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国防建设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国防建设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国防建设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国防建设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国防建设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摘要】21世纪,冷战早已结束,但是冷战思维却没有结束,当今世界格局早已进入多极化趋势,国际格局错综复杂。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多个邻国的大国,在现代国际格局中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其中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便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本文从中国与俄罗斯、朝鲜、日本、印度、巴基斯坦五个邻国的关系综合概括周边国家关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引下,中国政府更应该谨慎对待周边关系。

【关键词】地区格局中国外交周边关系发展历史

一、中国与俄罗斯

在苏联解体之前,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同时正在冷战时期,中国与苏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合作伙伴、同盟的关系,苏联在军事、政治上给予中国极大帮助,可以说没有苏联的帮助,中国的重工业、国防事业发展可谓寸步难行。

然而,20世纪末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中国与俄罗斯的国家关系开始变得微妙。双方是盟友关系,但是不是盟友,只有两国心里清楚。表面上,两国是上合组织的主导国家,联合军事演习,共同举办友好年的,显得十分热络。然而,从驱逐华商事件,到审判中国间谍,俄罗斯方面经常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让人摸不着头脑。

实际上,中国若和俄罗斯结成所谓的“盟友”,不仅对中国不利,对俄罗斯也同样不利,两国就会陷入孤立。因为冷战已经结束,而且世界上只有绝对的利益,世界各国的关系大多变得和睦起来。自然,过去国家间的那种坚定的盟友关系,也同时不大见了,如果结成盟友,自然将被世界孤立。同时由于全球化的浪潮,已使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相互交叉联系在了一起。中国现在谋求的是发展,并为此在世界上广交朋友。虽然和谋求霸权的美国、和谋求一直站在世界顶层的西方诸强有一定的冲突,但不是根本利益的冲突,经济上的联系已远远超过俄罗斯。从某方面说,中国与西方的关系,要比和俄罗斯的关系更密切更成熟。

因此,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无法单凭中国单方面决定,如果俄罗斯维持长期稳定,双方关系应该会继续保持这种近似盟友却不亲密的状态。

二、中国与朝鲜

中国与朝鲜早有交集。在早期封建王朝,朝鲜是我国的附庸国,定期向我国进贡,中国也在朝鲜不稳定时派兵支援。到了20世纪中期,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组建了志愿军抗美援朝,帮助朝鲜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击退到三八线之外,朝鲜政府及人民对中国感激不尽。

但是,到了二十世纪后期,金正日政府上台,对中国的关系开始出现转折。当年的老同志逐渐退下台,朝鲜党和政府对国民和军队的教育和宣传也很少提及“鲜血凝结的友谊”,中国和朝鲜的关系逐渐疏远!

现在,现在中国与朝鲜表面上是同盟关系,因为双方签订有《中朝友好合作条约》。并且在现行朝鲜半岛体制下,中国不得不承担在战时为朝鲜打仗的义

务。中国政府的确每年向朝鲜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朝鲜黑市上的主要货物也都是由东北的朝鲜裔中国人供往朝鲜的。可以说,中国目前是朝鲜经济的基石。没有来自中国的政府的援助以及民间的贸易,朝鲜将迅速陷入崩溃的境地。

但事实上,中国与朝鲜的同盟关系已经崩解。比如朝鲜居然不顾中国的劝阻,瞒着中国搞核武,并且在核试验之前20分钟才知会中国朝鲜的核试验严重影响着中国的国家安全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安全。另外,朝鲜不断地向国际社会挑衅,又依仗着中国的经援,使得外界普遍产生中国是朝鲜的大老板的印象,损害中国的国际声誉。

所以目前来说,中国对朝鲜的态度是维持现状,既不统一也无战争,这样对我国经济、国防、政治影响较小,尤其是当前我国以发展为首要目标的大环境下。中国与朝鲜的关系仍维持在表面的盟友状态。

三、中国与日本

自唐朝开始,日本和中国交往开始频繁。日本派遣使者来唐朝进贡,唐王朝也相应的赐予日本礼物。而且,日本大化革新就是模仿唐朝制度进行改革的。

在十九世纪60年代日本明治维新后,这个传统国家开始改革发展工业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同时军国主义开始盛行。侵华战争后,日本军国主义仍未完全消失,甚至极少数残余至今。

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一直处于折线中发展,虽然两国外交早已正常化,但争端不断。最突出便是2010年钓鱼岛事件,日本不顾历史,重新加热钓鱼岛事件,挑起钓鱼岛争端,引起中国政府和中华民族的愤慨。并且不顾我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坚持钓鱼岛属于日本国土这种荒唐言论,令中国人民十分失望。

同时,中国与日本的争议,美国始终扮演着日本的靠山、同时却又是调停者的角色。虽然没有明确表明立场,但明确表示若中国攻击日本,美国将坚决支持盟友。也就是说,如果争端进一步激化,中国面对的将是日本和美国两个对手。以中国的国防实力,在第一岛链内用导弹攻击日本和美国的海军力量可能可以抗衡,但如果出兵夺岛所要付出的代价将十分高昂。所以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仍会在紧张中度过,在整理进程中,我认为依然是曲折中曲线前进。

四、中国与印度

近代的中国与印度可谓是难兄难弟,近代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中国成为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中印人民在各自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相互同情、支持。十八世纪五十年代末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与中国太平天国运动把亚洲革命风暴推向顶点。二十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要求民族平等与自治与中国辛亥革命推动亚洲觉醒。抗日战争时,中国远征军在中缅印战区与印度军队共立赫赫战功,共创日本帝国主义军队,更体现难兄难弟的故事。

