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总结了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重点介绍了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供马铃薯种植户参考借鉴。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综合防治技术

近几年,随着马铃薯的利用范围及需求逐渐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晚疫病的发生也逐渐加重,成为马铃薯生产的一个重要障碍。马铃薯晚疫病是由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是马铃薯病害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凡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有发生[1]。该病害特别在高湿、多雨、冷冻地区发生严重,防治不当经常造成大面积死秧、大量薯块腐烂,甚至绝产、绝收。现将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晚疫病发生特点

1.1发生环境与传播特点

马铃薯晚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带菌病薯,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条件关系极为密切,低温、阴雨、湿度高、露水大、早晚多雾、多露的环境条件极易发病[2]。病原菌具有很强的侵染性;传播途径很难控制,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可以凭借风雨、土壤水分运动形成发病中心并逐步向四周扩散;具有潜伏性;收获后在块茎内越冬,翌年随着播种而形成病源。在马铃薯开花阶段,只要白天温度在22 ℃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5%、夜间温度10~13 ℃、叶面上有水滴,晚疫病即可发生,发病后10~14 d病害会逐渐蔓延,引起大流行。如遇阴雨连绵、温暖多雾天气,极有可能造成此病的流行。

1.2植株与块茎发病特点

叶片感病时,先在叶尖或叶缘呈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有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在叶背面产生白霉(孢子梗和孢子囊),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叶柄、茎部感病时呈褐色条斑。晚疫病发生严重时叶片萎蔫、卷缩,全株黑腐,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块茎感病时,呈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手摸有硬的感觉;切开块茎肉时病部皮下薯肉呈褐色斑点或斑带,并逐步向四周扩大或烂掉。感染晚疫病的块茎在贮藏期会发生各种细菌和真菌,从而引起腐败。

2综合防治技术

2.1选地整地,合理轮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