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冰冻切片中常见问题分析

冰冻切片中常见问题分析

冰冻切片中常见问题分析
冰冻切片中常见问题分析

冰冻切片中常见问题分析

郑则钦庞瑾昱陈斌

【摘要】目的探讨冰冻切片技术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外科手术中冰冻诊断病例,应用快速冰冻切片法、快速冰冻染色法等对冰冻诊断病例进行分析。结论冰冻切片技术中常见的问题及改进;影响冰冻切片质量的因素;冰冻切片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关键词】冰冻切片;病理诊断

冰冻切片是借助低温使组织冻结达到一定的硬度进行切片的一种方法,是手术过程中采取活体标本,进行快速的组织学诊断的方法,其便捷的优点,利于术中确诊病变性质,决定手术范围,但由于各种原因,影响冰冻切片的质量,拖延病理报告发出的时间,直接影响着病理诊断的及时性、准确性,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

材料与方法

1.材料:收集外科手术中冰冻诊断病例

2.方法:应用快速冰冻切片法、快速冰冻染色法等

结果

1 组织取材大小要适宜,约为1.5×1.5㎝,厚2㎜。

2 坏死组织影响冰冻切片的完整性。

3 冰冻时间根据组织的大小及性质所决定。

4 冰冻温度一般设置在-18~-20℃。

5染液的酸碱度要适宜。

1组织取材对制片的影响

组织取材大小:组织块大小要适宜,冷冻切片机内切片刀移动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制,超出其范围时,易致切片不全。一般情况下,冰冻切片的组织大小为1.5×1.5㎝,厚2㎜。但卵巢肿瘤及脂肪组织可稍微大些。组织块过大,切片时阻力过大,易产生皱折,刀痕,组织易崩碎,增加制片难度,影响诊断。如需在同一标本托上放大于两块组织时,应尽量冻成一个平面,与刀锋平齐,以防切片不完整,发生漏诊。若送检组织过小,请预先速冻一冷台面,再行包埋,利于制片。另外,包埋时,应将组织平放在冻头的中央。

组织内含过多的脂肪或坏死组织:脂肪或坏死组织较一般的组织冷冻的温度要低些,当活组织达到所需的温度时,其还比较软,从而影响切片的完整性和拖延冷冻报告发出的时间。

组织块过冷:组织冷冻过度易致切片破碎或呈粉沫状,不能制作一张完整的切片。

组织块冷冻不均匀:在配合使用液氮时,组织块放入液氮时不能保持水平状态且液氮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产生此现象。

冻头的温度不足:冷冻切片时要求冻头的温度保持在-25℃~-30℃左右,冻头的温度达不到要求时,组织很快回软,也不能保证切片的完整。

2 冷冻时间对制片的影响:根据组织块的大小、性质,确定冷冻时间,一般13~

17s(使用液氮者),若组织较大或脂肪组织时间可适当长些,而甲状腺、脑组织和淋巴组织等冷冻的时间相对要短些。冷冻时间要严格掌握,时间过长,切片易脆碎,其处理方法是:切出完整平面后用戴乳胶手套的拇指按压回温,直到切片完整为止,反之,时间过短,则需继续冷冻,直到组织不粘刀片出现完整切片为基准。

3 冷冻箱体工作温度对制片的影响:一般组织设定为-18~-20℃。但对一些

较特殊的组织标本,温度应适当调整,如脂肪成分较多的组织以-30~-35℃为宜,纤维腺瘤,子宫等为-20℃,淋巴结,甲状腺为-18℃,切片时,表面玻璃机器盖子不要打开过大,以免箱体回温过快,影响制片。保持冻箱的温度,做到每次做完冷冻切片应关好冷冻箱的盖子。

4 染色对制片的影响:尤以细胞核的染色最为关键,在寒冷的冬季,室温过低

时,影响核的着色,可适当加温,用以增色,苏木素的酸碱度应适宜,经常观察其染液的ph值,过碱时应及时更换,盐酸酒精分化适度,时间控制到位,否则易造成核着色不佳,染色质不清晰,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5 冰晶的形成对制片的影响:此原因主要取决于组织含水量的大小,尤以组织

细胞水肿,淋巴结,纵隔肿瘤,卵巢肿瘤为甚,送检取材过程中接触水源,速冻过程中使用的液氮时间尚未控制好,同是造成冰晶形成的原因,其解决方法为,使用液氮时间上控制到位,保证一次冻透标本,组织送检取材时,尽量避开水源,如遇含水量高的标本时,应尽量用干纱布吸干水分后再行冷

冻,避免由于冰晶形成出现诊断上的失误。操作者的动作应迅速。

6 切片皱缩或卷缩:这也是影响切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原因有:①

刀锋变钝。②防卷板粘有异物,防卷板的作用是防止切片卷缩,但若粘有异物,切片时组织会被挤压而缩在一起。③防卷板与刀锋的位置不平行、不协调。④组织块包埋不完全,缺乏支撑作用。

预防与处理的方法:①注意检查刀具,及时更换刀口,定期磨刀。②保持防卷板的清洁,每做一例冷冻切片,均应将刀口及防卷板拭擦干净,防止切片的污染和切片皱缩。③调整刀、防卷板的位置,保证两者平行,且防卷板比刀锋前0.2㎜左右。④包埋组织应完全,没法切片者再滴加包埋胶。

7切片脱落:冷冻切片是利用温度差(即玻片与组织切片的温度差)将切片粘贴在玻片上,然后进行固定、染色。下面几种情况下可影响切片粘贴的牢固程度,而导致切片脱落:①组织内含过多的坏死组织。组织细胞坏死崩解后,局部的渗透压升高,吸收水分,切片一经固定,水分逸出,坏死组织失去支撑作用,染色时组织容易脱落。②固定液浓度过低,这是最常见的原因。③载玻片不干净。④切片太厚。

预防及处理方法:避免组织内带有坏死组织,条件允许者重新取材;若没有组织可代替,切片固定时间长些,经95%乙醇双重固定后,用电吹风将切片吹干(温度不能过高,以防破坏组织结构)然后再进行染色且动作应轻柔。

