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复习整理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复习整理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复习整理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复习整理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

绪论

第一节土壤环境污染概述

土壤的基本特征:①三相体系②胶体体系③氧化还原体系④络合螯合体系⑤生命体系⑥有自净作用⑦一旦污染很难治理

土地污染的定义:外来物质或能量的侵害,导致令人不快的或有害的后果。

主要污染物:①重金属②石油烃③有毒痕量有机污染物④其他工业化学品⑤固体废弃物⑥放射性核素⑦致病生物

土地污染的方式(…污染型):①水体(污灌)②大气(酸雨、工业废气排放降尘)③农业(农药、化肥、激素、地膜)④固废(矿渣、粉煤灰、垃圾、白色污染、污泥)⑤生物(医院废水、病死牲畜填埋)

土壤污染的危害:①经济损失严重②农产品品质下降③大气质量下降④导致水体富营养化⑤威胁农业生态安全⑥导致人类致病

第二节土壤环境背景值

土壤环境背景值定义:土壤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时,其中的物质含量和状况。

影响因素:①自然因素:时间、地点、成土过程②人为因素:测试手段、测试技术

意义:①基础资料②评价依据③防治疾病④发展空间

第三节土壤环境容量Q

定义:土壤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量

计算:Q=差值容量+同化容量(差值容量=(CK—B)×150 g/亩;同化容量:自净作用所带来的容量)

第二章土壤污染的诊断与风险评价

第一节土壤污染诊断的概念

概念:通过土壤生态系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指示物,快速而准确地使生态系统受害的现状得到充分反映的工作。

诊断分类方法:

①按地点分:a实验室诊断(通过生物对化学品产生的反应,来说明土壤污染的情况。缺点:

忽略了生物之间的关系。改进:微宇宙、中宇宙)b田间诊断(通过现场条件或接近现场条件下,土壤生物对污染物的反应来说明土壤污染的情况)

②按时间分:a急性毒性试验b慢性毒性试验

③生态毒理学诊断(通过污染物所引起的土壤生态效应(系统、群落、种群等的状态)来说

明土壤污染的情况。方法:将多个代表不同营养级不同食物链上敏感生物的实验结果所判定的土壤污染诊断结果进行综合,从而判定土壤的污染状况)

第二节生态毒理学诊断方法

一、高等植物毒性试验:高等植物的生长情况能反应土壤生态系统的污染状况,已应用于废

物倾倒点,土壤污染现场和土壤生物修复中。方法:①症状法②生长(物)量法③种子发芽与根伸长抑制法④蚕豆根尖微核技术⑤藻类毒性试验

二、敏感动物指示法:①陆生无脊椎动物试验方法(野外试验法)②蚯蚓毒性试验③鱼类

毒性试验

三、敏感微生物诊断法:①硝化细菌诊断法②发光细菌诊断法

四、生物标记物诊断法(生物标记物的定义:化学污染物导致的生物有机体的生物化学和生

理学变化。常见生物标记物:a金属硫蛋白金属暴露b DNA加合物DNA损伤c细胞色素P450 有机污染物)

第三节土壤污染的风险评价

土壤污染风险评价内容:生态风险评价+健康风险评价

意义:①制定危险化学品管理方法和条例的基础②污染土壤修复前的基础工作

生态风险评价:形式:风险=危险×暴露(危险:潜在的危害性暴露:污染物浓度,接触时间等)步骤:①不良生态效应识别(通过了解污染物的有关信息,来确定其可能出现的不良生态效应)②剂量—效应分析(资料调研、试验、外推分析)③生态暴露评估(土壤污染源分析、分析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分析污染物与生物的接触)

④生态风险表征(工作步骤:确定表征方法,给出结论,选择结论表达方式)

健康风险评价:评价原因:土壤污染物可经食物链危害人类和动物;评价的目的:估计污染物对人体、动植物、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和程度大小;评价方法:ADI、ASL

第三章主要土壤环境污染及控制

第一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

重金属:一般指比重>4.5mg/cm3的金属,多为有色金属

污染源:多为点源(采矿和冶炼;煤和石油的燃烧;化工;其他工业)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征:①主要集中在土壤的表层(0~20cm 土壤胶体吸附有机质吸附)②有可变的价态(淹水、肥沃的土壤为还原性)③与土壤微生物存在相互作用(不能降解,可促进转化为金属有机化合物,毒性增强)④具有隐蔽性和永久性

土壤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①物理迁移:机械搬运为主(水的冲刷、风的吹扬)②化学迁移:a无机胶体吸附(专性吸附:胶体本性、重金属的种类、土壤pH;非专性吸附:胶体电荷的符号及数量)b有机胶体吸附(土壤有机质对重金属离子的络合、螯合和表面吸附)c溶解和沉淀作用(重金属难容电解质在土壤固—液相间的平衡,土壤酸碱度、土壤Eh、络合效应)③生物迁移:生物富集(重金属的含量和形态、土壤状况、作物种类、伴随离子)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原则:①施加化学沉淀剂②改变耕作制度③翻土、客土和换土④生物改良

汞污染:

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

迁移转化:土壤氧化还原状态Eh和pH决定Hg的价态;土壤胶体吸附汞;络合—螯合作用;有机质对汞的螯合能力强;

汞对作物的影响:植物对汞的吸收取决于东的形态而不是全量。

防治措施:施加石灰(提高pH到6.5以上,使成为难溶态);适当增施磷肥(使成正磷酸汞,降低溶解度);慎用有机肥(避免汞蒸气危害);水田改旱田

砷污染:

来源:①砷矿的开采和冶炼②化学工业③农用含砷农药

迁移转化:土壤氧化还原状态和pH决定As的价态;土壤胶体吸附汞;

砷对作物的影响:有毒,但微量是有刺激生长和增产的作用

防治措施:水田改旱田、水稻田垄作栽培或勤排浅灌、慎用有机肥

第二节土壤化学农药污染及其防治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①污染途径:直接施用、已被污染的生物带入(植株的落叶)、污水带入②在土壤中的残留性:有机氯>>有机磷

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①土壤对农药的吸附:吸附是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被吸附的农药在形态,迁移能力和毒性

方面发生变化;有机农药在土壤溶液中多为有机阳离子;土壤胶体对农药的吸附能力,有机胶体最强;不同类型土壤对农药的吸附能力不同;农药自身特点的影响,有机阳离子,分子量大,挥发性溶度小的易被吸附;吸附解吸,pH、酸碱度、高价阳离子的存在和温度均影响解吸;土壤吸附对农药污染的意义:降低农药在土壤中的有效浓度,减轻农药对植物的污染,是暂时的净化。

②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微生物降解是主要途径,有机质含量高时微生物降解能力强;化学

