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必修三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分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把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分析评价,即要结合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理解其思想主张,从中把握古代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趋向和把握其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学、道家学说是这个时代的两座文化高峰。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民贵君轻”思想;荀子吸收法家和道家思想,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的创造和总结,儒家思想较早进入了比较成熟阶段。百家争鸣的局面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变革、动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

(2)汉代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主张,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被确立为思想的正宗,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这充分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国家统一和强盛、思想大一统的时代特点。

(3)宋明时期的理学。儒学对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有所吸收,形成了程朱理学,宋明理学发展为心学,儒学逐渐丧失了自身的活力,说明统治者用极端思想来消磨人民的反抗意识和意志,用更加纯粹的封建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反映了封建社会逐渐走向没落。

(4)明清时期,思想的活跃。明清时期,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统治者对思想的控制加强,在此背景下,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对理学进行反思、批判,再一次开创了思想活跃的局面,赋予儒学具有新的时代特色。反映了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

总之,儒学的不断发展体现了儒学趋时更新的特点,也证明儒学强大的生命力。

(5)维新变法时期出“新意”: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6)新文化运动时期受抨击:为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陈独秀等人直接打出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第一课百家争鸣

【学考要求】

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B

2、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C

【知识结构】

一、百家争鸣的背景

二、百家争鸣的概况

1、早期儒学

(1)孔子(2)孟子(3)荀子

2、道家学派(老庄之学)

(1)老子(2)庄子

3、法家:韩非

4、墨家:墨子

三、百家争鸣的意义(发展要求)

【重点知识梳理】

一、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1、经济大发展:生产力(铁犁牛耕)提高,经济迅速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

2、政治大变革、大动荡:

(1)大变革:社会转型时代,阶级关系复杂、社会矛盾突出;改革潮流的出现。

(2)大动荡:诸侯争霸。

3、文化大发展:私学的兴盛。

二、百家争鸣的概况:

1、早期儒学:

(1)孔子。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立者,和贡献有:

①其思想主张:

A提出“仁”、“礼”、“中庸”学说:

仁:“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待人宽容),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民本思想的色彩,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礼,即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有一定的保守性;

B政治思想:主张“德治”(即用“德”教化百姓);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政治理想: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②教育上主张和贡献:

A教育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

B教育贡献:

a兴办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

b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等;

c教学内容:“六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③整理古籍:《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

(2)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主张:

①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四端“):仁、义、礼、智,主张“性本善”(成为仁政学说理论基础);

②强调大丈夫应注重气节品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继承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仁政”学说,,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

④提出“君轻民贵”学说,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荀子,战国末期人,三次担任“稷下学馆”的“祭酒”,广泛吸收各家思想,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①在天人关系上,提出了“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唯物主义思想。

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③治国应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4)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C

①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推行“德治”。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

②孟子,继承孔子的学说,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仁、义、礼、智;发挥孔子“德治”思想,提出

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学说,“民贵君轻”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③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在天人关系上,强调“天行有常”;“人首有为”,“制天命

而用之”的重要思想,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他还对儒家关于“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讨论,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道家学派:

(1)道家的特点:以“虚无”的“道”为世界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2)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

①“道”是世界的本源;

②事物具有向相反方面转化的规律,转化是无条件的,蕴涵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③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④社会观:“小国寡民”思想,体现其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3)庄子:战国时期思想家

①把“道”作为世界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②“齐物”观点:即万物是没有界限和差别的,就是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这

是一种“逍遥”的人生态度,

③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对古代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法家学派:

(1)法家思想的特点: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

(2)韩非: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将“法”、“术(统治之术)”、“势(权势)”结合,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有:

①主张建立君主专制集权: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②“以法治国”厉行赏罚: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③主张变法:“治国不法古”;“事异则备变”;

④奖励耕战。

(3)法家思想的影响:

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巩固统一和政治稳定发挥重大作用。但过于严厉,导致秦暴政,秦王朝短命而亡。两汉以后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工具。

▲谈谈对儒、法、道家治国思想的综合认识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实质上是“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4、墨家学派:

(1)墨家学派的特点:以小生产者为主体的一个学派,推崇夏朝的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具有“赴火蹈刃”、“以自苦为极”的苦干(实践)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2)墨翟:墨家学派创始人。其主张有:

兼爱(核心)、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这些主张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

▲儒家的“仁者爱人”和墨家的“兼爱”主张有何异同?

同:都具有早期民本主义思想的色彩。

异:A阶级立场不同,儒家“爱人”建立在等级名分基础上,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要求统治者关心民众,以缓和阶级矛盾;墨家的“兼爱”是没有等级差别,是站在小生产者立场上。

B儒家重义轻利;墨家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和睦安定。

▲儒、法、道家的思想主张有哪些互相对立的观点?

治国方略:“仁政”与“法治”

人性:“性本善”与“性本恶”

人与自然关系:“制天命而用之”与“无为而治”

人生态度:“刚健有为”与“逍遥”

三、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有何重要意义?

