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雷达参数侦察

雷达参数侦察

雷达参数侦察
雷达参数侦察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信息对抗实验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实验报告(六)

学生姓名:王超楠学号:2013020904011

指导教师:廖红舒/张花国

实验地点:科研二号楼B453 实验时间:周二晚

一、实验室名称:信息对抗系统专业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雷达参数侦实验察

三、实验学时:4学时

四、实验原理:

MATLAB软件具有编程实现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计算机仿真软件,并且提供各种常用数字通信信号源生成函数的使用帮助文件。因此让学生通过实际上机实验,熟悉MATLAB计算机仿真软件,可实现各种雷达信号产生及分析仿真,从而加深对雷达信号产生、参数提取的理解。

五、实验目的:

1.针对常规脉冲/脉冲压缩(LFM、相位编码)雷达,掌握截获信号的计算机模拟仿真;

2.掌握脉冲雷达脉宽、脉冲幅度、脉冲达到时间、频率及脉内调制特征参数估计的基本方法。

六、实验内容:

1. 提取信号包络;

2. 设置门限;

3. 估计TOA与PW;

4. 提取脉内信号样本;

5. 脉内调制识别;

6. 估计频率;

7. 估计噪声功率、PA;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计算机、Matlab仿真软件

八、实验步骤:

1.学习MATLAB软件的使用并学习其通信信号帮助工具箱;

2.利用MATLAB语言生成雷达信号,并提取雷达参数。

九、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提取信号包络

(1)常规脉冲信号包络

(2)BPSK信号包络

(3)QPSK信号包络

(4)LFM信号包络

2.设置门限

由上图分析可以设置门限,其中常规脉冲信号门限设置为4,其余的设置为3。

3.估计TOA与PW

4.提取脉内信号样本

四种信号的脉内样本提取方式类似,由于数据比较多因此以常规脉冲雷达的脉内数据提取为例。

5.脉内调制识别

识别思路:首先分别进行FFT变化,如果有离散谱线出现,那么该信号时常规脉冲信号;如果2次方谱出现离散谱线,则该信号时BPSK;如果四次方谱出现离散谱线,则该信号是QPSK信号。

6.估计频率

7. 估计噪声功率、PA

实验程序:

N=2000;%%%time length

B=0.3;

SNR=20;%%% dB

pulse_width=1000;

delay=500; %%% time delay fc=100;%%% carry frequency

r=10;%g过采样率

% 常规脉冲

v1=4;%设置门限

t=0:pulse_width-1;

noise=sqrt(0.5)*(randn(1,N)+j*randn(1,N));%噪声功率1W

y=sqrt(10^(SNR/10))*exp(j*2*pi*fc*t);%信号功率50w

normal=[zeros(1,delay),y,zeros(1,N-pulse_width-delay)]+noise;%输出常规脉冲信号

TOA1=min(find(normal>=v1));%到达时间

TOE1=max(find(normal>=v1));%脉冲结束时间

fprintf('常规脉冲信号到达时间TOA为%d\n',TOA1);

pw1=TOE1-TOA1;%脉宽

fprintf('常规脉冲信号的脉宽PW为%d\n',pw1);

z=zeros(1,pw1);

p=var(z)-var(noise);

figure(1)

plot(real(normal));%提取包络,即信号幅度

title('常规脉冲信号包络');

grid on;

% BPSK

figure(2)

v2=3;%设置门限

s=randsrc(1,pulse_width/r,[1,-1]);

rec=rectpulse(s,r);

bpsk=[zeros(1,delay),rec.*y,zeros(1,N-pulse_width-delay)]+noise;

TOA2=min(find(bpsk>=v2));%到达时间

TOE2=max(find(bpsk>=v2));%脉冲结束时间

fprintf('BPSK到达时间TOA为%d\n',TOA2);

pw2=TOE2-TOA2;%脉宽

fprintf('BPSK脉宽PW为%d\n',pw2);

plot(real(bpsk));

title('BPSK信号包络');

grid on;

%QPSK

figure(3)

v3=3;%门限设置

ss=randsrc(1,pulse_width/r,[1,-1,j,-j]);

recc=rectpulse(s,r);

qpsk=[zeros(1,delay),recc.*y,zeros(1,N-pulse_width-delay)]+noise; TOA3=min(find(qpsk>=v3));%到达时间

TOE3=max(find(qpsk>=v3));%脉冲结束时间

fprintf('QPSK到达时间TOA为%d\n',TOA3);

pw3=TOE2-TOA3;%脉宽

fprintf('QPSK脉宽PW为%d\n',pw3);

plot(real(qpsk));

title('QPSK信号包络');

grid on;

%LFM

figure(4)

v4=3;

yy=sqrt(10^(SNR/10))*exp(j*(2*pi*fc*t+pi*B/pulse_width*t.^2)); lfm=[zeros(1,delay),yy,zeros(1,N-pulse_width-delay)]+noise; TOA4=min(find(lfm>=v4));%到达时间

TOE4=max(find(lfm>=v4));%脉冲结束时间

fprintf('LFM到达时间TOA为%d\n',TOA4);

pw4=TOE4-TOA4;%脉宽

fprintf('BPSK脉宽PW为%d\n',pw2);

plot(real(lfm));

title('LFM信号包络');

grid on;

%识别

figure(5)

subplot(411)

plot(fftshift(abs(fft(normal))));

grid on;

subplot(412)

plot(fftshift(abs(fft(bpsk.^2))));

grid on;

subplot(413)

plot(fftshift(abs(fft(qpsk.^4))));

grid on;

subplot(414)

plot(fftshift(abs(fft(lfm))));

grid on;

%噪声功率估计

noise_qpsk=sqrt(var([normal(1:TOA1),normal(TOE1:2000)]));

fprintf('常规脉冲信号噪声功率为%fW\n',noise_qpsk);

noise_bpsk=sqrt(var([bpsk(1:TOA2),normal(TOE2:2000)]));

fprintf('BPSK信号噪声功率为%fW \n',noise_bpsk);

noise_qpsk=sqrt(var([qpsk(1:TOA3),qpsk(TOE3:2000)]));

fprintf('QPSK信号噪声功率为%fW\n',noise_qpsk);

noise_lfm=sqrt(var([lfm(1:TOA4),lfm(TOE4:2000)]));

fprintf('LFM信号噪声功率为%fW\n',noise_lfm);

