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禅宗公案大全(一)

禅宗公案大全(一)

禅宗公案大全(一)
禅宗公案大全(一)

禅宗公案大全(一)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道:“你是大器,至今终能成就,从今以后,

心再参善知识,

务。”

有一年,

“你

峨山不服,再三入室,三次都被打出来。峨山心想:我是被印可的人,难道白隐禅师看不出我有实悟?或许是在考验我吧!便再去叩禅师的门说道:“前

几次都因我的无知,而触犯了禅师,愿垂慈诲,我一定虚心纳受。”

白隐禅师道:“你虽担一肚皮禅,到生死岸头,总无着力,如果要痛快平生,须听我‘只

因此,

在庭院外整理

这些杂事为什么

峨山禅师道:“杂事,老年人不做,那要做什么?”

信徒说道:“老年人可以修行呀!”

峨山禅师非常不满意,反问道:“你以为处理杂务就不是修行吗?那佛陀为弟子穿针,为弟子煎药,又算什么呢?”信徒终于了解到生活中的禅。

这在在说明,禅

广州人,俗姓叶,九

到了十六岁时,父母又后悔不该送他出家,故又想尽方法,把他接回家来,令他还俗,准备完婚。

慧寂知道后,大惊,着急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慧寂的父亲回答道:“从前我和你母亲之所以要送你到寺院里出家,是因为有一个算命

萨的庇护,

了厄运,可以还俗,

一方面觉得父

一方面又觉得双亲在

就要立刻背弃佛门,这种伪善伪信、自私自利的行为,实在罪过。

想来想去,慧寂决心不造孽缘,不能顺着父母心愿成婚,可是又知道语言上的争执是没有用的,于是就趁家人不注意时,将自己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一刀斩断,鲜血淋漓地盛在

盘里,捧着去见双亲,

儿已身入佛门,

上正等正觉,

只好让慧寂

后来,慧寂十八岁时,到江西吉州,拜访耽源禅师,传授圆相九十六种;二十一岁,参访灵佑禅师,侍从十五年;三十五岁后,领众

出世,成为沩山灵佑座下的大弟子,创立中国禅宗里“沩仰宗”一派;七十三岁时示寂,大家都尊称为“小释迦”。

中国人对出家为僧,一直没有正确的认识,

什么刺激,

不能入佛门为僧,怎

时,

绳床的角上挂着的拂子,怀海禅师顺着马祖禅师的眼光说道:“就是这个作用,应离开这个作用!”

马祖道一禅师道:“你以后要如何接引学人?”

百丈怀海禅师拿下拂子,竖了起来。

马祖道一禅师道:“就是这个作用,应离

开这个作用!”

忽然,

因为山岩险

“禅

耳聋了三天。”

黄檗禅师听老师这么说后,不自觉地吐出舌头。

百丈禅师问道:“你以后不是要继承马祖的禅法吗?”

黄檗禅师答道:“今天老师举出这个公案,使我们见到马祖禅师的大机大用,但是还不能

了解马祖大师,

接引不到学人了。”

百丈禅师说道:

“百丈再参

仰山禅师道:“此是显大机大用。”

沩山禅师道:“马祖座下出八十四位善知识,几人得大机?几人得大用?”

仰山禅师道:“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余者皆是倡导之师。”

禅门的大机大用,主要就是直指本心,见性成佛。吾人在生活里,要能自由、自主,要

能圆满、喜悦。

境要一如,

卧如来

因为年轻,南泉禅师正

看见赵州时就仍睡着

南泉:“见到瑞相了吗?”

赵州:“不见瑞相,只见卧如来。”

南泉禅师于是坐起来,对赵州颇欣赏,问道:“你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

赵州:“我是有主沙弥。”

南泉:“谁是你的师父呢?”

此时,

身边,

保重!”

南泉:“平常心是道。”

赵州:“除了平常心之外,佛法无边,另外是否还有更高层次的趣向呢?”

南泉:“如果心中还存有什么趣向,就有了那边,没有这边;就会顾了前面,忘了后面,因此,所谓全面,被扭曲了的东西,怎会是圆融无碍的道呢?”

赵州:

南泉:

出言吐语,自

只见卧如来,赢得了南泉普愿禅师的欣赏,即至问他是有主的沙弥还是无主的沙弥,他不用一般的语言回答,他用行动表示,顶礼、侍立,这不就是无言说的

禅风吗?赵州禅师的禅,重在自我肯定,自然随缘,所谓从平常心流露,不做斧凿,自有一番禅心慧解!去了依赖性

德山宣鉴禅师

德山宣鉴禅师,

信禅师悟道。

受点心婆子的教训,

大声叫道:又

有所契悟。从此,德

一日夜晚,德山禅师站在崇信禅师身旁,久久不去,龙潭禅师说道:“时间已经不早,你怎么不回去休息?”

德山禅师向门外走了几步,回头说道:

“外面天黑!”

正想用手去接,

从此不

德山禅师悟道后,侍奉龙潭禅师三十余年,八十四岁圆寂!

德山禅师为了不同意禅门顿悟的说法,特地担了他的《金刚经》批注,到南方挑战,刚到南方,被点心婆子一番教训,指示他参访龙潭禅师。德山禅师未能服膺顿悟的禅道,总因

希望诸圣加被,

潭,

一切要靠自己,即刻表明心迹,依赖

八岁时丧母,从小就由叔父收养,十四岁时在京都建仁寺出家。

我国宋朝时代,道元禅师来我国留学,当船在庆元港停泊时,一位年约七十多岁的老禅师上船来购买木耳。道元禅师很亲切地跟他招呼,言谈中知道老禅师名叫有静,是浙江阿育

师!天色已暗,

以便今晚带回,赶着明

难道就没有人代理吗?”