中印独立后两国关系的发展:两国获得独立和解放后,相互支持、合作和谅解。1950年中印建交。1953年底,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是,南亚是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印度的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等诸多因素严重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而且印度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巴之间、印孟之间、印斯之间长期以来一直夹杂着领土争端和分离主义问题,以印度为核心的南亚地区安全问题常常牵动着中国的神经。同时,中国与印度之间也一直有领土争端,在近期国际局势较紧张的情况下仍出现较大争议。

其实,中印共同发展已成共识,两国战略机遇期基本相同,彼此需要稳定和平的发展环境。中印之间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的理解和互信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共同经济纽带增强。

五、中国与巴基斯坦

中国与巴基斯坦在早期的关系并没有现在这么友好。在中印关系恶化,美国抛弃“亚洲最好盟友”巴基斯坦之后,中巴关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转好。并在八九十年代迅速升温,二十一世纪以后,双方关系愈来愈紧密。

双方官方称双方关系为“是长期、全天候和多方面发展的友好关系。”“ 两国的长久友好关系建基于互信、互惠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中国政府用“好邻居、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这一组词语形容中巴关系。巴方官员也多次强调中巴之间是“特殊的关系”,而巴基斯坦往往被中国人称为“巴铁”。中国也参与和援建了许多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建设,譬如电信网络、公路铁路、电厂核电站。同时中国还是巴基斯坦的主要武器输出国,协助巴基斯坦发展武器,MBT 2000坦克和枭龙战机等都是两国共同研发的现代武器。两国在1980年代亦达成核子合作协议,巴基斯坦在中国的帮助下于1998年成功试爆核弹。由此看来,巴基斯坦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便是中国的好兄弟、好伙伴,是中国难得的朋友。

六、总结分析和结论

当今世界是一超多强的世界,多极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都在谋求发展,尤其是和平发展,所以能避免的冲突应该尽可能避免。但仍不排除个别国家不顾世界发展主题,挑衅、离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我认为,中国应该保持自己的最大冷静能力,不可轻易发生冲突,按现今格局,万一发生局部战争,中国将陷入以少战多、被包围的状态。尤其是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已经展开。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外交路还很长,同时也是曲折的,应该持续坚持自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中国可以在与中国国家中游刃有余,可以更好的促进多方的发展。赢得周边国家的信赖,中国的开放才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中国才可以放心的搞自己的建设。

【参考文献】

部分历史和政治资料参考于“百度百科”“维基百科”。

国际战略环境的论文

军事理论 论文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 姓名:杨丽萍 班级:广告1102 学号:1112182055

分析国际战略环境 在世界上,综合国力是评价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大的一项标准,而军事力量又是组成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分析国际战略环境时,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它包括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两个方面: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国际战略形势是国际战略环境的动态表现。 影响国际战略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国际间战略利益的矛盾及其发展;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与配置;主要国家之间的战略关系及其斗争、制约、合作的态势;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以及战争威胁的性质和程度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的环境下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自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战略环境的相对平衡,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和文化等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像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和宗教纠纷突起,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恐怖袭击在全球蔓延,呈现出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状态。二战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失去了战略伙伴的关系,主要的表现如下:第一,二战后,欧洲的传统强国德国和亚洲的日本被打垮,大英帝国实力虚弱,使欧洲和亚洲出现了权力真空,而美国在二战中远离主战场,损失很小,俄国击败了德国,占领了东欧,威望很高,这两个国家就成为了超级大国,趁机填充真空地带,爆发了冲突。第二,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斯大林希望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美国则希望建立全球的自由贸易体系。第三,在安全问题上,两国看法差距很大。俄国占领东欧是畏惧日后德国的重新武装,希望获得缓冲,却被认为是扩张行为。苏联认为北朝鲜进攻南韩是内部问题,而美国认为是国际问题等等。第四,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在战后为了自身的利益,有益挑拨事端,制造危机感,利用斯大林的多疑了维持美国的军事开支,为自身牟利。从而导致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其中冷战中的热战要数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了,在冷战中,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从冷状态到七十年代的正式建交,尼克松访华,小球转动大球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中国在世界的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没有对日本发出建交消息就同中国建交,这使得日本和中国的建交处在被动的状态,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地位的恢复,大大提高了国际地位和声望,但是这半个世纪的冷战却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一、两极对峙的格局对世界的影响十分巨大,这种情况也是在历史上首次出现,冷战导致了全球性的两种次级文化大规模扩散----也就是两种意识形态的传播,而且也侧面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主义的泛滥。二、美苏两国的对峙加强了全球贸易联系(在两大联盟的内部),国家的权力开始下降----例如韩国,北约成员都相对放弃了一定的军事权力。三、在欧洲的对峙推动了西欧一体化和欧盟日后的建立。四、日本在冷战中得以经济崛起----冷战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国际建设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国际建设 二战结束,苏美对峙,苏联解体,中美建交等等大事都可以证明着世界格局的发展路途曲折多变,同时世界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到现在,世界格局还是处于一个似乎平静而又有点动荡的状态之中,总的来说,当前的国际战略环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空前增强。首先,美国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美国举债消费无度以致债台高筑,金融创新与投机过度且监管严重缺失,加之对次贷危机处置不力,致使房价续跌、信用违约激增与信贷紧缩,最终引爆金融海啸,美国五大投行与全球最大保险公司等破产、易主或改行。美国金融危机迅即蔓延世界,全球资产大幅缩水,发达国家已全面步入衰退,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严重下滑。其次,各国紧密联手救市,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之争激烈。美欧日已累计投入数万亿美元救市,主要经济体连续同步大幅降息,七国集团、20国集团、IMF、“金融稳定论坛”等成为各国协调应对危机的平台。危机凸显美国支配与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弊端,欧盟与“金砖四国”等力主变革、强化监管并减少对美元过度依赖,各方围绕国际金融新秩序激烈博弈 二、主要大国力量消长与战略态势转换加快,多极化明显加速。首先,美国内外交困。伊拉克、阿富汗战事与“反恐战争”久拖不决,新兴大国群起,金融危机削弱美国软硬实力,布什执政

