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行程问题(北师版)(含答案)

行程问题(北师版)(含答案)

行程问题(北师版)(含答案)
行程问题(北师版)(含答案)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举例说明你是怎么做的?

问题2:行程问题中会出现的关键词有哪些?

问题3:分析行程问题的运动过程通常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

问题4:你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梳理题中的信息、提取数据的?

行程问题(北师版)

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2分)

1.汽车上坡时每小时走28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35千米,已知下坡路程比上坡路程的2倍少14千米.设上坡路程为x千米,则汽车下坡共用了( )小时.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

2.京通公交快速通道开通后,为响应市政府“绿色出行”的号召,家住通州新城的小王上班由自驾车改为乘坐公交车.他用乘公交车的方式平均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比他用自驾车的方式平均每小时行驶的路程的2倍还多9千米,他从家出发到达上班地点,乘公交车方式所用时间是20分钟,若设小王用自驾车方式上班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小王家到上班地点的距离是( )千米.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

3.一客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经过45分钟后,一辆小汽车以每小时比客车快1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出发驶向甲地,两车刚好在甲、乙两地的中点相遇.若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x千米,则小汽车从出发到两车相遇行驶了( )小时.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

4.第七届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在郑开大道举行,为参加此次比赛,家住郑州的小李和家住开封的好友小王分别沿郑开大道匀速赶往对方家中.已知两人在上午9时同时出发,到上午9时40分,两人还相距xkm,到中午10时的时候,两人再次相距xkm,则两家之间的距离为( )km.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

5.小明每天要在8:00前赶到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70米/分的速度出发去上学,11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儿子忘了带数学作业,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与小明同时到达学校.设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x分钟,则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可表示为( )米.

①180x;②70(x-11);③180(x-11);④(180-70)x;⑤70x.

A.③④

B.④⑤

C.③⑤

D.①②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

6.某人跑步的速度为每分钟150米,一辆货车从后面开来,越过他用了3秒钟.设货车的长为x米,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

7.A,B两站间的距离为670km,一列慢车从A站开往B站,每小时行驶55km,慢车行驶1小时后,另一列快车从B站开往A站,每小时行驶85km,设快车行驶了x小时后与慢车相遇,则依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

8.某人从甲地到乙地,水路比公路近40千米,但乘船比乘车要多用3小时,已知轮船速度为24千米/时,汽车速度为40千米/时,设水路长为x千米,则依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

40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计算及答案

作品编号:DG13485201600078972981 创作者:玫霸* (1)2X-4≤X+2 与X≥3 解集为3≤X≤6 (2)2X-1>1 与4-2X≤0 解集为无解 (3)3X+2>5 与5-2≥1 解集为1<X≤2 (4)X﹣1<2 与2X+3>2+X 解集为-1<X<3 (5)X+3>1 与X﹢2(X-1)≤1 解集为-2<X≤1 (6)2X+1≤3 与X>-3 解集为1≤X>-3 (7)2X+5>1 与3X+7X≤10 解集为1≥X>2 (8)2X-1>X+1 与X+8<4X-1 解集为X>3 (9)1-2(X-1)≤5与2/(3X-2)<X+1/2解集为-1≤X<3 (10)2X≤4+X 与X+2<4X-1解集为1<X≤4 (11)2-X>0 与2/(5X+1)+1≥3/(2X-1)解集为-1≤X <2 (12)1-X<0 与2/(X-2)<1 解集为1<X<4 (13)2-X<3 与2-X≥0 解集为2≥X>1 (14)2X+10>-5 与6X-7≥10 解集为X>17/6 (15)6X+6>8 与3X+10<5 解集为-(3/5)>X>-3 (16)6X+6X24 与10X+(1/2)X<-42 解集为无解

(17)24X-20X>4 与8X+4X≤24解集为2≥X>1 (18)9X-5X<8 与15X+5X>80 解集为无解 (19)X+X≤1 与2X+(1/2)X>100 解集为无解 (20)2011X-2012X≤1 与2013X-2012X≥1 解集为1≤X (21)4X-X>6 与10X+5X<15 解集为无解 (22)-5X-6X≤-22 与5X-9X≥24 解集为无解(23)(1/5)X+(1/5)X>2/5 与X+10X>22 解集为X>2 (24)55X+55X<220 与66X+10X<38 解集为X<1/2 (25)70X+1≤71 与53X-13X≤40 解集为X≤1 (26)X+1<7 与X-1>10 解集为无解 (27)5X+5>5 与2X+3X>9 解集为X>9/5 (28)85X-5X <8 与50X+30X<5 解集为X<1/16 (29)2X≤14 与6X <6 解集为X<1 (30)15X+15≥30 与6X-8X≥4 解集为-2≥X≥1 (31)2X≥160 与4X≥316 解集为X≥80 (32)35X-27X >136 与20X+20X<800解集为20>X>17 (33)55X≤165 与56X>112 解集为2<X≤3 (34)20X+18X≥76 与2X≥2 解集为X≥2 (35)59X+X>600 与55X+35X<1350 解集为10<X<