降解以水解和氯化反应为主;农药降解产物可能无毒,可能更毒。

③农药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主要指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扩散、淋溶等。迁移性强,土壤净

化了但是其他环境因子污染了。

农药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危害:①植物对农药的吸收②农药对农产品的污染与危害(发育周期改变、缺苗、颜色改变、植株形成斑点、植株形态异常、产量及品质下降)③农药对动物的危害(物种减少、杀害天敌,次要虫害上升为主要虫害)

土壤农药污染的防治:①减少用量(轮作和间作套作,控制覆盖度,选用抗性品种)②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③提倡生物防治(生物农药、性引诱剂、基因工程、天敌人工繁育)④提倡物理防治(光、声、味)

土壤有机物污染:

石油污染:a污染途径:①污水灌溉②大气沉降③溢油事故④车辆污染⑤含油固废堆放b土壤净化:生物作用—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物理作用—光解、蒸发、渗漏c危害:

①影响作物的品质②抑制土壤酶活性③抑制土壤微生物

其他有机污染物:种类:天然有机污染物,人工合成有毒有机污染物;危害:造成土壤通气不良,影响作物根部呼吸,直接对植物产生毒作用,中间产物的危害

氟污染:a来源:主要来源于矿物的开采和扩散,以及含氟工业三废;高氟地下水。b迁移与积累:酸性土壤pH<5时,活性铝离子增加,与氟离子形成+1和+2价络合离子被植物吸收而积累;碱性土壤中,以为钠离子含量高,形成NaF可溶盐,增加了污染植物和地下水的可能;氟离子因交换能力强,在土壤中可与正电荷胶体形成稳定的配体化合物或难容的盐,从而积累于土壤。c危害:主要表现为慢性积累危害。d防治:污染源应远离养殖区和人类居住区、酸性土壤可施石灰降低活性氟、碱性土壤可施石膏降低氟离子的含量、改种耐氟的棉花等。

土壤放射性污染:a来源:核试验、核泄漏、放射性矿物的开采和冶炼、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和应用b积累:土壤中放射性物质的归宿是衰变c危害:引起病变、引发肿瘤、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d防治:①防:研发核聚变以减少核裂变,遵守规定,加强核三废的管理,停止核试验,新能源。②治:施加土壤改良剂、施加化学肥料

第四章土壤污染的修复

修复的含义: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是得污染土壤已丧失的生产功能及其他功能得以恢复。修复技术:①植物修复②微生物修复③化学修复④物理修复⑤综合修复

第一节植物修复

植物修复的定义: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体系的吸收挥发,降解等作用来清楚环境中污染物的一种新技术。

植物修复的类型:①植物提取修复:利用超富集植物的超量吸收,再将植物收获,如此反复至污染物含量下降到可接受的水平。②植物挥发修复:挥发性污染物→植物吸收→以气态物质释放入大气。③植物稳定修复:通过植物根系分泌物来积累和沉淀根际圈的污染物,使其丧失生物有效性,并防止污染物向下淋移或向周围转移。④植物降解修复:主要针对有机物,一般有两种形式:吸收降解(矿化,挥发,贮藏,解毒等);根际分泌物解毒。仅适用于结构简单的有机物,有较高的去除率。⑤根际圈生物降解修复:利用根际圈的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达到有机污染物的修复目的。

植物修复的技术强化:①修复植物的搭配种植,以多种植物同时修复多种污染物,提高效率

②活化重金属,提高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的浓度③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④缩短修

复周期

植物修复的局限性和问题:①植物的耐受是有限度的②超过根际作用范围的土壤污染难以修复③修复植物多为野生植物,种子收集困难,修复完成后会像杂草般影响作物的生长④动物对修复植物的取食有安全问题⑤生物量处理问题尚未解决⑥修复植物生长期一般较长,难以快速修复⑦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大

选植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①生物量大,速生②根系发达③易于收割④避免进入食物链,不危害生态⑤有经济效应

污染植物修复进展:①有机污染物植物修复②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提取修复、挥发修复、稳定修复

修复植物的筛选和改进:①修复:常用方法:野外采样分析法—方便、快速;土壤盆栽模拟法—易于操作;微量分析法—标本馆采样方便,但易漏选,量小可信差;野外试纸初步诊断法②性能改进:利用作物育种技术加以改进;化学强化

第二节微生物修复

场地条件:主要是各种运行条件和因子的调控。

a基本条件:①氧化(有机化合物降解在好氧条件下进行)②水分与湿度③营养元素(施加有机、无机肥料可促进微生物降解)④温度(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⑤土壤pH

⑥污染物的特征⑦微生物接种(1存在土著微生物不易降解的污染物2污染物浓度过

高或有金属抑制土著微生物3需要对事故性污染现场进行迅速生物修复4污染物降解中间产物毒害土著微生物5难降解污染物的低浓度现场)筛选和培养接种菌应注意一下几点:1接种菌的生态适应性接种菌应在现场环境相似的条件下培养2接种菌进入土壤后数量会减少,故需给予高接种量,以保证足够的存活率和种群数量,但费用提高3对石油烃的微生物降解,土壤状况有影响,但尚未有系统的研究

b自然无色修复的场地条件:①对现场土壤进行调查和分析②对现场有降解作用的微生物做详细的调查③通过现场监督,检验自然微生物修复的效率

c工程微生物修复的场地条件:工程微生物修复是一种利用现场工程化改造加速污染土壤中微生物活动的修复方法,其战略是分离和控制现场的各个点使成为原位生物反应器。条件:①进行地下水循环的系统,含有污染物的地段的水力传导率要大于每秒0.0001cm ②进行气体循环的系统,整体渗透性大于0.000000001cm2 ③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石油产品和含氯溶剂)每公斤风干土小于8—10g.否则会在亚表层有机液体层,限制液体和气体的通过

微生物修复的主要工艺:

①原位处理工艺:这种工艺常常需要各种工程化措施加以强化,以提高处理的效果。如:泵

处理(P/T技术)生物通气(Bioventing)渗滤(Percolation)空气扩散

(1)泵处理:在污染区域需钻井,一般钻两组井:一组为注入井,用以提供微生物,水,养料,电子受体等。一组为抽水井,造成地下水在地层下的流动,促进营养物的运输和微生物的分布。该工艺的特点:简单,费用较低。但因强化措施少,处理的时间较长。

该工艺的适用:土壤污染状况已较稳定的土壤,或污染面积较大的地区。

(2)生物通气:一般至少打两口井,分别安装鼓风机和真空泵。这种强化措施的作用有:去处土壤中的挥发性毒物、排出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并补充氧气、提供养料和水。这种强化措施的适用:各种污染土壤。特别适用地下储油(物)罐泄漏造成的污染。

