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纺纱学考试重点(精简版)

纺纱学考试重点(精简版)

纺纱学考试重点(精简版)
纺纱学考试重点(精简版)

纺纱学考试重点

1.纺纱的实质:使纤维由杂乱无章的状态变为按纵向有序排列的加工过程

2.纺纱的基本过程:开松、梳理、牵伸、加捻

3.开松:

A.目的:将大的纤维块松解成小纤维块或纤维束,并降低纤维原料单位体积的重量,

为以后的梳理创造条件

B.概念:把纤维团扯散成小束的过程

C.影响:使纤维横向联系的规模缩小,使纤维集合体由大块(团)变为小块(束),

为以后进一步送解到单纤维状态提供条件

4.梳理:

A.目的:将纤维间的横向联系基本解除,并逐步建立纤维首尾相接的纵向联系

B.实质:把纤维小块(束)进一步分解成单纤维

C.影响:各根纤维间的横向联系基本被解除

5.牵伸

A.概念:把纤维集合体有规律地抽长拉细的过程

B.实质:纤维沿集合体的轴向作相对位移,使其分布在更长的片段上

C.影响:使其中的屈曲纤维逐步伸直,弯钩逐步消除,同时条子获得所需粗细

D.结果:使集合体的线密度减小,同时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

6.加捻

A.概念:把牵伸后的须条加以扭转,以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起来的过程

B.影响:须条加捻后,其性能发生了变化,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弹性等

7.纺纱的工艺系统大体分为棉纺纺纱系统、毛纺纺纱系统、麻纺纺纱系统、绢纺纺纱系统,

其下又可分类,棉纺:普(粗)梳系统、精梳系统、废纺系统,毛纺:粗梳毛纺系统、精梳毛纺系统、半精梳毛纺系统,麻纺:苎麻纺纱系统、亚麻(湿)纺纱系统、黄麻纺纱系统,绢纺:绢丝纺系统、?丝纺系统。纺纱的工艺系统以原料的不同来分类。

8.纺纱工艺系统工作流程(见书P4-5)

9.涤棉混纺工艺系统流程

10.棉按长度分类可分为细绒棉和长绒棉,按轧棉工艺分类可分为皮辊棉和锯齿棉,细绒棉

一般是锯齿棉,长绒棉一般是皮辊棉。

11.异性纤维(三丝):主要指化学纤维、丝、麻、毛发、塑料绳、布块等

12.棉纤维脱糖的方法有:喷水给湿法、汽蒸法、水洗法、酶化法、防黏助剂法

13.毛的初加工过程:选毛—开毛—洗毛—烘毛—炭化,麻的初加工过程:脱胶

14.原料选配的目的:保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相对稳定、合理使用原料、节约原料和降低成

本、增加花色品种(详见课本P21-22)

15.混合

A.目的:为了使最终产品的各项性能均匀一致,必须要求所选配的原料能达到充分的

混合

B.要求:均匀混合包括满足“含量正确”和“分布正确”两项要求。即要使各种混合

原料在纱线任意截面上的含量与设计的比率相一致,而且所有混合原料在纱线任意

截面上的分布呈均匀状态。

C.方法:

1)散纤维(包)混合:在开清过程中,通过抓棉、多仓、混棉等设备将散纤维(包)

混合

2)条子混合:把两种或以上的混合成分分别制成一定线密度的条子,然后在并条

机或针梳机上通过并合进行混合的一种方法

16.环形抓包机要求:轴向错开,周向分散

17.混纺比不一定等于投料比(混纺比、投料比计算公式见书P27-28)

18.除杂效果的评定

A.落物率:它反映开松除杂机的落物数量。落物率=落物重量/喂入原料重量*100%

B.落物含杂率:它反映落物的质量。落物含杂率=落物中杂质重量/落物重量*100%

C.落杂率:它反映喂入原料中杂质被去除的数量。落杂率=落物中杂质重量/喂入原料

重量*100%

D.除杂效率:它反映除去杂质的效能大小,与原料含杂率无关。除杂效率=落物中杂

质重量/喂入原料中杂质重量*100%=落杂率/喂入原料含杂率*100%

E.落物含纤维率:为了分析落物中好纤维的数量,有时要算出落物含纤维率。落物含

纤维绿=落物中纤维重量/落物重量*100%

19.隔距:指两个机件表面的最小距离

20.FA022型多仓混棉机的特点是不同时喂入的原料同时输出形成时间差实现混和,FA025

型多仓混棉机的特点是同时喂入的原料不同时输出形成时间差进行混和。二者共同特点是它们都采用不同的方法形成时间差进行混棉。

21.短纤维对梳理的影响:得不到两端梳理、夹在盖板回不来、产生杂质

22.棉卷重量不匀率与伸长率:原料混合均匀,差异小,回潮率适当,机件的隔距,速度适

当,棉箱储存量合理,机组运转效率在80%~90%,则棉卷均匀度好。

23.棉卷含杂率:不同性状原料采用不同工艺处理,尽量实现大杂早落和未碎先落,多落的

目的,达到降低成纱棉结杂质和节约用棉的目的

24.盖板梳理机适一般用于加工短纤维(棉纤维、棉型化纤),罗拉梳理机一般用于加工长

纤维(毛纤维、麻纤维、绢纤维、毛型化纤)

25.相邻两针面间的基本作用(注意3种作用的条件、交叉全剥取、平行分两类,见书P60-61)

