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师的学生观

教师的学生观

教师的学生观
教师的学生观

教师的专业标准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传统学生观把学生视为被动的客体,是教育者管辖的对象,是装知识的容器;而现代学生观则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

传统的学生观:在传统的学生观中,学生是被压制和被塑造的、缺乏独立性的“小大人”。

在这种学生观之下,学生被视作教师的隶属品,缺乏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学生在教育中沦为被灌输的、缺乏主动性的“器皿”和“仓库”,成为没有主体意识的“物” 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尽管对学生的认识有所改变,但学生作为积极的、独特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仍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同和承认。在这种学生观之下,我们的学校教育强调了学生的加工、塑造,却忽略了对学生内在世界的关照与学生声音的倾听;在强调对学生进行保护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作为权益和行为主体的自觉确认,其结果是在教育中造成了成人世界对学生世界的非人道的取代和压制

新学生观: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发展中的、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生命个体。在这种全新的学生观之下,我们对学校教育也必须进行重新“理解”:

首先,学生是人。学生是独立存在的、具有主体性的活生生的人。学生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支配的附属品,他和成人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个性,其生命具有完整性。他是具有主体性、独立人格、创造力以及独特个性的人

其次,学生是富有潜力的发展中的人。一方面,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尚待开发,需要教育者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发掘;另一方面,学生又是已具有一定能力并享有一定权利的主体,要给予应有的尊重和适当的保护。

最后,学生是独特的人。不是“小大人”。一方面,学生时代是人生命历程中最富生命活力,须肯定其作为人完整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价值;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承认学生有着生动、独特的、成长价值不同于成人的生活和内在世界,理解并尊重学生独特的精神生活、内在感受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肯定充盈着纯真情趣、智慧、和谐和生命活力的学生世界的价值。

总之,要改变学生的命运,我们必须“发现学生”,把学生真正地当“学生”,用一种全新的学生观来支撑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确立全新的学生观,我们才能全身心地去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为有悠久人文文化历史的中华民族培养出一批批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人

我对学生观的理解:1.学生是人,需要平等与尊重

每一位学生无论他成绩好坏、家庭条件优劣,在教师面前都应是平等的。基于这一点,教师应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不以个人的好恶区别对待学生。(二)不以师长的尊严凌驾于学生之上。(三)不以学生的过失伤害学生的人格。(四)不以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

2.学生是孩子,需要理解与宽容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宽容地给予一个暗示的眼神远胜于大声呵斥,它可以满足学生的自尊心,给犯错误的学生一个台阶、一个机会,促其自我反省。同时,宽容能营造和谐的群体,形成民主的氛围,可以赢得学生。

3. 学生是学生,需要严格要求

教师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或随意指责学生,而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教师敬而爱之。

4. 学生是朋友,需要信任和理解

教师要敢于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做朋友,意味着要和学生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和学生交朋友,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之在平等的地位、民主的氛围中自觉自愿地参与教育过程以及教育活动,形成良性发展。

5.学生是老师,需要真诚倾听。

教师,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也不再是“期望的知识接受器”,由于获取知识的渠道之多,其中有些学生某些方面的知识已超过了部分教师,真诚地向他们学习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并以此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过程、方法、手段都应紧紧围绕这个主体进行。

首先,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能动性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创造。它包含多方面的涵义:一是主体对于主客体关系的自觉性。人的这种自觉意识是一种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标志。二是主体的选择性。主体的需要、目的来实现选择的。人类社会历史是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也就是人的能动选择过程;三是主体的创造性。创造性是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所谓“人化自然”是主体所创造的客观世界。

其次,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真正的主体必然是具有主体性的主体,他既有能力又有权利支配和控制活动的诸因素。

最后,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为性。人类活动具有目的性,这个目的是超越现实的观念性的存在。这便是马克思的思想:人的劳动是自为的,这是动物和人的根本区别。主客体对象性关系的确立是主体从“为我”的角度进行选择的。

教师的学生观:

1.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每个教师都应该意识到,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感情的积

极投入。教育活动便不可能是有效的活动。1) 全心全意的热爱每一个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只教书不育人,是不合格不称职的教师。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等。2)爱学生,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两者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严格要求学生正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3)热爱学生要一视同人。要求教师有正确而客观的学生观,尤其是面对后进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2.了解学生是教育工作的开始。教师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努力

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诚相待,其次,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给予充分的信任,再次,尊重他们的个性,因势利导,照顾发展他们的特长,最后,尊重学生的劳动,其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是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教师应该客观公正的对待。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育活动的关键。主要体现在:1)教师的为人师表作用是由教