(3)渗滤工艺和空气扩散:渗滤是将抽吸上来的地下水加入营养物和微生物后,散布在土壤表面,经渗滤到达土壤深层或地下水,在这过程中去除污染物。空气扩散则是直接将空气通过管道注入土壤和地下水,并分批加入养料或降解菌,使污染物降解。

(4)三种工艺的共同优点:①工艺路线和处理过程都较简单。②处理费用低。③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生态风险小。

②非原位修复工艺:土地耕作、堆肥化、挖掘堆置

(1)土地耕作(Land-farming):将污染土以10—30厘米的厚度铺于非透性的垫层和沙层土上,淋洒降解菌及营养物,定期翻土充氧,并收集渗漏液回淋,以彻底清除污染物。(2)挖掘堆置处理工艺:也称处理床(Treatment bed)或预备床(Prepared bed),就是将污染土运输到事先准备好的工程场地堆放成斜坡,经处理后再运回原地。预备的工程场地可简单可复杂,依经济和处理要求而定。用于土壤污染初期限制污染物扩散和迁移,减少污染范围。但费用高。

(3)堆肥修复工艺(composting bioremediation ):将污染土壤和有机废物混合后堆置,靠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降解土壤中的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方法有三种:污染土和堆肥原料混合堆置(从无到有)、污染土和已堆制过的材料混合堆置(已有)、污染土中施用堆肥产品(已有)

③反应器处理修复工艺:类似于污水处理,处理后的土壤脱水后再运回原地。产生的水根据

水质或直接排放或送入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反应器有两种类型:生物反应器、土壤泥浆反应器

(1 )生物反应器:注意:有机污染物与土壤吸附时,需用易降解的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洗脱下。降解菌形式是生物膜或絮状体,为强化对目标污染物的降解可以外起源投加。(2 )土壤泥浆反应器:也叫液固接触式(Liqid Solid Contact LSC )方法。序批式。

第一单元:将土壤,降解菌,营养物,水表面活性剂等混合,形成土壤固体为20--25 %混合相。第二单元:初步处理,完成大部分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第三单元:深度处理。

三种生物修复方法的比较:以同一种污染物的污染土壤用三种方法处理,进行比较。生物反应器处理效果最佳,比原位处理高25%以上,速率最快,比原位处理快一倍,比较顺序如下:生物反应器> 非原位处理> 原位处理;考虑经济,简便等因素,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生物修复的方法.

第三节土壤污染的化学修复

定义:利用加入到土壤中的化学修复剂与污染物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使污染物被降解和毒

性被降低的修复技术,称化学修复.

化学修复剂: 氧化剂,还原剂,沉淀剂;修复剂形态: 气体,液体和活性胶体;技术要点: 将化学修复剂渗透到土壤表层以下.;技术手段:井注射(传统),各种创新技术,如土壤深度混合,液压技术等;技术类型:原位化学淋洗、异位化学淋洗、溶剂浸提、化学氧化修复、化学还原和还原脱氯、土壤性能改良修复;技术特点:快捷, 积极, 对污染物的类型和浓度不敏感等.

①原位化学淋洗技术:1. 技术路线:水力压头推动清洗液→溶解污染物→抽提清洗液

分离污染物及→污水处理→循环或排放。2. 技术关键:提高土壤中污染物的溶解性和可迁移性是该技术的关键。一般用表面活性剂处理有机污染物;用螯合剂或酸处理重金属.

3. 适用范围:(1) 土壤类型:多孔隙,易渗透的土壤. 如沙地沙砾土壤,冲击土和滨海土等.

推荐水传导系数> 0.001cm/s的土壤,红壤和黄壤等因质地较细,与污染物吸附较强,需多次淋洗. (2) 污染位置:地下水位以上的吸附态污染物. (3) 污染物类型: 最适合用于重金属,易挥发卤代有机物和非卤代有机物污染;低辛烷/ 水分配系数的较适合. (4) 淋洗液类型:水、水加添加剂、有机溶剂(不提倡用于原位) 4. 淋洗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加液设备:a地面实施---用漫灌,沟渠或喷洒等,适合处理深度4米内的污染物.地势平

坦,坡度< 3% ;b地下注射---用浸渗沟和浸渗床等,先挖空土再填粗沙砾形成区域,靠压力驱动可使淋洗液纵横向分散(2)下层淋出液收集系统:包括抽提井,物理屏障等。物理屏障用于收集水量过大时。(3) 淋出液处理系统:可在原位可运至处理厂.一般原则:易挥发有机物→活性炭柱;难挥发有机物→活性炭柱,生物处理;重金属→化学沉淀,离子交换

②异位化学淋洗技术:主要用于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

③溶剂浸提技术:异位技术, 序批式, 处理量可达125 t /d.;优点:可处理难以从土壤中除去

的污染物,适用于PCBs,PAHs等,不适用于重金属和无机物.

④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适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土壤的修复.优点是修复完成后只在原污染

区留下水和CO2等无害物质.

⑤原位化学还原修复技术:适用于地下水的污染治理.利用还原剂的注入造成一个还原区,

将污染物还原为难溶态,而难以在土壤迁移,同时可使其生物有效性降低

⑥土壤性能改良技术:主要适用于重金属(如前)

第四节. 土壤污染的物理修复

主要包括以下方法:①物理分离②蒸汽浸提③固定/ 稳定化修复④玻璃化修复⑤低温冷冻修复⑥热力学修复⑦电动力学修复

一. 物理分离:是一项无机物污染修复的技术,特别是针对重金属污染,一般作为土壤污

染修复的初步处理,难以达到修复要求,其作用有两个:初步分选、减少体积

1. 分离原理:根据粒级(粗砂,细砂和粘粒等),粒径,形状用筛子分离。根据水动力学原

理,将不同沉降速率和不同密度的颗粒分离。根据污染物或颗粒是否有磁性进行分离。

2. 方法举例(1)格筛,震动筛等。(2)淘洗机(原理)(3)泡沫浮选:气体在泥浆池中升

流,选择性黏附特定的颗粒升至上部形成泡沫而得以收集分离。

3. 方法特点:(1)原位挖掘修复,设施通常是流动单元。(2)工艺简单,费用较低。(3)

处理能力一般在9--450立方米/ 天。

二. 土壤蒸汽浸提修复

1. 原理:通过降低土壤孔隙的蒸汽压,使土壤污染物转化为蒸汽而去除。

2. 方法有两大类:一是挖提取井,真空泵抽提造成负压,驱使空气通过土壤孔隙将污染物

解吸并带出土壤。适合在水不饱和土层进行。二是空气注射井+提取井真空泵抽提,这是一的改进和拓展,使之可用地下水和饱和土层。甚至可注射热空气或蒸汽以提高挥发性组分的驱除率。该技术使用大约10年。

