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无线测温外文翻译

无线测温外文翻译

无线测温外文翻译
无线测温外文翻译

吉林化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粮食仓储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

Design of wireles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for grain storage

学生学号:10540108

学生姓名:王宪忠

专业班级:测控1001

指导教师:艾学忠

职称:教授

起止日期:2014.2.25~2014.3.16

吉林化工学院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激光切割工艺中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先进的工程材料的激光切割加工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的开发。该无线系统可以有效的进行自动温度监测。该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和一台计算机。该无线系统的包括电源子系统,传感器子系统,和一个主要基于无线射频(RF)技术的主节点系统。该系统的优点是简单的数据管理温度报警和所需文件的准确性。该集成无线温度传感器的有用性是在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制造实验室进行测试的。在实验室收集的数据用来评估该系统的实用性。数据表明,该系统可以测量和监测在硬顶的的时间和距离的范围内的温度。这项工作是使用无线网络系统监控激光切削过程(WSN)温度的一个重要的开始。

关键词:温度监测;无线传感器;激光切割;过程监控

1 简介

该过程监控系统具有避免意外故障的优点,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其获取更大的工艺参数也给出了更好的可视性和更好的决策权。这些系统通常与数据采集系统使用传感器测量相关的参数。传感器测得的数据通过有线通信传输给处理系统。然而,这些系统可以是非常昂贵和不灵活的。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已经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来传输。目前,无线技术,特别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MEMS 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管理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无线传输的重要优势就是简化了系统的布线和管理。否则,在一些危险,或者偏远的区域和地点不可能实现传感器的应用。更快的部署和安装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可以使多点测量,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和便携成为可能。

在工业上激光切割金属的发现和应用是由于其加工复杂的工件时可以非接触式加工,并且精度高,表面光洁度高,易于数控(CNC)。另外,这项技术已被用于先进的工程材料的研究,例如,钨,钛,陶瓷,铝合金,铬镍铁合金,钽,和金属基复合材料。激光切割要达到良好的切削性能涉及许多操作参数,如激光功率,切割速度,频率,占空比,焦距,间隔距离,辅助气体压力,束喷嘴,和切割镜片。应该在切削过程中监测测这些参数,来控制切削的动作,以达到预期的切削效果。然而,目前的技术已被用来监测过程中切削是基于有线通信的,它缺乏灵活性。例如,为了满足要求需要部署固定的连线来供电和传输数据。另外,这个系统时面临着现有设施被用于新的加工业务改造的困难(必须独立的分析每个切削参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无线监控系统应该应用在先进的金属材料激光切割的过程中。

许多类型的无线技术发的展从简单的红外数据协议(IrDA)该协议利用红外光的短距离的点对点通信,短距离的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的一点对多点的通信,如蓝牙和ZigBee;中距离的多跳无线局域网(WLAN)远程蜂窝电话系统,如全球移动/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系统(GSM/GPRS)和码分多址(CDMA)。其中,红外,蓝牙,ZigBee,和GSM是为激光切割数据监测系统的无线数据遥测的潜在的选择。其中红外线是一种需要一个发射机和一个接收机的但总显得无许可的通信技术。ZigBee广泛应用于网络数据采集监测温度,气体,和其他。ZigBee是一个不耗电的系统,但它不能在大面积和远距离传输。蓝牙只能在10米的距离内传输数据。然而,高耗能使得蓝牙不是一种普通的数据传输方式。另一种无线传输技术是GSM。尽管GSM可以大范围和远距离传输数据,但是它花费很高。GSM通过SIM卡来传输数据,SIM卡里的资金每发送一条信心将被运营商扣除相应的金额。为了达到检测的目的,我们的程序将持续发送数据。因此,GSM 不是本设计的最佳选择。在433 MHz的射频(RF)传输在数据传输距离,系统功耗和单

元尺寸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某些射频模块可以传输超过4公里的距离,并且只消耗很少的功率。在我们的应用中,433MHz的射频传输是最好的选择,应为其低功耗,低成本,维护方便,传输距离远。以前的研究人员选择了射频传输系统基于其传输距离远,成本低,可靠性高,低功耗,智能化,安装灵活,便于移动和小型化等优点。目前,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已经研究了激光切割技术在先进工程材料切割过程中的应用,使用的是有线的监控系统。在本文中,我们初步研究一个激光切割工艺中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的设计,制造。这对于在激光金属切割过程中使用无线温度监测系统有重要的意义。

2 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

A 无线模块

图2-1表示了一个无线传感器节点结构框图。该系统由两个主要部分:传感元件和数据采集系统。该传感节点是一个组合的多类型传感器,包括模数转换器(ADC),存储器,控制器,和射频收发器。无线收发器通常特定范围内的数据传输。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主要问题是电源使用。一般来说,电池是为数据处理计算和数据传输提供能量。由于该装置在实验室的应用,我们决定使用从电源的12V电源。

图2-1无线传感器节点结构框图

B 传感器节点的硬件

热电偶是一种结合了两种不同的金属(铝,铬)的特殊的合金,产生的温度差引起的电压。K型热电偶是一个宽范围的温度检测器件,检测范围从-200oC到1200oC。它用于激光切削过程温度监测是非常合适的。K型热电偶残剩的是一个非常小的线性模拟输出啊信号,需要用放大器来把这个输出信号放大到0~5V的范围内。一种稳定的小信号放大器是AD595(如图二)。

图2-2 AD595完整系统

根据图2-2,铜(铝)和铁(镍铬)连接到AD595的14引脚和1引脚。AD595放大过程开始于247.3这个固定的增益。从AD9595输出10mV/°C的稳定的增益。该输出信号输入到微控制器中进行处理,然后以一个合适的范围发送出去。在这个系统中,可编程微控制器(PSoC)选择从AD595输出的数据进行处理。工作在5V使PSoC芯片适宜应用在温度监测中。该应用程序由两部分组成:传送部分和接收部分。数据从传感器传出,单片机使用收发模块接收并处理数据后发送给接收机,然后该接收器接收数据。电源是在选择收发模块的共同因素。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使用了508射频模块它工作在433mhz下可以传输的距离超过500m。

