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路径探究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路径探究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路径探究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路径探究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路径探究

于津平

【内容提要】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在此环境下,以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出口导向为标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支撑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是保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必然要求。文章认为,以市场化和全球化为方向,转变政府角色错位、破解资源约束瓶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兼顾转型和就业关系是推进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政策重点。

【关键词】经济增长/宏观政策/创新

中图分类号:F0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257-0246(2010)07-0035-07

引言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早在1991年国家发布的“八五”规划中就提出了沿海地区率先转变粗放型增长模式的目标。“九五”规划正式提出,将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沿海地区应增大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2006年发布的“十一五”规划进一步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明确要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科学发展观理念,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服务业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的位置。政府对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日益重视说明: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三,围绕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目标,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将作出进一步的调整。

经济增长模式是政府制度约束和市场环境下微观主体行为选择的综合结果。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都会伴随制度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同样经历了动态演变的过程。经济增长模式的动态演变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刻画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而后者则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变革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原有轨迹。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全球化视角明确转型方向、把握转型时机、制定有效

政策是中国经济面临的现实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里,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8%,高速经济增长带来了中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强调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背景不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太慢,而是因为原有经济增长模式难以适应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关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较多文献用“粗放、低效”等词语去进行概括,也有大量文献根据中国贸易规模和贸易顺差迅速扩大这一事实,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归类为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长遭遇全球经济衰退和资源环境约束硬化的瓶颈,旧有增长方式累积的种种问题已经逐步显现。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骄人业绩主要归功于外向型的发展模式,中国可能是当今时代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中国在享受全球化利益的同时,危机和责任也会随之而来,作为当代历史上最为开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正面临巨大的挑战。①

为什么要对一个看似成功的经济增长模式实施转型?怎样把握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时机和要点?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中政府和微观主体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对于这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回答,仍需开展深入研究。

一、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模式演变规律

经济增长模式是指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这一动力机制的差异性是衡量经济增长模式特征的重要指标。国内外文献围绕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展开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揭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和探索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规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经济增长可以指一定时期人均产出的增加,也可以指一定时期生产总量的增加。各国经济增长率较多以经济总量的增加率来表示经济增长状况。1950年代阿波罗默维茨(Abramovitz)和索罗(Solow)等从新古典理论的生产函数出发,将经济增长的动因分为三个部分,即技术进步、资本增长和劳动力增长。该理论将技术进步看成外生参量,但给出了用索罗残差衡量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思想。利用这一经济增长因素的分解方法,人们对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例如,麦迪孙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可观,1950-1973年间,日本的TFP年均增长率高达5.79%。②一些实证研究也发现一些国家的经

济增长中TFP的增长很慢,其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大量的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也就是常说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例如,阿文扬认为东亚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以及要素配置的改善,而技术进步的贡献很小,因此其经济增长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③

也有大量研究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本、国际贸易、国际投资、金融深化、研发、产业结构、规模经济和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熊彼特指出,经济发展过程是企业家不断开发新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式的创造性破坏过程,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以罗默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首先抛弃了技术外生性的假定,将技术进步看成是竞争性企业投资知识生产的结构,将发明和创新看成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将技术进步内生化,使得从制度上探讨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成为可能。④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而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包含教育、研究开发、开放等一系列内容。一些实证研究对各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考证:识字率、入学率、教育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⑤出口占国内生产份额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制造业占GDP份额越高,经济增长越快;⑥政府消费在GDP中的份额越大,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越慢;⑦实行外向型经济政策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⑧驱动经济增长的要素变化离不开经济社会环境,对美国经济增长历史的研究将减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和创新被看成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⑨

2.经济增长模式演变规律

许多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各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模式特点。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增长理论,一国经济增长可以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技术成熟过渡阶段、高额大众消费阶段和后工业社会阶段。按照罗斯托的定义,在向技术成熟过渡阶段的主要表现就是制造业发展多样化、新的主导部门逐步发展壮大并代替“起飞”阶段的老部门;对于大众消费阶段,其前兆是社会关注力与资源配置会由偏重生产向偏重消费转折,社会关注最广义的福利问题,同时资源越来越倾向于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和大众服务的普及。⑩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性比较显著,从中国沿海地区的发展阶段看,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罗斯托的第四、第五阶段密切相关。因此,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也是这一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波特根据经济增长不同阶段要素投入的贡献,将一国的经济发展划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以及财富驱动四个阶段。(11)钱纳里认为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模式不同。在工业化的初级、中级阶段,要素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当经济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技术要素的投入和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主导因素。以上研究给出的结论就是,经济增长模式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伴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会由依靠要素大规模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演变为依靠技术进步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经历了由粗放型经济增长至集约型经济增长的演变。18世纪中期之前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以自然投入为主,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的一个世纪里,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特有的作用,而在19世纪后期以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大量实证分析表明,现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的贡献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贡献归因于生产率的提高。(12)

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通过对各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归纳,得出了著名的克拉克一配第定理,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流动;伴随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由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在此基础上,库兹涅茨进一步提出了产业的发展规律,即在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过程中,三次产业的作用不同,产业结构经历了农业向工业以及工业向服务业部门演变的轨迹。