“末日效应”加剧,美国被迫加速转向大国协调与多边机制,民主党“新政”势必收缩战线、更多关注国内难题。其次,“多强”更加主动进取。英、法、德纷纷推出国安战略、强化对外战略谋划,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俄格冲突、伊朗核问题等热点上表现突出。俄罗斯“梅普组合”振兴经济与对外出击并举,在能源、军控、金融、地区热点等举足轻重。日本坚持联美与重亚并举,力争大国地位。印度多管齐下,“身价”看涨。再次,传统与新兴大国复杂互动。美欧加强协调应对新兴大国崛起,同时围绕金融、气候等主导权激烈争夺。俄格冲突、北约东扩、东欧反导、俄罗斯高调重返拉美彰显美俄遏制与反遏制斗争深化。美印批准核协议、日印签署安保共同宣言,彼此相互利用、提升战略关系。西方对华强化防范与利用两手,着重以“大国责任”施压。“一超多强”格局量变显著加快,多极化提速。 三、全球地缘战略竞争呈现新态势,周边动荡与风险加剧。首先,大国地缘争夺加剧。美国控制伊拉克、增兵阿富汗、渗透巴基斯坦、力推北约东扩与东欧反导部署、强化亚太军事同盟与前沿部署、扩张海权,凸显其以大中东反恐为重点、兼顾东欧东亚两翼以遏制俄罗斯与中国、称霸欧亚大陆与海洋的地缘野心。俄罗斯凭借对格鲁吉亚反击强力反制北约东扩与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呼吁订立新的“欧洲安全条约”,在独联体、北极与西太更趋活跃。欧盟稳步东扩,打造“地中海联盟”、争夺对非洲与中东影响力。亚洲经济崛起引发大国加紧角逐亚洲,美国欲构筑美日印新三角、加大

21世纪国际战略环境

二十一世纪国际战略环境基本特点 一、世界“多极化”的长期曲折性与不可逆转性 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苏东集团分崩离析,曾支配世界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终结,大国关系不断调整,世界出现了“政治多极化”的格局。 两极格局的结束大大刺激了美国构建单极世界的霸权欲望,但这一格局的结束也为其他力量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欧盟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集团,其竞争力、创新能力乃至整体实力将会有大幅度增长,与美国的摩擦和矛盾有所发展;中国经济乃至综合国力迅速发展和强大,成为一支重要的和平力量;俄外交调整灵活务实,但其维护世界一极的战略目标未变;日本积极参与地区、国际事务,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势头进一步加强,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二、“9·11”事件为国际关系注入了新的因素 2001年发生的“9·11”恐怖事件没有改变美国在世界力量对比中的优势地位,也没有改变国际战略格局,但这一事件强烈冲击了原有的国家安全观念和国际政治安全形势,使各大国在冷战结束10年之后终于认识到所面临的共同威胁。恐怖主义的无所不在和大敌无形使非对称性安全威胁成为对各国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环境的严峻挑战,恐怖主义、贫困失业、疾病、环境污染、跨境犯罪等国际性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受上述新情况的影响,国际关系呈现以下新的特点: 一是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国关系的重要内

容。 二是敌友界限模糊,大国互不为战争对手。应对非国家的新安全威胁成为许多大国的战略考虑。与恐怖主义相关的非对称性安全威胁成为美国的头号敌人。 三是日益紧密和相互渗透的经济联系使大国关系呈现出两面 性,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日趋复杂激烈。 四是与冷战时期不同,大国间的竞争开始摆脱“零和游戏”的冷战思维,大国间的协调合作远远多于公开对抗,更多地向良性互动方向发展。 三、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苏联解体后,在一个相对没有大战前景的形势下,各国力求避免公开对抗,不断调整内外政策,冀望在和平环境中,致力于加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在新格局中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 总之,大国间已经形成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继续深化将会促进“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埋头苦干、办好自己的事情。当前大国关系态势进一步印证了江泽民同志关于21世纪头20年对我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也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2.国际战略环境

第二章 战略环境 一、填空题 1.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战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_______和_______两国既是我国的陆上邻国,又是海上邻国。 4._______市是我国最年轻的地级市,同时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管辖海 域最大的市。 5.我国海上领土有_______万平方公里。 6.目前对我国安全环境构成了综合性影响的国家是_______。 7.世界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两大地缘战略区。 8.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 9.我国_______海域被称为“第二个中东”,_______堪称“第二个波斯湾”。 10.油气运输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 类。 11.中国四大油气进口通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二、判断题 1.目前我国对外石油依存度仍然很低。 ( ) 2.研究战略环境只考虑国际因素,不需要考虑国内因素。 ( ) 3.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都是中国固有领土。 ( ) 4.我国新安全观核的心思想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 ) 5.当今世界军事格局为“一超多强”。 ( ) 6.“9.11事件”后,美国忙于反恐,因而对我国国家安全不构成威胁。( ) 三、单项选择题

1.我国大陆海岸线总长是_______。 ( ) A.2.2万余公里 B.1.8万公里 C.14万余公里 D.4万余公里 2.当前,中日关系中最敏感和最有争议的问题是_______。 ( ) A.南沙群岛争端 B.钓鱼岛争端 C.北方四岛争端 D.台湾问题 3.目前侵占我国南海岛礁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 ( ) A.越南 B.菲律宾 C.马来西亚 D.泰国 4.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是指 ( ) A.国际环境 B.地理环境 C.战略环境 D.国内环境 5.中印边界线从未正式划定,至今印度在东段边境非法占领我国领土 ___平方公里。( ) A.13万 B.6万 C.15万 D.9万 6.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按《联合国海洋法》的规定, 还拥有_____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 ) A.200 B.250 C.300 D.350 四、多项选择题 1.影响战略环境的国内因素有_______。 ( ) A.地理环境 B.政治环境 C.综合国力 D.传统文化 2.战略的要素包括_________。 ( ) A.战略目的 B.战略方针 C.战略力量 D.战略手段 3.战略的特点有_________。 ( ) A.全局性 B.对抗性 C.谋略性 D.稳定性 4. 油气运输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等几类。 ( )