C PCB板的设计

一个设计适当的印刷电路板(PCB)对于传感器与接口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印刷电路板是一个2层0.95毫米厚的标准的FR-4板,PCB的轮廓尺寸为89mm×71毫米。下图(图2-3)是使用ORCAD Family Release 9.2软件设计的PCB板。为了维持PCB板的布局LED,MAX232西片,和PSoC芯片都安装在PCB板的表面。

图2-3 PCB的设计视图

D 节点软件

本部分介绍如何通过软件的编程来开发系统。该系统被划分为几个部分:传感器的信号采集,传感器的数据显示,从传感器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接收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图2-4表示了从传感器读取数据到接收机接收数据的过程。本项目采用K型热电偶传感器监测温度。热电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呢输出一个很小的电压。AD595是热电偶冷端补偿放大器,可以放大输出电压的,可以与单片机连接如图2-5。AD595产生的输出电压为10mV/℃。最大输出电压为15V,但是也要取决于电源的电压。AD595电路能使输出电压的范围保持在0~5V。为了获得和AD595输出相同的电压,图2-5中R2上的电压应该是其三倍。之所以使用这种方法是因为ADC的输出电压范围只能是0~5V。在控制部分,一个12位的ADC把输入的模拟电压信号进行转换,转换成表示温度的数字信号。所有的数据可以通过液晶显示模块显示,他们是通过一个通用异步接收发送模块(UART)发送的。每隔一分钟发送一次测试数据。

图2-4发射机节点软件实现流程图

图2-5 AD595单片热电偶冷端补偿放大器

图2-6显示的传感器数据库接收流程图。介绍了无线接收模块的系统与计算机系统集成。在接收端,允许用户通过使用数据记录器软件监视传感器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加工然后显示出来。原始数据可以以文本的形式存储和记录,可进一步的用其他的软件进行加工,如微软的EXCEL。

图2-6接收器节点的软件实现流程图

E 数据记录软件

数据记录软件是用来监测从传感器输出的数据的。该软件可以在微软Windows XP和微软的Windows Vista系统运行。可以在9600bps的速率下进行串行数据通信。它可以直接通过串口或市售的RS-232接口连接到PC的COM端口。它可以可以实时监测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并把数据以文本的形式记录在一个表格中,如表1所示。

表2-1 实验数据资料

3实验方法

这个实验装置是由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的。发射部分由温度控制器,传感器节点(发射机),加热器,和支架构成,如图3-1所示。接收部分由接收模块和一个笔记本电脑组成,如图3-2所示。温度控制器可以工作在0-400oC的范围内。温度传感器中的热电偶在加热器中可以把温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支架是用来安装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的。温度控制器设置一定的温度,加热器加热,热电偶感受热信号并把温度信号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送出去,温度信号经过处理后将在显示屏上实时显示。

温度控制加热器

数据发送模块

图3-1实验装置的发射部分

计算机

数据接收模块

图3-2实验装置的接收器

在接收机中,发射机发射的数据由接收节点接收。在笔记本上使用数据库软件进行登陆和数据的存储。通过USB来连接数据接收模块和笔记本电脑。每隔一分钟在液晶显示器上实时显示温度的监测值。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的距离大约为5米,因此数据的无线传输距离也是在5米的范围内进行的。这个实验是在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的机械工程实验室里进行的。

4 结果与讨论

图4-1显示了在一分钟内,5米的远的距离传输数据的结果。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测量温度,并且能够把温度数据通过无线的方式传输到电脑上。在该试验中用的是型号为2020T的K型热电偶,并将测量的温度数据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图4-1温度与时间

5结论

在本文中,对激光切割过程中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的设计方案。K型热电偶集成在切割过程中PSoC温度监控平台上。初步试验证明,所开发的模型是能够监测温度,并且设备有精度高,功耗低,尺寸小,成本低等优点。所设计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能满足目标提供实时温度数据的监控和远程查询的要求。这个装置还可以用于其他工业过程,如采矿,防御和生物医学。因此,未来的工作将集中在激光切割过程中多节点网络和实时控制。未来的研究范围包括数据分析,控制方案和复杂的网络设置等。

外文文献翻译ZigBee:无线技术-低功耗传感器网络

ZigBee:无线技术,低功耗传感器网络 加里莱格 美国东部时间2004年5月6日上午12:00 技师(工程师)们在发掘无线传感器的潜在应用方面从未感到任何困难。例如,在家庭安全系统方面,无线传感器相对于有线传感器更易安装。而在有线传感器的装置通常占无线传感器安装的费用80%的工业环境方面同样正确(适用)。而且相比于有线传感器的不切实际甚至是不肯能而言,无线传感器更具应用性。虽然,无线传感器需要消耗更多能量,也就是说所需电池的数量会随之增加或改变过于频繁。再加上对无线传感器由空气传送的数据可靠性的怀疑论,所以无线传感器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吸引人。 一个低功率无线技术被称为ZigBee,它是无线传感器方程重写,但是。一个安全的网络技术,对最近通过的IEEE 802.15.4无线标准(图1)的顶部游戏机,ZigBee的承诺,把无线传感器的一切从工厂自动化系统到家庭安全系统,消费电子产品。与802.15.4的合作下,ZigBee提供具有电池寿命可比普通小型电池的长几年。ZigBee设备预计也便宜,有人估计销售价格最终不到3美元每节点,。由于价格低,他们应该是一个自然适应于在光线如无线交换机,无线自动调温器,烟雾探测器和家用产品。 (图1)