机载雷达

雷达是无线点检测与定位的简称。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雷达技术从开始单一防空设备迅速扩展到侦察、火力控制、空中交通管理、遥感、天文、地质等军用和民用领域。雷达在飞行器上的应用也有很多种。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对雷达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十年来,国外机载雷达已发展成九大类,数百个型号。其中,军用机载雷达占大多数。现在,军用机载达不但已经成为各种军用飞机必不可少的重要电子装备,而且其性能优劣已成为军用飞机性能的重要标志。 军用机载雷达是30 年代诞生的。当时机载雷达使用的是笨重的米波振子阵列天线,而且被安装在飞机机头和机翼的外侧。二战期间,有了空对地轰炸、空对空火控、敌我识别、无线电高度、护尾告警等类型,但它们的技术水平却很低。它们所采用的信号不过是脉冲调制和调频连续波两种;发射管不过是多极真空管和磁控管;天线不过是振子和抛物反射面;显示器全都采用阴极射线管;自动角度跟踪和距离跟踪系统多数用机电式,技术上还不够完善。当时较新的技术只有机械式电扫描天线,动目标显示和传送雷达信号到地面观测站的中继线路这三项。 90年代在各国军用飞机上装备的产品都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雷达波段通常为X与Ku波段;预警雷达使用更长波段;直升机雷达使用毫米波段。雷达的波形通常为具有高、中、低脉冲重复频率的全波形脉冲多普勒全相参系统。发射机通常使用功率行波管。天线一般使用平板缝阵天线,并向无源相控阵以至有源相控阵过渡。信号处理已基本实现数字化;数据处理也已实现数字计算机化;由于微处理机的快速发展而使信号处理与数据处理合并在同一个可编程处理机中进行。机载雷达的显示信息均已变换成电视制式信号在飞机的综合显示系统中显示。雷达的可靠性因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和模块化设计而大幅度提高;雷达的维护性则由于机内自检与试验台的广泛使用而得到极大改善。雷达的体积与重量逐年降低;功耗则稳定在合理水平上。 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因而大大减少了军用飞机用雷达的需求。军用飞机未来发展方向可归纳为隐形、高机动性、多用途化以及武器制导的精确

A320系列飞机气象雷达系统

A320系列飞机气象雷达系统介绍及机组操作建议 概述:机载气象雷达系统(WXR)用于在飞行中实时地探测飞机前方航路上的危险气象区域,以选择安全的航路,保障飞行的舒适和安全。机载气象雷达系统可以探测飞机前方的降水、湍流情况,也可以探测飞机前下方的地形情况。在显示器上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降水的密度和地形情况。新型的气象雷达系统还具有预测风切变(PWS)功能,可以探测飞机前方风切变情况,使飞机在起飞、着陆阶段更安全。本文主要针对我公司A320系列飞机机载气象雷达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显示特点及我公司A320系列飞机气象雷达的种类和机组操作建议进行了介绍。 一、机载气象雷达系统的组成 机载气象雷达系统的基本组成由:雷达收发机、雷达天线、显示器、控制面板和波导系统等,如图1-1所示:

雷达收发机:用来产生发射射频脉冲信号和接收并处理射频回波信号,提供气象、湍流和地形等显示数据,探测风切变事件并向机组发送警告和告诫信息。 雷达天线:用来产生高3.6°、宽3.4°的波束并接收回波信号。天线的稳定性受惯性基准组件(IRU)的俯仰和横滚数据控制。 显示器:对于A319/A320/A321飞机来说,气象雷达数据都显示在ND上。 控制面板:用于选择气象雷达的工作方式,控制天线的俯仰角度和稳定性,对接收机灵敏度进行控制。 波导系统:波导管作为收发机和天线之间射频信号桥梁通道。 二、气象雷达对目标的探测 机载气象雷达主要用来探测飞机前方航路上的气象目标和其他目标的存在以及分布状况,并

将所探测目标的轮廓、雷雨区的强度、方位和距离等显示在显示器上。它是利用电磁波经天线辐射后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原理,目标的导电系数越高,反射面越大,则回波越强。要清楚气象雷达如何工作的关键在于了解雷雨的反射率。一般来说,雷雨的反射率被划分成三个部分:雷雨的下三分之一由于温度在冰点之上,所以全部由小雨滴组成,这部分是雷雨中对雷达波能量反射最强的部分。中间部分由过度冷却的水和冰晶组成,由于冰晶是不良的雷达波反射体,所以这部分的反射率开始减小了。雷雨的上部完全由冰晶组成,所以在雷达上几乎不可见。另外,正在形成的雷雨在其上部可能会形成拱形的紊流波,如图2-1所示:

脉冲雷达侦察系统方案设计

一、脉冲雷达侦察系统总体方案 1.功能组成框图 2. 功能部分介绍 天线:将高功率发射信号辐射到特定空间,从特定空间接收相应的目标回波信号。 收发开关/保护器:发射状态将发射机连通天线,接收机输入端闭锁保护;接收状态将天线连通接收机并对输入信号限幅保护,发射机开路。 发射机:在特定的时间、以特定的频率和相位产生大功率电磁波。 接收机/信号处理机:放大微弱的回波信号,解调目标回波中的信息。 激励器/同步器:产生和供给收发信号共同的时间、频率、天线指向等雷达工作的基准。 显示器/录取设备:显示、测量、记录、分发目标信息和各种工作状态。 二、脉冲雷达侦察系统工作流程 1. 工作流程图 2. 工作流程介绍 由雷达发射机产生的电磁波经收发开关后传输给天线,由天线将此电磁波定向辐射于大气中。电磁波在大气中以近光速传播,如目标恰好位于定向天线的波束内,则它将要截取一部分电磁波。目标将被截取的电磁波向各方向散射,其中部分散射的能量朝向雷达接受方向。雷达天线搜集到这部分散射的电磁波后,经传输线和收发开关反馈给接收机。接收机将这微弱信号放大并经信号处理后即可获取所需信息,并将结果送至终端显示。

