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康德美学观点及历史贡献

康德美学观点及历史贡献

康德美学观点及历史贡献
康德美学观点及历史贡献

康德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论优美感与崇高感》和《判断力批判》这两部著作中。前者主要分析优美和崇高的不同特点:优美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小巧,和谐,让人心生爱怜;崇高则是巨大以至于无形的“壮美”,让人心生畏惧,甚至是恐怖,所以康德成其为“可怖的崇高”,它往往与道德联系在一起。优美与崇高是康德美学思想的两个基本范畴,在他后来集大成的美学巨著《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判断力的分析仍然是按照这个一分为二的模式来处理的。他提出了鉴赏判断(即审美)的四个特征:(1)它是愉悦的,但是不带任何利害关系;(2)它是普遍的但不是概念;(3)它具有合目的性,但无目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4)它是主观的,却带有必然性(康德在这里提出了“共同感的重要概念”)。

在《判断力批判》的第二部分,康德讨论了目的论判断力。这是我国美学界长期以来都没有注意到的康德美学的重要部分。其实,作为康德的对手和朋友,黑格尔对康德的目的论判断力理解得很透彻,概括得很精炼:“康德开始从这样的原则去看有生命的东西:在有生命的东西里,概念或普遍性包含在特殊性内。作为目的,这普遍性不是自外而是自内决定着个别的和外在的东西,决定着有机体各部分的构造,这就是说,个别的方面自然而然地就适应目的。”(黑格尔:美学第一卷,72页。不知道为什么朱光潜先生没有注意到)因此,黑格尔称康德构成了美学真正的出发点。

合目的性是康德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作为先验的判断力的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康德美学的核心所在。而对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特性与影响的剖析与揭释,可增进对合目的性原理乃至整个康德美学的认识与理解。

一、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

1.目的与合目的性的规定

在康德美学中,目的与目的性等概念都有他特定的规定,在探讨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之前,须把这些概念厘定清楚。那么,什么是目的呢?康德给出了自己的确切的表征,他说:“一个关于对象的概念在它同时包含着这个对象的现实性的基础时叫做目的。”(1)康德把目的分为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两种,外在目的指一物的存在是为了它物,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适应性。在这里,康德所谓的“目的”是一种“内在目的”,它意指在一事物的概念(本质)中包含着它自己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不取决于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是有赖于其内在必然性。很显然,康德的内在目的论,有别于无目的性与外在目的论。

关于什么是合目的性的问题,康德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而一个物体和诸物的只是按照目的而可能的品质相一致时,叫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2)在康德看来,判断力的原理,在涉及一般经验的规律下的自然界活动的形式时,就称为在自然界的多样性中的“自然的合目的性”。而自然的合目的性又可分为形式的合目的性和质料的合目的性。显然,康德作为审美判断之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指形式的合目的性,它是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而有别于作为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的质料的合目的性。

康德进一步阐释了关于目的与合目的性的思想。就目的而言,例如“人”之所以成为“人”自身,正是基于按照“人”这一概念要求自己,并由此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人”这个概念本身包含着人的现实性的基础。无疑,它是自身存在的根据。就合同的性而言,通过此概念可以把自然界的诸经验规律的多样性统一起来。例如看见一座山、一条河、一朵花时感到的愉悦及其一致性。

2.合目的性原理的证明

在康德关于美的分析中,合目的性原理被作为奠基于共通感基础之上的审美的思维形式,它

是审美的普遍性的主观依据。在康德看来,审美判断作为一种反思判断,它的先验原理便是合目的性原理。这正如鲍桑葵所指出的:“在鉴赏判断中所包含的关系方面,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性的形式,只要这个对象能在没有目的观念的情况下知觉到。”(3)

进而,康德用演绎法来证明为何需要这一先验原理。对事物的认识,除了受时间条件的规定外,还要受事物的样式条件的规定,某物与它物的样式不同,构成了自然界中事物间的区别,样式成了某物之所以是某物的原因,而且这原因也是结果。因为,某物的样式显示出某物好象是有目的的。单纯经验规律的显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是私人的,趣味无可争辨。但是,自然的诸经验规律有无统一性呢?能否在少数原理下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呢?这就是康德寻找合目的性原理的驱动力。康德认为,必须设想有这种统一性,因为这是知性的必然要求。他说:“必须为了探究这些经验的所谓的规律而设置一个先验原理作为对它们的一切反思的基础,从而按照它们,一个可认识的自然秩序才是可能的。”(4)因此,就必须设定自然本身有目的,同时自然的形式具有合目的性。

3.合目的性原理与审美和艺术

那么,合目的性与人的审美情感又有何关系呢?某物具有自然的合目的性,就会使人愉快。为何自然的合目的性能与我们的愉快情绪相联结呢?康德认为,这是由于一种意图的达成就导致愉快,而意图的达成就是把单纯经验规律的多样性归结为原理的统一性。他说:“一切意图的达成都与快乐的情绪相联结;这意图的达成有一先验表象为其条件,象在这里对于所有反思着的判断力有一个原理一样,快乐的情绪也是被一个先验和对每个人都有效的根据所规定:并且也仅仅是由客体联系到认识机能。”(5)当一自然事物的形式,符合了我们头脑中先验的关于自然形式合目的性原理,因此,也符合了我们的认识机能的要求,从而使我们在知性力和想象力的和谐产生的表象中,产生愉快的情绪。而引起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的对象就被称为美,而通过情感对美的对象的判断则被称为鉴赏。

康德认为,艺术活动不同于自然活动,艺术活动是基于理性之上的自由创造。康德把合目的性原理作为始终不脱离感性形态去寻求审美的普遍有效性的根据,它不是为自然而设立的,而是为人自己设立的。基于合目的性原理,人们可寻求较为一致的有可能达成共识的共通感,从而为美学及各门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内在特性

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有其独特的规定即特质或内在特性,由此对自身加以限定并与先前的诸多的美学理念相区分,从而为审美活动中的判断力提供基本原理。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内在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在康德那里,无目的的合目性之中前后两个目的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客观上,美不是有用的,审美是无利害性的。康德说:“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无任何利害关系的。”(6)虽然美感伴随快感,但它是快感的升华。而主观上,它又是有目的的,这种目的反映的是主观的知性力与想象力协调的心意状态的情感形式,这种情感形式通过一种类比,一种拟人化的思维方式,使得对象始终不脱离表象而体现出合目的性。因此,审美的合目的性仅仅是形式本身同快乐与不快乐的情感的一种关系,而与通常意义上的目的区分开来。美不仅和愉悦性本身也和善相区分,因为在康德看来,愉悦性和善都具有明确的主观目的。

2.合目的性的主观性

合目的性的思维方式处于特定的心意机能状态之中,合目的性是指对象对主体的合目的性。

这里,对象是合目的性的形式,主体则是知性力与想象力协调的情感,通过该情感,主体将诸多个别的自然现象统一于一个先验的自然整体,从给定的特殊去寻找普遍,从偶然中去寻求法则。康德认为,从方式上来看,审美判断具有范例的必然性,当然这以人们共同的感觉力为基础。从量的方面来看,审美对象是个别性的事物,审美判断是单称判断,但却具有普遍有效性。当然,这种普遍性是主观的,严格说应是主体间的,即一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心意状态。通过这种心意状态,主体以自己的情感来理解自然,这无疑是一种拟人性。

3.无涉理性概念的合目的性

作为审美或鉴赏判断力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有别于逻辑判断。康德认为,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产生直观印象,通过先天的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才形成感性表象。审美表象与逻辑表象的一个重要区分在于,后者依概念的目的表象进行判断,而前者不依概念进行判断。逻辑判断不仅是对事物的形式的判断,而且是对事物作为成果的判断,它以我们头脑中先验地对这事物的目的的概念的表象为依据。合目的性原理,诉诸形式合乎人的诸认识机能的统一性,也即通过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来进行,而不涉及概念,进而与逻辑判断相区分。在这里,“康德的原则是,没有抽象的概念,就不可能有客观的判断,而美则不牵涉抽象的概念。”(7)

