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简化本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简化本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简化本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简化本

美学原理

第一章美学的基本概念:

1 、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学科名称的,是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登。

2 、1735年,鲍姆嘉登在他的《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首次使用?美学?这个概念。

3 、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正式以?伊斯特惕克?这个术语出版他的《美学》第一卷。从而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美学》一书的书名音译为?伊斯特惕克?,在德文中就是?感性学?的意思。)

4 、鲍姆嘉登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从不同的学科加以研究,研究知,即理性认识的学科是逻辑学;研究意志的学科是伦理学;而情,即对所谓?混乱的?感性认识加以研究,并最终用?伊斯特惕克?来命名这门学科,即今天人们所说的美学。

5 、美学的学科性质:⑴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与其他许多人文学科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它包括哲学、文艺学、心理学、论理学等等。⑵美学离不开人,与人生价值有着重要联系。⑶美学要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必定以人的审美价值论态度为前提,因此,美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人的审美价值态度是什么:是一个人对审美价值认为的理性认识)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阶段:

6 、美学的诞生:1750年(单选)

7 、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再由美学思想发展为独立的美学学科。(多选)

8 、原始审美意识的标志:能制造工具,使用工具。如:许家窑人的石球(单选)

人与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能否制造工具。原始人利用现成的石块加以砍削凿磨,由此产生一种惊奇感和喜悦感,这是最原始的审美意识。

9 、审美意识的形成:早在无文字可考的远古时代,人类就已有了审美意识。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例如:石器的造型;审美对象从动物扩展到植物(彩陶上的纹饰显现及岩壁上的绘画显现)。(多选)

10、美学思想的两个基本特点:⑴能够借助语言形式进行传播,也就是说,美学思想具有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文献中,并得以传诸后代。⑵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要领范畴。(多选)

11、美学学科建立的基本条件:首先应当有专门的美学著作;其次,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多选)

12、美学学科问世的标志: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1750年,以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问世为基本标志。(填空、单选)

美学研究对象:

13、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我国最早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单选、填空)

学习美学的目的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审美教育的需要。

在西方美学史上,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鲍姆嘉通(填空)

第二章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

14、基本途径:⑴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⑵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⑶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⑷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⑸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⑹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多选)

15、基本途径的核心内涵以及代表性观念:(选择:判断代表人物,注意观点和人物对号、填空)

⑴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多选)

①核心内涵:是把美看成某种客观的物质属性。

②代表性观念:1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事物由于数而显得美?,美就来自于数的秩序。

如:?秩序和比例是美的和有用的?。所以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数……,?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在于客观事物的均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及黄金分割等形式。《形而上学》中,

2 )亚里士多德:?美的主要形式‘秩序、匀称与明确’……美取决于体积和顺序。?亚里士多德关于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的观点,成了折中主义美学的重要理论资源。

3 )托马斯。阿奎那:?美即在恰当的比例;美严格地讲属于形式因的范畴。?美与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之间的关系,认为美需要有三个条件得到满足才能成其为美:?第一是事物的整体性或完善,因为有缺陷的东西其结果必是丑的;第二是恰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明晰,因此具有鲜明色彩的东西才被称作是美的。?(多选)

4 )达〃芬奇:?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

5 )威廉〃荷加斯:?曲线比直线美,而在曲线中又以蛇形线最美。蛇形线,我把它叫做富有吸引力的线条。?

6 )费希纳:提倡重视实验的?从下而上?的美学,通过实验,他认为黄金分割段是最美的形式。(此选择题:注意观点和人物对号)

⑵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多选)

①核心内涵:从抽象的精神存在物中寻找美。

②代表性观念: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柏拉图。(填空)认为现实世界中一切美的东西之所以会美,是由于?分享?了?美的理念?。因此,理念是美的本质。罗马时代的普罗提诺和柏拉图一样,理念:认为?世间的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分享了理型?。这里的?理型?,就是理念。他又称理念为理性。(多选)黑格尔继承了柏拉图关于?理念?的一些讲法,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⑶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多选)

①核心内涵:是把美归结为人的某种主观的心意状态。

②代表性学说:有美在愉快和美在无意识的欲望等。?快乐和痛苦不但是美和丑的必然伴随物,而且还构成它们的本质。?这就是说,美与丑的区别,就在于一个引起快感,一个引起痛感。休漠认为:?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博克认为:美的愉快只涉及爱而不涉及欲念。

真正严格地区别美感和快感的还是康德。康德认为美不具有功利性,没有利害感。具有使每个都愉快地普遍性。美国的马歇尔?美就是相对稳定的,或者真正的快乐。?桑塔耶纳:也联系快感来谈美,他的观点:?美是在快感的客观化中形成的,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弗洛伊德:美的本质源泉就是无意识的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

美的快感说:?快乐派?的代表人物有休漠、博克、康德、马歇尔、桑塔耶纳。

无意识的欲望说: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⑷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多选)

①核心内涵:美不是孤立的,美不美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本身,而要看它与人及其周围其他的事物发生一定的关系,然后才能说是美的或是丑的。

②代表性观念: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派:从数的关系来探讨美的本质。苏格拉底:美人的目的,也就是效用之间的关系。贺拉斯:在《诗艺》的开头说:?如果画家作了这样一幅画像:上面是个美女的头,长在马颈上,四肢是由各种动物的肢体拼凑起来的,四肢上又覆盖着各色羽毛,下面长着一条又黑又丑的鱼尾巴,朋友们,如果你们有缘看见这幅画,能不捧腹大笑么??。文艺复兴以后,布鲁诺、笛卡儿等人从关系方面来谈美。(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把?关系?作为美学的理论基础,系统提出自己关于美的见解的,还是狄德罗。)(填空、单选)狄德罗称之为?关系到我的美?:?真实的美?、?相对的美??外在于我的美?。(多选)

⑸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

①核心内涵: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生活休戚相关。

②代表性观念:席勒提出美是?活的形象?的讲法,认识到美是生活与形象的统一,注意到了生活,但是,他所说的生活,只是人的感性的生命活动,只是人性的一个方面,而不是现实的人类的社会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美是生活?的命题,并把生活中的美当成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单选、填空)

⑹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多选)

康德:从先验的主观唯心主义出发,把美学研究从客观世界转移到主观世界,转移到期主观鉴赏能力和主

观的审美心态,?主观的合目的性?,成了他的美学的一个中心命题。

①核心内涵:立足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从人的审美关系和审美实践活动出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解放。(马克思主义美论乃至整个美学思想体系有一个新的逻辑起点)

②代表性观念:马克思?劳动创造了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等观点。

中国当代美学家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争论:

16、观点及代表人物:一、主张美是主观的,以吕荧和高尔太为代表。二、主张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蔡仪说:?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三、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 朱光潜为了说明他主客观统一的观点,还引了苏东坡的《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他认为:?说琴声就在指头上的就是主观唯心主义……说琴声就在琴上的就是机械唯物主义……说要有琴声,就既要有琴(客观条件),又要有弹琴的手指(主观条件),总而言之,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主观条件):这是不对的,它是客观条件,因为主观是客观反映到人脑的心理和生理的印象。如:审美情趣、理想、追求,美是客观的统一。)(判断:)四、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李泽厚为代表。(填空、选择)

美的本质:

17、美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这一观念的核心内涵,一句话,美的形成和创造,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多选)

18、人的本质属性:表现为自然—精神、个体—社会、历史—文化,三个主要逻辑层面或逻辑要素之间的整合。(多选)

19、美的本质的集合化界定:①人是?世界的美?②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③美是自由的形象④美在创造中。(多选)

20、美的形成和创造,依赖于哪些基本层面:①自然物质层面②知觉表象层③社会历史层④心理意识层。(多选)

21、①自然物质层面:是形成和创造美的基础。(单选)②知觉表象层:知觉是感觉的复合,表象是感觉形式的复合,知觉表象是相互转化。③社会历史层:是制约和影响美的形成和创造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④心理意识层:是审美活动中主观方面的构成因素。

第三章美感产生的历程:

22、美感的产生是以人类的诞生为前提的。因此,实践特别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不仅是人类诞生的必要条件,也是美感产生的必要条件。(选择、填空)

23、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欲望,包括生存欲望和生殖欲望。

24、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的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的本能。从开始制造工具中分化出来,并对自己的生产和活动采取观赏性的态度,而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心理和精神的需要。

美感产生的逻辑因素:从逻辑上看,美感是多种因汇合。

25、美感的存在必须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单选)

26、美感的存在,是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的。(单选)

27、审美态度是人获得美感的基本条件。(单选)

28、美感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单选)

西方学者对审美活动中感觉器官的分析:

29、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曾说:?美就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

30、内在感官说:18世纪英国学者夏夫兹别里认为:人的视听器官之上还有属于心灵和理性的感受器官,即人的?内在感官?,或人的?第六感官?。哈奇生发展了?内在感官?的讲法,认为一般感官只能接受简单的观念,得到较弱的快感,而内在感官却可以?接受复杂的观念,所伴随的快感也远较强大。?