关于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开放模式选择一直是国际经济学领域富有争论的问题。从历史上看,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战略不存在统一的模式,有些国家采用的是“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而另一些国家则采取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近20年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施了开放战略的调整,出口导向型战略逐步成为主流。从实践上看,出口导向型国家的经济发展业绩也优于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出口导向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必由之路。出口导向战略的理论基础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对比较优势的利益进行了论证,认为立足于比较优势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竞争力之源,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可以取得“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利益。(13)伴随资本的积累和资源禀赋的变化,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会由劳动密集产业向

资本密集产业演变。不少研究从知识的外溢性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论证了参与全球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影响。实际上无论是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还是中国的发展经验也佐证了出口导向型模式在一段时期内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但基于国际分工利益和这一模式本身的可持续性,也存在着大量的反对观点。

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战略的

实施。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相比,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共同点在于:第一,出口和投资增长强劲;第二,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突出;第三,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较强;第四,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但作为一个经济转轨大国,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具有自身的特色。首先,在经济体制上,中国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阶段,国有经济在经济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次,在开放上,中国采取渐进式的开放路线,资本市场和服务业的开放滞后于制造业;(14)再次,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国内区域和居民的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中扩大,劳动者工资收入增长率小于国内生产增长率;最后,中国政府部门在经历多年改革开放后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控制和干预经济的激励,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的占比高于其他任何一个出口导向型的东亚国家。

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诠释存在大量的研究。制度改革、开放、人力资本和金融深化都被一些研究验证为经济增长的原因。(15)尽管在此方面的实证分析依然需要深入探讨,学者一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粗放型。经济增长依靠大规模的要素投入,高污染、高能耗、高投入、低效率特征显著。(2)出口导向。依托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自然资源成本,形成出口的比较优势和外资利用的区位优势,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机遇,借助国际市场需求和国际制造业生产基地转移,造就了全球制造品的重要生产基地。(3)非均衡发展。在渐进式改革中,沿海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此外,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4)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十分突出,制造业是改革开放30年间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在经历30年高速发展后的今天,中国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在此环境下,

原有增长模式的局限日益突显,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基础条件也逐步成熟。

中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经济全球化形势变化和国内资源制约的双重约束。

1.经济全球化形势变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外在动力

多年来,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利用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最为主要的方式。1990年代初,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国内制度的演变恰逢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和世界经济良好运行的机遇。中国在外商直接投资利用和国际贸易发展上因此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形势变化中,依靠贸易和外资利用推动经济发展已经难以持续。

首先,贸易壁垒增多。经过多年的贸易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上贸易规模名列第三、贸易顺差最大的国家。在巨额的出口规模和贸易顺差的背景下,中国的出口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近16年来,无论是投诉中国的案件还是针对中国采取实际保护措施的案件数均位居世界第一,而且具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国家既包括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也包括并不重要的伙伴;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尤其在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在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进口需求下降的同时,贸易保护现象加剧。尽管从长期而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但客观现实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经进入停滞甚至倒退的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利益,经济全球化的倒退也同样会给中国业已形成的出口偏向型的产业结构带来麻烦。日益增多的贸易壁垒已经对中国部分企业和行业造成严重伤害,未来贸易壁垒的出现也将增加中国出口的不确定性。

其次,主要贸易伙伴的产业政策调整。金融危机发生后,原先依托创新和服务业发展的发达国家开始审视其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一段时期内被轻视的制造业被看成是解决就业、支持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发达国家的政策调整必然会对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以FDI利用嵌入全球制造品生产链条的中国模式必须面对新的挑战。

最后,发展中国家之间同质竞争现象的加剧。中国的经济发展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示范,近20年来,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中国,借助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成本优势推动出口增长和FDI利用来发展经济。劳动力成本更低、FDI

引致政策更加优惠的竞争对手加入全球化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中国FDI利用的成本优势,而且会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出口产品生产和商贸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而削弱。

2.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内在动力

首先,资源和环境约束的硬化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在旧有经济增长模式下获得的利益无可争议,但为此支付的资源和环境成本也有目共睹。多年来,廉价的自然资源价格和执行不力的环境政策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条件,但也由此造就了经济增长中的高能耗、高污染现象。由于资源本身具有难以再生的特性,因此以不断耗竭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将不可持续。许多资源具有生产的投入要素和消费品的双重属性,环境质量的下降、能源供给和水资源供给的不稳定性、生态环境的恶化等一系列现象的发生已经给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损害。要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不断提升国民福利,必须推动经济增长,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约束瓶颈。

其次,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变化。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依托于廉价丰富的劳动力供给,甚至在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劳动力曾被形容为“无限供给”。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沿海区域企业已经感受到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蔡昉和都阳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到达刘易斯的转折点,依靠廉价劳动力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转变的必然性。(16)

最后,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需要。缺乏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和自主营销能力是中国在国际生产分工中长期处于低附加价值生产阶段的根本原因。作为一个大国,粗放型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将会导致贸易条件恶化。要提升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一方面需要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规律,积极融入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制度上的设计着力构建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体系。

三、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路径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提升经济增长的国民福利效应。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着眼于破解自然资源的

