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答案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1)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

算:①计算数目。②谋划。③认做;当做。④算数;承认有效力。

(2)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临():

①靠近;对着。②来到;到达。③将要;快要。④照着字画模仿。

(3)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

寻味的。()

颇:①偏,不正。②很,相当地。

2、熟读课文,完成下列要求。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让我们看的人如入()。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的。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文中哪句话具体表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

境界?用“——”画出来。

3.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词语,句子。

(1)家家户户:

(2)莞尔一笑:

(3)颇:

(4)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五年级语文下册《马陵之战》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

《马陵之战》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7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了解故事梗概 3.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以自学为主,指导为辅的方法组织自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临危不乱和不骄傲轻敌的品质。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2、领悟军事妙计,感悟军事家的智慧。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读写、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自学指导】 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自主学习】 (课前自主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韩﹙﹚国妒忌﹙﹚怯懦﹙﹚夜幕﹙﹚溃﹙﹚败歼﹙﹚灭俘虏﹙﹚暮()色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求援: 剽悍: 怯懦: 惴惴不安: 自刎: 3、用下列词语造句。 惴惴不安: 横七竖八: 【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试说每段的大意。 【知识梳理】(自主完成) 【学习反思】(自我小结)

【巩固训练】 请同学们畅谈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领悟军事妙计,感悟军事家的智慧。 【自学指导】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的理解? 2、田忌在什么情况下询问孙膑计策? 【合作探究】 1.魏军猛追齐军,田忌问孙膑如何对付魏军,孙膑想出了一条什么妙计?2.孙膑为什么会想出这条妙计? 3.庞涓是怎样中计的? 4、你觉得孙膑和庞涓分别是怎样的人? 四、知识梳理(自主完成) 五、学习反思(自我小结) 六、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古今战争谋略。 2、你从文章中得到哪些启示。

2020年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套课课练(含答案)-名师推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练习(精编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 古诗三首课时练(含答案) 第一课时 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 傍()①靠近②并排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 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 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 (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 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 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 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 一、陂浸归去信口 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 祖父的园子课时练(含答案) 2祖父的园子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汉字。 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bá()掉,用来种菜。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还东一脚西一脚地xiā()闹。几天后,爷爷种的菜发芽了,我和爷爷一起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合集

1古诗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___________ ,村庄儿女各当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傍 ______ 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 傍( )①靠近②并排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 、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 3.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二、乡村四月作者: 翁卷(宋)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 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 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钲:O 3.磬(q 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玻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 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 lng): -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预习和知识总结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 知 识 点 总 结 中小学金牌教师

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 知识点 01生字组词 戎:róng(戎机、戎装、戎马) 尝:cháng(未尝、何尝、尝试) 诸:zhū(诸位、诸君、诸侯) 竞:jìng(竞争、竞赛、竞技) 唯:wéi(唯一、唯恐、唯独) 02多音字 看:kàn(看见)kān(看护) 折:zhē(折腾)zhé(打折)shé(折本) 03理解诗意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意思: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们一道玩耍。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意思: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意思: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取之信然。 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04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子必然是苦的。 2.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用小古文说一说! 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鹰捉小鸡、捉蝴蝶、跳绳、抓蛐蛐儿、爬树…… 3.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凡事都要多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4.王戎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因为王戎根据“道边”“多子折枝”事先判断出李子是苦的。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课课练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课课练 第一课时课堂作业 1.读一读,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在烟波浩渺(miǎo mǎo)的海边,我们点起篝(gòu gōu)火。听着海浪声,看着火光闪动,一种激动在心底萌(méng míng)发。抬头望去,那澄(dèng chéng)澈(chè cè)的月光是如此的温柔。 (2)那位耄(māo mào)耋(dié dé)老人,一个人住在乡下。夏天,他的小院儿充满绿色,各色花朵点缀(zuì zhuì)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2.给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 (2)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3)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3.把词语和相关的意思用直线连起来。 烟波浩渺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乐此不疲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巍峨雄奇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 【答案】 1.(1)miǎo gōu méng chéng chè (2)mào dié zhuì 2.(1)陪衬(衬托)不可胜数(不可计数)(2)大概(可能) (3)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3.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巍峨雄奇: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 第二课时课堂作业 1.在括号里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 一()月亮一()柱子几()大苇坑