有静老禅师道:“不,不能让人代理,我是到了现在这种年纪才领到这分职务的,怎可

轻易放弃或请人代理?何况我未曾获得外宿的同意,不能破坏僧团的清规。”

道元禅师道:“您已是年高德邵的长者,为什么还要负责典座这种职务呢?应该安心

国的青年禅者,请

立刻答道:“一二

道元禅师再问道:“什么叫修行?”

有静老禅师咬字清楚答道:“六七八九十。”

道元禅师在宋代时,到我国来学法,走遍我国名山丛林,后在浙江天台寺如净禅师处得法。回日后,努力弘扬禅道,成为曹洞宗的开宗祖师,着有《正法眼藏》、《普劝禅仪》等

禅门重要着作。

有静这位老禅和子,

六七八九十,当然这

重吗?

韩国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云水行脚,满空一路上嘀咕,嫌背的行囊

太重,不时地要求师父找个地方休息,镜虚禅师都不肯答应,永远都是那么精神饱满的向前走去。

有一日,经过一座村庄,一个妇女从家中

走出,

双手,

村人无法追上

师父停下来,回头,非常关心地问徒弟道:“还觉得重吗?”

“师父!很奇怪,刚才奔跑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行囊很重!”

对前途目标,不够有坚毅不拔的信心,嫌远、嫌难、嫌重是必然的,如果对前程有信心、

荣枯一如

子,一位叫云岩,

云岩答道:“枯的好!”

这时,正好一位姓高的侍者经过,药山又以同样的问题问他:“枯的好呢?荣的好呢?”

侍者回答道:“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

荣。”

好”,

各有因缘。所以有诗曰:

师姑是女人

智通禅师在归宗禅师处参禅时,有一天晚上巡堂,大叫:“我开悟了!我开悟了!”

大德故事

大德故事:求人不如求已 2013年03月05日 09:26 来源:《禅宗公案大全》 分享到:更多 14人参与03条评论0 佛印了元禅师与苏东坡,一起在郊外散步时,途中看到一座马头观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礼拜观音。 苏东坡看到这种情形不解地问:“观音本来是我们要礼拜的对象,为何他的手上与我们同样挂着念珠而合掌念佛,观音到底在念谁呢?” 佛印禅师:“这要问你自己。” 苏东坡:“我怎知观音手持念珠念谁?” 佛印:“求人不如求己。” 学佛,其实就是学自己,完成自己。禅者有绝对的自尊,大都有放眼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所谓“自修自悟”、“自食其力”,那就是禅者的榜样。 吾人不知道自己拥有无尽的宝藏,不求诸己,但求诸人,希求别人的关爱,别人的提携,稍有不能满足所求,即灰心失望。一个没有力量的人,怎能担负责任?一个经常流泪的人,怎么把欢喜给人?儒家说:“不患无位,患所以不立。”只要自己条件具备,不求而有。观音菩萨手拿念珠,称念自己名号,不就是说明这个意思吗?

大德故事: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2012年12月24日 09:07 来源:佛教故事网作者:佚名 分享到:更多 69人参与010条评论0 (图片来源:资料图) 一次,洞山禅师问云居禅师:“你爱色吗?” 云居正在用竹萝筛豌豆,听了洞山这样问,吓了一跳,萝里的豆子也洒了出来,滚到洞山的脚下。洞山笑着弯下腰,把豌豆一粒一粒地拣了起来。 云居禅师耳边依然回想着洞山禅师刚才说的话,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实在是没有办法回答。 “色”包含的范围太大了!女色、颜色、脸色······你穿衣服挑颜色吗?你吃佳肴美酒看重菜色、酒色吗?你选宅第房舍注意墙色吗?你会按照别人的脸色行事吗?你贪恋黄金白银的财利吗?你恋慕妖媚艳丽的女色吗? 云居禅师放下竹萝,心中还在翻腾。他想了很久才回答道:“不爱!” 洞山一直在旁边看着云居受惊、闪躲、逃避,他惋惜地说:“你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想好了吗?等你真正面对考验的时候,是否能够从容面对呢?” 云居大声说道:“当然能!” 然后他向洞山禅师脸上看去,希望得到他的回答,可是洞山只是笑,没有任何回答。 云居禅师感到很奇怪,反问道:“那我问你一个问题行吗?” 洞山说:“你问吧!” 云居问:“你爱女色吗?当你面对诱惑的时候,你能从容应对吗?”