②定期更换固定液。一般每周更换一次,例数较多者,适当增加次数;另外,

每次做完冷冻,应及时将盛固定液的瓶盖盖好,以防固定液挥发而降低其浓度。③保持载玻片干净,平时应将玻片盖好,防止灰尘或其它异物的污染。

若新购买的玻片较脏,洗涤过后才使用。④调好切片的厚度,切片厚度以5~7um较为合适(脂肪组织可稍为厚些)。

8组织块脱落:冷冻切片一般要求在30min内发出病理报告,以便手术医生能尽快选择手术方式。但若组织块脱落,会拖延病理报告发出的时间,而耽误病人的手术时间。常见原因有:①冻头在冷冻机内放置时间过长,致使包埋胶还来不及渗到冻头的底部便凝固了,导致包埋胶与冻头粘连不紧,稍受外力的作用便脱落;②冻头上的包埋胶冲洗不干净。

总之,对于冰冻切片的质量因素主要有以上几点。如果能正确对待以上几方

面的问题,冰冻切片的质量方可得到保证,且能制备出一张质量优秀的切片,为明确病理诊断提供较为便利的客观条件。

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各自的优劣之处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各自的优劣之处是什么 1、从一抗的选择方面来看。有的一抗既能做石蜡切片又能做冰冻切片,而有的一抗只能做冰冻切片,关键取决于所要检测的 抗原稳定性,有的抗原不稳定,经过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脱蜡等一系列的做石蜡切片的步骤,所检测的抗原易被破坏,这时只能用冰冻切片来做,检测这类抗原的一抗只能做冰冻切片,而那些稳定的抗原,能经受住石蜡切片的的考验,一般来讲也可以用冰冻切片来做,总得来讲,对于既可以用冰冻切片也可以用石蜡切片检测的抗原,用石蜡切片检测的染色效果要比冰冻切片好一些。 2、从研究目的来看。石蜡切片对组织细胞的定位很准确,而长期冻存组织的冰冻切片可能因冰晶的形成破坏组织细胞形 态的结构,并造成抗原的弥散,从而定位不准确。 3、从抗原的保真性来看。冰冻切片对抗原的保真很好,而石蜡切片在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脱蜡等过程 中可能会对抗原的性质造成影响。 4、从操作步骤的繁琐程度看。染色过程冰冻切片简单,而石蜡切片要求脱蜡入水、抗原修复等过程,比较繁琐。 5、总之,石蜡切片对标本的长期保存较合适,且组织细胞形态结构保持好;而冰冻切片适合对新鲜组织的制片,然后立 即固定、染色效果较好,且免疫荧光中可以相对避免石蜡自发荧光的干扰。 冰冻切片(frozen section)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使组织快速冷却到一定硬度,然后进行切片的方法。因其制作过程较石蜡切片快捷、简便,而多应用于手术中的快速病理诊断。冰冻切片的种类较多,有低温恒冷箱冰冻切片法,二氧化碳冰冻切片法,甲醇循环制冷冰冻切片法等。这些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许多年前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现在也逐步被淘汰了。当然有些技术,如低温恒冷箱冰冻切片法,正在受到青睐。 编辑本段冰冻切片的应用

免疫组化技术全程原理

免疫组化技术全程原理 一、概念和常用方法介绍 1、定义 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对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进行组织和细胞原位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这种技术称为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技术。 2、原理 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和化学显色原理,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的抗原先和一抗结合,再利用一抗与标记生物素、荧光素等的二抗进行反应,前者再用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KP)等的抗生物素(如链霉亲和素等)结合,最后通过呈色反应或荧光来显示细胞或组织中化学成分,在光学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晰看见细胞内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产物,从而能够在细胞爬片或组织切片上原位确定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 3、分类 1)按标记物质的种类,如荧光染料、放射性同位素、酶(主要有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铁蛋白、胶体金等,可分为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免疫酶标法和免疫金银法等。 2)按染色步骤可分为直接法(又称一步法)和间接法(二步、三步或多步法)。与直接法相比,间接法的灵敏度提高了许多。 3)按结合方式可分为抗原-抗体结合,如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亲和连接,如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等,其中SP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聚合物链接,如即用型二步法,此方法尤其适合于内源性生物素含量高的组织抗原检测。 4、目前几种常用免疫组化方法简单介绍 1)免疫荧光方法 是最早建立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它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先将已知抗体标上荧光素,以此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后即会发出一定波长的荧光,从而可确定组织中某种抗原的定位,进而还可进行定量分析。由于免疫荧光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所以在临床病理诊断、检验中应用较广。 2)免疫酶标方法

关于冰冻切片的若干问题

1.做冰冻切片用的固定后样品能在蔗糖溶液放多久? 问:本人将样品固定过后冲洗过后,放入蔗糖溶液,因有事耽搁,放了一个星期了,不知是否还可切片.还有固定过后冲洗用普通蒸馏水冲洗可以吗?我是做免疫组化 答:1、不知道你放置的蔗糖浓度是多少,如果是30%最好是三天之内,50%的浓度可以方久一点,一两个月应该没什么问题。因为蔗糖是高渗环境,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祝好运吧! 2、我认为组织在20%蔗糖放一周还是可以切片的,至于固定后的冲洗,可以免掉,也可用0.01MPBS涮洗一下,蔗糖液的量要多加一些 2、关于冰冻切片的问题(冰冻切片,免疫荧光,蔗糖,脱水)问:请拟准备做免疫荧光的标本,经前固定灌注后取全脑,后固定4小时后,30%的蔗糖脱水过夜,再用OCT包埋后保存在-80的冰箱,冰冻切片后HE染色,发现整个视野都是大小不等的圆形洞洞,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答:1、个人认为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0%的蔗糖脱水过夜---- 一般我所采取的是灌注固定后取脑,然后放入30%蔗糖的多聚甲醛溶液中,待脑下沉到底后(大约2天)再切片,用这样的高渗糖既可以防止冰晶又可以继续后固定.单纯的蔗糖过夜应该是不够的.