育主体化和教育的一致性所决定的,教师是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世界观和思想感情去教学生。2)教师的为人师表作用是由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教师的行为是他们的模仿对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发展。3)教师的为人师表作用是由教师的人格魅力做决定的。身教胜于言传,学生在教师的举止中获得实实在在的认识,身为教师,任何时候都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一切,以身作则。

教师只有自己身先示范,为人师表,才能塑造学生心灵,净化社会风气。

教育资源均衡

从宏观层面说,教育均衡指教育均衡发展;从微观方面说,教育均衡指课程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在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国家制定的有关基础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基础教育法规、政策,都要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思想,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基础教育资源,必须均衡配置

怎样使教育资源均衡?- 首先,均衡办学条件是基础。

均衡办学条件,需要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与时俱进,调整义务教育发展战略,根本改变教育资源配置向城区学校、知名学校倾斜的扶强忽弱的做法,加大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倾斜力度;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改进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均衡拨付城乡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

其次,均衡师资队伍是保障。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择校主要是择师。要使学生不流动,首先教师要合理、良性流动,通过一系列措施推进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化:认真开展城乡学校教师交流、教师手拉手等互助活动,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体系;鼓励并落实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的工作措施;建立校长任期流动制,尤其要让高水平的校长在一个区域内的各校之间轮换;改善山区教师的工作与生活环境,适当提高他们的岗位津贴标准,为他们扎根农村执教提供保障。再次,均衡教学资源是关键。

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就得抓住这一关键,建立“利益共同、荣誉共担、以城带乡、城乡共赢”的“城乡教育共同体”,充分发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校际间对口帮扶活动,实现梅州市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张;组织城乡校长互访、教师互派、定期培训等活动,对农村教师进行传、帮、带,推动城乡学校之间的互动发展。

第四,均衡生源导向是突破。

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生源的均衡化,需要进一步改革梅州市高中阶段招生制度,可将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弱化校与校之间的应试竞争,合理引导初中学校生源流向;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布局规划,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完善小学升初中“就近入学”制度,使各校生源负载均衡,逐步遏止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倾向,消除大、小班额并存的局面。

怎样引导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答这个)

要使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能够真正实现,应当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人力资源是能动的教育资源,因而也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最重要

的群体。为了保证广大农村学校得到同等的教师资源,除了政策引导,要求教师轮岗到农村执教外,最为根本的是要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彻底消除城乡教师的待遇差别。为了保证学生资源的均衡,可将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弱化校与校之间的应试竞争,合理引导初中学校生源流向;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布局规划,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完善小学升初中“就近入学”制度,逐步遏止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倾向,消除大、小班额并存的局面。

2、财力资源说到底就是一个经费的投入问题,它是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经济基础。政府应

该均衡办学条件,需要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与时俱进,调整义务教育发展战略。加大对中西地方教育的投入,这样才能保证让义务教育不因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劣而失去均衡发展的社会基础。

3、物力资源是保障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西部省份不同学校间的物力资源可以说是有

天壤之别。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各方人士讨论制订科学合理的学校评估指标体系,并严格按此下决心投入巨大的物力改建或重组农村薄弱学校,使它们与城市学校的物力资源的差距逐渐缩小,直至最终消除。

此外,还应有机制保障---制度创新。为了保证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制度供给是非常必要的。完善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制度,明确政府在基础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完善基础教育师资源配置机制,强教师的流动性管理。努力提高基础教育资源利用率,实行并完善全监督制度,以此使得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教育均衡阶段特点:

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把握特点不同对待。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低水平均衡阶段,也就是普及义务教育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均等的受教育机会。(2)初级均衡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追求教育资源合理均衡配置为目的,具体体现为公民就学平等和受教育条件的均等。(3)高级均衡阶段,这个阶段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加强学校教育内部建设,追求教育质量的均等,办出学校特色,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4)高水平均衡阶段,教育资源极大丰富,不同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差别极大缩小,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相对均等的教育,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获得学业成功。

教育均衡实际问题:

(1)公平与效益。如果完全只从公平角度出发去制定和实行有关政策,就必然会丧失教育效益,也是有许多弊端的。我们强调社会公平,不会回到传统体制固有的平均主义,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在效率与公平关系上加大公平的分量,是当前社会关心的问题。

(2)示范性学校建设与教育均衡发展。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要推动教育发展,既要抓一些示范性学校,又要抓一些示范性学科,从而带动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3)学校办学特色与教育均衡发展。办学要均衡,更要有特色。如何在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面对学校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形成更多的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特色学校;如何处理好学校办学特色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4)教育创新发展与教育均衡发展。因为只有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才能带动高质量高水平的均衡。要使均衡不断向深度、广度和高水平阶段拓展,通过制度创新,激发教师和校长的职业活力、专业创造力和教育教学热情。