1、“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2、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

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彰显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

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课汉代儒学的兴起

【学考要求】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2、太学的创建B

3、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C

【知识结构】

一、秦朝:“焚书坑儒”(发展要求)

二、汉代儒学的兴起(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1、汉代儒学兴起的条件

(1)汉武帝初年起用儒生,董仲舒建议政策“更化”

(2)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1)重用儒生;

(2)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目的、实质

(3)设置太学:性质、影响

3、汉代儒学兴起的影响

三、隋唐科举制的文化影响(发展要求)

【重点知识梳理】

一、秦朝:“焚书坑儒”

二、汉代儒学的兴起(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过程)

1、汉代儒学兴起的条件

(1)经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初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2)政治:汉武帝时代“大一统”局面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3)文化: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4)汉武帝初年起用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何认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B

目的:加强思想统一,进而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实质:文化专制主义政策;

影响: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对中国古代文化有影响深远。

2、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政治上,汉武帝重用儒生;

(2)文化政策上,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独尊儒术)

(3)教育上,创立太学;设立郡国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①太学的性质: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②太学的影响:A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推动儒学的传播和发展;

B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传播;

C改变了大官僚垄断官位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

3、汉代儒学兴起的影响影响:(如何评价汉武帝独尊儒术?)

(1)有利于思想统一,进而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2)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对民族历史文化进步有积极意义;对中国古代文化有影响深远。(3)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4)实质是文化专制主义政策,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三、隋唐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第三课宋明理学

【学考要求】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B

【知识结构】

一、理学产生的背景(发展要求)

二、理学的发展历程:创立、成熟与发展

1、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2、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

3、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

(1)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

(2)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发展要求)

【重点知识梳理】

一、理学创立的背景

1、儒学的困境:

2、儒学复兴运动

3、社会根源:三教合流,儒学吸收佛、道精华,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基础。

二、理学的发展历程:创立、成熟与发展

1、创立:

(1)理学的开创者: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理学含义: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的思想体系,是一种新儒学。其特点之一是继承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道教和佛教的主张。

(2)“二程”观点:

①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

②“仁”者境界:即达到“孔颜之乐”(化物于无形,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精神满足)。

2、成熟:南宋朱熹全面总结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严密的理学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1)主张:

①理气关系上(本体论):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是客观唯

心主义观点。

②修养论:A方法论上,区分教育的“小学”(“学其事”)和“大学”(“明其理”)两个阶段,

强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即强调“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B目标上,达到仁者境界,即强调获得精神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

感(修齐治平)。

③社会政治理论:A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核心是“仁”;

B只有将儒家价值化为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才算得道;

C儒家有干预政治的权力,干预的关键在于“正君心”。

(2)著作: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为之作注,使之成为儒家的经典。

(3)朱熹学说的影响:朱熹的思想后来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市专制主义政

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3、发展:陆王心学的出现。

(1)心学的特点:陆王心学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践之。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

(2)心学的开创者:南宋陆九渊。

①核心命题“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是主观唯心主义

②方法上强调“本心体悟”,“发明本心”,即内心反省,扫除物欲,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3)心学的集大成者:明代王阳明(王守仁)。

①心是万物的本源。(人是天地之心,“灵明”是人的心,“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②学以致圣的关键是“致良知”;

③强调“知行合一”;

(4)陆王心学的影响:

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儒学逐渐由客观唯心主义走向主观唯心主义,说明理学的发展已步入极端,说明统治者用极端思想来消磨人民的反抗意识和意志,用更加纯粹的封建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反映了封建社会逐渐走向没落。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相同点:A都承认理的存在(理学),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B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

遏制人的自然欲求以维护封建统治。

C影响: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道德起积极作用;但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

不同点:A世界观: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

B方法论: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通过外物求“理”、明“理”;陆王心学强调不

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发明本心”,“致良知”,即通过内心的反省。

C哲学范畴: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三、理学的影响

第四课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学考要求】

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C

2、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B

3、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B

【知识结构】

一、明末清初的时代特征

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1、明末: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2、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3、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4、王夫之:“孤秦陋宋”批判

三、思想活跃的影响

【重点知识梳理】

一、思想活跃局面的背景

1、经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

2、政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加强(例子?),封建制度日趋没落。

3、文化:统治者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且日益僵化,禁锢了思想和压抑了人性。

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代表人物):

1、明末:李贽的反正统意识(生于世代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之家)

2、明末清初,黄宗羲:思想主旨:“天下为主,君为客”

(1)地位及代表作:浙东学派创立者,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2)在“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旨下,他主张:

①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思想的最精彩之处);

②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③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废“一家之法”,建“天下之法”,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

④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3)评价: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揭露和大胆否定,他主张限制君权,提出君臣共治天下,反对将君主作为绝对权威,为中国近代思想家反专制主义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但这些思想并未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因此,不具有近代“民权”意识。)“工商皆本”的观点,反映了明清之际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明末清初,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1)地位及代表作:读万卷书的大学者,开清代考据学先河。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2)主张:

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私天下”的君主专制,主张“众治”,“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亡国的含义为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亡天下的含义为民族、

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③提倡经世致用的知识,注重实学,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主要推动者。

(3)评价: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但这些思想并未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因此,不具有近代“民权”意识。注重实学,有利于国计民生。

4、明末清初,王夫之:“孤秦陋宋”批判

(1)地位:唯物主义思想家,对自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他的哲学思辩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著作:《船山遗书》。