从30%蔗糖的多聚甲醛溶液中捞出脑后应放入液氮迅速冷冻然后进行切片,不建议用-80度冰箱,曾经用过-80度冰箱结果脑片出现许多冰晶孔.

2、用0.01M的PBS配置的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后,20%蔗糖(沉底)→30%蔗糖(沉底),然后直接进冰冻切片机急冻15~20min,我们实验室的技术员曾说过,脑标本千万不能用OCT 包埋、液氮冷冻。只要蔗糖脱水彻底,是不会形成冰晶的;而用OCT包埋、液氮冷冻,你没做过,时间不好把握——时间长了,组织会冻裂;时间不够,冷冻效果不好,切片不好切。 3、这个就是实验室和实验室操作方法有所区别了,我说的方法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们都是这样操作没有出现过冰晶,不用OCT包埋,但确实用液氮,冻10秒,不会冻裂,效果良好. 4、液氮速冻可以防止组织冰晶的形成 冰冻切片心得 1. 取脑一定要在冰上操作,液体也一定用冷的 2. 30%蔗糖一定要充分,最好中间换液一次, 20%的可以不做 3. 沉淀后冻存,一定要快冻, 最好在干冰上操作. 4. 最重要的一点, 灌注的时候, 不要用0.1M PB, 用0.01M PBS. 以前不知道,很多书上写的都是0.1M PB,后来自己用了发现还是有洞. 为了这个,我还专门作了对照实验,结果0.01M PBS更好一些, 原因不知道为什么, 但是事实如此. (理论上高浓度液体更利于保护细胞不会因为冰冻损伤) 5. 如果做磷酸化的抗体,一定记得在灌注液里加一定的抑制剂,如NaF等.

快速石蜡切片在临床病理中的应用总结

快速石蜡切片在临床病理中的应用总结 发表时间:2013-10-29T14:40:51.7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8期供稿作者:杨麦青王雪冬[导读] 快速诊断结果与常规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100%。自我院开展快速病理诊断以来未出现差错情况。 杨麦青王雪冬(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261300)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8-0403-01 1.资料和对象 我院自开展快速石蜡切片至今5000余例临床病例。 2.讨论 快速病理诊断在临床手术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随着临床手术新技术项目的开展,临床手术科室在很多手术中期待着以快速病理诊断对病变进行定性,决定手术方式,快速病理诊断在这些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快速病理诊断的病例逐年增多,并且在基层医院也日益普及,目前在综合性医院中冰冻切片是最常用的快速诊断技术,但是一些基层医院尚不具备冰冻切片的条件,并且冰冻切片机价格比较贵,冰冻切片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与石蜡切片相比较清晰度差,对于基层医院而言,由于送检的病例标本比较局限、片面,冰冻切片的诊断较石蜡切片要困难得多,使冰冻切片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所以快速石蜡切片制做无疑是弥补这一缺欠的最好方法。我院应用超声波快速组织处理仪,将改进的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应用于临床,从接收标本至发出病理诊断结果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回顾5000余例快速石蜡病例,我们成功地为临床手术科室提供便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并总结了相关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快速石蜡详细过程 (1)快速石蜡预约由临床大夫提前一天以书面形式告知病理科,使病理科大夫对手术情况及患者病情有所了解,并通知家属签署快速石蜡知情同意书,根据临床大夫预约手术时间提前将机器开启预热。 (2)术中由家属迅速将切除的标本送至病理科。 (3)由病理诊断医师核对标本并取材,取材要求:为了易于脱水浸蜡,取材组织块必须规整且不能太大,大小1.5cm×1.0cm,厚度<2mm,一般切取组织2块。将所取组织块放入预热好(水温设定为75℃)的超声波快速组织处理仪中将组织按照既定程序逐步处理,第一步:20%甲醛固定液固定7分钟,在振荡过程中将组织取出整修,削得更薄些。第二步:将已经固定的组织取出放在滤纸上吸一下,放入丙酮中脱水5分钟。第三步:将已经脱水的组织取出。直接放入石蜡溶液中浸蜡5分钟。将已经浸蜡的组织包埋在事先准备好的蜡块中,放入冰箱冷却后进行切片。快速HE染色,此过程需5分钟左右,然后阅片,将诊断意见以书面形式通知手术医生。剩余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并与快速诊断结果相对比。 (二)对比总结 (1)与快速冰冻切片相对比,从时间而言:快速石蜡切片出具结果时间要比快速冰冻推迟10分钟,但相对于基层医院而言,该设备价格便宜,且取材标本比较局限,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2)快速诊断结果与常规病理诊断结果相比,除去特殊标本如:标本比较大、脂肪比较多等不易制片结果待常规情况。快速诊断结果与常规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100%。自我院开展快速病理诊断以来未出现差错情况。 3.总结 综上所述,快速石蜡切片与冰冻切片相比较,对于基层医院而言,基本能够满足临床需要,在病理科向更深远的层面发展前,积累了丰富的诊断经验,对于病理科的发展和临床手术科室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病理科诊断医师能够掌握更多的病历资料,为适应以后更多快速病理的诊断积累经验。为将来娴熟的开展快速冰冻切片奠定基础。

远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与诊断简介1

远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与诊断 一.简介及意义 冰冻切片检查与诊断(简称“术中冰冻”)是将手术中切除的病理组织在冰冻切片机中快速制片,经过特殊染色后供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的一种诊断方法;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会诊方式,如果诊断为恶性肿瘤,就可以直接根据结果选择手术方式及范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二次手术及损伤。 二.方法及原理 将手术中切除的病理组织无需固定、直接送检,在冰冻切片机中快速制片,经过特殊染色后供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冰冻切片取材后剩余、未曾冷冻的组织(冻剩)均会制备石蜡切片并进行常规病理诊断。 三.应用范围 适用范围 1.需要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以决定手术方案时。 2.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 3.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边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4.确认切除的组织,例如甲状旁腺、输卵管、输精管及异位组织等。 不适用范围 1.疑为恶性淋巴瘤者。 2.过小的标本(标本长径≤0.2cm者)和含水分较多的脑组织。 3.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例如:肠镜、胃镜、支气管镜、穿刺组织标本等)。 4.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 5.需要依据核分裂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6.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如浸润、转移)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 7.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8.钳夹、烧灼后的标本不能进行冰冻切片。