(5)弱势群体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弱势群体教育包括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教育、一些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等。弱势群体教育是教育均衡的难点,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影响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因素: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原因分析:

1)落后的教育发展理念,制约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首先,重经济轻教育的发展理念。

在我国,一直以来都把经济的发展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资源的发展。其次,重城镇轻农村的教育理念。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一种忽视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在客观上拉大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最后,重视应试教育轻视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在我国,高考作为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必经之路,使教育资源发生严重的倾斜。

2)基础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育资金分布不均,严重制约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基本是由政府来实施的,但由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监管体系的不利和缺失,导致有限的资金在基础教育的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和学段之间的分布不均。

3)教师资源配置的限制,在数量,质量上的不均衡,制约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还有优质教师资源流向上不均衡,都向重点学校流入,薄弱学校越来越薄弱。教师是教育资源的基础,教师的合理分配才能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4)不恰当地利用、管理教育资源,制约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学校设置的区域限制。面对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学校进行调整合并,无疑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还有学校择优录取的限制。

影响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因素有很多,要想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克服这些因素,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意识,加大经济投入以合理管理和利用教育资源,才能快速实现基础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

教学过程的几对关系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儿童认识始于直接经验,并通过个人的直接经验

不断扩大对世界的认识。但个人的活动范围是狭小的,无论个人如何努力,仅仅依靠直接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间接经验学习的活动就是教学,其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书本知识。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学生要把这种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理

解的知识,就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显示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个人只有依靠已知的东西,已有的经验,才能认识和掌握尚未知晓的知识。

3)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特点和教师传授间接经验的方法;教师领导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主

要表现为:根据教科书的系统,从已知到未知,日积月累,循序渐进,这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特点。教师传授间接经验的过程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相互作用中使学生掌握间接经验,被实践证明是富有成效的。

2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1)掌握知识与具有思想品德具有统一性;首先,掌握知识的过程和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共同存在于教学过程,两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共同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其次,学生正是从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态度,这需要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的保证。再次,两种过程相互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思地渗透思想品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2)掌握知识与具有思想品德具有差异性;掌握知识是依据知识本身具有系统性,结合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由浅到深的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是道德情感,道德认识等互为转化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并不是同步发展。

3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1)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密切联系;能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促进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倾向

2)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之间的区别;知识和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自有着不同的内容。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规律所做的概括,能力是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的综合。

3)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转化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知识的掌握是形成能力不可或缺的前提。

但是,学生能力的发展不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自发地进行的,它们之间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1)智力因素是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是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智力因素主要指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动机,需要,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因素.二者密切联系的

2)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形成和发展。智力活动是非智力活动的基础,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与智力活动;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卓有成效的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3)非智力因素可以对智力因素起着两种不同的作用。即调节和推动的积极作用以及干扰或妨碍的消极作用。

5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学本质是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教师教学生认识的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就是同教学活动的意义上说的,决定着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形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间接有效的学习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2) 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人,他们不只是教学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题与发展的主体。教师传授的知识,思想要经过学生个人的观察修养才能转化成他们的修养和品德。

3)防止忽视学生主体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复杂的,多变的,受诸多因素影响。提高教师的修养和水平,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沟通才能实现师生关系之间动态的平衡。

现代教育规律

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新)

教学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学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观也发生变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传统课程倡导的教学观认为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则是课程的接受者。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二、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只管学,教学就是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过程、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三、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质疑、比较、判断,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得到真正的理解与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四、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传统的学校教育以学科为本,重认知轻感情,重教书轻育人。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意味着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教师应具备的七大素养

