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讲手稿

试讲手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个试讲和学习的机会。今天,我要讲的课题是:左翼小说的代表作家东北流亡作家的小说创作

通过上次课我们大概了解了20世纪30年代不同小说流派的创作概况。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社会矛盾加剧,随着阶级斗争的风起云涌,文学

直接表现社会生活的可能性大幅度增加,也刺激了以叙事为己任的小说,这样,“五四”小说在完成其重大的现代性转折之后,渐渐走向部分的整合,并与规范中发生多方面的变化。30年代的中国小说可称繁盛一时,因为政治和商业的介入十分明显,以致造成了上一时期的写实小说和抒情小说流派,分别被以“左翼”为核心的左翼文学,远离文学党派性和商业性的京派小说和最接近读书市场的海派所分割,他们都按照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体的各种组成关系,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面貌。

今天我们介绍左翼小说的代表作家东北流亡作家的创作。首先,我们了解下东北作家群的概念及东北作家群生长的历史语境及地域分布。所谓“东北作家群”,是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一群在东北沦陷区(以哈尔滨为中心)坚持抗日救亡的文化斗争,后来于1935年前后流亡到关内的年轻作家形成的创作群体。主要有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白朗、罗烽、李辉英等人。他们以饱含血泪的文字抒写东北人民的苦难和斗争,表达他们不屈的抗争意志,构成了抗日救亡文学的先声,预示着一个新的文学主潮的即将到来。虽然其中的一些人并没有从组织上参加“左联”,但是在政治倾向上,他们与“左联”的精神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总的来说应该算作“左翼”文学,是“左翼”文学的一支。其中的主要作家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后来都加入了“左联”。

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充满着浓郁的关东地方气息。代表作品有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它们和叶紫的《丰收》一起,曾被鲁迅编入“奴隶丛书”。端木蕻良(曹汉文,又名曹京平)的代表作是《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不管考察哪个民族什么时代的文学,都不能把它和社会发展分隔开来。文体的盛衰,文学主题的变异,文学题材的冷热,更多地是由时代的变迁决定的。近代以来的文学活动,均由当时的社会原因所激发,原因在于中国作为一个封建国家在遭遇西方先进文明的冲击后开始转向衰亡。惨痛的中国社会历史现实,促使中国文学从近代便有了变革自身、投身救亡的自我要求。

东北沦陷与文学的反帝题材与主题的兴盛

日军的侵略逼迫他们走出东北,家乡的沦陷使得他们背负着流亡人的身份,在特殊的历史氛围中,拥有了一份独特的创作心态和言说内质。

国家民族灾难与作家流亡

东北作家群主要由三部分人构成:

一部分是九一八事变前就已经在关内读书求学的学子、文学青年和作家,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者的魔爪关闭了山海关的大门,使他们顿时成了有家难归的流亡者。这些人包括在上海的穆木天、李辉英和在北平的端木蕻良等人。

另一部分东北作家来自北满的哈尔滨,于九一八之后陆续流亡到关内,这一部分主要要是萧军、萧红、舒群、罗烽、白朗等人。这批人是30年代初期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北满左翼文坛的主要力量,以萧红和萧军成就最大。

第三批东北作家包括东北沦陷后被迫在沈阳中断学业流亡到内地的马加、刘澍德、雷加、高淘、孙陵以及骆宾基等人。

东北流亡作家群的活动历程:

1、在文坛上崛起和活跃的阶段,主要集中在1935年——1937年: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在中国文坛上最早地表现了故土沦丧的沉痛和人民群众反抗侵略的应用斗争,为中国文学带来的新的题材,新的人物和新的背景。

2、1937年后,中国正式开展了全民抗战,自觉纳入到抗战文学的洪流中。

3、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东北流亡作家群出现了分流:萧红和端木、骆宾基、李辉英等人展转流落于香港、桂林、重庆等地。而舒群、罗烽、白朗、萧军、马加等先后去了延安。形成了大后方的东北作家群和延安的东北作家群。

4、抗战胜利后,除了客死异乡的萧红和因故留在关内的骆宾基和端木蕻良等人外,大部分东北作家如萧军、穆木天、舒群、白朗、罗烽等人,结束了流亡生涯,回到了故乡东北,开始了新的事业,东北流亡作家群划上了一个句号。

刚才我们学习了东北作家群生长的历史语境及地域分布。现在我们共同学习他们的创作。

其实还是延续了五四以后文学传统,虽然是抗日文学,特别是流亡到关内后,还是受到了五四的影响,尤其是萧红等人和鲁迅的关系非常密切,必然会受到鲁迅启蒙精神的影响,这样一来,也使得他们以家乡为题材创作的小说也带上了历史深度的批判性。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他们的小说中间既便是写抗日的一