四、送检流程 1、预约: 1)项目开展时间为全周,工作时间是上午8:30-下午17:00。遇法定假期以具体通知为主。具体安排为:周一、三、五在本院病理科完成,周二、四、六、日送到金域检验中心病理科完成。推荐冰冻尽量安排在周一、三、五来完成。 2)预约方式:需要进行术中冰冻的临床科室需至少提前一天17:00前预约第二天手术。致电给病理科,登记患者姓名和手术时间等信息。 ① ②、电话预约客服中心(4001-111-120)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六8:00-21:00、周日8:00-17:30。 2、手术: 送检保存:手术标本送检冰冻时,无需加固定液,不要沾水,过小标本可用拧后的生理盐水湿棉布包裹防止坏死。 3、配送:由专门医护人员直接将手术标本从手术室送至本院病理科,并做好相关登记。 4、标本处理:标本处理依次经过标本接收、取材、冰冻切片、染色及封片等步骤制作成玻片,处理时间在20分钟内。 5、诊断: ①、病理医生上班时:直接阅片作病理诊断,做出诊断报告不超过10分钟。 ②、病理医生休息时:通过数字化远程病理系统将制片扫描上传,由金域检验中心病理室的病理医生(提前预约好)阅片作病理诊断。金域病理中心在收到远程图片后做出诊断报告不超过10分钟。 6、报告:病理医生做出诊断后,即时发送电话报告或传真报告,随后会再发出一份常规石蜡报告,确保结果准确性。

微小组织快速冰冻切片法

微小组织快速冰冻切片法 自1891年Halsted和Accarty将冰冻切片技术列为正式诊断方法以来,国内外病理同仁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冰冻切片已成为病理科的常规工作,这为术中诊断提供了条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临床医生和患者常常要求对直径小于0.3 cm的微小组织作出快速诊断,由于组织小,有时难以制片和诊断,影响了此项工作的全面开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断摸索、改进、完善,总结出了一种较实用的微小组织快速冰冻切片法,现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①微小组织包括纤维胃镜活检标本,肾穿刺标本,脱落细胞沉淀后剩余物等,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部送检。②原西德产Leitz 1720型低温恒冷冰冻切片机。③组织包埋托的改进:找一直径为0.8~1 cm,高约1 cm的圆柱形铜质材料,一端可上螺丝,在机器所配的组织包埋托中央打一小孔,将铜质的圆柱体用螺丝与组织包埋托固定,铜质圆柱体周围缠以3~4圈医用胶布,周围略高于铜质圆柱体。④包埋剂:取适量甲基纤维素,然后加入适量蒸馏水调成糊状,煮沸,放凉,再加入适量麝香草酚,分装于空的超声耦合剂瓶内,贮存于4℃冰箱待用。 1.2方法①开机预冷:提前开机,将低温恒冷切片机冷台及切片刀冷至-22℃左右。②滴加包埋剂:在改进后的组织包埋托上滴加包埋剂,待冷冻好后修平,将微小组织平放于修好的平面上,冷冻片刻,修切,若是长条组织,如肾穿刺标本,组织与组织包埋托旋钮呈60°角,若是多块组织则应放置于同一平面,且不互相重叠。③切片:用手术刀片切去组织周围多余的包埋剂。使之成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开始切片,切片厚度3~5 μm。④固定:95%乙醇或乙醚酒精混合液(乙醚,95%乙醇等量混合)固定5~10 s。⑤染色:苏木素1~2 min,0.5%盐酸酒精分化1 s,0.25%氨水返蓝,伊红染1 min,95%乙醇3 s,无水乙醇3 s,在烘片机上烤干,封片。 2结果 组织切片完整,可连续切片,HE染色组织结构清晰,色彩鲜艳,细胞核、细胞质对比明显。 3讨论 快速低温恒冷冰冻切片是手术中病理诊断的方法之一,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手术的方式和治疗方案的确定,因此质量较好的冰冻切片,对病理医生和临床医生都至关重要。对于大块组织的冰冻切片基本不成问题,既可用一块组织多切,又可再次取材,然而,对于直径小于0.3 cm的微小组织来说,材料显得尤为珍贵,要作出正确的诊断,就必须要有一张高质量的冰冻切片。笔者将原组织包埋托进行改进,使切片刀与组织包埋托的接触面缩小,这样便于观察组织,又不至于损伤刀口,修切时防止将组织切完,有利于切片。