虽然还没有正式的规范的ZigBee存在(由ZigBee联盟是一个贸易集团,批准应该在今年年底),但ZigBee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技术研究公司 In-Stat/MDR在它所谓的“谨慎进取”的预测中预测,802.15.4节点和芯片销售将从今天基本上为零,增加到2010年的165万台。不是所有这些单位都将与ZigBee结合,但大多数可能会。世界研究公司预测的到2010年射频模块无线传感器出货量4.65亿美量,其中77%是ZigBee的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ZigBee的光明前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较低的数据速率20 kbps到250 kbps的,用于取决于频段频率(图2),比标称1 Mbps的蓝牙和54的802.11g Mbps的Wi - Fi的技术。但ZigBee的不能发送电子邮件和大型文件,如Wi - Fi功能,或文件和音频,蓝牙一样。对于发送传感器的读数,这是典型的数万字节数,高带宽是没有必要,ZigBee的低带宽有助于它实现其目标和鲁棒性的低功耗,低成本。 由于ZigBee应用的是低带宽要求,ZigBee节点大部分时间可以睡眠模式,从而节省电池电源,然后醒来,快速发送数据,回去睡眠模式。而且,由于ZigBee可以从睡眠模式过渡到15毫秒或更少主动模式下,即使是睡眠节点也可以达到适当的低延迟。有人扳动支持ZigBee的无线光开关,例如,将不会是一个唤醒延迟知道前灯亮起。与此相反,支持蓝牙唤醒延迟通常大约三秒钟。 一个ZigBee的功耗节省很大一部分来自802.15.4无线电技术,它本身是为低功耗设计的。802.15.4采用DSSS(直接序列扩频)技术,例如,因为(跳频扩频)另类医疗及社会科学院将在保持一样使用它的频率过大的权力同步。 ZigBee节点,使用802.15.4,是几个不同的沟通方式之一,然而,某些方面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使用权力。因此,ZigBee的用户不一定能够实现传感器网络上的任何方式选择和他们仍然期望多年的电池寿命是ZigBee的标志。事

无线测温系统硬件

无线测温系统硬件 需求规格说明书 1 引言 1.1 项目背景 电力设备无线测温在线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开关柜内母排接头测温、站内输电线路和电缆接头测温,将监测点的接头温度实时上报到变电站后台或远程主站系统进行显示、存储和越上下限预报警处理。当现场的接头接头温度越限和温升过快时,系统会立即主动上报紧急告警信息到站内后台或远程主站系统,由软件系统给出报警并同步向相关责任人发送短信,通知运行值班人员处理。 1.2 文档约定 文档编写风格一致,文档交流采用规范管理,有重要提示或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要用红色字体标注以方便阅读,起到提示的作用,所有涉及到开发进行中的变更必须通过文件正式通知,并由开发人员评估变更的可行性,项目需求分析结束后及表示项目设计开始,后续将产生费用,将履行合同和相关协议文档的签署,所签署的文档双方同时保留。 第2 页 2. 综合描述 2.1 主要功能 传感器端主要功能罗列: 1、实时采集变电站内各点的温度值; 2、温度值监测准确,不应有误报或拒报数据的现象;

3、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433MHz 无线模块)发送给接收器端; 4、传感器端采取高能锂电池供电,运行稳定可靠; 5、每个传感器具有唯一的ID号,相互间不会产生干扰,不受高压电磁场干扰,可以将数据准确的发送出来; 6、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外壳是耐高温缘缘材料,并由绝缘材料密封;(按我公司提供的现有壳体来做) 7、具有软件看门狗技术,不死机,; 8、采用了优化的微功耗工作模式,可以确保设备工作3年以上; 9、无线数据传输200米以上(视距) 接收器端主要功能罗列: 1、RS485数据传输接口,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用于传输接收器 端的数据到PC,同时接收PC 发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转发;(附带RS485转433MHZ微波信号、RJ45接口、GPRS信号接口转换器) 2、大液晶显示器,面板上有翻屏按钮和设置按钮,可翻屏查看各 测点温度及电流值以及人工设置485地址等; 3、通过433MHz 无线模块与传感器端设备进行通信,构成星型网络,单个网络容量240 个传感器设备; 4、两路继电器输出,每路提供常开/常闭输出,即可远程控制,也可设置两路超限报警控制两路继电器输出,用于外接报警器或其它设备; 5、一路运行指示灯设备正常工作时周期性闪烁; 6、一路数据收发指示灯,当有数据收发时闪烁; 7、两路继电器状态指示灯,指示继电器当前的状态; 8、设备地址可以远程及本地设置; 9、蜂鸣器报警 10、220V电源供电,带12V电源输出接口 第3 页 3. 接收器外部接口需求 3.1 用户界面

人工智能专业外文翻译-机器人

译文资料: 机器人 首先我介绍一下机器人产生的背景,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它应该说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共同的一个综合性的结果,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个重大影响的一门科学技术,它的发展归功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加强了经济的投入,就加强了本国的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是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在不断探讨自然过程中,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需要能够解放人的一种奴隶。那么这种奴隶就是代替人们去能够从事复杂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实现人们对不可达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这也是人们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需要。 机器人有三个发展阶段,那么也就是说,我们习惯于把机器人分成三类,一种是第一代机器人,那么也叫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它是通过一个计算机,来控制一个多自由度的一个机械,通过示教存储程序和信息,工作时把信息读取出来,然后发出指令,这样的话机器人可以重复的根据人当时示教的结果,再现出这种动作,比方说汽车的点焊机器人,它只要把这个点焊的过程示教完以后,它总是重复这样一种工作,它对于外界的环境没有感知,这个力操作力的大小,这个工件存在不存在,焊的好与坏,它并不知道,那么实际上这种从第一代机器人,也就存在它这种缺陷,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研究第二代机器人,叫带感觉的机器人,这种带感觉的机器人是类似人在某种功能的感觉,比如说力觉、触觉、滑觉、视觉、听觉和人进行相类比,有了各种各样的感觉,比方说在机器人抓一个物体的时候,它实际上力的大小能感觉出来,它能够通过视觉,能够去感受和识别它的形状、大小、颜色。抓一个鸡蛋,它能通过一个触觉,知道它的力的大小和滑动的情况。第三代机器人,也是我们机器人学中一个理想的所追求的最高级的阶段,叫智能机器人,那么只要告诉它做什么,不用告诉它怎么去做,它就能完成运动,感知思维和人机通讯的这种功能和机能,那么这个目前的发展还是相对的只是在局部有这种智能的概念和含义,但真正完整意义的这种智能机器人实际上并没有存在,而只是随着我们不断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的概念越来越丰富,它内涵越来越宽。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国机器人发展的基本概况。由于我们国家存在很多其