3. 适用:该技术适用于高挥发性化学污染的土壤的修复。如汽油,苯类,四氯乙烯等有机

物的污染。(VOCs)

三. 固化/ 稳定化修复(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该方法通常用于重金属和放射性污染土

壤的无害化处理。也用于底泥修复。可原位可异位。

固化:通过机械的方法将污染土壤密封隔离起来,从而消除或减低污染物暴露,泄露和释放的表面积,达到控制污染物迁移的目的。可以是土壤压缩,也可以是容器封装,也可以浇水泥等使土壤变硬变干形成固体。

稳定化:通过化学沉淀剂使土壤污染物转化为不易溶解,低迁移性和低毒状态和形式,降低其生物有效性使其具有较低的泄漏和淋失的风险。如:磷酸盐,硫化物,碳酸盐等可做为稳定剂。

四. 玻璃化修复技术:通过向污染土壤插入电极并通电,对土壤固体组分给予1600--2000

度的高温处理,使污染物挥发或热解而从土壤中去除的过程。该技术可原位可异位。适用于含水量较低,污染物深度小于 6 米的土壤。通常修复期为6--24 个月,依修复要求土壤湿度,污染物量等因素而不同。

该技术的处理系统包括:电力系统、逸出气体的收集处理系统、石墨电极(方形排列,间距

0.5米,深度0.3--1.5 米)、控制站

该方法处理后,土壤会变成似岩石般坚硬,化学性质稳定,防泄漏性能好的玻璃态物质,故称为玻璃化修复。玻璃化深度可达 6 米。

五. 热力学修复技术:一种利用热传导(热井,热墙等)或辐射(电磁波加热)等方式加热

土壤,使污染物蒸发,汽化迁移出土壤。(与玻璃化不同的是,此法加热的最高温也低于1000度,小于玻璃化。)

此法适用于处理半挥发性有机物,PCBs以及密度较高的非水溶性液态污染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也可用此法,但有更经济的方法供选择,不应用该法。

该法属于原位技术,其加热有两种方式:

1. 高温原位加热:热毯式地表加热,可加热底下深1 米的土层到1000 度,用管道收

集污染物的蒸气经处理后排放。(热井也可)

2. 低温原位加热:利用蒸气井加热,可将土壤加热到100度,水蒸气可降低油类污染

物的粘稠度并升温,在水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经提取井泵出后油水分离,分别处理。该法修复期约为3--6 个月。

六. 低温冷冻修复技术:通过管道向污染土壤输入冷冻剂,冻结土壤水分,形成冻土屏障,

以防止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有害及放射性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将此类污染物隔离。(冷冻围墙)

1. 适用:饱和土层的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有机物的控制和隔离。

2. 限制:干燥土壤不适合用此法。

冻土屏障需电力的维持,要有发电设施,费用昂贵冷冻剂可能有害,会造成环境问题。

土壤污染修复资料总结

土壤污染修复 第一章土壤及其基本性质 1.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具有不断地、同时地为植物生长提供并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2.土壤环境:是指岩石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侵蚀和风化作用,以及地貌、气候等诸多因素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土壤生态环境。 3.土壤污染:是指人为活动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施加到土壤中,致使某种有害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土壤原有含量,而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4.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 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重金属元素;污水灌溉;酸沉降;固体废物;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5土壤污染的特点 ①隐蔽性和潜伏性②累积性和地域性; ③.不可逆性和长期性④难治理性和后果严重性. 6.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7.土壤自净作用:是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的自净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形态发生变化,活性、毒性降低,甚至消失的过程 8.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至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单位环境中,土壤所能容纳的最大负荷量为土壤环境容量) 9.土壤污染的量度指标 ①土壤背景值;②植物中污染物质的含量;③生物指标 10.土壤环境污染物分类: 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固体废弃物 按照污染物污染途径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水质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固体废弃物污染型;农业污染型;综合污染型 第二章土壤重金属污染专题 1.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五毒元素)

2.影响生物迁移的因素 a.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总量和赋存形态 b.土壤环境状况 c.不同植物种类 d.伴随离子 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1.形态多变 2.金属有机态的毒性大于金属无机态 3.价态不同毒性不同 4.金属羰基化合物常剧毒 5.迁移转化形式多样 6.重金属的物理化学行为多具有可逆性 7.产生毒性效应的浓度范围低 8.微生物不能降解重金属9.生物对重金属摄取具有累积性 10.重金属对人体的毒害具有积累性 4影响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的因素: ①土壤Eh: 当水田灌满水时,Eh下降,导致土壤环境中的S以S2-形式存在,从而与水溶性Cd生成CdS沉淀,降低土壤溶液中水溶性镉的含量。当水稻田排水晒田(烤田)时,Eh 升高,非水溶性CdS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被氧化成单质硫,从而CdS的溶解度增加,可给态Cd2+浓度增加。 Eh升高会促使土壤可溶性Pb与高价Fe、Mn氧化物结合,降低Pb的可溶性迁移。 ②土壤ph 土壤酸度增大不仅可增加CdCO3的溶解度,也可增加CdS的溶解度,使水溶态的Cd含量增加。 对铅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影响也很大,一般随pH降低,土壤环境中可溶性铅的含量增加,铅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和生物毒性增大。 随着pH值的升高和Eh值的下降,可显着提高土壤中砷的溶解性。因为pH值的升高,土壤胶体上正电荷减少,对砷的吸附量降低,可溶解性砷的含量增加。同时,随着Eh值的下降,砷酸还原为亚砷酸 锌的迁移性取决于土壤的pH值和Eh值 5.影响Cr对植物毒性的因素: (1)Cr的化学形态;(2)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 (3)土壤氧化还原电位;(4)土壤pH值;(5)植物种类。 6.防治土壤铜害的主要措施: ①向土壤大量施用绿肥或有机肥;②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 ③施用铁剂(如Fe-EDTA),或叶面喷施铁剂。 7.锌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施用石灰调节土壤pH在范围内,使锌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②使土壤呈还原态,形成ZnS沉淀;③施用磷肥 8.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并根据原则拟定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对策。