冰冻切片实验步骤

全部实验步骤 1 取新鲜组织于4%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 2 30%蔗糖脱水48小时以上 3 -250C包埋(冰冻切片机内) 4冰冻切片 冰冻切片步骤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冰冻切片4~8μm,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次。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冲洗,5分钟×2次。下接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步骤。(见我发的前面的帖子) 你确定你是冰冻切片吗??? 冰冻切片不能用热修复啊!!! 以下是我的步骤: 1 冰冻切片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PBS洗,5分钟×2。 2 5~10%正常山羊血清(PBS稀释)封闭,室温孵育10分钟。倾去血清,勿洗,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一抗或一抗工作液,37℃孵育1~2小时或4℃过夜。 3 PBS冲洗,5分钟×3次。 4 滴加滴加第二代生物素标记二抗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30分钟。 PBS冲洗,5分钟×3次。 5 滴加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10~30分钟。 6 PBS冲洗,5分钟×3次。 7 显色剂显色(DAB)。 8 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封片。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用的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最好是用3%H2O2/甲醇溶液,室温20分钟。此配方不易产生脱片。 配制方法是在9ml甲醇中加30%H2O2 1ml,混匀后使用,每次新鲜配制。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冰冻切片4~8mm,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洗,5分钟×2。 下接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步骤。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30年总结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30年总结 秦皇岛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康文喜谢芳芳王小聪李英邮编:066001 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是1818年由Pieter de Riemer首先创造发明的,1891年Halsted和Accarty将冰冻切片技术列为正式诊断方法。目前国内外已将此项技术普遍应用于临床,解决手术中的病理诊断问题。并日益受到外科医生和患者的欢迎和肯定。随着冰冻切片技术和临床外科手术的发展,要求做冰冻的病例逐年增多,截止到2012年10月份,本院病理科开展快速冰冻病理诊断30余年,共完成冰冻快速病理诊断1476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冰冻快速病理诊断水平,提高冰冻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作者将30年来所有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476例大部分来自本院住院病人,小部分来自其他医院。其中男897例,女579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5个月。 1.2 病变部位乳腺1052例,软组织42例,胃33例,淋巴结33例,骨12例,腹膜9例,睾丸及附睾8例,甲状腺47例,小肠15例,大肠25例,膀胱5例,脊椎5例,阑尾10例,胆道14例,阴茎19例,卵巢53例,脑及脑膜3例,前列腺3例,肝12例,肾26例,脊髓2例,喉2例,子宫42例,精索1例,纵隔1例,腹膜后1例,眼1例。 1.3 方法本组1476例均采用德国进口莱卡冰冻切片机切片,HE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1.4 结果1476例中,恶性肿瘤687例,良性肿瘤388例,瘤样病变170例,炎症202例,结核29例,确诊1457例,未能确诊15例,误

诊4例。 2. 讨论 冰冻切片质量差,最初很多著名的病理学家如Ewing、Brewer、Simpson等曾经怀疑冰冻切片的准确性,1960年Cryostat冰冻切片机正式应用于临床后,冰冻切片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和石蜡切片相比仍很逊色,对准确的冰冻病理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尤其对年轻的病理科医生来说难度较大,缺乏经验的病理科医生难以胜任此项工作,下面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发表一点看法。 2.1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的优缺点: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的优点是在手术过程中随时取材,迅速做出准确可靠的病理诊断,同时也减少了病人二次手术的痛苦。缺点是切片厚,细胞大,层次多,易造成错觉。另外冰冻切片诊断要求报告快,没有更多思考讨论余地,一旦报错,将造成严重的无法弥补的后果。 2.2 准确率:本文对1476例冰冻切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准确率为98.7%,未能确诊率为1.02%,误诊率为0.3%,与国内报道相比准确率相仿,而误诊率低于各家报道。 2.3 未能确诊和误诊的原因:⑴取材不当:恰当准确的取材是正确诊断的必备条件,取材不当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病理诊断。当临床切取肿物困难时,所送检的肿物标本不一定是肿物中心组织,很可能是肿物边缘组织,这种组织大部分是肿物周围的正常成分,或仅带有少量肿物,此时应多切几个切面进行观察,在把握不足的情况下可多取几块组织做切片,以防漏诊。⑵切片质量不佳:切片过厚,组织未能展平出现折叠,组织缺损,染色深浅不均等都直接影响诊断结果。

关于开展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检的通知

关于开展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检的通知 各临床科室: 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一项特殊的临床病理急会诊工作。我院与××医院病理科协作,开展术中快速病理冰冻检查,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1、目的: (1)明确送检标本是否有病变; (2)明确病变的性质(良性或恶性或交界性),确定淋巴结是否转移或邻近脏器有无浸润,以便制定手术方案; (3)了解手术切缘有无癌瘤残留,以决定手术范围。 2、预约: 手术前一天由手术者电话预约,预约电话:﹢﹢﹢﹢﹢(科室座机)或﹢﹢﹢﹢﹢﹢﹢(手机)。 已预约申请的患者,如根据术中实际情况或其它原因不再进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时,临床医师应及时通知病理科撤销预约申请。 3、送检标本注意事项: (1)对需做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的标本请勿用生理盐水或流水冲洗,请勿固定,离体后尽快送达病理科。 (2)送检肿物要完整,不得只送检部分,否则病理科有权拒收标本。 (3)对于怀疑乳腺导管内病变的标本,请临床手术医师务必在病变导管开口标记(可系线);对于乳腺不可触及的影像学检查有异常的病变部位请务必标记(可金属针定位);对于保乳手术的标本,请务必标记切缘。 (4)对于肿物较小的标本请务必做好标记。 (5)对于肿瘤肉眼可见的种植或转移灶或转移的淋巴结,请与肿瘤一并送检,尤其是卵巢肿瘤。 4、收费: 凡送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同时也应做常规病理检查。 冰冻﹢﹢元+常规﹢﹢元=﹢﹢元(一个标本)。 5、送检:由检验科协同司机班送检。 6、流程: 手术者术前填写好术中快速病检同意书——患者或家属签字——处置单上账——术中取出的标本、同意书、已上账的处置单一并送病理科——××分钟左右病理科电话反馈快速冰冻病检结果——×天后病理科反馈常规病检结果。 医务科 二〇××年×月×日

