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宏伟目标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

一、背景与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课程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体现着教育价值的取向,制约着教育活动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策略

1、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3、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4)倡导建构的学习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三、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涉及的问题:(1)纵向看即怎样依照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来设计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管理职责的分配,以确保每一位儿童都享有学习的权利(2)横向看即在每一个教育阶段怎样有计划地安排儿童的学习机会以及基本标准,以利于每一位儿单全面、均衡的发展。

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依据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课程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重建新的课程结构,需要特别关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

(一)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的。他的内涵以综合课程为主要表现方式,并从三个层面体现出来。从课程综合的程度看大致有几种模式:交叉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和经验课程等。

(二)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1、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音经济文化的差异,必须具有一定的变通性

2、课程结构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体现选择性

3、课程结构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完善选修制

(三)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课程结构“均衡性“的内涵主要从三个层面上体现出来。

1、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规划、设计应体现全面、均衡的原则。

2、各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课时安排体现均衡性,而绝不是平均分配。

3、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均衡的原则。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应该在下列这些方面有所突破

1、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

2、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的课程结构。

3、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

4、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基本达到国家课程的要求的同

时,设置农业技术教育课程,根据具体需要可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的培训、获得“双证’模式。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与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一种决策机制的保障与课程改革的支持。具体有以下三点建议:(一)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方针

(二)坚持“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原则

(三)建立一种强有力的课程改革支持系统

2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三个面向------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

邓小平同志的有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应该成为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指导方针。我们的三个面前意味着:“中国教育应在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以创新求得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中国教育应以开放系统的方式运行,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在中国与世界互动之中寻求自身发展的制高点。中国的教育发展应该进行双向定位,即立足于现实测未来,依据对未来的预测反观现实,从而将现实与未来的落差化为自身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以德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加速教育信息化,实现中国教育的夸越式发展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论据---------是以下三方面

(一)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

(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

(三)跨越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鸿沟

三、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其基本要点应该是将培养和发展人的信息素养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一)信息素养-----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二)统整的建构主义---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3、建构主义的课程观

4、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5、建构主义的评价观

(三)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综合------全面更新与评估的智力素质的理论依据

(四)家庭、学校、社会共建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

3发达国家课程改革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念

(一)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二)信息素养的养成

(三)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四)强调价值观道德教育

(五)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

1、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儿童掌握基础知识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

2、基本能力的培养

3、价值观、态度与道德修养

4、体能和健康教育、公民教育

(二)课程设置

1、英国

2、澳大利亚

3、日本

4、法国

5、美国

(三)课程的实施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1、信息教育渗透各级各类教育

2、强调有合理结构的基础知识的传授

3、加强外语教学的力度

4、学校与企业联手推进教育改革

(四)课程管理

1、统一课程

2、校本课程

三、教科书的改革

四、评价的改革

(一)英国

(二)德国

(三)法国

五、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启示

(一)在课程目标的制订方面,要继续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重视价值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

课程目标的确立在学校教育中意义重大。一方面目标是课程开发的起点,它为整个课程开发过程规定了方向,另一方面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体现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宗旨。因此课程目标的确立关涉整个学校教育的根本。(二)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面,要关注学生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设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处理好必修课选修课之间的关系

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的对象。学生有其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的规定性。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角色特征的前提下实施教育,缩短他们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差距,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设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之产关系这些方面。

(三)在课程管理方面,要采用灵活的课程管理体制

我国的课程开发和管理属于集权型模式,已经不适合新世纪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课程管理的三级管理体制是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此结构认为新的课程体系依据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原则对原有的课程结构作出调整,对学生课程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如何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对原有学校课程中分科课程如何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层面和价值层面的关联进行统整,以及对设计或开发各种类型的综合课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课程结构的本体诠释

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

(一)课程的结构的确立:是设计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环节。

1、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

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为课程之于学习发展的功用。

2、课程目标的审视

课程结构与课程目标在依存中共生,课程目标是课程结构确立的基础或依据,而课程

结构则是课程目标得以体现并最终实现的一种重要方式与途径。

3、课程结构的确立

课程结构的确立首先要从既定的课程目标出发,以课程目标为尺度寻求具有不同价值的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的对应性。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方式(以下三种形式)