31、康德认为人的美感既是个别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他称之为?先天共通感?。(选择、填空)

32、黑格尔:视觉和听觉是无欲念的感觉,能够观赏美的东西,产生美感。触觉、嗅觉和味觉这三种感觉的对象都不是供人观赏的客观形象,不能产生美感。(选择)

33、美学自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标志:1871年,费希纳开始创立实验美学,倡导自下而的研究方法,即实验、观察、内省和核对等方法。(填空,多选)

美感的心理功能:

34、美感的直觉的特点:①感觉的直接性。②感觉的突然性。③感觉的专注性。④感觉的透明性。(多选)

35、直觉的基本规律:①直觉的获得,虽然得之在瞬间,却与平日体验和维修的积累息息相关。

不同的人生经历,常常会有不同的直觉。(得之在瞬间,积之在平日)②直觉本身是在不断地深化和完善的。③直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转换和流动。(选择)

36、完形作用是指人在知觉的瞬间,就把握了客观事物完整的形象。

37、知觉和表象是从现实生活通向审美世界的桥梁。

38、在审美活动中,知觉和表象,对客观世界的转化表现在哪些方面:人类的审美活动,是通过知觉与表象的桥梁,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有限走向无限,从物质走向精神。然后又实现了两者的有机沟通。(多选)

39、在审美过程中,想象是按照情感的逻辑来进行活动的。

40、联想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三种: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举例判断是哪一种联想、选择)

接近联想:?爱屋及乌?、?睹物思人?、?瑞雪兆丰年?等。

相似联想:?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艺术创造中的比喻、象征等手法,即我国传统的比、兴手法。?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以劲松、雄鹰象征勇士,以梅花象征高洁的品质?。?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对比联想:?万物皆有托,孤立独无依?。

41、美感欣赏活动的表情心理特征:①形象的直觉性②注意的集中性③感受的完整性④想象的主动性。

第四章西方美学史上的著名的崇高理论

42、正式提出崇高这一范畴,并加以较为系统的探讨的,一般认为是罗马时代的朗吉诺斯的《论崇高》。(单选、填空)

43、在《论崇高》中,朗吉诺斯认为,文学作品的崇高风格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即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感情、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和尊严的结构。(多选)

44、?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这是贯穿在朗吉诺斯《论崇高》始终的一根红线。(单选)

45、博克: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出版了《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的研究》。

46、康德:?严格说来,崇高不能包含在任何的感性形式里,而只能涉及理性的观念。(选择)

47、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单选、填空)

48、数学的崇高:主要指体积的大,这种体积的大,不能用计算方式来算,也不能用逻辑的方式来推论,而只能通过目测,从单纯的直观中把握对象的整体。如:大海

49、力学的崇高:主要指威力而言。

50、黑格尔:理念压倒形式,理念是崇高的本质。(选择、填空)

在西方美学史上,古罗马的朗吉诺斯在《论崇高》中最早使用?崇高?这一范畴。

朗吉诺斯在西方美学史上首次使用的范畴是:崇高(单选)

认为崇高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的是:黑格尔(单选)

崇高是主客体矛盾处于冲突对立状态的美。(填空)

社会生活中崇高的例子是:巴黎公社起义;长征;张志新之死。

对优美和崇高作过精辟论述的名人是:李大钊;姚鼐。

康德认为自然对象的崇高性质是:由人的?暗换赋予的。(单选)

崇高的本质:

51、①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经由对象的震憾和压抑而获得的显现。如:人面对大海,感到自己犹如?沧海一粟?感到大海的壮美,即崇高之美。(美学中讲的崇高是壮美)②崇高既是客观存在的宏大的现象,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显现。二者缺一,都不可能有崇高。如,海岛:暴风雨来临之前,安然进行海上劳作的渔民,给人以崇高之美,(敢干自然搏斗,能战胜自然)。

西方悲剧性的历史演变:

西方美学史上曾将悲剧划分作: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多选)

按西方传统分类《哈姆雷特》属于:性格悲剧。(单选)

作为性格悲剧的代表作是:《哈姆雷特》;《办密欧与朱丽叶》。(多选)

属于英雄人物的牺牲的悲剧是:《普洛米修斯》(单选)

属于旧事物制度的悲剧是:《林家铺子》。(单选)

黑格尔认为悲剧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实体性伦理观念的冲突。(单选)

52、①命运的悲剧,希腊悲剧的一个特点。希腊命运悲剧的典型代表,索福克斯的《奥狄浦斯王》。②文艺复兴以后,性格的悲剧,取代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都是由性格的缺点造成的。麦克佩斯贪婪的野心,奥塞罗嫉妒的烈火,李尔王的轻信和暴躁,哈姆雷特的多疑和寡断,都成了他们致死的原因。③与性格悲剧的同时,18、19世纪出现了社会悲剧。席勒的《强盗》、歌德的《葛兹》,是人在社会的枷锁下遭到毁灭的典型。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说明不合理的社会原则是在怎样毁灭自由的人性和人类美好的本质力量。④人生就是悲剧。叔本华认为,人生而有欲,有欲而不能满足就会痛苦。欲望得到了满足,变成无聊,又是一种痛苦。⑤西方现代的悲剧。感情的失落,或者灵魂的失落,成了西方现代人悲剧性的又一个特点。

(《罗密欧与朱丽叶》感情缠绵的悲剧,变成了卡夫卡暖昧和荒谬的悲剧。)(多选:观点)

53、悲剧的本质在于由人物的悲剧性格所导致的悲剧冲突。

54、悲剧冲突的实质在于主体所代表的正义精神与永远不能满足的现实之间发生了矛盾。而矛盾的结果,是精神取得了胜利。

喜剧性:

认为喜剧是?形象压倒理念?表现了理性内容的空虚的是:黑格尔(单选)

55、霍布斯的?突然荣耀说?或?鄙夷说?。这是由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霍布斯在《人类本性》中提出来的。(单选)

56、斯宾塞,将乖讹分为?上升的乖讹?和?下降的乖讹?。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涵盖一切喜剧。例如跳鞍马,要跳过去结果大多数人都跳过去了,其中有一个却骑在了鞍马上,这就是?下降的乖讹?。倘若其中有一个能同时跳过两匹鞍马,则是?上升的乖讹?,结果就让人惊奇。(期待消失)

57、生命的机械化是柏格森提出来的。(单选、填空)

丑的历史发展:

58、丑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原始时代。②古典时代。③西方现代主义时代。特点:①原始时代。美丑不分,美丑混杂。②古典时代。美丑分明。③西方现代主义时代。美丑不分,把丑当做美。有人把古典时代的美称为?美好?,而把西方现代主义时代的美学称为?丑学?。

第五章从艺术起源角度定义的

59、游戏说首先由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康德提出,后由席勒、斯宾塞等人发展加以完善的。

(单选:代表人物)

60、艺术的功能包括:审美、娱乐消遣、认识作用、道德教育、宗教感化、思想启迪、政治宣传、心理平衡、社会干预、文化交流、商业广告等多元功能。

第六章艺术论

61、艺术的存在方式:①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②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人)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③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这样一个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之中。(多选)

62、作为中介,艺术品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是他律性。第二是形式符号性。第三是开放性。

63、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①艺术敏感(感受力);②艺术想象力;③艺术技巧;④灵感。(多选)

64、西方接受美学认为,人自身的生理素质、文化教育、传统积淀以及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等,造就了接受者的接受眼光和特定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即?期待视界?。

第七章西方美育思想史述评

65、柏拉图: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欣赏者的摹仿。(选择、填空)

66、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能有一种?净化?作用,或译为?陶冶?,是一种审美的教育作用。

67、贺拉斯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原则。(单选)

68、1795年席勒发表《审美教育书简》,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

69、马克思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确立美育的基本任务。(选择、填空)

70、美育的特点:①是感性的,通过潜移默化而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②美感教育是非常愉快的;③美感教育是不可抗拒的;④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⑤具有陶冶性情或泄导身心的作用。(多选)

71、美育通过三个途径,来转移我们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第一,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第二,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第三,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赏玩。

名词:

1 、美学之父: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才正式宣告成立。因此,我们把鲍姆嘉登尊崇为?美学之父?。

2 、移情说:是西主传统美学中的代表性美论之一,代表人物是立普思,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我们人的情感,因而令我们感到美。

3 、距离说:在我与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以审美的态度来观赏外物,这时就产生了美。

代表人是英国的爱德华。布洛。

4 、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所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幸福感、和谐感、自由感。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所获得的最高享受,也是人类心灵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5 、实验美学:1871年,费希纳开始创立实验美学,倡导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即实验、观察、内省和核对等方法,该派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同时主要通过实验,测量颜色、形状、声音等对于感觉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们在心理上所发生的作用。

6 、直觉:直觉和感受一样,是一种单纯的感觉活动。它不涉及到事物的关系和概念,而只专注于事物本身所形成的印象。它是通过灵感对对象进行内部直观的能力。一方面是物质的感性形式,另一方面却是心灵的情趣表现。

7 、审美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人们在外在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精神活动过程。在审美过程中,想象是按照情感的逻辑来进行活动的。

8 、通感:人是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互不相通的。一种感官的变化,常会引起其他感官的变化。它们之间还有协作,还有相互的影响和沟通。这种感觉现象就是通感。

9 、崇高:崇高作为美的一种范畴,又称壮美。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直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10、悲剧(性):是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主人公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残和毁灭而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

11、?突然荣耀说?或?鄙夷说?:是由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霍布斯在《人类本性》中提出来的,无伤大节的拙劣才可以令人发笑。当权威失去权威,让我们感到鄙夷时,他才使人感到可笑。霍布斯说:?笑的情感不过是发见旁人或自己过去的弱点,突然想到自己的某种优越时所感到的那种突然荣耀感。?喜剧性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发现别人的欠缺,对别人缺点的鄙夷,一是突然发现自己的优越,所以有一种荣耀感。这种说法有一下的道理。但不能涵盖一切喜剧性。

12、?乖讹说?或?预期失望说?:乖讹,指不和谐、不协调。康德认为可笑的东西,是荒谬的、不伦不类的、乖讹的,常常出乎人的预料之外,让人们的心理期待突然归于消失。

13、生命的机械化:是柏格森提出的。他认为生命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生命的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紧张性和活动性。而一般物质,作为生命的反面,则显得僵硬、呆滞,阻碍生命的前进。

而喜剧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动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涵盖一切喜剧性。

14、游戏说:游戏说首先由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康德提出,后由席勒、斯宾赛等人发展加以完善的。游戏说的倡导者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从心理学上看,艺术与游戏的确有相通之处,这是?游戏说?的合理之处。因此把艺术仅仅归结为游戏显然是片面的。

15、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它提示了艺术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某种内在联系。然而,?集体无意识?