26.弹性针布:由钢针与底布组成,一般成条状。底布由硫化橡胶与棉、毛、麻织物等多层

织物用混练胶合而成,钢针按一定角度和分布规律植于底布上

27.金属针布:其外形与锯条相似,具有宽大的基部,能承受较大的力,使用中不变形

28.道夫转移率

A.定义:锡林向道夫转移的纤维占参与作用纤维的百分率叫做道夫转移率

B.影响因素:减少道夫针齿的工作角、减少道夫与锡林的隔距、减少速比、减小道夫

直径

C.与质量、产量的关系:道夫转移率越高,质量越差,产量越高

29.工作辊分配系数

A.定义:锡林针面交给工作棍针面单位面积的纤维与此时锡林针面参与分梳作用单位

面积的纤维量的比值

30.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

A.定义:分梳工艺长度是指握持点与刺辊与给棉板间隔距点之间的长度,即给棉板鼻

尖宽度与隔距点以上的给棉板工作面长度之和

31.锡林盖板的除杂作用及影响因素

A.盖板花:盖板出来的产品叫盖板花,主要是短纤维和杂质

B.影响因素:

1)盖板速度:加快盖板速度可以提高盖板的除杂效率、减少棉结,但盖板花增多,

不利于节约用棉

2)前上罩板上口和锡林间隔距:当此隔距减小时,纤维被前上罩板压下,使纤维

与锡林针齿的接触数较隔距大时为多,锡林针齿对纤维的握持力增大,纤维易

于被锡林针齿抓取,使盖板花减少。反之隔距增大时,会使盖板花增多。

32.生条质量控制

A.从哪几个方面控制

主要通过调节生条定量、刺辊、锡林、盖板速度及工作件间的隔距等工艺参数

B.如何控制

做好配棉、选择优质的梳理机件、保证良好的机械状态、强分梳、紧隔距

C.最重要的工艺是什么

控制刺辊的分梳程度和锡林与盖板的分梳程度,从而提高分梳质量

33.速比:两个工作机件表面速度比值

34.精梳的目的与任务

A.排除条子中的短纤维,以提高纤维的平均长度及整齐度,改善成纱条干,减少纱线

毛羽,提高成纱强力

B.排除条子中的杂质和疵点,以减少成纱疵点及细纱断头,提高成纱的外观质量

C.使条子中纤维伸直、平行和分离,以利于提高成纱的条干、强力和光泽

D.均匀、混合与成条。通过精梳准备、精梳机喂入(及输出)时的并合,使不同条子

中的纤维充分混合均匀,并制成精梳条,以便下工序加工

35.棉型精梳机工作的四个阶段(按顺序):锡林梳理阶段、分离前的准备阶段、分离接合

阶段、锡林梳理前的准备阶段

36.梳理隔距:锡林梳理时,上钳板钳唇下沿与锡林针尖的距离

37.重复梳理次数:须丛自受到锡林梳理开始到被完全分离时为止,所受到锡林梳理的次数

38.要实现罗拉牵伸,必须具备的条件

A.至少有两个积极握持的钳口(加压)

B.每两个钳口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隔距)

C.每两个前口要有相对运动(速度差)

39.牵伸倍数:纤维集合体被抽长拉细的程度即被牵伸的程度

40.牵伸效率:实际牵伸倍数与机械牵伸倍数的比值

41.总牵伸和部分牵伸:相邻两对罗拉间的牵伸倍数称为部分牵伸倍数,最后一对(喂入)

罗拉与最前一对(输出)罗拉间的牵伸倍数称为总牵伸倍数,并且总牵伸倍数等于各部分牵伸倍数的乘积

42.影响摩擦力界分布的因素:罗拉所受压力、罗拉的直径、纱条的定量、罗拉隔距、附加

牵伸部件的布置

43.纤维伸直所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即速度差、延续时间及作用力

44.弯钩的消除过程,即弯钩纤维的伸直过程,应看成是主体与弯钩产生相对运动的过程。

主体与弯钩如同时以快速或慢速运动,都不能使弯钩消除

45.并合与须条不匀的关系(见书P144-145)

46.倒牵伸:头并牵伸大二并牵伸小,这种牵伸的配置对改善熟条的条干均匀度有利

47.顺牵伸:头并牵伸小二并牵伸大,这种牵伸的配置有利于纤维的伸直,对提高成纱强力

有利

48.粗纱的目的:大部分细纱机不具备150-400倍牵伸的能力,因此在并条工序与细纱工序

之间设置粗纱工序来承担纺纱中的一部分牵伸负担

49.粗纱的任务

A.牵伸:将熟条抽长拉细,施以5-12倍的牵伸,使之适应细纱机的牵伸能力,并进

一步改善纤维的平行伸直度与分离度

B.加捻: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力,以承受粗纱卷绕和

在细纱机上退绕的张力,防止以外牵伸

C.卷绕与成形:将加捻后的粗纱卷绕在筒管上,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卷装,便于搬