五年级奥数流水行船问题讲解及练习答案讲课教案

五年级奥数流水行船问题讲解及练习答案

流水行船问题讲座 流水问题是研究船在流水中的行程问题,因此,又叫行船问题。在小学数学中涉及到的题目,一般是匀速运动的问题。这类问题的主要特点是,水速在船逆行和顺行中的作用不同。 流水问题有如下两个基本公式: 顺水速度=船的静水速+水速(1) 逆水速度=船的静水速-水速(2) 水速=顺水速度-船速(3) 静水船速=顺水速度-水速(4) 水速=静水速-逆水速度(5) 静水速=逆水速度+水速(6) 静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7)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8) 例1:一艘每小时行25千米的客轮,在大运河中顺水航行140千米,水速是每小时3千米,需要行几个小时? 解析:顺水速度为25+3=28 (千米/时),需要航行140÷28=5(小时). 例2:两个码头相距352千米,一船顺流而下,行完全程需要11小时.逆流而上,行完全程需要16小时,求这条河水流速度。 解析:(352÷11-352÷16)÷2=5(千米/小时). 例3:甲、乙两港间的水路长208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8小时到达,从乙港

解析:顺水速度:208÷8=26(千米/小时), 逆水速度:208÷13=16(千米/小时), 船速:(26+16)÷2=21(千米/小时), 水速:(26—16)÷2=5(千米/小时) 例4:一位少年短跑选手,顺风跑90米用了10秒,在同样的风速下逆风跑70米,也用了10秒,则在无风时他跑100米要用多少秒. 解析:本题类似于流水行船问题. 根据题意可知,这个短跑选手的顺风速度为90÷10=9米/秒,逆风速度为70÷10=7米/秒,那么他在无风时的速度为(9+7)÷2=8米/秒. 在无风时跑100米,需要的时间为100÷8=12.5秒. 例5: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 25千米.它在长144千米的河中逆水而行用了 8小时.求返回原处需用几个小时? 解析:船在144千米的河中行驶了8小时,则船的航行速度为144÷8=18(千米/时) 因为船的静水速度是每小时 25千米,所以水流的速度为:25-18=7(千米/时) 返回时是顺水,船的顺水速度是25+7=32(千米/时) 所以返回原处需要:144÷32=4.5(小时) 例6:(难度等级※)一艘轮船在两个港口间航行,水速为每小时6千米,顺水下行需要4小时,返回上行需要7小时.求:这两个港口之间的距离? 解析:(船速+6)×4=(船速-6)×7,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

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 班级: 姓名: 编号: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2.知道解方程得移项法则对解不等式同样适用;能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法步骤); 3.能正确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 旧知链接: 1.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是 ,标准形式是 。 2.解方程 ,并体会其步骤. 新课学习: 1. 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元一次不等式的最简形式是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标准形式是 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 相类似,但依据是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最需要注意 5.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x+3>2 (2)-2x <10 (3)3x+1<2x-5 (4)2-5x ≥8-2x 6.一元一次不等式2x -1≤3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B . C D . 7.归纳总结: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是: 当堂检测题 1 2 1 3 = - - x x 0 1 2 3 -1 -2 -3 0 1 2 3 -1 -2 -3 0 1 2 3 -1 -2 -3 0 1 2 3 -1 -2 -3

1.下列各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A.2 x >1 B.2x>1 C.2x2≠1 D.2< 1 x 2.“x大于-6且小于6”表示为() A -6-6,x≤6; C -6≤x≤6; D -62 C m<2 D m≤2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不等式1 2 2 x>的解集是:;不等式 1 3 3 x ->的解集是:; 2.当x 时,3x-2的值为正数;x为时,不等式1 8 3 x-的值不小于7; 3.方程26-8x=0的解是______,不等式26-8x>0的解集是______,不等式26-8x10-5(4x-3)(4)1< 10 2 x x + -- 三、根据题意列不等式(组)——只列式,不求解; 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选择题.对于每一道题,若答对了,则得10分;若答错了或不答,则扣3分.请问至少要答对几道题,总得分才不少于70分? 解:设, 依题意得:

小学五年级奥数盈亏问题讲座及练习答案(5页)

五年级奥数盈亏问题讲座及练习答案 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是指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某种标准分,则分配后会有剩余(盈);按另一种标准分,分配后又会不足(亏),求物品的数量和分配对象的数量。例如:把一袋饼干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3块,多12块,;如果每人分4块,少8块,小朋友有多少人?饼干有多少块? 这种一盈一亏的情况,就是这们通常说的标准的盈亏问题。 标准盈亏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 (盈+亏)÷两次分配之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每次分得的数量×份数+盈=总数量;每次分得的数量×份数-亏=总数量 还有一些非标准盈亏问题,如: 1、两盈: 两次分配都有余。数量关系式为:(大盈-小盈)÷两次分配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2、两亏: 两次分配都不够。数量关系式为:(大亏-小亏)÷两次分配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例1:(一盈一亏问题)一个植树小组,如果每人植5棵,还剩14棵;如果每人植7棵,就缺4棵。这个植树小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 分析:由题意可知,植树的人数和棵数是不会变化的,只是两次分配的方案不一样,结果就差了18棵,即第一种方案的结果比第二种多18棵,这是因为两种分配方案每人植树棵数相差7-5=2(棵),所以根据一盈一亏解答此题就非常简单了。 人数:(14+4)÷(7-5)=2(人)棵数:5×9+14=59(棵) 答:这个植树小组一共有9人,一共有59棵树。 【巩固练习1】:幼儿园把一些积木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2个,则剩下20个;如果每人分3个,则差40个。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积木? 解,小朋友分积木,每人2个则剩20个,每人3个则少40个,因此这是一亏一盈问题,两种分积木的方案最后相差20+40=60个,两种方案中每人分得的积木数相差3-2=1个,所以小朋友的个数为:60÷1=60人,积木数为:60×2+20=140个或60×3-40=140个 综合算式为:

(完整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第1课时) 安徽省淮南市平圩中学李芬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2)在依据不等式的性质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过程中,加深对类比和化归思想的体会. 教学重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依据不等式的性质,逐步将不等式化为x>a或x<a的形式,从而确定未知数的取值范围,这一化繁为简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化归的思想。 教学难点: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步骤的确定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及解法,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化归思想有所体会但还不够深刻.因此,运用化归思想把形式复杂的不等式转化为x>a或x<a的形式,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需引导学生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分析形式复杂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结构特征,并与化简目标进行比较,逐步将不等式变形为最简形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课 课件展示鲁班发明锯子的过程,提出类比思想 温故知新 给“一元一次方程”一个完美的定义 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答: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的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是一个等式,请问一元一次方程的(等号)两边都是怎样的式子?答:一元一次方程的(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 3.一元一次方程的(完美) 定义: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的整式方程. 知识讲解 观察下列不等式: (1)2x-2.5≥15;(2)x≤8.75; (3)x<4;(4)5+3x>240. 这些不等式有哪些共同特点? 共同特点:这些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指数是1 . 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等式中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两个方面去观察不等式的特点,并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类比. 师生共同归纳获得: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00道计算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计算题 1. ???-≤+>+1 45321x x x x 2. 31422x x x ->??<+? 3. 512324x x x x ->+??+-??+<-? 5. 230 320x x -? 6. 23182x x x >-??-≤-? 7. 253(2)123x x x x +≤+??-?

9. ?? ???-≤-+>+31 2214513x x x x )( 10. ?????>+-≥+x x x x 4121213)( )( 11. ?? ? ??+<-<->+4 120520 13x x x x 12. ?????+<++≤--->+3.22.05.02832)1(42x x x x x x 13. ? ??-≤+>+145321x x x x 14. 314,2 2.x x x ->??<+? 15. 230320x x -? 16. 512,324.x x x x ->+??+

17. 21, 24 1.x x x x >-??+<-? 18. 2 51,3311.48x x x x ?+>-????-<-?? 19. 3(2)451312 x x x x x -+? 21. ?????-≥-->+35663 4)1(513x x x x 22. ??? ??-≤-+>+3122145)1(3x x x x

