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正确解读教材

如何正确解读教材

如何正确解读教材
如何正确解读教材

如何正确解读教材1

一)教材解读的内容

1.弄清教材对“课标”要求的具体体现。

2.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

3.把握教材的特点。

4.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

5.清楚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6.解决教材疑点、疑难。

(二)教材解读的形式

1.名师解读。充分发挥名教师的引领作用。

2.教师个体解读。体现个性化的理解。

3.备课组或教研组集体解读。搭建交流的平台。

(三)教材解读的层面

1.整体解读。教材整体解读。从整体上对教材进行把握,包括学段教材解读、全册教材解读、整套教材的编排特点、整体安排等。

2.单元解读。领会单元安排特点和要求。

3.课文解读。包括课文、注释、插图、课后思考等。

(四)教材解读的途径

解读教材要“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要想一想“文本究竟说了什么?”、“文本想要说什么?”“文本能够说什么?”、“文本应该说什么?”

1.与作者对话。

实现与作者的对话就是要理解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要表达什么样思想情感,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弄清作者“想要说什么?”也就是说,之所以作者这样表达,背后一定有一些相关的因素;之所以这样描写,一定有相关的背景。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到作者个人生平、历史背景怎样,当时有些什么思想,做到“知人论世”,只有做到与作者的对话才能实现对文本的准确解读。同时还要学习作者其它相关作品,了解作者的作品风格等。

2.与文本对话。

教师细读文本是教材解读的重要前提,一篇课文不管以前有没有读过,有没有教过,都应该细细地读上几遍,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课堂上师生对话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之间的对话与碰撞。教师

对文本的解读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教师对本文

解读的独特性行影响着学生思想的发展。

《论语》只有区区几万字,可是根据台湾著名哲学教授傅佩荣先生考证,历代以来,至少有四百多家注解,原文每一句话都有五六种解法,而且每一种

讲法都有道理。这就是说,《论语》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生命的,他能够透过不

同时代研究者的心得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可见,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往往会

有不同的理解,特别是人文方面的书,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品一旦发表,就好比婴儿离开母体,好不好看,评价全在别人。有时

还会出现“过度阐释”——连作者都没有想到的,却被人家解读的五花八门。

其实也正是丰富的“解释”让成其为经典。不过在理解文本时,我们必须要表

明自己的立场,怎样的解读才是恰当的、正确的,我们的解读即使已脱离作者

的意图,也要有自己的东西。

我要提醒大家一点,教材拿来后,首先要自己读,要不断的大声朗读,“书读

百遍,其义自现”,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我看到一些教师教材拿到手里,文

章还没有怎么读,就忙着找资料,看教参,上网搜寻各种教案设计,可谓舍本

逐末。

3.与编者对话

教者要与编者对话,只有与教材编者对话,才能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明

确选编编写意图对于老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明白了选编意图,我们才能

将课文定好“位”。只有与教材编者对话,才能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任何一

篇文章,置于特定的学段、特定的单元,有着它的作用与理由。而这又是你确

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明确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你就能确定教学目标,逐

步实施你的教学。实现与编者对话需做到通读教材,领会全册教材的训练体系。教材编写有其很强的系统性,知识积累和训练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呈螺旋式

上升的。这个系统在课标和参考用书上可以找到相应的阐述。教师把握住了教

材知识的系统性,就先等于抓住了教材的根本,授课时就知道哪些知识应该讲,应讲透,应拓展,应延伸,上课就不会无所适从,而是有的放矢,讲为学用。

如何进行教材解读2

1.系统备课

对教材进行解读,首先要系统备课。系统备课的第一步,就是要对新课程

标准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且要通览教材。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敏勤教授对此

有过专门的论述:“首先要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不管是哪个年级的教师,都

应该把整个学段的教材拿到手,通读教材,认真对照课程标准,知道本学段本

学科的教材包括哪些基本知识,教学重点是什么,哪些知识前后可以整合起来,本套教材的编排意图和体例是什么,教材内在的逻辑线索是什么,在此基础上

画出本学段教材的知识树,写出教材分析。”

通览教材的要求是:对所教学段的教材体系有宏观的把握,清楚自己要教

的某一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明白如何承上,如何启下,教学的重点是

什么。例如:小学教师、中学教师都要教学生默读,而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

默读有不同的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学习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三、四年级就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到五、六年级的时候,就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而且规定了每分钟不少于

三百字,养成默读习惯;到了初中,阅读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五百字。因此,

教师要明确自己教的是哪一学段的学生,应该通览一下前后学段的要求是什么。如果是初中学段的教师,则首先要检查学生默读的速度是否达到小学高段的要求——每分钟三百字,并以此作为初中教学的起点。总之,作为教师,首先要