瓶颈、规避国际收支失衡的进一步扩大、解决危及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收入差异,通过制度和政策制定,使技术进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真正实现经济增长内涵的转变。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条件。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从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看,中国在劳动力禀赋上的优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无论从现有技术水平还是从创新能力上看,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无视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经济的规律,过多采用政府干预的手段推进尚无市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过早地走向市场,不仅可能无效,而且有可能导致重复建设和过度投资,造成新兴产业亏本运行,使得原本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因政府的“拔苗助长”而未老先衰。要处理好模式转型和经济发展、短期增长和长期增长的关系,必须立足于发挥市场经济的效率性。推进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解决各级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错位现象。中国依然处于经济转轨阶段,不少政府部门拥有巨大的资源配置权利。(17)在现有的税制、政绩考核指标和官员升迁制度下,地方政府官员存在强烈的干预经济愿望,由此催生地方政府官员追求短期经济增长业绩轻视长期发展潜能、追求地方利益忽视整体利益、追求GDP增长轻视环境质量等社会发展指标、追求样板工程而轻视民生的现象。因此,从税制和官员业绩考核制度上进行体制改革,克服地方政府行为的扭曲现象,使地方政府成为克服市场不完全性的制度和法规的制定者,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服务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教育、创新和环境保护的推动者,社会分配的调节者。政府应在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解决经济的外部性上发挥作用。(18)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中,将服务业或高新技术在产值中的比例作为地方官员政绩的考核方法也会形成诸多扭曲的现象,防止地方政府对市场的过多干预同样是经济增长转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二,在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的同时,避免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利用。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30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也早已明确,国有经济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经有了显著下降。然而,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政府的价格干预仍然太多,在资源价格上存在严重扭曲,资源性产品供给部门的垄断和压低资源性产品价格的行政管制并存。土地资源的供给被集体部门所控制,

由于缺乏流转性,土地的利用效率受到较大制约。在资本市场上,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政府都具有很强的干预动机和干预能力。在劳动力市场上,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的区域差异性制约着劳动力的流动。土地、资本、能源、水等要素价格的人为压低是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扭转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的局面,增长模式转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不可能得到实质性推进。(19)为了避免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政府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大力扶持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和替代品的生产技术开发,并根据市场环境,适时推广其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要加强资源开发的宏观管理,为未来经济发展留下必要的资源储备。

第三,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教育科研部门的改革。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关键。由于科技具有长期性、高风险和较强的外部经济效应,政府的制度设计既要考虑外部经济效应的有效发挥,又要保护创新者的利益,构建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通过制度完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大力推广创新性成果的应用有利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我国在此方面的投入有所增长,但在政府总投入中的比重依然较小,为此,进一步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并从制度上保证创新扶持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尤为重要。通过金融市场的创新解决企业创新资金不足的困难,从教育体制上寻找创新人才不足问题解决的突破口。科技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教育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关键部门。应试教育模式和教育科研部门的扭曲行为需从制度变革上加以扭转。要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教育改革不可或缺。进一步提升教育科研部门的管理水平对于创新成果的形成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注重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极度贫穷且环境污染较少的时期,通过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获取财富的手段可以提高短期的居民福利。但在物质趋于丰富、环境质量趋于恶化的情况下,必须及时扭转旧有的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仅不利于短期内人类幸福指数的增加,而且会构成未来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大威胁。因此,制定和严格执行环境标准十分必要。作为人均能源、水和土地并不充裕的人口大国,中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却具有资源消耗型的特点,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制约问题已经显现。要破解自然资源约束瓶颈,一方面需要优化产业结构,

另一方面需要在新能源开发、环境友好型和能源节约型生产技术上取得突破。对于新能源产业和节约型生产技术的推广时机应考虑技术成熟性和市场的竞争力,尤其要避免缺乏市场竞争条件下的重复建设和集中上马,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投资的效率性和维持企业的健康发展。

第五,兼顾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稳定就业的关系。资源禀赋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因素,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必须结合资源禀赋的现状进行时机和政策的选择。经济结构的转变对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实现这一转变也存在诸多难题,其中最困难的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过程中如何保证就业的稳定。从兼顾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稳定就业两方面考虑,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十分重要。与此同时,应特别重视劳动雇佣多、资源集约型产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推动增长模式转型、促进就业的效果。

第六,坚持开放路线不动摇。尽管开放不意味着经济一定会增长,但开放确实提供了增加获得国外先进技术、重要的中间产品和消费品的机会。诚然,在参与国际经济关系上,我国处于低附加价值的分工地位并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经济纠纷,但不能在面对这些困难时采取封闭的政策。以互利共赢的准则妥善处理国际经济纠纷,从完善自主创新体系着手提升生产的附加价值应是我国正确处理增长模式转型与开放关系的基本点。

注释:

①史蒂芬·罗奇:《中国面临的全球挑战》,《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第1期。

②Maddison, Angus, "Growth and Slowdown in Advanced Capitalist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 25, June 1987, pp. 649-698.

③Alwyn Young, "Lessons from the East-Asian NICs: A Contrarian View,"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 3-4, April 1994, pp. 964-973.

④Romer, Paul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94, Oct. 1986, pp. 1002-1037.

⑤Azariades, Costas and Drazen, Allan, "Threshold Externaliti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05, 1990, pp. 501-526.

⑥Syrquin, Moshe and Chenery, Hollis, "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No. 3, 1989, Vol. 3, pp. 145-181.

⑦Barro, Robert J., "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06, No. 2, 1991, pp. 407-443.

⑧Krueger, Anne O. "Why Trade Liberalisation is Good for Growth," The Economic Joural, Vol. 108, No. 450, 1998, pp. 1513-1522.