(完整版)五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讲座及练习答案

五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讲座及练习答案 我们研究平均数问题,首先要掌握以下基本数量关系: ①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②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③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在总数量不变情况下“移多补少”,得到平均数是解决这类题的重要思想和解题思路,找准总数量与对应的总份数是难点。 例1、修路队修两条公路,第一条路长900米,用10天修完,第二条路的长比第一条的2倍多100米,用的时间是第一条的1.8倍,这个修路队,修完这两条公路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分析:要想求出结果,就要先求出两条路的总长(总数量),再求出修完这条公路共需要的天数(总份数)和平均数。 解: (900+900×2+100)÷(10+10×1.8) =2800÷28 =100(米) 答:修完这两条公路平均每天修100米。 例2. 一个水果店三种水果的单价平均是1.6元,已知香蕉比苹果贵0.2元,比柚子便宜0.5元,请你算一算每种水果的单价多少元。 分析:这是一道平均数问题逆向思考题,根据已知条件给出平均价钱是1.6元,这样就可以求出三种水果单价和的钱数,即 1.6×=4.8(元),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三种水果单价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运用假设思想求出问题的答案,可以用下面的线段图表示上述关系。 解:(1.6×3+0.2-0.5)÷3 =4.5÷3 =15(元) 1.5-0.2=1.3(元) 1.5+0.5=2(元) 答:香蕉单价是1.5元,苹果单价是1.3元,柚子的单价是2元。 想一想,如果假设和苹果单价一样多,该怎样列式? 例3.五名裁判给一名运动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9.58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均分为9.46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均分为9.66分。求这名运动员的最高得分和最低得分分别是多少? 分析:该题实质上是已知部分数的平均数,求个别数.依题意: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该运动员的总得分为:9.58×3(分);去掉最高分后,该运动员的总得分为:9.46×4(分);去掉最低分后,该运动员的总得分为:9.66×4(分);因此,该运动员的最高分为: 9.66×4-9.58×3=9.1(分)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常考题型讲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一、知识点复习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系数不为0的不等式,称为一 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3. 注意事项: ①去分母时各项都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分母后分子是多项式时,分子要加括号。 ②系数化为1时,注意系数的正负情况。 二、经典题型分类讲解 题型1:考察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1. (2017春昭通期末)下列各式:①5≥-x ;②03<-x y ;③05<+πx ;④ 32≠+x x ; ⑤x x 333≤+;⑥02<+x 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2017春启东市校级月考)下列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 A 、 67922-+≥-x x x x B 、01=+x C 、0>+y x D 、092≥++x x 3.(2017春寿光市期中)若03)1(2>-+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 的值为( ) A 、1± B 、1 C 、1- D 、0 题型2:考察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4. (2016秋太仓市校级期末)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1(3)35(2x x x --≤+ (2)2 2531-->+ x x

5.解不等式 10 1.0)39.1(10 2.06.035.05.12?->---x x x 。 6.(2016秋相城区期末)若代数式 123-+x 的值不大于6 34+x 的值时,求x 的取值范围。 7. (2017春开江县期末)请阅读求绝对值不等式3x 的解集的过程: 因为3x ,从如图2所示的数轴上看:小于3-的数和大于3的数的绝对值是大于3,所以3>x 的解集是3-x 。 解答下列问题: (1)不等式a x <(0>a )的解集为, 不等式a x >(0>a )的解集为; (2)解不等式42<-x ; (3)解不等式75>-x 。

40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计算及答案

(1)2X-4≤X+2 与X≥3 解集为3≤X≤6 (2)2X-1>1 与 4-2X≤0 解集为无解 (3)3X+2>5 与 5-2≥1 解集为1<X≤2 (4)X﹣1<2 与 2X+3>2+X 解集为-1<X<3 (5)X+3>1 与 X﹢2(X-1)≤1 解集为-2<X≤1 (6)2X+1≤3 与 X>-3 解集为1≤X>-3 (7)2X+5>1 与3X+7X≤10 解集为1≥X>2 (8)2X-1>X+1 与 X+8<4X-1 解集为X>3 (9)1-2(X-1)≤5与2/(3X-2)<X+1/2解集为-1≤X<3 (10)2X≤4+X 与 X+2<4X-1解集为1<X≤4 (11)2-X>0 与 2/(5X+1)+1≥3/(2X-1)解集为-1≤X<2 (12)1-X<0 与 2/(X-2)<1 解集为1<X<4 (13)2-X<3 与 2-X≥0 解集为2≥X>1 (14)2X+10>-5 与 6X-7≥10 解集为X>17/6 (15)6X+6>8 与 3X+10<5 解集为-(3/5)>X>-3 (16)6X+6X24 与 10X+(1/2)X<-42 解集为无解 (17)24X-20X>4 与8X+4X≤24解集为2≥X>1 (18)9X-5X<8 与 15X+5X>80 解集为无解