1、描述方式--------是指以文字语言表述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及其各自在学校课程体

系所拥有的地位的方式。

2、数量化方式-------是指对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拥有的地位数量

化表达的方式。

3、应用性方式-------是指课程实施过程中将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具体展示出来的一种

方式,在这种方式中隐含了前述两种要素各自的比例关系。

二、课程结构的比较分析

三、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

(1)首先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身微乎其微,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选修课程则微乎其乎。

(2)其次,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比重失衡,

(二)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诠释

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

2、构建均衡科目结构

3、完善和优化课程内容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

对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形态作出深度剖析,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一种课程形态,其主旨在于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整体认识与责任感,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养成合作、分享、进取等个性品质。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因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具有如下特性:

(一)整体性

(二)实践性

(三)开放性

(四)生成性

(五)自主性

三、综合实践活动理念与目标

(一)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是对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

(二)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三)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线索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

1、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2、学生与他人的社会关系

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1、研究性学习

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信息技术教育

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

4、劳动技术教育

是以学生获得积极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三)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

遵循以下原则:

1、尊重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

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

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四)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1)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级与提升(2)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

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3)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和方案的实施者。

(一)正确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综合活动的关键。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同伴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加以选择,第三、在课题的展示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跟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

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

(二)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三大指定领域

三大指定领域:(1)研究性学习(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3)劳动技术教育

(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一)评价理念

1、整体观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整体求在评价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活动进行中去。

2、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整体求在评价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

3、过程性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整体求在评价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评价的作业应该提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

(二)评价方式

七、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有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一)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二)开发利用多种教育资源

(三)教师教训

教师培训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地方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十分重视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四)教育行政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

1、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

2、学习者是自己课程的主体,而不是别人提供的课程的被动接受者

3、每一个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课程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

性。

4、分等划类的考试等量化评价方式不是课程评价的唯一形式或最好形式,评价更能体

现人的发展的特殊性

5、个性健全是课程发展的特殊性。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比较研究

用比较的方式阐述,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脱胎于我国原有的活动课,受到美、英、法等类似课程的启示,借鉴于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和我们的台湾的“综合活动”并考察了上述中小学综合实践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状况,为我国中小学全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出建议。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类型

(一)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名称

1、美国

(1)自然与社会研究

(2)设计学习

(3)社会参与学习

2、英国和法国

3、日本

4、我国台湾省

(1)家政与生活科技

(2)乡土艺术活动

(3)辅导活动课程

(4)团体活动

(二)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域

1、主题探究或课题研究

主题研究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遵循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规范和步骤展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研究学习与设计学习具有内在的联系,学生通过对有关问题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

(1)自然现象或问题的研究

(2)社会研究

2、社会实践学习

社会实践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参与性,即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参与到整个社会生活之中,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员。其途径主要有社会服务活动、

社会考察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

(1)社会服务活动

(2)社会考察活动

(3)社会公益活动

3、生活学习

(1)生活技能的训练活动

(2)生活科技与创造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设计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

1、英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

(1)个人需要的满足方面

(2)社会问题方面

(3)学术准备方面

(4)职业意识方面

2、日本中小学“综合实践学习时间”的总体目标

3、新加坡的实践课程的总体目标

4、我国台湾省“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分类与分层设计

1、家政生活科技课程目标

(1)家政部分

(2)生活科技部分

2、乡土艺术活动课程目标

3、辅导活动课程目标

4、团体活动课程目标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

(一)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学习活动方式,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过程:

1、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

2、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

3、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4、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的总结

(二)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活动

1、设计学习

2、应用学习

(三)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

1、社会考察、参观和访问的基本内容

2、社会考察、参观和访问的基本过程

(四)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

1、社区服务活动

2、公益活动

3、生产劳动

(1)商业活动

(2)手工劳动

(3)工厂劳动

(4)田间劳动

四、几点启示

1、综合实践活动最核心的课程价值观

2、综合实践活动的项目或活动领域

3、学习活动方式

7研究性学习价值与反思

从历史的角度,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尝试澄清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和作为课程研究学习。强调作为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概念,作为课程研究性学习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开展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最后对目前中小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各种做法进行反思。