⑨Davis, L., North D.C.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A First Step toward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 30, No. 1, 1970, pp. 131-149.

⑩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郭熙保、王松茂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5-60页。

(11)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王松茂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531-553页。

(12)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常勋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50-160页。

(13)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14)日本和韩国的服务业开放也比较谨慎,但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较早地开放了资本市场和服务业。

(15)徐瑛、陈秀山和刘凤良的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大都来自投入的增加,但2001年以后技术进步开始出现稳定而鲜明的上升趋势,人力资本和资本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持续的正面推动效应。见徐瑛、陈秀山、刘凤良《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16)蔡昉、都阳:《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10期。

(17)吴敬琏:《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的问题》,《金融经济》2005年第4期。

(18)卫兴华、侯为民:《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19)刘世锦:《解读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面临的真问题》,《中国税务杂志》2006年第4期。

转自《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10年7期第35~41页

最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摘要】中国的经济体制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问题,塑造新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从经济体制、市场主体、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产业选择和调控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和大国崛起的目标。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必然性 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1.可能面临“中等国家陷阱” 3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使我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2008年我国人均gdp为3267.1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成功,但不能盲目地认为未来会自动成功,现在离最终成功还有很大的距离,特别是可能遭遇“中等国家陷阱”。 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最近几年正在发生突变,已经明显偏离了原有收入差距允许的范围。现有发展模式产生的过度不均衡问题将会极大地制约需求增长,最终限制经济总量的继续快速扩张。收入差距过大,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将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并抑制消费,将对经济的高增长形成巨大的影响,即一国在达到中等

收入水平后的增长将面临消费不足的巨大障碍。城镇化长期滞后、地区差距过大等都会产生需求陷阱。在此阶段,缩小增长差距的政策不仅会得到更多的民众支持,而且会推动新的发展,因为它们将带动需求(主要是消费需求)的扩张,从而纠正投资与消费的不平衡问题。 2.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过度不均衡问题将会极大地约束需求增长,最终限制经济总量继续快速扩张 持续的高增长如果不能带来产业竞争力(主要是制造业的竞争力),现有发展模式的继续推进将会阻碍产业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提高。同时,现有发展模式如果不改变将会使资源瓶颈约束难以克服,且环境的代价巨大。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房地产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高耗能行业。由于房地产行业自身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有限,其对下游产业升级的要求不强,因此,它的过快发展将会阻碍产业升级。 现有发展模式还扭曲了资金、资源的宏观配置,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或经济危机。现有发展模式在资源、资金及人才方面都倾向于房地产业,这不仅会影响经济的宏观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还可能引发重大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即存在房地产过度泡沫化的风险。 总之,现有发展模式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难以继续发挥作用。中国经济增长对内依赖于房地产,对外依赖于出口,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如果预见危机

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解读(第一课)

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解读 ——支部书记陈世强 时间:2011年3月18日下午(大约1.5小时) 地点:五楼会议室记录人:朱剑军 参加人员:支部全体党员辅导人:陈世强 本课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对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解读,充分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有重大的作用:能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国际风险的能力,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主要内容: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任务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一国,或者是一个地区,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法和模式,就是要由粗放型的增长,到节约型的增长;从低级的经济结构,到高级的优化的经济结构;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有重大的作用:能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不断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国际风险的能力,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发展的道路越走越

宽。世界金融危机后,我国的进出口经济遭受冲击,迫切需要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发展速度。要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供给适应国内的需求,实现经济真正的可持续的增长。因此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迫切任务,如发展民族企业、调节收入分配等,这需要我们找准突破口,认清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1.深刻内涵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一国,或者是一个地区,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式和模式。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凡是要由粗放型的增长,到节约型的增长;从低级的经济结构,到高级的优化的经济结构;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 2.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的比例关系,从宏观看,包括社会总需求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从微观看,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 经济结构调整,就是通过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使经济结构适应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所以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必要条件。 3.重大作用 一是能够不断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不断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国际风险的能力,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空间越来越大、道路越走越宽。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困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得归功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处在转变之中,正从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美国、日本的经验相比,吸引巨额国际资本流入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而汇率问题则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难题。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美国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前,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表现为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国外,资本的增长则主要来自国内,而现在,资本的增长更加依赖于外国资本和台湾资本,而需求增长则依赖于本地资源。印证这种变化趋势的是,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气势似乎盖过了珠江三角洲,上海与香港的金融中心之争也是咄咄逼人,如果说香港、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是外向型经济体系,那么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体系在地缘和传统上则较多是以内向(国内市场)为主要特征,这也是近年来跨国公司投资更多的选择上海的原因。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最终要超过国外市场,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颠倒过来。 翻开世界经济历史地图就会发现,经济大国的近代工业均发轫于沿海,但成功的大国经济很快就转向内地工业资源密集区,至少美国的经济历程是如此。美国经济沿着这条道路发展起来的,而法国、西班牙、荷兰、汉萨同盟则在相反道路上衰弱了。在南北战争以前,美国的生产力和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但美国人并没有长期沉浸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政策,而是调头西进,走“内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19世纪早期,运输业和通信业的新技术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美国通过其东部沿海的城市纽约和波士顿的金融中心从英国输入资本,运用这些资本在纽约、宾夕法尼亚和俄亥俄等州建立了炼钢和采煤等新兴工业。这些产品运往内陆,供应芝加哥等新兴城市和西海岸的城市。这些新城市则在美国的腹地开发出新的农业产地以供应世界市场。而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各国等周边国家向美国提供原材料和某些特定的制成品以满足美国工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从企业债券到股票融资等金融工具的出现,标志着19世纪末华尔街资本证券市场的成熟,这为20世纪产业重组和企业并购提供了金融平台,那些20世纪的大公司和跨国公司就是以此为基础成长起来的。结果,半个世纪以后,整个西部地区就为美利坚的民族生产力所充溢,为美国迅速跨入世界强国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初,当美国的民族生产力已足以称霸世界时,才打出“世界主义”和“门户开放”的旗帜。 这个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如“西部开发”和“启动内需”仍有借鉴意义。只是,这个经验对一个世纪之后的中国经济所具有的挑战意味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那些在成长中具有时序关系的阶段和过程将被压缩在一个较短时期来完成。 二、作为反例的日本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经济奇迹被归结为这样一种基本发展模式:在日本式经济中,政府为了达到它的(贸易立国、出口导向)目标,在市场中同时嵌入了激励和抑制因素。在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后,日本实行的国家指导而私人所有的经济体制是日本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高效的经济体的主要因素。南韩和台湾学习了它的主要原则和机构,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日本对美国的持续贸易顺差,即美国对日本的持续贸易逆差开始成为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时,对日本经济成功的主流解释是它享有特别优惠的汇率,这一汇率是美国在战后占领期间为了帮助日本经济复苏而确立的,名义上1美元可兑换360日元。1971年,尼克松总统结束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迫使日元升值,削弱日货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优势。15年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规模有两个德国那么大,在汽车、钢铁、电子产品、机器人、半导体、液晶显示器和其他工业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美国人更是惊呼日本的“威胁”。像尼克松一样,里根政府又寻求利用汇率