4.先验性与先天合理性

传统美学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陷入了关于美的本性等问题的纷争之中而不能自拔,康德则另辟蹊径,在先验性上花大力气。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发现了认识能力的先验原则,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发现了欲求能力的先验原则,之后,他又在《判断力批判》中极力寻找快感与不快感的原则。他认为,在哲学的这三个部分中都应有其先验原则。审美趣味判断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复杂的经验现象,其中包括个人审美的、认识的和道德的等多方面的动机,也包括社会的、文化的、传统的和习俗的各种因素。但康德把这些方面与因素全都悬置起来,从先验的立场来考察一般意义上审美趣味判断所涉及的先天的条件和要素。“美感的根源被康德归结为主体的所谓先天共同感”。(8)同样,康德用先验的方法于崇高的分析。“正是通过无利害关系这一概念,康德打破了美学中快感的优越性。”(9)从而奠定了合目的性原理的先天合理性基础。据此,康德将审美活动与其它人类行动加以区分,“在康德看来,艺术的精神本质源自审美行为与实用行为和食欲行为之间的差别,尽管康德本人偏爱感性直觉。”(10)显然,这种差别根源于审美活动的先验性。

三、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影响

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与他的整个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地位,并产生了有益的启示与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大的方面涉及一种新的美学思想产生的影响,也有小的方面某种具体理论观点的影响,有直接的对它贴近时代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对20世纪美学发展的影响。”(11)

1.为从自然通达自由提供了依据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是康德美学的基本著作,更是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也是康德整个理性批判事业的总结,没有它我们很难从整体上理解与把握前两种批判。把美学与目的论结合在判断力中是康德的首创。同时,判断力作为人类高级认识诸能力,它介入了知性与理性之间,虽然不具有自己的立法,但却有自己的独特的原理。人的心意机能可分为认识机能、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机能和欲求的机能等三大部分,对于认识机能而言,知性为自然界立法,提供一个关于自然作为现象的理论知识的规律。对于欲求机能,理性按照自由概念规定了它应遵从的先验规律。而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介于认识机能与欲求机能之间,和判断力介于知

性与理性之间一样。

正是判断力使知性与理性之间的过渡成为可能,情感使认识与欲求之间的过渡成为可能。同时,判断力也是知性与理性的综合,正如情感是认识与欲求的综合一样。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表明美克服了意识中彼此分裂的各种情形,这正如黑格尔所说:“美消除了这种分裂,因为在美里普遍的与特殊的,目的与手段,概念和对象,都是完全互相融贯的。”(12)

康德认为:“人类理性的立法(哲学),有两大目标,即自然与自由,因而不仅包含自然法则,而且包含道德法则,这两者开始被表现在两种不同的体系中,但最终则在唯一的哲学体系中得到表现。”(13)在康德的诸先验原理中,合目的性原理居于中介地位,起着桥梁作用,联结着规律性与最终目的。正如康德所说:“判断力以其自然的合目的性的概念在自然诸概念和自由概念之间提供媒介的概念,它使纯粹理论的过渡到纯粹实践的,使从按照前者的规律性过渡到按照后者的最终目的成为可能。因为通过它,最终目的的可能性才被认识,而只有它最终目的才能在自然里以及在它和自然诸规律的谐和里成为现实。”(14)他还说:“审美的合目的性是判断力在它的自由中的合规律性。”(15)这样,康德实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而艺术包含有自由本性,艺术凭借合目的性原理,成为从自然通达自由的必由之路。

2.对后世美学的启迪

许多后世美学家都受过康德合目的性原理与他整个美学思想的影响。费希特受康德启发,把美的根源看成是导于主体,与康德一样,也持有天才艺术观。在谢林的天才艺术观中也可发现康德的痕迹。席勒把康德的游戏说改造后并提出了游戏冲动说,他认为,美是自由观赏的作品,这一点与康德很相近。叔本华接受了康德美只关涉主体的情感的思想,他同样把审美活动视为完全不计利害的观察、与利害无关的观照,他也认为,审美不包含欲望和概念,它既不是伦理,也不是认识,只是主体与表象的契合。康德合目的性原理中审美不涉利害的观点对浪漫主义美学、唯美主义产生了重要启示,并成为其理论依据。

作为新黑格尔主义者,克罗齐从康德那里吸收了许多思想,他同样认为,审美和艺术不同于道德,而具有非功利性特征,审美是无概念的,也是非逻辑的。以反黑格尔美学的面貌出现的人本主义美学与科学主义美学都从康德美学原理中吸取了不少养份。现象学美学家普遍受到康德的影响。杜夫海纳认为,美来源于主观的合目的性,他说:“通过美,自然表现了对我们的好意。正如康德提醒我们的,审美判断所涉及的目的性可能是一种无目的的、主观的、形式上的目的性,其现实性存在于我们的主观能力的关系的内在目的性之中。”(16)萨特也否定了审美的功利性。伽达默尔吸取了康德美学中的主体性思想,但差别在于,康德把鉴赏判断的根源归于主体的认识能力与情感,而他把鉴赏视为一种解释。

3.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与他的整个美学也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时,后世美学取得了新的发展。康德的无利害关系的思想,遭到了许多人的批判。其实,审美完全无功利也是不可能的,美的社会功利性在自然与社会中体现得突出一些,而在艺术中显得隐蔽一些。康德把理想美建立在依存美而不是自由美之上,本身就反应了康德在美有无功利性、涉否概念等问题上的矛盾。阿多诺认为:“然而,艺术不会停滞在无利害关系之中,而是在继续发展。这样,艺术便以不同的形式再生出内在于无利害关系中的利害关系。”(17)

赫尔德不同意《判断力批判》中的基本观点,他反对把美看成无利害的与无概念的。黑格尔不满足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主观性特征,他认为,在康德那里,普遍性与特殊性、概念与对象、目的与手段等的统一只能在思想中完成。黑格尔认为,这种统一不仅存在于思想中,也

应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因而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

在康德那里,审美判断既被设定为一种关于情感的判断,同时又认为,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有效性。“但是,康德对审美判断的普遍有效性所进行的这样一种阐述,却充满了无法解决的矛盾。”(18)同时,康德致力于用判断力去沟通感性与理性等多个二元世界,而到了海德格尔那里,二元世界得到了超越,他认为,艺术也是理性的,思想也是感性的。海德格尔认为,美是存在的显现,较之康德又进了一步。随着现象学与现象学美学等的产生与发展,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1。美的分析

康德一开始就花了很大篇幅来分析审美判断和美的特质。他根据形式逻辑判断的

质、量、关系和方式四方面来分析审美判断。审美力或鉴赏力在传统术语里叫做“趣

味”(Geschmack,本章一律译为“审美趣味”),所以康德往往把“审美判断力”又

叫做“趣味判断力”,为着简便,本文将一律用“审美判断力”。

(a)从质的方面看审美判断

通常逻辑判断都离不开概念,例如“这朵花是美的”如果作为一个逻辑判断来看

,主词“花”和宾词“美”都有一种抽象的涵义,即都是概念。康德把审美判断和逻

辑判断严格分开,认为在肯定“这朵花是美的”这个审美判断中,“花”只涉及形式

而不涉及内容意义,所以不涉及概念,“美”也不是作为一种概念而联系到“花”的

概念上去,如逻辑判断那样,而只是作为一种主观的快感而与这快感的来源,即花的

形式,联系在一起的,这朵花的形式引起我的快感,我就是从这个快感来判定花的美

。所以审美判断不是一种理智的判断,而是一种情感的判断。这里主词“花”只作为

单纯的形象而存在,宾词“美”也只作为主观的快感而存在,从审美判断中我们所得

到的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感觉,所以“美”不是对象(花)的一种属性,属性是以概

念的形式而认识到的。

但是如果认为美感只是一种快感,那就要落回到经验派的感觉主义。这是康德所

力求避免的。美感自身如有特质,就不能与一般快感完全相同。康德认为分别在于一

般快感都要涉及利害计较,都只是欲念的满足,主体对满足欲念的东西只关心到它的

存在而不关心到它的形式,换句话说,它的形式不能满足欲念(望梅并不真正能解渴

),只有它的存在才能满足欲念(吃梅就要消灭梅的存在)。单纯的快感,作为欲念的

满足,还是实践方面的事(以梅止渴要牵涉到吃的行动)。审美活动却不能涉及利害计

较,不是欲念的满足,对象只以它的形式而不是以它的存在来产生美感。审美只对

对象的形式起观照活动而不起实践活动。美感即起于对形式的观照而不起于欲念的满

足。所以美感不等于一般快感,美在性质上也不等于愉快。

美也不等于善,因为善是意志所向往的目的,要涉及利害计较的实践活动,和愉

快的东西还是类似的。用康德自己的话来说:

要把一个对象看作善的,我们就必须知道这对象是应该用来做什么的,对它就必

须有一个概念。在对象中见到美,就无须对它有什么概念,花卉、自由的图来画,以

及没有目的地交织在一起的线条(即所谓“叶状花纹”)都没有意义,不依存于明确的

概念,但仍产生快感。

(b)从量的方面看审美判断

审美的对象都是个别事物或个别形象显现,所以审美判断在量上都是单称判断。一般单称判断都不能显示出普遍性。例如我说“这种酒是令人愉快的”,我只是凭个人主观味感来判断,因为它使我得到感官上的满足,旁人对它也许有不同的感觉。足见单纯的感官满足没有普遍性。审美判断却不然,它虽是单称判断,却仍带有普遍性。我觉得美的东西旁人也会觉得美。康德的理由是这样:

如果一个人觉得一个对象使他愉快,并不涉及利害计较,他就必然断定这个对象有理由叫一切人都感到愉快。因为这种愉快既不是根据主体的欲念(或是其它意识到的利害计较),而是感觉到在喜爱这个对象中自己完全是自由的,他就会看不出有什么只有他才有的私人特殊情况,作为他感到愉快的理由,因此,他就必然认为可以设想:产生这种愉快的理由对一切人都该有效,相信他有理由去假定一切人都能感到同样的愉快。因此,他会把美说成仿佛是对象的一种属性,把审美判断也看成仿佛是逻辑判断(即通过对象的概念来得到对于对象的认识),尽管它只是审美判断,只涉及对象的形象显现和主体之间的关系,他之所以这样看,是由于审美判断毕竟和逻辑判断有些类似,可以假定它对于一切人都有效,但是这种普遍性不能来自概念,因为不能由概念就转到快感或不快感,……因此审美判断既然在主体意识中不涉及任何利害计较,就必然要求对一切人都有效。这种普遍性并不靠对象,这就是说,审美判断所要求的普遍性是主观的。

(c)从关系方面看审美判断

“关系”指的是对象和它的“目的”之间的关系。上文已提到康德对于“目的”

的看法以及对于“客观的目的性”(完善)和“主观的目的性”(美)所作的分别,这些

都是他从关系方面看审美判断所得的结论。他所要说明的关于这方面的矛盾是:美的事物虽没有明确的目的而却有“符合目的性”。没有明确的目的,因为审美判断不涉及概念;有符合目的性,因为对象的形式适合于主体的想象力与知解力的自由活动与和谐合作,这仿佛是由一种“意志”(康德没有明说“天意”)来预先设计安排的。

就是从关系方面看审美判断,康德提出了他的著名的“纯粹美”与“依存美”的

分别,只有这种不涉及概念和利害计较,有符合目的性而无目的的纯然形式的美,才算是“纯粹的美”或“自由的美”;如果涉及概念、利害计较和目的之类内容意义,

这种美就只能叫做“依存的美”,即依存于概念,利害计较和目的之类内容意义,康

德替这两种美下了如下的定义:

有两种美,自由的美和只是依存的美。前者不以对象究竟是什么的概念为前提,后者却要以这种概念以及相应的对象的完善为前提;前者是事物本身固有的美,后者却依存于一个概念(有条件的美),就属于受某一特殊目的概念约制的那些对象。(d)从方式方面看审美判断

判断的方式指的是判断带有可然性、实然性或必然性,形象显现都有产生快感的可然性,说一件东西产生了快感,那就是实然的。美的东西产生快感却是必然的。

在什么意义上说审美判断也具有必然性呢,康德回答说,“它只能算是范例的必然性”,也就是“一切人对一个用范例来显示出一种不能明确说出的普遍规律的判断,都要表示同意的那种必然性”(第一八节)。这种判断就是审美判断,它用范例(某

一具体的形象显现)所显示的普遍规律就是上文所说的美的形式引起知解力和想象力的自由活动与和谐合作那种“主观的符合目的性”。这普遍规律之所以不能明确说出,因为它是不涉及概念,只凭主观情感(快感)来肯定的。一切人对这种用范例显示不能明确说出的普遍规律的判断何以必然都要同意呢?康德承认这种审美的必然性要建立在是人都有的“共同感觉力”的假设上,例如我觉得这朵花美,我就有理由要求一

切人都感觉它美,因为在判断它美时,我们根据的就是尽人皆有的“共同感觉力”而不是个人所特有的癖性或幻想;这种“共同感觉力”此时碰巧在我身上发挥作用,在旁人身上也就必然发挥作用。如果承认康德这种假设,他从这假设出发所提出的论点是可以理解的。有没有理由来假设“共同感觉力”的存在呢?康德说,如果不作这种假设,认识便不可能传达,人与人就不可能互相了解。“我们都假定一种共同感觉力作为知识的普遍可传达性的一个必然条件,这是一切逻辑和一切认识论(只要它不是怀疑主义的)都要假定的前提。”(第二一节)

从此可见,康德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美感的普遍可传达性。一个人的美感有无价值或有多大价值,就要看这种美感能否普遍传达给旁人,供旁人共享,应该说,这种思想是健康的、正确的,只是由于资产阶级社会文化日趋堕落,康德的美学思想中这一方面被抛弃掉了,还应该说,康德一般是缺乏历史发展观点和鄙视从经验出发去分析哲理问题的,但是上段引文中却流露了一点(尽管是微乎其微的)历史发展观点和对经验事实的信任。如果他朝这个方向发展,他的贡献会大得多。只是由于他严重地脱离现实,受经院派理住主义侧重玄想的学风束缚,他的思想中一点有希望的萌芽可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浅谈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浅析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一)审美判断第一契机:审美无利害 审美无利害或称审美无功利,是指主体以一种放弃功利知觉方式对对象的表象之观赏。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主体放弃同对象的利害关系,也就是对所关照对象的实存失去兴趣。我们欣赏一个人.一件事物的美,当目光与事物蜻蜓点水一触碰,美的信号被接收,随即审美主体在大脑中给对象贴上美的标签,审美主体需要保持心灵的纯净,美的就是美的,审美鉴赏是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的,人具有这种独特的评判能力,假设我和某人是仇敌,我对其进行美的评判是无功利的,无利害性的,我会站在公正的立场来评判,保持内心的纯客观,带有杂质的审美是违心的。 (二)审美判断第二契机:审美无概念的主观普遍性 康德认为:“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审美所要求的普遍有效性是将个人独特的单一判断量化为众人普遍的审美判断,但这种普遍的审美判断不是客观的,是一种假定的普遍赞同。人往往在看到自己认为美的东西时发出感叹,希望同行的人赞同自己的观点,目的是想达到普遍的审美判断。美无处不在,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需要人在接触到它而满足感官,心理享受时,人以一种主观看法去定义一事物是美的,这才达到美的实质。建筑物,人体,色彩,线条等等往往得到人的喜爱,它们都是不同形状,不同构造的,人们在评判什么是美时是无完整的,无具体的概念与定义的,美的东西能引起人普遍的心理契合。换句话,虽说人对美的东西的判断无概念性,但却存在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是所谓的主观普遍性,使人们对美的东西有认同感,以此达成对美看法的一致。 (三)审美判断第三契机:审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美的无目的”即不涉及其他逻辑性概念,也不以外在的有用性或道德的完善性为目的。美与主体的实用性目的也无关,主体不应因对象的属性、质料而认为对象是美的。人的大脑在对一件东西进行美的认识时,肯定不是以那东西的原材料,使用价值等为美的依据,这一切与美无直接的,无间接的关系,从前面分析知,美与人的主观意向很亲密。就像女生在买发卡时,明知道质量一般,但不管价格贵而买下来,原因何在,就是美的无目的性在起作用,它紧密的贴合了人的主观意向。“美的合目的”是指形式的合目的性,即对象的表象形式符合审美主体的心意状态。可以这样理解,人之所以认为一件东西是美的,就是因为美的合目的性的存在,事物所展现的东西符合人的心意状态。很简单的一个例子,人在淘宝商城浏览衣服,那衣服可谓琳琅满目,一件商品能打败它的竞争对手而赢得购买者的垂涎,肯定是商品刺激了人的感觉,满足了人的内心看法。 (四)审美判断第四契机:审美共通感 康德认为,“美是那没有概念而被认作一个必然愉悦的对象的东西”。本人认为审美共通感与前面提到的主观普遍性大同小异,一件东西让人觉得它是美的,那肯定其给人以愉悦感而形成人主观上的认同,每一个对象的外在表现形式都有可能产生愉悦的可能性,且美的东西产生愉悦的可能性是必然的,人欣赏到美的事物并对美有了一定认识,但这认识不是根据概念和经验得来的,它只是人主观感受的反应。人天生就具有判断美的潜质-审美共通感,人被赋予共通感,对美才有了共同认识,引起人对共同的事进行研究,让人对美有了普遍的认定,以达到社会和谐稳定,如范冰冰被认为是美女而没有引起人们的反对,2008 年的奥运鸟巢没有遭到人们的唾弃。拿博物馆里的壁画,瓷器等来分析就相当简单了,这些东西之所以被作为珍宝保护,就是因为它们是美的东西,之所以是美的东西,这是由人心理上的赞同和感官上的判断决定的,人们内心默认这是一种美,从而承认这美的存在达到人对美普遍认识。我们很容易找到审美共通感的例证:维纳斯,蒙拉丽莎,这美首先在西方得到推崇,接着到达西方,形成情感的普遍传达性。