三、脉冲雷达侦察系统关键技术及实现途径 1.目标距离的测量 脉冲法测距 B 在荧光屏上目标回波出现的时刻滞后于主波,根据时间差计算即可确定目标的距离。 2.目标角度的测量 (1)相位法测角 相位法测角利用多个天线所接收回波信号之间由于存在波程差ΔR 而产生的相位差进行测角。 (2)振幅法测角 1)最大信号法 天线波束作圆周扫描,对收发共用天线的单基地脉冲雷达, 接收机输出的脉冲串幅度值被天线双程方向图函数所调制。找出脉冲串的最大值(中心值 ), 确定该时刻波束轴线指向即为目 标所在方向 。 2)等信号法

浅议雷达侦察设备的自检方法

浅议雷达侦察设备的自检方法 雷达侦察设备监测周围环境中由雷达发射的脉冲电磁波,是电子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雷达侦察设备的性能决定了使用者对其侦察结果的置信度,自检是使用者了解和掌握雷达侦察设备性能的主要手段。文章阐述了常见的雷达侦察设备的自检方法,从使用和维修的角度论述了雷达侦察设备的自检方法应具有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层次性。 标签:雷达侦察设备;自检;MTBF 引言 雷达侦察设备在电磁环境中完成各种雷达信号的截获、测量、分析、处理、识别,提供雷达的类型及威胁等级,并对威胁目标进行告警。雷达侦察设备由测向天线、测频天线、接收机、处理机、显控机组成,如图1所示。测向天线阵与测向接收机完成对雷达脉冲到达角的检测和测量,实时输出脉冲的到达角数据(AOA),测频天线与测频接收机完成对其它脉冲参数的检测和测量,实时输出脉冲的载频(RF)、到达时间(TOA)、脉冲宽度(PW)、脉冲功率或幅度(PA)数据。AOA、RF、TOA、PW、PA数据组合在一起成为脉冲描述字(PDW),接收机实时输出PDW给处理机。处理机根据一系列的脉冲描述字(PDW)进行雷达辐射源检测、参数估计、状态识别和威胁判别等,并将结果输出给显控机。显控机显示最终的雷达参数,使用者通过显控机对整个系统进行操控。 雷达侦察设备接收未知雷达辐射的电磁波信号,使用者对周围的电磁态势无任何先验知识,因而对侦收到的雷达参数的正确性以及是否存在增批漏批无法确定。雷达侦察设备进行自检时其自检单元向信道中耦合入已知参数的模拟信号,将对应侦收结果与已知参数进行对比,可大致了解系统的技术状态及性能,因此使用者对侦察数据进行可信度判断前应先进行自检。此外,自检功能可及时向使用者提示系统存在的故障,以便尽早进行故障的上报和诊断修复。 雷达侦察设备的维修者通过自检进行故障诊断,首先查看自检结果报告,再结合其他的故障现象及外围的测量工作定位故障,更换或修理完成后重新通过自检判断故障是否修复。优秀的自检设计可以将故障定位到具体的模块或插件,为维修提供极大的便利。此外,某些为故障诊断而进行的测试工作也需要自检功能的配合才能完成。 1 常见的两种自检方法 1.1 模拟信号法 雷达侦察设备的显控机控制自检单元产生已知参数的模拟雷达信号耦合入信道,将该信号处理得出的结果与已知参数进行比对,如果差值在容许范围内则判定系统工作正常。模拟信号可以射频信号、视频信号等形式耦合入信道。射频

机载雷达

领空权对于每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保证领空权的就是飞机性能的强大。我国航空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了,经过这几十年,我国飞机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与军事强国还存在一些差距,但是我们有能力有时间去赶超他们。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对飞机的结构及一些简单的工作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雷达的基本原理:通过无线电设备向空间发射无线电波,无线电波在不同介子表面会向各个方向散射一定的电波能量,其中一部分由目标反射回天线方向,成为目标回波。雷达接收目标回波。雷达接收目标回波后检测出目标的空间位置。 机载雷达就像是飞机的眼睛,利用雷达可以探测飞机、舰艇、导弹以及其他军事目标,除了军事用途外,雷达在交通运输上可以用来为飞机、船只导航,在天文学上可以用来研究星体,在气象上可以用来探测台风,雷雨,乌云。所以说雷达的作用非常巨大。下面我来大概介绍机载雷达。 机载雷达─它是装在飞机上的各种雷达的总称。装在飞机上的各种雷达的总称。主要用于控制和制导武器,实施空中警戒、侦察,保障准确航行和飞行安全。机载雷达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与其他军用雷达相同,其特点是:一般都有天线平台稳定系统或数据稳定装置;通常采用3厘米以下的波段;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良好的防震性能。 雷达的发展:雷达是由英国科学家爱德华·鲍恩领导的研究小组于1937年研制成功的。鲍恩等人从1935年开始研制机载雷达。在1937年年中研制出一部小型雷达,并把它安装在一架双发动机的“安桑”式飞机上这架“安桑”式飞机便成为最早载有雷达的飞机。机载雷达进行了多次试验,证明它可探测到16公里以外的水面舰艇。