曲也往往跟他们对于东北文化的反省和政治批判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不是单纯地褒扬民间的抗日精神,而包括的东北移民历史在内的东北人命运的这样一种思考,这些小说其实也是我们喜欢读的,因为它具有历史的深度,历史的纵深感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萧红的创作:

萧红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作家,鲁迅先生曾经有过点评,她作为一位女作家,称赞她小说把“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描绘得“力透纸背”(深刻),“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为作品“增添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这个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但是对萧红的理解又不能局限于此。

萧红问题我们可以关注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萧红体”。

萧红很可惜,一生的遭遇是很坎坷的,从内地流落到香港,贫病交加,最后英年早逝。但是她留给我们的文学依旧是丰富的。最值得关注的依旧是萧红体。萧红体也是我们进入萧红艺术世界最重要的一条途径。从《生死场》开始,萧红体就开始显示出她的某些特色,“生死场”的意思到底写的是什么?简单化的,可以看做是一部抗日小说,但是除了这些,萧红用她女性的视野写出了,人在轮回中间,生生死死,人性,轮回中间的思考。小说中人物的命运都是围绕这个写出的,笔触是纤细的,如写王婆的命运,死而复生,挣扎在生死边缘;金枝生女被丈夫摔死;少妇月英瘫痪生蛆,他们面对这些轮回无能为力,但又必须面对。

她追求生活实感和艺术质感的描绘。她非常细腻敏锐的感觉,是萧红体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一直到后来,萧红体是越来越明显了。萧红体中间有两个因素是值得关注的,一是萧红的小说不像传统的小说,不是用小说的技法写小说,而是以散文和诗歌因素交织成小说,二是萧红个人的气质也是很特质的,一方面她有女性的那种起晚细腻,另一方面她又有东北人的那种英武之气,明利的色彩。本是两种有点相反的,萧红把他们柔和在一起,形成了他的艺术风格。萧红体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回忆美学,呈现或者挖掘回忆方式中间所包含的审美的东西,就是回忆当中固有的生命的存在本质。只有回忆当中,才又生命存在的本质。作者得了一种特殊的病,不能和人在一起交流,她只能靠自己去回忆,才会完美的呈现,回忆美学这种强大的力量。《呼兰河传》就是回忆美学的体现。她是一个非常善于回忆的作家,从回忆这样一个角度可以展示出生命中存在的本质。城和人的关系,

小城一个永恒的空间,生命的轮回是一个永恒的时间,在这样一个永恒的空间里,萧红找到了生命的圆满。

萧红的生平(1911—1942) --飘泊岁月寂寞路

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比喻的也是很恰当。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结为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到上海。

1940年萧红与端木从重庆到香港。

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从对抗战题材书写的角度来论述与东北作家群的其他作家对抗战的正面描写、国家民族强势话语和书写的救亡宗旨相比,萧红则对抗战进行了侧面表现,提供了另一种历史叙事的可能运用女性的话语操作方式,诠释了女性在战争中的独特境遇与经验将救亡宗旨与启蒙立场打通,在抗战文艺的固定的框架模式中另辟蹊径,从民族自强的角度更深层地贴近了救亡主题,并拓展了东北作家群的表现空间,提升了整体创作品格。

下面我们接着探讨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从不平面地塑造一个抗日的场景,他一定要创造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他往往采取这样一种结构:倒丁字型结构。什么是倒丁字型结构?他的小说是一种横向的共时性叙事,如他作品中在写东北人怎样抗日的爱国场景的共时性叙事,为了要这种叙事获得有一种历史深度,前面就要有一个历史性的叙事,如一个家族的历史叙事。这个共时性和历史性的叙事就形成了端木蕻良小说中间特有的倒钉子结构。恰恰就是这种结构中间,作者可以把自己的反思和批判深入到历史的深处去。这种反思和批判就有了历史的深度。

他对东北移民历史的思考是紧紧围绕着一个东北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土地的象征,就是对土地的占有。移民去了后他就是这个土地的主任,他对土地的感情中间有很多东西是值得反思和批判的,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更多的有需要批判的地方。他的小说就是这样写的,最后写到这是东北人对黑土地特有的情感,他的消极的一面遭到历史的扬弃,他正面的具有建设的一面得到了弘扬,然后在日本人入侵的环境当中才会上升为民族的抵抗的意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