运、储存,并适应细纱机的喂入

50.捻回的度量由捻度、捻系数、捻幅共同承担

51.粗纱的张力的形成

A.在卷绕中,为保证筒管成型良好,筒管的卷绕速度通常略大于前罗拉的输出速度

B.在粗纱从前罗拉输出到筒管的过程中,还需克服锭翼顶端、空心臂及压掌等处对运

动的摩擦阻力

52.粗纱的张力过小会导致纱条下垂

53.张力控制的最佳状态:似弹非弹,弹而不弹

54.粗纱的加捻靠环领钢丝圈,细纱的加捻靠压力棒

55.细纱断头可分为成纱前断头与成纱后断头。在日常生产中,成纱前断头应该是很少的,

主要是成纱后断头。1。成纱后断头的规律是(1)落纱中断头分布是小纱断头多,中纱断头少,大纱断头多于中纱。断头多的部位是空管始纺,管底成形即将完成卷绕大直径位置以及大纱小直径位置。(2)成纱后的断头较多发生在纺纱段,钢丝圈至筒管间的断头(称下部断头)出现较少,但在钢领与钢丝圈配合不当,钢丝圈跳动,楔住,纱条通道过窄,纱条通道与钢丝圈磨损缺口交叉,热磨损飞圈等情况下,下部断头会有所增加。而气圈部分的断头机会很少。只有在钢领衰退,钢丝圈偏轻的情况下发生,因为气圈凸形过大,撞击隔纱板而使纱条受到刮擦,振动而断裂。(3)纺纱张力较大而单纱强力相对较低时容易断头。(4)随着锭速的增加或卷装的增大,张力增大,断头也多。(5)由于机械原因,少数锭子可能出现重复断头。除上述规律外,当天气变化或温湿度波动或配棉成分变化时,均会使断头增加。2细纱断头的实质:前罗拉至导纱间的纺纱段纱线所具有的强力称为纺纱强力,纺纱段所承受的张力称为纺纱张力。当纱线某断面处的强力小于该处的张力时,就发生断头。因此断头的根本愿意是纱线强力与纱线张力的矛盾。3降低细纱断头的主攻方向:(1)控制、稳定纺纱张力,减少张力突变;(2)提高纺纱段纱条强力,降低强力不均匀率,尤其要减少强力弱环,以减少张力

波峰与强力波谷交叉的几率。

56.移距偏差与成纱质量的、牵伸倍数,纤维变速点的关系。牵伸倍数越大,使长度不匀

增加,移距偏差增大,条干差,成纱质量也差,纤维变速点越集中,越靠近前钳口,则牵伸后须条的不匀就越小。

浮游区长,会使长纤维不易控制,成纱条干不匀率大。

历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doc

历年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执医笔试 2008-08-22 22:48:40 阅读32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一、细胞的基本功能 1.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跨膜转运的物质是 O 2 和CO 2 2.水溶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帮助进入细胞的过程是: 易化扩散 3.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4.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时,能量由何处供给细胞膜 5.蛋白质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的转运方式是入胞作用 6.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出胞作用 7.Na + 由细胞外液进入细胞的通道是电压门控通道或化学门控通道 8.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产生什么的能力兴奋 9.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刺激后,产生活动或活动加强称为兴奋 10.刺激是指机体、细胞所能感受的何种变化内或外环境 11.神经、肌肉、腺体受阈刺激产生反应的共同表现是动作电位 12.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是阈强度 13.保持刺激作用时间不变,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 14.阈刺激是指阈强度的刺激 15.兴奋的指标是动作电位 16.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产生兴奋的一段时间内兴奋性的变化,不包括下列哪期恢复期 17.决定细胞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兴奋的最多次数是绝对不应期 18.绝对不应期出现在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锋电位 19.有关静息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外的电位。 20.锋电位的幅值等于静息电位绝对值与超射值之和 21.阈电位指能引起Na + 通道大量开放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22.有关局部兴奋的特征中哪项是错误的有全或无现象 23.有关兴奋在同一细胞内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呈电紧张性扩布 A 是由局部电流引起的逐步兴奋过程 B 可兴奋细胞兴奋传导机制基本相同 C 有髓神经纤维传导方式为跳跃式 D 局部电流强度数倍于阈强度 2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物质是乙酰胆碱 25.关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哪项是错误的终末池中Ca 2+ 逆浓度差转运 A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 B 横管膜产生动作电位 D Ca 2+ 进入肌浆与肌钙蛋白结合 E 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为三联管 26.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中哪一项的兴奋性最低绝对不应期 27.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进行逆浓度差吸收时,伴有Na + 顺浓度差进入细胞,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所 需的能量间接地由何者供应。钠泵 28.记录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时,加入选择性离子通道阻断剂河豚毒,会出现什么结果。除极相不出现 29.在对枪乌贼巨大轴突进行实验时,改变标本浸浴液中的哪一项因素不会对静息电位的大小产生影响。 Na + 浓度 B K + 浓度 C 温度 D pH E 缺氧 30.人工减小细胞浸浴液中的Na + 浓度,所记录的动作电位出现幅度变小 31.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骨骼肌痉挛主要是由于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32.在神经-骨骼肌接头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胆碱酯酶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指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3.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占血液的百分比。 4.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的液体状态下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5.搏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6.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它等于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 7.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8.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9.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等于潮气量与无效腔气量之差乘以呼吸频率。 10.通气/血流比值:是指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人安静时,比值为0.84。11.肾小球滤过率: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料量,正常成人安静时125ml/min。 12.渗透性利尿:若小管液溶质溶度升高时,小管液的渗透压随之升高。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这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13.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发生功能接触的部位。 14.牵涉痛:内脏疾患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15.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16.允许作用:一种激素对某种生理功能没有直接作用,但它存在可大大加强另外一种激素的这种生理作用,前一激素对后一激素的这种作用。 二.填空题 反应的基本形式:兴奋与抑制。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腺细胞。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有完 整性、绝缘性、双向性和相对疲劳性。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精神活动。 促进蛋白质的激素:生长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1. 维持身体平衡 2.调节肌紧张3. 协调随意运动。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有抗凝血酶 3 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 制物肝素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心肌收缩 力、重力和体位、呼吸运动、骨 骼肌作用。 淋巴生成的意义?1.回收蛋白 质 2.运输营养物质3.调节血浆 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4.防 御屏障的作用 呼吸包括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 的运输、内呼吸。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调节大 小肺泡内压,维持大小肺泡表面 的张力容积稳定减少吸气阻力 防止肺水肿 主要的胃肠激素有促胃液素 促胰液素缩胆囊素抑胃肽 简述胃运动的方式 1.紧张性收 缩 2.容受性舒张3.蠕动 抑制胃排空的因素有肠-胃反射 肠抑胃素 三.简答题: 人体功能的活动的调节方式及 特点? (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 调节自身调节。 (2)神经调节作用迅速,准确, 短暂, 体液调节作用缓慢,但作用 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自身调节的作用较局限,可 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 与或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 用。 简述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的 机制? 神经细胞阈刺激或阈上刺 激,膜上大量钠离子通道被激 活,钠离子 大量内流,膜内负电位迅速减小 并消失,产生动作电位的上升 支。当促使钠离子内流的动力 (浓度差)和阻止钠离子内流的 阻力(电位差)达到平衡时,钠 离子净内流停止。此时动作电位 达到最大幅值,称为钠离子平衡 电位。钠通道开放时间很短,随 后失活关闭。此时膜上钾离子通 道开放,钾离子顺电位差和浓度 差向细胞外扩散,膜内电位迅速 下降,产生动作电位下降支。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1. 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2.促进 生理性止血;3.参与血液凝固: 血小板能为凝血。因子的相互作 用提供磷脂表面。 简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 素? (1.)肾血浆流量的改变;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3.)滤过膜的改变,包括通透 性和面积两方面的改变。 简述尿生成的过程:肾小球 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影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 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小管液溶 质的浓度;抗利尿激素;醛固酮。 大量饮清水时,尿量有何变 化?为什么? 尿量增多。大量饮入清水→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渗透压 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合成 和释放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 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水的重 吸收减少→尿量减少。 严重呕吐及腹泻后尿量有 何改变,机制如何? 尿量减少。严重呕吐或腹 泻→机体水分丧失多→血浆晶 体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 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另 外,机体水分丧失→循环血量减 少→容量感受器抑制,同时血浆 晶体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释 放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 简单叙述视觉的二元学说 在人类的视网膜中,由于存在视 锥系统和视杆系统以上两种相 对独立的感光换能系统,分别管 理明视觉和暗视觉,这个理论被 称为视觉的二元学说 简述中枢抑制的分类 突触后抑制:1.传入侧支性抑制 2.回返性抑制 突触前抑制 简述突触传递兴奋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 3.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后发放 6.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第一步:通过内源性、外源性激 活途径,激活因子X形成凝血酶 原激活物(Xa、V、PF3、钙离 子);第二步:凝血酶原激活物 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第三 步: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溶胶)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文化学、管理学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产业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部门特别是会展业和企业从事文化产业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贸易、咨询和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辩证地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 2、具备较好的文化产业管理基础知识以及良好的理论素养,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管理新理念,了解本学科相关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接受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训练,形成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整体性思维方法。 3、初步掌握科学合理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能够进行专业的社会调查分析,具有较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4、初步具备使用外语文献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扎实的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技能。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宽泛的文化基础知识,健康高尚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意志品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三、主干学科 文化学、管理学、经济学 四、主要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课程简介:管理学原理是本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知识体系,能综合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在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绩效。 2、课程名称: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简介:中国文化概论主要阐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方法;概述关于文化的概念及结构;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状况、发展历程和主要特质以及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主要讲授儒、释、道、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来源、产生与发展过程、主要思想内容,以及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