cmos4046集成电路研究锁相环(pll)的工作原理毕业外文翻译

本实验要使用CMOS4046集成电路研究锁相环(PLL )的工作原理。电路包括两个不同的鉴相器和一个VCO 。另外还有一个齐纳二极管参考电压源用在供电调节中,在解调器输出中有一个缓冲电路。用户必须提供环路滤波器。4046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容易选择外围元件。 注意事项 1. 本实验较为复杂,进入实验室之前,确认你已经弄懂了电路预计应该怎样工作。对某样东西还没有充分分析之前,不要去尝试制作它。在开始实验之前要通读本文。 2. 在实验第一部分得到的数据要用来完成实验的其它任务。 所以要仔细对待这部分内容。 3. 小心操作4046芯片,CMOS 集成电路很容易损坏。避免静电释放,使用10k Ω电阻把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耦合到 PLL 。在关掉4046供电电源之前先关闭信号发生器,或者从信号输入端给整个电路供电。要避免将输出端对电源或对地短路,TTL 门电路可以容忍这种误操作但 CMOS 不能(要注意松散的导线)。CMOS 输出也没有能力驱动电容负载。VSS 应该接地,VDD 应该接5V ,引脚5应该接地(否则VCO 被禁止)。 1 VCO 工作原理 阅读数据手册中的电路描述。 VCO 常数(0K 单位为弧度/秒-伏)是工作频率 变化与输入电压(引脚9上)变化之比值。测量出0K ,即,画出输出频率关于 输入电压的曲线。确认数据范围要覆盖5kHz 到50kHz 。对于R1, R2 和C 的各种参数取值进行测量,确定 0K 对于R1 ,R2 和C 是怎样的近似关系。测量VCO 输出的上升和下降时间,研究电容性负载的影响。2 无源环路滤波器 无源环路滤波器位于鉴相器输出与VCO 输入之间。此滤波器对鉴相器输出中 的高次谐波进行衰减,并控制环路的强度。通常用一个简单 RC 滤波器就可以满足要求,这种设计能避免有源滤波器设计中固有的电平移动和输出限制的恼人问 题。但另外一方面,有源滤波器可以提供更优越的性能。 2.1 相位比较器首先来看一下4046的相位比较器II 的输出。该输出端是一个三态器件,这可以在环路锁定时减小波纹。与存在两倍基频拍频的情况不同,这里没有任何拍频。糟糕的方面是,当我们需要为环路建立一个框图时, D K 却不能很好地定义。当向上或向下驱动之一接通时,输出端表现为电压源。但是当输出端悬浮时,它实质上为一个电流源(一个 0A 电流源)。因此D K 的值将依赖于给定的滤波器。考 察图1。 图1 相位比较器II 的输出 图中当向上驱动器接通时,相位比较器输出为 5PO v V ,当向下驱动器接通时,0PO v V ,当相位比较器处在开路状态时,PO D v v 。我们可以求出输出的平均值:

无线无源温度检测原理(借鉴实操)

无线测温技术方案 (基于EH技术) 1.EH技术说明 1.1. EH技术简介 环境能量采集(EnergyHarvesting)技术具有可循环、无污染、低能耗等优点,它建立在微电子技术和微功耗技术的基础上,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涵盖了太阳能、风能、热能、机械能、电磁能采集等诸多方面。能量收集技术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交通、能源、物联网、航空航天、生物等等。把能量采集技术应用到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测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必将为解决电网智能化运行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 能量收集(EH)也称为能量积聚,使用环境能量为小型电子和电气器件提供电能。 能量收集系统包含能量收集模块和处理器/发送器模块。能量收集模块从光、振动、热或生物来源中捕获毫瓦级能量。可能的能源还来自手机天线塔等发出的射频。然后,电源经过调节并存储起来。系统随后按照所需的间隔触发,将能量释放给后续负载使用。 1.2.EH技术应用 在变电所、站的运行现场具有丰富的电磁能,对于电压高电流小的场源(如发射天线、馈线等),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对于电压低电流大的场源(如某些感应加热设备和模具),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因此我们认为高压设备内是一个工频电场和磁场能量非常密集的区域。我们正是利用微电子技术、低功耗技术以及能量管理技术收集高压设备中的电磁能,并将其能量转化为无线温度传感器所需之电源。 将EH技术应用于高压设备一次回路的无线测温,解决了传感器的能量需求问题,使得传感器摆脱了对传统电池的束缚,体积更小,可靠性更高,安装更方便,维护更简单,产品更环保,技术更先进。 2.基于EH技术的富邦电控FTZ600无线测温系统 2.1. 无线测温系统简介

频谱感知技术外文翻译文献

频谱感知技术外文翻译文献 (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译文: 一种新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在认知无线网络控制信道带宽受限条件下基于信任度的双门限协同频谱感知算法。首先每个认知用户基于双检测门限独立进行频谱感知,但只有部分可靠的认知用户通过控制信道向认知无线网络基站发送本地感知结果。当所有的用户都不可靠时,选取信任度最高的认知用户发送本地感知结果进行判决。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同常规能量检测算法相比较,该算法能够在控制信道带宽受限条件下,以较少的网络开销获得更好的频谱感知性能。 关键词: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信任度;双门限 1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有限的频谱资源与不断增长的无线通信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然而根据现有的固定分配频谱资源策略,绝大多数频谱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据FCC 的调查统计,70%的已分配频谱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1[。为了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认知无线电技术由Joseph Mitola Ⅲ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5[]2[ 。频谱感知技术是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支撑技术之一。通常它又可以分为