一、“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

我们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是通过转变学生方式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

(1)保持独立的持续的研究的兴趣

(2)丰富学习经验

(3)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4)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

(5)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6)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研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课程

作为一种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它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是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

“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学科课程是基于或主要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开发的,掌握必要的体现于学科中的间接经验中学科课程的直接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则基于学习的直接经验,它以获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直接经验、发展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直接目。发展个性。

三、对“研究性学习”几种现实价值取向的反思

(一)“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人专家化倾向

(二)“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功能上的过分窄化倾向

(三)“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学科化倾向

8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若干问题

回答了在普通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时,学校应遵循怎样的原则,采取何种策略,才能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包括课程目标的定位,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其中附有很多来自于上海的案例。

一、为什么要提出研究性学习

(一)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二)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载体

(三)原有活动课实践的发展需要新的生长点

(四)每一个高中生都具有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很大潜能

(五)各地学校都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可能性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

(一)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二)提高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会分享与合作

(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五)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六)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一)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上的主要特点

(二)问题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呈现的主要方式

(三)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和组织时应该重视的几个方面(四)研究性学习的层次差异性

四、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组织实施的一般要求

(二)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

(四)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五、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一)研究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

(二)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3、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

(三)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

1、评价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2、研究性学习评价也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

3、研究性学习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4、评价方案的多样化

9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概念与实践

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概念出发,阐述社区用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性质和意义、基本目标、基本内容及其选择、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以及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等。

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性质和意义

(一)基本内涵

(二)实施该课程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1、改变学习方式,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及其选择

(一)基本内容

1、服务社区

2、走进社会

3、珍惜环境

4、关爱他人

5、善待自己

(二)内容的选择

四、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

(一)实施的基本原则

1、亲历性原则

2、自主性原则

3、协同性原则

4、整合性原则

(二)活动的组织与要求

(三)活动实施的一般程序

1、提前准备

2、拟定方案

3、实施活动

4、交流总结

五、评价要点

(一)关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评价的基本建议

1、评价要有所侧重

2、评价要贯穿活动全过程

3、强调学生参与评价

4、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

(二)评价方式的具体建议

六、教师在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七、课程资源开发

第三部分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

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如果说标准是课程的“灵魂”,那教材就是课程的“肉体”,

10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框架分析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可见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枢纽。

一、课程标准的性质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课程标准的定义是: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前者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纲设计,是一种纲领性文件,规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得时数,以及团体活动的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重点、教学时数和紡订教材的基本要求等。

我国对课程标准的认识:

(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2)它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学生学习结果行为是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4)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

(5)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二、课程标准的框架

课程标准的框架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整套标准的结构,另一方面是某一门课程或领域的结构。

我们课程标准框架具体内容是:

1、前言: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改革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基本标准

的设计思路

2、课程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阐述本门课程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学段的划化1-2,3---4,5---6 ,7----9年级,有些课程只限在一个学段,有些课程兼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段。

3、内容标准:根据上述课程目标,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所

阐述的目标。

4、实施建议:教与学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以及教材编建议

等。

5、术语解释:对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与说明,使使用者能更好地理

解与实施标准。

各门课程标准在陈述上差异有四种格式:

(1)按学习领域+学段陈述标准,如语文、数学、音乐等

(2)按学习领域+水平陈述标准

(3)按目标领域+等级陈述标准,如英语、日语、俄语等。

(4)按主题分级陈述标准,如化学、生物、地理等

三、课程目标的陈述技术

(一)课程目标必须分层次陈述的(176页)

(二)行为目标陈述的两类基本方式

1、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

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

2、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

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

(三)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四)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五)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

(六)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七)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

四、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一)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1、知识:一是了解水平,二是理解水平,三是应用水平

2、技能:一是模仿水平,二是独立水平,三是迁移水平

(二)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一是经历水平,三是反应水平,三是领悟水平。

11课程组织与实验教材

课程组织是将课程要素课程内容合理编排的过程,它是课程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关注课程的组织:统整与衔接