(19)X+X≤1 与 2X+(1/2)X>100 解集为无解 (20)2011X-2012X≤1 与 2013X-2012X≥1 解集为1≤X (21)4X-X>6 与 10X+5X<15 解集为无解 (22)-5X-6X≤-22 与 5X-9X≥24 解集为无解(23)(1/5)X+(1/5)X>2/5 与 X+10X>22 解集为X>2 (24)55X+55X<220 与 66X+10X<38 解集为X<1/2 (25)70X+1≤71 与 53X-13X≤40 解集为X≤1 (26)X+1<7 与 X-1>10 解集为无解 (27)5X+5>5 与 2X+3X>9 解集为X>9/5 (28)85X-5X<8 与 50X+30X<5 解集为X<1/16 (29)2X≤14 与 6X<6 解集为X<1 (30)15X+15≥30 与 6X-8X≥4 解集为-2≥X≥1 (31)2X≥160 与4X≥316 解集为X≥80 (32)35X-27X>136 与 20X+20X<800解集为20>X>17 (33)55X≤165 与 56X>112 解集为2<X≤3 (34)20X+18X≥76 与2X≥2 解集为X≥2 (35)59X+X>600 与 55X+35X<1350 解集为10<X<15 (36)60X<120 与 5X+5X<10 解集为X<1 (37)100X<20X+1200 与 2X<30X+10 解集为X<5/14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00道计算题37674

1. ???-≤+>+1 45321x x x x 31422x x x ->??<+? 512324x x x x ->+??+-??+<-? 5. 230320x x -? 23182x x x >-??-≤-? 253(2)12 3x x x x +≤+??-?+31 22 14513x x x x )( ?????>+-≥+x x x x 4121213)()( ?????+<-<->+412052013x x x x . ?? ? ??+<++≤--->+3 .22.05.02832)1(42x x x x x x ???-≤+>+145321x x x x 314,2 2.x x x ->??<+?

230320x x -? 512,324.x x x x ->+??+-??+<-? 2 51,3311.48x x x x ?+>-????-<-?? 19. 3(2)451312 x x x x x -+? ?????-≥-->+356634)1(513x x x x ?????-≤-+>+3122145)1(3x x x x ???????-<-+<-.3212 112)2(31x x x x . 253(2)123x x x x +≤+??-?-? ? ???≤+-<+51148x x x 270≤523x -≤1 -1<213-x ≤4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一讲座及练习答案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一讲座及练习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一]讲座及练习答案 行程应用题是专门讲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的应用题。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知道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能求出第三个量。 例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 56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48 千米。两车在距中点 32 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导航】两车在距中点 32 千米处相遇,由于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相遇时,甲车应行了全程的一半多 32 千米,乙车行了全程的一半少 32 千米,因此,两车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共多行了 32 × 2= 64 (千米)。两车同时出发,又相遇了,两车所行的时同是一样的,为什么甲车会比乙车多行 64 千米?因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 56-48 = 8 (千米)。 64 ÷8 =8 所以两车各行了 8 小时,求东、西的路程只要用( 56 + 48 )× 8 即可。 32× 2 ÷(56-48 )= 8 (小时) ( 56 + 48 ) ×8 = 832 (千米)答:东、西两地相距 832 千米。 【疯狂操练】 1、小玲每分行 100 米,小平每分行 80 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 120 米处相遇,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 解:小玲速度比小平速度快,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也就是说他们相遇的时候小玲比小平多走了120×2=240米,那么他们相遇时间为240÷(100-80)=12分钟, 总路程就是他们的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100 + 80)×12 = 2160(米) 答:学校到少年宫有2160米.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及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的形成过程; 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 上将其解集表示出来. 教学重点: 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 教学难点: 必须切实注意遇到要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负数时,必须 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导入: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3)解方程 3x 722x -=- 学生口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然后一生板演解方程其余独立完成解方程,师生 共同分析每步易错点,以引起学生注意 二、教师引入新课

1、出示本节课学习任务并板书课题 2、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自学要求(弄清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借助不等式3x 722x -≥--1弄清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自学后组内交流准备展讲) 三、指导自学,小组合作,班内展示 1、请同学们根据要求进行自学,先个人思考,后小组合作学习。 2、学生1回答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教师板书。教师出题学生判断。 3、学生2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类比):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系数化为1应注意的问题) 四、跟踪训练 教材124页练习1题的(2)、(4)小题 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1、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2、师生分析解题过程以及在数轴上表示解集的方法并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3、进一步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五、巩固练习(PPT ) 生口答后达成共识 六、回顾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疑问? 生回答后互相补充质疑、解疑。 七、布置作业。