关于孝的故事22个

《关于孝的故事》 关于孝的故事(一): 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之后做了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 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十分悲痛。仁杰明白他的痛苦情绪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 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 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有诗颂曰: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关于孝的故事(二): 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 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 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期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 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 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之后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异军攻城围义兵,娥 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关于孝的故事(三): 彩衣养亲 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所讨 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 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 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 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之后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诗赞曰:乞酒奉亲尽礼仪,高歌跳舞学娇姿;娱亲精彩引欢笑,满 室春风不断吹 关于孝的故事(四): 上书救父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着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以前 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 权势的人,导致之后自我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 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此刻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 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有诗颂曰: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 机定;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中国传统文化题库

绪论单元测试 ?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对应章节绪论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7-12-17 23:59 ?题目数5 ?总分数 5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5 ?第1部分 ?总题数:5 1 【单选题】(1分) 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A. 以人为本 B. 崇德重义 C. 载道化成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2 【单选题】(1分) “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 A. 《周易.贲》 B. 《周易.艮》

C. 《周易.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3 【单选题】(1分) “文”不包括() A. 天文 B. 地文 C. 物文 D. 人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4 【单选题】(1分) 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A. 儒道互补 B. 儒、释、道三家并列 C. “易”、“道”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5 【单选题】(1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 A. 中和为美 B. 中庸之道 C. 阴阳五行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第一章单元测试 ?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对应章节第一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7-12-17 23:59 ?题目数4 ?总分数 4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4 ?第1部分 ?总题数:4 1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孝的故事

“孝”的故事 今天是我们地税局第期道德讲堂。道德讲堂就是通过讲述道德的故事,来提高我们大家的道德水准。其实道德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都属于道德的范畴。还有我们传统上常讲的忠、孝、仁、义,都是道德。我也常想,为人处事最根本的道德是什么?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字“孝”。何为孝?“孝”就是孝敬长辈。孝是为人之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一个没有孝心、不尽孝道的人,难以想象他能对友义、谋国忠?古人讲: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只有孝于亲,才能义于友、忠于国。所以,今天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一点关于“孝”的知识和故事。概括为三句话:一个字,两个词,几个故事。 一、关于“孝”字 “孝”字是个形意字,上边一个老字头,下边是一个儿子的“子”字。这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有两层意义。第一层:从上往下看,先是一个“老”字头,然后一个“子”字。表示一个从先辈到后辈的传承关系,也就是人类的繁衍。我们古代重视敬祖,敬祖的主要标志就是把祖宗的血脉传下去,也就是传宗接代。所以古人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把没有后代作为最大的不孝。当然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封建糟粕思想,已为现代文明所遗弃。尽管如此,但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如果人人都不生儿育女,这个社会岂不是自然中断,人类的文明、进步、发展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抚养下一代也并不是全为了传宗接代,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据说北、上、广等一些大城市,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年轻人自称什么“丁克族”,只图两口子生活舒适潇洒,不愿生养孩子。我觉得也不完全正确,最其码缺少了一种社会责任感。第二层,从下往上看,先是一个“子”字,然后是半个老字。这表明孩子要把老人顶在头上,扛在肩上。特别是当父母年老之时,做子女的要把老人的生活起居担当起来,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养。我们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老子第一”,什么是“老子第一”?我觉得就是做孩子的要把父母当作第一、当作老大、当作天。现在有些人觉得自己的父母是农民,是出苦力的工人,是普通的老百姓,比不上高官显贵,比不上商贾巨富,认为自己的父母低人一等,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羞于向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我觉得这都是大大的不孝。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叫做“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里的母并不单纯指母亲,而是父母。如果做子女的嫌弃自己的父母,那还能称为人子吗?连狗都不如哇。相反,如果一个人无论父母高低贵贱,都能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父母捧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不但不会被人所看

传统文化问题详解整理

绪章:中国传统文化漫谈 1.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B) A. 崇德重义 B. 以人为本 C. 载道化成 2.“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 A. 《周易.贲》 B. 《周易.震》 C. 《周易.艮》 3.“文”不包括(D) A. 人文 B. 地文 C. 天文 D. 物文 4.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 A. “易”、“道” B. 儒、释、道三家并列 C. 儒道互补 5.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B) A. 中庸之道 B. 中和为美 C. 阴阳五行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 A. 以人为尊 B. 以仁为本 C. 以民为贵 2.礼教的核心是:(ABCDE) A. 长幼有序 B. 朋友有信 C. 夫妇有别 D. 君臣有义 E. 父子有亲 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A.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B.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C.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D.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A) A. 天人合一 B. 辩证逻辑

D. 形式逻辑 第二章: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D) A. 义 B. 礼 C. 知 D. 仁 2.颜渊问仁,子曰:(D) A.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 B. 仁者爱人 C. 仁者其言也讱 D. 克己复礼为仁 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B) A. 博学 B. 自我修养 C. 审问 D. 明辨 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B)中寻找 A. 个性 B. 共性 5.天的涵义包括:(C) A. 道德义 B. 自然义 C.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 D. 神性义 6.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A) A. 董仲舒 B. 孟子 C. 孔子 D. 老子 7.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人与社会的和谐 C. 人的身心和谐 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8.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D) A. 慎独 B. 穷理 C. 尽心 D. 仁礼的统一 9.荀子提出过:(A) A. 制天命而用之

