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观潮 导学案3 (2)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观潮 导学案3 (2)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观潮 导学案3 (2)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观潮 导学案3 (2)

《观潮》导学案含答案

《观潮》师生公用导学案 备课:徐春红备课时间:2014、12、9 审核:包英 学习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3、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学习重难点】 1、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2、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知识链接】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预习导学】 1、初读课文,注音或写字: 每岁京尹()艨()艟()shū( )尔一()善泅()倍穹()珠翠罗qǐ( ) sù( )迎而上Jiù( )赁()看幕如lǚ( )平地鲸波万rèn( ) 2、再读课文,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沃:

(2)倏尔黄烟四起倏尔: (3)人物略不相睹略: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 (5)珠翠罗绮溢目溢: (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 (7)方其远处海门方:(8)如履平地履: (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为:逝:(10)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文: (11)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溯迎: 出 没: (1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干: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海涌银为郭古义:今义:(2)吞天沃日古义:今义:(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骑:古义:今义: 标枪:古义:今义: 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一词多义): (1)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海涌银为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2)以:以此夸能()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四年级上册观潮 导学案

6观潮 课前自学 一、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蒙: méng()号: hào() měng() háo()二、我会查字典。 鼎查()部,再查()画,第六笔是()。 三、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B、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C、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D、变成原来的样子。() 四、自主预习 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 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五、我会填。 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潮来之前, 江面上______,潮来之时,只见_ _________________, 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___ ________;那声音______ _____________。潮过之后, 江面上________。看看堤下,_ ___________。钱塘江大潮真 不愧为________,我们为之__ _____,为之__________。 六、知识延伸:收集积累有关钱塘潮的名 诗句。 七、知识链接 每逢农历8月18日,来浙江海宁一带观潮 的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这时的岸边,人山 人海,万头攒动,人们焦急地等待那激动人心时 刻的到来。不一会儿,忽见人群骚动,只见远处 出现一条白线,由远而近;刹那间,壁立的潮头, 像一堵高大的水墙,呼啸席卷而来,发出雷鸣般 的吼声,震耳欲聋。这真是:“滔天浊浪排空来, 翻江倒海山为摧。”这就是天下闻名的钱塘江大潮。 汹涌壮观的钱塘潮,历来被誉为“天下奇观”。人们 通常称这种潮为“涌潮”,也有的叫“怒潮”。涌潮 现象,在世界许多河口处也有所见。如巴西的亚马 逊河、法国的塞纳尔河等。我国的钱塘江大潮,也 是世界著名的。 课堂导学 八、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会了哪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 意的字词吗?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 么印象? 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 课内容来说。 4.课文2-5自然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 段的景象? 九、小组讨论交流 1.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

《观潮》导学案

《观潮》导学案 资料背景 钱塘潮的成因 钱塘潮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和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100千米,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3千米。涨潮时,海潮从湾口涌入,向西奔腾而来,受两旁渐狭江岸的约束,水面越来越窄,涌潮后推前阻,一浪更比一浪高。到大夹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潮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涛,变成陡立的水墙,形成初起的浪潮。 每年秋分后的一段时间,地球离太阳最近,所受引力特别大,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的潮头最大,以千古绝称的“海宁潮”闻名天下。 学习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笼罩、风号浪吼”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学习潮来前的情景,感受其宁静之美。 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含义。 2、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体会潮来前江面的静与美。 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由介绍钱塘江大潮情况,师予以补充,讲完出示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并自主学习。 2、预习检测 A、字音词义检测 (1)在带点字正确读音后划“√” 笼罩(l ng l ǒ ng) 薄雾(b o b ó ) 屹立(q y ì ) 风号浪吼(h o h ào)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 鼎沸:()横贯:()若隐若现:() 笼罩:()水天相接:()风平浪静:() (3)写近义词 霎时()屹立()颤动()山崩地裂() B、读文检测 ①师抽查学生正确、流利读文; ②勾画妙词佳句,有感情朗读,体会。 妙词: 佳句: C、学生质疑,合作交流释疑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自由朗读全文,课文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教案)