(完整版)五年级奥数倍数问题讲座及练习答案

五年级奥数集训专题讲座(三)———倍数问题 倍数问题是整个小学阶段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研究倍数问题主要从“和倍、差倍、和差”这三个方面来研究。解答倍数问题我们要理解以下数量关系式: ①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 ②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 ③(和-差)÷2=小数小数+差=大数(和—小数=大数) ④(和+差)÷2=大数大数-差=小数(和—大数=小数) 例1:三个筑路队共筑路1360米,甲队筑的米数是乙队的2倍,乙队比丙队多240米,三个队各筑多少米? 分析:把乙队的米数看作“1”份,甲队筑的米数是这样的2份,假设丙队多筑240米,三个队共筑了1360+240=1600(米),正好是乙队的4倍,所以用和倍问题来解答就很容易了。乙队:(1360+240)÷(2+1+1)=400(米)甲队:400×2=800(米丙队:400-160=240(米) 答:甲队筑了800米,乙队筑了400米,丙队筑了240米。 【巩固练习】:三个植树队植树1900棵,甲队植树的棵数是乙队的2倍,乙队比丙队少植300棵,三个队各植了多少棵? 解: 因为甲队植树的棵数是乙队的2倍,即是以乙队植树棵数为1倍量,乙队比丙队少植300棵,即丙队植树的棵数=乙队植树棵数+300棵,所以,三个队植树的总棵数是乙队的(1+1+2=)4倍多300棵,如果我们从植树总数里减去300,则正好是乙队的4倍所以乙队植树棵数=(1900-300)÷(1+1+2)=400(棵) 甲队植树棵数=400×2=800(棵) 丙队植树棵数=400+300=700(棵)。 答:甲队植了800棵,乙队植了400棵,丙队植了700棵。 例2:师徒两人加工同样多的一批零件,师傅加工了102个,徒弟加工了40个。这时徒弟剩下的个数是师傅剩下的3倍,师傅要加工多少个零件? 分析:徒弟比师傅少加工了102-40=62(个),相当于师傅剩下的3-1=2倍。 (102-40)÷(3-1)=31(个) 31+102=133(个) 答:师傅要加工133个零件。 量的3倍,两筐梨原来各重多少千克? 丙队 乙队 甲队

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 撰稿:占德杰责编:赵炜 一、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二、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方程的概念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方程的两个特征:(1)方程是等式;(2)方程中必须含有字母(未知数)。 知识点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1、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ax+b=0(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元”是指未知数,“次”是指未知数的次数,应从以下几点理解此概念: (1)方程中的未知数的个数是1。例如2x+3y=2就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因为未知数的个数是两个,而不 是一个。 (2)一元一次方程等号的两边都是整式,并且至少有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整式。例如方程, 其中不是整式,所以它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3)未知数的次数是1,如x2+2x-2=0, 在x2项中,未知数的次数是2,所以它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2、判定: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看它的最终形式,而不是看原始形式。 (1)如果一个方程经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变形能化为ax=b(a≠0), 或ax b=0(a≠0),那么它就是一元一次方程;否则就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2)方程ax=b或ax b=0,只有当a≠0时才是一元一次方程;反之,如果明确指出方程ax=b或 ax+b=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隐含条件a≠0.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计算题

4x+16>0 5x-15<5 3x-6≤02x-1>1 1. 5x-3>x-4 10x<5 1+2/3-x<=x-1/3 5x>10 2.x-2(x-1)<=3 (2x+5)/3>x 3.(3x-1)/4>3 (3x-1)/4<=7 4.2x-3>0 4-3x<0 5.2-5x<=3(1-x) (x+2)/3>2x-1

2、2X<-1 X+2>0 3、5X+6<3X 8-7X>4-5X 4、2(1+X)>3(X-7)4(2X-3)>5(X+2) 5、2X<4 X+3>0 6、1-X>0 X+2<0

7、5+2X>3 X+2<8 8、2X+4<0 1/2(X+8)-2>0 9、5X-2≥3(X+1)1/2X+1>3/2X-3 10、1+1/2X>2 2(X-3)≤4 1.0.25x>100 2.-x-29+10<5 3.13x-15,330

4.2x>6 5.2x+9<3x3-33335 6.x=3333,求4x-m+1<38x-1 7.2x+5<34x-2310.13x+5<25 1. 6x+8>3x+8 2. 3x-7≥4x-4 3. 2x-19<7x+31