(2)主张:①政治思想:“循天下之公”,实质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抨击“孤秦陋宋”

②哲学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反对“天

命”、“道统”对历史的主宰。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比较

共同点:(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设想;

(2)经济上: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

(3)思想上:批判和继承了传统儒学,具有思想解放的进步作用,但未跳出儒家思想的范畴,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特色:(1)黄宗羲最精彩之处是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理学空谈。

(3)王夫之通过气和理的关系,论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

三、思想活跃的影响

反对封建专制主义,重视工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为中国近代思想家反专制主义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

但不具有近代“民权”意识,也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因此,他们只是批判地继承儒学,是儒学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又一次新发展。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一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学考要求】

1、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影响B

2、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B

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B

4、印刷术的发明、进步及其影响B

【知识结构】

一、纸的发明

1、造纸术发明:至少在西汉早期已发明

2、造纸术改进:东汉(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3、造纸术传播: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应用,之后传播至欧洲;

4、意义:

二、指南针的发明:方向测定技术

1、指南仪器的发明和指南技术的进步:

2、指南针的传播: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3、指南针发明的意义:

三、火药的发明

1、火药发明:

2、火药的应用:

3、火药的传播:12、13世纪蒙古西征时传到阿拉伯地区,然后再传到欧洲。

4、火药的影响:

四、印刷术的进步

1、印刷术的进步

2、印刷术的传播:经波斯传到西方。

3、印刷术发明产生的影响

【重点知识梳理】

一、纸的发明

1、造纸术发明:

(1)早期书写材料:龟甲、兽骨、金石、简牍、缣帛等。这些材料都有一定局限性,如“缣贵简重”。

(2)发明:至少在西汉早期已发明

2、造纸术改进:东汉(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原料易得,造价低,便于推广普及。

3、造纸术传播: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应用,之后传播至欧洲;

4、意义:

(1)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2)作用:①纸的普及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促进了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造纸术的传播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指南针的发明:方向测定技术

1、原理: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

2、指南仪器的发明和指南技术的进步:

(1)发明:战国时期的“司南”;

(2)北宋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指南鱼;

(3)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4)南宋民间流行——木刻的指南龟。

(5)清代:罗盘针

3、指南针的传播: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4、指南针发明的意义:

(1)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①北宋和南宋时期,都有中国海船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的记录。

②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运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③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西欧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开拓,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

1、火药发明的条件:

商周时期广泛使用木炭,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硫、硝知识,对以上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准备了条件。

2、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的实践中发明,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3、火药的应用:

(1)唐末火药开始在军事上应用;

(2)北宋:火器发明家唐福、石普发明火箭等火器;《武经总要》记录3种火药配方。

(3)明朝: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4、火药的传播:12、13世纪蒙古西征时传到阿拉伯地区,然后再传到欧洲。

5、火药的影响:

(1)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2)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也为西欧资产阶级开拓殖民地提供了有的力的武器。

四、印刷术的进步

1、印刷术的进步

(1)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868年(唐代)印刷的《金刚经》它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表明雕版印刷技术已很成熟。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北宋、毕升。作用:节省费用、提高效率、推动文化传播。

(3)活字印刷术的改进:

①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意义?);

②明代,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无锡、苏州、等地有较多应用。铜活字印刷最大的一部书是清代印

刷的《古今图书集成》。

2、印刷术的传播:经波斯传到西方。

3、印刷术发明产生的影响

(1)大大方便了文化地传播;

(2)印刷术的传播推动了欧洲印刷术的进步;

(3)印刷术传播推动了欧洲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四大发明对中国和西方社会发展有何不同影响?据此,有何启示?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专制制度,使中国古代科技没有能够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②中国的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到促进作用:

A火药武装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帮助他们战胜了封建势力,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B指南针的传播,为新航路的开辟、西欧的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促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C造纸术、印刷术传播,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进行,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③科学技术能否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第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

【学考要求】

1、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 B

2、东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名家B

3、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B

4、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C

【知识结构】略

【重点知识梳理】

一、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1)汉字产生:半坡氏族陶器上的符号?黄帝命仓颉制字?

(2)已知的最早文字:甲骨文

2、书法艺术的发展

(1)含义: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艺术;

特点:形态美、动态美、意境美

(2)五种主要书法字体和汉字形体的演变

②演变规律:由繁到简。

二、绘画艺术

1、绘画的历史:

2、国画的类型

(1)按题材分: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2)按表现技法分:有工笔与写意的区别。

(3)按作者所处社会地位:文人画、民间画、宫廷画。

3、山水画

(1)地位: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中国画的精粹。

(2)艺术特点:

①主要内容:自然风景;

②艺术风格:特别讲究布局构图,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追求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

4、文人画(士大夫画)

(1)地位: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艺术特点:追求抒情写意风格;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注重诗意(也是中国画杰作的共同特征)。

(3)唐代王维以诗入画,被认为是文人画的鼻祖。宋代苏轼“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文人画注重诗意特点。