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取材

2.1.5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TEN 蛋白表达。 2.1.5.1 标本制备 1) 取材: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随机选取15 只大鼠于0d、1d、3d、7d、14d时相点进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每个时相点3 只, 麻醉后(水合氯醛3.5%,1ml/100 克,腹腔注射), 先用生理盐水灌注(生理盐水的量不能少于250ml,最好300ml 以上), 将血液冲净后用4%多聚甲醛灌注,0.1g/mol 磷酸缓冲液配制的4 C 4%多聚甲醛(PH=7.4)约250ml 灌注至肢体僵硬,待充分固定后断头取脑组织,组织厚度约为3~5mm。灌注一定要充分,肝脏变硬呈瓷白色为最佳; 2)固定:4℃4%多聚甲醛固定24h。 3)灌流固定好的脑组织不需后固定可直接脱水; 脱水:用30%蔗糖(4%多聚甲醛配置)固定脱水10~24h,换新液继续脱水,组织沉底后即可包埋; 4)包埋:包埋器(本实验采用奶片盒或大片剂含片盒替代包埋器)内先放入少量OCT,将组织块放入(放组织时动作要慢,轻轻下压,小心组织移位和产生气泡),放好后继续加入OCT 至全部包裹组织为止,将标注的纸条放于包埋块周边,以明确分组及定位大脑的前后切面位置。将包埋好的组织块直接放入-80℃冰箱冷冻,冻好后用锡纸包好-80℃保存备用; 5)切片:切片前先将恒冷箱切片机调至-20℃预冷20min,同时将组织从-80℃冰箱内取出,置于恒冷箱切片机内30min,将组织块用OCT 粘贴在托物台固定,冠状面连续切片,然后进行切片。 6)贴片染色标本切片厚度为15~20um,漂片染色(蛋白表达量低的采用)切片厚度为30~40um。选用多聚赖氨酸预处理的载玻片进行贴片,贴片时玻片应从一侧贴附切片,如果不平可用小毛笔蘸少许纯水轻轻抚平。 7)将贴好的切片置于37℃温箱烤1h,烤干后即可进行染色或装入切片盒密封-80℃保存备用。 2.1.5.2 免疫荧光染色步骤 1) 取出冰冻切片,室温放置30min,PBS 洗10min×3 次; 2) 0.4%Triton-100 浸泡10min(1000ml PBS+4ml Triton-100); 3) PBS 洗10min×3 次; 4) 抗原修复(高压锅限压阀冒气后计时1.5min,冷水降压,自然冷却); 5) PBS 洗10min×3 次;用组化笔在距离组织2mm 处划圈; 6) 5%驴血清(与二抗源性相同)封闭1h; 7) 一抗:甩去多余血清,不洗。滴加PBS配置的一抗,4℃过夜。阴性对照用PBS替代一抗; 8) PBS 洗10min×3 次; 9) 二抗:滴加Alexa Fluor488 标记的驴抗羊荧光二抗(均为1:200配置),20~25℃室温避光孵育2h; 10) PBS 洗10min×3 次; 11) Hochest33342 复染核10~20min; 12) PBS 洗10min×3 次; 13)抗荧光衰减封片剂封片,置于避光盒内; 14) Olympus F1000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用488nm 波长的激光器激发绿色,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成像。

术中快速冰冻诊断

术中快速冰冻诊断 1、什么叫“冰冻切片”? 冷冻切片是利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将新鲜的组织标本冷冻使其产生一定的硬度进行切片的技术方法。与石蜡切片相比,由于冷冻切片不需脱水包埋因此制片速度快,是为手术进行中的临床医师提供病理诊断的良好方法。冷冻切片的不足是组织细胞的形态略逊于石蜡切片。冷冻切片目前最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的病理诊断,手术医生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决定手术范围。 2、什么叫“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快速活检)”? 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急会诊,它是一种高技术、高难度、高风险的项目,是临床病理实践中最重要、最难的一项工作。快速活检要求病理医师在很短时间内,根据对切除标本的巨检和组织块快速冷冻切片(或快速石蜡切片)的观察,向手术医师提供的参考性病理诊断意见。与常规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相比,快速活检会诊具有更多的局限性和误诊的可能性。有的病例难以快速诊断,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诊断。因此,应向临床医师说明快速活检的:①局限性、②适用范围、③慎用范围和④不宜应用范围。 3、“快速活检”的适用范围: ①需要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以决定手术方案的标本。 ②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 ③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切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④确认切除的组织,例如甲状旁腺、输卵管、输精管及异位组织等。 4、“快速活检”的慎用范围: 涉及截肢和其他会严重致残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标本。需要此类手术治疗的患者,其病变性质宜于手术前通过常规活检确定。 5、“快速活检”的不宜应用范围: ①疑为恶性淋巴瘤。 ②过小的标本(检材长径≤0.2cm者)。 ③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 ④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 ⑤需要依据核分裂象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⑥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 ⑦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冰冻切片

有关细胞和组织学技术 一、细胞和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用标记物或显色物标记的抗体检测细胞和组织内的抗原,从而达到诊断和研究疾病的目织标本质量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各种抗原的生化、物理性质不同,如温度高低、酸碱度强弱及各种化学的细胞和组织学结构将有助于抗原的准确定位。因此,细胞和组织标本的采集制备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占有十 (一)细胞标本的取材 目前,免疫组化技术已经应用于细胞学诊断,如鉴别低分化癌与恶性淋巴瘤、黑色素瘤、低分化肉瘤等。应用于淋巴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分类分型。近年来,培养细胞的免疫组化技术在鉴定细胞的种类、分化程度、研究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细胞标本的取材有以下3种方法: 1.印片法主要应用于活组织检查标本和手术切除标本。新鲜标本以最大面积剖开,充分暴露病变区,玻片上,立即浸入细胞固定液内5-10min,取出后自然干燥,低温保存备用。 优点是简便省时,细胞抗原保存较好。缺点是细胞分布不均匀,玻片上细胞重叠,影响标记效果。 2.穿刺吸取涂片法主要应用于实质器官的病变区,如肝、肾、肺、淋巴结、软组织等。用细针穿刺吸抹在载玻片上,力求细胞分布均匀。如穿刺液较多,细胞丰富,可用洗涤法:将穿刺液滴入盛有1-2ml Hanks液(低速离心5-10min后,弃上清液,将沉淀制成细胞悬液(浓度约2×106细胞/ml),吸取1滴于载玻片上,轻轻涂 该法穿刺吸取直接涂片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细胞形态保持较好。缺点是细胞分布不均匀。洗涂法片虽可弥补 3.体液沉淀涂片法主要用于胸水、腹水、尿液、脑脊液等体液多、细胞少的标本。体液采取后,必须量的多少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①细胞数量极多者,可吸取少量液体直接涂在玻片上。②细胞数量较少者,可将液体自离心10min,弃上清液,将沉淀涂片,略干后固定备用。 如用细胞离心涂片器(Cytospin ),可将标本用上述离心沉淀法制成2×106细胞/ml的细胞悬液,吸取50μl加入细胞分布在直径约6mm的小圆圈内,每个圆圈内的细胞数约105个(Danos,1976)。 培养细胞标本的取材可根据培养的细胞特性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某些细胞有贴壁生长的特性,如纤维母细入培养液内即可收集到理想的细胞标本。某些细胞只能在培养液中生长,可用上述体液沉淀离心涂片法处理。 制备细胞涂片应注意:①标本反复离心洗涤,细胞的粘附性降低,在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容易脱片,因此,试剂和便于镜下观察和记数,应将细胞集中到直径0.6-1.0cm的圆圈内,细胞总数以105个为宜。③粘液丰富的标宜作免疫组化标记。 (二)组织标本的取材 组织标本主要取之于活组织检查标本、手术切除标本、动物模型标本以及尸体解剖标本等。前三者均为新鲜