在现代先进作战飞机上,雷达系统的的造价往往占飞机总造价的1/4─1/3,还出现了综合多种雷达作用的多功能机载雷达。先进机载雷达不仅能发现100多公里以外的敌机,还能对其中最具威胁性的对多个目标同时实施攻击。机载雷达总体上分为5种不同功能的雷达 1、截机雷达,用于提供目标数据。它与火控计算机、飞行数据测量和显示设备等组成歼击机火控系统。截击雷达一般有搜索和跟踪两种功能。在搜索时,雷达发现和测定载机前方给定空域内的目标,截获后即转入跟踪状态,连续提供瞄准和攻击目标所需的数据。有的截击雷达有目标照射装置,用于导引半主动寻的导弹。截击雷达发现空中目标的距离一般为几十公里,有的可达一二百公里;搜索和跟踪角一般为±60度左右;测距精度为几十米;测角精度为十分之几度。脉冲多普勒截击雷达能抑制地(海)面杂波,提取动目标信息,具有下视能力,装备这种雷达的战机能对低空、超低空目标实施攻击。较先进的截击雷达能边搜索边跟踪,即对一定空域搜索的同时,还能跟踪多个目标。有的截击雷达还具有多种功能,既能用于对空中目标的拦截,也能用于对地(海)面目标的攻击。 2、轰炸雷达,主要用来为瞄准轰炸和领航提供目标信息。它可单独工作,也可与光学瞄准具、计算机配合使用,构成轰炸瞄准系统。轰炸雷达按搜索方式可分为前视和环视两类。前视雷达的天线波束指向载机前下方,在一个扇形地区内搜索。环视雷达的天线波束成扇形。它有搜索和瞄准两种工作状态。 3、空中侦察与地形显示雷达,用于提供地(海)面固定目标和移动目标的位置和地形资料。它通常是一种侧视雷达,具有很高的分辨力。其天线安装在机身两侧,波束指向载机左右下方并垂直于航线,随载机飞行向前扫瞄。侧视雷达分为真实口径侧视雷达和合成孔径侧视雷达两类。真实口径侧视雷达的天线沿机身纵向长达8~10米,在飞机机身两侧形成很窄的波束,分辨力较全景雷达高10倍左右。

机载相控阵雷达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仿真技术 机载相控阵雷达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梁 红1,高 遐2 (1.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南京210013; 2.空军装备部, 北京100843) 摘要 机载相控阵雷达模拟器可实现操作员在地面训练空中科目。该文介绍了机载相控阵雷达模拟器的运行计算机网络结构、功能(模拟功能、可控功能、用户界面功能),重点介绍了雷达探测功能仿真软件的模块组成和逻辑流程,着重分析了基于高层体系结构的架构、雷达横截面积和干扰对作用距离的影响等关键技术,最后指出了机载相控阵雷达模拟器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机载相控阵雷达;模拟器;设计;实现 中图分类号:TN958、TN955 文献标识码:A D esi gn and Imp l e m entation for Sim ul ator of A irborne Phased Array R adar LI A NG H ong1,GAO X ia2 (1.Nan ji n g Research I nstitute o fE lectron ics Technology, N anjing210013,Ch i n a) (2.The Equ i p m ent Depart m en,t PLAAF, Be iji n g100843,Ch i n a) Ab stract The s i m u l a t o r o f a irbo rne phased a rray radar can be used t o tra i n the radar operator on ground.Th i s pape r i n troduces the net wo rk arch itecture of the compu ter t hat the s i m u l a t o r run in the f uncti ons(S i m u l a ti on、Contro l、U I)of si m ulato r of a i r borne phased a rray radar,and also i ntroduces the consisti ng of t he m odule and log ica l flo w cha rt o f the s i m u l ation so ft w are o f radar detecti ng,focuses on t he key technology o fHLA(H i gh L evel A rch itecture)a rchitec t ure,the i m pact of RCS(R adar Corss Section) and i n terference on range,a l so i nd i cates the direc ti on o f the research o f the airborne phased array radar si m u lator. K ey w ords airborne phased array radar;si m ulato r;design;i m p l em enta tion 0 引 言 利用模拟器替代实装开展训练,可以实现地面训练空中科目,节省费用、安全可靠,其效果与空中训练相近,在特殊情况处置和高强度训练方面甚至超过实装训练。任务训练模拟器就是任务电子系统在地面的仿真模拟训练系统,用于对任务电子系统的操作人员在地面进行技术、战术训练等,以及对任务电子系统记录的数据进行重放、分析和辅助评估。机载相控阵雷达模拟器是任务训练模拟器中的一部分,该模拟器实时模拟机载相控阵雷达在各种工作方式下对空中、海面各类目标的探测功能,实现操作员在地面训练空中科目。 本文介绍了机载相控阵雷达模拟器的功能、设计和关键技术。 1 机载相控阵雷达模拟器的设计 机载相控阵雷达模拟器运行的计算机网络如图1所示。 它由以下各部分组成: (1)RADARS:雷达探测级模拟器; (2)MCS:任务计算机; (3)OW S:操作员工作站; (4)I FF/SSR:敌我识别/二次雷达设备模拟器; (5)I N S:惯性导航设备模拟器; (6)ES M:电子对抗设备模拟器; (7)COM:通信设备模拟器; (8)TCD:训练管理台, 其上运行训练管理软件。 图1 雷达模拟器运行计算机网络结构 105 第30卷 第8期 2008年8月 现代雷达 M ode rn R adar V o.l30 N o.8 A ugust2008 *收稿日期:2008 04 12 修订日期:2008 07 28

机载雷达数据处理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机载雷达项目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背景 (1) 1.3定义 (1) 1.4参考资料 (1) 2需求概述 (1) 2.1目标 (1) 2.2运行环境 (1) 2.3关键点 (1) 2.3.0关键功能 (1) 2.3.1关键算法 (2) 2.3.2关键技术 (2) 2.4约束条件 (3) 3需求规格 (3) 3.1软件系统总体功能/对象结构 (3) 3.2软件子系统功能/对象结构 (1) 3.3描述约定 (1) 3.4功能或对象的描述 (1) 3.5处理流程 (3) 3.6性能 (12) 3.7外部接口 (13) 3.8数据 (13) 3.9操作 (13) 3.10故障处理 (13) 3.11算法说明 (13) 4尚未解决的问题 (13) 5支持信息 (14)

1引言 1.1编写目的 通过本文档定义机载雷达数据处理系统的具体的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技术约束。为设计人员和开发实施人员后续工作提供依据和基础,避免设计和开发过程偏离用户需求。 1.2背景 本项目为国家863科研课题项目,主要用户机载雷达的数据处理,以及机载雷达与地基、车载雷达数据对比,生成雷达产品为监测人员对飞机飞行环境进行评估提供支撑。本系统属独立系统,与其他产品无从属关系 1.3定义 IQ数据:回波数据的两个垂直分量,经过计算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数据1.4参考资料 无 2需求概述 2.1目标 机载雷达数据处理系统主要用于机载雷达数据的处理,为飞机航行提供安全飞行的保证。 机载雷达处理系统包括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处理,数据显示,显示控制、辅助功能。并对操作人员提供人机交互功能,满足特定产品的处理显示。 2.2运行环境 本系统主要运行在普通PC,windows XP操作系统。 2.3关键点 2.3.0关键功能 机载雷达数据处理系统中关键功能主要是实时数据处理功能以及历史数据处理功能。