战略环境概述

▲●战略环境概述 (教案) 目的要求:了解战略的基本涵义,弄清战略的演变、基本要素和主要类型,把握国内战略环境和国际战略环境的 现状,加深对世界安全形势的认识,增强国家安全 意识。 主要内容:一、战略 二、战略环境 三、国际战略 四、世界安全形势 教学重点:战略环境、世界安全形势 教学时间:4课时(本教案按4课时设计,任课老师视情掌握) 一个国家进行战争、建设国防、发展经济,包括从事各项事业,都必须制定完备的、符合实际的战略,才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高明的战略不仅是巨大的精神力量,更可以在无形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战略的制定离不开客观环境。历史证明,国家的战略要想成功,必须既符合“天时”,又符合“地利”和“人和”。否则,不管是多么宏大,都不可避免地最终要失败。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指的就是战略环境。战略环境包括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它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国家的战略选择,战略选择又反作用于战略环境。一个国家的公民,关心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形成正确的国家安全意识,也必须关注并准确把握本国所处的战略环境。 今天,我们就围绕国家战略环境这一主题,讲四个问题:▲一、战略;▲二、战略环境,包括国内战略环境和国际战略环境,主要介绍国际战略环境;三、国际战略;▲四、中国对世界安全形势的认识。其中,战略环境与世界安全形势是本课的重点。 ▲一、战略▲●封面:字幕、画面。以世界轮廓图为背景,饰以军人、海陆空主战武器装备渲染安全环境氛围 ▲字幕:加粗部分对齐上屏 ▲字幕

研究战略环境是为战略服务的。战略这个概念现在到处都在用,其实在其本源上只与军事和国防,特别是战争相联系。我们这里所讲的战略,首先是指国家的战略,其次要回归它的本源,也就是主要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审视战略。 ▲(一)战略概念的演变 战略不仅是一个古老的名词,而且是一个古老的观念。最初,战略指的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谋略,仅限于军事领域,后发展为大战略。公元579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皇帝毛莱斯为训练高级将领,编写了一本教材,命名为“strategicom”,英文就是“▲strategy ”,德文是“strategie”,法文是“strategie”。在日文中,与之对应的是“▲战略”和“政略”,“Strategicom”的词根为“strategos”,意思为将军(general),“Strategicom”的意思就是将军之学,即所谓的“将道”( generalship )。探寻欧美国家语言的语源,这些词都来自●古希腊语中“strategia(otpatyryua) ”。“strategia”是从古希腊语中“strategos (otpatyryua)”(为将军之意)派生出来的,战略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是作战用兵之术。 自从罗马帝国衰亡、西方进入中世纪后,所有这些发源于希腊的名词和观念都已为人所遗忘,直到千余年后才又出现。1770年,法国人梅齐乐在翻译毛里斯的Strategicom一书时,根据其书名创造出“Strategy”一词,并于1777年在自己所著的《战争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19世纪末,日本人将西方的“Strategy”一词翻译成汉语“战略”,后由中国留日学生传回国内。在我国,“战略”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历史学家司马彪以此为名所著的《战略》一书,这部书后来散佚。公元4世纪初,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曾引用了《战略》一书的内容,说明在南北朝时《战略》一书是流行的。后来又出现过几部以战略为书名的著作,但大多亡佚。现今保存最完整的只有明代茅元仪的《廿一史战略考》。除了书名外,战略作为概念使用,最早出现在《宋书》“▲●授以兵经战略”中。检索二十五史,可以发现▲字幕 ▲●字幕:战略中英文词,配拜占庭帝国、古希腊地图或相关人物像 ▲●字幕,配《宋

国际战略环境试题库

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试题 一、选择题: 1.战略在不同地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下面不属于其决定因素的是( D ) A、战略思想 B、战略环境 C、军事力量 D、军队数量 2.下列不属于战略基本特点的是( B )。 A、全局性 B、变动性 C、对抗性 D、谋略性 3.( C )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A、国际环境 B、地理环境 C、战略环境 D、国内环境 4.下列不属于研究国内战略环境应重点把握因素是( B ) A地理环境 B、人口数量 C、政治环境 D、综合国力 5.下列不属于国际战略格局的一项是( C ) A、两极格局 B、多极格局 C、多元格局 D、多元交叉格局 6.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A ) A、一超诸强,多元争极 B、多超一强,多元争极 C、多超诸强,多元争极 D、一超一强,多元争极 7.( D )不是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和调整的重点。 A、主张缩小分歧 B、增加交流 C、扩大合作 D、增强对抗 8.胡锦涛主席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 C )的演讲。 A、《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中国》 B 《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