小学五年级语文《马陵之战》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马陵之战》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马陵之战》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小学五年级语文《马陵之战》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7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了解故事梗概 3.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 过程与方法 采用以自学为主,指导为辅的方法组织自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临危不乱和不骄傲轻敌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2、领悟军事妙计,感悟军事家的智慧。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读写、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自学指导:

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自主学习: (课前自主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韩﹙﹚国妒忌﹙﹚怯懦﹙﹚夜幕﹙﹚溃﹙﹚败歼﹙﹚灭俘虏﹙﹚暮()色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求援:剽悍:怯懦:惴惴不安:自刎; 3、用下列词语造句。 惴惴不安横七竖八 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试说每段的大意。 巩固训练: 请同学们畅谈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领悟军事妙计,感悟军事家的智慧。 自学指导: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的.理解?

2、田忌在什么情况下询问孙膑计策? 合作探究: 1、魏军猛追齐军,田忌问孙膑如何对付魏军,孙膑想出了一条什么妙计? 2、孙膑为什么会想出这条妙计? 3、庞涓是怎样中计的? 4、你觉得孙膑和庞涓分别是怎样的人? 四、知识梳理(自主完成) 五、学习反思(自我小结) 六、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古今战争谋略。 2、你从文章中得到哪些启示。 小学五年级语文《马陵之战》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认读“韩、忌、懦、暮、溃、歼、虏”7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生活故事梗概。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齐军取胜的原因。 重点: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生活故事梗概。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古代的军事谋略在战斗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教案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2、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回头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 (二)同学介绍搜集周总理的资料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看有关周总理小时候的录像资料,特别是讲他在修身课上回答校长的情景。 (四)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2)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 (3)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韵,“范、巡”是前鼻韵。“范、惩”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反馈交流,词语方面重点检查“焦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铿锵有力、诸生“等词语的意思。 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5.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

1 古诗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 傍()①靠近②并排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 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 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 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 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 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 一、陂浸归去信口 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2祖父的园子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汉字。 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bá()掉,用来种菜。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还东一脚西一脚地xiā()闹。几天后,爷爷种的菜发芽了,我和爷爷一起chǎn()地,我往往把菜苗当做野菜gē()掉,把野菜留着。

《田忌赛马》名师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五年级下册)

《田忌赛马》名师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五年级下 册) 16.田忌赛马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策、荐”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赢、拳”等4个生字;理解“赏识、胸有成竹、信任、对阵、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兴致勃勃、遥遥领先、不动声色、好奇、出谋划策、引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3.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抓住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板书:赛) 2.同学们,你们认识黑板上这个字吗?请大声地读出来。你能用这个字组个词语吗?(比赛、竞赛、赛跑、赛车、赛马、赛事、赛场、赛艇、大赛、初赛、复赛、决赛、球赛……) 3.在我们的学习或日常生活中,你见过或参加过哪些比赛项目?(参加过奥数比赛、骑车比赛、拔河比赛、踢毽比赛、跳绳比赛、跑步比赛、象棋比赛、跳远比赛、跳高比赛……见过骑马比赛、骑车比赛、游泳比赛、跳水比赛、射击比赛、滑冰比赛、体操比赛……) 4.谈话揭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和比赛有关,赛什么呢?(在“赛”字的后面写出“马”字)(板书:赛马)。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赛马呢?(在“赛”字的前面写出“田忌”)(板书:田忌赛马)学生大声读出“田忌赛马”。 5.简介田忌。【出示课件2】 田忌,生卒年不详,妫姓,田氏(亦作陈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时期齐国名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二)(含答案)

2020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2分) 1.[易错]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监督.(dū) 哗.笑(huā) 顽劣.(liè) 憎.恶(zēnɡ) B.喉.咙(hóu) 徘徊.(huái) 伤疤.(bā) 清澈.(cè) C.踌躇.(zhù) 放肆.(sì) 附庸.(yōng) 镌.刻(juān) D.窈.窕(yǎo) 涟漪.(yī) 困窘.(jiǒng) 薄.弱(bó) 2.[易错]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钮扣遮掩崭新B.摔跤粉刷衔接 C.呐喊瞄准侵犯D.发怔芝麻损失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中“信”的意思是()。(2分) A.相信B.信用C.消息D.信件 4.将下面句子合并为一句话,恰当的关联词是()。(2分) 猴子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猴子更加放肆起来。 A.不但……还……B.因为……所以…… C.即使……也……D.一边……一边…… 5.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2分) (1) 外祖父________回到自己的祖国。 (2) 我们不能辜负师长对我们的________。 (3) 蜻蜓飞得那么快,别________追上它。 A.指望渴望期望B.期望渴望指望