4. 2x-3x+1<6 5. 3x-2(9-x)>3(7+2x)-(11-6x) 6. 2(3x-1)-3(4x+5)≤x-4(x-7) 7. 2(x-1)-x>3(x-1)-3x-5 8. 3[y-2(y-7)]≤4y 9. 15-(7+5x)≤2x+(5-3x)

10. 20x-3≤5x+(x-5) 11. 7x-2(x-3)<16 12. 3(2x-1)<4(x-1) 13. 5-x(x+3)>2-x(x-1) 14. 3-4[1-3(2-x)] >59 15. 4x-10<15x-(8x-2) (1)2X+2>3 (2)3X+0.5<5

五年级 每周一练 1-14奥数

五年级趣味数学《每周一练》1 班级姓名 1、五、六年级学生共植树108棵,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植树22棵,求五、六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2、甲乙两生产组共有车床96台,如果甲组给乙组8台,则两组的台数相等,问两组车床各有多少台? 3、甲乙两人的年龄和是33岁,甲比乙大3岁,问甲乙各多少岁? 4、红光小学录取一年级新生104人,分成甲乙两个班,如果从甲班转2个学生到乙班去,两班学生就一样多。问甲乙两班原有学生各多少人? 5、黄山茶场共有红茶树、绿茶树1440棵,如果红茶树增加600棵,绿茶树减少600棵,则两种茶树的棵树相等,两种茶树各有多少棵? 聪明的你想一想,和差问题的解法有什么规律? 大数= 小数=

五年级趣味数学《每周一练》2 班级姓名 1、甲乙两箱水果共有50千克,若从甲箱中取出6千克放到乙箱中,这 时甲箱还比乙箱多2千克,求两箱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2、小明期终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语 文和数学各得了多少分? 3把长12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长比宽多18厘米。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4、某工厂第一、二、三车间共有工人280人,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多 10人,第二车间比第三车间多15人,三个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 5、一个三层书架共放书108本,上层比中层多11本,下层比中层少5本,上、中、下三层各放书多少本?

五年级《每周一练》3 班级:姓名:1、有一个等差数列:9、12、15、18、……、2004,这个数列共有多少 项? 2、已知等差数列:1000、99 3、986、979、……、20,这个数列共多少 项?和是多少? 3、求等差数列:1、6、11、16、……的第61项? 4、求等差数列:307、304、301、298、……的第99项,它们的和是多 少? 5、计算:4+5+6+7+……+80 6、计算:200+198+196+……+10 7、你知道吗?在等差数列中,项数=() 和=()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及解法

Unit 4 Then and now教学设计 Part B Read and write 课时目标: 1.能读懂、理解“Read and write”的故事,并完成后面的阅读和写作练习。 2.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兴趣。 3.掌握一般过去时在实际情景中的应用。 4.复述“Read and write”的故事。 重难点: 重点: 1. 能读懂、理解“Read and write”的故事,并完成后面的阅读和写作练习。 2.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兴趣。 3.掌握一般过去时在实际情景中的应用。 难点: 1. 复述“Read and write”的故事。 2. 写一篇关于做梦的小短文。 教学准备:PPT、词组卡片、 教学过程: 一、Warm-up: 1. Greeting: T: Are you ready for class? Stand up.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This is my first time to stand here, so you don’t know me, and I don’t know you, right? I want to know some of you. (There are some questions: What’s your name? What is your hobby? What did you do last night? How was your weekend? Where did you go? 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 ...) 2. Information Card: T: Do you want to know sth about me? Look at the screen, wow, what a lovely girl. Look, you can find sth in this information card. Follow me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card. From this card, you can find 3 points here. The number one, Lydia. The number two, run. The number three, zoo. T: Can you get some information from three points? Lydia is my English name. T: How about run? What do you think of when you see the word? I like running. I couldn’t run fast before, but now I can run fast. Can you run? T: The last one: zoo.

2017初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练习题

2017初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为( ) A.﹣1?B。0?C.1?D.2 2.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 A.﹣1,0,1B.0,1?C.﹣2,0,1?D.﹣1,1 3。适合不等式组的全部整数解的和是() A.﹣1B。0 C.1 D.2 4。西峰城区出租车起步价为5元(行驶距离在3千米内),超过3千米按每千米加收1.2元付费,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小明某次花费14.6元.若设他行驶的路为x千米,则x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 A.14.6﹣1。2〈5+1.2(x﹣3)≤14。6? B.14.6﹣1。2≤5+1.2(x﹣3)<14.6 C.5+1。2(x﹣3)=14。6﹣1。2?D.5+1。2(x﹣3)=14。6 5.定义[x]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如[3.6]=3,[0.6]=0,[﹣3。6]=﹣4.对于任意实数x,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 A.[x]=x(x为整数)?B.0≤x﹣[x]<1 C.[x+y]≤[x]+[y]D.[n+x]=n+[x](n为整数) 6.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中,整数解的个数是( ) A.4 B.5?C。6?D。7 8.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个。 A。1 B.2?C.3? D.4