研究课程标准,通览自己任教学段的教材;作为学校,管理者要给教研组备上

几套教材,让教师们通览。

在通览教材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对一册教材的目标要求和编排体系进行

研究。对此,王敏勤教授也曾指出:“新学期的开始,教师也要通过读成册新

教材,对照课程标准,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内在的逻辑线索,画出本册教材

的知识树,写出教材分析。”小学的英语数词在一册教材里出现了三次。为什

么出现三次?第一次以儿歌形式出现,主要让学生熟悉一下,产生兴趣;第二

次以单词形式出现,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第三次以问答形式出现,是让学

生将其运用到生活中。通过这样的研究,对教材的整体脉络清楚了,理解也深

刻了。等再次上课时,就对每一课内容的重点和深度有了较好的把握。

当教师把一册的教学内容都掌握之后,还要进一步深入解读一个单元的内容。因为教材是分单元的,语文教材分单元,其他学科分章、分节。每个单元

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单元内各部分内容的互相关系是什么,都需要解读清楚。

就语文教材而言,每个单元里面有自读课,又有讲读课,讲读课有第一课、第

二课,甚至有第三课,自读课也有一至两课。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作用,这些

都是需要弄清楚的。有的教师往往把自读课上成讲读课,这说明他们对教材的

编写意图缺乏了解。

下面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单元分析的例子。山西省实验小学吴蕴文老

师对人教实验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进行了分析。该单元以“我国的世界

遗产”为主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篇:《长城》、《颐和园》,自读课文一篇《秦兵马俑》。但教科书没有明确语文训练的重点。吴蕴文老师对此进行了深

入的分析。她发现第一课运用了概括分类法写景,第二课运用了移步换形的方

法写景。前两课是讲读课,介绍了两种写景的方法。第三课自读课,是让学生

自己根据前两课的写法,来分析用的是什么方法。通过分析,她就能够看清教

材编写的脉络。当然,给学生教什么、怎么教,还需要将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

实际结合起来。对单元内容进行解读,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2.对当前文本进行解读

在上述系统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当前文本的解读,是教材解读的关键环节。首先,教师要依据系统备课的成果,明确这一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

位和作用。例如:苏教版初三语文有一个单元,以“阅读有独特的感受”为主题,其中共有三组课文:“小说家谈小说”、“诗人谈诗”、“散文家谈散文”。每一组都包括一篇文学作品和一篇文学评论。就小说这一组来说,有茹

志娟的作品《百合花》,还有茅盾的评论《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根据单

元要求,教学的重点显然是如何抓住特点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实际上就是写读

后感。但是有的教师所设定的教学重点,不是茅盾如何分析《百合花》,而是

重点分析小说《百合花》了。这就说明这些教师没有把握好当前的教学内容在

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解读当前的教学文本,还要强调对规律性知识的理解。教师平常写

教案都要写教学重点。那么什么是重点呢?重点就是规律性知识。按照美国教

育家布鲁纳的说法,规律性知识就是结构性知识,而结构性知识就是每一课所

要交给学生的概念、原理、公式、结论。布鲁纳指出“:在教学中授以基本结

构的知识,能最好地激发学生的智慧。”“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

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

指出:“思维与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重点’知识是否巩固。这种‘重点’知识,就是反映事物特性的重要结论、概括、公式、规则、定律和规律。”

教学论告诉我们,教材内容一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直观系统,就是

教材所提供的直观情境,比如图片、事实等,诉诸于学生的感性认识。第二部

分是概念系统,就是这一课要教给学生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结论。第

三部分是练习系统,就是教材上的例题和练习题。这三个部分中的核心就是概

念系统,直观系统和练习系统都是为概念系统服务的。就语文课而言,其规律

性知识就是通过阅读课文,要教给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现在有些教师抓不住这

个中心,或者虽然抓住了,却不够重视。引导学生推导出概念以后,就轻轻地

放过去了。初一语文有一个单元,主题是“学习科学知识”。语文教师不是自

然教师,不是物理教师,也不是化学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教给学生学习

科学知识”,这显然是不恰当的。通过学习是要获得一些知识,但是语文教师

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读写能力。上述的教材编写方法,取消

了语文训练,是一种去语文化的现象。如果语文教材取消了语文读写能力的训练,那就不能叫语文课了。所以,语文的规律性知识,就是有关提高语文能力

的知识。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要做到“用教材教”,解读教材还需要在教学实

践中打磨和锤炼,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教学环境,作具体处理,

针对教材的不是加以增删、修改和调整,从而达到灵活使用教材的目的。

第三,要正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思路。新教材有一种观点叫做淡化概念。它

的编排思路是先出现一些情景、一些故事、一些材料,概念系统轻易不出来,

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推断。面对现在的初中政治教材,好多教师都不知道该怎么讲,因为教材中讲了很多故事,还有很多链接,而结论不明显。学生考试的时

候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该怎么答题。其原因就在于它的编排思路是不直接

告诉学生结论,而是举一些例子,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讨论得出结论。

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个编排思路,就会引导学生把结论推断出来,然后

运用这些概念去解答一定的练习题,解释一些社会现象。也就是说,要让学生

经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3.发扬独立钻研的精神

“拿到一篇课文,先不看任何参考资料,凭着自己的理解,备第一次课。

第二次,找来和这篇课文有关的所有资料,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

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教案。

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

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的特色。上课和设想的东西不是一回事,所以我会根

据上课的具体情况,不断区别哪些地方顺利,哪些地方困难,对设想进行调整,再备第三次课。”

教师们首先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再通过与他人主动交流,吸收其教学思

想的精华之处,“以人之长、克己之短”,不断进行反思、总结,调整自己的

教学行为,形成对教材的正确认识和独到观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