康德的基本理论主张

西方美学发展的鸟瞰(以1750年为分界) 1.古希腊罗马时期 6 BC ----5 BC 美学思想开始形成,包孕在哲学的母体之中或寄生在文艺理论中。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主要在探寻世界本源的重大哲学问题时涉及并探讨了美学问题。 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修辞学》产生以后,文艺理论成了独立的学科,文艺中的美学问题也凸显出来。因此,到罗马时代,美学思想又主要寄寓在文艺理论中,贺拉斯和朗吉努斯的美学思想就是如此,所以亚里士多德死后五六百年时期又被称为“修辞学时期”。 最后产生按亚里士多德的模式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贺拉斯《论诗艺》 按柏拉图模式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神秘的新柏拉图主义普洛丁《九章集》神学本体论流溢说 2、中世纪5AD——14AD 美学是神学的奴婢,美的根源最终都在上帝那里 早期以新柏拉图主义美学为基础的教父学美学奥古斯丁 后期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基础的经院美学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3、文艺复兴14AD——16AD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的再生 但丁、彼特拉克、卜迦丘、达芬奇 4、新古典主义时期17AD 这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妥协的中央集权时期,美学思想也随之把古希腊罗马的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思想教条化、宫廷化和规范化。 出现法国笛卡尔奠基的理性主义美学思潮,之后而经过了17世纪新古典主义和18世纪启蒙主义两大发展阶段。 在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和美学的指导下,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文艺制定政策,法国的布瓦洛写成新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法典《论诗艺》。它具体体现在对文艺的严格控制。 5、启蒙主义时代18AD a.法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潮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 b.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思潮培根、霍布斯、洛克、休谟 c.德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潮 早期代表人物是莱布尼茨——沃尔夫——鲍姆加登,后期代表人物是温克尔曼、莱辛和赫尔德。 鲍姆加登1750年发表《美学》,确立了美学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近代哲学完成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中心转化的结果。 莱辛,启蒙主义在他那里达到高潮。他高举反对新古典主义的大旗并为古典现实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德国“狂飙突进”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潮,彻底与新古典主义决裂,高扬德意志的民族意志,推崇自然和天才,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基调,它同时也受到法国启蒙主义和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影响。代表是赫尔德,青年时代的歌德

康德美学思想的现代化意义

一、关于康德思想 我们认为康德美学具有重要的现代性意义,并不想用当下时尚的(审美)现代性观念去圈定康氏的美学,将它作现代性的某种类型的化约,从而得出康氏美学如何现代性。康德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创始人,其深远影响是无可置疑的。 在美学史上,康德是主张美的本质是主观的而且是纯粹形式的这一派的重要代表。对康德来说,审美判断与科学知识的逻辑判断不同,它基于美感而不是认识的概念或范畴。逻辑判断形成于概念范畴对于经验质料的综合统一,离开了对象给予我们的经验质料就不能构成一个逻辑判断,而审美判断所关涉的则是主体对于事物的纯粹形式的把握,与被把握的对象没有直接的关系。换言之,一个事物被称为美的,并在于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是因为它符合了主体的某种形式,从而引起了主观上愉快的美感。 二、康德思想的主体性 在审美领域中,人的主体性则体现为审美主体性,在康德看来, 不是客观的自然属性, 而是审美主体的“心意诸功能的和谐运动”才是美的本质,在审美过程中,这种所谓“主观的东西”, 是一种主观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快感”。单纯的主观快感以每个个体的私人感觉为限, 而审美判断必须具有普遍性,康德就此进一步考察了审美判断的先验性,康德的结论是审美判断的先验性在于审美主体心理诸功能的协调运动, 心理诸功能的协调运动使主 体达到一种和谐愉悦的状态。此时,审美客体对于审美主体而言具有了一种主观的合目的性。一旦这一美的先验原理同某一具体审美经验相合,审美判断就产生了。所以,审美是判断先于快感,而且是包含着理性因素的判断,这种理性因素是一种对人类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价值。 另一方面, 康德美学的主体性还表现在它的审美超越性。在康德看来,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生存需要的活动,正是在这些活动中,人的主体性才得到最纯粹、最典型、最集中的表现。我们知道,康德美学的突出之处就在于他第一次严格、系统地划分了美的独立领域,将其看做是一种纯粹的、无一切利害感和外在束缚的自由活动。 三、康德美学对大众文化的启示 大众文化开始兴盛起来,它的产生反映着商品经济与科学技术对精神文化的双重入侵。应该承认, 大众文化是现代技术、现代政治、现代人走向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它顺应了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 体现了民众的审美需求, 我们应重视、鼓励、研究它。但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 大众文化与商业利润唇齿相依,这就决定了它不仅要严格地遵循市场逐利的原则,而且在创作上也会刻意迎合接受者的娱乐、消遣、宣泄功能等精神需求,降低原创性、独创性和艺术个性, 呈现出深度的缺席、平面化、模式化。概括来说,大众文化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大众文化的娱乐本位动机导致了文化理性意义的丧失。 大众文化充分张扬享受生活的权利意志,强调通过消费实现享乐的权利。于是娱乐性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日常生活的价值体系,成为近年来普遍流行的美学趣味。大众文化往往以性、暴力来刺激人的生理本能,作为调动人们消费欲望的诱饵, 在满足本能欲望的同时, 也消除了人的信念和进取心,使人玩物丧志,人格萎缩、自甘堕落,缺少一种使人的智慧、理性与人格获得提升的人本价值。第二, 大众文化的复制性生产方式、平民多元化风格消解了人类的美学理想。在这种廉价而畅销的复制文化中,大众的艺术感觉、审美能力日益粗糙、钝化,情感世界日益枯竭, 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思想的博大深邃、信念的崇高坚定、想象的辉煌奇诡、技法的独特巧妙等等人类不懈追求的美学理想消失殆尽。 在当代文化的喧哗与骚动中, 美学与艺术的主体位置产生了严重的偏移, 主体被指斥为“虚幻的中心”,遭受放逐。审美与现实二元对立的消解, 使艺术家主体精神消弥,审美超越性也烟消云散,仅仅是自然生命本身受到肯定。在当代艺术困顿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看到审美超越性的价值, 恢复人类精神主体性,恢复审美对人的灵魂铸造的性质, 恢复文学艺 术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在这个“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 仍然需要艺术天才的存在, 因为艺术需要个性,建立在个性基础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才是艺术进步和发展的长久生命力所在。在这样的现实中, 艺术家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精神的自觉者和文化的传承者的道义和责任, 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其独立意识和超越精神应该首先进行自我规范,自我塑造, 完成人格的自律自足, 才能在金钱至上、人欲横流的情况下,保持并凭借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去规范、塑造社会精神面貌, 去唤醒在生命的虚妄中沉醉徘徊的人们, 共同去寻求诗意