中国经济的过去

中国经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观察》2009年3/4期合刊,2009-10) 王小鲁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年。这期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人均水平和在世界上的地位都发生了显著变化。1952年和1978年,中国人均GDP 按当时汇率计算,分别只有36美元和220美元,各自只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1.6%和2.1%。2008年,人均GDP合3260美元,是美国的7.2%。中国已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世界银行及国家统计局数据,下同)。 改革前的1952-78年,中国经济保持了6.1%的较快增长率。但由于生产率没有明显进步(而生产率进步并不都能通过GDP反映出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从5.2%下降到4.9%(麦迪森,2008),与先进国家的距离反而拉大了。改革以后的30年,经济增长率达到9.8%,经济总量(PPP)占世界比重升至10.9%。 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成就令人瞩目。但这并不意味着高增长可以自然延续下去。日本二战后的高增长仅持续了二十年,到上世纪70年代就急剧减速,90年代以来则一蹶不振,陷入长期停滞。韩国的高增长维持了三十余年,也于90年代起进入较低增长阶段。中国人均GDP目前仅仅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如果就此止步,那么在世界上充其量还只是个二等国家,而且很快会被其他后起国家超过。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持续性怎样,还没有确定的答案。我们需要清醒地分析过去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和目前面临的挑战;继续改革,兴利除弊,使发展势头能保持下去。本文下面对影响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作一个简要评述。 1.工业化和城市化 同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径一样,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发生在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即从传统农业国转向工业和城市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建国初期,农业占经济主体地位,工业只占GDP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被称为“中国奇迹”。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的高消耗、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经济发展“只快不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等。 [关键词]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1、消耗了大量资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普通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 3、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

浅析中国经济转型与中国经济的现状

浅析中国经济转型与中国经济的现状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瞩目的成绩。不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宏观经济出现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以及严峻的国际现状等,这就迫切地要求中国进行经济转型。中国的经济转型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很多的障碍,而中国经济转型对中国本身及世界都是很有意义的。同时面对金融危机的加剧,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进行了下调。 【关键词】转型障碍中国经济现状 一.中国经济转型的必要性与中国经济现状分析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经济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然而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过度依赖资源投入和投资驱动的基础之上,现在这样的增长方式已经引发了严重的问题。 从宏观经济的深层结构看,表现为内外两个方面的失衡: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投资和消费的失衡,过度投资而消费不足。现在西方发达圜家每年GDP中只有20%左右用于投资,而中国却高达50%左右,从而导致最终需求不足,越来越多的东西卖不掉,国家只好再投资,利用投资带动消费,久而久之就会进入经济发展恶性循环。外部失衡的主要袭现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外汇存底的大量增加.这样可能会造成中国和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加剧,同时使国内的贸易条件变差.