三、戏曲

第三课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学考要求】

1、《诗经》、《离骚》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B

2、“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B

3、著名词人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B

4、元杂剧家关汉卿B

5、明清四大长篇小说B

【知识结构】略

【重点知识梳理】

一、诗的经典《诗经》

1、编订者:孔子,收录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时期的作品。

2、内容:《风》《雅》《颂》。《风》是《诗经》的精粹,反映了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雅》

是周王朝所在地的诗歌,主要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和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主要是对祖先和当权者的歌颂。

3、艺术特点:

(1)句式: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

(2)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极强;

(3)创作风格:现实主义。

4、地位

(1)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广,它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诗经》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2)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具有教化功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二、楚辞的魅力

1、产生: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楚国,楚辞是一种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的新诗歌体裁。

2、特点:

(1)句式:句式灵活,句子参差不齐;

(2)语言:楚国方言、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3)创作风格:浪漫主义,且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神话色彩;

3、屈原:战国时期杰出人物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楚辞的杰出代表人物)

(1)政治抱负:追求“美政”,即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2)主要文学作品:政治抒情长诗《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故人们又称楚辞体为“骚体”,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修身洁行的高尚情操)、组诗《九歌》、描绘流放经历和心境的《九章》、有大胆怀疑精神的《天问》等

4、地位:开创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先河。“骚”“风”并称,成为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汉魏以

来诗文“莫不同祖风骚”),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三、汉赋的风采

四、李杜诗篇万口传

1、唐诗繁荣的原因

(1)政治:国家统一,科举制度“以诗取仕”

(2)经济:国力强盛——物质基础

(3)文化政策: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4)民族、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

2、“诗仙”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作品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

(1)代表作:

(2)风格特点:诗风狂放炽烈,想象丰富,语言率真自然……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3、“诗圣”杜甫,现实主义诗人,“诗史”。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是一位“苦难诗人”

(1)代表作:

(2)风格特点:凝重与沉郁的风格、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严整的格律。

五、宋代词苑

1、含义(特点):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唐朝时词在民间已产生,号

为曲子词,代表人物白居易等。词发展至宋代开始走向辉煌,成为宋代文学的标志。

2、宋词兴盛的原因

(1)经济: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如市突破了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等)奠定物质基础。(2)阶级: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3)政治: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3、宋词派别及代表作:

(1)婉约派:北宋柳永(以市井风光入词,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流播最广);南宋李清照。(2)豪放派:北宋苏轼,打破诗词界线,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广阔的社会人生。他的词清新俊逸,刚健豪放;南宋辛弃疾(豪放派的集大成者)、张元干、张孝祥

六、元曲

1、含义: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即通常所说的“剧曲”和“散曲”。

2、散曲:是北方民间流行的一种诗歌体裁,散曲的兴起是诗体的一次解放。

3、元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它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

唱的,因此又被称为北杂剧或北曲。元杂剧表演场所时人称之为瓦肆、勾栏。

4、名家名剧: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

5、元曲兴盛原因:

(1)商品经济发展,早期市民阶层的壮大。

(2)统治阶级宴乐的需要。

(3)元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七、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

1、发展原因

(1)经济: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大批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队伍壮大,通俗文学在这种环境中获得蓬勃发展;

(2)政治:专制主义强化,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写出批判现实力作。

(3)文化: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明清时期思想活跃。

2、概况

(1)元末明初,在宋元话本体裁的基础上,产生了章回体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为后来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树立楷模。

(2)明代中叶后,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长篇白话小说: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和吴承恩《西游记》(特色?);短篇白话小说:冯梦龙“三言”凌濛初“二拍”(特色?)(3)清代小说代表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曹雪芹的《红楼梦》更是一部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通过贵族家庭的变故,揭示了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强大到败落的命运。

(4)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之目睹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提示】

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一些先进的爱国人士为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开始在思想文化领域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一条救国救民之路。

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大体经历了器物技艺(新思潮、洋务思潮)——社会制度(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思潮)——文化心理(民主科学思潮)三个层次的依次递进;或者说,经历了经济——政治——文化的逐渐递进。其特点是: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逐步深入。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

【学考要求】

1、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B

2、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B

3、近代民主共和思想及出现的背景 C

【知识结构】

一、“睁眼看世界”——新思潮的出现:19世纪40、50年代,地主阶级抵抗派

1、背景:

2、睁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

(1)睁眼看世界的一人:林则徐。(2)魏源和《海国图志》:

3、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及特点和意义:

二、洋务思想: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

三、维新思想成熟: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

1、背景:

2、维新思潮代表人物及主张

(1)康有为:(2)梁启超:(3)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4)严复:维新理论宣传上贡献巨大

3、维新变法思想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四、民主共和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

【重点知识梳理】

一、“睁眼看世界”——新思潮的出现:19世纪40、50年代,地主阶级抵抗派

1、背景:

(1)鸦片战争前的思想界:

①清统治者对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残酷压制反清和进步思想,思想界形成了“万马齐暗”局面。对

外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视外国为蛮夷小邦。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②明清进步思想的产生,经世致用思潮的出现,为新思潮的出现奠定基础。

(2)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对外加紧扩张,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3)鸦片战争前后,西方的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西学东渐”)