文化事业管理复习题

1、文化产品的属性:双重属性(社会属性和商品属性) 2、文化事业管理:各级政府及其文化行政部门和各种文化企事业单位对各项文化事业和具体文化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的活动。 3、文化事业管理原则: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政事分开原则;分类管理原则。 4、文化事业管理的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 5、文化政策:一国对于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博物等领域进行行政管理所采取的一整套制度性规定、规范、原则和要求的总称。是有别于科技、教育等其他领域政策的一种政策形态。 6、我国文化事管理政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7、文化组织:组织在文化领域的一种存在形态,以实现社会的繁荣和发展为目标,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文化产品、管理文化事务为基本职能,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随着环境变化而自我不断调试的有机群体。 8、文化行政组织设计的原则:命令统一原则;精简精干原则;效率原则;分工协作原则;权责一致原则;幅度适中原则;权变原则;法制原则。 9、我国文化行政管理组织存在的问题:组织结构不合理;宏观调控措施不到位;行政合理手段不规范。10、我国文化事业组织的特征:社会服务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11、文化中介机构:是指在文化经济市场中,为交易的双方提供信息,促成交易而收取佣金等报酬的文化服务机构12、群体文化组织的构成:全国各级文联、作家协会等人民团体组成的网络体系;由基层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文化站等构成的基层群众文化组织;村级组织或社区举办的文化组织。 13、文化资源基本属性:精神性;广泛性;观念性。14、文化资源有效配置的特点:创意性;信息性;国际性。15、文化资源管理的本质:就是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16、促进文化投资的主要工作:①鼓励对公益性文化的无偿捐助;②增强文化单位资产保值增值能力;③财政文化拨款制度要合理化;④吸