机载雷达

机载雷达 1.机载雷达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脉冲多普勒出现以前第二阶段:脉冲多普勒体制出现第三阶段:相控阵雷达出现 2.机载雷达的发展特点:机载航空电子系统的综合化、一体化、模块化。 3.机载雷达的基本体制:①.普通脉冲体制(时域、无下视)②.脉冲多普勒体制(频域、可下视)③.相控阵体制④.连续波体制⑤.脉冲压缩体制(缩写:PC)(功能:提高距离分辨率)⑥.合成孔径体制(功能:提高方位分辨率) 4.相控阵雷达的优点:①.能同时实现多功能和多目标跟踪②.抗干扰能力强 ③.可靠性高④.隐身性能好(缩写:RCS) 5.探测距离是雷达的一个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性能参数。 6.在搜索状态,机载雷达系统的测量精度主要有:测距精度、测速精度、测角精度(包括方位角和俯仰角) 7.抗干扰能力是机载雷达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8.根据干扰的目的和效果:压制干扰、欺骗干扰。 9.杂波分为:主杂波、副杂波、高度线杂波、无杂波、离散杂波。 10.雷达杂波测量系统一般包括4个部分:①.信号发射和接收设备②.数据记录设备③.数据校准设备④.数据处理设备 11.(F,R)坐标系 F:多普勒频率 R:距离 用于机载雷达杂波计算数据输入。 12.(F,R,P)坐标系 F:多普勒频率 R:距离 P:杂波功率 用于机载雷达杂波计算的结果输出。 13.Re等效球径: Re=4/3??≈6370KM 14.高脉冲工作方式:①速度搜索②边搜索边测距③空——空下视15.在迎头状态,目标多普勒频率为正值,具有最大的杂波下可见度和探视性能。 16.尾后进入 V T :目标 V R :雷达 ① 0< V T < V R 尾追,目标多普勒频率为正,回波信号落在副瓣杂波区。 ② V T = V R 同速,目标多普勒频率为0,回波信号落在高度线杂波区内。 ③ V R < V T <2V R 尾拉,目标多普勒频率为负,回波信号落在副瓣杂波区,信号检测的背景是接收和机内噪声和副瓣杂波,雷达的杂波下见度和探测性能大大降低。 17.低脉冲重复频率的最大值小于1500HZ,甚至小于1000HZ. 18.主杂波的频谱宽度可达1000HZ.甚至更大,因此低脉冲重复频率不适合用于 下视工作方式。 19.机载雷达的虚警来源主要有:①.机内噪声及杂散信号②.杂波(地、海、气象杂波)剩余③.系统不稳定性④.外部人为干扰 20.雷达检测能力及性能的评估内容包括:①.虚警概率②漏警概率③发现概率④检测灵敏度 虚警概率+正确不发现=1 无目标 发现概率+漏警概率=1 有目标 21.DBS(多普勒波束锐化)与SAR(合成孔径雷达)的不同: ①.SAR工作于侧视或正侧视,而DBS工作在前视或前斜视。 ②.DBS雷达天线工作在扫描状态,而SAR雷达天线的角度可以改变,但

气象雷达原理与系统

1、测定目标的角坐标, 其中包括目标的方位角和仰角。雷达测角的物理基础是电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直线性和雷达天线的方向性。方向图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半功率波束宽度θ0.5以及副瓣电平。在角度测量时θ0.5的值表征了角度分辨能力并直接影响测角精度, 副瓣电平则主要影响雷达的抗干扰性能。 2、振幅法测角可分为最大信号法和等信号法两大类。最大信号法测角的优点:1、简单;2、用天线方向图的最大值方向测角,此时回波最强,故信噪比最大,有利于检测发现目标。缺点:1、直接测量时测角精度不很高,约为波速半功率宽度的20%左右;2、不能判别目标偏离波速轴线的方向,故不能自动测角。 3、雷达发射机两种基本形式:单级振荡式发射机:只由一级大功率振荡器产生发射信号,主振放大式发射机:先由高稳固体微波源产生,再经级联的放大电路,形成满足功率要求的发射信号。 单级振荡式发射机的性能特点:简单、经济、轻便;质量技术指标低;产生简单发射波形;主振放大式发射机的性能特点:复杂、昂贵、笨重;质量技术指标高;产生各种复杂发射波形;二者共性:都需要脉冲调制器为其提供大功率的脉冲波。 4、超外差式雷达接收机的主要质量指标:①灵敏度:表示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灵敏度用接收机最小可检测信号功率(Simin)来表示。制约接收机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接收机噪声。要提高灵敏度,必须减少噪声电平,同时还应使接收机有足够的增益。②接收机的工作频带宽度:表示接收机的瞬时工作频率范围,频带宽度越宽,选择性越差③动态范围:表示接收机能够正常工作所容许的输入信号强度变化的范围,使接收机开始出现过载时的输入功率Simax 与最小可检测信号功率Simin 之。过载:当输入信号太强时,接收机将发生饱和而失去放大作用。④中频的选择与滤波特性。中频的滤波特性是减少接收机噪声的关键。 ⑤工作稳定性(指环境条件和电源电压发生变化时,接收机的性能受影响的程度。希望影响越小越好)和频率稳定度⑥抗干扰能力:抗有源和无源干扰的能力。⑦微电子化和模块化结构:模块化结构的程度,微电子化程度,减少体积、重量、耗电、成本、技术实现难度。⑧放大量:放大量表示接收机放大信号的能力,接收机必须有足够的放大量,才能使十分微弱的回波信号具有足够的幅度来处理与显示。⑨、保真度:用来表示接收机输出信号波形与输入波形(高频包络)的相似程度。⑩噪声、噪声系数与灵敏度 5、如何提高接收机灵敏度:①降低总噪声系数F0,通常采用高增益、低噪声高放;②接收机中频放大器采用匹配滤波器,以便得到白噪声背景下输出最大信号噪声比;③识别系数M 与所要求的检测质量、天线波瓣宽度、扫描速度、雷达脉冲重复频率及检测方法等因素均有关系。在保证整机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小M的数值。 6、为提高雷达系统的灵敏度,须尽量减小分辨信号功率S min这就需要:(1)尽可能减小接收机的噪声系数或有效噪声温度(2)尽可能减小天线噪声温度(3)接收机选用最佳带宽 B opt(4)在满足系统性能要求下,尽量减小识别因子M,经常通过脉冲积累的方式减小M 7、混频器作用:将高频信号与本振电压进行混频并取出其差频,使信号在中频上进行放大。 8、雷达系统为了获得大的信噪比一是要尽量减少接收机内部的噪声,二是要增大发射功率。当一个线性的传递函数为信号函数的共轭时,其信噪比将达到最大,这个线性系统叫匹配滤波器。 9、正交鉴相是同时提取信号幅度和相位信息的有效方法。模拟(数字)正交鉴相又称零中频处理。所谓零中频是指因相干振荡器的频率与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相等(不考虑多普勒转移),使其差频为零。零中频处理既保持了处理时的全部信息,同时又在视频实现,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10、数字正交鉴相三种方法:数字混频低通滤波法、数字插值法、Hilbert变换法 11、应用广泛的频率源:直接合成频率源、间接合成频率源、直接数字合成频率源 12、天线作用:测角、波束扫描和目标跟踪、测高。 13、雷达天线的基本参量:(1)辐射方向图(包括波束宽度、副瓣电平)(2)增益(有效孔