试论康德的“崇高论”对现代美学的影响

试论康德的“崇高论”对现代美学的影响 摘要:康德的“崇高论”使“崇高”这一范畴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完善,对现代美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启发意义:首先是对人的主体性的极大推崇,根本地扭转了美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其次是崇高中的超越精神,为处在现代文明困境中的人们实现审美超越开辟了道路;最后是由痛感到快感的转化极具深刻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康德;崇高论;人的主体性;超越性;生命意识 康德是近代崇高论的集成者,在他的哲学美学体系中完善了崇高的内涵,崇高由此确立为近代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范畴,一直影响着整个现代美学和后现代美学。 一、“人是目的”的论证扭转了美学发展的一个方向康德美学是现代美学最为重要的源泉之一,尤其是“崇高论”表现出来的对“人”思考和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康德的“崇高论”把审美主体的内向性要求和审美的主体性特征推向了顶峰,把崇高建立在“人是最后目的”的理论基础上,突出人的主体性,而人的主体性无疑是现代性精神最基础、最核心、最被广为接受的内涵,人的主体性的觉醒开启了现代文明的序幕。 认真分析康德的关于崇高的论述,其实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崇高的对象,真正的崇高只存在主体的心灵,正如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所言:“真正的崇高不能包含在任何感性的形式中,而只针对理性的理念:这些理念虽然不可能与之相适合的任何表现,却正是通过这种可以在感性上表现出来的不适合性被激发出来、并召唤到内心中来。”① 康德将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与力的崇高。数学上的崇高,特点在于对象体积的无限大,“崇高是一切和它较量的东西都是比它小的东西”,这种体积上的大是无限的、绝对的大,因此数学的崇高要求把无限纳入整体直观。康德认为:“我们认识事物数量的能力与这个理念的能力相比是不相称的,正是这种不相称唤醒了人心本有的超感性功能的感觉,即理性观念,它是理性功能弥补感性功能的欠缺的胜利感,这种崇高只存在于自然对象中。”②这里只是强调自然对象对崇高感生成的诱因作用,但产生崇高感的关键还在于主体的理性理念。关于数学的崇高对象论述中,康德特别提到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例子,望远镜发明前后,“无限大”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因此“无限大”在自然事物中是找不到的。因此进而康德指出:“真正的崇高必须只在判断者的心中,而不是在自然客体中去寻找,对后者的评判是引起判断者的这种情调的。”③很显然,自然客体只是崇高感生成的诱因,崇高感的生成是在理念中,如果一个绝对大的对象使我们感到快乐,那么在我们心中就有一个评价大小的标准,而且这个标准还只能是审美判断的标准而不能是逻辑判断的标准。 另一种是力学的崇高,特点在于对象既引起恐惧又引起崇敬的那种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其本质“则和人的实践理性相联系,它是人不顾一切危险按照道德律令

康德的美学思想

《康德的美学思想》的讲义 开场白:接下来介绍的康德的美学思想作为康德判断力批判一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刘洋同学介绍的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构成了康德的哲学体系。下面将从康德美学的出发点~~~~等几方面来介绍康德的美学思想。 首先,是康德美学的出发点。康德先生对美学的理解可谓是伴随其一生的,他对美学方面的著作是在1764年的论文中提到的,康德在美学中遇到困难之后就“敬虔地立在窗前,连他自己的身心都融化在白光里面了”。这样的思索之后就有了伟大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了。康德在写了《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后,为了其哲学体系的完整性又写了他的第三大批判——《判断力批判》,其上卷就是康德美学,康德美学是整个康德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以致有人认为康德研究美学问题并不是出于对美学的爱好,而是完全出于其哲学理论的需要。其实,这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纯粹理性批判》里,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只能认识现象界而无法认识物自体,又经由《实践理性批判》的工作,认为物自体是理性信仰的领域。这样一来,在知性的现象界和理性的超现象界,即在自然与自由、知性与理性之间,就存在着一条不逾越的鸿沟,以至从前者到后者不可能有过度。而康德美学的建立是为了使《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得以沟通,使审美将自然领域引向自由领域,从而使其成为一个严谨的哲学体系。这就是康德美学的出发点,也就是康德研究美学的初衷。 其次,是康德的美学主张。在美学史上,康德是主张美的本质是主观的而且是纯粹形式的这一派的重要代表。 对康德来说,审美判断与科学知识的逻辑判断不同,它基于美感而不是认识的概念或范畴。逻辑判断形成于概念范畴对于经验质料的综合统一,离开了对象给予我们的经验质料就不能构成一个逻辑判断,而审美判断所关涉的则是主体对于事物的纯粹形式的把握,与被把握的对象没有直接的关系。换言之,一个事物被称为美的,并在于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是因为它符合了主体的某种形式,从而引起了主观上愉快的美感。具赫本为例,说明为何康德眼中的美 接着,那么,对象在什么样的主观条件下是美的呢?康德从质量、关系和样式四个方面对他眼中的美进行了分析。首先从“质”的方面看,美是无利害无功利的。美感则与实务本身无关,一个审美判断只要夹杂一点儿利害关系就会有所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了。康德把“审美无利害”作为审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点,从而把审美愉悦与其它两种——感觉快感(由感官引起的快适)和道德快感(对善的追求所引起的愉悦)区别开来。。为了完全把美的鉴赏脱离开无利害,康德还具体阐明了具有利害性的快适和对善的愉悦。快适是感官感到喜欢的东西;是个人口味。而善是借助理性通过单纯的概念使人喜欢的,它使人在追求一种善的目的的过程中获得一种理性上的喜悦。无论是快适还是对善的愉快都是与对象的实存相关联的,,“快适和善二者都具有对欲求能力的关系,并且在这方面,前者带有以病理学上的东西为条件的愉悦,后者带有纯粹实践性的愉悦,这不只是通过对象的表象,而且是同时通过主体和对象的实存之间被设想的联结来确定的”。。这样一来,不仅排除了利己之心和占有欲望,而且也排除了对象存在的内容和性质。从而为康德后来寻求审美普遍性作了铺垫,也就是说审美普遍性已经不能从客观对象的普遍性中寻找,而必须从主观的普遍性中去寻找。也正是仅仅抓住了事物表象的形式而不管它的内容,才真正抓住了审美的特殊领域和特性。 其次就“量”而言,美是一种没有概念的普遍性。鉴赏判断的第二契机就是按照量上来看的。这就是问一个真正的审美判断,譬如说这风景是美的,这首诗是美的,说出这判断的人是不是想,这个判断只表达我个人的感觉,象我吃菜时的口味那样。如果别人说:我觉得这菜不好吃,我并不同他争辩,争辩也无益,我承认各人有各人的口味,不必强同。康德

美学的问题与历史(易中天)笔记

继看完周宪的《美学是什么》以后,寒假在家细读了《破门而入----易中天谈美学》一书。此前原不知把三国故事讲得活色生香的易中天对美学居然也颇有研究,在导师列出的书单上,赫然看见易中天的名字,多少有些亲切。此公向来争议不断,于我内心,是颇为赞同他的讲述方法的。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将散发着霉味的历史事件一件件铺陈开来,用一种饶有兴味又悬念迭起的讲述方法在你面前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历史事件。至于讲述方法,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在这本书里,易中天一如既往地用他生动诙谐的语言,将艰深晦涩的美学稀释成了人人可吃的“大锅饭”,调侃嬉笑之余,不觉拉近了受者与美学的距离。用低姿态和大众语言,将严肃的学术底盘放低,让更多的人能够登上美学之舟,领略美学,我认为这是易中天的一大贡献。 第一讲开宗明义,指明美学作为一门元艺术学,并不提供通用门票,而它虽“通而不用”,却又是无用之用,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启迪智慧。他引言道:哲学的本义在于“爱智慧”,对于哲学来说,最重要的是一颗爱心,一腔对世界,对人生,对真理,对智慧的爱。他进而说道:“那些既没有智慧也不爱智慧的人,是不够资格讲哲学的。”对此我颇为赞同,常常看见一些学者动辄长篇大论却又不知言何,看了半天教人云里雾里,对于这样的一些人,我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具备哲学所需要的智慧,又是否真的爱智慧。《西方哲学十五讲》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志伟曾说过:“把哲学弄得人人谈虎色变,是哲学研究者的责任。当然,哲学本身有其学科的复杂性。”我想,这样的复杂性应该就是易文接下来所阐述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区别。并不存在标准答案的美学由一系列的提问和解答来构成,这等于说美学就是美学史,是思想的思想,它所要研究的,是“问题的问题”,“标准的标准”。易中天进而提出“顺藤摸瓜”和“反攻倒算”两种不同路径的美学研究方法,并运用了“呆气和灵气”这一颇为精到的描述,认为美学研究须讲究“得法”,须“下苯工夫而不做死学问”。对于美学研究的初学者来说,这不失为一种恰到好处的点拨。 第二讲以美的研究为题,分别介绍了三位在美学观点上具有共同基调(即:美是客观的)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并指出:由苏格拉底起古希腊美学渐渐发生微妙转变,即:把美由事物的属性变成了人与事物的关系,开始对“人”产生关注,预示了客观美学向主观美学转变的趋势。至18世纪英国经验派博克提出“美就是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及其同时期美学家休莫提出“美只存在于欣赏者心里”,那些心灵最为美好的人的一致判决,“就是审美趣味和美的真正标准”时,主观美学逐渐站稳脚跟。而苏格拉底的“超越一切相对合适之上的绝对合适”和亚里士多德的“最高绝对形式”则暗含了走向神学目的论的趋势,最终不可避免地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在论及客观美学的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实验美学时,书中出现了一句颇具易氏风格的精彩调侃:“我丝毫都不怀疑这些美学家(指实验美学家)是认真的,但我以为他们是在认真地扯淡”。 第三讲以美学史上具有“哥白尼革命”意义的康德为主题,此人把美学研究从“美是什么”转变成“审美是什么”,使近代美学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和光明坦途。易中天由此不无风趣地说道:鲍姆加登这个“美学之父”认真说来只好算个“教父”,康德才是近代美学的真正父亲。进而点明其重要著作《判断力批判》的四个契机:即:1,无利害而生愉快;2,非概念而有普遍性;3,无目的性合目的性;4,共通感。最后总结康德带来的启迪在于:审美判断是对主体的判断而非客体;因此,它表面审物,实际审人;美须由主体的审美感受来确证;美只和对象的形式有关,和实存无关;审美判断不是认识,不是发现,而是期待。 康德以后,西方美学逐渐由客观论转向主观论,由模仿论转向表现论,由美的哲学转向审美心理学。第四讲便分别介绍了审美心理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五大学说:克罗齐的直觉说,立普斯的移情说,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冯特的格式塔说和福罗伊德的精神分析说。