自考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1.内环境 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异化作用 可兴奋组织、细胞对有效刺激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与特性。 3.阈值 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4.负反馈 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 5.反射 指中在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规律性反应的过程。 6.自身调节 指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1.易化扩散 指水溶性的小分子或离子通过膜上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帮助,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2.受体 受体是细胞膜上一类特殊蛋白质。其的功能是可以识别并特异性结合作用于它的化学物质(如激素),并转发化学信息,改变细胞生化反应,增强或减弱细胞生理效应。 3.去极化 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变小或消失的现象,称为去极化。 4.超极化 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增大的现象,称为超化。 5.静息电位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一般表现为内负外正的跨膜电位。6.动作电位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爆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7.局部电位 阈下刺激也可使膜去极化,但这种去极化电位只局限于受刺激部位局部,只能作电紧张扩布,故称为局部电位。 8.兴奋-收缩耦联 兴奋-收缩耦联是指把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肌细胞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9.强直收缩 骨骼肌在接受连续的有效刺激时,由于刺激频率高,若刺激落于前一次骨骼肌兴奋收缩的收缩期,形成的强而持久的收缩,称为强直收缩。强直收缩是机体骨骼肌收缩做功的主要形式。 1.血清 血清是血液凝固后,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2.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容积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3.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对抗低渗容液的抵抗力。抵抗力大的脆性小,反之则脆性大。 4.红细胞凝集 相同的抗原、抗体相遇时,通过免疫反应使经红细胞相互凝结聚集在一起的现象。 5.溶血 红细胞膜破裂后,血红蛋白溢出,溶解于血浆中的现象。 6.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可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 7.血型 血型特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它是血液中的一种特殊标志物。 1.自律细胞 指心内具有自动节律性兴奋的细胞,其生物电特点是复极4期自动去极化。

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要点归纳

2017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要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考纲没有变化,重点考察的就是正负反馈调节.自身调节的区别以及相对应的例子.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而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必须记清楚这些代表性的例子,尤其是正反馈和自身调节的例子.还要注意联系后面章节区分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负反馈,举例说明如血液凝固过程.分娩过程. 排尿排便反射等这些都是正反馈,再如减压反射.肺牵张反射.甲亢时 TSH 分泌减少等都是负反馈,同学们应总结出一些例子,在解题时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生理过程中,既无闭合回路又无调定点的不属于反馈调节。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这一章比较重点,每年都会有本章的考题,大的重点就是物质的交换和动作电位。这将会涉及到今后各个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必须深入的理解加以牢固记忆。几种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如果比较起来记忆在解题时更容易区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要理解去记忆。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局部电位的例子,如微终板电位?终板电位?EPSP? IPSP等都是局部电位,同时大家还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局部电位和局部电流的区别,局部电位是指没有达到动作电位水平,而局部电流则是指动作电位的传播方式,要注意区分二者。 第三章血液 主要是对血液成份及功能做了介绍,对今后血液学和呼吸系统做的基础。血量为全身血液的总量,成年人血量占总体重的7%-8%。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注意二者的区别,另外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的颗粒数成正比,而与颗粒种类及颗粒大小无关,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晶体渗透压决定。要重点注意生理性止血为常考点,其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为纤维蛋白溶解。生理止血过程中,凝血块形成的血栓会堵塞血管,出血停止血管创伤愈合后,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会被逐渐降解液化,使被堵塞的血管重新畅通。 第四章血液循环 重点内容还是心肌细胞的生物电以及血压调节等部分,本章是生理学的一个大的重点章节,内容繁多,需要全面理解掌握。注意比较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心肌电生理特性这块需记忆:自律细胞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窦房结起搏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0期去极化速度快、幅度高、有平台期、有超辐射,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避免房室的收缩重叠,窦房结自律性?高,心室肌细胞收缩力?强,浦肯野纤维传到速度?快,房室交接处

凝聚发展动力(精简版)

凝聚发展动力 凝聚发展动力 一、2016年,紧扣经济中心,服务发展,把经营理念贯穿于党群工作,活化操作,大胆实践,工作都了可喜成绩 1、更新思想观念,发展的浓厚。全县各级党群组织以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解放思想、激活思想、思想,营造了人人谋发展、抓工作、促的浓厚。强化理论武装工作,各级党委逢会必学制度,了对、省、市、县会议精神的学习与领会,注重对科学发展观、社会等重大理论的钻研与解读,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理论储备,思想政治建设提升。埠外考察学习,全县科级干部赴浙江、温州、义乌、绍兴、上海等发达地区学习考察130人次,各级干部更新了观念、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为创新操作、科学决策蓄积了思想底蕴。“三下乡”活动,把政策讲到户、技术传到人、书本送到家,乡镇、巡回宣讲县委十三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30期,宣传政策法规35场次,举办科普大集8次,科普培训340期,发放科技资料6万多份,7.8万农民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培训,靠政策、技术发家致富的思想追求人心。注重新闻宣传先行,推介优势,炒热商机,牢牢抓住首届(兰西)亚麻节、县市区项目建设汇报会、全国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等契机,邀请、省、市等各大新闻媒体,对产业开发、项目建设、民生等工作全方位报道,登大台、上大报,兰西的外向度和知名度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举办了春节晚会、元宵灯展、“麻城”之歌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坚毅自强、无畏有为、文明敬业、开发向上的兰西精神弘扬,脱贫解困、小康社会建设的越来越浓,人气指数节节攀升。 4、队伍建设,谋事干事的能力。创业型班子建设,重实践、重政绩、重公论、重廉洁的导向,制定出台了《兰西县党政正职干部公推差选暂行办法》、《兰西县科级班子党政副职干部差额选任暂行办法》、《兰西县创业型班子和干部考核实施办法》等项制度,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组织考核与评价相、个人述职与评价相,了工作与方法的有机,各级班子的谋事干事能力。经营型干部队伍建设,把懂经营、善管理、能融资选用干部标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一年来,全县提拔充实了后备干部61名,选派100名副科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Ⅰ、名词解释(35个中任意抽5个) 一、阈强度:是在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二、内环境: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三、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四、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五、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蛋白的帮助,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方式。 六、被动转运: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形式,转运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其动力为细胞膜两侧存在的浓度差(或电位差)。 七、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逆浓度差)转运的方式。 八、极化:细胞在安静时,保持稳定的膜内电位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 九、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十、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暴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十一、阈电位:对神经细胞和骨骼肌而言,造成膜上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十二、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容积与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十三、血型:根据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将血液分为若干型。 十四、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十五、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十六、心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到动脉的血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心率,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为5L/分。 十七、搏出量:一侧心室每一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 十八、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安静状态健康成人的射血分数为55-65%。 十九、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指数为3.0-3.5L/分×平方米。 二十、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成人约4-12cmH2O。 二十一、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十二、肺活量:指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最大的量。正常成人男性约为3.5升女性约为2.5升。 二十三、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道被加工、分解的过程。 二十四、吸收:指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以及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精选.)