孝与顺的故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c17407820.html, 孝与顺的故事 作者:徐立新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2年第01期 去上海出差,我顺便拜访一位多年未见的好友。朋友早年背井离乡,到上海独自创业,现已是一位身家上亿的企业家了。 当天,在朋友家闲聊叙旧时,中途有人开门进来。这是一位和颜悦色、满头白发的老妇人,朋友忙介绍说,这是他的母亲。 从老人的穿着可以看出,她一定是出生在农村,还保持着乡下人简单朴素的打扮。让我惊讶的是,她的手中拿着一个包装商品用的旧硬纸盒,还有两个空矿泉水瓶。拿回这些废品做什么?我心生疑问。 朋友笑呵呵地对老人说:“妈,今天收获不小嘛!赶快放下来歇歇吧。” 老人回答道:“后悔死了,去迟了一步,一台旧电扇被收废品的抢先捡走了。” “没事,明天你早点下去,兴许还能捡到更好的东西呢。”朋友安慰道。 很显然,朋友的母亲在小区里捡废品。家里经济条件这么好,还需要母亲在外面捡废品吗?把母亲送回房间后,猜到我的不解,朋友笑着对我解释说:“这主要是为了让老母亲高兴。” 朋友说,自己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很苦,是勤俭的母亲把他培养成人,节俭的习惯已经成为母亲生命中的一部分。当他把母亲接到上海时,母亲发现小区垃圾筒里的很多东西都是很值钱的“宝贝”,于是开始往家捡,房间里、床底下到处都是。 刚开始朋友坚决反对,对母亲说,废品不卫生,污染家里的环境,而且会被别人笑话。可说了几次都不管用,母亲竟开始背着他偷偷地捡,然后将这些废品藏在楼道的电表房里。因为自己住的是高档小区,很多人丢弃的东西,在母亲看来都是无比珍贵的,完全可以捡回来再用,实在用不上,还可以带回老家给村里的乡亲们。 朋友说,他母亲今年已经70岁了,基本上没有回到乡下的可能了。有一次,他又因为此事狠狠地批评了母亲,没想到,母亲一下子哭了,并嚷着要立即回老家去,中午还赌气不吃饭。 那件事情发生后,朋友感到非常愧疚,他突然醒悟过来,自己不是一直说要把母亲接到身边,好好孝顺她吗?孝顺,孝顺,不就是以“顺”为孝吗?如果自己都不顺着母亲,让母亲不高兴,那么孝还从何说起呢?

禅宗公案大全(一)

禅宗公案大全(一)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道:?你是大器,至今终能成就,从今以后,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应发心再参善知识,不要忘记行脚云游是禅者的任务。?有一年,峨山听说白隐禅师在江户的地方开讲《碧岩录》,便到江户参访白隐禅师,并呈上自己的见解,谁知白隐禅师却说道:?你从恶知识处得来的见解,许多臭气薰我!? 于是,便把峨山赶出去,峨山不服,再三入室,三次都被打出来。峨山心想:我是被印可的

人,难道白隐禅师看不出我有实悟?或许是在考验我吧!便再去叩禅师的门说道:?前几次都因我的无知,而触犯了禅师,愿垂慈诲,我一定虚心纳受。? 白隐禅师道:?你虽担一肚皮禅,到生死岸头,总无著力,如果要痛快平生,须听我‘只手之声’(参一只手所发出的声音)!? 因此,峨山便在白隐禅师座下,随侍四年,在峨山三十岁那年终于开悟。 峨山是白隐禅师晚年的高足,峻机妙用,大振白隐的门风。后来年老时,在庭院外整理自己的被单,信徒看到,觉得奇怪,便问道:?禅师!您有那么多的弟子,这些杂事为什么要您亲自整理呢?? 峨山禅师道:?杂事,老年人不做,那要做什么??

信徒说道:?老年人可以修行呀!? 峨山禅师非常不满意,反问道:?你以为处理杂务就不是修行吗?那佛陀为弟子穿针,为弟子煎药,又算什么呢??信徒终于了解到生活中的禅。 一般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做事与修行分开,其实,如黄檗禅师开田、种菜,沩山禅师合酱、采茶,石霜禅师磨麦、筛米,临济禅师栽松、锄地,雪峰禅师砍柴、担水,其它还有仰山的牧牛,洞山的果园等,这在在说明,禅在生活中。 断指求法 唐代仰山慧寂禅师,广州人,俗姓叶,九岁时,父母便送他到广州和安寺出家,到了十六岁时,父母又后悔不该送他出家,故又想尽方法,把他接回家来,令他还俗,准备完婚。慧寂知道后,大惊,着急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开悟的叙事方式

开悟的叙事方式 禅宗的灯录尤其是公案,是禅宗各派宗风与人物思想传承的最好载体。质言之,禅宗得以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是靠了历代禅僧及文人居士对公案的反复演绎与切身体验,从而形成了一种文化风尚;从中我们可得出的结论是:禅宗公案中人个案,木身即为某一“开悟〃范型的叙事文化之表征,它相对地定格在禅宗历史文化传承的经纬线中。正如我们今天常用的固定成语甚至口头语,有不少就来自禅宗的公案叙事中。当然,能被历史以叙事文化的典范手法传承下来,只能表明其有高度的智慧内涵。如历史上不少禅者,就一辈子都在参一个“无〃字,禅宗著名的“无门关〃,不知难倒了多少禅客;“无门关〃,自然成为了禅师“开悟〃的一种范型。而“壁观〃之类的"安心〃、“凝心〃则为另一种禅修范型,木文所涉多为前一种“开悟〃范型。 所谓禅宗的“公案〃,简而言之,是指历史上禅宗"大德〃的某些言行范例;这些言行范例是禅者用来判断是非迷悟以求开悟的。公案,木为官府判决是非的案例,禅宗特借此指经常用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来判断是非迷悟。《五灯会元》中的公案大多短小而简洁,然而简洁而富有智慧正是禅宗公案的基本特色。这种特色,恰好针对着印度佛教极其繁琐的教条而求得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当下〃开悟;故马祖倡导“平常心是道〃的日常生活中了悟式的简洁,既符合中国人喜求简洁自然的人性之本然,又有禅佛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日木著名学者柳田圣山曾概括说:“由马祖创始的新禅宗的特色,就在于把现实的心灵的全部视为佛性的显现〃 [1] (P149)"马祖以后的禅认为,人