C、《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D 《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非洲》 9.下列不属于我国政府奉行的五项基本原则的是( D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互利互惠 10.美国武装力量目前主要由( B )构成: A、陆军、海军、空军、航天军、火箭军 B、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 C、现役部队、后备役部队、文职人员 11、美国现行军事战略是:(B) A、“营造、反应、准备”战略 B、“先发制人”战略 C、“大规模报复”战略 12、我国在陆地上与周边(c)个国家接壤 A、12、 B、13、 C、14、 D、15 13、中国海岸线长(b)万千米 A、1.6、 B、1.8、 C、2.0、 D、2.6 14、中国与印度陆上领土争议面积为(c)万平千米 A、9、 B、12.5、 C、12.55、 D、13.5 15、中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c) A、寸土必争 B、极力主张,逐步回收 C、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16、陆地接壤国家唯一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教关系的是() A、锡金 B、不丹 C、越南 D、尼泊尔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2013讲稿要点)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2013年讲稿要点) 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它包括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和国际战略形势(动态表现)两个方面,是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和平问题。 一、冷战后的国际战略格局 国际战略格局,是一定时期内国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之间的相对关系和结构形式。格局包含三大要素: 一是力量。力量对比决定着每一支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客观上确实有大国小国、弱国强国之分。即使联合国有一国一票的体制,也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大国在其中更有主导地位和影响力。 二是关系。各种力量之间根据利益关系形成联盟或敌对关系,会造成力量对比的变化。结盟常常可以改变力量对比。然而结盟是有代价的,必须为盟国尽义务,甚至可能会牺牲部分主权。有些国家不愿受到结盟的束缚,便设法游刃于大国之间,利用它们的矛盾、竞争和有求于己而赢得自己的利益空间,如印度。而对于主要大国来讲,对各地区其他力量进行分化瓦解和制衡,防止其联合起来形成对自己不利的对比态势,则是保证其强势地位的有效途径。老牌世界大国英国和现在的超级大国美国都精于此道。 三是体制。格局中总是存在一定的体系和制度,这首先也是由实力和地位决定的。在旧的格局被打破后,获胜的同盟国家为了和平瓜分胜利果实,主导新的格局,需要共同建立新的体制,制定新秩序,剔除旧的格局体制中的不合理内容,同时对各支力量进行规范或制约。稳定畅通的体制是格局延续的基本保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支配国际关系长达半个多世纪。未来一二十年内,国际战略格局总的趋势正继续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国际战略力量失衡的状况将难以根本改变,仍将维持“一超多强”的格局。美国一超独大,其他起主导作用的是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这几大力量中心,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区域集团和地区性大国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世界战略环境分析

当前世界战略环境分析 目前能够称得上大国的主要有:美国、中国、俄罗斯。三者目标都不经相同。美国的目标为称霸全球,中国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俄罗斯的目标是恢复其苏联时代的荣光,这一点和中国比较类似。 下面,按照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英国、日本和伊朗分别叙述其国家在目前形势下的最高战略目标和现阶段主要目标。 1、美国 美国最高战略目标:很显然,目前美国虽然已经衰弱,但它仍是这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对于美国来说,现阶段最高战略目标仍是世界单极化!可以说美国目前仍在为这个目标在努力!虽然美国目前遇到种种困难,但是只要它能吃掉欧盟、俄罗斯和中国任意一个,那么美国依旧有统治全球的希望。 2011年前,美国制定“大中东计划”,策划了911事件进入阿富汗,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介入伊拉克,东西两面合围伊朗,一旦伊朗被美国拿下,那么美国就控制了中东所有产油国。只要这个战略成功,那么美国就统治了全世界了! 世界主要大国对这个计划极其的恐惧,具体体现在美国要攻打伊拉克的时候,有五个国家弃权票——俄罗斯、德国、巴西、印度、中国!美国打下伊拉克后,中、俄、欧又策划了伊朗核问题来阻止美国统治全球,这个过程就是中俄从技术上支持伊朗核爆,欧洲从经济和政治上支持伊朗,最终体现在伊核六方会谈——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及中国。 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并没有让美国实现控制伊朗,从而控制整个中东的目标,在中、俄和欧洲的联手下,美国大中东计划破产——美国统治全球的最高战略失败!这个计划在2011年就已经失败,其标志事件为:2016年美国宣布取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 大中东计划的失败,让美国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加上中国的强势崛起,美国无力再维持世界单极化,世界格局不可避免的进入多极化!对于美国来说,目前的最高战略目标仍是维持世界单极化:吃掉中国、俄罗斯、欧洲或伊朗中的任意一股势力,美国就还可以维持单极世界!

对国际形势的认识和看法

形势与政策调研报告 姓名:余朝飞软件学院软件工程03班 20102037 万熙软件学院软件工程03班 20102029 王郑合软件学院软件工程03班 20102004 巫强软件学院软件工程03班 20102059 2011年6月10日 对国际形势的认识和看法 一、国际战略坏境和格局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格局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看:国家的层面和从军事层面看。 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战略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从国家层面看,国际战略环境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安危和兴衰;从军事层面来看,影响一个国家军事斗争的对象,性质,目标和敌友关系。不同的国家由于地位,实力,和其他的国家的相处的方式等有所差异,对国际战略环境就可能有不同的认识和判断,如我国认为和平与发展才是这个世界的主题元素,然而有些国家则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和举措。