能量检测法、匹配滤波器法和循环平稳特征法[4]。能量检测算法因为应用简单且无需知道任何授权用户信号的先验知识成为研究热点。认知用户在接入授权频带之前,必须首先感知该频带空闲即授权用户没有工作,否则会对授权用户造成干扰。一旦授权用户重新工作,认知用户必须退避,实现在不对授权用户产生干扰的情况下对频谱资源的共享。由于实际信道中的多径和阴影效应,单个认知用户频谱感知的性能并不乐观,针对这个问题D. Cabric 等人提出了协同频谱感知算法[5]-[6]。协同频谱感知算法性能较好,但是当认知用户数量很大的时候,控制信道的带宽将不够用。文献[7]中提出了一种在控制信道带宽受限条件下的基于双检测门限的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能够以较小的网络开销,获得接近普通单门限频谱检测算法的性能。针对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的需要,本文提出了认知无线电环境下一种基于信任度的双门限协同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中每个认知用户基于双检测门限独立进行频谱感知,但只有部分可靠的认知用户通过控制信道向认知无线网络基站发射感知报告。当所有的用户都不可靠时,选取信任度最高的认知用户发射感知报告进行判决。本文对该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并通过仿真表明,本文方法比较常规能量检测算法,在减小网络开销的同时提高了检测性能。 2系统模型 假设一个认知无线电网络有N 个认知用户和一个认知无线网络基站,如图1 所示。认知无线网络基站负责管理和联系N 个认知用户,在收到认知用户的检测报告后做出最终判决。 图1. 认知无线电网络示意图 频谱感知的实质是一个二元假设问题,即 01 (),,()()()(),n t H x t h t s t n t H ?=??+? (1)

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外文翻译文献

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外文翻译文献 (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译文: 一种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的设计【摘要】在现代无线通信领域主要有一些技术为无线传输网络提供解决方法,例如:GSM,CDMA,3G,Wi-Fi。这些方法使得网络能够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工作,但是成本很高。因此要低成本和在没有基础设施或者基础设施被破坏的情况下推广它们是很困难的。根据这种情况,本论文中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网络里的信息终端和无线收发模块的关键部件,是依据nRF905收发模块和51系列单片机的原理设计而成作为核心硬件,此外,结合目前自组无线网络的技术,可以构建一个短距离无

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网络,这个网络能够提供一个工作在ISM(工业科学医学)频段的低功率及高性能的数据通信系统。然后提出了一个对无线通信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优势在于更强的实时响应,更高的可靠性要求和更小的数据量。通过软件和硬件的调试和实际测量,这个系统在我们的解决方案基础上运行良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且已经成功的应用到无线车辆系统。 【关键词】自组网络;数据采集;传输网络 1 简介 在现代无线通信里,GSM,CDMA,3G和Wi-Fi因为其高速和可靠的质量而逐渐成为无线数据传输网络的主流解决方案。它们也有高成本的缺点,因此如果广泛的应用,将会引起大量的资源浪费,也不能在小区域,低速率的数据通信中得到提升。多点短距离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网络将成为最佳解决方案。此系统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和多点对多点通信系统的发展。 短距离无线通信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网络技术,例如蓝牙, IEEE802.11,家庭无线网和红外。与远距离无线通信网络相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基本结构,应用水平,服务范围和业务(数据,语音)。设计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供短距离宽带无线接入到移动环境或者制定临时网络,这是在移动环境里互联网更深的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最主要的优势是更低的成本和更灵活的应用。 本文介绍信息终端(单个器件)的硬件和软件以及多点短距离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网络的无线接收模块的设计建议,提供一个低功率高性

开关柜无线测温系统

开关柜无线测温系统 一、概述 电力传输系统中,高压开关柜作为其中的核心枢纽部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何确保高压开关柜的正常运行是电网里面的一个相当重要课题。 开关柜内部众多的接触点会由于长期的使用导致高温氧化腐蚀、螺栓松动等原因造成接触电阻的增加,从而引起设备的过热、更甚至出现严重事故,因此实行设备运行的温度在线监测是很有必要的。 二、YC无线测温系统描述 YC无线测温系统专门设计用于高压设备的温度在线检测,采用高性价比的无线传输方式。YC系列的开关柜无线测温装置采用无线电传输温度信号,传感器安装在高压设备的最容易产生高温造成事故的螺栓接触点上,并且与接收装置之间无电气连接。在保证开关柜的原运行环境下,提供一种实时、高效、安全可靠的温度在线检测方法。

特征: ★ 采用超外差射频无线技术,工作在315MHz频段;ZigBee模式,工作在915MHz频段★ 直接序列扩频(DSSS),抗干扰能力更强 ★ 温度传感器一体化结构 ★ 自动传感器识别、无连线、安装简便 ★ 高达65535个无线传感器编址 ★ 极低的传感器耗电,电池寿命:>5年 ★具有低功耗、数据无线传输、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操作灵活、组网方便等优势。

三、采用上位计算机实现集中温度监测 YC-12无线式温度监测仪,具有一个的RS-485接口,在无中继器的情况下,高达128个监测仪可组成一个测量网络,由上位计算机在线监测个仪器测量的温度。如图: 四、无线温度传感器在室外母线及开关柜测温中的应用

无线温度传感器设计用于室外母线接头和开关接点的温度监测,可用于以下设备的温度测量: ★ 高压开关柜动静触头 ★ 高压电缆接头 ★ 箱式变电站 ★ 高压母线接头 如图:

文献综述_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形成及其发展现状分析 冯海东 (长江大学管理学院荆州434023) 摘要:人工智能的历史并不久远,故将从人工智能的出现、形成、发展现 状及前景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发展现状中的不足之处,分析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人工智能,发展过程,现状分析,前景。 一.引言 人工智能最早是在1936年被英国的科学家图灵提出,并不为多数人所认知。 当时,他编写了一个下象棋的程序,这就是最早期的人工智能的应用。也有著名的“图灵测试”,这也是最初判断是否是人工智能的方案,因此,图灵被尊称为“人工智能之父”。人工智能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一个起伏跌宕的过程,直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的应用技术也不是很成熟,而且存在相当的缺陷。 通过搜集的资料,将详细的介绍人工智能这个领域的具体情况,剖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前景。 二.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1. 1956年前的孕育期 (1) 从公元前伟大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到16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F. Bacon),他们提出的形式逻辑的三段论、归纳法以及“知识就是力量”的警句,都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2)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G..Leibniz)提出了万能符号和推理计算思想,为数理逻辑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播下了现代机器思维设计思想的种子。而19世纪的英国逻辑学家布尔(G. Boole)创立的布尔代数,实现了用符号语言描述人类思维活动的基本推理法则。 (3) 20世纪30年代迅速发展的数学逻辑和关于计算的新思想,使人们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就建立了计算与智能关系的概念。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的英国天才的数学家图灵(A. Tur-ing)在1936年提出了一种理想计算机的数学模型,即图灵机之后,1946年就由美国数学家莫克利(J. Mauchly)和埃柯特(J. Echert)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机,它为人工智能的研究奠定了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1950年图灵又发表了“计算机与智能”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形象地指出什么是人工智能以及机器具有智能的标准,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4) 1934年美国神经生理学家麦克洛奇(W. McCulloch) 和匹兹(W. Pitts )建立了第一个神经网络模型,为以后的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奠定了基础。 2. 1956年至1969年的诞生发育期 (1)1956年夏季,麻省理工学院(MIT)的麦卡锡(J.McCarthy)、明斯基(M. Minshy)、塞尔夫里奇(O. Selfridge)与索罗门夫(R. Solomonff)、 IBM的洛