们全部的H 常生活都有真理与价值,其中必然涵有对人世的深刻反省。这种观点的深处,实际上已经存有人文意识°〃[2](P155)实质上,正是这种“日常生活具有真理与价值〃的意识及其〃对人世的深刻反省〃的“人文意识〃的参与,才在中国禅宗历史上,大大强化并涵厚了参究“公案〃以求开悟的深层内涵,使其几乎成为所有学禅者的必经之路。 一、方式------ 叙事简洁而个性鲜明 禅宗公案叙事虽简洁,但再简洁也能让人见出其中人物的鲜明个性,这是其最为基木的叙事风格。许多公案就是在简短而带有故事情节的对话中显现人物个性的。 《五灯会元》卷二记载着一段颇有趣味的公案。故事发生在永嘉玄觉与六祖慧能之间。人所熟知的《证道歌》即出自永嘉玄觉:“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天上虽只有一个月亮,但它映落在地球的江河湖泊中,当然就幻化成了无数的月亮,而实际上这无数的月亮无不为天上那个月亮所含摄。道理很简单,一(本质)含一切(现象),一切也在一之中。这个抽象与具体关系的比喻性解说,导致了后来宋明理学中“理一分殊〃命题的诞生。可见其影响之大。而永嘉玄觉的真意在:每个具体的人的人性,与佛性是相通的,而这普遍共通之性即为真如佛性。因而《证道歌》后而必然要说:〃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孝顺的故事(30篇)

孝顺的故事(30篇) 孝顺的故事(一): 陈毅孝敬父母 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走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十分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可是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您身边伺候,心里十分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日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

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我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明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孝顺的故事(二): 芦衣顺母的故事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回到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人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孝顺的故事(三): 关于方观承千里探亲 清朝乾隆年间,安徽桐城的方观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亲的故事,至今被人们传为美谈。 方观承的祖父、父亲都曾做过朝廷命官。清朝的文字狱使其祖父、父亲因一朋友写了一书而被株连,流放到黑龙江充军服役,其家产也

二十四孝故事:虞舜孝感动天的故事简介

二十四孝故事:虞舜孝感动天的故事简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孝子叫舜,妈妈很早就去世了,而爸爸总是听信后母的坏话儿,经常叫他做这做那,有时候呀,还打他、骂他呢。后母生了一个儿子叫做象,也就是顺的弟弟,非常的不喜欢他,所以,他们经常想办法来欺侮舜。可是,舜却一点也不介意,邻居们见到了舜,都说:舜真是个好孩子! 当时的皇上,想实行禅让制,就问大臣:朕想找一个百姓信服之人,把皇位传给他,以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众爱卿有何建议?有一位大臣就说:陛下,民间有一个以品行孝行文明之人,叫做舜,应该可以担此重任。皇上一听,马上下旨:爱卿速速查明此事,如若属实宣舜上朝。 顺奉旨上朝,他的言行举止,让皇上感到非常满意,居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还给了他好多好多的粮食。于是,舜就带着两个公主还有粮食回老家了。两位公主到舜家里以后,经常洗衣做饭,还一起孝顺父母。 可是,舜的弟弟象,看到舜取了两个美丽的公主,就起了谋财害命的念头。那一天,象正在跟父母商量这件事,正好被公主听到了,马上回家告诉了舜。舜听了之后,马上笑了笑说:你不要担心,我以后小心点就行了。 果然有一天,爸爸叫来舜说:舜呀,我年纪大了,好多活都干不了,家里的米仓破了个洞,你上去修一修吧。舜咕咚咚爬上了米仓,他在上面补呀补,正累得满头大汗的时候,象居然偷偷拿了火把,把米仓给点燃了,想把舜活活烧死。舜意识到有点不对劲,扭头一看,呀......,火马上就要烧到身上了。这时候,只见舜象变魔术似的,拿出两个大斗笠,一手一个,象大鸟一样飞了下来,一点也没事。象看到这种情况,鼻子都快气歪了。 这件事之后,象依然不死心,就跟爸爸商量,让舜挖井。于是,舜每天挖呀挖,从早上挖到晚上,再从晚上挖到早上。象看着#越来越深,深得已经看不到舜了,脸上露出了恶毒的笑,马上往井里填土,想用这种方法活埋了舜。谁知......,舜一弯腰,钻进了一个地道。原来呀,舜早就料到了,所以在挖井的时候,也顺便挖了一个地道,舜就沿着这个地道,回家去了。 舜的行为感动了上天,上天就派来了大象和鸟儿来帮助舜。看,大象耕田,鸟儿除草,大家在一起辛勤劳作,终于迎来了丰收。于是大象拉车,鸟儿歌唱,庆贺丰收,好不热闹。 舜的故事渐渐在民间传开了,皇上听了大臣的汇报,乐在心头,下旨将皇位传给了舜。还派他的九个儿子帮助舜,一同治理天下,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最后,舜成了一个有名的好皇帝。 原文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 A. 正确 B. 错误 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 正确 B. 错误 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2.礼教的核心是:(ABCDE)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A. 仁 B. 义 C. 礼 D. 知 2.颜渊问仁,子曰:(B)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为仁 C. 仁者其言也讱 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 谓仁矣 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D) A. 博学 B. 审问 C. 明辨 D. 自我修养 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 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 A. 共性 B. 个性 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D)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辩证逻辑 D. 天人合一 6.天的涵义包括:(D) A. 神性义 B. 道德义 C. 自然义 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 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董仲舒 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人与社会的和谐 C. 人的身心和谐 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 A. 尽心 B. 慎独 C. 仁礼的统一 D. 穷理 10.荀子提出过:(B) A. 天人交相胜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尽心、知性、知天 D. 不以人灭天 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 A. 史官 B. 祭司 C. 司马 D. 礼官 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B) A. 和静清寂 B. 清虚卑弱 C. 仁义礼智 D. 恭宽敏惠 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 A. 祭神如神在 B. 未知生,焉知死 C. 无神论 D. 怀疑论 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 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B ) A. 善利万物而不争 B. 推己及人 C. 居善地 D. 处众人之所恶 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A) A. 治人事天莫若啬 B. 圣人无常心 C. 上善若水 D. 物壮则老 6.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BC ) A. 《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 B.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 C. 《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 D. 《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 7.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 确的是(ABD ) 的 是 观 当 灭