只是一种心理学的假设,同时,这种理论抹煞了艺术家的个性,也是不符合艺术创造的实际的。

16、有意识味的形式说:20世纪英国美学家、艺术鉴赏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所谓?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所谓?意味?,乃是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意味的唯一来源。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有意味的形式?。

17、符号说:当代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不应是个人瞬间的情绪,而应表现一种人类普遍情感或情感要领它能展示人的经验的、情感的、内心生活的动态过程,即人的?生命形式?,能表现出人类的情感和?生命形式?的内在本质。

18、意向:是一种心理存在,一人审美的表象系统。它也有自己的基本结构,即意与象两个方面。?意?指主体的审美(包括创作)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等:?象?,则指由想象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的非现实的表象。

19、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

20、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21、灵感:所谓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

论述题:

1 、论为什么美符合生活的常识,确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

答:生活的辩证法要复杂得多,也深刻得多。⑴生活中有美有丑,有悲也有喜,美和人们的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就在自己的在生活中塑造美的形象,美离不开人们的生活,但是,我们确不能简单地把一切生活都看成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活,说美学是生活。⑵?美是生活?的讲法也是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一方面,他说凡是能够显现生活的都有是美的,另一方面他又说只有?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如果不是美的,违反了他第一句的讲法;如果是美的,又违反了他第二句的讲法。这样,在同一个定义中,他就自己发生了矛盾。⑶车尔尼雪夫斯基把人的喜爱与否当成美不美的标准。而我们之所以喜欢或不喜欢,又不外是生理上健康、愉快等一类原因。这样,主观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足成了?美是生活?在美学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因此,他从客观的生活出发,最后却落到把主观唯心主义与庸俗的生理学观点相混杂的境地。

2 、深入理解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P99 -102

答: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也在自然中选择对象、发现对象,把自己全部生命的本质力量灌注进去,使对象活起来,成为自己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这时就产生了?对象化?。?对象化?是人?化?到对象中去然后再从对象中表现出来,使对象成为自己的?作品?。例:人和物,物就是人的情感的对象化。⑵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他的的本质力量首先是他的自然力和生命力,是他的自然禀赋和能力,是他的情欲和需要。其次,人之所以为人,主要还在于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精神力量。如,思维力量、意志力量和情感力量。因此,人除了有自然的本质力量外,更是具有精神的本质力量。⑶美是人的本力量的对象化,就是说,人在审美活动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全面地在对象世界中展现出来。⑷当一个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和愿望,达到了自己的要求,于是就感满足、幸福、愉快,感到自己与现实的关系是和谐自由的,这时,就产生了美。

3 、如何理解美是自由的形象?

答: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凡是美都是形象。面对形象,我们不能单凭理智来理解,而是要通过感性的形式,通过感情和想象来进行感受和感知。⑵虽然美都是形象,但形象却不一定都美。

美的形象应当都是自由的形象。它除了能够给人带愉快感、满足感、幸福感和和谐感外,还应当给人带来自由感。自由感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因此,美都应当是自由的形象。首先,美的理想是与自由的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次,自由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规律的,自由的规律就在于对客观必然的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美既有外在的自由,也要有内心的自由。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既是美的规律,又是自由的规律,二者的一致,美的形象就都成为自由的形象。⑶美的创造和欣赏的过程,正是客观现实中的美不断地自由化地转化为形象,不断自由揭示和显露其新内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物质的感性形式也被精神化,变成自由的形式,用来自由地表现人的本质力量。黄山的?猴子观海?。

4 、论人的感觉能够产生美感的基本原因?

答:⑴人的感觉特别是视听感觉,能够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他们不仅不完全沉湎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旁观者的态度对对象进行关照和欣赏。感觉的自由性是产生美感的重要原因。

⑵人的感觉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所以能既是认识的器官,又是审美的器官。由理性协调的感觉,超越了动物的感觉,成为产生出美感的感觉。⑶人的感觉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感性活动。人的感觉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它能把错综复杂而又混乱的世界,整合、创造成富有诗意的画面。因此,人的感觉才不同于动物的感觉,而能够产生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⑷与此相联系的,人的感觉还具有自由创造的想象力,从而把有限的感觉能力推向无限丰富的体验。⑸人的感觉器官经过长期训练和锻炼,从社会实践中获得了丰富性和多亲友性的感觉,并且使得器官变得灵敏,为人具有高度的审美能力奠定基础。

5 、论美感欣赏活动深层的心理牲征?

答:⑴生理与心理矛盾的统一。生理是物质性的,心理是精神性的,二者的矛盾是很明显的。

但是,任何心理活动都必须建立在生理活动的基础之上,美感欣赏就是通过生理上的感觉器官来与客观现实发生审美关系,并对客观现实做出审美的评价。⑵个性与社会性矛盾的统一。美感欣赏是一种个人的活动,最富于个性色彩。但人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产物。人的个性归根到底,也是来自于他的社会性。

美感欣赏因人而异,看似只有个性的千差万别,而没有共同的社会标准,其实不然。人的内心结构本身,就是个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统一。这美感欣赏既是同中有异,富有个性色彩;又是异中有同,具有共同的社会标准。⑶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矛盾统一。在审美活动中,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感受觉器官来与外物建立审美关系。感觉器官本身是具体的,它在审美活动中所接触的对象也是具体可感的。这就使得审美活动具有具象性的特征。另一方面,与此相关的是心灵在感受美的时候,通过直觉,把情感灌注在审美的过程中,从而沉浸和陶醉在具体对象之中。因此,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从外在感官到内在心灵,都表现出具象性的特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审美欣赏只是完全具象的,与任何抽象无关。具象性与抽象性,本来是人类心理结构中一对既矛盾而又统一的范畴。具象与抽象两者是相反相成的。在审美欣赏的心理活动中,抽象性不仅与具象性统一在一起,而且融贯在具象性之中,就象是钱钟书所说的?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从而加强了具体审美感受的意蕴和美感。⑷自学性与非自觉矛盾的统一。艺术创造和美感欣赏,一方面是一种高度自学的行为,另一方面却又常以不自觉的形式出现。

因此,我们认为美感欣赏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我们内心结构中的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统一。⑸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矛盾统一。审美一方面超出了个人狭隘的功利打算和利害感,不具备任何实际的物质利益和功利性;但另一方面,也正因如此,它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水平,使人超出庸俗的个人主义的范围,从而达到把人提高到符合社会前进利益的广义的功利目的。因此,审美活动有着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矛盾统一的特征。

6 、论优美的特征:

答:优美的基本特征:和谐。⑴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存关系中。优美与崇高相反,它没有主客体斗争历程的痕迹,不是以一方压倒另一方而达到统一,而是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交融无间的相对统一;是一个已经实现统一的形象实体,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现实对实践的肯定。⑵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优美的对象在其内容上是政常发展规律和人们的正常社会实践的肯定,不呈现为激烈的

矛盾冲突,表现为矛盾双方的暂时相对静止状态,它要求用舒缓、轻柔、渐次、淡雅、精致、圆润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优美事物往往以均衡、对称、比例协调等为特点。

⑶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柔和、精致、轻盈、绚美、柔媚、安静、秀雅、圆润、舒缓、清新、渐次等品格。例如:柔柔的春风,绵绵的春雨,萋萋的芳草等自然风光的优美。

7 、如何理解悲剧性的效果?

答:⑴悲剧由痛感到快感。当我们猛然感受到悲剧主人公的悲惨境遇时,我们的心情很沉痛,一旦把这沉痛的感情升华到更深层的领悟阶段,就会感受到其精神的无穷威力,感受到永恒不朽,感受到正义的力量,于是有了然之悦,有会心之悦。通过关照,可以彻悟人生。⑵要把悲剧由痛感向快感的转化放到人生境界的成就这一大背景上去理解,这样,有限的悲剧体验的净化作用,便同无限的人生追求有机地结合了起来。⑶悲剧的效果是积极的,是让人正视世界的现状、生存的意义,是主人颖悟历史性的矛盾,在悲壮之中对人生大彻大悟,最终起净化作用。悲剧让人在黑暗中见到了光明。

8 、论述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答:⑴虚拟性。意象可以?任意?地编造和虚构,有时可以违背现实的常情常理。意象的这种非现实性就是虚拟性。比如: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诗所描写的?景物?并非实存的,而经过了主体创造性的加工-即虚构、虚拟,目的是为了表现一种苍凉的人生况味。⑵感性。

是指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接受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主体不需经过自觉的理性反思,仅凭感觉便可直接感知到意象的存在,这就是意象的感性特征。如:八大山人的名画《猫》,接受者目所视见的,便是一只活灵活现的猫,仅凭自己的直接,不需理性分析,便可直接感知?猫?这一意象的存在。⑶想象性。审美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意向和想象将?意?与?象?融合一体而构成的,它本身是想象的产物。想象性是审美意象的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艺术品超越现实,具有虚拟性的内在原因。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正是借助想象,将多种人生感慨熔铸在一起了。⑷情感性。艺术意象的情感性形成于艺术家创造意象的活动中。情感与?意?有密切联系,是艺术熔铸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

9 、论艺术品的鉴赏过程?(结合实际说明)

答:艺术品的鉴赏分为三个阶段,即观、品、悟。⑴观。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接受者开始接触艺术品,首先是初步了解艺术符号的意义,形成不完整或粗浅的意象。直观地感受到美。⑵品。?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可以说,?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⑶悟。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悟是接受主体在意象重建中的灵感,主体的意识在?品?的过程中逐渐活跃起来,意象也一步步鲜明,终于,使主体的意识在一瞬间升华为高度自由的境界。悟是艺术接受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

10、评述狄德罗?美在关系?说?

答: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把?关系?作为美学的理论基础,系统提出自己关于美的见解的,还是狄德罗。狄德罗把?关系?当成美的本质,当成美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

(一)?关系?的类别:一是孤立地就每一种事物的本质而言,它在内在结构上的秩序、安排、对称、关系,从这种关系所产生的美,狄德罗称之为?真实的美?。二是一种理物与其它事物的关系。由这种关系而产生的美,狄德罗称之为?相对的美?。三是事物与人的关系。狄德罗称之为?外在于我的美?。由这三种关系所产生的美,狄德罗称之为?关系到我的美?。

(二)贡献与局限:狄德罗关于?美在关系?的说法,其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过去把美当成某种单一的现象,或者某种孤立的因素,而从自然和社会生活各种相互的关系中来理解美。他不仅看到了美在事物本身的关系中,而且看到了作为客体的美的事物与作为主体的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他只是从直观的形式来理解事物的关系,而没有从人的实践活动来探讨这些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再者,美离不开关系,关系是各种各样的,有的美,有的不美。因此,从事物之间的关系探求美,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求解路径,但我们却不能笼统地把美看成是关系。

11、论述美感产生的必要条件?