(一)关注课程组织的要素

所谓的课程组织的要素是指根据课程标准将课程要素和课程内容妥善加以设计与编排,以形成课程的类型和结构的过程。课程组织主要包括两个层面: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学习经验铁组织。

1、统整性原理

所谓统整性是指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以防止学生的知识体系窄化、僵化和脱离生活实际的发生。

2、衔接性原理

所谓衔接性是指课程各要素所形成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水平关系和垂直关系,课程内容中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就是水平关系。

课程组织的统整主要从下述几个层面展开:

(1)学科关系的统整

(2)学科内容的统整

(3)学生个体经验的统整

(二)关注学科间的统整

初中课程的总体结构应该从三个板块体现出来:

1、人格发展领域

2、沟通、学习技能领域

3、学校课程体系

(三)关注学科内的统整

(四)关注学科观的转变

二、关于“实验教材”的思考

(一)教材的广义性与多样性

从教学论的视角看,教材的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为使学生形成特定的知识体系所勾画的事实、概念、法则和理论

(2)同知识紧密相关的、有助于各种能力形成并熟练的、系统习得的、心理作业与实践作业各种步骤、方式与技术。

(3)与知识和能力体系紧密相关的、奠定世界观基础的、表现为信念、政治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认识、观念和规范。

(二)教材与教科书

(三)实验教材的标准与选编原则

编制教材的基本标准:

(1)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就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的观察、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

样化,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2)教材应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的倾向(3)教材的编写体现和呈现方式应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

实验教材编制的原则:

(1)一是动机-----------效果原则

(2)二是能力-----------适切原则

(3)三是练习----------应用原则

(4)四是引导----------持续原则

12教科书的内容与形式特征

一、教科书的内容特征

(一)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认识

(三)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

(四)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有利师生互动

(六)体现范例性课题原则

(七)鼓励学生想象和思考

(八)教科书编写留有较大的余地

二、教科书的形式特征

1、从学生理解程度我、语言规律出发,考虑教科书的文体要求。

2、课文结构从多因素出发进行协调和配合

3、注意炉膛文并茂

第四部分教学理念与策略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13文本与对话:教学规范的转型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语言性活动,其是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在沟通过程中,教学文本得以产生。本文以对话与文本的概念,分析了教学活动的本质,并且讨论了教学规范转型这一课题。

一、教学:“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中国的课堂教学是插秧式-------整齐划一的,

美国的课堂教学是牧羊式-------自由自在的

日本的课堂教学介于两者之间,但似少更偏重于中国一侧。

二、文本与对话:“教材”与“教学”概念的重建

将教学主要理解为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是研究教学现象的本质的一个前提。这意味着进一步提高了对于其媒体-------教学语言--------的关注。

对教学语言具有影响作用的文本主要有:

(1)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或是咨询报告之类的文本

(2)学科课程标准所代表的赋予学校教学以方向的教育政策文本

(3)教学指导书所代表的赋予教师的教学活动以方向的文本

(4)提供教学内容的科学领域与文化领域的文本

(5)以教科书与教材为代表的经过教学论加工的专业文本

(6)以电视、录像、广播为代表的一定媒体结合的视听文本

(7)以教案为代表的沟通策略与沟通计划--------教师的教学设计文本

(8)教学设计中教师所准备的提问与问题设定之类的教师的语言行为

(9)学生作业、考察报告之类的学生预先准备好的语言行为

(10)教学中教师语言操作

(11)教学中学生语言操作

(12)教学结束后产生的文本,如教师记录,学生作文等。

从教师的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评价的角度对文本分为四类:

(1)教师并不直接参与制作的、现成的文本(1----6)

(2)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文本(7)

(3)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创造的文本(8----11)

(4)教学告一段落后教师和学生所生产的文本(120

教学结构的三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

三、教学规范的转型

克林伯的教学论“三段论“

(1)教学是由教师指导的过程,这就是教师指导作用的原理

(2)学生必须处于能动的、愈益自觉的学习主体的地位,这就是学生的自主性原理。(3)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活动的地位是一种教学现象的两个侧面,它们可以作为教师现象的矛盾关系加以分析和把握。