病理生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病理生理学: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 制的科学。 2、病理生理学的任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并着重从机能和代 谢变化的角度研究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制,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研究内容: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3、基本病理过程:在多种疾病中共同的、成套的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如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炎症、DIC、休克等。 4、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 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5、疾病:由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后,因机体稳态破坏而发生的机体代谢、功 能、结构的损伤,以及机体的抗损伤反应与致病因子及损伤作斗争的过程。 6、分子病:由于DNA的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7、衰老:是一种生命表现形式和不可避免的生物学过程。 8、病因:指引起某一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特征的因素。 诱因:指能够加强某一疾病或病理过程的病因的作用,从而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 条件:能够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体内因素。 9、疾病发生的外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营养性因素, 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 疾病发生的内因: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 10、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11、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疾病时自稳调节的紊乱;疾病过程中的病因转化; 疾病时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 12、疾病转归的经过:病因侵入(潜伏期)非特异性症状(前驱期)特异 性症状(临床症状明显期)疾病结束(转归期) 13、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 学死亡期。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4、脑死亡:指枕骨大孔以上全脑的功能不可逆行的丧失。 15、植物状态和脑死亡的区别: 植物状态:①自己不能移动;②自己不能进食;③大小便失禁;④眼不能 识物;⑤对指令不能思维;⑥发音无语言意义 脑死亡:①不可逆性深昏迷;②自主呼吸停止,需行人工呼吸;③瞳孔扩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 射、咽喉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⑥脑血液循环完 全停止。 16、及时判断脑死亡的意义:①有利于准确判断死亡;②促进器官捐赠使用; ③预计抢救时限,减少损失。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文化产业学科建设范文.docx

文化产业学科建设范文 一、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按照以上对文化产业学的学科属性的理解和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为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氛围和条件。相关研究机构纷纷成立,文化部先后授予了清华大学、XX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称号,多所研究机构都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学术中心。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中国文化产业三十人论坛《、中国文化报》的《文化产业周刊》《、中国文化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光明日报》的中国文化产业高峰对话及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等等,都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中具有全国影响的事件,不仅推出了一批学术研究成果,而且也推出了一批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具有一定影响的学者,更重要的是搭建了政(政F)产(产业)学(教学)研(研究)对话、互动、促进的平台,显示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蓬勃生机。当然,在文化产业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如同文化产业发展本身显示出的“泡沫”现象一样,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也同样存在盲目上马、基础不稳、定位不准、培养模式同质化、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脱节等现象。第一,作为交叉型学科,文化产业相关学科之间常常相互分离、融合不足。如前所述,文化产业学是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学科群之间的化学融合而不是简单的物理相加,但目前部分文化产业研究者仍然简单地用原来的学科理论

和方法来研究文化产业,体现出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上的某些局限性。例如其中源自人文学科的一些研究往往缺乏量化手段,使得文化产业研究缺乏经济学基础;而源自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则又可能缺乏对文化特殊性、文化创意性的差异认知。而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许多学校还只是将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学的不同模块简单组合,缺乏真正学科交叉之后所产生的学科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事实上,文化产业经济学,并不是文化学与经济学的简单相加,版权经济、文化折扣、外部利益等等体现的恰恰是文化产业特有的经济学特征。第二,作为新兴学科,文化产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研究还比较薄弱。该领域的研究者目前大多以文化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等人文学科学者为主,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者介入相对较少,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都比较偏向于文本研究和社会研究传统,文化产业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还缺乏深入分析。到目前为止,虽然文化产业的概论性、描述性著作出版了多部,但对文化产业的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国情下文化产业的经济学研究仍然比较零散和肤浅,比如对政F、企业、市场的关系以及版权经济特点、文化产业规制、国际文化贸易、文化产业投融资规律、文化产业整合与产业结构、文化市场特性、科技创新的文化价值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都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对理论研究的迫切需要。第三,作为应用型学科,文化产业学科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不足。目前文化产业研究和人才培养,主要的学术力量仍然大部分来自于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文化产业的实践结合还严重不足。据对15所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3.体液是人或动物机体所含液体的总称。体液分为细胞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细胞外液又称为环境。 4.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5.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6.稳态的意义: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生理功能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 8.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的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9.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体液调节分为:远距分泌(又称全身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分泌、神经分泌。 10.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11.神经调节的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的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对于调节一些相对缓慢的生理过程。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三者互相协调配合,使得机体各项功能活动的调节更加完善。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2.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①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②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③温度 3.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转运。 4.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特异性高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 5.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带电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具有以下特征:①离子的选择性②转运速度快③门控特性 6.主动转运特点:①耗能②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7.原发性主动转运 钠-钾泵:实质:①一种特殊的蛋白质②具有ATP酶的活性③分解ATP释放能量④供Na+、K+逆浓度梯度运输。 特点:钠泵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细胞外,2个K+移入细胞。 钠泵活动的意义:①建立和维持的Na+、K+在细胞外的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②细胞高K+浓度是细胞许多代反应所必需的③维持细胞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④细胞外较高的Na+浓度所贮存的势能可用于其他物质⑤具有生电作用 8.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外两侧的电位差就是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机