2、睁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

(1)睁眼看世界的一人:林则徐。

主动了解外国情况。搜集、翻译西方国家的书报,主持编译了《各国律例》、《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华事夷言》(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2)魏源和《海国图志》:

①特点:《海国图志》是国人编撰的当时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

的启蒙书。

②宗旨:“师夷长技以制夷”。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

▲怎样评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的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对于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3、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及特点和意义:

(1)主要思想:向西方学习。

(2)特点:①向西方学习处在器物技术阶段;

②是传统变革思想(如经世致用)的延续,其根本目的是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封建统治。

③缺乏社会实践。

(3)意义:

①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②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③促使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

二、洋务思想: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

三、维新思想成熟: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

1、背景:

(1)社会因素: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和瓜分狂潮,民族危机上升。洋务运动的失败。

(2)经济因素: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凳上历史舞台。

(3)思想因素: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西学的不断传播。

2、维新思潮代表人物及主张

(1)康有为:

①主要活动:发动“公车上书”,初步形成维新变法的纲领;

出版《孔子改制考》,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为变法制造历史依据);

维新变法期间,策划新政等。

②思想主张及特点: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特点: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

●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2)梁启超:

①主要活动:发表《变法通议》,宣传民权学说,提倡变法;维新变法期间,策划新政等。

②主张:A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批判君主专制,要求“伸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

(3)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

批判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君主是“大盗”;效仿西法。

(4)严复:维新理论宣传上贡献巨大。

①翻译出版了《天演论》等。

②主张:提倡进化论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③影响:提倡的进化论思想,成为维新派批判顽固派守旧不变、激发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

▲概括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①经济: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②政治:批判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救亡图存;

▲维新思想的特点:

★从救亡图存的爱国要求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以进化论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向西方学习由器物上升到制度层面

★将儒家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

3、社会实践:维新变法运动

4、维新变法思想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1)爱国思想:将救亡与变革结合起来,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2)启蒙思想(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文化;主张兴民权倡西学,促进人民觉醒,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进步思想:主张改革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力图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4)开阔了知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四、民主共和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

第二课新文化运动

【学考要求】

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及代表人物 B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B

3、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D

【知识结构】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二、兴起与概况:

1、兴起的标志:

2、代表人物:

3、前期指导思想、口号和运动中心:

4、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三、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解放文化运动。

2、意义:

3、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有一定片面性,具有形式主义的偏向。

【重点知识梳理】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列强加紧侵略中国(社会基础)。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

主政治(经济和阶级基础)。

3、思想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袁世凯则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二、兴起与概况:

1、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期起改为《新青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资。

▲其阶级属性: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后期的李大钊等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3、前期指导思想、口号和运动中心:

(1)前期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

(2)口号: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打倒孔家店”;

(3)运动中心:北京大学

4、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

“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其实质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尊孔复古思想逆流进行批判。

李大钊:民与君势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也不能并存。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尊孔复古思想其实就是帝制复活的先声。陈独秀:从历史进化的观点出发,说明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陈独秀:认为“三纲五常”违背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与时代潮流不相符与民主共和也不相容。论证了孔教不适合现代化。鲁迅:“吃人的礼教”,揭露了孔教的本质。

▲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为什么要把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代表人物: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意义: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和白话文的使用是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

▲后期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后):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解放文化运动。

2、意义:

(1)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新思想发展开辟道路,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新文化运动还促进工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民族意识的觉醒),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思想基础。

(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有一定片面性,具有形式主义的偏向。

▲近代前期的三大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潮、共和思潮、民主和科学思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涌现了哪些进步思潮?

维新思潮、实业救国思潮、共和思潮、民主和科学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等。

第三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学考要求】

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B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C

【知识结构】

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20世纪初,梁启超、朱执信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

(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意义

【重点知识梳理】

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20世纪初,梁启超、朱执信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

①背景:

A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新思想发展开辟道路。

B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救国实践的挫折;

C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②概况:

李大钊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传十月革命。

(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①背景:

A李大钊等人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

B五四运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人民的思想觉悟;

C工人队伍壮大,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阶级基础;

②表现:

A 1919年5月在《新青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

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B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分别开设与社会主义有关课程。

C马克思主义与各种思潮的论战中扩大的影响

D各种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的成立。李大钊在北京创办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

E从李大钊到陈独秀,马克思主义完成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

F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意义

1、成为新思潮的主流,改变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2、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武器;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专题提示】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学习过程中,结合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理解其含义,进而认识理论创新对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

第1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学考要求】

1、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B

2、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C

【知识结构】

一、孙中山首创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

1、背景:

2、提出过程:

3、三民主义含义:

4、评价:三民主义,又被称为“救国主义”

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2、提出: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孙中山对三民主义作了新解释

3、含义:

4、作用:

【重点知识梳理】

一、孙中山首创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

1、背景:

(1)社会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侵略加深(表现?),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高涨;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等失败;

(2)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壮大;

(3)思想基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孙中山等人学习西方近代政治学说;

2、提出过程:

(1)1894年兴中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2)1905年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里,将“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3、三民主义含义:

(1)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意义:把反对清王朝的统治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

(2)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意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

(3)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

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增价归公”,由“国民共享”。

意义: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

4、评价:三民主义,又被称为“救国主义”