雷达参数侦察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信息对抗实验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实验报告(六) 学生姓名:王超楠学号:2013020904011 指导教师:廖红舒/张花国 实验地点:科研二号楼B453 实验时间:周二晚 一、实验室名称:信息对抗系统专业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雷达参数侦实验察 三、实验学时:4学时 四、实验原理: MATLAB软件具有编程实现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计算机仿真软件,并且提供各种常用数字通信信号源生成函数的使用帮助文件。因此让学生通过实际上机实验,熟悉MATLAB计算机仿真软件,可实现各种雷达信号产生及分析仿真,从而加深对雷达信号产生、参数提取的理解。 五、实验目的: 1.针对常规脉冲/脉冲压缩(LFM、相位编码)雷达,掌握截获信号的计算机模拟仿真; 2.掌握脉冲雷达脉宽、脉冲幅度、脉冲达到时间、频率及脉内调制特征参数估计的基本方法。 六、实验内容: 1. 提取信号包络; 2. 设置门限; 3. 估计TOA与PW; 4. 提取脉内信号样本; 5. 脉内调制识别; 6. 估计频率; 7. 估计噪声功率、PA;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计算机、Matlab仿真软件

八、实验步骤: 1.学习MATLAB软件的使用并学习其通信信号帮助工具箱; 2.利用MATLAB语言生成雷达信号,并提取雷达参数。 九、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提取信号包络 (1)常规脉冲信号包络 (2)BPSK信号包络

(3)QPSK信号包络

(4)LFM信号包络

2.设置门限 由上图分析可以设置门限,其中常规脉冲信号门限设置为4,其余的设置为3。 3.估计TOA与PW 4.提取脉内信号样本 四种信号的脉内样本提取方式类似,由于数据比较多因此以常规脉冲雷达的脉内数据提取为例。

《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规定》

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规定 中国气象局 二○○五年五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业务的管理,根据《气象法》及《全国气象事业发展规划》(2001-2015)、《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发展规划》(1994-2010),并考虑到新一代天气雷达功能及特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新一代天气雷达是指中国气象局布网的CINRAD雷达系列的多普勒天气雷达,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有CINRAD/SA、CINRAD/SB、CINRAD/SC等;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有CINRAD/CB、CINRAD/CC、CINRAD/CD 和CINRAD/CCJ等。 第三条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是气象业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业务包括雷达开机、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传输、整编、归档,编制各种雷达观测报表,观测环境的保护,雷达参数测量和标校,雷达系统的维护和检修等内容,本规定是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业务的基本准则,适用于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业务观测。 第四条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和预警灾害性天气。探测重点是热带气旋、暴雨、冰雹、雷雨大风、龙卷、雪暴、沙尘暴以及其它天气系统中的中小尺度结构等。 第五条从事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第六条从事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工作人员的主要职

责包括: (一)严守工作岗位,严格按照本规定开展观测工作,认真分析雷达回波及其演变,做好重要天气的监测和预警,确保重大灾害性天气观测无遗漏和资料的可靠性、完整性及真实性; (二) 认真填写、妥善保管各种观测记录、统计表簿和各类技术档案; (三) 严格执行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雷达标校制度和其他有关规章制度,检查各种安全设施; (四)负责系统运行管理、工作模式选择、雷达系统适配参数设置、系统软件维护; (五)负责雷达系统和网络设备的维护、保养与检修,监视雷达工作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报告。 第二章观测环境 第七条雷达站址环境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雷达站址周围无高大建筑物、高大树木、山脉等遮挡。在雷达主要探测方向上(天气系统的主要来向)的遮挡物对天线的遮挡仰角不应大于0.5?,其他方向的遮挡角一般不大于1?; (二)雷达天线所在位置以经度、纬度、海拔高度表示,经纬度定位精度应小于3秒,海拨高度测量误差应小于5米; (三)建站时应绘制四周遮挡角分布图,以及距测站1千