第一单元 1.观潮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4内容。 【教学目标】 1.认真读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潮汐”的成因及相关知识。 2.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限热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限热爱。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2.课件出示: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中的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 二、探究识字 1.自由地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把字音读准确。 3.全班齐读生字和新词。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较复杂的字形和容易读错的字音。 4.朗读全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5.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全班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默读课文 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请你用铅笔做个记号。 四、释疑解惑 1.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现在就请大家来做一名“小小地理勘探家”,结合你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老师下发的资料,看看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你能解决哪一个,想想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作天下奇观? 2.学生结合资料,认真研读,充分交流。 3.同学们,你们真是一个个成功的地理勘探家,看来,学习课文的时候适当地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对于了解课文的内容很有帮助啊!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第2课时 一、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 2.深入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体会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学生边默读,边批画。)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的内容: ①。重点体会:人声鼎沸。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学生表演。)()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②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读出这种感受,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体会两丈多高的水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③比较句子。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 观潮》导学案

1观潮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会找出哪些段落写“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知识链接: 浙江省杭洲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形成的钱塘江大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的景象终生难忘。 预习任务: 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 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4、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 闯关练习: 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蒙:mēng()薄:bó()号:háo() méng()báo()hào() měn g()bò() 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B、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C、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D、变成原来的样子。——() 3、收集积累有关钱塘潮的名诗句。 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2、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知识链接: 每逢农历8月18日,来浙江海宁一带观潮的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这时的岸边,人山人海,万头躜动,人们焦急地等待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不一会儿,忽见人群骚动,只见远处出现一条白线,由远而近;刹那间,壁立的潮头,像一堵高大的水墙,呼啸席卷而来,发出雷鸣般的吼声,震耳欲聋。这真是:“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这就是天下闻名的钱塘江大潮。汹涌壮观的钱塘潮,历来被誉为“天下奇观”。人们通常称这种潮为“涌潮”,也有的叫“怒潮”。涌潮现象,在世界许多河口处也有所见。如巴西的亚马逊河、法国的塞纳尔河等。我国的钱塘江大潮,也是世界著名的。 预习任务: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导学案含答案

《观潮》师生公用导学案 学习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3、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学习重难点】 1、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2、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知识链接】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预习导学】 1、初读课文,注音或写字: 每岁京尹()艨()艟()shū()尔一

()善泅()倍穹()珠翠罗qǐ()sù()迎而上Jiù()赁()看幕如lǚ()平地鲸波万rèn( ) 2、再读课文,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沃: (2)倏尔黄烟四起倏尔: (3)人物略不相睹略: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 (5)珠翠罗绮溢目溢: (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 (7)方其远处海门方:(8)如履平地履: (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为:逝:(10)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文: (11)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溯迎: 出 没: (1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干: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海涌银为郭古义:今义:(2)吞天沃日古义:今义:(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骑:古义:今义: 标枪:古义:今义:

《观潮》导学案

《观潮》导学案 《观潮》导学案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视频】 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了2010年8月18日钱塘潮的壮观场面。钱塘潮以吞云卷月的雄姿和气壮山河的魁力,令中外游人叹为观止。钱塘江潮气势非凡,堪称举世奇观,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不禁要问:如此壮观的大潮是怎样形成的?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千百年来,钱塘江潮曾吸引了无数的仁人志士。历代文人墨客一睹天下奇观的雄姿后,留下了千余首咏潮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学者周密的《观潮》,一起领略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 二、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幻灯片】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雷霆()艨艟数百()如履平地() 罗绮()僦赁看幕()万仞() 2、《观潮》选自《》,作者,代湖州人。 三、明确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四、疏通文章,整体感知课文。【出示幻灯片】 1、听读,注意字音、停顿等。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朗读过程中注意品味文章的自然美、人情美、气势美。 3、你最喜欢哪个段落?挑出你认为最美的段落赏读。 4、疏通文意。边读便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不会的用?标出。【出示幻灯片】 自主完成下面的.问题: A、解释下列词语: 既望:方:倏尔:略: 逝:文:溯迎:出没: B、翻译句子(可口头翻译): ⑴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⑵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⑶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⑷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C、全文四个段落为我们展示了四幅优美的画图,每幅图画写了哪些内容?请用简练的语言回答。 五、合作探究,欣赏语言美,感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特点。【出示幻灯片】 〈1〉第一段中,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有哪些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采用怎样的修辞方法来表现 〈2〉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这