Leica CM1950冰冻切片机使用说明

Leica CM 1950冰冻切片机使用说明 一、开机 1.利用主机右侧的开关开启电源,用箱体温度设置按钮将切片机温度设置到切片所需温度,当设置温度时温度显示窗口显示设置温度,设置停止5秒后显示实际温度。只要按下箱体温度设置按钮,即可随时检查设置温度。样品头温度设置按同样方法进行。若样品头设为最低温度(-50度),则按样品头最低温度设置按钮即可。 二、切片 1.利用切片机的厚度调节按钮调节切片厚度,调整切片角度,安装切片刀。 如是一次性刀片,请利用刀架的左右移动来使用不同的刀口,勿移动刀片 2.将样品放到样品托上,利用包埋剂固定,放到冷台上冷冻,在即将完全冷透前用热交换装置压平。 3.将冷却透的样品放到样品头上,设置样品头温度,用样品快进按钮将样品移近刀口,调整要切的平面,利用慢进按钮开始修片,修好后即可放下防卷板切片,如有需要可调节防卷板的上下位置,使切出的样品平整的进入防卷板与刀片的狭缝,取出后染色观察。 三、注意事项 1.切片后为防止别人改变参数,可利用控制面板上的键盘锁定按钮将键盘锁定,即按下键盘锁定按钮5秒钟左右,时间窗口中间的两个点停止闪烁,表示键盘锁定,此时再按键盘锁定按钮5秒钟即可解除键盘锁定。 2.当停机时,应将玻璃窗打开,再次开机前应先检查切片机内是否有水,如有应吹干后再开机,并取出隔板检查切片机箱体底部是否有水,如有需拔开底部的塞子,将水排除,吹干后再开机。 3.如常年开机,夜晚可将切片机温度设到零下十度以下,不能高于零下十度。由于切片机冷却到工作温度大约需两个小时,如关机后第二天有样品,应提前一天开机制冷,以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

4.若要关闭压缩机,按一下锁定开关,再按一下样品头温度设置按钮,则样品头压缩机关闭,若按箱体温度设置按钮则箱体压缩机关闭,重复以上步骤,压缩机又打开。

冰冻切片及电镜标本的制备

冰冻切片的制备 一、冰冻切片技术的概述 (一)优点: 1.简便,可以不需要对组织固定、脱水、透明、包埋等手续即可进行切片,减少了一些中间环节。 2.快速,用时短。 3.组织变化不大。 4.能很好保存脂肪,类脂等成分。 5.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各种抗原活性及酶类,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有机溶剂或热的温度耐受能力较差的细胞膜表面抗原和水解酶保存较好。 (二)缺点: 1.不容易做连续切片。 2.切取的组织不能过大,组织过大不容易冻结或者组织冻结不均,影响切片及染色效果。3.不容易制作较薄的切片。 4.组织块在冻结过程中容易产生水的结晶而影响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抗原物质的定位,并且组织结构也不如石蜡切片清晰。 (三)主要应用于: 1.用于有些水解酶的定位的组织化学方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等。 2.用于证明脂肪及类脂和神经组织髓鞘的染色时的切片。 3.用于临床手术的快速病理诊断。 二、冰冻切片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新鲜的组织制备 组织尽可能新鲜、骤冷愈快愈好,才能避免冰晶,常用的骤冷剂有:①CO2气(-78℃)②丙酮干冰冷却的轻石油醚、乙烷和庚烷(-80℃)③液氮(-190℃)④液氮冷却的丙烷(-19℃)。液氮适用于组织化学,较安全。缺点:组织块易发生龟裂。(2)固定组织的制备 为防止水解酶和其他物质的移位、弥散,常用4℃、24小时的甲醛固定能很好地保存酶类。但对许多脱氢酶和转移酶能灭活。故不宜使用,低温,冷甲醛短时间固定(10分钟左右)固定,可显示琥珀酸脱氢酶。 电镜出现后,需要保存细胞的超微结构,以4%缓冲戊二醛(25%戊二醛16ml;0.1M二甲胂酸(pH7.)84ml;蔗糖8g)固定较好。这些固定液主要用于水解酶,而不适于许多氧化还原酶和转移酶。 (3)恒冷箱温度 一般在冷冻后10分钟,到接近冷室温度时再切,一般组织在-15~-20℃切片最易成功。每种组织有其合适的切片温度、刀的温度和冷室温度,Pearse及Bancroft的经验如下:组织刀温度组织温度恒冷箱温度 肝-18 -10 -5

免疫组化技术(原理、分类、步骤及主要试剂、设备准备)