(1)积极意义:

①是孙中山描绘的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蓝图。集中表达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

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代表时代前进方向。

②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20世纪初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旗帜。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运动迅速发展,对结束封建君主专制、促成中华民国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起了巨大作用。

(2)局限性:①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②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1)北洋军阀实行独裁统治,破坏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先后失败;

(2)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孙中山认识到真正的革命力量。

(3)共产国际和中共的推动,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4)孙中山本身与时俱进的精神;

2、提出: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孙中山对三民主义作了新解释

3

▲节制资本

孙中山所主张的限制私人资本于一定范围以内的方针。其要旨是: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以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4、作用:

(1)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

(2)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上迈出了崭新一步。

(3)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风格。

第2课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学考要求】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B

2、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B

3、毛泽东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C

【知识结构】

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国民革命时期)

二、毛泽东思想的诞生(井风山时期)

1、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

3、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1)标志:(2)意义

三、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延安时期或抗战时期)

1、背景:

2、成熟的表现:

(1)毛泽东对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2)成熟标志:

3、意义:

四、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

2、理论成果:

五、毛泽东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重点知识梳理】

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国民革命时期)

1、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状况:

2、世界形势变化:十月革命的胜利

3、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民问题

(1)1925年冬,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广大、最忠实的同盟军。(2)1927年春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强调进行农村革命的意义。

二、毛泽东思想的诞生(井风山时期)

1、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起义受挫后,率部来到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在实践中首先把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

2、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

毛泽东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做了说明,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即在中共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在农村积累发展革命力量,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3、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1)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开辟

(2)意义

①打破了俄国革命模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首创精神和巨大的理论探索的勇气。

②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③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

三、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延安时期或抗战时期)

1、背景:

(1)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实践中,中共逐渐成熟。

(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被迫长征,到达陕北;抗战时期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后方,有相对稳定的环境,使中共有条件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

(3)毛泽东对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研究。

2、成熟的表现:

(1)毛泽东对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

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

对中国革命的步骤、性质、任务、对象、动力、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成为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2)成熟标志:1945年中共七大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意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四、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五计划的实施、中共八大、外交工作、十年建设。

2、理论成果:《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其内容:

五、毛泽东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1、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

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

3、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

中华民族发挥巨大长远的指导作用。

第三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学考要求】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

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B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知识结构】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背景: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创建新理论的宣言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

(3)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背景: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邓小平南方谈话 B

3、中共十四大:1992年 B

4、中共十五大:1997年

三、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意义

1、思想实质(内涵):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2、意义: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2000年春,江泽民)B

【重点知识梳理】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背景:

(1)文革结束后,百废待举,但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如“二个凡是”,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2)邓小平复出,提出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3)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创建新理论的宣言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

①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②报告的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

③报告的意义: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此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

①内容: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

②意义: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辟;

(3)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

①②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二、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背景: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邓小平南方谈话 B

(1)内容: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计划、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③改革开放、革命对于解放生产力关系:判断实践的标准等问题:“三个有利于”;发展是硬道理。

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意义: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3、中共十四大:1992年 B

(1)内容: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意义:①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指导地位。

②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4、中共十五大:1997年

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意义

1、思想实质(内涵):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2、意义:

(1)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2)理论上的新突破,如社会主义的本质等,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2000年春,江泽民)B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专题提示】

本专题主要涉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教育和科技曲折发展的历程。总的来说,现代中国的文化、教育与科技经历了建国文革前的初步发展繁荣;文革时期遭受沉重打击;改革开放以后,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第1课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没有列入学考考试范围)

第2课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没有列入学考考试范围)

第3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学考要求】

1、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A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B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B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知识点整理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a) 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吴阶平、邓稼先等。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b) (1)国防科学技术领域(最为显着) ①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②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④1970年,用自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成为我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 (2)医学: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农业科技: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b) (1)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意义:这个论断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

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b) (1)空间技术领域 ①1984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随后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③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卫星发射市场。 (2)运载火箭研究 ①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②1999年11月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五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和回收试验。 ③2003年10月,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作用: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知识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夏朝王位世袭制确立,家天下形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宗法制: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 目的: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族的地位。 (1)特点 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②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 ③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作用 ①对西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是西周政治的建制原则和指导思想。 ②对后世: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观念。如修族谱、认祖归宗、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甚至过分强调家庭本位和重视人情关系等。 商朝时期实行宗法制。 3、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基本内容:①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A、王族(姬姓贵族);B、功臣;C、先代贵族等;齐、鲁、燕、卫、宋、晋 权利和义务:受封者获得世袭的统治权,但承担一定的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影响:A、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B 弊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主要依据和血缘纽带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六王毕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 2、四海一 北击匈奴 蒙恬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设九原郡 统一岭南地区 修灵渠(最初服务于军事)沟通湘水和漓水,岭南设郡(南海郡),归入中央王朝管理的开始 “西南夷” 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它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它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加强了中原和边疆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秦统一后,中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一途。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考生此时已经进入高考备战阶段,历史科目的复习任务比较重,小伙伴们需要复习和巩固的知识内容非常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先秦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高中历史必修三高考题专题一