9.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 A。1 B.2? C.3 D。4 10.△ABC的两条高的长度分别为4和12,若第三条高也为整数,则第三条高的长度是( ) A.4?B.4或5? C.5或6? D.6 二、填空题 11.不等式的最小整数解是. 12.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的和为. 13.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 14.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的和是 . 三、解答题 15.自学下面材料后,解答问题. 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叫分式不等式。如:<0等.那么如何求出它们的解集呢? 根据我们学过的有理数除法法则可知: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其字母表达式为: (1)若a>0,b〉0,则>0;若a<0,b〈0,则>0; (2)若a>0,b<0,则<0;若a<0,b〉0,则<0。 反之:(1)若>0,则或 (2)若<0,则或. 根据上述规律,求不等式>0的解集.

1.一次方程与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单墫

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识别 方程的左右两端都是整式,并且未知数的次数为1的方程称为一元一次方程. 需要注意的地方是: (1)该方程是化简合并后具有)0(=/=a b ax 的形式,a 、b 都是常数.例如x x +=+44实际上就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因为它化简合并后变为,00=?x 未知数的系数为O ;而方程)1(422 +=++x x x x 却是一元一次方程,因为它化简合并后得到.04=+x (2)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一定要认清真正的未知数,例如关于x 的方程,24m x mx +=+当m≠2时是一元一次方程;当2=m 时,由于化简后未知数x 的系数为O ,所以就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检验.需要注意的地方有: (1)去分母时,在方程的左右两端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注意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如已知方程 ,6 2135--=-- x x x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6得 ),6 21(6)35(6--?=--?x x x ,62663566-?-=-?-x x x ).2(6)5(26--=--x x x 此外,分数线除了表示除号外,还起着括号的作用;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就应该看作一个整体,在去分母时,要把它加上括号,如上面从第三式到第四式所示,从而避免以下错误: 去分母得 .26526--=-?-x x x (2)去括号时要正确运用去括号法则及乘法分配律,避免漏乘括号中的某一项或搞错符号. 如方程),2(6)5(26. --=--x x x 去括号得--=+-x x x 6106,2去第一个括号时,数2漏乘了-x ,去第二个括号时,没有做到“都变号”. (3)移项的目的是为了把含未知数的项与不含未知数的项分列于方程的两边,移项要变号,没有移动的项不要变号. (4)系数化1时容易出现“倒除”形式的错误,如由方程,53=x 解得?=5 3x (5)解方程时,变形步骤没有一定的顺序,而且有些变形步骤可能用不到,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运用. 例1 下面各式中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6.=+y x A 7|3|.=+x B x x C 4554.+=+ )2(4.2+=++x x x x D 分析A 选项,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方程; B 选项,左端含有绝对值,是含有绝对值的方程; C 选项,化简后变为x x ,00=?前的系数为O ,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00道计算题

1. ? ??-≤+>+145321x x x x 314 22x x x ->??<+? 512324x x x x ->+??+-??+<-? 5. 230320x x -? 23182x x x >-??-≤-? 253(2)12 3x x x x +≤+??-?+31 22 14513x x x x )( ?????>+-≥+x x x x 4121213)()( ?????+<-<->+412052013x x x x . ?? ? ??+<++≤--->+3 .22.05.02832)1(42x x x x x x ???-≤+>+145321x x x x 314,2 2.x x x ->??<+? 230320x x -? 512,324.x x x x ->+??+-??+<-? 2 51,3311.48x x x x ?+>-????-<-?? 3(2)45x x -++)1(513x x

?????-≤-+>+3122145)1(3x x x x ???????-<-+<-.3212 112)2(31x x x x . 253(2)123x x x x +≤+??-?-? ? ???≤+-<+51148x x x 270≤523x -≤1 -1<213-x ≤4 29. ???>-<-21312x x ???>-≤-01202x x ??? ??>-≤--x x x x 22 1 58)2(3 ???+<->-22413x x x 3?????+-<>+23201x x x ?????->+≥--13214)2(3x x x x ???<+≤+53201x x ???>-<-212823x x 37. ?????<---≥5.0)1(431427-5x x x 512+≤-+<-023032x x ???>-<+965732x x ?????->+≤--122 314)12(23x x x x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