自从两极战略格局解体后,直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一种新的国际战略格局,这是因为当今这个世界正处在一个特定的国际背景和条件下,因此当今这个世界还仍然处在新的战略格局形成的过渡时期。当然世界不会一直以这样的状态存在下去,最终还是会以某种相对稳定的国际战略格局出现的,这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当然具体是什么战略格局,这还需要根据未来这个世界的发展状况来确定,将来哪个国家会在这个世界占据着主导地位,就需要他们在未来的时间里面做出了什么事情。当今世界一些主要国家正在有所作为,以争取在未来的国际上占据着一个有利于自己国家发展的地位。不过当今世界已经呈现出了一超多强的明显特征,即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以及俄罗斯,中国,日本,欧盟等多个强力国家和集团,他们在这个世界有很大的影响力,在相当的程度上关系着世界的局势和国际问题的解决。 现在国际上存在主要的两种对国际战略格局发展趋势的看法: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根据字面意思的理解就可以找出两者的不同,单极表示一个国家或者集团,而多极世多个国家或者集团。 但是我认为从当前国际形势的现状和格局基本走向来看,多极化是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总趋势。国际战略格局是由世界强力国家的博弈的结果,大国实力地位的变化是刀子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战略格局虽然是冠以“国际”之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有这个平等的地位参加其中的;国际战略格局的调整变化本质上是世界主要强国战略利益的调整和变化,这正是他们之间的利益需求和矛盾冲突引起的国际改变;国际战略格局一旦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那些成为“极”的国家之间会有一种制约关系,力量相对平衡,世界总体就会相对稳定。 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不断变化的阶段,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也不断的发生变化,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2013讲稿要点).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2013年讲稿要点) 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它包括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和国际战略形势(动态表现)两个方面,是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和平问题。 一、冷战后的国际战略格局 国际战略格局,是一定时期内国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之间的相对关系和结构形式。格局包含三大要素: 一是力量。力量对比决定着每一支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客观上确实有大国小国、弱国强国之分。即使联合国有一国一票的体制,也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大国在其中更有主导地位和影响力。 二是关系。各种力量之间根据利益关系形成联盟或敌对关系,会造成力量对比的变化。结盟常常可以改变力量对比。然而结盟是有代价的,必须为盟国尽义务,甚至可能会牺牲部分主权。有些国家不愿受到结盟的束缚,便设法游刃于大国之间,利用它们的矛盾、竞争和有求于己而赢得自己的利益空间,如印度。而对于主要大国来讲,对各地区其他力量进行分化瓦解和制衡,防止其联合起来形成对自己不利的对比态势,则是保证其强势地位的有效途径。老牌世界大国英国和现在的超级大国美国都精于此道。 三是体制。格局中总是存在一定的体系和制度,这首先也是由实力和地位决定的。在旧的格局被打破后,获胜的同盟国家为了和平瓜分胜利果实,主导新的格局,需要共同建立新的体制,制定新秩序,剔除旧的格局体制中的不合理内容,同时对各支力量进行规范或制约。稳定畅通的体制是格局延续的基本保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支配国际关系长达半个多世纪。未来一二十年内,国际战略格局总的趋势正继续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国际战略力量失衡的状况将难以根本改变,仍将维持“一超多强”的格局。美国一超独大,其他起主导作用的是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这几大力量中心,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区域集团和地区性大国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却难阻多极化潮流 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是目前各极力量中最强

国际战略环境

上课周三-78节、序号56成绩 国际战略环境 张三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09级软件2班10011201福建福州邮编:350000) 摘要:冷静地观察中国周边的国际形势,审慎地预期周边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在未来一个时段内维护地区和平,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态。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不顾国际舆论的反对发展核武器;在意识到这些对和平与安全的威胁的同时,我们还必须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观察周边国际力量关系的分布情况,以此对下一世纪的周边环境作出判断。 关键词:国防军事思想高科技技术 前言 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特别是战争与和平的总态势。战略环境是动态的,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一、关于军事理论的学习 我们即将完成军事理论课的教程,学习军事知识,认识战争规律,预知未来战争特点。我国的安全人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和挑战。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国防教育,增强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为期不长的军事理论课,从多个项目中,让我们对当代国内以及国际军事情况,都有了初步了解。主要内容包括: (1)中国的国防建设。主要讲授中国的国防历史沿革,包括古代、近代及现代中国的国防概况;中国的武装力量体制,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国防法规;国防精神。 (2)军事思想概述。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事建设思想以及外国军事思想。 (3)中国国家安全环境。主要讲授国际安全与军事战略格局,世界军事形势势态的演变,当前世界军事形势的特点,世界军事形势的发展趋势,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军事情况,世界主要国家的防务政策,反恐怖斗争,坚决打击“台独”势力与国家安全等。 (4)军事高科技技术。主要讲授军事高科技技术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现代作战的影响,讲授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精确制导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电子战技术、指挥自动化技术、军用航天技术、核生化武器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5)高技术局部战争。主要讲授高技术局部战争概念,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新“三打三防”,人民防空以及如何迎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挑战。 (6)对中国而言,拥有华夏五千年历史的悠悠古国,自古就涉及到了战争,就涉及到了军事,再逐渐为现代军事理论奠定了基础。而当代则是以现代化战争为主流,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信息时代和科学技术是改变战争形态的两大推手。 二、了解中国的周边环境 近几年,在中国周边地区正在形成一种多极的力量结构。这不是世界性的多极化趋势的产物,它只是一种地区性的结构。日本由于经济陷于停滞与低速发展,它与亚洲其他力量的差距在缩小。在此同时,日本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作用的意愿更强烈了。俄罗斯的经济经过严重的衰退后已经稳定下来,加上普金的当选,它的综合力量进入了恢复期。印度的经济状况因新经济的出现而得到改进,拥有核武器使它的

军事理论考试题库基础题《战略环境》章节

《战略环境》章节 一、单选题 1、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是():D A、单极格局; B、多极格局; C、两极格局; D、一超多强格局 2、我们国家的海洋国土面积是():B A、960万平方千米; B、300万平方千米; C、1260万平方千米; D、43万平方千米 3、与我们国家陆地上相接壤的国家有():B A、13个; B、14个; C、15个; D、16个 4、军事战略主要通过对()的建设和运用来达成既定的政治目的:B A、战略方针 B、军事力量 C、战略手段 D、战略环境 5、战略思想是对待军事斗争特别是()的根本立场和态度B A战略方针 B、战争问题 C、战略环境 D、军事力量 6、对战略环境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有() C A、国家的地理环境 B、政治环境 C、国家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和综合国力状况