观潮导学案

1、《观潮》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 学习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预学单 一、熟读课文,日积月累 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在这里写一写。 二、我的视角 1.这篇课文主要写______。课文主要采用了______的表达方法,先总述______,接着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了______。 2.读了课文,针对文章题目或内容,我想研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链接 浙江省杭洲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形成的钱塘江大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的景象终生难忘。 我还想介绍一些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学单 活动一预习交流,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中互查字词及朗读,看谁读的又快又准。 活动二聚焦课堂,精读感悟 共同研究 步骤一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找重点词句给本文划分段落。 2.认识生字,并指导书写。 步骤二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 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呢?请读第二部分。用︷︷画出写潮来时江面景象的句子,用﹏﹏画出观潮时人们心情的句子。 2.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 3.看图想画面,体会江面的特点及人们此时的心情。 步骤三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1.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学习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闯关练习: 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蒙:mēng()薄:bó()号: háo()méng() báo() hào() měng() bò() 鼎查()部,再查()画,第六笔是() 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观潮》导学案

科目语文课题《观潮》年级八年级设计人南楠审核人方宜玲授课时间2014.12.15 授课班级学生姓名学案序号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力争背诵全文; 2、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义; 3、研读课文,感知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4、学习改写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改写。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义; 2、研读课文,感知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1、研读课文,感知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2、学习改写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改写。 【资料链接】 1、写作背景 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 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上到宫廷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观潮》所记即为此事。 2、了解作者 周密(1232-1298),字公瑾,又号四水潜夫,南宋著名词人、笔记大家。祖籍济南历城,靖康之难后,举家迁往江南,流寓湖州。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相继谢世后,“历下周密”却以他的清丽词作尽洗靡音,成为南宋后期的重要文学家。能诗,善工词,书学欧柳,善 画梅竹兰石。 周密为宋末格律词派的代表作家。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 英并称“二窗”。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词集《苹洲渔笛谱》,入《彊邨丛书》。《草窗词》2卷。 3、天下奇观钱塘潮 钱塘江潮,又叫(海宁潮)或(浙江潮),自古称之为“天下奇观”。其和“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海市”一起合称为“天下四绝”。当江潮从东面涌来时,似一条银线,渐 渐地“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阅读内容】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 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 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 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 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 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 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 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 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 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 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 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 【阅读导引】 ★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圈划出自己没有把握的字 音,组内一对一对读,互相正音,读通读准全文。 (相信自己一定行) 2.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听视频朗读,感受大潮之壮观。) 3、尝试疏通文意,你能解释“既望”“方”“倏 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的意 思吗? 4、请你把自己不能理解的词或句整理出来,向 你的同学请教。

《观潮》优秀导学案

《观潮》优秀导学案 《观潮》优秀导学案 《观潮》描写了时南宋期钱塘江海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场景,分享了《观潮》导学案,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3、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学习重难点】 1、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2、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知识链接】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 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 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 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

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 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着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 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着作颇丰,着有《武林 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预习导学】 1、初读课文,注音或写字: 每岁京尹()艨()艟()shū()尔一 ()善泅()倍穹()珠翠罗 qǐ()sù()迎而上Jiù()赁() 看幕如lǚ()平地鲸波万rèn() 2、再读课文,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沃: (2)倏尔黄烟四起倏尔: (3)人物略不相睹略: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 (5)珠翠罗绮溢目溢: (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 (7)方其远处海门方:(8)如履平地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导学案