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在宏观经济上的集中表现是货币的过量供应。货币的过量供应会导致房地产、股票、收藏品等资产泡沫的形成,而且会使一圜的金融体系变得非常脆弱,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当遇到外部或者内部冲击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中国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这些问题深层的根源在于由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或称经济发展模式),所以为了解决宏观经济中的这些问题,就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另外,当前的国际环境也是很严峻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降至0.5%,发达国家经济将出现2.O%的负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将大副滑落至3.3%,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也将出现2.8%的负增长。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边和日趋严峻的同时,我国经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很突出,外部冲击与内部因素相互交织影响,使得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为了应对国内和国外的挑战,中国应当寻求经济转型,以实现经济的义快又好又平稳的发展 二:中国转型中遇到的障碍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出路 然而中国在1995年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就开始要求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十年以后,到了2005年制定“十一

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与作用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及作用研究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及作用 渠道——基于国际贸易和资源 配置效率的分析 学位申请人璐丹 专业名称国际贸易学 学院(系、所)经济学院 指导教师登峰 分类号F740 学校代码10590 U D C 339 密级公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 明 本人重声明 :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 中国 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及作用渠道 一 一

基于国际贸易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 》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 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 除文中己经注明 引 用的 容外 ,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作品或成果 。 对本文的研宄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 论文作者签名 : 曰 期

: 年 f 月 丨 又 曰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 、 保存 、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 艮 P : 研宄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大学 。 学校有权保 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他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 。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 可以采用影印 、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 汇编学位论文 。 ( 涉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论文作者签名 : 导师签名 : t / 心 日 期 : 年 r 月

( V 日 日期 : 年 7 月 丨 y 日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及作用渠道——基于国际贸易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技术扩散更加快速, 科技交流更加频繁,国与国之间合作竞争关系更加明显,而一国在国际上的地 位与话语权,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中国步入经济转型的关 键阶段,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临着从“要素投入驱动型”经济 增长模式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而根据新经济增长的理论, 全要素生产率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源因素,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 要依据,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备受 国家政策制定者与研究者的关注。 笔者在阅读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我国1999-2014 年间除港澳台 和外30 个省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促进我国经

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地关系(1)

抓好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县政府副县长王洪波 县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三化”协调发展,把经济做强、工业做大、农业做优、城市做靓、民生做实的基本思路和宏伟目标,给我县城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们城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县长,如何结合当前全县深化“一创双优”开展“六讲六比两带头”集中活动中,我进行了深入思考,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县委的领导下,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建工作,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把城市扮靓,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擦亮“名片”,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助推二三五目标早日实现。 一、不断提高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城市作为永续发展的地域空间,是经济、文化、生态、人口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其伴随经济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做好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这篇大文章,实现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以城市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综合力的增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对立统一、互为因果的关系。

(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1、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其次,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扩大投资、推动消费、促进发展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城市建设,可以带动房地业、建筑业、商业等十几个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从经济发展的全局看,城市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作用,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参与价值的创造。加快经济发展城建必须先行。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大变样,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招商引资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建设是经营城市增加财力的重要途径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加速向资本的转化,是解决城市建设钱从哪里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政府通过公开拍卖、挂牌出售等方式,把存量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产,实现土地资产价值,进而形成了对城市土地的再投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并加速其向资本的转化,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建资金短缺与加速城市建设的矛盾,切实积聚城市建设、改造资金,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向高起点、大手笔、大投入跨越。财政收入的大幅增加,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房地产建设,虽然这个观点是落后的,却是我县目前情况下的唯一选择,是符合目前发展需要