根据以上三段论教学的辩证法是:教师和学生是教或学的中心人物,因此,我们的考察必须从教与学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的关系出发。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这样指导学生: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等影响学生,即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地的天地,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

14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1、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2、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1)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即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2)指明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3)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

4、所谓“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

种行动。

5、所谓“策略“------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

决行为方式。

6、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化教学理念。

7、有效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五项内容: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3)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

(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二、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总理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

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课堂教学叙写的是目标不是目地。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不要误把目标当作目的,规范的教师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猁具体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

(3)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教学准备的结果是教学方案-----即教案。对教案的管理是手段不是目的。管理教案的目的是为了后继教学实施行为即45分钟的课堂效益。目前教案的管理过于规范化、标准化、对所有的教师采取同一模式统一管理,这样对新教师或欠胜任的教师来说是必要的,对合格教师尤其优秀教师过于规范弊大于利。教学实施本质上是一种艺术,需要个性化,而没有个性化的教学(教案)就不可能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教学实施策略-----指教师为实施上述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

教师在课堂里发生的行为按功能分主要有两个方面:管理行为和教学行为。(1)课堂管理行为是为教学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和确保单位时间的效益(2)课堂教学行为分为两种:A直接指向目标和内容的,事先可以作好准备的行为这种行为称之为主要教学行为B直接指向具体学生教学情景,许多时候都是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因而事先很难或根本不可能作好准备,这种行为称之为辅助教学行为。

总之,我们反课堂教学实施行为分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三类,每类行为的指向、类别、决定因素见表(229页)

每位教师可以按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行为

四、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

为。

教学评价的策略主要涉及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与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而评价与考试测验不同。评价比考试、测验先进,它的意义在于:

1、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适

合教育的儿童。即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改进或形成,不是鉴定或选拔。

2、评价的对象和范围突破了学习结果评价的单一范畴。

3、在方法和技术上它不是单纯的定量分析,而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4、评价重视受评人的积极参与及其自我评价的地位和作用,即评价的最终目的不

仅是管理、选拔,而且是让受评人学会自我评价。

5、评价更加重视对评价本身的再评价,使得评价是一种开心的、持续的行为,以

确保评价自身的不断完善。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即测定或诊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程度。

15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意义

一、对传统智力理论的批判及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

言语、逻辑、视觉、音乐、身体、人际交往、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存在智力。

加德纳认为,多元智力观的核心是在于认真地对待个别差异。

二、多元智力理论为实施个性化教学创造了条件

(一)了解学生

1、尽量收集某一个学生如何学习的资料,并且要把这些资料和该生的任课教师共同讨

论和分享。

2、在学校里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库,使新任的教师在实际接触学生之前就对学生有相

当的了解。

3、让有共同学习方式或有互补学习方式的学生一起进行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在相互交

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从事项目学习或研究

用于研究或学习的项目

1、智力展示------教师通过智力展示的方式观察学生的潜能。

2、专题作业------为了有效的实施个性化教学,学校应向学生布置一些专题作业。

(1)学生的智力特征---- 即学生在专题作业中所表现出来认知智能上的强项、及其发展倾向。

(2)对知识、技能和概念的把握

(3)作品质量

(4)交流

(5)反思

三、实现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

多元智力理论与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见表245页)

16论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什么是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探索性、自主性和合作性是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研究者可以从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三个方面对教与学的特征判断。

学习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方式是教学中的基本变量

(2)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

(3)学习方式反映了学生在完成认知任务时的思维水平

二、为什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从现实背景分析: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的特征。

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经常布置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作业,课堂一般是以教师为中心或以课本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的单一性让学习感到乏味。

从理论分析:第一,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重要的中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方式;第二,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一环;第三,学习具有多种层次的结果,如质化的和量化的结果;第四,影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的有两个方面,即教学环境和学生本身因素。

三、如何改变学习方式

所谓改变学习方式---------是指从单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1、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动手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生学生方法、