教师应具备的七大素养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应具备品德修养、热爱语文、学会关注、重视创新及坚持学习这五个方面的素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文章内容。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品德修养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审美、如何社交等。所谓“经师易做,人师难当”。语文教师先要有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品德,并且要不断地积淀其才能和修炼其品德,他才能肩负起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赋予他的时代使命。为此,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正确的学生观:深入研究作为新世纪语文教育重要思想资源的《语文课程标准》,真正理解学生,彻底革新对人的观念,做到从“人”的意义上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语文教育职业道德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生活目标、人生理想、道德标准、审美观念、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等。从事语文教育活动,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为社会服务的具体形式,其教育对象是一种最为复杂的客观存在。谁能否认,在这个世界上,教书育人是真正艰难的工作?真正能做好教书育人更是难上加难。从语文教育角度把人的发展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要付出大量的劳动,而且,语文教育的工作劳动成果一般较长时期地表现为潜在形态,最终还要借助他人的成果,以语言、文字等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具有经济、名誉、行政规定所不能替代的高尚道德。同时也看到,从事语文教育也是发挥个人才能、参与社会文明进步、达到自我完善、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形式。创造社会文明正是教师最崇高的道德准则。作为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注重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学识修养非常重要。较高的学识素养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较高的品德修养也能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识修养也得到提高。语文教师的品德修养和学识修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并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热爱语文的素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自己热爱读书,才能培养自己的内涵、蓄养自己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有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影响出爱读书的学生。东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你要教育学生成为怎样的人,你自己首先成为这样的人。”在语文教育中,语文老师本身就应该是学生心灵的航标灯,因而,语文教师就应该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灵的这种“航标灯”。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热爱读书是自我提高的法宝,热爱读书,才能不断从中汲取营养、开阔眼界、丰富生活。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审美、如何社交等。要有爱祖国、爱教育、爱学生的心。我们应该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研究他们的同龄共鸣和人际关系状况,研究他们的课内生活和课外生活等。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及他们的精神需要,并在了解的基础上了解、信任、尊重、爱护学生。这就要求老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教学活动我上,在课外抽一部分时间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也就是“走近学生、走进学生”。 比如学生知道了学生吃什么零食,听什么歌曲,看什么电视等,并将这些信息恰当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每一位教师应尽量做到有区别地、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指导教育,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学生多一些鼓励、赞扬、夸奖,少一些讥讽、挖苦、嘲弄,杜绝体罚学生,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快乐的发展。教师应像太阳一样,给每位同学带来温暖,并使得每位同学感觉到所得的温暖是一样的。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重视创新的素养“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教学方法.打好创

我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二二

我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学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学习情况和自身工作实际,浅谈我对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的理解和体会。 一、教育观 教育是人类伟大的事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因而,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每位教师都是十分重要的。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感情大门的钥匙。当学生知道你是真诚的热爱他们时,他们感情的大门,智慧的大门就会向你打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对科学的崇尚,会激发学生教师的尊敬、对学习执著探索和对科学的追求。 为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确立先进的教育观念,这比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更新和经验的总结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将立德树人的中心思想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 二、学生观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育人意识。传统的教育观念把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里的“传道”本质上就是培养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这样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实际上,不论是教育机构,还是教育工作者本身,都应该放下功利心,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仅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技巧;更重要的还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世;让每个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懂得为他人着想,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和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知道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孝敬父母,回报社会。我认为:成才比成绩重要,而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其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平等观 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基础,没有平等、民主,就没有现代教育。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导师,还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的益友,是他们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育的角度是水平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在国外的课堂上,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视角能和学生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直接面对面地和学生交流,有时他们会跪在地上,由此也可以看到平等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和学生其实是先知和后知的关系,或者说是在某一领域比别人先知而已。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科技日益发达、信息手段不断进步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在很多领域也许我们真的还没有学生知道的多。因此互相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也是今天新课标理念的基本要求。

教师资格证 学生观 教师观

教师职业规范 一.爱国守法(基本要求) 1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2 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3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本质要求) 1 对工作高度负责 2 认真备课上课 3 认真批改作业 4 不得敷衍赛色 三.关爱学生(灵魂) 1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平对待学生 2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天职) 1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2 循序善尽,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3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希望 五.为人师表(内在要求) 1 坚守高尚情操 2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4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和同事 5 作风正派,奉公廉洁 6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发展动力) 1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展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2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 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延展 “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因为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个人。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学生观,也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因材施教个体差异

1.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和新课改理论

一、教育观: 素质教育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多元。 二、学生观: 以人为本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具有自身独特性,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要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顺序性,循序渐进 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不能搞一刀切 不平衡性,适时而教,把握关键期 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 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三、教师观: 教师劳动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教育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 主体性和示范性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和间接性 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师角色观: 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促进者 教师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展 教师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生和反思的实践者 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教师 教师行为观: 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勤于反思,成为反思实践者 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 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 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某门学科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依据和基础)、教材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本理念: 三维目标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 内容联系观,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 校本课程观,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具体目标:

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生观

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生观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班主任》 有感 王占梅 假期很长,应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而作为老师,最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抓住一切时间给自己充电。于是就在网上购买了李镇西老师的三本书。 看完三本书的最初感觉是,这三本书中都贯穿这一种精髓力量,那就是李镇西老师的学生观。虽然书的名字不同,呈现给读者的方式不同,或重视实例的叙述,或偏重于理论的阐述,亦或重视对教育一线案例的分析,他都离不开自己早已确立的根深蒂固的学生观——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人”的发展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历程。在教学中,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在班级建设与管理方面,要解放班主任和班主任的自我解放,把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学生的集体权威,实现班级管理的由“人治”变为“法治”。 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教师之路。在毕业的九年中,我一直担任中学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对班主任工作的经验积累,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名成熟的人民教师了。 但当我读完李老师的三本书后,我脸红了。自己哪里是成熟了,连最起码的做人民教师的位置还没有摆正,再通俗一点讲,就是教师是什么?这一基本概念还没弄懂。由此,九年来自己的工作目的一直很模糊,自己在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一系列问题都回答不了。所以就年来的最深体会就是累,或者说很累,总觉得被一种神秘的力量牵着走,它往东,我就东,它往西,我就西。而此时学生的一切行动都是跟随我而前进的。想想,我一个人要把几十号人甚至上百人拉着走,我经常这样来取笑,还带着点怨气地对学生说:你们真是想把我累死,我就是一头老牛拉上你们,你们还不懂。在这过程中,由于我的霸权,强求所有学生改变自己的意志,顺从我。这样的一个人,叫他老师合适,还是称作封建社会的帝王更合适呢? 曾经很多时候也这样提醒自己:你面对的是人,人就有个体的差异性。个体差异的表现就是他们的意志。这是客观存在的,是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是那句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样一看,我累的活该,因为我做的是唯心主义的事情。这样看来,老师的工作也就做到头了,学生改变不了,教育又从何谈起呢? 改变是要发生的,即使没有教育,学生的自身发展过程也在改变。那我们作为教育者,读了那么多教育理论的书籍,就改变不了学生了吗? 在几千年前,孔老夫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念。我们做教师的都会说,也能解释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

、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 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 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体 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 优化学校管理 (三)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四)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观就是一个教师对学生这个群体的科学认识。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相应有什么样的教学态度,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认识的深浅不同,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所以,从教者的学生观很重要, 下面谈谈我的认识: 一、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人; 也就是,每个学生是不一样的,是独特的人;学生有哪些不同呢?一是智力不同,二是性情不同,三是所接触的环境不同; 因为智力不同,所以学生接受事物的快慢不一样;相同的问题有的学生马上就能学生,有的学生需要的时间长一点,还有些学生,怎么都理解不了,学不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一个知识,有的学生在上新课的时候就学会了,有的学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慢慢醒悟,再慢的也可能在生活的过程中慢慢理解;比如,元角分的问题,大人觉得很好理解,可是对学生就是个难题,教学的老师都知道让所有学生都理解的过程很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一边传授、讲解,一边静待花开; 学生的性情不同,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事件,感受、想法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决定了有的学生适合鞭策,有的学生适合激励。不能一个问题学生的表现不同,教师就用一种表

扬或批评的办法,有的时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教师要想了解不同学生的性格,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经验丰富了,就能做到手到擒来,正所谓“闻弦音而知雅意”,教育、处理起来得心应手;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多学习,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相同年龄不同学生的性格差异,做学生的知心人。 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他们的成长经历就不一样,他们所接触的人与事就有千差万别,造成学生成长的心理、情感、价值观、学习的积极性、道德品质等方面就成全不一样,这也就造成了教育对象的丰富性。教师要想教好每个学生,就得先了解学生曾经和现在所接触、感受的家庭、社会等环境,针对不同的学生产生的不同问题对症下药,“治病救人”。 正是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所以我们不能把自己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独特的做法,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学生是人,学生是独立存在的,具有人格尊严、丰富情感和独特性的个体,学生与成人是平等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学生——不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学生有错误,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要让学生心服口服。 正是每个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也就要求教师教育学生的知识要丰富,掌握的教育方法要科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拥有怎样的学生观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拥有怎样的学生观 听了李仿老师做的有关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的报告后,我深有感触。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为了学生的发展,老师们应该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和谐、合作、合创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1.要学会把学生看成是和老师在人格上平等的人。 以前一般的教师习惯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从属者,教师在上,学生在下,很少顾及学生的人格,学生也有他们的自尊,他们的需要,他们的感受。学生的感受被忽略,他们的负面情感增加,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而这些年以来,学生的感受被逐步重视,他们也逐步得到了作为人的所应该受到的待遇和尊重。可以说,在和老师相处的过程中,他们和老师逐步走向了平等。这为学生和老师关系的良性发展,改善学生对学校环境的负面情绪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效果。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发展与学生平等的观念,让教师、学生携手共进。 2.要学会和学生做朋友。 如果说把教师与学生放在人格平等的位置上,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合创的师生关系是老师需要走出的第一步,那接下来教师就需要学会和学生做朋友,将学生视为朋友看待。我们要教育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知道学生怎么想,和学生互相信任,我们才能更好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教育不是冷冰冰的教条,只有融入了爱,才算是好的教育,只有融入了爱,我们的学生才能去爱家、爱朋友、爱社会。 3.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授课过程要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 我们可能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在讲台上激情飞扬,学生在下面却不知所云。我想这恐怕是老师莫大的悲哀。这时老师们常常会说:我讲得很清楚啊!那问题出在哪里呢?不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具体想法。同一件事,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这就是思维的不同。我们在教授课程的时候如果不了解学生的思维,学生对我们的课程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甚至不能理解老师讲的内容。所以,要让学生顺利的上好课,我们要熟悉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 4.要认识到学生毕竟还是学生。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烦恼,其中大多数烦恼很可能都是学生带来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毕竟还是学生,他们还要学很多东西。难免会犯错,惹我们生气,我们应该怀着一颗仁爱、宽容的心去处理学生们的过错,而不是斤斤计较,要学会“大人不记小人过”。 5.要善于向学生学习。 新时代的学生其见识和能力与过去的学生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很多学生的某些方面还大大的超过了老师。我们的老师面临着来自学生的巨大挑战。虽然“师不必贤于弟子”但教师也不能甘于落后,这时我们不妨也“拜”我们的学生为师,相信虽然我们显现出了自己不足的地方,但我们的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格魅力也一定会让学生折服。