浅谈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性思想

浅谈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感思想 摘要:康德,是18世纪后期西方伟大的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奠基人。其哲学核心著作之一的《判断力批判》,上卷论及了美学,其中无利害感问题被康德列为审美判断的第一个契机。在康德以前,对此虽然已经有很多的论述,但只有到了康德才在直接继承英国经验主义的看法的基础上,将内在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心态诸问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用先验的方法对无利害感进行阐发,并且辩证地看待美感与感官快适、美感与道德感的关系。这不仅确立了美有其自身相对自主的性质和独立的价值,把美从真与善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并且对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感思想极具研究价值,本文将从理论来源、理论内涵以及理论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浅谈。 关键词:康德审美无利害感 正文: 康德,是18世纪后期西方伟大的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奠基人。康德哲学的核心著作是“三大批判”。与心灵的三种机能——知、情、意——相对应:《纯粹理性批判》属于哲学,研究“认识机能”,即“知”;《实践理性批判》属于伦理学,研究“欲求机能”,即“意”;《判断力批判》属于美学,研究“情感机能”,即“情”。而《判断力批判》论及美学的是上卷,即“审美判断力的批判”。康德的审美判断理论是他美学理论的核心部分,而其中,无利害感问题被康德列为审美判断的第一个契机。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感思想不仅确立了美有其自身相对自主的性质和独立的价值,把美从真与善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并且对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审美无利害感的来源 美的无利害感问题,古希腊时代就已经有了只言片语。柏拉图曾经在《大希庇阿斯篇》中,认为美不是有用、有益或善,也不是视听所产生的快感。他将美本身不是有效用与文艺除美以外应该还有效用这两个问题明确地区分了开来。但是这种思想的传承并不顺利。亚里士多德就曾将美与善混为一谈:“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 真正系统地倡导美的无利害感问题的是英国经验主义者,而开风气之先的当

康德的美学

康德的美学 一、康德批判哲学体系 康德对美的分析是从分析鉴赏(鉴赏是评判美的能力)判断(Geschmachsureil)即审美的判断入手的。康德认为,判断力是把特殊包涵在普遍之中来思维的能力。有两种判断,一种是先有普遍,再找特殊,这就是规定判断或科学判断,另一种是先有特殊,再找普遍,这才是审美判断或反思判断。从形式逻辑判断的质、量、关系和方式四个方面对审美判断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审美判断四契机学说。 二、理解康德美学的关键概念 1、认识:局限在现象界,物自体不可知,认识功能:想象力和知解力 2、想象力:掌握事物的形式或形象 3、知解力:形式逻辑的推断、分析、综合和推理能力,但也只能掌握自然界现象的某些部分,不能窥到无限和整体。 4、理性概念:无限、整体、物自体等只有通过理性掌握。理性与知解力对立,理性掌握概念不是认识功能是对现象世界合理或可理解的必须假定的理性概念。 5、判断力:不是知解力的逻辑判断,而是反思判断。 6、反思判断力:审美和审目的两种判断力。 7、目的:造物主造物时的设计安排中所存的目的,分为两种: (1)主观的目的:即主观的符合目的性,事物的形式符合我们的认识功能(想象力知解力)它们具有某种形式才使我们认识到它们的形象并感到愉快。 (2)客观的目的:自然界有机物各有本质,其结构形式符合它们的本质,它们完善而不畸形或有缺陷,显出客观的目的。 8、审美判断:从情感上感觉到事物形式符合我们的认识功能。 9、审目的判断:从概念上认识到事物形式符合它们自己的目的,因而是显得完善的。 二者都不是逻辑判断,都是对个别对象所起的感觉即反思判断,而在对象是美的或者 完善的时候,感觉就是愉快的。 三、美的分析 1、质:不涉及利害,因而不涉及欲念和概念 2、量: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使人愉快的。 3、关系:美没有明确目的而却有符合目的性的矛盾或二律背反。 4、方式:凡是不凭概念而被认为必然产生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 (一)、质:不涉及利害,因而不涉及欲念和概念 区别逻辑判断和审美判断 1、逻辑判断:概念 2、审美判断:只涉及形式不涉及具体内容,不涉及概念。情感判断 3、审美判断是一种情感的判断,不同于逻辑判断。 审美快感不涉及利害,不等同于一般快感。 美感不能与一般快感完全相同。康德认为一般快感都要涉及利害计较,都只是欲念的满足,主体对满足欲念的东西只关心到它的存在而不关心它的形式。单纯的快感,作为欲念的满足,还是实践方面的事。审美活动却不能涉及利害计较,不是欲念的满足,对象只以它的形式而不是以它的存在来产生美感。 审美只对对象的形式起观照活动而不起实践活动。 美感起于对形式的观照而不起于欲念的满足。所以美感不等于一般快感,美在性质上也不等于愉快。“一个审美判断,只要是掺杂了丝毫的利害计较,就会是很偏私的,而不是单纯的审美判断,人们必须对于对象的存在持冷淡的态度,才能在审美趣味中做裁判人。”——康德 审美快感不涉及概念,不等同于善。 美也不等于善,因为善是意志所向往的目的,要涉及利害计较的实践活动,和愉快的东西还是类似的。 “要把一个对象看作善的,我们就必须知道这对象是应该用来做什么的,对它就必须有一个概念。在对象中见到美,就无须对它有什么概念,花卉、自由的图来画,以及没有目的地交织在一起的线条(即所谓“叶状花纹”)都没有意义,不依存于明确的概念,但仍产生快感。”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对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这种看法,我以为太狭窄了。 这涉及对美学对象的看法。美学不限于研究“美”。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的范围日益扩大,美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现代美学的体系,不仅包括哲学美学(基础科学),而且包括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发生学、审美文艺学以及审美应用科学。美学的这些分支学科,有的在古代就已得到相当的发展,有的在古代仅仅有某种萌芽。我们研究美学史,应该站在现代的高度,把自己的视野放宽一些。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它也包含有哲学美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文艺学、审美教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以审美文艺学(文艺美学)的内容占的比重最大。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美”并不是中心的范畴,也不是最高层次的范畴。“美”这个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地位远不如在西方美学中那样重要。如果仅仅抓住“美”字来研究中国美学史,或者以“美”这个范畴为中心来研究中国美学史,那么一部中国美学史就将变得十分单调、贫乏,索然无味。 关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国

美学史是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因此,中国美学史不仅要研究历史上那些美学理论著作,而且要研究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等)。 后记在结束本书的时候,我想对本书的体例以及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些说明。 中国美学史上下两千多年,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但是一本书的篇幅终究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对每个时代的每一个美学思想家(或每一本有关美学的著作),不分大小主次地排列起来,一一加以简略的介绍。这种方法容易把历史变成流水账。我觉得不很可取。另一种方法是突出重点,。抓住每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和美学著作,尽量把它们讲充分一点。对于那些次要的、二三流的思想家,或者略去,或者附在重点人物的前后作简略的介绍,或者作为背景材料来处理。这就是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的“略小而存大,举重以明轻”的方法。我决定采用这种方法。我觉得这种处理方法,比那种不分轻重主次,把大大小小的人物、著作并列起来介绍的方法,更能显示中国美学遗产的精华和价值,也更便于我们把握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和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规律。因为如本书《绪论》所说的,每个时代的美学思潮,总是集中地反映在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的著