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

Hands-on方案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动手实践活动,强调从周围取材(2)强调学生自主学习(3)不仅强调对知识的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的培养(4)提倡合作交流。

Hands-on活动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

3、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

4、小课题和长作业

17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课程改革重点之一是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重点。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1、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

和“他主学习”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自我监控------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

自我指导------指学生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

自我强化----- 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奖赏或惩罚,以利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

自主学习的特征:(1)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_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 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校本课程开发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一章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 第十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中国以来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P5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P5 ?全球化 ?信息化 ?个性化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7 ?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P7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 和江泽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 P8 思想品德,法律意识,三观,智力,技能,身心,四有新人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8 ?改变课程功能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 ?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评价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P9 ?综合性:将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均衡性:各科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选择性:增加选修科目 (四)国家课程标准 形式:教学大纲 这次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教师:陈亚琴 4月21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我深受体会,从此让我明白: 首先,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如果落后于新课程改革思想理念,那么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一切都是空谈。什么是新课程改革?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是满头雾水,到底什么是新课改谁也说不出一个头道来,综合各种对新课改的释义也只能归纳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即:通过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它讲究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某种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其不适应的地方。过去的教学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应试,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其次,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作者: ————————————————————————————————日期: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改革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开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相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做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一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这里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对关系是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即儿童与知识、社会的关系。这三者的关系是动态平衡的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决不是以儿童为中心。学生发展离不开学科体系的教学,同时,学生发展既是根据社会需求又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需求服务。当前,以学生发展为本主要是针对学科本位论而提出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 理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 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这一浪潮的冲击,使我们的老师为学生所布置的作业单调、枯燥、重复、量多而脱离生活实际,这不仅违背了当前提倡的教学理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身陷苦海而难以自拔。但是,家庭作业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学者哈里斯.库帕指出:家庭作业显然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具有直接的作用;其次,能提高学习技能,改善学生对学校的态度,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没有地点限制的;此外,能培养独立性和责任心,具有非智力因素的好处;最后,可以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崔峦同志在《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一文中也指出: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我们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弘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应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的知识向课外迁移、派生。 新课改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摒弃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但在现实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和考试改革的滞后,目前“题海战术”仍然盛行。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全部被作业占领,而且学生作业的设计简单机械,注重死记硬背,注重重复和模仿,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却被忽视了,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 论文

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当我们迎来21世纪的曙光时,意味着新的征程的开始。新的世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在20世纪末我国领导人敏锐地观察到先前的教育体制不能适应我国的教育事业,不能更好地培养中国新一代的接班人。因此,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初衷,于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概况与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实施以来,经历了准备、启动、推进、总结、调整等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取得了成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党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课程改革从总体上已由试验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六项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新课程已经在小学和初中初始年级全面实施,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在改革中教师们注意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是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留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调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情况去发现知识,经历知识发展的过程,并对其进行内化,适当的时候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心得体会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研究心得体会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心得体会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的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而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XX年11月本人参加了区进修举办的干训学习,对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进行了专门的培训。现把自己的一些体会、认识、收获总结如下。 首先,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在这次培训中我听到一句话“你们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深受启发,对啊,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所以,一名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其次,新课标下的老师更多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新课标下的老师成功的转换了自身的角色,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他们学会了蹲下身来欣赏学生,他们尊重学生内在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顺应学生的天性,,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错不以给出批评,更多的是赞扬和默许,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新课程下的老师,充分的认识到,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试和重组。 沃德曾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在每一次听课过程中我都深深的体会到了新课程下的老师们都在努力的让学生去学习知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更好的发展,他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文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学院:教育学院 年级:2006级2班 姓名:李晓阳 学号:222006305211063 指导老师:范蔚教授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李晓阳 222006305211063) 【摘要】自2001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近八个年头。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从政府官员到学生家长,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育工作者纷纷献言献策,或总结经验,或积极探索,或针砭时弊,或解读政策。下面,我将就一些近年来关于对新课改的理论认识进行总结概括,希望对现行的课改有所裨益。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综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2004年9月,引人注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启动。从2006年秋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份增加到10个。这些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全面铺开。本次课改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被一些人称作是一场“革命”。既然是一场“革命”,那就要有大动作,要有新气象,要与旧传统泾渭分明。 以下,我将就新课改的原因、目标、特点、具体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及新的探究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教育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以我国的基础教育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还表现在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抑,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削弱甚或消失。因此,本着“人的发展”的理念,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进行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就我国而言,课改历经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学校课程中应试教育仍然势力强大,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并未得以根本性扭转,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以落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并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平性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还学生以自由,与体现主体性思想不谋而合;公开性或开放性原则与教育的不断变化相,追求终身发展理念异同工;公正性原则与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全体学生有所发展的观念殊途同归。基础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要之举,而且是教育改革制度化、改革行为合法化、增强改革成果有效性、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政策介入教育实践问题的重大尝试。同时,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张显出课程改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计划范文