第1课百家争鸣 (2012·海南卷历史·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述,其认为统治者能做到“礼、义、信”则民治,因此,B项正确;A项是儒学思想可以体现的,但与题意不符,如民贵君轻、君舟民水;C项是荀子观点,题干无从反映;D为孔子思想,题干也无从反映。 【答案】B (2011·安徽文综·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 图3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①迎江寺,曾名“古万佛寺”,属于佛教思想,不符合题意。②徽州牌坊群中的贞女坊体现了儒家思想三纲五常的内容,符合题意。③涡阳老子庙供奉老子的神像,老子属于道家的思想。④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这个含义也属于三纲五常的内容。所以②④体现儒家伦理思想,故选B。 【答案】B

(2011·上海单科·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A项爱无差等是墨家的思想。C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治国方针,D项存天理,灭人欲属于个人修养问题,帮故排除A、C、D三项;B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又符合儒家思想。 【答案】B (2010·浙江文综·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荀子的思想,排除B、D项。选项A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型体现了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刍狗” 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在祭祀之前,人们对它敬若神明,祭祀一结束,就被丢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主旨是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答案】A (2008·上海单科A组·2)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 【解析】从材料中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可以看出这一思想主张“法治”来教育和管理人民。因此是法家的思想。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图75586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诸侯的权利:1、在封疆内可对卿大夫再分封 2、职位世袭 3、设置官员 4、建立武装 (1)分封制 5、正派赋役 早期政治制度诸侯的义务:1、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2、镇守疆土 3、随从作战 4、缴纳贡赋 5、召见述职 (夏商周时期) (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 西周政治制度 ①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宗法制②特点:a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 b最大的特点:嫡长子继承 制 c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且有双重关系 (嫡长子与其他之后再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③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 御史大夫 建立:秦朝:皇帝制→中央官制丞相→郡(守)→县(令)→乡(里) 太尉 古郡国、郡县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与朝廷对抗)代①汉朝 推恩令(是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中②唐朝:节度使制和藩镇(削弱中央集权) 国(1)中央集权军事:兵权收归中央;各地调派精兵,充当中央禁军 ③宋朝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置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管理 ④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的 政①汉朝:内外朝制度(加强军权) 治②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拟)门下(审)尚书(执) 制演进与强化(2)君主专制③宋朝:分割相权:军事、行政、财政→(加强军权)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④元朝:中书省(削弱军权) (秦朝至清朝) 汉:察举制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框架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王位世袭制: 1、背景: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为奴隶制)。 2、方式: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①夏时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如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②夏商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二、分封制 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牧野之战),建立周朝,史称西周。目的:加强西周统治。 2、内容: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形成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①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其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②诸侯的权力:诸侯在他们的领地可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可对卿大夫再分封,卿大夫和士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 3、作用:① 积极作用:加强了周朝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 古代 中国的政治制 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从禅让到“家天下”形成: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内容、作用 宗法制:特点、作用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 地方制度:郡县制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或影响 ● 中央集权方面:汉,从郡国并行制到平定“七国之乱”后的“推恩令”;唐中期,地方设节度使;北宋初年,军事上,宋太祖收兵权,充实中央禁军,政治上,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经济上,地方赋税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中央掌控: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 君主专制方面:汉,重用身边侍从担任尚书令、侍中等;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元,设中书省。 ● 选官制度方面: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明:废宰相制度,设内阁 清:设南书房,军机处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 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被视作儒家异端 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 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2影响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高中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汇编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徐明同学设计的历史手抄报,选取了图8—10三个人物和他们的代表著作(刊物)。下列为该手抄报设计的主题,恰当的是( ) 图8 魏源《海国图志》图9严复《天演论》图10 陈独秀《新青年》 A.师夷长技、尊孔复古 B.优胜劣汰、民主科学 C.思想解放、救国图强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阅读以下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 A.《孔子改制考》B.《海国图志》C.《天演论》 D.《变法通议》3.陈旭麓:“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 这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这表明作者强调( ) A.“西用”与“中体”本身就相互矛盾B.“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向西方学习进程C.“中体西用”就是只强调经济改革D.用西方的技术维护中国体制是难以做到的4.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5、从19世纪初对西方的轻蔑排斥到20世纪20年代对西方的崇拜,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一位政治家用以下的话总结了这个变化的顺序:“首先是影响器物的技术;而后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最后则是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照此说法,“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的事件应该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6.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 ) A.从技术到器物 B.从制度到思想C.从制度到文化D.从器物到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 总结每一个知识点,会让你更容易掌握课本内容。下面是收集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汉时得到巩固,隋唐时完善,北宋时加强,元朝时发展,明清时期皇权空前强化。 认识:发展趋势:①是不断调整、改革中央行政结构,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明太祖废丞相,使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基本上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②是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基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形成的条件,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缓和,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③是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消极影响:①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箝制了人们的思