现代侦察监视技术课件讲稿

现代侦察监视技术 一、教学内容 (一)侦察监视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现代侦察监视技术 (三)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平台 (四)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趋势 (五)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大家了解侦察监视基本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掌握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现状及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三、教学时间 2个学时 四、教学方法 预习、理论讲解 前面,我们介绍了军事高技术知识概述的有关知识,大家对军事高技术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从本节课开始,将主要介绍军事高技术知识中的几种具体的高技术知识,今天我介绍的是现代侦察与监视技术。 侦察监视是战场情报的主要来源,古今中外,军事家凭借了解敌情,以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战例。在现代战争条件下,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推进了军事侦察情报装备现代化进程。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大量现代先进的光、声、电、磁侦察装备,广泛在卫星、飞机、舰艇、陆地上使用,组成了远

中近相结合的立体侦察系统,能昼夜对战场实施侦察与监视。由于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和侦察监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至于美军将其视为推动新军事革命进程的三大技术之一。准确而及时的侦察情报不仅是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而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在现代战争特别是在信息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需要全面掌握敌情,确保指挥员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运筹帷幄,驾驶战局。 一、侦察监视技术的基本概念 (一)侦察监视技术的含义 侦察是军队为获取军事斗争特别是战争所需敌方或有关战区的情况(包括人员、武器装备、地形地物及作战结果等)而采取的措施,是实施正确指挥、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保障。侦察监视技术是指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 发现、识别、监视、跟踪、定位,其实就是现代侦察监视系统工作的五个阶段。 侦察其直接目的是探测目标的特征信息。主要是根据目标特征信息来发展和识别目标的。发现目标,主要是根据目标与背景之间的反差或者目标与周围背景环境的不连续征兆,将潜在的目标提取出来,这就是发现目标;识别目标,就是确定所发现目标的真假和区分真目标的类型(所发现的目标可能是真目标,也可能是假目标;真目标中有敌友之分、有种类之分,这些都必须通过侦察加以识别和区分);监视目标,就是严密监视目标的动静;跟踪目标,就是对目标连续不断的监视,对已发现识别的特定目标尤其是运动目标就应进行连续不断的监视;定位目标,就是以能满足作战需要的精度来确定所探测到的目标的位置,包括目标的方位、高度和距离。

雷达侦察测频接收机性能仿真方法研究

第21卷第3期航天电子对抗 *基金项目:国防科技大学创新计划项目收稿日期:2004-06-03;2004-09-24修回。 作者简介:常宇亮(1980-),男,山西五台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战侦察系统仿真及测频测向技术研究。 雷达侦察测频接收机性能仿真方法研究* 常宇亮,谢晓霞,张文明,王雪松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410073) 摘要: 提出了一种以威胁信号环境参数字(ESW )为基础的侦察测频接收机性能仿真方法。以搜索式超外差接收机为例,从信号截获概率和测频精度两个方面,对仿真的方法和数学模型作了介绍,给出了仿真结果。该仿真方法实现了单脉冲测频,方法简单、运算量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雷达侦察测频接收机;测频性能;仿真中图分类号: TP391.9;T N971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雷达侦察测频接收机性能仿真作为侦察机仿真的组成部分,为侦察机设计的性能验证、侦察机的性能评估等提供了试验手段。与实物试验相比,仿真试验不但节省了时间和经费,而且易于获得侦察机在复杂战情下的测频性能,是一种高效便捷的试验手段,因此对侦察机测频性能仿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截获概率是测频接收机的一项重要评估指标。Self 利用窗函数法对包括频率截获在内的多种截获概率问题作了分析,并给出了截获概率数学模型[1]。其后的国内外书籍[2-5]均采用这一方法作为截获概率的分析手段。在国内的接收机截获性能仿真中[6-7]也是直接利用该数学模型进行截获概率计算。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当存在捷变雷达时,窗函数参数无法确定,仿真难以实现。测频误差作为测频接收机性能评估的另一重要指标,其系统误差可通过各测频模块的误差模型叠加得到[2] ,或结合实物试验得出数学模型[8] 。这些误差模型均未考虑信号环境这一因素,无法对特定雷达环境下的接收机测频误差进行分析。 如果能将雷达信号环境模拟与接收机性能仿真分析结合起来,实现对单个脉冲的测频分析,将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但由于侦察接收机测频范围较宽,传统的信号级仿真采样频率与计算量之间存在矛盾等原因,造成信号采样率难以确定,单脉冲测频实现比较困难。本文将已有的雷达信号环境仿真模型[10-13]引入 到侦察测频系统仿真当中,在实现单脉冲测频仿真分析的同时,减小了计算量。文中对信号模型作了说明,并以搜索式超外差接收机为例,对截获概率和测频误差的仿真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给出了一定雷达信号环境下,搜索式超外差接收机截获概率及测频误差的仿真和分析结果。 2 侦察测频系统的仿真分析 2.1 信号模型 本仿真系统采用威胁信号环境参数字(ESW)作为测频仿真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模型。这里ESW 主要包括以下6个基本参数:脉冲前沿到达时间(TOA)、脉冲宽度(PW)、脉冲射频(RF)、脉冲幅度(PA)、脉冲相位( )、脉冲源坐标(LOS)等。在仿真时根据雷达参数对每个雷达信号产生一个相应的ESW,并将形成的ESW 流送入测频仿真模块作为输入信号模型。 2.2 测频性能仿真模型 侦察测频接收机的性能评估参数较多,但前端截获概率和测频误差是比较常用的两个指标。下面就以这两个指标为例,分析接收机的测频性能及仿真方法。2.2.1 前端截获概率 接收机前端截获概率同时受到雷达信号形式、雷达波束扫描、侦察机瞬时接收频带和接收机灵敏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即可以从时域、空域、频域和能量等方面来分析截获概率。由于空域截获概率可通过采用ESW 模型的信号环境仿真来体现,这里只分析时频域的截获概率。 频域取样法测频接收机都是通过频域开窗的方法来实现测频的。对搜索式超外差接收机来说,其预选 41

侦察监视技术

第七章侦察监视技术 现代侦查监视技术是指为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 雷达侦察技术:利用雷达发现、跟踪、定位和识别目标,获取目标信息的技术 影响侦查的基本因素 目标的信息特征 地形、地物 气象条件 高技术侦查的特点 空间上立体化 速度上实时化 手段上综合化 侦查和攻击一体化 现代侦查技术的主要种类 无线电侦查 照相侦查 雷达侦察 传感器侦查 其他侦查技术 按照空间和运载工具的不同可分为:地面侦查、海上侦查、航空侦查、航天侦查 对抗侦察监视的技术措施 伪装是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措施,是军队战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 天然伪装技术 迷彩伪装技术 植物伪装技术