基于Multisim的锁相环解调系统仿真毕业论文

基于Multisim的锁相环解调系统仿真毕业论文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现状 (1) 1.3 研究容介绍 (2) 第2章基本原理 (3) 2.1 Multisim介绍 (3) 2.2 锁相环基本原理 (5) 2.2.1锁相环的基本组成 (5) 2.2.2 锁相环的工作原理 (5) 第3章调制解调电路设计 (8) 3.1 2FSK调制解调电路设计 (8) 3.1.1 2FSK调制电路设计原理 (8) 3.1.2 2FSK调制单元电路的设计 (9) 3.1.3 2FSK解调单元电路的设计 (13) 3.1.4 2FSK解调电路的整体设计 (15) 3.2 2PSK调制解调电路设计 (17) 3.2.1 2PSK调制解调电路设计原理 (17) 3.2.2 2PSK调制与解调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18) 3.3 2ASK调制解调电路设计 (19) 3.3.1 2ASK调制解调电路设计原理 (19) 3.3.2 2ASK调制与解调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20) 3.4 解调结果分析 (22) 总结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外文翻译) (26)

致谢 (50)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实现调频波解调的方法有很多,而锁相环鉴频是利用现代锁相环技术来实现鉴频方法,具有工作稳定失真小,信噪比高等优点,所以被广泛用在通信电路系统中。锁相环路是一种反馈电路,锁相环的英文全称是Phase-Locked Loop,简称PLL。其作用是使得电路相位同步。因锁相环可以实现输出信号频率对输入信号频率的自动跟踪,所以锁相环通常用于闭环跟踪电路。锁相环在工作的过程中,当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等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保持固定的相位差值,即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被锁住,它还具有载波跟踪特性。作为一个窄带跟踪滤波器,可提取淹没在噪声中的信号;用高稳定的参考振荡器锁定,可提供高稳定的频率源;可进行高精度的香味与频率测量等等。如今锁相环解调器在通信、雷达、测量和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应用极为广泛,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对锁相环解调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现在通过分析与研究,加深对锁相环解调方式的理解,并根据它的原理,设计出2FSK、2PSK、2ASK的调制电路,并通过锁相环解调出来。 1.2 研究现状 锁相环解调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如今已经在很多领域都应用了锁相环解调的理论。可用于手机中、SDH网络中、在汽车MP3无线发射器中‘测量汽车转速都是十分典型的应用。调频波的特点是频率随调制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取决于输入电压的幅度。当载波信号的频率与锁相环的固有振荡频率ω0相等时,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将保持ω0不变。若压控振荡器的输入信号除了有锁相环低通滤波器输出的信号uc外,还有调制信号ui,则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就是以ω0为中心,随调制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调频波信号。当然,锁相环的许多优越性使得锁相环解调技术在很多我们周围都可以见到的物品中发挥着其巨大的功效。 如今,锁相环路理论与研究日臻完善,应用围遍及整个电子技术领域。随着通信及电子系统的飞速发展,促使集成锁相环和数字锁相环突飞猛进。现在品种齐全繁多,提高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和小型化,目前仍朝着集成化,数字化,多用化方向迅速发展。

毕业论文——基于NRF24L01无线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NRF24L01无线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与实现 教学系:信息工程系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二零一二年六月

附件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附件2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注:1. 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学院规定时间内完成; 2.设计的目的及意义至少800字,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至少400字; 3.指导教师意见应从选题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出发,阐述学生利用的知识、原理、建立的模型正确与否、学生的论证充分否、学生能否完成课题,达到预期的目标

目录 摘要 (1) ABSTRAC (2) 1 绪论 (3) 1.1 研究背景 (3)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3)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4) 2系统方案分析与选择论证 (5) 2.1 系统方案设计 (5) 2.1.1 系统设计要求 (5) 2.1.2 主控芯片方案 (5) 2.1.3 无线通信模块方案 (5) 2.1.4 温度传感方案 (5) 2.1.5 显示模块方案 (6) 2.1.6 单片机与PC机通信模块 (6) 2.2 系统方案确定 (6) 3 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8) 3.1 单片2.4GHz NRF24L01无线模块 (8) 3.1.1 NRF24L01芯片概述 (8) 3.1.2 引脚功能及描述 (8) 3.1.3 工作模式 (9) 3.1.4 工作原理 (9) 3.1.5 配置字 (10) 3.1.6 NRF24L01模块原理图 (10) 3.2 温度采集端 (11) 3.2.1 采集单元 (11) 3.2.2 控制单元 (15) 3.2.3 显示单元 (19) 3.2.4 传输单元 (19)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外文翻译参考文献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外文翻译参考文献(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翻译: 当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略述 摘要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多目标并以非接触式方式移动目标。越来越多的零售商、银行、交通管理系统、展览及物流供应商将这项新技术应

用于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因此,这给RFID技术的研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简单介绍了RFID系统的组成、原理及RFID技术的特点。本文比较了RFID 与传统条码,然后提供了一个简短的关于目前RFID应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物流