中国经济第三次大变革:“五位一体”全面转型

中国经济第三次大变革:“五位一体”全面转型 十八大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设计和新的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或加快转型,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领域的改革成为走向未来的主要途径。在全球经济发展前景依旧不明朗的背景下,我国推动转型和改革,寻找经济发展新的活力点,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次大转型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正处于第三次大转型阶段。转型是指制度或体制、发展方式或发展模式、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转型可以分为广义转型和狭义转型:广义转型是指包括制度或体制转型、发展方式或发展模式转型、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在内的全方位转型;狭义转型是专指发展方式或发展模式的转型。从广义转型角度看,我国已经完成了两次大转型,正进入第三次大转型阶段。 第一次大转型是社会根本制度的转型,是指建国初期我们推进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第二次大转型是经济体制的转型,是指改革开放后推进的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第三次大转型主要是推进发展模式或发展方式转型。虽然社会对于此次转型的起始时间点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这条发展主线并没有变,显然,第三次大转型尚处于进行之中。 与前两次大转型相比,第三次大转型看起来是狭义转型,但事实上发展方式转型是不可能单独进行的,它依赖于制度等其他转型。在“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建设之后,第三次大转型就不仅仅是发展方式转型,而是一个包括经济转型、政治转型(改革)、文化转型、社会转型、生态转型等内容在内的全面转型。因此,这次转型具有广泛性、综合性、深入性等特点。 综合来看,推进第三次大转型是势在必行、大势所趋。从经济转型来看,我国经济面临从“速度效益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经济”、从“低端经济”向“高端经济”转型、从“模仿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型、从“制造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从“外需经济”向“内需经济”转型的形势;从政治改革来看,居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政治诉求更加广泛,政府内部存在的债务压力和消极腐败等问题也使政治改革更为迫切;从社会改革来看,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也在迫使社会加快改革和转型;从文化转型来看。在信仰、道德、诚信、公民意识及创新等方面,依旧存在较多不足,需要通过文化转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生态转型来看,温室效应、能源危机、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不容忽视,生态转型成为当务之急。 保障转型必须全面改革 任何领域的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从以往转型的经验来看,转型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的根源和障碍主要有四方面:一是我们没有抓住转型的轴心,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轴心是各种主体和制度,但是作为主体和制度,政府自身的转型、国有企业的转型、法律制度的转型、文化的转型等还没有得到实质性推动;二是转型的主要障碍是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拥有特权的政府部门、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等既得利益集团,由于受惠于过渡型体制,一旦彻底转型,部分权利和利益就会丧失,这无疑成为转型的主要障碍;三是决定转型的重要因素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转型的方向和成败。目前,地方政府 由于受GDP、财政收入、工业产值等指标的影响,导致转型在地方政府层面常常落不到实 处;四是尚未形成上下齐转型的共识和氛围。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由于转型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各个方面对转型的方向、途径、措施等还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也延缓了转型的进程。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ransition of China 内容摘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其中中国经济增长经历了三个完整周期,而每一次周期性繁荣都源于一次较大的制度改进,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这种制度的改进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而每一次制度的改进又意味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本文就是研究分析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并得出结论:结构转型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经济的增长的负面产物又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 关键词 中国经济经济增长结构转型世界经济 文献综述 在对本课题的研究中,陈平和李广众的《中国的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一文是当前学术界比较权威和全面的,它集中分析了结构转型以及伴随着结构转型的资源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伴随着结构转型的资源转移对产出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并且由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结构转型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而非经济增长造成了我国的结构转型。对于总体产出增长而言,伴随着结构转型的资本转移对产出增长的贡献达到7.1%,因此可以将之视为解释我国产出增长的一个独立的、重要的解释变量。(引用) 通过陈平和李广众的《中国的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一文中给出的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利用中国1952-199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我以为在中国没有加入世界经济板块,至少没有加入WTO以及成为“世界工厂”之前是可以认为一些外资和国外的某些大国的经济、政治对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影响可以降为0 或某个常数。但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成为组成世界经济的重要一部分的时候,世界经济的走向已然成为可以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甚至可以简接来改变中国现有经济结构。在陈平和李广众的一文中,并没有把这个重要的因素加进去,同时他们拿的是中国1952-1998年的数据,虽然可以说明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变化,但是中国加入WTO,经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之后,他们并没有加以分析讨论。 主体内容 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的比例关系,从宏观看,包括社会总需求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从微观看,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 经济结构调整,就是通过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使经济结构适应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所以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必要条件。 表1:经济普查后GDP总量修订情况 单位:亿元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现状、成因和对策(一)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现状、成因和对策(一) 摘要]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呈现粗放式特征,并出现逆转现象。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从宏观角度看是政府管理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从微观角度看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不能形成硬预算约束;从中观角度看是收入分配出现严重不公,社会总体消费需求水平层次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质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完善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各种约束与激励机制。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有效政府;硬预算约束 一、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分析 (一)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呈现粗放式特征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79-2005年统计公报上的有关数据,使用索罗经济增长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1979-2005年我国经济平均年增长9.4%,资本积累贡献率为68%,劳动力总量扩张作用为2%,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为30%。1979-2005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每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41%,劳动投入总量增长率只有2.42%,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年均增长约为14.88%,比经济增长速度高出5.48个百分点:投资率平均为36%左右,在经济扩张期投资率往往超过40%。高投资增长率和高投资率,源于居民收入增长和较高的储蓄倾向以及外资流入的增长。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79年底的210亿元增加到2005年底的147054亿元,年均增长28.7%。1979-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FDl)流入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3%,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658亿美元,占总投资的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高于GDP和劳动投入总量的增长率,1979年投资占GDP的比重为33.6%,2005年已升至48.6%。另外,1989—2005年每万吨标准煤带来的GDP产出值平均为0.44亿元/万吨,每年技术改造的投资占当年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平均为16.9%,1997-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值占总出口贸易值的比重平均只为17.49%。这些数据指标可以清楚地表明中国转型期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是粗放型的。 (二)经济增长方式出现逆转现象 1979—1995年期I、司中国经济增长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1)劳动力保持较高增长(为3.09%); (2)资本存量出现了较高增长(为9.46%);(3)人力资本(按15岁以上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计算)增长率为2.2%:(4)全要素生产率由改革前(1952-1978年)的-1.9%提高到3.3-4.6%(按不同的资本或劳动权重计算),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在3347%之间。 然而这一经济高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高增长并没有能够持续下去,在1995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来源发生重大变化,一是就业增长率明显下降,仅为1.2%,出现经济高增长、就业低增长的情形,中国经济吸纳就业能力下降;二是资本存量高增长(为15.6%),比1979—1995年高出6.2个百分点,结果资本生产率(等于经济增长率减去资本存量增长率)由正(为0.5%)变负(为-3.6%),下降了4.1个百分点,表现为资本深化过程,劳动人均资本增长率高达10.6%,是全世界各国最快的资本深化过程,几乎比1979—1995年期间高出4个百分点,出现资本替代劳动、资本排斥劳动的情形:三是人力资本高增长为2.8%,由于这一时期扩大了高中和高等学校招生数额,2003年中国高等在校生已经居世界首位;四是全要素生产率明显下降到0.3-2.3%之间(按资本与劳动不同的权重计算),大幅度下降了23个百分点。这表明,1995—2005年I司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低下,无论是资本生产率还是全要素生产率都明显下降。TFP(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从1979—1995年,间的4.63%下降到1996—2005年间的0.6%。 二、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重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轻经济增长的质量,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各级政府片面追求GDP总量的增长,重复建设、铺张浪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姓名:傅志强 学号:20110204398