治理与修复方案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

附件 1 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 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征求意见稿)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一、适用范围 .................................................................................. 二、实施方案的编制原则 ................................................................ 三、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 ................................................................ (一)项目背景 ................................................................................ (二)编制依据 ................................................................................ (三)修复范围和目标...................................................................... (四)治理与修复技术比选............................................................... (五)治理与修复工程方案............................................................... (六)项目管理与组织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七)经费预算 ................................................................................ (八)效益分析 ................................................................................ (九)项目可行性分析......................................................................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全文)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制定本行动计划。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主要指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一、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一)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在现有相关调查基础上,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 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学习心得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 ——学习心得 专业学号o幽谷蓝月o 1 前言 土壤是地球表面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是人类不可缺少、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壤这一人类赖以 生存的必需资源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污染土壤修复 技术的研究。各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土壤恢复计划,荷兰、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都 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土壤污染的恢复研究和应用。在中国,由于工业生产规模和乡 镇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受到工业三废和农用化学品的污染日趋严重,污染土壤修复 工作的开展迫在眉睫。 污染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 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以阻 断污染物进入食物链,防止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于全球目前的土壤污染及其防治和修复有了一定的认识和 了解。针对本学期的课程,关于土壤修复的部分我更加感兴趣,尤其是生物修复,于是 我总结了一些内容并且查找了一些相关信息。 2 土壤修复技术分类 土壤修复技术按照修复场地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即对污染土壤就地处置或进行异地处理。按照技术类别可以将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分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 复等。具体分类如下: 按修复场地:⑴原位修复:①蒸汽浸提;②生物通风;③原位化学淋洗;④热力学 修复;⑤化学还原处理墙;⑥固化/稳定化;⑦电动力学修复;⑧原位微生物修复。 ⑵异位修复:①蒸汽浸提;②泥浆反应器;③土壤耕作法;④土壤堆腐;⑤焚烧法;⑥预制床;⑦化学淋洗。 按技术类别:⑴物理修复:①物理分离;②蒸汽浸提;③玻璃化;④热力学;⑤固 化/稳定化;⑥冰冻;⑦电动力学。 ⑵化学修复:①化学淋洗;②溶剂浸提;③化学氧化;④化学还原; ⑤土壤性能改良。 ⑶微生物修复:①生物通风;②泥浆反应器;③预制床。 ⑷生态工程修复(植物修复):①植物提取;②植物挥发;③植物固化;④植物降解;⑤植物根际圈生物降解;⑥生态覆盖系统;⑦垂直控制系统;⑧水平 控制系统。 ⑸联合修复:①物理化学-生物:淋洗-生物反应器联合修复;②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菌根菌剂联合修复。 3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土壤环境中有毒有害物的浓度或使

土壤污染修复总结

土壤污染修复第一章土壤及其基本性质 1.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具有不断地、同时地为植物生长提供并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2. 土壤环境:是指岩石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侵蚀和风化作用,以及地貌、气候等诸多因素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土壤生态环境。 3. 土壤污染:是指人为活动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施加到土壤中,致使某种有害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土壤原有含量,而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4.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 过量施用化肥; 农药; 重金属元素; 污水灌溉; 酸沉降; 固体废物; 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 5土壤污染的特点 ①隐蔽性和潜伏性②累积性和地域性; ③.不可逆性和长期性④难治理性和后果严重性. 6.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7.土壤自净作用:是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的自净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形态发生变化,活性、毒性降低,甚至消失的过程 8. 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至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单位环境中,土壤所能容纳的最大负荷量为土壤环境

容量) 9.土壤污染的量度指标 ①土壤背景值;②植物中污染物质的含量;③生物指标 10.土壤环境污染物分类: 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固体废弃物 按照污染物污染途径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水质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固体废弃物污染型;农业污染型;综合污染型第二章土壤重金属污染专题 1.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五毒元素) 2.影响生物迁移的因素 a.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总量和赋存形态 b.土壤环境状况 c.不同植物种类 d.伴随离子 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1.形态多变 2.金属有机态的毒性大于金属无机态 3.价态不同毒性不同 4.金属羰基化合物常剧毒 5.迁移转化形式多样 6.重金属的物理化学行为多具有可逆性 7.产生毒性效应的浓度范围低 8.微生物不能降解重金属 9.生物对重金属摄取具有累积性 10.重金属对人体的毒害具有积累性 4影响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的因素: ①土壤Eh: 当水田灌满水时,Eh下降,导致土壤环境中的S以S2-形式存在,从而

某某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合同--模板

某某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合同项目编号:项目名称: 甲方:(买方) 乙方:(卖方) 一、项目内容及需求 1、项目内容 某某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编制项目 2、时间要求 合同签订后、且第一笔资金和项目编制所需资料到位后叁拾日内提交《某某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文本和相关图件,并具备送审条件。 二、质量要求、技术标准及售后服务 符合规划编制规范要求,通过规划审查会。 三、有关费用 项目合同总额为元整,交付使用前的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 四、交货地点 江苏省某某市某某县。 五、验收 通过专家评审并获得某某县人民政府批复。

六、结算方式及期限 (1)合同签订后10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额的30%,即; (2)在乙方提交规划评审稿并通过专家评审后10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额的40%,即; (3)在乙方提交最终成果、经某某县环保局审核确认后10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额的30%,即。 八、保证金 在合同签订后退还投标保证金。 九、违约责任 按照标书的规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处理。 1.甲方无正当理由拒收规划文件的,甲方向乙方偿付拒收规划文件编制费总值的百分之五违约金。 2.甲方无故逾期验收和办理相关手续的,甲方应按逾期付款总额每日万分之五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3.乙方逾期交付规划文件的,乙方应按逾期交付总额每日千分之六向甲方支付违约金,由甲方从待付费用中扣除。逾期超过约定日期10个工作日不能交付的,甲方可解除本合同。乙方因逾期交付或因其他违约行为导致甲方解除合同的,乙方应向甲方支付合同总值5%的违约金,如造成甲方损失超过违约金的,

超出部分由乙方继续承担赔偿责任。 4.乙方所交的规划文本不符合合同规定及招标文件规定标准的,甲方有权拒收,乙方愿意重新编制规划但逾期交付的,按乙方逾期交付处理。乙方拒绝重新编制规划的,甲方可单方面解除合同。 十二、不可抗力事件处理 1.在合同有效期内,任何一方因不可抗力事件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则合同履行期可延长,其延长期与不可抗力影响期相同。 2.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应立即通知对方,并寄送有关权威机构出具的证明。 3.不可抗力事件延续120天以上,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确定是否继续履行合同。 十三、争议的解决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滨海仲裁委员会仲裁。 十四、合同生效及其它约定事项 1.合同经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生效。 2.本合同未注明事项,标书中有规定的,按标书

土壤修复技术及优缺点

土壤修复技术及优缺点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自然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积累到一定程度,不仅会导致土壤退化,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而且还可以通过径流、淋失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恶化水文环境,并可能直接毒害植物或通过食物链途径危害人体健康。 不同污染类型的土壤污染,其具体治理措施不完全相同,目前,重金属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有工程措施,物理化学方法,植物修复方法以及微生物修复方法。 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客土、换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通过客土、换土和深耕翻土与污土混合,可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减少重金属对土壤-植物系统产生的毒害,从而使农产品达到食品卫生标准。深耕翻土用于轻度污染的土壤,而客土和换土则是用于重污染区的常见方法,在这方面日本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工程措施是比较经典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它具有彻底、稳定的优点,但实施工程量大、投资费用高,破坏土体结构,引起土壤肥力下降,并且还要对换出的污土进行堆放或处理。 物理化学方法是当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热点,也是最为成熟工程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固化/稳定化技术,土壤淋洗技术,电动修复技术和电热修复技术等。 固化/稳定化技术是通过固态形式在物理上隔离污染物或者将污染物转化成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形态,从而降低污染物质的毒害程度。如通过施加水泥等固化土壤重金属的固化修复技术,或向土壤投入无机或有机改良剂,改变土壤的