一、简 介 无线射频识别(RFID )是一种识别技术。与RFID 技术的前身——条码技术相比,RFID 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但由于其成本高,RFID 技术至今未能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RFID 技术因其无需视线扫描而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它能够降低劳动力水平,提高知名度并改善库存管理。 RFID 技术的普及提供了一项人或物体定位及追踪的解决方案。RFID 定位与跟踪系统根据独特的识别标签、阅读器与物体标签间射频通信的信号强度确定物体的空间位置,主要适用于室内,而GPS 系统是不适合应用于室内的。 RFID 技术是一项基于“无线电频率”的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静态或动态的人和对象。 RFID 标签是一个特殊的微芯片,植入商品中,可以跟踪和管理物理对象,是物流管理信息化和跟踪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RFID 的系统组成部分包括: (1)标签(应答器):对象植入待确定。 (2)阅读器:可以读或读/写,按结构和技术。正如图1-1,RFID 的工作原理 图1-1 RFID 的工作原理 与计算机通讯 阅读器 电磁波(操作指 令和新的数据) 标签 发出的ID 代码和数据

通信工程项目毕业材料外文翻译

用于多跳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分布式网络编码控制信道 Alfred Asterjadhi等著 1 前言 大多数电磁频谱由政府机构长期指定给公司或机构专门用于区域或国家地区。由于这种资源的静态分配,许可频谱的许多部分在许多时间和/或位置未使用或未被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几种最近的无线技术在诸如IEEE802.11,蓝牙,Zigbee之类的非许可频段中运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WiMAX进行操作;这些技术已经看到这样的成功和扩散,他们正在访问的频谱- 主要是2.4 GHz ISM频段- 已经过度拥挤。为了为这些现有技术提供更多的频谱资源,并且允许替代和创新技术的潜在开发,最近已经提出允许被许可的设备(称为次要用户)访问那些许可的频谱资源,主要用户未被使用或零星地使用。这种方法通常被称为动态频谱接入(DSA),无线电设备发现和机会性利用未使用或未充分利用的频谱带的能力通常称为认知无线电(CR)技术。 DSA和CR最近都引起了无线通信和网络界的极大关注。通常设想两种主要应用。第一个是认知无线接入(CW A),根据该认知接入点,认知接入点负责识别未使用的许可频谱,并使用它来提供对次用户的接入。第二个应用是我们在这个技术中研究的应用,它是认知自组织网络(CAN),也就是使用 用于二级用户本身之间通信的无许可频谱,用于诸如点对点内容分发,环境监控,安全性等目的,灾难恢复情景通信,军事通信等等。 设计CAN系统比CW A有更多困难,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识别未使用的频谱。在CW A中,接入点的作用是连接到互联网,因此可以使用简单的策略来推断频谱可用性,例如查询频谱调节器在其地理位置的频谱可用性或直接与主用户协商频谱可用性或一些中间频谱经纪人另一方面,在CAN中,与频谱调节器或主要用户的缺乏直接通信需要二级用户能够使用检测技术自己识别未使用的频谱。第二个困难是辅助用户协调媒体访问目的。在CW A中存在接入点和通常所有二级用户直接与之通信(即,网络是单跳)的事实使得直接使用集中式媒体接入控制(MAC)解决方案,如时分多址(TDMA)或正交频分多址(OFDMA)。相反,预计CAN将跨越多跳,缺少集中控制器;而对于传统的单通道多跳自组织网络而言,这个问题的几个解决方案是已知的,因为假设我们处理允许设备访问的具有成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西安邮电大学 专业课程设计报告书 系部名称:光电子技术系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班级:光电 实习时间:2013年6月3日至2013年6月14日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一】项目需求分析 承温度、湿度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工业生产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工艺参数,例如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等各类工业中广泛需要对温度湿度的检测与控制。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关注。而空气中温湿度的变化与人体的舒适度和情绪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对温度湿度的检测及控制就非常有必要了。温度是物联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对它的测量与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各类物联网的监控日益改善,各类器件的温度控制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对温度监控与控制,本文设计了物联网家居系统中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随着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温度的监控可以利用现代技术使其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本次设计要求利用单片机及zibbee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实现温控范围调节及其超温范围报警 【二】实施方案及本人担的工作 1 .系统总体方案描述 系统设计分为2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实现温度的检测、显示和发送,第二个部分为数据的接收和显示。第一个设计模块中,利用单片机STC89C52控制温度传感器DS18B20定点检测和处理温度数据,并将当前温度显示在数码管上,接着单片机将采集的温度数据发送给单片机,再通过单片机控制,并将对接收到的温度数据进行一定的转换和处理,然后存放在寄存器中,等待下一步处理,再经过无线发送无线zigbee模块将显示的数据打包发送给第二个模块。第二个设计模块中,同样利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主体,先控制zigbee无线接收模块接收第一个模块发送的数据,然后将接收到数据在上位机上显示,整个过程就是这样。 2. 系统硬件构成 系统硬件方面主要由单片机最小系统,温度传感器DS18B20,4位共阳极数码管,还有zigbee无线收发模块,上位机显示模块组成,目的在于实现温度的准确检测和无线收发所检测的温度数据。 3.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主要有五个部分组成,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串口电路和控制主体的STC89C52单片机。 电源电路由一个六脚的按键开关,一个1K的电阻,一个10uF的极性电容和一个显示电路供电状态的发光二极管组成。开关为了适应各种情况下能够方便供电,开关外接有一个USB接口和一个DC-5V的标准电源接口作为供电设备使用。除此之外还设计了一个外接电源接口。电源电路如图2所示。

论文《人工智能》---文献检索结课作业

人工智能 【摘要】: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但也是一门边沿学科。它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涉及的学科主要有哲学、认知科学、数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不定性论、仿生学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1。 【关键词】: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发展方向;人工检索。 1.人工智能描述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2。人工智能是计 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 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 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 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 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 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一词最初 是在1956 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 的。从那以后,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 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扩展。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例如繁重的科学和工程计算本来是要人脑来承担的,现在计算机不但能完成这种计算, 而且能够比人脑做得更快、更准确,因之当代人已不再把这种计算看作是“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 1.蔡自兴,徐光祐.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元慧·议当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与发展状态〖J〗.2008