C.渴望指望期望D.渴望期望指望 6.对下面广告词中的错别字修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某热水器广告词:随心所浴——“浴”改为“裕” B.某摩托车广告词:骑乐无穷——“骑”改为“其” C.某洗衣机广告词:闲妻良母——“闲”改为“贤” D.某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咳”改为“刻” 7.下面歇后语中不带四大名著里人物名字的一项是()。(2分) A.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B.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C.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D.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爷爷在汽车边站定,慈祥地望着前来送行的乡亲们。 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强的英语口语水平有了显著增强。 D.这道数学题实在是太难了,我花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才解答出来。 9.与下面句子的意思对应的诗句是()。(2分)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全册(附答案)

1 《古诗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 傍()①靠近②并排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 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 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 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 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 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 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 一、陂浸归去信口 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优质教案

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本篇课文选自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旨在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一是使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二是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教学中本着“解放学生”的理念,以课文生动的语言为突破口,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抓词抓句领悟文章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实现语文教学的“言意兼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宝葫芦的秘密》的精彩片段。 学生准备: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搜集作者资料。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的真善美。 2.培养阅读兴趣,能按自己的想法创编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视频,情境导入 1.观看《宝葫芦的秘密》动画片的一段视频。 2.导思:你们知道这个动画片的名字吗?主人公是谁呢? 3.导学:其实这部动画片是根据长篇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出示书,学生读封皮。 4.介绍书的作者等要素。

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学会关注作者。 (1)学生介绍搜集的作者资料,同学间互相补充。 (2)教师补充。 张天翼(1906—1985)现代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积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发表了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不动脑筋的故事》等。作者想象丰富,能寓教育意义于生动活泼的故事之中,几十年来一直受到小读者的喜爱。 5.揭题:《宝葫芦的秘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相机板书:宝葫芦的秘密 6.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过渡: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宝葫芦的秘密》。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动画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交流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面对题目揣摩思考,说出自己的疑问,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搭建一个平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含答案)--9 古诗三首

9 古诗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练习。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1.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2.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的意志和豪情。

【答案】 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荒凉、严寒、空旷、阴沉 2立誓破敌,决战决胜

第二课时 一、对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二、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心境。

【答案】 一、D 二、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三、消息来得突然听到胜利的消息喜极而泣,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疾速飞驰迫不及待、归心似箭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全册带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附带答案 1、草原课课练 1.看拼音写词语。 ɡāoɡēlǜtǎn róu měi cuì sè yù liú ( ) ( ) ( ) ( ) qílìhuí wèi jīn piāo dài wǔ ( ) ( ) ( ) 2.词语手拉手: 无边的小诗各色的帽子 白色的带子静寂的微笑 奇丽的大花尖尖的衣裳 迂回的绿毯会心的草原 3.形近字组词。 渲()吁()勒()羞()喧()迂()勤()差()【句段集锦】 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填一填: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在这个句子里,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比作()。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

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渲染是指: (2)勾勒的意思是: (3)这句话说明了: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你的理解是: 【课文链接】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草原的特点是:(),草原上的景美()更美。 2.你觉得本课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课外延伸】 1.阅读: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 ),而并不()。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白色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5 马陵之战_湘教版

25《马陵之战》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记叙了马陵之战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的故事。在这次战役中,孙膑制定了战胜敌人的三部曲:减灶示弱——诱敌追赶——伺机伏击。表现了孙膑善用兵法、料事如神的军事才干和庞涓轻敌傲慢、狂妄自大的性格特点。 一、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此环节用歌曲、深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新课,学生此时对整个故事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课教学中,我就先利用多媒体播放马陵之战的短片,然后带着学生把上一学期给他们讲的故事《增灶计》的主要内容复述了一遍,然后再引出本课。这样学生带着兴趣来研读课文,教学效果就很容易达到。 在学生通读课文后,我指导鼓励学生就课题质疑,使学生带着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将生成的问题归纳梳理,整合为探究的专题,体现了教师的引领作用。 这一课重点问题是:什么是“减灶示弱”?孙膑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方法?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这里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品味、以读代讲”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自读感悟。我让学生边读边写批画,抓住重点词语和重点段落去理解课文,其间适时渗透学法的指导。这样学生就读懂了课文内容,领悟到古代著名的军事妙计,感悟到军事家的智慧。