一、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魂”,坚持“自主创新”,启动并实施以“百堂新课改探索课”、“百项特色校本教研活动”为重要载体的“携手行动计划”,注重聚焦课堂,重视常态课建设、课程建设、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改革的积极效应,合力打造上虞课改品牌,积极推进我市课改健康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类培训、二次评比、三项研究、四大建设。 1、一类培训 做好面向教师的学科培训,面向教研组长的主题教研培训。 2、二次评比 以“科学地教、有效地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上下半年分二期开展“xx市中小学百堂新课改探索课评比活动”。 坚持“以校为本以效为本”的教研理念,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百项特色校本教研评比活动” 3、三项研究 认真做好对课改实验的调查研究工作。对全市不同层面学校课改实验进展工作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和评估,及时总结、培育和推广成功经验;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 课堂教学策略和基本规范的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探索课评选的方式,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样式进行探讨,为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提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继续开展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探索全面提高教师“常态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 4、四大建设 课程建设。合理应用好地方专题课程教材,着力完善教材建设。有效地引导学校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建设。 制度建设。重点是推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通过“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主题论坛等活动,推行10大措施做实校本教研,改变教研和培训的工作方式,以朴实的方式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队伍建设。通过培育、挖掘、宣传等方式,及时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提高上虞教育在xx市乃至xx省的影响力。 资源建设。合理规划,积极组织开发对教师有实际价值的课程资源,加强“课改在线”网站建设和利用,高质量地编印。探索和研究促进城乡课改和谐发展的有效策略。 三、工作安排 一月中小学第三届师徒结对满师及第四届师徒结对启动仪式 二月 xx年通讯员工作会议 三月分段进行新课程主题式调研; 四月省06规划课题部分成果共享 五月“科学地教有效地学”——中、小学新课程各学科探索课评比 六月“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 七月“推进校本教研”主题论坛 八月“网上教研”的工作规律和模式探索 九月有效备课行动研究——各学科利用学区学科教研基地开展 十月“科学地教有效地学”——中、小学新课程各学科探索课评比 十一月百项特色校本教研评比活动 十二月有效的学生评价探索——中、小学各学科评价研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6、新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⑴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标的各个部分,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⑵突破学科中心。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⑶改善学习方式。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弓I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⑷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⑸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课标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面对实现目标的手段和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l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次课程改革,全面地考虑到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因素,明确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在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将促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从我国的教育实际看,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提出了以下一些新的要求: (一)更新对课程的认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基本的问题就是 要使教师对课程有新的认识。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术语,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人们关注课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课程的观点、看法也就不同。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较多的教育学教材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广义的课程,或者指某一门学科———狭义的课程[1]。在师范院校中,由于理论的限制,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也往往局限于“课程即教学科目的总和”,致使多数中小学教师对课程认识的视野狭窄、封闭。1997年北京市为制定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改革方案,进行了有关课程观方面的调查,从回收的791份学科教师有关课程观的有效问 卷看,持学科知识为本课程观的约80%。[2]将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的观点,往往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体系,关注教学科目,这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个性培养,忽视校园文化环境、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等一些对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不利于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要寻找更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对课程的认识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 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 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课程改革的目标,强调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突出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它要求教师们更新对课程的认识,把课程看作是学校为达到教育目标而实施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生在学校里所获得的所有经验。在教育教学中,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