人工遮障伪装技术 烟雾伪装技术 假目标伪装技术 现代伪装在该技术战争中的应用 防光学侦查伪装 防雷达侦查伪装 防红外侦查伪装 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综合性技术。 隐身外形技术 隐身结构技术 隐身材料技术 对抗侦察监视的技术措施 (一)伪装技术:天然伪装技术;迷彩伪装技术;职务伪装技术;人工遮障伪装技术;烟雾伪装技术;假目标伪装技术 (二)隐身技术:隐身外形技术;隐身结构技术;隐身材料技术

重点概念 1.侦察监视技术:现代侦察监视技术是指为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 2.伪装技术:伪装技术是为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措施,是军队战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 3.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减弱目标自身的反射和辐射特征信号,使其难以被探测发现的技术。 简答 影响侦查的基本因素 1.目标的特征信息。目标不同,其特征信息必然不同,目标特征信息强弱与背 景反差,都是影响侦察的重要因素 2.地形、地物。地形起伏,高大地物遮障,都会给侦察设备带来障碍 3.气象条件。侦察器材采用的工作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 越大 高技术侦查特点 1.空间上的立体化。侦察与见识体制是由空间、空中、地面以及水下侦察系统 组成的体系 2.速度上的实时化。情报的价值取决于其时效性,要求军事侦察尽量缩短时间, 具有一定的实时性 3.手段上的综合化。现代高技术战争是信息总体战,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技术侦 察手段,形成整体侦察的最佳功能,满足部队需要 4.侦查与攻击一体化。具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部队,基本实现了情报、打击一 体化 现代侦查监视技术的主要种类——修改成绿色那个 1.电子侦察技术。分为预先侦察和现场侦察两类,手段有:设立地面电子侦听 站,使用电子侦察飞机,电子侦察船、电子侦察卫星、投放式侦查设备。2.光电侦察技术。利用光源在目标反射电磁波的差异来识别跟踪目标的军用侦 查仪器或系统,包括:可见光、微光、红外、激光和光电综合侦查仪器。3.雷达侦察技术。利用雷达发现跟踪定位和识别目标获取目标信息的技术,分 为连续波雷达和脉冲雷达两类,具体有预警雷达、中近程对空侦察雷达、炮位侦察雷达、战场侦察雷达和海岸侦察雷达。 4.传感器侦察技术。地面传感器侦察包括声响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磁性传感 器、红外传感器;水下传感器侦察,主要是声纳。

台州气象雷达综合探测基地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台州气象雷达综合探测基地 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一、概述 本工程为台州气象雷达综合探测基地,工程选址位于台州椒江滨海工业城。场址东至用地边线,南至洪三路,西至用地边线。基地呈长方形,东西朝向约110m, 南北朝向约170m,,总用地面积为20000m2。现状以农田为主并有少量水塘,地块平整,地块东面有“十条河”流淌而过。规划建筑建设用地面积4986.6m2,规划建筑占地面积1300m2。气象雷达综合探测基地建成后,还将成为台州椒江区标志性和景观性建筑,同时也将成为当地一处重要的科普宣传基地。 二、设计依据 1、《椒江区总体规划及分区规划》; 2、规划部门规划设计要求; 3、规划用地地形图数字文件; 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7、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规范等。 三、设计指导思想: 本设计力图以务实的态度,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设计中突出创新意识,恰如其分的表现台州气象雷达综合探测基地的建筑风格和设计追求,使之适应椒江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力求使本工程与洪三路景观规划相衔接。为了气象雷达综合将探测基地设计成是一幢集防灾减灾,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标志性景观及观景建筑。具体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方案充分体现了建筑的简约理念,并突出其“骨架L型”特征,透明性和视线通达性是该方案的特征所在。 (2)方案中最为精采的是将综合楼的观光旅游性质特点提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同时设置一个大台阶以引导人流。 (3)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本方案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以现代的手法体现。在总体规划上以“合院式”作为构成方案的基本元素;在单体建筑的立面设计上则体现当地传统窗棂的分隔神韵。(4)设置中庭为办公建筑创造了休息、交流、活动的最佳空间,这里将周围的环境纳入室内,并与花园中的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 四、总体布局 按城市规划要求,建筑南退洪三路20米,考虑到以后工程发展的增加,故适当考虑工程预留实施用地。根据对地块的分析,以雷达塔楼为中心,办公楼平面围绕其展开。建筑体量呈半围合布局,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完整统一的沿街立面以及完整丰富

气象雷达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引言】 探测大气风场和光学湍流廓线的微波雷达系统(以下简称风廓线雷达)主要是由 Airda3000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和Airda16000对流层(低平流层)风廓线雷达组成,主要是利用大气湍流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进行地面到边界层和对流层顶的大气风场诸要素的遥感探测,探测要素主要有分层风的风速、风向、大气湍流Cn2等,是现代气象探测的重要新技术装备。风廓线雷达是21世纪世界气象组织推荐使用的一种新型大气遥感设备,在人工影响天气,大气环境监测,灾害性天气预报,数值天气预报,航空航天气象保障,突发气象灾害、化学气体泄漏等应急保障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用途,是大气科学研究必不可缺少的先进大气探测装备。 国际上一些技术先进的国家都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大气探测技术的研究成果,研制不同制式、多功能风廓线雷达,建立国家风廓线雷达网,提高对大气污染物的输送、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和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提高数值预报、临近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在跨世纪的前后五年期间,美国、日本率先建立起国家风廓线雷达网,随后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大力投入风廓线雷达监测网的建设,我国早在七五期间就着手风廓线雷达的研究,在2005年中国气象局预研我国风廓线雷达网的规划,现在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布设300套风廓线雷达,建立国家风廓线雷达网。 【目录】 第一部分气象雷达系统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气象雷达系统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办单位介绍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介绍 (四)项目主管部门介绍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五)项目建设地点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