二、成功之处 在教本课时,我采取了让学生自读自悟,复述课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战争要取得胜利光靠勇敢不行,还得有谋略。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我用下面的教学过程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2、检查交流字词。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师范读课文。2、课文围绕“减灶示弱”的计策来展开,可以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1-2)交代故事的背景。第二部分(3-6)详细描写了马陵之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什么是“减灶示弱”?孙膑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方法?“魏军素称……伏击敌人。”“庞涓在追赶齐军的途中……穷追齐。” 5、既然“减灶示弱”法这么有成效,为什么课题干脆不以此为题,而要以“马陵之战”为题呢?学习5.6自然段。“孙膑根据庞涓的行军速度……树林茂密。”“一切布置停当……只得停下来。”“魏军失去主帅……俘虏了魏太子申。 6、你觉得孙膑和庞涓各是怎样的人?孙膑:善用兵法、料事如神。庞涓:轻敌傲慢、狂妄自大。四、总结课文。 三、不足之处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题

第一单元神奇的西部 1 草原 一、看拼音写词语。 ɡāo ɡē lǜ tǎn róu měi xuàn rǎn ɡōu lè lǐmào jūshù ()()()()()()()huíwèi sǎ tuō yūhuíjíchí xiūsè ()()()()() shuāi jiāo tiān yárè hū hūyíbì qiān lǐqílì ()()()()() c uìsèyùliú jīn piāo dài wǔ mǎtí dīyín ()()()() 二、词语手拉手: 无边的小诗各色的帽子 白色的带子静寂的微笑 奇丽的大花尖尖的衣裳 迂回的绿毯会心的草原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草原上绿色无边的景象。() 2、十分自在、不受拘束。() 3、绿色浓郁得将要流动似的。() 4、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5、细细地回忆、品味。() 6、形容骏马奔腾,草原上的人们热情奔放的样子。()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是我总是想(),表示我满心的()。在天底下,一碧(),而并不(),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白色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墨线()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着草原的无限()。 2、草原上行车十分(),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 (),也看不见(),除了一些()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快了,快到了。忽然,像()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襟飘带舞,像()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3、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草原的特点是:、,草原上的景美更美。 五、品味探究。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个句子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比作大花。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里的“渲染”是指:;勾勒的意思 是:;这句话说明了:。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件:《马陵之战》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件:《马陵之战》 【导语】课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巧设课件,激发兴趣,可以给语文学习动力。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以下课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件篇一:《马陵之战》 学习目标: 1.认读“韩、忌、懦、暮、溃、歼、虏”7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生活故事梗概。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齐军取胜的原因。 重点: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生活故事梗概。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古代的军事谋略在战斗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大家以前学过《空城计》这个故事,知道你诸葛亮运用空城计,巧妙地躲过你一场灾难。其实,类似运用计谋作战的故事,在我们中国历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又是谁巧妙地应用你什么计谋,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呢?一起来学习吧。 二、检查交流,检查字词。 出示: 韩国、田忌、怯懦、暮色、溃不成军、全歼、俘虏 学生认读,自主学习。强调“韩、歼”韵母是前鼻音,“虏”生母是边音。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自读课文,理清层次。 故事背景(1、2自然段) 故事经过(3至6自然段) 2.默读看课文,介绍梗概。 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精读课文,知道什么是“减灶示弱”,了解它对战争起读影响。 (1)出示“减灶示弱”。学生边读边想:什么是“减灶示弱”?孙膑为什么会想到这个计策呢? (2)合作交流。 出示:“魏军素称剽悍,以为我军怯弱,而我们正好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然后伺机伏击敌人。” 分析 魏军:素称剽悍,以为我军怯弱(骄傲、轻敌) 我们: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然后伺机伏击敌人 孙膑这句话中,讲了几个条件可以战胜敌人?那个条件可以不要?(每个条件都是必要条件,“减灶示弱”是关键条件)。 (3)画出庞涓都心里活动都句子,说说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都感觉? (4)用导读法感悟孙膑地“料事如神”和庞涓地“轻敌傲慢” 师导:庞涓第一次在追赶齐军地途中,发现——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25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25课 篇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5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教师: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板书课题。 1、出图:周恩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你们了解他吗?我们二年级学过一篇课文,《傣族的泼水节》就是写周恩来的事情。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在他 12 岁的时候,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 2、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周恩来,了解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看老师写 课题——”崛起”的”崛”,是个生字,左边是个山字旁,右边是个”屈”字。来,齐读课题。 3 、崛起,就是兴起,之,是”的”。意思就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让我们再来读一