答:⑴美感的产生是以人类的诞生为前提的。因此,实践特别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不仅是人类诞生的必要条件,也是美感产生的必要条件。⑵人类从动物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最基本的本能欲望,包括生存欲望和生殖欲望,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人类保存并发展了这两种本能欲望。美感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由动物的快感进化而来的。就生存欲望来说,生存本能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得到了发展,人类不仅活着,而且能不断地创造着、欣赏着。正因如此,人不仅具有与动物一样的适应环境的快感,而且具有欣赏周围世界的美感。就生殖欲望来说,?性的选择?在人那里经过社会化的装饰和打扮,在形式上转化为有意识的对于形体美的追求,在内在含蕴上升化为爱情。⑶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的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的本能,它是在人开始制造工具、把自己从自然中分化出来后,对自己的生产和生殖活动所采取的观赏的态度。正是由于这种观赏性的态度,使得美感超越了物质的生理的需要,而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心理和精神的需要。

简答题:

1 、美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答: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与其他许多人文学科有着多方面的联系。美学离不开人,与人生价值有着重要联系。美学要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必定以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 、马克思主义的美论逻辑起点及主要观点?

答:起点:立足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从人的审美关系和审美实践活动出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解放。观点:劳动创造了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3 、在美的观念问题上应实行怎样的变革?

答:我们在探求美的本质问题时,就要打破传统的那些形而上学的美的观念,应当把美看成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充分考虑到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多种层次来深究美的形成和创造。应该牢固树立?美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的观念。而这一观念的核心内涵就在于:美不仅由多方面的原因与契机所形成,而且在主体与客体交相作用的过程中,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的过程中。一句话,美的形成和创造。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

4 、审美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1 、人生的意识。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在进一步延续自己的生存的同时,还创造着和欣赏着,人的生活应当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由的类的生活。2 、人生的反思与反悔。人在立足与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的同时,还应该以艺术家的精神气度对人生有所反思和反悔。立足与人生应当美化和高尚化的观点,站在生活的外面对生活进行反思和反悔,从而创造出更为理想的、带有普遍性的生活,也就是有意味的生活。3 、人生的价值。美是人生最高价值之一,美的价值的实现,就显现为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不断发挥、提高和丰富。

5 、美是多层累的实创的基本含义?

答:含义是:一是从美的形成来说,它是空间上的积累与时间上的绵延,相互交错,所造成的时空复合结构;二是从美的产生和出现来说,它具有量变和质变的突然变化,我们还不及分析和推力,它就突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一下子整个抓住了我们。

6 、美与动物快感的本质区别?

答:区别:动物的快感,是在自己生命力发展的过程中,追求对环境适应的一种感觉。动物的快感是本能性的,既无意识,也无自由,是它的种族的属性,人类的美感,不仅是一种种族的生理上的快感,而且是不是有个性的,是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是人的自然的禀赋,而是在人的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

7 、审美中情感与想象的关系?

答:想象主要是在情感的推动下,依照情感的逻辑进行的。它主要受着情感的影响。第一,情感通过想象移入到对象之中。当一个人情感充沛,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时,人们便借助于想象力,通过虚伪的状态使情感得到满足。第二,形象随着情感的变化,而通过想象力来获得改变或夸大。为了适应情感的需要,我们在审美欣赏的时候,常常把普通事物的形象加以改变或夸大。第三,作为想象的特殊形式的幻想的作用。幻想有两种,一是设身处地,以假当真。二是情之所至,化为无有。可见,推动着想象力在审美活动中进行创造。

8 、掌握美感中理解的特征?

答:美感中的理解,不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是理化为情,情又融于理。钱钟书曾这样说诗中的理性内容:?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这同样是美感中理的特征,它与情感交融在一起,参与对对象的感性体验。美感中的理解,对某种特殊的事物加以抽象的处理,。使它以某种具体的形势呈现出来是抽象与具象统一。

9 、掌握崇高的特点?

答:崇高的对象常常体积巨大,力量雄伟和气势磅礴的;崇高的东西往往通过令人惊心动魄的途径,刺激我们学习和赶上它,体现人们认识与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信心,使得人们争奇好胜的心理得到满足,因而引起了一种愉悦感。

10、掌握悲剧性的本质?

答:本质是:1 、悲剧的本质在于悲剧人物的悲剧性格所导致的悲剧冲突。2 、悲剧冲突的实质在于主体所代表的正义精神和永远不能满足的现实之间发生了矛盾。3 、悲剧是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主人公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残和毁灭而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

11、理解丑的美学意义?

答:丑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它和美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又相互转化。没有丑,就不可能有美。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恶和丑是刺激人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再次,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最后,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转化成艺术中的美,即?花丑为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的艺术力量。

12、简答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

答:首先,艺术的美不美,不在于生活是丑或美。生活的美可以成为艺术的美,生活的丑也可以成为艺术的美。因为任何艺术作品,即根植于现实生活,有是艺术家的创造。把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其中的现实性因素是丑的,而创造性因素有是美的。其次,生活中的丑成为艺术中的美,不是丑变成了美,而是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的表现,变得更加典型了。因此,生活中的丑到了艺术中,不是变美了,而是暴露了它的丑的真面目,让人真实地认识他丑的本质。变美的不是丑本身,而是艺术。再次,生活中的丑不仅常常不以丑的面目出现,而且作乖弄丑,把自己打扮的似乎很美。艺术把生活如实地写出来,真实地揭露丑,就可以使人增长知识,产生美感。

13、简答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答:一、物质是在层是指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如大理石、画布、颜料、纸、舞台、铅字、银幕、胶卷、录像带等。二、形式符号层是各类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指向意向世界的形式符号,如色彩、线条、形体、音符、旋律、词语等,它们构成艺术品的第二层次。如果说物质是在层是它的间接性物质存在,那么形式符号层则是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它是艺术品动态结构中一个外在过渡层次。三、意向世界层是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这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意向世界只潜在地存在与形式符号层中,而现实地生成于接受者鉴赏时的心理活动中。艺术品的审美特质和价值集中体现于意向世界层。四、意境超验层是意向世界背后所蕴含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意境超验层次又可有广义、狭义之分,一是人生境界而言,一是就艺术品本身的内涵而言。这两种含义又往往混合为一体,上述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依凭,层层相衔,环环紧扣,缺一不可。

14、简答意境与意向的区别(关系、区别)

答:意境是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的,意境与意象是相通的,因为二者均是主体与物象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都要求主客、物我、情景之间的谐调、浑契,其主要区别在于:首先,虽然二者均有主客、物我、情景浑契的结构,但它们所表达的层次、深度不同,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深邃,意象广阔。其次,意境是印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意象一个别,特殊为特征形态,意境则通向一般,又普遍性。再次,在中国文化中,意向属艺术范畴;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这是意象所

不及的。

15、简答为什么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

答:(一)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艺术家创造艺术品,首要是要创造意象,意象的生成,伴随艺术创造的全过程。艺术意象的最根本特征是它来自实在的世界却追求虚拟的审美效应。在座品种的意象导引、暗示下,主体不断重构意象,趋向虚拟境界。这是一个超功利的、审美的过程,艺术在其中实现的也主要是其审美功能。(二)艺术的多元功能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艺术有许多非审美的功能,只有通过审美功能得以实现。因为艺术的核心是意象世界,艺术的种种非审美因素在作品中不能单独存在,只能体现在意象体系中,离开了意象,这种种因素就不再是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的多元功能正是这些非审美因素在艺术欣赏过程中间接实现的。

16、简答艺术创造中?技?与?道?的关系:

答:所谓的?道?不是哲学意义上的世界的本体,而是指艺术意象创造与传达过程中自由无碍、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操作技能与技巧经过长期训练,娴熟自如,艺术家就能将他们进入?道?的自由境界。?技?与?道?是相通的,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道?可以经过?技?而体现出来,而?技?也可以在高度娴熟时达于?道?。通过长时期刻苦锻炼而达于?道?的技巧,能将心中所感受的立即转化为手中所操作的,心与手之间达到了这种自由和谐,也就意味着消除了?道?与?技?的界限。

17、美的问题性质?

答:美的问题性质在于:我们要探讨美是什么,是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而所谓美的本质,是指凡是美的事物都必须具有某种质的规定性,也就是说,美的本质是使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根本原因和根据。

18、从主观心意状态探讨美有何积极意义和不良后果?

答:积极意义:把美归结为愉快或无意识的欲望等人的心意状态,使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深入到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看到了美与人的主观世界之间的关联,这是有其合理性的。不良后果:这一求解路径也会导致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容易混淆美和美感的区别,二是各人都会从个自的心意状态出发去衡量美,甚至会出现?趣味无可争辩?的情形。美也就失去了衡量的标准。

19、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观念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⑴现实世界是从理念世界派生出来的,或者说是理念的自我显现。⑵单纯是真实的理念还不美,还要理念直接承现于客现实的外在现象中,显现为感性的形象,成为我们感官感知的对象,这时理念才不仅是真的,而且放出光辉,显出外形,变成美的。⑶?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它虽然分成理念和感性显现两个方面,但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整个整体中,理念始终占据统治的地位。⑷理念之所以要把自己显现为感性的形象,完全是由人们的精神和心灵需要在实践的活动中、在改变外在事物的过程中直接实现自己、认识自己、创造自己和欣赏自己。

20、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为什么会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

答:⑴现代西方在美和艺术的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现当代艺术以更为多元化的面目出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所以美学家要给?艺术?下定义就显得异常困难。

⑵现代艺术和美理论的国际性以及不同文化区域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也促使人们放弃原先那种给艺术和美下单一定义的做法。

21、对美的问题进行哲学探讨的必要性?