我到哪去了

我到哪去了 看过一则中国禅宗公案故事。 有一位公差,押解着一名犯人去京城。犯人是一名犯了戒规的和尚。路途很远,负责任的公差每天早晨醒来后,都要清点身边的几样东西。第一样是包袱,他跟和尚的盘缠、寒衣都在里面,当然不能丢;第二样是公文,只有将这份公文交到京师才算完成任务;第三样是押解的和尚;第四样是自己。公差每天早晨都要清点一遍,包袱还在,公文还在,和尚还在,我自己也还在,这才开始上路出发。 日复一日,偏僻的小路上经常只有他们两个人在行走,很是寂寞,免不了闲聊几句。久而久之,彼此互相照应,关系越来越像朋友了。 有一天,风雨交加,饥寒交迫,两人赶了一天的路,投宿到一个破庙里。和尚对公差说,不远处有个集市,我去给你打点儿酒,今天好好放松一下。公差心思松懈,就给和尚打开了枷锁,放他去了。 和尚打酒回来,还买了不少下酒菜。公差喝得酩酊大醉,酣酣沉沉地睡过去。 和尚一看,机会终于来了。他从怀里掏出一把刚刚买来的剃刀,嗖嗖嗖,就将公差的头剃光了。然后,他将公差的衣服扒下来,自己换上,又将自己的僧袍裹在公差身上,连夜逃走了。 对发生的这一切,公差都浑然不觉,一觉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醒来后,舒舒服服地伸个懒腰,准备清点东西,继续赶路。一摸手边的包袱,包袱还在;再看公文,公文也在;找和尚,和尚找不着了。庙里找,庙外找,到处都找不到。公差就抓挠着头皮想:和尚哪儿去了呢?呃?发现头居然是光的!低头再一看,身上穿着僧袍,恍然大悟,原来和尚也在呢! 前面三样都在,第四样就该找自己了。公差又在庙里四处找,怎么也找不着自己,心里就纳闷儿了,和尚还在,我到哪儿去了? 这个故事放在今天来解读,显得格外有意味。 包袱是什么?是我们每个人的物质生活。不管现在的生活水准如何,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得更好,所以,物质生活的改善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它不会丢。 公文是什么?公文是我们的职业。一个人在世界上安身立命,总要有一个社会角色,要通过一种职业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份公文也丢不了,会随时带在身边。 和尚是什么?和尚是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当我们的自我还在时,押解和管理着这个囚徒。但是,当我们日复一日地忙碌着,过分专注于一件一件琐碎的事情——自己的事、家人的事、工作的事、朋友的事,就会越忙越忽略自我的感受,不知不觉将自己置换成囚徒。表面上看,和尚还在,日复一日忙碌的事都没有丢,自我却找不到了。 我们忙的到底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人最想得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的囚徒。有些人特别看重权力,他的精力都用在打通关系、经营人脉上,职位越来越高,官越做越大,到最后就变成了权力的囚徒。有些人特别想挣钱,开始的时候挣钱是为了花,挣到最后它就是个数字,那就变成了金钱的囚徒。有些人一辈子执著于感情,一次又一次地受伤,但痴迷不悟,最后就变成了感情的囚徒。往往是你最看重的,一定会把你裹挟进去,让你变成它的囚徒,这时候,“我”就丢了。

关于孝的故事简短

关于孝的故事简短 关于孝的故事简短20个 关于孝的故事简短(一): 单衣顺母 周朝闵损,字子骞,是个孝子。母亲早逝,父亲怜 他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料闵子骞。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待子骞徐徐淡漠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父亲未归,后母做棉衣偏爱,给亲生儿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给子骞用芦花絮。一天,父亲回来,哨子骞帮着拉车外出。表面寒风凛冽,子骞衣单体寒,但他冷静忍受,什么也不合错误父亲说。之后绳子把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明确儿子受后母荼毒,回家后便要休妻。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寒;若驱出母亲,三个孩儿均受寒。”子骞孝心冲动后母,使其放下屠刀。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有诗赞曰: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关于孝的故事简短(二): 打虎救父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 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有一天,突然一只山君把他的父亲衔去。其时杨香赤手空拳,但他深深地明白必须去救自我的父亲,于是掉臂自身的伤害,立刻爬上虎背,牢牢扼住山君的脖子,山君终极松口逃脱。他的父亲也就离开虎口,保全了性命。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 虎口中。 关于孝的故事简短(三):