简述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简述土壤污染及其 防治措施

结课论文 题目:简述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姓名:程旭 院系:生命科学学院农学系 年级专业:级园艺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王玉芬 12月31日 摘要 本文在综述中国土壤环境污染态势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壤环境污染的预防、控制和修复方法。指出了当前中国土壤环境污染态势严峻,危及粮食生产、食物质量、生态安全、人体健康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认为以预防为主,预防、控制和修复相结合是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的土壤环境保护策略。 关键词:土壤污染,预防,控制,修复

引言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石,也是人类食物与生态环境安全的保障。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土壤资源承受的因人口增长、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消失、土壤退化、气候变化和污染种种等的压力逐渐增大。 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纽带,是联系其它要素的关键环节,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但由于现代工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有的地方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向土壤倾倒和堆放,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大气沉降物也会进入土壤,使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土壤污染是全球三大污染问题之一。不断恶化了的土壤污染态势,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防治土壤污染刻不容缓。 1土壤污染的含义和特点 1.1 土壤污染的含义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

(完整版)简述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结课论文 题目:简述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姓名:程旭 院系:生命科学学院农学系 年级专业:2015级园艺专业 学号:0151122842 指导教师:王玉芬 2016年12月31日

摘要 本文在综述中国土壤环境污染态势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壤环境污染的预防、控制和修复方法。指出了当前中国土壤环境污染态势严峻,危及粮食生产、食物质量、生态安全、人体健康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认为以预防为主,预防、控制和修复相结合是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的土壤环境保护策略。 关键词:土壤污染,预防,控制,修复

引言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石,也是人类食物与生态环境安全的保障。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土壤资源承受的因人口增长、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消失、土壤退化、气候变化和污染种种等的压力逐渐增大。 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纽带,是联系其他要素的关键环节,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但由于现代工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有的地方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向土壤倾倒和堆放,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大气沉降物也会进入土壤,使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土壤污染是全球三大污染问题之一。不断恶化了的土壤污染态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防治土壤污染刻不容缓。 1土壤污染的含义和特点 1.1 土壤污染的含义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 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汽车排放的废气,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农业化学水平的提高,使大量化学肥料及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导致土壤遭受非点源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水土流失和风蚀作用等的影响下,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因此,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当土壤中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1.2 土壤污染的分类 土壤污染物有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4类。 化学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与有机污染物,前者如汞、镉、铅、砷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以及氧化物与硫化物等;后者如各种化学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以及其他各类有机合成产物等。 物理污染物:指来自工厂、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如尾矿、废石、粉煤灰与工业垃圾等。 生物污染物:指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与由卫生设施(包括医院)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厩肥等。 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与大气层核爆炸地区,以锶与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2现今土壤状况 由于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和扩大,使得工业三废、化学农药、不合理施用的化肥、有害的生物侵人土壤,并且不断积累,引起土壤结构、组成、功能的变化,降低土壤能力,影响土壤的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从而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并在植物中累积,影响作物产量、品质,并最终影响人类健康[1]。目前,我国土

最新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学习心得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学习心得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 ——学习心得 专业学号 o幽谷蓝月o 1 前言 土壤是地球表面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不可缺少、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壤这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资源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各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土壤恢复计划,荷兰、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都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土壤污染的恢复研究和应用。在中国,由于工业生产规模和乡镇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受到工业三废和农用化学品的污染日趋严重,污染土壤修复工作的开展迫在眉睫。 污染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以阻断污染物进入食物链,防止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于全球目前的土壤污染及其防治和修复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针对本学期的课程,关于土壤修复的部分我更加感兴趣,尤其是生物修复,于是我总结了一些内容并且查找了一些相关信息。 2 土壤修复技术分类 土壤修复技术按照修复场地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即对污染土壤就地处置或进行异地处理。按照技术类别可以将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分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具体分类如下:

按修复场地:⑴原位修复:①蒸汽浸提;②生物通风;③原位化学淋洗;④热力学修复;⑤化学还原处理墙;⑥固化/稳定化;⑦电动力学修复;⑧原位微生物修复。 ⑵异位修复:①蒸汽浸提;②泥浆反应器;③土壤耕作法;④土壤堆腐;⑤焚烧法;⑥预制床;⑦化学淋洗。 按技术类别:⑴物理修复:①物理分离;②蒸汽浸提;③玻璃化;④热力学;⑤固化/稳定化;⑥冰冻;⑦电动力学。 ⑵化学修复:①化学淋洗;②溶剂浸提;③化学氧化;④化学还原;⑤土壤性能改良。 ⑶微生物修复:①生物通风;②泥浆反应器;③预制床。 ⑷生态工程修复(植物修复):①植物提取;②植物挥发;③植物固化;④植物降解;⑤植物根际圈生物降解;⑥生态覆盖系统;⑦垂直控制系统;⑧水平控制系统。 ⑸联合修复:①物理化学-生物:淋洗-生物反应器联合修复;②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菌根菌剂联合修复。 3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土壤环境中有毒有害物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从而使污染了的土壤环境能够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广义的生物修复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 3.1微生物修复

土壤污染及其修复技术

第二章污染物控制技术 6 土壤污染及其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 (2) 土壤污染的定义 (2) 土壤污染的类型和来源 (3) 土壤污染的特点 (5) 土壤污染的危害 (5) 土壤污染及治理 (6)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6) 土壤污染治理 (7) 修复技术 (9) 热力学修复 (9) 热解吸修复技术 (9) 焚烧法 (10) 土地填埋法 (10) 化学淋洗 (10) 堆肥法 (10) 植物修复 (10) 渗透反应墙 (10) 生物修复 (10)