答:一方面,美的问题不仅是学理技术上的分析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情感和人生价值的问题,面对这样一种问题,更需要做哲学性的思悟和领会,尤其在当今这个高度技术化和市场化的社会,我们更应当努力维护人性的高贵的一面,而美正是人性高贵的一面的表现,因此,否定美的本质问题进行哲学探讨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人类心灵的客观需要。因此,美的本质问题不但无法否定,而且也是可以探讨的。

22、理解美的本质界定的集体化的特征?(试以集合化的方式对美的本质加以界定?)

答:⑴我们不应以某种单一性的论断来界定美的本质,而应以几个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子命题所组成的命题集或命题群来涵盖美的本质,美的本质界定上呈现出集体化的特征。⑵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⑶凡是美都是形象。⑷宇宙在创造中,人生在创造中,美自然也在创造之中……

23、在审美活动中,知觉和表象是怎样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转化?

答:⑴完形作用。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感受对象时,要通过知觉对客观外物的?形?起到?组织?和?建构?作用。这种完形作用是指人在知觉的瞬间,就把握客观事物完整的形象。知觉与表象在美感的活动中,就是要发挥?完形?的作用,创造充满了生命力的感觉形象。

(⑵选择作用。知觉本身不是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主动选择客观世界。人的知觉是随着对客观世界不同方面的选择,而构成不同的表象的。感受到千姿百态的美,产生无穷无尽的美感。⑶意向作用。

在审美活动中,选择是有一定的意向的。这一意向,虽然与个人先天的气质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常常决定于个人的生活经验与爱憎的情感,乃至特定情况的心情。总之,知觉和表象是从现实生活通向审美世界的桥梁。人类的审美活动,是通过知觉和表象的桥梁,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有限走向无限,从物质走向精神。然后又实现了两者的有机沟通。

24、为什么我们在审美活动中产生通感现象?

答:首先,我们感受客观现实的美,不是从某一种器官出发,而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我们在欣赏美时,差不多所有的感官都调动了起来。其次,为了更好地更充分地欣赏美,一种感觉器官不够用,常常需要借助其他器官的帮助和补充。再次,美感有时还借助于调动联想或想象的心理活动,由一种感觉器官过渡或扩大到另一种感觉器官。最后,各种感觉器官的交互作用,常常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

25、美感欣赏活动的表层心理特征?

答:⑴形象的直觉性。审美欣赏,不是从理智上的概念分析入手,而是直接面对形象,在直觉中去捕捉和玩赏形象。⑵注意的集中性。审美时注意的集中,自有他自已的特点,审美欣赏的时候,注意力集中,不是审美的对象,要把我们的思想感情,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其次,审美欣赏时的注意集中,用不着任何勉强,是一种忘乎所以的自由的享受,审美欣赏时,注意的集中,不是抽象的理解,而是形象的关照。⑶感受的完整性。每一个作为审美对象的形象,都是一个有生命的自成一个小天地的整体,才能欣赏到它的美。不仅这样,我们欣赏者是把我们整个的身心意志和感情,全部地融化到作为整体的审美对象中去。作为整体的主体与作为整体的对象,二者交融契合,就形成了审美欣赏活动中感受的完整性这一心理特征。⑷想象的生动性。欣赏美,事实上也是一种想象的思维活动。自然的物体,一旦加上了主观的想象,便忽然从没有生命的自然物质,变成了有情有意的美的形象。丰富多彩而有生动活泼的审美欣赏,主要是通过想象来完成的。

26、崇高的本质:

答:崇高的形式和内容常常显得非常大,大到超过了我们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以至我们理解不了它,控制不了它,掌握不了它。我们面对它,不是受震动,就是受惊骇,它始终高高地踞于我们之上。

这样,我们做为人的本质力量,不能不受到压抑,遭到阻遏。但是,人不是自然的人,消极地匍匐在自然的面前,它有整个人类文化所蓄积起来的精神教养和人格理想,它以文化人的本质力量和外界粗野的自然力量相搏斗,它自己的本质力量有了舒展和用武的场合,感到自己提高了,胜利了。这时,外在世界对它来说,不再是可怕的,而成了一个庄严的崇高世界了。这个崇高世界,事实上也是人被提高了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7、掌握喜剧性的本质:

答:喜剧性从本质上说,是以笑为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不协调的形式,从中肯定生活中的美的艺术、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乃至社会历史事件。

28、理解丑是近代精神的产物?

答:⑴近代自然科学发达,一方面打破了上帝创世的神话,另一方面也打破了理性万能的看法。

人是从动物发展起来的,他身上有许多动物的、也就是非理性的东西。恶并不完全来自于外界,人自身就自有恶的根源,人的本质力量不一定都是美的,他有丑的一方面。⑵19世纪,20世纪都是人类遭灾遭难的时代。发动战争,人们不能不感到空虚、恐惧和荒唐,就是在这种价值观念转变的情况下,人们内心传统的美的殿堂遭到摧毁,而且把丑当作新的桅杆树立起来。⑶20世纪后,工业化的西方社会,出现了种种的畸形和矛盾:一方面,生产高度丰富化、社会化;另一方面,生活却高度个人化、孤独化,人与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就宁愿追求丑。

29、作为中介,艺术品的特征:

答:⑴他律性。艺术品的意向是创作主体审美经验和心理创造的结果,其基本特质决定于创作主体;同时,

艺术品中凝定的艺术家创造的意象只是潜在的,只有通过接受主体的欣赏活动,才能重新被激活动,所以它也受制于接受主体。因此,艺术品具有?他律性?。⑵形式符号性。艺术品以形式符号的方式负载着艺术意象而成为沟通两个主体的纽带。⑶开放性。艺术品作为中介,不能是封闭的,而只能是两头开放的,一方面,只有向艺术家开放,艺术家创造的意象,世界才能物态化,物化为艺术品。

另一方面,艺术品只有向接受者开放,才能呈现他的基本特质。从而形成现实的审美对象。

30、艺术接受的主体性特征?

答:首先,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现实生成。其次,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再次,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特殊的结构。

3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答: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32、为什么美学应当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答:因为,⑴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⑵对于艺术的欣赏是一种不涉及直接功利性的审美行为。

⑶对于审美对象的研究,通过艺术能更好地抓住其基本特征。⑷通过艺术研究审美观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特定时代的艺术是这一时代审美观念的集中表现。

33、美育的特点:

答:①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而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②美感教育是非常愉快的,不仅用不着强制和勉强,而且是心甘情愿的,乐而忘返的。③美感教育是不可抗拒的,使人不得不然的,是动于内,从内心的情的角度去打动人的;④这种美育的愉悦性,不仅意味着消极的满足每一个欣赏者的个人情感生活,而且还意味着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⑤美育具有陶冶性情或泄导身心的作用。

34、美育是通过一些什么样的途径,来转移我们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

答:第一,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第二,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第三,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赏玩。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2.崇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的是()。A.鲍姆嘉通B.黑格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D.柏拉图2.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的是()。A.黑格尔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康德 3.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A人的美B劳动产品的美C境界美D环境美4.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的是()。A.克罗齐B.弗洛伊德C.朱光潜D.布洛5.西方“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者是()。A.柏拉图B.立普斯C.布洛D.费希尔6.“无意识”理论的创建者是()。A.哥白尼B.谷鲁斯C.泰勒D.弗洛伊德7.“直觉说”的代表人物应首推()。A.鲍姆嘉通B.克罗齐C.布洛D.谷鲁斯8.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A.加汉姆B.丹尼尔C.马尔库塞D.麦克卢汉9.《走向艺术心理学》的作者是()。A.威廉·詹姆斯B.弗洛伊德C.鲁道夫·阿恩海姆D.冯·艾伦费尔斯10.认为“性不能自美”,只有通过后天教育才能完善人性的是()。A.荀子B.老子C.孔子D.庄子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2分)1.因为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所以一切情感说到底就是美感。2.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审美感受的物化形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试述“劳动起源