7、中国是个陆地大国,陆地与()个国相接壤A A、14 B、15 C、16 8、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C A、祖国的统一,海洋权益的争端 B、祖国的统一,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 C、祖国的统一,海洋权益的争端,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影响边疆地区的安全的其它原因 9、在新形势下,中国周边的热点问题是()C A、祖国的统一 B、朝鲜半岛 C、朝鲜半岛和印巴之间的对立 10、在军领域里,层次最高,指挥的范围最广,各项工作的“龙头”和总纲,各种活动的依据是()B A、战术B、战略C、方针 11、战略重点和枢纽的把握,战略方针的确定,军事力量和斗争方式的运用,战略调整和转变等,这些活动在军事上称为()B A、全面性B、谋略性C、对抗性 12、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的客观情况和条件。C A、政治安全 B、政治环境 C、战争全局 D、战略部署 13、军事战略的决定因素主要有战略思想、战略环境和():D A、战略目的; B、战略方阵; C、战略手段; D、军事力量

《战略环境》章节

《战略环境》 一、单选题 1、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是():D A 、单极格局; B C 两极格局; D 2、 我们国家的海洋国土面积是():B A 960万平方千米; B C 1260万平方千米; D 4、军事战略主要通过对()的建设和运用来达成既定的政治目的: B A 、战略方针 B |、军事力量 C 、战略手段 D 、战略环境 5、战略思想是对待军事斗争特别是()的根本立场和态度 B A 战略方针 B |、战争问题 C 、战略环境 D 、军事力量 6、对战略环境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有() C A 国家的地理环境 B 、政治环境 C 国家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和综合国力状况 、多极格局; 、300万平方千米; 、43万平方千米

7、中国是个陆地大国,陆地与()个国相接壤A A、14 B、15 C、16 8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C A、祖国的统一,海洋权益的争端 B祖国的统一,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 C祖国的统一,海洋权益的争端,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影响边疆地区的安全的其它原因 9、在新形势下,中国周边的热点问题是()C A、祖国的统一 B、朝鲜半岛 C朝鲜半岛和印巴之间的对立 10、在军领域里,层次最高,指挥的范围最广,各项工作的“龙头”和总纲,各种活动的依据是()B A、战术E、战略C、方针 11、战略重点和枢纽的把握,战略方针的确定,军事力量和斗争方式的运用,战略调整和转变等,这些活动在军事上称为()B A、全面性E、谋略性C、对抗性 12、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的客观情况和条件。C A、政治安全 B、政治环境 C、战争全局 D、战略部署13、军事战略的决定因素主要有战略思想、战略环境和():D A、战略目的; B 、战略方阵; C战略手段; D 、军事力量 14、从国际战略环境的角度看,是什么战争严重损害了现行国际秩序。B

国际战略环境

第一章国际战略环境 内容简介:主要介绍国际战略环境的含义、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及特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国家与统一问题。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目前所处的国际战略环境,了解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和变化发展,了解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态势,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对国家统一充满信心。 国际战略环境的定义和影响 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式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双边或者多边关系中有关各方力量消长、利益得失等方面的总状况和总趋势。国际战略环境关系到国际的生存和发展、安危与兴衰,影响一个国际(集团)军事斗争的对象、性质、目标、敌友关系,以及据以确定的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基本方向,因而是各个国家(集团)制定战略所必须首先考察和关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第一节战略环境概述 一、国际形式总体缓和但局部冲突不断 (一)和平和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题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全中国人民福祉,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的条件。新的世界大战在短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二)局部战争的危险性仍然存在

尽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和平是当代国际形式的主题之一,但是局部战争的危险性仍然存在,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的安全威胁和非传统的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一度出现增多的势头。 二、经济全球化成为大趋势但也存在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进行的。从对国际战略形势的影响方面看,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能促进世界形式的缓和;另一方面,它又可能使世界处于新的动荡之中。 三、大国较量竞争的重点转向综合国力 冷战结束之后,尽管大国之间加强了对话与合作,但相互之间的较量并没有停止,较量的重点从冷战时期的军事力量为主,转向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其主要内容是:夺取科技优势,促进国家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壮大综合国力,为夺取或保持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有利地位创造条件。 四、军备竞赛有所趋缓但质量竞赛更加激烈 由于国际形势日趋缓和,使全球军备竞赛有所降温。但是一些地区性的军备竞赛有所升级,特别是世界各国质量建军的步伐大大加快。 (一)核军控进程受到挫折 (二)加快了高科技建军的步伐 五、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并呈现新的表现形式 (一)政治强势有所发展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国防建设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国防建设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变化不定,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冲突,当然,和平发展依旧是时代发展的主题,世界格局依旧是多极化发展、一超多强。而我国处于这样的国际环境下,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以及机遇。下面,我将就当前国际战略环境、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压力、我国的国防建设来展开论述。 总的来说,当前的国际战略环境是和平的。但是同时,当今世界也是复杂多变,局部动荡不安的,地区间的摩擦冲突从未间断。 比如,中东地区就是全球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那里充满了动荡不安以及战争的硝烟炮弹。之前发生的伊拉克战争可谓战火燎天。尽管长达7年多的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美军已经撤出伊拉克,但伊拉克国内的形势并未好转,仍持续遭受各类暴力活动和自杀袭击的困扰,人民的生命财产仍受到极大的威胁。“……但是这(指对伊战争)不仅仅关系到美国对石油的依赖,而且还关系到全世界对石油的依赖。从短期看,我们的最根本的薄弱之处在于沙特人有可能很快削减或提高石油的开采量……沙特人对油价的升降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必须把石油武器从中东抢过来。”(注:[美]詹姆斯·伍尔西:《我们必须把石油武器从中东抢过来》)由此可见,美国希望能够控制世界石油市场,利用武力改造中东,而攻打伊拉克相当于杀鸡给猴看,警告中东国家并希望他们能受自己控制。美国这样的大国希望世界朝单极化发展,希望能够主导国际关系的发展,为其经济利益不惜动用武力。显而易见,美国的霸权主义是造成国际环境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冲突不断,曾在加沙发生8次武装冲突,造成多人死亡和受伤。与此同时,以色列与黎巴嫩的矛盾也在加深。尽管长达7年多的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美军已经撤出伊拉克,但伊拉克国内的形势并未好转,仍持续遭受各类暴力活动和自杀袭击的困扰,人民的生命财产仍受到极大的威胁。 从这些持续不断的战火中,我们可以看到,造成当今国际环境动荡的主要原因,包括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再就是国际恐怖主义,还有美国的霸权主义。 当前国际形势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我国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和过去相比越来越复杂化了,而复杂化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特别是最近两年,我国周边一些热点问题突出了,争端在加剧。 本来,冷战结束以后,我国几乎和周边所有国家的关系都在程度不同上得到了改善。特别是经过长期的和平谈判,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我国陆地边界问题绝大部分解决了,具体地说我国有十四个陆上邻国、十四条陆上边境线。至今我国全部划定的是十二条,现在还有两条没有划定。一个是中国和不丹,另外一个是中国和印度。所以说,我国陆地边界基本解决,这是我国总体稳定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 但是,上面说到的四大主义势力对国际战略环境造成的威胁一直以来都存在,对我国的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在西南方向,虽然中印两国的政治外交关系基本稳定,但是中印终究还存在着12.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争端。两国围绕着领土争端早已达成共识,就是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是西南边境仍然有着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东北方向,朝鲜半岛始终存在着变数,而朝鲜半岛的形势和我国的安全是密切相关的,这种密切相关不仅因为朝鲜它是我们的邻国,邻国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牵动我国的安全神经,而且还因为朝鲜不是一般的邻国——从历史上看,近代以来,在我国所处的东亚地区,发生了几场大规模局部战争。而每一场战争,几乎都是朝鲜半岛问题引起,甚至都将我国被动卷入,给我们国家的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正因为如此,今天的朝鲜半岛和我们国家的安全仍然是密切相关的。 不过,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主要的安全威胁来自于海上,海上