简述康德美学对浪漫主义文论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16364077.html, 简述康德美学对浪漫主义文论的影响 作者:张红霞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8期 摘要:康德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在康德的先验认识论中,主体性和 形式性是康德认识论的两个主要特点,而康德所倡导的美学的先验主体性和形式性是由他自身的一些条件限制的,如:他的认识论的先验的主体性和形式性。康德哲学之所以对现代和近代文论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应为他的美学思想非常独特。 关键词:美学;浪漫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1 康德美学是其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他的《纯粹理性批判》是关于认识论的,讲认识必然即真的问题。他的《实践理性批判》是关于理论学的,讲实现意志自由即善的问题。然而这两者之间是没有任何联系的。他的《判断力批判》主要阐述的主要内容是审美论和目的论,主要作用是联系前两者,形成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由此可见,康德美学一方面是以知性的真为基础的,另一方面又指向意志的善,或者说它关联着知性的必然和意志的自由,因而具有双重性质。 康德的认识论是先验的,他的伦理学也是先验的,而联结康德的认识论是有先验的,这一点和伦理学的美学思想是一致的,原理相似。康德把这个先验原理称为“主观合目的性”,它的主要特点是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内在知性的自由活动。主体性特点在这一先验原理中表现的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对象完全符合主体的主管目的,对象在表现出内在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主体想象力的发散思维和知性思考的自由活动,这一特点所表现出来额与客观对象的客观想和对象的价值是没有任何联系的。 此外,这种审美先验原理还一个特点,那就是具有形式性,即:主观合目的性也叫“形式合目的性”。康德的观点是这么认为的,从主体的角度来对待,想象力与知性的自由活动一种抽象的活动,是一种无知性的概念,它不会涉及到利害关系,所以从审美学的角度来判断这个问题可以称作是“形式判断”;从对象的角度来对待这个问题,可以仅仅看做一种自由活动,活动的主体是对象的形式引起主体的想象力与知性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对象的美和对象的概念知识和实用性功利等内容没有任何内在联系,因而只是形式。所以康德说“美只是涉及形式”。康德美学对以合的文论有很大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美学主体性的影响,浪漫主义文论的主要内容是多样性的,主要是對情感、想象和天才的论述等内容,这些论述有了康德的哲学和美学基础,

康德美学研究与分析

康德美学研究与分析 康德美学是西方古典美学的精华,研究者不少,但从中悟出真道的不多,而且有不少人还歪着走,硬将康德当成现代哲学的祖宗供着。本文试着做一点研究与分析供有兴趣者参考,看能否将康德哲学的社会价值摆正些。全文分三个方面略论,其中最后一个为我个人的领悟,不知当否,盼指正。一、康德美学在他的哲学系统中的地位;二、康德美学的主要精华;三、我从中得到的启迪。 一、康德美学在他的哲学系统中的地位 就康德早一些时的想法,他的哲学可分为自然哲学、道德哲学和目的论哲学等,由此构成一个他所独有的庞大哲学体系。我们说独有,是因为康德的哲学与他前面的西方传统认识论哲学有着极大的不同,这就是他的哲学不是从认识的角度去研究自然,或者说是围绕客观世界转,研究外部世界的问题,而是反过来围绕主观世界转,研究人的内心世界问题,这是一个极大的转变。如康德哲学体系中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等,这些著作的中心内容都是在考察人的心理能力问题,其中有认识客观世界产生知识的能力;人的向善实践社会道德的能力;还有人鉴赏美和目的的判断能力等等问题。因此我们说,康德的自然哲学并非是一种对自然看法的自然观;道德哲学也不是一种对道德看法的道德观;目的论也不是真正讨论世界目的论的哲学著作。这三部哲学著作都是以批判的形式考察人的心理能力问题,即人的知性能力,理性能力和判断能力等。我们在康德的主要哲学著作中,更多的是看不到“客观世界是什么”和“客观世界怎么样”的问题,而看到的主要问题是“人是什么”、“人能够做什么”、“人应该做什么”和“人的希望是什么”等等问题。围绕人的心灵探索才是康德哲学的中心内容。这就是说,康德的哲学研究视角由传统的考察客观世界物的理转向了考察主观世界人的心的方向,这是一个极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在哲学史上包括康德本人在内,都称此为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即类比哥白尼的“日心”说革了托密勒的“地心”说的命。 康德哲学的构成是以不同的领域、概念和对象来建立的。在康德看来,世界上只有两种不同的哲学对象与概念,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即自然与自由两个不同领域。自然领域中客观现象为我们所熟悉的对象,这就是客观的感性世界。另一个自由领域,是一个为我们大家至今仍感到神秘的世界,这就是康德所说的“物自体”世界,或超感性的世界。其对象在康德哲学中就是上帝、灵魂与自由,而其中更接近于人类的就是自由世界中的道德。康德哲学的分类,就是根据这种不同领域、对象和概念来划分的。因为对象是在自然领域里,由此所

美学原则与历史原则

论马克思关于文学批评原则中的“美学原则与历史原则相统一” “美学和历史原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文艺的本性提出的一种文艺批评原则。对于这两种原则之间的关系,不同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对其做了解释,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大多数都是从文学与艺术的角度来探讨的,其实,这具有片面性。本文将这两个原则,在文学与艺术的基础上,把他们放到社会层面来探讨,主要从一下四个方面来分析“美学与历史原则相统一”。 (一)人类追求没得目标,但往往忽视美的价值 关于“美”是什么?马克思在美学史上第一次科学的提出了美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的产物。这一命题的提出,成为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理论的根本性变革,因而成为人类追求美学的终极目标。 人类在追求美学的终极目标的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我国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权力垄断及财富占有,某报纸曾报道:某个省得省长利用职权,大肆谋取暴利,在菲律宾拥有二十套别墅,最终被查获逮捕。别墅是人类劳动的产物,这位省长追求了美的目标,但却没有追求美的价值,也许他并没有在他国外的这二十套别墅中的一套中,舒舒服服的睡过一觉,或是看看海边的风景,沐浴暖暖的阳光。但这种问题,似乎从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对美的产物只是一味的占有,从而形成一种“占有欲”,其实,并没有真正体会到美的价值所在。 这种情况体现在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就拿今天我们高等院校的学术研究来说吧,学术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教学,但似乎这二者之间已没有联系,学术研究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不敢多说,但至少它造成成了一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本来在知识分子之中应该是没有等级的,但现在却导致了一种等级现象,让我们为之心痛。另外,学术研究成果是让人们去学习的,但当我们去学时,我们会惊奇的发现,那是一套你完全不理解的语言方式。学术研究着进行了美的目标的追求,但我们不禁要问,用一套人们不理解的语言方式,那它的美的价值究竟何在?(二)人类遵从历史,但往往扭曲历史原则 关于“历史”是什么,“历史原则”又是什么?似乎没有人说的清。但曾有人说“历史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妓女”,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可笑,更难以启齿,但事实就是如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根据现实的需要,对历史进行阐释,所以又说“历史是一部当代史”。从这之中,我们可以想象,我们对历史的种种解释都有可能是错误的。 对于这种错误的可能,我们尤为熟悉的是观看一些历史大局,每当大局上演之前,导演或负责人都会说我们完全遵从历史,但事实并非如此,最近刚播的《武则天秘史》惹出非议不断,如当中的一场戏,武则天第一次见太宗时,太宗问她叫什么,她说自己叫媚娘,还有一个名字叫武昭,可历史文献记载,媚娘是太宗赐给她的名字,而武昭是武则天登基后给自己造的字。人们试图用影视的方式来还原或恢复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荒诞的,历史并不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我们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生活压缩成四十集的电视连续剧,从历史原则来讲,这是毫无意义的。此外,历史文献记载也不完全正确,因为历史是由后代人撰写的,往往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与处在此段历史的人并没与这种记录权。所以说,人类遵从历史的的客观性,但对历史的解读,很可能是一种误读,并且将历史原则进行变形,甚至扭曲。 (三)美学原则与历史原则相脱节 自从“美学原则”与“历史原则”提出以来,人们虽然意识到这一问题,但却出