新课程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

一、教育观 新课程在价价值追求和精神向度上的一个最凸显的特征是:“人”在教育中越来越大。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一步理解,把握: ⑴新课程把“人”作为教育的支柱。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从尊重人的价值、尊严、个性出发,从促进人的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着眼。来制订教育政策,设计教育目标,构建教育理论。这正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灵魂。 ⑵新课程认为人(教师、学生)是最重要的课程因素,是课程建构的参与者、促进者、批判者。 ⑶新课程充分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全面发展”指向人的“共时性发展”,侧重于和谐性地综合发展;“终身发展”指向人的“历时性发展”,侧重于生成性地综合发展。只有实现“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终身发展”,人的发展才是完整的,符合人性的,有利于提升生命价值和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 肖川博士是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的主任,他认为教育的力量应是: ◆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 ◆给蒙迷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 ◆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 二、学生观 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肖川新的学生观更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和多样性的统一,关注潜能的开发,把他们的现在作为起点,而不是终点来看待。——叶澜 新的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 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复合主体的不可替代和缺失的一部分,不关注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不着力于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与发展,只把教育当做知识的记忆和技能技巧熟练的过程,那么,教育将类似于“驯兽”。——叶澜 潜在性 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 差异性 教育者应该承认差异、关注差异,看到差异在一定的意义上是财富,而不是包袱。教育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长和个性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 三、教师观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构成与建构的参与者、创造者和批判者,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和纷繁复杂的世界与火热的时代生活之间建立起血肉的联系,要求教师育人的工作,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种极为专业化的要求下教师势必自觉地实现自身角色定位的转变。 教师要实现自身角色定位的转变,从“教书匠”转化为—— ◆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

新课程倡导的是什么样的学生观

新课程倡导的是什么样的学生观

一、新课程倡导的是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二、教学原则包括哪些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评好一堂课 评教学目标、评教材处理、评教学过程、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教师教学基本功、评学法指导、评能力培养、评师生关系、评教学效果 四、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1)关注每一个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五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 2、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新课程教学观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4、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六、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应努力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 2、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完整

的入来对待,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与空间。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育教学要适应他们的自身情况,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七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客观性原则。 2、指导性原则。 3、探究性原则。 4、情感性原则。 。八、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九、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1、服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让学生和家长满意。 2、调控。新的学习方式与掌握基础知识之间要兼顾,适当地加以调控。主要是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 3、反思。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4、合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其它教师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 十、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十一、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挖掘课本中的问题? (1)教会学生分解问题,分散难点,理清思路。(2)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前后,融会贯通。(3)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举 一反三”,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新课程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

