逝。尺素竟无观。幸赊道念戚。且取长歌欢。 苦寒行 岁岁层冰合。纷纷霰雪落。浮阳减清晖。寒禽叫悲壑。饥爨烟不兴。渴汲水枯涸。 苦寒行 樵苏无夙饮。凿冰煮朝飡。悲矣采薇唱。苦哉有余酸。 豫章行

短生旅长世。恒觉白日欹。览镜睨颓容。华颜岂久期。茍无回戈术。坐观落崦嵫。 相逢行 行行即长道。道长息班草。邂逅赏心人。与我倾怀抱。夷世信难值。平生不可保。阳华与春渥。阴柯长秋槁。心慨荣去速。情苦忧来早。日华难久居。谆谆亦至老。亲党近恤庇。昵君不常好。九族悲素霰。三良怨黄鸟。迩朱白即頳。忧来伤人。近缟洁必造。水流理就湿。火炎同归燥。赏契少能谐。断金断可宝。千计莫适从。万端信纷绕。巢林宜择木。结友使心晓。心晓形迹畧。畧迩谁能了。相逢既若旧。忧来伤人。片言代纻缟。 折杨柳行 骚屑出穴风。挥霍见日雪。飕飕无久摇。皎皎几时洁。未觉泮春冰。已复谢秋节。空对尺素迁。独视寸阴灭。否桑未易系。泰茅难重拔。桑茅迭生运。语默寄前哲。