说”。2.如何理解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性?3.美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五、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1.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2.举例说明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美学原理试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规律的一门科学。2、崇高: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B2.A3.C4.D5.B6.D7.B8.D9.C10.A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1、答:错误。虽然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但不是一切情感都是美感。因为美感中的情感是蕴含、渗透着理性的心理功能,有着不自觉的理性认识内容。2.正确。因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方式,把在客观现实中的审美感受表现出来,构成可以通过感官所把握的艺术形象,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答:①劳动创造了人,为审美和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②审美的发生和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劳动。2、答:①具有个体性与主观性、直觉性和非功利性。②又具有共同性与客观性,及潜在的功利性。3、答:①形象性。②娱乐性。③自由性。④普遍性。五、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答:(1)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系。(2)人类出现以前是不存在美的,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成立的时间是( C )。 A 1725年 B 19世纪中叶 C 1750年 D 公元前四世纪 2. 在美与善的关系上,苏格拉底提出了( B )的观点。L A “美与善相对立” B “美与善相统一” C “美与善相违背” D “美与善相同”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一景色属于( B )。 A 优美 B 崇高美 C 自然美 D 景色美 4.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是( D )。 A 鲁迅 B 王国维 C 毛泽东 D 蔡元培 5. 被人们尊称为“美学之父”的是( D )。 A 维柯 B 柏拉图 C 克罗齐 D 鲍姆嘉通 6.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 B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希庇阿斯 D 鲍姆嘉登 7. 悲剧主要的审美特征是( A )。 A 悲剧性 B 悲惨性 C 不幸事件 D 悲惨故事 8. 美育是通过( B )教育人。 A 说教的方式 B 审美的方式 C 道德的方式 D 欣赏的方式 9. 美学是一门( B )。 A 社会学科 B 人文学科 C 艺术学科 D 自然学科 10. 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 A )。 A 知、情、意三个方面 B 知、情、理三个方面 C 情、意两个方面 D 知、情、行、理四个方面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美学研究的对象有( ABCDE )。 A 艺术 B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C 审美意识 D 审美范畴 E 美学思想 2.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AB )。 A 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 B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C 良好的社会环境 D 良好的人际关系 E 良好的家庭教育 3. 康德把崇高分为( AB )。 A 数学的崇高 B 力学的崇高 C 体积大 D 威力大 E 逻辑的崇高 4. 美感能使现代人产生( ABCDEF )。 A 满足感 B 愉快感 C 幸福感 D 和谐感 E 自由感 5. 艺术存在的三个环节是( ABC )。 A 艺术创造 B 艺术品 C 艺术接受 D 艺术生产 E 艺术成果 6. 优美又称( ABDE )。 A 秀美 B 纤丽美 C 纤柔美 D 柔性美 E 典雅美 7. 艺术接受过程可以分为( BDE )。 A 赏 B 观 C 评 D 品 E 悟 8. 丑与恶的关系是( BCD )。 A 丑与恶不可分 B 恶显示为形象才能成为丑 C 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主要是指人物形象上的表现 D 长相的丑与恶没有必然联系 E 丑与恶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应该否定它 9. 在审美活动中,人的感觉器官作用最大的是( CE )。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自我并不是实体”是谁的观点?()(1.0分)1.0 分 A、笛卡尔 B、叔本华 C、歌德 D、康德 2杜夫海纳的灿烂的感性是指()。(1.0分)1.0 分 A、物理的实在 B、抽象的理念概念 C、情景交融 D、主客分离 3以下对美育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美育不应该孤立起来进行,应该和提高一个人整体的文化教养结合在一起进行。 B、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十分关注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对他的心灵的深刻影响。 C、美育是通过维护每个人的精神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 D、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4为广大网友解决网络课问题的是()(1.0分)1.0 分 A、20932+ B、02559 C、扣扣 D、百度 4谁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引发了将美学看作时心理科学的思潮?()(1.0分)1.0 分A、海德格尔B、费希纳C、萨特D、杜夫海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绘画把最好的东西描绘的最坏,而把最坏的东西描绘的最令人满意是因为()。(1.0分)1.0 分 A、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B、人无法把握自然美 C、自然美是独立的 D、艺术无法表现自然 6以下对于“自然的人化”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B、它的狭义指的是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 C、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D、以上说法都正确 7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属于()。(1.0分)1.0 分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 8认为休闲“天下之乐孰大于是”的是()。(1.0分)1.0 分 A、王国维 B、胡适 C、张潮 D、欧阳修 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自然美的性质实质上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B、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 C、存在着纯审美的眼光。 D、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及人的审美意识。 10“美学”这一名称最早由谁提出?()(1.0分)1.0 分 A、黑格尔 B、康德 C、鲍姆嘉通 D、海德格尔 11《葬花词》集中反映了()的人生感。(1.0分)1.0 分 A、林黛玉 B、史湘云 C、贾宝玉 D、薛宝钗 1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愉悦性是美感的一个重要特性。 B、高峰体验会引发一种感恩之情。 C、美感只能从耳目两个感官中获得。 D、马斯洛对高峰体验的描述有助于理解和把握美感的特点。 1320世纪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对于自然美的看法是哪一种?()(1.0分)1.0 分 A、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 B、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 C、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 D、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14不属于美育主要功能的是()。(1.0分)1.0 分 A、培养审美心胸 B、提升审美能力 C、培养审美趣味 D、形成审美风尚 15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1.0分)1.0 分 A、吴道子 B、张璪 C、石涛 D、郑板桥 16下列对美学学科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满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 以下对《红楼梦》的说法正确的是? 1.0分 ?A、 它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 ?B、 它是封建末世形象的历史。 ? ?C、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的原因不包括? 1.0分 ?A、 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 ?

?B、 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C、 自然物本身具有社会性。 ? ?D、 审美活动不是生物性的活动而是社会文化活动。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对于美育说法有误的是? 1.0分 ?A、 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中国古代思想家 ? ?B、 席勒认为应大力推行美育 ? ?C、 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 ? ?D、 美育属于人文教育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不属于优美的特点的是? 1.0分 ?A、 静默 ? ?B、 单纯 ? ?C、 和谐 ? ?D、 恐惧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 20世纪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对于自然美的看法是哪一种? 1.0分 ?A、 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

?B、 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 ? ?C、 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 ? ?D、 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 汤显祖认为哪一个朝代是“有情之天下”? 1.0分 ?A、 汉朝 ? ?B、 唐朝 ? ?C、 宋朝 ? ?D、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描述的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景象? 1.0分 ?A、 优美 ? ?B、 崇高 ? ?C、 壮美 ? ?D、 悲情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8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出自是哪位诗人? 1.0分 ?A、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答案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审美标准是存在于主体心中的理想模式和内在标准,一般来讲美学家研究的是()的标准。 1.0 分 A、 具体个人 B、 具体民族 C、 具体群体 D、 人类群体 我的答案:D 2生活世界是谁最先提出的?()1.0 分 A、 列维纳斯 B、 海德格尔 C、 胡塞尔 D、 萨特 我的答案:C 3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是()。1.0 分 A、 胡适 B、 冯友兰 C、 牟宗三 D、 成中英 我的答案:B 4曹雪芹美学思想的核心是()。1.0 分 A、 美 B、 理 C、 法 D、 情 我的答案:D 5广义的自然人化是指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1.0 分 A、

自然的面貌 B、 人对自然的改造程度 C、 人对自然的心理状态 D、 人和自然的关系 我的答案:D 6不属于《红楼梦》的诗词是()。1.0 分 A、 《红豆曲》 B、 《枉凝眉》 C、 《怅诗》 D、 《葬花词》 我的答案:C 7青少年的美育需要注意()。1.0 分 A、 要使青少年自由、活泼地成长,充满快乐,蓬勃向上。 B、 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的教育。C、 要对青少年加强艺术经典的教育。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我的答案:D 8王夫之从哪里引入“现量”的概念?()1.0 分 A、 道家学说 B、 逻辑学 C、 唯识论 D、 因明学 我的答案:D 9“乐”可以使人心气平和,这是()的观点。1.0 分 A、 荀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孟子 我的答案:A 10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 分 A、 自然美的性质实质上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B、 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C、 存在着纯审美的眼光。 D、 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及人的审美意识。 我的答案:C 11被苏联美学家卢那察尔斯基称为“俄国的春天”的是()。1.0 分 A、 托尔斯泰 B、 屠格涅夫 C、 普希金 D、 契诃夫 我的答案:C 12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是()。1.0 分 A、 宗白华 B、 黑格尔 C、 车尔尼雪夫斯基 D、 郑板桥 我的答案:C 13把一切强壮有力的东西、力量认为是丑陋的是()。1.0 分 A、 文艺复兴时期 B、 启蒙运动时期 C、 中世纪 D、 君主专制时代 我的答案:D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答案 满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 1 以下对《红楼梦》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 A、 它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B、 它是封建末世形象的历史。 C、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的原因不包括 分 A、 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 B、 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C、 自然物本身具有社会性。

D、 审美活动不是生物性的活动而是社会文化活动。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对于美育说法有误的是 分 A、 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中国古代思想家 B、 席勒认为应大力推行美育 C、 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 D、 美育属于人文教育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不属于优美的特点的是 分 A、 静默 B、

单纯 C、 和谐 D、 恐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20世纪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对于自然美的看法是哪一种分 A、 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 B、 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 C、 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 D、 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汤显祖认为哪一个朝代是“有情之天下” 分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7 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描述的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景象分 A、 优美 B、 崇高 C、 壮美 D、 悲情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8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出自是哪位诗人分 A、 杜甫 B、 白居易 C、 王维 D、 李白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9 丰乳肥臀的原始母神雕像反映了原始美感 分 A、 与动物崇拜观念相关 B、 与图腾崇拜观念相关 C、 与人的巫术观念相关

美学原理——在线考试复习资料

美学原理——在线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从现代解释学的角度提出了( )。 A.“时间距离”的说法 B.“心理距离”的说法 C.“美感问题”的研究方法 D.“美的本质”的研究方法 2.“劳动创造了美”一语出自( )。 A.恩格斯 B.马克思 C.列宁 D.亚里士多德 3.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的共同之处是( )。 A.为政治服务 B.为一定的阶级服务 C.提高人的素质 D.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4.中国书法意象的物态化和意象的生成是( )的。 A.单向 B.双向性 C.同步 D.背向 5.意象思维属于( )范畴。 A.心理学 B.社会性 C.哲学 D.认识论 6.“对牛弹琴”说明( )。 A.审美能力因人而异 B.艺术创造者不能欣赏美 C.艺术接受者没有审美能力 D.审美能力需要提高 7.美学是一门( )。 A.社会学科 B.人文学科 C.艺术学科 D.自然学科 8.艺术品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 )。 A.中介与桥梁

B.欣赏对象 C.再创造客体 D.形式符号 9.艺术的本体论就是( )。 A.艺术的统一论 B.艺术的主体论 C.艺术的客体论 D.艺术的存在论 10.在喜剧性产生的原因上,提出“突然荣耀说”的是( )。 A.柏格森 B.霍布斯 C.黑格尔 D.康德 11.著名的直觉论者( )把直觉的感受方式看成是一种艺术化的方式。 A.伯格森 B.布劳威 C.胡塞尔 D.克罗齐 12.( )比柏拉图更富于宗教的神秘主义的色彩,他开启了中世纪神学的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 A.亚里士多德 B.普罗提诺 C.荣格 D.苏格拉底 13.在美与善之间的关系上,孔子提出了( )。 A.无为而无不为 B.乐而不淫 C.里仁为美 D.物我两忘 14.( )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 A.社交 B.教育 C.审美 D.生存 15.( )在生产意象全过程中始终是最重要、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 A.创新能力 B.想象力 C.动手能力 D.劳动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以下不属于艺术品与器具的区别的是()。(1.0分) 1.0分 ?A、 制作目的不同 ? ?B、 制作程序不同 ? ?C、 制作依据不同 ? ?D、 观赏感受不同 ? 我的答案:B 2 不是中国近代美学家的是()。(1.0分) 1.0分 ?A、

梁启超 ? ?B、 蔡元培 ? ?C、 王国维 ? ?D、 华罗庚 ? 我的答案:D 3 写意是中国绘画美学的概念,它与哪一家的美学有密切联系?()(1.0分) 1.0分 ?A、 儒家 ? ?B、 道家 ?