新课程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观 一、教育观 新课程在价价值追求和精神向度上的一个最凸显的特征是:“人”在教育中越来越大。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一步理解,把握: ⑴新课程把“人”作为教育的支柱。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从尊重人的价值、尊严、个性出发,从促进人的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着眼。来制订教育政策,设计教育目标,构建教育理论。这正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灵魂。 ⑵新课程认为人(教师、学生)是最重要的课程因素,是课程建构的参与者、促进者、批判者。 ⑶新课程充分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全面发展”指向人的“共时性发展”,侧重于和谐性地综合发展;“终身发展”指向人的“历时性发展”,侧重于生成性地综合发展。只有实现“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终身发展”,人的发展才是完整的,符合人性的,有利于提升生命价值和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我们所耳熟目详的“四有”思想就包含了这样的价值追求。 下面是几位专家、学者对教育的论述: 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于: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黄克剑(华东师大) ◆ 这就是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把教育的价值上升到了生命的高度。 教育是一种武装人们的方式;它对人负有一种无可逃避的责任;它需使人能够适应生存的时代,而不致将他排除在人生的最终伟大目标之外;它将开启世界的钥匙——独立和仁爱援之于人,赋予他做为一个自由人只身跋涉及而步履轻捷的力量。——何塞·马蒂肖川博士是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的主任,他认为教育的力量应是: ◆ 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 ◆ 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 ◆ 给蒙迷的双眼带来澄明 ◆ 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 ◆ 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 二、学生观 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肖川新的学生观更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和多样性的统一,关注潜能的开发,把他们的现在作为起点,而不是终点来看待。——叶澜 新的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 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复合主体的不可替代和缺失的一部分,不关注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不着力于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与发展,只把教育当做知识的记忆和技能技巧熟练的过程,那么,教育将类似于“驯兽”。——叶澜 学生的主动性是怎样从课堂中消失的? ◆ 缺乏理智的挑战 ◆ 打击和挫折 ◆ 群体压力 潜在性 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 差异性 教育者应该承认差异、关注差异,看到差异在一定的意义上是财富,而不是包袱。教育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长和个性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

当代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当代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它的根本任务在于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市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指明了社会主义教育战略方向,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要》中明确规定了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且强调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此,基础教育要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必须实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必须把学生素质水平的高低看做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优秀民 族之林的重大问题。 一、推行素质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1.建立新的人才观。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必须遵循基础性原 则,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2.建立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质量观。要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重要性,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发展水平, 作为衡量教育工作和学生质量的标准。

3.建立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新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传授知识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把课堂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把已有知识和未来的创造发展结合起来,把学校工作同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开放 系统,全面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4.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尊重和鼓励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内化过程,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同时要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其实践意向和行动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二、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要重点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1.理解转变的思想内涵。基础教育工作者要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局限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认识到基础教育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而是培养成具备现代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养成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和劳动的能力。 2.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构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素质教育体系,即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身心素质的发展。即不能只重视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只重视知识积累, 忽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谈现代教育观念: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

谈现代教育观念: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经营管理 06-07 1032 谈现代教育观念: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 观[]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本,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先导,作为一位教育工,结合学习情况和工作实际,浅析我对现代教育观念的理解和体会。 一、教育观 教育是人类伟大的事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 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每位教师都是十分重要的,“无能”不能当好教师,“无德”不能当教师,师德并重才能当好教师,教师要教好书,成为“经师”,而且要成为学生成长和身心健康的指导者,成为“人师”。 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感情大门的钥匙。当学生知道你是真诚的热爱他们时,他们感情的大门,智慧的大门就会向你打开。任何教育都应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对科学的崇尚,会激发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对学习的执著探索和对科学的追求。 我们的教学直接面对生命,生命是认得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信仰的、需要的整合体,一只蚂蚁一条腿的进化需要经过上万年的时间,何况人乎!因此教学中要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情感潜能,提高效率。面对生命,教师教学要有激情,要融氛围之美、学科之美、探索之美、发现之美与教学之中,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苦役、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二、教学观 要认识到教学活动的目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建立师生合作的、民主的教学环境。 知识和智慧是伴行的,在教知识的同时应给人以智慧,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知识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论,同时还是人类认识世界智慧的结晶。任何把智慧排除在外的知识都是盲目的、片面的,是不可能把人教聪明的。能力不仅仅是动手能力,应当是“手脑”并用。学习能力是最基本