生理学各章节考试重点

------------------ 时磊5说------ - ---- ------- 生理学各章节考试重点 2017-11-23医学资料大全 第一章绪论 1、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占体液的1/3,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2、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由组织,细胞本身生理特殊性决定的,并不依赖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的反应 4、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5、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局限,精确;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弥散,持久 6、机体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单向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的反馈控制,对保持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 1、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质膜的组成:脂质,蛋白质,极少量的糖类 2、膜蛋白的分类:细胞骨架蛋白,识别蛋白质,酶,受体蛋白,跨膜转运物质的功能蛋白 3、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 (1 )单纯扩散 举例:02, N2,CO2,NH3尿素,乙醚,乙醇,类固醇 (2 )易化扩散 举例:A经载体介导:葡萄糖,氨基酸 特点:饱和现象,结构特异性,竞争性抑制 B经通道介导:Na+,K+,Ca2+,Cl-等 特点:A顺浓度或电位梯度的高速度跨膜扩散 B门控体制包括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 C对通过的离子有明显的选择性 (3 )主动转运 举例:A原发性主动转运一一直接利用ATP钠-钾泵 B继发性主动转运一一间接利用ATP: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4)出胞和入胞 4、细胞的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处于安静状态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等于K +的平衡电位 产生机制:K +离子的外排 极化:静息时膜的内负外正的状态去极化:静息电位的减少 超极化:静息电位的增大复极化:细胞膜由去极化后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5、细胞的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产生机制:N a+的内流(去极化),K +的外流(复极化) 阈电位:形成N a+通道激活对膜去极化的正反馈过程的临界膜电位 6、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外由未兴奋区流向兴奋区,膜内由兴奋区流向未兴奋区特点: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

00151企业经营战略精简复习资料(超全面)

00151 企业经营战略复习资料 第一章企业经营战略概论 第一节企业经营战略的概念与特征 1.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企业经营战略的时间和理论首先产生于发达国家,是六七十年代在需求变化,竞争激烈,科技进步,资源紧缺的背景下提出和形成的. *我国企业经营战略的实践于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提出的. 2.企业经因战略的概念和特征 *企业经营战略: 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企业经营战略的5个特征: a.全局性. 这是最根本的特征. 是指经营战略是以企业的全局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企业的总目标,规定企业总行动,最求企业的总效果. b.长远性.是指经营战略的着眼点是企业的未来,是为了谋求企业的长期发展和长远利益,而不是为了求得眼前的,短期的利益. c.纲领性. 是指经营战略所确定的战略目标,是企业行动的纲领. d.抗争性. 是指经营战略是企业在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应付外界环境中的挑战和威胁的一整套的行动方案. e.风险性. 是指经营战略考虑的是企业的未来,而未来是不具有不确定性的. 第二节经营战略的构成要素与制定过程 1.经营战略的构成要素: a.产品与市场领域.这是指企业战略首先应明确企业现在的产品与市场范围和未来有可能发展的产品和市场范围. b.成长方向.指企业战略应包括对企业发展方向的选择. c.竞争优势.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市场领域具有的超过竞争对手的优势. d.协同效应.指企业现有产品与市场,同未来的产品与市场相互补充,互相作用的结果,所获得的更大经济效益. 2.经营战略的制定过程: a.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b.战略环境的分析过程 c.战略决策过程 d.战略实施中的修改与完善过程 第三节企业经营战略体系 1. 企业的经营战略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由企业的总体战略和各方面的分战略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称之为战略体系. 2.企业的经营战略一般由企业总体战略,智能分战略,分厂(或分公司)分战略等组成. 3.企业总体战略的定义: 由企业对高领导层制定的,在企业中处于指导地位的战略.它通过对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的分析,确定企业整体的目标和任务,将资源在各个经营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4.企业总体战略的分类: a .按照企业偏离战略起点的程度: 发展型战略, 稳定型战略, 紧缩型战略. b.根据企业制定战略时主观条件的结合程度不同: 保守型战略,可靠型战略,风险型战略. c. 依据战略确定的中心不同: 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重点战略. 5.企业职能分战略: 是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针对企业各智能部门,各专业工作的重大问题所制定的谋划和方略.它是在企业高层人员的组织下,由中层管理人员参与制定的战略.它运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组织等方面的职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更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以保证实现企业总目标. 6.企业智能分战略的分类: 产品战略,市场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技术战略,财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等. 第四节经营战略方案的内容 1.企业使命: 是指企业的目的,责任及其发展方向. a.规定了企业的目的和任务,明确企业对社会承担的责任,指明了企业的经营范围和服务对象. b.反映了战略决策者的思想和价值观,指明了企业的发展方向. 2.战略目标: 是指企业以战略思想为指导,根据对主客观条件的分析,在战略期内努力发展的总要求和总水平. 战略目标是经营战略的实质性内容,是构成战略的核心. 3.战略重点: 是指那些对于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作用而又有发展优势或因自身的需要须加强的方面,环节,部分或项目. 战略重点是企业资金,劳动和技术投入的重点,是决策人员实行战略指导的重点. 战略重点一般从产品战略,市场战略,质量战略,技术战略,人才战略等智能战略中作出选择. 4.战略方针: 是指企业为贯彻战略思想和实现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所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指导规范和行为方略. 战略方针起着导向作用,指针作用和准则作用. 战略方针分为综合性方针和单项性方针;目的性方针和手段性方针. 5.战略阶段: 是指根据战略目标的要求,在规定的战略期内,划分若干阶段,分期去实现总的战略目标要求. 目标需要划分不同水平的目标,分阶段去实现. 阶段的划分,以战略期限的长短为依据.