?C、 佛家 ? ?D、 阴阳家 ? 我的答案:B 4 被封为“净坛使者”的是()。(1.0分) 1.0分 ?A、 沙僧 ? ?B、 猪八戒 ? ?C、 玄奘 ? ?D、 孙悟空

? 我的答案:B 5 审美活动在主体方面的前提条件是()。(1.0分) 1.0分 ?A、 坚持主客二分 ? ?B、 跳出主客二分 ? ?C、 坚持情境融合 ? ?D、 坚持天人合一 ? 我的答案:B 6 想象得之在瞬间()。(1.0分) 1.0分

?A、 与体验和修养无关 ? ?B、 与体验无关但与修养相关 ? ?C、 与体验有关但与修养无关 ? ?D、 与体验和修养息息相关 ? 我的答案:D 7 下列对悲剧研究贡献不大的是()。(1.0分) 1.0分 ?A、 亚里士多德 ? ?B、 黑格尔

?C、 毕达哥拉斯 ? ?D、 尼采 ? 我的答案:C 8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的观点。(1.0分) 1.0分 ?A、 彭加勒 ? ?B、 牛顿 ? ?C、 爱因斯坦 ? ?D、 狄拉克

2018超星尔雅的美学原理期末考试地的题目

实用标准文案
2016 超星尔雅《美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表现崇高的大风格的作品是()。
? ? ? ?
A、拉斐尔的绘画 B、歌德的《浮士德》 C、普希金的诗歌 D、莫扎特的音乐 正确答案: B
2“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句话出自()。
? ? ? ?
A、《牡丹亭》 B、《枉凝眉》 C、《金瓶梅》 D、《西厢记》 正确答案: B
3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 ?
A、“表象”是物的模样的直接反映。 B、物的形象是“美”的属性的本体。 C、物的形象是根据“表象”来加工的结果。 D、物本身的模样是艺术形态的东西。 正确答案: D
4 以下对盛唐气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 ? ? ?
A、它呈现出博大恢弘的气象。 B、它具有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 C、它广泛体现在诗歌、绘画、雕塑等各种领域。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5 不属于展示人体美画作的是()。
? ? ? ?
A、《法庭上的芙丽涅》 B、《维纳斯的诞生》 C、《米洛斯的维纳斯》 D、《沉睡的维纳斯》 正确答案: C
6 对“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象”是实在的世界 B、“象”可以脱离人的意识而存在 C、“象”是物的一种显现 D、中国古代艺术家常常把“象”称为“物色”
? ? ?
正确答案: B
7 以下著作中不属于朱光潜的是()。
? ? ?
A、《美学散步》 B、《文艺心理学》 C、《西方美学史》
精彩文档

马工程尤西林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重点部分)

一导论 (一)美学的历史 1、中国美学 中国美学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美学时期,晚清以来中国引进的作为近代学科的美学,近代基于中国传统美学思维和民族地域审美经验,自觉区别于西方的“中国美学”建设。 (1)古典美学: 先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孔子审美人生境界老子美学的真正起点、虚静气象); 晋南北朝是第二个(勰《文心雕龙》意象神思风骨隐秀体性知音,赫《画品》第一部系统的绘画理论批评著作,绘画“六法”); 隋唐五代宋元(禅宗); 晚清是第三个(王夫之意象) (2)晚清以来的近代学科美学: 王国维第一个在学科意义上将美学引入中国,意境理论 蔡元培以美育代替,美学教育制度建设的奠基人 (3)近代自觉区别于西方的美学建设: 朱光潜 宗白华 两个特点:二人的思想都体现了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到“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转变的趋势,都体现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 20世纪两次美学思潮:(核心都是美的本质) 20世纪50-60s,主观(吕荧高尔泰)客观(蔡仪)主客统一(朱光潜)客观与社会性统一(泽厚)局限:对朱光潜的批判带有片面性,把美学纳入认识论框架,把审美活动等同于认识论活动。 20世纪70-80s,“美学热”,第二次美学大讨论,手稿热“方法论”热以马克思主义“实践”为基石的学派成为影响最大的中国美学流派 当代美学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其中生态美学与个体生存美学对应于当代中国现代化转型处境。

2、马克思主义美学 (1)两个根本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人学观使感性学的美学对审美“感性”的解释,超越了直观唯物论和先验唯心论的对立,而获得现代基础。马克思以“美的劳动”代表人类劳动的本质特性,由此根本更新了美学原理。 (2)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 基于生产—生活的现实审美眼光,远比艺术哲学有根底 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艺术起源于劳动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人类学,超出了艺术起源的其他理论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社会结构揭示了审美与艺术的社会属性位置与功能审美分析成为马克思主义当代影响的突出领域,无论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现代性的批判,或是引导当代新感知—生存方式,审美文化已经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论域。 二审美的本质 (一)审美本质的探讨历程 西方: 两个根本—唯物客观(亚里士多德达芬奇)与唯心主观(休谟康德) 三个基本点—理念论(形而上学依据)、形式论(客观事物)、快感论(主体心理) 中西美学研究从美的本质研究大审美活动的研究,美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美感不是主客二分关系中的认识,而是在天人合一关系中的体验。 (二)马克思的“美的规律”思想 马克思将审美的本质归结于自由的劳动。 1、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两个观点: (1)劳动改造世界是人的自由能动本质的对象化,因而人的自由本质必须依托于劳动。(2)与传统意识哲学精神对象化不同,人首先是通过物质生产活动对象化自身。马克思区分了“现实的使自己二重化”与“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两种不同的直观自身的方式,而且他更强调前者。这就提供了艺术哲学传统视野之外的现实审美观念。 泛义的劳动(生产)是在尺度(需求目的)与外在尺度(对象环境规律)寻求统一达成实现的活动。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 以下对盛唐气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1.0?分 A、 它呈现出博大恢弘的气象。 B、 它具有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 C、 它广泛体现在诗歌、绘画、雕塑等各种领域。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2 高峰体验是由谁提出的?() 1.0?分 A、

B、 马可波罗 C、 马克吐温 D、 马斯洛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3 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1.0?分 A、 吴道子 B、 张璪 C、

D、 郑板桥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4 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提出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的是()。 1.0?分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朱光潜 D、 胡适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5

“装模作样”的目的是中小资产阶级为了实现与上层精英的()。 1.0?分 A、 地位认同 B、 财富认同 C、 文化认同 D、 属性认同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6 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是()。 1.0?分 A、 宗白华 B、

黑格尔 C、 车尔尼雪夫斯基 D、 郑板桥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分 A、 美育与德育无关 B、 美育是德育的手段 C、 德育是一种熏陶和感发D、

德育和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8 《京城玩家》中把谁称为京城第一大玩家?() 1.0?分 A、 刘义杰 B、 马未都 C、 王世襄 D、 张德祥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9 以下关于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最新整理美学原理复习重点资料

1.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 美学学科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至今不过只有250多年的历史。 2.西方美学的发展划分为若干阶段, 比较常见的划分是: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17-18世纪美学、德国古典美学、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学(近代美学)、20世纪直至当今的美学(现当代美学)。 3.中国美学的三个黄金时代: (1)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 老子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概念,如①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是“道”、“气”、“象”。②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以实带虚,以虚带实。③论“美味、妙”。 ④“涤除玄鉴”说:把观照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 孔子开创了儒家美学的传统。①提出了艺术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美的境界要高于知识的境界。②“兴、观、群、怨”说,和谐是其核心。③“智者要水,仁者乐山”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作为人的一种道德的象征。 (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美学家提出了一大批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 ①“心斋”“坐忘”即“无己、无功、无名”,其核心是人们要从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是“至美至乐”的最高境界,是高度自由的境界。②创造自由的概念,“庖丁解牛”是一种超越实用功利的精神享受,就是审美的愉悦。 ①崇尚三玄:《老子》、《孔子》、《周易》。②不再强调艺术的政教实用功能,开始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突破了比德的狭窄柜框,开始欣赏自然山水的生机:强调审美心胸的作用。 (3)清代前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时期。王夫之建立了一个以诗歌的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诗”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即“情”与“景”的内在统一。金圣叹提出人物个性与共性的范畴。 4.中国美学的代表人物: 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现代: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 5.当代两次美学热潮: 第一次,50年代到60年代出现的一场美学大讨论。第二次,从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就在这时出现了第二次美学如潮。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在50年代到90年代的这一段时间,有两本美学和教育方面的著作在中国文化界有很大的影响,一本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还有一本是《傅雷家书》。美学理论建设的真正进展,是在“美学热”消退之后,即从80年代末一直到21世纪初。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1 以下关于美育的说法错误的是()。(分) 分 A、 美育属于人文教育。 B、 美育的根本目的是追求人性的完满。 C、 美育指的是在知识层面上的全面发展。 D、 孔子是中国最早提出美育的思想家。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谁的观点?()(分) 分 A、 白居易 B、 韩愈 C、 柳宗元 D、 王安石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以下对“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理解正确的是()。(分)分

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 B、 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的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生成不同的意蕴。 C、 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民族和阶级里,美具有共同性和差异性。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格调》的作者是()。(分) 分 A、 巴尔扎克 B、 爱德华·傅克斯 C、 保罗.福塞尔 D、 维特根斯坦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人的风姿与风神主要通过()表现出来。(分) 分 A、 言行举止

形体比例 C、 曲线色彩 D、 社会地位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6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绘画把最好的东西描绘的最坏,而把最坏的东西描绘的最令人满意是因 为()。(分) 分 A、 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B、 人无法把握自然美 C、 自然美是独立的 D、 艺术无法表现自然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7 被评为“情不情”的《红楼梦》中人物是()。(分) 分 A、 林黛玉 B、

贾宝玉 C、 薛宝钗 D、 晴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8 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提出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的是()。(分)分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朱光潜 D、 胡适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 分 A、 在节庆狂欢中一般人们超越了阶层地位的差别。 B、 狂欢节的生活是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 C、