谈现代教育观念: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

谈现代教育观念: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本,是教师教育行 为的先导,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结合学习情况和工作实际,浅析我对现代教育观念的理解和体会。 一、教育观 教育是人类伟大的事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 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每位教师都是十分重要的,“无能”不能当好教师,“无德”不能当教师,师德并重才能当好教师,教师要教好书,成为“经师”,而且要成为学生成长和身心健康的指导者,成为“人师”。 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感情大门的钥匙。当学生知道你是真诚的热爱他们时,他们感情的大门,智慧的大门就会向你打开。任何教育都应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对科学的崇尚,会激发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对学习的执著探索和对科学的追求。 我们的教学直接面对生命,生命是认得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信仰的、需要的整合体,一只蚂蚁一条腿的进化需要经过上万年的时间,何况人乎!因此教学中要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情感潜能,提高效率。面对生命,教师教学要有激情,要融氛围之美、学科之美、探索之美、发现之美与教学之中,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苦役、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二、教学观 ? 要认识到教学活动的目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建立师生合作的、民主的教学环境。 知识和智慧是伴行的,在教知识的同时应给人以智慧,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知识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论,同时还是人类认识世界智慧的结晶。任何把智慧排除在外的知识都是盲目的、片面的,是不可能把人教聪明的。能力不仅仅是动手能力,应当是“手脑”并用。学习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我们应当让学生抢占能力的制高点,在培养能力的基础上学习知识,而不是仅仅让学生强占知识的制高点。 教学中我们必须把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是为学服务的,因此我们必须由“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教师由独奏者变为伴奏者。同时积极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教师将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教师指导

当代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现代学生观

当代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现代学生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当前,从整个教育战线来说,提高教师素质要解决的课题很多,这里不一一述及,仅就当代教师应具备的现代学生观谈些意见。 是教给学生知识,还是教会学生做人 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多少年来,人们沿袭传统的教育理论,遵循着古人关于教师功能的定位,即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里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这一定位,人们只是反复引述,却忘了用时代的眼光进行审视。我认为,教育的目的、教师的职责应使学生们在独立面对世界的时候,学会同世界对话、学会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营养,能够面对困难,抓住机遇,搞好人际关系,团结同仁,找到自己的幸福,为社会服务,为祖国效劳,一句话教学生学会做人,用他所学的知识为祖国服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布的21世纪教育报告中把学会做人概括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这是对学生学会做人内涵的补充和发展,也是联合国对当代教育教学经验的新概括,必将对世界教育发展有重大意义。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要成才、先成人。一个人虽有本事,但不会做人,对社会不做好事,而做坏事,这样的人只能是越少越好,甚至一个没有更好。教学生学会做人是当代教师应具备的现代学生观之一。 须知,人的能力是多样的,但最重要的能力是创新能力。当代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索取知识的能力,并把创新作为教学的全过程。“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懂得怎样去问问题,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够自己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 因之,一个出色的教师,应该拓宽学生的思路,让他勤于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开拓新领域,分析新情况,迎接新挑战的能力。这是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又一现代学生观。 正是从这个认识出发,应该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我们决不应把学生分为差生或后进生,而应把他们都看成有长处的学生,可成才的学生,有作为的学生。这是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又一现代学生观。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常常要求把优生编成一个班,把:“差生”偏成一个班,这是不符合人群结构规律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正是在多样性中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攀比、相互竞争,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试问:一个班只有“差生”或只有“优生”怎么相互促进,怎么攀比,怎么竞争?其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因之,当代教师应从挖掘潜能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正确对待每个学生,应用爱心唤醒他们的心灵,调动学生内部的积极性、创新性,决不能从外部给他们什么压力。

综合素质第一章: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第一节教育观 一、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在指导思想中有这样的表述:“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纲要》把国家教育的战略主题确定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 1.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2.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浅谈教师的学生观

浅谈我的学生观 世纪奥桥小学刘勇 所谓学生观,即人们对学生认识的基本态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对学生的培养,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方式、结果,学生观在整个教育观念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只面向少数人,以造就少数精英为目标。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教师将学生视为消极被动的对象,重智轻德,不尊重学生人格,无视其价值观念的存在。传统的学生观不仅影响着教育效果,也压抑着学生的个性,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的行为 1.教师心中要有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一切的教育行为都应是为着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这是现代学生观的一个基本判断。然而教育实际中,却常常出现教者自行其事,心中没有学生的现象。如课上提问学生,学生答不上来,教师常常“怒发冲冠”,动辄罚站、训斥、责骂。虽然,所问问题可能已解说不止一次,但学生仍旧未能理解。怎么办?我们认为教师能做的和该做只是再向他解说一遍。反过来想一想,训斥、责骂和罚站,对于学生而言,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打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又有损于师生之间的感情。再比如,找学生面批作业,见到明显“低级”错误时,教师常会十分生气,言语多严厉,甚至斥责学生。静而思之,面批本是好事,旨在帮助巩固提高。殊不知,严厉之语,斥责之声,非但不能帮学生,反而伤及学生脆弱的心理,又不利于增进师生感情,可谓好事没办好。 2.教师要增强服务意识 有学者将教育列为服务行业,我们认为,作为学校,作为教师就应该为家长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家长花钱送子女到学校读书,就应该让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