手机电路图英汉翻译 英汉对照

模数转换 地址线 音频 自动频率控制控制基准频率时钟电路在手机电路中只要看到字样则马上可以断定该信号线所控制地是主时钟电路该信号不正常则可能导致手机不能进入服务状态严重地导致手机不开机有些手机地标注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自动增益控制该信号通常出现在接收机电路地低噪声放大器被用来控制接收机前端放大器在不同强度信号时给后级电路提供一个比较稳定地信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告警属于接收音频电路被用来提示用户有电话进入或操作错误 铃声电路 放大器 先进地移动电话系统 天线用来将高频电磁波转化为高频电流或将高频信号电流转化为高频电磁波在电路原理图中找到就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天线及天线电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天线开关控制信号 自动频率控制通常出现在手机发射机地功率放大器部分(摩托罗拉手机比较常用) 自动功率控制参考电平 专用应用集成电路在手机电路中.它通常包含多个功能电路提供许多接口主要完成手机地各种控制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鉴权中心 音频 辅助 音频供电 背光 平衡不平衡转换 频段 频段选择只出现在双频手机或三频手机电路中该信号控制手机地频段切换 基带信号 电源 电池电压 广播信道 接收数据信号 发射数据信号 背景灯控制 偏压常出现在诺基亚手机电路中被用来控制功率放大器或其他相应地电路 屏蔽罩 发光 基站 基站控制器 频段切换 基站收发器 电池尺寸在诺基亚地许多手机中若该信号不正常会导致手机不开机 缓冲放大器常出现在电路地输出端 通信总线

蜂鸣器出现在铃声电路 带宽 卡 码分多址多址接人技术一种通信系统容量比更大其微蜂窝更小手机所需地电源消耗更小所以手机待机时间更长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小区 蜂窝 信道 检查 充电正电源 充电电源负端 时钟出现在不同地方起地作用不同若在逻辑电路则它与手机地开机有很大地关系在卡电路则可能导致卡故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复制 金属氧化半导体 编译码器主要出现在手机地音频编译码电路 列地址线出现在手机地按键电路 串口 连接器 联系服务商 代码 耦合 覆盖 表示鉴相器地输出端 控制信号输出 发射控制输出端 中央处理器在手机地逻辑电路完成手机地多种控制 晶振 片选 数模转换 数据 数据总线 外接电源输入 直流接通 数字通信系统工作频段在频段该系统地使用频率比更高也是数字通信系统地一种它是地衍生物地很多技术与一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频段选择信号 功率放大器输出地信号 射频接收信号 调解 检测 数字址 数字 二极管

无线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无线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专业通信工程 作者姓名程丰收 学号2011201827 单位理工学院 指导教师黄慧 2015 年 6 月 教务处编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表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1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摘要 ................................................. 2 1.2 选题依据和意义 (3)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 (4) 1.4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简介 (5) 1.5 未来前景展望 (6) 2 ZigBee协议简介 (7) 2.1 ZigBee的概述 (8) 2.2 ZigBee的网络基础 (9) 2.2.1 网络节点类型 (10) 2.2.2 网络拓扑形式 (11) 2.3 ZigBee的工作模式 (12) 3 核心板介绍 (13) 3.1 CC2530核心板 (14) 3.2 CC2530引脚描述 (11) 3.3 温度传感器介绍 (16) 3.3.1 DS18B20温度传感器特性 (12) 3.3.2 DS18B20管脚介绍 (18) 4 系统总体设计 (19)

单片机技术发展与应用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文档含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 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从无线电世界到单片机世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产业革命,将世界经济从资本经济带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在电子世界领域,从 20 世纪中的无线电时代也进入到 21 世纪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智能化现代电子系统时代。现代电子系统的基本核心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简称嵌入式系统),而单片机是最典型、最广泛、最普及的嵌入式系统。 一、无线电世界造就了几代英才。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具代表的先进的电子技术就是无线电技术,包括无线电广播,收音,无线通信(电报),业余无线电台,无

线电定位,导航等遥测、遥控、遥信技术。早期就是这些电子技术带领着许多青少年步入了奇妙的电子世界,无线电技术展示了当时科技生活美妙的前景。电子科学开始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无线电电子学,无线通信开始了电子世界的历程。无线电技术不仅成为了当时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而且从普及到专业的科学领域,吸引了广大青少年,并使他们从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从床头的矿石收音机到超外差收音机;从无线电发报到业余无线电台;从电话,电铃到无线电操纵模型。无线电技术成为当时青少年科普、科技教育最普及,最广泛的内容。至今,许多老一辈的工程师、专家、教授当年都是无线电爱好者。无线电技术的无穷乐趣,无线电技术的全面训练,从电子学基本原理,电子元器件基础到无线电遥控、遥测、遥信电子系统制作,培养出了几代科技英才。 二、从无线电时代到电子技术普及时代。早期的无线电技术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真空管电子技术向半导体电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电子技术使有源器件实现了微小型化和低成本,使无线电技术有了更大普及和创新,并大大地开阔了许多非无线电的控制领域。半导体技术发展导致集成电路器件的产生,形成了近代电子技术的飞跃,电子技术从分立器件时代走进了电路集成时代。电子设计工程师不再用分立的电子元器件设计电路单元,而直接选择集成化的电路单元器件构成系统。他们从电路单元设计中解放出来,致力于系统设计,大大地解放了科技生产力,促进了电子系统更大范围的普及。半导体集成电路首先在基本数字逻辑电路上取得突破。大量数字逻辑电路,如门电路,计数器,定时器,移位寄存器以及模拟开关,比较器等,为电子数字控制提供了极佳的条件,使传统的机械控制转向电子控制。功率电子器件以及传感技术的发展使原先以无线电为中心的电子技术开始转向工程领域中的机械系统的数字控制,检测领域中的信息采集,运动机械对象的电气伺服驱动控制。半导体及其集成电路技术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电子技术普及时代,无线电技术成为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一个部分。进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促进了常规的电子电路单元的专用电子系统发展。许多专用电子系统单元变成了集成化器件,如收音机,电子钟,计算器等,在这些领域的电子工程师从电路系统的精心设计,调试转变为器件选择,外围器件适配工作。电子技术发展了,电子产品丰富了,电子工程师的难度减少了,但与此同时,无线电技术,电子技术的魅力却削弱了。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使经典电子系统日趋完善,留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外的电子技术日益减少,电子技术没有了往昔无线电时代的无穷乐趣和全面的工程训练。 三、从经典电子技术时代到现代电子技术时代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世界经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