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带着这个问题,打开书的25课,自己读吧,不要齐读。按照自己的速度读,自己读自己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课文读完了,会读词语吗?试试。 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出示词语, 读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铿锵有力——大声读——这就是铿锵有力。“惩处”放到句子中:“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二) 梳理课文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是什么让周恩来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中华不振——一起读(板书:中华不振) 2 理清课文层次,引导学生概括文中的 3 个小故事。 12 让他疑惑不解。 起而读书” 是什么让周恩来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中华不振——一起读(板书:中华不振) 正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哪些地方写了中华不振呢?请同学来读读课文,凡是能表现中华不振的地方就画下来。 三、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抓关键词、谈感受。 1、研读1—— 5 2、体会两人各自的心情,指导朗读。 3 1 2 ?他疑惑什么?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

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 脸!”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想,这段话的中心意思就是因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 附带答案(直接打印版)

1、草原课课练 1.看拼音写词语。 ɡāo ɡē lǜ tǎn róu měi cuì sè yù liú ( ) ( ) ( ) ( ) qí lì huí wèi jīn piāo dài wǔ ( ) ( ) ( ) 2.词语手拉手: 无边的小诗各色的帽子 白色的带子静寂的微笑 奇丽的大花尖尖的衣裳 迂回的绿毯会心的草原 3.形近字组词。 渲()吁()勒()羞() 喧()迂()勤()差() 【句段集锦】 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填一填: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在这个句子里,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比作()。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渲染是指: (2)勾勒的意思是:

3.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你的理解是: 【课文链接】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草原的特点是:(),草原上的景美( )更美。 2.你觉得本课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课外延伸】 1.阅读: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而并不()。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白色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2)用短文中带点的词语造句。 (3)读完这段话,你有怎样的感受? (2)、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的衣裳,群马()襟飘带舞,像一条向我们飞奔过来。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T恤衫(xùxǜ)伦理(lún lóng)反驳(bóbé) 趁机(chèn zhèn)摊开(nán tān)介绍(sào shào) 二、多音字组词、 塞sè()乐yuè()曲qū() sāi()lè()qǔ() 长cháng()背bèi()间jiàn() zhǎng()bēi()jiān() 三、找出并改正错别字。 1.她一听,高兴得大叫起来:“我就是的国人!”() 2.我有点儿惊呀。() 3.她自毫地说:“当然。”() 4.她会往家里拔打电话的。() 四、我把词语送回家。 热情感情 1.她()地问我玩得怎么样。2.爸爸妈妈的()很深厚。 担心担忧 3.你一个人不怕危险吗?你父母不()你吗?4.妈妈为我的学习成绩而()。 五、用加点词语造句。 1.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2.她自豪地说:“当然。” 六、结jie()塞sè()相xiang()间jian() jie()sāi()xiang()jian() 《我们家的猫》习题精选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它即()又();即()又()。 2.它要是高兴,();它要是不高兴,()。 3.它()但又()。 二、词语连线。 无忧勃勃变化可爱 粗细尽责没完不吭 温柔各异越来没了 生气可亲天真多端 尽职无虑一声越大 三、按要求写词语。 (1)写同义词。凝视()勇猛 ( ) (2)写反义词。乖巧()温柔() 《小狮子爱尔莎》习题精选 一、看拼音写词语。 bàng wǎn pèi hé guāng huá ( ) ( ) ( ) 二、给多音字组词。 dǎo() jiào() 倒觉 dào() jué() 三、填字组词。 ()糙搏()扑() ()察资()浪() 四、知识积累。 “岁寒三友”是指、、和。 “文房四宝”是指、、和。 五、阅读乐园。 爱尔莎和我一起生活了三年。最后分别的时候,我感到莫大的痛苦。我搂住它的脖子吻着它,它好像也觉察到什么似的,用它那光滑的身子一个劲儿地蹭我。之后,它恋恋不舍地向森林走去,一次又一次回过头来看我,直到我们互相看不见了为止。 1.你如何理解语段这画线的句子。 2.“恋恋不舍“是什么意思?用它说一句话。 3.你赞同作者把爱尔莎送回大自然的做法吗?为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