6 土壤污染及其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 土壤是自然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之一,它是处在岩石圈最外面的一层疏松的部分,具有支持植物和微 生物生长繁殖的能力,被称为土壤圈。土壤圈处于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过渡地带,是联 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土壤固相包括矿物 质和有机质,其中矿物质约占土壤固体总重量的90%以上,而有机质约占固体总重量的1%~10%。土壤液相是指土壤中水分及其水溶物。土壤中有无数孔隙充满空气,即土壤气相。典型土壤约有35%的体积是充满空气的孔隙,因而土壤具有疏松的结构。 土壤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土壤作为一项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二是土壤对 于外界进入的物质具有同化和代谢能力。由于土壤具有这种功能,所以人们肆意开发土壤资源,同时将土 地看作人类废物的垃圾场,而忽略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由于这种原因,人类面临着土地退化、水土流失 和荒漠化以及土壤污染等诸多问题。其中,土壤污染的形势极为严峻。 土壤污染的定义 土壤背景值 土壤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土壤背景值是各种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成土过程的产物,地球上的不同区域,从岩石成分到地理环境和生 物群落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实质上它是各自然成土因素(包括时间因素)的函数。由于成土环境条件仍 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特别是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 响也随之不断地增强和扩展,目前已难以找到绝对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因此,现在所获得的土壤背 景值也只能是尽可能不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数值。 研究土壤背景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为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之后的组成、数量、形态和分布变 化,都需要与背景值比较才能加以分析和判断,所以土壤背景值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特别是土壤污染综 合评价的基本依据,是研究和确定土壤环境容量,制定土壤环境标准的基本数据,也是研究污染元素和化 合物在土壤环境中的化学行为的依据。另外,在土地利用及其规划,研究土壤生态、施肥、污水灌溉、种 植业规划,提高农、林、牧、副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食品卫生、环境医学等方面,土壤环境背景值也 是重要的参比数据。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土壤背景值的研究工作,先后开展了北京、南京、广州、重庆以 及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西北黄土、西南红黄壤等的土壤和农作物的背景值研究。 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容量是针对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而言的。它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土

珠海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精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关键字】化学、活动、地理、生物、方案、目录、指南、意见、情况、思路、环节、条件、动力、进展、成绩、空间、质量、模式、增长、行动、计划、监控、监测、运行、传统、地方、问题、系统、体制、机制、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密切配合、明确任务、有效、大力、密切、自主、深入、继续、充分、整体、尽快、平衡、合理、文明、公开、健康、快速、持续、加大、合作、配合、整顿、执行、召开、保持、提升、统一、发展、建设、细化、建立、制定 珠海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 (2017-2020年) (送审稿)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目录 一、背景与形势 0 (一)工作基础 0 (二)主要问题 (1) 二、总体要求 (4)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4) (二)规划范围与时段 (6) (三)规划目标与指标 (6) 三、主要任务 (7) (一)加强工业污染源头控制 (7) (二)大力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12) (三)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17) (四)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20) (五)重点工程 (22) 四、保障措施 (22)

一、背景与形势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6〕145号)要求,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逐步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制定本规划。 (一)工作基础 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的生态市创建、大气污染防治、总量减排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工作成效明显,生态环境保持了较好水平。近期全市开展的土壤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工作如下。 (1)统筹规划,认真实施 制订印发了《珠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珠海市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珠环〔2014〕176号)、《珠海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珠府〔2017〕51号)和珠海市各区(功能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部门职责,将全市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具体分解到各区,逐级完成,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提供了保障。 (2)稳步推进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工作 编制完成《珠海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方案》,完成国家下达的336家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核实补充我市10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园区的有关信息;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点位核查培训、点位现场核实和踏勘,全市布设约427个点位;启动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工作,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编制大纲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编制大纲 (修订稿) 前言 编制背景、必要性、编制过程等。 一.规划区域基本概况 1.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水文地质等;土地、水、能源、矿产等主要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辖区面积、人口、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定位;耕地面积及分布、粮食产量等情况。 2.环境状况 水环境质量状况、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主要污染源现状与分布(排污企业、园区、污染地块、污染物储存或倾倒点等)等。 3.相关规划要点 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要点。二.土壤污染现状与存在问题 1.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与存在问题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农业、国土、环保等已有数据分析,初步弄清农用地污染情况与污染特征。 主要存在污染问题及可能风险分析。历史污染耕地、潜在污染耕地(重点污染源周边等)、风险分析

2.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与存在问题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国土、环保等已有数据分析,初步弄清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情况与污染特征。 主要存在污染问题及可能风险分析。历史污染地块(历史遗留工矿企业用地)、疑似污染地块(重点行业企业工矿用地、加油站、危废或有毒有害物储存点、重点尾矿库、大宗固废堆存场地、重点污染源及周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等)、风险分析。 3.林地及其它类型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与存在问题 林地及其它类型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林地、未利用地、河道、滩涂等土壤(底泥)污染情况与污染特征。 主要存在污染问题及可能风险分析。 三.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指标 指导思想: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逐步开展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有效控制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与健康风险,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努力推动“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建设。 基本原则:坚持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治理体系。 总体目标:到2020年,完成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示范项目,建立健全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管理制度,使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与健康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

污染耕地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17页]

污染耕地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指南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二〇一三年六月

目录 一、项目信息表 (2) 二、项目概述 (3) (一)项目背景 (3) (二)立项的必要性 (3) 三、实施方案编制依据 (4) 四、土壤污染调查和污染问题识别 (5) (一)土壤污染问题识别 (5) (二)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价 (5) 五、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目标 (5) (一)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目标 (5) (二)土壤治理修复范围 (6) 六、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方案 (6) (一)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应用现状 (6) (二)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比选 (6) (三)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程方案 (7) (四)质量控制 (8) 七、项目管理组织与实施 (9) (一)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 (9) (二)组织与进度安排 (9) (三)项目招标 (10) (四)项目监理 (10) 八、经费估算及资金筹措 (10) (一)经费估算 (10) (二)经费使用计划 (11) (三)资金筹措 (11)

九、效益分析 (11) 十、项目风险分析 (11) (一)政策风险 (11) (二)技术风险 (12) (三)资金风险 (12) (四)项目管理风险 (12) 十一、编制附件、附图 (12) (一)附件 (12) (二)附图 (12)

污染耕地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 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修改稿)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号)和环境保护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的通知》(环发[2013]46号)的要求,各地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为指导各地编制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规范《实施方案》的内容、格式与编制深度,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已被污染的耕地仍继续作为农用地的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