1 / 4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导学案 《观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读7个生字:罩屹鼎沸贯崩恢,会写八个生字:潮称盐笼罩蒙薄雾。 2、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们观潮时的心情。 3、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有关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 重点难点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导入新课 用谈话法引出课题: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 板书“潮”。 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板书“观”。 展示学习目标:

1、会认读7个生字:罩屹鼎沸贯崩恢,会写八 个生字:潮称盐笼罩蒙薄雾。 2、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们观潮时的心情。 2 / 4 3、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有关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 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圈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词,在生字本或写字本写一写。 3、运用所学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字词的意思。 4、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5、流利地朗读课文。 实施导学诊断 l.看拼音写词à lǒngzhào báowù méngméng qí guān héngwò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堤岸(dītí ) 恢复(huīfēi) 风号浪吼(hào háo)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人教版(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作业-《观潮》 (含答案)

课后作业A-《观潮》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震.动(zhèn)沸.腾(fú) B.鼎.沸(dǐng)哀号.(háo) C.霎.时(shà)昂.首(áng) D.屹.立(yì)称.为(chēng) 2.让生字走进语境。 清晨,大海上空笼罩着蒙蒙的薄雾。不一会儿,làng cháo()奔腾而来,yóu rú()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拍打着kuān kuò的()的dà dī()。随着新日的冉冉升起,海边又zhú jiàn()恢复了平静。 3.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鼎沸②风平()() ③浩浩()()④水天()() ⑤()()浪吼⑥()()地裂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潮来时,江面上(),潮水声犹如()。海堤上(),根本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①这句话把比喻成,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 。 ②形象的比喻可以让句子增色不少,试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补充下列句子。 雨越下越大,好像。 一阵微风吹过,树上的花儿徐徐飘落,如同。 一颗颗葡萄犹如,又仿佛,真是漂亮!(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①句中“”一词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观潮的人非常多。体现人多的成语还有()(多选) A.络绎不绝 B.寡不敌众 C.门可罗雀 D.川流不息

②“昂首东望”“” “”等词形象地再现了潮来前 人们的急切心情。这个句子从侧面描写了大潮的奇特。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课文按、、的顺序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我想用这些四字词语来形容钱塘江大潮、。 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写出了潮来时的三种景象,请用精练的语言写出潮水的变化。 潮水的形态:白线———— (2)这段话从潮水的和两方面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并巧妙地运用、的修辞手法,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3)语言具体、形象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请分析下面三个句子并填空。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句②与句①比,增加了词语“”“”,从数量和 方面把浪潮写具体了;句③与句②比,又增加了词语“” “”,更具体地突出了大潮来时的。 (4)唐朝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中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片段中哪些语句描写的是这两句诗的情景?请画上“”。 7.下面是兰兰写的导游词的开头,请你想象画面,试着把它补充完整。(选做题) 大潮就要来了,要摄像的,请大家做好准备。听,大潮离我们很近了, 。快看啊,远处出现了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观潮》教案

1、观潮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图文并茂、声乐结合)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直奔“潮”,整体感知 1、释题知“观潮”。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 “观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2、人文理“观潮”。 a、导人。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随 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 b.读文。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句子: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现潮最好的地方。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 ◆“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 二、品味“奇”,感觉奇观 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边默读课文边用“”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体会。(小 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 a、点拨:句l:“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句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感悟形象: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奇:声音、形4k) b.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 ◆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品评“奇”。 潮水的长。你懂“横贯”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 潮头的高。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墙”这样的场面。 潮水的气势猛、声音响。“齐头并进、浩浩荡荡”,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吗再

观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周密的文学常识。 2、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优美意境。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5、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充分预习课文,圈画出观潮美景的句子。 2、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3、要充分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句,自主进行解释和翻译。 4、认真研究导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自主学习】 1、填空: 《观潮》选自,作者,字,号,(朝代)文学家。著有、、等。 2、注音或写字: 每岁京尹()艨()艟()shū( )尔一舸()善泅()倍穹()珠翠罗qǐ( ) sù( )迎而上Jiù( )赁()看幕如lǚ( )平地鲸波万rèn( )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沃:(2)倏尔黄烟四起倏尔: (3)人物略不相睹略:(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 (5)珠翠罗绮溢目溢:(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7)方其远处海门方:(8)如履平地履: (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为:逝: (10)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文: (11)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溯迎:出没: (1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干: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海涌银为郭古义:今义: (2)吞天沃日古义:今义: (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骑:古义:今义:

观潮导学案

1、《观潮》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知识链接: 1、浙江省杭洲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形成的钱塘江大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的景象终生难忘。 预习任务: 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 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4、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 闯关练习: 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蒙:mēng()薄:bō()号:háo()m?ng()bāo()hào() měng()b?() 鼎查()部,再查()画,第六笔是() 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B、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C、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D、变成原来的样子。——() E、屹立: 3、我会填。 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______,潮来之时,只见__________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潮过之后,江面上________。看看堤下,____________。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________,我们为之_______,为之__________。 知识延伸:收集积累有关钱塘潮的名诗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学设计

1.《观潮》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我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把握课文。 知识连接: 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 日在海宁县所见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形成的大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的景象令人难忘。 预习任务: 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 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的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4、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那些时段的景象? 闯关练习: 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蒙薄号 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1)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2)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3)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3、我会填: 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朝来之前,江面上,潮来之时,只见,浪潮越来越近,那声音

,潮过之后,江面上,看看堤下,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我们为之,为之。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收集积累有关钱塘江潮的名诗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做着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2、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 感情。 学习重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预习任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3、4自然段。 2、课文评价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钱塘江大 潮是奇观的句子。 自主、合作、探究: 1、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观潮》-教案导学案

28、《观潮》 学习目标: 1.读懂读通文章,记住一些文言词句。 2.整体把握文章,知道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一、基础知识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雷霆.()艨艟 ..看幕()万仞.()..数百()如履.平地()罗绮.()僦赁 2、《观潮》选自《》,作者,代湖州人。 3、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课堂探究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5、文章第一、二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6、作者写“观潮”,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 7、这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 当堂检测 四、课内精读 (一)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8、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9、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 10、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 。 11、第二段文字主要写这一场面,其描写扣人心弦,那么你认为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12、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 教学设想: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都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课文,还学习了生字新词,现在我们就比比谁的记忆力最强,好吗? 课件出示:复习词语,理清脉络。 平静 闷雷滚动一条白线 白浪翻滚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师:这四组词语都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那么,大家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吧! 师:江潮还没有来,江面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找出描写江面的句子读一读?师:那么,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谁能找出描写海塘大堤上景象的句子读一读? 人们等啊,盼啊!那么,如果你就是这人群中的一员,你会等什么,盼什么?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二、品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潮来之前 1.课文一开头就把作者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词,字(出示卡片:天下奇观) 2.大潮的“奇”充分体现在下面的文章中,让我们细细体会。 3.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诉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交待了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的位置。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观察了哪几处地方?

《观潮》导学案

江西省株良一中学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准确地翻译全文。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胜景和观潮的盛况。 3、整体感知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4、通过品读赏析,感受文章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激发学生对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的认识。 知识梳理: 3、知识归类(多阅读,勤思考,常总结) (3)理解词类活用现象: 如: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名词性短语活用作状语,意思是像玉城雪岭一样(4)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沃日、倏尔、既而、既望、方、略不相睹、江干(5)准确翻译全文 一、基础题(考考你的基本功,自主完成,比一比,看谁做得快!)

观潮周密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 , ”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一、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1、乘骑弄旗 2、艨艟数百 3、一舸无迹 4、溯迎而上 5、善泅者数百 6、自既望 7、方其远出8、际天而来 9、虽席地不容间 10、每岁京尹11、尽奔腾分合 12、倏尔 13、乘骑弄旗14 标枪舞刀15、略不相睹 16、随波而逝。17、罗绮溢目 18、倍穹常时 19、僦赁看幕20、如履平地 二.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2)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