免疫组化技术 原理 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 (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 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 众所周知,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化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即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其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去免疫实验动物,制备特异性抗体,再用这种抗体(第一抗体)作为抗原去免疫动物制备第二抗体,并用某种酶(常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生物素等处理后再与前述抗原成分结合,形成抗原 - 一抗 - 二抗复合物,将抗原放大,由于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方法将抗原抗体反应部位显示出来(常用显色剂DAB显示为棕黄色颗粒)。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及呈色反应,显示细胞或组织中的化学成分,在显微镜下可清晰看见细胞内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产物,从而能够在细胞或组织原位确定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含量。组织或细胞中凡是能作抗原或半抗原的物质,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多糖、磷脂、受体、酶、激素、核酸及病原体等都可用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 分类(常用) 1、免疫荧光方法 最早建立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它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先将已知抗体标上荧光素,以此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后即会发出一定波长的荧光,从而可确定组织中某种抗原的定位,进而还可进行定量分析。由于免疫荧光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所以在临床病理诊断、检验中应用比较广。 2、免疫酶标方法 免疫酶标方法是继免疫荧光后,于60年代发展起来的技术。基本原理是先以酶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作用,然后加入酶的底物,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通过光镜或电镜,对细胞表面和细胞内的各种抗原成分进行定位研究。免疫酶标技术是目前定位准确、对比度好、染色标本可长期保存,适合于光、电镜研究等。免疫酶标方法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衍生出了多种标记方法,目前在病理诊断中广为使用的当属PAP法(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ABC法(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P 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即用型二步法(聚合物链接)等。 3、免疫胶体金技术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金这样一种特殊的金属颗粒作为标记物。胶体金是指金的水溶胶,它能迅速而稳定地吸附蛋白,对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则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用胶体金标记一抗、二抗或其他能特异性结合免疫球蛋白的分子(如葡萄球菌A蛋白)等作为探针,就能对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进行定性、定位,甚至定量研究。由于胶体金有不同大小的颗粒,且胶体金的电子密度高,所以免疫胶体金技术特别适合于免疫电镜的单标记或多标记定位研究。由于胶体金本身呈淡至深红色,因此也适合进行光镜观察。如应用银加强的免疫金银法则更便于光镜观察。 4、免疫铁蛋白法 5、放射免疫自显影法 标本 1、组织标本:石蜡切片(病理切片和组织芯片)、冰冻切片 2、细胞标本:组织印片、细胞爬片、细胞涂片

免疫组化技术(原理、分类、步骤及主要试剂、设备准备)

免疫组化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免疫组化技术
原理
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 (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 显色 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 众所周知,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化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即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提取 出来,以其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去免疫实验动物,制备特异性抗体,再用这种抗体(第一抗体)作为抗原去免疫动物制备第二抗体,并 用某种酶(常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生物素等处理后再与前述抗原成分结合,形成抗原 - 一抗 - 二抗复合物,将抗原放大,由于抗 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方法将抗原抗体反应部位显示出来(常用显色剂 DAB 显示 为棕黄色颗粒) 。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及呈色反应,显示细胞或组织中的化学成分,在显微镜下可清晰看见细胞内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产 物,从而能够在细胞或组织原位确定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含量。组织或细胞中凡是能作抗原或半抗原的物质,如蛋白质、多肽、氨 基酸、多糖、磷脂、受体、酶、激素、核酸及病原体等都可用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
分类(常用)
1、免疫荧光方法
最早建立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它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先将已知抗体标上荧光素,以此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 的相应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后即会发出一定波长的荧光,从而可确定组织中某 种抗原的定位,进而还可进行定量分析。由于免疫荧光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所以在临床病理诊断、检验中应用比较 广。
2、免疫酶标方法
免疫酶标方法是继免疫荧光后,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技术。 于 基本原理是先以酶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作用, 然后加入酶的底物, 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通过光镜或电镜,对细胞表面和细胞内的各种抗原成分进行定位研究。免疫酶标 技术是目前定位准确、对比度好、染色标本可长期保存,适合于光、电镜研究等。免疫酶标方法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衍生出了多种 标记方法,目前在病理诊断中广为使用的当属 PAP 法(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 、ABC 法(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SP 、SP 、即用型二步法(聚合物链接)等。 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 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
3、免疫胶体金技术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金这样一种特殊的金属颗粒作为标记物。胶体金是指金的水溶胶,它能迅速而稳定地吸附蛋白,对蛋白 的生物学活性则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用胶体金标记一抗、二抗或其他能特异性结合免疫球蛋白的分子(如葡萄球菌 A 蛋白)等作为 探针,就能对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进行定性、定位,甚至定量研究。由于胶体金有不同大小的颗粒,且胶体金的电子密度高,所以免 疫胶体金技术特别适合于免疫电镜的单标记或多标记定位研究。由于胶体金本身呈淡至深红色,因此也适合进行光镜观察。如应用银 加强的免疫金银法则更便于光镜观察。
4、免疫铁蛋白法 5、放射免疫自显影法
标本
1、组织标本:石蜡切片 石蜡切片(病理切片和组织芯片) 、冰冻切片 石蜡切片 2、细胞标本:组织印片、细胞爬片、细胞涂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1

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知情同意书

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知情同意书

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须知 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快速活检)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急会诊,需要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间的密切合作。故临床医师、患者及其家属应当明确快速活检的:①局限性、②适用范围、③慎用范围和④不宜应用范围。 一、局限性 快速活检要求病理医师在很短时间内(30~40分钟),根据对切除标本的巨检和组织块快速冷冻切片的观察,向手术医师提供的参考性病理诊断意见。由于冷冻切片取材有限,时间有限,制片质量有限,与常规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相比,快速活检会诊具有更多的局限性和误诊的可能性,准确率在95%左右。有的病例难以快速诊断,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诊断。 二、适用范围 1.需要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以决定手术方案的 标本。 2.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 3.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切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4.确认切除的组织,例如甲状旁腺、输卵管、输精管及异位组织等。 三、慎用范围 涉及截肢和其他会严重致残的根治性手术(例如喉癌、阴茎癌等)切除的标本。需要此类手术治疗的患者,其病变性质宜于手术前通过常规活检确定。 四、不宜应用范围 1.疑为恶性淋巴瘤。 2.过小的标本(检材长径≤0.2cm者)。 3.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例如胃癌、肠癌、肺癌等可通过内窥镜活检术前诊断)。 4.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 5.需要依据核分裂象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例如子宫平滑肌肉瘤)。 6.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例如甲状 腺滤泡腺癌、某些乳头状癌)。 7.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以上内容,临床医师应于手术前向患者和/或患者授权人说明快速活检的意义和局限性等,取得患者和/或患方的知情和理解。患者和/或患者授权人应在由医院制定的《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知情同意书》签署意见和签名。 摘自《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P10-1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