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的对策分析

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的对策分析 曲翠凤,王瑞勋,张晓燕 由于大规模农药的使用和工矿污水的排放,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指出,我国的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能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世界银行的估计更高约为13%。 根据土壤类型开展土壤环境风险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污染的治理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分析土壤、农产品和地下水中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污染物等项目的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建立污染土壤档案;?通过自主研发、引进吸收和技术创新,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选择重金属污染类、农药类、有机类等典型污染场地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完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为国有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粮食生产持久的发展提供保障;?土壤污染的治理应当坚持使用与养护并重、治理与预防并重的原则,采取必要的措施和对策实施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 土壤污染的类别与评价 土壤污染主要包含有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污染、有机污染物等,这些污染不同程度的改变着土壤的理化性质,严重影响着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土壤生态的平衡,削弱了土壤持久供肥保水的能力,造成农用土地贫瘠,制约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对人类毒害较大的汞、铅、镉、铬等重金属污染以及砷、硒、磷等有毒元素的逐步积累,明显高于土壤环境背景值所造成的污染。重金属作为一类危害很大的环境污染物,它所产生的污染过程具有隐蔽性、不可逆性、长期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特点。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全球性的棘手问题。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的汞约1.5万吨,铜340万吨,铅500万吨,锰1500万吨,镍100万吨。据查中国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相当严重,受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含量均超出 GB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除耕地之外,中国的工矿区、生活居住区、河道两边的重金属污染也相当严重。例如:对沈阳郊区的污灌农田土壤中全镉含量分析表明,镉含量范围为0.15~8.23m g/kg,均值为1.75m g/kg。用土壤背景值标准评价,平均镉污染指数为5 95,超过当地背景值水平8.39倍,表层土壤镉含量更高,污染更严重。 农药残留污染主要是由于长期使用无机磷、氯农药造成的,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用量居世界首位,每年达80~100多万吨。农药品种结构和使用不合理,致使我国农药残留问题特别突出。一是在蔬菜、瓜果上使用高毒农药,食用后引起急性中毒事故。二是农药残留量超过最大允许限量(MRL值),长期食用引起慢性中毒。而且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因环境因素引发的癌症约占80%,其中有毒有机物(主要为农药)约占75%以上。 环境污染物中有机污染物占大多数,它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物,其组成相当复杂。一是难于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的残留水平,具有生物积累性,如一些具有苯环结构的化合物等;二是含有难以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如包装物品或印刷品的残留物。这些有机废物相当多的是石油工业所制造的,在已知的700万余种有机物中人工合成的有机物种类达10万种以上,并且每年增加2000种。其中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和致病的有机污染物如石油烃类、多氯联苯(PCB s)、多环芳烃(P AH s)、含氯 24

论中国土壤污染现状修复技术

论中国土壤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 一、土壤修复 (1)土壤修复的基本情况 ①土壤修复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土壤污染指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向土壤系统排放后,当数量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时,会破坏土壤成分结构的平衡和土壤功能,乃至出现危害动植物和人体健康的现象。 土壤污染按照污染成分可以划分为无机物污染和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包括酸、碱、重金属以及砷、硒等非金属化合物造成的污染;有机物污染包括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有机溶剂、合成洗涤剂等造成的污染。按照受污染土地的类型可以将土壤污染划分为工业场地污染、油气田污染、矿区污染和农田污染。按照污染源可以将土壤污染划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及其他污染。土壤修复则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2)我国土壤修复的发展状况 ①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我国对于土壤污染的关注起步较晚。为了调查中国土地污染的现状,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土资源部耗资 10 亿元联合启动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及其预防措施的调查工作,特别是对农业用地的调查。 2014 年 4 月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但对于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仍没有清晰而准确的认识,相关的土壤修复行业发展也是处于起步成长阶段。和欧美成熟的土壤污染修复治理体系相比,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有关体系急需建立和完善。 a.工农业粗犷发展导致耕地土壤和城市场地污染问题 我国工业和农业的粗犷式发展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虽然我国工业和农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及时重视其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治理,从而使得土壤污染日益严重。从工业污染角度看,土壤无机污染物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选矿厂、冶炼厂、铅蓄电池厂、氯碱厂等工业工厂的废物排放;非金属砷和硒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和电子工业等;而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油石化、煤化工、农药等行业。从农业土壤污染角度看,化肥的过度使用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工农业迅速发展,由于相应环境监管与保护措施的缺失,各地普遍出现土壤污染问题,其中,尤以率先发展工业实现经济起飞的东部和中部较为发达地区为甚。我国严重土壤污染区 320 个,约 548 万公顷。从不同的土地类型来看,关数据显示,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有近 2,000 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受矿区污染的土地面积达到 200 万公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教学大纲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土壤环境污染,土壤环境污染控制及土壤环境污染修复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土壤环境污染防治的动态;特别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土壤环境污染控制措施及土壤环境污染修复方法的相关知识,达到使学生在面对各种土壤环境污染时能够正确地选择适用的控制及修复方法的目的。 三、学时分配 以表格方式说明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第一节土壤学与环境土壤学 习题要点:土壤的定义、组成、性质、重要性及与环境土壤学的关系第二节土壤环境污染与治理 习题要点:土壤环境污染的定义、如何判定、特点及影响因素,土壤污染物的分类及主要来源 本章的教学要求:了解土壤环境污染物的分类、来源,土壤环境污染的概况,理解土壤生态系统与土壤污染的关系,何为土壤环境污染及如何判定土壤污染,掌握土壤污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本章的重点、难点:土壤环境污染的判定、土壤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 第一章土壤环境背景值与容量 第一节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概念 习题要点: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定义、内涵及发展 第二节土壤环境背景值与人类健康 习题要点:土壤元素与生命活动的关系、地方病与污染病 第三节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确定与应用 习题要点: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研究程序,在环境学、农业生产及医学是的应用 第四节土壤的自净作用 习题要点:土壤自净作用的定义、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及与土壤缓冲性能的关系 第五节土壤环境容量 习题要点:土壤环境容量的概念、确定及应用

本章的教学要求:了解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自净作用、土壤环境容量等重要概念,理解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容量的环境学意义,掌握土壤环境背景的研究程序及土壤自净作用的作用机理。 本章的重点、难点:土壤环境背景值及土壤环境容量的确定及应用 第二章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治理 第一节重金属与土壤重金属污染 习题要点: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第二节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行为 习题要点: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各种土壤重金属污染 习题要点:九种土壤重金属汞、镉、铅、铬、砷、镍、铜、锌、锰的元素性质、污染来源、环境行为、污染危害 第四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预防及治理 习题要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本章的教学要求:了解土壤各类重金属的元素性质、污染来源、环境行为、污染危害,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重金属赋存形态等重要概念,掌握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级、迁移转化,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本章的重点、难点: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 第三章土壤其他无机污染 第一节土壤氟污染 习题要点:土壤氟污染的污染来源、迁移转化、危害及控制 第二节土壤放射性污染 习题要点:土壤放射性污染的污染来源、环境行为、危害及修复 本章的教学要求:了解土壤氟污染及放射性污染的来源,理解土壤氟污染及放射性污染的环境行为及危害,掌握土壤氟污染及放射性污染的修复措施。 本章重点、难点:土壤氟污染及放射性污染的环境行为及修复措施 第四章土壤有机物污染与治理 第一节土壤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 习题要点:土壤有机污染物的定义、种类、来源、危害 第二节土壤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 习题要点:有机污染物与土壤颗粒的吸附—解吸、挥发、渗滤或随地表径流迁移至地表水中、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生物和非生物降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