弃官奉亲 荥阳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 他事亲至孝,其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奉养。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乐。一年,母亲抱病思归故乡。潘岳得知母意,随即辞官奉母旋里。上官再三挽留。他说:“我如果迷恋荣华富贵,不愿服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动,便允他辞官。回到故乡后,他母竟全愈了。家中贫穷,他就种田种菜卖菜,之后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品。他还喂了一群羊,每一天挤奶给母亲喝。在他经心照顾护士下,母亲安度晚年。诗曰: 弃官从母孝诚虔,归里牧羊兼种田;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高兴事天年。 关于孝的故事简短(四): 笼负母归 鲍出,字文芳,是后汉时新丰人,天生魁伟,生性 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伙匪贼把他母亲劫走。鲍出闻讯后,怒发冲冠,抄起一把刀就悍然不顾地追下去。沿途杀了十几个贼人,最终追上了劫夺他母亲的匪贼,远远看见母亲和邻人老妪被绑在一齐。他大吼一声,奋力上前。众贼见他来势凶猛,锐不可挡,吓得四散逃命。鲍出顾不上追敌,径直跑上前来,叩头请罪。跪着给母亲和邻人老人解开绑绳,将她们解放回家。之后战乱纷起,他就奉养母亲到南阳遁迹。贼乱平定,其母思归故里。但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轿难行,鲍出思考再三,就编了一个竹笼,请母亲坐在笼中,将她背回家乡。后人有诗赞曰:救母险如履薄冰,越山肩负步兢兢;重重危难益坚固,孝更绝 伦足可矜。

禅宗公案:只手之声

禅宗公案:只手之声 2013年02月18日 09:18 来源:《禅宗公案大全》 禅在生活中(图片来源:资料图)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道:“你是大器,至今终能成就,从今以后,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应发心再参善知识,不要忘记行脚云游是禅者的任务。” 有一年,峨山听说白隐禅师在江户的地方开讲《碧岩录》,便到江户参访白隐禅师,并呈上自己的见解,谁知白隐禅师却说道:“你从恶知识处得来的见解,许多臭气薰我!” 于是,便把峨山赶出去,峨山不服,再三入室,三次都被打出来。峨山心想:我是被印可的人,难道白隐禅师看不出我有实悟?或许是在考验我吧!便再去叩禅师的门说道:“前几次都因我的无知,而触犯了禅师,愿垂慈诲,我一定虚心纳受。” 白隐禅师道:“你虽担一肚皮禅,到生死岸头,总无着力,如果要痛快平生,须听我‘只手之声’(参一只手所发出的声音)!” 因此,峨山便在白隐禅师座下,随侍四年,在峨山三十岁那年终于开悟。 峨山是白隐禅师晚年的高足,峻机妙用,大振白隐的门风。后来年老时,在庭院外整理自己的被单,信徒看到,觉得奇怪,便问道:“禅师!您有那么多的弟子,这些杂事为什么要您亲自整理呢?”

峨山禅师道:“杂事,老年人不做,那要做什么?” 信徒说道:“老年人可以修行呀!” 峨山禅师非常不满意,反问道:“你以为处理杂务就不是修行吗?那佛陀为弟子穿针,为弟子煎药,又算什么呢?”信徒终于了解到生活中的禅。 一般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做事与修行分开,其实,如黄檗禅师开田、种菜,沩山禅师合酱、采茶,石霜禅师磨麦、筛米,临济禅师栽松、锄地,雪峰禅师砍柴、担水,其它还有仰山的牧牛,洞山的果园等,这在在说明,禅在生活中。

古代孝的小故事

古代孝的小故事 导读:古代有关孝的小故事一、孝感继母 清朝人李应麟,居云南昆明从小温顺善良。他的母亲不幸去世后便劝父亲再娶。他用卖卜的收入来供养父母。应麟对待继母虽然十分孝顺但是继母却将他视为眼中钉,百般刁难,常常对他施以棍棒。每当这时应麟总是跪着,恭敬如初丝毫没有抗拒之意。他的父亲却轻信继母谗言,将他逐出了家门。应麟仍无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备好礼品回家祝贺。不久应麟听说继母病了。急忙回家进行护理,并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医抓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继母病愈同时应麟对待继母所生孩子格外亲和终使继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关系改善,胜过亲生。后人赞曰; 不忧继母逐离乡,母病回家侍药汤; 将弟视同亲手足母终悔恨变慈祥 古代有关孝的小故事二、跪父留母 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张菊花。七岁那年,母亲不幸病逝,父亲续娶。菊花没有因此而分辨生养之别,对待继母恭敬。她的继母却居心不良。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继母乘机将她卖给人家作婢女。事有凑巧,菊花的父亲在回归途中,偶遇菊花。父女相逢,悲喜交加。当父亲问她为何落此地步时,菊花含泪不语,生怕连累继母,在父亲追问下,不得已才告之。父亲听后大吃一惊,当即将菊花赎了回来。三日后父女回到家。其父见到后妻,十分恼怒,欲将其休掉。菊花见

状,当即下跪为继母求情,父亲终被其孝心感动,方才罢休。继母没有生子。其父去世后,菊花对待继母和父亲在世时一样孝敬、因此世人有诗颂曰: 一片奉心如石坚,一身被鬻亦依然; 情深跪动恕宽母,纯孝并齐闵子骞。 古代有关孝的小故事三、挨杖伤老 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他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 我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说明了他非常孝敬母亲。有诗颂曰:体念母亲情至忱,母棰轻重甚关心; 一朝知母力衰退,顿起心酸泪湿襟。 古代有关孝的.小故事四、负米养亲 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后,于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