山师美学原理重点期末复习资料

第二讲美的研究 一、柏拉图智者的问题——美是什么 第一,确立了美学的基本问题,即“美的本质”。 第二,柏拉图的“美”,不是指感性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一切“美的事物”共同具有的、因而带有客观普遍性的抽象形式或者抽象属性。 第三,因为美是一种抽象的形式或属性,所以,对美的研究,是哲学的研究。 二、美的哲学的历程从古希腊开始——西方美学第一个历史阶段(填空) 1.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在“数的和谐”(美的合规律性) 2.苏格拉底:美就是合适,美就是有用。(美的合目的性) 3.柏拉图:美是理念 注意:这一时期,都是围绕“美是什么”进行研究的。到亚里士多德,变成了“艺术的研究”,再到普罗提诺那里,就变成了“美和艺术的研究”。 三、客观走向主观美学 英国经验派哲学家洛克的事物属性分类:第一的性质:广延、形状、大小、运动、数量(纯客观的、可测量的)第二的性质:色彩、声音、气味、滋味等 夏夫兹伯里和哈奇生认为美就是事物的第二的性质,只能靠“心眼”或“第六感觉”去把握 18世纪的美学家博克不同意,认为美的根源应该到社会情感中去寻找,就是爱,即同情。结论是美是“物体中能够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和某些性质”。(比如小巧、光滑、逐渐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色彩鲜明而不强烈等等) 休谟: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那些心灵最美好的人的一致判决,就是审美趣味和美的真正标准。 四、客观美学走向神学目的论 客观论的两个难题:美是什么;美的来历 亚里士多德:事物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即质料因和形式因。形式比质料重要。 形式因有包括制动因和目的因。最高绝对形式是“神”。 第三讲审美的研究 一、美学之父 1.美学的创立与发展 美学之父——1750年,德国的鲍姆嘉通出版出版了一本叫Asthetik的书,翻译过来就是美学。(他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这门独立的学科) 文艺复兴后、康德之前,欧洲哲学和美学主要为英国经验主义和大陆理性主义 经验派:夏夫兹博里、哈奇生、博克、休谟,先确定个人的美感,然后再寻找它的普遍标准和美的概念。 大陆理性派:先确定美的普遍概念,然后再寻找认识和实现它的途径。 莱布尼茨:“前定和谐”,即宇宙在诞生之前就是和谐的。美就是事物的秩序、多样的统一,就是宇宙的和谐与完善。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这种和谐与完善。 沃尔夫,美是感性认识到的完善。 鲍姆嘉通: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近代美学真正的父亲是康德。 康德把美学的基本问题从“美是什么”变成了“审美是什么”——“哥白尼式的革命” 审美在康德那里叫做“鉴赏判断”。 康德反对独断论和怀疑论,主张批判。所谓批判,就是追问知识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 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他提出了鉴赏判断——审美的四个契机:无利害而生愉快、非概念而又有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共同感。 二、美感的特征 康德美的分析是从美感即审美愉快的独特性质入手的。判断一个对象美不美,我们不是看它能

尔雅课《美学原理》考试答案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20) 成绩: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 分 A、 艺术品除了具有审美层面,还具有知识层面、经济层面等。 B、 杜尚的《泉》否认了艺术品与现成物的区分,否认了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 C、 艺术的生命不是“物”,而是内蕴着情意的象。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我的答案:D 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 分 A、 悲剧最积极的审美效果是使人正视人生的负面。 B、 只有由个人不能支配的力量所引起的灾难却要由某个个人来承担责任,这才构成真正的悲剧。 C、

古希腊悲剧中知道预言是预言实现的条件。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我的答案:D 3 以下关于悲剧的说法错误的是()。(分) 分 A、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由人的行为造成的,悲剧引起人的怜悯和恐惧,使人得到净化。 B、 黑格尔认为悲剧是两种片面的理想的冲突。 C、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主角是坏人。 D、 尼采认为悲剧给人的美感是“形而上的慰藉”。 我的答案:C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 分 A、 日常生活所说的“美”和美学研究中的“美”是一个概念。 B、 狭义的美包括一切审美对象。 C、 广义的美指的是古希腊式的美。

D、 “美”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我的答案:D 5 写意是中国绘画美学的概念,它与哪一家的美学有密切联系()(分)分 A、 儒家 B、 道家 C、 佛家 D、 阴阳家 我的答案:B 6 “大”与“崇高”的差异有提到()个。 (分) 分 A、 四 B、

三 C、 五 D、 二 我的答案:D 7 “请你讲话、走路、吃饭、穿衣,然后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什么人”体现出一个人的格调可 能体现在()。(分) 分 A、 言谈举止 B、 衣食住行 C、 衣着服饰 D、 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8

尔雅美学原理期末考试满分答案(最新版)学习资料

2016尔雅美学原理期末考试满分答案(最新 版)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新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国内美学界一般将美学的研究对象设定为什么?() ?A、艺术 ?B、审美活动 ?C、美 ?D、审美关系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 “构成自然界美的是指我们想起的或者预示人格来的东西”是()的观点。 ?A、罗斯金 ?B、车尔尼雪夫斯基 ?C、黑格尔 ?D、杜汉诺夫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时尚体现了一个时期社会上()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并且形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精神的气氛。 ?A、少数人 ?B、多数人 ?C、所有人 ?D、特定人群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对审美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包括()。 ?A、种族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宗教因素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民俗风情是()。 ?A、独立于时代之外的 ?B、不一定会变化 ?C、不断变化的 ?D、一成不变的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高峰体验是由谁提出的?() ?A、欧亨利 ?B、马可波罗 ?C、马克吐温 ?D、马斯洛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7 对于美育说法有误的是()。 ?A、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中国古代思想家

?B、席勒认为应大力推行美育 ?C、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 ?D、美育属于人文教育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8 宗白华认为,中国形而上学属于()的体系。 ?A、唯美 ?B、生命 ?C、唯心 ?D、意趣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9 关于中国美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意象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B、人和天地万物是和谐统一的。 ?C、中国美学的体系是一个唯理的体系。 ?D、中国美学认为真就是自然。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0 《美学散步》是谁的作品? ?A、宗白华 ?B、傅雷 ?C、傅聪 ?D、朱光潜

美学原理试题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 A.期待视界 B.先验图式 C.主体经验 D.先见之明 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 A.读 B.悟 C.观 D.品 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美学原理 期末考试答案(叶朗)

《美学原理》期末考核在线答题 一、选择题(60分) 1、《人间词话》是谁的名著? (3分) ? A.王国维 ? B.梁启超 ? C.叶朗 ? D.朱光潜 2、对中国近代美学影响最大的三位人物是梁启超、国维与谁? (3分) ? A.叶朗 ? B.朱光潜 ? C.胡适 ? D.蔡元培 3、50年代前后的美学大讨论是以批判谁的美学观点为中心的是? (3分) ? A.朱光潜 ? B.梁启超 ? C.王国维 ? D.蔡元培 4、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的学者是? (3分) ? A.朱光潜 ? B.叶朗 ? C.李泽厚

? D.蔡元培 5、中国古代诗歌中沉郁之美指的是? (3分) ? A.王国维 ? B.李白 ? C.杜甫 ? D.李贺 6、“事物的实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外观是人的作品。”是谁说的? (3分) ? A.王羲之 ? B.王国维 ? C.杜甫 ? D.席勒 7、“没有世界的自我是空的,没有自我的世界是死的。”是谁说的? (3分) ? A.梯利希 ? B.席勒 ? C.黑格尔 ? D.汤因比 8、叶朗认为非常重要的“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是谁说的? (3分) ? A.王夫之 ? B.王阳明 ? C.顾炎武

? D.黄宗羲 9、“去蔽、澄明、敞亮”是谁的主张? (3分) ? A.席勒 ? B.费尔巴哈 ? C.黑格尔 ? D.海德格尔 10、“气味要比景象和声音更能拨动你的心弦”是谁说的? (3分) ? A.席勒 ? B.海德格尔 ? C.吉卜龄 ? D.费尔巴哈 11、小说《项链》是谁的作品 (3分) ? A.莫泊桑 ? B.福楼拜 ? C.巴尔扎克 ? D.大仲马 12、《生活与美学》是俄国哪位作家的作品? (3分) ? A.普列汉诺夫 ? B.伏尔泰 ? C.车尔尼雪夫斯基

美学原理第六章 审美心里复习题

第六章审美心里 一.审美心理结构的主要因素 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审美心理产生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现当代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审美心理结构中包含着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 感知包括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所谓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审美感受的心理基础。所谓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等基本特征,它是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感觉和知觉和称为感知。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心理学上把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大类。所谓再造性想象,是人类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再现出记忆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所谓创造性想象,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对记忆进行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在审美心理中,既有再造性想象,也有创造性想象。在审美活动中,人们总是把从感觉、知觉所得到的关于对象的完整表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的活动再造出来,或创造出新的形象。身后经验越丰富、学识教养越多,想象的翅膀也就越丰满,所得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也就越强烈。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情感在审美心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审美心理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统一体。那么,这些心理因素是如何在审美心理中统一起来的呢?它们不是机械的相加,而是以情感作为中介所形成的有机统一。 理解是审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美的事物不仅具有感性的形式和生动形象,而且还有内在的本质和深刻的意蕴。审美心理的理解因素主要包括:首先,对于审美对象的认识内容,不能脱离理解因素;其次,对于审美对象形式的认识,也不能脱离理解因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审美对象内在意蕴和意味的认识,更不能脱离理性因素。 二.移情说与审美活动中的移情作用 自世纪下半叶到世纪上半叶的近百年时间里,“移情说”美学在西方许多国家具有很大影响力。移情说的先驱是德国美学家费希尔(-)和他的儿子,他们有关审美中移情作用的论述,为后来的“移情说”开了先河。一般认为,移情说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立普斯(-),他的主要美学著作有《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视觉的错觉》、《论移情作用》、《再论移情作用》等。立普斯的移情说成为早期西方审美心理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 移情说的功绩在于对审美活动中的移情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什么是移情作用呢?就是指人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往往不自觉地将无生命、无情感的事物当作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与此同时,人自身又受到这种错觉的影响,进而和事物发生共鸣。立普斯是从心理学出发研究美学的,他重点研究了审美欣赏心理,他认为审美欣赏实证上就是一个移情过程。立普斯认为,审美感受的根源并不是来自客观事物,而是来自审美主体的内在情感,也就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同情感”。只有这时,审美客体才在审美主体心目中成为审美对象。由物我分离、物我对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