谢灵运与谢朓山水诗的比较

谢灵运与谢朓山水诗的比较 摘要:谢灵运生于东晋大士族家庭,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刘宋时为永嘉太守,历任秘书监、侍中、临川内史。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他的山水诗,绝大部分是作永嘉太守以后写的。在这些诗里,他用富丽精工的语言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谢朓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宣城太守,因称谢宣城。晚于谢灵运的时代,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他的感情丰富细腻,书卷气很浓,性格单纯,没有世俗影响。关键词:谢灵运谢朓比较 谢灵运是六朝时代一位有着多方面才能和素养的悲剧性诗人.他在仕途受阻、进身乏路的"幽愤"之中,为寻找"宣泄处",便转而走向山水自然,以他独到的审情调、趋向所创造出来的山水审美诗篇。谢朓与谢灵运同族,经历类似。 谢灵运诗喜欢描写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是山水诗派的创始人。他以生动鲜明的辞色,细致逼真地刻画了自然景色,表现了山水的绚丽多姿。创作了一大批以山水为审美对象的诗歌,奠定了中国山水诗的写实的雏形。而且由此开始,山水诗正式成为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从诗歌内容上看 谢灵运的山水诗大多数是写游山观景的心得,多写山水的奇异景色,于山林中而得志,寻找乐趣,谢灵运第一个以成功的创作实践确立了山水题材的独立地位,为山水诗展示了无限的发展潜力。同时,他在继承前代古诗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创造了“极貌写物”的各种表现技巧。而谢眺山水诗比谢灵运山水诗要丰富,谢眺所生活时代统治阶级政治斗争分场激烈,他在诗歌中表现了对政治的畏惧和不满,反应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心理和,和谢灵运相比,诗歌的社会意义更加突出。 谢灵运山水诗多按游览顺序写来,以移步换形法将沿途所见景物收入诗中,具体描写山水,也常常使用上句写山,下句写水的模式。如《过始宁墅》写回始宁别墅游览的情景,用山水交替排偶的形式写出其居山临水的地形和周围环境:“山行穷登顿,水涉尽回沿。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 谢眺的山水诗则往往通过自己仔细观察,捕捉自然景物之中最有情趣的部分,精心剪裁安排,使谢灵运山水诗的画境重新返入诗境。谢眺继承了谢灵运观察细致,描写生动这一优点,又避免了玄言诗的缺陷,语言得艰涩,呆板等不足,呈现出清新秀丽的特征。谢灵运的山水诗往往以情入理,谢眺的山水诗常常以情观景,由景入情,使自然景物成为自己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活景。 谢灵运在局部景物描写中,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把握以及非常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某一景观的情思韵味,朝着景物与情思交融的方向发展。体现这一特点的名句就是《登池上楼》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个特点对后世的山水诗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 二、在思想感情方面言 谢眺因为感情单纯,所以悲喜之情,较为明朗外露,较少百感交集,曲折从深。如他的名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在他的诗中即使写离忧哀伤的主题,情思也是纯净明秀,非感慨深沉。这首诗是谢眺赴宣城守时离京所作,行至三山,回首瞻望京邑,触动了何日归来的思绪。百感交集之时,但他在诗里展现却是一望中的明丽景色和面对这景色的一片眷恋情思。谢眺在诗意象创造也清新明丽,语言流畅明白,、有的甚至完全接近口语。他有明确的诗歌思想,即追求一种清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风格浅析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风格浅析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辅助内容,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 谢灵运(385年-433年),汉族,浙江会稽人,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由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谢灵运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 战乱频繁,阶级斗争异常尖锐, 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尔虞我诈, 彼此倾轧, 斗争激烈。统治者实行推行抑制门阀大族、提拨庶族地主的政策以加强中央集权,谢灵运作为大贵族代表被镇压,朝廷失宠, 宫廷之争失败,政治上的失利使得他虽身在朝廷却心系山水。一方面在山水自然中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纯净,恣意随心,无忧无虑的山水生活使他得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找到黑暗世界以外的人生志向;另一方面谢灵运“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在山水美景中始终无法获得心灵的安息。 谢灵运的山水诗大多写于他出任永嘉太守以后,具有极为细腻的审美感受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辞藻精致,清丽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谢灵运诗歌艺术风格: 一.谢灵运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把握,逼真细致地刻画出自然景物之美,给人以清新开朗的感觉。例如:《过始宁墅》《富春渚》《初往新安至桐庐口》《七里濑》《晚出西射堂》《登永嘉绿嶂山》《游岭门山》《登池上楼》《东山望海》《登上戍石鼓山》等一系列优秀的诗作,选取《登池上楼》分析:“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生动地写出初春的物候特征。在这光影交错之中,绿色的小草在碧波荡漾的水边悄悄地生长,而发满新芽的柳树上,各种新奇的鸟儿婉转鸣叫。作者通过这几句简单的描述,绘出了一幅有声有色、充满了和谐和生机的画面,也表达了自己久味自然后突然重逢的欣喜,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受能力。这不仅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成为后世诗人描摹自然的典范。比兴手法和典故的运用,也是此诗一大特色。开头六句托物起兴,以潜虬、飞鸿喻世人的出处和自己的进退失据;豳歌、楚吟二典故的运用,对抒发自己的思乡怀人之情起了一定的作用。造语精工,大量运用对偶句,充分体现了谢诗的语言特色。又如:“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以上诗句无不使人感到清新自然而又多彩多姿,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江南山水蕴含的无限丰富的美,这些都是自然去雕饰,清新俊美的,他的多数作品所描绘的自然景色,不论是幽深的还是绚丽的,都呈现出一种新鲜、欢愉的姿态。 二.谢灵运山水诗多由老庄、周易、佛家之语而山水,被后代称作“带有玄言诗尾巴的山水诗。多采用“叙事——写景——说理”的三段式结构 在他的诗里, “山水”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 诗歌风格明丽清新, 形象鲜明, 名句迭出, “怀抱既昭旷, 外物徒龙蠖”但也还保留着一小部分玄言的糟粕。“矜名道不足, 适己物可忽”、 这一类专讲玄理的句子, 在谢灵运的诗里随处可见; 还有一些不是以完整句子表达的玄意, 也渗透在他众多的诗篇里, 浮现在字里行间。 例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开头六句为第一层叙事:总写一天游石壁的观感,又是虚写、略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