2008年金融海啸虽然退潮,但危机余波未息,2011年美债困境与欧债危机再度拉响了后国际金融危机的红色警报。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宏观形式混沌不清,世人信心跌宕起伏,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各国发展参差不齐,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以转型促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主线的新形势,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都在适时调整思路政策,全新筹划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以催生新一轮产业变革,孕育新一轮技术突破,创造新一轮发展需求。 1. 后国际金融危机 一、概述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两年、三年或者八年、十年甚至更久。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一个地区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另一方面由于普遍经济刺激计划后出现的全球性产能过剩,企业生存压力空前增大,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很有可能在即将来临的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中被市场所淘汰。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六大趋势特征 第一,世界经济逐步进入复苏轨道。当前美国、欧盟、日本三大

经济体先后逐步复苏,2009年四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分别环比(比上一季度)增长1.4%、0.1%和1.1%。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01%,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为2.968%,新兴市场为7.253%,亚洲发展中国家为9.53%。本轮世界经济复苏主要是依靠新兴市场 拉动的,而且未来很长时间内将维持这一现状。2011年世界经济实 际增长了3.3%。世银同时表示,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脱离出来开始了新的发展道路。而欧洲的金融形势却不容乐观。 第二,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特别是以中国为代 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危机中强势崛起,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逐渐增强。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超过德国居全球第一,上海证券市场交易额居 全球第三;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中国GDP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市场预期。其中,“三驾马车”的变化令人关注。统计显示,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 的贡献率是54.2%,消费是51.6%,而净出口是-5.8%。从数据看,投资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第三,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均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开展新能 源革命,努力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产业 将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的主导产业。 第四,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石油、黄金、铜、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均涨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高点。当前,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仍然有待时日,国际流动性过剩现象还将持续,

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主要特点(一)

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主要特点(一)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具备几个主要特点: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市场调节基础上的宏观调控;坚持开发国内资源基础上利用外资的模式;坚持渐进式的改革开放道路;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路径;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坚持稳定促发展、和平促发展的根本方针。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特点 现存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书本上找不到,只能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实践进行总结和概括。 经过最近二十多年的探索,中国人民逐渐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这个模式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确立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并加进了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内涵 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共同接受的向导,这是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必备的首位要素。改革开放之初,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国设计了三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认为到2000年,中国GDP比1980年翻两番后,也只是初步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根据中国2000年人均GDP比1980年翻两番的事实,把中国从2000年到2020年的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当前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新情况,在发展目标中加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内涵。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现阶段的生动运用和创新。 对于一个后进的国家,找准自己的现实方位,科学地确立本国发展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十分重要。日、韩两国五、六十年代因发展目标选择恰当而受益,有的拉美、非洲国家近十至二十年因发展目标选择不当而受损。幸运的是,中国确立了2l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并正确规定了2000年、2020年的阶段目标,今天还加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内涵。更重要的是,这些目标不仅是国家领导层的理念和战略,而且为广大人民普遍认同。从本质上说,它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目标,是人民在每个阶段均能真实感受到的可望可及的符合实际的目标。 二、逐步明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向,这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发展体制 传统的资本主义实行的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我国经历了艰难的体制探索: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转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最后确定为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与英、美、日、韩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及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这种体制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区别是:它虽然保留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但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多样化了,更重要的是,它允许私营经济、外国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的共同发展。这种体制在保存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基础上充分利用了人类创造的市场经济这个一般的体制成就。这种体制符合现阶段的中国国情: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分散生产、小生产在农业和农村还占统治地位。城市的手工业生产、旧式工商业仍占很大比重,不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难以改造和提升这些产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二是中国在世界格局中仍处于经济不发达的边缘地位,贫困落后,边缘化是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根本特征,在此条件下,不借助于市场经济体制,无法与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取得紧密联系,难以获得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文明的物质成果;三是利用市场经济体制并没有抛弃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公有制为主体及按劳分配,以及借助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参与经济剩余的再分配,

中国转型期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

中国转型期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 在,改革基本上是在经济学的框架下起来的,因此属于理 论经济学的范畴。但是与通常意义上的理论不同,改革理论并不是以解释世界为目的 的实证性理论,而是以指导改革实践、服务于改革实践为己任的规范性理论。所谓经 济学是“经世致用之学”、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为现实服务等说法,都反映了改革理 论的这种性质。 ; 一、中国经济改革理论的特点和发展概述 ; 改革理论在中国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实践性 ; 尽管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但是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非常紧密的 互动关系,它们是相互,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方面,理论的来自 改革实践,是现实中迫切需要解答的认识和理论性问题,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改革的不 断深化,理论的兴奋点也随之迅速转移,而相关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理论逻辑往往就 会被人们所忽视,较少受到研究者继续关注。另一方面,改革理论的探索和创新为改

革实践开拓出进一步深化的空间,推动和引导着改革实践不断地向前发展。在一定意 义上可以说,经济改革理论是经济改革本身的一个构成因素,是改革中的一种现实力 量。因为,改革固然是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但又不仅仅是对利益关系的调整,毕业论文 而且还是社会意识和理论观念的一场革命。人们对待改革的态度通常首先是由利益关 系所决定的,但是又不仅仅受其自身利益所决定,而且还要取决于人们对改革措施是 否符合社会公正的价值判断。这就是说,包括社会公正在内的某些基本价值,即意识 形态,是决定公众是否支持改革的一个变量,而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则 会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 ; 改革理论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它与政治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密切联系 ;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作为执政党指导思想 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支配着整个社会的思想观 念。政治经济学因此不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对象,它同时具有了政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