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未改变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世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四、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 国际战略环境是,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式的综合体现,影响一个国家外交,经济,军事斗争的对象,任务和目标,是各个国家在国际环境中生存必须首先考察和关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没有改变 (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 (二)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关系 (三)发展经济和科技是各国国家战略的核心 (四)南北矛盾核心仍然是经济发展问题 (五)民族宗教矛盾及恐怖主义对和平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一)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大势所趋 未来世界不可能美国一家独霸 战后,占世界经二济总量约45-50% 90年代初,占世界经济总量约23% 2002年,占世界经济总量约29% 未来世界不可能美国一家独霸 其他力量中心也在成长壮大 (日本俄罗斯经济欧元) 邓小平:中国怎么样也算一极。 比尔·克林顿:中国可以使世界充满青春。 乔治·布什:中国是一个充满无限机会国家。 (二)多极格局的形成将面临长期斗争 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严重迟滞多极化的发展 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严重迟滞多极化的发展 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严重迟滞多极化的发展 多极化机制尚未形成 多极格局是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客观趋势,但是由于国际战略力量的失衡难以在短期内趋向均衡,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进行种种干扰和阻挠,多极化的其实不会一帆风顺。

分析国际战略环境

分析国际战略环境 在世界上,综合国力是评价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大的一项标准,而军事力量又是组成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分析国际战略环境时,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它包括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两个方面: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国际战略形势是国际战略环境的动态表现。 影响国际战略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国际间战略利益的矛盾及其发展;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与配置;主要国家之间的战略关系及其斗争、制约、合作的态势;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以及战争威胁的性质和程度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的环境下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自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战略环境的相对平衡,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和文化等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像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和宗教纠纷突起,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恐怖袭击在全球蔓延,呈现出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状态。二战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失去了战略伙伴的关系,主要的表现如下:第一,二战后,欧洲的传统强国德国和亚洲的日本被打垮,大英帝国实力虚弱,使欧洲和亚洲出现了权力真空,而美国在二战中远离主战场,损失很小,俄国击败了德国,占领了东欧,威望很高,这两个国家就成为了超级大国,趁机填充真空地带,爆发了冲突。第二,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斯大林希望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美国则希望建立全球的自由贸易体系。第三,在安全问题上,两国看法差距很大。俄国占领东欧是畏惧日后德国的重新武装,希望获得缓冲,却被认为是扩张行为。苏联认为北朝鲜进攻南韩是内部问题,而美国认为是国际问题等等。第四,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在战后为了自身的利益,有益挑拨事端,制造危机感,利用斯大林的多疑了维持美国的军事开支,为自身牟利。从而导致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其中冷战中的热战要数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了,在冷战中,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从冷状态到七十年代的正式建交,尼克松访华,小球转动大球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中国在世界的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没有对日本发出建交消息就同中国建交,这使得日本和中国的建交处在被动的状态,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地位的恢复,大大提高了国际地位和声望,但是这半个世纪的冷战却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一、两极对峙的格局对世界的影响十分巨大,这种情况也是在历史上首次出现,冷战导致了全球性的两种次级文化大规模扩散----也就是两种意识形态的传播,而且也侧面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主义的泛滥。二、美苏两国的对峙加强了全球贸易联系(在两大联盟的内部),国家的权力开始下降----例如韩国,北约成员都相对放弃了一定的军事权力。三、在欧洲的对峙推动了西欧一体化和欧盟日后的建立。四、日本在冷战中得以经济崛起----冷战的大规模订单和工业扩散效应导致东南亚的一些列国家的经济发发展。五、而苏联奉行列宁主义,支持非洲民族运动,瓦解了数百年的殖民地制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他指出,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促进经济发展是世界的核心问题。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总体、三个局部和三个继续来概括。那就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两极格局解体后,新的形式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使国际安全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主要的表现如下: 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未随之退出历史舞台。美国等国更加肆无忌惮地采取“新干涉主义”政策,公然践踏国际关系准则,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插手别国内部事务,甚至更多地直接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它们除使用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