生理学考试重点

生理重点 -------11临床11班 第一章绪论 1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占体液的1/3,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2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由组织,细胞本身生理特殊性决定的,并不依赖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的反应 4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5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局限,精确;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弥散,持久 6机体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 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的反馈控制,对保持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质膜的组成:脂质,蛋白质,极少量的糖类 2膜蛋白的分类:细胞骨架蛋白,识别蛋白质,酶,受体蛋白,跨膜转运物质的功能蛋白3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 (1)单纯扩散。 举例:O2,N2,CO2,NH3,尿素,乙醚,乙醇,类固醇 (2)易化扩散。 举例:A经载体介导:葡萄糖,氨基酸特点:饱和现象,结构特异性,竞争性抑制 B 经通道介导:Na+,K+,Ca2+,Cl-等 特点:A顺浓度或电位梯度的高速度跨膜扩散 B门控体制包括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 C 对通过的离子有明显的选择性 (3)主动转运。 举例:A原发性主动转运——直接利用ATP:钠-钾泵 B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用A TP: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和肾小管的重吸收(4)出胞和入胞 4细胞的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处于安静状态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等于K+的平衡电位 产生机制:K+离子的外排 极化:静息时膜的内负外正的状态去极化:静息电位的减少 超极化:静息电位的增大复极化:细胞膜由去极化后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5细胞的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是细胞兴奋的标志产生机制:Na+的内流(去极化),K+的外流(复极化) 阈电位:形成Na+通道激活对膜去极化的正反馈过程的临界膜电位 6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外由未兴奋区流向兴奋区,膜内由兴奋区流向未兴奋区 特点: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 7反应: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内部的代谢活动及其外部表现将发生相应的改变8兴奋:指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9兴奋性:指一切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是衡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学习强国》考试题库100题BZF【含答案】

《学习强国》测试题库100题[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 2.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五四运动 3.“纳米”是长度计量单位之一 4.微山湖是著名的现代革命斗争纪念地,….刘知侠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 5.钱钟书,代表作《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 6.“山郡逢春下乍晴,陂塘分出几泉请,郭边万户皆临水……清代诗人王士贞写的”济南 7.我国金融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是下列哪一类金融机构() A.农村信用合作社 B.村镇银行 C.国有商业银行 D.股份制银行 A 8.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全面繁荣和()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A.文化工作 B.文化事业 C.文化产业 BC 9.我国发展现阶段要加快()商用步伐,加强().().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A.5G B.人工智能 C.工业互联网 ABC 10.我国最早求出圆周率第七位有效数字的人是【D祖冲之】

11.“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这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的《蔽月山房》,与此中哲理最接近的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2.(泉州)位于福建东南,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被联合国唯一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 13.强调,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14.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15.王勃在诗中写到“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首诗的题材是什么(送别诗)? 16.关于科学的概念,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科学是一种很快带来经济效益的生产力)。17.朱德同志《赠诸友》诗写到“志士恨无穷,孤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18.78.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磊生产运动。 19.“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清代诗人王士祯这首诗写的是(济南)。 20.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推进“【C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21.下列情况通常采用同行评议办法的是(以上全是)。 22.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一论断是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中提出来的。 23.唐朝文宗皇帝御封的大唐“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裴受剑舞和【A张旭的草书】 24.要加强作风建设,坚决纠正“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

生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性 1、什么叫兴奋性?(P3) 2、哪些是可兴奋细胞? 3、通常被认为是发生兴奋的客观指标——动作电位 第三节机体功能的调节 1、有哪三种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哪一种是最重要的?三种方式各自的特点(最重要是前 两种调节方式)(P4) 2、正负反馈的作用?(P6)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P9) 1、转运的层次结构(分类) 被动转运(不耗能,顺浓度差)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通道——离子 载体 主动转运(耗能,逆浓度差) 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膜电位的概念?及两种表现形式?(P16) 2、静息电位与K+的电位相当,可用其表示。 3、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起码知道上升支——Na+内流;下降支——K+外流)(P19) 4、阈电位的概念(P20) 5、阈值(也称阈强度)的概念?衡量细胞兴奋性常用的指标——阈强度(P23)

第四节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1、兴奋—收缩偶联的因子——Ca2+ 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概述 1、内环境的概念(P31) 2、 3、血浆渗透压分哪两类?及其各自的作用?(P33) 第二节血细胞生理 1、红细胞的生成和调节(P36) 基本原料——蛋白质和铁; 成熟辅助因子——维生素B12,叶酸,内因子; 调节因子——爆式促进活性因子和促红细胞生成素; 第三节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1、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阶段(P42) 2、内源性凝血途径启动因子——FXII; 外源性凝血途径启动因子——FIII; 第四节血型与输血 1、ABO血型的分型(题目千变万化,考试时自己推算)(P45)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一节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1、哪些是工作细胞?哪些是自律细胞?(P49) 2、心肌的生理特性4个 兴奋性经历了哪几个时期?(P53) 自动节律性正常起搏点的位置——窦房结 传导性浦肯野纤维网最快和房室结区细胞最慢及其各自的意义(P56)收缩性自身特点(及与骨骼肌的不同处)(P5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