禅宗公案大全

禅宗公案大全 1、比自已优秀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道:“你是大器,至今终能成就,从今以后,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应发心再参善知识,不要忘记行脚云游是禅者的任务。” 有一年,峨山听说白隐禅师在江户的地方开讲《碧岩录》,便到江户参访白隐禅师,并呈上自己的见解,谁知白隐禅师却说道:“你从恶知识处得来的见解,许多臭气薰我!” 于是,便把峨山赶出去,峨山不服,再三入室,三次都被打出来。峨山心想:我是被印可的人,难道白隐禅师看不出我有实悟?或许是在考验我吧!便再去叩禅师的门说道:“前几次都因我的无知,而触犯了禅师,愿垂慈诲,我一定虚心纳受。” 白隐禅师道:“你虽担一肚皮禅,到生死岸头,总无着力,如果要痛快平生,须听我‘只手之声’(参一只手所发出的声音)!” 因此,峨山便在白隐禅师座下,随侍四年,在峨山三十岁那年终于开悟。 峨山是白隐禅师晚年的高足,峻机妙用,大振白隐的门风。后来年老时,在庭院外整理自己的被单,信徒看到,觉得奇怪,便问道:“禅师!您有那么多的弟子,这些杂事为什么要您亲自整理呢?” 峨山禅师道:“杂事,老年人不做,那要做什么?” 信徒说道:“老年人可以修行呀!” 峨山禅师非常不满意,反问道:“你以为处理杂务就不是修行吗?那佛陀为弟子穿针,为弟子煎药,又算什么呢?”信徒终于了解到生活中的禅。 一般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做事与修行分开,其实,如黄檗禅师开田、种菜,沩山禅师合酱、采茶,石霜禅师磨麦、筛米,临济禅师栽松、锄地,雪峰禅师砍柴、担水,其它还有仰山的牧牛,洞山的果园等,这在在说明,禅在生活中。

2、断指求法 唐代仰山慧寂禅师,广州人,俗姓叶,九岁时,父母便送他到广州和安寺出家,到了十六岁时,父母又后悔不该送他出家,故又想尽方法,把他接回家来,令他还俗,准备完婚。慧寂知道后,大惊,着急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慧寂的父亲回答道:“从前我和你母亲之所以要送你到寺院里出家,是因为有一个算命先生说你命中犯凶煞,如果不投入僧门,求菩萨的庇护,便无法抚养长大。现在你已经度过了厄运,可以还俗,继承叶家香火,我与你母亲已为你安排好一门美满姻缘,你又何必执意回到寺里过清苦的生活呢?” 慧寂听后,不觉悲痛万分,一方面觉得父母用心良苦,恩情深重,一方面又觉得双亲在利用佛门,以保全儿子生命。如今厄运一过,就要立刻背弃佛门,这种伪善伪信、自私自利的行为,实在罪过。 想来想去,慧寂决心不造孽缘,不能顺着父母心愿成婚,可是又知道语言上的争执是没有用的,于是就趁家人不注意时,将自己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一刀斩断,鲜血淋漓地盛在盘里,捧着去见双亲,长跪不起的请求道:“孩儿已身入佛门,为正信弟子,此生誓愿求取无上正等正觉,双亲大恩大德,孩儿当时时祈愿回向,却绝不再还俗成家。今断二指以示决心,请双亲成全我的愿心!” 做父母的看到慧寂盘里血渍斑斑的两截断指,知道其意志坚决再难更改,只好让慧寂返回佛门。 后来,慧寂十八岁时,到江西吉州,拜访耽源禅师,传授圆相九十六种;二十一岁,参访灵佑禅师,侍从十五年;三十五岁后,领众出世,成为沩山灵佑座下的大弟子,创立中国禅宗里“沩仰宗”一派;七十三岁时示寂,大家都尊称为“小释迦”。 中国人对出家为僧,一直没有正确的认识,有的人认为出家生活清苦,有的人认为必定受什么刺激,才会看破红尘。殊不知“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如顺治皇帝说:“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仰山慧寂禅师若无大心大愿,不能入佛门为僧,怎能成为一代宗师!

关于孝的名言和孝的故事最佳答案

关于孝的名言和孝的故事最佳答案 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 掌。— —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 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关于孝的故事 二十四孝应该是指《二十四孝图》上所描绘的二十四个故事: 01 孝感动天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把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让继承王位。舜登天子位后,对其父仍毕恭毕敬,封其弟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03 啮指痛心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日家中来客,母亲不见曾子,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急忙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缘由。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子释然。 04 百里负米 仲由也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仍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却也不可复得。”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孔子家语·致思》) 05 芦衣顺母

中国传统文化汇总题库

,. 绪论单元测试 ?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对应章节绪论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7-12-17 23:59 ?题目数5 ?总分数5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5 ?第1部分 ?总题数:5 ? 1 【单选题】(1分) 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A. 以人为本 B. 崇德重义 C. 载道化成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2 【单选题】(1分) “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 A.

,. 《周易.贲》 B. 《周易.艮》 C. 《周易.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3 【单选题】(1分) “文”不包括() A. 天文 B. 地文 C. 物文 D. 人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4 【单选题】(1分) 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A. 儒道互补

B. 儒、释、道三家并列 C. “易”、“道”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5 【单选题】(1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 A. 中和为美 B. 中庸之道 C. 阴阳五行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第一章单元测试 ?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对应章节第一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7-12-17 23:59 ?题目数4 ?总分数4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4

?第1部分 ?总题数:4 ? 1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2 【多选题】(1分) 礼教的核心是:()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相关文档