康德美学思想下的美育探微

高等教育 经济理论研究73 康德美学思想下的美育探微 梁振南 刘秀玲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摘要:康德调和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美学,融入个人的看法,建立纯粹的美感判断理论,主张美学的先天原则与普遍性。康德的美学可作为美育的哲学思考基础,并提供对美育的涵义。本文从对康德美学著作中重要概念的解读入手,尝试探究康德式的美育目的与康德美学思想下美育的实施问题。关键词:康德美学思想;先验美学;美育 美育可以是美术教育的简称,也可以是美感教育或说审美教育的简称。本文所指美育(aesthet ic educat ion),指的是美感教育或说审美教育。首位提出审美教育概念者是席勒,而席勒提出审美教育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康德美学。因此,溯源于康德美学探讨美育的目的途径不无裨益。 一、康德美学著作中与美育相关的重要概念 1.美感判断力(the aesthetic pow er of judgment) 康德的 美感 一词出现于!批判力批判?(Critique of the Pow er of Judgment ,1790)的前半部###!美感判断力的批判?(Critique of t he Aest hetic Pow er of Judgm ent)。美感判断力以主观的快感或不快感为基础,在判断的过程中,主体的想像力与理解力处于自由的游戏(infree play),想像力为主,理解力为辅。康德曾说过: 透过愉快判断一物为美的机能,称为品味 [1],因此,他经常将美感判断也称为品味判断(the judgm ent of t aste),或直接将美感判断力称为品味。 2.想像力(imagination) 康德将感性能力(sensibilit y)的认知力分为感官(the senses)与想像力。感官是直观的能力,当对象呈现面前;想像力是直观的能力,甚至当对象未呈现面前。此外,想像力又可分为 创发的 (product ive)与 再造的 (reproductive);前者是原创地呈现一先于经验的对象之能力;后者是用引出的方式(derivative w ay)呈现对象的能力,回到内心将我们过去具有的经验直观引出。简言之,想像力不是创造(invents)(生产的),就是追忆(recall)(再造的)。但想像力不因为具有创造力(invention),就真能发明(creat ive);若从未经过感 官能力,想像力便无法产生意象[2] 。例如, 假如有人从未见过红色,我们就绝无法使他了解此感觉,而天生的盲人完全无法理解任何色彩。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调色,即绿色来自蓝色与黄色的混合:除非我们见过此调色,否则即使是模糊的绿色观念,想像力也无法给予我们。想像力无法凭空创造 出五官的感觉,这些感觉需来自感官的能力 [2] 。是故,想像力必须依赖经验材料才能运作。康德在第三批判曾说明美感判断力所使用的想像力之性质: 在品味判断中,必须考量想像力的自由,那么首先它不是再造的(reproductive),不属于联结法则,而是创发的、自我活动的(self-active) [1]。由此可知,美感判断力所需要的是 创发的想像力 ,将经验材 料重新组织,超越后天经验的限制,再现为新颖的意象。 3.理解力(underst anding)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探究人类如何在自然界获得客观的知识,理解力即人类获得知识的先天机能。理解力提供知识的先天形式,但仍需要感性能力提供经验的材料,他强调理解力与感性能力相互依存的关系,说道:我们的本质是如此构成的###我们的直观就只是感觉的(sensible)。??另外,理解力使我们有能力思考感觉直观的对象。这两种能力皆无优先性。没有感性能力,对象就无法给予我们,没有理解力,对象就无法被思考。没有内容的思考是空的,没有概念的直观是盲的[3]。感性能力提供经验的材料,理解力则提供先天的形式,因此构成客观的知识。换言之, 理解力是思考的机能(a faculty of thought)。思考即透过概念的知识 [3]。了解理解力与感性的关系后,康德接下来探究理解力的功能。康德首先分析理解力的逻辑功能,继而推演出理解力所包含的纯粹概念,即十二个范畴(cate gories)。理解力客观认知中扮演首要的角色,但在美感判断力仅止于附属,也就是说它的作用不再是产生确定的概念,而是仅供 不确定的概念 给想像力。想像力能够 美感地将概念扩展且不受限制,具有创造力,并且使智性观念的机能开始活动。也就是说,它提供更多的思考,比所能掌握与清楚理解的还多 [1]。 二、从康德美学思想看美育的目的 从康德的美学中,我们可看出康德亟欲建立纯粹的美感判断之原则,开拓一独立的美感领域。康德发现许多人总是将感官快适与美感愉快相互混淆,他认为 美能藉由魅力而增强,这想法是个普遍的错误,且对于真实的、纯洁的、良好基础的品味是极有害的 [1]。此外,他也发现美善不分的情况经常出现,误将客观概念作为美感判断的基础。总的说来,康德将感官感觉、实用目的、利益、概念、规则从美感中割裂开来,而这些因素又可分为趋利避害的生物本能,以及客观的认知概念,人们经常将二者混同于美感。康德的目的在于由纯粹的美感判断力,凸显人性与动物性的差异,以及主观感受与客观认知的不同,彰显人性的价值与美感的主观特性。由此可知,美感判断力若缺乏适当的引导,可能停留于生理的本然层面,或是误入歧途,以客观的美感规则取代主观的美感愉快。康德除了建立纯粹的美感判断之原则外,亦

康德美学的崇高观及其局限

康德美学的崇高观及其局限 康德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影响深远。《判断力批判》是他整个哲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的三大批判中,第一部《纯粹理性批判》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功能中的知的功能,推求人类知识在什么条件下才是可能的;第二部《实践理性批判》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功能中的意志的功能,研究人凭什么最高原则去指导道德行为;第三部《判断力批判》专门研究人的心理功能中的情感的功能,寻求人心在什么条件之下才感觉事物美(美学)和完善的(目的论)。这三大批判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判断力批判》“意图是要使这部批判在较早写成的两大批判之中起桥梁作用,使判断力在知解力与理性之中起桥梁作用,情感(快感和不快感)在认识与实践活动(道德活动)之中起桥梁作用,审美活动在自然界的必然与精神界的自由之间起桥梁作用”(1)判断力是一种将特殊归摄到一般之中的思维机能。它可以分为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判断力两种。“因为前一种判断力被理解为通过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对形式的合目的性(另称之为主观合目的性)作评判的能力,后一种判断力则被理解为通过知性和理性对自然的实在的合目的性(客观合目的性)作评判的能力。”(2)康德将这种快与不快的情感也分成两种:其一为美;其二即崇高。从而对于崇高的分析与对于美的分析一道构成了康德美学的核心部分。崇高在康德美学中几乎有着与美同等重要的地位。 一.崇高的理论渊源 在西方美学史中,崇高这一概念最初是古罗马时代的朗吉努斯在《论崇高的风格》一书中提出的。他主要是从修辞学的角度,把崇高说成是一种修辞上的巧妙和宏伟。到了十八世纪,崇高的概念才渐渐引起人的注意。真正把崇高与美并列起来,将它们同时当作美学中的两个重要范畴的,则是英国的伯克。伯克在1756年出版的《论崇高与美》一书中,把人的情欲分成两种:一是自我保存的情欲,一是社交的情欲。社交的情欲源于爱,是一种纯粹的快感,产生美;自我保存的情欲则根源于恐惧,人在痛苦或危险的事物面前感到恐惧产生痛感,但它们又并不威胁人的安全,人在克服了痛感之后产生一种快感,于是产生崇高。它是和人的自豪感与胜利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伯克具体分析了崇高和美的感性特质的不同:崇高的情感表征是痛苦、恐惧的,而美的则是愉快的。崇高的主要感性表征是巨大的、粗糙的、直线的、隐喻朦胧的和坚固、敦实的;而美的主要感性表征则是细小的、光滑的、弯曲的、明晰的、轻巧和娇弱的。(3)伯克的看法直接影响到康德。但伯克作为一个经验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者,他的崇高理论主要是采取了一种心理学乃至于生理学的方法,对大量的现象进行经验的归纳与分析。这种纯经验的研究方法在康德的先验哲学看来是必要的,但又是远远不够的。康德则采取了其惯用的先验批判的方式。 二.崇高与美的比较 (一)崇高与美的一致性。在康德看来,崇高与美都属于审美判断的范围,所以它们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康德按他的哲学模式把美与崇高的一致性简要地总括为四个方面:就量来说,两者都是普遍有效的;就质来说,都是无厉害感的;就关系来说,都是主观的合目的性的;就模态来说,都是必然的。在展开讨论时,康德又涉及到了如下一些一致性。首先,两者都是自身令人愉快的。判定某物为美是一种情感活动,是与快感及不快感相联系的。事物的审美表象能够引起情感上的愉快,崇高的情形也是这样。其次,对崇高的判断也是与感官和认识判断有原则区别的。最后,崇高的判断是单称判断,但它同美的判断一样,也要求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因此这两种判断都是单一的、但却预示着对每个主体都普遍有效的判断,尽管它们只是对愉快的情感、而不是对任何对象的知识提出要求。”(4)康德更着重的是崇高和美的差异。 (二)崇高和美的差异。美与崇高虽有如上的一致性,同属审美范围,但崇高却是与美有别的另一重要范畴,它有一系列的独特性质。第一,就对象来说,美只涉及对象的形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