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③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概括地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危害尤为严重。评价这一历史现象时,应该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如:即使是明清时期,这一制度在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反击外来侵略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汉至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武帝时期的内朝、外朝制度及刺史制度(中央、地方双管齐下) ①内外朝制度:吸取汉初“七国之乱”诸侯势大乱国的教训;为强化皇权削弱相权、强干弱枝、巩固统一的需要。皇帝亲信组成内朝(即中朝:尚书台),成为朝廷的决策机构;三公九卿成为外朝,中朝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枢决策机构。 ②刺史制度: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王国的控制,防止地方叛乱,巩固统一。建13个州郡,派位卑权重的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称“州牧”,掌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借鉴汉初“削藩令”的做法,汉武帝的“推恩令”成功地削弱了地方王国的势力,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③利与弊: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皇帝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东汉、唐、明)

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一.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

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知识: 1、“百家争鸣”出现在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 革经济:井田制瓦解。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瓦解)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 教育学术: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 2、主要流派: (1) 道家学派:老子和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把世间万物看作 是相对的。 (2)儒家学派:孔子、孟子和荀子。 (3)墨家学派: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 (4)法家学派: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3、“百家争鸣”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 的基础。 (3)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 特点。 4、儒家学派主要主张 孔子孟子荀子 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王道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 考点突破: 1、孔子的思想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 提示:人文精神指的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 (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社会环 境。 (2)“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保证了个性发展,推动了个人素质的提高。 2、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我们如何认识这种“民本”思想?提示:从孟子的阶级属性出发来分析。 孟子代表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他的主张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实现本阶级的利益。 孟子认识到人民的力量的强大,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不能就说是“民主意识” 。 从根本上讲,孟子是地主阶级思想家,其“民贵”的主张是为了更长久稳固地统 治压迫人民,“君轻”也是为了更有效地保证君主统治剥削人民。 3、你认为诸子百家中,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哪一派?为什么? 法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学习本单元,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商周时期,经过了从内外服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但整体趋势是专制皇权日益加强。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是汉朝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达到了顶峰。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 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 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 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出现及完成:造纸—甘肃西汉墓出土了纸,东汉有“蔡侯纸”;指南针—战国名“司南”,宋时用于航海;火药—唐宋时用于军事;印刷—隋唐出现雕版印刷,《金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背景: 1.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地主出现封建经济形成初步发展 2.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3.阶级: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 国统治者的重用 4.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影响 1.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人物 孔子(儒家,春秋晚期): 思想核心“仁”政治思想(1)以德治民(2)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3)主张有教无类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4)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儒家,战国末):(1)政治思想主张实行仁政(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3)伦理观性本善(4)价值观舍生取义 荀子(儒家,战国末):(1)政治思想仁义王道以德服人(2)民本思想君舟民水(3)伦理观性本恶(4)朴素唯物思想制天命以用之老子(道家,春秋晚期)客观唯心体系(1)哲学思想世界万物本原

是道(2)辩证法思想祸福相依(3)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道家,战国末)(1)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2)世间万物相对(3)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社会批判精神 韩非子(法家,战国末)(1)认为历史是发展的统治者应时而变(2)依法治国系统了法制理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厚今薄古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墨子(墨家,战国初)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 (1)边疆危机(2)土地兼并(3)亡国问题(4)黄老学说无为而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要求(5)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即位面临的社会问题 匈奴威胁,边患不止,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土地豪强势大,黄老学说无法适应新形势需要 影响 利于社会恢复,利于社会稳定(积极) 致使地方势力膨胀,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消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内容: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试题

高二历史1 必修三专题一练习 班级姓名学号布置日期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 25 题,计 75 分)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 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 .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2、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墨子主张“兼爱” 、“非攻”,孟子主张 “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所反映出的社会背景是 A .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 B .百家争鸣的趋同现象 C.奴隶制开始崩溃D.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 3、下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成就中,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 .“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4、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 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 ”,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 确的回答是 A . Li Er B. Zhuang Zhou C. Meng Ke D. Xun kuang 5、《史记·曹相国世家》曰:“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此语 体现了汉初遵循的诸子思想是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6、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关系是 A .完全更新 B .因循守旧C.继承与发展D.形式上的变化 7、“三教合归儒”的三教是指 ①佛教②基督教③伊斯兰教④道教⑤儒学 A .①④⑤ B .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8、董仲舒对儒学内容的发展在于 ①限制君主暴政②大一统③“天人感应”④“君权神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9、下列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在今天还可取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爱人 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③“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④“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⑤“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 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⑤ 10、两宋时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 .程颢 B .程颐C.朱熹D.王阳明 11、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 A .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 .“天人感应”理论12、 朱熹和王阳明对“天理”进行了不同的阐述,两者共同的本质意图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政治:社会大变革(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崩溃、周天子权威丧失和争霸战争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文化:专业文化阶层的形成、私学的兴起、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影响 儒家孔子 “仁”和“礼”;“为政以德”;私学,

“有教无类”; 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的儒家学 说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大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对 后世影响深远。 孟子 仁政、重民;性善说;儒家学派重要奠基人,被尊为“亚圣”,并对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荀子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性恶论;儒家重要代表人物。 墨家墨子 反映其思想的书是《墨子》兼爱、非攻 道家老子 反映其思想的书是《老子》,又名《道 德经》“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朴素 的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相对的“齐物”; 法家 韩非子

高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高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一】高考历史关于西周的知识点整理 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 【二】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

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三】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1、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四】“冷战”阴影响下的国际关系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